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30592A - 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30592A
CN1530592A CNA2004100080712A CN200410008071A CN1530592A CN 1530592 A CN1530592 A CN 1530592A CN A2004100080712 A CNA2004100080712 A CN A2004100080712A CN 200410008071 A CN200410008071 A CN 200410008071A CN 1530592 A CN1530592 A CN 1530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t water
water supply
throttling arrangement
running
heat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807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2239C (zh
Inventor
Д
中村启夫
久保田淳
֮
野中正之
����һ
高藤亮一
横山英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Appliances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Appliances Inc
Publication of CN1530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30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22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223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7/00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 F24D17/02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using heat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1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multi-stage com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6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of fluid flow rever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5/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 F25B5/04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several evaporator circuits, e.g. for varying refrigerating capacity arranged in se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32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two thre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7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 F25B2313/02741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reversing means using one four-way val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3Sepa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07Flow-divert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3Temperatures near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6Temperatures of fresh outdoor air

Abstract

可分别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及热水供给运转,缩短热水供给运转的热水温度或加热时间,并可高效进行各运转的制冷循环装置。备有以环状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冷暖气运转用节流装置及室内热交换器顺次连接热水供给装置和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可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及热水供给运转的制冷循环。把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流路通过第一流路切换装置分成两个制冷剂流路。一个制冷剂流路连接在以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冷暖气运转用节流装置及室内热交换器为顺序相连的制冷剂回路。另一制冷剂流路与顺次连接热水供给装置和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相连,并从此处通过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分两个方向连接到冷暖气运转用节流装置的两侧。

Description

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循环装置,特别是,关于不仅能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等空调运转还可进行热水供给运转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除了冷气设备、暖气设备的运转之外还可进行热水供给运转的循环构成的冷暖设备热水供给装置,有例如日本特开2001-263857号公报(专利文献1)的装置。该专利文献1揭示了在使用四通阀切换冷气设备运转与暖气设备运转的以往周知的循环构成中,在连接压缩机与四通阀的部分上,设置有热水供给用的热交换器,借此,添加到冷气设备与暖气设备运转上,进行热水供给运转。即是说,以环状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单元、空调用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构成制冷剂流动的制冷循环,进一步,借助在压缩机与四通阀连接部分上进行热交换用的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制作热水,用热水供给用泵让该热水循环,构成热水供给用热水回路。并且,通过配置使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旁通的配管,在冷气设备与暖气设备运转时,使制冷剂流过该旁通配管,降低连接压缩机与四通阀部分的压力损失,防止制冷循环的效率降低,构成循环。
另外,在运行冷气设备与暖气设备运转的制冷循环中,为了提高性能特性,有如日本特开平10-325622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使用了喷气循环的技术。该喷气循环的循环构成是,使用两个节流装置,在两个节流装置中间设置气液分离器,将在此分离的吸热能力的无中间压力的气体制冷剂注入压缩机的气缸内,能改善冷气设备与暖气设备运转中的COP。
[专利文献1]
特开2001-2638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开平10-325622号公报
可是,关于不仅能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运转还可进行热水供给运转的制冷循环装置,人们对提高热水供给运转的热水供给温度或缩短加热时间的需求增大。
与之相对,一方面,关于专利文献1中的热水供给运转,由于制冷循环侧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及室内热交换器中的流动,致使的热水供给用的加热能力降低。即,在制冷剂沿着与冷气设备运转相同的方向流动时,由于从室外热交换器向室外大气散热,致使该部分的热水供给用的加热能力降低。另外,在制冷剂沿着与暖气设备运转相同的方向流动时,室内热交换器向室内散热,致使该部分的热水供给用的加热能力降低。进一步,在制冷循环侧,由于有通过室外热交换器及空调用热交换器两者的制冷剂流动的压力损失,导致压缩作功增加,性能降低。显然,没有充分考虑热水供给运转的热水供给温度或升温速度的提高的这些因素。
另一方面,关于专利文献2,在冷气设备与暖气设备运转方面,适于喷气循环并以提高性能(COP)为目的,不能成为实施热水供给的循环构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可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及热水供给运转,并谋求热水供给运转的热水供给温度或加热时间的缩短,同时,可以高效率进行各种运转。
另外,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及优点通过下述记载可以明了。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可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及热水供给运转的制冷循环,该制冷循环以环状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及室内热交换器,同时,顺次连接热水供给装置及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来自上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路通过第一流路切换装置分成两个制冷剂流路,把一个制冷剂流路连接于按上述四通阀、上述室外热交换器、上述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及上述室内热交换器的顺序相连的制冷剂回路上,把另一个制冷剂流路连接到按上述热水供给装置及上述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的顺序相连的制冷剂回路上,并且还通过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分成两个方向,连接在上述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的两侧。
