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8041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68041A
CN1668041A CNA2005100547601A CN200510054760A CN1668041A CN 1668041 A CN1668041 A CN 1668041A CN A2005100547601 A CNA2005100547601 A CN A2005100547601A CN 200510054760 A CN200510054760 A CN 200510054760A CN 1668041 A CN1668041 A CN 16680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communication
requires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547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68041B (zh
Inventor
村上隆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680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80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680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80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7Bus networks with decentralised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1/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igniting or operating discharge lamps
    • H05B41/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91Hou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small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使通信的信赖性提高的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应用处理单元(15)制作包括表示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对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存储表示通信媒体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根据包含在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及存储在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中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对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按照由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调停的时间,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在具有通信功能的通信装置与有线或无线通信线路连接,并和同样与通信线路连接的其他的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时,可通过进行序列管理(sequence management)来建立1对1的通信。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种如日本专利公开平成第06-6208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通信管理装置,可以根据负载大小(level)来调整在实际线路(physical circuit)上的数据发送间隔。这种通信管理装置,不进行像一齐停止发送或一齐重新开始发送的紧急控制,而是通过进行与负载相适应的平稳控制来减轻对系统及线路缓冲器的负载。
在此,即使是使用通信速度较低、且通信信赖性较低的通信媒体的情况下,也需要即要保障实时性,又要确保作为系统的通信信赖性。然而,上述的通信管理装置当为建立网络而被连接时,会出现通信媒体的通信信赖性有时不一定能够得到确保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通信信赖性的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本发明所提供的通信装置是一种通过通信媒体而和其他的通信装置进行数据收发的通信装置,它包括有:制作包括表示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对所述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存储表示所述通信媒体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根据包含在由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制作成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所述数据类别信息、及存储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对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的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按照由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调停的时间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处理单元。
根据此结构,可制作包括表示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及对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然后,根据包含在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及存储在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表示通信媒体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调停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并按照被调停的时间发送发送数据。
因此,由于可根据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对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及通信媒体的类别来调停用来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这样,设想被连接在网络上的多个通信装置的通信为1对1,则可以减少因与通信媒体上其他的数据发生冲突而引起的发送数据的消失,从而可使通信的信赖性得到提高。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包含数据类别信息,其中所述数据类别信息表明,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是指:个别指定特别指定的发送目的地,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个别·应答要数据、个别指定特别指定的发送目的地,不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个别·应答不要数据、不用特别指定发送目的地而用多址发送发送数据,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多址·应答要数据、或是不用特别指定发送目的地而用多址发送发送数据,不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多址·应答不要数据,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包含在由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制作成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所述数据类别信息、及存储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对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
根据此结构,在发送要求数据中包含有数据类别信息,其中所述数据类别信息表明,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是指:个别指定特别指定的发送目的地,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个别·应答要数据、个别指定特别指定的发送目的地,不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个别·应答不要数据、不用特别指定发送目的地而用多址发送发送数据,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多址·应答要数据、或是不用特别指定发送目的地而用多址发送发送数据,不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多址·应答不要数据。然后,根据包含在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及存储在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调停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
因此,由于数据类别信息可以确认发送数据是个别·应答要数据、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多址·应答要数据及多址·应答不要数据中的哪一种数据,因而,可以容易地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及应答要求与否进行特别指定。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还包括用于管理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通信数据表,所述通信数据表对应每一个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存储了发送状态,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包含在由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制作成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所述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所述发送状态,对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
根据此结构,用于管理发送要求数据的通信数据表,对应每一个发送要求数据存储了发送状态。然后,根据包含在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在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存储在通信数据表中的发送状态,调停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
因此,由于不仅考虑数据类别信息及通信媒体类别信息,也考虑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来调停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因而可使通信的信赖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即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又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若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根据此结构,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则对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在此,若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因此,若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该发送要求数据就被发送,这样,可以确认在通信媒体上没有对其他的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若在通信的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在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即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又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若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或者,虽然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所述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全部与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不同,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根据此结构,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若在通信的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在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或者,虽然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全部与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不同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因此,由于通信媒体具有一种避免数据发生冲突的功能,当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而数据是在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和应答数据的发送原地不相同的状态下被发送的,因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即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又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若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根据此结构,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因此,若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该发送要求数据就被发送,这样,可以确认在通信媒体上没有对其他的