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5650A - 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5650A
CN113965650A CN202111216844.6A CN202111216844A CN113965650A CN 113965650 A CN113965650 A CN 113965650A CN 202111216844 A CN202111216844 A CN 202111216844A CN 113965650 A CN113965650 A CN 1139656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user interface
interface
remote
remot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68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海波
顾赟初
杜渂
何之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68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656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65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56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1/00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electrical systems
    • H04M11/06Simultaneous speech and data transmission, e.g. telegraphic transmission over the same conductors
    • H04M11/066Telephone sets adapted for data transmi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包括:中心端,所述中心端包括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远程端,所述远程端包括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用户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该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的实时性更高、响应速度更快,有利于指挥调度的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地市级指挥调度系统,多采用集中接警的方式,由市局指挥中心集中接警,接警台座席大多集中布置。但对于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分散的城市,在布置接警台座席时,除了考虑放置在中心局的中心接警座席,还要考虑要在市局与各个地理位置较远的区县之间布置远程座席。地级市中各县区的110报警电话由各县区电信汇接集中后,通过市电信局接入市局指挥中心的排队调度机,由市局指挥中心的排队机根据来话属地的区域码进入各县相对应的110排队组进行智能分配。部署远程座席现行比较成熟的方案是通过PCM复用设备。
部署在中心局集中接警用的排队调度机,分为本地座席和远程座席两种,两种座席话机都是连接到排队调度机的用户板上。本地座席直接连接到接警话机,远程座席通过从用户板引出的线缆连接到放置在本地的PCM复用设备上,再通过电信2M传输网接入到放置在异地端的PCM复用设备上。中心局端PCM复用设备的功能是将模拟线路转换成2M数字线路,便于信号远距离传输。远程端PCM复用设备的作用是将2M数字的语音和信令转换成模拟电路信号控制接警台。
但是,采用PCM复用设备实现这一功能,响应比较慢,实时性较低,不利于指挥调度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一种高实时性、高响应速度的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实时性较低、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包括:
中心端,所述中心端包括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远程端,所述远程端包括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用户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
通过在中心端上设置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与中心端的主控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在远程端上设置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与远程端的用户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且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能够远距离传输数据的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使得主控板的取挂机信令和用户板的取挂机信令等能够通过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或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直接打包发送,从而降低数据传输延时,提高实时性和响应速度,有利于指挥调度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第一状态,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所述用户板的信令,并将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将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所述主控板。
进一步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所述主控板板的信令,并将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将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所述用户板。
进一步地,所述数字中继接口为E1数字中继接口,信令在打包成HDLC格式后均通过E1中继线路进行传输;
所述E1数字中继接口用于进行E1中继线路上的线路码与不归零编码的相互转换。
进一步地,还包括:
第一E1接口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上;
第二E1接口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上
所述第一E1接口芯片和所述第二E1接口芯片均通过背板提供的帧同步信号FCK和时钟信号CLK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主控DSP,分别通过并行总线与所述第一E1接口芯片、所述第二E1接口芯片连接,用于进行控制所述第一E1接口芯片和所述第二E1接口芯片的控制。
进一步地,还包括:
信令链路控制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信令打包成HDLC或接收HDLC包并转成信令;
所述信令链路控制模块包括HDLC控制器,所述HDLC控制器通过并行总线与所述主控DSP连接。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方法,包括步骤:
在中心端设置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且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与所述中心端的主控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在远程端设置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且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与所述远程端的用户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将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
通过在中心端上设置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与中心端的主控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在远程端上设置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与远程端的用户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且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能够远距离传输数据的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使得主控板的取挂机信令和用户板的取挂机信令等能够通过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或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直接打包发送,从而降低数据传输延时,提高实时性和响应速度,有利于指挥调度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到的所述用户板的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将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接收到的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所述主控板;
和/或,
将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到的所述主控板板的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将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接收到的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所述用户板。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远程坐席部署系统,包括:
中心局;
若干排队调度机,与所述中心局连接,且所述排队调度机包括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若干附属局,均包括远程端,所述远程端包括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用户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
