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7902A - 光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光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7902A
CN1677902A CNA2005100629512A CN200510062951A CN1677902A CN 1677902 A CN1677902 A CN 1677902A CN A2005100629512 A CNA2005100629512 A CN A2005100629512A CN 200510062951 A CN200510062951 A CN 200510062951A CN 1677902 A CN1677902 A CN 16779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ervisory channel
optical supervisory
optical
circuit
ligh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629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40074C (zh
Inventor
奥野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779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79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00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007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a supervisory or additional signal
    • H04B10/0771Fault loc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10/07Monitoring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a supervisory signal
    • H04B2210/078Monitoring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a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a separate wave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221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2210/08Shut-down or eye-safe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立即停止光设备的光传输系统,其中所述光设备可能从出现断开等的点发射高功率输出光信号。控制电路具有根据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光监督信道来控制光纤放大器的第一功能。此外,控制电路具有以下第二功能:当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确定出现光纤等的断开,并终止通过光纤放大器经线路的光信号的传输。利用第二功能,可以防止从光纤的断开点发射高功率输出光信号。

Description

光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传输系统,包括:用于传输光信号和光监督信道的传输线路光纤,以及设置在其上的中继站。
背景技术
图1是示出了传统光传输系统的实例的结构的图。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说明传统的光传输系统。
如图1所示,光传输系统50包括:传输线路光纤51和设置在传输线路光纤51上的中继站A和B。传输线路光纤51按照相反方向传输光信号S1和S2以及按照相反方向传输光监督信道O1和O2。传输线路光纤51包括上行线路L1和下行线路L2。上行线路L1按照相同的方向传输光信号S1和光监督信道O1。下行线路L2按照相同的方向传输光信号S2和光监督信道O2。即,按照与光信号S2和光监督信道O2的传输相反的方向来传输光信号S1和光监督信道O1。中继站A包括:设置在上行线路L1侧的中继部分521和设置在下行线路L2侧的中继部分522。
中继部分521配备了:光纤放大器531、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541、光监督信道接收器551、控制电路561、光监督信道发送器571和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581。
将光纤放大器531设置在上行线路L1上,以输入和输出光信号S1。将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541设置在光纤放大器531的输入侧,以分离光监督信道O1。光监督信道接收器551接收由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541分离的光监督信道O1。控制电路561根据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551接收的光监督信道O1来控制光纤放大器531。光监督信道发送器571发送光监督信道O1。将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581设置在光纤放大器531的输出侧,以便将从光监督信道发送器571发送的光监督信道O1与输出相组合。
中继部分522配备了:光纤放大器532、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542、光监督信道接收器552、控制电路562、光监督信道发送器572和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582。
将光纤放大器532设置在下行线路L2上,以输入和输出光信号S2。将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542设置在光纤放大器532的输入侧,以分离光监督信道O2。光监督信道接收器552接收由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542分离的光监督信道O2。控制电路562根据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552接收的光监督信道O2来控制光纤放大器532。光监督信道发送器572发送光监督信道O2。将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582设置在光纤放大器532的输出侧,以便将从光监督信道发送器572发送的光监督信道O2与输出相组合。
中继站A和B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使用最后两位相同的数字来指定其对应的部分。
接下来,将给出光传输系统50的操作。
附带地,中继部分521、522、621和622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因此将说明其中之一,位于图1的左上部分的中继部分521。
首先,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541将光监督信道O1与从前一级(未示出)发送的光信号S1相分离,并将信号O1发送到光监督信道接收器551。接收到光监督信道O1后,光监督信道接收器551向控制电路561提供例如包括在信号O1中的控制参数(有关控制中继部分521和光纤放大器531的条件的信息)的信息。根据控制参数,控制部分561通过监视器控制光纤放大器531接收控制结果。光监督信道发送器571发送控制电路561已经向其添加了新信息的光监督信道O1。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581将光监督信道O1与光信号S1相组合,以将其发送到下一级。正如上所述,根据光监督信道O1,通过远程控制来操作中继部分521。
