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0761A - 在聚合物薄膜之上的导电基底上具有聚合物涂层的图像转印带 - Google Patents

在聚合物薄膜之上的导电基底上具有聚合物涂层的图像转印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0761A
CN1530761A CNA2003101254558A CN200310125455A CN1530761A CN 1530761 A CN1530761 A CN 1530761A CN A2003101254558 A CNA2003101254558 A CN A2003101254558A CN 200310125455 A CN200310125455 A CN 200310125455A CN 1530761 A CN1530761 A CN 1530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mage
toner
intermediate transfer
transfer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31012545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ɵ¡�J������
伦纳德·J·斯塔尔克
克里斯廷·福达尔
W������ɭ
查尔斯·W·辛普森
F
朱嘉毅
杜鲁门·F·凯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30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07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details of the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chemical com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具有第一调色剂接收层和中间转印部件。第一调色剂接收层放置为与下面设备电接触:a)电荷供应者,b)辐照源,其激活第一调色剂接收层中的光电导性,和b)至少一个调色剂均布器(tonerapplicator),使得第一调色剂图像可以在第一调色剂接收层上形成。在与a)、b)和c)相互作用之后,第一调色剂层可移动到与中间转印层接触,第一调色剂图像可从中间转印层转印到图像承载部件。中间转印部件包括非导电柔性薄膜层,附固于非导电柔性薄膜层第一表面的导电材料层,以及其上具有电阻性聚合物涂层的导电材料层。

Description

在聚合物薄膜之上的导电基底上具有聚合物涂层的 图像转印带
发明背景
1.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子照相印刷技术所用的新型和独特的图像转印部件(member),在电子照相印刷技术中,使用图像转印部件在光电导鼓(photoconductive drum)和最终的图像接收介质(final image receiving media)之间传递(transport)图像。新型的图像传递部件(image transport member)易于制造,并允许使用简化的打印机设置。
2. 发明背景
在电子照相印刷方法(process)中,利用本领域公知的静电技术将调色剂图像形成在光电导鼓上。在电子照相术中,以板,带,圆盘,片(sheet),或鼓形式的,并在导电基底上具有电绝缘光电导部件的有机光电接收器件(organophotoreceptor),通过首先对光电导部件的表面进行均匀地静电充电,然后将带电表面在光的图案(a pattern of light)下曝光而成像。曝光选择性地消散照明区域内的电荷,由此形成有差别的带电区域的图案,即带电,带较少电以及带最少电的区域的图案。然后液体或固体墨水沉积在带电或不带电区域,从而在光电导元件表面上产生着色图像(toned image)。最后形成的可见墨水图像可以定影在光电接收器件表面,或者转印到适当的接收介质表面,接收介质如片状材料(sheets of material),包括,例如,纸,金属,金属镀层的基底、投影膜、复合物等等。在转印到适当的接收介质之前,可见墨水图像可以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ITM),该中间转印部件与光电导鼓接触,并与光电导鼓形成辊隙(nip)(“T-1”)。然后图像通过ITM传递(transport)到另一个接触辊隙(“T-2”),在这里图像转印到最终的接收介质。显影图像首先被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接着从中间转印部件转印到图像接收基底的成像过程是已知的。
美国专利4,796,048(Bean)公开了一种将多个调色剂图像从光电导部件转印到复印纸(copy sheet)的装置。其中使用单一的光电导部件。该装置可以包括中间转印带,用以借助偏压(biased)转印辊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复印纸上。中间转印带具有光滑表面,是无吸收性的,并具有较低的表面能。
美国专利4,708,460(Langdon)公开了一种中间传送(transport)带,这种带优选由体积电阻率(volume resistivity)为109欧姆-厘米的略导电的硅酮材料制成,因此这种带某种程度上是导电的。
美国专利4,430,412(Miwa等人)公开了一种中间转印部件,其可以是利用压紧辊(pressure roller)而压到调色剂图像定位器(retainer)的外圆周(outerperiphery)之上的带型部件。中间转印部件利用转印层的叠层而形成,所述转印层的叠层包括耐热弹性体和耐热基底材料,耐热弹性体如硅酮弹性体或硅酮橡胶或氟弹性体,含氟聚合物基橡胶(fluorine polymer based rubber),耐热基底材料如不锈钢。
美国专利3,893,761(Buchan等人)公开了一种具有中间转印部件的静电印刷的热传递和压力传递以及熔融装置,该中间转印部件具有光滑表面,每厘米低于40达因的表面自由能,以及3至70硬度计(durometer)(Shore A)的硬度。转印部件,优选以带的形式,可以由例如涂覆0.1-10毫米硅橡胶或氟弹性体的聚酰亚胺薄膜基底(polyimide film substrate)构成。硅橡胶是实例中示出的作为转印层的唯一材料。
美国专利5,099,286(Nishishe等人)公开了一种中间转印带,该中间转印带包括据说体积电阻率为103至104欧姆-厘米的导电性聚氨酯橡胶,以及据说体积电阻率等于或大于1014欧姆-厘米的聚四氟乙烯介电层。
