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4379A - 模拟电子鼓组、鼓棒、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以及脚踏板单元 - Google Patents

模拟电子鼓组、鼓棒、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以及脚踏板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4379A
CN1454379A CN01815327A CN01815327A CN1454379A CN 1454379 A CN1454379 A CN 1454379A CN 01815327 A CN01815327 A CN 01815327A CN 01815327 A CN01815327 A CN 01815327A CN 1454379 A CN1454379 A CN 1454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attack
scope
analog electronic
micro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15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3850C (zh
Inventor
友田真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moda Shingo
Original Assignee
KHS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HS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HS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54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43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385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385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3/00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 G10H3/12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 G10H3/14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 G10H3/146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using mechanical resonant generators, e.g. strings or percussive instruments, the tones of which are picked up by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the electrical signals being further manipulated or amplified and subsequently converted to sound by a loudspeaker or equivalent instrument using mechanically actuated vibrators with pick-up means using a membrane, e.g. a drum; Pick-up means for vibrating surfaces, e.g. housing of an instrument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10/00Aspects or methods of musical processing having intrinsic musical character, i.e. involving musical theory or musical parameters or relying on musical knowledge, as applied in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10/155Musical effects
    • G10H2210/265Acoustic effect simulation, i.e. volume, spatial, resonance or reverberation effects added to a musical sound, usually by appropriate filtering or delays
    • G10H2210/295Spatial effects, musical uses of multiple audio channels, e.g. stereo
    • G10H2210/305Source positioning in a soundscape, e.g. instrument positioning on a virtual soundstage, stereo panning or related delay or reverberation changes; Changing the stereo width of a musical sourc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20/00Input/output interfac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 G10H2220/155User input interfaces for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 G10H2220/341Floor sensors, e.g. platform or groundsheet with sensors to detect foot position, balance or pressure, steps, stepping rhythm, dancing movements or jump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30/00General physical, ergonomic 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e.g. shape or architecture
    • G10H2230/045Special instrument [spint], i.e. mimicking the ergonomy, shape, sound or other characteristic of a specific acoustic musical instrument category
    • G10H2230/251Spint percussion, i.e. mimicking percussion instruments;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percussion instrument features; Electrophonic aspects of acoustic percussion instruments or MIDI-like control therefor
    • G10H2230/275Spint drum
    • G10H2230/281Spint drum assembly, i.e. mimicking two or more drums or drumpads assembled on a common structure, e.g. drum kit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30/00General physical, ergonomic 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e.g. shape or architecture
    • G10H2230/045Special instrument [spint], i.e. mimicking the ergonomy, shape, sound or other characteristic of a specific acoustic musical instrument category
    • G10H2230/251Spint percussion, i.e. mimicking percussion instruments;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percussion instrument features; Electrophonic aspects of acoustic percussion instruments or MIDI-like control therefor
    • G10H2230/275Spint drum
    • G10H2230/285Spint drum tomtom, i.e. mimicking side-mounted drums without snares, e.g. in a drumkit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30/00General physical, ergonomic 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e.g. shape or architecture
    • G10H2230/045Special instrument [spint], i.e. mimicking the ergonomy, shape, sound or other characteristic of a specific acoustic musical instrument category
    • G10H2230/251Spint percussion, i.e. mimicking percussion instruments;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percussion instrument features; Electrophonic aspects of acoustic percussion instruments or MIDI-like control therefor
    • G10H2230/275Spint drum
    • G10H2230/291Spint drum bass, i.e. mimicking bass drums; Pedals or interfaces therefor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30/00General physical, ergonomic 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e.g. shape or architecture
    • G10H2230/045Special instrument [spint], i.e. mimicking the ergonomy, shape, sound or other characteristic of a specific acoustic musical instrument category
    • G10H2230/251Spint percussion, i.e. mimicking percussion instruments;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percussion instrument features; Electrophonic aspects of acoustic percussion instruments or MIDI-like control therefor
    • G10H2230/275Spint drum
