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52620A - 无线基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2620A
CN1652620A CNA2005100076020A CN200510007602A CN1652620A CN 1652620 A CN1652620 A CN 1652620A CN A2005100076020 A CNA2005100076020 A CN A2005100076020A CN 200510007602 A CN200510007602 A CN 200510007602A CN 1652620 A CN1652620 A CN 1652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00760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93263C (zh
Inventor
佐佐木正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Publication of CN1652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2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32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326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无线进行通信信号的通信的无线基站装置,在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中有效地灵活利用信道资源。在具有处理通信信号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34~37)的无线基站装置(BTS1系统)中,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32),分配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TS2系统)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54~57),来作为处理本装置的通信信号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并且,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33、38、43),使通过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32)分配了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54~57)后的本装置的通信信号,在与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等无线基站装置,特别涉及在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中,可有效利用信道资源的无线基站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服务内容正从声音变成以数据为中心,为了与此相适应,开发出新的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而且,在以往的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中,该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信道资源只能以封闭的形式在该无线基站装置内挪用,所以必须预测各服务区的最大信息量(traffic),来设置无线基站装置。这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会增加初期投入设备费用,以及增加系统运营费用。
图9表示了UTRAN(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的结构例。
具体而言,表示了3GPP(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规定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RNC:Radio Network Controller)71、72,3GPP中规定的基站装置(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73~76,3GPP中规定的作为RNC和BTS之间的接口的Iub77~80,以及3GPP中规定的作为RNC和RNC之间的接口的Iur81,此外,还表示了由各BTS73~76形成的服务区R11~R14。各BTS73~76由MDE(ModulationEquipment)装置和RF(Radio Frequency)装置构成,使MDE装置和RF装置间相邻接,或设置在远处。
图10表示构成BTS73~76的MDE装置91的结构例。
本例的MDE装置91具有:进行Iub物理层的终端连接的Iub接口功能部(Iub I/F)101、安装NBAP/ALCAP等应用软件的BTS控制功能部(BTS CNT)102、按照预先确定的ATM(Asynchronous TransferMode)标识符和BTS内各功能部的关系来切换Iub点上的信号的ATM开关功能部(ATM SW)103、安装编解码器(CODEC)和正交调制解调以及扩频/解扩功能等的基带(BB:Base Band)信号处理功能部(BB1~BB4)104~107、灵活地分配各信号处理功能部104~107和各光变换功能部109~112,以及实现分区(sector)间最大比合成的分区开关功能部(Sector SW)108、在将扩频调制状态的信号频率变换成规定的中频(IF:Intermediate Frequency)的信号后进行光变换(从IF带信号向光信号变换)和其逆变换(从光信号向IF带信号变换)的光变换功能部(OPT1~OPT4)109~112。
此外,Iub接口功能部101与采用ATM传送的Iub(Iub点的接口)92相连接。
此外,各光变换功能部109~112,与连接MDE装置91和RF装置121的光纤93a~93d连接。
另外,在本例中,各光变换功能部109~112分别与单元1~单元4用的无线功能部连接。此外,在本例中,与光变换功能部109~112的数量对应的单元数(4个)为一个例子,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在本例中,信号处理功能部104~107的数量(4个)是一个例子,与单元的数量没有关系。此外,在本例中,信号处理功能部104~107的数量(4个)是一个例子,并不局限于此。
图11表示构成BTS73~76的RF装置121的结构例。
本例的RF装置121包括:对扩频调制状态的信号进行光变换(从IF带信号向光信号变换)和其逆变换(从光信号向IF带信号变换)的光变换功能部(OPT)131、在中频(IF)和规定的无线频率之间对一个或多个波的信号频率进行频率变换的无线功能部(TRX)132、把一个或多个波的信号放大到规定的输出水平的AMP(Amplifier)功能部(MCPA)133、安装低噪声放大器的LNA(Low Noise Amplifier)功能部(LNA)134、用公用器或滤波器构成的双工功能部(DUP:Duplexer)135、分集接收结构的天线122、123。
此外,光变换功能部131与光纤93(例如图10所示的光纤93a~93d的任意一条)相连接。
此外,在本例中,具有两个天线122、123,一个天线用于发送(Tx)和第一接收(Rx0),另一个天线123用于第二接收(Rx1)。
实际的各无线基站装置的服务区中的信息量,根据各服务区的状态(例如商业区或住宅区)和时间而变化。可是,在图9~图11所示的UTRAN的系统中,各无线基站装置被分散配置,且各无线基站装置内的信道资源只能以封闭的状态在该各无线基站装置内挪用。
这里,图12中,作为这种情况的一个例子,表示了一个RNC141、与该RNC141连接的三个BTS142~144。如上所述,各BTS142~144被分散配置,形成各服务区R21~R23,各BTS142~144使用在该各BTS142~144内被分配的信道资源。
由此,通信运营商必须预测各服务区R21~R23中的最大信息量,来配置各无线基站装置(各BTS142~144)。
这里,图13中,关于三个BTS1、2、3,表示了白天的信息量的一例、夜间的信息量的一例、所需要的资源数的一例。如该图所示,在三个BTS1、2、3中,关于从所需要的资源数的合计值(23)中,减去白天和夜间之中较多的一方的信息量合计值(19)后的资源数(4),花费不必要的初期投资和运营费的成本。
这样,在图12所示的系统中,存在初期投资等增大,各无线基站装置的运转率没有最优化,无法削减系统运营费用的问题。
另外,作为以往的技术,研究了在一个无线基站装置内进行空余资源的分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作为一个例子,研究了在移动通信的基站装置中,在通过光纤远程设置的基站放大装置和基站调制解调装置内的收发装置之间插入光开关,根据各单元的信息量切换开关,使得基站放大装置和收发装置之间的连接目标可变更,从而根据信息量的变动,有效利用基站装置的收发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作为另一个例子,研究了在具有多个基带处理卡的无线基站装置中,各基带处理卡把资源使用状况通知给监视控制装置,根据来自监视控制装置的指示,自律地选择资源,分配给信道,此外,自动进行重新排列卡内的使用资源和空余资源的资源再配置处理,从而能在追加信道时等,进行迅速的资源分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53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878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例如图9~图12所示的UTRAN系统中,各无线基站装置被分散配置,并且各无线基站装置内的信道资源只能以封闭状态在该各无线基站装置内挪用,所以以往还不能充分有效利用信道资源,要求进一步的开发。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以往的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在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中有效利用信道资源的无线基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这里称作无线基站装置A)中,具有处理通信信号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通过无线来对通信信号进行通信时,进行以下的处理。
