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7514A - 光盘片与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片与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77514A
CN1577514A CNA2004100498189A CN200410049818A CN1577514A CN 1577514 A CN1577514 A CN 1577514A CN A2004100498189 A CNA2004100498189 A CN A2004100498189A CN 200410049818 A CN200410049818 A CN 200410049818A CN 1577514 A CN1577514 A CN 15775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address
address information
platform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498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5040C (zh
Inventor
真下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k K K
Tea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k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k K K filed Critical Tak K K
Publication of CN15775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75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50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504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11B7/0053Reproducing non-user data, e.g. wobbled address, prepits, BC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18Groove and land recording, i.e. user data recorded both in the grooves and on the lan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7Tracks or pit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73Tracks
    • G11B7/24082Meander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11B2220/2575DVD-RAM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其平台(Land)及沟槽(groove)记录数据的高密度光盘片及高密度光盘装置,为达成前述目的,在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形成颤动,埋入地址信息。形成颤动,使得在沟槽变成同相颤动。自沟槽的颤动侦测位于沟槽间的平台的地址。在平台的颤动不是同相颤动而是反相颤动的情况,自颤动的灰码转换成二进制地址时置换成变成0。因而,系反相颤动,也令平台的地址信息和相邻的内圈侧的沟槽的地址信息一致,确定平台的地址信息。

Description

光盘片与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片及光盘装置,尤其涉及使用沟槽(groove)及平台(land)记录/播放数据的高密度光盘片及高密度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以往,已知不仅在沟槽记录数据,而是通过在沟槽和平台都记录数据达成高记录密度的光盘片。另一方面,像这样在沟槽和平台都记录数据的情况,在沟槽和平台都需要正确的侦测地址。在DVD-RAM,按照称为CAPA(Complementary Allocated Pit Address,互补定位讯息凹坑地址)的方式在各区(sector)和数据记录在时间上独立的插入特殊信号后,借着播放该信号侦测地址。具体而言,在各区的前头具有和数据区域独立的地址区域(标题部),在本标题部相对于数据区域的沟槽或平台朝左右偏置的插入多个CAPA信号,利用侦测依据在对于沟槽记录/播放的情况及对于平台记录/播放的情况而异的CAPA信号,在沟槽及平台侦测地址。
可是,因具有和数据部在时间上独立的地址部,有光盘片的数据容量减少了相当于地址部的容量的问题。又,因沟槽和CAPA信号未排列成一直线,也有光盘片的制造比较困难的问题。此外,也有在记录/播放时在数据部和标题部伺服方式相异,或者伺服等的参数最佳点相异的问题。
因此,有人提议一种技术,使用用以储存沟槽的地址的颤动,不仅沟槽也确定平台的地址。
例如,在特开平10-312541号公报记载一种技术,在令沟槽以0度的相位同相颤动的情况和令以180度的相位同相颤动的情况各自记录0及1的数据,埋入地址信息时,鉴于在2个相邻的沟槽设为同相颤动的情况位于2个沟槽之间的平台也未必成为同相颤动而无法确定地址,准备2个地址,按照其中一个地址确定平台的地址。
在图21表示在习知技术所记载的地址格式。
在地址有区域地址和轨道地址(轨道编号),配置于同一方向的各信息段的区域地址相等。在图21,只表示轨道地址。G1、G2、G3、…系沟槽,L1、L2、L3、…系平台。以轨道编号小的为内圈侧,轨道编号自内圈向外圈增大。在G1的轨道编号系n+1,在G2的轨道编号系n+2,在L1的轨道编号系n+1,在L2的轨道编号系n+2。在各沟槽如图所22示形成颤动,以0度的同相颤动记录「0」,以180度的同相颤动记录「1」。
着眼于G1、L1、G2时,若系本来因G1、G2的轨道编号相异,在G1形成的颤动和在G2形成的颤动变成反相,在位于G1和G2之间的L1,因G1的颤动和G2的颤动彼此构成180度的相位,变成反相,无法侦测。因此,在Address1借着在G1和G2赋与相同的轨道编号,将位于其间的L1的颤动设为同相,使得可确定轨道编号n+1。此外,在Address2,因在G1赋与n+1,在G2赋与n+2的本来的轨道编号,位于其间的L1无法地址而变成「NG」。
又,着眼于G2、L2、G3时,若系本来因G2、G3的轨道编号相异,在G2形成的颤动和在G3形成的颤动变成反相,在位于G2和G3之间的L2,因G2的颤动和G3的颤动彼此构成180度的相位,变成反相,无法侦测。因此,在Address2借着在G1和G2赋与相同的轨道编号,将位于其间的L2的颤动设为同相,使得可确定轨道编号n+2。在此情况,在Address1无法侦测L2的地址而变成「NG」。
此外,以颤动将地址数据记录于光盘片的情况,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灰码后记录。在此,灰码系使相邻的二进制数据之间的编码距离,即反相位数变为1。
在图23表示用以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灰码的灰码转换器2,在图24表示地址和灰码的关系。灰码转换器2在构造上包括多个EX-OR(互斥性逻辑和)栅极1。例如,在地址系8位的情况,计算最下阶位和下一个下阶位的EX-OR后,变成灰码的最下阶位LSB。以下,一样的计算地址的相邻位间的EX-OR,转换为灰码。地址的最上阶位MSB原封不动的保持而成为灰码。在互斥性逻辑和,若2输入相同输出变成0,若2输入相异输出变成1。因此,例如若地址的二进制数据系「00000000」,灰码变成「00000000」;若地址的二进制数据系「00000001」,灰码变成「00000001」;若地址的二进制数据系「00000010」,灰码变成「00000011」。自图24得知,连续2个地址值的灰码的编码间距离总是1。
于是,在以往,使用Address1及Address2的2个地址侦测平台及沟槽的地址,但是预先在光盘片形成2个地址系多余,光盘片的数据记录密度因而降低。又,假如使用2个地址,在上述的习知技术只使用其中一方的地址,未有效的利用多余地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除去不要的地址数据,以更高密度记录化。又,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有效利用多余的地址数据,提高地址的侦测精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片,借着令沟槽及平台颤动埋入地址信息,在沟槽及平台保持数据。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自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规定平台的地址信息。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片,借着令沟槽及平台颤动埋入地址信息,在沟槽及平台保持数据。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自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规定沟槽的地址信息。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片,借着令沟槽及平台颤动埋入编号自内圈侧向外圈侧依次增加的轨道地址信息,在沟槽及平台保持数据。该轨道地址信息是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平台的轨道地址信息中,对于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以表示其颤动的值规定,对于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以在该二进制数据的0规定。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片,借着令沟槽及平台颤动埋入编号自内圈侧向外圈侧依次增加的轨道地址信息,在沟槽及平台保持数据。该轨道地址信息是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沟槽的轨道地址信息中,对于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以表示其颤动的值规定,对于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以在该二进制数据的0规定。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借着令沟槽及平台颤动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的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记录或播放数据。本装置具有颤动信号产生装置,对该光盘片照射激光,接收其反射光后产生颤动信号;及地址信息抽出装置,系自该颤动信号抽出该地址信息的装置,自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具有逆转换装置,将该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该逆转换装置借着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0的二进制数据值,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亦可。
