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6244A -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6244A
CN1636244A CNA038042223A CN03804222A CN1636244A CN 1636244 A CN1636244 A CN 1636244A CN A038042223 A CNA038042223 A CN A038042223A CN 03804222 A CN03804222 A CN 03804222A CN 1636244 A CN1636244 A CN 1636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rameter value
recording
recor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42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36244B (zh
Inventor
南野顺一
出口博纪
赤木俊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6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6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36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6244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Overwr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11B2020/1457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wherein DC control is performed by calculating a digital sum value [DSV]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4Recording involving phase-change eff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用于在可重写记录介质上记录调制数据的记录装置,包括数据调制部件,用于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数据;参数值改变部件,用于改变规定的调制规则的至少一个参数值;和记录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的数据。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记录数据到可重写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以及可重写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近来,已经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数字记录介质。传统数字记录介质包括,例如可重写光盘,比如DVD-RW盘。DVD-RW盘通常允许数据被重写大概1000次,并且用作记录视频和音频以及计算机使用的数据。
DVD-RW盘采用8/16调制作为用于记录数据的调制规则。根据8/16调制,一个8位的数据符号被转换成16位的码字。存在多个可用于一个数据符号的多个码字。由于状态信息和DSV(数字总数值),可确定选择多个码字的哪一个。
如下获得该DSV。每个选择的码字由NRZI(不归零倒置)系统转换。根据合成码,为每个选择的码字获得CDS(码字数字总数)。将这些CDS加到所获得的DSV上。
还根据现在所选择的码字(当前码字)的后续码字的DSV选择码字。
参考由当前码字后续相邻码字表示的参考状态信息(2位),通过将当前码字(16位)转换为8位数据符号来执行解调。对于开始数据记录,状态信息的初始值被设置为规定的固定值,并且DSV的初始值被设置为0。
上述技术有以下的不便之处。当相同的数据重复地记录在光盘的相同位置时,相同图案的标志记录在光盘的相同位置。其次,通过记录标志多次熔化和固化光盘的记录薄膜的部分,而不用记录标志的部分则不用熔化和固化。在被熔化和固化了多次的部分和没有被熔化和固化之间的边界区域,可以检测记录薄膜。作为从标记开始的向前和向后扩展的检测的结果,损坏了再现信号的质量以及减少了光盘的可重写次数。
本发明的公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将记录调制数据记录到可重写记录介质的记录装置,包括数据调制部件,用于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数据;参数值改变部件,用于改变规定的调制规则的至少一个参数值;和记录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规定的调制规则是状态类型调制规则,而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值是一个状态的初始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规定的调制规则使用数字总数值,而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值是数字总数值的初始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数值改变部件随机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数值改变部件按规定的顺序改变所述至少一个参数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记录装置还包括存储部件,用于存储先前使用的参数值,其中参数值改变部件随机选择一个参数值,对该参数设置一个与先前使用的参数值不同的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用于将记录调制数据记录到可重写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包括步骤: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数据;改变规定的调制规则的至少一个参数值;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将调制数据记录在其上的可重写记录介质。该调制数据通过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数据而获得,并且规定的调制规则的至少一个参数值是可改变的。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根据记录在可重写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结束位置启动记录数据的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包括参数值改变部件,用于改变表示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的目标值的参数值;偏移量改变部件,用于改变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使得当数据记录进行时,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接近目标值;和记录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位置记录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数值改变部件随机改变参数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数值改变部件按规定的顺序改变参数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记录装置还包括存储部件,用于存储先前使用的参数值,其中参数值改变部件随机选择一个参数值,对该参数设置一个与先前使用的参数值不同的参数值。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根据记录在可重写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结束位置启动记录数据的记录方法。该记录方法包括步骤:改变表示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的目标值的参数值;改变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使得当数据记录进行时,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接近目标值;和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位置记录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将数据记录在其上的可重写记录介质。根据已经记录在其上的数据终止位置确定数据的记录开始位置。确定数据的记录位置使得当数据记录进行时,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接近目标值。代表目标值的参数值是可改变的。
