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80358A - 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80358A CN1480358A CNA021322198A CN02132219A CN1480358A CN 1480358 A CN1480358 A CN 1480358A CN A021322198 A CNA021322198 A CN A021322198A CN 02132219 A CN02132219 A CN 02132219A CN 1480358 A CN1480358 A CN 14803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p
- pull coil
- coil
- weak current
- curr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是:将两组拉力线圈设计成一强一弱,并同时通电。首先利用强电流拉力线圈提供HID单光点灯管由近灯位移至远灯位置时的初始拉力,并于定位后再利用倒数时间电路切断强电流拉力线圈电源,此时弱电流拉力线圈继续通电维持拉力状态,以解决拉力线圈因控制源太弱或太强造成拉力不足或过热的缺失;其中的装置包含连接于该强、弱两组拉力线圈的继电器以及一倒数时间电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所使用的车头灯,主要是具备有一双光点的灯泡如图1所示,并利用切换开关使光点位置(H、L)产生变化,以改变焦距并获致远、近灯的效果;此种远、近灯的切换技术行之多年,且能达兼具远、近灯的切换目的.以及提供足够照明亮度的功效;但在科技不断进步的情况下,更新、更省电、更亮的光源体(HID放电式灯管)终将要取代传统钨丝灯泡。该HID放电式灯管是一种亮度远胜于现行钨丝灯泡的单光点灯管,但其只能提供单一的高亮度光点,对于替换原使用双光点钨丝灯泡在技术上有些许困难,因此,其虽可以提供更充足的照明光源,但实际实施上并无法直接达到切换远近灯的目的与效果.故其在设置上则是采用车头两侧各配置两个灯座的型式,以分别提供远光灯与近光灯,但此种作法.将导致成本升高,对于原装设单个灯座的车辆将无法适用或换装。
对此,业界又开发出一种专门适用于HID灯的汽车远、近灯切换结构,以便能完全改善上述在装设上所遭遇到的困难点;该结构主要是控制HID灯的前、后位移作用来改变其焦距,并获致远、近灯的效果,其控制电路的设计上是以拉力线圈作为远近灯切换焦点位移的拉力源.并由电瓶直接供应其电力来源,但因考虑HID灯位移时所需的拉力大小及安全等因素,在实施上若以小电流驱动,恐有拉力不足的现象,且无法使HID灯确实有效地移动,反之,若以大电流驱动,一方面势必会造成线圈过热的情形,另一方面亦可能因远近灯切换线路不佳致控制源电流不够强,而无法作确实的远、近灯切换控制。是以,现有作为控制HID灯位移的电路结构设计仍存有部分瑕疵;因此,如何有效地改善此上述情况,实为业界所欲努力发展的目标。
本发明人有感于现行车头灯若直接更换HID单光点光源体,尚必须在电路上作完善的设计,否则将存有拉力不足及过热等缺点,故凭恃从事该行多年的专业知识及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并经详思细索及经不断地研究、试作,终有实用的本发明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及其装置,藉以达成在切换远、近灯的过程中获取微弱的电流作控制信号,即可确实有效地执行大动作的拉力控制而改变HID单光点灯管的位移,而达到远、近灯切换目的,且长时间继续使用下亦不会产生过热的情况,如此更能确保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由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其特征是包含:
以一强电流拉力线圈提供HID单光点灯菅由近灯移至远灯位置时的初始拉力;
于该灯管拉至远灯焦点定位后,令强电流拉力线圈瞬间断电,并中止其动作;
以及,使另一弱电流拉力线园继续通电并保持吸拉动作,以维持HID单光点灯管在远灯位置的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上述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的装置。
一种用于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第一继电器,是连接于原车头灯灯座线路上,其常开接点及中央接点分别连接于电瓶的正电源及弱电流拉力线圈;
第二继电器,是连接于一倒数时间电路,其常开接点及中央接点分别连接于电瓶的正电源及强电流拉力线圈;
倒数时间电路,是连接于第一继电器的中央接点。
本发明所设计的控制电路主要是以原车头灯灯座抓取控制信号源,而由电瓶直接取得较大电流源作为HID灯始动之用,如此既可轻易取得有效的远近灯控制源,亦能同时取得大电流供应HID灯驱动用,继而维持电流的供应而达到完美的始动动作及维持动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前述的电路控制方法,当HID灯管维持在远灯HA状态时,由于仅需供应小电流给弱电流拉力线圈来维持定位,得以因该线圈的圈数多、细线径不存在线圈发热的问题。
2、由于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其重点是将两组拉力线圈设计成一强一弱,并同时通电,首先利用强电流拉力线圈提供HID单光点灯管由近灯LA位移至远灯HA位置时的初始拉力,并于定位后再利用倒数时间电路切断强电流拉力线圈电源,此时弱电流拉力线圈继续通电维持拉力状态,一来可解决线圈控制源太弱无法动作,其二并可避免控制源太强有过热现象的产生。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功效及特征所在,兹列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习用H4双光点远、近灯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动作示意图(一)(HID单光点灯管处于远灯位置)。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动作示意图(二)(HID单光点灯管处于近灯位置)。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本发明主要是设有一强电流拉力线圈31及一弱电流拉力线圈32,使两线圈31、32的其中一端并接于汽车电瓶的负电源33,两线圈31、32的另端则分别连接于第二继电器35及第一继电器34的中央接点352、342并使该第一、第二继电器34、35的常开接点341、351并接于电瓶的正电源36。