又,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具有侦测装置,自该颤动信号侦测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该逆转换装置依照来自该侦测装置的侦测信号将该灰码逆转换成该二进制数据亦可。在不是自颤动信号实际侦测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而在平台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数据区域的单位)的地址确定的情况,依照该确定地址预测下一段的颤动信号的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后,依照预测结果将该灰码逆转换成该二进制数据亦可。将预测结果和实际侦测的结果比较,验证预测结果亦可。
又,该逆转换装置具有:栅极电路,直接输出该灰码的最上阶位,而且对于该灰码的比最上阶位下阶的位,输出该位和上阶一位的二进制数据的位的互斥性逻辑和;及开关装置,切换对该栅极电路的输入信号;该开关装置切换,使得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该灰码的位输入该栅极电路,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该灰码的位切断,并将该上阶一位的二进制数据的位一起输入该栅极电路亦可。
又,本发明亦可还包括一种装置,侦测自该逆转换装置输出的二进制数据的中比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下阶的位是否全部是1。
又,本发明亦可还包括一种装置,将用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所抽出的地址信息和在该光盘片预先形成后所读出的平台专用的地址信息比较。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借着令沟槽及平台颤动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的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记录或播放数据。本装置具有颤动信号产生装置,对该光盘片照射激光,接收其反射光后产生颤动信号;及地址信息抽出装置,系自该颤动信号抽出该地址信息的装置,自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具有逆转换装置,将该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该逆转换装置借着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1的二进制数据值,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亦可。
又,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侦测装置,自该颤动信号侦测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该逆转换装置依照来自该侦测装置的侦测信号将该灰码逆转换成该二进制数据亦可。在不是自颤动信号实际侦测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而在沟槽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数据区域的单位)的地址确定的情况,依照该确定地址预测下一段的颤动信号的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后,依照预测结果将该灰码逆转换成该二进制数据亦可。将预测结果和实际侦测的结果比较而验证亦可。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借着令沟槽及平台颤动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的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记录或播放数据。本装置具有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侦测装置,自由在该光盘片预先形成的平台专用的地址信息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计算连续的下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后,自和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计算所得到的下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侦测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及逆转换装置,依照来自该侦测装置的侦测信号,借着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0的二进制数据值,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二进制地址)和灰码具有固定的关系,将连续的二进制数据(二进制数)比对的情况的进位位置变成在对应的灰码的变化位位置。即,在供给连续的二个二进制数的情况,小的二进制数的值为「0」、大的二进制数的值为「1」的位位置和各自对应的灰码的变化位位置,即反相颤动位置相等。利用此事实,自己确定的二进制地址计算下一二进制地址后,自该2个二进制地址利用计算侦测在灰码的变化位位置。
在此情况,在侦测装置可利用以下的元件构成,反相器,输入该确定的二进制地址的位;与门电路,输入来自该反相器的反相输出及计算后所得到的下一个二进制地址的同位置位后,计算其逻辑积。在二进制地址的位为「0」,下一二进制地址的位为「1」的情况,来自逻辑积栅极(AND栅极)的输出变成1,在其它的组合输出变成「0」。因此,将来自AND栅极的输出变成1的位位置特定为变化位位置。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借着令沟槽及平台颤动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的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记录或播放数据。本装置具有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具有侦测装置,自由在该光盘片预先形成的沟槽专用的地址信息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计算连续的上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后,自和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计算所得到的上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侦测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及逆转换装置,依照来自该侦测装置的侦测信号,借着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1的二进制数据值,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如上述所示,供给连续的二个二进制数时,得知与其对应的灰码的变化位位置。因此,在抽出沟槽的地址的情况,也自己确定的地址值计算上一个地址值后,自二个二进制数侦测在灰码的变化位位置。此外,在平台的情况,利用运算计算已确定的地址的下一个地址,而在沟槽的情况,利用运算计算已确定的地址的上一个地址,由于在光盘片依次形成沟槽n、平台n、沟槽n+1、平台n+1、…的轨道的情况,对于平台n连续的相邻的轨道编号系沟槽(n+1),而对于沟槽n连续的相邻的轨道编号系平台(n-1)。
而,在光盘片依次形成平台n、沟槽n、平台n+1、沟槽n+1、…的轨道的情况,在平台时,利用运算计算已确定的地址的上一个地址,而在沟槽的情况,利用运算计算已确定的地址的下一个地址,侦测变化位位置即可。
在本发明,该逆转换装置具有栅极电路,直接输出该灰码的最上阶位,而且对于该灰码的比最上阶位下阶的位,输出该位和上阶一位的二进制数据的位的互斥性逻辑和;及开关装置,切换来自该栅极电路的输出;该开关装置亦可在构造上切换,使得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直接输出该栅极电路的输出,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该栅极电路固定的输出「0」或「1」的其中之一。
借着参照以下的实施例,将更明确的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未限定为以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系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图。
图2系在实施例的G轨道地址系的说明图。
图3系颤动信号的时序图,图3A系表示在沟槽N、N+1的颤动的图,图3B系表示在平台N记录/播放时的光侦测器的配置位置和平台N的颤动的图,图3C系表示光侦测器的侦测信号的差分的图。
图4系变化位侦测电路的构造图。
图5系图4所示电路各部的时序图,图5A系表示来自检波电路的输出信号p的图,图5B表示来自尖峰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q的图,图5C表示来自尖峰保持电路的输出信号r的图,图5D系表示输出信号q和输出信号α·r的图,图5E系表示侦测信号s的图。
图6系实施例的灰码逆转换器的构造图。
图7以往的灰码逆转换器的构造图。
图8系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图9系表示实施例的一种G轨道地址系的说明图。
图10系和图9对应的灰码逆转换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1系表示实施例的别的G轨道地址系的说明图。
图12系和图11对应的灰码逆转换器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3系光盘片的地址格式说明图。
图14系自平台的灰码往二进制地址的逆转换说明图,图14A系表示某平台的灰码的图,图14B系表示该平台的二进制地址的图。
图15系自别的平台的灰码往二进制地址的逆转换说明图,图15A系表示别的平台的灰码的图,图15B系表示该平台的二进制地址的图。
图16系光盘片的别的地址格式说明图。
图17系实施例的别的处理流程图。
图18系自某沟槽的灰码往二进制地址的逆转换说明图,图18A系表示某沟槽的灰码的图,图18B系表示该沟槽的二进制地址的图。
图19系自别的沟槽的灰码往二进制地址的逆转换说明图,图19A系表示别的沟槽的灰码的图,图19B系表示该沟槽的二进制地址的图。
图20系实施例的另外的处理流程图。
图21以往的地址格式说明图。
图22系沟槽及平台的颤动的说明图。
图23系灰码转换器的说明图。
图24系表示地址值和灰码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图。
图25系表示地址值和灰码的对应关系的别的说明图。
图26系表示二进制地址的进位位置和灰码的变化位位置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27系别的变化位位置(进位位置)侦测电路图。
图28系别的灰码逆转换器的构造图。
元件符号说明
10光盘片、12主轴马达SPM、14驱动器、16光拾取头、
18螺杆马达、20驱动器、22驱动器、24 APC、26 RF电路、
28地址译码电路、28a检波电路、28b尖峰保持电路、28c尖峰保
持电路、30伺服处理器、32系统控制器、34二值化电路、36编
