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8741A - 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8741A
CN1648741A CN 200510053007 CN200510053007A CN1648741A CN 1648741 A CN1648741 A CN 1648741A CN 200510053007 CN200510053007 CN 200510053007 CN 200510053007 A CN200510053007 A CN 200510053007A CN 1648741 A CN1648741 A CN 16487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support column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optical element
refl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100530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3231C (zh
Inventor
郭建宏
柳汉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20051005300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353231C/zh
Publication of CN1648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8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323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3231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反射板、一光学元件以及一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于反射板上,包括一支撑柱以及一缓冲元件。缓冲元件设于支撑柱以及反射板之间。其中,支撑结构接触光学元件,并限制光学元件的变形。支撑结构对光学元件提供至少二方向的支撑力。并且,缓冲元件容许支撑柱的顶端在一可动范围内移动。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尺寸液晶屏幕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当液晶显示技术应用于大尺寸的显示器(如,液晶电视)时,由于扩散板、棱镜片等光学元件的尺寸变大,其因热胀冷缩而造成的翘曲变形将对显示器的光学特性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为解决此问题,发展出了许多具有不同支撑结构的背光模块,以限制扩散板等光学元件的翘曲现象。
参照图1a,其显示日本第10-326517号专利所揭露的背光模块10,其主要利用支撑元件14,设于反射板11与扩散板12之间,以限制扩散板12的变形。其缺点为,由于扩散板12与显示器的壳体之间通常具有一公差间隙,因此,扩散板12在热涨冷缩的过程中,会与支撑元件14之间产生平行于出光面的相互运动(如图1a中的箭头所标示的),并因彼此的相互摩擦而造成毛屑与异音。
参照图1b,其显示台湾公告第591300号专利所揭露的背光模块100,其将支撑元件120设置在反射板110之上,以限制扩散板140的变形。而由于其构造复杂,提高了制造上的成本。并且,由于灯管130架置于支撑元件120之上,因此增加了背光模块的厚度。
参照图2a,其显示台湾公告第592324号专利所揭露的背光模块,其利用支撑元件241以及弹簧24所组成的支撑结构,限制扩散板23的变形。然而,由于弹簧24仅能提供单一方向的支撑力(垂直于出光面的支撑力),因此,其支撑效果不佳。
参照图2b,其显示台湾公告第592324号专利所揭露的另一种背光模块,其增设限制元件214,以提高支撑结构的支撑效果,然而,如日本第10-326517号专利一般,其也因支撑元件241与扩散板232的相互摩擦而造成毛屑与异音。此外,由支撑元件241以及弹簧24所组成的支撑结构,其制造成本也较高,并由于弹簧24的体积欲小不易,因此同样的会增加了背光模块的厚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为了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一反射板、一光学元件以及一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于反射板上,包括一支撑柱以及一缓冲元件。缓冲元件设于支撑柱以及反射板之间。其中,支撑结构接触光学元件,并限制光学元件的变形。支撑结构对光学元件提供至少二方向的支撑力。并且,缓冲元件容许支撑柱的顶端在一可动范围内移动。
由于本发明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柱顶端会随扩散板在一可动范围内移动。因此,可避免支撑柱与扩散板摩擦而造成的毛屑与异音。又本发明的支撑结构构造简单,并设于灯管之间,因此,不会影响背光模块的厚度,并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此外,本发明的支撑结构提供多方向的支撑能力,因此具有较佳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的日本第10-326517号专利所揭露的背光模块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的台湾公告第591300号专利所揭露的背光模块示意图;
图2a为现有的台湾公告第592324号专利所揭露的背光模块示意图;
图2b为现有的台湾公告第592324号专利所揭露的另一种背光模块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支撑结构随扩散板移动的情形图;
图4b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支撑结构对扩散板提供支撑的情形图;
图4c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支撑结构对不同变形情况的扩散板提供支撑的情形图;
图5a为支撑柱顶端形成粗糙表面的情形图;
图5b为支撑柱与扩散板之间设置黏着材料的情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3a,其显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300,其具有支撑结构310、反射板320、壳体330、扩散板(光学元件)340以及灯管350。反射板320与扩散板340形成一收纳空间321。灯管350以及支撑结构310即设于收纳空间321之中,支撑结构310并位于灯管350之间。反射板320收容于壳体330所形成的一收纳空间331之中,而扩散板340则架置于壳体330之上。背光模块300的光线由灯管350提供,并朝出光面301射出。
参照图3b,其显示本发明的背光模块的支撑结构310。支撑结构310由支撑柱311以及缓冲元件312所构成。支撑柱311呈圆锥状,其材质可以为塑料。缓冲元件312为一均质块状弹性元件,其材质可以为聚氨酯、硅或橡胶。支撑柱311以及缓冲元件312的颜色为白色或透明,以避免暗带的产生。支撑柱311是以黏附的方式与缓冲元件312连接,而缓冲元件312也以黏附的方式设于反射板320之上。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如图4a所显示的,当扩散板340在平行于出光面301的方向上来回移动时,支撑柱311的顶端会随扩散板340在一可动范围d内移动。因此,可避免支撑柱311与扩散板340摩擦而造成的毛屑与异音。
