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73395A - 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闭环功率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闭环功率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73395A
CN1473395A CNA018183506A CN01818350A CN1473395A CN 1473395 A CN1473395 A CN 1473395A CN A018183506 A CNA018183506 A CN A018183506A CN 01818350 A CN01818350 A CN 01818350A CN 1473395 A CN1473395 A CN 1473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ower
amplifier
modulation signal
variable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18183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10874C (zh
Inventor
Ī�ڡ���ķ��
莫腾·达姆高
���������ɭ��˾
德米特里·罗森布利特
�����ᡤJ������ŵ
威廉·J·多米诺
W
里克·W·克拉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exant Systems LLC
Original Assignee
Conexant System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exant Systems LLC filed Critical Conexant Systems LLC
Publication of CN1473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733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08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08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GCONTROL OF AMPLIFICATION
    • H03G3/00Gain control in amplifiers or frequency changers without distortion of the input signal
    • H03G3/20Automatic control
    • H03G3/30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G3/3036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 H03G3/3042Automatic control in amplifiers hav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high-frequency amplifiers or in frequency-changers in modulators, frequency-changers, transmitters or power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1/00Details of 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nly unspecified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1/02Modifications of amplifiers to raise the efficiency, e.g. gliding Class A stages, use of an auxiliary oscill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29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the amplifier being a low noise amplifier [LNA]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mplifiers
    • H03F2200/372Noise reduction and elimination in ampl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52TPC using AGC [Automatic Gain Control] circuits or amplifiers

Abstract

一种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系统,它便于采用非线性放大器放大相位调制(PM)信号,同时使用可变增益元件将期望的幅度调制(AM)信号的反相信号引入反馈环。通过将期望的信号AM部分的反相信号引入功率控制反馈环,可以使用高效的非线性功率放大器只对信号的PM部分进行放大,同时由功率控制反馈环引入AM部分。在本发明另一方案中,将期望的发射信号的AM部分的反相信号引入放大器的功率控制反馈环,该放大器放大相位调制信号和幅度调制信号。通过将期望的AM信号的反相信号引入功率控制反馈环,功率控制反馈环可不必去除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端出现的AM分量。在本发明的又一方案中,期望的AM信号与功率控制参考信号一同被引入反馈环。

Description

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闭环功率控制系统
发明的背景技术
1.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通信设备发射机中的功率控制,更进一步涉及一种使用线性或非线性放大器的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的系统。
2.相关技术
随着高效、低价的电子模块实用性的不断增长,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普及。例如,通信方案有许多的变化,其中使用不同的频率、传输方案、调制技术和通信协议来实现在手持电话(类似通讯手机)中的双向话音和数据通信。每一种不同的调制与发射方案均有各自的优、缺点。
在一个典型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标准的移动通信系统中,高斯最小频移键控(GMSK)调制方案可直接从振荡器向非线性功率放大器提供非常干净的调相(PM)发射信号。在这种结构中,具有高效率的非线性功率放大器就能被用来允许调相信号的有效调制并减小功率消耗。因为调制信号是从振荡器直接提供的,所以对在功率放大器之前或之后的滤波要求降到了最低。但是能同时发射调相(PM)信号和调幅(AM)信号的其它传输标准正在被开发。这些标准在没有增加发射信号带宽的同时提高了数据速率。不幸的是,现有的GSM调制方案不易适应发送同时包含调相(PM)分量和调幅(AM)分量的信号。产生这种困难的一种原因是:为了发射包含PM和AM分量的信号,就需要高线性功率放大器。遗憾的是,高线性放大器的效率很低,因此所要消耗的能量明显多于非线性放大器,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电池或其它电源的使用寿命。
这种状况还在进一步被复杂化,因为GSM通信系统中普遍采用的发射机以突发形式发射,发射机必须能够控制发射功率的直线上升(ramp-up),并在一个宽的功率范围内对输出功率电平具有高度的控制。这种功率控制典型地采用一个反馈环来完成,其中功率放大器信号输出的一部分要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产生的误差信号被反馈到功率放大器的控制输入端。
当试图在GSM类型的调制系统中包括一个调相(PM)分量和一个调幅(AM)分量时,为了保持所期望的输出功率,功率控制环路将势必抵制信号中存在的幅度变化,同时试图维持所期望的输出功率。采用这种结构,功率控制环往往会删除掉信号的调幅(AM)部分。
在这种同时包含调相(PM)和调幅(AM)分量的发射信号中,通过把一个预先设定的控制电压施加于功率放大器,可以控制输出功率。不幸的是,这就需要使用高线性、因此缺乏效率的功率放大器。在非突发发射系统中,输出功率可以由一个具有时间常数的反馈环控制,这一时间常数相对于调制器的幅度变化的时间常数要低很多。另一个已知的控制输出功率的方法是在功率控制环消除预失真影响的方式下“预失真”调制信号。采用这种方法,幅度信息要经过一种转移功能,这个转移功能与功率控制环转移功能相反。不幸的是,这些方法的成本高而且缺乏效率。
在那些调相(PM)信号与调幅(AM)信号都要送到功率放大器的传输标准中,除非功率放大器具有很好的线性,通过引起不希望的调幅(AM)到调相(PM)的转换,其可能会使组合发送信号失真。这种转换对发射的信号是不利的,并可能需要使用高价且缺乏效率的线性功率放大器。