码/译码电路、38缓冲存储器、40界面I/F、42写策略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照图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系表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整体构造图。利用主轴马达(SPM)12驱动光盘片10转动。用驱动器14驱动主轴马达SPM12,利用伺服处理器30进行驱动器14的伺服控制,使得变成所要的转速。在本实施例,例如驱动器14将光盘片10自内圈往外圈分割成多区,驱动成在各区角速度定值(ZCAV)。
光拾取头16和光盘片10相向的配置,包括用以向光盘片10照射激光的激光二极管(LD)或接受来自光盘片10的反射光后转换为电气信号的光侦测器(PD)。利用螺杆马达18在光盘片10的径向驱动光拾取头16,用驱动器20驱动螺杆马达18。驱动器20和驱动器14一样利用伺服处理器30进行伺服控制。又,利用驱动器22驱动光拾取头16的LD,利用自动功率控制电路(APC)24控制驱动器22,使得驱动电流变成所要的值。APC24控制驱动器22的驱动电流,使得在光盘片10的测试区域(PCA)利用所执行的OPC(Optimum Power Control)变成所选择的最佳记录功率。OPC系在光盘片10的PCA令记录功率分多段变化后记录测试数据,将该测试数据播放,评估其信号品质,选择可得到所要的信号品质的记录功率的处理。在信号品质使用β值或γ值、调变度、颤动(Wobble)等。
在将在光盘片10所记录的数据播放时,自光拾取头16的LD照射播放功率的激光,用PD将其反射光转换为电气信号后输出。供给RF电路26来自光拾取头16的播放信号。RF电路26自播放信号产生聚焦误差信号或追踪误差信号后,供给伺服处理器30。伺服处理器30依照这些误差信号进行光拾取头16的伺服控制,将光拾取头16保持在对焦状态及对轨状态。
光拾取头16对于光盘片10的沟槽及平台进行记录/播放。在光盘片10形成螺旋状的沟槽,在例如沟槽1→平台1→沟槽2→平台2→沟槽3→平台3→…等沟槽和平台之间交互的记录/播放数据。或者,在各区只在对沟槽记录/播放后对平台记录/播放等,在各区将区内的沟槽全部记录/播放后将同一区内的平台记录/播放亦可。又,RF电路26供给地址译码电路28再生信号所含的地址信号。地址译码电路28自地址信号将光盘片10的地址数据解调后,供给伺服处理器30或系统控制器32。将地址数据作为颤动埋入光盘片10的沟槽及平台。光盘片10在地址数据包括区域地址及轨道地址。在光盘片10以图24所示的灰码形成地址数据。
在本实施例的光盘片10的地址格式不是图21所示的2种地址系,而由一种地址系构成。即,基本上赋与沟槽的轨道编号自内圈往外圈连续的轨道编号。具体而言,按照图21说明时,按照G1、L1、G2、L2、G3、…的沟槽及平台排列成螺旋状的情况,赋与沟槽的轨道编号,使得变成n+1、n+2、n+3。亦可表达为在全部的沟槽形成颤动,使得变成0度的颤动或180度的颤动,将其称为沟槽用轨道地址(G轨道地址)。在本实施例,不仅自这种G轨道地址系侦测沟槽的地址,而且也侦测位于沟槽之间的平台的地址。即,在图21自设为「NG」的颤动的组合侦测地址。
此外,在光盘片10的地址上,除了像这样将沟槽的轨道编号形成为连续以外,亦可如图21所示,形成2种地址系,采用用一方的地址系侦测沟槽轨道地址,用另一方的地址系侦测平台轨道地址(将此称为L轨道地址)的构造,在此情况,可使用L轨道地址验证使用G轨道地址所侦测的平台轨道地址。即,在本实施例有以下2种形态。
(1)在光盘片10只形成G轨道地址系,未形成L轨道地址系。
(2)在光盘片10和以往一样形成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在侦测平台轨道地址时将在光盘片10所形成的L轨道地址系用检查用地址。
RF电路26供给二值化电路34播放RF信号。二值化电路34将播放信号二值化后,供给编码/译码电路36所得到的EFM信号(CD盘片)或者8-16调变信号(DVD盘片)。在编码/译码电路36,对于二值化信号解调及订正错误后得到播放数据,经由界面I/F40向个人计算机等主装置输出该播放数据。此外,在向主装置输出播放数据时,编码/译码电路36将播放数据暂时储存于缓冲存储器38后输出。
在对光盘片10记录数据时,经由界面I/F40供给编码/译码电路36来自主装置的应记录数据。编码/译码电路36将应记录数据储存于缓冲存储器38后,将该应记录数据编码,作为调变数据供给写策略电路42。写策略电路42按照既定的记录策略将调变数据转换为多脉冲(脉冲列)后,作为记录数据供给驱动器22。记录策略例如由在多脉冲的前头脉冲的脉宽或后续脉冲的脉宽、脉冲任务构成。因记录策略影响记录品质,一般固定为最佳策略。在OPC时一并设定记录策略亦可。自光拾取头16的LD照射依据记录数据进行功率调变后的激光,在光盘片10记录数据。记录数据后,光拾取头16照射播放功率的激光,播放该记录数据,供给RF电路26。RF电路26供给二值化电路34播放信号,供给编码/译码电路36二值化后的数据。编码/译码电路36将调变数据译码后,和在缓冲存储器38所储存的记录数据比对。供给系统控制器32查证结果。系统控制器32按照查证结果决定继续记录数据或执行交替处理。
<在只形成G轨道地址系的情况>
以下,在本实施例,说明在光盘片10只形成G轨道地址,在对于平台记录/播放时自G轨道地址侦测L轨道地址的方法。
在图2表示在光盘片10形成的沟槽N、平台  N、沟槽N+1、平台N+1、沟槽N+2、平台N+2、沟槽N+3的G轨道地址例。沟槽及平台自内圈往外圈形成螺旋形,在沟槽形成0度的同相颤动(形成沟槽的内圈侧颤动及外圈侧颤动都是0度的相位)或180度的同相颤动(内圈侧颤动及外圈侧颤动都是180度的相位)(参照图22)。在图2以8位表示地址数据,但是位数未限定如此,例如设为12位亦可。将G轨道地址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连续的轨道编号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记录。具体而言,在沟槽N的G轨道地址系「00000000」的情况,沟槽N+1的G轨道地址系只有最下阶位LSB反相的「00000001」。又,沟槽N+2的G轨道地址系只有比LSB上阶1位的位反相的「00000011」。此外,沟槽N+3的G轨道地址系只有最下阶位反相的「00000010」。在此,如图22所示,以相位0度的同相颤动形成「0」,以相位180度的同相颤动形成「1」。
而,关于位于沟槽N和沟槽N+1之间的平台N的地址,若沟槽N和沟槽N+1都是「0」,因成为相位0度的同相颤动,在平台的颤动上可侦测「0」,但是关于最下阶位,因沟槽N的颤动系相位0度的颤动、沟槽N+1的颤动系相位180度的颤动,在平台的颤动上变成反相,无法侦测。即,因形成平台N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变成反相180度的相位,颤动信号就消失。在图2,将像这样颤动变成反相而无法侦测数据的位设为变化位100,以「X」表示。
关于位于沟槽N+1和沟槽N+2之间的平台N+1的地址,若沟槽N+1和沟槽N+2都是「0」,因成为相位0度的同相颤动,在平台的颤动上可侦测「0」;若沟槽N+1和沟槽N+2都是「1」,因成为相位180度的同相颤动,在平台的颤动上可侦测「1」;但是关于最下阶位,因沟槽N+1的颤动系相位0度的颤动、沟槽N+2的颤动系相位180度的颤动,在平台的颤动上变成反相,无法侦测。
又,关于位于沟槽N+2和沟槽N+3之间的平台N+2的地址,若沟槽N+2和沟槽N+3都是「0」,因成为相位0度的同相颤动,在平台的颤动上可侦测「0」;若沟槽N+2和沟槽N+3都是「1」,因成为相位180度的同相颤动,在平台的颤动上可侦测「1」;但是关于最下阶位,因沟槽N+2的颤动系相位180度的颤动、沟槽N+3的颤动系相位0度的颤动,在平台的颤动上变成反相,无法侦测。因相邻的轨道编号被转换为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8位的中的某一个位变成不安定。
于是,照这样侦测平台地址时地址变成不安定,由图2得知,例如关于平台N本来系和沟槽N相同的二进制地址「00000000」,若将最下阶位的「X」的二进制地址置换为「0」,平台地址变成正确的确定。又,关于平台N+1也本来系和沟槽N+1相同的二进制地址「00000001」,若将最下阶位的下一位(第1位)的「X」的二进制地址置换为「0」,平台地址变成正确的确定。此外,关于平台N+2也本来系和沟槽N+2相同的二进制地址「00000010」,若将最下阶位的「X」的二进制地址置换为「0」,平台地址变成正确的确定。在本实施例,依照这种原理,只自G轨道地址系不仅侦测沟槽地址,也侦测平台地址。
在本实施例的平台地址的侦测大致由2个步骤构成。第一步骤系侦测图2所示的「X」位置,即颤动变成反相的变化位,第二步骤是将二进制地址位的值置换为「0」后得到二进制地址。
<侦测变化位位置>
在图3表示用以说明侦测变化位位置的时序图,图3A系在沟槽N及沟槽N+1的颤动,表示变化位100,即在沟槽N相位0度的同相颤动和在沟槽N+1相位180度的同相颤动的部分。
图3B系在图3A所示的构造,只取出在平台N记录/播放时的光侦测器的配置位置和平台N的颤动的。光侦测器使用4分割光侦测器,将在光盘片的径向所配置的2个光侦测器各自称为光侦测器A、B时(将4分割光侦测器的元件设为a、b、c、d,若a、b位于内圈侧,c、d位于外圈侧,则光侦测器A=a+b、B=c+d),光侦测器A侦测平台N的两壁的颤动之中的内圈侧颤动,即相位0度的颤动,光侦测器B侦测平台N的两壁的颤动之中的外圈侧颤动,即相位180度的颤动。
图3C表示图3B所示光侦测器A、B的侦测信号的差分A-B。在同相颤动的位出现具有既定值以上的振幅的信号,在变化位100的部分因计算相位反相的颤动信号的差分,振幅变成几乎0。因此,侦测A-B的振幅,借着侦测振幅实质上变成0的区域,可侦测变化位100。
在图4表示在图1的地址译码电路28所含的变化位侦测电路的电路构造图,在图5A~5E表示在图4的各部的时序图。变化位侦测电路由检波电路28a、2个尖峰保持电路28b、28c以及比较器28d构成。
供给检波电路28a光侦测器A、B的侦测信号的差分信号A-B。此外,可用RF电路26产生差分信号A-B。检波电路28a将差分信号检波后,向2个尖峰保持电路28b、28c输出。在图5A表示来自检波电路28a的输出信号p。
尖峰保持电路28b、28c各自系放电时间常数大及小的尖峰保持电路,在尖峰保持电路28b因放电时间常数大,在变化位位置也几乎保持信号振幅。而,在尖峰保持电路28c因放电时间常数小,在变化位位置信号振幅急速的减少。在图5B表示来自尖峰保持电路28b的输出信号q,在图5C表示来自尖峰保持电路28c的输出信号r。供给比较器28d来自尖峰保持电路28b、28c的输出信号。
比较器28d比较来自尖峰保持电路28b的输出信号q和将来自尖峰保持电路28c的输出信号r只放大既定倍α(例如α=1.4)的信号的大小。在图5D表示输出信号q和输出信号r×α,比较器28d只在输出信号q大的情况输出位准变成Hi的侦测信号s。输出信号q在变化位位置也保持振幅位准,而输出信号r在变化位位置振幅位准急速的减少,几乎变为0。因此,借着比较两信号的大小,可产生在变化位位置变成Hi的侦测信号s。在图5E表示侦测信号s。
<变化位的置换及自灰码往二进制数据的逆转换>
其次,说明侦测到变化位后的在变化位位置的位的置换。
在图6表示地址译码电路28所含的灰码逆转换器28e的电路构造。本灰码逆转换器28e系用以将灰码解调成原来的二进制数据的电路。灰码逆转换器如图23所示,系进行相邻的位间的互斥性逻辑和运算的电路,灰码逆转换器基本上系进行这种逆转换的。在图7表示和图23的灰码转换器对应的灰码逆转换器的构造。原封不动的输出灰码的最上阶位MSB,最上阶位的下一位系用EX-OR栅极1将该位和最上阶位进行互斥性逻辑和运算而逆转换。以下一样,着眼于某位时,利用该位和其上阶一位的二进制位的互斥性逻辑和将该位转换为二进制数据。而,图6所示的本实施例的灰码逆转换器28e系在图7所示的灰码逆转换器附加各位的开关SW的构造。
即,灰码的最上阶位MSB和开关SW7的接点d连接,开关SW7的另一方的接点u接地(相当于0)。又,灰码的最下阶位LSB和开关SW0的接点d连接,开关SW0的另一方的接点u和上阶一位的二进制位连接。关于其它的开关SW1~SW6也和SW0一样。各开关SW0~SW7一般切换至接点d侧,在此情况,在功能上和图7所示的灰码逆转换器一样。而,在侦测到变化位的情况,和该变化位位置对应的开关SW的接点自接点d切换至接点u侧。例如,在灰码的最下阶位LSB的位置侦测到变化位的情况,依照侦测信号开关SW0的接点自接点d切换至接点u。又,在自下开始第2个位置侦测到变化位的情况,依照侦测信号开关SW1的接点自接点d切换至接点u。以下一样,将和变化位位置对应的开关SW的接点自接点d切换至接点u。