即,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其它无线基站装置(这里称作无线基站装置B)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作为处理本装置(无线基站装置A)的通信信号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而且,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使通过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了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后的本装置A的通信信号,在与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之间进行通信。
此外,无线基站装置(上述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具有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使通过其它无线基站装置(上述无线基站装置A)的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了本装置B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A的通信信号,在与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A之间进行通信。
因此,可通过其他无线基站装置B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由一个无线基站装置A通信的通信信号,所以例如在多个无线基站装置A、B中,能有效地灵活利用信道资源。
另外,如果实施包含所述无线基站装置A具有的功能和所述无线基站装置B具有的功能这两者的无线基站装置,就能在两者A、B间相互利用信道资源。
这里,作为通信信号,可以使用各种信号,例如能够使用成为对移动站装置等发送的对象的下行通信信号、或从移动站装置等接收的上行通信信号。
此外,作为通信信号处理部件进行的通信信号的处理,可以使用各种处理,例如能够使用基带的处理等。
此外,作为一个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数量,可以使用各种数量,例如可以是一个,或者也可以是多个。
此外,作为分配本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或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作为处理本装置的通信信号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形式,可以使用各种形式,例如,可使用如下形式:当本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已满,或者虽然未满却不足够时,分配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
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A中,作为一个结构例,进行以下这样的处理。
即,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中有空余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作为处理本装置A的通信信号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此外,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对于由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了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后的本装置A的通信信号,向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发送由(本装置A或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前的该通信信号,从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接收由(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后的该通信信号。
此外,无线基站装置(上述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的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对于由其他无线基站装置(上述无线基站装置A)的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了本装置B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后的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A的通信信号,从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A接收由(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A或本装置B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前的该通信信号,对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A发送由(本装置B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后的该通信信号。
因此,能通过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中有空余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由一个无线基站装置A通信的通信信号,所以能在多个无线基站装置A、B中,有效地灵活利用未使用的信道资源。
这里,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例如具有最大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
此外,作为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例如使用可在处理中使用的信道资源数。
下面,进一步表示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的结构例。
作为一个结构例,无线基站装置使成为通过无线向移动站装置等发送的对象的下行通信信号,在由本装置或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下行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后,通过无线向移动站装置发送。
作为一个结构例,无线基站装置使通过无线从移动站装置等接收到的上行通信信号,在由本装置或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上行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后,发送给其它装置(或者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或无线基站装置以外的装置)。
这里,作为下行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和上行通信信号处理部件,例如可以分别设置,或者一体设置。
作为一个结构例,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空余状况检测部件,检测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
这里,作为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例如使用信道资源的空余状况,作为具体例,使用有无未使用的信道资源、未使用的信道资源的数量。
作为一个结构例,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空余状况检测部件具有:可用容量状况查询部件,向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查询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以及空余状况应答接收部件,从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接收针对由上述空余状况查询部件进行的查询的应答;上述空余状况检测部件根据该应答,检测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
