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25488B - 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用再装品 - Google Patents

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用再装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25488B
CN1625488B CN03803090XA CN03803090A CN1625488B CN 1625488 B CN1625488 B CN 1625488B CN 03803090X A CN03803090X A CN 03803090XA CN 03803090 A CN03803090 A CN 03803090A CN 1625488 B CN1625488 B CN 16254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ylindrical shell
mentioned
engagement member
accommo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030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5488A (zh
Inventor
古川和彦
藤泽清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217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2079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2179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2079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25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5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25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5488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02Ink reservoirs; Ink cartridges
    • B43K7/08Preventing leak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KIMPLEMENT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K7/00Ball-point pens
    • B43K7/02Ink reservoirs; Ink cartridges
    • B43K7/03Ink reservoirs; Ink cartridges pressurised, e.g. by ga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在管体(14)的管体前端(14a)设置书写尖端(10),在该管体(14)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10)的墨水(12),由收容筒体(18)内包上述书写尖端(1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与管体(14)的后方开放部连通的空间(16),在该空间(16)内封入加压气体,由加压气体起到将墨水挤出到书写尖端(10)的作用,确保书写性,上述收容筒体(18)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材质制成,用简单的构成防止加压气体逃逸到外部。

Description

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用再装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用再装品(refill)。
背景技术
过去,在将加压气体封入到轴筒内、利用该气体的压力挤出内部的墨水的气体加压式的书写用具中,已知各种各样的书写用具。该气体加压式的书写用具由内部的加压气体产生挤出墨水的作用,所以,可流畅地进行书写,同时,朝上书写也成为可能(通常的圆珠笔从笔尖吸入空气,墨水倒流)。
对上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提出有各种各样的方案。
例如在日本实开昭58-120084号公报的第2图中,为在墨水收容管的外侧配置压力限制筒的双层管的构成,在该管内封入加压气体。当进行书写时,由于该加压气体具有挤出墨水的作用,从而可获得流畅的书写感,同时,朝上书写、水中或无重力下的书写等也可能(已有技术例1)。
然而,在已有技术例1中,成为墨水收容管从栓伸出的状态,与外气接触。加压气体通过墨水收容管透过到外部,所以,存在加压气体通过墨水收容管逃往外部的危险。为此,墨水收容管的材质需要选择加压气体不易透过的材质。
另外,墨水收容管为了收容墨水,需要具有耐墨水性。
另外,通过使墨水收容管透明,可从外部把握墨水的残余量,但为了防止上述加压气体的透过,根据具有耐墨水性这样的条件选定材质使墨水收容管的壁厚增大等,因此困难较多。如考虑墨水基本不附着于墨水收容管内壁、将墨水消耗后的墨水收容管维持清洁的清洁排出性和成形性,则其选定极为困难,当要维持清洁排出性时,通常为气体极易透过的聚丙烯(PP)性。
另外,在日本实开昭57-121575号公报中也同样公开了双层管的构成的气体加压式圆珠笔,可获得流畅的书写感,同时,可进行朝上书写(已有技术例2)。
然而,在已有技术例2中,也在为墨水收容管从轴筒伸出的状态,另外,成为在墨水收容管中收容墨水的状态。在已有技术例2中,伸出的墨水收容管由保持体覆盖,但该保持体仅是覆盖墨水收容管的前端,另外,当考虑用螺钉固定时,容易使外气通过,实质上与墨水收容管直接接触于外气的情形相同。虽然也可考虑由密封材料进行密封的对策,但选定油脂状而且气体透过性高的材质极为困难。
因此,在已有技术例2中,与已有技术例1同样,根据防止加压气体的透过、具有耐墨水性这样的条件选定材质较困难的场合较多,另外,当考虑清洁排出性和成形性、透明性时,该选定极为困难。
另外,上述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一种气体加压式圆珠笔的基本的构成包括作为笔尖的尖端、连接该尖端并在其内部收容墨水和加压气体的墨水收容筒、及设于墨水收容筒后端的尾栓。作为墨水收容筒,公开了为了可用眼确认内部墨水的残余量而使用透明的树脂的几个技术。然而,对于某些使用的树脂,存在气体漏出的问题。即,具有加压气体透过树脂从墨水收容筒的内部漏出到外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着眼于上述已有技术的问题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由简单的构成防止气体泄漏的、外观上也有利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用再装品。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部件数量少、可由简单的构成防止气体泄漏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用再装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要旨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包括管体和加压气体;该管体在前端设置书写尖端,在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的墨水,而且后端闭塞;加压气体封入到该管体内;其特征在于:在该管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气体屏蔽层。
本发明的第2要旨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在第1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气体屏蔽层的材质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
本发明的第3要旨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在第1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管体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聚乙烯萘甲酸酯(PEN)、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的任一种,气体屏蔽层的材质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
本发明的第4要旨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在第1~3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管体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防湿性的外装饰构件覆盖。
本发明的第5要旨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在第1~4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管体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制成,可用眼确认内部墨水。
本发明的第6要旨的再装品的特征在于:可将第1~5中任一个要旨所述的书写尖端和管体一体化,可装拆地安装于书写用具的轴筒内。
本发明的第7要旨的特征在于:具有管体和收容筒体;该管体在前端设置书写尖端,在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的墨水,而且后端开放;该收容筒体设置与上述管体的后方开放部连通的空间,内包该管体的至少一部分;上述收容筒体由气体低透过性和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制成,在设于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内封入加压气体。
本发明的第8要旨的特征在于:具有管体和收容筒体;该管体在前端设置书写尖端,在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的墨水,而且后端开放;该收容筒体设置与上述管体的后方开放部连通的空间,内包该管体的至少一部分,后端闭塞;在上述收容筒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气体低透过性和气体不透过性的气体屏蔽层,在设于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内封入加压气体。
本发明的第9要旨在第8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气体屏蔽层的材质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
