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2490A - 电声换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声换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2490A
CN1592490A CN 200410057914 CN200410057914A CN1592490A CN 1592490 A CN1592490 A CN 1592490A CN 200410057914 CN200410057914 CN 200410057914 CN 200410057914 A CN200410057914 A CN 200410057914A CN 1592490 A CN1592490 A CN 15924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onversion
conversion device
electroacooustic power
electroacooustic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5791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36606C (zh
Inventor
铃木贵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924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24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660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660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声换能装置,要得到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20)可在耳朵的外耳腔(4)内挂住的组件部。在垂直内插型(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电声换能器的发音面(33)的后方膨胀的拱形的外壳(32)中配置的第一以及第二突出部(36)、(37)被安装在外耳腔(4)的凹部内,使其可挂住,防止电声换能装置(30)从耳朵(1)脱落。

Description

电声换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换能装置,特别是涉及垂直内插型的电声换能装置(垂直型,以下记做V型)的结构的改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声换能装置中提出各种形式的耳机或头戴式耳机,外耳插入型耳机的安装结构如下:在内置了包含震动板的电声换能装置的耳机主体的一端面上,设置形成音道的外耳插入部,该外耳插入部连接到耳朵的外耳腔,进而插入到内部的外耳道。因此,这样的外耳插入型耳机有以下课题:产生不能避免安装在外耳腔时的压迫感,或者根据插入外耳道的量在外耳道上产生疼痛或不适感,同时难以保持良好的音质。
专利文件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防止所述的外耳插入型耳机安装时的疼痛或不适感等的产生,以稳定的状态安装的同时良好地保持重放音质等的音响特性。如图11所示,该电声换能装置10A由以下部件组成:部件外壳主体部(以下记做组件部)11,内置由震动板、磁电路部等组成的电气音响转换部,为能容纳在耳朵的凹部的外耳腔内的形状的大致按钮形;和导线(cord)导出部12,从该组件部11的背面侧的下段部延伸设置,把来自电气音响转换部的电气信号导出到外部连接用导线13。
所述专利文献1中详细叙述了安装所述的外耳插入型耳机的人耳1的结构,参照图13再次叙述它,则在下方部分与耳垂3连接的耳廓1a内形成的凹状的外耳腔4的底部开有外耳孔5。该外耳腔4的开口部的前后位置上,由于耳屏6和对耳屏7分别相对突出,所以外耳腔4内部宽阔。而且,在外耳腔4的上部前方上延伸设有凸状的耳廓脚9,在该耳廓脚9的上部经由外耳2分成外耳舟2a和外耳腔4。
耳屏6和对耳屏7之间,朝向下方部分切入的同时内部连接作为弯曲的竖立面而构成的耳屏间切痕8。外耳腔4的内径R,因人不同而有偏差,大约在10mm~20mm的范围内,耳屏6和对耳屏7的相对间隔L大约在4mm~12mm的范围内,而且耳屏4的前端附近的外耳腔4的深度在大约7mm~14mm的范围内。
在电声换能装置10A中,构成为可容纳在外耳腔4的凹部的形状的组件部11的外径尺寸为14mm~18mm,厚度尺寸为5.5mm~7.5mm。因此,如图12(a)、(b)所示,在安装在外耳腔4的凹部的状态下,在组件部11的外周部的至少两点A、B处,该电声换能装置10A由耳屏6和对耳屏7保持。另外,图12(b)是图11(a)的A-A截面向视图。
而且,导线导出部12,外耳腔4的凹部容纳了组件部11的状态下,在位于比耳屏6和对耳屏7的保持点A、B下方部分的一点C处,根据必要而被接触,所以在电声换能装置10A中,通过以可三点支撑的结构安装在外耳腔4中,不压迫外耳孔5,以稳定且准确的状态被安装在外耳腔4的一部分中。
实现了对外耳腔4的安装性的提高的电声换能装置10A中,在安装在耳朵1上的状态下延伸到耳屏间切痕8的导线导出部12,从组件部11的中心位置突出形成。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耳屏6和对耳屏7其相对间隔L为大约4mm~12mm的范围内,但这些突出量M、N的个人差别也大,如图13所示,耳屏6的突出量M和对耳屏7的突出量N一般M>N。从而,在外耳腔4中安装了该电声换能装置10A的状态下,导线导出部12容易接触耳屏6,产生不愉快感。
