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88023A - 一种对流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流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88023A
CN1588023A CN 200410074334 CN200410074334A CN1588023A CN 1588023 A CN1588023 A CN 1588023A CN 200410074334 CN200410074334 CN 200410074334 CN 200410074334 A CN200410074334 A CN 200410074334A CN 1588023 A CN1588023 A CN 1588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pair
thermometric
transfer rate
disk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7433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24502C (zh
Inventor
徐国强
陶智
丁水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4100743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24502C/zh
Publication of CN1588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8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450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450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直接测量对流换热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传感器,该传感器有一壳体,壳体内安装有加热膜、绝热体、第一热电偶,测温圆片安装在壳体顶部构成壳体的盖板,测温圆片的底面镀有加热膜,加热膜上连接有加热引线,加热引线另一端连接在测量仪表上,加热膜与壳体底部之间填充有绝热体,第一热电偶的测温端与测温圆片接触,第一热电偶的正极接线端与第二热电偶的正极接线端连接,第一热电偶的负极接线端与测量仪表连接,第二热电偶的负极接线端与测量仪表连接,第二热电偶的测温端与流体接触。本发明是基于传热学的基本理论而设计的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它可以直接得到被测物体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数据,也可以用于测量对流换热表面的对流换热热流,可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

Description

一种对流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感器,具体地,是指一种能够直接测量对流换热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传感器以及提供一种计算对流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
背量技术
对流还热系数是衡量对流换热强弱的重要参数,也是计算对流换热问题的基本数据。在当今的传热学领域和与热动力有关的生产实践中,对流换热系数数据主要是通过实验间接获得,但是,对于一些特定的场合(如发动机涡轮叶片内的对流换热问题),间接获取对流换热系数也是非常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传热学的基本理论而设计的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它可以直接得到被测物体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数据,也可以用于测量对流换热表面的对流换热热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对流换热系数的测试计算方法,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表面传热系数的测试精度。
本发明的一种能够直接测量对流换热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热的测试方法,当传感器安装于被测表面,并对传感器的测温圆片瞬间加热后,对流换热系数α测试式为
α = ρcV ( τ 2 - τ 1 ) F ln t 1 - t ∞ t 2 - t ∞
其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在τ1时刻测得的圆片和流体的温差为t1-t,在下一个时刻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测得的圆片和流体的温差t2-t满足
t2-t=0.33(t1-t)
时(此时的时刻为τ2)对流换热系数误差最小,为
δα α = 4.07 ( δt t 1 - t ∞ )
本发明的一种能够直接测量对流换热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传感器,包括测量仪表8,测量仪表8内至少设置有供电电源,其还包括壳体1、测温圆片2、加热膜3、绝热体4、第一热电偶5、第二热电偶6、正极加热引线701和负极加热引线702,加热膜3、绝热体4、第一热电偶5安装在壳体1内,测温圆片2安装在壳体1顶部构成壳体1的盖板;测温圆片2的背面镀有加热膜3,加热膜3的两端上连接有正极加热引线701和负极加热引线702,正极加热引线701和负极加热引线702的另一端连接在测量仪表8的供电电源上;加热膜3与壳体1底部之间填充有绝热体4;第一热电偶5的测温端与测温圆片2接触,第一热电偶5的正极接线端与第二热电偶6的正极接线端连接,第一热电偶5的负极接线端与测量仪表8连接,第二热电偶6的负极接线端与测量仪表8连接,第二热电偶6的测温端与流体接触。
所述的对流换热传感器,其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构成温差热电偶,其温差由测量仪表8测量。
所述的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其测温圆片2是小于1mm厚的铜片或者不锈钢。
所述的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其加热膜3可以是光刻不锈钢加热片或者电镀膜。
本发明的传感器可以解决对流换热表面尤其是复杂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测量问题,可以直接得到对流换热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而不必进行繁琐的温度场测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传感器计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壳体  2.测温圆片  3.加热膜  4.绝热体  5.第一热电偶6.第二热电偶  701.正极加热引线  702.负极加热引线  8.测量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行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中,传感器是依据传热学非稳态导热的集总参数法原理。请参见图1所示,假设一个很薄(厚度小于1mm)的铜制或不锈钢制测温圆片2,测温圆片2与温度为t流体发生对流换热,壳体1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U”形状,测温圆片2安装在壳体1顶部构成壳体1的盖板,故流体只与测温圆片2和流体接触的表面换热,其余三面不换热。设定换热面积表示为F,圆片的体积表示为V,测温圆片2密度表示为ρ,测温圆片2比热表示为c。当对测温圆片2进行加热后,其温度必然要升高;当加热停止后,由于受流体对流换热的冷却,测温圆片2的温度将逐渐降低。由于测温圆片2很薄,测温圆片2内各处温度基本相等,也就等于测温圆片2表面的温度。在某一时刻τ1测得圆片与流体的温差为t1-t,经过一段时间后,在τ2时刻测得圆片与流体的温差为t2-t,并设测温圆片2与流体的对流换热系数为α。以上各量存在如下关系:
t 1 - t ∞ t 2 - t ∞ = e αF ρcV ( τ 2 - τ 1 ) - - - - ( 1 )
α = ρcV ( τ 2 - τ 1 ) F ln t 1 - t ∞ t 2 - t ∞ - - - - ( 2 )
利用(2)式即可测量出流体与测温圆片2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α。如用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组成温差热电偶的测温误差为δt,通过误差分析可以得出,当满足:
t2-t=0.33(t1-t)                              (3)时,测得的对流换热系数误差最小,其方法误差为:
δα α = 4.07 ( δt t 1 - t ∞ ) - - - - ( 4 )
因此,降低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组成温差热电偶的测量误差和提高t1-t都可以提高对流换热系数α的测试精度。
例:设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组成温差热电偶的测量误差0.1℃,在时刻τ1时测得温差为t1-t=50℃,在t2-t=50℃×0.33=16.5℃(用公式(3)计算)时,测量此时的时间为τ2,利用公式(2)即可得到该工况下的对流换热系数α,此时的α误差最小,相对误差为 4.07 × 0.1 50 = 0.814 % .
上述公式的符号表示为:
t  流体温度(流体的实际温度,一般在室温至400℃左右,用第二热电偶6测量)
F    换热面积(指测温圆片2与流体接触表面积)
c    比热(指测温圆片2材料的比热)
V    测温圆片2体积
ρ        密度(指测温圆片2材料的密度值)
α        对流换热系数
δt  温差热电偶的测温误差(指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组成温差热电偶的测量误差的绝对值)
τ1 时间(指温差热电偶第一次测量温差的时刻)
τ2 时间(指温差热电偶第二次测量温差的时刻)
请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能够直接测量对流换热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由壳体1(用不锈钢材料制成“U”形)、测温圆片2(较簿,一般用厚度小于1mm的铜片或不锈钢片加工)、加热膜3、绝热体4、第一热电偶5、第二热电偶6、加热引线7和测量仪表8构成,加热膜3、绝热体4、第一热电偶5安装在壳体1内,测温圆片2安装在壳体1顶部构成壳体1的盖板。测温圆片2的背面设有加热膜3,加热膜3的两端连接有正极加热引线701和负极加热引线702,正极加热引线701和负极加热引线702另一端连接在测量仪表8上。加热膜3与壳体1底部之间填充有绝热体4。第一热电偶5的测温端与测温圆片2接触,第一热电偶5的正极接线端与第二热电偶6的正极接线端连接,第一热电偶5的负极接线端与测量仪表8连接,第二热电偶6的负极接线端与测量仪表8连接,第二热电偶6的测温端与流体接触。测量仪表8内至少设有供电电源,供电电源可以是干电池也可以是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芯片,只要能够输出4V~6V电压即可。对于测量仪表8,也可以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来完成。
在本发明中,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的正极相连的方式构成温差热电偶,其温差由测量仪表8测量。
在本发明中,第二热电偶6的测温端与流体接触,第一热电偶5的测温端与加测温圆片2接触。在传感器工作时,由设置于测量仪表内的加热电源对加热膜片瞬间通电加热,该加热过程一般在1妙以内完成。加热结束后,仪表8开始测量由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测得的圆片和流体的温差t1-t,并记录此时的时刻为τ1,当仪表8测量由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测得的圆片和流体的温差满足(3)式时,记录此时的时刻为τ2,并输出给测量仪表8内的测试公式(2)进行计算,即得到显示于测量仪表8上的对流换热系数的数据,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测试。请参见图2所示。对于在测试过程中,公式(3)、公式(4)是经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推导并论证的最佳测量方法及结果,按公式(3)的要求测量,所得的对流换热系数误差最小,公式(3)是设定在测量仪表8内部的。当第二热电偶6和第一热电偶5将所测数据传输入测量仪表8中时,测量仪表8便进行按设定的顺序、计算规则计算输出的对流换热系数。
本发明的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有效地解决在复杂环境(如发动机涡轮叶片内部)对流换热表面尤其是复杂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测量问题,可以直接得到对流换热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而不必进行繁琐的温度场测量。

Claims (8)

1、一种能够直接测量对流换热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传感器安装于被测表面,并对传感器的测温圆片(2)瞬间加热后,对流换热系数测试式为
α = ρcV ( τ 2 - τ 1 ) F ln t 1 - t ∞ t 2 - t ∞
其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在τ1时刻测得的测温圆片(2)和流体的温差为t1-t,在另一时刻τ2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测得的测温圆片(2)和流体的温差t2-t满足
    t2-t=0.33(t1-t)时,对流换热系数误差最小,为
δα α = 4.07 ( δt t 1 - t ∞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流换热系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组成的温差热电偶在τ1与τ2的时间间隔为5秒~60秒。
3、一种能够直接测量对流换热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传感器,包括测量仪表(8),测量仪表(8)内至少设置有供电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测温圆片(2)、加热膜(3)、绝热体(4)、第一热电偶(5)、第二热电偶(6)、正极加热引线(701)和负极加热引线(702),加热膜(3)、绝热体(4)、第一热电偶(5)安装在壳体(1)内,测温圆片(2)安装在壳体(1)顶部构成壳体(1)的盖板;测温圆片(2)的背面镀有加热膜(3),加热膜(3)的两端上连接有正极加热引线(701)和负极加热引线(702),正极加热引线(701)和负极加热引线(702)的另一端连接在测量仪表(8)的供电电源上;加热膜(3)与壳体(1)底部之间填充有绝热体(4);第一热电偶(5)的测温端与测温圆片(2)接触,第一热电偶(5)的正极接线端与第二热电偶(6)的正极接线端连接,第一热电偶(5)的负极接线端与测量仪表(8)连接,第二热电偶(6)的负极接线端与测量仪表(8)连接,第二热电偶(6)的测温端与流体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热电偶(5)和第二热电偶(6)构成温差热电偶,其温差由测量仪表(8)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温圆片(2)是小于1mm厚的铜片或者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膜(3)可以是光刻不锈钢加热片或者电镀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为“U”形状,用不锈钢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仪表(8)的供电电源为正极加热引线(701)和负极加热引线(702)输出4V~6V电压。