    • G10H2230/305Spint drum snare, i.e. mimicking using strands of snares made of curled metal wire, metal cable, plastic cable, or gut cords stretched across the drumhead, e.g. snare drum, side drum, military drum, field drum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H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INSTRUMENTS IN WHICH THE TONES ARE GENERATED BY ELECTROMECHANICAL MEANS OR ELECTRONIC GENERATORS, OR IN WHICH THE TONES ARE SYNTHESISED FROM A DATA STORE
    • G10H2230/00General physical, ergonomic or hardware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phonic musical tools or instruments, e.g. shape or architecture
    • G10H2230/045Special instrument [spint], i.e. mimicking the ergonomy, shape, sound or other characteristic of a specific acoustic musical instrument category
    • G10H2230/251Spint percussion, i.e. mimicking percussion instruments;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percussion instrument features; Electrophonic aspects of acoustic percussion instruments or MIDI-like control therefor
    • G10H2230/321Spint cymbal, i.e. mimicking thin center-held gong-like instruments made of copper-based alloys, e.g. ride cymbal, china cymbal, sizzle cymbal, swish cymbal, zill, i.e. finger cymbals
    • G10H2230/331Spint cymbal hihat, e.g. mimicking high-hat cymbal; Details of the pedal interface, of the pedal action emulation or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different sounds resulting from this pedal a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usic (AREA)

Abstract

通过拾音麦克风等麦克风接收对应传统鼓组的各零件所设置的第一原音发生部(100)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利用声音调整部(26)将该麦克风传输的电子声音不进行数字化转换,直接就模拟声音进行音质的调整。然后以声音调整部(26)输出的声音为基础通过重放部(34)进行声音的重放。因为不需要通过数字化变换处理、光连接器等进行信号的传递、且不需要进行预先录制好的声音的选择、重放等动作,将敲打第一原音发生部(100)时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作为原始声音予以利用,因此可以伴随着演奏者微妙的打击手法而进行重放。

Description

模拟电子鼓组、鼓棒、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以及脚踏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模拟电子鼓组以及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尤其涉及一种不将一般鼓组的各零件的打击声音通过数字转换处理,而是通过电处理而进行声音重放的模拟电子鼓组以及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
背景技术
作为电处理的乐器,十九世纪头十年所开发的管风琴等为众所周知,其后电子乐器便朝各种方向发展。就这一种发展而言,鼓组亦与上相同,因此当时便有「合成鼓」的提案,该合成鼓的结构为,通过演奏者敲打作为触发受信器的垫片,将其作为发信声音并以此为基础,通过使用模拟合成器的功能以创造出鼓的声音。
后来,由于数字化合成器的出现,便有用于发出录音后的鼓音的「虚拟鼓」、「MIDI鼓」的提案,其现在则作为电子鼓而普及。
在图28中,表示上述电子鼓的基本构造,如图所示,当使用者打击由橡胶、树脂制成的垫片10时,则该冲击便会作为电信号输出。该打击的电信号会传送至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转换器12。该MIDI与电子乐器、计算机相互连接,为交换音乐数据的公知规格,其并非将单纯声音的信息,而是将声音的高度、大小、长度、音色及效果的信息转换为「数值数据」以表现音乐的。
通过该MIDI转换器12对与垫片打击相对应的电信号进行MIDI转换,并通过光电耦合器14将MIDI信号传送至音源部16。该音源部16纪录有各式各样的声音,并以输入后的MIDI信号为基础进行选择设定其声音的种类,以对应该MIDI信号而输出声音。该音源部16中所纪录的声音并不限于实际上的各式乐器的声音,也有引擎声音与各式各样的效果声音。也就是说,在这种的电子乐器中,其音响信号被暂时数字转换,所以打击垫片时所产生的音质与重放的音质完全没有关系。
由MIDI转换器12所输出的声音信号,通过效果器18被进行各种调整后,再传送至重放方式20而进行重放。该重放在使用电子乐器特征的小声音功能时,利用头戴式耳机等,亦可以达到不对外界产生大音响的功效。
如此,现有的电子鼓组,在敲打垫片10的时冲击被暂时数字化,也就是说数值数据化后,可以重放成为各式各样的声音。
电子鼓经常使用压电元件的压电式冲击传感器,打击后,该压电式冲击传感器的变位动作所产生的电压,通过MIDI转换器12进行信号转换而生成所希望的声音。
因此,打击后瞬间的传感器变位动作以及当时的变位量被挑选出来,并为了让打击声音与重放的声音完全没有关系,而对打击声音本身进行消音。如此一来,打击声音的高度与衰减的长度、音质等声音的要素则完全不会被反映出来。因此,通过该电子鼓,利用鼓棒的打击动作,不只是鼓的声音,钢琴音、大键琴音、喇叭音等种种乐器的声音、或者是自然界所存在的各种声音,均可以被电子重放。
上述的利用在压电式冲击传感器的压电元件的变位以进行信号转换的MIDI转换器的技术,以及后述的合成鼓等类似技术,例如特开昭53-12177号公报、特开昭61-29516号公报、特开平6-149254号公报、特开平7-311577号公报、特开平8-44357号公报、特许第二601905号公报等文献中均有揭示。
对于不使用MIDI的技术而言,则有上述的合成鼓,在此就其工作方式进行简单的说明。首先,通过打击的动作将电子信号作为开关ON的信号送出。接收该电子信号,由此一种被称作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er)的机械,在脉冲波、正弦波、锯齿波之内,设定任何一个波形并以其为基础来产生声音。
产生的声音通过下面的VCF(Voltage Controlled Fillter)处理,增加声音的亮度情形及倍音,进行调制。而结果所产生的声音最后传导至称为VAC(Voltage Controlled Amplifier)的机械,以增加颤音并决定其音量大小。然后,最后由EG(Envelope Generator)进行处理,以设定起弹时间、延迟时间、延续时间、释放时间,也就是说,决定起奏为止的时间,由最大音值起至持续音的时间、延长的时间、结束后的残留音的时间等等,并通过分别附加音域的变更的各式各样的功能,再由输出端输出。
在此,为了使以下的说明更加容易化,将一般的传统鼓组的构造于图29中表示。对于大鼓(鼓)类的构造而言,符号1为小鼓、符号2为第一达姆鼓、符号3为第二达姆鼓、符号5为辅助达姆鼓、符号6为低音鼓、符号7为打击低音鼓用的脚踏板。另外,以铙钹类的结构而言,符号8为踩钹、符号9为大铙钹、符号10为小铙钹。符号11为操作关闭与开启踩钹脚踏板。
另外,本说明书中所提到的「传统鼓组」而言,其并不仅限于图29所示的结构。
总之,所谓「传统鼓组」亦可以仅是有大鼓类,或者仅有铙钹类的结构亦可,另外包含有大鼓类与铙钹类以外的要素亦可。也就是说,至少包含有大鼓类与铙钹类中的任何一种结构即可。
再者,本说明书中所提到的「传统鼓组」并不需要通过放大器等的增幅器与喇叭来进行电处理,而仅为利用该鼓组自身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进行演奏为前提而制成的鼓组结构。因此,在宽广的演奏场所中,为了获得足够的音量而在事后利用放大器将声音增幅后并利用喇叭将鼓音输出,即使如此也是只有其鼓组的打击声音而已,总之,不通过电处理而进行演奏为前提所制造的结构,就是此处「传统鼓组」。
另外,就大鼓类而言,其并不一定必须包含有图29所示的所有鼓件,仅包含有其中的一部份鼓件亦可。另外,包含有图29所示各鼓件以外的鼓件亦可。
另外,就铙钹类而言,其并不一定必须包含有图29所示的所有铙钹件,仅包含有其中的一部份铙钹件亦可。另外,包含有图29所示各铙钹件以外的铙钹件亦可。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电子鼓组的场合下,因为可以在与垫片的打击声音没有关系的情形下进行演奏声音的重放,当然可以基于该打击动作而发出与传统鼓组的声音相似的重放声音,而且可以发出例如钢琴等的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叫声以及汽车的引擎声音等的重放声音。
再者,在使用头戴式耳机等听取时,对于外界所发出的声音仅有敲打橡胶与树脂制的垫片的敲打声音而已,因此可以在没有隔音设施的一般家庭中,进行鼓的练习。
但是,就敲打橡胶等垫片的冲击变换成为电信号的转换而言,由于垫片具有弹性,因此对于较轻微打击动作而言,要将该打击动作进行反映实有困难。另一方面,为了要检测出轻微的冲击动作而将垫片制作成较硬的结构,则将会造成使演奏者产生肌腱炎等的伤害的原因,因此无法被采用。所以以现状而言,仅可在利用一定强度以上的打击动作时,才可以产生能够重放的电信号。
又,在实际的鼓类演奏时,可以通过打击的方法,例如改变鼓棒的握持强度等的变化,或者是进行鼓棒与被打击部位的接触时间等微妙的调整以达到所产生的声音的差异,越是熟练的演奏者就越能控制这种微妙的接触动作。
但是,在现有的电子鼓组的场合下,对于该种打击手法(接触)的微妙变化却无法反应出来。
再者,打击垫片时的振动通过拾音并以该振动为基础将电信号转换成为MIDI信号后,传导送至光电耦合器,再由光电耦合器将MIDI信号传递至音源部,再以该数字信号为基础,将录音在音源部的各种声音重放,但其间会产生微妙的时间差。也就是说,自演奏者的打击动作到预定的重放声音产生为止,其间有着极为微小的时间差异产生。这一点尤其是让熟练的演奏者感到不满之处。
另外,就上述合成鼓而言,在并未使用MIDI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但是,其最初所产生的打击声音的音质未用作重放声音的基础。也就是说,最初的打击声音仅起到激活开关的ON效果的作用。因此,同样存在有无法将演奏者的微妙打击手法进行重现的问题。也就是说,合成鼓仅可以输出最初创造的电子声音而已。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电子鼓组以及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可以伴随演奏者的微妙演奏手法而产生重放声音,而演奏者的动作与重放声音之间不会产生时间差的问题。
发明的概要
为了达成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模拟电子鼓组对应于传统鼓组的各零件而设置,其具有:有打击面且没有共鸣室的第一原音发生部、对前述第一原音发生部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进行电增幅的麦克风,对前述麦克风所传出的电子声音不进行数字化转换的模拟声音进行音质调整的声音调整部,以及对根据前述声音调整部所传出的输出声音进行重放的重放部。
没有共鸣室的第一原音发生部可以发出较传统鼓组的各零件的原来的声音要小的声音,也就是较传统鼓的各零件的声音要小的打击声音,因此,在敲打该第一原音发生部时所产生的声音,不会象实际的传统鼓那样发出大的声音。
再者,通过敲打该第一原音发生部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被麦克风收音并作为电子声音而增幅。然后,该电子声音通过声音调整部在模拟声音的状态下进行各种音质调整。该音质调整并不是转换成数值数据的数字化处理的调整,而是以麦克风所传出的音响信号为基础进行的所谓用于模拟性的各种音质调整的电处理。经过该调整之后,再通过扩音方式和头戴式耳机来进行声音重放。
