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48336A - 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8336A
CN1548336A CNA031134157A CN03113415A CN1548336A CN 1548336 A CN1548336 A CN 1548336A CN A031134157 A CNA031134157 A CN A031134157A CN 03113415 A CN03113415 A CN 03113415A CN 1548336 A CN1548336 A CN 1548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lift
crank
retain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134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维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031134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548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548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8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可转位曲柄的有脚踏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或燃油助力车,所要解决是装有可转位曲柄的有脚踏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或燃油助力车被骑行中,其曲柄付能被向前调整抬起和保持其抬起角度,又能撤消该抬起的角度,方案是装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其特点在于其分成棘轮、控制机构、操纵装置等零部件,作用于操纵装置上的操纵力和位移使控制机构内部产生的工作运动控制棘轮转动、停转或任其自由转动,从而使曲柄付被向前调整抬起和保持其抬起的角度,或又撤消该抬起的角度,以至骑行期间双腿随时能伸、能屈、能脚踏骑行,骑行更为自如、舒适。

Description

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脚踏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和有脚踏功能的燃油助力车,尤其涉及左、右曲柄中有一个采用了可转位曲柄的有脚踏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或有脚踏功能的燃油助力车。
背景技术
由检索知,目前市场上各种有脚踏功能的自行车,包括有脚踏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和有脚踏功能的燃油助力车,它们的左、右曲柄杆之间的中轴视向夹角都固定约180°。在骑行纯脚踏驱动的自行车时,大部分时间左、右脚在交替使劲往下蹬,因此这时人体重量的一大部分被脚所分担,较大地减轻了体重给臀部的负担,并且由于左右脚在交替使劲而不断变换位置,双腿也较为自然、舒适;在电动骑行大多数有脚踏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时,大部分时间左、右脚不是交替往下使劲蹬,而是一前一后地分别轻踏在左、右脚蹬上,这时人体的重量主要由臀部所负担,由于为了方便有时候的脚踏骑行,有脚踏功能电动自行车的鞍座,其外形、尺寸应该与纯脚踏驱动的自行车的鞍座相同,支撑臀部的表面积要比摩托车的鞍座小得多,所以当电动骑行有脚踏功能的电动自行车时间较长时,因臀部与鞍座相接触部分的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必然较大,臀部的肌肉容易产生疲劳、酸痛,另外,左、右脚长时间一前一后地分别踏在左、右脚蹬上不变换位置,双腿也不太自然和舒适;在燃油驱动骑行有脚踏功能的燃油助力车时,情况应与电动骑行有脚踏功能的电动自行车相同。目前少数有脚踏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和多数有脚踏功能的燃油助力车,其鞍座的外形尺寸与小型摩托车的鞍座相近,都比较大,这种形式鞍座的优点是解决了臀部与鞍座相接触部分的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较大的问题,但是坐在这种形式的鞍座上脚踏骑行电动自行车或燃油助力车,是不利于双腿使劲的;目前相当一部分有脚踏功能的电动自行车和大多数有脚踏功能的燃油助力车,在其鞍座前下方、中轴前上方处设置了一块供双脚并行踏放的平面,这种形式的电动自行车或燃油助力车的优点是,在电动骑行或燃油驱动骑行时,左、右脚可以并行轻踏在鞍座前下方、中轴前上方的这一平面上,解决了左、右脚长时间一前一后地踏在左、右脚蹬上不变换位置而双腿不太自然和舒适的问题,但是这种形式的电动自行车或燃油助力车,在电动骑行或燃油驱动骑行时,因左、右脚偏离人体重心较前,所以双脚上只能承担部分腿的重量,而体重的大部分仍由臀部负担,如果其鞍座与纯脚踏驱动的自行车的鞍座一样,骑行时间稍长,臀部的肌肉也容易产生疲劳、酸痛,另外,一辆自行车上既有骑车者骑行用的脚蹬,又有供骑车者双脚踏放的平面,在充分和合理利用部件功能方面也是欠妥的。