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5701B - 用于因特网上MoIP的差分链路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因特网上MoIP的差分链路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85701B
CN1685701B CN03822698.7A CN03822698A CN1685701B CN 1685701 B CN1685701 B CN 1685701B CN 03822698 A CN03822698 A CN 03822698A CN 1685701 B CN1685701 B CN 16857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m
exchange identification
terminal modem
gateway
init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226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85701A (zh
Inventor
梅尔亚尔·哈利利·加拉卡尼
赫伯特·M·维尔德弗伊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co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Cisco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co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Cisco Technology Inc
Publication of CN1685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57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857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85701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06Networks other than PSTN/ISDN providing telephone service, e.g.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VoIP), including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with a packet-switched transport lay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差分MoIP建立和压缩协商的方法和装置。第一差分建立方法,更具体地说是重叠建立方法包括启动与第一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一层的建立;施加一段时间延迟;在时间延迟后,启动与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二层的建立;以及延迟与第一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一层建立的完成,直到与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二层建立实际完成为止。第二可替代的差分建立方法,更具体地说是顺序V.8调制解调器中继链路建立方法包括首先在第一路线上建立物理层,同时延迟第二路线的物理层的建立,直到第一路线上的物理层建立完成为止,然后完成XID交换。所有描述的方法和装置都至少包括在两端上物理层的建立,并且可选地可包括在任一端上纠错(EC)层和数据压缩层的建立。

Description

用于因特网上MoIP的差分链路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语音帧网络系统,例如同时传送语音和数据信号的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语音调制解调器(MoIP)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MoIP物理层和链路(纠错)层建立和压缩层协商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描述了用于差分MoIP建立和压缩协商的方法和装置。第一差分建立方法,更具体地说是重叠建立方法包括启动与第一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一层的建立;施加一段时间延迟;在时间延迟后,启动与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二层的建立;以及延迟与第一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一层建立的完成,直到与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二层建立实际完成为止。第二可替代的差分建立方法,更具体地说是顺序V.8调制解调器中继链路建立方法包括首先在第一路线上建立物理层,同时延迟第二路线的物理层的建立,直到第一路线上的物理层建立完成为止,然后完成XID交换。所有描述的方法和装置都至少包括在两端上物理层的建立,并且可选地可包括在任一端上纠错(EC)层和数据压缩层的建立。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明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2是包括本地XID参数交换的传统方法的流图。
图3A和3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和可替代的第一实施例的发明方法的流图。
图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明方法的流图。
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示了与网络10相耦合的发明装置8,网络10根据例如基于因特网协议的语音调制解调器(MoIP)协议的语音和数据分组协议,在其上运行语音流量。网络10一般包括一个或多个手持电话12、一个或多个传真机14和一个或多个低速调制解调器16,12、14和16由于其不同的带宽需求,代表了网络10上不同的流量要求。传真机14和低速调制解调器16通常与手持电话共享电话号码,以向用户/客户提供传真、电子邮件和因特网服务。一般提供的是具有32k-56k比特/秒(kbps)或更高数据速率的高速调制解调器16′,并且这种高速调制解调器16′就是本发明发现其具体效用的高速调制解调器类型。
