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0082A - 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0082A
CN1550082A CNA01823657XA CN01823657A CN1550082A CN 1550082 A CN1550082 A CN 1550082A CN A01823657X A CNA01823657X A CN A01823657XA CN 01823657 A CN01823657 A CN 01823657A CN 1550082 A CN1550082 A CN 1550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time slot
data transfer
transfer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18236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井义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z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Yoza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zan Inc filed Critical Yozan Inc
Publication of CN1550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00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04B7/265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for structure of frame, bu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94Allocation of channels in TDM/TDMA networks, e.g. distributed multiplex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22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Bidirectional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由TDMA-TDD方式的无线回路进行无线基地站(2)和移动通信终端(1)的相互通信时,通过无线基地站(2),根据由每个移动通信终端(1)的下行方向和/或者上行方向所传输的数据量,改变1个或者多个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改变下行回路或者上行回路的回路容量。

Description

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向移动通信终端提供无线回路的PHS(PersonalHandyphone System)等TDMA-TDD(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Time Division Duplex)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通信终端、无线基地站、以及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和无线基地站之间以非对称回路容量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所采取的非对称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采用TDMA-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日本有依据电波产业协会ARIB-STD28的PHS系统,在国外有依据欧洲电气通信标准化机构(ETSI)标准的DECT(Digital Enhanced Cordless Telephone)系统。
PHS是由移动通信终端通向无线基地站的上行回路、与相同容量的由无线基地站通向移动通信终端的下行回路组成的对称的系统。
图21所示的是PHS的帧格式图。PHS每5秒传输1个帧,1个帧被分割成8个时隙SL1~SL8,其中4个时隙SL1~SL4是作为下行回路使用的信号接收专用时隙,另4个时隙SL4~SL8作为上行回路使用的信号发送专用时隙。
另外,各组4个时隙中的1个时隙SL1、SL5是通过单元内的所有移动通信终端被使用在控制频道上。
然后,1个信号接收专用时隙和1个信号发送专用时隙被指定给1台移动通信终端,这些信号接收专用时隙和信号发送专用时隙被用作发送、接收客户数据的通信频道。
由此,对于某移动通信终端而言,被指定有时隙SL2、SL6;对于其他移动通信终端而言,被指定有时隙SL3、SL7;进而对其他移动通信终端而言,被指定有时隙SL4、SL8。
这样,现有技术的TDMA-TDD方式无线通信系统中,被指定给各个移动通信终端的上行回路和下行回路的传输容量相同的情况很多。
但是,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在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因为下行回路所传输的数据多于上行回路所传输的数据,所以现有技术下的TDMA-TDD方式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有上行回路用时隙的利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现有系统,有效使用被指定给各个移动通信终端的时隙,进行无线通信的TDMA-TDD方式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以及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移动通信终端和无线基地站。
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其在由TDMA-TDD方式的无线回路进行无线基地站和移动通信终端的相互通信时,通过上述无线基地站,根据由上述每个移动通信终端的下行方向和/或者上行方向所传输的数据量,改变1个或者多个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改变下行回路或者上行回路的回路容量。
由此,利用现有系统,就能够有效地使用被指定给各个无线通信终端的时隙,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本发明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所说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是,在下行回路专用、上行回路专用、以及下行回路和上行回路的双向用中任意选择。
由此,能够详细的设置下行回路和上行回路的回路容量,从而能够有效地使用时隙进行无线通信。
进而,本发明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由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向所说的无线基地站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由上述无线基地站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通过上述无线基地站和移动通信终端,在变更了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时点之后的帧上,以变更后的上述数据传输方向进行无线通信。