美国专利5,208,638(Bujese等人)论及一种中间转印部件,包括导电材料分散于其中的含氟聚合物作为金属层上面的表面层,而金属层又在介电层之上。导电材料分散到含氟聚合物中,并且不仅仅在含氟聚合物下面单独的层中。
美国专利5,233,396(Simms等人)公开了一种具有单一成像部件和中间转印部件的装置,该中间转印部件是半导电的,包括涂覆半导电的,低表面能弹性体外层的导热和导电基底,其中外层优选是VitonB-50(包括偏二氟乙烯和六氟丙稀共聚物的氟烃弹性体)。
美国专利4,684,238(Till等人)和4,690,539(Radulski等人)公开了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其他适合的聚丙烯材料构成的中间转印带。
美国专利5,119,140(Berkes等人)公开了一种优选由纯的(clear)、碳加载(loaded)或着色(pigmented)的Tedlar制成的单层中间转印带(聚氟乙烯可从E.I.du Pont de Nemours & Co.获得)。Tedlar的问题是一致性较差。
美国专利5,298,956(Mammino等人)公开了一种无缝的中间转印部件,包括涂覆或充满成膜聚合物的填充材料的加强带部件(reinforcing beltmember),所述聚合物可以包括碳氟聚合物。
在电子照相术中使用ITM有几个优点,特别是在使用多种颜色的情况。理想的是将打印输出速度最大化,这些选项的最大值称为“一次通过处理(one pass process)”,对于四个调色剂印刷彩色油墨的每一个需要四个串联的光电导鼓。这四个光电导鼓与ITM接触而形成四个T-1辊隙(nip),ITM是带或者鼓。ITM是带的情况下,偏压辊(biased rollers)通常接触ITB的后部,建立稳定性,形成辊隙,并为调色剂粒子转移(toner particle transfer)提供静电推动力(electrostatic impetus)。ITM通过与另一个偏压辊(称为T-2)接触并形成辊隙,而促进从ITM到最终的记录介质的调色剂转移。调色剂图像(toner image)首先在寄存器中被覆盖到ITM上,然后通过使介质穿过T-2辊隙而从ITM转印到最终的接收介质。由于印刷机设计的灵活性提高以及在大的图像转印鼓上节省空间,优先选用图像转印带(ITB)。使用“一次通过处理”也增加了电子照相设备的寿命,这是因为不再需要两个到四个通站来获得多色图像。另外,使用ITB得到具有较小外部尺寸以及在狭窄的办公空间容易安置的紧凑印刷机。
为了有效,ITB有几个要求。首先,ITB应具有适当的电性能以支持(support)T-1辊隙和T-2辊隙两边的偏压。在光电导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由非常小的不连续(discreet)带电着色粒子构成。所述偏压用于诱发(induce)每个图像的调色剂粒子从每个光电导鼓到每个T-1辊隙处的ITB的静电转印。偏压还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ITB转印到T-2辊隙处的最终接收介质。
图像转印带的第二个要求是空间稳定性(dimensional stability)。必须精确对准(registration)多色印刷中每个颜色平面(plain)的T-1辊隙,还必须将图像精确定位到最终的接收介质上。
图像转印带中的第三个要求是整个ITB区域上的厚度均匀性。必须提供每个调色剂转印辊隙中的均匀和恒定的压力,以促进调色剂图像完全和稳定的(consistent)转印。
ITB的第四个要求是在印刷机中工作的耐久性和长寿命。
每个转印辊隙两边的偏压用于引起(induce)所有离散的带电调色剂粒子的转移,这些粒子构成了最初是在每个光电导鼓上形成的每个图像。偏压产生了电场,电场必须具有适当的电取向(electrical orientation),从而将调色剂粒子在每个转印辊隙处从一个表面移动到下一个表面,继续通过印刷机到达最终的接收介质。如果使用带正电荷的调色剂,那么必须将电场定向为在接收表面上或者在接触接收表面的邻近支承面上产生负电荷。如果使用带负电荷的调色剂,那么必须将电场定向为在接收表面上或者在接触接收表面的邻近支承面上产生正电荷。当连接到偏压电路时,电场的取向由电源的取向来控制。在以往的印刷机中,偏压电路由电源、光电导鼓、导电性ITB垫辊(back up roller)和支撑最终的接收介质的辊组成。ITB垫辊优选与印刷机的其余部分,光电导鼓电和支撑最终的接收介质的辊优选接地。在ITB旋转过程中,位于每个转印辊隙中的ITB部分也是电路的一部分。因此,ITB的电性能在某种程度上(in a way)得到控制,其为了良好的调色剂转印效率而允许偏压和强电场保持在每一个调色剂转印辊隙处。如果ITB导电性太强,那么电流流过转印辊隙,并且不可能产生偏压。如果ITB电阻性太强,那么电场强度将会随ITB厚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先有技术中,带被制造得较厚以提高ITB的耐久性和长寿命,但要忍受在电场强度方面的反作用。因此向以往的ITB中添加导电材料来调节电性能,从而使电场从ITB内部部分地发射。因此打印机设置要求在ITB和ITB垫辊(back uproller)之间最紧密的接触。ITB垫辊(back up roller)的杂质可能由纸屑(paperlint)和/或杂散的调色剂(stray toner)产生,并导致低于标准的(poor)辊与ITB(roll-to-ITB)的接触,这样的接触降低了电场的强度。导致ITB表面上调色剂转印不一致。
目前用于电子照相印刷机中的图像转印带可以分为两类。有单层ITB和多层ITB。在这两种情况下,必须采用复杂和较难的制造工艺来生产满足上面指定要求的实用(functional)ITB。
图像转印带制造中的困难已经在先有技术中进行了讨论。例如,参见美国专利6,397,034(Tarnawskj等人)。这里,利用单体和寡聚物质每次一个地生产图像转印带。使用复杂的(complicated)炭黑分散体和旋转铸造(spincasting)技术将一层未固化的预聚合材料放置于金属缸体(metal cylinder)内部之上。使用高温固化过程使最终的ITB具有耐久性。从铸造缸体(castingcylinder)移除后产生带类结构。
美国专利6,228,448(Ndebi等人)描述了供数字成像过程使用的环形带(endless belt),这种环形带通过在心轴周围卷绕充满各种未固化弹性体的绳或织物,继而用塑料套缠绕以及进行热固化而一次一个地生产。绳或织物需要提供适当的带的空间稳定性(dimensional stability)和耐久性。从心轴移除之后产生柱面带。该方法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和高度专业化的设备。
