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9415A - 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9415A
CN1669415A CN 200510020659 CN200510020659A CN1669415A CN 1669415 A CN1669415 A CN 1669415A CN 200510020659 CN200510020659 CN 200510020659 CN 200510020659 A CN200510020659 A CN 200510020659A CN 1669415 A CN1669415 A CN 1669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neybee
breeding
humidity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scleroderma sichuanen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206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5338C (zh
Inventor
周祖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51002065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55338C/zh
Publication of CN1669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9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533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533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川硬皮肿腿蜂的人工繁殖方法。该方法包括:1)、寄主养殖:以黄粉甲初化蛹的蛹体为中间寄主,包括幼虫养殖、老龄幼虫的养殖、蛹的挑选、成虫养殖与取卵;2)、育蜂:包括繁蜂管清洗、制塞、将种蜂——川硬皮肿腿蜂移入繁蜂管中、接蜂:将初化蛹的蛹体放入繁蜂管中、繁殖寄生蜂。本方法不受自然寄主数量的限制,可大量繁殖川硬皮肿腿蜂,可大幅度提高寄生率。

Description

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自然界寄生性天敌的人工繁殖方法有关,特别与用于治中小型钻蛀性害虫的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有关。
背景技术
由于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所遭到面临的严重威胁与破坏,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通过生物的、生态学的技术控制农林害虫的灾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寄生蜂防治农林害虫,是生物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寄生蜂的利用又可以分成引进天敌寄生蜂、保护利用现有寄生蜂、和人工大量繁殖和投放寄生蜂等三种方法。
引进天敌寄生蜂主要针对在引进部分物种(尤其是植物)时不慎引进了害虫而天敌却未能同时引进的情况下;该类方法要求对害虫原产地的天敌情况进行全面地了解,同时还要对天敌引进后与当地天敌和其他物种的关系是否适应进行长时期的研究。因此引入天敌的方法投资较高,费时也较长,从过去已有的引进天敌的实例分析成功引进天敌的比例大约为20%-25%之间。当然,如果引进成功,其所起的作用也是很大的;保护利用现有寄生蜂则是在自然界中已经存在大量害虫天敌的情况下,通过人为措施更为合理有效的发挥天敌的作用的问题;这类方法必须要求自然界中已经发生了所需要的害虫天敌时才能实施。如果需要的天敌尚未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其发生量远远达不到人们期望的数量水平时,能发挥的作用也就十分有限;当然,这类方法所要求的资金、时间和技术也比较少;人工大量繁殖寄生蜂则是在害虫发生量已经超过人类经济利益允许的水平,然而天敌数量不足,难以控制害虫时通过人工技术大量繁殖寄生蜂并将其投放到需要的环境中去控制害虫的一种办法。
在自然界中,害虫的发生和寄生性天敌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许多害虫与天敌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密切的密度相关关系。这种情况在自然进化形成的生态系统中便表现得十分明显,因而,在天然林中由于害虫的危害引起的生物灾害很少发生。另一方面,害虫与天敌能够达到平衡的数量关系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两者之间的数量比始终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而且天敌数量变化总是滞后于害虫的数量变化的。