此外,在一些通信系统中,输出功率是由从与便携式收发机通信的基站发出的一种信号来控制的。典型地,在这种方式下,基站可简单地向便携式收发机发送一种信号来指示便携式收发机增加或降低功率。在该系统中,没有专门的功率要求,仅有增加或降低功率输出的命令。因此,在这种便携式收发机中,不需要闭环功率控制;使用开环功率控制就足够了。在开环功率控制中,在移动单元内的控制信号要求一个特别的功率电平而没有任何关于是否达到该值的反馈。因为基站通过不断地更新其增加/降低请求来提供有效地反馈,所以这种控制特性不仅单调而且也不需要特别精确。在其他发射系统中,例如GSM(只使用PM)或GSM-EDGE(改进数据率GSM服务)(同时使用AM和PM),必须更加严密地控制便携式收发机的功率输出。例如,替代上述的相对功率测量,可能期望输出一个特定的功率电平。在此类系统中,为了达到接近的输出功率容限,闭环功率控制系统是必要的。如上所述,在闭环功率控制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的一部分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产生的误差信号被反馈回功率放大器的输入中,从而实现更高精度的输出功率电平。
此外,本行业也需要一种发送技术,它可用于发送包含调相(PM)分量以及调幅(AM)分量的信号,同时又能保持使用非线性、因此是高效率的功率放大器的好处及能够直接从振荡器提供PM调制信号给功率放大器,同时采用闭环功率控制系统。另外,本行业也需要一种发送技术,其中能将闭环功率控制系统应用于线性功率放大器,在此线性功率放大器中放大包含调相(PM)分量和调幅(AM)分量的信号。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控制系统,它使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路,在实际应用中采用线性或者非线性功率放大器。一方面,本发明可被概念化为一种控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方法,使用一个闭合的功率控制反馈环,包括步骤:提供一个第一调制信号到功率放大器;使用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中的功率检测器检测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的一部分;根据功率放大器输出的被检测部分与参考信号来调整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及使用可变增益元件将一个第二调制信号引入反馈环中。
在结构上,本发明可被概念化为一种使用闭合功率反馈环来控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系统,它包括:一个被设置用于接收第一调制信号的功率放大器;一个位于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中的功率检测器;它被设置用以检测功率放大器的一部分输出;一个比较器,它被设置根据功率放大器输出的已检测部分与一个参考信号之间的差来形成一个误差信号,此误差信号被用于调整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及一个可变增益放大器,它被设置用于将第二调制信号引入到反馈环。
本发明允许将调幅(AM)信号引入到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功率控制反馈环,并允许对线性功率放大器的闭环反馈控制,在此线性功率放大器中调相(PM)和调幅(AM)信号均被放大。通过引入所期望的调幅(AM)信号的反相信号,在只将信号的调相(PM)分量提供到非线性放大器之输入端的系统中、以及在将同时包含PM分量和AM分量的调制信号提供给一个线性放大器的系统中,本发明的闭合控制环路可以控制功率。
还提供了相关的操作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仔细研究下述附图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都可以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所有这些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应被包括在本说明书之内,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受到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
附图简要描述
参考以下附图,本发明能被更好的理解。附图中的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示出,重点不在于其放置位置,而在于清晰阐明本发明的原理。而且,在附图中,类似的参考编号代表了各个不同视图中的对应的部件。
图1为一个简化的便携式收发机框图。
图2为图1中的功率控制元件的详细框图。
图3为图2中的功率控制元件的另一种形式的框图。
图4为图2中的功率控制元件的又一种形式的框图。
详细描述
虽然特别参照GSM便携式收发机来进行描述,但本发明的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可以被实现在任何系统中,在该系统中,调相(PM)信号被提供给非线性功率放大器,调幅(AM)信号被加到功率放大器中的调相(PM)信号中。本发明的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适用于期望实现一个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和向线性功率放大器提供调相(PM)和调幅(AM)信号的任何系统。
本发明的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的选定部分被实现在硬件和软件中。本发明的硬件部分可以采用专门的硬件逻辑实现。软件部分可以存贮在存贮器中,并通过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微处理器)来执行。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的硬件实现包括以下本领域公知技术的任一种或其组合:具有逻辑门的离散逻辑电路,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具有适当逻辑门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软件包含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有序列,它可以被实施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便通过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器件而使用,例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含处理器的系统,或者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器件中读取这些指令并执行这些指令的其它系统。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能够容纳、存贮、通信、传播或传送该程序的任何装置,其通过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器件而使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但又不局限于电子的、磁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的系统、器件或传播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不完全罗列)可包括如下:具有一条或多条布线的电连接(电子的);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磁的);随机存取存贮器(RAM);只读存贮器(ROM);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贮器(EPROM或闪速存贮器)(磁的);光纤(光学的)和便携式只读光盘(CDROM)(光学的)。请注意,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能是可在上面打印该程序的纸或者其它适当的介质,因为该程序可以通过电子方式获取,例如通过对纸张或其它媒介进行光学扫描,再经编辑、解释或在必要时以其它方式处理,然后存贮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参见附图,图1是一个简化的便携式收发机100的方框图。便携收发机100包括扬声102,显示器104,键盘106,以及话筒108,所有这些均与基带子系统110相连。在一个特殊的实施例中,例如便携收发机100可以是但又不限于一个便携式电信手机,例如蜂窝移动电话。如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知道的那样,扬声器102和显示器104分别通过线路112和114从基带子系统110接收信号。类似地,键盘106和话筒108分别通过线路116和118向基带子系统110提供信号。基带子系统由通过总线128进行通信的微处理器(μP)120、存贮器122、模拟电路124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26组成。在必要时可以使用多个总线连接基带子系统110内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来实现总线128(尽管被示出为一条单总线)。微处理器120和存储器122用于为便携收发机100提供信号定时、处理与存贮功能。模拟电路124用于在基带子系统110内实现信号的模拟处理功能。基带子系统110经线路132向射频(RF)子系统130提供控制信号。虽然图中显示为单个线路132,控制信号也可以是从DSP126或从微处理器120发出的,并提供给射频(RF)子系统130内的多个端点。请注意,为了简单起见,图中仅描述了便携式收发机100的基本部件。基带子系统110也包含模-数转换器(ADC)134和数-模转换器(DAC)136和138。模-数转换器(ADC)134、数-模转换器(DAC) 136和DAC 138也通过总线128与微处理器120、存储器122、模拟电路124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125进行了通信。数-模转换器(DAC)136将基带子系统110中的数字通信信息转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线路140传送到射频(RF)子系统130。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数-模转换器(DAC)138经线路144向功率控制单元200提供一个参考电压功率电平信号。线路140(尽管示出为两个指向箭头)包含从数字范围转换为模拟范围后将由射频(RF)子系统130发射的信息。
