CN102409008B - 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09008B CN102409008B CN 201110257837 CN201110257837A CN102409008B CN 102409008 B CN102409008 B CN 102409008B CN 201110257837 CN201110257837 CN 201110257837 CN 201110257837 A CN201110257837 A CN 201110257837A CN 102409008 B CN102409008 B CN 1024090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aw
- field
- decomposition
- bacillus
- fermen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ertilizer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一种秸秆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配制而成:产黄纤维单胞菌15%,发酵噬纤维菌10%,巴氏芽孢杆菌10%,蜡状芽孢杆菌30%,溶纤维丁酸弧菌20%,拟枝孢镰刀菌15%。本发明的菌剂能够加快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一周左右就能完全分解农作物秸秆还田,秸秆腐解变黑,达到腐熟;同时加速秸秆中营养元素释放,为后期作物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下茬作物产量提高5%以上,可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秸秆还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该菌剂适用于作物秸秆的腐熟还田,腐熟秸秆速度快,方法易行,操作简便。
发明内容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或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中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
我国作物秸秆资源丰富,数量巨大,种类多样,每年的作物秸秆产出量7~8亿吨。由于秸秆在短期内不易腐解,利用效率低,除少量用于垫圈、喂养牲畜、部分用于堆沤肥外,大部分都作为生活燃料烧掉了,即绝大部分秸秆废弃或被焚烧,在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作物秸秆已经成为生产中的障碍。所以,焚烧秸秆遍及广大乡村,由此引起环境污染与有机资源的严重浪费。据统计,全国用作还田和有机肥料的作物秸秆仅占总量的20%左右,焚烧占17%,尚有50%未被利用。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秸秆数量也迅速增多,加之农村中省柴节煤技术的推广,以及烧煤和液化气的普及,使农村中有大量剩余的秸秆。面对逐年增加的秸秆,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利用方法。所以,突破北方地区不良气候的条件下,秸秆大规模、快速腐熟还田技术瓶颈是实现我国北方地区秸秆利用亟待解决的问题。选育和利用作物秸秆高效降解微生物菌株,研发高效降解菌剂,建立作物秸秆田间原位生物转化还田技术,通过腐解使之转化为植物所需营养,从而改善土壤结构,成为目前生物肥料的研究热点。
本领域有关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的产品非很少,尚未形成体系,更没有稳定高效秸秆快速降解菌群的生产使用。目前分离的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细菌较多,其中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属(G+)的有噬纤维菌(Cytophaga),热杆菌属(Cald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生孢嗜纤维菌(Sporacytophga)等;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属(G-)的有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欧文氏菌属(Erwinia),纤维单孢菌属(Cellulomonas),镰状纤维菌属(Cellfacicula)等。发酵菌剂中,以嗜热的纤维素分解菌为数较多,而常温(低温)发酵的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蜡质的微生物菌株或菌群的研究远远落后于生产需要。秸秆快速腐解微生物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地解决,限制了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秸秆降解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菌剂种类单一、分解能力弱、纤维素总降解率低以及发酵周期长等问题,提供一种高效秸秆分解复合菌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秸秆有机肥料的方法,其使用本发明的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发酵秸秆,得到有机肥料,腐熟还田。
本发明的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各菌种之间合理配伍,共生协调,互不拮抗,其制备方法简便,方法易行,由于在处理的过程中物料得到彻底腐熟,产生大量功能微生物以及多种代谢产物如植物激素、抗生素等,从而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花费利用率,其操作简便,利于生产。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该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所述的产黄纤维单胞菌、发酵噬纤维菌、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拟枝孢镰刀菌的选择是广泛的,均可以从商业途径购买得到,例如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或者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TCC)以及其它市售途径。
上述菌剂中,所述产黄纤维单胞菌具体可以为产黄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flavigena)菌株保藏编号ATCC 482;
所述发酵噬纤维菌具体可以为发酵噬纤维菌(Cytophaga fermentan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 19072;
所述巴氏芽孢杆菌具体可以为巴氏芽孢杆菌(Bacillus pasteurii)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6452;
所述蜡状芽孢杆菌具体可以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10702;
所述溶纤维丁酸弧菌具体可以为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19171;
所述拟枝孢镰刀菌具体可以为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26533。
