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8599A - 线性作动器及使用该作动器的泵装置和空压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线性作动器及使用该作动器的泵装置和空压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8599A
CN1538599A CNA2004100304450A CN200410030445A CN1538599A CN 1538599 A CN1538599 A CN 1538599A CN A2004100304450 A CNA2004100304450 A CN A2004100304450A CN 200410030445 A CN200410030445 A CN 200410030445A CN 1538599 A CN1538599 A CN 1538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oke
relatively
coil
gap
outer y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304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6668C (zh
Inventor
弓田行宣
伊藤秀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38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8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66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666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3/00Corrugat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Bend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into wave form
    • B21D13/04Corrugat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Bending sheet metal, rods or profiles into wave form by rol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04B17/03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 F04B17/04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using solenoids
    • F04B17/042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using solenoids the solenoid motor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 fluid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04B35/045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using soleno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c Pumps, Or The Like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线性作动器(1),包括:内轭铁(3);与内轭铁(3)之间构成第1间隙(6)及第2间隙(7)的外轭铁(4);在间隙(6、7)内具有平板状的磁铁(9)的可动体(5),在卷绕有线圈(8)的线圈架(80)的筒体部(81)上形成卡合突起(82),该卡合突起(82)与第1相对部分(410)及第2相对部分(420)卡合,防止相对部分(410、420)被磁铁(9)吸引而位移。本发明能可靠地防止外轭铁的与内轭铁相对部分因磁铁的吸引力而位移。

Description

线性作动器及使用该作动器的泵装置和空压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性作动器及使用该作动器的泵装置和空压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活塞在缸内作直线运动的泵装置和空压机装置所使用的作动器,因为使用了输出旋转运动的电动机,因而在电机的输出轴与活塞之间使用曲柄轴,通过该曲柄轴将旋转运动转变为直线运动。因此,存在力的传递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如图5所示,已有的线性作动器包括:内轭铁103;外轭铁104,其构成与内轭铁103分离设置的第1间隙109A及第2间隙109B,且其相对于该内轭铁103在与移动方向即轴线方向正交的位置相对;发生交变磁场的线圈108,该交变磁场以外轭铁104、第1间隙109A、内轭铁103、第2间隙109B作为磁通道;在内轭铁103与外轭铁104之间与交变磁场连动地在轴线方向上交替地被驱动的可动体106。
但是,图5所示结构的线性作动器中,外轭铁104的与内轭铁103相对部分,有可能因磁铁106的吸引力而进行位移、导致与磁铁106接触。另外,每当磁铁106朝轴线方向移动,被磁铁106吸引的部分由外轭铁104的上述相对部分替换,在用于泵装置和空压机装置中时以高速在轴线方向交替驱动的场合,存在发生磁振动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可靠地防止外轭铁的与内轭铁相对部分因磁铁的吸引力而位移的线性作动器及使用该作动器的泵装置和空压机装置。