因此,这里描述的本发明即使当相同的数据重复记录在相同的位置时,可提供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介质的优点,以抑制光盘中可重写次数的减少。
那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参考附图在阅读和理解随后的详细描述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的优点将十分的明显。
附图简述
图1显示符合DVD-RW标准的光盘结构;
图2显示LPP码转换表;
图3显示说明LPP信息结构的表格;
图4是说明连接操作的时间图;
图5A显示数据不连续性的例子,该不连续性是先前记录的数据和新记录的数据之间的间隙的结果;
图5B显示数据不连续性的例子,该不连续性是先前记录的数据被新记录的数据覆盖的结果;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例子的光盘装置101的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说明图6中所示的光盘装置101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说明图7中所示的光盘装置101的系统控制部件115的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9A显示主转换表的例子;
图9B显示子转换表的例子;
图10A显示了示出帧号和同步号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的例子。
图10B显示主转换表的例子;
图11是说明由图7中所示光盘装置101执行的8/16调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个例子的光盘装置201的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说明图12中所示的光盘装置201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4是说明图13中所示的光盘装置201的系统控制部件232的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5是说明图13中所示的光盘装置201的PLL电路240的示例性结构的方框图;
图16是说明当数据记录进行时,改变应当被记录的数据的位置产生偏移量的方式的曲线图;
图17A是说明图13中所示第一时间信号发生器236的操作的时间图;
图17B是说明图13中所示第二时间信号发生器237的操作的时间图;
图18是说明启动数据记录操作时序的时间图。
图1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个例子的光盘装置301的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在此之后,将通过说明例子并参考附图的方式来描述本发明。
示例1
作为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例子的光盘装置在其上记录数据和从其上重现数据的示例性光盘,将描述符合DVD-RW(可重写数字通用盘)的光盘。首先,将描述DVD-RW。
(DVD-RW)
图1显示符合DVD-RW标准的光盘结构。该光盘具有螺旋记录沟槽(凹轨)。通过将光束指向凹轨以改变记录薄膜的光特性将数据记录在光盘上,该记录薄膜由相敏材料或类似材料构成以形成记录标志。
待记录的数据构成ECC(错误修正码)块,该ECC块是用于错误修正的最小单元。一个ECC块包括16个扇区,并且每个扇区包括26个帧。每个帧包括通过执行2字节的同步信号和91字节数据的8/16调制所获得的编码(即,总共有1448T的编码,该编码是32T同步段(SY)和1456T数据段(DATA)的总和)。这里,“1T”代表记录标志的单元时间长度,并且对应在DVD-RW的标准速度上的38.2ns(1/(26.16MHz))。
该同步段包括有包含“具有14T长度的记录标志和具有4T长度的间隔(夹在两个记录标志之间的区域)”或“具有14T长度的间隔和具有4T长度的记录”的编码。每个扇区的第一位的帧(帧0)包含被称之为“数据ID”的4字节地址信息,和被称之为“IED”(ID错误检测编码)的2字节错误检测编码。凹轨具有在规定频率上的抖动轨道。该抖动轨道的频率大概是按标准速度的140.6kHz。具有记录标志的单位时间长度的时钟信号能通过将抖动轨道的频率乘上186来获得(140.6kHz×186=26.16MHz)。即是,1个抖动轨道具有186T的长度,而1个帧(1448T)包括8个抖动轨道。
该光盘具有称之为在制造过程中形成的“岸台预制凹坑(landpre-pit)”的凹坑。该岸台预制凹坑从由光照射的表面凹下,并且存在于夹在两个凹轨之间的凸轨中。该岸台预制凹坑表示用于记录的参考位置和物理地址信息。该岸台预制凹坑与紧贴凹轨内侧的凸轨相关,并且位于抖动轨道的顶点。
在包括在一个扇区的26个帧中,偶数帧被称之为“EVEN帧”,以及奇数帧被称之为“ODD帧”。帧0被称之为“EVEN同步帧”,并且帧1被称之为“ODD同步帧”。基本地,3位LPP编码位于包括在每个EVEN帧中的8个抖动轨道中的头三个抖动轨道的顶点处。
图2显示了LPP码的含义(LPP码转换表)。在紧贴给定凹轨的LPP码和紧贴该给定凹轨外侧的LPP码按径向方向重叠处,紧贴凹轨外侧的LPP码移动到ODD帧,以阻止两个LPP码之间发生串扰。一个扇区定义了13个LPP码。从而通过表格2执行反相转换,一个扇区就可以获得1-位同步码和12-位LPP信息。
图3显示了LPP信息的结构。一块LPP信息包括一个ECC块(16个扇区)。在对于每个扇区的12位LPP信息中,头4位(位1到位4)被称之为“RA”(相对地址),并代表ECC块中的扇区号。剩下的8位(位5到位12)被称之为“DATA”并代表两对错误修正编码(奇偶校验)和2对物理地址信息(ECC块的地址)。
图4是说明连接操作的时间图。对于将数据记录到光盘,数据被记录在圆周位置,使得每个帧中的第一岸台预制凹坑覆盖有14T长的记录标志或者包括在记录数据的同步段中的间隔。通过将ECC块作为最小单元来执行记录,并且在ECC块的第一个扇区的第一个帧的第十八个字节处开始和结束。“连接”表示将待记录的新数据和先前记录的数据结合。如果连接导致失败,便出现数据不连续性。图5A显示数据不连续性的例子,该不连续性是先前记录的数据和新记录的数据之间的间隙的结果。图5B显示数据不连续性的例子,该不连续性是先前记录的数据被新记录的数据覆盖的结果。为了避免生成这样的数据不连续性,期望执行高精度的连接。
(光盘装置)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例子的光盘装置101的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光盘装置101包括调制部件105,用于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例如,8/16调制)调制数据,参数值改变部件102,用于改变规定的调制规则的至少一个参数值,和记录部件127,用作将已经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的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这样,光盘装置101担当记录装置,用作将调制的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
例如,参数值改变部件102在每次新数据被记录到光盘100上时改变至少一个参数值。参数值改变部件102可随机或按规定的顺序改变至少一个参数值。改变至少一个参数值允许相同的数据被转换成不同的调制数据。因此,当请求将相同的数据重复记录到相同位置时,不同的调制数据被记录在相同的位置,而不是将完全相同的数据记录到相同的位置。从而,抑制了对光盘100的记录薄膜的损坏,并且因此抑制光盘100的可重写次数的减少。
对于一个参数值,当改变时,可使用允许相同的数据被转换成不同的调制的数据的任何值。例如,如果规定的调制规则是状态类型的调制,参数值可以是状态的初始值。或者,如果规定的调制规则使用DSV(数字总数值),参数值可以是DSV的初始值或者DSV的目标值。或者,对于至少一个参数值,可使用状态的初始值和DSV的初始值的结合。
现在,将更详细的描述光盘装置101的结构。
图7是说明光盘装置101的详细结构的方框图。