但是在我国,这类纯自然的天然林已经很少,同时当害虫与天敌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害虫数量不一定和人类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其中林木钻蛀性害虫由于其隐蔽性强、生存竞争能力亦强,因此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经济损失,重则可引起大面积的林木死亡。因此和人类经济利益的矛盾非常突出,而且至今仍然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化学防治往往效果不理想,而且又易造成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我国近年来发现几种针对钻蛀害虫的天牛寄生蜂,因此,人工大量繁殖寄生蜂用于控制害虫的发生成了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可用于防控天牛的寄生蜂种类不多,而能够进行规模化繁殖用于生产性推广运用的则仅有管氏肿腿蜂和川硬皮肿腿蜂两种。20世纪70年代以来,管氏肿腿蜂防治多种天牛的实验报道很多,人工繁殖方面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在繁育技术上也有一套相当完整的规范和标准(如DB14/T 100-2003管氏肿腿蜂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然而管氏蜂的繁育标准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1、昆虫的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并非是完全一致的,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每当其处于产卵、蜕皮和变态期时,对空气湿度的要求明显的高于生长期,而且对肿腿蜂而言由于其幼虫极其柔弱,因此幼虫的生长期极易受到真菌的感染,所以幼虫期的环境湿度尤其不能太高。真菌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才能萌发,而幼虫的生长期则并不要求太高的空气湿度,因此正确的调整空气湿度既可以制止真菌对寄生蜂幼虫的感染,也不会对寄生蜂的发育带来任何不良影响。但在管氏蜂繁殖技术标准里仅选用了一个较高的空气湿度。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寄生蜂被感染的现象,在南方诸省,尤其是温暖多雨的季节,繁蜂时出现霉菌侵染的情况会变得更为普遍。
2、管氏蜂的饲养材料是从自然界直接采集的天牛幼虫,这一方法虽然具有一方面减轻天牛采集区的危害,又可生产出寄生蜂的优点,但显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寄生蜂的繁殖不可能获得充分可靠的资源保证,寄生蜂的繁育规模总体受制于自然界中易获得的天牛数量的限制。其后,管氏蜂的繁殖又推出了一种利用黄粉甲作为中间寄主进行繁殖的新方法,但其环境条件的设置并未发生大的改变。另外作为接蜂寄住的粉甲蛹需要进行冷藏处理,如果储存时间过长,会使寄生率下降。
此前川硬皮肿腿蜂的繁殖是采用自然界的寄生——粗鞘双条杉、天牛如杉棕天牛和种蜂进行人工繁殖,即将天牛成虫产的卵接于杉木上,使之生长发育至幼虫后期,将幼虫取出,装入试管中接蜂繁殖出川硬皮肿腿蜂。此种方法选择了一种很好的天牛种类,可以在较高密度下饲养,但因以每年只能繁殖一代因而也难免要受自然界条件限制,也并不适合持续的大规模繁殖川硬皮肿腿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不受自然寄主数量的限制,既易于得到又容易饲养中间寄主,又可大量繁殖川硬皮肿腿蜂,可大幅度提高川硬皮肿腿蜂寄生率的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发明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寄主养殖:以黄粉甲初化蛹的蛹体为中间寄主,包括幼虫养殖、老龄幼虫的养殖、蛹的挑选、成虫养殖与取卵;可采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寄主养殖;
2)、育蜂:包括繁蜂管清洗、制塞、装入种蜂——川硬皮肿腿蜂、接蜂:将初化蛹的蛹体放入繁蜂管中、繁殖寄生蜂。
上述方法是从初羽化蜂中挑选无菌、有雄蜂、雌蜂活泼的繁蜂管中的雌蜂,在20℃~28℃下放置3~7天再在5℃~8℃冷藏下至少10天用于繁蜂。
上述方法中的黄粉甲的养殖用容器喂养,每容器内放入同时孵出的幼虫,虫体厚度为1~2cm,以碎屑状粮食或糠、麸作饲料,补充水分,随虫体的生长,及时保持虫体厚度1~2cm,幼虫发育至开始化蛹时即进行接蜂。
上述的接蜂程序与寄主老龄幼虫饲养同时进行,按每6~7分钟内收集一次初化蛹的蛹体并将其在处理液中处理后立即投入已装入种蜂的管内,繁蜂管采用内径6~8mm、长度为60~8mm的指形管,可大幅度提高繁蜂率。
上述的处理液为酒精或乙醚,酒精可使寄主微醉,使之发育减缓,寄生率高,顺利繁蜂,也可采用乙醚或其它处理液。
上述的繁殖寄生蜂程序是在22~28℃下进行,采用湿度三段式管理:产卵及孵化期的湿度为80%~100%,幼虫发育期湿度为50%~60%,化蛹与羽化期湿度要求为70%~75%。
上述的繁殖寄生蜂程序是在22~28℃、繁蜂室内湿度在50%~55%的条件下进行时,必须在接蜂10天内对所接蜂进行保湿。
与已有的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可大量繁殖用于防治中小型钻蛀性害虫(如粗鞘双条杉天牛、花椒虎天牛、双条杉天牛、吉丁虫等)的川硬皮肿腿蜂。
2,用黄粉甲取代天牛作为繁蜂寄生,由于黄粉甲世代较短、适应性较强、病害少、易养殖,使寄生蜂的繁殖不再受制于天然寄生,使寄生蜂的规模养殖潜力大幅度提高。
