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5938A - 分组发送系统、分组发送方法、分组发送装置、内部模块、移动终端以及存取路由器 - Google Patents

分组发送系统、分组发送方法、分组发送装置、内部模块、移动终端以及存取路由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45938A
CN1445938A CN03119453A CN03119453A CN1445938A CN 1445938 A CN1445938 A CN 1445938A CN 03119453 A CN03119453 A CN 03119453A CN 03119453 A CN03119453 A CN 03119453A CN 1445938 A CN1445938 A CN 14459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grouping
mobile node
nod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194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94709C (zh
Inventor
川合裕之
冈岛一郎
梅田成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445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5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947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947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41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acting on aggregated flows or lin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4Multichannel or multilink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04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 H04W40/08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wireless node resources based on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30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for proactiv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4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组发送系统,能够提高对移动节点的下行分组发送通过量。根据该系统,网络上的发送节点,当指向移动节点的分组呼叫出现时,从内部模块的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获取移动节点连接点信息,向处于获取的连接点信息所指定的逻辑位置的分组分配单元输入分组,于是由该分组分配单元分配的分组被分配给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而被并行发送。

Description

分组发送系统、分组发送方法、分组发送装置、 内部模块、移动终端以及存取路由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组发送系统与分组发送方法,尤其是进行自网络至移动节点的下行分组发送的分组发送系统、分组发送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应用于分组发送系统的分组发送装置、内部模块(home agent)、移动终端以及存取路由器(access router)。本发明尤其涉及提高发送分组通过量之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IP(因特网协议)系统服务急遽增多,在移动通信系统方面也在探讨对IP通信兼容性强的系统形态。建立在IP基础上的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简称为分组发送系统)中,面向移动节点(譬如携带电话等)的分组发送是通过处于可以同该移动节点通信的位置上的存取路由器(是具备可以同移动节点无线通信的无线信号发送器等的路由器)来进行的。
譬如,当移动节点移动到存取路由器的可发送信号区域(以下简称为小区:cell)边缘时,由单一存取路由器进行的信号发送往往会断断续续地陷入不可发送状态,出现质量下降。在已往的分组发送系统中,为了避免这种质量下降,要使得小区之间有些许重合地来确定存取路由器的配置,以保证当移动节点处于小区边缘附近时可以从多个邻近存取路由器接收信号。进一步,还应用转移(handover)技术来对上述质量下降加以补偿。转移技术包括硬转移技术和软转移技术。硬转移技术是一种在某时刻选择可同移动节点进行最佳通信的存取路由器、以通过该存取路由器来同移动节点通信的技术。而软转移技术则是一种选择多个可以向移动节点发送信号的存取路由器、以在同一时刻通过该等存取路由器向移动节点发送同一分组的技术。
又,已往的移动节点都配备多个无线信号接收器,可以相应于移动节点所在位置能使用的无线联接方式(譬如TDMA、CDMA等)来装设切换无线信号接收器。其优点在于:由于移动节点具有多个无线信号接收器,所以只要在某处有1个可用,移动节点就可以于该处通信。
然而,在上述已有分组发送系统中,某时刻移动节点只能同时接收1个分组,而无论其采用何种转移技术。因此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使多个存取路由器可以十分好的质量对移动节点传送分组也只能传送单一分组而已,通过量(throughput)低。
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已有分组发送系统中,即使移动节点配置多种无线联接方式并且可以配置使用其中若干无线联接方式时,也不能同时选择多种方式,只能以一种无线联接方式传送信号,故通过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一种可避免上述弊端的分组发送系统及分组发送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对移动节点的下行分组发送之通过量的分组发送系统及分组发送方法。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用于本发明分组发送系统的分组发送装置、内部模块、移动终端、以及存取路由器。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分组发送系统,包括移动节点、同该移动节点之间设置无线线路而向该移动节点发送下行分组的网络、以及管理该移动节点在该网络上的连接点信息的内部模块,其中,
上述网络具有:输入将发送至上述移动节点的分组而行分配的分组分配单元、以及将由该分组分配单元分配的分组分配给预设的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并使得分组由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并行发送的分组并行发送单元;
上述移动节点具有:以多个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上述分组并行发送单元发来的分组的分组接收单元、以及将所接收分组并合成原分组序列的分组并合单元;
上述内部模块具有:将上述分组分配单元逻辑位置信息作为网络上移动节点的连接点的信息而加以保存的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
上述网络,在得到将发送至上述移动节点的分组时,从上述内部模块的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获取上述连接点信息,向处于获取的连接点信息所指定的逻辑位置的分组分配单元输入相应分组。