图8表示在本实施例的平台地址的侦测处理流程图。首先,用地址译码电路28的变化位侦测电路侦测在灰码的变化位位置(S101)。供给地址译码电路28的灰码逆转换器28e侦测信号。在侦测到变化位后,切换在变化位位置的灰码逆转换器的SW的接点(S102)。本接点切换和将平台轨道地址的变化位「X」置换为「0」而令和相邻的沟槽轨道地址一致的处理对应。然后,向系统控制器32输出二进制地址。
以下,具体说明切换灰码逆转换器28e的SW的效果。
在图9表示在沟槽N及沟槽N+1的G轨道地址的灰码。沟槽N系「00000000」,沟槽N+1系「00000001」。在平台N的变化位100位于最下阶位的位置。
在图10表示在灰码逆转换器28e将和最下阶位对应的SW0的接点自接点d切换为接点u的情况的构造。自最上阶位MSB至第1位为止全部平台N的灰码系0,最下阶位系不固定的「X」。自最上阶位至第1位为止按照一般的灰码逆转换进行转换。例如最上阶位「0」原封不动的成为二进制地址的最上阶位「0」。又,计算灰码的第6位「0」和二进制地址的最上阶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6位「0」。又,计算灰码的第5位「0」和二进制地址的第6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5位「0」。又,计算灰码的第4位「0」和二进制地址的第5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4位「0」。又,计算灰码的第3位「0」和二进制地址的第4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3位「0」。又,计算灰码的第2位「0」和二进制地址的第3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2位「0」。又,计算灰码的第1位「0」和二进制地址的第2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1位「0」。而,关于灰码的最下阶位LSB「X」,SW0的接点自接点d切换为接点u后,计算二进制地址的第1位「0」彼此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最下阶位LSB「0」。结果,将平台N的灰码逆转换所得到的二进制地址变成「00000000」,这变成和相邻的前一个沟槽或者相邻的内圈侧的沟槽的轨道编号相同,成为正确的轨道地址。
在图11表示在沟槽N+1及沟槽N+2的G轨道地址的灰码。沟槽N+1系「00000001」,沟槽N+2系「00000011」。在平台N+1的变化位100位于第一位的位置。
在图12表示在灰码逆转换器28e将和第一位对应的SW1的接点自接点d切换为接点u的情况的构造。平台N+1的灰码的自最上阶位MSB至第2位为止全部系0,第1位系不固定的「X」,最下阶位系「1」。自最上阶位MSB至第2位为止按照一般的灰码逆转换进行转换。例如最上阶位「0」原封不动的成为二进制地址的最上阶位「0」。又,计算灰码的第6位「0」和二进制地址的最上阶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6位「0」。又,计算灰码的第5位「0」和二进制地址的第6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5位「0」。又,计算灰码的第4位「0」和二进制地址的第5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4位「0」。又,计算灰码的第3位「0」和二进制地址的第4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3位「0」。又,计算灰码的第2位「0」和二进制地址的第3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2位「0」。而,关于灰码的第一位「X」,SW1的接点自接点d切换为接点u后,计算二进制地址的第2位「0」彼此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一位「0」。又,计算灰码的最下阶位「1」和二进制地址的第1位「0」的互斥性逻辑和后,变成二进制地址的最下阶位「1」。结果,将平台N+1的灰码逆转换所得到的二进制地址变成「00000001」,这变成和相邻的前一个沟槽或者相邻的内圈侧的沟槽的轨道编号相同,成为正确的轨道地址。
对于其它的情况也一样,例如沟槽M的灰码系「00000111」(二进制地址为「00000101」)、沟槽M+1的灰码系「00000101」(二进制地址为「00000110」)的情况,沟槽M的灰码变成「000001X1」,第一位变成变化位「X」,SW1的接点自接点d切换为接点u后,因变成二进制地址的第2位彼此的互斥性逻辑和,总是变成「0」,结果,平台M的二进制地址变成「00000101」,得到和沟槽M的二进制地址相同的正确的轨道地址。
于是,在平台地址的灰码,借着将在变化位位置的不定值「X」置换为依据逆转换的二进制资地址位的「0」,可得到和该平台相邻的内圈侧的沟槽相同的二进制地址,因此,不侦测L轨道地址,只依据G轨道地址侦测L轨道地址,对于平台可记录/播放数据。
在图13表示本实施例的地址数据的格式。在光盘片10的地址数据上,除了信息段信息等的区域地址以外,只形成G轨道地址。自沟槽N及沟槽N+1的同相颤动侦测平台N的轨道地址200,自沟槽N+1及沟槽N+2的同相颤动侦测平台N+1的轨道地址201。平台N及平台N+1本身系反相颤动,在图21所示的习知技术这些都变成「NG」,请注意。
<变化位位置侦测的检查>
如上述,在本实施例是通过用时间常数相异的2个尖峰保持电路28b、28c将差分信号A-B尖峰保持所得到的信号比较大小,侦测变化位位置,以下说明照这样所侦测的变化位位置是否为真正正确的位位置的检查方法。
在图14A表示某平台的灰码「00000X10」。变化位100位于第二位。在本实施例,侦测本变化位100的位置后,借着切换自灰码转换为二进制地址的逆转换器的SW群之中的对应的SW的接点,置该变化位的二进制地址置换为「0」。在图14B表示二进制地址。在变化位位置总是变成「0」,比该位下阶的位102全部变成「1」。自灰码的基本性质及图6所示的灰码逆转换器28e的构造明白在二进制地址比该变化位下阶的位102全部变成「1」。即,置二进制地址的第二位置换为「0」后,因二进制地址的第一位置位系本「0」和在灰码的第一位置的「1」的互斥性逻辑和,总是变成「1」;因二进制地址的最下阶位系本「1」和在灰码的最下阶位的「0」的互斥性逻辑和,总是变成「1」。
在图15A表示别的平台的灰码「000X1000」。变化位100位于第4位。在此情况,也将变化位的二进制地址置换为「0」时,如图15B所示,比其下阶的位102全部变成「1」。
于是,在将灰码逆转换为二进制地址时,因将变化位设为「0」时比其下阶的位全部变成「1」,藉此可检查变化位侦测的正确性。即,判断最后所得到的L轨道地址的中比变化位下阶的位是否全部变成「1」,若全部系「1」判断变化位位置的侦测处理OK;而在比变化位下阶的位不是全部「1」的情况,判断变化位位置的侦测处理NG。是否全部是「1」,例如使用输入比变化位下阶的位的AND栅极可判断。
此外,在上述的说明,说明了自G轨道地址系侦测平台的轨道地址的情况,但是一样的,亦可自L轨道地址系侦测沟槽轨道地址。即,在光盘片10只形成L轨道地址系,对于平台自本L轨道地址系侦测轨道地址,对于沟槽也自本L轨道地址系侦测轨道地址。在此情况,在侦测沟槽的地址时对于变成反相颤动的位于借着逆转换成在二进制地址变成「1」,使得变成和该沟槽相邻的平台之中的外圈侧的平台的轨道编号相同即可。
具体而言,如以下所示。例如,若平台N的灰码系「00000001」(二进制的「00000001」),平台N+1的灰码系「00000011」(二进制的「00000011」)。位于平台N和平台N+1之间的沟槽N+1的灰码变成「000000X1」。第一位因系反相颤动(即沟槽N+1的内圈侧颤动系相位0度的颤动,而外圈侧颤动系相位180度的颤动)而变成变化位。用灰码逆转换器将本沟槽N+1的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地址时,逆转换成变化位的二进制地址变成「1」。于是,沟槽N+1的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的「00000010」,这变成和外圈侧的平台N+1相同的二进制地址,得到正确的地址。
将变化位的二进制地址变成「1」的电路构造系任意,但是在例如图6所示的灰码逆转换器28e,只要在接点u侧附加NOT栅极,在平台的记录/播放时将本NOT栅极设为无效,在沟槽的记录/播放时将本NOT栅极设为有效即可。在变化位位置,因输出上阶1位的二进制地址和其反相值的互斥性逻辑和,在变化位位置的二进制地址总是变成「1」。
<在形成G轨道地址和L轨道地址的情况>
如上述所示,在本实施例自G轨道地址系(沟槽的同相颤动)可侦测平台轨道的地址,但是在光盘片10的地址格式上和以往一样的形成了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的情况,L轨道地址系可作为自G轨道地址所侦测的平台轨道地址的验证用使用。
即,在形成G轨道地址和L轨道地址的情况,利用上述的处理只自G轨道地址系可侦测平台  N的轨道地址。然后,比较照这样所侦测的地址和自L轨道地址系读出所得到的轨道地址,若相同可验证自G轨道地址系所侦测的平台轨道地址系正确的地址。
在图16表示具有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的情况的光盘片10的地址格式。此外,以「信息段」表示地址信息之中的区域地址。
在图16,自在沟槽N所形成的G轨道地址及在沟槽N+1所形成的G轨道地址可侦测对于平台N记录/播放数据时的平台轨道地址(图中的A部分)。又,自在平台N所形成的L轨道地址及在平台N+1所形成的L轨道地址可侦测对于沟槽N+1记录/播放数据时的沟槽轨道地址(图中的B部分)。此外,在自G轨道地址侦测平台轨道地址的情况,如上述所示将变化位设为二进制地址的「0」,令和相邻的沟槽之中的内圈侧的沟槽的轨道地址一致,但是在自L轨道地址侦测沟槽轨道地址的情况,将变化位设为二进制地址的「1」,令和相邻的平台之中的外圈侧的平台的轨道地址一致。即,在自平台N-1和平台N的L轨道地址系侦测沟槽N的轨道地址的情况,令和位于外圈侧的平台N的轨道地址一致。
在自G轨道地址系侦测平台的轨道地址的情况,和可将L轨道地址系用作检查用地址一样,在自L轨道地址系侦测沟槽的轨道地址的情况,亦可将G轨道地址系用作检查用地址。
在图17表示在平台记录/播放数据时自G轨道地址系侦测平台的轨道地址,而且在沟槽记录/播放数据时自L轨道地址系侦测沟槽的轨道地址的地址译码电路28的处理流程图。
首先,依照颤动信号的差分信号A-B侦测变化位位置(S201)。用图4所示的变化位侦测电路可侦测变化位位置。其次,判断记录/播放的轨道是否是平台(S202)。用系统控制器32判断记录/播放的轨道是否是平台亦可。而,在记录/播放的轨道是平台的情况,自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地址,使得平台的轨道地址的变化位变成「0」(S203)。因而,着眼的平台的轨道地址变成和相邻的沟槽之中的内圈侧的沟槽的轨道地址一致。对于在S203得到的二进制地址,借着确认比变化位下阶的位是否全部是「1」检查所得到的二进制地址亦可。然后,侦测L轨道地址,验证和在S203所侦测的轨道地址是否一致(S204)。此外,在S204两地址不一致的情况,亦可认为在S203所侦测的地址发生某种异常,采用L轨道地址。
而,在记录/播放的轨道是沟槽的情况,自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地址,使得沟槽的轨道地址的变化位变成「1」(S205)。因而,着眼的沟槽的轨道地址变成和相邻的平台之中的外圈侧的平台的轨道地址一致。对于在S205得到的二进制地址,借着确认比变化位下阶的位是否全部是「0」检查所得到的二进制地址亦可。此外,自灰码的性质及灰码逆转换器的构造明白在沟槽将变化位设为「1」后比其下阶的位全部变成「0」。在图18A、图18B、图19A、图19B表示沟槽轨道地址的情况的灰码和二进制地址的关系。在图18A、图18B,将在灰码的变化位100置换成在二进制地址的「1」时,比其下阶的最下阶位及第一位全部变成「0」。因为依据第二位和在灰码的最下阶位的互斥性逻辑和计算二进制地址的第一位的值,依据第一位和在灰码的最下阶位的互斥性逻辑和计算最下阶位。一样的,在图19A、图19B,将在灰码的变化位置换成在二进制地址的「1」时,比其下阶的第三~最下阶位全部变成「0」。