本发明所提供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的组成也可仅由产黄纤维单胞菌、发酵噬纤维菌、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拟枝孢镰刀菌组成。
上述微生物菌剂的优选配比为:
本发明的微生物菌剂可以为液体菌剂,也可以为固体菌剂。
本申请发明人经过多年创造性劳动,经过大量筛选试验,对菌株进行合理配伍,获得的菌剂配方合理,使用方便,腐熟秸秆速度快,采用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将筛选培养的多种能够高效产生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功能菌株组合培养而成为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产黄纤维单胞菌、发酵噬纤维菌、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拟枝孢镰刀菌多功能菌株构成,具有菌株组合新、结构稳、酶活强、菌数高等特点。本发明提供的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加快秸秆快速还田,该菌剂微生物间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对难以降解的玉米、水稻等秸秆具有高效的降解性能,尤其是在低温条件下;适应外界环境能力强;该菌剂主要应用于农业种植中作物秸秆腐熟还田,将其转化为高效、安全、环保的生物有机肥。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能快速腐熟农作物秸秆,可在一周左右将田间秸秆迅速腐熟,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菌剂大大减少了腐熟时间,解决了农作物秸秆还田中存在腐熟慢、还田难的问题,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起到了“用地养地”的作用,破解了长期以来在秸秆还田问题上政府鼓励、农民懈怠的困局。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各菌种制备步骤是:
各种菌种的单独扩大培养:
A、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培养:将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试管种分别首先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接种到三角瓶里做振荡二级液体培养,然后转入液体发酵罐做三级液体培养,最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作四级培养,至产品中活菌数达到1.0-3.0×108个/克。
B、产黄纤维单胞菌的培养:将产黄纤维单胞菌种接种在Nutrient Agar营养肉汁琼脂培养基上,28-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二级种子培养、混合发酵培养等至产品中活菌数达到2.0-5.0×107个/克。
C、发酵噬纤维菌、拟枝孢镰刀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培养的培养:发酵噬纤维菌、拟枝孢镰刀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培养首先分别接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8-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二级种子培养、混合发酵培养等至产品中活菌数达到1.0-5.0×108个/克。
D、将以上产黄纤维单胞菌、发酵噬纤维菌、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拟枝孢镰刀菌所培养的菌剂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搅拌混合,优选以硅藻土(40-80目)为载体,按照1∶3-4的重量比与菌种培养物搅拌混合。
E、干燥: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20-50℃,干燥后含水量为20-30%;
F、检验、包装:按质量标准检验,成品按重量进行包装,即得微生物菌剂。
注,上述步骤中菌种扩大培养的方法及培养基不是唯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常识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及扩大培养方法,使活菌数达到所述数量要求即可。
腐熟还田技术说明
秸秆发酵复合菌剂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等秸秆的还田,可采用直接粉碎平铺或堆腐还田,每亩推荐用量为2kg。
1、小麦、油菜、玉米秸秆旋耕灭茬腐熟还田技术模式
(1)秸秆平铺。上茬作物成熟后采用带粉碎机的收割机收割或将未粉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为10-15cm,粉碎后的秸秆均匀撒在田间。
(2)施用秸秆发酵复合菌剂。耕地前将秸秸秆发酵复合菌剂与适量泥土或底肥拌匀,立即撒施到铺好秸秆的田内。在按当地高产标准施用底肥的同时每亩加施农家粪肥100-200公斤或尿素3-5公斤或碳铵15公斤调节碳氮比。
(3)耕翻灭茬。施秸秆发酵复合菌剂施肥后立即用灭茬旋耕机进行灭茬,将作物秸秆翻埋入耕层土壤内,然后灌水,淹水7-10厘米深,机插秧淹水1-3厘米深。
(4)移栽水稻。平整后插秧或抛秧。
(5)日常管理。其它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参照高产要求正常进行。
2、水稻——小麦(油菜、大豆等)秸秆还田模式
(1)秸秆平铺。水稻收获后,将本田秸秆(鲜秸秆)用粉碎机粉碎或用铡草机切断,长度5-20cm,均匀平铺于田面。
(2)施用秸秆发酵复合菌剂。每亩用秸秆发酵复合菌剂2kg,用20-30kg细土混匀,均匀撒施于作物秸秆表面,每亩用粪肥200kg或尿素5-10kg,泼撒于秸秆表面调节碳氮比。
(3)翻耕。立即翻耕,将作物秸秆和秸秆发酵复合菌剂等一同翻入地下,深度10-15cm.,田间含水量以50%为宜,否则在翻埋后及时灌水。
(4)后期管理。按常规方式施肥、播种。
本发明的优点是:能够加快有机质的分解速度,一周左右就能完全分解农作物秸秆还田,秸秆腐解变黑,达到腐熟;同时加速秸秆中营养元素释放,为后期作物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不影响下茬作物的种植和移栽、有利于种植/移栽茬口时间迁移;且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下茬作物单产,下茬作物产量提高5%以上,可广泛应用于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等作物秸秆还田;同时还可以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肥增效,减少富余秸秆的焚烧环境污染,综合效益显著。有效提高我国作物秸秆还田数量,减少污染源,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收入,有力地促进我国农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秸秆发酵的复合菌剂,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配制而成:
所述的产黄纤维单胞菌、发酵噬纤维菌、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拟枝孢镰刀菌的选择是广泛的,均可以从商业途径购买得到,例如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或者美国菌种保藏中心(ATCC)以及其它市售途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各菌种制备步骤是:
1、各种菌种的单独扩大培养:
A、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培养:将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试管种分别首先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接种到三角瓶里做振荡二级液体培养,然后转入液体发酵罐做三级液体培养,最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作四级培养,至产品中活菌数达到1.0-3.0×108个/克。
B、产黄纤维单胞菌的培养:将产黄纤维单胞菌种接种在Nutrient Agar营养肉汁琼脂培养基上,28-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二级种子培养、混合发酵培养等至产品中活菌数达到2.0-5.0×107个/克。
C、发酵噬纤维菌、拟枝孢镰刀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培养的培养:发酵噬纤维菌、拟枝孢镰刀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培养分别首先接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8-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二级种子培养、混合发酵培养等至产品中活菌数达到1.0-5.0×108个/克。
D、将以上产黄纤维单胞菌、发酵噬纤维菌、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拟枝孢镰刀菌所培养的菌剂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搅拌混合,优选以硅藻土(40-80目)为载体,按照1∶3-4的重量比与菌种培养物搅拌混合。
E、干燥:将混合好物料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20-50℃,干燥后含水量为20-30%;
F、检验、包装:按质量标准检验,成品按重量进行包装,即得本发明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
注,上述步骤中菌种扩大培养的方法及培养基不是唯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常识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及扩大培养方法,使活菌数达到所述数量要求即可。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制备的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实验地点选在天津市大港区太平镇大苏庄村,前茬为早稻。在稻-稻模式下,早稻收获后全量秸秆还田,实行免耕抛秧。试验设4个处理,小区面积20m2(4m×5m)左右,小区间筑埂,试验设4次重复,小区处理如下:处理1:全量秸秆还田+秸秆发酵复合菌剂;处理2:全量秸秆还田+等量清水;处理3:全量秸秆还田;处理4:无秸秆还田,实验设三次重复。
试验结果分析
秸秆颜色变化:施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后第3天,从颜色上看,没有施用的基本没变化,稻草较硬。而施用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的稻草表面已有很多黑斑点,明显变黑,稻草已变得柔软。施用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第7天从颜色上看,没有施用的刚刚变黑,而施用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的已经很黑,从拉断时用力看,没用施用本发明微生物菌剂的不容易拉断,施用本发明微生物菌剂的一碰即断。
晚稻产量影响:数据显示,不同处理间晚稻产量之间的变化,相对不施稻草的空白处理,施用稻草处理均有一定得增产效果;相对清水对照,施用本发明微生物菌剂的处理1增产效果较为明显,相对增产25.0kg/亩,增产率5.31%,比水稻不还田小区(处理4)增产7.0%以上,秸秆还田普遍比空白对照增产,增产幅度在3.0%以上,桔秆就地还田和清水处理桔秆还田之间增产不显著。
实施例3
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它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配制而成:
上述菌剂中,所述产黄纤维单胞菌具体为产黄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flavigena)菌株保藏编号ATCC 482;
所述发酵噬纤维菌具体为发酵噬纤维菌(Cytophaga fermentan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19072;
所述巴氏芽孢杆菌具体为巴氏芽孢杆菌(Bacillus pasteurii)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 6452;
所述蜡状芽孢杆菌具体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10702;
所述溶纤维丁酸弧菌具体为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19171;
所述拟枝孢镰刀菌具体为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26533。
其中各菌种制备步骤是:
1、各种菌种的单独扩大培养:
A、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培养:将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试管种分别首先接种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接种到三角瓶里做振荡二级液体培养,然后转入液体发酵罐做三级液体培养,最后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作四级培养,至产品中活菌数达到1.0-3.0×108个/克。
B、产黄纤维单胞菌的培养:将产黄纤维单胞菌种接种在Nutrient Agar营养肉汁琼脂培养基上,28-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二级种子培养、混合发酵培养等至产品中活菌数达到2.0-5.0×107个/克。
C、发酵噬纤维菌、拟枝孢镰刀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培养的培养:发酵噬纤维菌、拟枝孢镰刀菌、溶纤维丁酸弧菌试管种分别首先接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28-30℃,作一级斜面培养,然后二级种子培养、混合发酵培养等至产品中活菌数达到1.0-5.0×108个/克。
D、将以上产黄纤维单胞菌、发酵噬纤维菌、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拟枝孢镰刀菌所培养的菌剂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搅拌混合,优选以硅藻土(40-80目)为载体,按照1∶3-4的重量比与菌种培养物搅拌混合。
E、干燥:将混合好物料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20-50℃,干燥后含水量为20-30%;
F、检验、包装:按质量标准检验,成品按重量进行包装,即得本发明的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
注,上述步骤中菌种扩大培养的方法及培养基不是唯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常识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及扩大培养方法,使活菌数达到所述数量要求即可。