传送语音的手持机12一般要求基于IP网络的比特率大约为8k-64kbps。一般地说,多个手持机12连接到多个语音网关18中的每一个,其代表网络10内所谓的末端节点。手持机12应当被理解为用于语音通信,由此在电话交谈期间语音信号被数字化、分组化并被双向传输。在类似网络10的语音帧网络中,与网络上的语音流量并发存在的是数据流量的增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数据和语音流量在某种程度上是兼容的,因为两者在网络10中都是以数字形式表示。但是语音和数据流量有不同的需求,尤其是在日益增加的流量要求的情况下。例如,由于在人们双向的交谈过程中需要立即的反馈或其他形式的确认,因此语音流量要求低的等待时间。在语音模式中,使用RTP或其他低等待时间协议的MoIP信道代表高速信令在高速调制解调器16′之间的不可靠传输。通常,在MoIP网络10中,高速调制解调器16′本应协商端对端(end-to-end)物理层,如V.34,并且网关18本应被动地授权实现得到的语音模式MoIP连接,所述语音模式MoIP连接易遭受高分组掉包率和频繁的再训练。
发明方法和装置允许MoIP纠错层网关实现端对端压缩,而不需要丢弃并重建(重拨号)任一呼叫路线(call leg)。这提供了在不具有跨压缩能力的MoIP网关上对V.44压缩情形的支持,或者提供了对用在博弈(gaming)中的无压缩V.14情形的支持。
定义
这里定义了两个新的术语“语音波段数据”和“调制解调器中继”。
“语音波段数据”(VBD)指以适合于调制解调器信号或传真信号的编码方式,在使用实时传输协议(RTP)的语音信道上对调制解调器信号或传真信号的传输。这指的是情景类型“0”MoIP。
“调制解调器中继”(MR)指所有其他的MoIP方案,这些方案要求在网关上物理层和纠错层的终止(最低要求),也可能要求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压缩层的终止。通常,MR涉及通过在发起网关解调调制解调器信号,以IP分组形式传送数据,并在终端网关将数据再次调制为调制解调器信号,从而在分组网络上传输调制解调器流量。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于V.8调制解调器转换为调制解调器中继的方法。该方法允许网关支持基于调制解调器中继的V.8调制解调器连接,并且支持基于VBD的非V.8调制解调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V.8调制解调器包括V.34、V.90和V.92调制。
基于VBD的调制解调器中继的优点是调制解调器中继对网络损害的抵抗力,并且其带宽的利用效率更高。然而,对于许多应用来说,V.8调制解调器中继可覆盖大部分的问题空间,并且可使用标准VBD后退(带或不带前向纠错(FEC))来处理非V.8流量。此外,关于低速调制(例如,V.18、V.21、V.22、V.22bis)有多种考虑意见认为,VBD方法可能更适用于这些低速的调制。见Issues with Modem Relay for non-V42Application Environments,M.Garakani,H.Wildfeuer,Cisco Systems;Contribution PCM01-040 Oct.2001 ITU SG 16,Q11 Rapporteurs Meeting inDublin,Ireland。也可见Modem Transport Over IP Using SPRT,H.Wildfeuer,M.Garakani,Cisco Systems;Contribution PCM01-006 Jan.2001 ITU SG 16,Q11 Rapporteurs Meeting in Las Vegas,Nevada,USA。
V.8调制解调器中继
图2是“V.8调制解调器中继”的呼叫流图。
V.8调制解调器中继的过程可以如下:
1.终端网关检测ANSAm,并切换到VBD。
2.ANSAm信号通过VBD被传送到发起网关,发起网关切换到VBD,并将ANSAm发送到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
3.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以“调制解调器呼叫菜单(CM)”(即,指示数据调制解调器的CM模式)作出响应。
4.发起网关检测“调制解调器CM”。
5.发起网关发送事件到终端网关,指示已检测到“调制解调器CM”。发起网关进行至物理层的建立、本地ADP/ODP协商和本地XID交换。
6.终端网关建立物理层(开始于CM的产生)。然后进行至本地ADP/ODP协商和本地XID交换。
7.在两侧都结束XID交换后,调制解调器中继会话连通。
应当注意转换到V.8调制解调器中继的情况只有当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和应答客户端调制解调器都是V.8调制解调器时才发生。如果应答客户端调制解调器不是V.8调制解调器(例如,V.32bis或更低速的调制),则不产生AnsAm,因而即使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是V.8调制解调器,也仍然不产生CM。同样地,如果应答客户端调制解调器是V.8调制解调器,而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不是V.8调制解调器,则也不产生CM,因为只有V.8发起调制解调器才产生CM。
与上述方法中的一部分、即本地XID交换有关的问题是最小公分母占优,即,XID参数一般是代表低性能的缺省值。例如,缺省XID参数一般以1k的历史大小和32的字符串大小来协商V.42bis压缩,这两种参数都是相对低效率的操作参数,并且可能产生不期望的低调制解调器中继性能。
这是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本发明经由端对端XID协商,实现了高的调制解调器中继性能。
VBD后退式编解码器
VBD后退式编解码器(即,当将VBD用于非V.8调制解调器时)不需要与当使用VBD来处理所有调制解调器调制(V.8和非V.8)时所使用的标准VBD编解码器相同。例如,可使用ADPCM来实现VBD后退式编解码器,使用G.711来实现标准VBD编解码器。由于使用调制解调器中 继来处理V.34、V.90和V.92调制解调器,因此G.711编解码器对于VBD后退式不是必需的。
与V.34传真机的并存
或者在VBD中,或者在“传真机中继模式”中,可以容易地将以上的呼叫辨别方法集成,以支持V.34传真机。
在V.34传真机的情形中,发起传真机将产生与“传真机CM”相关联的模式之一。这意味着可以区分V.8调制解调器和V.34传真机,并且V.34传真机传输将不导致切换到V.8调制解调器中继。
为了支持VBD模式的V.34传真机,可以忽略“传真机CM”的检测,这将使信道处于VBD模式。
为了支持使用“传真机中继”的V.34传真机,一旦检测到“传真机CM”,则发起网关切换到“传真机中继”,并且发送事件到终端网关进行相同操作。
这意味着调制解调器呼叫辨别不会和对传真机的支持相互干扰,并且可以如网关所期望的使用VBD或“传真机中继”来支持传真机。