根据这样的分组发送系统,靠分配节点将应发送分组分配给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并使得分组由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并行发送至移动节点。各分组在移动节点一侧以多个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后被并合单元并合成原分组序列。故可以提高自网络一侧发送的下行分组发送的通过量。
在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可以是具有1个或多个无线信号发送器的1个或多个存取路由器。
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可以设置在上述1个或多个存取路由器内。
根据这样的分组发送系统,通过将分配节点设置在存取路由器附近,移动节点可以直接向分配节点通知可以接收分组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群,所以可更加切实可行地进行分组发送。
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可以具有检测上述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是否可同上述移动节点通信的可通信无线信号发送器检测单元。
根据这样的分组发送系统,分配节点向有可能成为分配目标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询问移动节点所有的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是否处于可通信带内,将对该询问作肯定回答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作为移动节点的通信对方检测出来。故可更加切实可行地进行下行分组发送。
从可在移动节点一侧作可否进行下行线路通信判定这一角度考虑,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移动节点还可以具有判定可否同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通信、并将判定结果通知给具有上述分组分配单元的分配节点的通信可否通知单元。
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可以具有使得以等比率或给定分配比率分配应发送分组的分组分配比率设置单元。
根据这样的分组发送系统,若将分组分配比率设为均一的分配比率,则当各无线传送线路带宽基本一致时,可以简化分组分配方面的控制。
从可以相应于通信条件、系统限制等来灵活地确定分组分配比率这一角度考虑,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各存取路由器可以具有上报信息通知单元,该单元将下列中至少1条信息作为上报信息通知给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关于可通信带的信息、关于通信费用的信息、关于自该分组分配单元到上述1个或多个无线信号发送器的分组传送延迟量的信息、以及通信质量信息。
出于同上述一样的考虑,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可以根据由上述上报信息通知单元通知的上报信息来改变应发送分组的分配比率。
根据上述分组发送系统,可作为上报信息采用的信息及其优点如下。
①关于可通信带的信息。通过采用该信息,可以根据各无线传送线路标准与质量进行分组分配,故可以在使得分配量反映各无线链路性能及混杂情况下进行分组发送。
②关于通信费用的信息。当对各无线传送线路的收费不同时可以利用该信息。据此进行分组发送,对于用户而言经济实惠。
③关于自分配节点到无线信号发送器的分组传送延迟量的信息。利用该信息可以做到优先向传送延迟较小的无线信号发送器传送分组,故可以降低分配节点与移动节点一侧的并合器间的分组传送延迟。
④关于通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的信息。利用该信息可以做到以适合于服务内容的质量来进行分组发送。
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可以具有按下层协议将分配给了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分组传送给上述分组并合单元的分组传送单元,上述分组并合单元具有按下层协议获取上述分组传送单元传送来的分组的分组获取单元。
根据这种分组发送系统,由于关于分组分配及并合的处理可以在较低层进行,所以可以降低这些方面上的处理延迟。又,根据本结构,作为同上层的连接点的分配节点的逻辑位置信息的登记处理、伴随着局部移动节点移动而实施的分配比可变控制等均在下层进行,故可以将局部转移从上层隐蔽起来。因此,即便内部模块处于远离分配节点的位置(控制用数据往返所需处理延迟较大的的位置),也可以将转移处理的延迟降低。进一步,还可以在当内部模块因从多个分配节点接收到同样的转移处理请求而负荷变高时,降低负荷。
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可以具有利用专用通信线路传送分配给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分组的专用线路传送单元。
根据这种分组发送系统,由于自分组节点至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传送不经由上层而是利用专用通信线路进行,所以可以降低分组传送延迟。
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分组分配单元还可以具有利用上层协议传送分配给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分组的分组上层传送单元。
根据这种分组发送系统,由于自分组节点至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部分或全部传送是靠上层传送功能实现的,所以只要能确保上层的连接性就可以将分组分配至任意无线信号发送装置,有助于提高通过量。
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可以具有分配节点登记与更新单元—其当上述移动节点离开作为该移动节点正利用的分组分配单元的分组传送目标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给定距离时,将相应于其距离而确定的其它分组分配单元的逻辑位置信息作为新被移动节点利用的分组分配单元进行登记。
根据这种分组发送系统,内部模块所有的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内登记的分配节点逻辑位置信息(上层的连接点信息)之更新次数,可减少至比主要对移动节点进行分组发送的存取路由器的切换次数足够少的程度,据此可以减少上层的转移次数。其结果,可以降低上层转移所需处理量,实现高速化转移。
从可以根据移动节点通知来的信息进行上述分组分配单元的逻辑位置信息更新这一角度考虑,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分配节点登记与更新单元可以根据由移动节点通知来的信息更新现登记着的分组分配单元的逻辑位置信息,以重新加以登记。
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上述移动节点可以是移动通信终端。
上述分组发送系统中,还可以具备将上述网络来的分组中继传送给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路由器,上述内部模块的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设置于该路由器中。
根据这种分组发送系统,通过把登记于内部模块的上层的连接点信息保存在路由器中,可以更加简化分组发送系统。
本发明目的还可以这样实现:一种分组发送方法,自连接有内部模块的网络向移动节点发送下行分组,上述内部模块管理网络上同移动节点的连接点的信息,其特征在于,上述网络具有输入分组而行分配的分配节点;将要向上述移动节点发送分组之际,作为上述连接点信息从上述内部模块获取被保存着的有关上述分配节点逻辑位置的信息;向处于获取的连接点信息所指定的逻辑位置的分配节点输入相应分组;通过预设的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将由上述分配节点分配的分组发送至上述移动节点;上述移动节点接收由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发来的各分组,并将之并合成原分组序列。
