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1938B - 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及实施电路 - Google Patents

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及实施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1938B
CN1601938B CN 200410040768 CN200410040768A CN1601938B CN 1601938 B CN1601938 B CN 1601938B CN 200410040768 CN200410040768 CN 200410040768 CN 200410040768 A CN200410040768 A CN 200410040768A CN 1601938 B CN1601938 B CN 16019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sp
time slot
codec
tdm bus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407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01938A (zh
Inventor
任震宇
邓刚
王锋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4100407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01938B/zh
Publication of CN1601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1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601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1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本发明解决了时隙交换芯片成本高,布线复杂的问题,公开了一种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及实施电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通过TDM总线收发数据的DSP和CODEC;其实现步骤是:a.在TDM总线上串接延时电路,使DSP的收发时隙错开k个时隙;b.配置CODEC的发送时隙和接收时隙,分别与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DSP的接收时隙和发送时隙对应。其实施电路包括TDM总线、DSP和CODEC;所述DSP通过延时电路与TDM总线连接。本发明以虚拟方式模拟时隙交换芯片的功能,实现CODEC之间以及CODEC与DSP之间的通讯连接。特别适用于小型IP电话网关、PBX等系统中作时隙交换。

Description

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及实施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特别涉及时隙交换方法及系统电路。
背景技术
在数字程控交换机及其类似的设备中,通讯的端点之间可以通过硬件连线、多路开关、时隙交换等方法进行通讯连接,特别是语音数据,通常采用TDM(时分复用)总线来传输。采用TDM总线来传输数据时,通讯端点之间可以在TDM总线的指定时隙上交换数据,当密度低时,可以采用固定时隙的方法交换数据,当密度较高以后,端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复杂,通常使用时隙交换芯片来交换数据。
在IP电话网关、数字式PBX(公众电话程控交换机)等系统中,一般都有若干CODEC(语音编解码器)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它们之间的语音数据交换通常是通过TDM总线进行的。数据流通常只在CODEC之间或CODEC与DSP之间传送。大型的网关或PBX使用时隙交换芯片来切换连接,但在中小型系统中采用时隙交换芯片将会增加系统成本,使CPU的逻辑关系变得复杂,增加系统印刷电路板布线面积。所以,中小系统通常采用DSP通道与CODEC通道绑定的办法,使DSP和CODEC一一对应起来,TDM数据仅仅在DSP和CODEC之间传送。如果两个CODEC之间要传数据,数据路径为CODECx-DSPx-CPU-DSPy-CODECy,采用这个办法,将会占用系统CPU资源,如果采用CODECx-DSPx(压缩)-CPU-DSPy(解压缩)-CODECy的方法倒换数据的话,还会影响本地通话的音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时隙交换芯片成本高,布线复杂的缺点,提供一种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及实施电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包括通过TDM总线收发数据的DSP和CODEC,所述DSP之间设计为不可以相互交叉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在TDM总线上串接延时电路,使DSP的收发时隙错开k个时隙;
b.配置CODEC的发送时隙和接收时隙,分别与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DSP的接收时隙和发送时隙对应。
优选的方案是:
a.将DSP的发送线并联,通过8bit移位寄存器接入TDM总线,使DSP的发送时隙延迟1个时隙;将CODEC的发送线和接收线以及DSP的接收线并联接入TDM总线;
b.配置CODEC的发送时隙和接收时隙,分别与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DSP的接收时隙和发送时隙对应。
虚拟时隙交换电路,包括TDM总线、DSP和CODEC;其特征在于:所述DSP通过延时电路与TDM总线连接;配置CODEC的发送时隙和接收时隙分别与DSP的接收时隙和发送时隙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省去了价格昂贵的时隙交换芯片,简化了CPU的复杂逻辑,减少了PCB布线面积,降低了系统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硬件连接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硬件连接示意图。
受幅面限制,上述各图中仅示出DSP、CODEC各4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TDM系统中,数据流通常只在CODEC之间或CODEC与DSP之间传送。要使CODEC之间或DSP与CODEC之间经过TDM总线直接交换数据,必须使需要通讯的两个端点的时隙号对应。CODEC之间的通讯可以通过软件设定其收发时隙,使之相互对应即可实现。但由于DSP的收发时隙不能单独配置,为了实现CODEC与DSP之间的通讯,本发明采用延时电路,串接在DSP的接收端或发送端与TDM总线之间,对DSP的接收数据或发送数据进行延时处理,使DSP的发送时隙与接收时隙错开k个时隙,k是固定常数,并为非零