本发明的第10要旨在第7~9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通过接合上述收容筒体和书写尖端,从而将管体内包于收容筒体内,使管体不与外气接触。
本发明的第11要旨在第7~9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收容筒体与书写尖端之间设置保持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的气密、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形成的接合构件,从而将管体内包于收容筒体内,使管体不与外气接触。
本发明的第12要旨在第7~9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收容筒体与书写尖端之间设置保持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的气密的接合构件,从而将管体内包于收容筒体内,使管体不与外气接触,同时,在接合构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气体屏蔽层。
本发明的第13要旨在第7~9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管体与收容筒体之间设置保持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的气密的、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形成的接合构件。
本发明的第14要旨在第7~9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管体与收容筒体之间设置保持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的气密的接合构件,同时,在接合构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气体屏蔽层。
本发明的第15要旨在第12或14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气体屏蔽层的材质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
本发明的第16在第7~10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书写尖端的后方设置直径变小的缩径部,将该缩径部的后端固定于管体,同时,将收容筒体接合到该缩径部。
本发明的第17在第11~15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在书写尖端的后方设置直径变小的缩径部,将该缩径部的后端固定于管体,同时,将接合构件接合到该缩径部。
本发明的第18要旨在第7~17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使保持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的气密的气密保持接合部位集中到书写尖端周边地设置。
本发明的第19要旨在第7~18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收容筒体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防湿性的外装饰构件覆盖。
本发明的第20要旨在第7~19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上述管体或/和收容收容筒体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制成,可用眼确认内部墨水。
本发明的第21要旨在第7~20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设于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的容积为在初期状态下容于管体的墨水体积的2~10倍,即将结束书写寿命之前的耗尽了墨水的状态的上述空间内的压力成为0.15MPa~0.6MPa地在上述空间内封入气体。
本发明的第22要旨在第7~21中任一个要旨的前提下,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墨水不接触上述收容筒体或/及接合构件。
本发明的第23要旨的再装品的特征在于:可将第7~22中任一个要旨所述的书写尖端、管体、及收容筒体一体化,可装拆地安装于书写用具的轴筒内。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形式1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
图2为说明图1的接合构件周边的半纵断面说明图。
图3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形式2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
图4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形式3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
图5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形式4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
图6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形式5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
图7为适用于本发明实施形式6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
图8为更具体地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的书写用具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
图9(a)为适用本发明实施形式7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图9(b)为适用本发明实施形式8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图9(c)为适用本发明实施形式9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
图10为适用本发明实施形式10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
图11为说明图10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接合构件周边要部的纵断面说明图。
图12为适用本发明实施形式11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实施形式1)
实施形式1如图1所示那样,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具有管体14和收容筒体18;该管体14呈长圆筒状,由树脂制成,在管体前端14a设置书写尖端10,在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10的油性墨水、水性墨水或具有剪切减粘性的墨水等各种墨水12(可在墨水后部设置随动构件)而且后方(后端)开放,该书写尖端10在前端抱持书写球,由金属或最好由气体不透过性或低透过性的树脂制成;收容筒体18设置与上述管体14的后方开放部14b连通的空间16,内包该管体14,后方封闭;上述收容筒体18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制成,在设于上述管体14与上述收容筒体18之间的空间16内封入加压气体(干燥空气或氮气)。在该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中,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设置在将书写尖端10后端插装于管体14前端的状态下将这些管体14和书写尖端10的插装部分周围嵌入保持在内部的插通口30内的接合构件20。从该接合构件20的周围到书写尖端10的周围由尖端保持体24覆盖,作为上述轴筒28的构成部件的外装饰构件22从尖端保持体24到收容筒体18进行覆盖。
在该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中,设置用于保持上述管体14与上述收容筒体18之间的空间16的气密的接合构件20(本实施形式将接合构件20与书写尖端10和收容筒体18接合),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形成接合构件20。“接合”包含配合、粘接、熔接等概念。
接合构件20呈具有扩展成凸缘状的前端部20a的大体空心筒状(具有贯通到内部的贯通孔30),其前端部20a以外的大部分从收容筒体18前端部钻入到内部,但上述凸缘状的前端部20a接触于收容筒体18前端部,使得不进一步钻入到收容筒体18内。
在收容筒体18与书写尖端10之间设置保持管体14与上述收容筒体18间的空间的气密、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材质形成的接合构件20,将书写尖端10插入到设于接合构件20的贯通孔30,将连接于书写尖端10后端的管体14内包于收容筒体18内,使管体14不接触外气。这样,管体14的材质选择范围宽,管体14可使用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以外的树脂材料。结果,例如可使用耐油性、耐液性、透明性、成形性、清洁排出性高的材料。例如,可使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通过对接合构件20着色,还具有可判断墨水颜色的这样的作用。
在这里,详细说明接合构件20周边。接合构件20的周边如图2所示那样,尖端保持体24的尖头锥状的前部外周面面向外装饰构件22的前部22f的锥状内周面。在书写尖端10形成作为台阶的尖端接触部10b,在书写尖端10的前端10a伸到外部的状态下将具有可与该尖端接触部10b接触、限制书写尖端10朝前方的移动的止动部24a的尖端保持体24设于轴筒28前方(书写尖端10侧)。更为详细地说,尖端保持体24在书写尖端10的前端10a伸出到外部的状态下覆盖书写尖端10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和收容筒体18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并接触在收容筒体18。尖端保持体24也可接触于接合构件20。在尖端保持体24接触于接合构件20的场合,最好书写尖端10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由尖端保持体24覆盖。另外,在不设置接合构件20地将收容筒体18接合于书写尖端10的场合,最好由尖端保持体24覆盖该接合部位。通过设置这样的尖端保持体24,可抑制加压气体导致的书写尖端的冲出。