另外,本发明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可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细节的描述得以清楚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组发送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图2是一种单元系统(cellular system)中小区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单元系统的一种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单元系统的另一种系统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一种因单一小区系统与单元系统的重叠而形成的重叠通信系统中小区的结构图。
图6是图5所示重叠通信系统之结构例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以说明。
图1给出了一种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分组发送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本发明分组发送系统大致分成网络150和移动节点(=移动终端)107(虚线框内)两部分。
网络150包括:保存网络150中移动节点107上层(因特网协议等)联接点信息的内部模块101、分配指向移动节点107的发送分组的分配节点102、以及向移动节点107提供无线链接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以下简称存取路由器)103-1,...,103-M(M为大于0的整数)。各存取路由器103-1,...,103-M分别具有N1,N2,...,NM个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Ni(∑Ni=N1+N2+,...,+NM)。存取路由器个数M大于等于1。各存取路由器103-1,...,103-M具有的无线信号发送器个数也大于等于1。分配节点102既可以独立地存在于网络150上也可以设置在任意的存取路由器103-1,...,103-M上。在本例中,设分配节点102是独立地存在于网络150上。又,可以起分配节点102作用的装置也可以有多个,但是在某时刻1个移动节点总是只对应1个起分配节点作用的装置。
移动节点107包括:接收网络150一侧存取路由器103-1,...,103-M所发分组的1个或多个无线信号接收器105-1,...,105L、将所接收分组并合成分组序列的并合器106。移动节点107所具有的无线信号接收器105-1,...,105L的个数L,在无线联接方式下,因期望同时接收的无线信号之数量而异,可以是任意数。又,该移动节点107既可以是譬如携带电话终端也可以是具有上述无线信号接收器的携带信息终端,亦或机动车搭载终端。另外,网络150内的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Ni也均具备同移动节点107内无线信号接收器105-1,...,105-L中的某个或多个通信之功能。
下面以图1来描述本发明动作。须指出的是,在本分组发送系统中,网络150内预先还设置有用于发送分组的发送节点(图中省略)。该发送节点,作为上层安装有IP(因特网协议),同接收节点(在此是指移动节点107)进行分组通信时要按IP传送分组。以下,在这一前提下来描述本发明动作。
(动作概念)
当自发送节点即网络150一侧向移动节点107发送分组时,发送节点询问内部模块101:向网络150上存取路由器103-1,...,103-M中的哪个传送分组可以发送至移动节点107。发送节点从内部模块101获取关于向适合于发送分组给移动节点107的存取路由器分配分组的分配节点102的逻辑位置的信息,将发送分组发向处于该位置的分配节点102。分配节点102,一从发送节点上层接收到分组就将所接收分组分配给存取路由器103-1,...,103-M具有的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Ni之中一部分或全部。分配给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Ni之中一部分或全部的分组被各无线信号发送器发送,通过无线传送线路传送至移动节点107。
这样由无线信号发送器发送的分组被移动节点107的无线信号接收器105-1,...,105-L接收,然后由并合器106按上述方式并合成原分组序列而输出至下一装置。
如上所述,网络150,靠分配节点102将发送节点上层发来的分组分配给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Ni之中的1个或多个(分配不同分组),移动节点107则通过无线传送线路接收上述被发来的分组并将之并合。故可以提高通过量。又,若将具有无线信号发送器的存取路由器重叠配置,则可以增多可同移动节点通信的存取路由器。故,重叠区的通过量可以得到提高,可以随着所设置存取路由器数量增多而提高分组传送速度。
下面描述将上述分组发送系统应用于以IP为基础的单元系统(以下简称单元系统)而实行转移动作的情形。设本例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了单元系统中小区结构例。如图2所示,各小区108-1,...,108-M中预先分别配置有存取路由器103-1,...,103-M。小区108-1,...,108-M各自大小构成存取路由器103-1,...,103-M各自可发送分组的范围。
移动节点107,当其处于1个或多个小区内时,设其可以从存取路由器103-1,...,103-M之中至少一个接收被发送分组。又,在小区边缘,邻接小区相互重合,以保证当移动节点107从某小区向其它小区移动之际不致服务中断。因此,在小区边缘,移动节点107可以同两个或更多存取路由器通信。
图3示出了上述单元系统之系统结构例。
根据图3,该单元系统包括:网络109、内部模块101、发送节点112、路由器110、存取路由器103-至103-M、以及移动节点107。如图所示,内部模块101、用于向移动节点107发送分组的发送节点112、以及将发送节点112发来的分组中继传送至一个或更多指定存取路由器的路由器(边缘路由器)110均同网络109连接。网络109内的各存取路由器103-1,...,103-M各具有1个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这些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的联接方式既可以是单一方式也可以是多种方式同在,只要104-1,...,104-M发的分组可以被移动节点107所接收即可。又,各存取路由器103-1,...,103-M还分别带具有分组分配功能的分配节点102-1,...,102-M。进一步,设存取路由器103-1,...,103-M配置于相互间地理位置接近的场所,通过局部高速网络111而相互连接。另外,移动节点107具有多个无线信号接收器105-1,...,105-L以及并合器106。无线信号接收器105-1,...,105-L接收存取路由器通过无线线路发来的分组,而并合器106则将各无线信号接收器105-1,...,105-L所输出分组进行并合。
在本实施例中,设局部转移处理(自分配节点至并合器)为链接层协议,除此之外的全局转移处理(发送节点112参照内部模块101将分组传送至作为连接点的存取路由器的处理)为包含于移动IP(移动网际协议)等网络协议的处理。
接下来描述在上述结构下由网络109内发送节点112向移动节点107发送下行分组时的动作。