射频(RF)子系统130包括调制器143,在从合成器148经线路150接收到频率参考信号(也称为本地振荡器信号,或LO)后,调制器143调制接收的模拟信息,并将调制信号经线路152提供给上变频器154。上变频器154也通过线路156接收来自合成器148的频率参考信号。合成器148确定适合的频率,上变频器154将在线路152上将调制信号上变频至该频率。
上变频器154通过线路158以适合的发射频率将全调制信号提供给功率放大器160。功率放大器160再将线路158上的调制信号放大到适当的功率电平用于经线路162传送到天线164。如图所示,开关166用于控制是否将线路162上经放大的信号传递到天线164或者是否将从天线164接收的信号供给滤波器168。开关166的操作由来自基带子系统110并经线路132的控制信号控制。
在线路162上放大的发射信号功率的一部分经线路170被供给功率控制单元200。功率控制单元200可以形成一个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并提供一个在线路172上的信息信号,该信号指示功率放大器160有关在线路158上的信号应被放大的正确功率电平。功率控制单元200的操作将依图2、3和4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基带子系统110在恰当的时间决定天线164接收的信号,该信号经开关166被直接传送到接收滤波器168。接收滤波器168将对接收的信号进行滤波并将线路174上的滤波信号提供给低噪声放大器(LNA)176。接收滤波器168可以是带通滤波器,便携式收发机100所使用的特定蜂窝系统的所有信道都可以通过该滤波器。例如,对于900MHz的GSM系统,从935.1MHz到959.9MHz的所有频率,均可通过接收滤波器168,其中覆盖了每个为200kHz的所有124个连续信道。该滤波器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所需范围外的所有频率通过。低噪声放大器LNA 176用于将线路174上的很微弱的信号放大一定电平,下变频器178在此电平下能够将信号从发射的频率变回到基带频率。可替换的是,也可以采用其他元件实现低噪声放大器(LNA) 176和下变频器178的功能,例如但又不仅限于低噪声块下变频器(LNB)。
下变频178经线路180接收来自合成器148的一个频率参考信号,其也被称为本机振荡器信号(LO)。该信号用于指示下变频器178关于下变频经线路182从低噪声滤波(LNA)176收到的信号所至的合适频率。经下变频的频率称为中频(IF)。下变频器178将下变频后的信号经线路184传送到信道滤波器186,信道滤波器186也称为“中频(IF)滤波器”。信道滤波器186对下变频后的信号进行滤波,再将其通过线路188提供给放大器190。信道滤波器186将选择一个所期望的信道并拒绝所有其他的信道。采用GSM系统为例,实际上只有124个连续信道中的一个信道被接收。所有信道通过接收滤波器168并经下变频器178下变频后,将仅有一条所期望的信道精确地出现在信道滤波器186的中心频率。合成器148通过控制提供通过线路180上传送到下变频器178的本机振荡频率来确定所选信道。放大器190放大接收到的信号后,将放大后的信号经线路192提供给解调器194。解调器194将对发射的模拟信息进行恢复,提供一个表示此信息的信号,该信号经线路196提供给模-数转换器(ADC) 134。模-数转换器(ADC) 134再将这些模拟信号转换为在基带频率下的数字信号,并将其经总线128发送至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126,用于进一步处理。
图2为图1中的功率控制单元200的详细框图。为简化起见,图1中的调制器146和上变频器154的功能在图2中使用振荡器202来表示。振荡器202可以是一个电压控制的振荡器(VCO),它经线路158向功率放大器160提供非常干净的调制信号(即具有很低的频带外噪声的信号)。通过采用振荡器202向功率放大器160提供低噪声的调制信号,可以降低或消除功率放大器160的前面或后面的滤波要求。依照本发明的一方面,振荡器202供给功率放大器160的信号只包含相位调制信号。
在线路162上的输出功率的一部分经耦合器210转向经线路170传送到一个可变增益元件212。根据特定的电路应用对增益大小的需求,可变增益元件212可以是一个放大器或一个衰减器。例如,可变增益元件212是一个放大器还是衰减器,取决于存在于系统平衡中的信号电平与功率电平。可变增益元件212起着载体的作用,幅度调制信号通过它被引入到本发明的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从而允许便携式收发机100(图1)发射同时包含调相(PM)和调幅(AM)分量的信号,而同时只允许调相(PM)分量在线路158上被提供至功率放大器160的输入端。经线路216引入到可变增益元件212之控制输入的调幅(AM)信号是线路162上的功率放大器160的输出端上所期望的调幅(AM)信号的反相信号。在这种方式下,功率放大器160可以是一个非线性的、因此是非常有效的放大器。使用本发明的这种方案,便携发射机100(图1)就能够保持采用非线性、高效放大器好处,同时还能够发射同时包含调相(PM)和调幅(AM)分量的信号。
现在回到图2的功率控制单元200的讨论中,在将调幅(AM)分量引入反馈环之后,可变增益元件212则经过线路218为对数(log)检测器220提供射频(RF)能量。对数检测器220接收在线路218上的射频信号,并在线路222上提供一个直流(DC)基带信号,其表示在线路218上的射频功率信号的电平。来自图1中数-模转换器(DAC)138的参考电压功率控制信号经线路144提供到低通滤波器226。低通滤波器226的特性是:使线路144上提供的所期望的功率电平信号能够经线路228传送到比较器230,而同时阻止因数-模转换器(DAC)138的阶梯输出功能产生的高频成份的通过。比较器230将线路222上的信号电平与线路228上的信号电平进行比较,并在线路232上输出表示其差的误差信号。线路232上的误差信号表示功率放大器160测定的输出功率与线路144上提供的所期望输出电平之差。
线路232上的误差信号被提供给环路滤波器234,在本发明的这一方案中,它可以是一个无源滤波器,一个限带放大器或一个积分器。环路滤波器234在线路236上给增益形成器238提供一个经放大的误差信号。增益形成器238提供一种非线性转换功能,此功能基本上是功率放大器160的非线性控制波形的反相特性。在这种方式中,增益形成器238“线性化”该控制环路,因为使用它,整个环路增益在任意工作点上(即在任意功率电平)就变得基本相同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功率放大器160表现出了线性控制特性,就不再需要增益形成器238。从增益形成器238出来的信号经线路240提供到驱动器242。驱动器242将线路240上的放大的驱动电平的信号经线路172提供给功率放大器160。在这种方式中,功率放大器160的输出功率通过功率控制单元200来控制,而发送信号的调幅(AM)分量经反馈环被引入到功率放大器160。
功率控制单元200内的各部件基本上为功率放大器160形成一个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在这种方式中,对于本发明的这种方案,便携式收发机100(图1)使用本发明的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可以提供一个包括调相(PM)分量和调幅(AM)分量的发射信号,同时在保持使用高效的非线性功率放大器160,并且还能得益于闭环功率控制反馈环控制系统。通过经可变增益元件212引入所期望的AM分量的反相分量,本发明的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通过其特性将保持反馈信号的恒定,因此就能有效地对功率放大器160的输出进行幅度调制,而与可变增益元件212的增益变化相反。通过以一个与所期望的幅度调制反相的信号控制可变增益元件,输出信号就能以所期望的方式进行幅度调制。在这种方式中,可以保持常用的GSM转换环路结构,同时提供发送包含PM分量和AM分量的信号的能力。
在包含调相(PM)分量和调幅(AM)分量的调制信号被提供到功率放大器的应用中,该功率放大器最好是线性的,以便降低AM向PM转换的发生。AM向PM转换的发生是由于放大器的相移特性的固有的幅度依赖性,其在高效率放大器的情况下则最为严重。在这种放大器中,因为放大器的相移特性会随着信号幅度而变化,所以信号的AM使得相位被调制,从而导致失真的发射信号。不幸的是,具有低的AM到PM转换的线性放大器的效率却非常低。
