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6223A - 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以及具有该泵的流体箱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以及具有该泵的流体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6223A
CN1536223A CNA031102441A CN03110244A CN1536223A CN 1536223 A CN1536223 A CN 1536223A CN A031102441 A CNA031102441 A CN A031102441A CN 03110244 A CN03110244 A CN 03110244A CN 1536223 A CN1536223 A CN 1536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fluid
housing
chamber
moto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102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4755C (zh
Inventor
铃木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to CNB031102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04755C/zh
Publication of CN1536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62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475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475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向流体加压的泵,其中在流体箱的流体储存腔中流体在室温下具有比大气压力更高的饱和压力。该泵位于流体箱附近。该泵具有壳体和热量产生机构。壳体确定有泵腔、马达腔和在泵腔与马达腔之间的连通通道,并且包含用于将流体从流体储存腔导入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导入口,以及位于导入口上面的、用于使该流体从壳体中流回到流体储存腔中的流出口。热量产生机构位于该壳体中。流体通过导入口循环流入壳体中,并通过流出口流出壳体,以用于显著地降低在壳体中的温度。

Description

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以及具有该泵的流体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并且特别涉及通过该泵的流体循环。
背景技术
未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说明书第9-88807号披露了一种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泵在同一单元壳体中具有包含液压泵(泵机构)和电动马达(马达机构)的整体结构。泵还包含用于将油从液压泵排放到电动马达侧、然后排放到壳体的外部的油道。因此,排放的油冷却电动马达。然而,没有提供将油从壳体的外部导入其内部的导入口,而仅有从泵中排放的排放油来冷却马达。由于冷却仅仅是由排放油来实现的,因此冷却的效率相当的低。
未审查的日本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第4-57693号也披露了一种流体泵。流体泵包含泵机构和马达机构。流体泵还包含穿过流体泵的壳体镗出的两个连通通道,而连通通道位于邻接马达机构的位置。流体通过一个通道进入壳体中,并且通过另一个通道排出,以冷却马达机构。
所希望获得的是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它能有效地冷却泵机构和马达机构,以及使用上述泵获得的流体箱装置。
发明内容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向流体加压的泵,其中在流体箱的流体储存腔中的流体在室温情况下具有比大气压力更高的饱和压力。该泵位于流体箱附近。该泵具有壳体和热量产生机构。该壳体确定有泵腔、马达腔和在泵腔与马达腔之间的连通通道,并且该壳体包含用于将流体从流体储存腔导入到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导入口,以及位于导入口上面的、用于使流体从壳体中流回到流体储存腔中的流出口。热量产生机构位于该壳体中。流体通过导入口循环流入壳体中,并通过流出口流出壳体,以用于显著地降低在壳体中的温度。