再回到图17,如以上所示得到沟槽的轨道地址,侦测G轨道地址,验证和在S205得到的地址是否一致(S206)。在两地址一致的情况,将所得到的地址作为真正正确的地址输出(S207)。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未限定如此,可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例,在侦测平台轨道地址时,借着将变化位置换成二进制的「0」令和相邻的沟槽之中的内圈侧的沟槽的轨道地址一致,但是亦可借着将变化位置换成二进制的「1」令和相邻的沟槽之中的外圈侧的沟槽的轨道地址一致。一样的,在侦测沟槽轨道地址时,亦可不是借着将变化位置换成二进制的「1」令和相邻的平台之中的外圈侧的平台的轨道地址一致,而是借着将变化位置换成二进制的「0」令和内圈侧的平台的轨道地址一致。
又,在本实施例,在侦测平台轨道地址时,将相邻的沟槽的颤动变成反相的位置设为变化位位置后,将该变化位置换成二进制的「0」,但是在时间上比想记录/播放的平台轨道的信息段前面的信息段平台轨道地址确定的情况,因亦可预侧在下一信息段的变化位位置,不实际侦测变化位位置,而借着将所预测的位置的二进制地址置换成「0」,亦可侦测该信息段的平台轨道地址。具体而言,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平台轨道地址确定的情况,因在下一信息段的颤动信号的变化位和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的变化位位置相同,在该位位置将灰码自动的置换成二进制地址的「0」。在此情况,不必自颤动信号实际侦测变化位位置,但是亦可实际侦测变化位位置后,借着和自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所预测的变化位位置比较用于验证实际上所侦测的变化位位置。对于沟槽轨道地址也一样。即,在沟槽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沟槽轨道地址确定的情况,因亦可预测在下一信息段的变化位位置,不实际侦测变化位位置,借着将所预测的位置的二进制地址置换成「1」侦测该信息段的沟槽轨道地址。
在图20表示本情况的处理流程图。首先,判断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轨道地址是否已确定(S301)。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轨道地址已确定的情况,因也在逻辑上预测着眼的下一信息段的轨道地址,计算在下一信息段的地址的变化位位置(S302)。而,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轨道地址未确定的情况,使用差分信号A-B实际侦测变化位位置(S303)。以下和在图17的S202以后的处理相同,在平台的情况,将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地址,使得变化位变成「0」;在沟槽的情况,将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地址,使得变化位变成「1」(S304~S309)。
在本实施例,说明了将光盘片10驱动成以ZCAV转动的情况,但是将光盘片10分割成多区,驱动成在各区线速度定值亦可(ZCLV)。
又,在本实施例,在侦测平台的轨道地址时自同相颤动及反相颤动侦测,但是因沟槽和平台的轨道地址自内圈往外圈被赋与连续编号,藉此自相邻的沟槽的轨道地址信息亦可确定平台的轨道地址信息。即,在光盘片10只形成G轨道地址系的情况,在沟槽的记录/播放时因总是变成同相颤动而可确定轨道地址,在平台的记录/播放时使得不是直接侦测该平台的轨道地址,而总是侦测相邻的沟槽的轨道地址。例如,在应记录/播放的平台系平台N的情况,首先自同相颤动确定沟槽N的轨道地址。在已确定沟槽N的轨道地址的情况,因目标的平台N系确定了轨道地址的沟槽的外圈侧相邻平台,即使该平台的颤动系反相颤动亦可确定该平台的轨道地址。系统控制器32在对某平台记录/播放数据的情况,首先确定和该平台相邻的沟槽的轨道地址后,以该沟槽为基准预测目标平台的轨道地址即可。在沟槽的轨道地址已确定的情况,该沟槽的内圈侧平台的轨道地址比确定的轨道只小1,外圈侧平台的轨道地址和确定的轨道相同。在自相邻沟槽的确定地址预测目标平台的地址后,用在实施例所说明的方法自同相颤动及反相颤动实际上抽出目标平台的轨道地址,比较预测的轨道地址和所抽出的轨道地址,验证预测的轨道地址的正确性亦可,因而地址的精度提高。确定不是和该平台相邻的沟槽,而是相距既定轨道的沟槽的轨道地址,借着自所确定的沟槽跳越既定轨道确定目标的该平台的轨道地址亦可。在将既定轨道数设为例如3的情况(将和该平台相邻的沟槽设为轨道数1),确定轨道编号比目标平台只小1的沟槽地址,自该地址向外圈侧只跳越3轨道数就可确定该平台。自内圈侧向外圈侧形成沟槽n、平台n、沟槽n+1、平台n+1,在该平台系平台n+1的情况,自沟槽n向外圈侧只跳越3轨道数就到达平台n+1。
在光盘片10只形成L轨道地址系的情况也一样。在平台的记录/播放时因总是变成同相颤动而可确定轨道地址,在沟槽的记录/播放时使得不是直接侦测该沟槽的轨道地址,而总是侦测相邻的平台的轨道地址。例如,在应记录/播放的沟槽系沟槽N的情况,首先自同相颤动确定平台N的轨道地址。在已确定平台N的轨道地址的情况,因目标的沟槽N系确定了轨道地址的平台的内圈侧相邻沟槽,即使该沟槽的颤动系反相颤动亦可确定该沟槽的轨道地址。系统控制器32在对某沟槽记录/播放数据的情况,首先确定和该沟槽相邻的平台的轨道地址后,以该平台为基准预测目标沟槽的轨道地址即可。在平台的轨道地址已确定的情况,该平台的内圈侧沟槽的轨道地址和确定的轨道相同,外圈侧沟槽的轨道地址比确定的轨道只大1。在自相邻平台的确定地址预测目标沟槽的地址后,用在实施例所说明的方法自同相颤动及反相颤动实际上抽出目标沟槽的轨道地址,比较预测的轨道地址和所抽出的轨道地址,验证预测的轨道地址的正确性亦可。确定不是和该沟槽相邻的平台,而是相距既定轨道的平台的轨道地址,借着自所确定的平台跳越确定目标的该沟槽的轨道地址亦可。
在本实施例,使用图4所示的电路自颤动信号侦测变化位位置,但是利用别的方法亦可侦测变化位位置。此方法系利用在灰码的变化位位置总是和在对应的二进制数的进位位位置,即自「0」进位至「1」的位位置相等的事实。
在图25表示二进制地址和其灰码的关系。二进制地址「000000」和灰码「000000」对应,二进制地址「000001」和灰码「000001」对应,二进制地址「000010」和灰码「000011」对应。自二进制地址「000000」往下一个二进制地址「000001」,在最下阶位200自「0」变成「1」。而,在对应的灰码,也在最下阶位300自「0」变成「1」。变化位位置系最下阶位300,和在二进制地址的最下阶位200一致。自二进制地址「000001」往下一个二进制地址「000010」,在最下阶位的下一位(第一位)202自「0」变成「1」。而,在对应的灰码,也在第一位302自「0」变成「1」。变化位位置系第一位,和在二进制地址的第一位202一致。自二进制地址「000010」往下一个二进制地址「000011」,再在最下阶位204自「0」变成「1」。而,在对应的灰码,也在最下阶位304自「1」变成「0」。变化位位置系最下阶位,和在二进制地址的最下阶位204对应。自二进制地址「000011」往下一个二进制地址「000100」,在第一位206自「0」变成「1」。而,在对应的灰码,也在第一位306自「0」变成「1」。自二进制地址「000100」往下一个二进制地址「000101」,再在最下阶位208自「0」变成「1」,在对应的灰码,也在相同的最下阶位308自「0」变成「1」。
于是,在灰码的变化位位置因和在对应的二进制地址的自「0」往「1」的进位位位置相等,借着利用此事实侦测二进制地址的进位位置可侦测灰码的变化位位置。即,如图26所示,在第n个平台的二进制地址已确定的情况,利用运算计算第(n+1)个二进制地址后,若侦测到第n个二进制地址和第(n+1)个二进制地址之中的进位位位置,可将该位置直接用作对应的灰码的变化位位置。若依据本方法,不必用图3A~图3C及图4所示的方法及电路构造侦测变化位位置,只利用计算就可侦测变化位位置。在平台轨道及沟槽轨道如图16所示各自形成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的情况,在平台轨道因L轨道地址系系同相颤动,其二进制地址容易确定。自本确定地址利用计算求下一个二进制地址后,自2个地址利用计算求在G轨道地址系的灰码的二进制地址。
自第n个二进制地址只是加1可得到第(n+1)个二进制地址,用由反相器和AND栅极构成的逻辑电路可构成在第n个二进制地址和第(n+1)个二进制地址的进位位置。
在图27表示在二进制地址的进位位位置的侦测电路。本电路输入第n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和第(n+1)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在二进制地址系8位的情况,和各位位置对应的并列设置8个本逻辑电路。
用地址译码电路28译码后所确定的第n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经反相器150反相后,供给AND栅极160。而,利用计算所得到的第(n+1)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直接供给AND栅极160。在AND栅极160,计算两者的逻辑积后输出。因只在第n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系「0」、第(n+1)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系「1」的情况自AND栅极160输出「1」(或Hi),侦测8个并列设置的逻辑电路的8输出之中变成「1」的输出位置,作为在灰码的变化位位置。
将如上述所侦测的变化位位置作为侦测信号向图12所示的灰码逆转换器28e输出,在变化位位置自动切换SW。因而,在变成反相的平台轨道,其灰码系不确定亦可得到平台的二进制地址。
将平台地址的抽出流程整理如下。
(1)自L轨道地址系(平台专用的地址系)确定平台地址n(地址的解调)。
(2)自地址n计算下一个地址n+1。
(3)侦测在地址n和地址n+1的进位位置。
(4)将在上述的(3)的进位位置当作为灰码的变化位位置。
(5)在上述的(4)得到的变化位位置将二进制数据设为「0」,自G轨道地址系抽出平台地址。
而,在得到沟槽的地址的情况,在G轨道地址系已确定(地址的解调)第n个沟槽的二进制地址的情况,利用运算计算前一个的第(n-1)个二进制地址后,若侦测到第n个二进制地址和第(n-1)个二进制地址之中的进位位位置,可将该位置直接用作对应的灰码的变化位位置。计算第(n-1)个二进制地址由于和着眼的沟槽相邻的连续轨道编号系内圈侧的小一号的轨道编号。
自第n个二进制地址只是减1可得到第(n-1)个二进制地址,和平台的情况一样,用由反相器和AND栅极构成的逻辑电路可构成在第n个二进制地址和第(n-1)个二进制地址的进位位置。但,在图27,输入第n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和第(n-1)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在二进制地址系8位的情况,和各位位置对应的并列设置8个本逻辑电路。用地址译码电路28译码后所确定的第n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供给AND栅极160。而,利用计算所得到的第(n-1)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经反相器150反相器后供给AND栅极160。在AND栅极160,计算两者的逻辑积后输出。因只在第(n-1)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系「0」、第n个二进制地址的第k位系「1」的情况自AND栅极160输出「1」(或Hi),侦测8个并列设置的逻辑电路的8输出之中变成「1」的输出位置,作为在灰码的变化位位置。
将沟槽地址的抽出流程整理如下。
(1)自G轨道地址系(沟槽专用的地址系)确定沟槽地址n。