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若在通信的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即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又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若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或者,虽然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所述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全部与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不同,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根据此结构,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若在通信的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或者,虽然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全部与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不同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因此,由于通信媒体具有一种避免数据发生冲突的功能,当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而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和应答数据的发送原地不同时,数据则被发送,因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即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又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若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根据此结构,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而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又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因此,若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该发送要求数据就被发送,这样,可以确认在通信媒体上没有对其他的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若在通信的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即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又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若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或者,虽然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所述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是多址,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根据此结构,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若在通信的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则对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在此,若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或者,虽然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是多址,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在多址发送的情况下,由于是将发送数据发送给不特定的通信装置,这样,就未必一定会收到应答数据,但也有可能收到从全部的通信装置返回的应答数据。因此,在进行多址发送时,即使不等到接收应答数据就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发送数据和应答数据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通信媒体具有一种避免数据发生冲突的功能,若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当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是多址时,数据就被发送,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即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又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若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根据此结构,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因此,若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该发送要求数据就被发送,这样,可以确认在通信媒体上没有对其他的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若在通信的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即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又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若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或者,虽然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所述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是多址,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根据此结构,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若在通信的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的路径上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或者,虽然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是多址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在多址发送的情况下,由于是将发送数据发送给不特定的通信装置,这样,就未必一定会收到应答数据,但也有可能收到从全部的通信装置返回的应答数据。因此,在进行多址发送时,即使不等到接收应答数据就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发送数据和应答数据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通信媒体具有一种避免数据发生冲突的功能,若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当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是多址时,数据就被发送,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即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又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或者多址·应答要数据,则由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发送了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后,将与被发送的发送要求数据相对应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若发送状态被变成应答待机状态之后经过了指定时间也没有应答时,则将发送状态变更到超时状态。
根据此结构,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即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通信数据表中,又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或者多址·应答要数据,则在发送要求数据被发送之后,将与被发送的发送要求数据相对应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若发送状态被变成应答待机状态之后经过了指定时间也没有应答时,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超时状态。
因此,由于在转到应答待机状态之后经过了指定时间也没有应答时,不是继续等待应答,而是转到超时状态,这样,即使在没有应答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进行处理而不用停止。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存储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设定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
根据此结构,由于是根据存储在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对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进行设定,因此,就可以根据通信媒体发送数据的速度,来设定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也就是,若通信媒体的发送速度较快,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短,从而可以提高通信处理速度,若通信媒体的发送速度较慢,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长,从而可以提高通信的信赖性。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长度,设定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
根据此结构,由于是根据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长度,对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进行设定,因此,就可以根据通信媒体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来设定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也就是,若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长度较短,则因发送所要的时间变短,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短,从而可以提高通信处理速度,若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长度较长,则因发送所要的时间变长,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长,从而可以提高通信的信赖性。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对所述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的数据长度,设定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
根据此结构,由于是根据对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的数据长度,对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进行设定,因此,就可以根据通信媒体发送应答数据所需要的时间来设定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也就是,若应答数据的数据长度较短,则因发送所要的时间变短,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短,从而可以提高通信处理速度,若应答数据的数据长度较长,则因发送所要的时间变长,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长,从而可以提高通信的信赖性。
而且,上述的通信装置也最好是,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包含通信媒体特别指定信息,其中,所述通信媒体特别指定信息是用于从规格各不相同的多个所述通信媒体中,特别指定要使用的通信媒体;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包含在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特别指定信息,对用来发送发送数据的通信媒体进行特别指定;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利用由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特别指定的通信媒体,发送所述发送数据。
根据此结构,在发送要求数据中,包含有用于从规格各不相同的多个通信媒体中,特别指定要使用的通信媒体的通信媒体特别指定信息,根据包含在发送要求数据中的通信媒体特别指定信息,对用来发送发送数据的通信媒体进行特别指定,利用被特别指定的通信媒体来发送发送数据。这样,通过变换使用发送数据的通信媒体,则可以利用规格各不相同的多个通信媒体来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是一种通过通信媒体和其他的通信装置进行数据收发的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包括表示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及对所述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要求数据制作步骤、存储表示所述通信媒体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步骤、根据包含在在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制作步骤制作成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所述数据类别信息、及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步骤存储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对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的通信调停处理步骤、按照在所述通信调停处理步骤调停的时间,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处理步骤。