首先,移动节点107预先检知一下本身所具有的无线信号接收器105-1,...,105-L可以与之通信的网络109一侧的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该检知譬如可以这样进行:利用移动节点107所具有的无线信号接收器105-1,...,105-L检测由网络109一侧的各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以已知发送功率值发送的通报信号的接收强度,只选择接收强度超过规定阈值的无线信号发送器,进一步,还对移动节点107可以同时进行分组接收的无线信号发送器的种类及个数加以限定。譬如,若移动节点107只具有同时接收3个无线信号发送器来的信号的能力,则检测一下通报信号的接收强度,其结果,即使超过规定阈值的无线信号发送器数达4个以上也只检知其中接收强度较强的3个无线信号发送器。须指出的是,上述规定阈值可以是预设的恒定功率值,也可以是因状况而变的功率值(譬如是接收强度最大的无线信号发送器发来信号的接收强度与预定的1个大于0小于1的系数之积)。
接着,移动节点107从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之中确定出1个传送线路状态好、恒常可以进行良好传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器(假设是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在此只是为简化描述而假设仅确定1个无线信号发送器,其实可以选两个或更多)。移动节点107通过网络109请求内部模块101登记同上述确定出的恒常可以进行良好传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器处于同一存取路由器中的分配节点(在此是分配节点102-1)的逻辑位置信息,以当作对自己上层的连接点。进一步,移动节点107还让分配节点102-1登记移动节点107可以从其接收分组的无线信号发送器群104-1,...,104-M。
发送节点112,一得到指向移动节点107的发送分组就按IP向内部模块101询问用于传送分组给移动节点107的路径并加以确定。如上所述,由于内部模块101内业已作为移动节点107地址登记有分配节点102-1的逻辑位置信息,所以响应发送节点112的询问而提供表示”分配节点102-1”逻辑位置的信息。发送节点112向路由器110传送发送分组,以便将分组送达由内部模块101得知的分配节点102-1。
路由器110进行路由选择,到达分配节点102-1的分组由分配节点101-2均等地分配至移动节点107可以从其接收分组的无线信号发送器群104-1,...,104-M。该分配是靠局部高速网络局部高速网络111实行,分组传送延迟微乎其微。虽然本例中关于分组分配方法例举的是均等分配,但是很显然改变分组分配比率也是可行的。这时,可根据下列中至少1条信息改变其比率:①关于对移动节点107的可通信带的信息;②关于通信费用的信息;③关于自分配节点到无线信号发送器的分组传送延迟量的信息。
譬如,当某无线信号发送器可通信带大时(①)、关于某无线信号发送器的通信费用低廉时(②)、自分配节点102-1到该无线信号发送器的分组传送延迟量小时(③),分配节点102-1增加对该无线信号发送器的分组分配量。因此,同均等分配的情形相比,分配节点102-1可以根据上述信息(①-③)分别对各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分配以适当的分组。须指出的是,关于可通信带的信息譬如可通过由无线信号发送器或移动节点检测传送线路状态或无线链路混杂情况而得到;关于通信费用的信息譬如可以通过询问管理网络上收费信息的服务器而得到;分组传送延迟量譬如可以通过分配节点102-1检测出之于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的往返网络延迟后除2而得到。
移动节点107,在任意时刻监视可接收信号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群的变化(接收状态等),当有变化时,将监视结果通知给存取路由器103-1内的分配节点102-1。又,当移动节点107远离于存取路由器103-1时,面对移动节点107的分配功能可以从分配节点102-1移动至其它分配节点。即,移动节点107可以向内部模块101通知新的分配节点的逻辑位置信息,而且还可以向该新的分配节点通知移动节点107可以接收分组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群。这相当于上层硬转移。须指出的是,即使可进行最佳传送的无线信号发送器发生了变化,也未必要立即移动分配功能。但是,通过立即将分配功能移动至作为转移目标的新的分配节点,却有望达成降低自分配节点到各存取路由器的数据传送延迟之效果。又,当移动节点107离开当前正在利用其分配功能的分配节点所属存取路由器某种程度后(譬如当前正在利用的分配节点所属存取路由器上的无线信号发送器被从分配节点生成的分组分配目标一揽删除后),再移动分配功能,据此可以减少分配功能移动频度(譬如上层转移次数),进而减少有关控制处理。通过这样地发送分组,向内部模块101提供移动节点107上层连接点更新信息的次数将减少,所以即使内部模块101在远处也可以抑制由内部模块101与上层连接点间传送延迟引起的性能下降、以及因转移控制信号产生的通信量增大。
又,由于局部转移被从上层隐蔽起来,所以在上层设计上不必考虑转移过度情况(软转移、缓冲区链接等),可以简化上层转移协议。进一步,由于在局部分组传送上利用局部高速网络111,所以同利用上层的分组传送相比可以降低传送延迟,可以更小的延迟进行分组发送。
当采用可以1个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所发信号这一无线联接方式或无线信号接收器结构时,可以象图4所示那样,将移动节点107所具有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数设为1。这时,譬如可将来自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的信号在时间上不重复地发送,而在接收方的无线信号接收器则按时切换对各无线信号发送器所发信号的接收。这样,若无线信号接收器数设为1,则可以在不增多移动节点107一侧无线信号接收器数量的情况下提高通过量。
下面,作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描述不同种网络下的重叠系统之动作。
(第二实施例)
图5示出了一种因单一小区系统(single cell system,其譬如象无线LAN那种室内模式系统)与单元系统的重叠而形成的重叠系统中小区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小区108-1,...,108-(M+1)中配置有存取路由器103-1,...,103-M。其中,存取路由器103-1安装有具有2种无线联接方式(譬如CDMA方式和OFDM方式)的无线信号发送器,可以分别对不同小区108-1和108-2发送分组。存取路由器103-1,...,103-M可发送信号范围可分别表示成小区108-1,...,108-(M+1),移动节点107处于1个以上小区内时,可以从某个存取路由器接收分组。小区108-2,...,108-(M+1)是同一无线联接方式的单元系统。在小区边缘,一般如图5所示,邻接小区的可通信范围相互重合,以保证当移动节点107从某小区向其它小区移动之际不致服务中断。又,小区108-1是单一小区(single cell)构成的单一小区系统。这样,通过使多个通信系统重叠,不仅可以在小区边缘而且即使在更广的范围内也可以同多个存取路由器通信。
图5所示单一小区系统与单元系统并存的系统譬如可以象图6那样构成。
根据图6,系统包括:内部模块101、分配节点102、存取路由器103-1,...,103,M、移动节点107、网络109、路由器110-1,...,110-N、以及发送节点112。内部模块101、发送分组的发送节点112、以及将发送节点112发来的分组中继传送至存取路由器的多个路由器(边缘路由器)110-1...,101-N均同网络109连接,多个路由器110-1…,101-N还同多个存取路由器103-1,...,103-M连接。虽然在此例示的是各存取路由器103-1,...,103-M具有N种无线信号发送器,但是也不必是具备所有N种无线信号发送器。移动节点107具有用于接收各存取路由器103-1,...,103-M的无线信号发送器所发信号的1个或多个无线信号接收器,还具有将这些无线信号接收器所接收的分组加以并合的并合器106。
虽然图6中存取路由器内无线信号发送器总数(MN)与移动节点107内无线信号接收器的数量(总数)是一样的,但是数量不一致也行,只要相互能通信即可。所需无线信号发送器与无线信号接收器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可按无线联接方式、期望在移动节点107同时接收的信号的数量来定。