美国专利5,409,557(Mammino等人)描述了一种利用加强单丝或者加强套制作的环形中间转印部件,所述加强单丝或加强套由织物纤维制成。将单丝缠绕在不锈钢心轴上,或者将套放置在不锈钢心轴上。然后利用反复的喷射过程使加强部件旋涂成膜聚合物溶液,以形成足够耐久性的层,然后涂层在环境温度下用一夜工夫缓慢干燥,之后在100℃烘热固化(ovencure)。在环境温度下的缓慢干燥显然是为了防止溶剂从厚的旋涂层蒸发的过程中出现起泡现象。从心轴移除之后产生环形带。这就是一次只生产单一ITB的缓慢制造过程。
美国专利5,899,610(Enomoto等人)描述了一种用于制造ITB的方法,在所述方法中未固化橡胶基底材料(uncured rubber base material)在离心成型装置的内部上形成,然后应用表面层。接下来,带从离心成型装置移开。这一方法也需要专用设备,并且一次一个地生产图像转印带。
由所有这些方法制造的图像转印带需要使用与带的内表面相接触的导电辊(conductive roller),以形成对于传递偏压所必需的电路,所述偏压是在T-1和T-2辊隙处的静电调色剂转印所需要的。这增加了印刷机中电路的复杂性,并引起导电垫辊和ITB之间电力连接的不可靠性,特别是在不需要的杂散纸屑(stray paper lint)和调色剂污染(contaminate)该垫辊/ITB接触点的时候。
在通常的图像转印带中,提供空间的ITB稳定性的层通常由充满弹性化合物的聚合物薄膜或者机织织物或缠绕线(wound thread)组成。在这两种情况下,单体或者寡聚材料作为粘性材料作用于心轴外部或缸体内部。这些心轴和缸体必须精确加工以制造适当尺寸的ITB。使用单体和/或低聚物的技术也必须具有高精度以得到整个ITB区域上所需要的厚度均匀性。然后所使用的单体和低聚物通过热或UV(紫外线)辐射进行固化和聚合,从而形成聚合物薄膜或聚合弹性体。从心轴或缸体移除固化的聚合基体之后得到柱面带(cylindrical belt)。具有高精度的专用设备对于以这种方式产生ITB是必须的。固化聚合物和弹性体在ITB厚度上各自的电阻性太强,这提供了导致弱电场和较低调色剂转印效率的可接受的耐久性。因为这个,必须使用诸如碳粒子和/或金属粉末和/或其他导电成分的材料来调整ITB的电性能。这些粒子分布到整个固化聚合ITB支承结构中。这需要在带开始运转之前将这些粒子分散到粘性单体和/或寡聚材料中。糊状(paste-like)的稠度会导致应用于心轴或缸体时产生困难,除非糊状分散物质的粘度通过加热而降低。为降低分散物质的粘度而添加的溶剂不能被使用,因为ITB耐久性所需要的使用厚度足够大而引起固化过程中的溶剂吸收(trapping),和随后的起泡现象,所述起泡现象会降低ITB的产量。这些制造过程也是使用大量劳动力的,同时具有较低的ITB产量。所有这些导致高昂的ITB成本。本发明的ITB已经消除了以往ITB制造的所有复杂性,而仍然生产出具有所有需要的ITB实用性(functional property)的ITB。本发明提供图像转印带,该图像转印带在耐久膜(durable film)上使用相对较薄的涂层来使制造更容易,并且在成本比利用先前已知的方法制造的转印带大大降低时仍满足ITB功能要求。
发明概述
本发明说明书中揭示的概念将提供一种ITB,其大大降低了印刷机电设置(printer electrical configuration)的复杂性,并消除因ITB垫辊(back up roller)污染引起的调色剂转印的不一致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描述了中间转印部件。在最基本的实施方案中,中间转印部件有三层:诸如膜(例如,电绝缘或绝缘性膜,作为不受限制的实例,特别是聚合的绝缘性膜)的非导电层(non-conductive layer),在非导电层顶部的导电层,以及在导电层顶部的电阻性聚合层(electrically resistivepolymeric layer)。非导电薄膜层可以是任何柔性基底(flexible substrate),它将电激励的(带电的)第二层与金属(或其他)托辊(support roller)隔离(insulate);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这种材料可优选包括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通常,PET薄膜基底的厚度可以在2和10密耳(0.05和0.25毫米)之间,尽管任何厚度,只要是柔性的都行。
中间转印部件的一个实施方案描述了一种金属,掺金属层(metal filledlayer),或者半金属或半掺金属层(如铝)作为导电层。也可以使用其他导电层,如导电聚合物,碳填充层或其他导电粒子填充层。对于薄度和柔性,导电层材料可以或不可以蒸汽涂覆(vapor-coated)到非导电层之上。导电层材料优选具有小于或等于104欧姆-厘米的体积电阻率。
电阻性聚合物涂层的一个实施方案描述了聚氨酯敷层(polyurethanecoating)。通常聚氨酯敷层的最佳工作范围是每单位面积的电阻(resistance)(通常在本领域中用欧姆/平方来描述,因为面积单位是非实质的)等于或在106和1013欧姆/厘米2之间。
电阻性涂层(coating)的另一实施方案描述了利用氟硅酮(fluorosilicone)预聚物制造的涂层。通常,利用氟硅酮预聚物制造的电阻层的最佳工作范围是每单位面积的电阻等于或在106和1013欧姆/厘米2之间。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在装置中产生图像的方法。步骤包括第一步,将至少一个图像接收部件上的至少一个图像进行曝光和显影。第二步包括:将一个或多个图像转印到如上所述的中间转印部件,中间转印部件基本上具有非导电层,导电层,以及电阻层;中间转印部件对应于(conformable to)图像接收部件,并通过电刷(brush)或探针(probe)直接与导电层接触,将电压直接作用于导电层而进行充电。第三步描述了将一个或多个图像转印到接收基底,从而达到接近100%的调色剂转印。
发明详述