由此,移动通信终端和无线基地站能够在同一时点,有效地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进而,本发明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通过控制频道或者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所可能使用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由该移动通信终端向无线基地站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
由此,能够缩短由移动通信终端向无线基地站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所需的等待时间,从而能够迅速的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进而,本发明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通过控制频道或者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所可能使用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中TDMA指定周期先到达的频道,由该移动通信终端向无线基地站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
由此,能够缩短由移动通信终端向无线基地站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所需的等待时间,从而能够迅速地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进而,本发明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通过控制频道或者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所可能使用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由上述无线基地站向该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
由此,能够缩短由无线基地站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所需的等待时间,从而能够迅速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进而,本发明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通过控制频道或者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所可能使用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中TDMA指定周期先到达的频道,由上述无线基地站向该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
由此,能够缩短由无线基地站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所需的等待时间,从而能够迅速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本发明一种TDMA-TDD方式无线通信系统,其监视被指定的时隙上的上行方向的数据量和下行方向的数据量,并根据该各数据量和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判断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是否合适,在判断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不适合时,向上述无线基地站发送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上述无线基地站,以TDMA-TDD方式将信息发送至1个或者多个移动通信终端上,再接收由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发出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然后根据该要求,变更被指定给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
由此,利用现有系统,就能够有效地使用被指定给各个移动通信终端的时隙,进行无线通信。
本发明一种TDMA-TDD方式的无线基地站,其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然后根据该要求,变更被指定给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
由此,利用现有系统,就能够有效地使用被指定给各个移动通信终端的时隙,进行无线通信。
进而,本发明的TDMA-TDD方式的无线基地站,根据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将所说的数据传输方向任意设定成下行回路专用、上行回路专用、以及下行回路和上行回路的双向用。
由此,能够详细地设置下行回路和上行回路的回路容量,从而能够有效使用时隙,进行无线通信。
进而,本发明的TDMA-TDD方式的无线基地站,通过控制频道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所能够使用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将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向该移动通信终端发送。
由此,能够缩短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所需的等待时间,从而能够迅速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进而,本发明的TDMA-TDD方式的无线基地站,通过控制频道或者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能够使用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中TDMA指定周期先到达的频道,将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向该移动通信终端发送。
由此,能够缩短向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所需的等待时间,从而能够迅速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本发明的一种TDMA-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监视被指定的时隙上的上行方向的数据量和下行方向的数据量,并根据该各数据量和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判断上述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是否合适,在判断上述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不适合时,向上述无线基地站发送上述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
由此,利用现有系统,就能够有效使用被指定给各个移动通信终端的时隙,进行无线通信。
进而,本发明的TDMA-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所说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是,在下行回路专用、上行回路专用、以及下行回路和上行回路的双向用中任意选择。
由此,能够详细设置下行回路和上行回路的回路容量,从而能够有效使用时隙进行无线通信。
进而,本发明的TDMA-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通过控制频道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所能够使用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将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向该无线基地站发送。