如上述,通过本发明,因为不需要经过数字化转换处理,通过光电耦合器等进行的信号传递,选择预先录好的声音以进行声音重放的动作,因此演奏者的打击动作至演奏声音的产生之间不会有任何时间差的发生。
另外,本发明不象现有的电子鼓组那样,进行与垫片敲打时所产生的实际声音完全无关系的声音重放,而是直接利用敲打第一原音发生部时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因此,演奏者的微妙打击手法,也就是其演奏方法可以完整的反映在重放声音之中。也就是说,鼓棒的握法以及打击法,进一步说连摩擦声音的产生等,如同使用通常的传统鼓组时所进行的同样动作的声音均可以被重放,所以能达成伴随其技术程度的重放效果。
又,前述的声音调整部,例如,由包含有输入端、补偿器、谐音器、压缩器等的主效果器、以及包含有混响器、合奏器、声象定位器等的副效果器所构成。由此,不需要转换成数字化信号的动作,而进行增幅、各种音质的强化、音程的调整、迫力的调整等。因此,通过该声音调整部可以将第一原音发生部所产生的极小的声音重放为实际演奏时所可以使用的声音,例如接近传统鼓所产生的实际声音的变色的具有迫力的声音。
另外,本发明的模拟电子鼓组,在前述的发明中,其第一原音发生部是由可以发出接近与实际上的传统鼓组分别对应的零件的本来音质的打击声音的材质制成的,通过该类材质的使用,使前述的声音调整部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音质的调整。也就是说,对与实际上的鼓零件的音质接近的声音部分进行强化,使之更接近实际上的传统鼓的声音的操作动作可以更加容易地进行。
本发明的模拟电子鼓用零件对应于传统鼓组中的鼓类的零件,其具有:有打击面且没有共鸣室的第一原音发生部,以及对前述第一原音发生部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进行电增幅的麦克风。
象这样的对应于传统鼓组中的大鼓类的零件的结构,与小鼓、达姆鼓、低音鼓的结构等对应使用。由于第一原音发生部不具备有共鸣室,且口径自身整体而言较小,使用专用的纤细的鼓棒演奏即可发出较传统鼓组中的对应的零件的声音要小的打击声音,因此能够将声音设定为即使在没有隔音设施的场所进行练习,亦不会产生噪音障碍的程度的打击声音。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的一个实施形态,在前述的发明中,该打击面由含有金属成分的部件制成,前述的麦克风通过磁力装在前述的打击面上。
如此,通过使用含有金属成分的部件制成打击面,麦克风便能够通过磁力直接装在打击面上,不仅可以防止接收到杂音,亦可以获得适合声音调整的良好的原始声音。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的其它的实施形态,其对应于传统鼓组中的低音鼓,其具有:由脚底可直接进行打击的打击面,且不具有共鸣室的第一原音发生部、以及对前述第一原音发生部所产生的打击声音进行电增幅的麦克风。
就低音鼓而言,一般的传统鼓组的结构是由脚踏板以进行打击。也就是说,通过踩踏脚踏板的动作,以及通过旋转动作的鼓棒,以敲打与地面几乎垂直设置的低音鼓的打击面的结构。
与此相反,本发明的零件的结构是采用可以通过脚底进行直接敲击打击面的结构。也就是说,不需要像使用脚踏板一般进行大的振幅的打击动作,仅需利用小的冲击动作即可进行演奏。另外,由于通过脚底的固定位置即可以进行敲打打击面的动作,所以可以更简单地进行较实际的低音鼓更加细小的打击动作。
在上述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所使用的脚踏板单元中,可以具有:朝预定的旋转方向蓄势弹力的滑轮,通过朝下方踩踏的动作以对抗蓄势弹力而使前述滑轮转动的脚踏板,装在前述的滑轮上且位于前述的脚踏板的侧边,通过前述滑轮的转动而朝前下方摇动并可以敲打打击面的打击棒。此时,亦可以并列设置两个滑轮,并使其同时进行旋转动作。
另外,前述的麦克风是能够对磁性体的振动进行电增幅的拾音麦克风在前述的打击面上,对应该拾音麦克风来设置由磁性体构成,并伴随前述打击面的振动而振动的振动源前述的拾音麦克风可以对前述振动源的振动进行电增幅。
此时,前述的振动源可以粘结在前述打击面的里面,或者压接在前述打击面的里面。又,前述的拾音麦克风也可以设置在相对前述的振动源的近处或远处的位置。
另外,前述的麦克风是能够对磁性体的振动进行电增幅的拾音麦克风,前述的打击面由含有磁性体的物质制成,前述的拾音麦克风可以对前述打击面的振动进行电增幅。在这种场合,前述的拾音麦克风可以设置在相对前述的打击面的近处或远处的位置上。
并且,本发明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对应于传统鼓组中的铙钹类的零件,其具有:两端形成开口的金属筒上所形成的第一原音发生部,以及能够对前述第一原音发生部所产生的打击声音和衰减声音进行电增幅的麦克风。
铙钹类的零件通常具有极大的音响,但是,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产生能够在没有隔音设备的场所进行演奏的较小的声音,且在打击本体时,可在本体内部的空间得到良好的音响效果,并更进一步得到良好的原音效果。又,在第一原音发生部中,可以使用会产生较原来的铙钹类的零件更小的打击声音的金属制圆盘状部件。
在这种情形下,前述的麦克风是能够对磁性体的振动进行电增幅的拾音麦克风,前述的金属制的第一原音发生部由含有磁性体的部件制成,可以通过拾音麦克风对前述第一原音发生部的振动进行电增幅。此时,拾音麦克风可以设置为相对于前述的第一原音发生部能够接近或离开。
就前述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而言,其同样可以用于传统鼓组。由此,在需要大音量的演奏场所,便可以对听众提供足够的音量。
本发明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在前述的发明中,其具有:对麦克风的电子声音不通过数字化转换,而直接在模拟声音的状态下进行音质调整的声音调整部,以及基于前述的声音调整部所输出的声音来进行声音重放的重放部。
如此,通过使用上述的各零件,可以通过现在没有的新的小音量的音源来创造重放声音,且通过声音调整部,在不进行数字化转换的情形下,直接就模拟声音进行音质调整,因此不会产生自演奏者的打击动作至演奏声音产生之间的时间差的问题。
另外,由于直接利用敲打原音发生部时发生的打击声音作为原音,因此可以直接将演奏者的微妙演奏的手法反映至重放声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形态模拟电子鼓组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对应于鼓的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对应于鼓的零件的安装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在对应于鼓的零件上组麦克风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5(A)(B)为本发明对应于小鼓的零件所使用的链带及其安装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对应于低音鼓的零件的一个实施形态的示意图,其中(A)为立体图,(B)为示意性剖面图。
图7(A)(B)为本发明演奏图6及图10所示的低音鼓对应零件时所使用的器具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对应实施形态的低音鼓的零件中所使用的脚踏板单元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图8以及图30的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利用图8及图30所示的脚踏板单元进行敲打的鼓件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用来固定图8及图30所示的脚踏板单元以及图10所示的鼓件的固定器具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图8及图30所示的脚踏般单元的使用状态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为将现有的脚踏板单元转用在本发明对应图10的实施形态的低音鼓的零件的设置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对应铙钹的零件的一实施形态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对应鼓的用零件的一实施形态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图15中所示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实例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图15所示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的另一实例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装设在铙钹类所对应零件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实例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装设在铙钹类所对应零件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另一实例以及脚踏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对应于低音鼓实施形态的零件所用的脚踏板单元的另一实例示意图。
图21为安装在传统鼓组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的实例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声音调整部的操作面板实例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形态中,用以收纳鼓类零件以及铙钹类零件的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并可以兼作为演奏用的座椅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于图23所示的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中,固定有小型的鼓类零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于图23所示的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中,固定有大型的鼓类零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于图23所示的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中,固定有铙钹类零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鼓组结构的立体图。
图28为现有的电子鼓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图29为一般的传统鼓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发明对应于低音鼓实施形态的零件所使用的脚踏板单元的另一实例的立体图。
图3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实例的平面图。
图32为本发明用以敲击对应鼓件实施形态的零件所使用的鼓棒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安装在对应铙钹类的零件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4为图33改变平面角度90度方向的示意图。