同时,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向流体加压的泵,其中在流体箱的流体储存腔中的流体在室温情况下具有比大气压力更高的饱和压力。该泵位于流体箱附近。该泵具有壳体、泵机构和马达机构。该壳体确定有泵腔、马达腔和在泵腔与马达腔之间的连通通道,并且该壳体包含用于将流体导入到泵腔中的导入口,以及位于导入口上面的、用于使流体从马达腔中流回到流体储存腔中的流出口。泵机构位于泵腔中用于给流体施加压力。泵机构产生热量。马达机构位于马达腔中用于驱动泵机构。马达机构产生热量。流体带走这些热量。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越性将从下面的说明中呈现出来,并通过结合附图以实例的形式示出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本发明被认为具有新颖性的特征特别地在后附的权利要求中进行了描述。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当前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及其目的和优越性。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燃料泵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流体燃料供给系统的方框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燃料泵的剖视示意图;和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燃料泵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1和2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图2是用于向燃料喷射装置F供给二甲醚燃料(DME燃料)或流体的流体燃料供给系统的示意图。燃料喷射装置F连接于作为汽车驱动源的柴油机式的内燃机E上。该流体燃料供给系统包含燃料箱11和燃料泵12。燃料箱11用作储存DME(二甲醚)流体箱。燃料泵12设置在燃料箱11中,并用作向流体加压的泵,以液体的形式从燃料箱11向燃料喷射装置F供给DME。上面提到的DME在室温情况下比大气压力具有较高的饱和压力。当用于向燃料箱11注入DME的入口16关闭时,燃料箱11隔离箱体11的内部空间,并保持其与外部压力相独立的内部压力。燃料箱11和燃料泵12构成燃料箱装置或流体箱装置。
燃料泵12基本上容纳在燃料箱11中。燃料泵12固定在燃料箱11的底部。燃料泵12通过用于向燃料喷射装置F供给从燃料泵12中泵出来的DME的供给导管13与燃料喷射装置F相连接。燃料喷射装置F通过向燃料箱11的回流导管17与燃料箱11相连接。从燃料泵12向燃料喷射装置F供给的、但没有被燃料喷射装置F完全利用的多余DME通过回流导管17流回。
如图1中所示,燃料泵12的壳体包含中心壳体21、马达壳体22和基壳23。马达壳体22通过螺栓固定在中心壳体21的上端。基壳23通过螺栓固定在中心壳体21的下端。螺栓未在图中示出。
穿过燃料箱11形成有通孔11A。环形安装基座11B焊接于燃料箱11的通孔11A中。燃料泵12固定于燃料箱11上。燃料泵12的基壳23通过在图中未示出的螺栓固定于燃料箱11的安装基座11B上。衬垫15插入在围绕基壳23的外围形成的凸缘23A的上表面与安装基座11B之间,以密封其间的间隙。燃料泵12以基壳23的下端暴露在燃料箱11外部的方式设置在燃料箱11中。在燃料箱11中燃料泵12壳体外部的空间是燃料箱11的燃料储存腔或流体储存腔。
在中心壳体21中确定有泵腔24。在马达壳体22中确定有马达腔25。马达腔25垂直设置在泵腔24的上部。泵腔24和马达腔25由在中心壳体21中的中心块26分隔开,并通过连通通道26A相互连通。连通通道26A位于邻接泵腔24上侧的位置处,作为DME在泵腔24中向马达腔25排出的排出口。
泵腔24通过形成在中心壳体21中的连通通道21A与壳体的外部或燃料储存腔相连接。连通通道21A位于邻接泵腔24下侧的位置处。连通通道21A还连通用于将燃料储存腔中的DME导入泵腔24的导入口24A和位于邻接导入口24A的开口21B。
驱动轴27旋转地支撑在壳体中,使其延伸穿过泵腔24、连通通道26A和马达腔25。如果驱动轴27插入穿过连通通道26A,在驱动轴27和连通通道26A之间的间隙则保持泵腔24和马达腔25的相互连通。
驱动轴27的上端通过装配在位于邻接马达腔25上侧的安装孔或排出口22A中的滚珠轴承28支撑在马达壳体22中。马达腔25通过流出孔22A与壳体的外部或燃料储存腔相连通。驱动轴27的下端由装配在形成在基壳23中的安装槽23B中的轴承29支撑。
马达机构30设置在马达腔25中。在马达腔25中的马达机构30包含固定在马达壳体22的内周表面上的定子31。马达机构30还包含固定在马达腔25中的驱动轴27上的、并且位于定子31对面的转子32。马达机构30构形成通过从外部供给电流到定子31上、依靠转子32的旋转来驱动该驱动轴27的形式。
轴向活塞泵机构33设置在泵腔24中。活塞泵机构33包含与驱动轴27以花键接合形式接合的缸体34,从而在泵腔24中以和驱动轴一体地旋转以及沿相对于驱动轴27的轴向方向移动。缸体34包含多个围绕驱动轴27设置的缸孔34A。图1中示出了两个缸孔。泵机构33和马达机构30都相当于是热量产生机构。
在每一个缸孔34A中都容纳有活塞35,以使得它在其中往复移动。在中心块26上形成有凸轮表面26B,并且位于相对于驱动轴27轴向方向的预定角度位置处。滑履36可滑动地面对着凸轮表面26B,并且通过球接头37与每一个活塞35相连接。
泵腔24的底部是由基壳23的上端面的一部分确定的。阀口形成板38固定在基壳23的上端面上。阀口形成板38的上端面与缸体34的下端面以彼此表面接触的形式彼此滑动。
吸入口38A和排出口38B均形成在阀口形成板38上。吸入口38A和排出口38B在阀口形成板38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具有开口。入口11C形成在安装基座11B上,而吸入通道23C形成在基壳23中。吸入通道23C将入口11C和吸入口38A连通起来。入口11C位于燃料储存腔的最底部位置附近。在图2中示出的供给导管13在基壳23中形成的出口23D位置处与排出口38B相连接。