在这种应用中,本发明的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特别是可变增益元件212可以被用于提供闭环功率控制反馈。在这种应用中,通过经可变增益元件212引入发射信号的所期望的AM分量的反相分量,在线路162上将可以得到包括调幅(AM)和调相(PM)的期望信号。在一个调相(PM)分量和调幅(AM)分量均提供到功率放大器输入端的系统中,使用了一种典型的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其中,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往往会删除掉出现在功率放大器160之输出中的任何调幅(AM)分量。依照本发明的这种方案,通过经线路216将所需调幅(AM)分量的反相分量引入到可变增益元件212中,在反馈环将看不到AM分量,因此反馈环将仅按信号的平均功率工作,从而使本发明的闭合功率反馈环可以在一个系统中提供闭环功率控制,在该系统中,一个调相(PM)分量和调幅(AM)分量均被提供作为至功率放大器的输入。
图3为图2中的功率控制单元的另一种方案300的框图。如图3所示,可变增益元件212的位置设置是为了接收对数检测器302的输出。在本发明的这种方案中,对数检测器302是经线路218将一个DC基带信号(表示可在线路170上获得的射频功率信号之电平)提供到可变增益元件212。可变增益元件212的操作正如上述对图2的描述,并通过线路222向比较器230提供一个DC基带信号,此基带信号表示包含所期望的AM分量的反相分量的射频功率信号之电平。图3所示电路的平衡按以上参照图2所述工作。
图4为图2的功率控制单元200的又一方案400的框图。如图4所示,可变增益元件402通过线路406接收来自低通滤波器404的输出,并经线路228,向比较器230提供一信号,该信号包括来自数-模转换器(DAC) 138(图1)的参考电压的信号,以及信号的期望调幅(AM)分量。与以上关于图2和图3的描述不同的是,在图4中的结构经线路408将所需的调幅(AM)信号(不是如上面描述的所期望的AM信号的反相信号)引入到可变增益元件402的控制输入端。因为调幅信号被施加于参考信号(其由DAC 138提供),并因为环路的输出跟随参考信号,所以经线路408施加的AM信号未被反相。对数检测器302经线路222向比较器230提供DC基带信号,该信号表示在线路170上出现的射频功率信号的电平。图4所示电路的平衡如上述参照图2的描述工作。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其意图是使比较器输出仅对信号的平均功率作出响应,而不是该AM。如图4所示,在线路408上引入的调幅(AM)信号是实际上期望的调幅(AM),而不是反相。在这种方式中,由比较器230比较的两种信号都包含相同的调幅(AM)分量,它们在比较器的输出中都要被删除掉,从而导致环路的剩余部分只响应与平均功率成比例的差值信号,而不是调幅(AM)。在图3的实施例中,进入比较器230的信号都不具有任何AM,这是因为自线路222的输入已经具有通过在可变增益元件402引入反相AM信号而除掉的AM。
尽管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清楚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可以有更多实施例及实现方案。因此,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方案来限定。

Claims (47)

1.一种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控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一个第一调制信号给功率放大器;
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中的功率检测器检测该功率放大器的一部分输出;
根据所检测的该功率放大器的部分输出和一个参考信号,调整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及
使用可变增益元件引入一个第二调制信号到该反馈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调制信号是所期望的第二调制信号的反相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放大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衰减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调制信号是一个相位调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调制信号是一个幅度调制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射频(RF)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表示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射频(RF)功率电平。
9.一种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控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方法,包括步骤:
向功率放大器提供一个组合的调制信号,该组合的调制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中的功率检测器检测该功率放大器的一部分输出;
根据所检测的该功率放大器的部分输出与一参考信号之间的差,调整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及
采用一个可变增益元件将第二调制信号引入该反馈环,该第二调制信号是该组合的调制信号的第二部分的反相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放大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衰减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组合的调制信号的第一部分是相位调制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组合的调制信号的第二部分是幅度调制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射频(RF)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表示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射频(RF)功率电平。
16.一种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控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系统,包含:
一个功率放大器,被设置用于接收第一调制信号;
一个功率检测器,位于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内并被设置用于检测该功率放大器的一部分输出;
一个比较器,被设置以根据所检测的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部分与一个参考信号之间的差、生成用于调整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误差信号;和
一个可变增益放大器,被设置以引入第二调制信号到该反馈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第二调制信号是期望的第二调制信号的反相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放大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衰减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第一调制信号是一个相位调制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第二调制信号是一个幅度调制信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射频(RF)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表示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射频(RF)功率电平。
24.一种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控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系统,包含:
一个功率放大器,被设置以接收组合的调制信号,该组合的调制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一个功率检测器,位于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内并被设置以检测该功率放大器的一部分输出;
一个比较器,被设置以根据所检测的该功率放大器的部分输出与一个参考信号之间的差、生成用于调整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误差信号;和
一个可变增益元件,被设置以将第二调制信号引入该反馈环,该第二调制信号是该组合的调制信号的第二部分的反相信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放大器。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衰减器。
27.根据权利要求24的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组合调制信号的第一部分是相位调制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中该组合的调制信号的第二部分是幅度调制信号。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射频(RF)信号。