然而,光传输系统50不具有在光纤断开时关闭光设备的功能。同时,已知光传输系统具有在光纤断开时停止光设备的功能。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待审公开No.2000-286798中,说明了这样的技术。
图2是示出了传统光传输系统的实例的结构的图。在下文中,将参考图2说明传统的光传输系统。除了光传输系统50的功能以外,传统的光传输系统还具有当光纤断开时关闭光设备的功能。以下,将主要说明附加功能。
在图2中,光纤放大器11a、11b、12a和12b是掺铒光纤放大器,并在大约1574到1609nm的波长范围内放大波分多路复用的80个信道的光信号,以输出大约+24dBm的光信号。光监督信道发送器21a是配备有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接口模块。光监督信道发送器21a发送用于包括光纤放大器11a和11b的传输系统(LINE-1)的监督控制的电子信息,并利用一个信道输出具有大约1625nm的波长的+5dBm左右的光监督信道。光监督信道发送器22a是配备有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接口模块。光监督信道发送器22a发送用于包括光纤放大器12a和12b的传输系统(LINE-2)的监督控制的电子信息,并利用一个信道输出具有大约1625nm的波长的+5dBm左右的光监督信道。换句话说,在相同的光纤上,按照上行或下行的相同方向发送光信号和光监督信道。光监督信道接收器31b和32b是接口模块,每一个均配备有发光二极管并接收由光监督信道发送的电子信息。输入光信号监视器41b是用于检测输入光信号的发光二极管。光多路复用器/多路分解器5是微光学类型无源光元件,用于多路复用/多路分解光信号和光监督信道。光纤61a和62a是大约80km具有损失大约是20db/km的色散位移光纤。
例如,如果在距光纤放大器11a大约4dB的点处出现了光纤61a的断开或不连接,由于4dB的损失,光信号的电平从+24减小到+20dBm。因此,从光纤61a的断开点发射具有电平+20dBm的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希望立刻停止光纤放大器11a。当出现光纤61a的断开时,不能发送光信号。结果,输入光信号监视器41b立刻检测到没有输入光信号。光监督信道发送器22a发送通过控制电路7b还没有检测到输入光信号作为电子信息的信息。通过光纤62b发送该信息,并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32b接收。因此,控制电路7a停止光纤放大器11a的操作。
然而,在该传统光传输系统中,通过光监督信道传输系统来执行用于光纤断开等的光设备的控制。因此,不可能立即停止光设备,所述光设备从出现断开等的点传输高功率输出光信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立即停止光设备的光传输系统,所述光设备可能从出现断开等的点发射高功率输出光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种光传输系统,包括:传输线路光纤,用于按照相反的方向传输第一和第二光信号以及按照相反的方向传输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以及设置用于传输线路光纤的控制装置。传输线路光纤包括第一和第二线路。第一线路按照相反的方向传输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监督信道。第二线路按照相反的方向传输第二光信号和第一光监督信道。控制装置根据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一光监督信道和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二光监督信道,控制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一光监督信道和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二光监督信道。控制装置的实例包括设置在传输线路光纤上的中继站。控制装置可以设置用于由传输线路光纤相连的两个发送/接收站或其中之一。在下文中,给出中继站充当控制装置的情况下的说明。
通过第一线路按照相反方向传输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监督信道。通过第二线路按照相反方向传输第二光信号和第一光监督信道。由于按照相反方向传输第一和第二光信号,通过不同的线路按照相同方向来传输第一光信号和第一光监督信道。即,与在传统光传输系统50中相同,能够根据第一光监督信道来控制第一光信号。此外,通过第一线路,按照其中第一光信号传播的方向来传输第二光监督信道。即,能够根据第二光监督信道来控制第一光信号。例如,当第二光监督信道的亮度或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可以确定在第一光信号的传播方向中在第一线路中出现了断开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终止第一光信号的传输来防止来自断开点的高功率输出光信号的发射。此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终止通过第一线路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的传输能够终止在第一线路的之前级的中继站处传输第一光信号。
类似地,能够根据通过第二和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来控制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二光信号。
中继站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线路侧的第一中继部分和设置在第二线路侧的第二线路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中继部分根据通过第二和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来控制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一光信号,同时第二中继部分根据通过第二和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来控制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二光信号。例如,当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的亮度或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一中继部分终止通过第一线路的第一光信号的传输,并且如果必要,终止通过第一线路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的传输。当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的亮度或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二中继部分终止通过第二线路的第二光信号的传输,并且如果必要,终止通过第二线路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的传输。
第一中继部分包括:设置在第一线路上的第一光设备,用于输入和输出第一光信号;设置在第一光设备的输出侧的第二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用于分离第二光监督信道;第二光监督信道接收器,用于接收由第二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分离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光设备;第二光监督信道发送器,用于发送第二光监督信道;以及设置在第一光设备的输入侧的第二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用于将从第二光监督信道发送器发送的第二光监督信道与输出相组合。