在缸体34的中心附近确定有一腔34B。螺旋弹簧39设置在该腔34B中,并且围绕着驱动轴27。螺旋弹簧39的推力通过固定在缸体34上的弹簧座40施加到缸体34上,同时还通过弹簧座41、销42和枢轴43施加到滑履保持器44上。滑履保持器44与滑履36接合,而滑履36通过施加到滑履保持器44上的推力压在凸轮表面26B上。缸体34通过施加到弹簧座40上的推力压在阀口形成板38上。
当缸体34和驱动轴27一体地旋转时,每一个活塞35在由凸轮表面26B的倾斜角度所规定的预定行程长度范围内往复移动。每一个缸孔34A可选择地与阀口形成板38的吸入口38A或排出口38B相连通。因此,在燃料储存腔中的DME通过入口11C、吸入通道23C和吸入口38A导入缸孔34A中,而在缸孔中的DME随后通过排出口38B由泵送作用排出。排出的DME通过出口23D和供给导管13传送到燃料喷射装置F中。
当马达机构30驱动活塞泵机构33时,由于在活塞泵机构33的每一个滑动部位的摩擦、以及由于马达机构30的旋转将产生热量。所产生的热量将加热在泵腔24和马达腔25中的DME。由于DME被加热,DME将通过加热了的DME和蒸发的DME气泡向上的对流在腔24和25中从下侧向上侧流动。
由于上面提到的流动,在燃料储存腔中的DME通过开口21B、连通通道21A和导入口24A导入到泵腔24中。在泵腔24中的DME随后通过连通通道26A进一步导入到马达腔25中。在马达腔25中的DME从马达机构30的定子31和转子32之间的间隙通过,而最终通过在滚珠轴承28中的间隙和安装孔22A回到燃料储存腔中。由于DME的上述流动,活塞泵机构33和马达机构30得到了有效地冷却。
在该结构中,由于活塞泵机构33和马达机构30所产生的热量使得在燃料箱11中的DME加热和蒸发,在燃料箱11中的压力将增加。由于压力的增加,在缸孔34A中的最小压力在活塞泵机构33的吸入循环中也将增加。因此,在缸孔34A中的最大压力和最小压力之间的压差将减小,而最大压力基本上与DME排出压力相同。因此,施加到活塞泵机构33上的负荷也将减小。
按照第一个优选实施例,将获得下面的优越性效果。
(1)在燃料箱11的燃料储存腔中的DME通过导入口24A导入到泵腔24中,并且通过连通通道26A回到燃料储存腔中。连通通道26A位于泵腔24上侧的上面,而安装孔22A位于邻接于马达腔25上侧的位置。上述DME的流动是由于活塞泵机构33和马达机构30所产生的热量导致的。连通通道26A和安装孔22A分别位于泵腔24和马达腔25的上面。因此,DME有效地通过连通通道26A和安装孔22A流到壳体的外部,并回到燃料储存腔中。上述DME流动理想地冷却活塞泵机构33和马达机构30。由于连通通道26A和安装孔22A的上述相对位置,DME气泡几乎不能停留在腔24和25中。由于DME气泡的向上流动,也将产生一些DME的流动。
(2)导入口24A位于泵腔24的底部附近。DME导入到泵腔24的下侧并向上侧流动。即在泵腔24中的DME容易地沿向上的方向流动。因此,在泵腔24中的冷却效率将提高。
(3)在本实施例中,马达腔25位于泵腔24的上面,而在泵腔24中的DME通过位于马达腔25下侧附近的连通通道26A导入到马达腔25中。即DME从马达腔25的下侧导入并从上侧流出。因此,在马达腔25中的冷却效率有所提高。
(4)通过导入口24A导入到泵腔24中的DME将依照在泵腔24和马达腔25中产生的热量而导致的流动而通过马达腔25回到流体储存腔中。由于马达腔25沿基本上垂直的方向设置在泵腔24的上面,DME容易地从泵腔24流向马达腔25中。其结果是,DME容易地流过泵腔24和马达腔25。
(5)导入口24A与位于在壳体外周壁上的、邻接于导入口24A的开口21B相连通。同与开口相连通的导入口相对比,开口位于远离导入口的壳体外周壁上,相互连通导入口24A和开口21B的通道是相当的短。因此,在将DME导入壳体时,DME在该段通道中将受到相当小的阻力。即DME以小阻力有效地导入。
(6)整个壳体基本上容纳在燃料箱11中。因此,燃料泵12装配在燃料箱11中,而几乎没有从燃料箱11中突出出来。此外,燃料泵12由在燃料箱11中壳体外部的DME来冷却。
(7)连通通道26A和安装孔22A位于马达机构30的两侧。通过连通通道26A导入到马达腔25中的DME,将穿过定子31和转子32之间的间隙向安装孔22A流动。因此,提高了马达机构的冷却效率。
(8)轴向活塞泵机构33用作泵机构。当和例如齿轮型泵机构的其它泵机构对比时,其容积效率有所提高。
下面将参照附图4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燃料泵12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包含基本上沿水平方式设置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腔24和25。导入口25A设置在邻接马达腔25的位置。其它组件基本上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相同。在第二个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相应的组件,而这里省略了基本相同组件的说明。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燃料泵12是安装在固定于燃料箱11的侧壁上的、位于燃料箱11的底部附近的安装基部11B上的。泵腔24和马达腔25是沿基本上水平方式设置在燃料泵12中的。即第一个实施例的燃料泵12倾斜大约90度而到第二个实施例的水平位置。燃料泵12位于这样一个方向,即,其入口11C面对着燃料箱11的底部表面。
用于从燃料储存腔向马达腔导入DME(二甲醚)的导入口25A位于马达腔25的下侧上,并且在用于分隔马达腔25和泵腔24的中心块26附近。导入口25A包含在壳体的外周表面上的开口22B。