为了消除这样的导线导出部12对耳屏6的接触,如图11所示,导线导出部12的中心线对组件部11的中心线L1向外周部偏离距离D,通过将在组件部11的背面突出形成导线导出部12的电声换能装置10A安装在外耳腔4,使导线导出部12稍微靠近对耳屏7侧,所以消除了导线导出部12对耳屏6的接触。但是,这样,即使在电声换能装置10A中,也难以吸收耳屏6和对耳屏7的突出量的个人差别,可靠地消除导线导出部12对耳屏6的接触。
以往,为了调整所述的碰到耳朵的状态以及安装状态并调整音质特性,适当回转安装到外耳腔4内部的组件部11。但是,相关方法中产生组件部11的外周部与外耳腔4摩擦而产生痛感,缓慢安装时无法充分保持安装状态的课题。
于是,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用于得到以下这样的装置的结构:使可吸收耳屏6以及对耳屏7的突出量的个人差别或者外耳腔4的深度的个人差别,使以最合适的状态的安装成为可能,并且根据安装状态,音响特性的调整也成为可能的电声换能装置。
如图12(a)所示,所述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结构具备:组件部11,内置电声换能器,同时构成可安装在位于耳朵1的耳屏6和对耳屏7之间的外耳腔4的凹部的形状,在安装在外耳腔4的状态下,通过外周部与耳屏6和对耳屏7的前端的2点A、B接触而保持;以及导线导出部12,设置在该组件部11的背面部,在组件部11安装在外耳腔4中的状态下,延伸到耳朵1的耳屏间切痕8,内侧面的一部分与耳垂3的表面接触;该导线导出部12和组件部11在旋转部14中相对地自由旋转,同时容纳在外耳腔4的凹部的状态下,通过在组件部11的外周部形成使位于耳朵1的对耳屏7侧的部分向外侧膨胀的膨胀部15,调节导线导出部12和耳屏6或者对耳屏7接触情况。从而,吸收耳屏6以及对耳屏7的突出量的个人差别产生的偏差,不用使组件部11的外周部与外耳腔4摩擦后进行调节,把导线导出部12和耳屏6或对耳屏7的接触情况调节到最合适的状态。
而且,在外耳腔4的凹部容纳了组件部11的状态下,在与导线导出部12延伸的耳屏间切痕8和大致直角位置的对耳屏7侧对应位置的组件部11的外周部膨胀形成的膨胀部15通过适当设定外耳腔4内的圆周方向的位置,可以吸收外耳腔4的深度的个人差产生的偏差,使电声换能装置10A以极其稳定的状态被安装在外耳腔4的凹部。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对于在外耳腔4的凹部容纳组件部11而形成的电声换能装置10A,已知如图14(a)、(b)所示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20。该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20由以下部件构成:外壳22,内置在部件外壳主体(组件部)21中包含震动板的电声换能器;以及发音面23,穿有从震动板发出声音的透孔。外壳22为在大致圆盘状的发音面23的后方拱形地膨胀的形状,如图14(a)那样,组件部21的发音面23朝向和人脸同一方向(F方向),如箭头所示安装在耳朵1的外耳腔4中时,如图14(b)那样,从发音面23发出的声音与现有的图12(b)表示的电声换能装置10A相比,具有直接经由外耳孔5到达鼓膜的优点。
图15(a)、(b)表示现有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20构成为颈带形结构的一实施例,由以下部件构成:外壳22,内置了在组件部21中包含震动板的电声换能器;以及发音面23,穿有从震动板发出声音的透孔。外壳22为在大致圆盘状的发音面23的后方拱形地膨胀的形状,如图15(a)那样,与左右的组件部21的外壳22的发音面23的X轴大致正交(z轴)地一体形成带以及导线导出部25,该带以及导线导出部25如图15(a)所示向左右方向膨胀,成为大致J字形状(左侧的带以及导线导出部25和右侧的带以及导线导出部25为镜像关系),接通大致Ω形状的结构的颈带26,同时从左侧的带以及导线导出部25的前面侧导出连接插头27的导线28。
视听者60的颈部61上挂颈带26,组件部21的发音面23朝向与视听者60的脸相同方向(F方向),在耳朵1的外耳腔4内像箭头E那样安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3-42999号公报(图4以及图8)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154888号公报(第四页左栏)
按照所述的现有结构的图15(a)(b)所示的领圈形的V型电声换能装置62,与图11说明的电声换能装置10A相比,如图14(b)所示的组件部21对外耳孔5水平地插入外耳腔4内,所以比通常的耳内头戴式耳机震动板相对于鼓膜更水平,可以使声音直接到达鼓膜。但是在图15(a)(b)所示的现有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20中,外壳22不被耳朵的外耳腔4内的任何部位支撑,成为放在外耳孔5的状态。因此,有因为导线38的拉伸或激烈运动而容易从外耳腔4落下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所述的课题,目的在于得到可使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20在耳朵的外耳腔4内挂住的组件部。