第二中继部分包括:设置在第二线路上的第二光设备,用于输入和输出第二光信号;设置在第二光设备的输出侧的第一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用于分离第一光监督信道;第一光监督信道接收器,用于接收由第一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分离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第二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二光设备;第一光监督信道发送器,用于发送第一光监督信道;以及设置在第二光设备的输入侧的第一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用于将从第一光监督信道发送器发送的第一光监督信道与输出相组合。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控制电路根据由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来控制第一光设备,并通过第一光监督信道发送器来发送第一光监督信道。第二控制电路根据由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来控制第二光设备,并通过第二光监督信道发送器来发送第二光监督信道。
例如,当由第二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的亮度或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一控制电路终止通过第一光设备经第一线路的第一光信号的传输,并且如果必要,终止通过第二光监督信道发送器经第一线路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的传输。当由第一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的亮度或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二控制电路终止通过第二光设备经第二线路的第二光信号的传输,并且如果必要,终止通过第一光监督信道发送器经第二线路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的传输。
换句话说,根据本发明,在包括例如光纤放大器的、具有高功率输出的光设备的光传输系统中,当出现例如传输线路光纤的光纤断开或光连接器的未连接时,能够立即停止具有光功率输出的光设备,以便保证安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按照相同方向传输第一光信号和第一光监督信道,而按照相同方向传输第二光信号和第二光监督信道。即,按照相反的方向来传输一对第一光信号和第一光监督信道以及一对第二光信号和第二光监督信道。通过第一线路来传输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监督信道。通过第二线路来传输第二光信号和第一光监督信道。因此,与传统技术相同,通过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能够控制第一和第二光信号。此外,由第二和第一光监督信道能够分别检测在第一和第二光信号的传播方向中出现的断开等。因此,通过与光信号相反方向传播的光监督信道能够检测传输线路光纤等的断开,因此,可以立即停止从已经出现断开等的点处发射高功率输出光信号的光设备。此外,通过重新布线(rewiring)传统系统能够简单地实现本发明的光传输系统。
附图说明
根据考虑到结合附图的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和特征会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示出了传统光传输系统的实例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了传统光传输系统的另一个实例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以及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将详细给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说明。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如图3所示,光传输系统10包括:传输线路光纤11和设置在传输线路光纤11上的中继站A和B。传输线路光纤11按照相反的方向传输光信号S1和S2以及按照相反方向传输光监督信道O1和O2。传输线路光纤11包括上行线路L1和下行线路L2。上行线路L1按照相反的方向传输光信号S1和光监督信道O1。下行线路L2按照相反的方向传输光信号S2和光监督信道O2。中继站A包括:设置在上行线路L1侧的中继部分121和设置在下行线路L2侧的中继部分122。
中继部分121配备了:光纤放大器131、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141、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1、控制电路161、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1和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181。
将光纤放大器131设置在上行线路L1上,以输入和输出光信号S1。将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141设置在光纤放大器131的输出侧,以分离光监督信道O2。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1接收由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141分离的光监督信道O2。控制电路161控制光纤放大器131。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1发送光监督信道O2。将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181设置在光纤放大器131的输入侧,以便将从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1发送的光监督信道O2与输出相组合。
中继部分122配备了:光纤放大器132、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142、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2、控制电路162、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2和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182。
将光纤放大器132设置在下行线路L2上,以输入和输出光信号S2。将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142设置在光纤放大器132的输出侧,以分离光监督信道O1。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2接收由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142分离的光监督信道O1。控制电路162控制光纤放大器132。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2发送光监督信道O1。将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182设置在光纤放大器132的输入侧,以便将从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2发送的光监督信道O1与输出相组合。
控制电路161根据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2和151接收的光监督信道O1和O2来控制光纤放大器131,并通过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2来发送光监督信道O1。控制电路162根据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2和151接收的光监督信道O1和O2来控制光纤放大器132,并通过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1来发送光监督信道O2。
