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4991B - El显示装置、有源矩阵基板及电子仪器 - Google Patents

El显示装置、有源矩阵基板及电子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4991B
CN1504991B CN2003101180569A CN200310118056A CN1504991B CN 1504991 B CN1504991 B CN 1504991B CN 2003101180569 A CN2003101180569 A CN 2003101180569A CN 200310118056 A CN200310118056 A CN 200310118056A CN 1504991 B CN1504991 B CN 15049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effective
viewing area
light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3101180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4991A (zh
Inventor
中西早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ment Capital Commercial Co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2677045&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504991(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04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4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504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4991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23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with pixel circuitry controlling the current through the light-emitting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8Dummy elements, i.e. elements having non-function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39Pixel structures
    • G09G2300/0452Details of colour pixel setup, e.g. pixel composed of a red, a blue and two green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8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by changing the viewing angle properties, e.g. widening the viewing angle, adapting the viewing angle to the view 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的上方设置有:设置有第一EL显示元件的多个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设置有第二EL显示元件的多个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和未设置EL显示元件的多个非有效EL显示区域,将所述多个非有效EL显示区域分别配置成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中的2个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中间,并且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中的2个所述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中间,以及在所述非有效EL显示区域内形成反射防止部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EL显示装置的有源矩阵基板及电子仪器。

Description

EL显示装置、有源矩阵基板及电子仪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EL显示装置、有源矩阵基板及电子仪器。
背景技术
设置有液晶元件、有机EL元件、电泳元件、电子放出元件等的显示器的驱动方式的一种是有源矩阵驱动方式。有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器在其显示面板上配置有矩阵状的多个像素。所述多个像素各自设置有由电光元件与供给该电光元件驱动电力的驱动晶体管所构成像素电路。而且,这些多个像素电路分别对应于数据线与扫描线的交叉点而配置。(例如,可参照文献1)。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WO98/36407号小册子。
所述像素电路,如果对于所述显示面板部的列方向(数据线方向)及行方向(扫描线方向)配置间距或形状等不同,则会产生显示面板上列方向与行方向的目视的各向异性。因此就有可能在列方向(数据线方向)或行方向(扫描线方向)产生图像扭曲。特别是,在彩色显示器的情况下,除了在列方向(数据线方向)或行方向(扫描线方向)产生图像扭曲之外,还可能产生色彩的不均匀。由此引起显示器显示品质的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降低列方向与行方向上的各向异性的电光装置及电子仪器。而且,还提供适合于上述电光装置的有源矩阵基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板的上方设置有:设置有第一EL显示元件的多个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
设置有第二EL显示元件的多个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和
未设置EL显示元件的多个非有效EL显示区域,
将所述多个非有效EL显示区域分别配置成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中的2个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中间,并且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中的2个所述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中间,以及
在所述非有效EL显示区域内形成反射防止部件。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非有效光学区域还可以形成反射防止部件。
由此,由于在构成一个像素的非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反射防止部件,所以在一个像素中可确实显示为黑,从而提高图像对比度。根据本发明,设置有电光元件的有效光学区域,夹持着未设置电光元件的非有效光学区域而形成。所以,各电光元件能够在显示器的列方向与行方向上均匀地配置。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在显示器的列方向与行方向上所产生的目视各向异性,所以能够抑制图像的扭曲。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多个有效光学区域包含:设置有第一电光元件的第一有效光学区域;设置有第二电光元件的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将所述非有效光学区域配置成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一有效光学区域中的2个第一有效光学区域中间,并且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二有效光学区域中的2个第二有效光学区域中间.
由此,将所述电光元件分配为发射红、绿、及蓝色光的电光元件,在电光装置能够进行彩色显示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所述电光装置中显示面板部的列方向与行方向上的色彩不均匀。所以能够提高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在基板的上方设置有:设置有第一电光元件的多个第一有效光学区域;设置有第二电光元件的多个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和未设置电光元件的多个非有效光学区域,将所述多个非有效光学区域分别配置成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一有效光学区域中的2个第一有效光学区域中间,并且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二有效光学区域中的2个所述第二有效光学区域中间。
根据本发明,第一电光元件与第一电光元件,或第二电光元件与第二电光元件,都可以夹持不设置电光元件的非有效光学区域而配置。
在该EL显示装置中,也可以互不相邻地配置所述第一有效光学区域与第一有效光学区域,或所述第二有效光学区域与第二有效光学区域。
由此,能够使各第一电光元件及第二电光元件在显示器的列方向及行方向上相同且等间隔地配置。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在显示器的列方向与行方向上所产生的目视各向异性,所以能够抑制图像的扭曲。
在该EL显示装置中,还可以使所述第一有效光学区域与所述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具有相同的形状。
由此,由于各第一电光元件能够分别在同一条件下形成,所以能够减少各第一及第二电光元件形成时的涂敷不均匀。
该EL显示装置