由此,能够缩短向无线基地站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所需的等待时间,从而能够迅速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进而,本发明的TDMA-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通过控制频道和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所能够使用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中TDMA指定周期先到达的频道,将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向该无线基地站发送。
由此,能够缩短向无线基地站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所需的等待时间,从而能够迅速的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构成的构成图。
图2所示的是本实施形态下无线基地站构成图。
图3所示的是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基地站所保存的帧管理表的一例。
图4所示的是本实施形态下移动通信终端构成图。
图5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隙上改变数据传输方向设置的程序图。
图6所示的是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初期状态时各个时隙上数据传输方向设置的一例。
图7所示的是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回路专用时隙的数据格式(data format)的一例。
图8所示的是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中双向用时隙的数据格式的一例。
图9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frame format)中将时隙SL6设置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的一例。
图10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中将时隙SL6设置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格式的一例。
图11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中将时隙SL3设置为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的一例。
图12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中将时隙SL3设置为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格式的一例。
图13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中将时隙SL7设置为双向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的一例。
图14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中将时隙SL7设置为双向用时隙后的帧格式的一例。
图15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中将时隙SL7设置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的一例。
图16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中将时隙SL7设置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格式的一例。
图17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中将时隙SL3设置为双向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的一例。
图18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中将时隙SL3设置为双向用时隙后的帧格式的一例。
图19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中将时隙SL3设置为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的一例。
图20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态下无线通信系统所使用的帧格式中将时隙SL3设置为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单元框架构成的一例。
图21是PHS系统的帧格式的显示图。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形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是通过改变PHS来实现的,就物理面而言,可以与PHS相同,就数据链路面而言,可以在PHS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了改变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设置的功能。在此,虽然对适用于本发明的现有系统作为PHS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同样也适用于例如DECT系统等其他TDMA-TDD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1所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图。在图1中,移动通信终端1是指从无线基地站2指定(assign)TDMA-TDD方式下的时隙(slot),通过该时隙进行无线通信,并根据上行方向的数据量和下行方向的数据量,能够将所指定的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设置的变更要求向无线基地站发信的移动电话,即是PDA(PersonalDigital Assitant)、掌上电脑(handheld computor)之类的装置。
另外,无线基地站2是指在TDMA-TDD方式下与1个或者多个移动通信终端1进行无线通信,从移动通信终端1接收时隙上数据传输方向设置的变更要求,然后,根据该要求改变数据传输方向设置的装置。
另外,公共网3是指连接在多个无线基地站2之间、与因特网等其他网络连接的通信网。而且,也可以使用该无线通信系统专用的通信网来代替公共网3。
为了便于说明,图1中记载的移动通信终端1和无线基地站2各为1台,实际上1个无线基地站2所收容的移动通信终端1当然是多台,也可以设置多个无线基地站2来覆盖一定区域。
图2是显示本实施形态下无线基地站构成图。在图2中,天线21是感受或者发射电波的装置,天线共用部22是将天线21作为接收用天线和发送用天线来使用的回路。
信号接收部23是从感受的RF信号中抽取由移动通信终端1传输来的信号的回路。
信号发送部24是将传输给移动通信终端1的信号转换成RF信号,并发送的回路。
信号处理部25是进行时隙指定等的各种处理、将通过信号接收部23接收的信号转换为声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数据、将声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时的数据转换为由信号发送部24发送的信号的回路。
与信号处理部25连接的网络通信部26是与公共网3连接、并通过公共网3进行声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回路。