同时,如图4b所显示的,由于缓冲材料312为均质块状弹性元件,因此能提供垂直于出光面方向(第一方向y)的支撑力(第一支撑力),以及平行于出光面方向(例如,第二方向x)的支撑力(第二支撑力)。因此,无论支撑柱311是否随扩散板340移动而处于垂直或倾斜的状态,缓冲材料312均能相应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例如,支撑力F1或支撑力F2),以限制扩散板340的扭曲变形。此外,如图4c所显示的,基于相同的原理,无论扩散板340的变形方向如何,缓冲材料312也均能相应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例如,支撑力F3或支撑力F4)。因此可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
此外,为增加支撑柱311与扩散板340之间的摩擦力,支撑柱311的材料也可以使用相对于扩散板而言,可以产生较大摩擦力的材质,例如透明橡胶。或,参照图5a,支撑柱311的顶端也可于制造时形成粗糙表面3111。或如图5b所显示的,在支撑柱311与扩散板340之间设置黏着材料3112,例如双面胶,以增进摩擦力。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6,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撑结构410。第二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支撑结构410中设有一螺栓313(固定元件),螺栓313穿过反射板320,并于反射板320的背面通过螺帽314而固定。由此以加强支撑结构410的支撑能力。在此实施例之中,螺栓313伸入支撑柱311的深度并不深,因此支撑柱311的顶端仍能随扩散板在该可动范围内移动。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7,其显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支撑结构510。第三实施例的特点在于,支撑结构510中设有一弹力卡扣元件315(固定元件),卡扣元件315穿过反射板320,并卡扣反射板320的背面。通过增设卡扣元件315,可加强支撑结构510的支撑能力。
由于本发明的支撑结构的支撑柱顶端会随扩散板在一可动范围内移动。因此,可避免支撑柱与扩散板摩擦而造成的毛屑与异音。又本发明的支撑结构构造简单,并设于灯管之间,因此,不会影响背光模块的厚度,并具有成本低廉的优点。此外,本发明的支撑结构提供多方向的支撑能力,因此具有较佳的支撑效果。
虽然结合以上具体的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仍可作一些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9)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一反射板;
一光学元件;以及
一支撑结构,设于该反射板上,并接触该光学元件,用以限制该光学元件的变形,该支撑结构包括一支撑柱以及一缓冲元件,该缓冲元件设于该支撑柱以及该反射板之间,
其中,该缓冲元件为一弹性元件,以使该支撑结构对该光学元件提供至少二方向的支撑力,并且,该缓冲元件容许该支撑柱的顶端在一可动范围内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结构提供一第一支撑力,该第一支撑力垂直于该背光模块的一出光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结构提供一第二支撑力,该第二支撑力平行于该背光模块的一出光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缓冲元件对该支撑柱提供该等支撑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缓冲元件为一均质块状弹性元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缓冲元件的材料是择自聚氨酯、硅以及橡胶所组成的族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缓冲元件的颜色为白色或透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柱的材料为塑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柱的材料为透明橡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柱的顶端形成有一粗糙表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还包括一黏着材料,设于该支撑柱与该光学元件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柱的颜色为白色或透明。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柱呈圆锥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结构是以黏贴的方式设于该反射板之上。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支撑结构还包括一固定元件,设于该支撑柱之上,穿过该缓冲元件,而将该支撑结构固定于该反射板之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固定元件为一螺栓。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固定元件为一弹力卡扣元件。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还包括至少二灯管,设于该光学元件与该反射板之间,其中,该支撑结构设于该各灯管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该光学元件为一扩散板。
CNB2005100530070A 2005-03-04 2005-03-04 背光模块 Active CN10035323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530070A CN100353231C (zh) 2005-03-04 2005-03-04 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530070A CN100353231C (zh) 2005-03-04 2005-03-04 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8741A true CN1648741A (zh) 2005-08-03
CN100353231C CN100353231C (zh) 2007-12-05

Family

ID=34876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530070A Active CN100353231C (zh) 2005-03-04 2005-03-04 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353231C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29897C (zh) * 2005-12-07 2009-08-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1315485B (zh) * 2007-06-01 2010-05-2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US8007161B2 (en) 2008-09-26 2011-08-3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CN102278704A (zh) * 2011-08-04 2011-12-14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支撑结构的扩散板