在该EL显示装置中,可以在所述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所述第二有效光学区域的各个区域内,分别形成驱动形成在该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的所述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
由此,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所分别形成的第一及第二电光元件,可以由相同的所述各有效光学区域内所形成的电子电路所驱动。
在该EL显示装置中,可以在所述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所述第二有效光学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驱动形成在其它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的所述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
由此,能够在第一或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驱动在第一或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所形成的第一或第二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像素的开口率。
在该EL显示装置中,在所述非有效光学区域中,形成驱动形成在所述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所述第二有效光学区域中的至少1个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的所述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
由此,能够在非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驱动在第一或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所形成的第一或第二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像素的开口率。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多个有效光学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有效光学区域,与在其电极的下方不设置所述电子电路、或在所述电子电路的上方不设置所述电极的非有效光学区域相连接。
由此,由于可以实现所述非有效光学区域与所述有效光学区域的平坦化,所以能够消除像素的不均匀。而且,由于能够使所述有效光学区域的开口率增大,所以可提供更低消费电力的显示器。
在该EL显示装置中,可以配置对应多根扫描线与多根数据线的交叉部配置各像素,所述电子电路根据来自所述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与来自所述信号线的数据信号驱动所述电光元件。
由此,能够提高基于所述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与来自所述信号线的数据信号而驱动所述电光元件的电光装置的显示品质。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电子电路具有:导通并供给数据信号的第一晶体管;将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供给的所述数据信号作为电荷量而保持的电容元件;根据所述电容元件所保持的电荷量控制导通状态,将与所述导通状态相应的电流量供给到所述电光元件的第二晶体管。
由此,导通并供给数据信号的第一晶体管导通时,通过第一晶体管而供给的所述数据信号就供给到电容元件。第二晶体管就基于电容元件中所保持的数据信号而控制导通状态。第二晶体管向所述电光元件供给相对于所述导通状态的电流量。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电光元件及第二电光元件,是从分别发出绿色、蓝色、红色的光的电光元件中所选择出的2个电光元件。
由此,能够得到对于显示面板部的列方向及行方向上抑制色彩不均匀的彩色显示。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电光元件及第二电光元件可以分别是EL元件。
由此,EL元件可以相对于第二晶体管的导通状态而发光。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EL元件的发光层可以是由有机材料所构成。
由此,EL元件的发光层是由有机材料所形成的有机EL元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其提供一种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的上方设置有:
形成有第一发光膜的多个第一EL发光区域;
形成有第二发光膜的多个第二EL发光区域;及
未形成发光膜的多个非EL发光区域,
将所述多个非EL发光区域各自配置成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一EL发光区域中的2个第一EL发光区域中间,并且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二EL发光区域中的2个第二EL发光区域中间,以及
在所述非EL发光区域中形成反射防止部件。
由此,由于在构成一个像素的非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反射防止部件,所以在一个像素中可确实显示为黑,从而提高图像对比度。
根据本发明,第一发光膜与第一发光膜,或第二发光膜与第二发光膜,都可以夹持不设置发光膜的非发光区域而配置。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发光膜与第一发光膜,或所述第二发光膜与第二发光膜不相邻配置。
由此,能够使各第一电光元件及第二电光元件在显示器的列方向及行方向上相同且等间隔地配置.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在显示器的列方向与行方向上所产生的目视各向异性,所以能够抑制图像的扭曲.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发光区域与所述第二发光区域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
由此,由于各第一电光元件能够分别在同一条件下形成,所以能够减少各第一电光元件形成时的涂敷不均匀。
该EL显示装置
在该EL显示装置中,可以在所述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所述第二有效光学区域的各个区域内,分别形成驱动该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的所述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
由此,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所分别形成的第一及第二电光元件,可以由相同的所述各有效光学区域内所形成的电子电路所驱动。
在该EL显示装置中,在所述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所述第二有效光学区域中,可以至少在一个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驱动其它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的所述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
由此,能够在第一或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驱动在第一或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所形成的第一或第二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像素的开口率。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非有效光学区域,可以在所述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所述第二有效光学区域中,至少形成一个驱动在第一有效光学区域及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的所述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
由此,能够在所述非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驱动在第一或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所形成的第一或第二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像素的开口率。
在该EL显示装置中,可以在电光装置中配置形成对应于多根扫描线与多根数据线的交叉部的各象素,所述电子电路基于来自所述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与来自所述信号线的数据信号而驱动所述第一发光膜或第二发光膜的发光。
由此,能够提高基于所述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与来自所述信号线的数据信号而驱动所述第一发光膜或第二发光膜的发光的电光装置的显示品质。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发光膜及第二发光膜,可以是从分别发出绿色、蓝色、红色的发光膜中所选择的两个发光膜。
由此,能够得到对于显示面板部的列方向及行方向上抑制色彩不均匀的彩色显示。
在该EL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发光膜及第二发光膜是分别由有机材料所构成。
由此,EL元件的发光层是由有机材料所形成的有机EL元件。
本发明中的有源矩阵基板,在基板的上方包含:具有用于连接电子元件的电极的多个元件形成区域;设置有通过所述电极向所述电子元件供给各种电信号的布线的布线区域,所述多个元件区域中的至少3个元件形成区域,通过所述布线区域的一部分,或直接与未形成所述电子元件的非元件形成区域连接。