2002年10月2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ZL01263164.7的一种可转位曲柄和2003年1月29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ZL01266585.1的一种可转位曲柄,骑车者在电动骑行电动自行车或燃油驱动骑行燃油助力车时,能使左、右曲柄杆之间的中轴视向夹角近似为零,左、右脚可同时处于离人体重心垂线较近的中轴正下方,成半站立姿势,于是双腿能同时使劲,从而能有效地消除骑车者在电动骑行电动自行车或燃油驱动骑行燃油助力车时的臀部疲劳、酸痛,所以已初步解决了目前存在于有脚踏功能电动自行车和有脚踏功能燃油助力车上的所有上述问题,但是,电动骑行电动自行车或燃油驱动骑行燃油助力车中成半站立姿势的时间一长,双腿还是欠自然、舒适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方便地使装有可转位曲柄的电动自行车或燃油助力车的曲柄付(即左、右曲柄杆)被向前调整抬起和保持其抬起角度,又能方便地撤消对曲柄付抬起角度的调整和保持的装置,从而能随意使左、右脚蹬同时被调到需要的高度,改变半站立姿势,又能随时恢复半站立姿势或使左、右脚蹬恢复脚踏驱动功能,达到骑行更为自如、舒适的效果。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包括有可转位曲柄、与这可转位曲柄配对的非可转位曲柄、与这对曲柄付相配的中轴、安装中轴的中接头、车辆的方向把,其特点是:所述的非可转位曲柄上紧固连接有一个与所述的中轴同轴的棘轮;所述的中接头上靠近非可转位曲柄侧紧固连接有一个控制机构,主要由座罩、抬起棘爪轴、抬起棘爪、操纵索、抬起棘爪脱开挡销、抬起棘爪复位弹簧、止退棘爪轴、止退棘爪、止退棘爪脱开拨块、止退棘爪复位弹簧等组成,工作过程中,止退棘爪和抬起棘爪与所述的棘轮有交替外啮合和都退出外啮合的二个工作状态阶段,第一个工作状态阶段中止退棘爪和抬起棘爪都退出与棘轮的外啮合,棘轮及所述的曲柄付能自由转动,第二个工作状态阶段中止退棘爪和抬起棘爪可与棘轮交替外啮合,能使棘轮及所述的曲柄付只作单向转动或停止转动;所述的方向把上装有一个具有与所述的二个工作状态阶段相对应的二段操作位移的操纵装置,主要由操纵座、操纵杠杆轴、操纵杠杆、阶段行程限位件等组成,所述的控制机构中的操纵索上端与这操纵装置中的操纵杠杆连接,把作用于操纵装置上的操纵力和位移传向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内部由此产生二个工作状态阶段的工作运动,使所述的棘轮单向转动、停转或自由转动,从而使曲柄付被向前调整抬起和保持其抬起的角度,或又撤消该抬起的角度。所述的特点又分别具体是:(1)所述的棘轮通过铆接、焊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与所述的非可转位曲柄上的链轮固定连接,如果非可转位曲柄上没有链轮,在非可转位曲柄与棘轮之间增加一个过渡连接件,棘轮上棘齿的分布圆与非可转位曲柄旋转中心同轴,即棘轮上棘齿的分布圆与所述的中轴同轴,根据需要,棘轮与非可转位曲柄之间还可以有中轴向调整件,调整棘轮的轴向位置,使棘轮上的棘齿与所述的控制机构中的止退棘爪和抬起棘爪有较佳的啮合接触。棘轮可以是整圆,也可以是仅制出工作段的非整圆。(2)所述的控制机构中:A、座罩是一薄壁壳件,座罩的内侧(靠近中接头的一侧)壁中部制有一个与所述中轴的中轴碗碗部外圆相配合的定位孔,从而该定位孔与所述的中轴同轴,也就是该定位孔与所述棘轮的棘齿分布圆同轴。在座罩上该定位孔的旁边合适处还制有若干小孔,通过这若干小孔用紧固件与固定在所述中接头上或附近相对该中接头不动的其它零部件上的连接件连接,来限制座罩的转动,也可以在座罩定位孔旁合适处制出若干凹缺或若干局部凸起,与该中接头上专门制出的若干局部凸起或若干凹下相嵌,来限制座罩的转动;B、在座罩后部合适处的内、外侧壁上各制有一个相互平行的细长腰形孔,抬起棘爪轴二端分别支承在这二个腰形孔内成滑动配合。