CNB200410074334XA 2004-09-10 2004-09-10 一种对流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450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4334XA CN100424502C (zh) 2004-09-10 2004-09-10 一种对流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74334XA CN100424502C (zh) 2004-09-10 2004-09-10 一种对流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8023A true CN1588023A (zh) 2005-03-02
CN100424502C CN100424502C (zh) 2008-10-08

Family

ID=34604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7433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4502C (zh) 2004-09-10 2004-09-10 一种对流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24502C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1060A (zh) * 2010-12-14 2011-06-0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多功能宽流程单相对流换热试验装置
CN102326071A (zh) * 2008-12-23 2012-01-18 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用于热交换系数测定的装置及相关方法
CN102636515A (zh) * 2012-04-19 2012-08-15 河海大学 绝热保温测量容器和热力学法测效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98333A (zh) * 2012-11-26 2013-03-2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表面传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3604827A (zh) * 2013-11-15 2014-02-26 四川大学 一种冰水热交换系数实验装置及测定方法
CN104297288A (zh) * 2014-10-27 2015-01-21 浙江大学 一种简单高效的单吹瞬变对流实验台及其方法
CN105067661A (zh) * 2015-07-22 2015-11-18 浙江大学 气-液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装置
CN106198619A (zh) * 2016-07-18 2016-12-07 上海理工大学 假人身体各部位辐射换热量和对流换热量分离的实验方法
CN106468671A (zh) * 2016-09-05 2017-03-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瞬态液晶用于测量对流换热系数的非稳态测量方法
CN107543841A (zh) * 2017-08-29 2018-01-05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测量池中流体导热系数的新型便携式测量仪
CN108021755A (zh) * 2017-12-06 2018-05-1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多孔介质的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CN108445042A (zh) * 2018-05-07 2018-08-2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测量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
CN109141858A (zh) * 2018-09-11 2019-01-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适用于垂直轴旋转流场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9313089A (zh) * 2016-04-19 2019-02-05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用于确定对流热传递系数的装置和方法
CN109916952A (zh) * 2019-04-12 2019-06-2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空心圆球构型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2903743A (zh) * 2019-12-03 2021-06-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界面换热系数的测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HU186066B (en) * 1982-06-03 1985-05-28 Budapesti Mueszaki Egye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
CN86102931A (zh) * 1986-04-29 1987-11-11 北京钢铁学院 传热系数测定仪
DD300047A7 (de) * 1989-03-23 1992-05-21 Textilmaschinenbau Gera Gmbh,De Ein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s waermeuebergangskoeffizienten
SU1661653A1 (ru) * 1989-06-09 1991-07-07 Институт Электродинамики Ан Усср Измерительный прибор
DE19517770A1 (de) * 1995-05-15 1996-11-21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Bestimmen der Wärmeübergangszahl
CN2476020Y (zh) * 2001-04-30 2002-02-06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 传热系数检测仪
JP2004069409A (ja) * 2002-08-05 2004-03-04 Sumitomo Chem Co Ltd 粉粒体の比熱と境膜伝熱係数とを求める方法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6071B (zh) * 2008-12-23 2014-06-18 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用于热交换系数测定的装置及相关方法
CN102326071A (zh) * 2008-12-23 2012-01-18 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用于热交换系数测定的装置及相关方法
CN102081060B (zh) * 2010-12-14 2012-07-1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多功能宽流程单相对流换热试验装置