这里,作为查询,例如通过对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用于查询的信号来进行。
作为一个结构例,无线基站装置包括本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空余状况应答发送部件,根据来自其他无线基站装置的查询,对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发送通知本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的应答。
作为其它的一个结构例,在无线基站装置以外,具有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空余状况检测装置,检测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而且,无线基站装置的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空余状况检测部件,从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空余状况检测装置接收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的检测结果的通知,根据该通知,检测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
作为一个结构例,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通过切换,使通过上述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了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本装置的通信信号,在与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这里,作为开关,可采用例如使用了ATM等的标识符的开关。
此外作为开关,可使用例如ATM的开关、MDE的开关、包开关等的任意一个、或2个以上的组合。
作为一个结构例,无线基站装置在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前级和后级分别具有进行切换的开关部件。而且,一个无线基站装置和其他无线基站装置,在相互对应的开关部件之间进行通信信号的通信。
这里,作为相互对应的开关部件,例如使用具有同一功能或同样的功能的开关部件。
作为一个结构例,连接具有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和开关部件的MDE装置、和具有通信功能的RF装置,来构成无线基站装置。
这里,MDE装置和RF装置例如通过光纤连接。
作为一个结构例,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在本装置的MDE装置和其它无线基站装置的MDE装置之间,进行通过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了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后的本装置的通信信号的通信。
这里,本装置的MDE装置和其它无线基站装置的MDE装置,例如通过同轴电缆连接。
此外,本装置的MDE装置和其它无线基站装置的MDE装置,例如设置在接近的地方、或可视为一个地方的地方,作为具体例,以可进行通信信号的收发的较近的间隔来设置。此外,作为具体例,RNC和MDE装置设置在接近的地方、或可视为一个地方的地方。
此外,例如能够实施由多个无线基站装置构成的无线基站装置系统。
此外,例如可应用于移动电话系统或简易型移动电话系统(PHS:Personal Handy phone System)等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装置。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分配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来作为处理本装置的通信信号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在与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之间进行该本装置的通信信号的通信,所以能在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中有效地灵活利用信道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UTRAN的结构例的图。
图2是表示MDE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由MDE装置进行的动作一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由ATM开关功能部进行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Iub点中的ATM标识符的分配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MDE装置内的ATM标识符的分配的一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由MDE分区开关功能部进行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由MDE分区开关功能部进行的动作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UTRAN的结构例的图。
图10是表示构成BTS的MDE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11是表示构成BTS的RF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12是表示RNC和BTS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与BTS有关的信息量和所需要的资源数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另外,在本例中,表示在W-CDMA(Wide band-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方式中应用本发明的情形,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各种方式,并不受无线访问链接方式的限制。
图1表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UTRAN的结构例。
具体而言,表示了:3GPP中规定的两个无线网络控制装置(RNC)1、2;3GPP中规定的4个无线基站装置的MDE装置3~6;这4个无线基站装置的RF装置7~10;3GPP中规定的作为RNC和BTS(在本例中为MDE装置3~6)之间的接口(接入点)的4个Iub(Iub点)11~14;连接各MDE装置3~6和各RF装置7~10之间,使这些装置间可进行远程通信的四个光纤15~18;3GPP中规定的作为RNC和RNC之间的接口(接入点)的一个Iur(Iur点)19;为了灵活利用BTS资源而设置的作为MDE装置和MDE装置之间的接口(接入点)的2个MDE间接口(MDE间接入点)20、21。此外,表示了由各MDE装置3~6和各RF装置7~10构成的各BTS所形成的服务区R1~R4。
这里,各MDE装置3~6是各无线基站装置(各BTS)的全部功能中除去无线功能部后的部分,此外,各RF装置7~10是从各无线基站装置(各BTS)的全部功能中抽取出无线功能部后的部分。即,在本例中,各无线基站装置是通过各光纤15~18连接各MDE装置3~6和各RF装置7~10而构成的。另外,在本例中,各MDE装置3~6和各RF装置7~10被设置在远处,但是也可以使用使这些装置邻接设置的结构、靠近地设置这些装置的结构。
此外,在本例中,是把RNC1、2和MDE装置3~6集中配置在一个地方,在2个MDE装置之间(在本例中是MDE装置3、4间、MDE装置5、6间)设置有MDE间接口20、21,并在服务区R1~R4侧设置RF装置7~10的。通过这样的结构,在本例中,使各BTS的资源集中,使用集中了的全部资源,能灵活应对各服务区R1~R4中的信息量的增减。
表示在图1所示的UTRAN中进行的概略动作的一例。
即,各RNC1、2进行无线网络的控制、经由Iub11~14与MDE装置3~6的通信、经由Iur19与其它RNC2、1的通信。作为具体例,RNC1进行经由Iub11与MDE装置3的通信、经由Iub12与MDE装置4的通信、经由Iur19与RNC2的通信。此外,关于其它RNC2也是同样。
此外,各MDE装置3~6执行预定的信号处理、经由Iub11~14与RNC1、2通信、经由光纤15~18与RF装置7~10通信。作为具体例,MDE装置3经由Iub11与RNC1通信、经由光纤15与RF装置7通信,此外关于其它MDE装置4~6也是同样。
此外,各RF装置7~10具有天线,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的处理、经由光纤15~18与MDE装置3~6通信、使用天线通过无线进行信号通信。作为具体例,RF装置7经由光纤15与MDE装置3通信、使用天线通过无线与服务区R1内的无线基站装置进行信号通信,此外,关于其它RF装置7~10也是同样。
此外,各MDE装置3~6把给移动站装置的信号(下行信号)向各RF装置7~10发送,从各RF装置7~10接收来自移动站装置的信号(上行信号)。此外,各RF装置7~10从各MDE装置3~6接收给移动站装置的信号(下行信号),从天线进行无线发送,通过天线接收来自移动站装置的信号,向各MDE装置3~6发送。