图35为图34所示的安装结构中的共振磁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发明设置在对应鼓类的零件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7为图36所示的结构中的共振磁性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本发明对应鼓类的零件所设置的拾音麦克风的较图36以及图37更为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本发明设置在对应鼓类的零件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0为本发明设置在对应鼓类的零件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设置在对应鼓类的零件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设置在对应鼓类的零件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3为本发明实施形态中,用以收纳鼓类零件以及铙钹类零件的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并可以兼作为演奏用的座椅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44为图43所示的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的箱体部结构示意图。
图45为在图43所示的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上安装有箱体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参照附图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在此,于附图中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且,就重复的说明部份则予以省略。再者,该发明的实施形态仅为用以实施本发明的可行的形态,本发明并不被该实施形态所限制。
图1为本发明模拟电子鼓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对应传统鼓组的各零件而设置,其中,安装在具有打击面的第一原音发生部100上的拾音麦克风或麦克风(图中未示出)接收敲击该第一原音发生部100时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并使该声音成为电子声音,再传送至声音调整部26。又,第一原音发生部100,由于鼓类的零件不具有共鸣室,因此可以产生较实际的声音要小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另外,使铙钹类的零件小型化,所以同样的可以产生较实际的声音要小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
本说明书在这里所指的共鸣室是指打击面与框体所形成之中空结构的封闭空间。并且,即使具备打击面以及框体结构,其并不一定形成共鸣室。总之,虽然具有打击面以及框体的结构,如果于框体上形成有开口部,就不会形成有闭锁空间。
又,在鼓类的第一原音发生部100上设置有调整打击面的张力的调整机构。
在本实施形态中,声音调整部26由例如作为原音的调整部的第一效果器28以及另行设置于其后端的第二效果器30所构成。如图所示,由各麦克风所传出的电子声音首先通过第一效果器28的输入部的输入放大器28a传送至例如为补偿器28b、谐音器28c、压缩器28d。然后,该第一效果器28所传出的声音则被传送至含有例如为混响器、合奏器、延迟器、声象定位器的第二效果器30处。
该声音调整部26不会将拾音麦克风或麦克风所传出的模拟声音(音响声音)转变成为数字信号,也就是说,不会转换成为数值数据,而进行放大、各种的音质的强化、音程的调整、迫力的调整等。并且,通过该声音调整部26可以把第一原音发生部100的微小声音重放为实际演奏时可以使用的声音,例如接近传统鼓的实际声音的具有音色的迫力的声音。
另外,具体而言,上述的输入放大器28a具有由各种拾音麦克风或者是麦克风作为电子声音而接收的各零件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的基本音量功能。
其次,就第一效果器28的补偿器28b而言,其调整各零件所设定的标准值,例如,将原音调整至最接近各传统鼓零件的声音。
再者,就谐音器28c部份而言,其结构为可以通过改变音程来调整。
再者,就压缩器28d部份而言,分档设定标准值,使得其声音最接近原始的声音。在此,例如可设定5档旋钮,例如1为标准声音、2为华丽声音、3为具有有紧实感的声音、4为具有低沉感的声音、5为具有柔和感的声音,以分档进行音色的改变。最后,如图所示,再设置有可以调整延音状况的延音调整部28e,其可将声音予以延长,或者是紧缩得更紧实。
至此为止的设定,便结束了原始声音的收录状态之处理。
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直接并行输出接口28f并行输出,也就是说,其是可将各零件的声音,一个一个的予以输出的结构。借此,就实际录音时的状况而言,其可将一个一个的声音更加容易的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又,如后面所述,该直接输出亦可通过被称作为IEEE1394的一条缆线进行。
另一方面,在与第一效果器28连接的第二效果器30中,首先进行PAN的设定,决定各零件配置在喇叭的哪个相位上。
再者,在该第二效果器30中,进行对例如混响(附加回响声音)合奏(声音的膨胀)、延迟(声音的重复)等的重放声音进行增效的调整动作。然后,最后由主音量调整器决定音量,通过立体声输出器将整体的设定声音予以输出。该设定声音通过外界的放大器32等予以增幅之后,利用喇叭(重放部)34对外输出。另外,就重放部而言,其当然可以使用头戴式耳机36等。
如此,声音调整部26不对原始声音予以数字化转换,而是对第一原音发生部100所产生的声音的音质直接进行调整以予以利用。因此,由于其不通过数字化转换,也就是未通过转换成MIDI后再通过将录制好的声音予以重放的过程,因此不会有演奏者的打击动作与声音重放之间产生时间差的问题发生。
又,通过在上述步骤进行声音重放,由第一原音发生部100所产生的声音只要极为微小的声音就足够。因此,就不使用喇叭进行声音的重放,而是使用头戴式耳机或耳机以进行声音重放的场合时,即使在没有隔音设备的场所中,亦很少会有噪音问题的发生。
又,与现有的触发信号发生方式的电子鼓的垫片的打击不同,本发明直接利用第一原音发生部100的实际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因此,通过微妙的鼓棒操作,产生的演奏声音的差异,可以将该差异予以重放。因此,本发明可以通过鼓棒的种类以及握法的改变,而产生重放声音的差异。
下面,就鼓组的个别零件的第一原音发生部100进行说明。
图2,是大鼓(鼓)类的零件的示例图。例如对应小鼓的第一原音发生部的零件40。在本实施形态中,零件40的打击面由例如含有金属部件的平坦面或是含有金属部件的网状的小音顶部42所构成。
图3为小音顶部42的安装方式实施例。如图所示,将小音顶部42张附在框体上,在形成于边缘部48的键部48a,以及对应该键部48a而形成于框体的主体上的键部43上挂持有带状体45,并旋转缠绕着该带状体45的滚轮47,以将带状体45绷紧,再由锁固件49将其固定。
用以打击上述零件40以及后述零件101107的鼓棒的实施例则表示于图32中。
如图所示,该鼓棒132,例如全长L1为39~45cm左右,位于前端的打击部位的直径R1为3.5~4mm左右、其长度L2为8~10mm左右,本体部位的直径R2为8~10mm、其长度L3为23~35mm左右,而位于打击部位及本体部位之间的连接部位的直径R3为2~2.5mm左右,而由连接部位直径渐渐扩大至本体部位的扩径部位的长度L4为10~15cm左右。另外,其质量在12~18g左右,材质为如竹材一样具有弹性及耐久性,因此非常适用于产生小音量的打击声音。又,就现有的鼓棒而言,其材质多半是利用胡桃木及橡木制造,标准质量约在60g左右,本体部位的标准直径R2为14~15mm左右。
使用该规格的鼓棒的理由如下所述。
即,本发明以使原始声音小音量化的观点为出发点,使得鼓类的零件不具有共鸣室,并为了达到将鼓组整体小型化及便于携带的目的,优选将原音发生体的零件的口径制作成较一般鼓组物体的口径要小。如果通过一般鼓组搭配之前述口径鼓棒打击这样零件,则由于其与打击面所接触的面积过大的缘故,该接触音会钝化、衰减缩短且倍音减少。
为了解决上述不利情形,鼓棒打击膜面时的接触面积的比例必须接近普通的鼓件的比例。
在此,通过使用上述鼓棒,使得打击膜面时的接触面积的比例与普通的鼓件的比例相接近,因此可以确保接触音的锐度,衰减的长度以及倍音的数量。
又,通过前述的鼓棒敲打鼓件的顶部,可以得到接触音的锐度,以及达成使打击声音小音量化的目的。
就上述的鼓棒所适用的模拟电子鼓组的尺寸,在图27中予以详述记载。
下面,就麦克风的安装进行说明。
根据图2所示的结构例,于中空结构的零件40的主体内部处悬挂有架桥44,而于架桥之中心,也就是于图31所示位置处安装有拾音麦克风(麦克风)46。因此,拾音麦克风46被保持在零件40的内部位置。
图4是本发明麦克风其它的安装实施例。
如图所示,在第一原音发生部的鼓类的零件80的内部,立设有三根安装杆82,并通过使用有弹力的带状体84将拾音麦克风(麦克风)86吊持于其上。由此,拾音麦克86即被保持在柔软的支撑状态。
在通过上述的架桥44以及具有弹力的带状体84进行吊挂的场合时,就其弹力而言,为了避免原始声音以外的,由冲击而来的重合声音以及由原始声音发生体自身的共鸣声音被传递并二次拾音,优选使用振动吸收率较高的弹性的,以及确保原始声音发生点距离的稳定性的材质。
又,在对应于小鼓的零件40的场合,响线(链带)的声响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图5为该结构的一实施例,其中图5(A)所示为链带81自身的结构,而图5(B)所示则为在基材83上安装多条回旋状的金属条85所形成的链带81。设置该链带81使得金属条85的部分可以接触打击面42,并通过构成调整部87的附有弹簧的调整螺丝以进行与打击面42内面的接触状况与不接触、接触的调整。通过如此的结构,可得到适合对应小鼓的零件的原始声音。
下面,图6为对应低音鼓的第一原音发生部的零件50的一个实施例。图6(A)为其外观图,图6(B)为其示意性剖面图。如图所示,对应于低音鼓的零件50,形成为箱体状的结构,于其上方则形成有可供演奏者的脚部直接进行踩踏打击的平坦状的打击面52。作为该零件50的打击面52的材质,在本实施形态中是胶合板,打击面52的厚度则设定在4mm左右。材质不限于所述的胶合板,可以发出与原来的鼓件零件的打击声音接近的打击音的树脂等其它部件亦可。
又,由于低音鼓是鼓类零件中的一种,故在本申请中,特别是低音鼓固有的结构以外的记载,鼓类的零件的记载中亦包含有低音鼓。
于箱体的本体51的下部设置有缓冲片54,以对冲击予以吸收。如此,由于演奏者的脚部的内侧直接敲打打击面52,故与使用脚踏板进行强烈冲击的现有低音鼓比较起来,其传达到地面的冲击极为微小。
又,在使脚踏板的场合时,若在下方设置有具有弹性的物体,则踩踏的动作便会变的不稳定而影响到演奏的进行,故这样的隔音方式并非有效。
再者,由于打击面52呈水平状,故可进行直接由脚部踩踏打击面52的方式,以进行用脚底内侧打击打击面52的演奏法。如此,便可以通过脚部进行与演奏爵士乐曲等时所使用的刷式演奏法相同的演奏方法。
又,由于脚部的内侧直接踩踏在打击面52上,因此与使用脚踏板击打的演奏方式比较起来,其打击声音较为柔和,故可以进行较为柔和的细微的鼓类演奏。如此,原本只需要打击的较为安静的乐曲便可以刻画出较为柔和的旋律。
本实施形态的对应低音鼓的零件50上的麦克风的安装方式,可通过例如将拾音麦克风(麦克风)56设置在本体51内部的空间的方式来进行。通过挂持在位于本体51内侧面之间的架桥58将拾音麦克风56设置在内部空间之中。又,架桥58的弹性,可以有多种的选择。
图7是表示演奏图6或图10所示的对应低音鼓的零件50、117时,演奏者所适用的打击用具的实例。也就是说,演奏者进行演奏的脚部内侧敲击打击面52、117a时所使用的打击部件60的用具。图7(A)所示为在鞋子或袜子状的安装器具62的内侧安装打击部件60。图7(B)所示为在拖鞋状的带体部件64的脚部内侧适当位置处安装打击部件60。就打击部件60而言,有多种硬度的物体可以选择,而就材质而言,可以使用金属制或树脂制的材质。
通过上述安装打击部件,便可以利用较轻微的触击动作以产生所需要的打击声音。又,可以通过改变对应低音鼓的零件50的本体51的材质以及打击部件60的材质,使得原始声音的音质改变。如此,最终的重放声音可以有变化的特性。又,本发明并不一定要装设打击部件,可通过脚底直接进行打击动作。在这样的场合时,便可以发挥出较为柔和的声音音质以及表现出演奏者的个性。
在此,现有的低音鼓用的脚踏板单元,如图29所示的低音鼓6以及脚踏板7的关系所述,是通过朝下方踩踏脚踏板,并透过链条或皮带使得滑轮旋转,由此使得安装在滑轮上的打击棒(打击物)旋转,而打击垂直设立的打击面的结构。也就是将踩踏脚踏板的朝下的力道转变成为打击棒击打打击面的垂直方向的力道。通过上述力道方向的改变,使得在实际踩踏地面的感觉与打击棒击打打击面的感觉之间,由于脚踏板的存在而产生差距,因此脚踏板的性能决定了演奏效果的优劣。
又,上述用以击打垂直的打击面的脚踏板单元,已在例如特开平63-44234号公报中公开。如果该脚踏板单元也为击打垂直的打击面的结构,则必然会有前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脚踏板单元所存在的问题,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脚踏板单元110具有:利用弹簧111朝预定的方向蓄势弹力的两个滑轮112、通过朝下方踩踏的动作,可抵抗蓄势弹力以迫使滑轮112旋转的脚踏板113、以及通过轴臂114安装在滑轮112上,且位于脚踏板113的一侧,通过滑轮112的转动而朝前下方晃动以击打打击面(图中未示出)的打击棒115。