CN102537862A (zh) * 2008-10-21 2012-07-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WO2012129840A1 (zh) * 2011-03-31 2012-10-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03090266A (zh) * 2012-08-31 2013-05-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支撑元件
CN105938270A (zh) * 2016-05-20 2016-09-1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031744A (zh) * 2018-08-30 2018-1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US10209564B2 (en) 2016-03-29 2019-02-19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with porous optical film and a wavelength conversion layer disposed above a light source where the optical film has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ssion structures
CN110111693A (zh) * 2019-05-08 2019-08-0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40987B1 (ko) * 2000-10-14 2006-11-02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의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306329C (zh) * 2003-04-30 2007-03-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的光源
CN100345046C (zh) * 2003-07-09 2007-10-2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29897C (zh) * 2005-12-07 2009-08-19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直下式背光模组
CN101315485B (zh) * 2007-06-01 2010-05-26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
US8007161B2 (en) 2008-09-26 2011-08-30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CN102537862A (zh) * 2008-10-21 2012-07-04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WO2012129840A1 (zh) * 2011-03-31 2012-10-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102278704A (zh) * 2011-08-04 2011-12-14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带有支撑结构的扩散板
CN103090266A (zh) * 2012-08-31 2013-05-0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支撑元件
CN103090266B (zh) * 2012-08-31 2015-12-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支撑元件
US10209564B2 (en) 2016-03-29 2019-02-19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Backlight module with porous optical film and a wavelength conversion layer disposed above a light source where the optical film has a plurality of light emission structures
CN105938270A (zh) * 2016-05-20 2016-09-1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031744A (zh) * 2018-08-30 2018-12-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CN110111693A (zh) * 2019-05-08 2019-08-09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306893B2 (en) 2019-05-08 2022-04-19 Hui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with lenses having supporting portions for diffuser boar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53231C (zh) 200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48741A (zh) 背光模块
CN1221838C (zh) 笔记本计算机的液晶显示组件及其装配方法
US9645443B2 (en) Reflective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44083C (zh) 固定导光板的框架及其背光装置
CN1162738C (zh) 显示板固定框架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854843A (zh) 显示装置
CN1737655A (zh) 显示装置
CN2862090Y (zh) 双面显示液晶显示器
CN101158772A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其光学膜片固定结构
CN1932614A (zh) 双面式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块
CN1906525A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具有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移动站
CN1831598A (zh) 液晶显示设备
JP535680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648114B2 (ja) 表示装置
US8094279B2 (en) Display screen
WO2015008665A1 (ja) 表示装置
CN1558282A (zh) 直下式背光组件
CN2738273Y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装置
CN1726523A (zh) 显示系统覆层
KR10158890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1008554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757171Y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757170Y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10376751U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模块
CN1786788A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