另外,为完成上述目的以外的其他目的本发明的装置,通过下述记载可以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图2是图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不同实施例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不同实施例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不同实施例制冷循环装置的构成图。
[符号说明]
1是二级压缩机,2是低级侧压缩单元,3是高级侧压缩单元,4是第一流路切换阀,5是第二流路切换阀,6是四通阀,7是室外热交换器,8是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9、41是气液分离器,10是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1是喷射用阀,12是室内热交换器,13是第一室内热交换器,14是除湿用节流装置,15是第二室内热交换器,17是热水供给装置,18是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9是第一止回阀,20是第二止回阀,21、42是压力容器,22是第一插入管,23是第二插入管,24、43、44是突起板,25是喷管,30是室外风扇,31是室内风扇,32是热水温度传感器,33是室外温度传感器,51、54是第1二通阀,53是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5是第2二通阀,56、61是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图说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另外,在各实施例的图中相同符号表示相同部件或相当的部件。图中实线箭头、折断线箭头和单点划线箭头分别表示暖气设备、冷气设备和热水供给运转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
实施例1
首先,用图1及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制冷循环装置备有:进行冷气设备运转、暖气设备运转、循环加热除湿运转及热水供给运转的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装置具有由下述元件组成的制冷循环,这些元件包括:压缩机1、第一流路切换装置、四通阀6、室外热交换器7、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气液分离器9、喷射用阀11、除湿用节流装置14、室内热交换器12、热水供给装置17、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及第二流路切换装置。
以环状将压缩机1、四通阀6、室外热交换器7、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气液分离器9、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及室内热交换器12连接在一起,同时,顺次连接热水供给装置17和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构成该制冷循环。
另外,制冷循环装置备有室外风扇30、室内风扇31、热水温度传感器32、室外温度传感器33及控制装置70。
下面,具体说明各构成要素。压缩机1采用由低级侧压缩单元2和高级侧压缩单元3构成的二级压缩机构成。第一流路切换装置由把从压缩机1排出的气体制冷剂切换成两个方向的二通阀或流量调整阀构成的第一流路切换阀4和第二流路切换阀5组成。四通阀6连接在第一流路切换阀4上,可在图1实线所示的暖气设备侧流路与虚线表示的冷气设备侧流路之间切换。室外热交换器7设置成可与室外大气进行热交换的形式。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与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构成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
气液分离器9由压力容器21、插入到压力容器21内底面附近的第一插入管22和第二插入管23、以及设置在压力容器21内底面部分的突起板24构成。第一插入管22连接在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上,第二插入管23连接在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上。喷管25构成为将在压力容器21内分离的气体制冷剂注入压缩机1的结构。喷管25的一侧与压力容器的上部连通,另一侧连通到低级侧压缩单元2和高级侧压缩单元3之间。喷射用阀11设置在喷管25上,用来控制向压缩机1的喷射量。
室内热交换器12被分割成第一室内热交换器13及第二室内热交换器15。除湿用节流装置14设置在被分割成第一室内热交换器13与第二室内热交换器15之间,以在除湿运转时发挥节流作用的方式进行控制。
热水供给装置17内置有一侧连接在第二流路切换阀5上、另一侧连接在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上的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及通过该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加热的热水供给用热水部。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备有:让制冷剂从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侧向室外热交换器7侧与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之间的配管中流动(防止逆向流动)的第一止回阀19、以及让制冷剂从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侧向连接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与第一室内热交换器13的配管中流动(防止逆向流动)的第二止回阀20。
室外风扇30为了使室外大气与室外热交换器7进行热交换,设置成向室外热交换器7送风的形式。室内风扇31为了便于室内空气与室内热交换器12的热交换,设置成向室内热交换器12送风的形式。热水温度传感器32设置成测量热水供给装置17的热水温度的形式。室外温度传感器33设置成测量室外大气温度的形式。
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70,由遥控器71、热水温度传感器32、室外温度传感器33等输入信号,根据这些被输入的信号,控制压缩机1、第一流路切换阀4、第二流路切换阀5、四通阀6、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喷射用阀11、除湿用节流装置14、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室内风扇31及室外风扇30的动作。
在制冷循环装置中,通过控制装置70操作各阀及各节流装置等,可以进行下述不同的各种运转。
(冷气设备单独运行)
在进行冷气设备单独运行的场合,打开第一流路切换阀4,关闭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6切换到冷气设备侧的流路上,将第一、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10双方组合,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打开除湿用节流装置14。由此,制冷剂按照图1的折断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顺次流过第一流路切换阀4、四通阀6、成为冷凝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气液分离器9、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成为蒸发侧的室内热交换器12、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这时,通过由室内热交换器12吸热,由室外热交换器7散热,进行冷气设备运转。这里,由于关闭了第二流路切换阀5,热水供给装置17上就没有制冷剂流动,热水供给装置17不发挥作用。
另外,以气使液分离器9内的压力成为二级压缩机1的吸入压力与排出压力的中间压力的方式,让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和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节流,进一步打开喷射用阀。由此,构成把气液分离器9产生的气体制冷剂注入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与高级侧压缩单元3之间的喷气循环。由此,改善制冷循环装置的COP。
并且,由于在图1的C点的高压制冷剂流由第一止回阀19终止,因此,通过打开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可把热水供给装置17内连通到低压侧,可以抑制向热水供给装置17内的液体制冷剂的停滞。
(暖气设备单独运转)
在进行暖气设备单独运行的场合,打开第一流路切换阀4,关闭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6切换到暖气设备侧的流路上,将第一、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10双方组合,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打开除湿用节流装置14。由此,制冷剂按照图1的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顺次流过第一流路切换阀4、四通阀6、成为冷凝侧的室内热交换器12、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气液分离器9、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成为蒸发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这时,通过由室外热交换器7吸热,由室内热交换器12散热,进行暖气设备运转。这里,由于关闭了第二流路切换阀5,热水供给装置17上就没有制冷剂流动,热水供给装置17不发挥作用。
另外,以使气液分离器9内的压力成为二级压缩机1的吸入压力与排出压力的中间压力的方式,让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和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进行适当节流,进一步打开喷射用阀11。由此,构成把气液分离器9产生的气体制冷剂注入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与高级侧压缩单元3之间的喷气循环。由此,改善制冷循环装置的COP。
并且,由于在图1的D点的高压制冷剂流由第二止回阀20终止,通过打开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把热水供给装置17内连通到低压侧,可以抑制向热水供给装置17内的液体制冷剂的停滞。
(循环加热除湿单独运转)