该第一继电器34是连接于原车头灯灯座30线路上,而该第二继电器35则连接于一倒数时间电路37,该倒数时间电路37又连接于第一继电器34的中央接点342。
藉由前述构件的组合,当原车头灯灯座30在远灯H位置时,第一继电器34接收到来自原车头灯灯座30的电源而动作,使常开接点341与中央接点342闭合,将电瓶的正电源36导通至倒数时间电路37,同时使第二继电器35动作,其常间接点351及中央接点352闭合,该强、弱电流拉力线圈31、32亦同时供电,同步将HID灯管从近灯LA拉劲至远灯HA位置,达到焦点位移(如图2所示),此时,该倒数时间电路37开始计时,于一秒后令第二继电器35释放,强电流拉力线圈31同步断电,由于第一继电器34持续供电并未释放,故HID灯管继续保持于远灯HA位置,该弱电流拉力线圈32保持通电,以维持远灯HA位置的状态,直至原车头灯灯座30切换至近灯L位置时。使整个电路断电,此时HID灯管即刻回复至近灯LA位置(如图3所示)。
本发明的装置,是包含两继电器,使该两继电器的常开接点及中央接点分别连接于汽车电瓶及强、弱电流拉力线圈,以供控制该HID单光点灯管的动作。
前述的装置,其中连接于强电流拉力线圈的继电器,是经由一例数时间电路,使其于初始拉力后,于设定的时间内使继电器断电并释放,目的为防止强电流拉力线圈过热。
综上所述,本发明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及其装置在技术及功能上已超出既有物品的范畴,而具进步实用性,又经查相关资料仍未见有相仿者公开或见于刊物,已完全符合发明专利申请要旨,爰依法具文提出申请。
Claims (2)
1、一种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其特征是包含:
以一强电流拉力线圈提供HID单光点灯菅由近灯移至远灯位置时的初始拉力;
于该灯管拉至远灯焦点定位后,令强电流拉力线圈瞬间断电,并中止其动作;
以及,使另一弱电流拉力线园继续通电并保持吸拉动作,以维持HID单光点灯管在远灯位置的状态。
2、一种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装置,其特征是包含:
第一继电器,是连接于原车头灯灯座线路上,其常开接点及中央接点分别连接于电瓶的正电源及弱电流拉力线圈;
第二继电器,是连接于一倒数时间电路,其常开接点及中央接点分别连接于电瓶的正电源及强电流拉力线圈;
倒数时间电路,是连接于第一继电器的中央接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021322198A CN1480358A (zh) | 2002-09-02 | 2002-09-02 | 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及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021322198A CN1480358A (zh) | 2002-09-02 | 2002-09-02 | 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及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80358A true CN1480358A (zh) | 2004-03-10 |
Family
ID=34145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021322198A Pending CN1480358A (zh) | 2002-09-02 | 2002-09-02 | 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及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480358A (zh) |
-
2002
- 2002-09-02 CN CNA021322198A patent/CN1480358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75469C (zh) | 白炽灯 | |
EP0940841A3 (en) | Alternating current HID lamp with magnetic deflection | |
CN1360333A (zh) | 用于数字投影技术的短弧高压放电灯 | |
CN101076212A (zh) | 具有紧凑结构的照明设备 | |
CN1480358A (zh) | 以弱电流控制远近灯切换并防止拉力线圈过热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2543773Y (zh) | 汽车hid(高亮度)灯专用的电路 | |
CN1738506A (zh) | 一种新型照明方法及装置 | |
CN107770936B (zh) | 路灯控制装置、路灯及路灯跟随系统 | |
CN2800695Y (zh) | 铁路机车前照灯控制器 | |
CN200959695Y (zh) | 汽车hid远近光双灯驱动及控制装置 | |
CN2493454Y (zh) | 汽车大灯自动调节器 | |
CN2520625Y (zh) | 荧光灯与发光二极管自切换照明装置 | |
CN201685755U (zh) | 气体放电灯用磁保持远近光控制电路 | |
CN2560528Y (zh) | 汽车远近灯自动切换增光控制装置 | |
CN102510625A (zh) | 储能led照明灯 | |
CN100363202C (zh) | 气体放电灯远光近光切换控制装置 | |
CN2160573Y (zh) | 手扶拖拉机电子前大灯 | |
CN201243397Y (zh) | 安定器结构 | |
CN201050742Y (zh) | 可切换焦距的高压气体放电灯组件 | |
CN101848583A (zh) | 一种镇流器 | |
CN208079447U (zh) | 兼容镇流器的驱动电路及led装置 | |
CN1835182B (zh) | 双功率高压气体放电灯及其节能控制器 | |
CN2579733Y (zh) | 车辆点灯控制回路装置 | |
CN2167503Y (zh) | 混合照明灯继电启动器 | |
JP2004119081A (ja) | 弱電流で遠近灯を切り換えると共に引張りコイルの過熱を防止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