本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特点是,包括:内轭铁;与内轭铁的外周面之间形成规定间隙而配置的外轭铁;在所述外轭铁与内轭铁之间产生磁场的线圈;卷绕该线圈的绝缘性的线圈架;位于所述内轭铁与所述外轭铁之间的磁铁;以及与该磁铁一体朝轴向移动的可动体,所述外轭铁具有与所述内轭铁相对的第1相对部分、和在所述轴向与所述第1相对部分分开的第2相对部分,所述线圈架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通过使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的双方进行卡合,能防止该相对部分被所述磁铁吸引而位移。
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线性作动器中,比如,一旦向线圈通上交流电流,则在外轭铁与内轭铁之间产生交变磁场,可动体与该交变磁场连动地在轴线方向被往复驱动。因此,能使可动体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另外,在卷绕有线圈的线圈架上形成有使外轭铁的第1相对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的双方进行卡合的卡合部,因而第1相对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即使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也不会位移。另外,即使被磁铁吸引的部分由2个相对部分替换,所述第1相对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也不会位移,从而可防止磁振动的发生。
上述发明中,包括:为形成与内轭铁的外周面分开的第1间隙及第2间隙而配置在该内轭铁的周围的外轭铁;以及以所述外轭铁、所述第1间隙、所述内轭铁、所述第2间隙及所述外轭铁作为磁通道,在所述第1间隙及所述第2间隙产生交变磁场的线圈,所述外轭铁,其前端侧作为从位于所述线圈的外周侧的部分通过该线圈的两端面构成所述第1间隙的第1相对部分及构成所述第2间隙的第2相对部分,延伸至与所述内轭铁相对的位置,所述线圈卷绕在绝缘性的线圈架上,该线圈架至少能确保该线圈与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绝缘,该线圈架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通过使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双方进行卡合,能防止该相对部分被所述磁铁吸引而位移。
上述线性作动器中,一旦向线圈通上交流电流,则在经过外轭铁、第1间隙、内轭铁、第2间隙再到外轭铁的磁通道中产生交变磁场,可动体能与该交变磁场连动地在轴线方向被往复驱动。
本发明中,所述卡合部,比如由从所述线圈侧朝所述内轭铁突出的卡合突起构成,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分别从轴线方向的两侧而与所述卡合突起卡合。
本发明中,所述外轭铁具有从所述线圈的轴线方向的两侧进行覆盖的截面为U字形的第1外轭铁构件和第2外轭铁构件,所述第1外轭铁构件及所述第2外轭铁构件在位于所述线圈的外周侧的部分,端部之间相互抵接,而位于所述线圈的内周侧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最好分别在轴线方向具有规定的间隙地从轴线方向的两侧与所述卡合突起卡合。如此结构,由于第1外轭铁构件及第2外轭铁构件在位于线圈的外周侧的部分,端部之间可靠地进行抵接,因此即使是以2个构件构成外轭铁的场合,也能可靠地在外轭铁确保磁通道。
上述本发明中,在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分别形成与设置在所述线圈架上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卡合凹部,所述卡合突起最好构成为具有比设置在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上的卡合凹部更朝所述内轭铁侧突出的小突起。
如此结构,比如,即使因来自外部的振动而使第1相对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朝轴线方向进行振动的场合,第1相对部分与第2相对部分也能始终保持分开的状态。
另外,本发明最好在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与所述小突起之间、以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的与所述小突起之间,具有轴线方向规定的间隙。
如此结构,第1外轭铁构件及第2外轭铁构件在位于线圈的外周侧的部分,端部之间可靠地进行抵接,因此即使是以2个构件构成外轭铁的场合,也能可靠地在外轭铁确保磁通道。
本发明的所述线性作动器,能很好地利用于供给各种流体的泵装置或空压机装置。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线性作动器中,一旦向线圈通电,则发生交变磁场,可动体与该交变磁场连动地在轴线方向上被往复驱动。因此,可从可动体输出往复直线运动。另外,由于卷绕有线圈的线圈架上形成有使外轭铁的第1相对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双方卡合的卡合部,因而第1相对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即使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也不会位移。另外,即使被磁铁吸引的部分由2个相对部分替换,也不会发生磁振动。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A)、(B)分别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线性作动器的主要部分的横剖视图及半剖视图。
图2(A)、(B)、(C)分别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线性作动器中使用的线圈架、将外轭铁安装在线圈架上的状态、线圈架与外轭铁的卡合部的说明图。
图3(A)、(B)是分别表示该线性作动器的动作说明图。
图4(A)、(B)、(C)分别是表示具有应用了本发明的线性作动器的气泵装置的俯视图、剖视图及仰视图。