图2表示了本例的MDE装置3的结构例。另外,关于其它MDE装置4~6,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本例的MDE装置3具有:进行Iub物理层的终端连接的Iub接口功能部(Iub I/F)31;安装NBAP/ALCAP等无线基站装置(BTS)应用软件的BTS控制功能部(BTS CNT)32;按照预先确定的ATM标识符和BTS内各功能部的关系来切换Iub点上的信号的ATM开关功能部(ATM SW)33;安装信道编解码器和正交调制解调以及扩频/解扩功能等的4个信号处理功能部(BB1~BB4)34~37;在同一MDE装置内和其它MDE装置内灵活分配单元内的信道数以及实现分区间最大比合成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MDE Sector SW)38;把扩频调制状态的信号频率变换成规定的中频(IF)的信号后,进行光变换(从IF带信号向光信号变换)和其逆变换(从光信号向IF带信号变换)的四个光变换功能部(OPT1~OPT4)39~42;为了使关于ATM开关功能部33和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的信号成为一个,而进行多路复用/分离,在与其它MDE装置(不同的MDE装置)4之间进行收发信息的MDE接口功能部43。
此外,Iub接口功能部31,与采用ATM传送的Iub(Iub点的接口)11相连接。
此外,各光变换功能部39~42,与连接MDE装置3和RF装置7的光纤15a~15d相连接。这里,在本例中,RF装置7由4个RF装置部构成,光纤15由4个光纤15a~15d构成,1个MDE装置3分别通过各光纤15a~15d与4个RF装置部连接,此外,关于其它RF装置8~10和其它光纤16~18,也是同样。
此外,MDE接口功能部43,与连接MDE装置3和MDE装置4之间的同轴电缆(MDE间接口)20相连接。
另外,在本例中,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的数量(4个)、光变换功能部39~42的数量(4个)是一个例子,与单元的数量无关。此外,在本例中,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的数量(4个)、光变换功能部39~42的数量(4个)是一个例子,并不局限于此。
表示图2所示的MDE装置3中进行的概略动作的一例。
即,由Iub接口功能部31从Iub11接收的信号(下行信号),例如通过ATM开关功能部33、任意的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任意的光变换功能部39~42,向与该光变换功能部39~42对应的光纤15a~15d发送。
此外,通过各光变换功能部39~42从对应的光纤15a~15d接收的信号(上行信号),例如通过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任意的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ATM开关功能部33、Iub接口功能部31,向Iub11发送。
此外,在本例的MDE装置3中,将下行信号通过ATM开关功能部33、MDE接口功能部43,向其它MDE装置4发送,通过MDE接口功能部43从该其它MDE装置4接收,并向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发送,从而能使用该其它MDE装置4的信号处理功能来处理该下行信号。
此外,在本例的MDE装置3中,通过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MDE接口功能部43向其它MDE装置4发送上行信号,从该其它MDE装置4通过MDE接口功能部43接收,向ATM开关功能部33发送,从而能使用该其它MDE装置4的信号处理功能来处理该上行信号。
此外,BTS控制功能部32与ATM开关功能部33通信,进行各种控制。
参照图3,表示通过本例的MDE装置3,利用其它MDE装置4的信号处理功能的动作的一例。另外,在通过MDE装置4利用MDE装置3的信号处理功能时、在MDE装置5和MDE装置6之间进行这样的利用时,也是同样。
此外,在本例中,表示了两个MDE装置3、4来进行说明,但是作为一个MDE装置所具有的MDE间接口的数量,并不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各种数量。
在图3中,作为RTS系统1,表示了构成MDE装置3的各处理部31~42、与各光变换功能部39~42连接的4个RF装置部7a~7d、由各RF装置7a~7d形成的服务区R1a~R1d。
此外,在图3中,作为RTS系统2,表示了构成MDE装置4的各处理部51~62、与各光变换功能部59~62连接的4个RF装置8a~8d、由各RF装置8a~8d形成的服务区R2a~R2d。这里,构成MDE装置4的各处理部51~62与构成MDE装置3的各处理部31~42是同样的。
在图3中,表示了可由各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处理的信道资源为60(信道:ch),由RF装置7a形成的服务区R1a的信息量增加的情形。
此外,在图3中,关于各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表示了{(由自己的MDE装置使用的资源数)/(由其它MDE装置使用的资源数)}的信息。例如,关于BTS1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34,为“60/0”,所以由自己的MDE装置3使用的资源数为60(ch),由其它MDE装置4使用的资源数为0(ch)。此外,例如关于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为“30/30”,所以由自己的MDE装置4使用的资源数为30(ch),由其它MDE装置3使用的资源数为30(ch)。
具体而言,在BTS1系统中,为了应对服务区R1a中的信息量的增加,首先BTS1系统的控制功能部32经由BTS1系统的ATM开关功能部33、BTS1系统的MDE接口功能部43、BTS2系统的MDE接口功能部63、BTS2系统的ATM开关功能部53,向BTS2系统的BTS控制功能部52查询BTS2系统中有无空余资源。这里,假设在BTS2系统的两个信号处理功能部55、56中分别空有30(ch)量的资源,则BTS2系统的BTS控制功能部52向BTS1系统的BTS控制功能部32,通知信号处理功能部55和信号处理功能部56中分别存在30(ch)量的可使用资源这一情况。
这样,BTS1系统的BTS控制功能部32,向BTS2系统的BTS控制功能部52发出对两个信号处理功能部55、56,分别请求转移30(ch)量的信道资源,根据此,BTS2系统的BTS控制功能部52接受该要求,分配信号处理功能部55和信号处理功能部56的信道资源(各30(ch)),使得由BTS1系统使用。
接着,BTS1系统的BTS控制功能部32从BTS2系统的BTS控制功能部52收到上述请求被接受这一情况,确认接受该请求后,对于BTS1系统的ATM开关功能部33,使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和信号处理功能部56的ATM标识符有效,使BTS1系统的Iub接口功能部31和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之间的路径有效,并且使BTS1系统的Iub接口功能部31和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6之间的路径有效。另外,在本控制之前,例如在ATM开关功能部33内放弃无效的ATM单元。
此外,BTS1系统的BTS控制功能部32在处理下行方向(从BTS向移动站装置(MS:Mobile Station)的方向)的信号时,为了使从BTS2系统的处理功能部55、56经由BTS2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58和BTS1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到BTS1系统的光变换功能部39的路径有效,对于BTS1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使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和信号处理功能部56的MDE标识符有效,据此,在位于BTS1系统的光变换功能部39的前级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内,把来自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和信号处理功能部56的下行信号多路复用。另外,在本控制之前,例如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内的无效信号,在该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内被插入0。
此外,BTS1系统的BTS控制功能部32在处理上行方向(从移动站装置到BTS的方向)的信号时,为了使从BTS1系统的光变换功能部39经由BTS1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和BTS2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58、到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56的路径有效,对于BTS2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58,使BTS1系统的光变换功能部39的MDE标识符有效,据此,来自BTS1系统的光变换功能部39的上行信号到达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和信号处理功能部56。另外,在本控制之前,例如MDE分区开关功能部58内的无效信号,在该MDE分区开关功能部58内被插入0。
这样,使用经由BTS1系统的Iub接口功能部31、BTS1系统的ATM开关功能部33、BTS1系统的MDE接口功能部43、BTS2系统的MDE接口功能部63、BTS2系统的ATM开关功能部53、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BTS2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58、BTS2系统的MDE接口功能部63、BTS1系统的MDE接口功能部43、BTS1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BTS1系统的光变换功能部39的路径,处理30(ch)量的下行信号或30(ch)量的上行信号。