使用顺序链路建立(SLB)的V.8调制解调器中继
根据本发明的SLB允许“端对端”XID协商。使用这一发明过程,可由链路层网关来支持“非缺省”压缩参数。同样地,通过单向或双向压缩层网关,避免了不必要的压缩代码转换。SLB允许在不要求物理层或ADP/ODP协商的“同步”(同时)建立的情况下执行端对端XID协商。SLB过程依赖于两个网关上物理层的“顺序”建立,而非“同步”建立,如图3A、3B和4所示。
使用SLB类型1的V.8调制解调器中继
图3A和3B包含了使用顺序链路建立的V.8调制解调器中继的增强呼叫流图。
类型1(SLB-1)
使用SLB类型1的V.8调制解调器中继的建立过程如下:
步骤1:终端网关检测到ANSAm,并且切换到语音波段数据(VBD)。
步骤2:通过VBD将ANSAm信号传送到发起网关,发起网关也切换到 VBD,并将ASNAm发送到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
步骤3: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以“调制解调器CM”作出响应(即,指示数据调制解调器的CM模式)。
步骤4:发起网关检测“调制解调器CM”。
步骤5:发起网关将“调制解调器中继”事件发送到终端网关,指示已检测到“调制解调器CM”,但是在进行物理层建立之前延迟一段时间,直到在终端网关上完成物理层建立/初始XID协商为止。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这样的发起网关迟延(stall)或延迟(delay)通过下述操作实现,首先发起网关忽略其从发起端设备(例如发起调制解调器)接收的CM,然后不以JM作出回应,而是以静音或应答(ANS)音调作出回应。该“忽略CM”迟延的目的是延迟发起路线的建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这样的发起网关延迟优选地是可变的,并且优选地是由发起网关主机来配置。例如,该发起网关延迟可根据应用,在0和建立终端路线物理层所要求的时间之间变化。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八秒的超时构成了该发起网关延迟的最大值。在超时事件或错误事件的异常情形中,一旦超时过去,就中止JM延迟过程,并且可替代的建立过程使用上述缺省的、本地XID协商V.8过程继续进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利用定义为START_JM的简单分组中继传输(SPRT)消息,可以实现“入站”(on-ramp)和“出站”(off-ramp)JM延迟过程。这种情况下,发起网关在进行到产生JM之前,等待从终端网关接收START_JM消息。(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发起网关可能在超时事件或错误事件中,保留后退式SLB-1中止和V.8调用态势(posture)。)终端网关将SPRT START_JM消息发送到发起网关。这可以在终端网关的物理层启动开始之后立即发生,或经过一段期间发生。
步骤6:终端网关建立物理层(开始于CM的产生)。终端网关在进行到最终的XID协商之前延迟一段时间,直到从发起网关接收到XID为止。终端网关可以执行初始XID交换,以发现应答客户端调制解调器的协商“态势”(即,最大压缩能力)。
该迟延或延迟策略与发起网关的策略有很大的不同。这种情况下,问题在于终端路线已准备好或即将准备好通过执行终端网关和终端端设备(例如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XID交换,从而开始纠错层建立。然而,由于还未从发起网关接收到XID,因此XID交换必须被迟延。根据本发明,通过多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实现了该终端网关迟延或延迟,所述多种方法包括多XID交换、MP-MP′交换、静音、再训练、速率协商(速度偏移)、调制解调器保持(on hold)或呼叫等待、迟延纠错层定时器的基于调制的技术或XID延期的基于调制的技术。下面将更详细的描述这些可替代的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终端网关延迟优选地也是可变的,并且优选地是由终端网关主机来配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T2超时构成了该终端网关延迟的最大值。优选地,一旦终端网关检测到JM,该T2超时定时器就启动。
步骤7:发起网关建立其物理层(开始于JM的产生)。然后,发起网关进行到ADP/ODP和XID协商。从发起调制解调器接收到XID后,发起网关将该XID转发到终端网关,接着终端网关进行其最终的XID协商。
步骤8:在两侧都完成XID交换后,调制解调器中继会话连通。
如果与任一方客户端调制解调器都协商不成任何协议的话(例如,对V.42的ADP/ODP协商失败),则对应的网关代表其客户端调制解调器从源获得(source)XID分组。所获得的XID分组将指示压缩取消。这就是为什么网关和其客户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XID协商在图3A中示为虚线的原因,因为本地XID协商只适用于那条路线上的V.42操作。
根据一个实施例的SLB-1建立的XID交换部分现在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简要参考图3A,根据“出站”网关过程,在终端路线,终端网关将最大XID探求发送到其本地终端客户端调制解调器,并等待来自于本地终端客户端调制解调器的XID-I响应,然后将XID-I响应转发到发起网关。在发起路线建立之后,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将XID发送到其关联的发起网关。发起网关将XID-f发送到终端网关,同时立即以XID-f响应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当终端网关接收到XID-f时,它将XID-f转发到其本地终端客户端调制解调器,本地终端客户端调制解调器作出实质响应以完成MoIP连接。
根据可替代实施例的SLB-1建立的XID交换部分现在可以简要概括如下。
简要参考图3B,根据“入站”网关过程,在发起路线,发起网关900等待接收来自其本地调制解调器901的XID消息904。在从其本地调制解调器901接收到XID消息904后,发起网关900将包含压缩参数的XID消息905发送到终端网关902,其中,压缩参数是发起网关900从其本地调制解调器901接收的。在转发XID消息905后,发起网关900等待来自于终端网关902的XID消息910。在从终端网关902接收到XID消息910后,发起网关900使用该接收的XID参数来完成在发起(“入站”)路线上与其本地调制解调器901的XID协商915。