图5是表示传统的线性作动器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作动器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A)、(B)分别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线性作动器的主要部分的横剖视图及半剖视图。
在图1(A)、(B)中,本实施例的线性作动器1用于供给各种流体的泵装置或空压机装置,因而其由对定子侧进行保持的框架2、相对于该框架2沿轴线L可往复移动的可动体5构成。
本实施例中,在框架2上搭载有内轭铁3、配置在该内轭铁3的外侧的外轭铁4、以及配置在外轭铁4的内侧的线圈8。另外,可动体5在内轭铁3与外轭铁4之间具有磁铁9,与磁铁9一体构成。可动体5的底部51成为圆棒状或圆筒状的作动轴(未图示)的基端侧的固定部。
本实施例中,从轴线方向看时,内轭铁3被分割配置在相当于正八角形的边的位置上,处于在圆周方向上等角度间隔配置8个的状态。各内轭铁3具有由磁性板的层叠体构成的平板状,与外轭铁4的相对面(外面)及其背面(内面)都是平面。
从轴线方向看时,外轭铁4也被分割、配置在相当于正八角形的边的位置上,处于在圆周方向上等角度间隔配置8个的状态。
外轭铁4由具有截面U字形的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上下重叠构成。本实施例中,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都由磁性板的层叠体构成。
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的前端侧分别作为第1相对部分410及第2相对部分420,从位于线圈8的外周侧的部分通过线圈8的两端面延伸至与内轭铁3的外周面相对的位置,在内轭铁3的外周面与第1相对部分410之间、内轭铁3的外周面与第2相对部分420之间,构成在轴线方向分开的第1间隙6及第2间隙7。另外,在线圈8的外周侧,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的端部419、429相互抵接。
如此结构的外轭铁4由支架21、22保持固定。
与可动体5一体的磁铁9,比如由Nd-Fe-B系稀土类磁铁或树脂磁铁构成,可动体5配置成该磁铁9横跨内轭铁3与外轭铁4之间的第1间隙6和第2间隙7。磁铁9的表面和背面分别磁化有相反的极。
作为磁铁9使用平板状的结构,其由形成于可动体5的树脂制磁铁保持部52保持。即,磁铁9在将两端插入形成于磁铁保持部52上的槽520的状态下得到保持。从轴线方向看时,磁铁保持部52呈大致三角形的平面形状,相当于三角形的顶点的部分楔子状地进入相邻的内轭铁3之间,另一方面,相当于三角形底边的部分进入相邻的外轭铁4之间。
外轭铁4中,在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之间构成的空间内配置有由树脂成形件构成的线圈架80,在该线圈架80的筒体部81卷绕有线圈8。在线圈架80中,线圈8的卷绕部分的外侧由树脂制的盖89覆盖。
(线圈架与外轭铁的卡合结构)
图2(A)、(B)、(C)分别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线性作动器中使用的线圈架、将外轭铁安装在线圈架上的状态、线圈架与外轭铁的卡合部的说明图。
本实施例的线性作动器1中,线圈架80的筒体部81确保线圈8与外轭铁4的第1相对部分410及第2相对部分420的绝缘。
另外,如图1(B)及图2(A)、(B)、(C)所示,在筒体部81的内周面作为卡合部形成有朝内轭铁3突出的卡合突起82,该卡合部与第1相对部分410及第2相对部分420的双方卡合,防止第1及第2相对部分410、420被磁铁9吸引而进行位移。
这里,卡合突起82朝轴线方向突出,与筒体部81外周面之间形成朝轴线方向开口的凹部821、822的突起823、824朝轴线方向突出。另外,卡合突起82具有小突起825,其从卡合突起82的前端部分向内轭铁3突出,其一直进入到第1相对部分410的前端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420的前端部分之间中的位于内轭铁3的一侧的部分。
与其相对,第1相对部分410的前端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420的前端部分分别形成内周侧突起411、421以及外周侧突起412、422,这些突起411、412之间以及突起421、422之间分别形成朝轴线方向开口的凹部413、423。
因此,将线圈8卷绕在线圈架80上后,将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从轴线方向的两侧上下跨过该线圈架80而重叠在线圈架80上,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的第1相对部分410的前端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420的前端部分上所形成的外周侧突起412、422与卡合突起82的凹部821、822嵌合,同时卡合突起82的突起823、824从轴线方向与第1相对部分410的前端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420的前端部分上所形成的卡合凹部413、423嵌合。另外,卡合突起82的小突起825进入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的第1相对部分410的前端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420的前端部分上所形成的内周侧突起411、421之间。
这里,线圈架80在整个圆周上配置以围住内轭铁3。因此,第1相对部分410及第2相对部分420即使受到磁铁9的吸引力也可被线圈架80的突起823、824保持,因而不会在径向位移。另外,即使被磁铁9吸引的部分由2个相对部分410、420替换,也不会发生磁振动,因而不需要特别的用于防止磁振动的对策。另外,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与卡合突起82之间如图2(C)所示,在轴线方向确保有规定的间隙。即,在凹部821、822的底部与外周侧突起412、422的前端部之间,在轴线方向确保有规定的间隙,在凹部413、423的底部与突起823、824的前端部之间,在轴线方向也确保有规定的间隙,而且,在内周侧突起411、421的前端部与小突起825之间,在轴线方向确保有规定的间隙。