(2)自地址n计算上一个地址n-1。
(3)侦测在地址n-1和地址n的进位位置。
(4)将在上述的(3)的进位位置当作为灰码的变化位位置。
(5)在上述的(4)得到的变化位位置将二进制数据设为「1」,自L轨道地址系抽出沟槽地址。
于是,在光盘片10的平台轨道及沟槽轨道各自形成G轨道地址系和L轨道地址系的情况,对于平台轨道,利用计算自L轨道地址系的地址信息侦测G轨道地址系的变化位位置,可抽出地址信息;对于沟槽轨道,利用计算自G轨道地址系的地址信息侦测L轨道地址系的变化位位置,可抽出地址信息
此外,在本实施例,不必借着处理颤动信号侦测变化位位置,但是利用运算计算变化位位置后,再和利用图3A~3C所示的方法和图4所示的电路构造所侦测的变化位位置比对亦可。因而,亦可验证利用图3A~3C及图4的构造所侦测的变化位位置。又,在本实施例,借着将在平台轨道自L轨道地址系所侦测的地址和自G轨道地址系利用计算所抽出的地址相比较,可验证利用计算所抽出的G轨道地址系。对于沟槽地址也一样。
又,关于灰码逆转换器28e的构造,除了图12所示的构造以外,亦可采用图28所示的构造。在图28,在多个EX-OR栅极的后段设置开关SW。此外,对于最上阶位,如上述所示,因将灰码直接作为二进制地址输出,EX-OR栅极不存在,只有SW存在(可说在令灰码直接通过的栅极的后段设置SW)。各开关SW的接点u、d之中将接点u侧设为「0」或「1」。具体而言,在配合内圈侧的轨道地址的情况设为「0」,在配合外圈侧的轨道地址的情况设为「1」。例如,在确定和内圈侧的沟槽N相邻的外圈侧平台N的地址的情况,将接点u侧设为「0」。各开关SW的接点d侧和EX-OR栅极的输出连接,各开关SW的输出侧变成二进制地址的各位。供给各SW来自图4或图27所示变化位侦测电路的侦测信号,在变化位位置将SW自接点d侧切换为接点u侧。在变化位位置以外接点保持在d侧。在图28表示第6位被侦测为变化位位置的情况。在第6位将SW6切换至接点u侧,二进制地址的第6位输出总是变成「0」。而,别的位按照一般的逆转换器的原理,计算和上阶一位的位的互斥性逻辑和后输出。在确定和外圈侧的平台  N相邻的内圈侧沟槽N的址地址的情况,将接点u侧设为「1」。此时,SW6的输出总是变成「1」,二进制地址的对应位总是变成「1」。因而,系灰码不确定也得到和外圈侧的地址一致的地址。
此外,本实施例,说明了在光盘片10自内圈侧向外圈侧依次形成沟槽n、平台n、沟槽n+1、平台  n+1、…的情况,但是在光盘片10自内圈侧向外圈侧依次形成平台n、沟槽n、平台n+1、沟槽n+1、…的情况亦可一样的适用。
在此情况,在平台轨道,自L轨道地址系确定二进制地址,计算其前一个二进制地址后,自计算所得到的第(n-1)个二进制地址和确定的第n个二进制地址侦测在G轨道地址系的变化位位置。即,供给反相器150第(n-1)个二进制地址的各位,直接供给AND栅极160第n个二进制地址的各位,侦测AND栅极160的输出变成「1」的位位置。又,在沟槽轨道,自G轨道地址系确定二进制地址,计算下一个二进制地址后,自确定第n个地址和计算所得到的第(n+1)个二进制地址侦测在L轨道地址系的变化位位置即可。供给反相器150第n个二进制地址的各位,直接供给AND栅极160计算后所得到的第(n+1)个二进制地址的各位,侦测AND栅极29b的输出变成1的位位置。

Claims (40)

1.一种光盘片,借着令其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地址信息,在沟槽及平台保持数据,其中:
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且
平台的地址信息由如下的颤动予以规定: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为反相的反相颤动。
2.一种光盘片,借着令其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地址信息,在沟槽及平台保持数据,其中:
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且
沟槽的地址信息由如下的颤动予以规定: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为反相的反相颤动。
3.一种光盘片,借着令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编号自内圈侧向外圈侧依次增加的轨道地址信息,在沟槽及平台保持数据,其中:
该轨道地址信息是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且
平台的轨道地址信息规定如下:对于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以表示其颤动的值规定;而对于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以在该二进制数据中的0规定。
4.一种光盘片,借着令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编号自内圈侧向外圈侧依次增加的轨道地址信息,在沟槽及平台保持数据,其中:
该轨道地址信息是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
沟槽的轨道地址信息规定如下:对于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以表示其颤动的值规定;而对于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以在该二进制数据中的1规定。
5.一种光盘装置,用以在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施行数据的记录或播放,该光盘片是通过令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该光盘装置包括以下的装置:
颤动信号产生装置,对该光盘片照射激光,接收其反射光后产生颤动信号;及
地址信息抽出装置,用以自该颤动信号抽出该地址信息,此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以下的颤动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逆转换装置,将该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
该逆转换装置是通过如下方式而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0的二进制数据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侦测装置,用以自该颤动信号侦测和该反相颤动相对应的位;
其中,该逆转换装置依照来自该侦测装置的侦测信号将该灰码逆转换成该二进制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逆转换装置包括
栅极电路,直接输出该灰码的最上阶位,而且对于该灰码的比最上阶位下阶的位,输出该位和其上阶一位的二进制数据的位的互斥性逻辑和;及
开关装置,切换对该栅极电路的输入信号;
而,该开关装置施行如下的切换: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该灰码的位输入至该栅极电路;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切断该灰码的位,而该上阶一位的二进制数据的位一起输入至该栅极电路。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还包括一装置,用以侦测自该逆转换装置输出的二进制数据的中比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下阶的位是否全部为1。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还包括一装置,将用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所抽出的地址信息,和在该光盘片预先形成并被读出的平台专用的地址信息相比较。
11.一种光盘装置,用以在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施行数据的记录或播放,该光盘片是通过令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该光盘装置包括以下的装置:
颤动信号产生装置,对该光盘片照射激光,接收其反射光而产生颤动信号;及
地址信息抽出装置,用以自该颤动信号抽出该地址信息,此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以下的颤动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逆转换装置,将该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
该逆转换装置是通过如下方式而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1的二进制数据值。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侦测装置,用以自该颤动信号侦测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
其中,该逆转换装置依照来自该侦测装置的侦测信号将该灰码逆转换成该二进制数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逆转换装置包括
栅极电路,直接输出该灰码的最上阶位,而且对于该灰码的比最上阶位下阶的位,输出该位和其上阶一位的二进制数据的位的互斥性逻辑和;及
开关装置,切换对该栅极电路的输入信号;
而,该开关装置施行如下的切换: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该灰码的位输入至该栅极电路;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切断该灰码的位,而该上阶一位的二进制数据的位和其反相值一起输入至该栅极电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还包括一装置,用以侦测自该逆转换装置输出的二进制数据之中比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下阶的位是否全部为0。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还包括一装置,将用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所抽出的地址信息,和在该光盘片预先形成而被读出的沟槽专用的地址信息相比较。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逆转换装置,将该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
该逆转换装置是通过如下方式而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1的二进制数据值。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逆转换装置,将该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
该逆转换装置是通过如下方式而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0的二进制数据值。
1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一装置,用以依照于该平台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的确定地址,而预测和下一信息段的该颤动信号的该反相颤动相对应的位;
而,该逆转换装置依照所预测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一装置,依照在该沟槽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的确定地址预测和下一信息段的该颤动信号的该反相颤动相对应的位;