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达成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特征在于:把在垂直内插型的电声换能装置的电声换能器的发音面的后方膨胀出的拱形的外壳上设置的凸部安装在外耳腔4的内部,并使其挂住。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电声换能装置,是在内部具有电声换能器的外壳的电声换能器的发音面朝向前方安装的垂直内插型的电声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声换能装置由外壳构成,该外壳设置:从前方看在电声换能器的发音面的后方膨胀出的拱形的内插部的发音面的下方左侧或右侧向发音面方向突出设置的第一突出部;以及在从上方看内插部的左侧或者右侧向内插部的后方突出设置的第二突出部。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发明,可以把在外壳中设置电声换能装置的凸部安装在外耳腔内的凹部,并使其挂住。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电声换能装置的外壳设置:从前方看在电声换能器的发音面的后方膨胀出的拱形的内插部的发音面的下方左侧或右侧朝向发音面方向突出设置的第一突出部;以及在从上方看内插部的左侧或者右侧向内插部的后方突出设置的第二突出部,所以在外耳腔内安装了组件部的状态下,例如以左侧耳朵为例进行考虑的情况下,使外壳逆时针方向旋转时,第一突出部被耳屏卡住,使外壳顺时针旋转时,第二突出部被耳屏以及对耳屏内的外耳孔的内壁卡住,可防止电声换能装置的脱离。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表示本发明的V型电声换能装置的一方式例的正面、左侧面、平面图。
图2(a)~图2(b)是表示用于说明将本发明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安装到耳朵的方法的一方式例的耳朵的一部分截面图以及立体图。
图3(a)~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一方式例的耳朵的正面图以及耳朵的要部截面图。
图4(a)~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正面以及左侧面图。
图5(c)~图5(d)是表示本发明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右侧面以及背面图。
图6(e)~图6(f)是表示本发明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平面以及底面图。
图7(g)~图7(h)是表示本发明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左上侧45度方向正面以及右上侧45度方向正面图。
图8(i)~图8(j)是表示本发明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左下侧45度方向背面以及右下侧45度方向背面图。
图9(a)~图9(c)是表示本发明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耳朵的说明图以及电声换能装置插在耳朵1内的情况的截面向视图。
图10(a)~图10(b)是表示本发明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头戴型以及颈带型的正面图。
图11是表示现有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背面图。
图12(a)~图12(b)是表示现有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耳朵的正面图以及耳朵的要部截面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耳朵的正面图。
图14(a)~图14(b)是用于说明表示现有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对耳朵的安装方法的耳朵的示意截面图以及立体图。
图15(a)~图15(b)是表示现有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颈带型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至图10详细记载本发明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方式例。图1(a)(b)(c)表示本发明的电声换能装置的一方式例的大致轮廓图,图1(a)是正面图;图1(b)是左侧面图;图1(c)是平面图,是连接在例如携带型磁带录音机等,如图15中详细记载那样,在图13中详细记载的耳朵1的凹部的外耳腔4中镶嵌安装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该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构成如下:内置电声换能器,在大致圆盘状的发音面33的后方构成外壳32的内插部在背面方向上呈大致拱形地膨胀,导线导出部34从发音面33的X轴的右侧或左侧向下方垂下那样地一体成型,经由构成部件外壳主体部(组件部)31的该导线导出部34向组件部31外导出的导线35的前端连接插头。