由于凹部413、423和突起823、824的径向尺寸设定为同一尺寸,因而,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的第1相对部分410及第2相对部分420即使受到磁铁9的吸引力也不会在径向位移。因此,即使被磁铁9吸引的部分由2个相对部分410、420替换,也不会发生磁振动,因而可防止磁振。
因此,如图2(B)所示,当将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从轴线方向的两侧上下跨过该线圈架80而重叠在线圈架80上时,在线圈8的外周侧,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的端部419、429相互之间优先抵接,通过这里的抵接,在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的位置确定的状态下,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的前端部分与卡合突起82进行卡合。因此,即使由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构成外轭铁4的场合,也能可靠地在外轭铁4确保磁通道。
另外,因为结构是小突起825进入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的第1相对部分410及第2相对部分420的前端部分之间,因此即使在第1相对部分410及第2相对部分420因来自外部的振动而在轴线方向产生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将第1相对部分410及第2相对部分420始终保持在分开的状态。
(动作)
图3(A)、(B)是分别表示该线性作动器的动作的说明图。
在本实施例的线性作动器1中,磁铁9的内侧面磁化为S极,外侧面磁化为N极的场合,如图3(A)、(B)所示,发生实线的箭头B1、B2所示的磁场。该状态下使交流电流流向线圈8时,如图3(A)所示,在电流从图纸的对面侧流向跟前侧的期间,发生虚线的箭头B3所示的磁场,在第1间隙6侧,来自磁铁9的磁场与来自线圈8的磁力线的方向相同,而在第2间隙7侧,来自磁铁9的磁场与来自线圈8的磁力线的方向相反。其结果,对磁铁9朝轴线方向的下方(第2间隙7侧)作用力。
如图3(B)所示,在电流从图纸的跟前侧流向对面侧的期间,发生虚线的箭头B4所示的磁场,在第1间隙6侧,来自磁铁9的磁场与来自线圈8的磁力线的方向相反,而在第2间隙7侧,来自磁铁9的磁场与来自线圈8的磁力线的方向相同。其结果,对磁铁9朝轴线方向的上方(第1间隙6侧)作用力。
由此,对应于线圈8的交变磁场的方向,作用于磁铁9的轴线方向上的力的方向也随之变化,与磁铁9一体形成的可动体5在轴线方向上往复移动,可从安装在可动体5上的活塞将往复直线运动予以输出。另外,从轴线方向看时,外轭铁4、内轭铁3、磁铁9形成圆环状,因而可从圆周方向整体得到对于可动体5的推力,因此,即使是小型的作动器也能得到大的输出。
而且,如此动作中,通过磁铁9的移动,被磁铁9吸引的部分即使由第1及第2相对部分410、420替换,第1及第2外轭铁构件41、42的前端部分与卡合突起82卡合,因而第1及第2相对部分410、420不会振动。因此不会发生磁振动,不需要特别的防止磁振动的对策。
(在泵装置及空压机装置上的搭载例)
对于应用了本发明的线性作动器1,如参照图4(A)、(B)、(C)所作的说明那样,可适用于泵装置及空压机装置。
图4(A)、(B)、(C)分别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气泵装置的俯视图、剖视图及仰视图。在图4(B)中,相当于线性作动器1的部分由粗线围着。
图4(A)、(B)、(C)中,本实施例的气泵装置100,作动轴110的基端侧由螺母153借助垫圈151、152与线性作动器1的可动体5连接,作动轴110处于贯通保持内轭铁3的框架2的孔16的状态。作动轴110的基端侧被保持于框架2上的轴承154支承,并且在作动轴110的周围安装有2根弹簧161、162。2根弹簧161、162中,安装在作动轴110的基端侧的弹簧161的两端,由形成于框架2的孔16内的台阶17、安装在作动轴110上的E型制动环163支承,安装在作动轴110的前端侧的弹簧162的两端,由E型制动环163和固定于框架2的底部的弹簧按压件164支承。
具有空气吸入口171及空气排出口172的外壳170由螺栓173固定在框架2的底部上,在空气吸入口171上安装有过滤器174。在外壳170的内侧配置有气缸壳体120,在气缸壳体120的底部上,与空气吸入口171相对的部分通过阀按压件143固定有阀141,与空气排出口172相对的部分通过阀按压件144固定有阀142。
在气缸壳体120的内部,构成气缸室122的活塞130被配置在气缸壳体120的底部之间,在该活塞130的侧面安装有用于确保与气缸壳体120的内周侧面气体密封的加压环135。
作动轴110的前端部分由螺母139通过垫圈137、138及O形环固定于活塞130,通过作动轴110的振动,使活塞130受到轴线方向的驱动。因此,作动轴110通过线性作动器1朝轴线方向的基端侧(对着图纸朝上方)移动,则从空气吸入口171将空气吸入气缸室122内,而作动轴110通过线性作动器1朝轴线方向的前端侧(对着图纸朝下方)移动,则气缸室122内的空气从空气排出口172排出。因此,作为气泵装置进行动作。
另外,弹簧161、162相对于这样的作动轴110的振动进行共振,因此即使是使用小型的线性作动器1的气泵装置100,也具有优良的泵特性。
上述气泵装置的结构,可直接应用于空压机装置。

Claims (18)

1.一种线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轭铁;与该内轭铁的外周面之间形成规定间隙而配置的外轭铁;在所述外轭铁与内轭铁之间产生磁场的线圈;卷绕该线圈的绝缘性的线圈架;位于所述内轭铁与所述外轭铁之间的磁铁;以及与该磁铁一体朝轴向移动的可动体,
所述外轭铁具有与所述内轭铁相对的第1相对部分、和在所述轴向与所述第1相对部分分开的第2相对部分,