另外,在书写尖端10的后方设置直径减小的缩径部10d。该缩径部10d以台阶部10c为边界,直径比前方的大直径部10e变小。缩径部10d不限于这样以台阶部10c为边界形成的场合,也可由锥形等逐渐减小直径地形成。
该缩径部10d的后端插入固定到管体14。另外,在缩径部10d中的、夹于台阶部10c与管体14和缩径部10d的固定部位之间的部分通过加热对接合构件20的前方内周面(贯通孔30的内周面)进行熔接接合,维持气密。另外,通过这样接合,还可防止书写尖端10从管体14脱出。在不设置接合构件20的场合,可直接将收容筒体18接合于缩径部10d。
通过将接合构件20或收容筒体18接合于缩径部10d,从而具有以下那样的使用。
一般在书写用具中,配置于书写尖端10周边的部件的直径最好较小(最好越接近笔尖直径越小)。在配置了大直径的部件的场合,该部件成为障碍,书写时不能充分看到笔尖(低可见性),另外,失去了灵巧性,外观不理想。
当接合接合构件20和收容筒体18时,也可接合到大直径部10e。然而,大直径部10e更接近笔尖,直径也大。为此,当接合到该大直径部10e时,由于接合构件20和收容筒体18位于更接近笔尖的部位,所以,存在书写时这些部位成为观察笔尖的障碍的可能性。另外,外观上也失去灵巧性,不理想。
在书写尖端10的后方设置直径变小的缩径部10d,在管体14固定该缩径部10d的后端,同时,将接合构件20或收容筒体18接合到该缩径部10d,从而容易观察笔尖,另外,外观上也灵巧。
另外,在接合构件20与收容筒体18之间设置金属性的环25,对该环25进行感应加热(电磁)等,使其发热,使接合构件20和收容筒体18熔融,然后冷却而进行接合(熔接),维持气密。
在尖端保持体24的止动部24a与尖端接触部10b之间设置间隙d。在本实施形式中,当接合构件20等由于吸湿等而膨润或膨胀时,作为台阶的尖端接触部10b接触到尖端保持体24的止动部24a,存在尖端保持体24脱出的可能性,此时,难以抑制加压气体导致的书写尖端10的无意的冲出等。因此,在本实施形式中,通过设置间隙d,防止作为台阶的尖端接触部10b接触到尖端保持体24的止动部27而发生的上述问题。在尖端保持体24和收容筒体18分别设置尖端保持体后方止动部27b、收容筒体后方止动部27a,通过使该止动部相互越过而固定。
本实施形式通过利用热的熔接对接合构件20和收容筒体18进行接合,但该后方止动部27设置在该接合部以外的部位(具体地说为接合部的前方)。在这里,后方接合部27如尖端保持体后方接合部27b和收容筒体后方接合部27a那样称为固定设于收容筒体和止动构件的尖端保持体的部位,例如具有止动凸起、凹部等。
当通过利用热的熔接对接合构件20与收容筒体18进行接合时,收容筒体18等发生热变形等的可能性较高。当将尖端保持体24固定到这样的部位时,存在不能获得足够的固定力的场合。通过在接合部以外的部位设置后方接合部27,从而具有能够获得尖端保持体24的足够的固定力的可能。
另外,将保持管体14与上述收容筒体18间的空间的气密的气密保持接合部位31集中设置到书写尖端10的周边。
在这里,“气密保持接合部位”指书写尖端10与收容筒体18的接合部位、书写尖端10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位、收容筒体18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位、及在图4所示那样将尾栓26设于收容筒体18后端的场合收容筒体18与尾栓26的接合部位等,指相互接合部位、隔断外气与收容加压气体的空间的部位。
例如,当在收容筒体18的后端设置尾栓26等时,为了防止加压气体使尾栓26冲出,需要冲出防止对策。当这样的接合部位具有多个时,分别需要冲出防止对策,妨碍了高效率的设计,并且成本增大。
另一方面,书写尖端10通常由另外的部件制作,所以,必然存在与其它部件的接合。为此,至少在书写尖端的一个部位设置接合部位。如集中在该书写尖端周边设置其它的接合部位,则仅在该书写尖端周边设置冲出对策等的安全对策即可,可减少冲出防止对策的部位。例如在图1中,冲出对策所需要的部件为尖端保持体24,另外,通过将收容筒体18成形为杯状的1个部件,实现了冲出对策。
尖端保持体24不仅可为透明,也可着色成不透明或半透明。这样,书写用具内部的墨水的污染(书写尖端10的后方组装时特别容易污染)不能从外部看到,美观和外观质量提高。另外,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着色可进行颜色显示,此时最好为与墨水对应的颜色。
收容筒体18也可位于接合构件20的内侧。另外,接合构件20的固定和其它构件间的固定不限于熔接固定,可考虑由嵌入、粘接等各种固定方法固定。另外,也可考虑对接合构件进行二色成形。作为粘接时的粘接材料,最好具有密封性,可列举出聚乙烯醇溶液、2液混合环氧、热融等。粘接时为了可靠地确保气体屏蔽性,最好与底侧凹密封(配合)并用。具有同时密封性和粘接性的粘接剂的选定极为困难。为此,接合最好由熔接进行。
收容筒体18和尖端保持体24的周围由具有防湿性的外装饰构件22覆盖。该外装饰构件22前后分割(由前部22f、后部22r表示),内包收容筒体18,在分割部22b由螺旋接合或压接或粘接一体化。如可能,分割部22b最好密闭。
通过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形成收容筒体18等,从而可提供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但该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基本(例如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聚乙烯醇(PVA)、聚丙烯腈(PAN)、尼龙)随着周围的相对湿度增加,气体透过度也增加,变得容易透过气体。例如,在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的场合,在干燥状态下为非常高的屏蔽材料,但随着相对湿度增加,屏蔽性下降。通过由具有防湿性的外装饰构件22覆盖管体或/和收容筒体的周围可抑制屏蔽性的下降。由外装饰构件22覆盖的部位最好覆盖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部分的全体,但也可覆盖一部分。在覆盖一部分的场合最好为使用者的手接触的部位,最好的配置部位为把持部(握把部32)。
外装饰构件22也可形成其内部与外气隔断的密闭构造。通过这样形成,可提高耐热性和耐湿性。密闭构造通过与收容筒体18、尖端保持体24、接合构件20或尾栓26等接合(配合、粘接、熔接等)而形成。
外装饰构件22比收容筒体18还具有耐热性或/和耐湿性。在从各种各样的树脂材料中选择用于收容筒体18的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树脂的场合,需要如上述那样考虑使用者握住进行书写时手汗对轴的影响,或需要考虑书写用具在车辆的仪表板的上面等变热的情况。然而,难以选择在满足气体低透过性等的同时满足耐热性和耐湿性的树脂材料。因此,在从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各种树脂材料中选择封入气体的收容筒体18的场合,如外装饰构件22具有耐热性或耐湿性,则其内侧的收容筒体18自身不太需要考虑耐热性或耐湿性,树脂选择的范围扩大,功能性提高。作为选择为外装饰构件22的树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烯烃、环状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基甲酸酯(PEN)、偏氯乙烯等较适合。特别是收容筒体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的场合,最好使用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树脂。这是由于在耐热性、刚性、及紧密接触性方面优良。另外,也可在维持气体屏蔽效果的同时提高防湿性和可容易把握内部墨水残余量等的内部可见性(光线透过度)。
另外,外装饰构件22虽然为与收容筒体18分开的轴筒构造(外装饰构件22为轴筒28的构成部件时),但不仅限于使外装饰构件22与收容筒体18分开,也可仅覆盖(二色成形、蒸镀、层压等)收容筒体18或一体覆盖除书写尖端10的前端10a外的所有部分地形成外装饰构件22。
另外,使外装饰构件22中的使用者把持的握把部32的壁厚比外装饰构件22的其它部分大。使用者把持的握把部32受使用者的手汗的影响最大。如使该部分的壁厚比外装饰构件的其它部分大,则起到减少对外装饰构件内的收容筒体18的影响的作用。作为增大壁厚的方法,不仅可简单地通过增大壁厚进行,而且也可由如图1所示实施形式那样安装作为别的构件的握把部33的方法进行。
另外,当由焚烧加热时,上述收容筒体18和外装饰构件22最先分解(收容筒体18和外装饰构件22在书写尖端10的接合部位脱开之前分解),封入气体逃到上述空间外部。在本说明书中,“分解”指熔融、破裂、发生裂纹、开孔、在具有接合部的场合该接合部脱开。最初,可通过分解将加压气体排出到外部,所以,可减轻施加到书写尖端10的压力,可减少书写尖端10由压力吹出(冲出)的危险性。
在该场合,尖端保持体24的材质最好为比收容筒体18更具有耐热性的材质,例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环状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醛(POM)、聚乙烯基甲酸酯(PEN)、聚氯乙烯较适合。
作为用于上述收容筒体18和接合构件20的材质,最好为例如作为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料的例如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尼龙、透明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特别是最好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理由在后面说明。
设置有也为上述书写尖端10的防脱构件的尖端保持体24,而且,即便使用后焚烧,也因为在预定温度下收容筒体18的刚性下降,产生气体泄漏,空间16的气体压力下降,所以,不会发生书写尖端10从书写用具或再装品前方冲出的问题。
封入到上述空间16内的加压气体可使用氮气(N2)、空气,最好为湿度60%(25℃:25度C)或其以下的干燥氮气、干燥空气。
另外,设于管体14与收容筒体18之间的空间16的容积为在初期状态下收容于管体14的墨水体积的2~10倍,书写寿命即将结束之前的消耗完墨水的状态的上述空间16内的压力为0.15MPa~0.6MPa。
使加压气体体积与墨水体积的关系为2~10倍的范围,是因为当加压气体的体积不到墨水体积的2倍时,通过由书写消耗墨水使墨水量的体积减少,推压墨水的力变得不足,另外,初期和结束时的压力差大,压力变化过大。另一方面,当超过10倍时,需要无用的空间,成本高,而且具有墨水量看上去相对较少的外观上的问题。
另外,使在书写寿命即将结束之前的墨水消耗完的状态的上述空间16内的压力为0.15MPa~0.6MPa的原因在于,如不到0.15MPa,则挤出墨水的压力不足,难以获得流畅的书写感,另外,当在湿润的用纸等进行书写时,易于将水卷入到书写尖端10内,另外,当落到水中时,水易于侵入到书写尖端10内。另一方面,当超过0.6MPa时,难以防止墨水从笔尖泄漏。
另外,最好墨水不接触上述收容筒体18或/和接合构件20。在该场合,可不考虑收容筒体或/和接合构件20的耐墨水性地选定材质。在这里,如上述那样,“墨水不接触上述收容筒体18或/和接合构件20”不仅指墨水完全不接触收容筒体18或/和接合构件20,而且为还包含附着少量墨水的场合的概念。例如,在制造书写用具时,存在墨水附着于收容筒体18和接合构件20的场合。这样的附着状态也与“墨水不接触上述收容筒体18或/和接合构件20”相当。