根据此方法,可制作包括表示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及对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然后,根据包含在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及存储在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表示通信媒体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调停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并按照被调停的时间发送发送数据。
因此,由于可根据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对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及通信媒体的类别来调停用来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这样,设想被连接在网络上的多个通信装置的通信为1对1,则可以减少因与通信媒体上其他的数据发生冲突而引起的发送数据的消失,从而可使通信的信赖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信程序,是一种通过通信媒体和其他的通信装置进行数据收发的通信程序,它可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功能单元而发挥其作用,它们是:制作包括表示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及对所述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存储表示所述通信媒体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根据包含在由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制作成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所述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对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的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按照由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调停的时间,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数据发送处理单元。
根据此结构,可制作包括表示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及对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然后,根据包含在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及存储在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表示通信媒体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调停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并按照被调停的时间发送发送数据。
因此,由于可根据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对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及通信媒体的类别来调停用来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这样,设想被连接在网络上的多个通信装置的通信为1对1,则可以减少因与通信媒体上其他的数据发生冲突而引起的发送数据的消失,从而可使通信的信赖性得到提高。
这样,通过使通信装置的内部具有调停通信的功能,对系统内的通信交通进行控制,可利用一种如同将系统内的通信由m对n假想为1对1的通信的通信方式,来确保通信的信赖性。然后,通信装置对有发送要求的数据的种类及有发送要求的数据的状态进行管理,每次要发送数据时,都对发送可能进行确认。
根据本发明,由于可根据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对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及通信媒体的类别来调停用来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这样,设想被连接在网络上的多个通信装置的通信为1对1,则可以减少因与通信媒体上其他的数据发生冲突而引起的发送数据的消失,从而可使通信的信赖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低的通信媒体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来发送个别·应答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高的通信媒体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来发送个别·应答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4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低的通信媒体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来发送个别·应答不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高的通信媒体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来发送个别·应答不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低的通信媒体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来发送多址·应答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高的通信媒体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来发送多址·应答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低的通信媒体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来发送多址·应答不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高的通信媒体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来发送多址·应答不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所具备的通信数据表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1是示意说明将通信装置和多个通信媒体进行连接时的通信装置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结构的方框图。通信装置11通过通信媒体17而被连接成可与其他通信装置互相通信,并存储有为了与通信媒体17连接而需要的1个或多个应用(applications)。通信媒体17为有线或者无线,可由例如,电灯线、特别规定的小功率的无线及蓝牙(Bluetooth)等构成。图1所示的通信装置11包括: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数据接收处理单元13、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应用处理单元15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
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向通信媒体17发送发送数据,并从通信媒体17接收接收数据。而且,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还包括类别·版本信息存储单元161,用来存储表示通信媒体17的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表示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的版本的版本信息。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一旦接到来自后面将要说明的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的要求取得通信媒体17的类别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的版本的类别·版本信息取得要求,则向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应答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版本信息。应用处理单元15,制作包括表示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及对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应用处理单元15,在特别指定的时间,将制作成的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后面将要说明的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发送要求数据中包含有数据类别信息,其中数据类别信息表示的数据种类是:个别指定特别指定的发送目的地,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个别·应答要数据(individual response-request data)”、个别指定特别指定的发送目的地,不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个别·应答不要数据(individual no-response-request data)”、不特别指定发送目的地而用多址发送数据,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多址·应答要数据(broadcastresponse-request data)”、或是不用特别指定发送目的地而用多址发送数据,不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多址·应答不要数据(broadcastno-response-request data)”。
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对来自后面将要说明的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的发送要求数据进行输入,构成以通信规约(communication protocol)为依据的发送数据,并向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输出。数据接收处理单元13,一旦接收到来自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的接收数据,则将数据输出给后面将要说明的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向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要求通信装置11连接的通信媒体17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的版本信息。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接到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发来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版本信息,选择适合通信媒体17的类别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的版本的后面将要说明的通信调停方式,为了确保通信的信赖性而对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而且,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还将从应用处理单元15接收到的发送要求数据在通信数据表101中进行展开并存储。
图10是通信数据表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通信数据表101包括:号码101a、发送顺序101b、发送状态101c及发送要求数据101d。号码101a表示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输入的顺序。发送顺序101b表示进行发送的顺序。发送状态101c表示发送要求数据现在的发送状态。发送要求数据101d是从应用处理单元15输入的发送要求数据,包含有发送目的地及数据类别信息等。
由通信装置11发送的发送数据有4种数据,它们是:个别指定特别指定的发送目的地,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个别·应答要数据”、个别指定特别指定的发送目的地,不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个别·应答不要数据”、不用特别指定发送目的地而用多址发送数据,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多址·应答要数据”、以及不用特别指定发送目的地而用多址发送数据,不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多址·应答不要数据”。而发送要求数据中则包含有用来区别这些数据的数据类别信息。也就是,数据类别信息是用于特别指定“个别·应答要数据”、“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多址·应答要数据”及“多址·应答不要数据”中的哪一种数据。
而且,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还给存储的发送要求数据设定作为发送状态的“发送待机状态”、“应答待机状态”、“超时状态”、“应答接收完了状态”及“发送完毕状态”这5种状态。“发送待机状态”是指,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的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有发送要求数据,并等待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进行输出的一种待机状态。“应答待机状态”是指,已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了发送要求数据,等待由数据接收处理单元13接收到的应答数据被输入的一种待机状态。“超时状态”是指,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了发送要求数据之后,即便经过了指定时间,也没有应答数据输入的一种状态。“应答接收完了状态”是指,来自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3的应答数据已经被输入的状态。“发送完毕状态”是指,在不需要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时,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了发送要求数据的状态。
这样,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就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101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或者多址·应答要数据,则在发送要求数据被发送之后,将与被发送的发送要求数据相对应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若发送状态被变成应答待机状态之后经过了指定时间也没有应答时,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超时状态。