又,在本例中,分配节点102不是在存取路由器内部,而是独立地连接于网络109上的,通过路由器110-1,...,110-N与存取路由器103-1,...,103-M内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N)连接。
发送节点112,一从内部模块101获取移动节点107所利用的分配节点(在此为分配节点102)逻辑位置信息即网络109上的上层连接点信息,就向该上层连接点(分配节点102)发送分组。这里,虽然分配节点102也将分组分配给各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N),但是同实施例1的情形有所不同,其是利用上层协议(譬如因特网协议)并通过路由器110-1,...,110-N来传送分组。通过利用上层协议传送分组,虽然同利用专用网的情形比较估计分组传送延迟会增大,但是却不必以专用网来连接各无线信号发送器,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无线信号发送器而分配其分组令其发送,这是其优点。故,这对于分组发送延迟要求不那么苛刻的应用程序(文本数据传送等)的分组发送而言,比较适合,可以获得提高通过量的效果。
又,即便是对于分组发送延迟要求苛刻的应用程序(电视会议中图像传送等)的分组发送而言,只要在设计网络与路由器以及无线信号发送器间连接时使得以上层传送分组时的传送延迟足够小于规定延迟,也照样可以应用本实施例,可以获得提高通过量的效果。
须指出的是,视需要,可以象第一实施例那样将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N)之中一部分或全部以局部高速网络相互连接起来。通过将无线信号发送器104-1,...,104-(MN)之中一部分或全部以局部高速网络相互连接起来,可以抑制本实施例的发送延迟增大。
虽然上述实施例1及2揭示的是一种在内部模块101保存上层连接点信息的形态,但是本发明也可采用其它形式,譬如在路由器110、110-1,...,110-N保存连接点信息。这时,发送节点112从路由器110、110-1,...,110-N获取连接点信息,而后将分组发送至分组分配目标存取路由器。
又,虽然上述实施例1及2揭示的是一种仅以1个移动节点为对象发送下行分组的形态,但是也可将相互非常靠近的多个移动节点视作1个虚拟移动节点,从而将本发明应用于多转发(multihop)通信。这时,由于只要对多个移动节点中任意1个移动节点发送分配的分组,该接收了分组的移动节点就会同其它移动节点通过直接通信而传送分组,所以不需要所有移动节点均通过网络接收分组。其结果,可以更加有效地灵活使用网络资源。
上例中,分配节点102、102-1,...,102-M对应于分组分配单元,移动节点107的并合器106的分组并合功能对应于分组并合单元及分组获取单元,移动节点107的下行线路质量判定通知功能对应于通信可否通知单元,内部模块101的连接点信息保存功能对应于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及分配节点登记与更新单元。又,各存取路由器103-1,...,103-M的无线信号发送功能对应于分组并行发送单元,移动节点107的无线信号接收器105、105-1,...,105-L、105-1,...,105-(MN)的接收功能对应于分组接收单元。分配节点102、102-1,...,102-M的控制功能对应于可发送无线信号发送器检测单元,该节点的分组分配控制功能对应于分组分配比率设置单元及分组传送单元,该节点的通信功能对应于分组专用线路传送单元及分组上层传送单元。存取路由器103-1,...,103-M的系统信息通知功能对应于上报信息通知单元,路由器110、110-1,...,110-N的信息保存与控制功能对应于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
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情况下可以有变形和修改。

Claims (20)

1 一种分组发送系统,包括移动节点、同该移动节点之间设置无线线路而向该移动节点发送下行分组的网络、以及管理该移动节点在该网络上的连接点信息的内部模块,其中,
上述网络具有:输入将发送至上述移动节点的分组而行分配的分组分配单元、以及将由该分组分配单元分配的分组分配给预设的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并使得分组由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并行发送的分组并行发送单元;
上述移动节点具有:以多个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接收上述分组并行发送单元发来的分组的分组接收单元、以及将所接收分组并合成原分组序列的分组并合单元;
上述内部模块具有:将上述分组分配单元逻辑位置信息作为网络上移动节点的连接点的信息而加以保存的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
上述网络,在得到将发送至上述移动节点的分组时,从上述内部模块的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获取上述连接点信息,向处于获取的连接点信息所指定的逻辑位置的分组分配单元输入相应分组。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具有检测上述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是否可同上述移动节点通信的可通信无线信号发送器检测单元。
3 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分组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具有以等比率或给定分配比率分配应发送分组的分组分配比率设置单元。
4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组分配单元根据由上述上报信息通知单元通知的上报信息来改变应发送分组的分配比率。
5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具有按下层协议将分配给了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分组传送给上述分组并合单元的分组传送单元,上述分组并合单元具有按下层协议获取上述分组传送单元传送来的分组的分组获取单元。
6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组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将上述网络来的分组中继传送给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路由器,上述内部模块的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设置于该路由器中。
7 一种分组发送方法,自连接有内部模块的网络向移动节点发送下行分组,上述内部模块管理网络上移动节点连接点信息,其中,
上述网络具有输入分组而行分配的分配节点;
将要向上述移动节点发送分组之际,作为上述连接点信息从上述内部模块获取被保存着的有关上述分配节点逻辑位置的信息;
向处于获取的连接点信息所指定的逻辑位置的分配节点输入相应分组;
通过预设的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将由上述分配节点分配的分组发送至上述移动节点;
上述移动节点接收由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发来的各分组,并将之并合成原分组序列。
8 一种分组发送装置,同具备发送节点及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网络连接,通过该网络发送指向移动节点的分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组分配单元——将上述发送节点所发分组分配给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以及
可通信无线信号发送器检测单元——检测作为分组发送目标的上述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是否可同上述移动节点通信。
9 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具有使得以等比率或给定分配比率分配应发送分组的分组分配比率设置单元。