在进行循环加热除湿单独运转的场合,打开第一流路切换阀4,关闭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切换到冷气设备一侧,将第一、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10打开,让除湿用节流装置14节流。由此,制冷剂按照与图1的冷气设备同样的折断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顺次流过第一流路切换阀4、四通阀6、成为冷凝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气液分离器9、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成为蒸发侧的第一室内热交换器13、除湿用节流装置14、成为蒸发侧的第二室内热交换器15、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这时,在室内侧,由第二室内热交换器15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的同时,由第一室内热交换器13加热,抑制相对室内空气的室温降低,可进行降低湿度的循环加热除湿运转。这里,通过控制室外风扇30的送风量或压缩机1的能力,就可以调节从室内单元吹出的空气温度或湿度。
并且,由于关闭了第二流路切换阀5,制冷剂不经过热水供给装置17内流动,热水供给装置17不发挥作用。再者,由于在该循环加热除湿运转中,气液分离器9内变成高压侧,因此,关闭喷射用阀11以使液体制冷剂不进入压缩机1中的方式运转。
另外,使用作为第二流路切换阀5的流量调整阀,稍微打开该阀的同时,打开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也有相当的制冷剂流向热水供给装置17,从而,可以抑制流向热水供给装置17内的液体制冷剂的停滞。
(热水供给单独运转)
在进行热水供给单独运行的场合,关闭第一流路切换阀4,打开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切换到暖气设备侧的流路,经过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8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由此,制冷剂按照图1单点划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顺次流过第二流路切换阀5、成为冷凝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成为蒸发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进行把室外热交换器7吸热的热经热水供给装置17散热的运转。
在这种场合,由于通过压缩机1仅经由散热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与吸热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之间进行循环,而不经过室内热交换器12循环,因此,可将室外热交换器吸热的全部热量用来加热热水供给装置17的水,效率良好地制作出热水。进一步,由于以二级压缩机作为压缩机使用,能实现热水的高温化及加热时间的缩短。特别在室外气温高时,能大幅度地改善作为蒸发侧的来自室外热交换器7的吸热能力,可进一步实现热水的高温化及加热时间的缩短。
此外,在热水供给单独运转的场合,由于能防止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的逆流,所以,可在关闭喷射用阀下运转。并且,通过打开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及除湿用节流装置14,使室内热交换器12及气液分离器9成为低压,因而,能抑制流向此处的液体制冷剂的停滞。
下面,说明混合运转。
(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在进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的场合,打开第一流路切换阀4及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6切换到冷气设备侧的流路上,将第一、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10双方组合,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打开除湿用节流装置14,经过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由此,制冷剂按照图1的折断线箭头及单点划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分为两个制冷剂流,其一是通过第一流路切换阀4,流过四通阀6、成为冷凝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气液分离器9、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的制冷剂流,其二是通过第二流路切换阀5,流过成为冷凝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第二止回阀20(由于B点为低压,C点为高压,所以制冷剂不经过第一止回阀19流动)的制冷剂流,之后,在图1的D点合流,进一步流过成为蒸发侧的室内热交换器12、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进行由室内热交换器12吸热、由室外热交换器7和热水供给装置17散热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另外,让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和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适当节流,使气液分离器9内的压力成为二级压缩机1的吸入压力与排出压力的中间压力,进一步打开喷射用阀11,由此构成把气液分离器9产生的气体制冷剂注入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与高级侧压缩单元3之间的喷气循环,进而可改善制冷循环装置的COP。
(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
在进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的场合,也有一种把冷气设备运转与热水供给运转混合的运转形式。即是说,关闭第一流路切换阀4,打开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6切换到冷气设备侧的流路上,经过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打开除湿用节流装置14。由此,制冷剂从图1的单点划线箭头开始按照折断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顺次从经过第二流路切换阀5、冷凝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第二止回阀20、蒸发侧的室内热交换器12、四通阀6流动,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进行由室内热交换器12吸热、由热水供给装置17散热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进一步,通过打开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及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可使室外热交换器7与气液分离器9变成低压,能抑制流向该处的液体制冷剂的停滞。另外,由于气液分离器9变成低压,因此,关闭喷射用阀11,制冷剂不会从压缩机1向气液分离器9逆向流动。
然而,该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与上述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相比,由于不从室外热交换器7向室外大气散热,在最初的热水供给装置17的热水温度低的场合,虽然热水供给装置17的加热能力大,但是,随着运转的经过,热水供给装置17内的热水温度变成室外温度以上时,与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相比,会增加输入。因而,如图1所示,安装有热水温度传感器32、室外温度传感器33,同时,进行冷气设备性能优先的运转或热水供给温度优先的运转。相对不同的各种运转,设定给定的温度T1、T2(T1<T2),在冷气设备性能优先的运转的场合,如果热水温度变成T1以上时,则从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切换到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在热水供给温度优先的运转的场合,如果热水温度变成T2以上时,从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切换到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暖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
在进行暖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的场合,打开第一流路切换阀4,也打开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切换到暖气设备侧的流路上,将第二、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8组合,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打开除湿用节流装置14,经过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制冷剂按照图1实线箭头及单点划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开始分流,分为通过从第一流路切换阀4并流过四通阀6、成为冷凝侧的室内热交换器12、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气液分离器9、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的制冷剂流;以及通过第二流路切换阀5并流过成为冷凝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第一止回阀19(由于B点为低压,C点为高压,因此,制冷剂不经过第二止回阀20流动)的制冷剂流。之后,在图1的C点合流,进一步流过成为蒸发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进行由室内热交换器12吸热、由室外热交换器7和热水供给装置17散热的暖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
另外,让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和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适当节流,使气液分离器9内的压力成为二级压缩机1的吸入压力与排出压力的中间压力,进一步打开喷射用阀11。由此,构成把气液分离器9产生的气体制冷剂注入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与高级侧压缩单元3之间的喷气循环,可改善制冷循环装置的COP。