由此,如图9所示,打击棒115能随着脚踏板113的踩踏方向进行运动,因此脚部的动作能与打击棒115的动作连接,使得踩踏脚踏板113的感觉与击打打击面的间隔相互一致。
又,通过脚踏板113进行击打后,立即移动脚部,如前述直接利用脚部进行敲打、踩踏、摩擦打击面的演奏法,或者可以相反,先利用脚部直接进行演奏之后,立即再利用脚踏板113连续进行演奏。如此,演奏者便可以进行比目前的演奏方式还要富于变化的演奏方式。
又,如图30所示,脚踏板单元110仅由单一的滑轮112构成亦可。如此一来,便可以达到减少零件数目的目的,并同时使得为了驱动打击棒115而踩踏脚踏板113的力道减小,在操作上更加方便。但是,在图30中,该脚踏板113不需通过轴臂114而直接驱动滑轮112转动。但亦可如图8所示,利用轴臂114来驱动滑轮112转动。
作为其中的一个实例,在夹持着滑轮且朝两侧突出的轴臂114上,设置有缆线以略呈V字型延伸的状态,并将该V字型的夹角部位固定在设置于脚踏板113上的环部,则特别有效。
又,在图8、图9、图20、图27以及图30中,虽将滑轮统一设定为车轮型,但若是具备有滑轮的功能,则该滑轮的自身形状亦可以采用T字型、三角形等各式各样的形状结构。
在此,通过脚踏板单元110进行打击动作的作为第一原音发生部的鼓件117则如图10所示。
图10所示的鼓件117是把其打击面117a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的水平型低音鼓。该鼓件117具有:拉伸在边缘117b处且附有一定的张力的打击面117a、以及用以支撑该打击面117a的,例如为可维持由设置面起8cm高度的水平状态的3只脚部117c。
图8以及图30所示的脚踏板单元110使用在图10所示的鼓件117的场合时,作为预防两者之间产生位置偏差的实施形态,图11表示了板状的固定器具124。
图示的固定器具124具有:可供脚踏板单元110的脚部插入的孔部124a、以及可供鼓件117的脚部117c插入的孔部124b。
根据这样的固定器具124,脚踏板单元110以及鼓件117之间的位置关系便不会产生位置偏差,因此可以顺畅的进行演奏。
又,如图12所示,脚踏板单元110可以设置在鼓件117的两侧位置使用,亦可以仅设置在鼓件117的左侧位置使用。如此一来,就上述的场合而言,与设置侧的脚踏板单元110所对应的孔部124a形成在前述的固定器具124上,便可以通过该固定器具124达到防止位置偏差的目的。此时,在左侧的脚踏板单元110中,其打击棒115设置在与右侧的脚踏板单元110的相反侧上自不待言。又,就固定方式的另一实例而言,亦可在标号151的位置处,利用既有的技术接合边缘部117b与脚踏板的基部129。
在此,在本实施形态中,脚踏板单元110的滑轮112通过弹簧111的弹力朝旋转方向蓄势弹力,亦可通过橡胶的力量等其它的弹力予以蓄势弹力。另外,该打击棒115通过轴臂114安装在滑轮112之上,但其亦可直接安装在滑轮112上。
在此,如图13所示,转用既有的脚踏板单元,构成脚踏板116使得夹掣有滑轮112并于脚踏板113的相反侧上安装打击棒115,并通过滑轮112的旋转朝前侧下方转动来进行击打鼓件117的打击面117a的动作。
图14所示为对应铙钹类的第一原音发生部的零件70的实例。
在本实施形态中,其音质适用于连续音用的乐器。该对应于铙钹类的零件70具有例如由铁等的金属形成的圆筒状的本体72。其两端具有开口,在靠近该两端的位置处,通过支撑部件74支撑。如图所示,就拾音麦克风(麦克风)76的安装结构而言,是由设置于两端的多个带状体71以吊设的方式予以设置,位于本体72内部的大略中央的位置。演奏行为是由外侧敲打本体72,本体72的直径以及长度可应所需的音质进行种种不同的设定为佳。
根据上述对应于铙钹件的零件70,即使进行打击动作时也不会产生实际的铙钹件的大声音量。但是,可以将演奏者的细微接触行为反应在演奏声音的重放上。例如,打击时的鼓棒的种类以及敲打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的原始声音的差异,可以很容易的反应并重放。
但是,也可以不使用这样的金属制的筒体,而将现有的圆盘状的铙钹件予以小型化,以产生较原来的铙钹类的零件还要小声的打击声音。
又,就本说明书中所提及的铙钹件,其不只限于通过棒体所敲打的金属制的单片圆盘的铙钹件,其亦包含有通过两片的圆盘相互进行击打以产生声音的双面钹。
在此,就设置在对应鼓类的零件以及对应铙钹类的零件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又,本说明书中鼓类是指,其包含有达姆鼓、小鼓、低音鼓等其它的打击乐器(康加鼓、彭戈鼓、达部拉鼓、史路得鼓、强贝鼓、丁巴列斯鼓等)以及大鼓等,通过鼓棒等打击部件,或者是通过手部或脚部直接击打具备有张力的皮膜状的打击面以发出声音的各种乐器。
拾音麦克风是指,使用铁等对磁性会有反应的物质,也就是可将磁性体的振动电增幅的麦克风。由于拾音麦克风是通过在相互结合的磁铁以及软铁性的铁芯或者是予以磁化的棒状的软铁上缠绕有铝镍钴合金线的线圈结构,因此对应这样的拾音麦克风所设置的磁性体振动,相应于该振动的诱导电流就是流过线圈。因此,通过放大器将该诱导电流予以增幅后,由喇叭对放大后的声音,也就是将磁性体予以振动的打击面的打击声音,也就是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进行输出。在此,在本实施形态中,作为磁性体列举了铁,但其亦可以使用其它种类的磁性体,亦或者是将多个磁性体予以合并使用。
另外,拾音麦克风包括单线圈型、被称作为杂音隔绝者的双线圈型(杂音消除麦克风)。所谓杂音隔绝者,是将2个单线圈串联连接设置,可以将杂音(噪声声音)隔绝(消除),因此具有较单线圈型更低噪音的特征。另外,即使是单线圈型,其线圈部分是利用蜡等物质将其密封,因此可以阻隔噪音。
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在对应鼓类的第一原音发生部的零件101中,在打击面101a的内面和预定距离之间预设空隙的距离间隔位置(例如、约2~3mm)上,设置有拾音麦克风102。然后,在打击面101a的内面上,以粘合剂或双面胶等粘合薄金属板的振动源103。该振动源103例如由铁等的磁性体构成,但并没有仅靠磁性体构成的必要性,其亦可以包含有磁性体以外的物质。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在将振动源103粘合的场合时,其振动源103的尺寸为例如10mm×20mm左右、厚度为0.3mm左右,使用这个尺寸以外的尺寸亦可。
通过上述的结构,打击面101a的打击振动将振动源103振动,而该振动由拾音麦克风102拾音。藉此,该振动通过电增幅,因此,将该欲增幅的信号通过放大器104(增幅部)增幅后,便能够通过喇叭(重放部)105获得大的音量。
又,在图16以后的附图中,省略麦克风与放大器之间所设置的声音调整部26的图示(图1)。
在此,如图17所示,亦可例如设置2根具有柔软性的橡胶树脂的支柱106,在该支柱106上挂设振动源103,使其朝向打击面101a方向膨胀突出成圆弧状,通过拉伸该打击面101a使得该振动源103与打击面101a的内面贴合。即使如此,打击面101a的打击振动驱使振动源103振动,而该振动则由拾音麦克102拾音。图17所述的通过压接方式的收音技术的更进一步的详细实施形态,在后述的图36至图42中予以说明。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振动源103是粘合或压合在打击面101a的内面上,但其亦可以为例如和打击面101a以经常保持有一定的空隙的方式予以安装。也就是说,只要振动源103能随着打击面101a的振动而振动均可。
再者,就其它的实施形态而言,也可以不设置振动源103,将打击面101a自身设置为由含有磁性体的部件所制成的结构亦可。也就是说,鼓类的零件101的打击面101a一般地由合成树脂(塑料)所制成,但可在该树脂部件中,混合有铁等的磁性体。如此,通过敲击打击面101a的行为,便可以进行拾音麦克风102的收音。
又,其中,最优选将振动源103压接在打击面101a之上的安装的实施形态。而就将振动源103结合在打击面101a的形态而言,由于结合的步骤费工夫,且会有剥离脱落的问题发生。而且,就以含有磁性体的部件制成打击面101a的结构而言,则需要开发出自身含有磁性体材质的打击面。相对于此,如果将振动源103以压接方式安装在打击面101a上,就可直接使用市面上贩售的鼓件顶部,而没有进行材质开发的必要性,也没有在结合步骤上费工夫的问题,再者,可自由选择多种网状的消音、小音量的顶部,因此具有可容易地依使用的用途而进行各种声音制作的优点。
在此,例如特开昭48-7455号公报中揭示了在打击膜的内面之中央贴附有金属板的振动源的技术,但不用如其所述将振动源配置于中央位置,可使拾音麦克风以及与其对应的振动源103偏离打击面101a的中央而设置。
即,如图31所示,优选的是,设置在由演奏者(P)的位置观测的打击面101a的对面一侧的边缘起偏移至中央(C)20%-40%的位置上。
这样的作法有着下述的理由。
也就是说,打击面101a之中央(C)位置是演奏者进行击打动作最为频繁的位置。如此,将振动源103配置在中央(C)位置,如振动源103被直接击打时,因击打产生损害时便会发生十分严重的音量差异,便无法产生稳定的打击声音。尤其是直接击打金属制的振动源103时,便会成为金属板歪曲以及剥离脱落等的原因。
相对于此,若对振动源103自演奏者(P)所观测的打击面101a对侧的边缘起朝中央(C)位置方向约20~45%的位置予以设置,则该处即为最不会被击打到的位置,且不仅只有打击面101a的第一冲击声音,还是可丰富地收集第二倍音、第三倍音等的衰减声音的最佳场所。
又,如前述特开昭48-7455号公报第二图所述的的圆形垫片,用来控制大鼓那样的具有大口径的打击膜的振动幅度,据此,为控制振动幅度而在柔软材质上设置有弹性体,则抑制了声音的衰减,造成音质产生混浊情形,使得高音部的声音的收音困难。
因此,如果将鼓件的口径设置在14吋以下,可以减少振动幅度,又可以便于携带以及处理。又,通过将磁性体本身设置成为圆弧状的结构,可以使得对打击内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并且,由于可以通过磁性体的弹性来灵活应对振动,因此高音部的声音亦可以充分的收音。
又,如图18所示,就对应铙钹件的第一原音发生部的零件107而言,金属制的第一原音发生部108由含有磁性体的部件所构成,并于可感测第一原音发生部108的振动的感测位置(就本实施形态而言为支撑装置)处安装有拾音麦克风102。在这样的场合时,亦可于拾音麦克风102以及第一原音发生部108之间设置海绵状的弹性体。又,如图19所示,在踩钹的场合时,则可在固定部位的铙钹件的下侧的近处安装有拾音麦克风102。
另外,在踩钹的场合时,为了让上下的铙钹件可以经常的维持共振的状态,故仅下侧的圆盘状的铙钹件采用第一原音发生部108,而上侧的圆盘状部件的铙钹件则可采用后述的第二原音发生部152。又,若踩钹下侧的铙钹件利用纯铁予以制作,则有利于节省制作成本。
一般市面上贩售的第二原音发生部152多是利用锡、铅、黄铜等对磁性没有反应的部件所制成。因此,若在这一些部件之中混合有铁等磁性体,便可通过敲打第一原音发生部108可以使拾音麦克风102进行收音行为。
另外,将对应铙钹件的零件的原音发生部的名称区分为第一原音发生部108以及第二原音发生部152的理由是,为了明确区分是否含有磁性体,而任何一个零件均可以产生原始声音,总之掌握原音发生部的概念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就铙钹类的场合而言,其与鼓类不同,传统鼓件与本发明的模拟电子鼓之间,除了口径的大小以外结构上是没有差异的,因此就图19以及图33至图35的说明,可以了解关于传统鼓件的铙钹类的第二原音发生部的概念。
如果使用上述拾音麦克风102,则不仅是打击声音,连打击时候的音程、音质、衰减声音等所有的声音效果,也就是音响声音均可予以被收音。
并且,在零件101、107的周围所产生的声音,例如人声等不会被予以拾音,并可不通过空间的传递仅将零件101、107的声音直接予以拾音,可以防止声音的回溯,可以得到不混浊的清澈的重放声音。
又,就将空气的振动转换成为电流的波动的模拟麦克风的场合而言,为了要收集空气的振动,必须在狭小的场所中设置多个部件,会产生相位的问题,使得调整复杂化。但是,若使用本发明实施形态的拾音麦克风102,则相位可以被自由地处理,因此不需要进行复杂调整而可以使得便利性提升。
再者,亦可以使得每一个零件的声音更容易处理,亦易于声音上附加效果。
又,如前所述,拾音麦克风102包括单线圈型麦克风或是双线圈型麦克风,亦可以将单线圈型麦克风与双线圈型麦克风组合使用在每一个零件上。
其理由是由于拾音麦克风的种类上的差异将使得接收的音质会有所不同。双线圈型麦克风在广泛地收集声音时十分有效,而单线圈型麦克风则对于要将高音漂亮地收集时十分有效。又,不仅是麦克风的种类,线圈圈数的数量可决定音量的大小、线圈的粗度要较细,则可漂亮的收集到高音。因此,可漂亮地收集铙钹件等高音的拾音麦克风,与将如低音鼓般厚重的声音予以收音的拾音麦克风,需要依照上述的拾音麦克风的特性予以考量,进而使用不同种类、或不同粗度的线圈、不同线圈数量的拾音麦克风。