10 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组分配单元根据由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通知的上报信息来改变应发送分组的分配比率。
11 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具有按下层协议将分配给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分组传送给上述分组并合单元的分组传送单元。
12 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组分配单元具有利用专用线路传送分配给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分组的专用线路分组传送单元。
13 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分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分组分配单元还具有利用上层协议传送分配给上述多个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的分组的分组上层传送单元。
14 一种内部模块,其管理网络上移动节点连接点信息,其中,上述网络具有输入分组而行分配的分配节点,而本内部模块则具有将上述分配节点逻辑位置信息作为上述连接点信息而加以保存的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
15 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部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当指向上述移动节点的分组呼叫出现时将该分组以别的报头嵌套化后输入给上述分配节点的封装(tunneling)单元。
16 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部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分配器位置信息保存单元具有分配节点登记与更新单元——其当上述移动节点离开作为该移动节点正利用的分组分配单元的分组传送目标的无线信号发送装置给定距离时,将相应于其距离而确定的其它分组分配单元的逻辑位置信息作为新被移动节点利用的分组分配单元进行登记。
17 按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部模块,其特征在于,上述分配节点登记与更新单元根据由移动节点通知来的信息更新现登记着的分组分配单元的逻辑位置信息,以重新加以登记。
18 一种移动终端,接收网络发下行发送分组,其中,上述网络具有输入将发送给本移动终端的分组而行分配的分配节点,而本移动终端则具有以本身所具备的给定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上述分配节点分配后由给定无线信号发送器发来的分组并加以并合的分组并合单元。
19 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判定可否同多个无线信号发送器通信、并将判定结果通知给上述分配节点的通信可否通知单元。
20 一种存取路由器,将网络内发送节点发来的分组中继传送给移动节点,其中,上述网络具有输入将发送给上述移动节点的分组而行分配的分配节点,而本存取路由器则具有上报信息通知单元,该单元将下列中至少1条信息作为上报信息通知给上述分配节点:关于可通信带的信息、关于通信费用的信息、关于自上述分配节点到1个或多个无线信号发送器的分组传送延迟量的信息、以及通信质量信息。
CNB031194532A 2002-03-13 2003-03-12 分组发送系统、分组发送方法、分组发送装置、内部模块及移动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7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69000/2002 2002-03-13
JP2002069000A JP3959288B2 (ja) 2002-03-13 2002-03-13 パケット送信システム、パケット送信方法、パケット送信装置、ホームエージェント、移動端末、及びアクセスル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5938A true CN1445938A (zh) 2003-10-01
CN100394709C CN100394709C (zh) 2008-06-11

Family

ID=27764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1945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4709C (zh) 2002-03-13 2003-03-12 分组发送系统、分组发送方法、分组发送装置、内部模块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433965B2 (zh)
EP (1) EP1345371B1 (zh)
JP (1) JP3959288B2 (zh)
KR (1) KR100603958B1 (zh)
CN (1) CN100394709C (zh)
DE (1) DE60326406D1 (zh)
SG (1) SG1039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8873B2 (en) * 2003-06-25 2007-07-24 Nokia Corporation Parameter selection optimization for handover
KR100546002B1 (ko) * 2003-11-25 2006-01-25 한국과학기술원 무선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자원 할당방법 및 패킷 그루핑 기능을 갖는 기지국 시스템과 단말 시스템
CN1622658A (zh) * 2003-11-28 2005-06-0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提高移动通信体系的中继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US8125946B2 (en) * 2004-05-21 2012-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network and mobile stations for implementing variable bandwidth service on demand
US7839820B2 (en) * 2004-05-21 2010-11-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obil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variable bandwidth service on demand
JP2006129439A (ja) 2004-09-28 2006-05-18 Kyocer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サーバ装置、移動局装置、及び送信データ量決定方法
WO2006132328A1 (ja) * 2005-06-10 2006-1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07100048A1 (ja) * 2006-03-02 2007-09-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送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送信方法
US20080056171A1 (en) * 2006-08-21 2008-03-06 Khayrallah Ali S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cellular data transmission