此外,虽然在图1的实施例中,压缩机为二级压缩机,但是,取而代之,也可以用单级压缩机,在一个压缩室中进行喷射(图中未示)。即使这样,也可以进行到目前为止的图1的实施例所述的各种运转,得到同样的效果。在这种场合,虽然在降低输入或提高热水供给温度等方面稍逊一筹,但是,可降低成本。
[实施例2]
下面,根据图1及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相对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在热水供给运转时也能进行喷气。另外,图3相当于图1中的用双点划线围住的部分40,把图1中的第一止回阀19变换成第1二通阀51,在E点把第二止回阀20的流出侧连接到气液分离器9的第二插入管23上。
下面,结合参照图1,说明图3中的实施例的各种运转。
(热水供给单独运行)
在进行热水供给单独运行的场合,关闭第一流路切换阀4,打开第二流路切换阀5,关闭第1二通阀51,把四通阀6切换到暖气设备侧的流路上,让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与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节流,使气液分离器9变成压缩机1的排出压力与吸入压力之间的中间压力。由此,制冷剂按照图1及图3的单点划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顺次流过第二流路切换阀5、成为冷凝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气液分离器9、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成为蒸发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进行把室外热交换器7吸热的热经过热水供给装置17散热的热水供给单独运行。在该场合,由于制冷剂通过压缩机1只在散热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与吸热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之间进行循环,不经过室内热交换器12循环,所以,可以把室外热交换器吸热的全部热量用到热水供给装置17的水加热方面,可更有效地生成热水。
在图3中,由于气液分离器9内的压力成为中间压力,通过打开喷射用阀11,构成把气液分离器9产生的气体制冷剂注入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与高级侧压缩单元3之间的喷气循环。由此,改善制冷循环装置的COP。
并且,由于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及除湿用节流装置14打开,室内热交换器12与气液分离器9一样成为中间压力,可以抑制制冷剂液体在室内热交换器12中的停滞。
(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在进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的场合,关闭第1二通阀51,使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进行节流运转,将压力变成中间压力的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后面的气液分离器9内的压力。其他操作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结果,通过热水供给装置17时的制冷剂流,变为中间压力,并从第二插入管23经过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进一步节流,向室内热交换器12流动。另外,通过热水供给装置17的制冷剂流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由第一、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10节流,变成为中间压力,进入气液分离器9,将在此分离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喷射。结果,提高了COP,进行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
在进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的场合,关闭第一流路切换阀4,打开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6切换到冷气设备侧的流路上,打开除湿用节流装置14,打开第一、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10,并且使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进行节流、运转,把压力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由此,变成由热水供给装置17散热、室内热交换器12吸热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由于打开了第一、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10,所以,会引起室外热交换器7变成低压的状态,这样,可以抑制液体制冷剂向室外热交换器7的停滞。
另外,即使在进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的场合,由于不从室外热交换器7向室外大气散热,在最初的热水供给装置17的热水温度低的场合,与上述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相比,虽然热水供给装置17的加热能力大,但是,随着运转的经过,热水供给装置17内的热水温度变成室外温度以上时,与上述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相比,会增加输入。因而,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安装有热水温度传感器32、室外温度传感器33,同时,在冷气设备性能优先的运转的场合,如果热水温度变成T1以上,则从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切换到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在热水供给温度优先的运转的场合,如果热水温度变成T2(T1<T2)或T2以上,则从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切换到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其他运转)
在第二实施例中,相对上述以外运转的冷气设备单独运转、暖气设备单独运转、循环加热除湿单独运转、暖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各阀及各节流装置通过进行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制冷剂流动动作,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实施例3]
下面,用图1及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相对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是在热水供给运转时也能进行喷气的另一实施例。另外,图4相当于图1中的用双电划线围住的部分40。把图1中的第一止回阀19变换成第1二通阀51,气液分离器41由压力容器42、两个突起板43、44及第三插入管45构成,两个突起板43、44设置在压力容器42内的底面上;第三插入管45以尖端置于两个突起板43、44之间的形式配置在压力容器42内。并且,第二止回阀20流出侧的配管连接在第三插入管45上。其他部分与图1相同。图4的气液分离器41中,从第三插入管进入压力容器42内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喷射在两个突起板43、44之间,不会对第一插入管22及第二插入管23的下端产生大的影响,被分离成气体制冷剂和液体制冷剂。
下面,结合参照图1,说明图4中的实施例的各种运转。
(热水供给单独运行)
在进行热水供给单独运行的场合,关闭第一流路切换阀4,打开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切换到暖气设备侧的流路上,将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与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双方组合,将压力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由此,制冷剂按照图1及图4的单点划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顺次流过第二流路切换阀5、成为冷凝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气液分离器41、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成为蒸发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变成将由室外热交换器7吸热的热经过热水供给装置17散热的运转。在该场合,制冷剂通过压缩机1只在散热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与吸热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之间循环,不经过室内热交换器12循环,所以,可把室外热交换器吸热的全部热量用于热水供给装置17的水加热,可更有效地生成热水。
另外,在图4中,由于气液分离器41内的压力成为中间压力,通过打开喷射用阀11,构成把气液分离器41产生的气体制冷剂注入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与高级侧压缩单元3之间的喷气循环。由此,改善制冷循环装置的COP。
并且,由于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及除湿用节流装置14打开,室内热交换器12与气液分离器41一样成为中间压力,可以抑制液体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12中的停滞。
(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在进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的场合,关闭第1二通阀51,将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的节流量变成使其将压力节流到中间压力的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后面的气液分离器41内的压力,其他操作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结果,通过热水供给装置17的制冷剂流变为中间压力,通过第三插入管45进入气液分离器41内,在此将液体制冷剂和气体制冷剂分离,对气体制冷剂进行喷射。另外,通过热水供给装置17的制冷剂流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用第一、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10节流,变成中间压力,进入气液分离器41,将由此分离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1喷出。