抬起棘爪穿套在抬起棘爪轴上,它的厚度比所在活动区的座罩内腔厚度相等略小,所以它可以绕抬起棘爪轴轴心转动,又能与抬起棘爪轴一起沿抬起棘爪轴二端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平移,但不能沿抬起棘爪轴轴向移动;C、座罩上位于棘轮和抬起棘爪之间合适处的内、外侧壁上固定架着抬起棘爪脱开挡销,当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向前移动时,在第一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抬起棘爪脱开挡销与抬起棘爪朝向棘轮的侧面相接触,挡住抬起棘爪爪部靠近棘轮,在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抬起棘爪朝向棘轮的侧面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脱离接触,抬起棘爪的爪部与棘轮齿部相啮合,驱动棘轮转动而带动所述的曲柄付(即左、右曲柄杆)作向前抬起转动,在这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抬起棘爪至少能拨转棘轮略多一个棘齿的角度,当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又往后移动到第一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时,抬起棘爪朝向棘轮的侧面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又相接触,随着抬起棘爪轴继续后移,抬起棘爪脱开挡销迫使抬起棘爪的爪部脱开与棘轮齿部的啮合和接触。抬起棘爪朝向棘轮的侧面,其形状曲线与这一运动法则相适应;D、在抬起棘爪前部(自抬起棘爪轴起的爪侧部)合适处,与操纵索的下端相连接,抬起棘爪轴到该连接点的连线与操纵索的作用力之间向着棘轮一侧的夹角小于180°,所以拉紧操纵索,一方面对抬起棘爪作用了一个拉力,另一方面对抬起棘爪同时作用了一个其爪部往棘轮侧旋向的扭矩,从而在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移动中,第一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抬起棘爪朝向棘轮的侧面能够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相接触,在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抬起棘爪的爪部能够与棘轮齿部相啮合或靠紧,当抬起棘爪轴往后又移动到第一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时,抬起棘爪朝向棘轮的侧面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又能相接触。操纵索可以是有套管的,也可以是无套管的,如是无套管的,应在座罩外沿该操纵索的若干适当处增设支架张紧;E、抬起棘爪的后部与抬起棘爪复位弹簧相连接,该抬起棘爪复位弹簧的弹力始终是要把抬起棘爪往后拉,所以当操纵索上的拉力较小时,抬起棘爪就自动后退,较大时,则被迫前移。抬起棘爪复位弹簧可以是片簧,也可以是螺旋弹簧。抬起棘爪复位弹簧如果是片簧,它的一端被固定在座罩后部的适当位置处,另一端与抬起棘爪的后部活动连接,往后紧拨抬起棘爪。抬起棘爪复位弹簧如果是螺旋弹簧,它的一端架支在设置在座罩合适处的座架或拉柄上,另一端可以直接与抬起棘爪后部活动连接,往后拨拉抬起棘爪,为结构紧凑考虑,中间还可以增加丝杆、拉索或杠杆等传力件环节,再与抬起棘爪后部活动连接,往后拨拉抬起棘爪;F、在座罩前部合适处内、外侧壁上固定支承着止退棘爪轴,止退棘爪穿套在止退棘爪轴上,止退棘爪沿止退棘爪轴的轴向移动被所处座罩的二侧壁限位,但可以绕止退棘爪轴转动,当它制止棘轮作后退转动时,它的爪部端与棘轮的齿部成外啮合状态;G、止退棘爪的另一端有拨柄,在该拨柄与抬起棘爪前部之间支撑着止退棘爪复位弹簧,操纵索可作为止退棘爪复位弹簧的导向和定位让其穿套。在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移动中,进入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作向前移动时,抬起棘爪与棘轮啮合并驱转棘轮使曲柄付作向前抬起转动,这时止退棘爪复位弹簧的弹力使止退棘爪具有绕止退棘爪轴转动的趋势而使其爪部始终靠贴在棘轮的棘齿尖上。当抬起棘爪轴在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作后退移动时,止退棘爪复位弹簧的弹力同样使止退棘爪具有绕止退棘爪轴转动的趋势而使其爪部与棘轮的齿部相啮合,制止棘轮反转(即曲柄付只能停在某一抬起角度)。所以抬起棘爪轴在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每作一次全程往返移动,止退棘爪和抬起棘爪与棘轮的外啮合就交替一次,使棘轮至少转过一个齿后又不退转,从而实现对曲柄付抬起角度的调整和保持;H、在止退棘爪拨柄另一侧附近的操纵索上,紧夹着止退棘爪脱开拨块,当放松操纵索使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后退到第一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时,该止退棘爪脱开拨块开始与止退棘爪拨柄接触,随着抬起棘爪轴继续后移,该止退棘爪脱开拨块拨转止退棘爪拨柄使止退棘爪爪部脱离与棘轮齿部的啮合和接触,这时因抬起棘爪的爪部也已脱开与棘轮齿部的啮合和接触,所以棘轮及曲柄付可以自由转动,也就是这时可以使曲柄付的抬起角度为零,也可以使曲柄付恢复脚踏驱动功能。