CN102081060A (zh) * 2010-12-14 2011-06-0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多功能宽流程单相对流换热试验装置
CN102636515A (zh) * 2012-04-19 2012-08-15 河海大学 绝热保温测量容器和热力学法测效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98333A (zh) * 2012-11-26 2013-03-2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表面传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2998333B (zh) * 2012-11-26 2015-07-29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表面传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3604827A (zh) * 2013-11-15 2014-02-26 四川大学 一种冰水热交换系数实验装置及测定方法
CN104297288A (zh) * 2014-10-27 2015-01-21 浙江大学 一种简单高效的单吹瞬变对流实验台及其方法
CN105067661A (zh) * 2015-07-22 2015-11-18 浙江大学 气-液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装置
CN105067661B (zh) * 2015-07-22 2018-06-12 浙江大学 气-液换热器传热系数测定装置
CN109313089B (zh) * 2016-04-19 2022-01-07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用于确定对流热传递系数的装置和方法
CN109313089A (zh) * 2016-04-19 2019-02-05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用于确定对流热传递系数的装置和方法
CN106198619A (zh) * 2016-07-18 2016-12-07 上海理工大学 假人身体各部位辐射换热量和对流换热量分离的实验方法
CN106198619B (zh) * 2016-07-18 2018-10-12 上海理工大学 假人身体各部位辐射换热量和对流换热量分离的实验方法
CN106468671A (zh) * 2016-09-05 2017-03-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瞬态液晶用于测量对流换热系数的非稳态测量方法
CN107543841A (zh) * 2017-08-29 2018-01-05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测量池中流体导热系数的新型便携式测量仪
CN108021755A (zh) * 2017-12-06 2018-05-1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多孔介质的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方法
CN108445042A (zh) * 2018-05-07 2018-08-24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测量建筑外表面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
CN109141858A (zh) * 2018-09-11 2019-01-0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适用于垂直轴旋转流场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9916952A (zh) * 2019-04-12 2019-06-2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空心圆球构型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9916952B (zh) * 2019-04-12 2024-01-19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空心圆球构型的表面对流换热系数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12903743A (zh) * 2019-12-03 2021-06-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界面换热系数的测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24502C (zh) 2008-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88023A (zh) 一种对流换热系数的测试方法及其对流换热系数传感器
CN101290299B (zh) 一种可变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3411996B (zh) 固体材料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2288641B (zh) 一种高温导热系数测量方法
CN110220940B (zh) 一种不规则样品导热性能测试方法
CN102539472A (zh) 一种利用稳态对比测量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方法
CN108169279A (zh) 一种基于vo2薄膜的薄膜热导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10823410A (zh) 一种确定电池核心温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01149403A (zh) 一种通过电热转换传感测量电流的方法及专用电热转换传感器
CN114264695B (zh) 一种微量液体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CN104215660A (zh) 一种可同时测固体材料导热系数及热扩散率的方法及系统
Larrain et al. Thermal modeling of a small anode supported solid oxide fuel cell
CN110750912A (zh) 一种基于无量纲化模型的电池热参数辨识方法
CN111044930A (zh) 锂离子电池模组传热热阻测试方法和系统
CN109471037A (zh) 一种快速测试的盐桥式热电化学电池试验台及其方法
CN111307858A (zh) 常功率平面热源非稳态多单元热导率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CN213337417U (zh) 一种薄膜热电材料性能参数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10568262A (zh) 一种稳态检测保温隔热涂料的设备及方法
CN113588137B (zh) 热流传感器标定装置和标定方法
CN113740377A (zh)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平板状样品导热性能测试装置
CN112098457B (zh) 一种导热系数测量仪的多项式回归校准方法
CN102636524A (zh) 电法瞬态测量材料热物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11239180B (zh) 一种不均匀结构的热参数测试方法
CN114354678B (zh) 一种薄膜热电材料性能参数测试装置、方法及系统
Pitman et al.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icrofabricated Electrochemical Sensor‐Array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