整数,其值由延时电路决定。根据该k值,通过软件对与其通讯的CODEC的收发时隙进行相应配置,就可以实现CODEC与DSP之间的通讯。取k=1,延时电路最简单。根据TDM系统标准,串接1个8bit移位寄存器,就可以延迟1个时隙,串接k个8bit移位寄存器可以延迟k个时隙。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将DSP发送时隙移动1个时隙的示意图。
首先,系统中所有的DSP不会在同一时隙发送数据,而且DSP不发送数据时其发送线为高阻状态,就可以把所有的DSP的发送线并联起来,然后通过一个8bit的移位寄存器4接入TDM总线。8bit移位寄存器4在这条发送总线上产生的效果,是把DSP发送的数据延迟了1个时隙,假设DSP0的接收时隙号为n,则它对应的发送时隙号就相当于是n+1。
第二步,通常CODEC的收发时隙号码可以独立配置,同时注意到以下几点:
所有的CODEC不会在同一时隙发送数据;
CODEC不发送数据时发送线为高阻;
CODEC和DSP的接收信号线阻抗很高;
CODEC的收、发通道可以方便地分别关闭或打开;
CODEC之间会互发数据;
CODEC和DSP之间会互发数据;
就可以将所有CODEC的发送线和接收线以及所有DSP的接收线并联接入TDM总线。将CODEC0的接收时隙配置为n+1,发送时隙配置为n,DSP0和CODEC0就可以通过TDM总线通讯。由于此时DSP0和CODEC0只占用n和n+1两个时隙,所以其他通道可以利用其他的时隙。如果TDM时钟频率为2.048M的话,理论上在这条TDM链路上最多可以支持32/2=16对连接。在这些连接中,也会有CODEC与CODEC的连接,由于CODEC的收发时隙可以分开配置,所以只需要互相交换收发时隙号就可以了。通常TDM时钟取2.048MHz、4.096MHz、8.192MHz、16.384MHz、32.768MHz,在这些时钟频率下,分别能支持16、32、64、128、256对连接。
下面以两种算法描述虚拟时隙交换方法:
为了方便说明,假设TDM总线时钟频率为2.048MHz,CODEC通道和DSP通道各8个。
一、假设DSP端点的时隙号始终保持固定,然后去修改CODEC的时隙号使其收发时隙与所要连接的DSP通道的收发时隙号对应即可。下面是两个电话在网关上的呼叫过程中,时隙连接情况的简要描述:
初始化CODEC端点和DSP端点的时隙号,假设CODEC占用的时隙段为0-15,DSP占用的时隙段为16-31,由于TDM有收发两个方向,在虚拟时隙交换技术中每个方向需要占用一个时隙,所以每个通道占用两个时隙,最多可以支持8路CODEC和8路DSP通道。这里设定Tx是发送时隙号,Rx是接收时隙号,首先建立通道ID与时隙之间的映射关系:Tx=φ(Rx)=f(ID),方便端点连接时获取时隙号。当电话摘机时,通过某种软件算法获取一个DSP通道的ID号,配置CODEC的收发时隙,使CODEC的Rx和Tx与DSP的Tx和Rx相对应,此处DSP的Tx和Rx之差实际上是一个常数k=1,所以实际计算中只要知道一个就可以很简单的算出另外一个。当两个CODEC之间进行通话时,需要同时改变两个CODEC的时隙配置,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配置,CODEC1的Tx和CODEC2的Rx均配置成DSP1的Rx,而CODEC1的Rx和CODEC2的Tx配置成DSP2的Rx,DSP1和DSP2的Tx在通话过程中暂时不用(假设CODEC1与DSP1对应,CODEC2与DSP2对应)。当一方挂机之后,需要进行时隙重连,具体连接与电话摘机时类似。
由此可见,在一次完整的通话过程中,至少需要进行三次时隙连接操作,这种时隙之间的组合机制与有时隙交换芯片时的组合机制完全相同,只是操作的对象不同而已,因此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完全可以取代时隙交换芯片,通过实践也证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二、下面的这个算法描述更详细些,看起来要复杂些:
1.系统启动时首先把DSP的接收时隙固定为3n(n可以取0-7),由于接收时隙是3的倍数,所以每两个时隙号之间至少有2个空的时隙号可以让CODEC来插空。而且一旦固定就不再改变。由于移位寄存器4接在DSP的发送线上,所以DSP在TDM总线上的发送时隙为3n+1。本系统DSP之间设计为不可以互相交叉连接,所以时隙分配如下:
DSP通道号n      0  1  2  3   4   5   6   7
接收时隙号3n    0  3  6  9   12  15  18  21
发送时隙号3n+1  1  4  7  10  13  16  19  22
2.CODEC与DSP通讯时以DSP的时隙号来配置CODEC的时隙号,在呼叫发起时,需要一个DSP作收号器,在通话过程中,也需要一个DSP作监听,以便实现忙音检测、呼叫转接等功能,假设取第n个DSP,则DSP的接收时隙号为3n,发送时隙号3n+1;
3.配置主叫CODEC的发送时隙号为3n,接收时隙号为3n+1,DSP在3n时隙上监听用户的拨号,同时在3n+1时隙上发送拨号音;
4.根据用户的拨号找到被叫,如果被叫是IP远程用户,有关虚拟时隙交换的操作就结束了,如果被叫是本地CODEC,将该CODEC配置为在3n时隙上接收数据,在3n+2时隙上发送数据,同时配置主叫CODEC在3n+2时隙上接收数据。此时DSP在3n+1时隙上发送的数据没有接收者,自然作废。
5.最终,两个用户在3n和3n+2上通话,DSP在3n上监听数据,在3n+1上发送数据。
这个算法中,一个呼叫连接占用了3个时隙,在时钟为2.048M时,最多只能支持9个连接,且每个连接有一个DSP在监听。
实施例2
本例的移位寄存器4接在DSP的接收端,产生的效果是将DSP的接收时隙移动了一个时隙。如果DSP发送时隙是n,其接收时隙相当于是n+1。本例的虚拟时隙交换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示意图见图2。
实施例3
考虑到器件的负载能力,实施电路硬件连接关系如图3。本例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总线驱动器。总线驱动器1接在CODEC局部TDM总线接收线与TDM总线之间,解决移位寄存器4的负载能力,总线驱动器2接在CODEC局部TDM总线发送线与TDM总线之间,解决CODEC的负载能力,总线驱动器3接在DSP局部TDM总线接收线与TDM总线之间,用于驱动多个DSP,减轻了总线驱动器1、总线驱动器2的负载。如果DSP和CODEC的数量不多,也可以按照图1实施。
实施例4
本例的实施电路如图4所示,移位寄存器4接在DSP接收端,其实就是在图2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驱动器。
本发明仅在TDM系统中增加了少量硬件,就可以在不使用时隙交换芯片的情况下,模拟出时隙交换芯片的功能,以软件配置通讯端点收发时隙,实现CODEC之间以及CODEC与DSP之间的通讯连接。特别适用于小型IP电话网关、PBX等系统中作时隙交换。