控制部27是控制各个部的回路。
存储器28是用来储存包括各个时隙的编号、所指定的移动通信终端1的标识符PS-ID、显示数据传输方向种类的时隙编码等在内的帧管理表31的RAM等存储器。而且,时隙编码的值[1]表示该时隙是下行回路专用时隙;时隙编码的值[2]表示该时隙是上行回路专用时隙;时隙编码的值[3]表示该时隙是双向回路用时隙。
图3所示的是存储在无线基地站2的帧管理表31的一例。如图3所示的帧管理表31中,在标识符PS-ID为[ABC1234]的移动通信终端1上,指定有时隙编号为[2]和[6]的2个时隙,其中时隙编号为[2]的时隙是通过时隙编码的值[1]设置成下行回路专用,时隙编号为[6]的时隙是通过时隙编码的值[2]设置成上行回路专用。另外,该帧管理表31中,在标识符PS-ID为[ABC5678]的移动通信终端1上,指定有时隙编号为[3]和[7]的2个时隙,其中时隙编号为[3]的时隙通过时隙编码的值[1]设置成下行回路专用,时隙编号为[7]的时隙通过时隙编码的值[2]设置成上行回路专用。
图4是本实施形态下移动通信终端1的构成图例。如图4所示,天线41是感受或者发射电波的装置,天线共用部42是将天线41作为信号接收用天线和信号发送用天线来使用的回路。
信号接收部43是从感受到的RF信号中抽取由无线基地站2传来的信号的回路。
信号发送部44是将传输给无线基地站2的信号转换为RF信号的发送回路。
信号处理部45是进行各种处理、将由信号接收部43接收的信号转换为声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时的数据、将声音通信和数据通信时的数据转换为由信号发送部44发送的信号的回路。
控制部46是控制各个部的回路。
计算机47是进行各种信息处理,进行与信号处理部45间的数据授受的装置。在移动通信终端1是移动电话的场合下,内藏的微型计算机被指定为计算机47。当移动通信终端1是PDA或掌上电脑时,该装置自身则是计算机47,将图4中其他构成部分装在这些装置内部,其他构成部分通过内藏PC卡等通过所定接口与该装置连接。
接着,对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运转进行说明。图5所示的是本实施形态的无线通信系统在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的程序图。
首先,移动通信终端1将开始数据通信时的情况设置为初期状态,根据无线基地站的帧管理表31,分别指定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和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图6所示的是在初期状态时各个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例,图中的标记(R)表示的是下行回路用时隙,即对于移动通信终端1来说的接收信号专用时隙;标记(T)表示的是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即对于移动通信终端1而言的信号发送专用时隙。例如,图6所示的下行回路专用时隙SL3和上行回路专用时隙SL7被指定给移动通信终端1。
然后,无线基地站2根据帧管理表31上的时隙编码数值决定在各个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并与所收容的各个移动通信终端1进行无线通信。
另一方面,移动通信终端1使用指定过的时隙,执行有关各种应用的数据通信。此时,移动通信终端1的计算机47或者控制部46,对上行方向的数据传输量和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量进行监视。
之后,移动通信终端1的计算机47或者控制部46,根据现状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量以及所指定的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判断当前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是否合适(步骤S1)。
例如,在移动通信终端1上的应用程序处于运行状态下,发生数据量大的文件下载问题时,如果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只有1个的情况下,那么可以判断为因下行回路的容量不足而导致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不恰当。
例如,当相对于上行方向的数据传输量而言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量增加时,如果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只有1个的话,那么则判断为因下行回路的容量不足而导致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不恰当。
另外,例如当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量超过所定的阈值时,如果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只有1个的话,那么则判断为因下行回路的容量不足而导致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不恰当。
同样,例如在移动通信终端1上的应用程序处于运行的状态下,发生数据量大的文件上载(upload)问题时、或者、当相对于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量而言上行方向的数据传输量增加时、或者、当下行方向的数据传输量超过所定的阈值时,如果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只有1个的话,那么就判断为因上行回路的容量不足而导致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不恰当。
在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不恰当的情况下,移动通信终端1的计算机47或者控制部46选择发送变更该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要求(以下简称为设置变更要求)的频道(步骤S2)。
此时,计算机47或者控制部46选择上行方向通信频道和控制频道中的任意一频道。作为上行方向通信频道,是上行回路专用时隙或者双向用时隙的频道。例如,移动通信终端1在上行方向通信频道和控制频道二者中,选择TDMA的指定周期早到的时隙频道。另外,移动通信终端1也可以优先选择任意一个频道。
然后,移动通信终端1通过信号处理部45、信号发送部44、天线共用部42和天线41,使用所选择的频道发送设置变更要求(步骤S3)。而且,该要求是作为控制信息被发送的。另外,该要求包括时隙编号、变更后的时隙编码等。
图7所示的是上行回路专用时隙的数据格式的一例。图8所示的是双向用时隙的数据格式的一例。
当移动通信终端1使用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并将控制信息发送至无线基地站2时,如图7所示,将用户数据(user data)等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发送至所指定的时隙内。
如图8所示,双向用时隙被分割为信号接收用时隙和信号发送用时隙,也就是说被分割成下行回路用时隙和上行回路用时隙。双向用时隙可以是信号接收用时隙和信号发送用时隙的2等分,也可以是长短不均的两部分。移动通信终端1使用双向用时隙将控制信息发送至无线基地站2时,如图8所示,由双向用时隙内的信号发送用时隙发送用户数据等的发送数据和控制信息。
在使用控制频道时,移动通信终端1可以使该要求与PHS通常状况下的控制信息形式相同,并将该要求包含在控制信息中发送。
无线基地站2的控制部27,对通过控制频道或者上行回路通信频道发送过来的数据或控制信息进行监视。也就是说,通过天线21、天线共用部22、信号接收部23和信号处理部25接收各个频道的数据和控制信息,并通过控制部27进行监视。