通过设置中心局、若干排队调度机和若干附属局,排队调度机与中心局连接,且排队调度机包括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附属局均包括远程端,远程端包括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使得中心局的取挂机信令和附属局的取挂机信令等能够通过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或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直接打包发送,从而降低数据传输延时,提高实时性和响应速度,有利于指挥调度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局包括接警坐席,所述接警坐席通过配线架与若干所述排队调度机连接;
所述附属局还包括与所述远程端连接的模拟坐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通过在中心端上设置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与中心端的主控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在远程端上设置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与远程端的用户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且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能够远距离传输数据的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使得主控板的取挂机信令和用户板的取挂机信令等能够通过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或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直接打包发送,从而降低数据传输延时,提高实时性和响应速度,有利于指挥调度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方案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现有的DS300调度机系统中CPC板和ALC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DSP与E1接口芯片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DSP与HDLC控制器接口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远程坐席部署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包括中心端和远程端。
中心端包括主控板(即图1中的CPC)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即图1中的RM板A),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远程端包括用户板(即图1中的ALC)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即图1中的RM板B),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如电信2M专网)通信连接。
如图2所示,在现有的DS300系列排队机中,主控板CPC与用户板ALC之间的通信信令接口,我们称之为H接口。H接口有UP和DOWM两个方向。UP方向,用户的摘机挂机信号通过H接口的TS1及TS2时隙送给CPC;DOWN方向,CPC的振铃等控制信令通过H接口的TS1及TS2时隙发送给用户板。CPC与用户板之间的信号通过背板接插件线缆连接,这些信号的电平为TTL形式,最高只有5V。由于信号传输的线缆长度越长,线缆的阻抗越大,信号的衰减幅度越大,因此,现有的DS300调度机系统CPC板和ALC板空间上只能进距离放置,不能相隔太远。
本方案通过在中心端上设置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与中心端的主控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在远程端上设置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与远程端的用户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且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能够远距离传输数据的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使得主控板的取挂机信令和用户板的取挂机信令等能够通过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或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直接打包发送,从而降低数据传输延时,提高实时性和响应速度,有利于指挥调度的顺利进行。
具体的,第一状态,即UP方向,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用户板的信令,并将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一远端用户接口将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主控板。
第二状态,即DOWN方向,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主控板板的信令,并将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二远端用户接口将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用户板。
实施例2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数字中继接口为E1数字中继接口,信令在打包成HDLC格式后均通过E1中继线路进行传输。
E1数字中继接口用于进行E1中继线路上的线路码(HDB3码)与普通不归零编码(NRZ)的相互转换。同时,实现时钟的提取、插入,帧同步,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等。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还包括第一E1接口芯片(即图3中的E1A)、第二E1接口芯片(即图3中的E1B)和主控DSP。在本实施例中,采用E1线路专用接口芯片DS21354来实现以上的功能。
第一E1接口芯片设置在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上;第二E1接口芯片设置在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上。
第一E1接口芯片和第二E1接口芯片均通过背板提供的帧同步信号FCK和时钟信号CLK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如图4所示,主控DSP分别通过并行总线与第一E1接口芯片、第二E1接口芯片连接,用于进行控制第一E1接口芯片和第二E1接口芯片的控制。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还包括信令链路控制模块,信令链路控制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信令打包成HDLC或接收HDLC包并转成信令。
信令链路控制模块包括MCU和HDLC控制器,MC型号是TMS320VC5502,HDLC通道控制器型号是PT7A6527,如图5所示,HDLC控制器通过并行总线与主控DSP连接。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还包括:
电源模块,本电路板上的器件芯片绝大多数采用+3.3V电源,但还有几个器件需要5v供电,DSP需要+3.3V和+1.26V双电源。因此,背板送来的+5V电源直接提供给板上的5V器件,3.3V由电压转换芯片LM1085完成,1.26V则由电压转换芯片SPX1117提供。
时钟模块,20MHz晶振提供给DSP,DSP倍频后输出SDRAM参考时钟给SDRAM使用。
上电复位模块,采用MAX706芯片实现上电自动复位、手动复位功能。此芯片的RESET通过CPLD输出分别送到各个芯片的复位管脚。
数据缓冲模块,因为背板上的信号都是5V,单板内部信号是3.3V的,所以需要进行电平转换,这主要使用74LVC4245总线缓冲器来实现。
实施例3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方法,包括步骤:
S1、在中心端设置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且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与中心端的主控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S2、在远程端设置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且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与远程端的用户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S3、将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
通过在中心端上设置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与中心端的主控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在远程端上设置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与远程端的用户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且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能够远距离传输数据的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使得主控板的取挂机信令和用户板的取挂机信令等能够通过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或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直接打包发送,从而降低数据传输延时,提高实时性和响应速度,有利于指挥调度的顺利进行。
优选的,第一状态,即UP方向,将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到的用户板的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将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接收到的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主控板。
第二状态,即DOWN方向,将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到的主控板板的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将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接收到的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用户板。