流出通道22C确定在马达腔25的上侧的上面,并且在远离中心块26的马达机构30的左端附近。另一个流出通道21C位于泵腔24的上面,并且在基壳23附近。
在第二个优选实施例中,由于活塞泵机构33和马达机构30所产生的热量使得DME流动,在燃料储存腔中的DME通过开口22B和导入口25A导入到马达腔25中。导入到马达腔25中的部分DME流过马达机构30的定子31和转子32之间的间隙,并通过流出通道22C流回到燃料储存腔中。由于安装孔22A与马达腔25和燃料储存腔相互连通,另一部分的DME流过定子31和转子32之间的间隙,并通过安装孔22A流回到燃料储存腔中。
通过开口22B和导入口25A导入到马达腔25中的剩余DME将通过连通通道26A导入到泵腔24中,并通过流出通道21C流回到燃料储存腔中。
除了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第(1)、(2)、(5)到(8)段中所提到的优越性效果之外,按照第二个优选实施例将获得下面的优越性效果。
(9)在第二个优选实施例中,泵腔24和马达腔25是沿基本上水平方式设置在燃料泵12中的。相反地,在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腔24和25是沿基本上垂直方式设置在燃料泵12中的。与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相对比,燃料泵12在第二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垂直高度减小了。因此,在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流体储存腔中覆盖壳体所需要的DME的量有所减少。即使用少量的DME就可以相当地充满腔24和25。
(10)泵腔24和马达腔25是由中心块26分隔开的,并且通过连通通道26A相互连通。导入口25A在马达腔25中位于中心块26附近。与其中导入口位于远离中心块26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相对比,通过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中心设置的导入口25A,则DME容易地导入这两个腔24和25中。
下面将参照附图3描述本发明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燃料泵12是以燃料泵12的壳体基本上设置在燃料箱11外部的方式装配在燃料箱11中的。导入口和流出通道的位置与第一个实施例的位置有所变化。其它组件基本上与第一个实施例的相同。因此,在第三个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第一个实施例的基本相同的组件,而这里省略了相似组件的说明。
如图3所示,在第三个优选实施例中,燃料泵12固定于燃料箱11的底部,以使第一个实施例的燃料泵12垂直颠倒设置在其中。即泵腔24位于马达腔25的上面。中心壳体21固定于基壳23的下端,而马达壳体22固定于中心壳体21的下端。
在燃料储存腔中的DME通过吸入通道23E和吸入口38A导入到缸孔34A中。随后,DME通过排出口38B和排出通道23F供给到燃料喷射装置F中。
导入口25B位于在马达壳体22中马达腔25底部附近的位置。导入口25B与由基壳23形成的、并面对燃料储存腔的开口23G相连通。连通通道50在壳体22、21和23中从开口23G向导入口25B延伸。泵腔24通过形成在基壳23中的流出通道23H与燃料储存腔相连通,其中基壳23是在泵腔24的上侧。
在第三个优选实施例中,滚珠轴承28支撑驱动轴27靠近马达机构30的一端。滚珠轴承28装配在马达壳体22中确定的安装槽22D中,而没有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安装孔22A。在第三个优选实施例中,由于从活塞泵机构33和马达机构30中产生的热量,DME通过开口23G、连通通道50和导入口25B从燃料储存腔流入到马达腔25中。此后在马达腔25中的DME通过连通通道26A流入到泵腔24中。最后DME通过流出通道23H流回到燃料储存腔中。
除了第(1)到(3)、(7)和(8)段中所提到的优越性效果之外,按照第三个优选实施例将获得下面的优越性效果。
(11)燃料泵12以该燃料泵12基本上设置在燃料箱11的外部的形式装配在燃料箱11的底部。由于上述相对位置,即使燃料储存腔包含很少量的DME,泵腔24和马达腔25也可以容易地充满DME。由于泵腔24和马达腔25通常充满有循环流动用于冷却的DME,因此活塞泵机构33和马达机构30有效地保持在所希望的温度。
(12)在第三个优选实施例中,由于燃料泵12基本上位于燃料箱11的外部,在燃料储存腔中的容量比燃料泵12基本上位于燃料箱11内部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容量要大。
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而可以修改成下面可选择的实施例。
在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马达腔25中的DME是通过安装孔22A流出到壳体的外部的。然而,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DME可以通过在马达腔2 5的上侧附近确定的另一个孔或流出通道流出到壳体的外部。
在第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导入口24A不是必须位于泵腔24的下侧附近。例如,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导入口24A可以位于中心块26附近或泵腔24的上侧。