光盘装置101包括触头部件112,再现部件113,解调部件114,系统控制部件115,主转换部件116,子转换部件117,NRZI转换部件118和119,CDS操作部件120和121,DSV比较部件122,扫描宽度确定部件123,状态选择器124,码字选择器125,并行—串行(P/S)转换部件126,和记录部件127。
光盘装置101将具有图1中所示格式的数据记录在光盘100上。光盘装置101还将记录在光盘100上的数据重现。
触头部件112将光束指向光盘100并检测由光盘100反射的光,并且因此将记录在光盘100上的数据作为模拟调制信号输出。再现部件113对触头部件112输出的模拟调制信号执行模数转换,以输出再现信号。解调部件114解调从再现部件113输出的再现信号,以输出解调信号。该解调信号输出到系统控制部件115。系统控制部件115输出用于控制数据图案生成处理的控制信号(例如,同步门信号,数据门信号等)。同步门信号和数据门信号都输出到主转换部件116和子转换部件117。
图8是说明系统控制部件115的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系统控制部件115包括用于改变DSV的初始值的DSV初始值改变部件103,和用于改变状态初始值的状态初始值改变部件104。例如,DSV初始值改变部件103可在每次将新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时随机设置DSV的初始值。DSV初始值改变部件103可从规定数量的候选值中随机选择一个值,该候选择数值包括例如0,1和-1,或者可根据规定的计算等式计算DSV的初始值。状态初始值改变部件104可在每次将新数据记录到光盘100上时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状态。
返回到图7,将描述主转换部件116和子转换部件117。
主转换部件116具有多个位于其中的转换表。该多个表包括如图9A中所示的主转换表和如图10B中所示的主转换表。
子转换部件117具有多个位于其中的转换表。该多个表包括如图9B中所示的子转换表和如图10C中所示的子转换表。
当从系统控制部件115输出的同步门信号处于“使能”状态,主转换部件116使用如图10B中所示的主转换表将同步号转换为同步码,并且子转换部件117使用如图10C中所示的子转换表将同步号转换为同步码。
当系统控制部件115输出的数据门信号处于“使能”状态,主转换部件116使用如图9A中所示的主转换表将数据符号转换为码字和下一状态编码,并且子转换部件117使用如图9B中所示的子转换表将数据符号转换为码字和下一状态编码。
图9A显示主转换表的结构,该主转换表用作为数据段进行8/16调制的主转换表。图9B显示子转换表的结构,该子转换表用作为数据段进行8/16调制的子转换表。
主转换表(图9A)和子转换表(图9B)各包括分别显示状态1到状态4的四个子表。该四个子表各包括用于每个数据符号的一个码字和下一状态。码字表示当转换当前数据符号时所选择的码字。下一状态表示当转换当前数据符号时所选择的状态。下一状态用作维护码字连接点的扫描宽度限制,还用作指定用于解调的状态信息位。
在8/16调制中,子转换表只为数据符号0到87准备。对于数据符号88以后的等等,使用主转换表的用于状态4的子表,而不使用子转换表的用于状态1的子表。使用主转换表的用于状态2的子表,而不使用子转换表的用于状态2的子表。使用主转换表的用于状态3的子表,而不使用子转换表的用于状态3的子表。使用主转换表的用于状态1的子表,而不使用子转换表的用于状态4的子表。由此,如果选择子转换表,可能不满足扫描宽度限制。这里,“扫描宽度限制”表示存在于位“1”和下一个位“1”之间位“0”的个数的限制。限制位“0”的数量以使得不小于最小极性倒置间隔或不大于最大极性倒置间隔。
每个码字包括基于所使用的转换表的状态的状态信息位。解调数据时参考该状态信息位。在图9A和9B中所示例子,码字的第0位和第12位对应状态信息位。对于状态1或状态4,状态信息位是“0,0”,“0,1”,“1,0”,“1,1”。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关心”状态信息位。对于状态2,状态信息位是“0,0”。对于状态3,状态信息位是“0,1”,“1,0”,或“1,1”。
在图9A和9B中,对应于下一状态1或4的码字的每一个只具有一个对应的数据符号。构建表使得指定数据符号,而不用参考状态信息位。对应于2或3的下一状态的码字具有多个对应数据符号。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码字(16位)和包括在下一码字中的状态信息位(2位)指定数据符号(8位)。即是,对应于给定码字的数据符号可通过参考包括在下一码字中的状态信息位来获得。
图10A显示说明帧号和同步号之间对应关系的表的结构。图10B显示用于同步段的示例主转换表的结构。图10C显示用于同步段的示例子转换表的结构。
利用为图10A中所示的每个帧号指定的同步号选择同步码。主转换表(图10B)和子转换表(图10C)各包括分别显示状态1/状态2的子表和显示状态3/状态4的子表。也就是说,状态1和状态2使用相同的子表。类似地,状态3和状态4使用相同的子表。同步段的下一个码字的状态(即下一状态)总是1。
每个同步码包括状态信息位。在图10B和10C中所示例子,同步码的第0位和第12位对应状态信息位。对于状态1或状态2,状态信息位是“0,0”。对于状态3或状态4,状态信息位是“1,0”。同步段的状态和状态信息位之间的关系与数据段的状态和状态信息位之间的关系相同。
这样,构建光盘装置101使得能改变状态的初始值。因此,每次新数据符号记录到光盘100时,能改变状态转变的方式。结果,即使要求将相同的数据记录到光盘100的相同的位置上,可以用不同的记录模式将数据记录在相同的位置。
返回到图7,进一步描述光盘装置101。为了简便,在下面的描述中,从主转换部件116输出的同步码和码字都被称之为“主转换码”,并且从主转换部件116输出的下一状态被称之为“主转换状态”。类似地为了简便,从子转换部件117输出的同步码和码字都被称之为“子转换码”,并且从子转换部件117输出的下一状态被称之为“子转换状态”。
NRZI转换部件118执行主转换码的NRZI转换。NRZI转换部件119执行子转换码的NRZI转换。
CDS操作部件120根据NRZI转换部件118的输出计算CDS,并且输入计算结果CDSmain。CDS操作部件121根据NRZI转换部件119的输出计算CDS,并且输入计算结果CDSsub
扫描宽度测定部件123根据NRZI转换部件119的输出和码字选择器125的输出,测定数据连接点的扫描宽度是否满足10位的最小极性倒置间隔的扫描宽度限制。如果扫描宽度被确定为满足扫描宽度限制,扫描宽度测定部件123输出“H”(高电平信号)。如果扫描宽度被确定为不满足扫描宽度限制,扫描宽度测定部件123输出“L”(低电平信号)。
DSV比较部件122设置当前DSV的总和作为DSVtotal。如果扫描宽度测定部件123的输出是“L”,DSV比较部件122输出“L”并将(DSVtotal+CDSmain)替换成DSVtotal。如果扫描宽度测定部件123的输出是“H”,仅当(DSVtotal+CDSmain)的绝对值等于或小于(DSVtotal+CDSsub)的绝对值时,DSV比较部件122输出“L”并将(DSVtotal+CDSmain)替换成DSVtotal。否则,DSV比较部件122输出“H”并也将(DSVtotal+CDSsub)替换成DSVtotal。DSVtotal值由DVD初始值改变部件103复位。当新数据记录在光盘100上时,复位DSVtotal的值。例如,DSVtotal的值被复位成随机值。
这样,构建光盘装置101使得能改变DSV的(DSVtotal复位到的)初始值。因此,每次新数据符号记录到光盘100时,能改变选择主转换表和子转换表的方式。结果,即使要求将相同的数据记录到光盘100的相同的位置上,可以用不同的记录模式将数据记录在相同的位置。但是,如果DSV的初始值的绝对值非常大,只为相同的数据符号选择相同的记录模式,因为DSV控制运行以减少DSV的绝对值。因此,DSV的初始值最好限于±4的范围内(不小于-4但不大于正+4)。
当DSV比较部件122的输出是“L”时,状态选择器124输出主转换状态作为下一状态。如果DSV比较部件122的输出是“H”,状态选择器124输出子转换状态作为下一状态。从状态选择器124输出的下一状态被输入到主转换部件116和子转换部件117的每一个,并且被用作选择下一转换表。
当DSV比较部件122的输出是“L”时,码字选择器125有选择地输出NRZI转换部件118的输出。如果DSV比较部件122的输出是“H”,码字选择器125有选择地输出NRZI转换部件119的输出。
也就是说,码字选择器125输出由提供较小DSV的绝对值的转换表转换的同步码或码字。这样,能抑制NRZI信号的DC部分。
并行—串行转换部件126将来自码字选择器125的并行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并把串行数据输出到记录部件127。记录部件127生成对应于从并行—串行转换部件126输出的串行数据的光转换信号,并利用触头部件112将光转换信号记录在光盘100上。
可以从上面理解,主转换部件116,子转换部件117,NRZI转换部件118和119,CDS操作部件120和121,DSV比较部件122,扫描宽度测定部件123,状态选择器124,码字选择器125,和并行—串行(P/S)转换部件126一起担任调制部件105(图6),用作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例如,8/16调制)调试数据。系统控制部件116担任参数值改变部件(图6),用作改变规定的调制规则的至少一个参数值。