所述线圈架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的双方卡合,防止该相对部分被所述磁铁吸引而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轭铁的第1相对部分与所述内轭铁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第1间隙,
所述外轭铁的第2相对部分与所述内轭铁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第2间隙,
所述线圈以所述外轭铁、所述第1间隙、所述内轭铁、所述第2间隙及所述外轭铁作为磁通道,使所述第1间隙及所述第2间隙产生交变磁场,从而所述可动体与所述交变磁场连动地在轴线方向与所述磁铁一起被往复驱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架夹在所述线圈与所述外轭铁之间,以确保所述线圈与所述外轭铁的绝缘,
设置在该线圈架上的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具有从所述线圈侧向所述内轭铁突出的卡合突起,
而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分别从所述轴向的两侧而与所述卡合突起卡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分别形成有与设置在所述线圈架上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卡合凹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突起具有小突起,该小突起比设置在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上的卡合凹部更朝所述内轭铁侧突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与所述小突起之间、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与所述小突起之间,在轴线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间隙。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作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轭铁具有将所述线圈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两侧进行覆盖的截面为U字形的第1外轭铁构件和第2外轭铁构件,
所述第1外轭铁构件及所述第2外轭铁构件在位于所述线圈的外周侧的部分,端部之间相互抵接,而位于所述线圈的内周侧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分别在所述轴线方向具有规定的间隙地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两侧与所述卡合突起卡合。
9.一种泵装置,其由线性作动器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作动器包括:内轭铁;与该内轭铁的外周面之间形成规定间隙而配置的外轭铁;在所述外轭铁与内轭铁之间产生磁场的线圈;卷绕该线圈的绝缘性的线圈架;位于所述内轭铁与所述外轭铁之间的磁铁;以及与该磁铁一体朝轴向移动的可动体,
所述外轭铁具有与所述内轭铁相对的第1相对部分、和在所述轴向与所述第1相对部分分开的第2相对部分,
所述线圈架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的双方卡合,防止该相对部分被所述磁铁吸引而位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轭铁的第1相对部分与所述内轭铁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第1间隙,
所述外轭铁的第2相对部分与所述内轭铁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第2间隙,
所述线圈以所述外轭铁、所述第1间隙、所述内轭铁、所述第2间隙及所述外轭铁作为磁通道,使所述第1间隙及所述第2间隙产生交变磁场,从而所述可动体与所述交变磁场连动地在轴线方向与所述磁铁一起被往复驱动,
所述线圈架夹在所述线圈与所述外轭铁之间,以确保所述线圈与所述外轭铁的绝缘,
设置在该线圈架上的所述卡合部被设置在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具有从所述线圈侧向所述内轭铁突出的卡合突起,
而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分别从所述轴向的两侧而与所述卡合突起卡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分别形成有与设置在所述线圈架上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卡合凹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磁铁一体朝轴向移动的所述可动体,与在气缸内轴向可移动的活塞连接,通过对所述线圈接通交流电流,使所述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
14.一种空压机装置,其由线性作动器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作动器包括:内轭铁;与该内轭铁的外周面之间形成规定间隙而配置的外轭铁;在所述外轭铁与内轭铁之间产生磁场的线圈;卷绕该线圈的绝缘性的线圈架;位于所述内轭铁与所述外轭铁之间的磁铁;以及与该磁铁一体朝轴向移动的可动体,
所述外轭铁具有与所述内轭铁相对的第1相对部分、和在所述轴向与所述第1相对部分分开的第2相对部分,
所述线圈架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及第2相对部分的双方卡合,防止该相对部分被所述磁铁吸引而位移。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轭铁的第1相对部分与所述内轭铁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第1间隙,