对中间转印部件(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ITM)进行说明,ITM用在例如成像过程的中间图像的转印中。例如,第一调色剂图像在第一图像承载部件(image bearing member)上形成,第一调色剂图像首先转印(第一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上。在该方法的第一转印步骤之后,这样转印的调色剂图像第二次转印(第二转印步骤)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上。中间转印部件包括非导电薄膜层,该非导电薄膜层具有附固于(affixed to)其上的一层导电材料,以及具有电阻性聚合层(electrically resistive polymeric layer)的导电材料层。中间转印部件可以具有非导电薄膜层,包括聚合材料,作为不受限制的实例,聚酰亚胺,聚酰胺,聚碳酸酯,聚丙烯酸(酯)类,聚醚,聚氨酯,聚乙烯类树脂,包括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的纤维素类聚合物(cellulosicpolymers),以及聚酯,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作为不受限制的实例,中间转印部件的厚度可以在1和10密耳(0.05和.025mm)之间或者在3和6密耳(0.08和0.15mm)之间。中间转印部件的导电层是导电材料,如掺导电粒子的层(conductive particle filledlayer),金属层,半金属层,或者掺金属层,金属优选是铝。
导电材料层可以蒸汽涂覆在非导电薄膜层上。中间转印部件可以具有导电材料层,该导电材料层具有小于或等于104欧姆-厘米的体积电阻率。作为不受限制的实例,电阻聚合层(resistive polymeric layer)每单位面积的电阻在106和1013欧姆/厘米2之间。优选的电阻性涂层(electrically resistivecoating)包括聚氨酯或者氟硅酮预聚物,特别是聚氨酯层每单位面积的电阻等于或在106和1013欧姆/厘米2之间,氟硅酮层每单位面积的电阻等于或在106和1013欧姆/厘米2之间。术语“氟硅酮(fluorosilicone)”在本领域中是容易理解的,包括通常是通过硅烷基或其他参加反应的含硅基团,其中具有一个或多个碳氟取代基,缩合(condensed)或水解反应产物的材料。侧基(pendant)碳氟基(例如,氟代烷基,氟代烷氧基,氟代烷基的醚,等等)提供基本的物理属性,有助于(contribute to)氟硅氧烷的化学惰性。这些材料在本领域是公知的,并在市场上可从3M公司(St.Paul,MN),通用电气公司,专业化学部门(specialty chemicals division)(Schenectady,N.Y.)和E.I.DuPont deNemours有限公司获得。
本发明的用于在装置中产生图像的方法可以包括:将至少一个图像接收部件上的至少一个图像进行曝光和显影;将至少一个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其中中间转印部件包括非导电层、导电层以及电阻层,其中中间转印部件的电阻层对应于图像接收部件,其中导电层通过电刷或探针直接与导电层接触将电压直接作用于导电层而进行充电;以及将至少一个图像转印到图像接收基底,其中本方法产生高度(至少90%,至少93%,至少95%,或至少97%)或基本上100%的调色剂转印。
发明详述
在本发明中,利用耐久的非导电薄膜来制造环形图像转印带,耐久的非导电薄膜诸如聚合物薄膜,聚合物薄膜如聚酯薄膜,最优选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该膜已经在一边蒸汽涂覆一薄层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如金属或半金属材料;这样一种导电材料是铝。(该材料随后称为Al/PET,尽管其他非导电材料和其他金属和非金属导电材料是已知的,并也考虑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Al/PET在尺寸上是稳定的,具有优秀的厚度均匀性,优秀的耐久性,易于在各种宽度和厚度的长卷幅条中使用,并且可以以长达5,000英尺长度的线圈形式获得。Al/PET卷幅(web)可以利用通常的高速,线圈到线圈的精确卷幅涂覆技术以连续操作方式进行涂覆,所述技术如刮刀涂布,逆转辊涂布,挤压涂布,幕帘涂布等。
在本发明中,Al/PET精确涂覆电阻性成膜聚合材料。适当的聚合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二烷基硅氧烷、聚烷基芳基硅氧烷、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聚碳酸酯、聚氨酯(polyurethane)、聚酯、聚酰胺,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丙烯酸脂、聚甲基丙烯酸酯、乙酸丁酸纤维素,以及包括ETFE(乙烯-四氟乙烯)、FEP(氟乙烯-丙稀)、PFA(四氟乙烯-全氟乙烯)和THV(四氟乙烯-六氟丙烯-氟化亚乙烯)的各种含氟聚合物。各种聚合物弹性体和橡胶也可以被使用,包括丁二烯-丙烯腈橡胶、氯丁二烯橡胶、表氯醇橡胶、氟硅氧烷弹性体、含氟弹性体、腈丁二烯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聚醚橡胶、聚氨酯弹性体、硅橡胶(silicone rubber)、聚硫橡胶(polysulfiderubber)和类似物。还可以使用包含分散微粒的涂层。
聚合物涂层作用于具有蒸汽涂覆铝或其他导电材料薄层的Al/PET的一侧之上,并在印刷机中形成调色剂转印表面。然后带有聚合物涂层的Al/PET被切成适当尺寸的片(sheet),这些片的端部重叠并进行超声焊接,从而形成耐久的环带。对片的尺寸进行控制,从而使焊接的环带适合于电子照相印刷机。
对聚合物涂层的电性能进行控制,使得该层可以承受偏压。这通过控制干的涂层厚度以及通过聚合物涂层的适当选择和配方来完成,这又调整每单位面积的电阻。每单位面积电阻的相对测量(comparative measurement)可以通过使用仪器来得到,所述仪器由具有电压控制的可调整电源,精密安培计(precision amp meter)和表面接触电极组成。也可以使用适于确定体积电阻率的仪器。这样一种仪器可以通过将包括可调整电源和精密安培计的电阻/电流表型号(model)278与型号803B的表面接触电极组合而设立,上面两种仪器均由Glenside,Pa的Electro Tech System有限公司生产。Al/PET上的涂层的每单位面积电阻可以通过将表面接触电极放置在聚合物涂层上,并将下面的铝层与安培计相连而进行测量。每单位面积电阻的比较值通过将500伏特作用于涂层(类似于用在印刷机中的偏压),并利用精密安培计测量电流而得到。单位为欧姆/厘米2的每单位面积电阻通过用单位为安培的测得电流去除外加电压(在这种情况下,为500伏特)而确定。然后这一结果除以7.07厘米2,这是型号803B表面接触电极的面积,从而获得单位为欧姆/厘米2的每单位面积电阻。如果表面接触电极具有1.0厘米2的面积,那么单位为欧姆/厘米2的每单位面积电阻通过用单位为安培的测得电流去除外加电压而直接获得。