同样,取代上述的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而使用通过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6的路径,处理30(ch)量的下行信号或30(ch)量的上行信号。
据此,在与BTS1系统的光变换功能部39对应的服务区R1a中,可使用120(ch)的资源。另外,与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部55对应的服务区R2b、与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部56对应的服务区R2d中,分别可使用30(ch)的资源。
另外,在本例中,当无线基站装置(BTS1)内的资源不足时,该MDE装置3的BTS控制功能部32对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TS2)的BTS控制功能部53进行关于未使用的资源的状况(例如有无和数量等)的查询,通过接收其应答,掌握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BTS2)的未使用的资源的状况。作为其它结构例,也可以采用设置监视全部无线基站装置的未使用资源的状况的监视装置,把由该监视装置掌握的未使用资源的状况向各无线基站装置通知的结构。
参照图4~图6,表示由本例的ATM开关功能部33、53进行的动作的一例。
图4表示了BTS1系统的ATM开关功能部33和与其连接的各处理部31、32、34~37、43,BTS2系统的ATM开关功能部53和与其连接的各处理部51、52、54~57、63。
图5表示了Iub(Iub点)31、51中的ATM标识符的分配的一例。具体而言,表示了ATM中的虚拟路径(VP:Virtual Path)的标识符、ATM中的虚拟信道(VC:Virtual Channel)的标识符、用途、备注(在本例中为ATM适配层(AAL)的信息)的对应的一例。
例如4个VC=11~14分别与4个端口(Port)1~4对应,与4个信号处理功能部(BB1~BB4)对应,进行用户数据(User data)的用户信号(U-Plane)的通信。此外,两个VC=15、16与端口6对应,与BTS控制功能部32、52对应,进行NBAP、ALCAP的控制信号(C-Plane)的通信。此外,一个V=17与端口6对应,与BTS控制功能部32、52对应,进行BTS间的控制用的本地(local)信号(控制信号)的通信。此外,一个V=18与端口7对应,与BTS间对应,进行BTS间的控制用的本地信号(控制信号)的通信。
如图5所示,ATM标识符(VP/VC)通过安装在单元中的数据种类而被识别。
此外,在本例中,变更Iub(Iub点)11上的ATM标识符会对系统带来影响,所以不能采用,但是如图6所示,关于各BTS1、2系统的MDE装置3、4内的ATM标识符,可任意变更。在本例中,使用图6所示那样的对应,使得可进行ATM层中的MDE装置间的接口。
具体而言,在BTS1系统的ATM开关功能部33中,关于下行信号,当分配了由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56进行处理的用户数据,从Iub接口功能部31经由端口5被输入时,把该ATM标识符变换为经由端口7向MDE接口功能部43、63输出的ATM标识符(VC=18)。此外,在BTS2系统的ATM开关功能部53中,关于下行信号,当分配了由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56进行处理的用户数据,从MDE接口功能部63经由端口7被输入时,把该ATM标识符变换为经由端口2向信号处理功能部55输出的ATM标识符(VC=12),或经由端口3向信号处理功能部56输出的ATM标识符(VC=13)。
此外,在BTS2系统的ATM开关功能部53中,关于上行信号,当被分配了由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56进行处理的用户数据,经由端口2从信号处理功能部55被输入时,或经由端口3从信号处理功能部56被输入时,把该ATM标识符变换为经由端口7向MDE接口功能部63、43输出的ATM标识符(VC=18)。此外,在BTS1系统的ATM开关功能部33中,关于上行信号,当被分配了由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56进行处理的用户数据,从MDE接口功能部43经由端口7被输入时,把该ATM标识符变换为遵照Iub(Iub点)11的ATM标识符(图5所示的情况),使得该用户数据的信号经由端口5从Iub接口功能部31向Iub11输出。
这样,ATM标识符的格式由VP、VC构成,关于该ATM标识符,能在MDE装置3、4内以及MDE装置3、4间,根据ATM而自由变更标识符。作为一例,将VP作为各无线基站装置(各BTS)的地址编号来使用,并将VC作为各无线基站装置的各基带处理部(在本例中为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的地址编号来使用,从而能够指定标识符。使用这样的处理的交换目标的标识符,在本例中,一个无线基站装置利用ATM开关,能对其它无线基站装置交接处理。
参照图7和图8,表示由本例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58执行的动作的一例。
图7表示了BTS1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以及与其连接的各处理部34~37、39~42,BTS2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58以及与其连接的各处理部54~57、59~62。另外,关于MDE接口功能部43、63,省略了图示。
图8表示了图7所示的各信号a、b、c、d、e、f1、f2、f3的情况的一例。在图8的例子中,以时分割多路复用3个下行信号a、b、c,变为一个下行信号d,此外一个上行信号e和其他上行信号多路复用,变为信号f1、f2、f3。
例如,在从BTS1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34输出被扩频调制了的下行方向的信号a、从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5输出被扩频调制了的下行方向的信号b、从BTS2系统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6输出被扩频调制了的下行方向的信号c时,该信号b和该信号c经由BTS2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58,被发送到BTS1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然后在BTS1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内与上述信号a一起被多路复用,向BTS1系统的光变换功能部39发送。
此外,例如当从BTS1系统的光变换功能部39输出上行方向的信号e时,该信号e在BTS1系统的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中与其它上行方向的信号多路复用,该多路复用信号f1、f2、f3被发送往BTS1系统的各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以及BTS系统2的信号处理功能部54~57。具体而言,在本例中,来自光变换功能部39的信号e与来自其它光变换功能部40~42、59~62的信号多路复用,该多路复用信号f1、f2、f3被发送往各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
这样,通过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58,关于下行方向的信号,来自全部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的信号到达各光变换功能部39~42、59~62,此外关于上行方向的信号,来自全部光变换功能部39~42、59~62的信号被分发给各信号处理功能部34~57。这时,在各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和各光变换功能部39~42、59~62中输入输出的信号变为8路复用的信号,在两个MDE装置3、4间输入输出的信号变为4路复用的信号。据此,利用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58的基于扩频调制电平的信号的MDE装置3、4间的接口成为可能。
此外,在本例中,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58,关于下行信号,进行以时分割将由基带处理部(在本例中,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处理后的信号向各光变换功能部39~42、59~62传送的处理,关于上行信号,进行将来自全部光变换功能部39~42、59~62的信号向各基带处理部(在本例中为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传送的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例的无线基站装置(BTS)中,在例如通过光纤15~18连接作为调制解调装置的MDE装置3~6和RF装置7~10,通过光传送装置进行光传送的结构中,在MDE装置3~6内的ATM层和扩频调制信号电平的两部分中,设置与其它MDE装置3~6之间的接口功能(在本例中为MDE接口功能部43、63),据此,在由多个无线基站装置构成的无线基站装置系统内共享信道资源。