无线基地站2的控制部27,在检测出作为控制信息的设置变更要求后,根据该要求,特别指定成为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对象的时隙,改变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步骤S4)。此时,控制部27改变帧管理表31中相对于该时隙的时隙编码数值。
然后,无线基地站2的控制部27,在变更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后,选择发送变更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数据传输方向的准备结束的通知(以下,简称准备结束通知)的频道(步骤S5)。
此时,无线基地站2的控制部27,选择通向该移动通信终端1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和控制频道中的任意一频道。下行回路通信频道是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和双向用时隙的频道。例如,无线基地站2在下行回路通信频道和控制频道中,选择TDMA指定周期早到来的时隙频道。另外,无线基地站2也可以优先选择任意一个频道。
然后,无线基地站2通过信号处理部25、信号发送部24、天线共用部22和天线,使用所选择的频道,将准备结束的通知发送至该移动通信终端1(步骤S6)。
之后,在下一帧以后,无线基地站2参照帧管理表31,遵从变更后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与该移动通信终端1进行无线通信(步骤S7)。
移动通信终端1在发送设置变更要求后,通过天线41、天线共用部42、信号接收部43和信号处理部45接收准备结束通知,在下一帧之后,在该时隙上以变更后的数据传输方向与该无线基地站2进行无线通信(步骤S7)。
这样,根据移动通信终端1的要求,就能够改变指定给该移动通信终端1的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
接着,就所指定的时隙,由上行回路专用时隙转变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的情况进行说明。在下行方向的数据量发生增加、或上行方向的数据量发生减少等情况下,时隙的设置则会如此发生变更。
在此,作为一例,对于变更前各个时隙的设置如图3和图6所示、标识符PS-ID为[ABC1234]的移动通信终端1,在时隙SL6自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向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变更的情况进行说明。图9所示的是将时隙SL6设置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31例图;图10所示的是将时隙SL6设置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格式的一例图。
这种情况下,该移动通信终端1通过时隙SL6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5的控制频道,将包含有对于时隙SL6的设置变更要求在内的控制信息向无线基地站2发送。
无线基地站2接收该设置变更要求后,根据该设置变更要求,将帧管理表31上时隙SL6的时隙编码数值,如图9所示,变更为表示下行回路专用的[1]。
然后,无线基地站2通过被指定给该移动通信终端1的时隙SL2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1的控制频道,将准备结束通知发送至该移动通信终端1。
之后,在下一帧以后,如图10所示,该移动通信终端1和无线基地站2是将时隙SL6作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来执行无线通信的。
下面,说明将所指定的时隙由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变更为上行回路专用时隙的情况。在上行方向数据量发生增加、或下行方向数据量发生减少的情况下,时隙的设置像这样发生变化。
在此,作为一例,说明变更前的各个时隙设置如图9和10所示、标识符PS-ID为[ABC5678]的移动通信终端1,将时隙SL3由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向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变更的情况。图11所示的是将时隙SL3设置为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31的例图;图12所示的是将时隙SL3设置为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格式的例图。
这种情况下,该移动通信终端1通过已经被指定的上行回路专用时隙SL7的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5的控制频道,将包含有对于时隙SL3的设置变更要求在内的控制信息向无线基地站2发送。
无线基地站2接收该设置变更要求后,根据该设置变更要求,将帧管理表31上的时隙SL3的时隙编码数值,如图11所示,变更为表示上行回路专用的[2]。
然后,无线基地站2,通过时隙SL3的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1的控制频道,将准备结束通知发送至该移动通信终端1。
之后,在下一帧以后,如图12所示,该移动通信终端1和无线基地站2是将时隙SL3作为上行回路专用时隙来执行无线通信的。
接着,说明将被指定的时隙由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变更为双向用时隙的情况。在下行方向数据量发生增加或上行方向数据量发生减少的情况下,时隙的设置像这样发生变化。
在此,作为一例,说明变更前各个时隙的设置如图3和图6所示、标识符PS-ID为[ABC5678]的移动通信终端1,将时隙SL7由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向双向用时隙变更的情况。图13所示的是将时隙SL7设置为双向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31的例图;图14所示的是将时隙SL7设置为双向用时隙后的帧格式的例图。
这种情况下,该移动通信终端1,通过时隙SL7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5的控制频道,将包含有对于时隙SL7的设置变更要求在内的控制信息向无线基地站2发送。
无线基地站2接收该设置变更要求后,根据该设置变更要求,将帧管理表31上的时隙SL7的时隙编码数值,如图13所示,变更为表示双向用的[3]。
然后,无线基地站2通过被指定给该移动通信终端1的时隙SL3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1的控制频道,将准备结束通知发送至该移动通信终端1。
之后,在下一帧以后,如图14所示,该移动通信终端1和无线基地站2是将时隙SL7作为双向用时隙来执行无线通信的。
下面,说明将被指定的时隙,由双向用时隙变更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的情况。在下行方向数据量发生增加和上行方向数据量发生减少的情况下,时隙的设置像这样进行变更。
在此,作为一例,说明变更前各个时隙的设置如图13和图14所示、标识符PS-ID为[ABC5678]的移动通信终端1,将时隙SL7由双向用时隙向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变更的情况。图15所示的是将时隙SL7设置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31的一例。图16所示的是将时隙SL7设置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格式的一例。
这种情况下,该移动通信终端1通过时隙SL7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5的控制频道,将包含有对于时隙SL7的设置变更要求在内的控制信息向无线基地站2发送。
无线基地站2接收该设置变更要求后,根据该设置变更要求,将帧管理表31上的时隙SL7的时隙编码数值,如图15所示,变更为表示下行回路专用的[1]。