对聚合物涂层的宽度进行控制,使得沿着卷幅一边的蒸汽涂覆铝的10-30毫米宽的带材没有被聚合物涂覆,从而使铝条与表面电接触。在印刷机工作过程中,导电刷或辊接触作为部分电路的铝条,所述电路对引起静电调色剂转印是必须的。这允许下面的导电性,蒸汽涂敷铝层在ITB的整个平面(surface plane)被电激励。在电阻性聚合物涂层上施加偏压导致在转印带的整个表面上产生均匀的电场。这引起从光电导鼓到ITB或从ITB到最终的接收介质的静电调色剂转印。在印刷机中,对ITB形成耐久和柔性支撑的非导电PET膜在托辊(supporting roller)上转动。在这些垫辊和ITB之间的电接触不是必须的,但以往ITB是需要的(as required with past ITB’s)。
按照本发明的规定而制造的ITB允许使用简化的印刷机电路系统,只使用连续电刷或辊接触带边缘上的导电条,从而使得ITB可以被电激励而不需要导电ITB垫辊,进而没有对垫辊和ITB之间的均匀电接触的最终要求。按照本发明的规定而制造的ITB也可以用于简化的高速制造,该制造消除了以往ITB结构中固有的制造复杂性,同时可以使印刷机无故障运行。
实施例1
来自Noveon有限公司(美国,俄亥俄,克利夫兰市),且商品名称为Estane5778的聚氨酯,涂覆到Al/PET基底上,然后制成ITB。这通过首先制备在甲基乙基酮(MEK)中20%的Estane溶液而实现。200克粒状Estane5778添加到玻璃瓶中的800克MEK中。玻璃瓶紧紧密封,并安装在振荡抖动器(oscillating shaker)上。抖动器(shaker)打开,Estane5778在12小时之后产生清液(clear solution)。
使用具有挤压型涂覆条(extrusion type coating bar)的卷装进出涂布机(roll to roll coater)来将Estane5778溶液作用于Al/PET卷幅。涂覆条具有垂直于卷幅定位的窄挤压槽,并放置为当Al/PET卷幅拉过挤压槽时,液体和溶液可以作为薄的液体涂料而作用于Al/PET卷幅。使用正活塞泵和相关管路(plumbing)来计量通过挤压条形槽和位于移动卷幅上的涂层液体。正活塞泵具有292立方厘米/分(钟)的最大流体泵送速率。湿膜涂层厚度和涂层宽度均能够以高精度进行控制。卷幅穿过加热的强迫通风烘箱来干燥和固化(cure)涂层,干燥箱的温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控制。
3密耳Al/PET的线圈安装在卷装进出涂布机的展开架(unwind stand)上。3密耳Al/PET卷幅穿过涂层挤压条,继续通过加热的强迫通风干燥箱,进而到达安装在卷紧台(wind up stand)之上的接收器(receiving drum)。对挤压槽的宽度进行调整,并相对于Al/PET卷幅放置挤压槽,从而使沿一边的蒸汽涂覆铝的15毫米宽的带材保持无涂层。涂布机烘箱温度达到130℃。通过将额外的333.3克MEK添加到1000克较早制备的溶液中,而使Estane5778溶液稀释为15.0%固体。然后该溶液抽吸到挤压条形槽,并抽吸到移动Al/PET卷幅上。卷幅的速度设为3.0英尺/分(1米/分)。抽吸速度设为7.5转数/分。在涂布机烘箱中干燥之后,Al/PET卷幅上产生总数为200英尺(65米)的干燥均匀涂层,所述Al/PET卷幅在卷筒上绕成一个线圈。Estane5778涂层的厚度利用Brunswick仪器的测厚计(thickness gauge)进行测量,并设置为3微米厚。该涂层标为“状态1”。Al/PET上的Estane5778涂层的每厘米2电阻在500外加伏特情况下进行测量,并设定为5.3×1010欧姆/厘米2
通过利用精确模板将状态1切成330毫米宽、812毫米长的片而制成ITB。812毫米尺寸的端部在Branson公司(丹伯里,CT,美国)生产的超声焊接设备的触点上重叠20密耳(0.5毫米),并熔合在一起,以形成适用于实验室试验台印刷机的适当尺寸的环形带。所述带标为ITB#1。
ITB#1安装在实验室试验台印刷机的转印框架(transfer frame)上,并用于在纸上和OHP膜上产生优质的多色印刷。与蒸汽涂覆铝的无涂层导电ITB边沿衬条的电接触是利用导电刷。ITB整个平面上的一致偏压用于在T-1和T-2处引起调色剂转印。
实施例2
来自通用电气公司(斯卡奈塔第,纽约,美国),且标号为FRV1106的氟硅酮预聚物涂覆到Al/PET上,然后制成ITB。这通过首先制备MEK中40%的FRV1106溶液而实现。来自Du pont的398.4克FRV1106和1.6克钛酸四丁酯(TBT)催化剂添加到玻璃瓶中的600克MEK中。瓶紧紧密封,并通过将瓶放置在振荡抖动器上4小时而使FRV1106成为溶液。然后利用例1中描述的挤压涂布机将该溶液涂覆到Al/PET上。在该实例中,30英尺(10米)的卷幅部分以一定间隔挤压涂覆,每个部分在烘箱中停留5分钟,使氟硅酮预聚物在卷筒(wind up stand)上绕成线圈之前固化为耐久的聚合弹性体。卷幅速度为5英尺/分(1.6米/分),烘箱温度为130℃。Al/PET上的第一氟硅酮涂层以16转数/分的抽吸速度形成。该涂层具有8微米的干燥厚度,并被标为状态2。第二氟硅酮涂层以32转数/分的抽吸速度形成。该涂层具有12微米的干燥厚度,并被标为“状态3”。对于状态2,在500外加伏特的情况下,每厘米2的电阻设置为1.2×109欧姆/厘米2。对于状态3,在500外加伏特的情况下,每厘米2的电阻设置为1.5×109欧姆/厘米2
利用精确模板将状态2和3切成330毫米宽、812毫米长的条,这些条被超声焊接成图像转印带(ITB),如实施例1中所做的。这两个环形带被标为分别表示涂层状态2和3的ITB#2和ITB#3。
ITB#2安装在实验室试验台印刷机的转印框架(transfer frame)上,并用于在纸上和OHP膜上产生优质的多色印刷。ITB#3也安装在实验室试验印刷机的转印框架(transfer frame)上,并用于在纸上和OHP膜上产生优质的多色印刷。与无涂层ITB边沿衬条接触的导电刷再次用于保持与下面的蒸汽涂覆铝的电接触。因此调色剂转印所需的外加偏压均匀地作用于ITB的整个表面上。
实施例3
来自Products有限公司(即,来自阿伦敦,PA,美国的HYBRIDURTM-580),且表明HD580的聚氨酯树脂涂覆到Al/PET上。这通过制备具有50%水和50%乙醇的15%固体溶液而实现。来自Rohm和Hass公司(费城,PA)的相关流变改良剂(rheology modifier)ACRYSOLTMSCT-275丙烯酸盐混合4.0%的HD580固体从而产生耐久涂层。制备下面的溶液:
                 重量(克)
HD580             351.2      (41%1/1-水/EtOH得到时的形式)
Acrysol275      6.0
乙醇              321.4
水                321.4