具体而言,在本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把各无线基站装置的MDE装置3~6集中配置在一个地方,把各RF装置7~10配置在远离MDE装置3~6的服务区R1~R4侧,使被集中配置在一个地方的MDE装置3~6间通过接口功能连接。此外,掌握各MDE装置3~6中的信道资源的使用状况(例如,使用信道数和空信道数),在MDE装置3~6间收发该所掌握的信息。此外,资源不足的无线基站装置向其它无线基站装置发出资源的分配请求,根据此,资源有富余的其它无线基站装置对于本请求,返回表示可进行资源分配的应答,据此,对于MDE装置3~6内的ATM开关功能部33、53和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58,进行使MDE装置3~6间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的路径(路线)开放的控制。
此外,在本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具有用于连接MDE装置3~6间的专用端口,通过变换ATM标识符来进行与其它MDE装置3~6的输入输出,此外,为了避免ATM开关功能部33、53内的不必要的单元的冲突,删除具有不可能存在的ATM标识符的单元。
此外,在本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具有用于连接MDE装置3~6间的专用端口,关于下行方向的信号,使来自自己的MDE装置3~6内的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的信号和来自其他MDE装置3~6内的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的信号多路复用,经由所指定的光变换功能部39~42、59~62向例如被远程设置的RF装置7~10发送,此外关于上行方向的信号,使来自自己的MDE装置3~6内的光变换功能部39~42、59~62的信号和来自其他MDE装置3~6内的光变换功能部39~42、59~62的信号多路复用,向自己和其它MDE装置3~6的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发送。
因此,在本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实现各无线基站装置的MDE装置3~6所具有的信道资源的共享,能利用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未使用的资源,据此,对于在各服务区R1~R4侧发生的信息量的变动,能灵活分配各无线基站装置的MDE装置3~6的未使用资源,能灵活地应对根据时间等而变化的动态信息量状态。
此外,在本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从通信运营商的立场出发,能够跟踪信息量的变动地分配系统内的资源,所以不用购买不必要的无线基站装置,能降低初期设备费,此外,通过把一般比较复杂的无线基站装置的MDE装置3~6集中配置在一个地方,能够使维护作业变得容易,能降低运营成本。如本例那样,通过能够跟踪信息量的变动地分配系统内的资源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构造,能够减少初期设备费和运营费用,例如对于实施具有大规模的资源的无线基站装置系统那样的情况,是有效的。作为一例,与设置具有庞大的资源的一个无线基站装置那样的情况相比,如本例那样由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共享资源时,能以极低的成本构筑基础设施。
这里,在本例中,表示了一个无线基站装置在使用其它无线基站装置的未使用资源时,使用ATM开关(在本例中为ATM开关功能部33、53)和MDE开关(在本例中为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58),向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交接处理的结构,作为其它结构例,也可以采用使用2个ATM开关的结构、或使用与ATM开关或MDE开关不同的开关的结构,例如可以使用IP(Internet Protocol)等的包开关。
此外,在本例中,表示了在与同一无线网络控制装置(RNC)连接的多个无线基站装置间交接处理,一个无线基站装置使用其它无线基站装置的未使用资源的结构,但是作为其它结构例,也可以采用在与不同的无线网络控制装置(RNC)连接的多个无线基站装置间交接处理,一个无线基站装置使用其它无线基站装置的未使用资源的结构。具体而言,以图1为例,在本例中,表示了在与同一个RNC1连接的2个无线基站装置(在本例中为MDE装置3和MDE装置4)之间交接处理,或者在与同一个RNC2连接的两个无线基站装置(在本例中为MDE装置5和MDE装置6)之间交接处理,一个无线基站装置使用其它无线基站装置的未使用资源的结构,但是作为其它结构例,也可以采用在与一个RNC1连接的无线基站装置(例如MDE装置3和MDE装置4)和与其它RNC2连接的无线基站装置(例如MDE装置5和MDE装置6)之间交接处理,一个无线基站装置使用其它无线基站装置的未使用资源那样的结构。
另外,在本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通过MDE装置3、4所具有的信号处理功能部34~37、54~57的功能来构成通信信号处理部件,通过MDE装置3、4所具有的BTS控制功能部32、52的功能来构成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通过MDE装置3、4所具有的ATM开关功能部33、53的功能或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58的功能或MDE接口功能部43、63的功能来构成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
此外,在本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通过MDE装置3、4所具有的BTS控制功能部32、52的功能,构成由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空余状况查询部件和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空余状况应答接收部件组成的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空余状况检测部件、本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空余状况应答发送部件。
此外,在本例的无线基站装置中,通过MDE装置3、4所具有的ATM开关功能部33、53的功能和MDE分区开关功能部38、58的功能,构成开关部件。
这里,作为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系统、无线基站装置、MDE装置、RF装置等的结构,并不一定局限于以上表示出的内容,可以使用各种结构。此外,本发明也能作为执行本发明的处理的方法或方式、用于实现这样的方法或方式的程序、记录了该程序的记录介质等而提供,此外,也可以作为各种装置或系统来提供。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应用领域,并不一定局限于以上表示出的内容,本发明能应用于各种领域。
此外,作为在本发明的无线基站装置系统、无线基站装置、MDE装置、RF装置等中进行的各种处理,例如可以采用在具有处理器和存储器的硬件资源中,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在ROM(Read OnlyMemory)中的控制程序来进行控制的结构,此外,用于执行该处理的各功能部件,也可以作为独立的硬件电路而构成。
此外,本发明也能作为存储了上述控制程序的软盘(Floppy:注册商标)、CD(Compact Disc)-ROM等可由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或该程序来掌握,通过从该记录介质把该控制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使处理器执行,从而能实现本发明的处理。

Claims (11)

1.一种通过无线进行通信信号的通信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通信信号;
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作为处理本装置的通信信号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以及
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使通过上述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了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后的本装置的通信信号,在与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中有空余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作为处理本装置的通信信号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
上述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对于由上述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了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后的本装置的通信信号,向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由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前的该通信信号,并从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接收由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后的该通信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空余状况检测部件,检测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余状况检测部件包括