然后,无线基地站2通过被指定给该移动通信终端1的时隙SL3、SL7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1的控制频道,将准备结束通知发送至该移动通信终端1。
之后,在下一帧以后,如图16所示,该移动通信终端1和无线基地站2是将时隙SL7作为下行回路专用时隙来执行无线通信的。
接着,说明将被指定的时隙由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变更为双向用时隙的情况。在上行方向数据量发生增加或下行方向数据量发生减少的情况下,时隙的设置像这样进行变更。
在此,作为一例,说明变更前各个时隙的设置如图3和图6所示、标识符PS-ID为[ABC5678]的移动通信终端1,将时隙SL3由下行回路专用时隙向双向用时隙变更的情况。图17所示的是将时隙SL3设置为双向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31的一例;图18所示的是将时隙SL3设置为双向用时隙后的帧格式的一例。
这种情况下,该移动通信终端1通过已经被指定的时隙SL7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5的控制频道,将包含有对于时隙SL3的设置变更要求在内的控制信息向无线基地站2发送。
无线基地站2接收该设置变更要求后,根据该设置变更要求,将帧管理表31上的时隙SL3的时隙编码数值,如图17所示,变更为表示双向用的[3]。
然后,无线基地站2通过时隙SL3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1的控制频道,将准备结束通知发送至该移动通信终端1。
之后,在下一帧以后,如图18所示,该移动通信终端1和无线基地站2是将时隙SL3作为双向用时隙来执行无线通信的。
下面,说明将被指定的时隙由双向用时隙向上行回路用时隙变更的情况。在上行方向数据量发生增加或下行方向数据量发生减少的情况下,时隙的设置像这样发生变化。
在此,作为一例,说明变更前各个时隙的设置如图17和图18所示、标识符PS-ID为[ABC5678]的移动通信终端1,将时隙SL3由双向用时隙向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变更的情况。图19所示的是将时隙SL3设置为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管理表31的一例;图20所示的是将时隙SL3设置为上行回路专用时隙后的帧格式的一例。
这种情况下,该移动通信终端1通过已经被指定的时隙SL3、SL7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5的控制频道,将包含有对于时隙SL3的设置变更要求在内的控制信息向无线基地站2发送。
无线基地站2接收该设置变更要求后,根据该设置变更要求,将帧管理表31上时隙SL3的时隙编码数值,如图19所示,变更为表示上行回路专用的[2]。
然后,无线基地站2通过时隙SL3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或者时隙SL1的控制频道,将准备结束通知发送至该移动通信终端1。
之后,在下一帧以后,如图20所示,该移动通信终端1和无线基地站2是将时隙SL3作为上行回路专用时隙来执行无线通信的。
如上所述,由于通过无线基地站2,能够根据每个移动通信终端1的下行方向和/或者上行方向所传输的数据量,改变1个或者多个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然后变更下行回路或者上行回路的回路容量,所以利用既存的系统,可以有效地使用被指定给各个移动通信终端1的时隙进行无线通信。
另外,根据上述实施形态,因为可以选择下行回路专用、上行回路专用和下行回路及上行回路的双向用回路的任意一条回路为数据传输方向,所以能够详细设置下行回路和上行回路的回路容量,从而有效地使用时隙,进行无线通信。
根据上述实施形态,对于某个时隙来说,由移动通信终端1将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向无线基地站2发送,无线基地站2将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通知向移动通信终端1发送,通过无线基地站2和移动通信终端1,在由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改变了的时点至之后的帧中,因为该时隙是以变更后的数据传输方向进行无线通信的,所以能够在同一时点有效地改变移动通信终端1和无线基地站2的数据传输方向。
根据上述实施形态,因为是通过控制频道或者移动通信终端1所能使用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将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由移动通信终端1向无线基地站2发送的,所以能够缩短由移动通信终端1向无线基地站2发送改变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时所需的等待时间,能够迅速改变数据传输方向。特别是在通过TDMA的指定周期早到达的频道进行信号发送时,能够更加迅速地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而且,像PHS那样,因为当控制频道用作报知频道BCCH、个别单元频道SCCH、一齐呼出频道PCH等多个用途时,传输方向根据控制频道种类的不同都是单一方向,所以能够通过使用通信频道发送控制信息,获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形态,因为是通过控制频道或者该移动通信终端1所能使用的下行回路的通信频道,将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由无线基地站2向移动通信终端1发送的,所以能够缩短由无线基地站2向移动通信终端1发送数据传输方向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时所需的等待时间,能够迅速地改变数据传输方向。特别是在通过TDMA的指定周期早到达的频道进行信号发送时,能够更加迅速地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像PHS那样,当控制频道用作报知频道BCCH、个别单元频道SCCH、一齐呼出频道PCH等多个用途时,因为传输方向根据控制频道种类的不同都是单一方向,所以能够通过使用通信频道发送控制信息,获得更加显著的效果。
各个时隙的数据传输方向的初期状态,并不限于与上述PHS的数据传输方向。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指定给1个移动通信终端1的时隙数量是2个,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时隙为其他数量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是一次对1个时隙进行数据传输方向设置的变更,但是也可以一次对2个以上时隙进行数据传输方向设置的变更。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由移动通信终端1向无线基地站2发送,并根据该要求改变指定给该移动通信终端1的时隙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但是也可以由无线基地站2监视各个时隙的数据传输量,无线基地站2自主地根据该数据传输量改变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并将该变更通知移动通信终端1。另外,也可以由无线基地站2监视各个时隙的数据传输量,无线基地站2根据该数据传输量将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向移动通信终端1发送,当从移动通信终端1接收到数据传输方向变更的准备结束通知后,改变数据传输方向。
进而,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初期状态下的数据传输方向是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对称设置的,当然也可以采取不对称设置。