从以上可以看出,该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可增加从通过热水供给装置17的制冷剂流喷射的量,成为更进一步提高了COP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
在进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的场合,关闭第2二通阀5,让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8和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10适当地节流,把气液分离器41的内部压力变为中间压力,并且把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的出口压力节流到气液分离器41内的压力,其他操作与图1的实施例同样。结果,通过热水供给装置17的制冷剂流变为中间压力后,通过第三插入管45进入气液分离器41内,在此将气体制冷剂分离,向压缩机1喷射,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可进一步提高制冷循环装置的COP。
另外,即使在进行该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的场合,由于不从室外热交换器7向室外大气散热,在最初的热水供给装置17的热水温度低的场合,与上述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相比,虽然热水供给装置17的加热能力大,但是,随着运转的经过,热水供给装置17内的热水温度变成室外温度以上时,与上述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相比,会增加输入。因而,跟第一实施例同样,安装有热水温度传感器32、室外温度传感器33,在冷气设备性能优先的运转的场合,如果热水温度变成T1以上时,则从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切换到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在热水供给温度优先的运转的场合,如果热水温度变成T2(T1<T2)或T2以上时,则从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切换到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其他运转)
在第三实施例中,对于上述以外运转的冷气设备单独运转、暖气设备单独运转、循环加热除湿单独运转、暖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来说,通过让各阀及各节流装置动作,制冷剂流按照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方式流动,能获得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实施例4]
下面,根据图1及图5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该第四实施例不象第一实施例那样进行喷气,拆除图1中的气液分离器9、喷出管25及喷射用阀11,并变成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为一个的循环。53是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第二止回阀20的流出侧与连接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和第一室内热交换器13用的配管在F点相连。
下面,结合参照图1,说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各种运转。
(冷气设备单独运行)
在进行冷气设备单独运行的场合,打开第一流路切换阀4,关闭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6切换到冷气设备侧的流路上,使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节流,将压力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打开除湿用节流装置14。借此,制冷剂按照折断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顺次流过第一流路切换阀4、四通阀6、成为冷凝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成为蒸发侧的室内热交换器12、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进行由室内热交换器12吸热、由室外热交换器7散热的冷气设备运转。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关闭了第二流路切换阀5,因此,制冷剂不经过热水供给装置17流动,热水供给装置17不发挥作用。并且,通过打开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热水供给装置17通过第二止回阀20将制冷剂导引到低压的压缩机吸入侧,可以抑制液体制冷剂向热水供给装置17内的停滞。
(暖气设备单独运转)
在进行暖气设备单独运行的场合,打开第一流路切换阀4,关闭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6切换到暖气设备侧的流路上,让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节流,打开除湿用节流装置14。由此,制冷剂按照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顺次流过第一流路切换阀4、四通阀6、成为冷凝侧的室内热交换器12、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成为蒸发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进行由室外热交换器7吸热、由室内热交换器12散热的暖气设备运转。在该场合下,由于关闭了第二流路切换阀5,所以,制冷剂不在热水供给装置17中流动,热水供给装置17不发挥作用。并且,通过打开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热水供给装置17通过第一止回阀19把制冷剂导引到低压压缩机吸入侧,可以抑制液体制冷剂在热水供给装置17内的停滞。
(循环加热除湿单独运转)
在进行循环加热除湿单独运转的场合,打开第一流路切换阀4,关闭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6切换到冷气设备侧的流路上,将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打开,让除湿用节流装置14节流。由此,制冷剂按照与冷气设备同样的折断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顺次流过第一流路切换阀4、四通阀6、成为冷凝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成为蒸发侧的第一室内热交换器13、除湿用节流装置14、成为蒸发侧的第二室内热交换器15、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在室内侧,由第二室内热交换器15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的同时,由第一室内热交换器13加热,抑制相对室内空气的室温降低,只进行降低湿度的循环加热除湿运转。进一步,相对从室内单元吹出的空气,控制室外风扇30的送风量或压缩机1的能力,就可以调节温度或湿度。并且,由于关闭了第二流路切换阀5,所以制冷剂不经过热水供给装置17内流动,热水供给装置17不发挥作用。
另外,在这种场合,使用作为第二流路切换阀5的流量调整阀,稍微打开该阀的同时,打开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可以抑制向热水供给装置17内的液体制冷剂的停滞。
(热水供给单独运转)
在进行热水供给单独运行的场合,关闭第一流路切换阀4,打开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切换到暖气设备侧的流路上,让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节流,将压力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由此,制冷剂按照单点划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顺次流过第二流路切换阀5、成为冷凝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成为蒸发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成为将室外热交换器7吸热的热由热水供给装置17散热的运转。在这种场合,由于制冷剂通过压缩机1在散热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与吸热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之间进行循环,而室内热交换器12不循环,可将室外热交换器吸热的全部热量用于热水供给装置17的水加热,有效地生成热水。
通过打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及除湿用节流装置14,把室内热交换器12的内部导引到低压,因而,能抑制液体制冷剂流向室内热交换器12的停滞。
(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在进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的场合,打开第一流路切换阀4,也打开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6切换到冷气设备侧的流路上,将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及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双方组合在一起,把压力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打开除湿用节流装置14。由此,制冷剂按照折断线箭头及单点划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分流,分为通过从第一流路切换阀4并流过四通阀6、成为冷凝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的制冷剂流;以及通过第二流路切换阀5并流过成为冷凝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第二止回阀20(由于B点为低压,C点为高压,因此,制冷剂不经过第一止回阀19流动)的制冷剂流。之后,在图1的F点合流,进一步流过成为蒸发侧的室内热交换器12、四通阀6,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进行由室内热交换器12吸热、由室外热交换器7和热水供给装置17散热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