接着,参考流程图描述光盘装置101的操作。在8/16调制数据段和同步段中,恰当地使用主转换表和子转换表使得DSV的值是规定的值。
图11是说明光盘装置101用于8/16调制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随机设置DSV的初始值和状态初始值(步骤S1)。这样,即使相同的数据被重复记录在相同的位置,可以用不同的记录模式将数据记录在相同的位置,并因此抑制可重写次数的减少。
接着,利用主转换表和子转换表生成将被记录在同步段中的同步码或将被记录在数据段中的码字(步骤S3)。特别地,为了将同步码记录在同步段中,图10B中所示的主转换表和图10C中所示的子转换表用作将对应于图10A中所示的帧号的同步号转换为同步码。为了将码字记录在数据段中,图9A中所示的子转换表和图9B中所示的子转换表用作将数据符号转换为码字。
在另一种情况下,根据紧接的先前的转换确定的下一状态确定待使用的状态。
在步骤S4中,由利用主转换表执行的转换所获得的同步码或码字还可由NRZI转换处理。根据NRZI转换结果计算CDS。计算结果被输出为CDSmain。由利用子转换表执行的转换所获得的同步码或码字还可由NRZI转换处理。根据NRZI转换结果计算CDS。计算结果被输出为CDSsub
在步骤S5中,事先计算连接点的扫描宽度,其中由利用子转换表执行的转换所获得的同步码或码字连接到先前处理的同步码或码字,并且确定扫描宽度是否满足规定的扫描宽度限制(步骤S5)。如果扫描宽度被确定满足规定的扫描宽度限制,处理进行到步骤S6。如果扫描宽度被确定不满足规定的扫描宽度限制,处理进行到步骤S7。只考虑由利用子转换表执行的转换所获得的同步码或码字来确定行长度是否满足规定的扫描宽度限制的原因如下:利用主转换表执行的转换总满足扫描宽度限制,然而利用子转换表执行的转换有时不满足扫描宽度限制。
当判定不满足扫描宽度限制时,采用主转换表执行转换。这样,肯定能满足用于8/16调制的扫描宽度限制。在步骤S6中,将当前(最近)DSV和CDSmain的总和的绝对值与当前(最近)DSV和CDSsub的总和的绝对值比较。如果前者等于或小于后者,处理进行到步骤S7。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处理进行到步骤S9。
在步骤S7中,当前DSV和CDSmain的总和重新设置为DSV。然后,选择由利用主转换表执行的转换所获得的同步码或码字作为待记录的编码(步骤S8)。
在步骤S9中,当前DSV和CDSsub的总和重新设置为DSV。然后,选择由利用子转换表执行的转换所获得的同步码或码字作为将被记录的编码(步骤S10)。
如上所述,判断是否所有的数据已经被记录(步骤S11)。如果记录了所有的数据,结束处理。如果没有记录所有的数据,处理返回到步骤S3。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例子,每当新数据被记录到光盘上时,随机地改变DSV的初始值和状态的初始值。因此,即使相同的数据被重复记录在相同的位置,可以用不同的记录模式将数据记录在相同的位置。结果,抑制可重写次数的减少。
例2
图12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个例子的光盘装置201的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光盘装置201包括参数值改变部件203,用于改变与规定的参考位置相关的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的目标值;偏移量改变部件202,用于改变与规定的参考位置相关的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使得当数据记录进行时,使得偏移量接近目标值;和记录部件204,用于在光盘100上的数据记录位置记录数据。这样,光盘装置201担当记录装置,用作根据记录到光盘100上的数据的结束位置来起始数据的记录。
例如,参数值改变部件203在每次新数据被记录到光盘100上时改变参数值。参数值改变部件203可随机或按规定的顺序改变参数值。通过改变参数值,相同的数据允许被记录在稍微不同的位置。因此,当请求重复记录相同的数据到相同位置时,数据被记录在稍微不同的位置,而不是实际将相同的数据记录到相同的位置。结果,抑制了对光盘100的记录薄膜的损坏,并且因此抑制光盘100的可重写次数的减少。
现在,将更详细的描述光盘装置201的结构。
图13是说明光盘装置201的详细结构的方框图。
光盘装置201包括主轴电机212,拾取头213,电机驱动器214,电源控制电路215,光束驱动电路216,再现放大器217,预制凹坑再现电路218,抖动轨道再现电路219,数据再现电路220,再现时钟生成电路221,预制凹坑窗口保护电路222,预制凹坑同步检测电路223,预制凹坑解调电路224,预制凹坑地址提取电路225,数据同步检测电路226,数据同步窗口保护电路227,8/16解调电路228,数据ID提取电路229,记录时钟生成电路230,锁检测电路231,系统控制部件232,记录控制电路233,错误修正电路234,和8/16调制电路235。
主轴电机212按照规定的旋转频率旋转光盘100。主轴电机212由电机驱动器214驱动。
拾取头213将具有预定的再现强度的光束指向光盘100。根据从光束驱动电路216输出的驱动信号控制从拾取头213输出的光束。根据从电源控制电路215输出的再现强度控制信号控制光束驱动电路216。由光盘100反射的光表示光盘100的记录薄膜的被光束照射的部分的光特性和物理特性。由光盘100反射的光入射到拾取头213。
拾取头213包括多个光接收电路(没有示出)。该多个光接收电路的每一个将由光盘100反射的一定量的光转换为电信号。
再现放大器217通过添加从多个光接收电路输出的电信号生成总和信号(RF信号或射频信号),还生成不同于从光接收电路输出的放大的RF信号和电信号的信号(推—拉信号),这些光接收电路沿着基本与光盘100的轨道平行的直线互相隔开。RF信号输出到数据再现电路220。推—拉信号输出到预制凹坑再现电路218和抖动轨道再现电路219。
预制凹坑再现电路218包括一个用于比较推—拉信号的电平和削波电平(实际上是(i)岸台预制凹坑和(ii)抖动的波形的最大电平之间的中间值)的比较器(没有示出)。如果推—拉信号的电平比削波电平高,预制凹坑再现电路218输出“H”电平预制凹坑信号。如果推—拉信号的电平比削波电平低,预制凹坑再现电路218输出“L”电平预制凹坑信号。
抖动轨道再现电路219包括一个允许抖动频率分量(在标准速度下,140.6kHz及其附近)能通过其间的BPF(带通滤波器),和用于比较从BPF输出的信号电平和削波电平(实际上是抖动幅度的中间值)的比较器(没有示出)。通过使推—拉信号通过BPF,可以除去推—拉信号的噪声分量和岸台预制凹坑分量。如果从BPF输出的信号电平比削波电平高,抖动轨道再现电路219输出“H”电平抖动信号。如果从BPF输出的信号电平比削波电平低,抖动轨道再现电路219输出“L”电平抖动信号。
数据再现电路220包括用于比较RF信号电平和削波电平(在其上在规定区段内的“H”信号电平的最近总和基本上等于在规定区段内的“L”信号电平的最近总和的值)的比较器(没有示出)。如果RF信号电平比削波电平高,数据再现电路220输出“H”电平数据再现信号。如果RF信号电平比削波电平低,数据再现电路220输出“L”电平数据再现信号。
再现时钟生成电路221控制再现时钟的频率,使得数据再现信号的“H”电平部分或“L”电平部分的最短长度(3T)对应3个周期的再现时钟并还使得数据再现信号的“H”电平部分或“L”电平部分的最长长度(14T)对应14个周期的再现时钟。这样,再现时钟生成电路221生成具有1T频率的再现时钟。
预制凹坑窗口保护电路222根据先前检测的预制凹坑信号的位置,预测出下一个将被检测的预制凹坑信号的位置,并且消除在预测的位置的其它位置上检测到的预制凹坑信号。这样,减少了预制凹坑的错误检测。
预制凹坑同步检测电路223从预制凹坑窗口保护电路222输出的预制凹坑信号提取对应于LPP码的第一岸台预制凹坑的预制凹坑同步信号。
预制凹坑解调电路224与预制凹坑同步信号同步并且根据图2中所示的表将预制凹坑信号转换为预制凹坑信息。
预制凹坑地址提取电路225与预制凹坑信息的EVEN同步帧或ODD同步帧同步,获得RA和LPP信息,将LPP信息存储到基于RA的存储器中,执行规定的错误修正,并且提取预制凹坑地址。
数据同步检测电路226按照再现时钟的计时同步数据再现信号,检测包括14T长的记录标志和4T长的间隔或14T长的间隔和4T长的记录标记,并输出数据同步检测信号。
数据同步窗口保护电路227根据先前检测的数据同步检测信号的位置,预测出下一个待检测的数据同步检测信号的位置,并且消除在预测的位置的其它位置上检测到的数据同步检测信号。这样,减少了数据同步的错误检测。
8/16解调电路228根据从数据同步窗口保护电路227输出的数据同步检测信号执行8/16解调,并输出解调的数据。
数据ID提取电路229从解调的数据中提取数据ID。
记录时钟生成电路230生成记录时钟。记录时钟的频率由抖动信号和预制凹坑信号控制。后面将描述记录时钟生成电路230。
锁检测电路231检测记录时钟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是否稳定,并输出时钟信号。
系统控制部件232参考提取的预知凹坑地址或数据ID用作检测地址锁定信号,该锁定信号指明拾取头213已经到达数据待记录的地址以及和记录时钟被稳定。如果检测到时钟信号,系统控制部件232指示记录控制电路233开始记录操作。