根据本发明,元件形成区域夹持非元件形成区域而形成,因此,各元件形成区域能够在有源矩阵基板的列方向与行方向上均匀地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其提供一种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基板的上方设置有:形成第一EL显示元件的多个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
形成第二EL显示元件的多个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及
未形成EL显示元件的多个非EL元件形成区域,
将所述多个非EL元件形成区域配置成,各自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中的2个所述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中间,并且,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中的2个所述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中间,以及
在所述非EL元件形成区域中形成反射防止部件。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所述非元件形成区域形成了反射防止部件,所以非元件形成区域能够显示为黑。
根据本发明,第一元件形成区域与第一元件形成区域,或第二元件形成区域与第二元件形成区域之间,能够夹持非元件形成区域而配置。
本发明中的有源矩阵基板,可以在所述非元件形成区域形成反射防止部件。
本发明中的有源矩阵基板,可以在所述第一元件形成区域及所述第二元件形成区域的各个区域内,分别形成驱动该第一元件形成区域及第二元件形成区域内所分别形成的所述第一电光元件或第二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
由此,在第一及第二有效光学区域内分别形成的第一及第二电光元件,可以由在相同的所述各有效光学区域内形成的电子电路所驱动。
本发明中的有源矩阵基板,在所述第一元件形成区域及所述第二元件形成区域中,至少在一个所述第一元件形成区域及所述第二元件形成区域内,形成驱动在其它的第一元件形成区域或第二元件形成区域内形成的所述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
由此,能够在所述第一或第二发光区域内形成驱动在第一或第二发光区域内形成的第一或第二发光膜的电子电路。结果是能够提高像素的开口率。
本发明中的有源矩阵基板,所述非元件形成区域,在所述第一元件形成区域及所述第二元件形成区域中,至少形成驱动在一方的第一元件形成区域或第二元件形成区域内形成的所述电光元件的电子电路。
由此,能够在所述非元件形成区域形成驱动在第一或第二发光区域内形成的第一或第二发光膜的电子电路。结果是能够提高像素的开口率。
本发明的电子仪器,设置有上述EL显示装置。
根据该EL显示装置,能够提供减少的列方向与行方向上目视各向异性的电光装置。
本发明的电子仪器,安装有上述有源矩阵基板。
根据该电子仪器,能够提供适合于减少的列方向与行方向上目视各向异性的EL显示装置的有源矩阵基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形态的显示器电路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显示面板及数据线驱动电路的内部电路结构的方框电路图。
图3是第一实施形态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第一实施形态的显示面板的部分截面图。
图5是第二实施形态的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图6是第二实施形态的显示面板的部分截面图。
图7是表示为了说明第三实施形态的移动型个人计算机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为了说明第三实施形态的移动电话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中:
21G——作为第一电光元件的绿色用有机EL元件
ZG——作为第一发光区域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
21B——作为第二电光元件的蓝色用有机EL元件
ZB——作为第二发光区域的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
21R——作为第三电光元件的红色用有机EL元件
ZR——作为第三发光区域的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
ZS——作为非发光区域的虚设形成区域
12——显示面板部
20G、20B、20R——作为电子电路的绿色用电子电路、蓝色用电子电路、及红色用电子电路
VDG、VDB、VDR——作为数据信号的绿色用数据信号、蓝色用数据信号、及红色用数据信号
Qs——作为第一晶体管的开关用晶体管
QdG、QdB、QdR——作为第二晶体管的驱动用晶体管
Co——作为电容元件的保持电容器
Yn——扫描线
XGm、XBm、XRm——作为数据线的绿色用数据线、蓝色用数据线、及红色用数据线
LFG——作为发光膜的绿色用发光膜
NLF——非发光膜
50——作为电子仪器的个人计算机
60——作为电子仪器的移动电话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形态)
以下结合图1~图4,对本发明具体的第一实施形态加以说明。图1是表示显示器电路结构的方框图。图2是表示显示面板及数据线驱动电路的内部电路结构的方框电路图。图3是像素电路的电路图。
显示器10设置有控制电路11、显示面板部12、扫描线控制电路13、及数据线控制电路14。显示器10的控制电路11、扫描线控制电路13、及数据线控制电路14可以分别由独立的电子部件所构成。例如,控制电路11、扫描线控制电路13、及数据线控制电路14可以分别由一个芯片的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构成。还有,控制电路11、扫描线控制电路13、及数据线控制电路14的全部或一部分还可以由可编程的IC芯片构成,该功能可以由IC芯片内所写入的程序软件来实现。
显示面板部12设置有在有源矩阵基板上配置形成多个像素电路20的显示区域P。如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部12配设有由沿其列方向延伸的绿、蓝、及红色用数据线XGm、XBm、XRm(m为自然数)所组成的数据线。绿、蓝、及红色用数据线XGm、XBm、XRm,按照从显示面板部12的左侧端起,第一绿色用数据线XG1、第一蓝色用数据线XB1、第一红色用数据线XR1、第ER2绿色用数据线XG2……的顺序而设置。而且,显示面板部12配设有沿其行方向延伸的多条扫描线Yn(n为自然数)。
而且,在同所述绿、蓝、及红色用数据线与所述扫描线的交叉部相对应的位置,配置形成有矩阵状的像素电路20。
像素电路20由绿、蓝、及红色用像素电路20G、20B、20R三类像素电路所组成。绿色用像素电路20G内具有由有机材料构成的发光层发射绿色光的绿色用有机EL元件21G。蓝色用像素电路20B内具有由有机材料构成的发光层发射蓝色光的绿色用有机EL元件21B。红色用像素电路20R内具有由有机材料构成的发光层发射红色光的绿色用有机EL元件21R。而且,绿、蓝、及红色用像素电路20G、20B、20R作为一组而构成该组的一个像素。
如图3所示,在各像素电路20中,在其形成区域四角斗状地设置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以及虚设形成区域ZS。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内形成所述绿色用像素电路20G,由有机EL元件21G发射出绿色的光。而且,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内形成所述蓝色用像素电路20B,由有机EL元件21B发射出蓝色的光。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内形成所述绿色用像素电路20R,由有机EL元件21R发射出红色的光。所述虚设形成区域ZS是不形成所述各像素电路20G、20B、20R中任意一个的区域。即,在虚设形成区域内显示黑色。所以,通过该虚设形成区域ZS的形成,在显示面板部12上确实能够显示为黑色,所以能够提高显示器10的对比度。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中,所述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以及虚设形成区域ZS,全部都具有相同的形状。所以,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能够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形成所述各有机EL元件20G、20B、20R。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在形成各有机EL元件20G、20B、20R时所产生的涂敷不均匀。
而且,在本实施形态中,分配到该四角斗状内的各形成区域ZG、ZB、ZR、ZS(各像素电路20G、20B、20R)的配置为如图2及图3所示,左上为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右上为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左下为虚设形成区域ZS,右下为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
也就是说,除去位于上下及左右两端的像素电路20,各像素电路20的虚设形成区域ZS,在上下方向(列方向)是夹在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之间而配置,该虚设形成区域ZS,在左右方向(行方向)是夹在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之间而配置。这样,由形成四角斗状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以及虚设形成区域ZS构成一个像素的区域。其结果是,绿、蓝、及红色用有机EL元件21G、21B、21R能够对于显示面板部12的列方向与行方向相同且等间隔地配置。所以,能够减少在显示面板部12的列方向与行方向上所产生的目视各向异性,从而能够抑制该显示面板部12上所显示的图像的扭曲。
而且,如图3所示,在各像素电路20中,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中所形成的绿色用像素电路20G,设置有驱动用晶体管QdG,开关晶体管Qs,以及作为电容元件的保持电容器Co.驱动用晶体管QdG由P沟道FET(场效应晶体管)构成.开关晶体管Qs由N沟道FET构成.