而,该逆转换装置依照所预测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还包括:
一装置,自该下一信息段的该颤动信号侦测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及
一装置,将所预测的位和所侦测到的位比较。
22.一种光盘装置,用以在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施行数据的记录或播放,该光盘片是通过令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该光盘装置包括以下的装置:
颤动信号产生装置,对该光盘片照射激光,接收其反射光而产生颤动信号;及
地址信息抽出装置,用以自该颤动信号抽出该地址信息,此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形成和该平台相邻或只相距既定轨道数的沟槽的同相颤动预测平台的地址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将该平台的地址信息预测为和形成相邻于该平台的内圈侧沟槽的同相颤动所呈现的轨道地址相同的轨道地址。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将该平台的地址信息预测为比形成相邻于该平台的内圈侧沟槽的同相颤动所呈现的轨道地址小1的轨道地址。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光盘装置,还包括:
第二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以下的颤动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及
一装置,将所预测的地址信息和用该第二地址信息抽出装置所抽出的地址信息比较。
26.一种光盘装置,用以在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施行数据的记录或播放,该光盘片是通过令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该光盘装置包括以下的装置:
颤动信号产生装置,对该光盘片照射激光,接收其反射光而产生颤动信号;及
地址信息抽出装置,用以自该颤动信号抽出该地址信息,此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形成和该沟槽相邻或只相距既定轨道数的平台的同相颤动预测沟槽的地址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将该沟槽的地址信息预测为比形成相邻于该沟槽的内圈侧平台的同相颤动所呈现的轨道地址大1的轨道地址。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将该沟槽的地址信息预测为和形成相邻于该沟槽的内圈侧平台的同相颤动所呈现的轨道地址相同的轨道地址。
29.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二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以下的颤动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及
一装置,将所预测的地址信息和用该第二地址信息抽出装置所抽出的地址信息比较。
30.一种光盘装置,用以在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施行数据的记录或播放,该光盘片是通过令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该光盘装置包括以下的装置:
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以下的颤动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
而,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
侦测装置,由从预先形成于该光盘片的平台专用的地址信息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计算连续的下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后,自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和计算所得到的下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侦测和该反相颤动相对应的位;及
逆转换装置,依照来自该侦测装置的侦测信号,藉由如下方式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0的二进制数据值。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侦测装置包括:
反相器,输入该确定的二进制地址的位;及
栅极电路,输入来自该反相器的反相输出及计算后所得到的下一个二进制地址的同位置位,而计算其逻辑积。
32.一种光盘装置,用以在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施行数据的记录或播放,该光盘片是通过令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该光盘装置包括以下的装置:
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以下的颤动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
而,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
侦测装置,由从预先形成于该光盘片的平台专用的地址信息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计算连续的上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后,自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和计算所得到的上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侦测和该反相颤动相对应的位;及
逆转换装置,依照来自该侦测装置的侦测信号,藉由如下方式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1的二进制数据值。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侦测装置包括:
反相器,输入利用该计算所得到的上一个二进制地址的位;及
栅极电路,输入来自该反相器的反相输出及所确定的二进制地址的同位置位,而计算其逻辑积。
34.一种光盘装置,用以在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施行数据的记录或播放,该光盘片是通过令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该光盘装置包括以下的装置:
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以下的颤动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形成该平台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
而,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
侦测装置,由从预先形成于该光盘片的平台专用的地址信息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计算连续的上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后,自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和计算所得到的上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侦测和该反相颤动相对应的位;及
逆转换装置,依照来自该侦测装置的侦测信号,藉由如下方式抽出平台的地址信息: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1的二进制数据值。
35.一种光盘装置,用以在光盘片的沟槽及平台施行数据的记录或播放,该光盘片是通过令沟槽及平台颤动的方式而埋入地址信息,而且在将该地址信息转换为连续2个地址值的编码间距离变成1的灰码后埋入该颤动,该光盘装置包括以下的装置:
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自以下的颤动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形成该沟槽的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相同的同相颤动;及内圈侧颤动和外圈侧颤动的相位反相的反相颤动;
而,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
侦测装置,由从预先形成于该光盘片的平台专用的地址信息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计算连续的下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后,自所确定的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和计算所得到的下一个二进制数据的地址值,侦测和该反相颤动相对应的位;及
逆转换装置,依照来自该侦测装置的侦测信号,藉由如下方式抽出沟槽的地址信息: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直接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值;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固定为0的二进制数据值。
3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逆转换装置包括
栅极电路,直接输出该灰码的最上阶位,而且对于该灰码的比最上阶位下阶的位,输出该位和上阶一位的二进制数据的位的互斥性逻辑和;及
开关装置,切换来自该栅极电路的输出;
而,该开关装置的切换方式为: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直接输出该栅极电路的输出;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则将该栅极电路的输出设为0。
3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逆转换装置包括
栅极电路,直接输出该灰码的最上阶位,而且对于该灰码的比最上阶位下阶的位,输出该位和上阶一位的二进制数据的位的互斥性逻辑和;及
开关装置,切换来自该栅极电路的输出;
而,该开关装置的切换方式为:在和该同相颤动对应的位,直接输出该栅极电路的输出;而在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则将该栅极电路的输出设为1。
3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一装置,依照于该平台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的确定地址,而预测和下一信息段的该颤动信号的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
