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8527A - 新型差速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差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88527A CN1488527A CNA031578349A CN03157834A CN1488527A CN 1488527 A CN1488527 A CN 1488527A CN A031578349 A CNA031578349 A CN A031578349A CN 03157834 A CN03157834 A CN 03157834A CN 1488527 A CN1488527 A CN 14885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planetary wheel
- driven gear
- center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差速器,包括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行星齿轮、中心轮等,行星齿轮通过方轴、轴套安装在从动齿轮的幅板上,且与中心轮啮合,用转动副和平面移动副实现其转动和移动功能的;中心轮通过角向定位销和圆柱副或花键与左右两半轴连接,达到输出转矩的目的;选用基本构件浮动的均载机构中行星架和行星轮同时浮动的方式。该差速器取消了原有的差速器左右壳体、行星齿轮轴等构件,改用方轴和轴套直接将行星轮安装在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的幅板上,有效地减少了差速器的零件数目,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行星齿轮背面改为平面结构,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安装难度。中心轮与左、右半轴的联接通过角向定位销和圆柱副或花键形式来实现的,故装配简单。该新型差速器以其简单的结构、低廉的价格实现了原有差速器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对称式锥齿轮轮间差速器,特别是用作机械的计数装置、车用差速装置、角速度微调差动机构及同步运动差动机构等。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差速器基本上沿用常规汽车差速器设计而成的,属于等扭矩输出差速器,适用于载荷比较平稳的的场合使用。结构上采用对称式即等扭矩式差速器,用作轮间差速器或有平衡悬架联系的两驱动桥之间的轴间差速器。现有对称式锥齿轮轮间差速器由圆锥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十字轴)、圆锥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等组成。结构上分体的左右差速器壳用螺栓固紧,主减速器的从动轮用铆钉或螺栓固定在差速器壳体左半部的凸缘上。装合时,十字形的行星轮轴的四个轴颈嵌在差速器壳两半平面上相应的凹槽所形成的孔内,差速器壳的剖分面通过行星齿轮轴颈的中心线。每个轴颈上浮套着一个圆锥行星齿轮,它们均与两个圆锥半轴齿轮啮合。而半轴齿轮的轴径分别支承在差速器壳相应的左右座孔中,并借花键与半轴相连。动力自主减速器从动齿轮依次经差速器壳、十字轴、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半轴输出以驱动车轮。行星齿轮的背面和差速器壳相应位置的内表面,均做成球面。该差速器存在着结构复杂、体积较大、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体积小、成本低的新型差速器,它是针对于常作为机械的计数装置和汽车的车轮轴系统、角速度微调差动机构及同步运动差动机构等进行的创新设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新型差速器主要由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行星齿轮、轴套、方轴、中心轮等组成,该从动齿轮与系杆合并使用;行星齿轮通过轴套、方轴安装在从动齿轮的幅板上,且与中心轮啮合,用转动副和平面移动副实现其转动和移动功能的;中心轮通过角向定位销和圆柱副或花键与左右两半轴(输出轴)连接,达到输出转矩的目的;选用基本构件浮动的均载机构中系杆和行星轮同时浮动的方式。
上述行星齿轮的背面为平面结构。
上述轴套是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滑动轴承。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新型差速器,是针对传统的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的结构进行的创新设计。它采用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代替原有的差速器左右壳体及从动齿轮,将系杆和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合并使用,取消行星齿轮轴(十字轴),改用方轴和轴套直接将行星轮安装在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的幅板上,有效地减少了差速器的零件数目,简化了结构、减轻了重量。用平面结构代替了行星齿轮背面的球面结构,采用行星齿轮与从动齿轮幅板的平面定位,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安装难度系数,简化了相关工艺。中心轮与左、右半轴的联接通过角向定位销和圆柱副或花键形式来实现的,故装配简单。该新型差速器以其简单的结构、低廉的价格实现了原有差速器的功能,具有十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特别是用作机械的计数装置、车用差速装置、角速度微调差动机构及同步运动差动机构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现方式
如图1所示:该新型差速器主要由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3(H)、行星齿轮2、方轴5、轴套6、中心轮1等组成。系杆H和从动齿轮3是合并使用的,从动齿轮3的幅板上开有行星齿轮2的安装孔,安装孔的相对面上开有与方轴5配合的槽,行星齿轮2通过方轴5、轴套6安装在从动齿轮3的幅板安装孔内,且与中心轮1啮合,用平面移动副和转动副实现其移动和转动功能的,行星齿轮2的背面为平面结构,与从动齿轮3的幅板平面定位,所述轴套6是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滑动轴承。中心轮1通过角向定位销和圆柱副或花键4与左右两半轴(输出轴)7、8连接,达到输出转矩的目的。选用基本构件浮动的均载机构中系杆和行星轮同时浮动的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差速器,由原动机通过主动齿轮将源动力传递给从动齿轮3(H),并实现一级传动;同时由于从动齿轮3的幅板上安装着行星齿轮2,而行星齿轮2又与中心轮1相啮合,将运动传递给中心轮1,中心轮1将运动传递给差速器的左、右两半轴。当左、右两半轴所受阻力相等时,中心轮1带动左、右两半轴以同速转动;当两半轴所受力矩不相等时,实现差速功能。同样,此装置还可用作运动合成。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将本申请人同日申请的另一项专利“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与该新型差速器结合起来将形成一种少齿数新型差速器。也就是说,将“少齿数斜齿圆柱齿轮”与“新型差速器”的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啮合,实现动力的传递,进而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种结合将会更有效地减小传动装置的体积、降低整机的重量,并使得一级传动比可达到19。