(3)所述的操纵装置中:A、操纵座一方面通过若干紧固件和连接件与所述的方向把固定连接,另一方面是操纵杠杆轴、操纵杠杆、阶段行程限位结构件等的装配基础,它可以是单件,也可以是组合件;B、操纵杠杆轴的一端(悬臂式)或二端(双支承式)与操纵座固定连接,操纵杠杆穿套在操纵杠杆轴上能绕操纵杠杆轴转动,如果操纵杠杆轴呈悬臂式与操纵座固定连接,则在悬臂端应有发兰边或装有挡圈,限制操纵杠杆在操纵杠杆轴上的轴向移动,如果操纵杠杆轴的二端(双支承式)与操纵座固定连接,则操纵杠杆的轴向移动被操纵座的二侧壁所限位。操纵杠杆上有操纵柄,所述的控制机构中的操纵索的上端接向操纵杠杆,拨转操纵柄,可以牵动控制机构中的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向前移动,拨转操纵柄后又放松,控制机构中的抬起棘爪复位弹簧使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后退;C、阶段行程限位结构把操纵柄即操纵杠杆绕操纵杠杆轴旋转位移范围分为二个阶段,操纵柄即操纵杠杆的这二个阶段的旋转位移范围分别对应和满足所述控制机构中的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移动的二个工作长度段,所以操纵装置的操纵柄在第一阶段内被拨动位移可以获得控制机构中的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中心线轨迹的第一个工作长度段的移动,操纵装置的操纵柄在第二阶段内被拨动位移可以获得控制机构中的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中心线轨迹的第二个工作长度段的移动。阶段行程限位结构的主要件是限位弹性卡头,它可以装在操纵座上,也可以装在操纵杠杆上。如限位弹性卡头装在操纵座上,它不绕操纵杠杆轴旋转,但能使之沿弹力方向克服弹力而移动,在操纵柄第一阶段旋转位移范围内,限位弹性卡头的一端在弹力的压迫下始终支承在操纵杠杆的一个较高的侧面上,当操纵柄一进入第二阶段旋转位移范围内,该较高的侧面终止,限位弹性卡头在弹力的压迫下又前伸了一段长度,挡住操纵柄从第二阶段旋转位移范围自动退回到第一阶段旋转位移范围,为使需要时能让操纵柄从第二阶段旋转位移范围退回到第一阶段旋转位移范围,可在定位弹性卡头上设置一钮柄,拨拉钮柄克服弹力使它后退而解除对操纵柄即操纵杠杆的阶段行程限位。限位弹性卡头与操纵杠杆在操纵柄的第一阶段旋转位移和第二阶段旋转位移分界过渡时的接触相对弹力方向也可制成斜面接触,通过反向拨转操纵柄锲退该限位弹性卡头来解除对操纵柄(即操纵杠杆)的阶段行程限位;如果限位弹性卡头装在操纵杠杆上,它随操纵杠杆绕操纵杠杆轴旋转,并能沿弹力方向克服弹力移动,在操纵柄的第一阶段旋转位移范围内,限位弹性卡头在弹力的压迫下其一端始终支承在操纵座的一个较高的平面上,操纵柄一进入第二阶段旋转位移范围内,该较高的平面终止,限位弹性卡头在弹力的压迫下又前移了一段长度,卡住操纵柄从第二阶段旋转位移范围自动退回到第一阶段旋转位移范围,为需要时能使操纵柄从第二阶段旋转位移范围回到第一阶段旋转位移范围,可在限位弹性卡头上设置一钮柄,按拨该钮柄克服弹力使限位弹性卡头后退而解除对操纵柄即操纵杠杆的阶段行程限位。限位弹性卡头与操纵座上的支承面在操纵柄的第一阶段旋转位移和第二阶段旋转位移分界过渡时的接触相对弹力方向也可制成斜面接触,通过反方向拨转操纵柄锲退限位弹性卡头来解除对操纵柄即操纵杠杆的阶段行程限位。限位弹性卡头可以是分体式和一体式二种:分体式的弹性卡头由弹簧和卡头组成,它们被装配在操纵座或操纵杠杆上专门制出的窝或孔内;一体式的弹性卡头一般是在一片簧的一端连接一卡头,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操纵座或操纵杠杆连接。
本发明的一个较佳方案是在上述的方案中:1.在座罩上定位孔的周围近旁合适处均布三个小锥孔,通过这三个小锥孔用沉头螺钉与固定在中接头上的连接件连接,来限制座罩的转动,这种装配可靠性较好;2.座罩外侧壁板采取分块焊接式结构,可以降低冲压工艺难度和节约板材;3.与止退棘爪协调,抬起棘爪在第二段移动长度内全程往复一次拨转棘轮一个棘齿,并在棘齿和棘爪的疲劳强度、接触强度等满足使用条件下,选取较小的齿距,这样一方面使曲柄付向前抬起角度有较多的选择,另一方面可以减小作用在操纵柄上的操纵力;4.为结构紧凑考虑,抬起棘爪复位弹簧用螺旋弹簧,它的一端架在座罩合适处的拉柄上,另一端通过杠杆等传力件环节与抬起棘爪后部活动连接;5.操纵索采用有套管的,并有中空的张紧微调螺栓、螺母付作为套管的可变长度部分来微调套管的有效长度,这样安装工艺性较好。张紧微调螺栓、螺母付一般包括有张紧微调螺栓、张紧微调螺母和锁紧螺母三件组成,张紧微调螺栓和张紧微调螺母的啮合长度越短,套管的有效长度越长,操纵索的预张紧力越大,反之,越小,调整预张紧力合适后用锁紧螺母锲紧张紧微调螺栓和张紧微调螺母之间的啮合来防松;6.为省力,操纵杠杆与操纵索的起始接触点的围转半径小于操纵柄施力点的围转半径;7.