因此,由于在转到应答待机状态之后经过了指定时间也没有应答时,不是继续等待应答,而是转到超时状态,这样,即使在没有应答的情况下,也可以继续进行处理而不用停止。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状态从应答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被设定在预先规定的时间内,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存储在类别·版本信息存储单元161中的通信媒体17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来进行设定。
这样,由于是根据存储在类别·版本信息存储单元161中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对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进行设定,因此,就可以根据通信媒体17发送数据的速度,来设定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也就是,若通信媒体17的发送速度较快,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短,从而可以提高通信处理速度,若通信媒体的发送速度较慢,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长,从而可以提高通信的信赖性。
而且,也可以根据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长度来进行设定。在此情况下,由于是根据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长度,对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进行设定,因此,就可以根据通信媒体17发送数据所需要的时间来设定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也就是,若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长度较短,则因发送所要的时间变短,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短,从而可以提高通信处理速度,若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长度较长,则因发送所要的时间变长,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长,从而可以提高通信的信赖性。
还可以对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的数据长度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应答数据的数据长度来进行设定。在此情况下,由于是根据对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的数据长度,对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进行设定,因此,就可以根据通信媒体发送应答数据所需要的时间来设定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也就是,若应答数据的数据长度较短,则因发送所要的时间变短,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短,从而可以提高通信处理速度,若应答数据的数据长度较长,则因发送所要的时间变长,就将指定时间设定得较长,从而可以提高通信的信赖性。
以下,就通信调停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若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具有一种可以对通信媒体17上的数据冲突进行检测和回避的功能,则选择第1通信调停方式,若没有这样的功能,则选择第2通信调停方式。例如,第1通信调停方式的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在发送数据之前,确认在通信媒体17的通信路径上确实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若在通信的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在经过一个任意时间或者器械所固有的一定时间后再次确认了通信的路径上确实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则发送数据。由于在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具有这样的功能时,数据可以不发生冲突而被发送到发送目的地,因此,可以说通信信赖性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第2通信调停方式的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不具有如上所述的检测及回避数据冲突的功能,这样,就存在数据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说通信的信赖性较低。而且,虽然在确认了通信路径上没有数据存在之后可以发送数据,然而,一旦在通信路径上有数据存在,则会出现有多个通信装置正处于数据发送待机状态的可能性。在数据从通信路径上消失的瞬间发送数据时,会出现有多个通信装置同时发送数据,而使数据发生冲突毁坏的危险。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确认在通信媒体17的通信路径上确实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若在通信的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在经过一个任意时间或者器械所固有的一定时间后,再次确认了通信路径上确实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才发送数据。由此,可以防止多个通信装置同时发送数据,从而可以防止数据的毁坏。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预先将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版本信息和通信调停方式对应起来进行存储。也就是,如果可以得知通信媒体17的类别和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的版本,就可以知道该通信媒体17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是否具有上述的检测冲突和回避冲突的功能。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转换与从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取得的通信媒体17的类别和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的版本信息相对应的通信调停方式。也就是,如果是具有在通信媒体17上检测和回避数据冲突的功能、且通信信赖性较高的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及通信媒体17的情况下,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执行如后面将要说明的图3、图5、图7、图9所示的通信调停处理。而如果是不能在通信媒体17上检测或回避数据冲突的通信信赖性较低的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及通信媒体17的情况下,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执行如后面将要说明的图2、图4、图6、图8所示的通信调停处理。
图2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低的通信媒体17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预定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为“个别·应答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首先,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将为了取得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和版本信息的类别·版本信息要求输出给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步骤S201)。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一旦有类别·版本信息要求被输入,则读出存储在类别·版本信息存储单元161中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版本信息,并向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输出。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取得从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输出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版本信息(步骤S202)。
其次,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根据从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取得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版本信息,特别指定通信调停方式(步骤S203)。也就是,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选择与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版本信息相对应的通信调停方式。另外,还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不具有检测或回避数据冲突的功能,因而选择了通信信赖性较低的第2通信调停方式。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接收由应用处理单元15制作成的发送要求数据(步骤S204)。接着,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从应用处理单元15接收到的发送要求数据(步骤S205)。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将与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发送要求数据相对应的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步骤S206)。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根据包含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来判断发送数据的类别(步骤S207)。另外,在图2所示的步骤S207,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被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判断为“个别·应答要数据”。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核对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步骤S208)。此时,若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全部都是“应答待机”以外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步骤S209)。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的状态(步骤S210)。
另一方面,在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中,要是有一个为“应答待机”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判断是否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211)。在此,如果判断出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211为YES),则结束通信调停处理,如果判断出还没有经过指定的时间(步骤S211为NO),则返回步骤S208的处理,再次核对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
这样,可制作包括表示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及对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然后,根据包含在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及存储在类别·版本信息存储单元161中的表示通信媒体17的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调停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并按照被调停的时间发送发送数据。
因此,由于可根据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对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及通信媒体17的类别来调停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timing),这样,设想被连接在网络上的多个通信装置11的通信为1对1,则可以减少因与通信媒体17上的其他的数据发生冲突而引起的发送数据的消失,从而可使通信的信赖性得到提高。
而且,由于数据类别信息被确认是否为“个别·应答要数据”、“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多址·应答要数据”及“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其中的哪一种数据,因此,可以较为容易地特别指定(specify)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及应答的要求与否。