30.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表示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射频(RF)功率电平。
3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来控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程序,该程序包括的逻辑被设置以执行以下步骤:
向功率放大器提供第一调制信号;
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中的功率检测器检测该功率放大器的一部分输出;
根据所检测的该功率放大器的部分输出和一个参考信号来调整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及
采用可变增益元件引入第二调制信号到该反馈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程序,其中该第二调制信号是所期望的第二调制信号的反相信号。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程序,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放大器。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程序,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衰减器。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程序,其中该第一调制信号是一个相位调制信号。
36.根据权利要求31的方法,其中该第二个调制信号是一个幅度调制信号。
37.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程序,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射频(RF)信号。
38.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程序,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表示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射频(RF)功率电平。
3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控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程序,该程序包括被设置以执行以下步骤的逻辑:
向功率放大器提供一个组合的调制信号,该组合的调制信号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中的功率检测器来检测该功率放大器的一部分输出;
根据所检测的该功率放大器的部分输出和一个参考信号之间的差来调整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及
采用一个可变增益元件将第二调制信号引入该反馈环,该第二调制信号是该组合的调制信号的第二部分的反相信号。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程序,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放大器。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程序,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是一个衰减器。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程序,其中该组合的调制信号的第一部分是相位调制的。
43.根据权利要求39的所述的程序,其中该组合的调制信号的第二部分是幅度调制的。
44.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程序,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射频(RF)信号。
45.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程序,其中该可变增益元件处理基带信号,该基带信号表示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射频(RF)功率电平。
46.一种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控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系统,包括:
向功率放大器提供第一调制信号的装置;
检测装置,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中的功率检测器来检测该功率放大器的一部分输出;
调整装置,根据所检测的该功率放大器的部分输出和一个参考信号来调整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
引入装置,采用可变增益元件向反馈环引入第二调制信号。
47.一种采用闭合功率控制反馈环控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的系统,包含: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功率放大器中的第一调制信号;
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功率放大器的一部分输出;
信号生成装置,用于根据所检测的该功率放大器的部分输出和一个参考信号之间的差来生成一误差信号,其用于调整该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
引入装置,用于将第二调制信号引入该反馈环。
CNB018183506A 2000-08-30 2001-08-17 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闭环功率控制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12108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650,987 US6670849B1 (en) 2000-08-30 2000-08-30 System for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using a linear or a non-linear power amplifier
US09/650,987 2000-08-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73395A true CN1473395A (zh) 2004-02-04
CN1210874C CN1210874C (zh) 2005-07-13

Family

ID=24611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83506A Expired - Lifetime CN1210874C (zh) 2000-08-30 2001-08-17 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闭环功率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670849B1 (zh)
EP (1) EP1327308B1 (zh)
JP (1) JP4744060B2 (zh)
KR (1) KR100789203B1 (zh)
CN (1) CN1210874C (zh)
AU (1) AU2001285048A1 (zh)
CA (1) CA2420687A1 (zh)
TW (1) TW535368B (zh)
WO (1) WO2002019545A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6242A (zh) * 2005-01-31 2008-01-30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具有高动态范围的闭环功率控制
CN1725633B (zh) * 2004-07-23 2010-05-0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电平调整电路
CN1725634B (zh) * 2004-07-23 2010-05-0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电平调整电路
CN101558569B (zh) * 2005-05-10 2012-08-29 天工方案公司 用于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dge)的极化环路发射器的振幅校准元件
CN101228720B (zh) * 2005-05-24 2013-07-24 天工方案公司 在闭合功率控制回路中用于电源电压控制的功率放大器的双电压调节器