所述外轭铁的第2相对部分与所述内轭铁的外周面之间具有第2间隙,
所述线圈以所述外轭铁、所述第1间隙、所述内轭铁、所述第2间隙及所述外轭铁作为磁通道,使所述第1间隙及所述第2间隙产生交变磁场,从而所述可动体与所述交变磁场连动地在轴线方向与所述磁铁一起被往复驱动,
所述线圈架夹在所述线圈与所述外轭铁之间,以确保所述线圈与所述外轭铁的绝缘,
设置在该线圈架上的所述卡合部被设置在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具有从所述线圈侧向所述内轭铁突出的卡合突起,
而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分别从所述轴向的两侧与所述卡合突起卡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轭铁的所述第1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及所述第2相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分别形成有与设置在所述线圈架上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卡合凹部。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压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磁铁一体朝轴向移动的所述可动体,与在气缸内轴向可移动的活塞连接,通过对所述线圈接通交流电流,使所述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
CNB2004100304450A 2003-03-18 2004-03-18 线性作动器及使用该作动器的泵装置和空压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6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73342 2003-03-18
JP2003073342A JP3866209B2 (ja) 2003-03-18 2003-03-18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それを用いたポンプ装置並びにコンプレッサ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8599A true CN1538599A (zh) 2004-10-20
CN100356668C CN100356668C (zh) 2007-12-19

Family

ID=33289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3044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668C (zh) 2003-03-18 2004-03-18 线性作动器及使用该作动器的泵装置和空压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56306B2 (zh)
JP (1) JP3866209B2 (zh)
KR (1) KR100548929B1 (zh)
CN (1) CN10035666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0875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吉林大学 捆绑式直线电机作动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2431A (ja) * 2004-07-23 2006-02-09 Nidec Sankyo Corp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それを用いたポンプ装置並びにコンプレッサー装置
KR100565264B1 (ko) * 2005-01-13 2006-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압축기의 외측고정자 고정장치
JP2006238588A (ja) * 2005-02-24 2006-09-07 Nidec Sankyo Corp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それを用いたポンプ装置並びにコンプレッサー装置
NZ541408A (en) * 2005-07-21 2007-02-23 Fisher & Paykel Appliances Ltd Taper fit mounting of stator in free piston compressor motor
JP2007068373A (ja) * 2005-09-02 2007-03-15 Nidec Sankyo Corp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ポンプ装置、およびコンプレッサー装置
US8810103B2 (en) * 2007-08-14 2014-08-19 Gang Liu Conductive wire unit and generator with closed magnetic path
KR101484307B1 (ko) * 2007-10-24 2015-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의 스테이터
CN102710090B (zh) * 2012-06-06 2014-12-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可叠加的大位移电磁式加载机及其加载方法
KR102244373B1 (ko) * 2014-07-07 2021-04-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압축기 및 리니어 모터