3,采用寄生养殖与繁蜂生产相衔接的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寄生率,又减少寄生的冷藏过程。
4,育蜂过程中对湿度的三段式管理可以减少寄生蜂幼虫的病害感染率,提高繁蜂效果。尤其对于水湿条件较好的南方地区的繁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繁蜂管的大小是保证繁蜂效率的重要因子,本发明方法确定的规格是最佳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1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寄主养殖:包括幼虫养殖、老龄幼虫的养殖、蛹的挑选、成虫养殖与取蛹。以黄粉甲初化蛹的蛹体作中间寄主,化蛹时间不能超过6分钟。
黄粉甲的养殖可用40×60×8CM3的木质或金属制方盒喂养,每盒内放入同时孵出的幼虫,虫体厚度以1-2cm为宜。以麦麸(也可采用其它碎屑状粮食或糠、麸作饲料,可不时加入适量的菜叶、果皮等补充水分。随虫体的生长,应及时分盒饲养避免虫体堆积过厚。
黄粉甲为适应性较强的昆虫,但较为适应不太高的温度,宜于放在20℃左右条件下繁殖。温度增加发育加快,但个体会变得较小,其死亡率也增加。
当幼虫发育至开始化蛹时即可进行接蜂。为保证可常年接蜂的需要,应分别在不同季节取成虫产卵。进行连续的饲养。
2、育蜂:
1)、洗管:选用内径为6~8mm、长度为60~80mm的指形管作繁蜂管,进行去塞、除虫、洗涤的不同的繁繁蜂管分别放置;洗前要求清理出有繁蜂管,避免损失。洗前将繁蜂管用洗涤剂煮沸20分钟后再取出逐一清洗。洗尽污垢,再用清水漂尽洗剂,管口向下置筐内保存,减少破坏,待验收。
下班前将棉塞、死虫、有繁蜂管、破损管、冼净分别存放,自己将当班工作成绩记录放在产品上(日期、班次、姓名、数量),清理扫除后,检查用电器是否关闭,有无危险隐患后闭门离开。
2)、做塞:棉塞必须内面光滑,紧密牢固,外留很少(不超过0.3cm)亦不能不留塞头,并尽量减少破损。
3)、灭菌:已装管塞的繁繁蜂管必须在高压蒸气或烘箱中灭菌,前者要求灭菌时间半小时以上;后者要求温度120℃左右才关闭电闸,并待其降温100℃以下后才开箱取管,并注意安全。蒸汽灭菌时必须检查锅底的水量超过电热圈2cm,灭菌后必须2小时后才能取出。
4)、分装种蜂:分装室内温度应低于18℃。种蜂采用川硬皮肿腿蜂。种蜂必须取净充分利用,严禁同时倾倒大量种蜂在盘内(必须保证种蜂全部利用)必须按规定取量装管,必须保证入管蜂的质量,体弱、死蜂不装入管内。如不慎装入应不计数,并要防止装入时挤压种蜂造成损伤。
5)、接蜂(寄主投放):接蜂程序放在寄主老龄幼虫饲养间进行。接蜂必须按每6分钟内收集一次初羽化的寄主,在处理液——酒精(或乙醚或其它处理液)中处理后立即投入已装入种蜂的管内。
接蜂时及时检查繁蜂管内有无不合格种蜂和寄主并及时清除。注意观察繁蜂室温、湿度是否正常,并及时进行调整。
收集寄主时,同时收集不合格寄主并装在未用容器中不得到处乱扔。投放寄主时要认真清除老化损伤个体,并放入不合格容器,投入的寄主不得带有杂物、脱皮等。作好当天的繁蜂纪录。
羽化量低时可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分装种蜂、做塞或寄生养殖工作。
6)、繁蜂在24-26℃下进行,湿度应分阶段管理,接繁蜂管必须按日期顺序排放。育蜂过程采用湿度的三段式管理,标准如下:
产卵与孵化期(10天内)  幼虫发育期    化蛹期与羽化期
80%-100%            50%-60%     70%~75%
3、种蜂、羽化蜂的处理:繁蜂筐中羽化繁蜂管的量达到50%时应及时清理,将羽化繁蜂管取出单独存放,余下部分在三日内作第二次清理,繁蜂筐里应注明取蜂日期。取出的羽化蜂在繁蜂温度下存放3天后立即放入低温环境下保存。每隔一周从羽化管中先选择接种蜂备用。种蜂必须与羽化蜂分别存放。投入使用的种蜂必须在选出一周后方可使用。使用前应在繁蜂温度下放置一天到两天以上更好。挑选种蜂后的羽化蜂立即放入冰箱保存,温度控制在8~10℃,有用户时包装。
4、包装:按用户要求定量分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基本与实施例1同,不同处是在繁殖寄生蜂程序无恒温控制装置时,要求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进行。室内湿度如果经常保持在50%~55%的低水平时,必须对接蜂10天内的繁蜂管喷水二次(10、14时)并盖以塑料布或湿布保湿。
上述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基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川硬皮肿腿蜂的规模化繁殖中试基地中产出的肿腿蜂已在全国10余个省市(北京、天津、江苏、浙江、湖北、宁夏、湖南、贵州、安徽、重庆、四川)进行试验。

Claims (10)

1、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寄主养殖:以黄粉甲初化蛹的蛹体为中间寄主,包括幼虫养殖、老龄幼虫的养殖、蛹的挑选、成虫养殖与取卵;
2)、育蜂:包括繁蜂管清洗、制塞、将种蜂——川硬皮肿腿蜂移入繁蜂管中、接蜂:将初化蛹的蛹体放入繁蜂管中、繁殖寄生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初羽化蜂中挑选无菌、有雄蜂、雌蜂活泼的繁蜂管中的雌蜂,在20℃~28℃下放置3~7天再在5℃~8℃下冷藏至少10天用于繁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黄粉甲的养殖用容器喂养,每容器内放入同时孵出的幼虫,虫体厚度为1~2cm,以粮食碎屑或糠、麸作饲料,补充水分,随虫体的生长,及时保持虫体厚度1~2cm,幼虫发育至开始化蛹时即进行接蜂。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接蜂程序与寄主老龄幼虫饲养同时进行,按每6~7分钟内收集一次初化蛹的蛹体并将其在处理液中处理后立即投入已装入种蜂的繁蜂管内,繁蜂管采用内径6~8mm、长60~80mm的指形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液为酒精。
