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7118A -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7118A
CN1437118A CN03103175A CN03103175A CN1437118A CN 1437118 A CN1437118 A CN 1437118A CN 03103175 A CN03103175 A CN 03103175A CN 03103175 A CN03103175 A CN 03103175A CN 1437118 A CN1437118 A CN 1437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amera
camera lens
camera body
accessories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03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3456C (zh
Inventor
西田隆勇
坂下守
井出昌孝
原田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244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2811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244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28114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202456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22811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Olympus Opt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37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7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345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345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摄影机系统中,摄影机主体与交换镜头具有通用的识别数据表。若从上述摄影机主体对上述交换镜头指示任意的数据地址,则在该交换镜头内,按照指示的地址,向摄影机主体侧发送识别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识别数据。另外,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中,识别数据判别部比较返回的识别数据和摄影机主体侧的识别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对应于上述地址的识别数据。从而,判断是否正安装着专用附件。

Description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摄影机(カメラ)主体和交换镜头等摄影机附件的摄影机系统、及适合于该摄影机系统的摄影机主体、交换镜头。
背景技术
通常,交换镜头或闪光灯装置等摄影机附件构成为在摄影机主体上可自由装卸。
另外,这些摄影机附件在安装在摄影机主体上时,在摄影机主体侧和附件之间参照数据。通过参照该数据,使上述附件发挥出最大性能。即,若在摄影机主体上安装专用附件,则可发挥最佳性能。
如上所述,在摄影机主体上可自由装卸的摄影机附件通过参照其数据可发挥性能。换言之,若在摄影机主体上安装非专用设计的附件,则不能充分发挥该附件的性能。另外,将非专用附件安装在摄影机主体上的结果恐怕是摄影机主体侧的功能下降、摄影机主体破损。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在摄影机主体上安装摄影机附件时,可判断是否是专用设计的摄影机附件。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机系统,具备摄影机主体和可在该摄影机主体装卸的附件装置,包括:
摄影机侧识别数据表,其为上述摄影机主体所有;
附件装置侧识别数据表,其为上述附件装置所有,与上述摄影机主体侧识别数据表通用;
指示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向上述附件装置指示任意数据地址;
发送部,其设置在上述附件装置上,按照上述指示的数据地址向上述摄影机主体侧发送存储于附件装置侧识别数据表中的识别数据;和
判别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侧上,通过比较从上述附件装置返回的识别数据和摄影机侧识别数据表中存储的对应于上述地址的识别数据,判断是否安装专用附件。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件装置,可安装在具有判断是否安装了专用附件装置的功能的摄影机主体上,包括:
识别数据表,其与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中的摄影机侧识别数据表通用;和
发送部,其按照来自上述摄影机主体的指示,选择上述识别数据表内的识别数据后发送给上述摄影机主体。
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机主体,具有判断是否了安装专用附件装置的功能,包括:
识别数据表,其与上述附件装置所有的附件侧识别数据表通用;
指示部,其向上述附件装置指示任意数据地址;和
判别部,其根据作为上述附件侧识别数据的对应于上述指示数据地址的识别数据即来自上述指示部的指示,比较从上述附件装置返回的识别数据、与摄影机侧识别数据表中存储的对应于上述地址的识别数据,由此判断是否正安装着专用附件。