US10056815B2 (en) * 2014-09-30 2018-08-21 Baker Hughes, A Ge Company, Llc Linear drive system for downhole applications
JP2018098984A (ja) * 2016-12-16 2018-06-21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2174A (en) 1983-12-01 1986-07-22 Sunpower, In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 particularly suitable for a linear alternator driven by a free-piston stirling engine
JPH05292730A (ja) * 1992-04-07 1993-11-05 Toyota Motor Corp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0208483B1 (ko) * 1996-01-27 1999-07-15 이종수 원통형 리니어모터
US5945748A (en) * 1997-04-29 1999-08-31 Lg Electronics, Inc. Linear motor structure for linear compressor
ATE397802T1 (de) * 1999-06-21 2008-06-15 Fisher & Paykel Appliances Ltd Linearmotor
JP2002064967A (ja) * 2000-08-17 2002-02-28 Mikuni Adec Corp 電磁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366849B2 (ja) * 2000-08-31 2009-11-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リニア圧縮機
KR100374837B1 (ko) * 2001-02-02 2003-03-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리니어 모터의 고정자 조립구조
KR100382930B1 (ko) * 2001-02-21 2003-05-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압축기의 손실 저감구조
KR20020071513A (ko) * 2001-03-06 2002-09-13 주명자 리니어 모터의 코어 결합구조
JP2002349434A (ja) * 2001-05-23 2002-12-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ニア圧縮機
KR100425742B1 (ko) * 2002-04-24 2004-04-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왕복동식 모터의 편마찰 방지 장치
JP2004064852A (ja) * 2002-07-26 2004-02-2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リニアモータ及びリニアモータコンプレッサ
KR100559734B1 (ko) * 2003-01-04 2006-03-10 주명자 리니어모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0875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吉林大学 捆绑式直线电机作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56668C (zh) 2007-12-19
KR100548929B1 (ko) 2006-02-02
US20040232777A1 (en) 2004-11-25
JP2004282943A (ja) 2004-10-07
KR20040082299A (ko) 2004-09-24
US6956306B2 (en) 2005-10-18
JP3866209B2 (ja) 2007-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79437A (zh) 直线运动执行元件及使用该元件的泵装置和空压机装置
CN1247892C (zh) 往复式压缩机的弹簧支撑结构
CN1960124A (zh) 电动机以及具有该电动机的燃料泵
CN1538599A (zh) 线性作动器及使用该作动器的泵装置和空压机装置
CN1172425C (zh) 电动机
CN1725601A (zh) 转子和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285471A (zh) 线性压缩机
CN1303745C (zh) 往复式电动机
CN1727676A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1492969A (zh) 往复式压缩机的防磨损结构
CN1917337A (zh) 永磁直线振荡电机
CN1897423A (zh) 整流子电机
CN1490923A (zh) 换向器马达
CN110291704B (zh) 横向磁通往复电机及包括该横向磁通往复电机的往复压缩机
CN1734899A (zh) 直线作动器、使用它的泵装置及压缩机装置
CN1771393A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1190883C (zh) 往复压缩机的电动机结构
CN1283749A (zh) 多气缸旋转压缩机
CN101052804A (zh) 线性压缩机汽缸和缸盖结构
CN1538067A (zh) 往复式压缩机的电机固定结构
CN1284929C (zh) 线性压缩机的活塞支撑结构
CN1976182A (zh) 线性电动机以及使用该线性电动机的线性压缩机
CN1663100A (zh) 直线促动器、使用它的泵装置及压缩机装置
CN1246585C (zh) 往复式压缩机
CN1825741A (zh) 线性促动器、使用该线性促动器的泵装置及压缩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