从容易确认墨水残余量这一点考虑,最好上述管体14和收容筒体18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制成。另外,基于同样的理由,也可使外装饰构件22或尖端保持体24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明或半透明。
可使书写尖端10、管体14、及收容筒体18一体化,形成可装拆地安装于书写用具的轴筒28内的再装品。
另外,也可将书写尖端10、管体14、收容筒体18、及外装饰构件22一体化,形成再装品。
(实施形式2)
图3为示出接合构件20的形状的变型例的实施形式2。在实施形式2中,通过将接合构件20与管体14和收容筒体18接合,从而将管体14的大部分内包到收容筒体18内。
在管体14使用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以外的树脂材料的场合,为了防止气体通过管体14从收容筒体18透过,最好由使用气体低透过性或不透过性的树脂材料的尖端保持体24覆盖管体14的前端。详细地说,将尖端保持体24与书写尖端10和收容筒体18接合(作为接合方法,可列举出热熔接、超声波熔接、粘接等),防止加压气体的泄漏。尖端保持体24在作为管14使用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树脂材料的场合,不一定需要使用气体低透过性或不透过性的树脂材料,另外,粘接等接合也不一定需要。在该场合,最好为在图11所示那样的管体14的内周面设置防湿层的形式。其它构成与图1的实施形式基本相同。
(实施形式3)
图4示出实施形式3,其中,朝后方延伸接合构件20,与收容筒体18一体成形,将尾栓26与收容筒体18和外装饰构件22接合(配合)。收容筒体18和接合构件20可这样与尾栓26等那样的其它部件组合,也可通过一部分其它部件。该场合的尾栓26除了设置后述的气体屏蔽层等的场合外,需要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气体屏蔽性),另外,最好采用熔接等某种防吹出(冲出)的对策。
在本实施形式中,通过接合上述收容筒体18和书写尖端10,将管体14的全部内包于收容筒体18内,管体14不与外气接触。由于管体14不接触外气,所以,也可使用透过加压气体的材质。为此,管体14的材质选择的范围大,可使用透明性高的材料和成形容易的材料、清洁排出性良好的材料等各种材料。
上述那样一体成形接合构件20和收容筒体18使部件数量减少,但当为了从后方插入管体14而在收容筒体18的后端部设置尾栓26时,部件数量没有变化,不过可选择设计容易成形的形状的部件,可从整体上减少成本,可将尺寸最小化,或可提高透明度。
收容筒体18由2个部件形成,并接合该部件之间,设置比书写尖端10的接合部件的接合力小的接合力的接合部位。对于书写尖端10的接合部位,列举出例如书写尖端10与管体14、书写尖端10与尖端保持体24、书写尖端10与收容筒体18。本实施形式设置用比这些接合部位小的接合力接合的接合部位。作为这样的接合部位,例如可列举出将尾栓26设于收容筒体18和管体14的场合,由2部件形成收容筒体18的场合,及在收容筒体18开孔、接合充填该部分的形式的部件的场合。另外,也可考虑由粘接剂和树脂等充填收容筒体18的孔。作为使接合力不同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改变粘接剂的量,在配合的场合改变越过量,使接合面积不同等。在本实施形式3中,在收容筒体18的后端设置尾栓26。尾栓26与收容筒体18的接合力比书写尖端10与收容筒体18的接合部的接合力小。通过这样构成,即使对本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进行加热,通过书写尖端10的接合部位的接合力以外的接合部位脱开,从而可朝外部排出加压气体,所以,可减小加到书写尖端10的压力,可减少书写尖端10和墨水12由压力吹出(冲出)的危险性。接合力可通过在接合部施加轴向拉伸力而测定。
例如图1所示实施形式1那样,当在收容筒体18与书写尖端10间设置接合构件20时,也可设置由比书写尖端10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位的接合力或收容筒体18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位的接合力中的接合力较小一方小的接合力形成的接合部位。
作为这样的“由小接合力形成的接合部位”,与上述同样例如可列举出在将尾栓26设于收容筒体18和管体14的场合,由2部件形成收容筒体18的场合,及在收容筒体18开孔、接合充填该部分的形式的部件的场合。另外,也可考虑由粘接剂和树脂等充填收容筒体18的孔。作为使接合力不同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改变粘接剂的量,在配合的场合改变越过量,采用不同的接合面积等方法。也可由2部件形成收容筒体18,作为其方法,可列举出将尾栓26设于收容筒体18或管体14的场合,由2部件形成和接合收容筒体18的场合,及在收容筒体18开孔、接合充填该部分的形式的部件的场合。
通过设置由比书写尖端10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位的接合力或收容筒体18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位的接合力中的接合力较小一方小的接合力形成的接合部位,即使加热本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书写尖端与接合构件的接合部位和收容筒体与接合构件的接合部位以外的接合部位脱开,从而可朝外部排出加压气体,所以,可减小加到书写尖端的压力,可减少书写尖端10和墨水12由压力吹出(冲出)的危险性。
在存在多个接合部位的场合,最好书写尖端10的接合部位(例如书写尖端10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位或书写尖端10与收容筒体18的接合部位)的接合力最大。书写尖端10的接合部位时常受到书写产生的负荷,所以易于变弱,易于吹出(冲出)。
在这样最初分解上述收容筒体18的场合,设置比书写尖端的接合部位的接合力小的接合力的接合部位的场合,及设置由比书写尖端与接合构件的接合部位的接合力或收容筒体与接合构件的接合部位的接合力中的接合力较小一方小的接合力形成的接合部位的场合,上述收容筒体(包含尾栓)的材质最好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
在保管书写用具的仓库等,对于有些场合,可能达到50℃~70℃。在该温度区域,收容筒体等会分解,存在不能作为商品处理的问题。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在该温度下不分解,但在超过该温度的90℃或其以上的预定温度开始分解。为此,保管等也容易,而且在焚烧等状态的场合容易分解,具有将加压气体排出到外部的作用。另外,气体透过性也低,在通常的状态下还具有不易使气体透过到外部的作用。作为其它材料,例如具有尼龙、透明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萘甲酸酯(PEN)、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腈(PAN)等。
另外,也可在收容筒体18的一部分(在本图中为外周面)设置薄壁部36。如后述的图5的实施形式4所示那样,在收容筒体18的底部形成薄壁部36。通过这样构成,当由焚烧等加热时,可先从该薄壁部36促进分解,将加压气体顺利地排出。其它构成与实施形式1基本相同。
(实施形式4和实施形式7)
图5为通过利用二色成形的熔融粘接在收容筒体18的外表面和接合构件20的外表面一体设置防湿层18a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实施形式4。在本实施形式中,在其整个外表面形成防湿层18a。在该场合,由于防湿层18a成为外装饰构件22的功能的一部分,所以,外装饰构件22成为任意的构成部件。
防湿层18a不需要在整个表面设置,最好设置到至少与外气接触的露出的部位。另外,对于部分地设置防湿层18a的场合,最好形成为由手指把持的握把部32。
在这里,作为上述收容筒体18的外表面的防湿层18a的材质,从防湿性提高考虑,可使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变性聚苯醚(m·PPE)、环状聚烯烃、偏氯乙烯、石蜡等。特别是在二色成形中,最好为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在收容筒体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的场合,最好使用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树脂。这是因为可维持气体屏蔽效果,同时提高防湿性和可容易地把握内部墨水残余量等内部可见性(光线透过度)。另外,还因为在耐热性、刚性、密接性方面也优良。
为了对防湿层18a进行二色成形,在将由另外的部件构成的接合构件20配合或接合到收容筒体18的场合,除了使尖端保持体24和外装饰构件22具有防湿功能的场合外,需要对各构件18、20进行防湿层二色成形。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形式3那样使接合构件20朝后方延伸形成收容筒体18的一体构件的场合,也可一次性进行对外表面的防湿层18a的二色成形,所以,可减少组装工时,同时,可形成完全密闭的状态。
防湿层18a的厚度为0.2~2.0mm时较适当。当比0.2mm小时,防湿性、成形性差,当比2.0mm大时,轴径变大,使用感变差,另外,透明度也差。当为0.4~1.0mm时更好,为0.5~0.8mm时则更理想。
另外,本来密闭最好,但也可在上述外装饰构件22与收容筒体18间设置间隙34,在外装饰构件22设置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35,上述间隙34可通过通气孔35与外部连通。作为间隙34的形成方法,也可在外装饰构件22的内表面和收容筒体18的外表面由槽形成。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外装饰构件22与收容筒体18之间设置间隙34,同时,在外装饰构件22设置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35,从而可将收容筒体18的分解等漏出的加压气体顺利地排出到外部,防止书写尖端10和墨水12的冲出等。
另外,该通气孔35设于外装饰构件22的后端附近。通过在与书写尖端10的接合部位相反的外装饰构件22的后端设置通气孔35,可极力防止朝配置书写尖端10的前方施加的压力。外装饰构件22也可使用按预定温度分解的材料。其它构成基本上与实施形式1相同。
该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具有管体14和封入到该管体14内的加压气体;该管体14在前端设置书写尖端10,在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10的墨水12,而且后端封闭,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制成;其中,与上述同样由二色成形一体地在该管体14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防湿层18a。图9(a)示出作为该实施形式的实施形式7。而且,可设置到外表面与外气接触的部分,也可设于全部。在图9所示各实施形式的管体14也可设置上述的外装饰构件22。
(实施形式5和实施形式8)
图6示出实施形式5,在收容筒体18的内表面或外表面设置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制成的气体屏蔽层18c、18d。在本实施形式中,在内表面设置气体屏蔽层18c,在外表面设置气体屏蔽层18d。