本发明的第4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机系统,具备摄影机主体和可在该摄影机主体装卸的附件装置,包括
摄影机侧存储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具有与上述附件装置通用的识别数据;
附件装置侧存储部,其设置在上述附件装置上,具有与上述摄影机主体通用的识别数据;
检测部,其检测摄影者的预定操作;
比较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上述预定操作的情况下,从上述附件装置接收上述识别数据,并与上述摄影机侧识别数据进行比较;和
判别部,其根据上述比较部的比较结果,判断上述摄影机中是否正安装着专用附件装置。
本发明的第5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机系统,组合摄影机主体和附件装置而成,包括
通信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与特定附件装置之间可通过预定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辨别部,其设置在上述相机主体上,辨别与自己连接的附件装置侧是否保持预定的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和
保持部,其设置在上述附件装置上,以由上述摄影机主体侧辨别部可识别的形态,保持预定的上述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
本发明的第6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机主体,适用于组合摄影机主体和附件装置而成的摄影机系统,包括:
通信部,其与特定附件装置之间可通过预定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和
辨别部,其辨别与自己连接的附件装置是否保持预定的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
本发明的第7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镜头,适用于组合摄影机主体和附件装置而成的摄影机系统,包括:
保持部,其在可通过设置在摄影机主体侧的辨别部识别的状态下,保持预定的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
本发明的第8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机主体,适用于组合摄影机主体和交换镜头而成的摄影机系统,包括:
通信部,其与特定附件装置之间可通过预定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第一适合性判别部,其在通过上述通信部确立通信的情况下,对于装配的交换镜头,判断该交换镜头具有第一适合性;
第二适合性判别部,其检测上述交换镜头保持的电物象的状态量,在检测结果与预定的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一致时,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第二适合性;和
控制部,其仅在由上述第一适合性判别部判断交换镜头具备第一适合性、且由上述第二适合性判别部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第二适合性时,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正规的适合性后允许摄影机动作。
本发明的第9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换镜头,适用于组合摄影机主体和交换镜头而成的摄影机系统,包括:
镜头侧通信部,其可根据预定的通信协议与上述摄影机主体进行通信(通过在该镜头侧通信部与摄影机主体之间确立通信,由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的第一适合性判别部判断该交换镜头具有第一适合性);和
状态量保持部,其保持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该电物象的状态量由设置在摄影机主体上的第二适合性判别部检测得到(该第二适合性判别部在检测出的电物象的状态量与预定量一致的情况下,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第二适合性))。
本发明的第10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机系统,组合摄影机主体和交换镜头而成,包括:
摄影机侧通信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与特定附件装置之间可通过预定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镜头侧通信部,其设置在上述交换镜头上,可根据上述预定通信协议与上述摄影机侧通信部进行通信;
第一适合性判别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在上述摄影机侧通信部与镜头侧通信部之间确立通信的情况下,判断该交换镜头具有第一适合性;
状态保持部,其设置在上述交换镜头上,保持电物象的状态量;
第二适合性判别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检测上述状态保持部保持的电物象的状态量,在检测结果与预定的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一致时,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第二适合性;和