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繁殖寄生蜂程序是在22~28℃下进行,采用湿度三段式管理:产卵及孵化期的湿度为80%~100%,幼虫发育期湿度为50%~60%,化蛹与羽化期湿度为70%~75%。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繁殖寄生蜂程序是在22~28℃下进行,采用湿度三段式管理:产卵及孵化期的湿度为80%~100%,幼虫发育期湿度为50%~60%,化蛹与羽化期湿度为70%~75%。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繁殖寄生蜂程序是在温度为22~28℃、繁蜂室内湿度在50%~55%的条件下进行时,必须在接蜂10天内对所接蜂进行保湿。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繁殖寄生蜂程序是在温度为22~28℃、繁蜂室内湿度在50%~55%的条件下进行时,必须在接蜂10天内对所接蜂进行保湿。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繁殖寄生蜂程序是在温度为22~28℃、繁蜂室内湿度在50%~55%的条件下进行,必须在接蜂10天内对所接蜂进行保湿。
CNB2005100206594A 2005-04-05 2005-04-05 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533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206594A CN100355338C (zh) 2005-04-05 2005-04-05 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206594A CN100355338C (zh) 2005-04-05 2005-04-05 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9415A true CN1669415A (zh) 2005-09-21
CN100355338C CN100355338C (zh) 2007-12-19

Family

ID=35041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2065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5338C (zh) 2005-04-05 2005-04-05 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55338C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4621A (zh) * 2011-04-22 2011-08-10 段东红 诱导式肿腿蜂繁育方法
CN104996362A (zh) * 2015-06-25 2015-10-2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繁育白蜡吉丁肿腿蜂及应用于防治蛀干害虫的方法
CN105028338A (zh) * 2015-07-14 2015-11-11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拟星天牛的幼虫和蛹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法
CN105900748A (zh) * 2016-05-05 2016-08-31 四川农业大学 川硬皮肿腿蜂对花椒虎天牛幼虫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06376528A (zh) * 2016-08-31 2017-02-08 四川农业大学 川硬皮肿腿蜂的一种短时低温驯化方法
CN106386706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四川农业大学 川硬皮肿腿蜂的一种长时低温驯化方法
CN107581159A (zh) * 2017-09-28 2018-01-16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花布灯蛾天敌悬茧蜂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2616778A (zh) * 2020-12-12 2021-04-09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保持人工饲养川硬皮肿腿蜂寄生能力的方法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5445B (zh) * 2010-03-26 2011-10-26 段东红 肿腿蜂的繁育方法