可用容量状况查询部件,向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查询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以及
空余状况应答接收部件,从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接收针对由上述空余状况查询部件进行的查询的应答;
上述空余状况检测部件根据该应答,检测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空余状况应答发送部件,根据来自其他无线基站装置的查询,向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发送本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无线基站装置以外,具有空余状况检测装置,检测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
无线基站装置的空余状况检测部件,从上述空余状况检测装置接收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的检测结果的通知,根据该通知,检测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通信信号处理容许量的空余状况。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通过切换,使通过上述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了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本装置的通信信号,在与该其它无线基站装置之间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信信号处理部件的前级和后级,分别具有进行切换的开关部件;
一个无线基站装置和其他无线基站装置,在相互对应的开关部件间进行通信信号的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连接具有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和开关部件的MDE装置、和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RF装置而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它装置间通信信号通信部件,在本装置的MDE装置和其它无线基站装置的MDE装置之间,使通过其它装置通信信号处理分配部件分配了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后的本装置的通信信号进行通信。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成为利用无线进行发送的对象的下行通信信号,在通过本装置或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下行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后,利用无线进行发送,
使利用无线接收到的上行通信信号,在通过本装置或其它无线基站装置所具有的上行通信信号处理部件处理后,向其它装置发送。
CNB2005100076020A 2004-02-06 2005-02-06 无线基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326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0093/2004 2004-02-06
JP2004030093A JP2005223661A (ja) 2004-02-06 2004-02-06 無線基地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2620A true CN1652620A (zh) 2005-08-10
CN100493263C CN100493263C (zh) 2009-05-27

Family

ID=34824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760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3263C (zh) 2004-02-06 2005-02-06 无线基站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76439A1 (zh)
JP (1) JP2005223661A (zh)
CN (1) CN10049326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35647A (ja) * 2006-03-02 2007-09-13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768517B2 (ja) * 2006-05-26 2011-09-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処理システム
CN101502165A (zh) * 2006-11-13 2009-08-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基站装置系统
IL183904A (en) 2007-06-13 2014-06-30 Vladimir Yanover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film widt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695169B2 (ja) 2008-08-22 2011-06-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
KR101472100B1 (ko) * 2010-12-22 2014-12-1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장비 및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87265A (en) * 1988-03-18 1989-12-12 Motorola, Inc. Packet-switched cellular telephone system
FI91344C (fi) * 1991-03-05 1994-06-1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Solukkoradioverkko, tukiasema sekä menetelmä liikennekapasiteetin säätämiseksi alueellisesti solukkoradioverkossa
GB2307826B (en) * 1995-11-28 2000-01-19 Int Mobile Satellite Org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597668B1 (en) * 1996-11-07 2003-07-22 Harris Broadband Wireless Acces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ximizing efficiency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employing dynamic asymmetry
GB2362298B (en) * 1996-12-06 2002-01-02 Immarsat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069871A (en) * 1997-07-21 2000-05-30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Traffic allocation and dynamic load balancing in a multiple carrier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216006B1 (en) * 1997-10-31 2001-04-10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an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 for a wireless data network
US6374124B1 (en) * 1997-12-24 2002-04-16 Transcept, Inc. Dynamic reallocation of transceivers used to interconnect wireless telephones to a broadband network
CA2285168A1 (en) * 1998-10-09 2000-04-09 Chris Frank Howard Channel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01041479A1 (fr) * 1999-11-24 2001-06-07 Fujitsu Limited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station de base, dispositif radio terminal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radio