其中,作为上述收容筒体18的内表面、外表面的气体屏蔽层18c、18d的材质,使用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醛(POM)、尼龙、聚乙烯基甲酸酯(PEN)、聚丙烯腈(PAN)等。气体屏蔽层18c、18d的材质可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但气体屏蔽性也极为良好,而且最好成形性也良好,另外,在与其它材质并用的场合,其比例最好至少在50%或其以上(不到100%)。其原因在于,如不到50%,则难以维持气体屏蔽性。
另外,收容筒体18的材质也可为作为中程度的气体屏蔽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尼龙、聚乙烯基甲酸酯(PEN)、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的任一种,也可在由这些材质形成的收容筒体18形成材质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的气体屏蔽层18c、18d。
这是因为,使用其中任一材质都可进一步提高气体屏蔽性,另外,当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时,可提高耐湿性,成本也可降低,当使用尼龙时,成形性良好,成本也可降低,当使用聚乙烯基甲酸酯(PEN)时,透明度和耐水性可提高,当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时成形性良好,成本也可降低。
另外,气体屏蔽层18c、18d从确保内部的墨水的可见性考虑,最好形成得较薄,可使用印刷、转印、蒸镀、涂漆等各种方法设于收容筒体18。也可在外表面的气体屏蔽层18d设置防湿层。
这些气体屏蔽层(18c、18d)的厚度为1μm~2.0mm时较适当。这是因为,当比1μm小时,气体屏蔽性差,当比2.0mm大时,变得昂贵,另外,透明性恶化。当为0.1~1.0mm时更好,为0.4~0.8mm时则更理想。
在作为基体的收容筒体18,除了上述外,可使用各种树脂。例如,可使用防湿性高的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另外,如在收容筒体18的内表面设置气体屏蔽层18c,则可由收容筒体18获得防湿效果,可由内表面的气体屏蔽层18c进行气体屏蔽,仅由收容筒体18即可同时获得防湿性和气体屏蔽性。这样,作为气体屏蔽层,设于气体屏蔽层18c时比设于气体屏蔽层18d更不会接触外气(特别是在加压气体为氮气的场合,由于氧不进入,所以,更有效),可进一步防止气体屏蔽性的功能的下降。
另外,在接合构件20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设置防湿层的场合也较理想,可获得与在收容筒体18设置气体屏蔽层的场合同样的作用。
作为用于上述接合构件20的气体屏蔽层的材质,与上述场合相同,可列举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醛(POM)、尼龙等,作为基体的接合构件20自身可使用各种树脂(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
另外,如一体成形收容筒体18和接合构件20,则可同时设置气体屏蔽层,与气体屏蔽层的形成分开进行的场合相比,工时减少,容易化,而且,没有接合构件20与收容筒体18的接合部,所以,可提高气体屏蔽性。
虽然气体屏蔽层也可部分设置,但为了长期获得气体防漏效果,最好对全体进行设置。另外,气体屏蔽层可为收容筒体18的内表面或外表面中的任一方。为了长期获得气体防漏效果,最好设于双面。其它构成与图1的实施形式1基本相同。
该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具有管体14和封入到该管体14内的加压气体;该管体14在前端设置书写尖端10,在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10的墨水12,而且后端封闭;其中,在该管体14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同样地如图9(b)所示实施形式8那样形成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气体屏蔽层。该气体屏蔽层也可设于内表面和外表面双方,另外,也可仅设于与外气接触的部分。另外,也可全部设置。
(实施形式6和9)
图7为示出在收容筒体18的外表面全体利用转印、印刷、涂漆或蒸镀形成防湿层18e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实施形式6。防湿层18e虽然也可这样在全体设置,但也可在一部分设置。在该场合,最好为由手指把持的握把部32。
另外,在该接合构件20的外表面还形成防湿层18e。防湿层18e形成于全体时更理想,但最好至少设于与外气接触的部位。
在这里,作为上述收容筒体18的外表面的防湿层18e的材质,可列举出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变性聚苯醚(m·PPE)、聚乙烯基甲酸酯(PEN)、偏氯乙烯、石蜡等。特别是在转印的场合,出于易于形成薄膜的原因,最好为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
防湿层18e的厚度为0.2~2.0mm时较适当。当比0.2mm小时,防湿性、成形性差,当比2.0mm大时,轴径变大,使用感变差,另外,透明度也差。当为0.4~1.0mm时更好,为0.5~0.8mm时则更理想。
适于防湿层18e的形成的方法如下。
在转印的场合,例如以层状粘贴形成金属或无机质层的薄膜。在印刷的场合,印刷气体屏蔽基材和金属或无机质。在涂漆的场合,涂覆聚丙烯、环状聚烯烃。另外,涂蜡。蜡不太受进行涂覆的对方材质的限制,因此较理想(对于某些对方的材质,转印等存在易于剥落等问题)。在这里,蜡指在常温对个体进行加热时成为低粘度的液体的有机物,例如具有作为天然蜡的动·植物蜡、矿物蜡、从石油提取的石油蜡(石蜡、微晶石蜡、不定形蜡)、作为合成蜡的费歇尔·特罗歇法合成蜡、聚乙烯蜡等。在蒸镀的场合,进行铝等金属的蒸镀、涂刷。或进行氧化硅等无机质的蒸镀和涂覆
其它构成与图1的实施形式1基本相同。。
与上述相同,该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具有管体14和封入到该管体14内的加压气体;该管体14在前端设置书写尖端10,在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10的墨水12,而且后端封闭,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制成;其中,在该管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由转印或印刷或涂覆或蒸镀形成防湿层18e。图9(c)示出作为该实施形式的实施形式9。在该场合,防湿层18e也可仅设于与外气接触的部位。另外,也可在整个表面设置。另外,虽然也可设于一部分,但在该场合最好设于握把部32。
图8更具体地示出上述实施形式1的书写用具,形成为将书写尖端、管体、及收容筒体一体化并可装拆地安装于作为外装饰构件22的书写用具的轴筒内的再装品。
(实施形式10)
图10为适用本发明实施形式10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说明图,图11为说明图10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要部纵断面图,图12为适用本发明实施形式11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纵断面图。该实施形式10和实施形式11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为在管体14内封入加压气体的书写用具。
实施形式10如图10和图11所示那样,该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具有管体14和封入到上述管体14内的后方空间(墨水后部或其随动构件或浮子与尾栓42之间的空间)内的气体(例如干燥空气或氮气);该管体14呈长圆筒状或管状,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树脂制成,在管体前端14a设置书写尖端10,在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10的油性墨水、水性墨水或剪切减粘性的墨水等各种墨水12(可在墨水后部任意地设置墨水倒流防止用随动构件或浮子40)而且后端闭塞,该书写尖端10在前端抱持书写球,由金属或最好由气体不透过性或低透过性的树脂制成。
该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除了上述书写尖端10的前端10a外,设置覆盖除该管体14的前端部周边的部分(至少一部分的例)的外装饰构件22。
在该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中,如后面详细说明的那样,在管体14的前端14a通过接合构件20设置书写尖端10。另外,从该管体14的管体前端14a和接合构件20到书写尖端10的除了前端10a外的周围由尖端保持体24覆盖,上述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的作为轴筒28的构成部件的外装饰构件22覆盖上述管体14。
在该实施形式10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中,为了在后方开放部14b由尾栓42闭塞的上述管体14的管体前端14a设置书写尖端10,在该管体前端14a与书写尖端10之间设置保持管体14内的气密的接合构件20(在本实施形式中,接合构件20保持气密和液密地接合到书写尖端10和管体14),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形成接合构件20。“接合”为包含配合、粘接、熔接等的概念。
接合构件20呈具有扩展成凸缘状的前端部20a的大体空心筒状(具有贯通到内部的贯通孔30),其前端部20a以外的大部分从管体前端14a钻入到内部,但上述凸缘状的前端部20a接触于管体前端14a,使得不能进一步钻入到管体前端14a内。即,书写尖端10不相对管体14直接插装,在书写尖端10(的后部的缩径部10d)嵌入到接合构件20的贯通孔30的状态下,接合构件20插装而且接合到管体14的管体前端14a的开口内,从而设置保持上述管体前端14a与书写尖端10间的气密和液密的接合构件20。
在这里,图11详细示出接合构件20周边。如图11所示那样,在书写尖端10的前端10a伸到外部的状态下,由尖端保持体24覆盖书写尖端10、接合构件20、管体前端14a。尖端保持体24由大体尖头空心锥状的前部和大体筒状的后部构成。另外,在书写尖端10形成作为台阶的尖端接触部10b,以该尖端接触部10b为边界,形成外径比书写尖端的前端10a大的大直径部10e。尖端保持体24具有在使前端10a通过其前端开口的状态下可与上述尖端接触部10b接触地限制书写尖端10朝前方移动的止动部27,在书写尖端10的前端10a伸到外部的状态下在外装饰构件22的前方(书写尖端10侧)设置尖端保持体24。更为详细地说,尖端保持体24在书写尖端10的前端10a伸出到外部的状态下覆盖书写尖端10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和管体14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并接触在管体14。尖端保持体24也可接触于接合构件20。在尖端保持体24接触于接合构件20的场合,最好书写尖端10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由尖端保持体24覆盖。另外,在不设置接合构件20地将管体14接合于书写尖端10的场合,最好由尖端保持体24覆盖该接合部位。通过设置这样的尖端保持体24,可抑制加压气体导致的书写尖端的冲出。