图14是说明系统控制部件232的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
系统控制部件232包括参数值改变部件203,用于改变与规定的参考位置相关的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的目标值。例如,参数值改变部件203可在每次新的数据被记录到光盘100上时随机改变参数值。由参数值改变部件203设置的参数值被输出到记录时钟生成电路230。
返回到图13,记录控制电路233判断数据是否记录到记录开始位置之前紧接的光盘100的位置,以响应来自系统控制部件232的指令以启动记录操作。如果数据没有记录到记录开始位置之前紧接的点,记录控制电路233根据预知凹坑信号确定记录开始点并生成再现门信号。如果数据记录到记录开始位置之前紧接的点,记录控制电路233根据数据同步检测信号确定记录开始点并生成再现门信号。
错误修正电路234响应记录门信号,将错误修正码添加到待记录的数据。
8/16调制电路235通过对错误修正电路234的输出执行8/16调制来生成调制信号,将调制信号与记录时钟同步,并输出合成的信号。
电源控制电路215响应记录门信号,将记录能量控制信号输出到光束驱动电路216。
光束驱动电路216根据规定的写策略将调制信号组成为多脉冲信号,并根据记录能量控制信号输出驱动信号。
拾取头213将驱动信号转换为光束,并将光束指向光盘100的记录薄膜。被光束照射的记录薄膜部分的光学特性被改变。结果,在记录薄膜上形成记录标记。
记录时钟生成电路230包括第一计时信号生成器236,第二计时信号生成器237,相差检测器238,滤波器239和PLL(锁相环)电路240。
第一计时信号生成器236输出第一方波。第一计时信号生成器236包括计数器(没有示出),用于计数记录时钟的边缘(上升边缘或下降边缘)的数量,和匹配检测电路(没有示出),用于在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规定值(B)时输出“H”电平并在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规定值(C)时输出“L”电平。响应预制凹坑同步信号,计数器的计数值被预设为规定的值(A)。如果预制凹坑同步信号没有被输入到第一计时信号生成器236,第一计时信号生成器236在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规定值(D)后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复位到“0”。响应预制凹坑同步信号预设计数器而不管记录(输出了记录门信号)或者没有记录(没有输出了记录门信号)数据。
第二计时信号生成器237输出第二方波。第二计时信号生成器237包括计数器(没有示出),用于计数记录时钟的边缘(上升边缘或下降边缘)的数量,和匹配检测电路(没有示出),用于在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规定值(B)时输出“H”电平并在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规定值(C)时输出“L”电平。响应数据同步检测信号,计数器的计数值被预设为规定的值(E)。如果数据同步检测信号没有被输入到第二计时信号生成器237,第二计时信号生成器237在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规定值(D)后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复位到“0”。响应数据同步检测信号预设计数器而不管记录(输出了记录门信号)或者没有记录(没有输出了记录门信号)数据。
规定值(A)和(E)使得当岸台预制凹坑和14T长的记录标志的中心或数据同步段的间隔按重叠状态记录时,第一方波的相位和第二方波的相位差是“0”。规定值(D)是若干抖动的一个周期长度。
相差检测器238只有在记录进行(输出了记录门信号)的情况下运行,并输出表明第一方波和第二方波的相位差的第一相差信号。
滤波器239输出修正量信号,该信号通过限制第一相差信号的时间轴改变量而获得。滤波器239通过使用例如LPE(低通滤波器)而实现。对第一相差信号的时间轴改变量进行限制,使得用于再现已经由光盘装置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的装置的数据再现PLL的响应速度能通过再现时钟的生成充分地跟踪,所述被再现的数据已经由本例中光盘装置记录到光盘上。
通常,PLL的响应速度最好为9kHz或更高。当改变从记录开始位置起的记录位置偏移量上的速率,也就是说改变从记录开始位置起记录位置偏移的速率太高,PLL不能在数据再现时跟踪记录信号的时间轴改变。另一方面,为了提高防止相同的数据写在相同的位置的效果,改变从记录起始位置起的记录位置偏移量上的速率最好是越高越好。因此,改变记录位置的偏移量的速率最好是9kHz或更少,这样就不超过再现PLL的响应速度。
PLL电路240根据预制凹坑信号和抖动信号控制记录时钟的频率。PLL电路240还控制记录时钟的频率,使得来自滤波器239的修正量信号(即,第一方波和第二方波的相位差)接近来自系统控制部件232的参数值。
图15是说明PLL电路240的示例性结构的方框图。
PLL电路240包括,例如噪声滤波器241,相位比较器242,充电泵243,第一LPF 244,VCO 245,分频器246,相差检测器247,加法器248,第二LPF 249和移相器250。
噪声滤波器241从抖动信号中除去等于或小于规定电平的作为噪声的“H”电平脉冲和“L”电平脉冲
相位比较器242比较由噪声滤波器241除去了噪声的抖动信号的相位和从相位移动器250输出的移相频分时钟的相位,并输出表示比较结果的第二相差信号。
充电泵243将从相位比较器242输出的第二相差信号转换成电压电平信号。
第一LPF 244将高电位成分从输出于充电泵243的电压电平信号中除去。
VCO 245与第一LPF 244除去了高电位成分的电压电平信号相一致的频率振荡,并输出记录时钟。
分频器246将记录时钟的频率除以186以输出频分时钟。
相差检测器247在每次输入预知凹坑信号时检测预制凹坑和抖动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并输出代表检测结果的第三相差信号。
第二LPF 249把相差检测器247输出的第三相差信号中的高电位成分除去,并输出通过限制第三相差信号的时间轴改变量而获得的信号。
加法器248将从第二LPF 249输出的信号,修正量信号和通过变极器的参数值相加,并输出一个附加修正量信号。
移相器250根据附加修正量信号移动频分时钟的相位,并输出相移频分时钟。
可从上面理解,系统控制部件232担任参数值改变部件203(图12),用于改变表示从规定的参考位置起的记录位置的偏移量的目标值的参数值。记录时钟生成电路230担任偏移量改变部件202(图12),用于改变与规定的参考位置相关的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使得当数据记录进行时,使得偏移量接近目标值。电源控制电路215和光束驱动电路216一起担任记录部件204(图12),用于在光盘100上的数据记录位置记录数据。
光盘装置201将记录时钟的频率或相位与根据记录在光盘100上数据所获得的再现时钟的频率或相位同步。在数据记录启动之后,光盘装置201按照规定的时间常量改变记录时钟的频率或相位。这样,实际记录数据的位置可根据数据应当被记录的位置(规定的参考位置)偏移。在记录进行时,从数据应当被记录的位置(规定的参考位置)起的偏移量可被改变。应当被记录的位置(规定的参考位置)是例如岸台预制凹坑覆盖14T长的记录标记或间隔的位置。应当被记录的位置(规定的参考位置)起的最大允许偏移量是例如2T。
图16是说明当数据记录进行时,改变从数据应当被记录的位置(规定的参考位置)起的偏移量的方式的曲线图。最后的偏移量(偏移量的目标值)由参数值改变部件203设置在数据应当被记录的位置(规定的参考位置)起的最大允许偏移量之内,例如2T。
最后的偏移量(偏移量的目标值)可随机或按规定的顺序从规定数量的候选值中选择,候选值包括例如2T,T,0,-T和-2T。或者,最后的偏移量(偏移量的目标值)可根据规定公式计算。
在图16中,实线A显示当偏移量的目标值被设置为2T时,偏移量的改变情况。实线B显示当偏移量的目标值被设置为T时,偏移量的改变情况。实线C显示存当偏移量的目标值被设置为-T时,偏移量的改变情况。实线D显示当偏移量的目标值被设置为-2T时,偏移量的改变情况。
图17A是说明第一时间信号发生器236(图13)的操作的时间图。
响应从预制凹坑同步检测电路223输出的预制凹坑同步信号,构建在第一时间信号发生器236中的计数器的计数值被预设为“24”。计数器计数记录时钟的边缘(上升边缘或下降边缘)的数量。当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46”时,第一时间信号发生器236输出“L”电平信号。当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139”时,第一时间信号发生器236输出“H”电平信号。当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185”时,计数值被复位到“0”。在这种方式下,第一时间信号发生器236可替换地输出具有“H”电平和“L”电平的第一方波。第一方波具有186T的周期。