FI20001574A (fi) * 2000-06-30 2001-12-31 Nokia Corp Resurssien allokointi ja palvelun välittäminen langattoman verkon yli
US6816732B1 (en) * 2000-07-27 2004-11-09 Ipr Licensing, Inc. Optimal load-based wireless session context transfer
GB2366479B (en) * 2000-08-16 2004-06-02 Roke Manor Research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20028679A1 (en) * 2000-09-07 2002-03-07 Eric Edwards Data transmission based on available wireless bandwidth
US6978144B1 (en) * 2001-04-19 2005-12-2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real-time bandwidth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6973315B1 (en) * 2001-07-02 2005-12-06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over-allocated bandwidth between different classes of servi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089014B2 (en) * 2001-08-06 2006-08-08 Metric Systems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30125039A1 (en) * 2001-12-27 2003-07-03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carrier traffic allocation enhancements to reduce access failures and to work across bands
GB2385491B (en) * 2002-02-15 2006-06-21 Inmarsat Ltd Carrier allocation
US7139578B2 (en) * 2002-03-22 2006-11-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wireless assets in a coverage area
WO2003084268A1 (en) * 2002-04-01 2003-10-09 Schema Ltd. Hybrid channel allocation in a cellular network
AU2002314429A1 (en) * 2002-06-28 2004-01-19 Nokia Corporation A method and a system of sharing resources
JP3945325B2 (ja) * 2002-07-01 2007-07-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022744B2 (ja) * 2002-08-01 2007-12-1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ベストセル変更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基地局制御装置
DE60232279D1 (de) * 2002-09-18 2009-06-18 Nokia Corp Verfahren zur verwaltung von funkbetriebsmitteln und funksystem
JP4054650B2 (ja) * 2002-10-03 2008-02-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このリソース割当方法が適用される基地局、移動局、無線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US6791968B2 (en) * 2002-10-24 2004-09-1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different information streams
US7454213B2 (en) * 2002-11-08 2008-11-1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Traffic management in radio system
US7162250B2 (en) * 2003-05-16 2007-01-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ad sharing in wireless access networks based on dynamic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of access points
US7860074B2 (en) * 2003-07-31 2010-12-2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WO2005034438A1 (en) * 2003-09-30 2005-04-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gestion control in high speed wireless packet data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93263C (zh) 2009-05-27
US20050176439A1 (en) 2005-08-11
JP2005223661A (ja) 2005-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12202B1 (en) Load balancing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EP2739082B1 (en) Load shar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232140C (zh) 蜂窝电信网中减小小区改变时rnsap协议中的信令
US8743840B2 (en) Radiotelephony network with multi-carrie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CN1853431A (zh)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基站侧设备
JP2001519635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アーキテクチャ
JP2011120298A (ja) 無線通信局
EP2785099B1 (en) Wireless station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user data with wireless station
US817506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acket data service us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636417A (zh) 发送传送信道链接信息改配服务无线电网控制器
EP1672853A3 (en)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 for packet data service and allo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652620A (zh) 无线基站装置
CN101959251A (zh) 一种支持多载波频段能力的上报方法
CN101416544A (zh) 用于多路无线接入的转发器
CN1839587A (zh) 无线通信装置、特别系统及通信系统
CN1364040A (zh) 无线电信道切换方法与移动通信系统并基地台与移动台
CN101933353A (zh) 小区管理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其重配置方法
CN101299832B (zh) 基站和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0563183C (zh) 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接入网及接入核心网的方法
CN1739249A (zh) 在无线网络的基站之间直接建立移动站到移动站的分组数据呼叫的系统和方法
CN1968050A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的物理信道配置方法
US86197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JP5090467B2 (ja) 通信チャネルを結合する通信デバイス及び通信方法
CN1878168A (zh) 一种微波接入全球互通系统接入网
US8509775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determining terminal conn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7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