又,也可以将这些拾音麦克风102以相对振动源103、打击面101a或铙钹件的第一原音发生部108可以接近或远离的方式予以安装,适当的调整收音的效率。
在此,如图19所示,在踩钹中,上下可以接近、分离地安装之上下的铙钹件的第二原音发生部152及第一原音发生部108的安装轴的周围,可以设置将其朝相反方向上蓄势弹力的弹簧125以作为开闭的弹力源。又,在弹簧125的两端之上,位于铙钹件之间的位置亦可设置有海绵状的弹性体。而为了达到丰富的共振效果,亦可以仅由金属部分构成。
也就是说,在现有结构中,为了进行开闭动作而设置在踩钹上的弹簧,于开闭踩钹的脚踏板上方、踩钹支撑架内部或者是在踩钹支撑架下方的左右两侧上设置有两个、或者是在前方设置有一个。通过这种结构,由于要在粗厚的管体的内部安装弹簧,因此支撑体本身整体便会增大以及加重。然而,若将上述弹簧125安装在上下的铙钹件之间,可以达到将踩钹予以小型化以及轻量化的目的。而该弹簧自身亦可以作为使上下的铙钹件经常共振的方式。
如图所示,就上述的结构而言,通过将踩钹支撑架126固定在主支撑架127上,可以缩短踩钹支撑架126的长度。也就是说,弹簧125设置在上下的铙钹件之间,所以,踩钹支撑架126至主支撑架127的固定位置间的长度足够了。又,为了使上方的铙钹件可进行上下运动,缆线128由踩钹支撑架126向下方延伸,并将其下端的钩部卡合在设置于脚踏板113上的环部时,便可通过脚踏板113来控制铙钹件的开闭动作。另外,设定亦可通过单次的触碰进行。
在此,在本实施形态中,脚踏板的基部129可以和主支撑架127相互固定而成为一体。
也就是说,安装有可以自由动作的脚踏板113的基部129与主支撑架127直接固定,进一步通过连接部件130予以固定,可以防止演奏时的滑移问题发生。
并且,上述与主支撑架127设置成为一体的脚踏板单元结构不仅适用于踩钹结构,如图20所示,其亦可以适用在图8及图30所示的用以打击低音鼓的脚踏板单元110上。又,适用图30所示的脚踏板单元110场合的整体图,表示于后述的图27中。如此,与主支撑架127一体化,便可以将脚踏板单元110稳定化,进而防止演奏时的滑移问题发生。
另外,在图27中,使用了支撑设定的鼓件或铙钹件的主支撑架127,并使得与脚踏板单元110一体化的结构,但亦可以设置脚踏板单元110专用的主支撑架127。
拾音麦克风102的安装结构也可以适用于传统鼓组以及前述的打击类乐器。也就是说,对应图16的安装结构可以如图21所示,具有打击面109a以及该打击面109a与框体109b之间形成之中空结构的共鸣室的传统鼓组的鼓类的各零件(第二原音发生部)109的打击面109a的内面通过粘着剂粘接振动源103,并在安装于框体109b内侧的设置板131上安装拾音麦克风102,通过拾音麦克风102进行收音动作后,声音则利用放大器104予以增幅,再由喇叭105予以重放输出。这样,即使在需要大音量的演奏会场处,亦可以有足够的音量传递至听众处。另外,拾音麦克风102以相对打击面109a可以接近与远离的方式进行安装。
同样地,对应图17、图18、以及后述的图33至图35的安装结构亦可用在传统鼓组。因此,就铙钹类的零件而言,含有磁性体的金属所制造的圆盘状部件作为第一原音发生部,市面上贩售的不含磁性体的铙钹件,或者是与其为相同材质的物体作为第二原音发生部。
设置于对应铙钹类的零件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的又一实例则使用图33至图35进行说明。
如前述,第一原音发生部108由含有磁性体的部件予以制作,音色会有变化的可能性。因此,要开发即使含有磁性体也不会有音色的变化的部件,则须花费庞大的费用。
在此,优选使用了市面上贩卖的铙钹件的拾音麦克风以进行收音。
图33以及图34所示的技术是以上述的观点来考量的,其结构包含有:不含金属制的磁性体的第二原音发生部152、与该第二原音发生部152相接,通过该第二原音发生部152的振动而振动且由薄金属板所构成的共振磁性体(振动源)133、可将共振磁性体133的振动电增幅的拾音麦克风102。拾音麦克风102与支撑部135之间设置有橡胶部件136以及防震器具136b,以避免将由支撑部135所传达来的其它零件的振动传达至共振磁性体133。
将上述的防震器具136b设置在各零件以及支撑部之中间,使得各零件的原始声音可以单纯的就各单体进行收音,因此其它的零件也可以适用这种结构。
又,拾音麦克102固定在由橡胶部件136起朝上方延伸的支撑体137上,相对从安装在支撑体137之上端的倒U字型的固定板134之中央朝上方突出的螺丝部138插入第二原音发生部152。另外,螺丝部138的最下方处设置有海绵部,进一步,在第二原音发生部152之上方也设置有海绵139。
在此,如图35(a)所示,共振磁性体133的两侧形成为钩状,如图35(b)所示,将该钩状部位挂持在螺丝部138,并呈圆形以整体包覆位于螺丝部138下端的固定板134、以及位于自该固定板134突出的螺丝部138的最下层所插入的海绵139。螺丝部138与固定板134的一小部份,或通过螺栓与固定板134接合。如图35(c)所示,共振磁性体133两端的钩相互勾持在螺丝部138上,由上方予以观察的状态。在这状态下,设置共振磁性体133后,使其第二原音发生部152相接,并插入螺丝部138。并且,第二原音发生部152的铙钹件之上部,插入螺栓138b、海绵139,并用螺栓予以螺固。
如此,通过将共振磁性体133与第二原音发生部152的铙钹件直接相接,使得铙钹件不再需要安装其它部件,也不会抑制声音的衰减,让铙钹件的振动可以声音的整体与共振磁性体133予以共鸣。由此,由于拾音麦克风102中流过通过共振磁性体133的振动所产生的诱导电流,故不需要通过空气的振动,连高音部的漂亮的铙钹件声音也可以被收音。
上述由薄金属板所制成的共振磁性体同样可适用于鼓件的零件。
在此,图36所示为本发明安装在对应鼓类的零件101、117上的拾音麦克风的安装结构的又一实例,图37是图36所示的共振磁性体的安装结构说明图。
如图37所示,朝上方隆起的环状的共振磁性体(振动源)140的两端孔洞插有螺丝制的支柱142。又,通过该共振磁性体140所覆的位置上配置拾音麦克风102,同样插通支柱142。该支柱142则固定在座台143上,相对于以可自由上下移动的状态安装在零件101的本体141内侧的略呈L字型的支撑体144,座台143是以可沿着与打击面101a平行的方向移动的方式予以安装。此时,将支撑体144沿上下方向进行调节,以使得共振磁性体140能以预定的力量压接在打击面101a的内面。
如此一来,与图17所示的场合一样,打击面101a的打击振动使共振磁性体140振动,并由拾音麦克风102将该振动予以收集。
又,座台143的移动范围则如前述的图31所示,可以由演奏者(P)起的打击面101a的对侧缘朝中央(C)的约20~45%的范围内进行移动。
在此,如图38、图41以及图42所示,在座台143上设置有螺栓部145,固定共振磁性体140的螺丝制的支柱142能够进行自由伸缩,则共振磁性体140相对于打击面101a的压接力量以及相对于拾音麦克风的距离可以进行调整,如此便可以选择更加纤细的声音。
又,这样的压接力量以及相对于拾音麦克风的距离的调整可以通过下述来实现,如图39以及图40所示,该共振磁性体140安装在支撑台146上,该支撑台146相对于打击面101a可以接近或远离地安装在座台143上,或者是座台143是相对于打击面101a可以接近或远离动作的结构。
又,如图36、图38至图42所示,就共振磁性体140的形状而言,其可以为接近圆形(如图36及图38所示),也可以为如拱型(如图39及图41所示),或者是仅一个端部固定的抛物线状(如图40及图42所示)。
这些是磁性体的弹性被活用的形状,藉此可以防止因为打击时的冲击而使得磁性体从打击面分离的情况发生,且可以进行不会造成打击面的损耗的微妙调整。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共振磁性体133、140由薄金属板构成的,但是其亦可以是使用在白板上的含有磁性体的钢板薄片部件以及薄膜部件,只要是含有磁性体而可以容易的产生共振的板状物体的各种部件均可以使用。
在此,金属板对高音部的传递的性能优良,适合用作接触要求高音部的张力的小鼓以及铙钹件的磁性体;像钢板薄片般的薄片部件在中低音的传递上性能十分优异,且极富有弹性,对于鼓类的打击振幅的对应以及维持较长的衰减声音上有良好效果。这样,磁性体特性本身,与拾音麦克风的种类地同样对收音的原始声音有着深远的影响,若在每一个零件上选择使用适当的各种磁性体,便可以使得演奏家的创造性更加的丰富。
再者,如图37以及图38所示,为了让共振磁性体140可较容易的振动,插通支柱142并以螺栓148予以固定时,共振磁性体140的孔洞之前后处夹设有海绵、橡胶等垫片的收容部147,在图38至图42而言亦可使用。
图22表示声音调整部26的操作面板的一个实例。
如图所示,将右侧铙钹件(R.C.)、左侧铙钹件(L.C.)以及踩钹(S.D.)的金属乐器,低音鼓(B.D.)以及小鼓(S.D.)的节奏类鼓件、高、中、低的达姆鼓(H.T.、M.T.、L.T.)的装饰演奏类鼓件三个群组,其中每一个群组指定原音调整的效果、空间上的效果以及装饰上的效果并将其数据予以保存。由此,每一首乐曲均可以通过开关选项进行效果调整。又,该声音调整部26与其它机器的连接方面而言,可以使用多条缆线进行连接,亦可以使用例如被称为IEEE1394的单条缆线进行连接。
收纳上述的鼓类的零件以及铙钹类的零件的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并可以兼作演奏用的座椅,如图23所示。
如图所示,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118具有:可将鼓类以及铙钹类的各零件分别收纳的多个板体119、维持该板体119的多个支撑部件120(本实施形态为3只)、固定搭载在板体119上的各零件,并位于各板体119之间且在各板体之间形成有零件收纳空间的固定部件121。
即,如图24至图26所示,在各板体119上安装有支撑部件120贯通的环体122,使用固定部件121将零件固定在板体119上后,由支撑部件120贯穿环体122时,如图23所示,将鼓类以及铙钹类的各零件收纳成为一体,可以容易搬运。又,图24所示为达姆鼓以及小鼓等的小型的鼓类零件的固定状态,图25所示是低音鼓等大型的鼓类零件的固定状态,图26所示为铙钹类零件的固定状态,并分别予以表示。
在此,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亦可以为图43至图45所示的结构。
即,如图43所示,在两只三角形的支撑部件120上,以相同高度安装纵向的环部153,同时在剩下的一根支撑部件120上则设置与其同样高度的卡合部149。另一方面,如图44以及图45所示,在板体119上设置可以收纳鼓件或铙钹件的箱状或袋状的软质箱体的收容部147,同时安装插通前述的两个环部153的棒体部150,并安装环部122使其可以开合且其中心或是下端有与卡合部149接合。
如此一来,安装在板体119上的棒体部150插入两个地方的环部153,同时打开环部122,成为与卡合部149不相接合的状态,则使得板体119可以棒体部150为支点进行自由的回转,让各零件的乐器可由收容部147更加快捷的出入。
又,支撑部件120的脚部件可以为四只。在这样的场合时,设置了卡合部149的脚部件为两只,板体119成为四角,而环部122可以设置在两个角上。
以上所述的实施形态的鼓组如图27所示。
又,如图27所示的实施形态中,第一达姆鼓的口径(尺寸)设定为6吋、第二达姆鼓的口径设定为8吋、第三达姆鼓的口径则设定为10吋,低音鼓的口径设定为12~14吋、小鼓的口径设定为8吋、踩钹的口径设定为6~8吋、促音钹的口径设定为8~10吋、高音钹的口径设定为10~12吋。另一方面,一般市面上所贩售的传统鼓组,其标准规格是达姆鼓设定为12吋、13吋、16吋,低音鼓的规格设定为22吋,小鼓的规格设定在14吋,踩钹的规格设定在14吋,促音钹的规格设定在16~18吋,高音钹的规格则设定在20~22吋。因此,就本实施形态而言,所有的零件的口径与标准的传统鼓件相比整体上明显小了许多。这是因为考量到该模拟电子鼓件的便利性及携带性,并将原始声音发生体予以小音量化的设计,但并不限于上述的口径范围。也就是说,设计成为较小的口径,或者是设计成较大一点的口径亦可。
又,在本实施形态中,在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中虽可以将鼓类零件以及铙钹类零件的所有零件予以收纳,但亦可以只收纳任何一个零件。又,其亦可以对声音调整部26予以收纳。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固定部件121的场合时,在上面可安装有座椅部123。由此,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118亦可以当作椅子使用。又,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固定部件121的场合时,在支撑部件120的下方安装有滚轮,则该模拟电子鼓组用收纳部件118便可以进行移动。另外,若在其一侧安装有把手,便可以用手握持拖行。又,支撑部件120可利用旋转螺丝进行装卸,通过三角形的伸缩等方式,使得其在用作座椅使用时,可以依照演奏者所需的高度进行调整,再者,其亦可在搬运时缩小其长度。
如上述的说明,使用本发明的模拟电子鼓组,其各零件不需要如传统鼓组般的大的音量,可以成为小音量的零件,由此可以在例如室内进行小音量的练习,并且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困扰。另外一方面,本发明各零件在整体上予以小型化,因此搬运更加方便且收纳时更省空间。