图17B是说明第二时间信号发生器237(图13)的操作的时间图。
响应从数据同步检测电路226输出的数据同步检测信号,构建在第二时间信号发生器237中的计数器的计数值被预设为“32”。计数器计数记录时钟的边缘(上升边缘或下降边缘)的数量。当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46”时,第二时间信号发生器237输出“L”电平信号。当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139”时,第二时间信号发生器237输出“H”电平信号。当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185”时,计数值被复位到“0”。在这种方式下,第二时间信号发生器237可替换地输出具有“H”电平和“L”电平的第二方波。第二方波具有186T的周期。
调整第一方波和第二方波,以便使两者之间的相差为“0”,除非数据记录位置有偏移。由此,如果数据记录位置向前偏移,第二方波相对于第一方波具有向前的相移。如果数据记录位置向后偏移,第二方波相对于第一方波具有向后的相移。
图18是说明开始数据记录操作时序的时间图。
一旦接收了来自系统控制部件232的指令并启动记录操作后,记录控制电路233根据响应记录时钟而运行的计时器(没有显示)运行。记录控制电路233响应数据同步检测信号输出记录门信号(上升)。
当输出记录门电路时,光盘装置201的每个电路开始记录操作,并且禁止对预设构建在第二时间信号发生器237内的计数器进行预先设置。
当数据记录位置向前偏移,紧接开始数据记录操作之后输出具有与第一方波相位相关的向前相位的第二方波。如果数据记录位置向后偏移,紧接开始数据记录操作之后输出具有与第一方波相位相关的向后相位的第二方波。在开始数据记录操作之后,第一方波的相位和第二方波的相位根据对记录偏移的控制而改变。相差检测器238检测第一方波和第二方波之间的相位差,并输出表示检测结果的第一相差信号。滤波器239输出修正量信号,该信号通过限制第一相差信号的时间轴改变量而获得。
在开始数据记录操作之前,PLL电路240处于根据预制凹坑信号和抖动信号控制记录时钟的状态。在开始数据记录操作之后,将修正量信号和参数值加到PLL电路240的环路,以控制记录时钟的频率。特别地,当数据记录位置向后偏移,降低记录时钟的频率,使得第二方波的相位相对第一方波的相位向后偏移。当数据记录位置向前偏移,提高记录时钟的频率,使得第二方波的相位相对第一方波的相位向前偏移。
上述操作在数据记录开始后立刻执行并重复直到相对于数据应当被记录的位置(规定的参考位置)的偏移量到达偏移量(参数值)的目标值。当偏移量到达偏移量(参数值)的目标值时,PLL电路240切换到根据预制凹坑信号和抖动信号控制记录时钟的状态。这样,在先前记录的数据和新记录的数据的连接点处,根据数据同步检测信号记录数据。因此,获得了数据连续性,还可在数据记录进行时,改变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
在上述的描述中,PLL电路240具有根据预制凹坑信号和抖动信号控制记录时钟的结构。PLL电路240的结构不限制于此,并可具有另一个结构。参数值可事先从修正量信号或第一相差信号中减去。
例如,在上述的描述中,还可根据修正量信号或参数值移相频分时钟,该移相频分时钟是到相差比较器242中一个输入。或者,还可移动通过噪声滤波器241的抖动信号,该抖动信号是到相差比较器242中另一个输入。或者,可将通过变极器的参数值和修正量信号转换成电压电平信号,并接着可将电压电平信号以模拟量的方式加到从充电泵243输出上。基本提供了相同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例子,根据已经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的结束位置开始新的数据的记录,并且改变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使得当数据记录进行时,偏移量接近偏移量的目标值。每当新的数据被记录在光盘上时,可改变偏移量的目标值。这样即使要求相同的数据被记录在光盘相同的位置上,相同的数据允许被记录在稍微不同的位置。结果,抑制了光盘的可重写次数的减少。
例3
图19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个例子的光盘装置301的示意性结构的方框图。在图19中,与图13中元件相同的元件在其上具有相同的引用号。
光盘装置301包括主轴电机212,拾取头213,电机驱动器214,电源控制电路215,光束驱动电路216,再现放大器217,预制凹坑再现电路218,抖动轨道再现电路219,数据再现电路220,再现时钟生成电路221,预制凹坑窗口保护电路222,预制凹坑同步检测电路223,预制凹坑解调电路224,预制凹坑地址提取电路225,数据同步检测电路226,数据同步窗口保护电路227,8/16解调电路228,数据ID提取电路229,记录时钟生成电路250,锁检测电路231,系统控制部件232,记录控制电路233,错误修正电路234,和8/16调制电路235。
记录时钟生成电路250包括PLL电路240,第一计时器251,第二计时器252,减法器253和滤波器239。
第一计时器251包括计数器(没有示出),用于计算计时时钟的边缘(上升边缘或下降边缘)的数量,并将计数值作为第一计时器值输出。响应预制凹坑同步信号将计数器的计数值预设成规定值。如果预制凹坑同步信号没有输入到第一计时器251,对于每个帧第一计时器251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复位成“0”(1488个计数)。响应预制凹坑同步信号预设计时器而不管记录(输出了记录门信号)或者没有记录(不输出记录门信号)数据。
第二计时器252包括计数器(没有示出),用于计算计时时钟的边缘(上升边缘或下降边缘)的数量,并将计数值作为第二计时器值输出。响应数据同步检测信号将计数器的计数值预设成规定值。当数据同步检测信号没有输入到第二计时器252,对于每个帧第二计时器252将计数器的计数值复位成“0”(1488个计数)。只有在非记录(不输出记录门信号)的情况下才响应数据同步检测信号预设计时器。
在这个例子中,记录时钟还被用作计时时钟。
预设第一计时器251和第二计时器252的预设值,使得当岸台预制凹坑和14T长的记录标志的中心或数据同步段的间隔按重叠状态记录时,第一计时器值和第二计时器值的差是“0”。
减法器253只在记录(输出了记录门信号)的情况下运行,并输出表明第一计时器值和第二计时器值的差的差分信号。
滤波器239输出修正量信号,该信号通过从减法器253输出的限制差分信号的时间轴改变量而获得。滤波器239通过使用例如LPE(低通滤波器)而实现。对差分信号的时间轴改变量进行限制,使得用于再现已经由光盘装置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的装置的数据再现PLL的响应速度能通过再现时钟的生成充分地跟踪,被再现的数据已经由本例中光盘装置记录到光盘上。
PLL电路240根据预制凹坑信号和抖动信号控制记录时钟的频率。PLL电路240还控制记录时钟的频率,使得来自滤波器239的修正量信号(即,第一计时器值和第二计时器值的差)接近来自系统控制部件232的参数值。
例如,PLL电路240可具有实质上与在第二个例子中描述的PLL电路240结构(图15)相同的结构。这样,在先前记录的数据和新记录的数据的连接点处,根据数据同步检测信号记录数据。因此,获得了数据连续性,还可在数据记录进行时,改变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
可通过寻找计数器值获得修正量。因此,记录时钟控制电路250能方便地只用数字电路构建。减法器253,滤波器239等的操作能通过软件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可减小记录时钟控制电路250的电路规模,并且可容易改变滤波器特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个例子,其中已经在待记录的新的数据之前的位置记录了数据,根据数据同步检测信号执行数据记录。因此,记录开始点不根据先前记录的数据偏移。在开始数据记录操作后,数据记录位置在规定的时间常量上偏移。对于这个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个例子的记录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记录开始点自我移动的SPS(起始位置移动)方法。根据SPS方法,记录开始点自我移动,并且因此连接的结果是数据的不连续性。通过比较,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个例子的记录方法,不移动记录起始点。因此,可防止连接的数据不连续性。并且,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个例子的最终移动了数据记录点位置的记录方法提供了与SPS方法相同的效果。
其它例子