控制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仅在由上述第一适合性判别部判断交换镜头具备第一适合性、且由上述第二适合性判别部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第二适合性时,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正规的适合性后允许摄影机动作。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如下述描述所述,在某种程度上可从该描述中变为显而易见,或可通过实践本发明来了解。通过此后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可实现并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引入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下述附图说明本发明目前最佳的实施例,与上述的概述和下述的最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摄影机系统的示意结构,是基于信号流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识别数据存储部16及识别数据存储部104中存储的识别数据表的实例的图;
图3说明关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摄影机系统的动作,是说明摄影机主体10侧动作的流程图;
图4说明关于本发明实施例1的摄影机系统的动作,是说明交换镜头100侧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摄影机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实例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实例的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另一实例的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另一实例的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再一实例的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再一实例的框图;
图12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摄影机主体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的交换镜头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摄影机系统的示意结构,是基于信号流的功能框图。
在图1中,摄影机系统由摄影机主体10和作为可自由在该摄影机主体10上装卸的摄影机附件的交换镜头100构成。
上述摄影机主体10为具有与交换镜头进行数据通信的通信部12、识别数据选择部14、识别数据存储部16、识别数据判别部18、控制部20和镜头装卸开关(SW)22的构成。
另一方面,上述交换镜头100为可自由在摄影机主体10上装卸的构成,为具有与摄影机主体侧10进行通信用的通信部102和识别数据存储部104的构成。
上述通信部12与交换镜头100进行通信,如后所述,发送关于识别该交换镜头100用的识别数据的组号或地址,从该交换镜头100接收对应于该组号或地址的识别数据。
上述识别数据选择部14选择关于上述识别数据的组号或地址。另外,识别数据存储部16按组号或地址等分别存储上述识别数据。
另外,上述识别数据判别部18比较有关从上述通信部12输入的预定组号及地址的识别数据和有关从上述识别数据存储部16读出的同一组号及地址的识别数据,判断它们是否一致。
上述识别数据选择部14、识别数据存储部16及识别数据判别部18构成第一适合性判断单元。
上述镜头装卸开关22是用于检测上述交换镜头100是否正安装在摄影机主体10上的开关。
上述控制部20是如下的控制单元:接受上述镜头装卸开关22的检测结果和上述识别数据判别部18的判断结果,在与适合的交换镜头100连接的情况下,允许摄影机正常动作,在与不适合的交换镜头100连接的情况下,禁止摄影机动作。
另外,上述控制部20在未连接交换镜头100的情况下,仅集中控制摄影机主体10,而在连接适合的交换镜头100的情况下,集中控制包含该交换镜头100的摄影机系统整体。
上述交换镜头100侧的通信部102是如下的通信单元:从识别数据存储部104读出并返回对应于从摄影机主体10侧的通信部12接收的组号及地址的识别数据。
另外,上述识别数据存储部104按组号或地址来分别存储识别数据。
在上述摄影机主体10及交换镜头100内的识别数据存储部16及识别数据存储部104中存储通用的识别数据。这些识别数据由多个识别数据表构成,例如图2所示,具有三个随机数的识别数据表。
图2是表示识别数据的结构实例的图。如上所述,识别数据存储部16及104中存储的识别数据由组1、组2、组3等组号分成每个组。此外,在组内,例如存储在组合地址X和地址Y而构成的二维地址数据区域中,变为一种编码表。
各地址在图示实例中,例如地址X的取得范围是1-4,地址Y的取得范围为1-4。另外,在由这些组合(X,Y)所示的4*4=16个地址中,分别存储识别数据。
例如,在识别数据表的组(图2所示Groupl、2、3)为1,地址X为2、地址Y为2的情况下,确定所谓5的识别数据。由识别数据选择部14来指定(选择)这些识别数据表的组号和地址X及地址Y。
将基于如此选择的识别数据表的组号和各地址的数据信息发送给识别数据判别部18。该识别数据判别部18根据如上所述选择的识别数据存储部16中存储的数据和可经通信部102及通信部12发送的交换镜头100侧的识别数据存储部104的数据,判断两者是否一致。
另外,根据摄影机主体10侧的识别数据选择部14选择的组号与各地址,来选择识别数据存储部104中存储的交换镜头100侧的识别数据。