阶段行程限位结构的限位弹性卡头装在杠杆上,在该弹性卡头上设置一钮柄,按拨该钮柄克服弹力使该弹性卡头后退而解除对操纵柄即杠杆的阶段行程限位,弹性卡头是由一片簧的一端连接一卡头的形式,它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与杠杆连接,这种方案,结构较简单,操作工艺性较好;8.根据用户需要,在座罩上制出安装链罩架的孔。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若在有脚踏功能电动自行车或有脚踏功能燃油助力车的左、右曲柄中有一个采用了可转位曲柄,还在非可转位曲柄侧装了本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它保留了在左、右曲柄中有一个采用了可转位曲柄的有脚踏功能电动自行车或有脚踏功能燃油助力车的所有有益效果外,还在于在骑车者电动骑行电动自行车或燃油驱动骑行燃油助力车期间,左、右脚同时处于离人体重心垂线较近的中轴正下方时间一久而感觉左、右脚位置适当抬高能更舒适一些时,就用手拨转操纵装置上的操纵柄进入第二阶段旋转位移范围内,再在第二阶段旋转位移范围内全程拨转操纵柄若干次,使左、右曲柄杆向前抬起,直到左、右脚位置高低合适为止,如果又需要使双脚处于最低位置或又需要脚踏骑行时,则使操纵柄退回到第一阶段旋转位移的起始处,左、右曲柄杆就脱离了被调整和止退的状态,于是又能实现双脚处于最低位置或脚踏骑行,从而使骑车者在骑行期间,双腿随时能伸、能屈、能脚踏骑行,始终处于自然、舒适之中,且其自然性、舒适性要优于踏板式电动车、踏板式助力车。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它省略了对较为简单的操纵装置及部分操纵索的描述,还省略了对公知的可转位曲柄、方向把、中接头的局部、中轴的局部和非可转位曲柄的局部的描述。图1是带局部剖视的主视图;图2是主视图上A-A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请参阅附图,由图见,本实施例中:棘轮28用铆钉6与非可转位曲柄上的链轮9固定连接,在棘轮28与非可转位曲柄上的链轮9之间,用中轴向调整件4调整棘轮28的轴向位置,使棘轮28上的棘齿与止退棘爪31和抬起棘爪13对准啮合良好,棘轮28上棘齿的分布圆与中轴7同轴;座罩30是一薄壁壳件,座罩30的内侧壁中部制有一个与中轴7上的中轴碗8的碗部外圆相配合的定位孔,即座罩30的定位孔与中轴7同轴,也就是座罩30的定位孔与棘轮28的棘齿分布圆同轴,在座罩30上定位孔的旁边合适处还均布制有三个小锥孔,通过这三个小锥孔用沉头螺钉与固定在中接头5上的连接件连接,来限制座罩30的转动,座罩30的外侧壁为分块焊接式结构,分成外侧下壁16、外侧后壁23和外侧前壁34三块,考虑用户安装链罩,在坐罩30的顶弧面和底弧面上分别制有二个安装链罩架的孔27;在座罩30后下部的内、外侧壁上各制有一个相互平行的细长腰形孔,抬起棘爪轴18的二端分别支承在这二个腰形孔内并成动配合,抬起棘爪轴18的轴心制有的螺纹孔,锁紧拉柄20的牵引索的锁紧螺钉19就旋配在该螺纹孔中,抬起棘爪轴18的横向中部制有穿配拉柄20的牵引索的通孔,抬起棘爪13穿套在抬起棘爪轴18上,抬起棘爪18的厚度与所在活动区的座罩30内腔厚度相等略小,所以抬起棘爪13可以绕抬起棘爪轴18的轴心转动,又能沿抬起棘爪轴18二端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平移,但不能沿抬起棘爪轴18轴向移动;座罩30上位于棘轮28和抬起棘爪13之间的内、外侧壁上固定支架着一抬起棘爪脱开挡销17,抬起棘爪轴18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向前移动中,在第一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抬起棘爪13靠近棘轮28的侧面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17相接触,挡住抬起棘爪13的爪部靠近棘轮28,在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抬起棘爪13靠近棘轮28的侧面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17脱离接触,其爪部与棘轮28的齿部相啮合,前移时能驱动棘轮28转动而带动曲柄付的曲柄杆作向前抬起转动,抬起棘爪13在这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全程前移一次,能拨转棘轮28略多一个棘齿的角度,当抬起棘爪轴18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又往后移动到第一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时,抬起棘爪13靠近棘轮28的侧面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17又相接触,随着抬起棘爪轴18继续后移,通过抬起棘爪13靠近棘轮28的弧状侧面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17相互作用,迫使抬起棘爪13