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28151A - 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28151A CN1528151A CNA2003101112538A CN200310111253A CN1528151A CN 1528151 A CN1528151 A CN 1528151A CN A2003101112538 A CNA2003101112538 A CN A2003101112538A CN 200310111253 A CN200310111253 A CN 200310111253A CN 1528151 A CN1528151 A CN 152815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ckroach
- colloid
- concentration
- water
- vir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及制备方法,该胶饵由蟑螂病毒、蟑螂信息素、淀粉、胶体、矿脂或玉米糖浆、水构成。其步骤是首先用热水将淀粉搅拌成糊状;第二是加入水溶好的胶体继续搅拌;第三是在胶体中加入矿脂或玉米糖浆;第四是胶体冷却;第五是在冷却后的胶体中加入蟑螂病毒和蟑螂信息素即可。本发明工艺简便、成本低廉、灭蟑持续时间长、效力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灭杀蟑螂胶饵,更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同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生物灭蟑胶饵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蟑螂是防治难度大的城市卫生害虫。其危害已超过苍蝇、蚊子、老鼠,成为卫生四害之首。它携带多种病原体,活动于饭店、宾馆、仓库、交通工具及千家万户,是世界性的卫生和仓库储存害虫。蟑螂不仅威胁人类健康,还降低粮油食品品质,破坏书籍、衣物,造成仪器、仪表、计算机故障,安全有效防治蟑螂是急待解决的国际性课题。
目前国内外防治蟑螂,主要使用各种化学农药喷杀和毒杀。有些甚至是明令禁止的剧毒农药。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蟑螂产生的三个问题是:①环境污染,化学药物的残留,积累和不易降解,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带来诸多问题。②多年重复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化学杀虫剂,包括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氟氰菊酯等,已使蟑螂产生了很强的抗药性。用药浓度不断升高,防治效果却日渐降低,只有再次提高药物浓度,后果严重。③蟑螂活动地点往往是人类生活、起居、食物存放场所,使用化学农药杀灭蟑螂带来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系列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蟑螂病毒杀灭蟑螂的生物灭蟑胶饵。该胶饵配置合理、引诱力强、效力高、持续效果好,灭杀蟑螂能够达到100%。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生物灭蟑胶饵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以下措施:
申请者1990年在中国武汉分离了蟑螂非包涵体细小病毒,并进行了形态结构、核酸性质、结构多肽、血清学、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组织病理、安全性测定、毒力测定、病毒衣壳三维重构等系统研究,将其命名为黑胸大蠊浓核病毒(Periplaneta fuliginosa Densovirus,PfDNV),这是国内外第一个正式分类鉴定的蟑螂病毒。PfDNV为典型的球状二十面体病毒粒子,以烟草花叶病毒作为内标测得其直径为22nm。经甲醛处理过的PfDNV病毒粒子其最大光吸收值偏移到263nm波长处且较260nm的光吸收值明显增加,这是单链核酸的特征。在高盐浓度条件下提取PfDNV-DNA,以λDNA/HindIII片段为标准,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测得其分子量为5.5kb,经蛋白质单分子膜展层后,在电镜下,DNA呈线状分子,其长度为1.8μm,相当于3.6×106Dalton。PfDNV的结构多肽经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共有5种结构多肽,分子量分别为105KD、82KD、79KD、56KD和52KD。其分子量与目前所报告的昆虫DNV略有不同,但存在病毒多肽以两个双带分布的特征。以SPF化豚鼠制备PfDNV抗血清,Western印迹反应证实PfDNV抗血清能够与PfDNV的5条结构多肽带产生反应。通过琼脂板免疫双扩散反应,证实PfDNV与代表性的昆虫浓核病毒BmDNV1、BmDNV2之间没有相关性。病毒基因组全核苷酸序列5454nt。已经全部测定并在国际基因库中登录注册(Genbank,AF192260)。其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中(A+T)%含量为67.87%,(G+C)%含量为38.13%。基因组两末端均存在具有相同核苷酸序列组成的122nt.回文序列,形成典型的发卡结构。但未见有“Y”型或“T”型结构。基因组共有7个ORF,其中正链有4个开放阅读框,负链有3个开放阅读框。正负链上的ORF都集中在DNA链的5端一侧,并且有基因重叠现象。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像重构方法测定了黑胸大蠊浓核病毒的三维结构,分辨率2.3nm。PfDNV衣壳由60个蛋白亚基按病毒衣壳三角剖分数T=1的对称二十面体结构排列。生物回感实验证明,这种病毒对蟑螂具有很强的毒力。安全实验证实,该病毒对鱼类、鸟类及家禽均无毒性、致病性和刺激性。本病毒于2000年4月13日送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用于专利程序的培养物保藏,保藏编号:CCTCC NO:V200003.