这些材料添加到玻璃瓶中,并通过摇动1小时而得到均匀的溶液。然后该溶液如例1所述涂覆到Al/PET上。使用11.3转数/分的抽吸速度在Al/PET上产生4.5微米厚的涂层。其被标为状态4。使用22.7转数/分的抽吸速度在Al/PET上产生8.0微米厚的涂层。其被标为状态5。这两个状态制成例1中所述的环形带,并标为表示涂层状态4和5的ITB#4和ITB#5。用于状态4中的涂层的每厘米2电阻在500外加伏特情况下进行测量,并设定为1.7×108欧姆-厘米2。用于状态5中的涂层的每厘米2电阻在500外加伏特情况下进行测量,并设定为1.0×108欧姆-厘米2
ITB#4安装在实验室试验台印刷机的转印框架(transfer frame)上,并用于在纸上和OHP膜上产生优质的多色印刷。ITB#5也安装在实验室试验印刷机的转印框架(transfer frame)上,并用于在纸上和OHP膜上产生优质的多色印刷。与无涂层ITB边沿衬条接触的导电刷再次用于保持与下面的蒸汽涂覆铝的电接触。因此调色剂转印所需的外加偏压均匀地作用于ITB的整个表面上。
尽管实施方案中提供了特定实施方案和特定的材料,尺寸和设备说明,但是这些实施方案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实践限定了最小的限度,而是意味着提供了本发明一般概念的各种实施方案。

Claims (18)

1.一种中间转印部件,作为第一图像承载部件,调色剂图像在该中间转印部件上形成,该调色剂图像首先转印于中间转印部件上,然后该首先转印的调色剂图像从这里第二次转印到第二图像承载部件上;中间转印部件包括:
非导电柔性薄膜层;
附固于非导电柔性薄膜层第一表面的导电材料层,以及
其上具有电阻性聚合物涂层的导电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间转印部件,其中电阻性聚合物涂层涂覆少于所有的导电材料,沿中间转印部件的边缘留下连续的电接触条。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中间转印部件,其中非导电薄膜层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中间转印部件,其中PET的厚度在0.05毫米和0.25毫米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中间转印部件,其中电阻性聚合物涂层相对于用作调色剂载液的脂族烃另外还是耐溶剂的。
6.一种具有第一调色剂接收层和中间转印部件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第一调色剂接收层,与下述设备电接触放置:a)电荷供应者,b)辐照源,其激活第一调色剂接收层中的光电导性,和b)至少一个调色剂均布器,使得第一调色剂图像能够在第一调色剂接收层上形成,
在与a)、b)和c)相互作用之后,第一调色剂层是可移动的与中间转印部件接触,第一调色剂图像能够从该中间转印部件转印到图像承载部件;中间转印部件包括:
非导电柔性薄膜层;
附固于非导电柔性薄膜层第一表面的导电材料层,以及
其上具有电阻性聚合物涂层的导电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导电材料层包括铝。
8.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导电材料层已经在非导电薄膜层上进行蒸汽涂覆。
9.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导电材料层的体积电阻率小于或等于104欧姆-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电阻性聚合层的每单位面积的电阻在106至1013欧姆/厘米2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电阻层是聚氨酯。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聚氨酯层的每单位面积的电阻在106至1013欧姆/厘米2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电阻性涂层是氟硅酮预聚物。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中氟硅酮预聚物的每单位面积的电阻在106至1013欧姆/厘米2之间。
15.一种在装置中产生图像的方法,包括:
将在至少一个第一图像接收部件上的至少一个图像进行曝光和显影;
将至少一个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其中中间转印部件包括非导电层、导电层以及聚合物电阻层,
其中中间转印部件的电阻层对应于第一图像接收部件,以及
其中导电层通过电刷或探针直接与导电层接触将电压直接作用于导电层而进行充电;以及
将至少一个图像转印到第二图像接收基底,其中该方法产生从中间转印片到第二图像接收基底的大于97%的调色剂转印的结果。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该方法产生从中间转印部件到第二图像接收基底的大于99%的调色剂转印的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该方法产生从第一图像接收部件到中间转印部件然后到第二图像接收基底的大于97%的调色剂转印的结果。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该方法产生从第一图像接收部件到中间转印部件然后到第二图像接收基底的大于95%的调色剂转印的结果。
CNA2003101254558A 2002-10-31 2003-10-31 在聚合物薄膜之上的导电基底上具有聚合物涂层的图像转印带 Pending CN15307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42343402P 2002-10-31 2002-10-31
US60/423,434 2002-10-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0761A true CN1530761A (zh) 2004-09-22

Family

ID=32094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254558A Pending CN1530761A (zh) 2002-10-31 2003-10-31 在聚合物薄膜之上的导电基底上具有聚合物涂层的图像转印带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40086305A1 (zh)
EP (1) EP1416336A1 (zh)
JP (1) JP2004151734A (zh)
KR (1) KR100571912B1 (zh)