CN105281692A (zh) * 2014-06-30 2016-01-2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功率放大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5155B2 (en) * 2000-12-22 2006-06-20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transceiver having a constant power output
US6819938B2 (en) * 2001-06-26 2004-11-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calibration and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788138B2 (en) * 2001-07-17 2004-09-0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circuit
DE60204458T2 (de) * 2002-09-11 2005-10-27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Steuerung der Leistung in Sendern
US7171171B1 (en) * 2003-08-15 2007-01-30 Rf Micro Devices, Inc. GaAs RF signal detection circuit with operational amplifier
US6982594B2 (en) * 2003-11-13 2006-01-03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ystem for developing a secondary control signal in a power amplifier control loop
JP4336968B2 (ja) * 2004-02-20 2009-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機器およ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US20060280261A1 (en) * 2005-06-10 2006-12-14 M/A-Com Eurotec Bv.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output from a power amplifier
US7539462B2 (en) * 2005-08-09 2009-05-26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Configurable multi-mode modulation system and transmitter
US7653147B2 (en) * 2005-08-17 2010-01-26 Intel Corporation Transmitter control
US7483678B2 (en) * 2005-09-27 2009-01-2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Single chip GSM/EDGE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with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US7542738B2 (en) * 2005-12-21 2009-06-02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compensating for power amplifier distortion and non-linearity
US8548400B2 (en) * 2006-05-31 2013-10-01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lar modulation using power amplifier bias control
US8064855B2 (en) * 2006-10-25 2011-11-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ler
US8145166B2 (en) * 2007-12-20 2012-03-27 Anritsu Company Enhanced programmable automatic level control
US8854019B1 (en) 2008-09-25 2014-10-07 Rf Micro Devices, Inc. Hybrid DC/DC power converter with charge-pump and buck converter
US7970360B2 (en) * 2008-10-24 2011-06-28 Harris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distortion correction circuit for a power amplifie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9166471B1 (en) 2009-03-13 2015-10-20 Rf Micro Devices, Inc. 3D frequency dithering for DC-to-DC converters used in multi-mode cellular transmitters
US8315576B2 (en) 2009-05-05 2012-11-20 Rf Micro Devices, Inc. Capacitive compensation of cascaded directional couplers
JP2011124754A (ja) * 2009-12-10 2011-06-23 Panasonic Corp 送信パワー制御方法及び送信パワー制御装置
JP2011124858A (ja) * 2009-12-11 2011-06-23 Panasonic Corp 送信パワー制御方法及び送信パワー制御装置
US8548398B2 (en) 2010-02-01 2013-10-01 Rf Micro Devices, Inc. Envelope power supply calibration of a multi-mode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US8538355B2 (en) 2010-04-19 2013-09-17 Rf Micro Devices, Inc. Quadrature power amplifier architecture
US8842399B2 (en) 2010-04-20 2014-09-23 Rf Micro Devices, Inc. ESD protection of an RF PA semiconductor die using a PA controller semiconductor die
US8811920B2 (en) 2010-04-20 2014-08-19 Rf Micro Devices, Inc. DC-DC converter semiconductor die structure
US9577590B2 (en) 2010-04-20 2017-02-21 Qorvo Us, Inc. Dual inductive element charge pump buck and buck power supplies
US8892063B2 (en) 2010-04-20 2014-11-18 Rf Micro Devices, Inc. Linear mode and non-linear mode quadrature PA circuitry
US9214865B2 (en) 2010-04-20 2015-12-15 Rf Micro Devices, Inc. Voltage compatible charge pump buck and buck power supplies
US8699973B2 (en) 2010-04-20 2014-04-15 Rf Micro Devices, Inc. PA bias power supply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US8913967B2 (en) 2010-04-20 2014-12-16 Rf Micro Devices, Inc. Feedback based buck timing of a direct current (DC)-DC converter
US8942651B2 (en) * 2010-04-20 2015-01-27 Rf Micro Devices, Inc. Cascaded converged power amplifier
US9900204B2 (en) 2010-04-20 2018-02-20 Qorvo Us, Inc. Multipl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digital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US9048787B2 (en) 2010-04-20 2015-06-02 Rf Micro Devices, Inc. Combined RF detector and RF attenuator with concurrent outputs
US9184701B2 (en) 2010-04-20 2015-11-10 Rf Micro Devices, Inc. Snubber for a direct current (DC)-DC converter