用于管理发送要求数据的通信数据表101给每一个发送要求数据对应记录了发送状态。然后,根据包含在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在类别·版本信息存储单元161中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及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状态,对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因此,由于不仅考虑数据类别信息及通信媒体类别信息,也考虑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来调停发送发送数据的时间,因而可使通信的信赖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进而,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101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则对通信数据表101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在此,若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因此,若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该发送要求数据就被发送,这样,可以确认在通信媒体17上没有对其他的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图3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高的通信媒体17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预定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为“个别·应答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此,从步骤S301至步骤S306的处理与图2的从步骤S201至步骤S206的处理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而且,还要说明的是,在图3的步骤S303中,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具有检测或回避数据冲突的功能、因而选择了通信信赖性较高的第1通信调停方式。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根据包含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来判断发送数据的类别(步骤S307)。另外,在图3所示的步骤S307,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被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判断为“个别·应答要数据”。
其次,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核对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步骤S308)。此时,若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全部都是“应答待机”以外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步骤S309)。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的状态(步骤S310)。
另一方面,在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中,要是有一个为“应答待机”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对“应答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进行确认(步骤S311)。此时,若预定发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与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所有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不同,则移到步骤S309的处理。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的状态。
另一方面,若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所有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中,要是有一个与预定发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相同,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判断是否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312)。在此,如果判断出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312为YES),则结束通信调停处理,如果判断出还没有经过指定的时间(步骤S312为NO),则返回步骤S308的处理,再次核对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
这样,由于根据通信的信赖性,可自动地变换图2及图3的处理,因而,可以获得在系统的整体上确保通信信赖性的范围内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通信处理的效果。
而且,通信媒体17还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的,若在通信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在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路径上确实是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101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或者,虽然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与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完全不同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因此,由于通信媒体17具有一种避免数据发生冲突的功能,当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由于数据是在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和应答数据的发送原互不相同的状态下被发送的,因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图4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低的通信媒体17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预定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此,从步骤S401至步骤S406的处理与图2的从步骤S201至步骤S206的处理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而且,还要说明的是,在图4的步骤S403中,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不具有检测或回避数据冲突的功能、因而选择了通信信赖性较低的第2通信调停方式。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根据包含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来判断发送数据的类别(步骤S407)。另外,在图4所示的步骤S407,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被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判断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
其次,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核对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步骤S408)。此时,若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全部都是“应答待机”以外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步骤S409)。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的状态(步骤S410)。
另一方面,在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中,要是有一个为“应答待机”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判断是否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411)。在此,如果判断出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411为YES),则结束通信调停处理,如果判断出没有经过指定的时间(步骤S411为NO),则返回步骤S408的处理,再次核对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
这样,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101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因此,若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该发送要求数据就被发送,这样,可以确认在通信媒体17上没有对其他的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图5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高的通信媒体17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预定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此,从步骤S501至步骤S506的处理与图2的从步骤S201至步骤S206的处理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而且,还要说明的是,在图5的步骤S503中,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具有检测或回避数据冲突的功能、因而选择了通信信赖性较高的第1通信调停方式。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根据包含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来判断发送数据的类别(步骤S507)。另外,在图5所示的步骤S507,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被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判断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
其次,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核对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步骤S508)。此时,若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全部都是“应答待机”以外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步骤S509)。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的状态(步骤S510)。
另一方面,在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中,要是有一个为“应答待机”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对“应答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进行确认(步骤S511)。此时,若预定发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与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所有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不同,则移到步骤S509的处理。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的状态。
另一方面,若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所有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中,要是有一个与预定发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相同,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判断是否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512)。在此,如果判断出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512为YES),则结束通信调停处理,如果判断出没有经过指定的时间(步骤S512为NO),则返回步骤S508的处理,再次核对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
这样,由于根据通信的信赖性,可自动地变换图4及图5的处理,因而,可以获得在系统的整体上确保通信信赖性的范围内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通信处理的效果。
而且,通信媒体17还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的,若在通信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在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路径上确实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再发送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101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或者,虽然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与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完全不同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因此,由于通信媒体17具有一种避免数据发生冲突的功能,当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由于数据是在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和应答数据的发送原互不相同的状态下被发送的,因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图6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低的通信媒体17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预定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为“多址·应答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此,从步骤S601至步骤S606的处理与图2的从步骤S201至步骤S206的处理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而且,还要说明的是,在图6的步骤S603中,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不具有检测或回避数据冲突的功能、因而选择了通信信赖性较低的第2通信调停方式。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根据包含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来判断发送数据的类别(步骤S607)。另外,在图6所示的步骤S607,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被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判断为“多址·应答要数据”。