KR20120123144A (ko) 2006-09-26 2012-11-07 리베우 리미티드 원격 송신 시스템
JP4884921B2 (ja) * 2006-10-30 2012-02-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EP2245770A1 (en) 2008-01-23 2010-11-03 LiveU Ltd. Live uplink transmissions and broadcast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2009225127A (ja) * 2008-03-17 2009-10-01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無線装置
CN101605367A (zh) * 2008-06-13 2009-12-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Ue在家用基站之间切换的方法
US8458353B2 (en) * 2009-08-13 2013-06-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ink aggreg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093540A1 (en) * 2009-09-30 2011-04-21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s using cooperative helper nodes
JP2011166251A (ja) * 2010-02-05 2011-08-25 Nec Corp マルチモード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マルチモード無線通信方法
JP2013030890A (ja) * 2011-07-27 2013-02-07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KR101257107B1 (ko) 2011-08-31 2013-04-22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이기종 네트워크 기반 데이터 동시 전송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에 적용되는 장치
EP2684398A4 (en) 2012-05-17 2015-05-13 Liveu Ltd MULTIMODEM COMMUNICATION USING VIRTUAL IDENTITY MODULES
US8787966B2 (en) 2012-05-17 2014-07-22 Liveu Ltd. Multi-modem communication using virtual identity modules
US9369921B2 (en) * 2013-05-31 2016-06-14 Liveu Ltd. Network assisted bonding
US9338650B2 (en) 2013-03-14 2016-05-10 Liveu Ltd. Apparatus for cooperating with a mobile device
US9980171B2 (en) 2013-03-14 2018-05-22 Liveu Ltd. Apparatus for cooperating with a mobile device
JP6189149B2 (ja) * 2013-09-13 2017-08-30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ルーティング方法
US10986029B2 (en) 2014-09-08 2021-04-20 Liveu Lt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data transport with selective utilization of a single link or multiple links
WO2016108150A1 (en) * 2014-12-29 2016-07-07 Watchy Technology Private Limited System for increasing bandwidth available for data communication
WO2018203336A1 (en) 2017-05-04 2018-11-08 Liveu Lt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pre-processing and data delivery for multi-link communications and for media content
IL269277B2 (en) 2017-05-18 2023-09-01 Liveu Lt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hanne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or a vehicle
BR112020009742A2 (pt) * 2018-09-18 2020-11-03 Ericsson Telecomunicações S.A. métodos, unidade de divisão de dados, unidade de coleta de dados para controlar a transmissão de dados através de duas conexões, meio de armazenament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e portadora
US20210211374A1 (en) * 2020-01-08 2021-07-08 Nevion As Redundant transmiss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7575A (en) 1992-03-23 1994-07-05 Motorola, Inc. Directional handover control in digital mobile radio systems employing MAHO
US5649308A (en) * 1993-04-12 1997-07-15 Trw Inc. Multiformat auto-handoff communications handset
US5758076A (en) * 1995-07-19 1998-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ultimedia server system having rate adjustable data retrieval based on buffer capacity
US5794145A (en) * 1996-06-07 1998-08-11 Telxon Corporation Mobile device multiband antenna system
US6058433A (en) * 1996-07-23 2000-05-02 Gateway 2000,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creased throughput through a computer serial port to a modem communications port
EP1739861B1 (en) * 1996-12-26 2009-09-16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Fra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circuit
US6044070A (en) * 1997-10-15 2000-03-28 Ericsson Inc. Remote connection control using a tunneling protocol
US6735190B1 (en) * 1998-10-21 2004-05-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acket transport method device utilizing header removal fields