另外,在书写尖端10的后方设置直径比大直径部10e小的缩径部10d。该缩径部10d以台阶部10c为边界,直径比前方的大直径部10e变小。缩径部10d不限于这样以台阶部10c为边界形成的场合,也可由锥形等逐渐减小直径地形成。
在该缩径部10d插入到接合构件20的贯通孔30的状态下,该接合构件20插入固定到管体14(上述缩径部10d通过接合构件20插入固定到管体14)。另外,缩径部10d与接合构件20的贯通孔30的内周面由热进行熔接接合,维持气密(气密保持接合部位31)。接合构件20的外周面与管体14的内周面由热进行熔接接合,维持气密(气密保持接合部位31)。通过这样接合,可防止书写尖端10从管体14脱出。在未设置接合构件20的场合,可将管体14直接接合到上述缩径部10d。
通过将接合构件20或管体14接合于缩径部10d,从而具有以下那样的作用。
一般在书写用具中,配置于书写尖端10周边的部件的直径最好较小(最好越接近笔尖直径越小)。在配置了大直径的部件的场合,该部件成为障碍,书写时不能充分看到笔尖(低可见性),另外,失去了灵巧性,外观不理想。
当接合接合构件20和管体14时,也可接合到大直径部10e。然而,大直径部10e更接近笔尖,直径也大。为此,当接合到该大直径部10e时,由于接合构件20和收容筒体18位于更接近笔尖的部位,所以,存在书写时这些部位成为观察笔尖的障碍的可能性。另外,外观上也失去灵巧性,不理想。
在书写尖端10的后方设置直径变小的缩径部10d,在缩径部10d对接合构件20或管体14进行,从而可容易观察笔尖,另外,外观上也灵巧。
另外,在接合构件20与管体14之间设置金属性的环25,对该环25进行感应加热(电磁)等,使其发热,使接合构件20和收容筒体18熔融,此后冷却而进行接合(熔接),维持气密。
在尖端保持体24的止动部27与尖端接触部10b之间设置间隙d。在本实施形式中,当接合构件20等由于吸湿等而膨润或膨胀时,作为台阶的尖端接触部10b接触到尖端保持体24的止动部27,存在尖端保持体24脱出的可能性,此时,难以抑制加压气体导致的书写尖端10意外的冲出等。因此,在本实施形式中,通过设置间隙d,防止作为台阶的尖端接触部10b接触到尖端保持体24的止动部27而发生的上述问题。在尖端保持体24和管体14分别设置尖端保持体后方止动部44b、管体后方止动部44a,通过使该止动部44a、44b相互越过而接合。
本实施形式通过利用热的熔接对接合构件20和管体14进行接合,但该后方止动部44设置在该接合部以外的部位(具体地说为接合部的前方)。在这里,后方止动部44如尖端保持体后方止动部44b和管体止动部44a那样被称为固定设于管体14和接合构件20的尖端保持体24的部位,例如具有止动凸起、凹部等。
当通过利用热的熔接对接合构件20与管体14进行接合时,管体14等发生热变形等的可能性较高。当将尖端保持体24固定到这样的部位时,存在不能获得足够的固定力的场合。通过在接合部以外的部位设置后方止动部44,从而具有能够获得尖端保持体24的足够的固定力的可能。
在本实施形式中,示出设置比书写尖端10的接合部位的接合力小的接合力的接合部位(尾栓42、46)的构成。对于书写尖端10的接合部位,例如可列举出书写尖端10与接合构件20、书写尖端10与管体14。
本实施形式设置由比这些接合部位小的接合力接合的接合部位。作为这样的接合部位,例如可列举出在将尾栓42设于管体14的场合,在外装饰构件22的后端设置尾栓46的场合。另外,也可考虑由粘接剂和树脂等充填管体14的后方开放部和外装饰构件22的孔。作为使接合力不同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改变粘接剂的量,在配合的场合改变越过量,使接合面积不同等。在本实施形式中,在管体14的后端设置尾栓42,在外装饰构件22的后端设置尾栓46。尾栓42与管体14的接合部及尾栓46与外装饰构件22的接合部的接合力比书写尖端10与接合构件20的接合部的接合力小。通过这样构成,即使对本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进行加热,通过书写尖端10的接合部位的接合力以外的接合部位脱开,从而可朝外部排出加压气体,所以,可减小加到书写尖端10的压力,可减少书写尖端10和墨水12由压力吹出(冲出)的危险性。接合力可通过在接合部加轴向拉伸力而测定。
尖端保持体24不仅可为透明,也可着色成不透明或半透明。这样,书写用具内部的墨水的污染(书写尖端10的后方在组装时特别容易受到污染)不能从外部看到,美观和外观质量提高。另外,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着色可进行颜色显示,此时最好为与墨水对应的颜色。
管体14也可位于接合构件20的内侧。另外,接合构件20的固定和其它构件间的固定不限于熔接固定,可考虑由嵌入、粘接等各种固定方法固定。另外,也可考虑对接合构件进行二色成形。作为粘接时的粘接材料,最好具有密封性,可列举出聚乙烯醇溶液、2液混合环氧、热融等。粘接时为了可靠地确保气体屏蔽性,最好与底侧凹密封(配合)并用。具有密封性和粘接性双方的粘接剂的选定极为困难。为此,接合最好由熔接进行。
管体14的周围的大部分由具有防湿性的外装饰构件22覆盖。由具有防湿性的外装饰构件22覆盖管体14的全部更理想。该外装饰构件22由尾栓46封闭一体形成的大体筒状的尾端开口,由尾端开口的尾栓46闭塞而密闭。另外,外装饰构件22的前部内部邻接于管体14外周面地形成为细径,后部内部与管体14外周面隔开间隔地形成为粗径,管体14外周面与外装饰构件22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成为密闭的空间48。
另外,外装饰构件22与管体14通过分别设于其上的止动部50相互固定(或配合)而防脱。防脱在实施形式中通过形成外装饰构件22的止动部50a朝内部凸出的凸起而实现,管体14的止动部50b形成朝内方凹下的凹部。止动部50除了凸起和凹部以外,也可如接合构件20与尖端保持体24相互的后方止动部44那样通过止动部44a、44b相互越过而固定。
在图11~图12所示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中,一体地形成外装饰构件22,但除此以外,外装饰构件22也可形成前后分割的构造,可内包管体14地由分割部螺旋接合或压接或粘接一体化。在这样分割的场合,如可能,最好密闭分割部。
通过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形成管体14等,从而可提供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在本说明书中,“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制成的”管体、收容筒体、或接合构件包含例如由单一的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形成管体全体、收容筒体全体、接合构件全体的情形,虽然混合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和没有这样的性质的材质但仍然具有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情形,以及在外表面和内表面形成具有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的材质的层的情形。即,如管体和收容筒体内的加压气体长期不易漏出到外部或不漏出,则可为任何形式。
该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基本上(例如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聚乙烯醇(PVA)、聚丙烯腈(PAN)、尼龙)随着周围的相对湿度增加,气体透过度也增加,变得容易透过气体。例如,在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的场合,在干燥状态下为非常高的屏蔽材料,但随着相对湿度增加,屏蔽性下降。通过由具有防湿性的外装饰构件22覆盖管体的周围可抑制屏蔽性的下降。由外装饰构件22覆盖的部位最好覆盖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部分的全体,但也可覆盖一部分。在覆盖一部分的场合最好为使用者的手接触的部位,最好的配置部位为把持部(握把部32)。
外装饰构件22也可如图10所示那样形成其内部(空间48)与外气隔断的密闭构造。通过这样形成,可提高耐热性和耐湿性。密闭构造通过与管体14、尖端保持体24、接合构件20或尾栓46等接合(配合、粘接、熔接等)而形成。
外装饰构件22比管体14还具有耐热性或/和耐湿性。在从各种各样的树脂材料中选择用于管体14的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树脂的场合,需要如上述那样考虑使用者握住进行书写时手汗对轴的影响,或需要考虑书写用具在车辆的仪表板的上面等变热的情况。然而,难以选择在满足气体低透过性等的同时满足耐热性和耐湿性的树脂材料。因此,在从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各种树脂材料中选择封入气体的管体14的场合,如外装饰构件22具有耐热性或耐湿性,则其内侧的管体14自身不太需要考虑耐热性或耐湿性,树脂选择的范围扩大,功能性提高。作为选择为外装饰构件22的树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烯烃、环状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基甲酸酯(PEN)、偏氯乙烯等较适合。特别是收容筒体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的场合,最好使用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树脂。这是由于在耐热性、刚性、及紧密接触性方面优良。另外,也可在维持气体屏蔽效果的同时提高防湿性和可容易把握内部墨水残余量等的内部可见性(光线透过度)。
另外,外装饰构件22虽然为与管体14分开的轴筒构造(外装饰构件22为轴筒28的构成部件时),但不仅限于在与管体14间设置空间地使外装饰构件22另成一体,也可仅覆盖(二色成形、蒸镀、层压等)管体14或一体覆盖除书写尖端10的前端10a外的所有部分地形成外装饰构件22。
另外,使外装饰构件22中的使用者把持的握把部32的壁厚比外装饰构件22的其它部分大。使用者把持的握把部32受使用者的手汗的影响最大。如使该部分的壁厚比外装饰构件的其它部分大,则起到减少对外装饰构件内的管体14的影响的作用。作为增大壁厚的方法,不仅可简单地通过增大壁厚进行,而且也可由如图10~图11所示实施形式那样安装作为别的构件的握把部33的方法进行。
另外,当由焚烧加热时,上述管体14和外装饰构件22最先分解,封入气体逃到上述空间外部。在本说明书中,分解指熔融、破裂、发生裂纹、开孔、在具有接合部的场合该接合部脱开。最初,可通过管体14和外装饰构件22分解将加压气体排出到外部,所以,可减轻施加到书写尖端10的压力,可减少书写尖端10由压力吹出(冲出)的危险性。
在该场合,尖端保持体24的材质最好为比管体14更具有耐热性的材质,例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环状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醛(POM)、聚乙烯基甲酸酯(PEN)、聚氯乙烯较适合。