上述实施形态的无线通信系统,监视数据量,然后根据该数据量改变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但是也可以在将预设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根据其通信的种类或预测的数据量进行变更后,开始数据通信。
本发明也适用于PIAFS(PHS Internet Access Forum Standard),并能够获得同样的效果。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现有系统,有效地使用被指定给各移动通信终端的时隙,进行无线通信。对于用户而言,能够从实质上提高数据通信速度,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能够在根据数据量的从量税收来增加收益。

Claims (16)

1.一种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其在由TDMA-TDD方式的无线回路进行无线基地站和移动通信终端的相互通信时,通过上述无线基地站,根据由上述每个移动通信终端的下行方向和/或者上行方向所传输的数据量,改变1个或者多个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改变下行回路或者上行回路的回路容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是,在下行回路专用、上行回路专用、以及下行回路和上行回路的双向用中任意选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向所说的无线基地站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
由上述无线基地站向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
通过上述无线基地站和移动通信终端,在变更了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时点之后的帧上,以变更后的上述数据传输方向进行无线通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频道或者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所可能使用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由该移动通信终端向无线基地站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频道或者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所可能使用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中TDMA指定周期先到达的频道,由该移动通信终端向无线基地站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频道或者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所可能使用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由上述无线基地站向该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频道或者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所可能使用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中TDMA指定周期先到达的频道,由上述无线基地站向该移动通信终端发送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
8.一种TDMA-TDD方式无线通信系统,其是在1个或者多个移动通信终端和无线基地站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系统,其中,该移动通信终端以TDMA-TDD方式与该无线基地站相连接,监视被指定的时隙上的上行方向的数据量和下行方向的数据量,并根据该各数据量和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判断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是否合适,在判断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不适合时,向上述无线基地站发送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
上述无线基地站,以TDMA-TDD方式将信息发送至1个或者多个移动通信终端上,再接收由上述移动通信终端发出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然后根据该要求,变更被指定给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
9.一种TDMA-TDD方式的无线基地站,其是与1个或者多个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基地站,其以TDMA-TDD方式连接上述1个或者多个移动通信终端,从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接收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然后根据该要求,变更被指定给上述移动通信终端的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TDMA-TDD方式的无线基地站,其特征在于根据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将所说的数据传输方向任意设定成下行回路专用、上行回路专用、以及下行回路和上行回路的双向用。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TDMA-TDD方式的无线基地站,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频道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所能够使用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将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向该移动通信终端发送。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TDMA-TDD方式的无线基地站,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频道或者所说的移动通信终端能够使用的下行回路通信频道中TDMA指定周期先到达的频道,将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结束的通知向该移动通信终端发送。
13.一种TDMA-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其是与无线基地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通信终端,其以TDMA-TDD方式连接上述无线基地站,监视被指定的时隙上的上行方向的数据量和下行方向的数据量,并根据该各数据量和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判断上述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是否合适,在判断上述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不适合时,向上述无线基地站发送上述时隙上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TDMA-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是,在下行回路专用、上行回路专用、以及下行回路和上行回路的双向用中任意选择。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TDMA-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频道或者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所能够使用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将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向该无线基地站发送。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TDMA-TDD方式的移动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频道和上述移动通信终端所能够使用的上行回路通信频道中TDMA指定周期先到达的频道,将上述数据传输方向的设置变更要求向该无线基地站发送。