其次,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核对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步骤S608)。此时,若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全部都是“应答待机”以外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步骤S609)。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的状态(步骤S610)。
另一方面,在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中,要是有一个为“应答待机”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判断是否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611)。在此,如果判断出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611为YES),则结束通信调停处理,如果判断出没有经过指定的时间(步骤S611为NO),则返回步骤S608的处理,再次核对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
这样,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101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因此,若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该发送要求数据就被发送,这样,可以确认在通信媒体17上没有对其他的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图7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高的通信媒体17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预定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为“多址·应答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此,从步骤S701至步骤S706的处理与图2的从步骤S201至步骤S206的处理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而且,还要说明的是,在图7的步骤S703中,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具有检测或回避数据冲突的功能、因而选择了通信信赖性较高的第1通信调停方式。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根据包含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来判断发送数据的类别(步骤S707)。另外,在图7所示的步骤S707,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被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判断为“多址·应答要数据”。
其次,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核对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步骤S708)。此时,若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全部都是“应答待机”以外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步骤S709)。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的状态(步骤S710)。
另一方面,在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中,要是有一个为“应答待机”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对“应答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类别进行确认(步骤S711)。此时,若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所有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类别为多址数据(broadcast data)(多址·应答要数据),则移到步骤S709的处理。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的状态。
另一方面,若在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类别中,要是有一个为个别数据(individual data)(个别·应答要数据),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判断是否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712)。在此,如果判断出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712为YES),则结束通信调停处理,如果判断出没有经过指定的时间(步骤S712为NO),则返回步骤S708的处理,再次核对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
这样,通信媒体17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的,若在通信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在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路径上确实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则发送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101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则对通信数据表101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在此,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或者,虽然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为多址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在多址发送的情况下,由于是将发送数据发送给不特定的通信装置,这样,就未必一定会收到应答数据,但也有可能收到从全部的通信装置返回的应答数据。因此,在进行多址发送时,即使不等到接收到应答数据就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发送数据和应答数据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通信媒体17具有一种避免数据发生冲突的功能,若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由于数据是在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为多址的状态下被发送的,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图8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低的通信媒体17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预定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此,从步骤S801至步骤S806的处理与图2的从步骤S201至步骤S206的处理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而且,还要说明的是,在图8的步骤S803中,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不具有检测或回避数据冲突的功能、因而选择了通信信赖性较低的第2通信调停方式。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根据包含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来判断发送数据的类别(步骤S807)。另外,在图8所示的步骤S807,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被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判断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
其次,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核对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步骤S808)。此时,若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全部都是“应答待机”以外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步骤S809)。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的状态(步骤S810)。
另一方面,在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中,要是有一个为“应答待机”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判断是否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811)。在此,如果判断出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811为YES),则结束通信调停处理,如果判断出没有经过指定的时间(步骤S811为NO),则返回步骤S808的处理,再次核对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
这样,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101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因此,若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该发送要求数据就被发送,这样,可以确认在通信媒体17上没有对其他的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图9是说明当使用通信信赖性较高的通信媒体17及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预定发送的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时,在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执行的通信调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此,从步骤S901至步骤S906的处理与图2的从步骤S201至步骤S206的处理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而且,还要说明的是,在图9的步骤S903中,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具有检测或回避数据冲突的功能、因而选择了通信信赖性较高的第1通信调停方式。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根据包含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来判断发送数据的类别(步骤S907)。另外,在图9所示的步骤S907,发送数据的数据类别被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判断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
其次,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核对在通信数据表101中存储的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步骤S908)。此时,若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全部都是“应答待机”以外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步骤S909)。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的状态(步骤S910)。
另一方面,在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中,要是有一个为“应答待机”的状态,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对“应答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类别进行确认(步骤S911)。此时,若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所有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类别为多址数据(多址·应答要数据),则移到步骤S909的处理。然后,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向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输出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的状态。
另一方面,若在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类别中,要是有一个为个别数据(个别·应答要数据),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判断是否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912)。在此,如果判断出经过了指定的时间(步骤S912为YES),则结束通信调停处理,如果判断出没有经过指定的时间(步骤S912为NO),则返回步骤S908的处理,再次核对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