CN104920308B (zh) * 2015-06-25 2017-08-2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繁育落叶松吉丁肿腿蜂及应用于防治栗山天牛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5196A (zh) * 2002-12-31 2003-05-07 徐志强 利用黄粉甲为中间寄主繁育肿腿蜂的方法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4621A (zh) * 2011-04-22 2011-08-10 段东红 诱导式肿腿蜂繁育方法
CN104996362A (zh) * 2015-06-25 2015-10-2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繁育白蜡吉丁肿腿蜂及应用于防治蛀干害虫的方法
CN104996362B (zh) * 2015-06-25 2018-01-26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一种人工繁育白蜡吉丁肿腿蜂及应用于防治蛀干害虫的方法
CN105028338A (zh) * 2015-07-14 2015-11-11 贵州师范大学 一种利用拟星天牛的幼虫和蛹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方法
CN105900748A (zh) * 2016-05-05 2016-08-31 四川农业大学 川硬皮肿腿蜂对花椒虎天牛幼虫的生物防治方法
CN106376528A (zh) * 2016-08-31 2017-02-08 四川农业大学 川硬皮肿腿蜂的一种短时低温驯化方法
CN106386706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四川农业大学 川硬皮肿腿蜂的一种长时低温驯化方法
CN106376528B (zh) * 2016-08-31 2019-07-16 四川农业大学 川硬皮肿腿蜂的一种短时低温驯化方法
CN106386706B (zh) * 2016-08-31 2019-07-16 四川农业大学 川硬皮肿腿蜂的一种长时低温驯化方法
CN107581159A (zh) * 2017-09-28 2018-01-16 沈阳农业大学 一种花布灯蛾天敌悬茧蜂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2616778A (zh) * 2020-12-12 2021-04-09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保持人工饲养川硬皮肿腿蜂寄生能力的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55338C (zh) 200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55338C (zh) 川硬皮肿腿蜂人工繁殖方法
CN1279809C (zh) 赤眼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Oei et al. Small-scale mushroom cultivation
CN101569297B (zh) 中华甲虫蒲螨的繁育方法和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CN103109781B (zh) 一种台湾甲腹茧蜂人工繁育方法
KR100937154B1 (ko) 흰점박이꽃무지 대량 계대 증식 사육 방법
WO2015003545A1 (zh) 虫草寄主昆虫人工扩繁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US9992982B2 (en) Mite rearing methods
CN113080147B (zh) 一种赤眼蜂防治沉香黄野螟的方法
WO2015003548A1 (zh) 一种在室内培殖虫草的方法
CN102986600A (zh) 白蛾黑基啮小蜂生物防治杨小舟蛾的方法
CN105028333B (zh) 一种人工室内大量饲养果梢斑螟的方法
CN1321564C (zh) 平腹小蜂人工繁殖生产方法
CN106172248B (zh) 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扩繁方法
CN108012995A (zh) 一种绿翅绢野螟的室内饲养方法及装置
CN108935341B (zh) 一种菜粉蝶绒茧蜂的饲养方法
CN103766324A (zh) 冬枣园利用红颈常室茧蜂生物防治绿盲蝽的方法
WO2015003546A1 (zh) 一种人工繁育虫草寄主昆虫的种性复壮培养方法
KR100869323B1 (ko) 솔수염하늘소 및 소나무하늘소의 인공사료 및 그를 이용한솔수염하늘소 및 소나무하늘소의 증식방법
CN108849307A (zh) 一种利用烟盲蝽防治温室蔬菜粉虱的方法
CN111543396B (zh) 一种蝇蛹俑小蜂的室内规模化繁育方法
CN114651793A (zh) 暗黑赤眼蜂的人工养殖及利用其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方法
CN114391515A (zh) 一种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云斑天牛的室内防效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82967B (zh) 一种提高红颈常室茧蜂雌蜂比例的繁育方法
CN1415196A (zh) 利用黄粉甲为中间寄主繁育肿腿蜂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1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