与传统技术相同,控制电路161具有根据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2接收的光监督信道O1来控制光纤放大器131的第一功能。此外,控制电路161具有以下第二功能:当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1接收的光监督信道O2的亮度或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确定出现光纤(传输线路光纤)111等的断开,并终止通过光纤放大器131经上行线路L1的光信号S1的传输。利用第二功能,可以防止从光纤111的断开点发射高功率输出光信号。控制电路162、261和262也具有与控制电路161相同的第一和第二功能。
接下来,将说明中继部分121的每一个组件。
光传输系统10是一种WDM(波分多路复用)传输系统。光纤放大器131是掺铒光纤放大器,并在大约1574到1609nm的波长范围内放大多路波分复用的80个信道的光信号,以输出大约+24dBm的光信号S1。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1是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1利用一个信道输出具有大约1625nm的波长的+5dBm左右的光监督信道O2。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1是光电二极管,并检测光监督信道O2。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141和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181是微光学类型无源光元件,用于分离/组合光监督信道O2和光信号S1。光纤(传输线路光纤)111是大约80km具有损失大约是20dB/km的色散位移光纤。控制电路161具有根据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2接收的光监督信道O1来控制光纤放大器131的传统功能以及当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1没有检测到光监督信道O2时立即停止光纤放大器131的新功能。
在下文中,将给出光传输系统10的操作的说明。
例如,如果在距光放大器131大约4dB的点处出现了传输线路光纤111的断开,则由于4dB的损失,光信号的电平从+24减小到+20dBm。因此,从传输线路光纤111的断开点发射具有电平+20dBm的光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希望立刻停止光纤放大器131。当出现传输线路光纤111的断开时,不能从光监督信道发送器271发送光监督信道O2。结果,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1立即检测到没有光监督信道O2,并由此,控制电路161立即停止光纤放大器131。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由与光信号S1的传播方向相反传播的光监督信道O2来检测传输线路光纤111等的断开。即,可以立即停止从断开点发射高功率输出光信号的光纤放大器131。
接下来,将给出不同表达模式的光传输系统10的操作的说明。附带地,假定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142和242与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182和282是WDM(波分多路复用)耦合器等。
将通过上行线路L1发送的光信号S1输入到位于图3的左上部分的中继部分121,并由中继站A的光纤放大器131进行放大。随后,通过传输线路光纤111发送光信号S1,以便由中继站B的光纤放大器231再次放大。由此,从位于图3的右上部分的中继部分221输出光信号S1。
同时,将通过下行线路L2发送的光信号S2输入到位于图3的右下部分的中继部分222,并由中继站B的光纤放大器232进行放大。此后,通过传输线路光纤112发送光信号S2,以便由中继站A的光纤放大器132再次放大。由此,从位于图3的左下部分的中继部分122输出光信号S2。
另一方面,将用于控制设置在上行线路L1上的光纤放大器131和231的光监督信道O1或OSC(光监督信道)信号通过下行线路L2输入到位于图3的左下部分的中继部分122。中继站A的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142只分离光监督信道O1。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2接收光监督信道O1并将其转换为电子信号。然后,将光监督信道O1提供给控制电路161,以便控制光纤放大器131。之后,将光监督信道O1发送到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2,并重新转换为光信号。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182将已经被转换为光信号的光监督信道O1与到下行线路L2的输出相组合,并通过传输线路光纤112将其发送到中继站B。中继站B按照与上述中继站A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
同时,将用于控制设置在下行线路L2上的光纤放大器132和232的光监督信道O2通过上行线路L1输入到位于图3的右上部分的中继部分221。中继站B的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241只分离光监督信道O2。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251接收光监督信道O2并将其转换为电子信号。然后,将光监督信道O2提供给控制电路262,以便控制光纤放大器232。之后,将光监督信道O2发送到光监督信道发送器271,并重新转换为光信号。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281将已经被转换为光信号的光监督信道O2与到上行线路L1的输出相组合,并通过传输线路光纤111将其发送到中继站A。中继站A按照与上述中继站B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
在当通过传输线路光纤111在上行线路L1中向中继站B发送光信号S1时出现传输线路光纤111等的断开的情况下,中继站A的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1没有检测到假定通过传输线路光纤111从中继站B向A发送的光监督信道O2。当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1向控制电路161提供该信息时,控制电路161终止光纤放大器131的操作。因此,能够立即停止设置在上行线路L1上的光纤放大器131。此外,可以防止从光纤111的断开点泄漏高功率光信号。
如上所述,在光传输系统10中,与按照相同方向在相同线路上传输的传统系统不同,按照相同方向在相反线路上传输光信号和OSC信号。此外,利用OSC信号的使用,当出现断开等时,能够立即停止位于发送侧的光纤放大器。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传输系统的结构的图。在下文中,将参考图4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由于图4所示的光传输系统在许多方面与图3的系统基本相似,在指定的对应系统部分中使用相同的数字,并且这里将不再重复详细的说明。
当由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1接收的光监督信道O2的亮度(intensity)或强度(strength)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控制电路161具有终止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1经上行线路L1的光监督信道O2的传输的第三功能。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上行线路L1的之前级中的中继站(未示出)处终止光信号S1的传输。