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3制得的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实验地点选在天津市大港区太平镇大苏庄村,主要轮作模式为早稻-晚稻-油菜,早稻收获后全量秸秆还田,实行免耕抛秧。供试作物为杂交水稻。
试验结果
水稻收获后将秸秆铺于实验田中,添加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的实验田按照每亩施用2kg实施例3制备的微生物菌剂,对照组则不用本发明的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然后灌水,观察秸秆腐熟变化情况(三次重复):
表1不同处理的秸秆腐熟情况
水稻产量实验:试验共设9个小区,每个小区的面积为(6×8)m2;,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0.15公斤,折合每亩约2公斤。试验设如下3个处理:处理1:秸秆组(无本发明微生物菌剂);处理2:不加本发明微生物菌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清水);处理3:添加本发明微生物菌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秸秆+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
试验发现,施用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在一定程度上有增产的效果,其中处理1的水稻产量平均为475kg/亩,处理二的产量为515kg/亩,处理三的产量为530kg/亩。与对照相比,秸秆还田的处理2和处理3分别增产8.4%和11.6%,其中添加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的处理3增产效果更佳。
实施例5
采用实施例3制得的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实验地点选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进行玉米秸秆还田实验。
处理1:玉米秸秆+尿素
处理2:玉米秸秆+施用本发明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2kg/亩+尿素
实验结果分析:
秸秆颜色变化:施用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后第4天,从颜色上看,没有施用的基本没变化,秸秆较硬。而施用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的表面已有很多黑斑点,明显变黑,秸秆已变得柔软。施用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第10天从颜色上看,没有施用的刚刚变黑,而施用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的已经很黑,从手感来看,没用施用本发明微生物菌剂的稍稍变软,施用本发明微生物菌剂的很软。即施用本发明微生物菌剂后,玉米秸秆腐解周期明显缩短。
使用本发明微生物菌剂后还田后土壤较未使用的容重降低,孔隙度提高,说明使用本发明微生物菌剂进行秸秆腐解还田改良了土壤的物理形状。土壤容重下降,孔隙度增加,使得土壤疏松和通透性好,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作物高产,最终使得作物增产量达9.1%
综上,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申请的秸秆腐熟还田微生物菌剂经申请人多年的创造性劳动,采用现代微生物发酵工程技术,将筛选培养的多种能够高效产生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功能菌株组合培养而成为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由产黄纤维单胞菌、发酵噬纤维菌、巴氏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拟枝孢镰刀菌多功能菌株构成,菌剂微生物间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具有菌株组合新、结构稳、酶活强、菌数高等特点,不仅处理了大量剩余秸秆,同时增产庄稼显著。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了详尽的说明,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作的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该菌剂的活性成分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
产黄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flavigena)15%
发酵噬纤维菌(Cytophaga fermentans)10%
巴氏芽孢杆菌(Bacillus pasteurii)10%
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30%
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20%
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产黄纤维单胞菌为产黄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flavigena)菌株保藏编号ATCC 482;
所述发酵噬纤维菌为发酵噬纤维菌(Cytophaga fermentan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 19072;
所述巴氏芽孢杆菌为巴氏芽孢杆菌(Bacillus pasteurii)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 6452;
所述蜡状芽孢杆菌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10702;
所述溶纤维丁酸弧菌为溶纤维丁酸弧菌(Butyrivibrio fibrisolven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19171;
所述拟枝孢镰刀菌为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菌株保藏编号为ATCC26533。
3.权利要求1或2任一菌剂在制备秸秆有机肥料中的应用。
4.一种制备秸秆有机肥料的方法,是用权利要求1或2任意所述菌剂发酵秸秆,得到秸秆有机肥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57837 CN102409008B (zh) | 2011-09-02 | 2011-09-02 | 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10257837 CN102409008B (zh) | 2011-09-02 | 2011-09-02 | 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9008A CN102409008A (zh) | 2012-04-11 |
CN102409008B true CN102409008B (zh) | 2013-02-20 |
Family