在进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的场合,也有一种冷气设备运转与热水供给运转混合的运转形式,即是说,关闭第一流路切换阀4,打开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6切换到冷气设备侧的流路上,使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节流,将压力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打开除湿用节流装置14。由此,制冷剂从单点划线箭头开始按照折断线箭头所示的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开始,顺次流过第二流路切换阀5、冷凝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第二止回阀20、蒸发侧的室内热交换器12、四通阀6流动,最后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进行由室内热交换器12吸热、由热水供给装置17散热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进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打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使室外热交换器7变成低压,能抑制液体制冷剂在该处的停滞。
另外,在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的场合,由于不从室外热交换器7向室外大气散热,在最初的热水供给装置17的热水温度低的场合,该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与上述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相比,虽然热水供给装置17的加热能力大,但是,随着运转的经过,热水供给装置17内的热水温度变成室外温度以上时,与上述的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相比,会增加输入。因此,和第一实施例同样,安装有热水温度传感器32、室外温度传感器33,同时,在冷气设备性能优先的运转的场合,如果热水温度变成T1以上时,从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切换到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在热水供给温度优先的运转的场合,如果热水温度变成T2(T1<T2)或T2以上时,从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切换到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
(暖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
在进行暖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的场合,打开第一流路切换阀4,也打开第二流路切换阀5,把四通阀6切换到暖气设备侧的流路上,让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和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都节流,把压力从冷凝压力节流到蒸发压力,打开除湿用节流装置14。制冷剂按照实线箭头和单点划线箭头所示方式,从二级压缩机1的高级侧压缩单元3开始分流,分为通过第一流路切换阀4、流经四通阀6、成为冷凝侧的室内热交换器12、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53的制冷剂流;及通过第二流路切换阀5、流过成为冷凝侧的热水供给装置17、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第一止回阀19(由于B点为低压,F点为高压,因此制冷剂不经过第二止回阀20流动)的制冷剂流。之后,在C点合流,进一步流过成为蒸发侧的室外热交换器7、四通阀6,到达二级压缩机1的低级侧压缩单元2。由此,进行由室内热交换器12吸热、由室外热交换器7和热水供给装置17散热的暖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
此外,虽然图5实施例中的压缩机为二级压缩机,但是,取而代之,也可以用单级压缩机(图中未示)。即使这样,也可以进行由图5的实施例所述的各种运转,得到同样的效果。在这种场合,虽然在降低输入或热水供给给温度的提高等方面稍逊一筹,但可以降低成本。
[再一实施例]
图6是图1到5的双点划线部分50的再一实施例。代替第一止回阀19、第二止回阀20,可以分别设置第1二通阀54及第2二通阀55。即使在该实施例中,按照使图1到5的第一止回阀19或第二止回阀20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式,切换二通阀54、55,或者,按照和图3及图4的第1二通阀51一样的方式操作第1二通阀54,进行从第一到第四实施例相同的各种运转,能得到同样的效果。进一步,由于把第一止回阀19、第二止回阀20分别变换成第1二通阀54及第2二通阀55,因此,可切实地进行制冷剂流路的切换操作。
图7是图1到5的双点划线部分50的再一实施例。代替第一止回阀19或者第1二通阀51及第二止回阀20,也可以设置三通阀56。即使在该实施例中,依然可通过三通阀56的流路切换,按照与第一到第四实施例的第一止回阀19或第1二通阀51及第二止回阀20的制冷剂流方向相同的方式,切换制冷剂流路,进行与第一到第四实施例相同的各种运转,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利用三通阀56可切实地进行制冷剂流路的切换操作。
图8是图1到5的双点划线部分60的再一实施例。代替作为第一流路切换装置的第一流路切换阀4及第二流路切换阀5,也可以设置三通阀61。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通过用三通阀61把来自压缩机的制冷剂流切换到四通阀6侧或热水供给装置17侧,虽然不能进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及暖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但是,与图1到图5的实施例同样,能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循环加热除湿、热水供给的各种单独运转,且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再进一步,在第一到第四实施例中,由于没有必要让热水供给装置17的控制为高精度的控制,因此,可以作为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可使用毛细管管子(图中省略),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及第三实施例中,打开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虽然不能进行把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18的出口节流到中间压力的控制运转,但是,可以进行除此之外的同样的运转,且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至此,在图1及图5中,也可以用室内热交换器12夹持除湿用节流装置14,不分为第一室内热交换器13和第二室内热交换器15,使用一个热交换器,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能进行循环加热除湿运转,但是,通过图1至图8的各阀或各节流装置同样的操作,可进行冷气设备单独、暖气设备单独、热水供给单独、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的运转,且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但是,考虑到到此说明的作为热水供给用途的各种用途,例如把热水使用到澡堂或向厨房供给热水及地面采暖。对于这些各种热水用途,与图1到图8的同样地操作各阀或各节流装置,能实现同样的效果。在地面采暖的情况下,与向澡堂或厨房的热水供给相比,热水温度较低的情况相对较多,最好加热能力小一些。那么,在进行冷气设备·地面采暖混合运转的场合,在冷气设备运转中,可让制冷·除湿的空气通过地面采暖进行加热,特别是,可进行不让地面层的地板构造过冷的舒适(除湿)运转。从而,在冷气设备·地面采暖混合运转的场合,在图1及图5中,拆除除湿用节流装置14,把室内热交换器12作为一个热交换器,就可不会过冷的舒适(除湿)运转。
此外,图1到图8说明的制冷循环可以适用于使用各种单一的制冷剂或混合制冷剂的制冷循环,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如上述,根据上述的实施例,采用了这样的制冷循环,把从压缩机出来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流露切换装置分为运行空调的循环和运行热水供给的循环,进一步把运行热水供给的循环的一端通过第二流路切换装置连接到运行空调的循环上,因此,能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热水供给单独运转及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暖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等的各种运转,通过一种比较简单的制冷循环的构成,可满足各种要求。另外,特别是在热水供给单独运转中,不通过室内热交换器,就能把用室外热交换器汲取的全部热量用于热水供给装置加热方面,可缩短高温热水或加热时间。
另外,由于压缩机使用了二级压缩机,因此,能够实现冷气设备·暖气设备运转的高效率化或热水供给运转时的更高温化·加热时间的缩短。
还有,若采用把空调循环侧的节流装置设置为两个、在两者之间设置有气液分离器的循环构成,则采用把来自该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制冷剂喷射到单热压缩机或二级压缩机的循环构成,因此,可更进一步实现冷气设备·暖气设备运转的高效率化或热水供给运转时的高温化·加热时间的缩短。
更进一步,由于用除湿用节流装置把室内热交换器分割成两个室内热交换器,因而,可在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除湿的同时进行加热,不会过冷,可进行舒适的除湿运转。
如上述实施例所说明的,根据本发明,可分别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及热水供给的运转,实现热水供给运转的热水温度或加热时间的缩短,同时,能得到可高效率地运转的制冷循环装置。