从蟑螂饲养容器、蟑螂粪便,蟑螂栖息纸中用二氯甲烷、甲醇提取的蜚蠊酮对蟑螂有很强的引诱活性。人工合成的顺9-二十三碳烯[(Z)-9-Tricosene]与美洲大蠊信息素蜚蠊酮-B(Periplanone-B)和黑胸大蠊信息素蜚蠊酮-D(Periplanone-D)具有十分相似的诱集蟑螂效果。它们的结构式分别如下:
蜚蠊酮-B 蜚蠊酮-D
顺9-二十三碳烯
本发明提出将蟑螂病毒和蟑螂信息素相结合,所述信息素为:蜚蠊酮-B(Periplanone-B)、蜚蠊酮-D(Periplanone-D)、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和29-羟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和人工合成蟑螂引诱剂顺9-二十三碳烯[((z)-9-Tricosene)]。根据本发明,上述系统中信息素用来诱引蟑螂,蟑螂病毒则用来感染蟑螂使其发病并传播给其它蟑螂,形成一种诱引力强的生物杀灭蟑螂技术。并可形成不同剂型的杀灭蟑螂产品。加上其它蟑螂病原微生物及衍生物可使蟑螂发病进程加快。
本发明中,蟑螂病毒可通过人工饲养蟑螂,人工感染病毒并从蟑螂中回收病毒颗粒而获得。亦可用含蟑螂病毒全基因组的重组质粒转染蟑螂后得到。病毒可通过差异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途径分离提纯。蟑螂信息素可从蟑螂虫体,蟑螂粪便和蟑螂栖息纸中用二氯甲烷,甲醇溶解后蒸馏提取。也可以从人工饲养蟑螂容器中冷捕法收集。顺9-二十三碳烯可采用碳链增长法合成亦可从植物油中提取。
用蟑螂病毒和蟑螂信息素混合后混入淀粉、胶体、矿脂或玉米糖浆、水即构成能够引诱并杀灭蟑螂的灭蟑胶饵。在组合物中,蟑螂病毒量保持在1×103/g,蟑螂信息素含量保持在0.2%即可产生有效地控制蟑螂效果。胶饵中浓度为6×104/ml的病毒含量为0.2-0.5%、浓度为100%的蟑螂信息素占0.2-0.5%(蟑螂信息素可以为蜚蠊酮-B(Periplanone-B)、蜚蠊酮-D(Periplanone-D)、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和29-羟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人工合成蟑螂引诱剂顺9-二十三碳烯[((z)-9-Tricosene)]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三种的混合)、淀粉(小麦粉、玉米粉)为20%-22%、胶体(黄原胶、鹿角菜、琼脂)为2-3%、矿脂(凡士林)或玉米糖浆为30-32%、水为44-46%配制而成。填充剂(淀粉、胶体、矿脂、玉米糖浆、水)的作用优先考虑的是稀释病毒及蟑螂信息素,并保持制剂一定的湿度(70-80%),以利蟑螂的取食和病毒的感染。配制时其步骤如下:首先用95-100℃水快速将淀粉均匀搅成糊状;其次加入提前用水溶好的胶体继续搅拌;第三是在胶体中加入矿脂或玉米糖浆混合均匀;第四是使整个胶体冷却、温度控制在20-25℃;第五是在冷却后的胶体中加入蟑螂病毒和蟑螂信息素,搅拌均匀即可。
本生物灭蟑饵剂具有很好的灭蟑效力。施放后2-8天即可达到控制的效果,二周杀灭率为100%,施药后4-8周杀灭率仍为100%,说明胶饵作用较快而持久,具有持续杀灭效果。更加上其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
本发明提出的生物防治蟑螂胶饵可应用于食堂、饭店、宾馆、仓库、办公楼、仪器工作站、车船飞机以及千家万户防治蟑螂。是替代用化学农药防治蟑螂的最佳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配比是:
含量0.2%、浓度为6×104/ml的蟑螂病毒,含量0.2%、浓度为100%的蜚蠊酮-B(Periplanone-B),小麦淀粉20.6%、黄原胶2%、凡士林31%、水为46%进行配制,形成的产品供蟑螂取食感染使其死亡。其制备步骤是,首先将小麦淀粉用100℃水均匀搅拌成糊状,其次加入提前一天用水溶好的黄原胶,再加凡士林搅拌均匀。冷却至20-25℃后加入蟑螂病毒和蟑螂信息素即可形成产品。
实施例2
含量0.3%、浓度为6×104/ml的蟑螂病毒,含量0.3%、浓度为100%的蜚蠊酮-D(Periplanone-D),玉米粉22%,鹿角菜3%,玉米糖浆30.4%,水为44%进行配制,形成的产品引诱蟑螂取食使其死亡。配制的程序为鹿角菜与H2O加热到95℃,加入玉米粉、玉米糖浆,冷却后加入蟑螂病毒和蟑螂信息素即可形成产品。其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含量0.4%、浓度为6×104/ml的蟑螂病毒,含量0.4%、浓度为100%的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和29-羟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玉米粉20.2%,琼脂3%,凡士林32%,水为44%进行配制,配制成的胶饵能够引诱和杀灭蟑螂。配制的实施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含量0.5%、浓度为6×104/ml的蟑螂病毒,含量0.5%、浓度为100%的顺9-二十三碳烯[((z)-9-Tricosene)],小麦粉21%,琼脂2%,凡士林31%,水为45%进行配制,混合而成的胶状饵剂能够引诱杀灭蟑螂。实施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含量0.2%、浓度为6×104/ml的蟑螂病毒,含量0.45%、浓度为100%的蜚蠊酮-B(Periplanone-B)和蜚蠊酮-D(Periplanone-D)及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和29-羟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小麦淀粉20.6%、黄原胶2%、凡士林31%、水为45.75%进行配制,形成的产品供蟑螂取食感染使其死亡。实施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Claims (7)
1.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它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胶饵:
浓度为6×104/ml的蟑螂病毒 0.2-0.5%
浓度为100%的蟑螂信息素 0.2-0.5%
淀粉 20-22%
胶体 2-3%
凡士林或玉米糖浆 30-32%
水 44-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其特征是:
浓度为6×104/ml的蟑螂病毒 0.2%
浓度为100%的蜚蠊酮-B 0.2%
淀粉 20.6%
胶体 2%
凡士林 31%
水 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其特征是:
浓度为6×104/ml的蟑螂病毒 0.3%
浓度为100%的蜚蠊酮-D 0.3%
淀粉 22%
胶体 3%
玉米糖浆 30.4%
水 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其特征是:
浓度为6×104/ml的蟑螂病毒 0.4%
浓度为100%的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
和29-羟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 0.4%
淀粉 20.2%
胶体 3%
凡士林 32%
水 4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其特征是:
浓度为6×104/ml的蟑螂病毒 0.5%
浓度为100%的顺9-二十三碳烯 0.5%
淀粉 21%
胶体 2%
凡士林 31%
水 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其特征是:
浓度为6×104/ml的蟑螂病毒 0.2%
浓度为100%的蜚蠊酮-B和蜚蠊酮-D及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和
29-羟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 0.45%
淀粉 20.6%
胶体 2%
凡士林 31%
水 45.75%
7.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灭蟑胶饵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
A用95-100℃水将淀粉均匀搅成糊状;
B加入水溶好的胶体继续搅拌;
C在胶体中加入矿脂或玉米糖浆,混合均匀;
D胶体冷却,温度控制在20-25℃;
E在冷却后的胶体中加入蟑螂病毒和蟑螂信息素。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3101112538A CN1528151A (zh) | 2003-10-21 | 2003-10-21 | 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3101112538A CN1528151A (zh) | 2003-10-21 | 2003-10-21 | 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28151A true CN1528151A (zh) | 2004-09-15 |
Family
ID=34304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3101112538A Pending CN1528151A (zh) | 2003-10-21 | 2003-10-21 | 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528151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37123A1 (fr) * | 2006-09-29 | 2008-04-03 | Green Life Laboratory Limited | Densovirus periplanata fuliginosa recombinant et utilisation correspondante |
CN102499263A (zh) * | 2011-11-04 | 2012-06-20 | 马晓光 | 一种信息素蟑螂诱剂 |
CN103518714A (zh) * | 2013-09-13 | 2014-01-22 |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粘式捕蟑屋的引诱剂及其使用方法 |
CN103621516A (zh) * | 2013-12-11 | 2014-03-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一种引诱德国小蠊的活性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734155A (zh) * | 2013-12-27 | 2014-04-23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杀蟑胶饵 |
CN107432285A (zh) * | 2016-05-26 | 2017-12-05 | 武汉市拜乐卫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蟑螂病毒的杀蟑饵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7912450A (zh) * | 2017-11-30 | 2018-04-17 |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蟑螂引诱剂及其用途 |
CN111226971A (zh) * | 2020-03-03 | 2020-06-05 |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型杀蟑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
2003