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G,其漏极与所述发出绿色光的有机EL元件21G的阳极相连接,源极与施加绿色用动作电压VG的绿色用电源线LG相连接。在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G的栅极与源极之间。连接有保持电容器Co。
绿色用像素电路20G的开关用晶体管Qs的栅极分别与对应的扫描线Yn相连接。还有,开关用晶体管Qs的漏极与构成数据线Xm的绿色用数据线XGm相连接,源极与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G的栅极相连接。
同样地,所述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中所形成的蓝色用像素电路20B,设置有驱动用晶体管QdB,开关晶体管Qs,以及作为电容元件的保持电容器Co。驱动用晶体管QdB由P沟道FET所构成。开关晶体管Qs由N沟道FET所构成。
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B,其漏极与所述发出蓝色光的有机EL元件21B的阳极相连接,源极与施加蓝色用动作电压VB的蓝色用电源线LB相连接。在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B的栅极与源极之间。连接有保持电容器Co。
蓝色用像素电路20B的开关用晶体管Qs的栅极分别与对应的扫描线Yn相连接。还有,开关用晶体管Qs的漏极与构成数据线Xm的蓝色用数据线XBm相连接,源极与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B的栅极相连接。
而且,在所述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内形成所述红色用像素电路20R,设置有驱动用晶体管QdR,开关晶体管Qs,以及作为电容元件的保持电容器Co。驱动用晶体管QdR由P沟道FET所构成。开关晶体管Qs由N沟道FET所构成。
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R,其漏极与所述发出蓝色光的有机EL元件21R的阳极相连接,源极与施加蓝色用动作电压VB的蓝色用电源线LR相连接。在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R的栅极与源极之间。连接有保持电容器Co。该保持电容器Co的另一端与所述红色用电源线LR连接。
红色用像素电路20R的开关用晶体管Qs的栅极分别与对应的扫描线Yn相连接。还有,开关用晶体管Qs的漏极与构成数据数据线Xm的红色用数据线XRm相连接,源极与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R的栅极相连接。
接着,结合图4对所述有源矩阵基板进行详细的说明。图4是包含所述虚设形成区域、以及与该虚设形成区域相邻接配置的所述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的显示面板的局部截面图。图4所示的局部截面图,形成构成所述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的像素电路20G的驱动用晶体管QdG,与图3中沿A-A线的截面相对应。还有,由于蓝色及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及ZR都与所述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具有同样的结构,所以其详细说明予以省略。
如图4所示,所述显示面板部12,具有基板Sd、在所述基板Sd上方形成的元件形成层DZ、以及在该元件形成层DZ上形成的构成所述绿色用有机EL元件21G的绿色发光膜LFG及非发光膜NLF。所述元件形成层DZ是形成与绿色发光膜LFG相对应的所述绿色用像素电路20G的形成层。而且,在所述元件形成层DZ上,除了所述绿色用像素电路20G之外,还分别形成有图中未表示的与蓝色、红色相对应的蓝色及红色用像素电路20B及20R。
在所述元件形成层DZ上,形成构成所述各像素电路20G、20B、20R的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G、QdB、QdR.而且,在所述元件形成层DZ上,还形成有为了将各绿色发光膜LFG、蓝色及红色发光膜与所述各驱动用晶体管QdG、QdB、QdR电连接的布线.在本实施形态中,形成该布线的区域称为布线区域.
在本实施形态中,所述基板Sd是由硅形成。在所述基板Sd上,形成由二氧化硅构成的第一绝缘膜31a及第二绝缘膜31b所组成的绝缘膜31。在所述第一绝缘膜31a上的形成所述非发光膜NLF的(即所述虚设形成区域ZS)的下方,不形成各像素电路20G、20B、20R。
另一方面,在形成所述绿色发光膜LFG的区域(即所述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的下方,形成被称为构成驱动用晶体管QdR的栅极、源极及漏极的硅部T的,构成绿色用像素电路20G的各种元件。
而且,在所述硅部T及所述第一绝缘膜31a上形成所述第二绝缘膜31b。在所述第二绝缘膜31b上与所述硅部T相对面的位置上形成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R的栅电极33G。而且,在所述第二绝缘膜31b上与所述硅部T的漏极及源极相对面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漏极电极33D及源极电极33S。
在所述第二绝缘膜31b上形成第一层间绝缘膜32a,在所述第一层间绝缘膜31a上形成第二层间绝缘膜32b。所述第二层间绝缘膜32b,在形成与所述漏极电极33D及像素电极34相电连接的布线35a的同时,还形成与所述源极电极33S、所述电源线LR、以及保持电容器Co电连接的布线35b。
在所述第二绝缘膜31b上,形成有像素电极34、以及为了将该像素电极34与其它像素电极34相电气绝缘而由无机材料构成的第一隔壁36a。所述像素电极34的一部分形成开口。而且,在所述像素电极34上,形成包含该像素电极34开口位置的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及由黑色聚酰亚胺构成的非发光膜NLF。还有,所述非发光膜NLF的像素电极34,对于驱动用晶体管也不连接。而且,所述第二层间绝缘膜32b,经过形成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的区域与形成所述非发光膜NLF的区域而平坦地形成。而且,所述第二层间绝缘膜32b,经过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之外形成蓝色及红色发光膜的区域(未图示)也平坦地形成。这样,配置形成有所述像素电路20的显示区域P就能够成为平坦,从而消除像素的色彩不均匀。
在所述第一隔壁36a上,形成有由有机材料构成的第二隔壁36b。所述第二隔壁36b是为了将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与所述非发光膜NLF进行隔离的隔壁。在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及非发光膜NLF及所述第二隔壁36b上形成第一阴极层38a。在第一阴极层38a上形成第二阴极层38b。这样,由第一阴极层38a与第二阴极层38b构成阴极层38。所述阴极层38,作为所述像素电极34的对向电极向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供给电流。
所以,如上所述,通过形成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及蓝色、红色发光膜的形成区域与形成所述非发光膜NLF的区域的平坦地形成,能够抑制所述像素的色彩不均匀。
如图2所示,数据线驱动电路14对于所述各数据线Xm分别设置有绿、蓝、及红色用单一线驱动电路23G、23B、23R。
各绿色用单一线驱动电路23G,基于来自所述控制电路11的控制信号,通过构成数据线Xm的绿色用数据线XBm,向对应的绿色用像素电路20G供给绿色用数据信号VDG.当与该绿色用数据信号VDG相对应,绿色用像素电路20G的内部状态(保持电容器Co的电荷量)被设定时,该绿色用像素电路20G能够根据该状态而控制流过有机EL元件21G的电流值.