作为用于上述管体14和接合构件20的材质,最好为例如作为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料的例如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尼龙、透明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特别是最好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
设置有也为上述书写尖端10的防脱构件的尖端保持体24,而且,即便使用后焚烧,也因为在预定温度下管体14和外装饰构件22的刚性下降,产生气体泄漏,管体14的气体压力下降,所以,不会发生书写尖端10从书写用具或再装品前方冲出的问题。
封入到上述管体14内的加压气体可使用氮气(N2)、空气,最好为湿度60%(25℃:25度C)或其以下的干燥氮气、干燥空气。
管体14内的加压气体体积为在初期状态下收容于管体14的墨水体积的2~10倍,书写即将结束之前的消耗了墨水的状态的管体14内的压力为0.15MPa~0.6MPa。
使加压气体体积与墨水体积的关系为2~10倍的范围,是因为当加压气体的体积不到墨水体积的2倍时,通过由书写消耗墨水使墨水量的体积减少,推压墨水的力变得不足,另外,初期和结束时的压力差大,压力变化过大。另一方面,当超过10倍时,需要无用的空间,成本高,而且具有墨水量看上去相对较少的外观上的问题。
另外,将书写寿命即将结束之前的墨水消耗完的状态的上述管体14内的压力设为0.15MPa~0.6MPa,是因为,如不到0.15MPa,则挤出墨水的压力不足,难以获得流畅的书写感,另外,当在湿润的用纸上等进行书写时,易于将水卷入到书写尖端10内,另外,当落下到水中时,水易于侵入到书写尖端10内。另一方面,当超过0.6MPa时,难以防止墨水从笔尖泄漏。
上述管体14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制成,这有利于容易确认墨水残余量。根据同样的理由,也可使外装饰构件22或尖端保持体24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明。
另外,由于管体14在内部收容墨水12,所以,需要防止墨水使材质变化而导致气体不透过性或气体低透过性的性能下降,所以,在内周面设置防湿层52。
其中,作为上述管体14内周面(内表面)的防湿层52的材质,从防湿性的提高考虑,可使用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变性聚苯醚(m·PPE)、环状聚烯烃、偏氯乙烯、石蜡等。特别是在二色成形中,最好为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在管体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的场合,最好使用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树脂。这是因为可在维持气体屏蔽效果的同时提高防湿性和可容易地把握内部墨水残余量等内部可见性(光线透过度)。另外,还因为在耐热性、刚性、密接性方面也优良。
外装饰构件22的内部的空间48如图10~图11所示实施形式10那样,本来最好为密闭,但也可如图12所示第11实施形式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那样,在外装饰构件22与管体14之间设置空间48,同时,在外装饰构件22设置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35,上述空间48通过通气孔35与外部连通。作为空间48的形成方法,也可在外装饰构件22的内表面和管体14的外表面由槽形成。在该第11实施形式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中,通过在上述外装饰构件22与管体14之间设置空间48,同时,在外装饰构件22设置与外部连通的通气孔35,从而可将管体14的分解等产生的漏出的加压气体顺利地排出到外部,防止书写尖端10和墨水12的冲出。
另外,该通气孔35设于外装饰构件22的后端附近(尾栓46等)。通过在与书写尖端10的接合部件相反的外装饰构件22的后端设置通气孔35,可极力防止朝配置书写尖端10的前方施加的压力。外装饰构件22也可使用按预定温度分解的材料。其它构成基本上与实施形式10相同。
在上述第10实施形式、第11实施形式中,主要由书写尖端10、管体14、接合构件20、外装饰构件22构成,相比上述第1~第9实施形式省略了收容筒体的构成,减少了部件数量,形成为简单而且廉价的构成。但是,为了提高气体屏蔽性、防湿性、内部可见性,书写尖端10、管体14、接合构件20、外装饰构件22等各部构成的材质、内外层等的材质和构成可适当地适用第1~第9实施形式的各部构成的材质和构成。另外,管体14可适当地适用第1~第9实施形式的收容筒体的内外层的材质和构成。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第10实施形式、第11实施形式中,将书写尖端10、管体14、及尖端保持体24一体化,可形成再装品,该再装品能够可装拆地安装于包含外装饰构件22地构成的轴筒28内。
另外,也可将书写尖端10、管体14、尖端保持体24、及外装饰构件22一体化形成再装品。
按照本发明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再装品,可提供能够封入加压气体的构件赋予气体屏蔽性这样的简单构成防止气体泄漏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再装品。
另外,由用书写尖端与管体等形成气体屏蔽密闭空间而且在设于管体与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内封入加压气体这样简单的构成,可提供容易生产、廉价、而且安全性高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再装品。
另外,由在管体形成气体屏蔽层这样的简单构成可提供能够防止气体泄漏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再装品。

Claims (14)

1.一种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管体(14)、收容筒体(18)、接合构件(20);
该管体(14)在前端设置书写尖端(10),在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的墨水(12),而且后方开放;
该收容筒体(18)设有与上述管体的后方开放部连通的空间(16),内包该管体的至少一部分,后端闭塞;
该接合构件(20)保持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的气密;
上述接合构件,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形成,或者,在该接合构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气体屏蔽层;
在上述收容筒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气体屏蔽层,在设于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内封入加压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气体屏蔽层的材质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EVO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在收容筒体(18)和书写尖端(10)之间设置上述接合构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4)和收容筒体(18)之间设置上述接合构件(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在书写尖端(10)的后方设置直径变小的缩径部(10d),将该缩径部的后端固定于管体(14),同时,将收容筒体(18)接合到该缩径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在书写尖端(10)的后方设置直径变小的缩径部(10d),将该缩径部的后端固定于管体(14),同时,将接合构件(20)接合到该缩径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使保持上述管体(10)与上述收容筒体(18)之间的空间的气密的气密保持接合部位集中到书写尖端周边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收容筒体(18)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防湿性的外装饰构件(22)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管体(14)或/和收容筒体(18)的至少一部分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制成,可用眼确认内部墨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设于上述管体(14)与上述收容筒体(18)之间的空间的容积为在初期状态下收容于管体的墨水体积的2~10倍,在上述空间内封入气体,使得在即将结束书写寿命之前的耗尽了墨水的状态的上述空间内的压力成为0.15MPa~0.6MPa。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墨水不接触上述收容筒体(18)或/及接合构件(20)。
12.一种书写用具用再装品,具有管体(14)、收容筒体(18)、接合构件(20);
该管体(14)在前端设置书写尖端(10),在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的墨水(12),而且后方开放;
该收容筒体(18)设置与上述管体(14)的后方开放部连通的空间(16),内包该管体的至少一部分,后端闭塞;
该接合构件(20)保持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的气密;
上述接合构件,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形成,或者,在该接合构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气体屏蔽层;
在上述收容筒体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气体屏蔽层,在设于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内封入加压气体,
可将上述书写尖端、管体、及收容筒体一体化,可装拆地安装于书写用具的轴筒内,实现再装。
13.一种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具有管体(14)和收容筒体(18);该管体在前端设置书写尖端(10),在内部收容供给到该书写尖端的墨水(12),而且后方开放;
该收容筒体(18)设置与上述管体的后方开放部连通的空间(16),内包该管体的至少一部分;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容筒体由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材质制成,在设于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内封入加压气体;