Claims (14)

1.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以环状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及室内热交换器,同时,顺次连接热水供给装置及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可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及热水供给运转的制冷循环;
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路通过第一流路切换装置分成两个制冷剂流路;
一个制冷剂流路连接到按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及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顺序相连的制冷剂回路上;
另一个制冷剂流路连接到按所述热水供给装置及所述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的顺序相连的制冷剂回路上,并且还通过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分成两个方向,连接在所述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的两侧。
2.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以环状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第一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气液分离器、第二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及室内热交换器,同时,顺次连接热水供给装置及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可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及热水供给运转的制冷循环;
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路通过第一流路切换装置分成两个制冷剂流路;
一个制冷剂流路连接到按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及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顺序相连的制冷剂回路上;
另一个制冷剂流路连接到按所述热水供给装置及所述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的顺序相连的制冷剂回路上,并且还通过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分成两个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的室外热交换器侧与所述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的室内热交换器侧;
还设置有从所述气液分离器向所述压缩机喷射气体制冷剂的制冷剂流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在分为两个方向的各个制冷剂流路上,设置有使制冷剂可从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侧流动、而在相反方向不能流动的第一止回阀;及使制冷剂可从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侧流动、而在相反方向不能流动的第二止回阀。
4.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以环状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第一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气液分离器、第二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及室内热交换器,同时,顺次连接热水供给装置及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可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及热水供给运转的制冷循环;
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路通过第一流路切换装置分成两个制冷剂流路;
一个制冷剂流路连接到按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及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顺序相连的制冷剂回路上;
另一个制冷剂流路连接到按所述热水供给装置及所述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的顺序相连的制冷剂回路上,并且还通过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分成两个方向,其中一方与连接室外热交换器和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的配管相连,另一方与连接气液分离器与第二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的配管相连;
还设置有从所述气液分离器向所述压缩机喷射气体制冷剂的制冷剂流路。
5.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以环状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第一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气液分离器、第二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及室内热交换器,同时,顺次连接热水供给装置及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可进行冷气设备、暖气设备及热水供给运转的制冷循环;
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路通过第一流路切换装置分成两个制冷剂流路;
一个制冷剂流路连接到按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冷暖气设备运转用节流装置及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顺序相连的制冷剂回路上;
另一个制冷剂流路连接到按所述热水供给装置及所述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的顺序相连的制冷剂回路上,并且还通过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分成两个方向,其中一方与连接室外热交换器和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的配管相连,另一方与向气液分离器内的插入管相连;
还设置有从所述气液分离器向所述压缩机喷射气体制冷剂的制冷剂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流路切换装置包括二通阀和使制冷剂可从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侧流动、而在相反方向不能流动的止回阀,所述二通阀设置在从所述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连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与第一冷暖气设备用节流装置的配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缩机是由低级侧压缩单元与高级侧压缩单元构成的二级压缩机。
8.根据权利要求2、4~6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压缩机是由低级侧压缩单元与高级侧压缩单元构成的二级压缩机,从所述气液分离器向所述压缩机喷射气体制冷剂的制冷剂流路,设置成把低级侧压缩单元与高级侧压缩单元连通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分割成两个室内热交换器,在所述被分割的室内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除湿运转时发挥节流作用的除湿用节流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热水供给运转具有热水供给单独运转,该热水供给单独运转是,切换所述第一流路切换装置,使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到热水供给装置侧而不流到四通阀侧,把所述四通阀切换到暖气设备侧流路,使所述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节流、运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和冷气设备运转,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是,切换第一流路切换装置,让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到热水供给装置侧而不流到四通阀侧,把所述四通阀切换到冷气设备侧流路,使所述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节流,把所述热水供给装置作为冷凝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所述冷气设备运转是,切换第一流路切换装置,使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到四通阀侧而不流到热水供给装置侧,将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将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设定相对于冷气设备性能优先运转的给定热水温度或相对热水供给温度优先运转的给定热水温度,在冷气设备优先运转的情况下,如果热水温度为相对于冷气设备优先运转的给定热水温度,或者,如果在热水供给温度优先运转的情况下热水温度为相对热水供给温度优先运转的给定热水温度,则从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切换到冷气设备运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和冷气设备运转,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具有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所述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2是,切换第一流路切换装置,让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到热水供给装置侧而不流到四通阀侧,把所述四通阀切换到冷气设备侧流路,让所述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节流,把所述热水供给装置作为冷凝器、把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所述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1是,切换第一流路切换装置,让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向热水供给装置侧及四通阀侧的双方上,把所述四通阀切换到冷气设备侧流路,让所述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节流,借此,把所述热水供给装置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把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所述冷气设备运转是,切换所述第一流路切换装置,让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到四通阀侧而不流到热水供给装置侧,将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将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使用。