在其中出现传输线路光纤111等的断开的情况下,光监督信道接收器151没有检测到从光监督信道发送器271发送的光监督信道O2。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161立即终止从光监督信道发送器171的光监督信道O2的传输。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当没有检测到光监督信道O2时,中继站A终止向之前级的光监督信道O2的传输。因此,可以在已经出现传输线路光纤111等的断开点处之前级中立即停止具有高功率输出的所有光纤放大器。
附带地,仅作为实例并且并不局限于引用组件、波长、波段和信号电平。具体地,光纤放大器131可以是除掺铒光纤放大器以外的光纤放大器、光发送器、可变光衰减器(VOA)、门开关(GS)等。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不同线路按照相同方向来传输光信号和光监督信道。此外,在相同线路上按照相反方向来传输光信号和光监督信道。由此,光监督信道能够控制光信号。此外,按照光信号的传播的相反方向发送的光监督信道能够检测传输线路光纤等的断开。因此,可以从已经出现断开的点处立即停止可能发射高功率输出光信号的光设备,例如光纤放大器。
尽管已经参考具体显示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而是局限于所附的权利要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可以对实施例进行改变或修改。

Claims (11)

1.一种光传输系统,包括:传输线路光纤,用于按照相反的方向传输第一和第二光信号以及按照相反的方向传输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以及设置用于传输线路光纤的控制装置,其中:
传输线路光纤包括第一和第二线路;
第一线路按照相反的方向传输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监督信道;
第二线路按照相反的方向传输第二光信号和第一光监督信道;以及
控制装置根据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一光监督信道和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二光监督信道,控制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一光信号和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二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控制装置终止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第一光信号;以及
当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控制装置终止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第二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控制装置终止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第二光监督信道;以及
当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控制装置终止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第一光监督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是设置用于传输线路光纤的中继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中继站包括:设置在第一线路侧的第一中继部分和设置在第二线路侧的第二线路部分;
第一中继部分根据通过第二和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来控制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一光信号;以及
第二中继部分根据通过第二和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来控制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二光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一中继部分终止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第一光信号;以及
当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二中继部分终止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第二光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一中继部分终止通过第一线路传输第二光监督信道;以及
当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二中继部分终止通过第二线路传输第一光监督信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中继部分包括:设置在第一线路上的第一光设备,用于输入和输出第一光信号;设置在第一光设备的输出侧的第二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用于分离第二光监督信道;第二光监督信道接收器,用于接收由第二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分离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光设备;第二光监督信道发送器,用于发送第二光监督信道;以及设置在第一光设备的输入侧的第二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用于将从第二光监督信道发送器发送的第二光监督信道与输出相组合;
第二中继部分包括:设置在第二线路上的第二光设备,用于输入和输出第二光信号;设置在第二光设备的输出侧的第一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用于分离第一光监督信道;第一光监督信道接收器,用于接收由第一光监督信道多路分解器分离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第二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二光设备;第一光监督信道发送器,用于发送第一光监督信道;以及设置在第二光设备的输入侧的第一光监督信道多路复用器,用于将从第一光监督信道发送器发送的第一光监督信道与输出相组合;
第一控制电路根据由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来控制第一光设备,并通过第一光监督信道发送器来发送第一光监督信道;以及
第二控制电路根据由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第一和第二光监督信道来控制第二光设备,并通过第二光监督信道发送器来发送第二光监督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由第二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一控制电路终止通过第一光设备经第一线路传输第一光信号;以及
当由第一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二控制电路终止通过第二光设备经第二线路传输第二光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由第二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第二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一控制电路终止通过第二光监督信道发送器经第一线路传输第二光监督信道;以及
当由第一光监督信道接收器接收的第一光监督信道的强度等于或低于规定电平时,第二控制电路终止通过第一光监督信道发送器经第二线路传输第一光监督信道。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光设备是光纤放大器。