(图3A和图3B中所示的XID交换之间的差别代表了最小的变化,并且图3A中所示的代表了包括终端网关上最大XID的交换和响应XID-i的增强。该增强的目的是通过用XID-i通知发起网关,来节省时间。然后当发起路线建立时,发起调制解调器将XID发送到发起网关,发起网关立即以XID-f响应。这样做避免了跨IP网络的往复,否则要求将XID-f转发到终端网关,并等待来自终端网关的响应,从而一般节省了几百毫秒。这里图3A中所示的这种增强被称为最大XID发现探求。)
根据“出站”网关过程,在终端路线,终端网关等待来自于发起网关的XID消息。在从发起网关接收到XID消息后,终端网关使用接收的XID消息与其本地调制解调器协商压缩参数。一旦完成该本地XID协商,终端网关就向发起网关发送XID消息,其中,XID消息包括了终端(“出站”)路线上的协商结果。
使用SLB类型2的V.8调制解调器中继
图4包含了使用顺序链路建立类型2(SLB-2)的V.8调制解调器中继的增强呼叫流图。
使用SLB类型2的V.8调制解调器中继的建立过程如下:
步骤1:终端网关检测到ANSAm,并且切换到语音波段数据(VBD)。
步骤2:通过VBD将ANSAm信号传送到发起网关,发起网关也切换到VBD,并将ANSAm发送到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
步骤3: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以“调制解调器CM”作出响应(即,指示数据调制解调器的CM模式)。
步骤4:发起网关检测到“调制解调器CM”。
步骤5:发起网关将“调制解调器中继”事件发送到终端网关,指示已检测到“调制解调器CM”,然后进行物理层建立的余下部分,紧接着进行ADP/ODP交换。一旦从发起调制解调器接收到XID分组(XID-i),发起网关就将该XID分组转发到终端网关。
步骤6:终端网关进行到CM的产生,但是忽略所有接收的JM,直到从发起网关接收到“XID-i”消息为止。然后,终端网关进行到物理层建立、ADP/ODP和XID协商。在完成XID协商后,终端网关将XID协商的结果(即,XID-f)转发到发起网关,发起网关接着完成其XID协商。
步骤7:根据上述刚刚讨论的步骤6,在终端网关等待来自于发起网关的XID-I消息的同时,发起网关必须避免在其关联的发起客户端调制解调器处的超时。可利用任何适当的技术施加这种迟延,所述技术例如包括速率再协商、再训练、调制解调器保持(当可用时)或XID延期(当可用时)。
步骤8:在两侧都完成XID交换后,调制解调器中继(MR)会话连通。
如果与任一方客户端调制解调器都协商不成任何协议的话(例如,V.42的ADP/ODP协商失败),则对应的网关代表其客户端调制解调器从源获得XID分组。所获得的XID分组将指示压缩取消。这就是为什么网关和其客户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XID协商在图4中示为虚线的原因,因为本地XID协商只适用于那条路线上的V.42操作。
图5图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发明方法。在500,启动与第一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一层的建立。在502,施加定义的时间延迟,或迟延。在504,经过施加的时间延迟后,启动与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二层的建立。在506,与第一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一层建立的完成被延迟,直到与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二层的建立实际完成为止。图示的延迟应 当被理解为,有效地创建差分的第一和第二层调制解调器中继链路建立,如在以上V.8调制解调器中继和V.8SLB类型1和2的建立示例中更具体描述的。优选地,发明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和第二物理层建立完成后,建立与第一和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一和第二纠错层。更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在这样的第一和第二纠错层建立后,开始与第一和第二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一和第二数据压缩层的协商。该数据压缩层协商优选地包括一个或多个XID事务,从而实现了受控的、顺序的端对端数据压缩协商。
优点
后退到VBD的V.8调制解调器中继允许简单转换过程,所述简单转换过程可适合于支持低速和高速的调制解调器流量和传真机流量。顺序链路建立(SLB)允许链路层MoIP网关支持端对端XID协商,端对端XID协商提供了几个重要的优点:
a)不要求同时建立物理层(端对端ADP/ODP或XID协商所必需的分辨能力很难达到)。
b)允许单向或双向压缩层网关在两条电话路线上均衡压缩参数,这样做消除了V.8调制解调器连接所需的不必要的压缩代码转换。
c)不要求使用缺省压缩参数,这样做允许链路层网关支持V.44压缩。
d)当任一方客户端调制解调器(发起者或应答者)还未协商成V.42或V.42bis/V.44操作,从而导致没有压缩(即,或者“无协议”,或者“压缩取消的V.42”)时,SLB允许在两个网关/客户端对上强制实行“无压缩”。这允许链路层网关不执行任何种类的压缩代码转换,而仍然支持包括V.44或“无压缩”情形的所有情况。
在SLB-1中,在接收到XID-i之后的终端网关上,所述网关可通过适当地引入再训练或任何其他的链路层或调制层技术,来保持电话链路存活(即,因此客户端调制解调器纠错层定时器不会超时)。例如,这样做的一种方式是强制施加再训练,然后适当地持续产生INFO0a、INFO0c或INFO0d序列(如果需要,可用来产生非常长的再训练时间)。
其他技术包括多XID交换,由此,在终端网关的物理层已完成,但是还未从发起网关接收到XID消息(由于施加在发起路线上的迟延,上文已 详细描述)后,终端网关通过与其本地调制解调器交换多个(虚拟)XID,进一步延迟了纠错层协商。一旦从发起网关接收到XID消息,终端网关就与其本地调制解调器交换最终XID。其他技术还包括MP-MP′,藉此,V.34终端调制解调器通过延长MP-MP′协商,将其物理层完成的超时增大多达30秒。该方法由设置在V.34标准中指定的INFO中的CME比特指示。一旦从发起调制解调器接收到XID消息,或者30秒定时器期满的两种情况较早的一种发生,则MP-MP′协商完成。
在SLB-2中,在接收到XID-i之后的发起网关上,网关可通过任何适当的技术来保持电话路线存活,所述技术例如包括速率协商、再训练、调制解调器保持(当可用时)或XID延期(当可用时)。