所述的内插部,即外壳32形成如图1(a)以及图1(b)的平面图以及左侧面图那样在发音面33的下方左侧或右侧朝向发音面33方向突出设置的第一突出部36,和如图1(c)的平面图那样,在从外壳32的上方看的左侧或右侧,向稍微倾向该外壳32的左(右)的后方突出设置的第二突出部37。而且,在从正面看发音面33的图1(a)的X轴上的右或左侧,与发音面33平行向下方垂下的导线导出部34与外壳32一体成型而构成组件部31。
接着,按照图2(a)(b)以及图3(a)(b),说明与图12(a)(b)同样在耳朵1的外耳腔4内安装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状态。图2(a)(b)是表示在耳朵1的外耳腔4内安装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状态的一部分的耳朵的截面图,图3(a)表示在外耳腔4内安装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情况的视听者的左耳,图3(b)表示沿图3(a)的G-G线的耳朵的截面图。
在图2(a)(b)中,为了使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插入耳朵1的外耳腔4中,如图2(b)所示那样,将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发音面33朝向耳朵1的耳屏6的内侧,如箭头E所示那样,将设置在外壳32内上的第一突出部36以及第二突出部37与外壳32一起插入外耳腔4内。图3(a)是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插入到外耳腔4的状态的左耳的正面图,在该图中,图3(b)表示插入到与G-G箭头表示方向的图12(b)同样的耳朵的截面内的状态的示意图。从该图明显可见,插入外耳腔4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发音面33与图12(b)相比,朝向外耳孔5的开口部分方向。即,外壳32安装在外耳腔4内,通过导线导出部34夹在对耳屏7和耳屏6之间,构成内插部的外壳32插入外耳腔4,由此可以使第一以及第二突出部36以及37在外耳孔5的入口以及外耳2或者外耳腔4的耳屏6以及对耳屏7内的凹部挂住,可以使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不脱落地安装在外耳腔4内。
(实施例1)
就图4至图8说明表示所述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一实施例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外形。图4(a)使正面图;图4(b)是左侧面图;图5(c)是右侧面图;图5(d)是背面图;图6(e)是平面图;图6(f)是底面图;图7(g)是左上侧45度方向正面图;图7(h)是右上侧45度方向正面图;图8(i)是左下侧45度方向背面图;图8(j)是右下侧45度方向背面图,在这些各附图中,在内部设置电气音响变换器的形成为大致圆形的发音面33上穿了多个透孔,发出来自电声换能器的音响信号。在由该发音面33的XYZ轴组成的Z轴方向上,构成内插部的外壳32呈大致拱形地膨胀。发音面33的X轴的左(右)侧的第三象限中,如图4(a)(b)那样向前面侧(Z轴)突出,沿着该第三象限内的圆弧,下端为如图4(b)、图7(g)所示那样半圆的裙状部40,在后方的Z轴方向上在外壳32的后部形成与后述的第二突出部37一体化的的第一突出部36。
发音部33的X轴的右(左)侧的第二以及第四象限中,如图4(a)(b)、图5(c)那样向前面侧(Z轴)突出,沿着该第一以及第四象限的范围内的圆弧在前方(Z轴方向)上如图4(a)以及图7(g)所示那样,向左(右)方向弯曲,向后方(Z轴方向)膨胀,在外壳32的后部与第二突出部37一体化的匙状部41和大致圆柱或角柱状的导线导出部34连通,而且,如图6(e)、图7(g)、图8(i)所示那样,在如图6(e)那样在从上方看内插部的外壳32的左侧或右侧,形成向外壳32的左(右)后方突出设置的第二突出部37,该第二突出部37的山顶部如图5(d)的背面图所示那样形成坡度小的山形,下摆部42和所述的裙状部40连通。从导线导出部34导出与电气音响转换部连接的导线35。
而且,如作为图4(a)的右侧面图的图5(c)或图6(e)、图7(g)(h)、图(i)(j)那样,相对发音部33大致后方处形成拱形状的膨胀部43。该膨胀部43和第二突起部37之间如图5(d)、图8(i)所示那样形成凹部44,形成与上面以及下面平缓地连通的外壳32,构成组件部31。
图9(b)(c)表示所述的电声换能装置30插在图9(a)所示的耳朵1内的情况的H-H截面向视图。图9(a)(b)表示耳朵1内的各部位的更详细的名称,对图3(a)(b)中说明的对应部分赋予相同标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在被图9(a)所示的耳廓1a内设有的对廓b、对耳屏7、耳屏间切痕8、耳屏6、耳廓脚9、外耳2包围的外耳腔4内插入图2(a)(b)那样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图9(b)所示的外耳腔4内的截面图中,图6(e)所示的平面图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组件部31如图9(c)所示那样,第一突出部36设置在外耳道45的外耳孔45的入口的附近,该第一突出部36如图9(c)那样,以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外壳32的中心点O为中心,在箭头K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加载负荷时卡住在耳屏6,防止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脱落。