的爪部脱开与棘轮28齿部的啮合和接触;在抬起棘爪13的下部的纵向制有宽度略大于操纵索1的直径的中缝,在抬起棘爪13的右前部的横向还制有一个通孔,该通孔中动配合有操纵索锁紧轴15,操纵索锁紧轴15的横向中部制有穿配操纵索1的通孔,操纵索锁紧轴15的轴向制有螺纹孔,用来旋配锁紧操纵索的锁紧螺钉14,抬起棘爪13与操纵索1通过操纵索锁紧轴15与锁紧螺钉14相互旋紧夹牢操纵索1的下端而连接起来,抬起棘爪轴18的轴心到该连接点的连线与操纵索1的作用力之间向着棘轮28一侧的夹角为170°,所以拉紧操纵索1,一方面对抬起棘爪13作用了一个拉力,另一方面对抬起棘爪13同时作用了一个其爪部往棘轮28侧旋向的扭矩,从而能使抬起棘爪轴18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移动中,在第一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抬起棘爪13靠近棘轮28的侧面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17相接触,在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抬起棘爪13的爪部与棘轮28齿部相啮合或靠紧,当抬起棘爪轴18往后又移动到第一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时,抬起棘爪13靠近棘轮28的侧面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17又相接触;操纵索上套管2的下端支撑在操纵索定位套3右端的沉孔内,操纵索定位套3左端螺纹连接在座罩30前下角的壁上;在座罩30后部的内、外壁板上固定着杠杆轴芯22、杠杆轴套21,杠杆25和二片杠杆隔片24动配合穿套在杠杆轴套21上,杠杆25和二片杠杆隔片24的总厚度比杠杆轴套21的长度相等略小,所以杠杆25可以绕杠杆轴套21即杠杆轴芯22转动,但不能沿杠杆轴芯22轴向移动,抬起棘爪复位弹簧26的一端架在固定在座罩30前上部的拉柄29上,另一端通过杠杆25、杠杆轴芯22、杠杆轴套21、抬起棘爪拉柄20、在抬起棘爪轴18中锁紧抬起棘爪拉柄20牵引索的锁紧螺钉19、抬起棘爪轴18等传力件环节与抬起棘爪13后部活动连接,抬起棘爪复位弹簧26通过这些传力环节始终是要把抬起棘爪13往后拉,所以当操纵索1上的拉力较小时,抬起棘爪13就自动后退,较大时,则被迫前移;在座罩30前下方的内、外侧壁上固定着止退棘爪轴芯33和止退棘爪轴套32,止退棘爪31动配合穿套在止退棘爪轴套32上,止退棘爪31的厚度比止退棘爪轴套32的长度相等略少,所以止退棘爪31可以围绕止退棘爪轴套32、止退棘爪轴芯33转动,它的轴向移动被所处座罩30的内、外侧壁限位,当它制止棘轮28作后退转动时,它的爪部端与棘轮28的齿部成外啮合状态;止退棘爪31的另一端有拨柄,在该拨柄与抬起棘爪13之间支撑着止退棘爪复位弹簧12,操纵索1作为止退棘爪复位弹簧12的导向和定位让其穿套,在抬起棘爪轴18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移动中,进入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作向前移动时,抬起棘爪13与棘轮28相啮合,并驱转棘轮28使曲柄付的曲柄杆作向前抬起转动,这时止退棘爪复位弹簧12的弹力使止退棘爪31的爪部始终靠贴在棘轮28齿尖上,当抬起棘爪轴18在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作后退移动时,止退棘爪复位弹簧12的弹力使止退棘爪31的爪部与棘轮28的齿部相啮合,制止棘轮28反转(即使曲柄付的曲柄杆停留在某一抬起角度K°),于是抬起棘爪轴18在第二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每作一次全程往返移动,止退棘爪31和抬起棘爪13与棘轮28的外啮合就交替一次,使棘轮28转过一个齿后又不退转,从而能实现对曲柄付的曲柄杆抬起角度K°的调大和保持;在止退棘爪31拨柄的另一侧附近位于操纵索1上,横向穿套着止退棘爪脱开拨块10,旋紧在止退棘爪脱开拨块10的纵向螺纹孔内的锁紧螺钉11使止退棘爪脱开拨块10锁紧在操纵索1上,当放松操纵索1使抬起棘爪轴18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后退到第一段工作移动长度内时,止退棘爪脱开拨块10开始与止退棘爪31的拨柄接触,随着抬起棘爪轴18继续后移,止退棘爪脱开拨块10带转止退棘爪31的拨柄,使止退棘爪31的爪部脱离与棘轮28齿部的啮合和接触,这时因抬起棘爪13的爪部也已脱开与棘轮28齿部的啮合和接触,所以棘轮28或曲柄付可以自由转动,也就是这时可以使曲柄付的曲柄杆抬起角度K°为零,也可以使曲柄付恢复脚踏驱动功能。

Claims (8)