各蓝色用单一线驱动电路23B,基于来自所述控制电路11的控制信号,通过构成数据线Xm的蓝色用数据线XBm,向对应的蓝色用像素电路20B供给蓝色用数据信号VDB。当与该蓝色用数据信号VDB相对应,蓝色用像素电路20B的内部状态(保持电容器Co的电荷量)被设定时,该蓝色用像素电路20B能够根据该状态而控制流过有机EL元件21B的电流值。
各红色用单一线驱动电路23R,基于来自所述控制电路11的控制信号,通过构成数据线Xm的红色用数据线XRm,向对应的红色用像素电路20R供给红色用数据信号VDR。当与该红色用数据信号VDR相对应,红色用像素电路20R的内部状态(保持电容器Co的电荷量)被设定时,该红色用像素电路20R能够根据该状态而控制流过有机EL元件21R的电流值。
扫描线驱动电路13,适宜地选择所述多条扫描线Y1~Yn中的一条,并选择一行的像素电路20群。扫描线驱动电路13,基于来自控制电路11的扫描控制信号而适宜地选择各扫描线Y1~Yn中的一条,输出与这一条相对应的扫描信号。
而且,由扫描信号所选择的扫描线上的各像素电路20(各像素电路20G、20B、20R)的开关用晶体管Qs接通(ON)。这样,通过与此时的各数据线XGm、XBm、XRm,将分别对应于绿、蓝、及红色用数据信号VDG、VDB、VDR供给到保持电容器Co。
控制电路11将来自外部的显示数据(图像数据)变换为表示各有机EL元件的发光浓淡度的矩阵数据。矩阵数据包含为了选择一行的像素群而指定输出所述扫描信号的扫描线的扫描控制,与为了设定所选择的像素电路群的有机元件21G、21B、21R的辉度而决定所述绿、蓝、及红色用数据信号VDG、VDB、VDR数据控制信号。而且,扫描控制信号供给扫描线驱动电路13。且数据控制信号供给数据线驱动电路14。
这样,根据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器10,能够按顺序地选择各扫描线Yn,在所选择的扫描线Yn上的各像素电路2(各像素电路20G、20B、20R)中,通过各数据线XGm、XBm、XRm,将分别对应于绿、蓝、及红色用数据信号VDG、VDB、VDR供给到保持电容器Co。根据此各像素电路20G、20B、20R的有机EL元件21G、21B、21R进行发光动作,显示图像。
还有,本发明要求范围中所记载的电光装置,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对应于显示器10。而且,本发明要求范围中所记载的电子元件、第一电光元件、第二电光元件,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分别对应于从有机EL元件21G、21B、21R中所选择的两个有机EL元件。进而,本发明要求范围中所记载的第一有效光学区域或第一发光区域,及第二有效光学区或第二发光区域,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分别对应于从绿、蓝、及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ZB、ZR中所选择的两个像素形成区域。而且,本发明要求范围中所记载的非有效光学区域,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对应于虚设形成区域ZS。
而且,本发明要求范围中所记载的第一发光膜及第二发光膜,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对应于从绿色用发光膜LFG、蓝色用发光膜、及红色用发光膜中所选择的两个发光膜.而且,本发明要求范围中所记载的电子电路、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及电容元件,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分别对应于像素电路20、开关用晶体管Qs、绿、蓝、及红色用驱动晶体管QdG、QdB、QdR以及保持电容器Co.进而,本发明要求范围中所记载的基板、第一元件形成区域、第二元件形成区域及非元件形成区域,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分别对应于有源矩阵基板S、绿、蓝、及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ZB、ZR,虚设形成区域ZS.而且,本发明要求范围中所记载的电极,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是对应于像素电极34.