US6408001B1 (en) * 1998-10-21 2002-06-1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abel assignments for a router
US6160804A (en) * 1998-11-13 2000-12-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obility management for a multimedia mobile network
CA2355042A1 (en) * 1998-12-18 2000-06-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system soft handoff
JP3540183B2 (ja) 1999-01-21 2004-07-07 株式会社東芝 マルチリンク通信装置
US6240274B1 (en) * 1999-04-21 2001-05-29 Hrl Laboratories, Llc High-speed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US6466964B1 (en) * 1999-06-15 2002-10-15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obility of a node that does not support mobility
US6768908B1 (en) * 2000-04-07 2004-07-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handoff communic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operating according to IS-95B and IS-95C standards
JP4201466B2 (ja) * 2000-07-26 2008-12-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モバイルip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vpnシステム及びvpnの設定方法
KR100369807B1 (ko) * 2000-08-05 2003-01-3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인터넷을 위한 패킷 전송 방법
NO315887B1 (no) * 2001-01-04 2003-11-03 Fast Search & Transfer As Fremgangsmater ved overforing og soking av videoinformasjon
US6842446B2 (en) * 2002-04-19 2005-01-1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creasing data r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hrough aggregation of data sessions
US8014415B2 (en) * 2005-12-30 2011-09-06 Meshnetworks,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959288B2 (ja) 2007-08-15
EP1345371A3 (en) 2005-10-19
CN100394709C (zh) 2008-06-11
JP2003273916A (ja) 2003-09-26
EP1345371B1 (en) 2009-03-04
KR100603958B1 (ko) 2006-07-24
SG103917A1 (en) 2004-05-26
DE60326406D1 (de) 2009-04-16
US7433965B2 (en) 2008-10-07
KR20030074411A (ko) 2003-09-19
US20030174733A1 (en) 2003-09-18
EP1345371A2 (en) 2003-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45938A (zh) 分组发送系统、分组发送方法、分组发送装置、内部模块、移动终端以及存取路由器
US11159227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methods and base station for coordinating relay node access
US10206143B2 (en) Network assisted bonding
US81263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 multi-radio wireless network
CN101911789B (zh) 移动通信系统、控制装置和方法
RU2341904C2 (ru) Много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ая переадресация с разнесением
CN1282346C (zh) 在特设网络环境下可靠地广播数据分组的系统和方法
US8139501B2 (en) Relay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ulticast relay method
WO2010124647A1 (zh) 移动通信中基站动态分簇的设备和方法
CN1684440A (zh) 无线基站、通信路径控制方法以及分组传输方法
CN104717698A (zh) 同时工作在不同频带使用wlan模块无线设备的无线负载均衡和信道选择的系统和方法
KR20140016325A (ko) 업그레이드된 이동 중계기를 이용하는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와 공동으로 유용한 방법
CN101064547A (zh) 无线接入系统的中继方法及其基站、中继设备和中继系统
CN193084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分割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结构、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使用该结构的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859285A (zh) WiMAX接入服务网络中网关间负载均衡的方法
WO2012070049A1 (en) Various routing architectures for dynamic multi-hop backhauling cellular network and various methods useful in conjunction therewith
CN1829180A (zh) 网络交换装置及方法、无线接入装置以及无线网络
CN103200639A (zh) 空中自组织网络定向路由方法
CN10762426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针对基于竞争的pusch传输的竞争解决的方法和装置
CN1650178A (zh) 用于分组交换蜂窝网络中的上行链路宏分集的方法和设备
CN1863344A (zh) 一种无线接入网及无线接入系统和方法
CN102123444A (zh) 异系统之间共享传输带宽的方法及设备、系统
CN1381155A (zh) 无线通信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通信终端装置
US20090059833A1 (en) Wireless Multiple Connections and Method Thereof
KR20180011112A (ko) 모바일 오퍼레이터 네트워크에서의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주소 보존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