ID=45911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1025783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9008B (zh) | 2011-09-02 | 2011-09-02 | 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0900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2769B (zh) * | 2012-10-27 | 2014-05-28 | 安徽农业大学 | 一种秸秆还田纤维分解性细菌及其应用 |
CN103626536B (zh) * | 2013-11-06 | 2015-09-30 | 浙江大学 | 培肥华中双季稻区低产黄泥田的还田秸秆快腐处理方法 |
CN103725638B (zh) * | 2014-01-20 | 2016-03-16 | 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 制肥复合菌剂 |
CN106148224B (zh) * | 2015-06-25 | 2019-09-24 | 中农绿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秸秆降解酸化菌剂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238714A (zh) * | 2015-09-30 | 2016-01-13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秸秆还田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54346B (zh) * | 2015-09-30 | 2018-06-22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一种禽兽粪便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去除方法 |
CN106278670A (zh) * | 2016-07-22 | 2017-01-04 | 玉林市武宁油茶种植有限公司 | 一种金花茶的种植专用肥 |
CN107099490B (zh) * | 2017-07-05 | 2020-07-03 | 山东迈科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处理农作物秸秆的生物制剂 |
CN108004157A (zh) * | 2017-11-15 | 2018-05-08 |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 盐碱地作物种植用复合营养菌剂、该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
CN109006275A (zh) * | 2018-09-07 | 2018-12-18 | 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一种玉米高产抗病栽培方法 |
CN110117563A (zh) * | 2019-05-07 | 2019-08-13 | 黑龙江禾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秸秆腐熟的发酵菌剂、秸秆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
CN111911111B (zh) * | 2020-08-17 | 2022-06-10 | 六盘水师范学院 | 一种瓦斯抽采的封孔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
CN112430559B (zh) * | 2020-12-21 | 2022-06-07 | 吉林农业大学 | 一种伊朗纤维素单胞菌及其应用 |
CN115650799A (zh) * | 2022-11-01 | 2023-01-31 | 山东巴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水稻秸秆酵素生物酶解还田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20970A (zh) * | 2010-11-29 | 2011-07-13 | 昆明理工大学 | 木质纤维分解复合菌群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CN102167639A (zh) * | 2011-01-10 | 2011-08-31 | 艾应伟 | 边坡人工土壤专用微生物肥料 |
-
2011
- 2011-09-02 CN CN 201110257837 patent/CN10240900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09008A (zh) | 2012-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09008B (zh) | 一种秸秆腐熟还田的微生物菌剂 | |
CN102391948B (zh) | 一种秸秆发酵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 |
CN102517217B (zh) | 一种环保秸秆发酵剂 | |
CN103848698B (zh) | 一种利用沼渣好氧发酵制备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99564B (zh) | 一种用于直接腐熟作物秸秆还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1786911B (zh) | 生物有机肥用微生物和酶粉状复合生物制剂 | |
CN104177137B (zh) | 一种微生物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97870B (zh) | 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应用 | |
CN101863702B (zh) | 一种花生专用多功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94407B (zh) | 一种稻草腐解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42849A (zh) | 一种利用秸秆制备的防病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099281B (zh) | 一种环保复合微生物菌剂 | |
CN105294284A (zh) | 一种秸秆发酵生物肥料的制备方法 | |
CN1648107A (zh) | 一种生物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31766A (zh) | 一种微生物腐熟剂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3304285A (zh) | 一种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7580818B (zh) | 一种土壤调理与修复的综合方法 | |
CN100497267C (zh) | 果渣、秸秆发酵生产生化黄腐酸菌肥方法 | |
CN103725631A (zh) | 一种秸秆腐熟剂 | |
CN104099282B (zh) | 环保秸秆降解剂 | |
CN102701808A (zh) | 一种纯天然多元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49743A (zh) | 一种用糖蜜酒精废液制成土壤改良剂的方法 | |
CN102010248A (zh) | 一种复合微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254022A (zh) | 人参连作土壤生物活化剂 | |
CN107285925A (zh) | 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剂秸秆堆沤还田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