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在连通通道21A、开口21B和导入口24A中的任意一处设置单向阀,以允许DME从燃料储存腔向泵腔24流动,并阻止DME从泵腔24向燃料储存腔流动。换句话说,在泵腔24中的DME不能通过导入口24A、连通通道21A和开口21B流到燃料储存腔中。因此,例如即使当在燃料储存腔中的DME液面降低、壳体暴露于DME的液面之上时,泵腔24和马达腔25也可以容易地充满循环流动用于冷却的DME,而活塞泵机构33和马达机构30有效地保持在所希望的温度。
在第二个优选实施例中,导入口25A位于远离泵腔24和马达腔25之间分界的位置。例如,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导入口25A可以位于中心块26相对于马达机构30的相对侧。
在对于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可选择实施例中,导入口25A和开口22B是可以省略的,而在燃料储存腔中的DME可以通过安装孔22A导入到马达腔25中。在上述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安装孔22A相当于邻接马达腔25的导入口。
在第三个优选实施例中,燃料泵12基本上设置在燃料箱11的外部,而泵腔24位于马达腔25的上面。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燃料泵12基本上设置在燃料箱11的外部。然而,腔24和25基本上沿水平方式设置。
在对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可选择实施例中,在与导入口连通的开口处设置有过滤器,并且其设置在壳体的外周表面上。过滤器防止外部物质流入到壳体中。
在对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可选择实施例中,缸体34和活塞35分别是由铝和铁制成的。铝比铁具有较高的热膨胀系数。在这些实施例中,当温度增加时,由于在上述热膨胀系数上的不同,缸体34和活塞35之间的间隙将增加。另一方面,如果在热膨胀系数上没有差别将导致在高温时没有足够的间隙,并导致在两个组件之间产生所不希望的抱死。由于上面的原因,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即使缸体34和活塞35之间的预定间隙在室温情况下是相当的小,在高温情况下也足以防止上述两组件之间的抱死。为了确保活塞泵机构33相对较高的操作效率,该间隙优选地为10μm或更小。
在对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可选择实施例中,滑动区域可选择地涂敷有如氟树脂的减小摩擦阻力的材料。滑动区域包含缸体34和阀口形成板38之间的区域、以及活塞35、37和滑履36之间的区域、以及滑履36和中心块26的凸轮表面26B之间的区域。因此,有效地防止了在滑动区域的抱死。在活塞泵机构33中,由于DME液体涂层的压力将防止在滑动区域中滑动阻力的增加,因此减小摩擦阻力的材料本身几乎不磨损。
在对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可选择实施例中,在缸体34和活塞35之间的滑动区域涂敷有如镍镀层或锡镀层的减少摩擦阻力的材料。
在对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可选择实施例中,轴承28和29的每一个滑动区域涂敷有如镍镀层或锡镀层的减少摩擦阻力的装置。
在对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可选择实施例中,代替轴向活塞泵机构33的是使用其它机构的活塞泵,例如径向活塞泵机构、齿轮泵机构、离心泵机构、螺杆泵机构和罗茨泵机构。
在对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可选择实施例中,使用氟里昂(含氯氟烃)或丙烷作为具有比在室温情况下的大气压力高的饱和压力的流体。
因此,这些实例或实施例被认为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不仅限于这里给出的细节,而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修改。

Claims (24)

1.一种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在流体箱的流体储存腔中该流体在室温下具有比大气压力更高的饱和压力,该泵位于流体箱附近,该泵包含:
壳体,该壳体确定有泵腔、马达腔和在该泵腔与该马达腔之间的连通通道,该壳体包含:
用于将该流体从该流体储存腔导入到该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导入口;以及
位于该导入口上面的、用于使该流体从该壳体中流回到该流体储存腔中的流出口;以及