这样,通信媒体17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的,若在通信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则在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了通信路径上确实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则发送发送数据。在此情况下,一旦有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被存储到通信数据表101中,而发送状态也被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然后,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当所有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或者,虽然其他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为多址时,则将该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而存储在通信数据表101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则被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在多址发送的情况下,由于是将发送数据发送给不特定的通信装置,这样,就未必一定会收到应答数据,但也有可能收到从全部的通信装置返回的应答数据。因此,在进行多址发送时,即使不等到接收到应答数据就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发送数据和应答数据发生冲突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通信媒体17具有一种避免数据发生冲突的功能,若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由于数据是在处于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为多址的状态下被发送的,从而可以防止数据发生冲突。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通信装置11是和一个通信媒体17连接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与规格各不相同的多个通信媒体连接。图11是说明将通信装置和多个通信媒体进行连接时的通信装置结构的方框图。
图11所示的通信装置11包括: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数据接收处理单元13、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应用处理单元15及多个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a、16b。通信装置11通过规格各不相同的多个通信媒体17a、17b而被连接成可与其他的通信装置互相通信。关于图11中与图1相同的结构,将省略其说明。通信装置11根据所连接的通信媒体的数目来设置通信媒体处理单元。在图11中,由于连接有2个通信媒体17a、17b,所以,具备了分别与通信媒体17a、17b相对应的2个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a、16b。由于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a、16b与图1所示的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有相同的结构,因而省略其说明。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可根据传输发送数据的通信媒体来转换通信媒体处理单元16a、16b。例如,应用处理单元15制作包括通信媒体的特别指定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其中,通信媒体的特别指定信息是为了从规格各不相同的多个通信媒体中来特别指定要使用的通信媒体,并将制作成的发送要求数据输出给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而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则根据包含在发送要求数据中的通信媒体特别指定信息,对要使用的通信媒体处理单元进行特别指定。数据发送处理单元14将发送数据输出给由通信调停处理单元12特别指定的通信媒体处理单元。这样,通过转换使用发送数据的通信媒体,就可以利用规格各不相同的多个通信媒体来对数据进行发送。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调停处理可以通过CPU(中央处理机)执行存储在通信装置11所具备的ROM(只读存储器)中的通信调停处理程序而得以实现,通过将通信调停处理程序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媒体中进行转送,从而可以在独立的其他计算机系统中进行实施。
本发明所涉及的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尤其是在利用速度低、通信信赖性较低的通信媒体来构筑系统时,对确保通信的信赖性是极为有用的。通过将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编入中间件(middleware)等,各种应用处理的开发和设计可以在不用考虑通信状态的情况下而容易地进行。这样的通信装置,特别是当被列入控制器等控制性的器械等中时,效果则更加显著。

Claims (18)

1.一种通信装置,通过通信媒体与其他的通信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用于制作包括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和表示对所述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
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表示所述通信媒体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由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制作成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所包含的所述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对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
数据发送处理单元,按照由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调停的时间,发送所述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包含数据类别信息,其中所述数据类别信息表明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是以下几种数据的哪一种:
个别指定特别指定的发送目的地,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个别·应答要数据、
个别指定特别指定的发送目的地,不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个别·应答不要数据、
不用特别指定发送目的地而用多址发送发送数据,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多址·应答要数据、
不用特别指定发送目的地而用多址发送发送数据,不要求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给予应答的多址·应答不要数据;
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由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制作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所包含的所述数据类别信息和存储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对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信数据表,用于管理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其中,
所述通信数据表,对每一个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相对应地存储有发送状态;
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由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制作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所包含的所述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以及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所述发送状态,对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并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当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数据存在的,在通信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的情况之下,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
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并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当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或者,虽然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所述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与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是完全不同时,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并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当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数据存在的,在通信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的情况之下,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
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并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不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当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或者,虽然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所述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与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目的地是完全不同时,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并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当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的,在通信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的情况之下,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
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并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当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或者,虽然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所述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都是多址,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并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当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时,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媒体具有一种功能,在对发送数据进行发送之前,确认在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的,在通信路径上其他的数据不存在的情况之下,经过指定时间再次确认通信路径上是没有其他的数据存在之后,发送发送数据;
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并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多址·应答不要数据,则对所述通信数据表存储的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进行确认,当所有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都不是应答待机状态、或者,虽然其他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有应答待机状态,但处于所述应答待机状态的发送要求数据的种类全部都是多址时,则向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输出该发送要求数据,并将存储在所述通信数据表中的该发送要求数据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发送完毕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一旦有所述发送要求数据输入,则将包含在该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到所述通信数据表中,并将发送状态设定为发送待机状态,若所存储的数据类别信息为个别·应答要数据或者多址·应答要数据,则在由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发送了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之后,将与被发送的发送要求数据相对应的发送状态变更到应答待机状态,若发送状态被变成应答待机状态之后经过了指定时间还没有应答时,则将发送状态变更到超时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存储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设定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发送要求数据的数据长度,设定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对所述发送数据的应答数据的数据长度,设定发送状态从应答待机状态转到超时状态所要的指定时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包含有通信媒体特别指定信息,其中,所述通信媒体特别指定信息是用于从规格各不相同的多个所述通信媒体中,特别指定要使用的通信媒体;
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包含在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特别指定信息,特别指定用来发送发送数据的通信媒体;
所述数据发送处理单元,利用由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特别指定的通信媒体发送所述发送数据。
17.一种通信方法,用于通过通信媒体与其他的通信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
发送要求数据制作步骤,制作包括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和表示对所述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