Claims (10)

1.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包括通过TDM总线收发数据的DSP和CODEC,所述DSP之间设计为不可以相互交叉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在TDM总线上串接延时电路,使DSP的收发时隙错开k个时隙;
b.配置CODEC的发送时隙和接收时隙,分别与经过上述步骤处理的DSP的接收时隙和发送时隙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是:
将DSP的发送线并联,通过延时电路接入TDM总线,使DSP的发送时隙延迟k个时隙;将CODEC的发送线和接收线以及DSP的接收线并联接入TDM总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a是:
将DSP的接收线并联,通过延时电路接入TDM总线,使DSP的接收时隙延迟k个时隙;将CODEC的发送线和接收线以及DSP的发送线并联接入TDM总线。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k=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为8bit移位寄存器。
6.虚拟时隙交换电路,包括TDM总线、DSP和CODEC;其特征在于:所述DSP通过延时电路与TDM总线连接;配置CODEC的发送时隙和接收时隙分别与DSP的接收时隙和发送时隙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虚拟时隙交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串接在DSP发送端或接收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虚拟时隙交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电路为8bit移位寄存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虚拟时隙交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TDM总线上连接有总线驱动器。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虚拟时隙交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TDM总线上连接有总线驱动器。
CN 200410040768 2004-09-30 2004-09-30 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及实施电路 Active CN16019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40768 CN1601938B (zh) 2004-09-30 2004-09-30 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及实施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40768 CN1601938B (zh) 2004-09-30 2004-09-30 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及实施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1938A CN1601938A (zh) 2005-03-30
CN1601938B true CN1601938B (zh) 2010-10-20

Family

ID=34664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40768 Active CN1601938B (zh) 2004-09-30 2004-09-30 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及实施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0193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14738A2 (en) * 1998-12-22 2000-06-28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bandwith usage in a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CN1306360A (zh) * 2000-01-20 2001-08-01 上海贝尔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链路的监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14738A2 (en) * 1998-12-22 2000-06-28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bandwith usage in a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
CN1306360A (zh) * 2000-01-20 2001-08-01 上海贝尔有限公司 一种信令链路的监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1938A (zh) 2005-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04491B2 (ja) 通信装置
GB2212028A (en) Speech/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601938B (zh) 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及实施电路
CN103297636B (zh) 一种基于shdsl多点传输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0531253C (zh) 容纳多个线路组件的电话交换系统
KR100394017B1 (ko) 인터넷 텔레포니 게이트웨이 시스템
CN101645982B (zh) 语音终端仿真测试的方法和业务单板
US8102873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ccommodation apparatus
RU2261530C2 (ru) Ун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внутрикорабельной связи
US5128989A (en) Key telephone system with circuitry for adding a third caller to a multiple party connection
CN101577765B (zh) 基于双绞线的线路复用通信设备、系统及其网络
US5631901A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signals and PBX system
US20040120310A1 (en) Universal network termination
CN101594600B (zh) 基于软交换的媒体转换方法、软交换及媒体转换网关
JP2001237897A (ja) ハイブリッド型テレフォニーシステム
CN1980283A (zh) 使用ms放音的宽窄带网络合一的彩铃实现方法及系统
CN202841303U (zh) 一种用于电话接入的无线用户远端装置
Melvin Micro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telephony
JPS58151765A (ja) デイジタル電話機
JP2944864B2 (ja) 多重中継装置
CN113965650A (zh) 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
EP0393913B1 (en) Digital telephone system
KR100428772B1 (ko) 음성 디지탈 가입자 라인을 구비한 키폰 시스템
CN203416315U (zh) 一种基于shdsl多点传输设备系统
CN114244959A (zh) 一种基于pcm系统的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