位于该壳体中的热量产生机构,其中该流体通过该导入口循环流入该壳体中,并通过该流出口流出该壳体,以用于显著地降低在该壳体中的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导入口位于该壳体上靠近该泵腔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导入口位于该壳体上靠近该马达腔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导入口以最小的距离连接该流体储存腔和该泵腔,以用于减小该流体的流动阻力。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导入口以最小的距离连接该流体储存腔和该马达腔,以用于减小流体的流动阻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基本上容纳在该流体箱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泵腔和该马达腔是以基本上垂直的方式设置的,并且该导入口仅设置在该壳体的底部附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泵腔和该马达腔是以基本上水平的方式设置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导入口位于该泵腔和该马达腔之间分界附近的位置,该流出口定位在每一个腔附近,在每一个腔中的该流体通过该流出口流回到该流体储存腔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热量产生机构是包含一轴向活塞型泵机构的泵机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热量产生机构是马达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热量产生机构是包含由铝制成的缸体和由铁制成的活塞的一泵机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缸体和该活塞之间的间隙在室温情况下大约为10μm或更小。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在该缸体和该活塞之间的滑动区域涂敷有减小摩擦阻力的材料,其中该材料从包括镍镀层和锡镀层的一组中选择。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流体从包括二甲醚、含氯氟烃和丙烷的一组中选择。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泵腔位于该马达腔的上面。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马达腔位于该泵腔的上面。
18.一种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在流体箱的流体储存腔中该流体在室温下具有比大气压力更高的饱和压力,该泵位于流体箱附近,该泵包含:
壳体,该壳体确定有泵腔、马达腔和在该泵腔与该马达腔之间的连通通道;
位于该壳体中的用于将该流体导入到该泵腔中的导入口;
位于该泵腔中的用于向该流体加压的泵机构,该泵机构产生热量;
位于该马达腔中的用于驱动该泵机构的马达机构,该马达机构产生热量;以及
位于该导入口上面的、用于使该流体从该马达腔流回到该流体储存腔中的流出口,该流体带走该热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泵,其特征在于,该马达腔位于该泵腔的上面。
20.一种流体箱装置,其包含:
一流体箱,其具有用于储存流体的流体储存腔,该流体在室温下具有比大气压力更高的饱和压力,以及
装接在该流体箱上的用于向该流体加压的泵,该泵包含:
壳体,该壳体确定有泵腔、马达腔和在该泵腔与该马达腔之间的连通通道,该壳体包含:
用于将该流体从该流体储存腔导入到该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导
入口;以及
位于该导入口上面的、用于使该流体从该壳体中流回到该流
体储存腔中的流出口;以及
位于在该壳体中的热量产生机构,其中该流体通过该导入口循环流入该壳体中,并通过该流出口流出该壳体,以用于显著地降低在该壳体中的温度。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流体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基本上容纳在该流体箱的内部。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流体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基本上位于该流体箱的外部。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流体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入口位于该壳体中,以用于将流体导入到该泵腔中,该热量产生机构包含:
位于该泵腔中的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机构,以及
位于该马达腔中的用于驱动该泵机构的马达机构,并且该流出口位于该导入口的上面,以用于使该流体从该马达腔流回到该流体储存腔中,该流体带走该热量。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流体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体从包括二甲醚、含氯氟烃和丙烷的一组中选择。