根据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器10,能够得到以下的特征。
(1)在本实施形态的显示面板部12的各像素区域中,其上端的左侧是设置有包含绿色用有机EL元件21G的绿色用像素电极20G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上端的右侧是设置有包含蓝色用有机EL元件21B的蓝色用像素电极20B的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还有,下端的左侧是不设置任何像素电路、形成反射防止部件的虚设形成区域,下端的右侧是设置有包含红色用有机EL元件21R的红色用像素电极20R的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这样,除去位于上下及左右两端的像素电路20,各像素电路20的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以及虚设形成区域ZS,能够形成对于邻接的各像素电路20的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以及虚设形成区域ZS,夹持一个其它形成区域的位置关系。所以,同色的有机EL元件21G与21G、21B与21B、21R与21R,在列方向与行方向上都能够分离一个相等的形成区域而配置,由此能够减少显示面板部12在列方向与行方向上的目视各向异性。
(2)在本实施形态中,在虚设形成区域形成了反射防止部件。通过这样,能够确实在显示面板部12显示黑。
所以,与历来的显示器相比,能够实现具有高对比度的显示器。
(3)在本实施形态中,所述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以及虚设形成区域ZS全部具有相同的形状。所以在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内,能够减少在分别形成所述各有机EL元件21G、21B、21R时的涂敷不均匀。
(4)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有源矩阵基板S上,平坦地形成绿色用发光膜LFG、蓝色及红色发光膜的形成区域与所述非发光膜的形成区域。所以能够抑制所述像素的色彩不均匀。
(第二实施形态)
接着,根据图5对本发明的具体第二实施形态加以说明。该第二实施形态,除了所述第一实施形态中记载的各像素电路20G、20B、20R的形成位置不同之外,其余都与第一实施形态相同。所以,在本实施形态中,对于与所述第一实施形态相同的构成部件都付与相同的符号,且对其详细说明予以省略。
图5是在对应于绿、蓝、及红色用数据线XGm、XBm、XRm与扫描线Yn的交叉部的位置所形成的像素电路30的电路图。像素电路30设置有由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以及虚设形成区域ZS所构成的四个形成区域。
在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中,配置形成有绿色用有机EL元件21G。而且,在虚设形成区域ZS内形成由除去绿色用有机EL元件21G的开关用晶体管Qs、保持电容器Co、以及红色驱动用晶体管QdR所构成的绿色用像素电路20G。在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中,由除去蓝色用有机EL元件21B的开关用晶体管Qs、保持电容器Co、以及蓝色驱动用晶体管QdB所构成的蓝色用像素电路20B,在红色像素形成区域ZR内形成。
所以,能够使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及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的开口率增大。
在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中,配置形成有红色用有机EL元件21R.还有,在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中,形成除去蓝色用有机EL元件21B的蓝色用像素电极20B.
在虚设形成区域ZS中,形成除去绿色用有机EL元件21G的绿色用像素电极20G。而且,在虚设形成区域ZS中,形成由除去所述红色用有机EL元件21R的开关用晶体管Qs、保持电容器Co、以及红色驱动用晶体管QdR所构成的红色用像素电路20R。
在该虚设形成区域ZS中,形成称为黑色聚酰亚胺的反射防止部件。即,在虚设形成区域ZS中,与第一实施形态中同样,显示黑色。
也就是说,除去了位于显示面板部12的上下及左右两端的像素电路30,各像素电路30的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以及虚设形成区域ZS,能够以对于邻接的各像素电路30的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以及虚设形成区域ZS,夹持一个其它形成区域的位置关系而配置形成为矩阵状。所以,同色的有机EL元件21G与21G、21B与21B、21R与21R,在上下及左右方向上都能够分离一个相等的形成区域而形成。
接着,根据图6对第二实施形态中有源矩阵基板S的结构加以说明。图6是包含所述虚设形成区域ZS,及为了与该虚设形成区域ZS邻接配置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的显示面板部12的部分截面图。图6所示的部分截面图,是与沿形成了构成所述绿及红色用像素电路20G、20R的两个驱动用晶体管QdG、QdR的图5中B-B线截面所对应的图。
如图6所示,所述显示面板部12,设置有基板Sd,在所述基板Sd的上方形成的绿色用发光膜LFG及非发光膜NLF,形成于所述基板Sd与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及非发光膜NLF之间、形成对应所述各像素电路20G、20B、20R的元件形成层DZ。在该元件形成层DZ中,与所述第一实施形态同样,形成构成所述各像素电路20G、20B、20R的驱动用晶体管QdG、QdB、QdR。而且,在该元件形成层DZ中,还形成有为了电连接各绿色用发光膜LFG、蓝色及红色发光膜与所述各驱动用晶体管QdG、QdB、QdR的布线。这样形成所述布线的区域在本实施形态中也称为布线区域。
在所述基板Sd上,形成由二氧化硅构成的第一绝缘膜31a及第二绝缘膜31b所组成的绝缘膜31。在所述第一绝缘膜31a上的形成所述非发光膜NLF的位置的下方,分别形成构成所述绿色用像素电路20G及红色用像素电路20R的所述驱动用晶体管QdG、QdR的栅极、源极及漏极的各硅部T。而且,在所述各硅部T及所述第一绝缘膜31a上形成所述第二绝缘膜31b。在所述第二绝缘膜31b上的与所述各硅部T相对面的位置,形成所述各驱动用晶体管QdG、QdR的栅电极33G。而且,在所述各硅部T的分别与源极及漏极相对面的位置,分别形成漏电极33D及源电极33S。
在所述第二绝缘膜31b上,形成第一层间绝缘膜32a。在所述第一层间绝缘膜32a上,形成第二层间绝缘膜32b。所述第二层间绝缘膜32b,形成与所述漏电极33D及像素电极34相电连接的布线35a,同时,形成与所述源电极33S、所述电源线LR及所述保持电容器Co相电连接的布线35b。
在所述第二层间绝缘膜32b上形成所述像素电极34,以及在所述像素电极34之间形成为了使像素电极34之间电绝缘而由无机材料所构成的第一隔壁36a.所述像素电极34的一部形成分开口.而且,在所述像素电极34上,形成包含该像素电极34开口位置的所述发光膜LFD及非发光膜NLF.在所述第一隔壁36a形成由有机材料构成的第二隔壁36b.所述第二隔壁36b是为了隔离所述发光膜LFD及非发光膜NLF的隔壁.在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及非发光膜NLF与所述第二隔壁36b上,形成第一阴极层38a.在第一阴极层38a上形成第二阴极层38b.这样,由第一及第二阴极层38a、38b构成阴极层38.该阴极层38,作为像素电极34的对向电极向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供给电流.