这样做允许纠错层网关实现MoIP连接的最优压缩设置,该MoIP连接包括V.44,如果两个调制解调器都支持的话。纠错层网关可实现这一点,而不要求在网关上发生任何的压缩代码转换(于是其代表了一种占用面积很小的解决方案)。另外,其提供了不执行压缩代码转换(通过在两个客户端调制解调器上强制施加无压缩)而支持“无压缩”(例如,无V.42bis或V.44)、“无协议”(例如,无V.42)的情形。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对于V.90或V.92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保持选项是可用的,在该选项中,调制解调器处于保持状态,从而致使物理层暂时不可用。所有的调制解调器通过自动地迟延,而对物理层的不可用作出响应。从而,在V.90或V.92调制解调器的情形中,可调用调制解调器保持以产生期望的建立迟延,从而实现差分链路建立。在V.34的情形中,可使用MP-MP′交换来迟延物理层建立的完成。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迟延任一电话路线建立的完成。每个物理层上的ADP/ODP交换在该特定层建立之后立即进行。这确保了不会错过ADP/ODP交换有限的机会窗口(只有几百毫秒)。
最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这里描述和图示的发明方法和装置可实现在软件、固件或硬件、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中。优选地,出于低成本和灵活性的目的,该方法和装置实现在软件中。从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由执行指令的计算机或微处理器进 程实现,指令被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以用于执行,并且由任何合适的指令处理器执行。然而,可预期的可替代实施例也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尽管在优选实施例中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原理,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地意识到,本发明可在配置和细节上作出修改,而不脱离该原理。我们请求保护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

Claims (27)

1.一种在终端网关处建立调制解调器中继链路的方法,包括:
接收对通过发起网关和终端网关从发起调制解调器延伸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呼叫的呼叫请求;
在所述发起网关处发生经过延迟的、与所述发起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二物理层的建立之前,在所述终端网关处启动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一物理层的建立;
启动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交换标识协商以识别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压缩能力;
在识别了包括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压缩能力的调制解调器属性之后,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
将所识别的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压缩能力发送到所述发起网关;
仅在从所述发起网关接收到所述发起调制解调器的压缩能力之后,完成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并且
在完成所述终端网关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之后,建立调制解调器中继会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根据所接收的所述发起调制解调器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二者的压缩能力完成所述终端网关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因此提供了用于所建立的调制解调器中继会话的端对端交换标识协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紧接在从所述发起网关接收到所述发起调制解调器的所述压缩能力之后,将所接收到的交换标识协商最终消息转发到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网关利用静音来迟延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交换标识协商包括一个或多个交换标识事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包括调用再训练会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包括启动速度偏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包括在一段定义的时期内不发送多个交换标识事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是V.90或V.92型,其中,所述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包括使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处于保持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包括发送多个交换标识事务。
11.一种在终端网关处建立调制解调器中继链路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位于呼叫的终端路线上的终端网关处启动物理层的建立的装置;
用于启动所述终端网关和同样位于所述呼叫的所述终端路线上的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交换标识协商的装置;
用于迟延所述终端网关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
用于响应于接收到与位于所述呼叫的发起路线上的发起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交换标识,完成所述终端网关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装置;以及