CN (1) CN153076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5990B (zh) * 2006-01-03 2011-09-21 可隆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83597A (zh) * 2009-07-24 2012-05-30 白昼国际有限公司 数字图像转印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58460A (zh) * 2012-04-05 2013-10-2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转印方法与使用薄膜转印方法制作的外观件
CN106183382A (zh) * 2016-07-10 2016-12-07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可热降解柔性印章的薄膜转印装置与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8140A1 (en) * 2006-01-03 2007-07-12 Kolon Industries, Inc.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80038025A1 (en) 2006-08-14 2008-02-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US8099023B2 (en) * 2007-03-20 2012-01-17 Xerox Corporation Conformable, electrically relaxable rubbers using carbon nanotubes for BCR/BTR applications
US8992818B2 (en) * 2010-07-13 2015-03-31 Xerox Corporation Seamless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process
US8323781B2 (en) 2010-11-02 2012-12-04 Xerox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120146265A1 (en) * 2010-12-14 2012-06-14 Xerox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method of manufa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238A (en) * 1892-02-02 Bridle-blinder
US3893761A (en) * 1972-11-02 1975-07-08 Itek Corp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transfer and fusing apparatus
US4430412A (en) * 1981-11-13 1984-02-07 Konishiroku Photo Industry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nd fixing toner image using controlled heat
US4708460A (en) * 1986-07-25 1987-11-24 Xerox Corporation Simultaneous transfer and fus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US4796048A (en) * 1987-11-23 1989-01-03 Xerox Corporation Resilient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and apparatus for liquid ink development
US5099286A (en) * 1988-04-25 1992-03-24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nd method using an intermediate toner image retaining member
US5208638A (en) * 1990-06-29 1993-05-04 Olin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surface and method of color printing
US5119140A (en) * 1991-07-01 1992-06-02 Xerox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obtaining very high transfer efficiency from intermediate to paper
US5233396A (en) * 1991-12-09 1993-08-03 Xerox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having a low surface energy compliant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US5298956A (en) * 1992-10-07 1994-03-29 Xerox Corporation Reinforced seamless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DE69629272T2 (de) * 1995-12-21 2004-04-22 Canon K.K. Bildtragendes Band und dieses verwendendes Bilderzeugungsgerät
US5761595A (en) * 1997-01-21 1998-06-02 Xerox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s
US6066400A (en) * 1997-08-29 2000-05-23 Xerox Corporation Polyimide biasable components