这样,形成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的区域与形成所述非发光膜NLF的区域就能够平坦地形成,通过形成所述绿色用发光膜LFG的区域与形成所述非发光膜NLF的区域的平坦地形成,能够抑制所述像素的色彩不均匀。
在这样的本实施形态中,在所述第一实施形态的效果的基础上,与历来的显示器相比,还能够使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与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的开口率增大。结果是能够提供消费电力更低的显示器。
而且,通过在虚设形成区域内分别形成控制绿色及红色用有机EL元件21G、21R的各像素元件,能够削减像素电路30的面积。所以能够提供精细的显示器。
(第三实施形态)
接着,根据图7及图8,对作为第一及第二实施形态中说明的电光装置的显示器10的电子仪器的适用加以说明。显示器10可以适用于移动型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电子仪器。
图7是表示可移动式个人计算机结构的立体图。在图7中,个人计算机50设置有备有键盘51的本体部52,与使用上述显示器10的显示单元53。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显示器10的显示单元53能够发挥与上述实施形态中同样的效果。其结果是与历来的显示器相比,能够提供色彩均匀、高对比度、显示品质优异,且消费电力低的设置有显示器10的可移动式个人计算机50。
图8是表示移动电话结构的立体图。在图8中,移动电话60设置有多个操作按钮61,受话器耳承62,送话器口承63,以及使用所述显示器的显示单元64。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显示器10的显示单元64能够发挥与上述实施形态中同样的效果。其结果是与历来的显示器相比,能够提供色彩均匀、高对比度、表示品质优异,且消费电力低的设置有显示器10的移动电话60。
还有,发明的实施形态,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形态,还可以进行以下的实施。
○在所述实施形态中,显示面板部12的分配为:上段的左侧是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上段的右侧是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下段的左侧是虚设形成区域ZS,下段的右侧是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但其分配也可以是,例如,上段的左侧是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上段的右侧是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下段的左侧是虚设形成区域ZS,下段的右侧是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
也就是说,构成像素电路20的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虚设形成区域ZS,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的形成位置并没有限制,只要是在上下及左右方向上同色的有机EL元件21G、21B、21R与邻接的其它同色的有机EL元件21G、21B、21R以相等的一个形成区域分离的位置而配置即可。
○在所述第二实施形态中,在虚设形成区域ZS中,形成为了控制绿色及红色用有机EL元件21G、21R的驱动用晶体管QdG、QdR,保持电容器Co,以及开关用晶体管Qs。在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中形成为了控制蓝色用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用晶体管QdB,保持电容器Co,以及开关用晶体管Qs。
还可以在虚设形成区域ZS中,形成为分别控制绿、蓝、及红色用有机EL元件21G、21B、21R的驱动用晶体管QdR、QdG、QdB,保持电容器Co,以及开关用晶体管Qs。通过这样做,可以使绿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G,蓝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B,虚设形成区域ZS,红色用像素形成区域ZR的开口率进一步增大。结果是能够提供消费电力更低的显示器。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各驱动用晶体管QdG、QdB、QdR及开关用晶体管Qs分别是p型与n型的TFT,但也不限于此。例如,各驱动用晶体管QdG、QdB、QdR及开关用晶体管Qs也可以分别是p型的TFT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电子电路具体化为像素电路20、30而得到了合适的效果,但是,例如也可以具体化为驱动各色用有机EL元件21G、21B、21R以外的LED或FED等发光元件的电子光学元件的电子电路。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为像素电路20的电光元件是具体化为有机EL元件21G、21B、21R,但也可以具体化为无机EL元件。即,也可以应用由无机EL元件构成的无机EL显示器。

Claims (28)

1.一种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基板的上方设置有:设置有第一EL显示元件的多个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
设置有第二EL显示元件的多个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和
未设置EL显示元件的多个非有效EL显示区域,
将所述多个非有效EL显示区域分别配置成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中的2个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中间,并且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中的2个所述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中间,以及
在所述非有效EL显示区域内形成反射防止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EL显示元件是发出绿色、蓝色以及红色的光的EL显示元件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有效EL显示区域中的至少3个有效EL显示区域,通过所述布线区域的一部分,或直接与未设置所述EL显示元件的非有效EL显示区域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互不相邻地配置所述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与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或所述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与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具有相同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及所述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的各个区域内,分别形成驱动形成在该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及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内的所述EL显示元件的电子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及所述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及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内形成驱动形成在其它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及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内的所述EL显示元件的电子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非有效EL显示区域中,形成驱动形成在所述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及所述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中的至少1个第一有效EL显示区域及第二有效EL显示区域内的所述EL显示元件的电子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有效EL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有效EL显示区域,与在其电极的下方不设置所述电子电路、或在所述电子电路的上方不设置所述电极的非有效EL显示区域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应多根扫描线与多根数据线的交叉部配置各像素,
所述电子电路根据来自所述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与来自所述信号线的数据信号驱动所述EL显示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电路具有:导通并供给数据信号的第一晶体管;
将通过所述第一晶体管供给的所述数据信号作为电荷量而保持的电容元件;
根据所述电容元件所保持的电荷量控制导通状态,将与所述导通状态相应的电流量供给到所述EL显示元件的第二晶体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EL显示元件及第二EL显示元件,是从分别发出绿色、蓝色、红色的光的EL显示元件中所选择出的2个EL显示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L元件的发光层是由有机材料所构成。
14.一种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基板的上方设置有:
形成有第一发光膜的多个第一EL发光区域;
形成有第二发光膜的多个第二EL发光区域;及
未形成发光膜的多个非EL发光区域,
将所述多个非EL发光区域各自配置成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一EL发光区域中的2个第一EL发光区域中间,并且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二EL发光区域中的2个第二EL发光区域中间,以及
在所述非EL发光区域中形成反射防止部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互不相邻地配置所述第一发光膜或所述第二发光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EL发光区域与所述第二EL发光区域具有相同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EL发光区域及所述第二EL发光区域的各个区域内,分别形成控制该第一发光膜及第二发光膜的发光的电子电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EL发光区域或所述第二EL发光区域中的至少1个第一EL发光区域或第二EL发光区域内,形成控制形成在其它第一EL发光区域或第二EL发光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发光膜或所述第二发光膜的发光的电子电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非EL发光区域内,形成控制形成在所述第一及第二EL发光区域中的至少1个第一EL发光区域或第二EL发光区域内的所述第一发光膜或所述第二发光膜的发光的电子电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应多根扫描线与多根数据线的交叉部配置各像素,
所述各像素的电子电路根据来自所述扫描线的扫描信号与来自所述信号线的数据信号控制所述第一发光膜或所述第二发光膜的发光。
21.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膜及第二发光膜,是从分别发出绿色、蓝色、红色的光的发光膜中选择出的2个发光膜。
22.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EL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发光膜及第二发光膜是分别由有机材料所构成。
23.一种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基板的上方设置有:形成第一EL显示元件的多个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
形成第二EL显示元件的多个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及
未形成EL显示元件的多个非EL元件形成区域,
将所述多个非EL元件形成区域配置成,各自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中的2个所述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中间,并且,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中的2个所述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中间,以及