CNB031102441A 2003-04-08 2003-04-08 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以及具有该泵的流体箱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475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102441A CN1304755C (zh) 2003-04-08 2003-04-08 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以及具有该泵的流体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102441A CN1304755C (zh) 2003-04-08 2003-04-08 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以及具有该泵的流体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6223A true CN1536223A (zh) 2004-10-13
CN1304755C CN1304755C (zh) 2007-03-14

Family

ID=34319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1024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4755C (zh) 2003-04-08 2003-04-08 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以及具有该泵的流体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04755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1899A (zh) * 2015-04-16 2017-02-15 安诺维雷韦尔贝里有限公司 用于净水器的泵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0784A (en) * 1970-03-19 1971-10-05 Tecumseh Products Co Electric motor and compressor construction
US4190402A (en) * 1975-05-06 1980-02-26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rporation Integrated high capacity compressor
DE19628781A1 (de) * 1996-07-17 1998-01-22 Voith Turbo Kg Pumpaggregat mit einer Antriebskühlung mittels der zu fördernden Flüssigkeit
JPH10331769A (ja) * 1997-05-30 1998-12-15 Zexel Corp 冷媒圧縮機
US6447270B1 (en) * 1998-09-17 2002-09-10 Walbro Corporation Brushless coolant pump and cooling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1899A (zh) * 2015-04-16 2017-02-15 安诺维雷韦尔贝里有限公司 用于净水器的泵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4755C (zh) 2007-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097A (zh) 改进了内部润滑系统的旋转斜盘型制冷压缩机
CN101074660A (zh) 斜盘式压缩机
CN1497182A (zh) 压缩机
CN106194382A (zh) 内燃发动机和冷却剂泵
CN1892032A (zh) 阀板以及具备阀板的液压装置
CN1779244A (zh) 密封式压缩机
CN1646806A (zh) 具有转换磁阻电机驱动的离心泵
EP1302660B1 (en) Cooling of electrical driven pump
CN1110618C (zh) 内燃机的通气室构造
CN1288342C (zh) 活塞式压缩机的润滑装置
CN100343599C (zh) 内燃机驱动热泵式空调装置
CN1295425C (zh) 具有扫气作用的二循环发动机
CN1259502C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方法
CN1127846A (zh) 具有用于阻尼吸气与排气脉动装置的多活塞型致冷剂压缩机
CN1207493C (zh) 具备多级排气系统的旋转倾斜轴式气体压缩机
CN1304755C (zh) 用于向流体加压的泵以及具有该泵的流体箱装置
CN1517547A (zh) 往复泵和真空泵
CN1294356C (zh) 活塞式压缩机
CN1820131A (zh) 发动机
CN1432735A (zh) 活塞式压缩机的润滑结构
CN1656328A (zh) 液压张紧装置
CN1704586A (zh) 用于封闭式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CN110397585A (zh) 一种循环降温式压裂设备
CN1869448A (zh) 涡旋膨胀机
CN1626819A (zh) 卧式旋转型压缩机的供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314

Termination date: 201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