US8983410B2 (en) 2010-04-20 2015-03-17 Rf Micro Devices, Inc. Configurable 2-wire/3-wire serial communications interface
US8712349B2 (en) 2010-04-20 2014-04-29 Rf Micro Devices, Inc. Selecting a converter operating mode of a PA envelope power supply
US8706063B2 (en) 2010-04-20 2014-04-22 Rf Micro Devices, Inc. PA envelope power supply undershoot compensation
US9008597B2 (en) 2010-04-20 2015-04-14 Rf Micro Devices, Inc. Direct current (DC)-DC converter having a multi-stage output filter
US8947157B2 (en) 2010-04-20 2015-02-03 Rf Micro Devices, Inc. Voltage multiplier charge pump buck
US8811921B2 (en) 2010-04-20 2014-08-19 Rf Micro Devices, Inc. Independent PA biasing of a driver stage and a final stage
US8831544B2 (en) 2010-04-20 2014-09-09 Rf Micro Devices, Inc. Dynamic device switching (DDS) of an in-phase RF PA stage and a quadrature-phase RF PA stage
US9030256B2 (en) 2010-04-20 2015-05-12 Rf Micro Devices, Inc. Overlay class F choke
US8958763B2 (en) 2010-04-20 2015-02-17 Rf Micro Devices, Inc. PA bias power supply undershoot compensation
US9214900B2 (en) 2010-04-20 2015-12-15 Rf Micro Devices, Inc. Interference reduction between RF communications bands
US8942650B2 (en) 2010-04-20 2015-01-27 Rf Micro Devices, Inc. RF PA linearity requirements based converter operating mode selection
US9553550B2 (en) 2010-04-20 2017-01-24 Qorvo Us, Inc. Multiband RF switch ground isolation
US9077405B2 (en) 2010-04-20 2015-07-07 Rf Micro Devices, Inc. High efficiency path based power amplifier circuitry
US8731498B2 (en) 2010-04-20 2014-05-20 Rf Micro Devices, Inc. Temperature correcting an envelope power supply signal for RF PA circuitry
US8913971B2 (en) 2010-04-20 2014-12-16 Rf Micro Devices, Inc. Selecting PA bias levels of RF PA circuitry during a multislot burst
US8983407B2 (en) 2010-04-20 2015-03-17 Rf Micro Devices, Inc. Selectable PA bias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circuitry
US8989685B2 (en) 2010-04-20 2015-03-24 Rf Micro Devices, Inc. Look-up table based configuration of multi-mode multi-band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circuitry
US9362825B2 (en) 2010-04-20 2016-06-07 Rf Micro Devices, Inc. Look-up table based configuration of a DC-DC converter
US8319557B2 (en) 2010-06-18 2012-11-27 Skyworks Solutions, Inc. Integrated linear power detection in an RF power amplifier
US9065505B2 (en) 2012-01-31 2015-06-23 Rf Micro Devices, Inc. Optimal switching frequency for envelope tracking power supply
US9503133B2 (en) 2012-12-03 2016-11-22 Dockon Ag Low noise detection system using log detector amplifier
JP6416195B2 (ja) 2013-03-15 2018-10-31 ドックオン エージー 固有周波数復調能力を備えた周波数選択性対数増幅器
US9236892B2 (en) 2013-03-15 2016-01-12 Dockon Ag Combination of steering antennas, CPL antenna(s), and one or more receive logarithmic detector amplifiers for SISO and MIMO applications
WO2014145129A1 (en) 2013-03-15 2014-09-18 Forrest James Brown Logarithmic amplifier with universal demodulation capabilities
US9048943B2 (en) 2013-03-15 2015-06-02 Dockon Ag Low-power, noise insensitive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ing logarithmic detector amplifier (LDA) demodulator
US11082014B2 (en) 2013-09-12 2021-08-03 Dockon Ag Advanced amplifier system for ultra-wide band RF communication
WO2015038191A1 (en) 2013-09-12 2015-03-19 Dockon Ag Logarithmic detector amplifier system for use as high sensitivity selective receiver without frequency conversion
US11183974B2 (en) 2013-09-12 2021-11-23 Dockon Ag Logarithmic detector amplifier system in open-loop configuration for use as high sensitivity selective receiver without frequency conversion
US10581384B2 (en) 2017-06-23 2020-03-03 Skyworks Solutions, Inc. Power amplifier with phase-shifted band-pass feedback
US10608606B2 (en) 2017-06-23 2020-03-31 Skyworks Solutions, Inc. Power amplifier noise suppression using feedback
US10826570B2 (en) 2018-05-31 2020-11-03 Skyworks Solution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s
US10666366B2 (en) * 2018-07-03 2020-05-26 Apple Inc. Reverse coupler for transceiver devices
TWI743841B (zh) * 2020-06-17 2021-10-21 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抑制無線功率變化之方法及其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3270A (en) 1988-06-17 1991-03-26 Novatel Communications Ltd. RF power-control circuit
JPH0495407A (ja) * 1990-08-10 1992-03-27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線形化電力増幅装置
JPH05175771A (ja) * 1991-07-05 1993-07-13 Fujitsu Ltd 線形増幅器
JP2776071B2 (ja) * 1991-07-19 1998-07-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送信出力包絡線検波回路および線形送信回路