1、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包括有可转位曲柄、与可转位曲柄配对的非可转位曲柄、与这对曲柄付相配的中轴、安装中轴的中接头、车辆的方向把,其特征是:所述的非可转位曲柄上紧固连接有一个与所述的中轴同轴的棘轮;所述的中接头上靠近非可转位曲柄侧紧固连接有一个控制机构,主要由座罩、抬起棘爪轴、抬起棘爪、操纵索、抬起棘爪脱开挡销、抬起棘爪复位弹簧、止退棘爪轴、止退棘爪、止退棘爪脱开拨块、止退棘爪复位弹簧等组成,工作过程中,止退棘爪和抬起棘爪与所述的棘轮有交替外啮合和都退出外啮合的二个工作状态阶段,第一个工作状态阶段中止退棘爪和抬起棘爪都退出与棘轮的外啮合而棘轮能自由转动,第二个工作状态阶段中止退棘爪和抬起棘爪与棘轮交替外啮合使棘轮只作单向转动或停止转动;所述的方向把上装有一个具有与所述的二个工作状态阶段相对应的二段操作位移的操纵装置,主要由操纵座、操纵杠杆轴、操纵杠杆、阶段行程限位件等组成,所述的控制机构中的操纵索上端与这操纵装置中的操纵杠杆连接,把作用于操纵装置上的操纵力和位移传向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内部由此产生的工作运动使所述的棘轮单向转动、停转或自由转动,从而使曲柄付被向前调整抬起和保持其抬起的角度,或又撤消该抬起的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棘轮通过铆接、焊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与所述的非可转位曲柄上的链轮固定连接,如果非可转位曲柄上没有链轮,在非可转位曲柄与棘轮之间增加一个过渡连接件,棘轮上棘齿的分布圆与非可转位曲柄旋转中心同轴,根据需要,棘轮与非可转位曲柄之间还可以有中轴向调整件,调整棘轮的轴向位置,使棘轮上的棘齿与所述的控制机构中的止退棘爪和抬起棘爪有较佳的啮合接触。棘轮可以是整圆,也可以是仅制出工作段的非整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控制机构中:座罩是一薄壁壳件,座罩的内侧壁中部制有一个与所述中轴的中轴碗碗部的外圆相配合的定位孔,即该定位孔与中轴同轴;还在座罩上该定位孔的旁边合适处制有若干小孔,通过这若干小孔用紧固件与固定在所述的中接头上的或附近其它相对该中接头不动的零部件上的连接件连接,来限制座罩的转动,或在座罩定位孔旁合适处制出若干凹缺或若干局部凸起,与该中接头上专门制出的若干局部凸起或若干凹下相嵌,来限制座罩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控制机构中:座罩后部合适处的内、外侧壁上各制有一个相互平行的细长腰形孔,抬起棘爪轴二端分别支承在这二个腰形孔内成滑动配合,抬起棘爪穿套在抬起棘爪轴上,它可以绕抬起棘爪轴轴心转动,又能与抬起棘爪轴一起沿抬起棘爪轴二端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平移,但不能沿抬起棘爪轴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控制机构中:座罩上位于抬起棘爪和所述的棘轮之间合适处的内、外侧壁上固定支承着抬起棘爪脱开挡销,当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向前移动时,在第一段移动长度内,抬起棘爪脱开挡销与抬起棘爪朝向棘轮的侧面相接触,挡住抬起棘爪爪部靠近棘轮,在第二段移动长度内,抬起棘爪的爪部与棘轮的齿部相啮合,驱动棘轮至少转动略多一个齿的角度而带动所述的曲柄付作向前抬起转动,同时抬起棘爪朝向棘轮的侧面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脱离接触,当抬起棘爪轴沿所在腰形孔的中心线轨迹又往后移动到第一段移动长度内时,抬起棘爪朝向棘轮的侧面与抬起棘爪脱开挡销又相接触,随着抬起棘爪轴继续后移,抬起棘爪脱开挡销迫使抬起棘爪的爪部脱开与棘轮齿部的啮合和接触。抬起棘爪朝向棘轮的侧面,其形状曲线与这一运动法则相适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控制机构中:抬起棘爪前部合适处与操纵索的下端相连接,抬起棘爪轴到该连接点的连线与操纵索的作用力之间向着所述棘轮的夹角小于180°,操纵索可以是有套管的,也可以是无套管的,如是无套管的,应在座罩外沿该操纵索的若干适当处增设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控制机构中:抬起棘爪的后部与抬起棘爪复位弹簧相连接,抬起棘爪复位弹簧可以是片簧,也可以是螺旋弹簧。抬起棘爪复位弹簧如果是片簧,它的一端被固定在座罩后部适当位置处,另一端与抬起棘爪的后部活动连接,往后紧拨抬起棘爪。抬起棘爪复位弹簧如果是螺旋弹簧,它的一端架支在设置在座罩合适处的座架或拉柄上,另一端可以直接与抬起棘爪后部活动连接,往后拨拉抬起棘爪,也可以还增加丝杆、拉索或杠杆等传力件环节,再与抬起棘爪后部活动连接,往后拨拉抬起棘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控制机构中:座罩前部合适处内、外侧壁上固定支承着止退棘爪轴,止退棘爪穿套在止退棘爪轴上,可以绕止退棘爪轴转动,止退棘爪沿止退棘爪轴的轴向移动被所处座罩的内、外侧壁限位,当它制止所述的棘轮作后退转动时,它的爪端与棘轮的齿部成外啮合状态;止退棘爪的另一端有拨柄,在该拨柄与抬起棘爪前部之间支撑着止退棘爪复位弹簧,操纵索可作为止退棘爪复位弹簧的导向和定位让其穿套;在止退棘爪拨柄另一侧附近的操纵索上,紧夹着止退棘爪脱开拨块。