实施例4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远程坐席部署系统,包括中心局、若干排队调度机和若干附属局(具体可以为县局)。
若干排队调度机与中心局连接,且排队调度机包括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若干附属局均包括远程端,远程端包括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如电信2M专网)通信连接。
通过设置中心局、若干排队调度机和若干附属局,排队调度机与中心局连接,且排队调度机包括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附属局均包括远程端,远程端包括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使得中心局的取挂机信令和附属局的取挂机信令等能够通过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或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直接打包发送,从而降低数据传输延时,提高实时性和响应速度,有利于指挥调度的顺利进行。
具体的,在中心局端,用于远程座席功能的RM板放置在排队调度机中,与排队调度机是一套系统,RM板通过信号接口直接和排队调度机的主控板CPC通信,电信2M传输线路直接和RM板连接。在异地端,也需要布置一块RM板,一对RM系统之间通过电信2M线路通信。部署在异地端的RM系统,由于要接模拟话机接警台,还需要配置用户接口板。异地端的RM板和ALC板插在同一个设备框中,信号通过背板走线通信。部署在异地的RM装置加上部署在中心局的RM板共同组成本发明装置。
优选的,中心局包括接警坐席,接警坐席通过配线架与若干排队调度机连接;附属局还包括与远程端连接的模拟坐席。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端,所述中心端包括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远程端,所述远程端包括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用户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状态,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所述用户板的信令,并将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将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所述主控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所述主控板板的信令,并将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将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所述用户板。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中继接口为E1数字中继接口,信令在打包成HDLC格式后均通过E1中继线路进行传输;
所述E1数字中继接口用于进行E1中继线路上的线路码与不归零编码的相互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E1接口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上;
第二E1接口芯片,设置在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上
所述第一E1接口芯片和所述第二E1接口芯片均通过背板提供的帧同步信号FCK和时钟信号CLK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主控DSP,分别通过并行总线与所述第一E1接口芯片、所述第二E1接口芯片连接,用于进行控制所述第一E1接口芯片和所述第二E1接口芯片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令链路控制模块,用于将采集到的信令打包成HDLC或接收HDLC包并转成信令;
所述信令链路控制模块包括HDLC控制器,所述HDLC控制器通过并行总线与所述主控DSP连接。
7.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中心端设置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且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与所述中心端的主控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在远程端设置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且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与所述远程端的用户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将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将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到的所述用户板的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将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接收到的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所述主控板;
和/或,
将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通过H接口采集到的所述主控板板的信令打包成HDLC格式传输到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将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接收到的HDLC包解析成H接口信令发送至所述用户板。
9.一种远程坐席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心局;
若干排队调度机,与所述中心局连接,且所述排队调度机包括主控板和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若干附属局,均包括远程端,所述远程端包括用户板和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所述用户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H接口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远端用户接口板和所述第二远端用户接口板之间通过数字中继接口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远程坐席部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局包括接警坐席,所述接警坐席通过配线架与若干所述排队调度机连接;
所述附属局还包括与所述远程端连接的模拟坐席。
CN202111216844.6A 2021-10-19 2021-10-19 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 Pending CN1139656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6844.6A CN113965650A (zh) 2021-10-19 2021-10-19 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6844.6A CN113965650A (zh) 2021-10-19 2021-10-19 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5650A true CN113965650A (zh) 2022-01-21

Family

ID=79464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6844.6A Pending CN113965650A (zh) 2021-10-19 2021-10-19 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656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08670B1 (en) Digital carrier system for rural telephone and data applications
CN107948136B (zh) 电力调度通信网pcm语音信令和协议通讯转换系统
JPH0448844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5037837A (zh) 基于IPoE及光传输承载的电力调度小号放号系统
CN202310005U (zh) 一种带语音程控交换功能的多业务通信装置
CN202713353U (zh) 一种分组传送网设备
KR20010062529A (ko) 완전 디지탈 루프를 위한 중앙국
CN113965650A (zh) 数字线路远程用户连接系统、方法及远程坐席部署系统
CN103297636B (zh) 一种基于shdsl多点传输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13162654B (zh) 一种数字复接器
CN100571224C (zh) Dwdm以太网公务电话与电路交换公务电话的互连装置
CN101577765B (zh) 基于双绞线的线路复用通信设备、系统及其网络
CN103636178A (zh) 用于dsl反向信道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306360A (zh) 一种信令链路的监视方法
CN1165467A (zh) 终端设备
GB2464588A (en) 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IP converter and connected via a DSL to a terminal accommodat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 PCM modulator.
Griffiths ISDN network terminating equipment
CN108174312A (zh) 一种vdf智能交叉装置及其交叉方法
CN211018927U (zh) 一种远程座席接口模块及采用该模块的人工电话交换系统
KR100285717B1 (ko) 교환시스템에서의가입자신호직접변환방법
EP1008248A1 (en) Multiplexing over twisted pairs
CN1601938B (zh) 虚拟时隙交换方法及实施电路
KR100382313B1 (ko) 전전자 교환기의 디지털 라인 서비스 가입자 정합 교환서브 시스템
CN114615384A (zh) 一种模式可切换的shdsl传输模块及实现方法
JP2602356B2 (ja) Isdn遠隔加入者線収容装置試験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