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步骤,存储表示所述通信媒体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
通信调停处理步骤,根据由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制作步骤制作成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所包含的所述数据类别信息、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步骤存储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对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
数据发送处理步骤,按照在所述通信调停处理步骤调停的时间,发送所述发送数据。
18.一种通信程序,用于通过通信媒体与其他的通信装置进行数据的收发,其特征在于使计算机作为以下功能单元而发挥其作用:
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用于制作包括应该发送的发送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和表示对所述发送数据的应答要求与否的数据类别信息在内的发送要求数据;
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表示所述通信媒体类别的通信媒体类别信息;
通信调停处理单元,根据由所述发送要求数据制作单元制作成的所述发送要求数据中所包含的所述数据类别信息、存储在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存储单元中的所述通信媒体类别信息,对发送所述发送数据的时间进行调停;
数据发送处理单元,按照由所述通信调停处理单元调停的时间,发送所述发送数据。
CN2005100547601A 2004-03-12 2005-03-11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680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70416 2004-03-12
JP2004070416 2004-03-12
JP2004-070416 2004-03-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8041A true CN1668041A (zh) 2005-09-14
CN1668041B CN1668041B (zh) 2010-12-01

Family

ID=34824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5476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68041B (zh) 2004-03-12 2005-03-11 通信装置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201413A1 (zh)
EP (1) EP1575219B1 (zh)
KR (1) KR20060043813A (zh)
CN (1) CN1668041B (zh)
DE (1) DE602005001126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69853B2 (ja) * 2006-10-02 2012-02-0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送信出力制御装置、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システム、送信出力制御方法及び送信出力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01883388B (zh) * 2009-05-08 2013-07-03 傲世通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快速处理MAC-hs包数据的方法
US8255716B2 (en) * 2009-08-27 2012-08-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optimization for data services
CN105703912A (zh) * 2014-11-26 2016-06-22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多功能多态无线网络适配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3875A (en) * 1988-01-19 1989-08-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Image-capable interprocessor link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US5479408A (en) * 1994-02-22 1995-12-26 Will; Craig A. Wireless personal paging, communications, and locating system
JP3186917B2 (ja) * 1994-03-25 2001-07-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その送信順位自動決定方法
JP3251797B2 (ja) * 1995-01-11 2002-01-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lanシステム
US5684791A (en) * 1995-11-07 1997-11-04 Nec Usa, Inc.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ols for wireless ATM access channels
US5661727A (en) * 1996-06-12 1997-08-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chemes to determine presence of hidden termi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environment and to switch between them
US5935220A (en) * 1996-08-09 1999-08-10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 speed data and command transfer over an interface
US6122514A (en) * 1997-01-03 2000-09-19 Cellport Systems, Inc. Communications channel selection
US5963560A (en) * 1997-03-05 1999-10-05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oviding multi-level priority in a rotating priority arrangement for access to medium in an ethernet network
US5991387A (en) * 1997-03-21 1999-11-23 Siemen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channels to improve the interface of calls
US6178448B1 (en) * 1997-06-18 2001-01-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ptimal link scheduling for multiple links by obtaining and utilizing link quality information
US6505253B1 (en) * 1998-06-30 2003-01-07 Sun Microsystems Multiple ACK windows providing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iable multicast protocol
US20050058149A1 (en) * 1998-08-19 2005-03-17 Howe Wayne Richard Time-scheduled and time-reservation packet switching
US6363062B1 (en) * 1999-06-08 2002-03-26 Cal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s protocol for packet data particularly in mesh topology wireless networks
US6643259B1 (en) * 1999-11-12 2003-11-04 3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timizing data transfer in a data network
CN1121651C (zh) * 2000-02-03 2003-09-17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无线资料传输方法及装置
JP2001237828A (ja) * 2000-02-18 2001-08-31 Sony Corp データ伝送管理装置及び方法、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伝送方法
JP3534305B2 (ja) * 2000-02-29 2004-06-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ドレス解決プロトコルを用いたipアドレス重複検出方法
US7127736B2 (en) * 2000-11-17 2006-10-24 Sony Corporation Cont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ntent processing method for digest information based on input of a content user
US7570656B2 (en) * 2001-06-18 2009-08-04 Yitran Communications Ltd.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powerline carrier based media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US7489655B2 (en) * 2001-07-06 2009-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dictive scheduling in a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05458B2 (en) * 2001-11-27 2009-03-17 Tellabs San Jos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fault-tolerant scalable switch fabric with quality-of-service (QOS) support
EP1461907B1 (en) * 2001-11-28 2013-01-16 Millennial Net Network protocol for a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
US7684380B2 (en) * 2002-01-22 2010-03-23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asynchronous data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289535B2 (en) * 2002-03-15 2007-10-30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of accommodating fragmentation and burst in a wireless protocol
US6768726B2 (en) * 2002-08-06 2004-07-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ecting a seamless handoff between IP connections
US8644321B2 (en) * 2003-09-16 2014-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packet transmiss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201413A1 (en) 2005-09-15
KR20060043813A (ko) 2006-05-15
CN1668041B (zh) 2010-12-01
EP1575219B1 (en) 2007-05-16
DE602005001126D1 (de) 2007-06-28
EP1575219A1 (en) 2005-09-14
DE602005001126T2 (de) 2008-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7455C (zh) 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CN1176535C (zh) 一种数字家电网络系统
CN1874245A (zh) 协作支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223138C (zh) 访问权管理系统、便携式终端、网关和内容服务器
CN1881977A (zh) 通信装置和命令发送方法
CN1146804C (zh) 快速16位分离事务i/o总线
CN1976308A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设备、设定信息提供和获取方法以及程序
CN1388670A (zh) Usb通信控制装置,usb通信系统及usb通信控制方法
CN1866793A (zh) 遥控系统及其方法、遥控装置以及控制对象设备
CN101063964A (zh) 经由电子接口的连接使用支持
CN1771694A (zh) 无线ad-hoc网络中的路由
CN1496078A (zh) 数据通信设备和方法
CN1835539A (zh) 通信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798111A (zh) 服务器排队系统和方法
CN1668041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CN1855938A (zh) 无线通信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797382A (zh) 主机设备、设备单元、通信系统和数据发送/接收方法
CN1818962A (zh) 远程下载系统、管理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操作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信息记录介质
CN1818856A (zh) 具有加速器的数字信号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744650A (zh) 数据处理系统、其控制方法、文件输入装置、其控制方法、文件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506877A (zh) 下载系统和下载设备
CN1100428C (zh) 数据发送设备和数据接收设备
CN101038572A (zh) 数据传送装置及数据传送系统
CN101047877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系统控制单元、基站、通信控制方法及程序
CN1946061A (zh) 一种快速处理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