用于建立调制解调器中继会话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在发起网关启动与所述发起调制解调器的经延迟的交换标识协商之前,所述终端网关启动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装置,以及用于在所述发起网关完成与所述发起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之后,所述终端网关完成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处理调制解调器速度偏移,以延迟所述终端网关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在一段定义的时期内所述终端网关不发送交换标识事务以延迟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发起和终端调制解调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是V.90或V.92型,其中,所述在终端网关处建立调制解调器中继链路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使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处于保持状态以延迟所述终端网关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延迟交换标识事务发送到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以延迟所述终端网关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执行V.34扩展MP-MP′交换以延迟所述终端网关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
18.一种在终端网关处建立调制解调器中继链路的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对通过发起网关和终端网关从发起调制解调器延伸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呼叫的呼叫请求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发起网关处发生经过延迟的、与所述发起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二物理层的建立之前,在所述终端网关处启动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相关联的第一物理层的建立的装置;
用于启动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交换标识协商以识别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压缩能力的装置;
用于在识别了包括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压缩能力的调制解调器属性之后,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
用于将所识别的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压缩能力发送到所述发起网关的装置;
用于仅在从所述发起网关接收到所述发起调制解调器的压缩能力之后,完成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装置;并且
用于在完成所述终端网关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之后,建立调制解调器中继会话的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根据所接收的所述发起调制解调器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二者的压缩能力完成所述终端网关和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之间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因此提供了用于所建立的调制解调器中继会话的端对端交换标识协商。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紧接在从所述发起网关接收到所述发起调制解调器的所述压缩能力之后,将所接收到的交换标识协商最终消息转发到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装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所述终端网关利用静音来迟延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交换标识协商包括一个或多个交换标识事务。
23.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包括用于调用再训练会话的装置。
24.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包括用于启动速度偏移的装置。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包括在一段定义的时期内不发送多个交换标识事务的装置。
26.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是V.90或V.92型,其中,所述用于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包括用于使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处于保持状态的装置。
27.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迟延与所述终端调制解调器的所述交换标识协商的完成的装置包括用于发送多个交换标识事务的装置。
CN03822698.7A 2002-09-24 2003-09-17 用于因特网上MoIP的差分链路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857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255,168 2002-09-24
US10/255,168 US7489633B2 (en) 2002-09-24 2002-09-2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fferential link bring-up for MoIP on the Internet
PCT/US2003/029806 WO2004030334A1 (en) 2002-09-24 2003-09-17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fferential link bring-up for moip on the interne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85701A CN1685701A (zh) 2005-10-19