JPH05129845A (ja) * 1991-11-01 1993-05-2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線形化電力増幅器
JP2806129B2 (ja) * 1992-01-31 1998-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制御装置
JPH06244645A (ja) * 1993-02-17 1994-09-02 Nec Corp 増幅回路
JPH0715247A (ja) * 1993-06-25 1995-01-17 Fujitsu Ltd 電力増幅器
JPH08307182A (ja) * 1995-04-27 1996-11-22 Sony Corp パワーコントロール回路
US5710521A (en) 1995-12-29 1998-0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Out-of-band compensation for non-linear device
US5742201A (en) 1996-01-30 1998-04-21 Spectrian Polar envelope correction mechanism for enhancing linearity of RF/microwave power amplifier
SE506842C2 (sv) 1996-06-28 1998-02-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nordning och förfarande vid radiosändare för styrning av effektförstärkare
DE69726833T2 (de) 1996-06-28 2004-10-07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Schaltungsanordnung mit einer leistungsverstärkerstufe
JP3171141B2 (ja) * 1997-06-06 2001-05-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用送信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US5987307A (en) * 1998-10-09 1999-11-16 Denso Corporation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radio tranceivers
JP2000151317A (ja) * 1998-11-10 2000-05-30 Hitachi Ltd 送信機および電力増幅器
FI105609B (fi) * 1998-10-27 2000-09-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lähetyssignaalin muodostamiseksi
KR100313919B1 (ko) * 1998-12-15 2001-12-12 서평원 이득및위상보상기능을갖는선왜곡전력증폭기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5633B (zh) * 2004-07-23 2010-05-0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电平调整电路
CN1725634B (zh) * 2004-07-23 2010-05-0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自动电平调整电路
CN101116242A (zh) * 2005-01-31 2008-01-30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具有高动态范围的闭环功率控制
CN101116242B (zh) * 2005-01-31 2013-04-24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辅助发射功率控制的集成电路、方法和发射机系统
CN101558569B (zh) * 2005-05-10 2012-08-29 天工方案公司 用于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edge)的极化环路发射器的振幅校准元件
CN101228720B (zh) * 2005-05-24 2013-07-24 天工方案公司 在闭合功率控制回路中用于电源电压控制的功率放大器的双电压调节器
CN105281692A (zh) * 2014-06-30 2016-01-2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功率放大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44060B2 (ja) 2011-08-10
EP1327308A4 (en) 2009-05-27
KR100789203B1 (ko) 2007-12-31
AU2001285048A1 (en) 2002-03-13
WO2002019545A8 (en) 2002-08-22
TW535368B (en) 2003-06-01
US6670849B1 (en) 2003-12-30
WO2002019545A2 (en) 2002-03-07
WO2002019545A3 (en) 2002-06-20
KR20030065471A (ko) 2003-08-06
EP1327308A2 (en) 2003-07-16
CA2420687A1 (en) 2002-03-07
CN1210874C (zh) 2005-07-13
JP2004507966A (ja) 2004-03-11
EP1327308B1 (en) 2013-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0874C (zh) 采用线性或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闭环功率控制系统
CN1264285C (zh) 无线收发机功率放大器中包括幅度调制注入的连续闭环功率控制系统和方法
US7277678B2 (en) Fast closed-loop power control for non-constant envelope modulation
EP0603867B1 (en) Distortion compensating circuit of high-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CN1223080C (zh) 负载包络跟随放大器系统
KR101312877B1 (ko) 전원 제어 루프에 공급되는 진폭 변조 신호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무선 주파수(rf) 송신기를 위한 폐쇄 루프 전력 제어 시스템,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형 송수신기
US6693974B2 (en) Adaptive digital pre-distortion circuit using adjacent channel power profil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6617920B2 (en) Linear envelope tracking RF power amplifier with adaptive analog signal processing
US5105164A (en) High efficiency uhf linear power amplifier
US71648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supply modulation in a transmitter
EP2055061B1 (en) Replica linearized power amplifier
EP205501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w delay corrective feedback power amplifier control
EP0645899A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linear power control over wide dynamic range
CN1302476A (zh) 移动无线通讯系统中的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的装置和方法
CN1146669A (zh) 用于传输设备的功率控制电路
JPH03131129A (ja) 無線電話用の送信装置
US7209715B2 (en) Power amplifying method, power amplifi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328724A (zh) 功率控制方法与功率控制系统
US6556079B2 (en) Distortion compensa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pensating distortion
US7050770B1 (en) Linearized amplifier having a bypass circu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7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