CNB2005100629512A 2004-03-31 2005-03-31 光传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00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05690A JP4337603B2 (ja) 2004-03-31 2004-03-31 光伝送システム
JP2004105690 2004-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7902A true CN1677902A (zh) 2005-10-05
CN100340074C CN100340074C (zh) 2007-09-26

Family

ID=35050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295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0074C (zh) 2004-03-31 2005-03-31 光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20454A1 (zh)
JP (1) JP4337603B2 (zh)
CN (1) CN100340074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7425A (zh) * 2016-07-01 2019-03-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中继设备、监视系统和监视信息传输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73491B2 (ja) * 2007-12-26 2012-07-1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伝送装置およ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278493A (ja) * 2009-05-26 2010-12-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伝送システム
US20110039459A1 (en) * 2009-08-11 2011-02-17 Yancey Jerry W Solderless carbon nanotube and nanowire electrical contact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JP5994508B2 (ja) * 2012-09-18 2016-09-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送信レベルの制御方法
JP7234801B2 (ja) * 2019-05-28 2023-03-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伝送装置及び伝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48063B (en) * 1999-03-19 2001-03-07 Marconi Comm Lt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681079B1 (en) * 2000-05-18 2004-01-2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Optical fibre monitoring system
JP2002182253A (ja) * 2000-12-12 2002-06-2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源安全装置、ラマン増幅器およ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JP3779193B2 (ja) * 2001-10-31 2006-05-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中継装置
JP3776357B2 (ja) * 2002-01-21 2006-05-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光伝送方法
JP3776370B2 (ja) * 2002-03-08 2006-05-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通信用モジュール、光通信用送信側モジュール、光通信用受信側モジュール及び遮断復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7425A (zh) * 2016-07-01 2019-03-0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中继设备、监视系统和监视信息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95099A (ja) 2005-10-20
US20050220454A1 (en) 2005-10-06
JP4337603B2 (ja) 2009-09-30
CN100340074C (zh) 2007-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0074C (zh) 光传输系统
CN1149773C (zh) 采用光放大器和波分复用的光传输系统
US6856741B2 (en) Free space duplex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transmitter end multiplexing and receiver end amplification
CN1081858C (zh) 光通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713550A (zh) 光传输系统、其中使用的激发光源停止装置及其停止方法
EP1990937A1 (en) A loading, detecting and monito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channel-associated signal
CN1751461A (zh) 光传输系统
CN1325203A (zh) 辐射功率均衡器
CN101043271A (zh) 一种光业务信号保护倒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419116B2 (en) Transceiver to transceiver digital optical commands
CN100345345C (zh) 单光纤双向光传输系统和单光纤双向光放大器
CN1905418A (zh) 一种光波分复用传输系统
CN1447553A (zh) 光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US7460298B2 (en) Integrated optical dual amplifier
KR100968926B1 (ko) 이동 통신망에서의 다중 대역 광 중계 시스템
CN106961308B (zh) 光收发单元、光模块、光通信系统及相关参数控制方法
CN1180549C (zh) 用于在波分复用信号中补偿信道的偏振色散的系统
WO2007034545A1 (ja) 波長多重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監視制御光伝送方法および波長多重伝送装置
CN1485670A (zh) 长波长光纤放大器
CN1655480A (zh) 光分路插入复用装置
CN1897502A (zh) 用于已调制光信号的传输方法及处理单元
WO2011140792A1 (zh) Apr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852057A (zh) 光纤通信系统中实现激光安全的方法及系统
CN1041482C (zh) 用于有放大的光线路的适配器
CN1787417A (zh) 一种用于波分复用系统的光转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926

Termination date: 20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