US6397034B1 (en) * 1997-08-29 2002-05-28 Xerox Corporation Fluorinated carbon filled polyimide intermediate transfer components
US5985419A (en) * 1998-01-08 1999-11-16 Xerox Corporation Polyurethane and doped metal oxide transfer components
JPH11282283A (ja) * 1998-03-31 1999-10-15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3913904B2 (ja) * 1998-07-21 2007-05-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6228448B1 (en) * 1999-02-24 2001-05-08 Day International, Inc. Endless belt for use in digital imaging systems
US6336026B1 (en) * 1999-08-17 2002-01-01 Xerox Corporation Stabilized fluorosilicone transfer members
US6647237B2 (en) * 2000-11-29 2003-11-11 Xerox Corporation Three layer seamless transfer component
US6819899B2 (en) * 2001-06-22 2004-11-1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mploying work function relationship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5990B (zh) * 2006-01-03 2011-09-21 可隆株式会社 中间转印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83597A (zh) * 2009-07-24 2012-05-30 白昼国际有限公司 数字图像转印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83597B (zh) * 2009-07-24 2014-12-03 白昼国际有限公司 数字图像转印带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58460A (zh) * 2012-04-05 2013-10-23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转印方法与使用薄膜转印方法制作的外观件
CN106183382A (zh) * 2016-07-10 2016-12-07 复旦大学 一种基于可热降解柔性印章的薄膜转印装置与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38717A (ko) 2004-05-08
EP1416336A1 (en) 2004-05-06
JP2004151734A (ja) 2004-05-27
US20040086305A1 (en) 2004-05-06
KR100571912B1 (ko) 2006-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2238B (zh) 带构件,转印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带构件评价方法
US8041275B2 (en) Release layer
CN101134384B (zh) 层积体及其制造方法、定影带、定影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530761A (zh) 在聚合物薄膜之上的导电基底上具有聚合物涂层的图像转印带
CN101634828A (zh) 带部件、转印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6228448B1 (en) Endless belt for use in digital imaging systems
CN103649839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生产方法以及使用其的电子照相装置
CA2285917C (en) Image separator having conformable layer for contact electrostatic printing
EP2467757B1 (en) Intermediate transfer member blanket, apparatus and transfer method
JP20082687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217964B1 (en) Endless belt for use in digital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 of making
CN100472356C (zh) 用于承载中间电子照相图像的中间转印部件
JP3884726B2 (ja) 導電性ベル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83034B1 (en) Blade
CA2308823C (en) Polythiophene filled xerographic component coatings
US6953615B2 (en) Polythiophene xerographic component coatings
US20230176506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2009066548A (ja) 塗布方法、導電性ローラの製造方法
MXPA99009873A (en) Separator of images that has a conformable layer for electrostatic printing by conta
JP2019028126A (ja) 電子写真用の帯電部材、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86393A (ja) 電子写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