在上述例子中,DVD-RW盘用作示例记录介质。本发明可用于其它可重写光盘和光盘之外的其它记录介质以及DVD-RW盘。除了8/16调制,可使用其它调制规则。可提供用于存储先前使用的参数值的存储部件,使得参数值改变部件102、203,DSV初始值改变部件103和状态初始值改变部件104可随机从不同于先前使用的参数值的参数值中选择待设置的参数值。
参数值改变部件102、203,DSV初始值改变部件103和状态初始值改变部件104可存储规定的顺序(例如,状态1,然后状态3,然后状态2;或DSV=0,然后DSV=1,然后DSV=-1;或偏移量0,然后偏移量2T,然后偏移量-T),使得每当记录新的数据时,参数可转换成这样规定的顺序。DSV初值改变部件103或者状态初值改变部件104可以省掉。
第一个例子可与第二个例子或第三个例子结合。例如,在第一个例子中的参数值改变部件102可提供在第二个例子中的光盘201中或者第三个例子中的光盘301中。初始值改变部件103或状态初始值改变部件104可提供给第二个例子或第三个例子的系统控制部件232,使得可改变DSV的初始值或状态初始值。在这种情况下,记录的模式可与记录位置一样改变。这样,可进一步抑制光盘可重写次数的减少。
不同的其它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明显的,并且不会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和思想就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施。由此,并不想将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在这里提出的描述,而应当宽泛的理解权利要求。
工业可应用性
根据本发明,即使相同的数据被重复记录到相同的位置,相同的数据可用不同的模式在相同的位置记录,或者相同的数据可记录在稍微不同的位置。结果,抑制了对记录介质的记录薄膜的损坏,并且因此抑制记录介质的可重写次数的减少。因此,例如本发明可用作用于记录数据到可重写记录介质上的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以及用于可重写记录介质。

Claims (14)

1.记录装置,用于将记录调制数据记录到可重写记录介质,该记录装置包括:
数据调制部件,用于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数据;
参数值改变部件,用于改变规定的调制规则的至少一个参数值;和
记录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装置,其中规定的调制规则是状态类型调制规则,并且至少一个参数值是一个状态的初始值。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装置,其中规定的调制规则使用数字总数值,并且至少一个参数值是数字总数值的初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装置,其中参数值改变部件随机改变至少一个参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装置,其中参数值改变部件按规定的顺序改变至少一个参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装置,还包括存储部件,用于存储先前使用的参数值,其中参数值改变部件随机选择一个参数值,该参数值通过与先前使用的参数值不同的参数值设置。
7.记录方法,用于将记录调制数据记录到可重写记录介质,包括步骤:
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数据;
改变规定的调制规则的至少一个参数值;和
在记录介质上记录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的数据。
8.将调制数据记录在其上的可重写记录介质,其中调制数据通过根据规定的调制规则调制数据而获得,并且规定的调制规则的至少一个参数值是可改变的。
9.记录装置,用于根据记录在可重写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结束位置启动记录数据,该记录装置包括:
参数值改变部件,用于改变表示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的目标值的参数值;
偏移量改变部件,用于改变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使得当数据记录进行时,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接近目标值;和
记录部件,用于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位置记录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记录装置,其中参数值改变部件随机改变参数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记录装置,其中参数值改变部件按规定的顺序改变参数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记录装置,其中记录装置还包括存储部件,用于存储先前使用的参数值,其中参数值改变部件随机选择一个参数值,该参数值通过与先前使用的参数值不同的参数值设置。
13.记录方法,用于根据记录在可重写记录介质上的数据的结束位置启动记录数据,该记录方法包括步骤:
改变表示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的目标值的参数值;
改变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使得当数据记录进行时,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接近目标值;和
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记录位置记录数据。
14.将数据记录在其上的可重写记录介质,其中:
根据已经记录在其上的数据终止位置确定数据的记录开始位置;
确定数据的记录位置使得当数据记录进行时,从规定的参考位置到数据记录位置的偏移量接近目标值;
代表目标值的参数值是可改变的。
CN038042223A 2002-08-07 2003-08-04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362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29765 2002-08-07
JP229765/2002 2002-08-07
PCT/JP2003/009898 WO2004015706A1 (en) 2002-08-07 2003-08-04 Record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6244A true CN1636244A (zh) 2005-07-06
CN1636244B CN1636244B (zh) 2010-11-10

Family

ID=31492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0422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36244B (zh) 2002-08-07 2003-08-04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319645B2 (zh)
EP (1) EP1527452A1 (zh)
KR (1) KR20050034635A (zh)
CN (1) CN1636244B (zh)
AU (1) AU2003250545A1 (zh)
BR (1) BR0306198A (zh)
PL (1) PL369777A1 (zh)
WO (1) WO20040157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741A (zh) * 2011-12-20 2013-06-26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对数据解码的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301700D0 (en) * 2003-01-24 2003-02-26 Macrovision Corp The copy protection of optical discs
US7339861B2 (en) * 2003-04-21 2008-03-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LL clock generator, optical disc driv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LL clock generator