CN1685701B true CN1685701B (zh) 2011-07-27

Family

ID=31993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2269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85701B (zh) 2002-09-24 2003-09-17 用于因特网上MoIP的差分链路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489633B2 (zh)
EP (1) EP1543677B1 (zh)
CN (1) CN1685701B (zh)
AT (1) ATE458349T1 (zh)
AU (1) AU2003275107B2 (zh)
CA (1) CA2500023A1 (zh)
DE (1) DE60331325D1 (zh)
WO (1) WO20040303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4533B1 (en) 2003-02-25 2008-01-29 Cisco Technology, Inc. Using modem profiles to improve connectivity, connect timing, and compression performance on a modem relay (MR) gateway
US7590132B2 (en) * 2003-02-25 2009-09-15 Cisco Technology, Inc. In-band negotiation in single transcompression scenarios related applications
US7359370B1 (en) * 2003-02-27 2008-04-15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through gateways using call discrimination options
US8942244B2 (en) * 2006-10-24 2015-01-27 Audiocodes Ltd. Circuit and method of autonomous FoIP/MoIP/ToIP call establishment
US8441669B2 (en) * 2010-03-02 2013-05-14 Cisco Technology, Inc. SG3-to-G3 fax spoof
US9380176B2 (en) * 2012-05-28 2016-06-28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Voice band data mode in a universal facsimile engine
US9973545B2 (en) * 2014-08-20 2018-05-1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circuit switched data call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47231A2 (en) * 1999-04-12 2000-10-25 Conexant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communications
CN1329433A (zh) * 2000-06-19 2002-01-0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以互联网协议承载语音的协议为基础的语音系统
EP1209853A1 (en) * 2000-11-28 2002-05-29 Telogy Networks Inc. Modem transmission over packet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4780A (en) * 1993-05-14 1995-01-24 Codex Corporation High speed modem,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hieving synchronous data compression
US5852631A (en) * 1996-06-21 1998-12-22 Paradyn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link layer parameters based on physical layer modulation
US6898181B1 (en) * 1997-11-24 2005-05-24 Nokia Corporation Data compression negoti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6757250B1 (en) * 1999-04-12 2004-06-29 Mindspeed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through packet networks
US7046382B1 (en) 1999-06-30 2006-05-16 Conexant Systems, Inc. Network latency recovery for internet gateways
US6865220B2 (en) * 2000-02-11 2005-03-08 Lsi Logi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 end-to-end error-correcting protocol in a voice band data relay system
DE60131279T2 (de) * 2000-05-21 2008-09-04 Surf Communication Solutions, Ltd. Modem-relais über einen paketbasierten netzwerk
US7113501B2 (en) * 2000-11-16 2006-09-26 Cisco Technology, Inc. Synchronization of V42bis de/compression for V34/V42 modem re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382730B2 (en) * 2000-11-16 2008-06-03 Cisco Technology, Inc. Two-pas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maximal data compression for a modem relay mode of operation in a voice frame network