14.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备有通过管路连接压缩机、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节流装置及室内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其特征是,包括热水供给用制冷剂回路和流路切换装置,所述热水供给用制冷剂回路具有导入来自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对水进行加热用的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以及通过管路串联连接到该热水供给用热交换器上的热水供给用节流装置;所述流路切换装置为了进行冷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及暖气设备·热水供给混合运转,在把该热水供给用制冷剂回路连接到所述制冷循环上时,构成使作为散热器的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或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不被串联连接到所述热水供给用制冷剂回路上的制冷剂流路。
CNB2004100080712A 2003-03-11 2004-03-09 制冷循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22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64498A JP4287677B2 (ja) 2003-03-11 2003-03-11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064498/2003 2003-03-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30592A true CN1530592A (zh) 2004-09-22
CN1302239C CN1302239C (zh) 2007-02-28

Family

ID=33125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807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2239C (zh) 2003-03-11 2004-03-09 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287677B2 (zh)
KR (1) KR100574717B1 (zh)
CN (1) CN1302239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5510B (zh) * 2009-03-31 2014-05-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
CN111373216A (zh) * 2018-09-26 2020-07-03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热水供给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37710B2 (en) * 2005-08-22 2011-10-18 Emerson Climate Technologies, Inc. Compressor with vapor injection system
JP2009293899A (ja) * 2008-06-09 2009-12-17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JP5334554B2 (ja) * 2008-12-15 2013-1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5377041B2 (ja) * 2009-04-09 2013-12-2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EP2716998B1 (en) * 2011-05-23 2021-01-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04246395B (zh) * 2012-03-15 2016-08-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制冷循环装置
JP5990972B2 (ja) * 2012-03-28 2016-09-1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CN107084548A (zh) * 2017-06-08 2017-08-22 任宇彤 带热水功能的冷暖两用空调系统
CN113465220A (zh) * 2021-07-06 2021-10-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69968A (ja) * 1988-12-21 1990-06-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ヒートポンプ式冷暖房給湯装置
JP2543182B2 (ja) * 1989-04-28 1996-10-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冷暖給湯システム
CN2560906Y (zh) * 2002-07-10 2003-07-16 海尔集团公司 电冰箱运行参数设定、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65510B (zh) * 2009-03-31 2014-05-1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热水供给复合系统
CN111373216A (zh) * 2018-09-26 2020-07-03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热水供给装置
CN111373216B (zh) * 2018-09-26 2022-01-18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气调节热水供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2239C (zh) 2007-02-28
KR100574717B1 (ko) 2006-04-28
JP2004271105A (ja) 2004-09-30
JP4287677B2 (ja) 2009-07-01
KR20040081323A (ko) 2004-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6229C (zh) 具有除霜设备的复式空调器
CN1170098C (zh) 燃气热泵式空调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1265136C (zh) 具有冷却功能的热泵式热水供应系统
CN101065623A (zh) 空调装置
CN1255652C (zh) 多型空调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302239C (zh) 制冷循环装置
CN1179173C (zh) 多方式燃气热泵式空调装置
CN1212497C (zh) 冷冻装置
CN1910409A (zh) 空调装置
CN1993587A (zh) 一拖多型空调装置
CN1738995A (zh) 制冷装置
CN1782612A (zh) 带导流套筒换热器储水箱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CN1842683A (zh) 冷冻装置
CN1906452A (zh) 空调裝置
CN1957211A (zh) 发动机热泵
CN1916535A (zh) 喷射器循环装置
CN1318145A (zh) 制冷装置
CN1795354A (zh) 冷冻装置
CN1294672A (zh) 制冷装置
CN1782620A (zh) 制冷/制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940407A (zh) 冷冻系统
CN103836837B (zh) 一种双模式复合的热泵机组以及控制方法
CN1837690A (zh) 发动机驱动式空气调节机
CN105402920B (zh) 冷水机组
CN104697229B (zh) 热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HITACHI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ppliances, Inc.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18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 K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ppliances,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JOHNSON CONTROLS AIR CONDITIONING, Inc.

Address before: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Johnson Controls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technology (Hong Kong)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