US20060153039A1 (en) * 2003-06-30 2006-07-13 Looijkens Marinus A H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5115777A (ja) * 2003-10-09 2005-04-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情報提供装置
JP4200077B2 (ja) * 2003-10-21 2008-12-2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プログラム
TWI268416B (en) * 2004-05-21 2006-12-11 Mediatek Inc Mixed mode data slicer with auto calibr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ombines an analog circuit with a digital circuit to obtain better data reading from an optical disk
US7701825B2 (en) * 2005-06-17 2010-04-20 Macrovisi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nd a method of authenticating recording media
JP4740746B2 (ja) * 2006-01-16 2011-08-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デジタルpll回路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EP2122617A1 (en) * 2006-12-20 2009-11-2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 optical disc comprising a watermark and a method and recorder for recording such a disc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9000039A (nl) * 1990-01-08 1991-08-01 Philips Nv Digitaal transmissiesysteem, zender en ontvanger te gebruiken in het transmissiesysteem en registratiedrager verkregen met de zender in de vorm van een optekeninrichting.
JP3816583B2 (ja) 1995-07-24 2006-08-3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
JP3023310B2 (ja) * 1996-05-31 2000-03-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JP3962439B2 (ja) * 1996-06-21 2007-08-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情報再生方法
TW362305B (en) * 1996-10-18 1999-06-2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sequence of m-bit information words into a modulated signal
JP2862850B2 (ja) * 1997-04-18 1999-03-03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方法と情報記録装置
US6091698A (en) 1997-07-17 2000-07-18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Overwriting phase change media by varying data patterns
US6195778B1 (en) * 1998-07-30 2001-02-27 Lsi Logic Corp. Demodulation of DVD codewords using dependency-sorted tables for duplicate/dependent and unique/non-dependent mappings
US6650607B1 (en) * 1998-10-12 2003-11-18 Hitachi,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EP1055237B1 (en) * 1998-12-09 2008-03-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in units
JP4075185B2 (ja) * 1999-01-29 2008-04-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方法及び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0251405A (ja) * 1999-02-26 2000-09-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EP1481396A2 (en) * 2001-07-23 2004-12-0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data bit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77741A (zh) * 2011-12-20 2013-06-26 通用电气公司 用于对数据解码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27452A1 (en) 2005-05-04
US20040027940A1 (en) 2004-02-12
KR20050034635A (ko) 2005-04-14
AU2003250545A1 (en) 2004-02-25
BR0306198A (pt) 2004-10-19
WO2004015706A1 (en) 2004-02-19
CN1636244B (zh) 2010-11-10
PL369777A1 (en) 2005-05-02
US7319645B2 (en) 2008-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1196C (zh) 盘形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用于该介质的刻纹装置和盘驱动器
CN1291406C (zh) 一种光盘驱动器
CN1127057C (zh) 从平面/凹槽型盘上的凹坑产生平面/凹槽转换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CN1358310A (zh) 数字记录数据再生装置
CN1287361C (zh) 记录播放装置
CN1280790C (zh) 光盘介质、信息再现方法及装置
CN1975904A (zh) 替换处理方法
TWI281664B (en) Photo-disk record/play apparatus
CN1478271A (zh) 盘驱动设备和摆动信息检测方法
CN1237521C (zh) 在盘介质上记录地址信息的方法
CN1301595C (zh) 调制装置和方法及dsv控制比特生成方法
CN1636244A (zh) 记录装置,记录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00345197C (zh) 摆频信号检出电路以及光盘装置
CN1779832A (zh) 光盘装置
CN1249680C (zh) 向/从具有摆动轨道的光盘记录/再现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2000076655A (ja) プリピット信号検出装置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CN1288642C (zh) 光盘再现设备以及光盘再现方法
CN1815614A (zh) 信息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540658A (zh) 信息再生方法以及采用了这种方法的信息再生装置
CN1249689C (zh) 信息丢失检出电路
CN1619684A (zh) 再生信号处理设备和光盘设备
CN1627383A (zh) 写控制参数优化设备与方法以及记录设备与方法
CN100350467C (zh) 盘形记录介质
CN1833276A (zh) 光盘装置
CN1637916A (zh) 盘驱动装置、盘重放方法以及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