在所述非EL元件形成区域中形成反射防止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及所述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的各个区域内,分别形成驱动分别形成在该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及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内的所述第一EL显示元件或第二EL显示元件的电子电路。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及所述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中的至少1个所述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及所述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内,形成驱动形成在其它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或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内的所述EL显示元件的电子电路。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非EL元件形成区域中,形成驱动形成在所述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及所述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中的至少一方的第一EL元件形成区域或第二EL元件形成区域内的所述EL显示元件的电子电路。
27.一种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EL显示装置。
28.一种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权利要求23-2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源矩阵基板。
CN2003101180569A 2002-11-29 2003-11-24 El显示装置、有源矩阵基板及电子仪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5049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48622A JP4122949B2 (ja) 2002-11-29 2002-11-29 電気光学装置、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電子機器
JP2002348622 2002-11-29
JP2002-348622 2002-1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4991A CN1504991A (zh) 2004-06-16
CN1504991B true CN1504991B (zh) 2010-05-05

Family

ID=32677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3101180569A Expired - Lifetime CN1504991B (zh) 2002-11-29 2003-11-24 El显示装置、有源矩阵基板及电子仪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59736B2 (zh)
JP (1) JP4122949B2 (zh)
KR (1) KR100614474B1 (zh)
CN (1) CN1504991B (zh)
TW (1) TWI2503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54109B1 (en) 2003-01-24 2011-05-31 Jds Uniphas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ime based sorting and display of captured data events in a multi-protocol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6244892A (ja) * 2005-03-04 2006-09-14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有機el素子アレイ
US20070063192A1 (en) * 2005-09-20 2007-03-22 Toppoly Optoelectronics Corp. Systems for emitting light incorporating pixel structures of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JP5016831B2 (ja) 2006-03-17 2012-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酸化物半導体薄膜トランジスタを用いた発光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5173264B2 (ja) * 2007-05-30 2013-04-03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画像表示装置
JP5456917B2 (ja) * 2008-02-25 2014-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用表示ユニット
JP5215090B2 (ja) * 2008-02-25 2013-06-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用表示ユニット
CN106097957A (zh) * 2016-08-19 2016-11-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222A (zh) * 1999-12-09 2001-08-01 捷时雅株式会社 液晶定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343346A (zh) * 1999-11-12 2002-04-03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361510A (zh) * 2000-12-29 2002-07-31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电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和像素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43787A (ja) * 1984-12-17 1986-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表示パネル
US5831699A (en) * 1996-04-29 1998-11-03 Motorola, Inc. Display with inactive portions and active portions, and having drivers in the inactive portions
CN100341042C (zh) 1997-02-17 2007-10-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3788916B2 (ja) * 2001-03-30 2006-06-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発光型表示装置
US7012588B2 (en) * 2001-06-05 2006-03-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for saving power in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using white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JP4380954B2 (ja) * 2001-09-28 2009-12-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
JP3899886B2 (ja) * 2001-10-10 2007-03-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3316315A (ja) * 2002-04-23 2003-11-07 Tohoku Pioneer Corp 発光表示パネルの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方法
US6747618B2 (en) * 2002-08-20 2004-06-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with improved lifeti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3346A (zh) * 1999-11-12 2002-04-03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306222A (zh) * 1999-12-09 2001-08-01 捷时雅株式会社 液晶定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CN1361510A (zh) * 2000-12-29 2002-07-31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电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和像素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614474B1 (ko) 2006-08-22
CN1504991A (zh) 2004-06-16
US20040130512A1 (en) 2004-07-08
JP2004184530A (ja) 2004-07-02
TWI250345B (en) 2006-03-01
TW200411261A (en) 2004-07-01
US7259736B2 (en) 2007-08-21
KR20040047564A (ko) 2004-06-05
JP4122949B2 (ja) 2008-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8321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having a storage capacitor formed by a data line and a potential line
US728612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element substrate,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KR100553492B1 (ko) 발광 장치, 매트릭스 기판, 및 전자 기기
US7190122B2 (en) OLED display with improved active matrix circuitry
US9530832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0401356C (zh) 电源线与栅极线平行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3381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7710023B2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090289931A1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matrix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JP2017146336A (ja)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H09218664A (ja) 画像表示装置
US9625771B2 (en) Display device
CN1504991B (zh) El显示装置、有源矩阵基板及电子仪器
US20050231447A1 (en) Pixel arrangement in a display system
KR100746279B1 (ko) 유기 전계발광 디바이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0731044B1 (ko) 듀얼패널타입 유기전계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5917418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US11342386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each having a data line connecting sub-pixels of different colors
KR20180052056A (ko) 평판 표시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040078324A (ko)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구동방법
KR20050085053A (ko) 유기 el 디스플레이 및 액티브 매트릭스 기판
KR100579550B1 (ko) 듀얼 플레이트 타입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KR10167585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40087427A (ko) 유기전계발광 패널과 이를 갖는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202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E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5

Address after: 05-15, bayeliba Plaza, 60 bayeliba Road, Singapore

Patentee after: Element capital commercial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E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