上述控制部20根据识别数据判别部18的判断结果,控制摄影机的动作。另外,在上述控制部20上连接镜头装卸开关(SW)22,用于检测交换镜头100的装卸。从而,将交换镜头100的装卸时间传递到控制部20。
这里,说明识别数据存储部中存储的识别数据的选择。
在识别数据选择中,若例如象第1次在识别数据表的组1中选择地址X[1]、地址Y[1],第2次选择同组2的地址X[2]、地址Y[2]、…那样,依次增加地选择识别数据。但是,此外还考虑识别数据的选择方法。
即,第1,对应于时间来切换识别数据。例如,每天切换识别数据表的组或地址。
第2,对应于交换镜头100侧的镜头内数据进行切换。例如,对应于镜头种类序号或镜头个体序号,选择与之对应的识别数据。
第3,对应于位于摄影机主体10内的数据来进行切换。该数据是例如制造时存储的数据等。
第4,用随机数来进行选择。在每次动作时,在摄影机主体10侧产生随机数,选择后,发送到交换镜头100侧。
另外,在上述识别数据存储部16及识别数据存储部104中,至少识别数据存储部104使用可改写的存储器也可以。
下面,参照图3和图4的流程图来说明关于该实施例的摄影机系统的动作。
首先,参照摄影机主体10侧的主流程图来说明摄影机主体10的动作。
在摄影机主体10中,若通过装入未图示的电池等操作执行本顺序时,首先,在步骤S1中,进行端口设定等通常的摄影机动作的初始设定。接着,在步骤S2中,判断当前的摄影机主体10上是否安装交换镜头100。通过镜头装卸开关22的检测结果来进行该判断。
这里,在摄影机主体10上未安装交换镜头100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执行无镜头处理。之后,转移到上述步骤S2。另一方面,在安装交换镜头100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
在步骤S4中,判断交换镜头100是新安装到摄影机主体10上(即是否交换了)还是之前已安装到摄影机主体10上。在交换交换镜头100的情况下,开始步骤S5以下的镜头识别处理。另一方面,在不是新安装了交换镜头100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4。
接着,在步骤S5中,进行识别数据的选择。这里,由摄影机主体10内的识别数据选择部14选择识别数据存储部16中存储的识别数据。此时,进行图2所示的识别数据表的组号、地址数据的确定。
之后,在步骤S6中,将上述步骤S5中选择的识别数据的组号从摄影机主体10发送到交换镜头100。该步骤S6对应于后述的图4的流程图的步骤S24。
在步骤S7中,与上述步骤S6一样,将上述步骤S5中选择的识别数据的地址数据X、Y从摄影机主体10发送到交换镜头100。该步骤S7对应于后述的图4的流程图的步骤S25。
在步骤S8中,根据上述步骤S6及S7中发送的识别数据,接收来自交换镜头100的识别数据。接收识别数据后,在步骤S9中,进行识别数据的判断。即,比较摄影机主体10内的识别数据存储部16中存储的识别数据和上述步骤S8中接收的从交换镜头100发送来的识别数据。
之后,在步骤S10中,判断两个识别数据是否一致。结果,在识别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1,判断镜头NG(不合格)。由此,在接下来的步骤S12中,禁止摄影机动作。之后,转移到步骤S13,执行不受理用户处理等损坏处理。
另外,在上述步骤S10中识别数据一致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1,判断镜头OK(合格)。由此,在接着的步骤S15中,执行摄影机的正常动作。
接着,在步骤S16中,判断是否进行交换镜头100的取下。结果,在取下交换镜头100的情况下,转移到上述步骤S2,在未取下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判断是否进行交换镜头100的识别处理。这里,通过用户操作、例如电源开关、释放开关等操作,转移到镜头识别处理。
结果,在执行上述镜头识别处理的情况下,转移到上述步骤S5,执行以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未进行镜头识别处理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5,执行通常处理。之后,转移到上述步骤S16,除步骤S16或S17中转移到镜头取下或镜头检查处理的情况外,重复通常的处理循环。
下面,参照图4所示交换镜头100侧的主流程图来说明交换镜头100的动作。
一旦进行本顺序,则首先在步骤S21中,进行端口设定等初始设定。接着,在步骤S22中进行通信确认。由交换镜头100内的通信部102来确认是否有来自摄影机主体10的通信请求。在没有通信请求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8,在有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3。
之后,在步骤S23中,判断有无识别数据通信。结果,在没有识别通信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8。另一方面,在有识别通信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在交换镜头100侧识别在上述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6下从摄影机主体10发送来的识别数据的组号。同样,在步骤S25中,在交换镜头100侧识别在上述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7下从摄影机主体10发送来的识别数据的地址X、Y。
接着,在步骤S26中,根据上述组号和地址数据X、Y来选定交换镜头100内的识别数据存储部104中存储的识别数据。此外,在步骤S27中,将上述步骤S26中选定的识别数据从交换镜头100返回到摄影机主体10侧。
之后,在步骤S28中,执行交换镜头100的通常处理。并且,在步骤S29中,判断有无通信。结果,在有通信的情况下,转移到上述步骤S23,执行以后的通信确认处理。另一方面,在没有通信的情况下,转移到上述步骤S28,重复通常的循环内的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在图3流程图的步骤S11、S12中,在判断镜头NG的情况下禁止动作,但不限于此。例如,在不禁止摄影机动作下,既可仅告知镜头NG的信息,也可对通常处理进行功能限制。