再者,就本发明的重放阶段而言,其可将演奏者的打击的触碰行为完整的予以重放,且可以达到近似于传统鼓件般音质的大声音量。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可根据不拘泥于传统的部件的第一原用音发生部100的打击音而制造成为单独的全新的模拟乐器。
产业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为上述的构造,可以把实际打击声变成无须隔音设施的小音量,同时,演奏者在进行演奏动作与声音声之间不会有时差的问题发生,再者,本发明可伴随着演奏者在鼓棒操作上的细微动作的变化以产生重放声音。
因此,本发明在保持有现有的电子鼓件的优点的同时,可以解决其缺点,并可以作为打击类的全新模拟电子乐器而提高其应用性。

Claims (47)

1.一种模拟电子鼓组,其特征在于,该模拟电子鼓组对应于传统鼓组的各零件而设置,包括第一原音发生部,具有打击面;麦克风,对所述第一原音发生部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进行电增幅;声音调整部,将所述麦克风的电子声音在不进行数字转换的情况下,对模拟声音进行音质调整;重放部,根据所述声音调整部所输出的输出声音进行声音重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音发生部由可产生打击声音的部件制成,该打击声音的音质与对应鼓件零件的原来音质接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其特征在于,第一达姆鼓的口径设定为6吋,第二达姆鼓的口径设定为8吋,第三达姆鼓的口径设定为10吋,低音鼓的口径设定为12~14吋,小型鼓的口径设定为8吋,脚踏双面钹的口径设定为6~8吋,促音钹的口径设定为8~10吋,高音钹的口径设定为10~12吋。
4.一种鼓棒,用于演奏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其特征在于,该鼓棒全长为39~45cm;位于该鼓棒前端的打击部位的直径为3.5~4mm、长度为8~10mm;该鼓棒本体部位的直径为8~10mm、长度为23~35mm;位于打击部位及本体部位之间的连接部位的直径为2~2.5mm;由连接部位将直径渐渐扩大至本体部位的扩径部位长度为10~15cm;该鼓棒的质量在12~18g。
5.一种对应于传统鼓组中的鼓系零件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原音发生部,具有打击面且不具有共鸣室;以及麦克风,可将所述第一原音发生部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进行电增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打击面是由含有金属材质的部件通过拉伸而制成,所述麦克风通过磁力被组装在所述打击面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打击面的内面上设置链带,可以调整该链带与所述打击面内面的接触状况以及接触与否。
8.一种对应于传统鼓组低音鼓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原音发生部,具有藉由脚底可直接击打的打击面且不具有共鸣室;以及麦克风,可对所述第一原音发生部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进行电增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面被设置在水平方向上。
10.一种用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的脚踏板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轮,朝预定的旋转方向蓄势弹力;脚踏板,可藉由朝下方的踩踏动作以对抗蓄势弹力而使得所述的滑轮进行转动;打击棒,组装在所述滑轮上且位于所述脚踏板的侧边位置,随着所述滑轮的转动而朝前方晃动以击打打击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脚踏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踏板单元被固定在主支撑架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脚踏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为两个,并列设置且可以同步转动。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是可以对磁性体的振动进行电增幅的拾音麦克风;在所述打击面上,对应所述拾音麦克风设置振动源,该振动源由磁性体构成且随所述打击面的振动而振动;所述拾音麦克风对所述振动源的振动进行电增幅。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源被粘合在所述打击面的内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源被压合在所述打击面的内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可以调节所述振动源相对于所述打击面的压接力量以及相对于拾音麦克风的距离。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麦克风可以靠近或远离所述振动源而设置。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是对磁性体的振动进行电增幅的拾音麦克风;所述打击面由含有磁性体的部件所构成;所述拾音麦克对所述振动源的振动进行电增幅。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麦克风可以接近或远离所述振动源而设置。
2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打击面的相反一侧。
21.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麦克风设置在所述打击面的相反一侧。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麦克风设置在所述打击面的相反一侧。
23.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麦克风以及与其对应的振动源设置在从演奏者观察的对侧打击面边缘起朝该打击面中央位置方向约20~45%的位置上。
24.一种对应于传统鼓组铙钹系零件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原音发生部,由两端开口的金属筒体形成;以及麦克风,对所述第一原音发生部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进行电增幅。
25.一种对应于传统鼓组铙钹系零件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原音发生部,由金属圆盘状部件形成;以及麦克风,对所述第一原音发生部所产生的打击声音以及衰减声音进行电增幅。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是可以对磁性体的振动进行电增幅的拾音麦克风;所述金属制成的第一原音发生部由含有磁性体的部件所构成;所述拾音麦克风对所述第一原音发生部的振动进行电增幅。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麦克风可以接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原音发生部而设置。
28.一种对应于传统鼓组铙钹系零件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原音发生部,由金属制的且不含磁性体的圆盘状部件所形成;振动源,含有磁性体并与所述第二原音发生部接触,藉由所述第二原音发生部的振动而产生共振;以及拾音麦克风,可以对所述振动源的振动进行电增幅。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麦克风可以接近或远离振动源而设置,该振动源与所述第二原音发生部接触。
30.一种对应于传统鼓组铙钹系零件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原音发生部,由金属制的且不含磁性体的圆盘状部件所形成,且位于上方位置;第一原音发生部,由金属制的且含有磁性体的圆盘状部件所形成,且位于下方位置,朝与所述第二原音发生部相反的方向,通过被组装在所述第二原音发生部的组装轴周围的弹簧力量来付势弹力;以及麦克风,可以对所述第一原音发生部的振动进行电增幅。
31.一种对应于传统鼓组鼓系零件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原音发生部,具有打击面、以及由该打击面和框体所构成之中空构造的共鸣室;以及拾音麦克风,可以对所述第二原音发生部所产生的打击声音进行电增幅。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面由含有金属材质的部件进行拉伸而成,所述麦克风藉由磁力被组装在所述打击面上。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是可以对磁性体的振动进行电增幅的拾音麦克风;在所述打击面上,对应所述拾音麦克风设置振动源,该振动源由磁性体所构成且随所述打击面的振动而振动;所述拾音麦克风对所述振动源的振动进行电增幅。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源被粘合在所述打击面的内面。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源被压合在所述打击面的内面。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可以调节所述振动源相对于所述打击面的压接力量以及相对于拾音麦克风的距离。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麦克风可以接近或远离所述振动源而设置。
38.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是可以对磁性体的振动进行电增幅的拾音麦克风;所述打击面由含有磁性体的部件构成;所述拾音麦克风对所述振动源的振动进行电增幅。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麦克风可以接近或远离所述打击面而设置。
40.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麦克风设置在所述共鸣室内。
4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音调整部,对所述麦克风的电子声音不进行数字化转换,而直接对模拟声音进行音质调整;以及重放部,根据所述声音调整部输出的输出声音进行重放。
42.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音调整部,将所述拾音麦克风的电子声音不进行电子化转换,而直接对模拟声音进行音质调整;以及重放部,根据声音调整部输出的输出声音进行重放。
43.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音调整部,将所述麦克风的电子声音不进行电子化转换,而直接对模拟声音进行音质调整;以及重放部,根据声音调整部输出的输出声音进行重放。
44.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音调整部,将所述拾音麦克风的电子声音不进行电子化转换,而直接对模拟声音进行音质调整;以及重放部,根据声音调整部输出的输出声音进行重放。
4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音调整部,将前述拾音麦克风的电子声音不进行电子化转换,而直接对模拟声音进行音质调整;以及重放部,根据声音调整部输出的输出声音进行重放。
46.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声音调整部,将前述拾音麦克风的电子声音不进行电子化转换,而直接对模拟声音进行音质调整的;及重放部,根据声音调整部输出的输出声音进行重放。
47.一种模拟电子鼓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达姆鼓,具有打击面且不具有共鸣室,口径设定为6吋;
第二达姆鼓,具有打击面且不具有共鸣室,口径设定为8吋;
第三达姆鼓,具有打击面且不具有共鸣室,口径设定为10吋;
低音鼓,具有打击面且不具有共鸣室,口径设定为12~14吋,水平设置,且藉由脚底可直接打击;