- 2003-10-21 CN CNA2003101112538A patent/CN152815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37123A1 (fr) * | 2006-09-29 | 2008-04-03 | Green Life Laboratory Limited | Densovirus periplanata fuliginosa recombinant et utilisation correspondante |
CN102499263A (zh) * | 2011-11-04 | 2012-06-20 | 马晓光 | 一种信息素蟑螂诱剂 |
CN103518714A (zh) * | 2013-09-13 | 2014-01-22 |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粘式捕蟑屋的引诱剂及其使用方法 |
CN103621516A (zh) * | 2013-12-11 | 2014-03-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一种引诱德国小蠊的活性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621516B (zh) * | 2013-12-11 | 2016-03-1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一种引诱德国小蠊的活性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734155A (zh) * | 2013-12-27 | 2014-04-23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杀蟑胶饵 |
CN103734155B (zh) * | 2013-12-27 | 2015-10-28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杀蟑胶饵 |
CN107432285A (zh) * | 2016-05-26 | 2017-12-05 | 武汉市拜乐卫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蟑螂病毒的杀蟑饵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7912450A (zh) * | 2017-11-30 | 2018-04-17 |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蟑螂引诱剂及其用途 |
CN111226971A (zh) * | 2020-03-03 | 2020-06-05 |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型杀蟑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626561B2 (en) | Terrestrial delivery compositions | |
RU2572758C2 (ru) | Гелевая приманка для борьбы с ползающими вредными насекомыми | |
BG102463A (bg) | Микрокапсулиран инсектициден продукт и метод за получаването му | |
CN101605453B (zh) | 使用溶菌酶、其盐或生物学片段、或溶菌酶-相关肽作为卵识别信息素的害虫灭杀 | |
CN112568235B (zh) | 一种用于杀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蚊子的展膜油剂卫生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528151A (zh) | 一种生物灭蟑胶饵及制备方法 | |
AU2020203259A1 (en) | An aldehyde containing composition for insect control | |
CN102105051A (zh) | 具有β-葡萄糖苷酶作为白蚁卵识别信息素的人工白蚁卵及用其控制白蚁 | |
CN1245078C (zh) | 防治甲虫的方法 | |
KR101974680B1 (ko) | 해충 구제제 | |
KR101918269B1 (ko) | 갈색날개매미충 방제용 조성물 | |
CN106028803A (zh) | 用于驱除害虫的无缝胶囊 | |
CN102090406A (zh) | 鱼藤酮在制备能有效杀灭白蚁的白蚁毒杀剂中的应用 | |
CN1318299A (zh) | 信息素诱引的病毒杀灭蟑螂系统 | |
CN1070026C (zh) | 一种卫生杀虫组合物 | |
KR101772693B1 (ko) | 겔 상의 바퀴벌레 방제용 조성물 | |
CN110037058A (zh) | 引起昆虫肌肉痉挛的复配物 | |
Ting et al. | FORMULATION OF ENTOMOPATHOGEN Metarhizium anisopliae var. anisopliae BAIT TO CONTROL SUBTERRANEAN TERMITE, Coptotermes curvignathus HOLMGREN (BLATTODEA: RHINOTERMITIDAE) | |
WO2021010905A1 (en) | Biological preparation for plant protection, method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method of its use | |
Waples et al. | Food preference of long-billed corellas Cacatua tenuirostris in aviary experiments | |
CN112956479A (zh) | 昆虫引诱剂及其控释系统与应用 | |
CN111543433A (zh) | 一种环保型灭治台湾乳白蚁饵剂 | |
JP2003063914A (ja) | 害虫誘引性駆除剤 | |
JPH1192313A (ja) | 家害虫駆除及び忌避剤 | |
JPH1045515A (ja) | 有害小動物用食毒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