CNA031134157A 2003-05-08 2003-05-08 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 Pending CN1548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134157A CN1548336A (zh) 2003-05-08 2003-05-08 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031134157A CN1548336A (zh) 2003-05-08 2003-05-08 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8336A true CN1548336A (zh) 2004-11-24

Family

ID=34320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1134157A Pending CN1548336A (zh) 2003-05-08 2003-05-08 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5483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0371C (zh) * 2005-06-08 2008-07-09 季莹 助力自行车踏板
TWI671231B (zh) * 2016-10-20 2019-09-11 西班牙商羅特技術組件公司 自行車曲柄總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00371C (zh) * 2005-06-08 2008-07-09 季莹 助力自行车踏板
TWI671231B (zh) * 2016-10-20 2019-09-11 西班牙商羅特技術組件公司 自行車曲柄總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7338B2 (en) Bicycle sprocket apparatus with reinforcement between sprockets
US20060194660A1 (en)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a motion limiting structure
CN105416502B (zh) 具有可变致动比率的自行车前拨链器
US5970822A (en) Unidirectional output from bi-directional inputs bicycle transmission
TW200831348A (en) Pedal-powered vehicle
EP0757952A1 (en) Front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WO2002008050A1 (en) Gear for a bicycle
US6910543B2 (en) Care type electric wheelchair
US4416464A (en) Spring assist drive for cycle
AU776029B2 (en) Bicycle moved by front and rear drive method of pedal
TWI641524B (zh) 自行車控制裝置
CA2510008C (en) Wheel mounting and drive arrangement for a cycle, especially for a recumbent bicycle
US3336046A (en) Pedalless bicycle
US4666174A (en) Wide powerful range bicycle
TWI640449B (zh) 自行車控制裝置
CN1548336A (zh) 可转位曲柄付抬起调整装置
CN106564560A (zh) 自行车操作装置
DE2822338A1 (de) Fahrrad
US20040065495A1 (en) Drive mechanism of an electrical bike
US20150203171A1 (en) Bicycle Pedal Mechanism
EP1174640A1 (en) Drive unit of electric vehicle
CN2571670Y (zh) 运动自行车
DE60128639T2 (de) Fahrradhandhebel
DE60126210T2 (de) Fahrrad mit Hilfsantrieb
US20090020978A1 (en) Gear Shifting System Particularly Adapted to Bicy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