CNA01823657XA 2001-10-29 2001-10-29 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 Pending CN15500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1/009472 WO2003039059A1 (en) 2001-10-29 2001-10-29 Asymmetric transmission method by tdma-tdd type wireless circuit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0082A true CN1550082A (zh) 2004-11-24

Family

ID=11737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1823657XA Pending CN1550082A (zh) 2001-10-29 2001-10-29 利用tdma-tdd方式无线回路的非对称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03039059A1 (zh)
CN (1) CN1550082A (zh)
WO (1) WO20030390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5142B2 (en) 2012-03-30 2016-11-01 Nec (China)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DL-UL reconfiguration in TDD system
WO2023058116A1 (ja) * 2021-10-05 2023-04-13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32562A (en) * 1989-05-26 1990-12-12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Data transmission over a tdm duplex channel
JPH0730527A (ja) * 1993-06-25 1995-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パケット伝送装置
FI101114B (fi) * 1995-04-25 1998-04-1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Epäsymmetrinen suurinopeuksinen datasiirtomenetelmä matkapuhelinverkos sa
JPH0965411A (ja) * 1995-08-29 1997-03-0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チャネル構成方法
JP3056423B2 (ja) * 1996-08-23 2000-06-26 ユニデン株式会社 無線伝送方法
US6016311A (en) * 1997-11-19 2000-01-18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Inc. Adaptive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710660B2 (ja) * 1999-12-15 2005-10-2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におけるスロット割当て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を使用する基地局並びに移動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3039059A1 (en) 2003-05-08
JPWO2003039059A1 (ja) 2005-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0242C (zh) 转移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248427C (zh) 通信系统、通信控制设备和通信终端设备
CN1241339C (zh) 基地台连接方法与无线网络控制装置及移动台
CN1144397C (zh) 无线电通信装置以及无线电信道分配方法
CN1224190C (zh) 无线电基地台与无线电基地台选定方法及无线电终端
CN1535045A (zh) 通信终端、基站、服务器、网络系统和切换方法
CN1925656A (zh) 多模通信集成电路及其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
CN1498009A (zh) 无线通信终端
CN1305257C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控制方法、无线通信装置、控制该无线通信装置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
CN1878410A (zh) 基站设备和无线通信信道切换方法与切换程序
CN1386024A (zh)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与移动终端
CN1714587A (zh) 将第一协议通信的传输间隙期间的时隙指配给第二协议通信
CN1254122C (zh) 蜂窝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276954A (zh) 改进控制信道资源利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668039A (zh) 使用不同协议的无线台之间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系统
CN1756218A (zh) 通信设备、通信程序和通信方法
CN101056439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内容信息服务器、内容列表提供方法
CN101064899A (zh) 一种测量邻小区的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260901C (zh) 质量阈值设定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通信控制器
CN1620161A (zh) 移动通信系统以及主基站和从基站
CN1941987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多天线通信方式的控制方法
CN1677896A (zh)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通信定时调停装置
CN1209935C (zh) 移动通信系统
CN1756120A (zh) 多维网络资源分配
CN1835640A (zh) 群交换分组移动寻呼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