而且,第二突出部37,设置在外耳腔4内的里面、或者外耳2中,该第二突起部37如图9(c)那样,以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外壳32的中心点O为中心,在箭头P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上加载负荷时卡住在对耳屏7,防止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脱落。而且,第二突出部37在图9(c)中以外壳32的中心点O为中心,在箭头K所示的逆时针方向上加载负荷时卡住在外耳2里面的内壁部48,防止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脱落。
按照所述的结构,即使是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也可防止外耳2内的旋转、导线的拉伸、激烈的运动、耳朵的倾斜产生的组件部31的脱落。
对所述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的组件部31的外壳32作为接近耳朵1的外耳腔4的三维的形状的相当复杂的形状进行了说明,但是不必一定是这样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以下部件:在从发音面33的前方看向电气音响变换部的发音面33的后方膨胀的拱形的组件部31的外壳32的下方左侧或右侧,朝发音面方向突出设置的在耳孔5的入口附近设置的第一突出部36;以及在从上方看组件部31的外壳32的左侧或右侧朝组件部31的后方突出设置的外耳腔4内的里面配置的第二突出部37。
在上述中说明了由组件部31组成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作为耳内型安装在左右耳的情况,但这些组件部31可应用于31如图10(a)所示,颈带型或使组件部31在夹在耳朵上的夹子上挂住的夹子型,或如图10(b)所示那样的头戴型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中。
图10(a)表示在构成组件部的外壳32的拱形的后方膨胀部的左(右)后方形成第二突出部37,在外壳32的前面侧配置的发音面33的左(右)前方下端形成第一突出部36,导线导出部34与外壳32一体地形成与发音面33的X轴正交的大致J字状(或与J字状为镜像关系),导线导出部34与大致Ω状的颈带50结合。
图10(b)表示在构成组件部的外壳32的拱形的后方膨胀部的左(右)后方形成第二突出部37,在外壳32的前面侧配置的发音面33的左(右)前方下端形成第一突出部36,线导出部34与外壳32一体形成,在发音面33的X轴方向上使导线导出部34延伸设置匙状部51,使导线导出部34与大致Ω状的颈带48结合的发音面33和匙状部51的后方部组成朝后方膨胀的外壳。在匙状部51的前面耳机头环52可滑动的截面大致矩形的滑动部53和匙状部51一体成型。
按照所述的颈带型或头戴型等的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由颈带50或耳机头环52产生将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压入外耳腔4的压力,可使V型的电声换能装置30更稳定地保持在耳内。

Claims (9)

1.一种电声换能装置,在使内部具有电声换能器的外壳的该电声换能器的发音面朝向前方,以便安装的垂直内插型的电声换能装置中,构成所述外壳,其特征在于,该外壳设有:
在从前方看向所述电声换能器的所述发音面后方膨胀出的拱形状内插部的该发音面的下方左侧或右侧,向该发音面方向突出设置的第一突出部;以及
在从上方看该内插部的左侧或右侧,向内插部后方突出设置的第二突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从以与由所述内插部组成的所述外壳的所述发音面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从该外壳向下方垂下的导线导出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声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外壳的导线导出部在所述发音面的下方左侧或右侧垂下。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声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内插部插入耳朵的外耳腔内,使所述第一以及第二突出部安装在该外耳腔的耳屏以及对耳屏内的凹部。
5.如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声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导线导出部安装在耳屏以及对耳屏间。
6.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声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声换能装置形成为耳内型。
7.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声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声换能装置形成为颈带型。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声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声换能装置形成为夹子型。