在收容筒体与书写尖端之间设置保持上述管体与上述收容筒体之间的空间的气密的接合构件(20),从而将管体内包于收容筒体内,使管体不与外气接触,同时,在接合构件的内表面或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气体低透过性或气体不透过性的气体屏蔽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气体屏蔽层的材质为乙烯乙烯基醇共聚物。
CN03803090XA 2002-01-30 2003-01-30 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用再装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254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21786A JP2003220790A (ja) 2002-01-30 2002-01-30 ガス加圧式筆記具および筆記具用リフィール
JP2002021792A JP2003220791A (ja) 2002-01-30 2002-01-30 ガス加圧式筆記具及び筆記具用リフィール
JP21792/2002 2002-01-30
JP21786/2002 2002-01-30
PCT/JP2003/000926 WO2003064176A1 (en) 2002-01-30 2003-01-30 Gas pressurization type writing utensil and writing utensil refil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5488A CN1625488A (zh) 2005-06-08
CN1625488B true CN1625488B (zh) 2010-11-10

Family

ID=27667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0309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25488B (zh) 2002-01-30 2003-01-30 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用再装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381004B2 (zh)
EP (1) EP1470931B1 (zh)
KR (1) KR20040074139A (zh)
CN (1) CN1625488B (zh)
HK (1) HK1077268A1 (zh)
WO (1) WO20030641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2724B (zh) * 2014-04-10 2018-10-12 三菱铅笔株式会社 书写工具
CN108602377B (zh) * 2015-12-29 2020-12-29 株式会社百乐 用于形成热变色性笔迹的书写用具
JP2019031077A (ja) * 2017-08-09 2019-02-28 旭化成株式会社 インク収容管及び筆記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7273A (en) * 1972-06-26 1976-12-14 Ananda Anlageanstalt Ballpoint pen cartridge
EP0123521A1 (en) * 1983-04-20 1984-10-31 Scripto Inc. Direct filling pressurized writing instru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5336007A (en) * 1990-04-24 1994-08-09 Koh-I-Noor Inc. Plotter pen with indicator circui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30711A (en) 1961-11-22 1964-04-28 Samuel Sklar Positive pressure ball pen feed
JPS5215859Y2 (zh) * 1973-07-09 1977-04-09
JPS5345694Y2 (zh) * 1973-11-08 1978-11-01
JPS5248536B2 (zh) * 1973-12-26 1977-12-10
JPS50122325A (zh) * 1974-03-06 1975-09-25
JPS50149139A (zh) 1974-05-22 1975-11-29
JPS5215859A (en) 1975-07-28 1977-02-05 Kyupi Kk Method of producing egg yolk drink
JPS5248536A (en) 1975-10-17 1977-04-18 Hitachi Ltd Resistance welding method
JPS5345694A (en) 1976-10-07 1978-04-24 Sakai Chem Ind Co Ltd Preventive method for weathering of steel (ore) slag
JPS6112122Y2 (zh) 1981-01-21 1986-04-16
JPS58120084U (ja) 1982-02-08 1983-08-16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ガス加圧式ボ−ルペン
JPH0410076Y2 (zh) 1985-11-19 1992-03-12
JPH02135281U (zh) 1989-04-14 1990-11-09
US5654173A (en) * 1996-08-23 1997-08-05 Genetics Institute, Inc. Secreted proteins and polynucleotides encoding them
JP2001341492A (ja) * 2000-06-05 2001-12-11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ノック式筆記具
WO2002055317A1 (fr) * 2001-01-10 2002-07-18 Mitsubishi Pencil Kabushikikaisha Cartouche de stylo a bil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97273A (en) * 1972-06-26 1976-12-14 Ananda Anlageanstalt Ballpoint pen cartridge
EP0123521A1 (en) * 1983-04-20 1984-10-31 Scripto Inc. Direct filling pressurized writing instrumen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US5336007A (en) * 1990-04-24 1994-08-09 Koh-I-Noor Inc. Plotter pen with indicator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70931A1 (en) 2004-10-27
US7381004B2 (en) 2008-06-03
EP1470931B1 (en) 2015-06-10
EP1470931A4 (en) 2008-06-11
CN1625488A (zh) 2005-06-08
HK1077268A1 (en) 2006-02-10
KR20040074139A (ko) 2004-08-21
US20050117960A1 (en) 2005-06-02
WO2003064176A1 (en) 2003-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15812B2 (en) Low permeation weldable fuel tank assembly
US8002429B2 (en) Lantern candle with translucent casing
CA2318653A1 (en) Tank insert and 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ES2209821T3 (es) Deposito de combustible de multiples capas con cubierta y camara de recogida de vapores de combustible.
CA2540318A1 (en) Fuel cartridges for fuel cell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same
CN1625488B (zh) 气体加压式书写用具和书写用具用再装品
EP1541958A4 (en) MICROGASER WITH AUTOMATIC IGNITION
CN215075521U (zh) 一种在电子烟储油仓内使用的新型硅胶密封件
JP2007504036A5 (zh)
US7325992B2 (en) Gas-pressurized writing instrument and writing instrument refill
JP4475873B2 (ja) ガス加圧式筆記具および筆記具用リフィール
CN105752429A (zh) 用于焊接粉的包装结构
JP2003220787A (ja) ガス加圧式筆記具および筆記具用リフィール
JP2003220791A (ja) ガス加圧式筆記具及び筆記具用リフィール
JP4338408B2 (ja) ガス加圧式筆記具および筆記具用リフィール
JP2003220788A (ja) ガス加圧式筆記具及び筆記具用リフィール
JP4063544B2 (ja) ガス加圧式筆記具及び筆記具用リフィール
JP2004130679A (ja) ガス加圧式筆記具
JP4420255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パウチ
JP4911151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パウチ
WO2003064178A1 (fr) Instrument d'ecriture du type a pressurisation de gaz et cartouche de recharge d'instrument d'ecriture
EP1108596A3 (en) Permeation barrier fuel tank
KR200357854Y1 (ko) 손난로
JP4687763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パウチ
JP3387979B2 (ja) 補充用インキ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72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7726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