小型鼓,具有打击面且不具有共鸣室,口径设定为8吋,可以调节链带与所述打击面内面的接触状况以及接触与否;
脚踏双面钹,口径设定为6~8吋,具有上侧圆盘状部件以及下侧圆盘状部件,该上侧圆盘状部件由不含有磁性体的金属制成,朝相反方向藉由组装在安装轴周围的弹簧力来付势弹力,该下侧圆盘状部件由不含有磁性体的金属制成;
促音钹,口径设定为8~10吋,具有不含磁性体的金属圆盘状部件;
高音钹,口径设定为10~12吋,具有不含磁性体的金属圆盘状部件;
振动源,分别压合设置在所述第一达姆鼓、第二达姆鼓、第三达姆鼓、所述低音鼓以及所述小型鼓的打击面的内面上,设置在从演奏者观察的对侧打击面边缘起朝该打击面中央位置方向约20~45%的位置上,由磁性体所构成,可以调整对所述打击面的压接力量,并且伴随所述各鼓件的打击面的振动而振动;
拾音麦克风,分别与所述振动源对应,设置在从演奏者观察的对侧打击面边缘起朝该打击面中央位置方向约20~45%的位置上,且可以调整与所述振动源的距离,并能对所述振动源的振动进行电增幅;
脚踏板单元,具有朝预定的旋转方向付势弹力的滑轮,藉由朝下方踩踏的动作而对抗势弹力,并使得所述滑轮转动的脚踏板、以及组装在所述的滑轮上的打击棒,来打击所述低音鼓,该打击棒位于所述脚踏板的侧边,藉由所述滑轮的转动而朝前面下方摇动以敲打打击面,;
振动源,含有磁性体,分别与促音钹以及高音钹的圆盘状部件相接触,藉由所述圆盘状部件的振动而产生共振;
拾音麦克风,可以接近或远离振动源而设置,能够对所述振动源的振动进行电增幅,该振动源分别与所述促音钹以及所述高音钹的圆盘状部件接触;
拾音麦克风,可以接近或远离所述脚踏双面钹下侧的圆盘状部件而设置,能够对该圆盘状部件的振动进行电增幅;
声音调整部,不将所述拾音麦克风的电子声音进行数字化转换,而直接对模拟声音进行音质调整;
重放部,根据声音调整部输出的输出声音进行重放;以及
鼓棒,全长为39~45cm,其前端的打击部位的直径为3.5~4mm、长度为8~10mm,本体部位的直径为8~10mm、长度为23~35mm,位于打击部位及本体部位之间的连接部位的直径为2~2.5mm,由连接部位将直径渐渐扩大至本体部位的扩径部位的长度为10~15cm,该鼓棒的质量在12~18g范围内。
CNB018153275A 2000-09-07 2001-09-05 模拟电子鼓组以及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385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71954 2000-09-07
JP271954/00 2000-09-07
JP271954/2000 2000-09-07
WOPCT/JP01/03135 2001-04-11
PCT/JP2001/003135 WO2002021503A1 (fr) 2000-09-07 2001-04-11 Ensemble de batteries electroniques analogiques, piece pour ensemble de batteries electroniques analogiques, et unite a pedales
JPPCT/JP01/03135 2001-04-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4379A true CN1454379A (zh) 2003-11-05
CN1253850C CN1253850C (zh) 2006-04-26

Family

ID=18758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532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3850C (zh) 2000-09-07 2001-09-05 模拟电子鼓组以及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434509B2 (zh)
CN (1) CN1253850C (zh)
AU (1) AU2001248754A1 (zh)
WO (1) WO2002021503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5760A (zh) * 2010-01-14 2011-07-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游戏鼓
CN107195289A (zh) * 2016-05-28 2017-09-22 浙江大学 一种可编辑的多级音色合成系统及方法
CN107306371A (zh) * 2016-04-20 2017-10-31 雅马哈株式会社 拾音装置及音响处理装置
CN109215621A (zh) * 2018-11-08 2019-01-15 罗应星 一种架子鼓及其使用方法
CN110088829A (zh) * 2016-12-21 2019-08-02 鼓工场有限公司 用于打击乐器的触发器托盘
CN110277080A (zh) * 2018-03-16 2019-09-24 雅马哈株式会社 乐器用拾音器及乐器
TWI739311B (zh) * 2020-02-19 2021-09-11 宏寰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鋼索傳動式木箱鼓擊槌機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7346B2 (ja) 2016-02-01 2019-10-30 ヤマハ株式会社 ドラムヘッド
CN109087622B (zh) * 2018-10-12 2024-04-16 广州博创乐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电木鼓
US20210287647A1 (en) * 2020-02-21 2021-09-16 Rare Earth Dynamics, Inc. Hi-hat controllers and pedal accessor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7455B1 (zh) * 1968-05-08 1973-03-06
JPS5312177Y2 (zh) * 1974-04-30 1978-04-03
JPS5535306A (en) * 1978-09-01 1980-03-12 Nippon Musical Instruments Mfg Electronic percussion instrument
JPS623833Y2 (zh) * 1979-12-21 1987-01-28
JPS57164797A (en) * 1981-04-03 1982-10-09 Nippon Musical Instruments Mfg Drum foot pedal
JP3262625B2 (ja) * 1992-06-26 2002-03-04 株式会社コルグ 電子楽器
JP2601905Y2 (ja) * 1992-07-06 1999-12-13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打楽器
JPH07311577A (ja) * 1994-05-17 1995-11-28 Korugu:Kk 電子打楽器
JP3399648B2 (ja) * 1994-08-03 2003-04-21 ローランド株式会社 電子打楽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5760A (zh) * 2010-01-14 2011-07-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游戏鼓
CN102125760B (zh) * 2010-01-14 2014-04-3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游戏鼓
CN107306371A (zh) * 2016-04-20 2017-10-31 雅马哈株式会社 拾音装置及音响处理装置
CN107195289A (zh) * 2016-05-28 2017-09-22 浙江大学 一种可编辑的多级音色合成系统及方法
CN110088829A (zh) * 2016-12-21 2019-08-02 鼓工场有限公司 用于打击乐器的触发器托盘
CN110088829B (zh) * 2016-12-21 2023-08-08 格瓦音乐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打击乐器的触发器托盘
CN110277080A (zh) * 2018-03-16 2019-09-24 雅马哈株式会社 乐器用拾音器及乐器
CN110277080B (zh) * 2018-03-16 2023-12-22 雅马哈株式会社 乐器用拾音器及乐器
CN109215621A (zh) * 2018-11-08 2019-01-15 罗应星 一种架子鼓及其使用方法
CN109215621B (zh) * 2018-11-08 2023-10-24 罗应星 一种架子鼓及其使用方法
TWI739311B (zh) * 2020-02-19 2021-09-11 宏寰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鋼索傳動式木箱鼓擊槌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21503A1 (fr) 2002-03-14
CN1253850C (zh) 2006-04-26
JPWO2002021504A1 (ja) 2004-01-15
AU2001248754A1 (en) 2002-03-22
JP3434509B2 (ja) 200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1631C (zh) 扬声器系统
CN1198480C (zh) 音响设备
CN1213634C (zh) 扬声器及移动终端设备
CN1249663C (zh) 基于不同种类音乐数据的合奏的音乐播放器
US7015391B2 (en) Analog electronic drum set, parts for drum stick, analog electronic drum set and foot-pedal unit
CN1253850C (zh) 模拟电子鼓组以及模拟电子鼓组用零件
CN103943100B (zh) 音板声学换能器
CN1090887C (zh) 超声波发送机与接收机
CN1183508C (zh) 自动音乐生成方法和系统
CN101031162A (zh) 扬声装置及内部安装了扬声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0339908C (zh) 用于与可视图像同步记录和/或再现音乐的多媒体平台
CN1223983C (zh) 乐音语音再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及服务器装置
CN1678945A (zh) 具有声音输出功能等的液晶显示器件及配备了该器件的电子装置
CN1342386A (zh) 低频的音频增强系统
CN1178996A (zh) 游戏机控制组件及游戏机
JP2003076368A (ja) 移動通信端末、センサユニット、楽音生成システム、楽音生成装置および楽音情報提供方法
CN1941071A (zh) 拍子提取及检测设备和方法、音乐同步显示设备和方法
CN1943270A (zh) 扬声器装置
JP2007025364A (ja) 電子鍵盤楽器
CN1270489A (zh) 驱动电路、机电声换能器以及便携式终端装置
CN107408374A (zh) 发声设备、键盘乐器和发声控制方法
JP2007328186A (ja) 楽音装置及び楽音装置の生産方法
CN1575030A (zh) 扬声器装置
JP2014142409A (ja) 鍵盤楽器
CN1612204A (zh) 乐器,音乐数据产生器和用于乐器的音乐数据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TOMODA NAOG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ONGXUESHE EDUCATION ARTICLES CO., LTD.; APPLICANT

Effective date: 200510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1028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Tomoda Shingo

Address before: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KHS Musical Instruments Co., Ltd.

Co-applicant before: Tomoda Shingo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