WO2002089440A2 (en) * 2001-05-01 2002-11-07 Conexant Systems, Inc. Modem relay over a packet network
US7126711B2 (en) * 2001-12-31 2006-10-2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Voice/facsimile/modem call discrimination method for voice over packet networks
US7177944B1 (en) * 2002-04-13 2007-02-13 Mindspeed Technologies, Inc. Trans-compression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in modem over packet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47231A2 (en) * 1999-04-12 2000-10-25 Conexant System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cket communications
CN1329433A (zh) * 2000-06-19 2002-01-02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以互联网协议承载语音的协议为基础的语音系统
EP1209853A1 (en) * 2000-11-28 2002-05-29 Telogy Networks Inc. Modem transmission over packet networks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N 1329433 A,全文.
WO 01/01654 A2,说明书第1页11-21行,第2页第7行-第4页第2行,第4页第20行-第5页第11行,附图1,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331325D1 (de) 2010-04-01
ATE458349T1 (de) 2010-03-15
EP1543677A1 (en) 2005-06-22
US7489633B2 (en) 2009-02-10
EP1543677B1 (en) 2010-02-17
AU2003275107B2 (en) 2008-04-24
AU2003275107A1 (en) 2004-04-19
WO2004030334A1 (en) 2004-04-08
US20040059823A1 (en) 2004-03-25
CN1685701A (zh) 2005-10-19
CA2500023A1 (en) 2004-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5736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through packet networks
JP3438001B2 (ja) Dect/gsm外部ハンドオーバ
US7075979B2 (en) Modem relay over a packet network
US7113501B2 (en) Synchronization of V42bis de/compression for V34/V42 modem re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JP3603256B2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プロトコル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するファクシミリ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その中継装置
CN1685701B (zh) 用于因特网上MoIP的差分链路建立的方法和装置
AU2003230349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dem relay termination
US7263107B1 (en) Data compression over packet networks
US7359370B1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through gateways using call discrimination options
JP2002271419A (ja) パケット通信網における低速のモデム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モデム伝送方法
WO2001097499A9 (en) Distributed modem
JP3980413B2 (ja) 接続選択方法および通信エンドポイント装置
US8681784B2 (en) Suppressing high speed modulation negotiation
JP3930215B2 (ja)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の切替接続方法
JP2006135593A (ja) 中継装置及び最適通信経路選択方法
JP3037261B2 (ja) 携帯電話通信切替方式
US7177944B1 (en) Trans-compression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in modem over packet networks
JP3594876B2 (ja) 無線網と端末装置とに接続される遠隔監視制御装置
AU2003234533B2 (en) Device for modem relay channel termination
KR100798190B1 (ko) 다중 프로토콜 연동을 위한 선택 게이트웨이
WO2005091575A1 (ja) パケットデータサービングノード、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通信方法
JP4541293B2 (ja)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JP2003505990A (ja) クイック接続パラメータの交信
JP2003008614A (ja) 通信システム
JP2000029801A (ja) ファクシミリ通信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