9.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声换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声换能装置形成为头戴型。
CNB2004100579148A 2003-08-27 2004-08-26 电声换能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660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03139/03 2003-08-27
JP303139/2003 2003-08-27
JP2003303139A JP4007282B2 (ja) 2003-08-27 2003-08-27 垂直内挿型の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2490A true CN1592490A (zh) 2005-03-09
CN100536606C CN100536606C (zh) 2009-09-02

Family

ID=34407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791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6606C (zh) 2003-08-27 2004-08-26 电声换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07282B2 (zh)
CN (1) CN100536606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9833A (zh) * 2023-12-29 2024-02-02 成都弱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9287B2 (en) 2010-08-16 2012-08-21 Bose Corporation Earpiece positioning and retaining
NO328038B1 (no) * 2007-06-01 2009-11-16 Freebit As Forbedret oreenhet
US8737669B2 (en) 2011-07-28 2014-05-27 Bose Corporation Earpiece passive noise attenuating
JP6028463B2 (ja) * 2012-08-27 2016-11-1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ヘッドホ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9833A (zh) * 2023-12-29 2024-02-02 成都弱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CN117499833B (zh) * 2023-12-29 2024-05-07 成都弱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73144A (ja) 2005-03-17
JP4007282B2 (ja) 2007-11-14
CN100536606C (zh) 2009-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8494B2 (en) Loudspeaker apparatus
JP2794920B2 (ja) イヤホン
CN100548248C (zh) 耳机
CN103081510B (zh) 耳用扬声器
US20220312108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coustic output
CN1496017A (zh) 用于改进结合装置的保持的耳模
CN1256607A (zh) 声音转换装置
TW201801539A (zh) 耳機裝置
CN1980487B (zh) 骨传导头戴式耳机
CN113556638B (zh) 耳机
JP2023123402A (ja) カスタム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
CN1592490A (zh) 电声换能装置
CN112073846A (zh) 底座扬声器
CN101106833A (zh) 可调整喇叭与壳体间前音室容积的入耳式及耳塞式耳机
CN214799830U (zh) 一种挂耳式骨传导耳机
CN107018459B (zh) 耳机
CN2812461Y (zh) 便携式多声道播放设备
CN2792068Y (zh) 耳塞式耳机
CN214381330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的接触式组装机构
WO2024045391A1 (zh) 一种耳机
CN218103455U (zh) 一种包耳式耳机
CN216217464U (zh) 多喇叭耳机
CN218976808U (zh) 两端夹耳式蓝牙耳机
CN217010947U (zh) 摄像头音响
CN219802555U (zh) 耳机主体及头戴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