Claims (4)
1.一种新型差速器,包括主减速器的从动齿轮(3)、行星齿轮(2)、中心轮(1)等,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2)通过方轴(5)、轴套(6)安装在从动齿轮(3)的幅板上,且与中心轮(1)啮合,用平面移动副和转动副实现其移动和转动功能的;中心轮(1)通过角向定位销和圆柱副或花键(4)与左、右两半轴(7、8)连接,达到输出转矩的目的;选用基本构件浮动的均载机构中系杆和行星轮同时浮动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从动齿轮(3)的幅板上开有行星齿轮(2)的安装孔,安装孔的相对面上开有与方轴(5)配合的槽,行星齿轮(2)通过方轴(5)、轴套(6)安装在从动齿轮(3)的幅板安装孔内,且与中心轮(1)啮合,用平面移动副和转动副实现其移动和转动功能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行星齿轮(2)的背面为平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差速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轴套(6)是采用复合材料制成的滑动轴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031578349A CN1488527A (zh) | 2003-08-30 | 2003-08-30 | 新型差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031578349A CN1488527A (zh) | 2003-08-30 | 2003-08-30 | 新型差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88527A true CN1488527A (zh) | 2004-04-14 |
Family
ID=34157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031578349A Pending CN1488527A (zh) | 2003-08-30 | 2003-08-30 | 新型差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488527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02887C (zh) * | 2006-03-31 | 2008-07-16 | 合肥波林新材料有限公司 | 行星轮浮动均载机构及减速器 |
CN101688595B (zh) * | 2007-05-08 | 2013-06-19 | 索纳Blw精密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汽车的轻型结构的差速器 |
CN108655003A (zh) * | 2018-05-03 | 2018-10-16 | 池爱方 |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轻物质分离装置 |
WO2023035232A1 (zh) * | 2021-09-10 | 2023-03-16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差速器 |
-
2003
- 2003-08-30 CN CNA031578349A patent/CN148852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02887C (zh) * | 2006-03-31 | 2008-07-16 | 合肥波林新材料有限公司 | 行星轮浮动均载机构及减速器 |
CN101688595B (zh) * | 2007-05-08 | 2013-06-19 | 索纳Blw精密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汽车的轻型结构的差速器 |
CN108655003A (zh) * | 2018-05-03 | 2018-10-16 | 池爱方 |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用轻物质分离装置 |
WO2023035232A1 (zh) * | 2021-09-10 | 2023-03-16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差速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26516U (zh) | 一种自动导引运输车的底盘 | |
CN206159406U (zh) | 一种主减速器总成 | |
CN201342939Y (zh) | 平衡重叉车驱动桥 | |
WO2011127229A2 (en) | Differential | |
CN106594227A (zh) | 二齿差摆盘端齿轮驱动式汽车差速器 | |
WO2023206720A1 (zh) | 一种电驱桥及汽车 | |
CN215435962U (zh) | 电驱动总成、四轮驱动系统及汽车 | |
CN102529684A (zh) | 等长双横臂悬架——轮边减速驱动装置 | |
JPH05502497A (ja) | 自動車駆動系統 | |
CN1488527A (zh) | 新型差速器 | |
US20050054471A1 (en) | Drive axle assembly and differential | |
CN2623964Y (zh) | 新型轴间差速器 | |
CN205423738U (zh) | 内齿轮驱动的摆齿式汽车差速器 | |
CN102745019A (zh) | 一种越野车的转向驱动前桥 | |
CN2654949Y (zh) | 新型差速器 | |
CN1009944B (zh) | 汽车和轮式拖拉机的自动防滑差速器 | |
CN112046201B (zh) | 一种实现扭矩分配控制的电动汽车驱动桥及其控制方法 | |
CN212422716U (zh) | 一种二级减速两档变速的非轴式车桥 | |
CN202579894U (zh) | V型摩擦片式限滑差速器 | |
CN201254097Y (zh) | 高效差速控制之轻型汽车断开式转向驱动桥总成 | |
CN202541284U (zh) | 采用等长双横臂悬架的轮边减速驱动装置 | |
CN105485295A (zh) | 内齿轮驱动双相外凸轮滚针滚子块式汽车差速器 | |
CN219452788U (zh) | 一种新型底盘传动系统减速箱 | |
CN215322005U (zh) | 四驱传动结构及赛车 | |
WO2018184506A1 (zh) | 一种差速器和摆线差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