而,该逆转换装置依照所预测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
3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
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包括一装置,依照在该沟槽在时间上居先的信息段的确定地址,而预测和下一信息段的该颤动信号的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
而,该逆转换装置依照所预测的位将灰码逆转换成二进制数据。
40.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该地址信息抽出装置还包括:
一装置,自该下一信息段的该颤动信号侦测和该反相颤动对应的位;及
一装置,将所预测的位和所侦测到的位比较。
CNB2004100498189A 2003-06-27 2004-06-24 光盘片与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50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85421 2003-06-27
JP2003185421 2003-06-27
JP2003336504 2003-09-26
JP2003336504A JP3781027B2 (ja) 2003-06-27 2003-09-26 光ディス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7514A true CN1577514A (zh) 2005-02-09
CN1305040C CN1305040C (zh) 2007-03-14

Family

ID=33422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981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5040C (zh) 2003-06-27 2004-06-24 光盘片与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245579B2 (zh)
EP (1) EP1492097A3 (zh)
JP (1) JP3781027B2 (zh)
KR (1) KR100647830B1 (zh)
CN (1) CN1305040C (zh)
TW (1) TWI2974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53139B2 (ja) * 2003-06-27 2006-03-08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346892A (ja) * 2004-06-07 2005-12-15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アドレス検出方法
CN106297834B (zh) 2013-05-31 2019-03-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光盘介质、光盘装置和光盘再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870001118B1 (ko) * 1981-10-28 1987-06-08 로늘드 제이 클라아크 레코오드판의 선택된 트랙으로부터 정보를 회수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4736352A (en) * 1983-11-25 1988-04-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ata therein
JPH0969230A (ja) * 1995-08-31 1997-03-11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US5757567A (en) * 1996-02-08 1998-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o control with high efficiency gray code for servo track ID
WO1998013823A1 (fr) * 1996-09-26 1998-04-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et appareil de reproduction correspondant
US6069870A (en) * 1996-10-22 2000-05-30 Hitachi,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hich indicates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wobbling of a track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3512583B2 (ja) 1997-01-30 2004-03-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JPH10312541A (ja) * 1997-05-09 1998-11-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媒体
JP3197564B2 (ja) * 1997-05-28 2001-08-13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ための再生装置
WO1999017280A1 (en) * 1997-09-26 1999-04-08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disc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arching a track
JPH11149644A (ja) * 1997-11-18 1999-06-02 Sony Corp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US6473377B2 (en) * 1998-02-26 2002-10-29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Optical disc record carrier with wobbled grooves that permit recording on the grooves and lands,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such a record carrier, and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such a record carrier
EP1098301A2 (en) * 1999-11-03 2001-05-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hysical identification data addressing method using wobble signal, wobble address encoding circuit, method and circuit for detecting wobble address, and recording medium
JP2002008246A (ja) * 2000-06-20 2002-01-11 Sony Corp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チルト検出方法
US20030117926A1 (en) * 2000-10-02 2003-06-26 Yoshihiro Hori Address decoder
TW583650B (en) * 2001-06-18 2004-04-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WO2003079335A1 (en) * 2002-03-15 2003-09-2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and method
JP3753139B2 (ja) 2003-06-27 2006-03-08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45579B2 (en) 2007-07-17
CN1305040C (zh) 2007-03-14
KR20050001453A (ko) 2005-01-06
EP1492097A3 (en) 2007-10-31
KR100647830B1 (ko) 2006-11-23
JP2005038565A (ja) 2005-02-10
TW200501112A (en) 2005-01-01
US20040264326A1 (en) 2004-12-30
JP3781027B2 (ja) 2006-05-31
EP1492097A2 (en) 2004-12-29
TWI297489B (en) 2008-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037C (zh) 信息记录媒体、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CN1133157C (zh) 光盘和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864206A (zh) 多层信息记录媒介,信息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
CN1478271A (zh) 盘驱动设备和摆动信息检测方法
CN1956072A (zh) 记录和再现装置
CN1165896C (zh) 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
CN1637895A (zh) 光盘介质、以及在光盘介质上记录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191569C (zh) 变换光盘通道位的方法和解调方法
CN1393018A (zh) 数据记录方法以及数据记录设备
CN1278334C (zh) 可视图象形成方法、程序和可视图象形成系统
CN1305040C (zh) 光盘片与光盘装置
CN1182520C (zh) 光学存储介质处理和逻辑块地址产生方法,光学存储装置
CN1667737A (zh) 光盘装置
CN1604203A (zh) 可视图像形成方法、程序和可视图像形成系统
CN1542770A (zh) 光盘介质和光盘记录与再现设备
CN1993757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00343908C (zh) 光盘装置
CN1853221A (zh) 记录光学记录载体的方法、光学记录载体和用于写入信息的装置
CN1577551A (zh) 光碟装置
CN1667711A (zh) 光盘装置及光盘
CN100351936C (zh) 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CN1100320C (zh) 检查音频压缩数据记录差错的方法和设备
CN1902699A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
CN1725311A (zh) 光盘装置
CN100351915C (zh) 光盘及光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3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