另外,在图3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13的损坏处理中,也可停止交换镜头100的动作。
虽然说明了摄影机主体10侧的识别数据存储部16中存储的识别数据与交换镜头2侧的识别数据存储部22中存储的识别数据通用,但不限于此。即,若交换镜头100侧的识别数据存储部104中存储的识别数据至少包含摄影机主体10侧的识别数据存储部16中存储的识别数据,则两者的识别数据也可不通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使用交换镜头100的实例来作为可在摄影机主体10上自由装卸的摄影机附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例如闪光灯装置或电池组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1中,说明了在镜头交换时进行对照摄影机主体10侧与交换镜头100侧的识别数据(镜头识别处理)的特定时间,但不限于此,例如用户也可设定上述特定时间。
因此,根据实施例1,在摄影机主体上安装摄影机附件时,可判断是否是专用设计的摄影机附件。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一种组合摄影机主体与交换镜头而成的摄影机系统、及适合于该系统的摄影机主体、交换镜头,对于交换镜头与摄影机主体间的适合性而言,可正确辨别本来确保的正规适合性的情况。
图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是表示摄影机系统结构的框图。
另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标以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该摄影机系统构成为具有摄影机主体30、通过镜头架等可适于在该摄影机主体30上装卸的交换镜头110。
上述摄影机主体30构成为具有:通信部12、识别数据选择部14、识别数据存储部16、识别数据判别部18、控制部20、镜头装卸开关(SW)22和硬件信息判别部32。
另一方面,上述交换镜头110为可在摄影机主体10上自由装卸的构成,为具有与摄影机主体侧10进行通信用的通信部102、识别数据存储部104和硬件信息输出部112的构成。
上述硬件信息判别部32是在交换镜头110安装在摄影机主体10的情况下,判断从该交换镜头110输出的硬件信息的辨别单元,用作第二适合性判断单元。控制部20接受该硬件信息判别部32的判断结果、上述镜头装卸开关22的检测结果和上述识别数据判别部18的判断结果,在连接着适合的交换镜头110时,允许摄影机的正常动作,在连接着不适合的交换镜头110时,禁止摄影机的动作。
另外,上述硬件信息输出部112构成为状态量保持单元,向摄影机主体30的硬件信息判别部32输出硬件信息。
这里,输出上述硬件信息,作为为了维持与该交换镜头110的属性的特定关系而选择的电物象的状态量。作为交换镜头110的属性,例如有焦距、事先设定在该交换镜头110内的用于识别各交换镜头110的物理量、制造序号等。
另外,作为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除后述的电流值、电压值或电阻值外,还可列举例如电容值、频率值、周期变化的电气值的占空比值等。
下面,参照图6至9来说明判断硬件信息的结构例。
图6是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实例的框图。
交换镜头110构成为具有镜头计算机114和恒定电流电源116,镜头计算机114具有上述通信部102和识别数据存储部104,恒定电流电源116是对应于上述硬件信息输出部112的状态量保持单元。上述恒定电流电源116输出对应于交换镜头2的上述属性的电流值的恒定电流I。
具体而言,上述恒定电流电源116以对应于上述属性、即例如28-105mm变焦镜头、100mm显微镜头等交换镜头品种、或制造时存储在交换镜头110内设置的未图示的EEPROM等中的交换镜头个别序号或制造序号(或部分这些序号)的固有电流值,输出恒定电流I。
另一方面,摄影机主体30由对应于上述硬件信息判别部32的作为第二适合性判断单元的电流检测部34、和主体计算机36构成,主体计算机36包含上述通信部12、识别数据选择部14、识别数据存储部16、识别数据判别部18及控制部20来构成。
上述电流检测部34检测输出从上述恒定电流电源116输出的恒定电流I的电流值。另外,主体计算机36具有下述功能,即作为根据上述电流检测部34检测的电流值来判断连接的交换镜头110是否适合的同时,在判断为适合的情况下还判断交换镜头110的属性,并根据判断结果来进行适于该交换镜头110的控制的通信单元、编码单元、第一适合性判断单元的功能。
即,主体计算机36具有对应于适合交换镜头110属性的数据库。另外,主体计算机36通过电流检测部34检测出的电流值是否与这些数据库中存储的电流值之一一致,来判断是否是适合的交换镜头110。此外,通过对照该电流值与数据库,判断交换镜头110的属性。
图7是表示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实例的框图。
交换镜头120构成为具有取代上述图6的恒定电流电源116的恒定电压电路122。该恒定电压电路122输出对应于自己属性的电压值的恒定电压V,用作对应于上述硬件信息输出部112的状态量保持单元。
另外,摄影机主体40构成为具有取代上述图6的电流检测部34的电压检测部42。该电压检测部42检测并输出从上述恒定电压电路122输出的恒定电压V的电压值,用作对应于上述硬件信息判别部32的第二适合性判断单元。
图7所示实例除检测硬件信息作为电压值外,其它结构与图6所示结构相同,省略说明。
图8是表示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另一实例的框图。
在图8中,交换镜头110具有与图6所示相同的结构。
另外,摄影机主体50取代上述图6的电流检测部34和主体计算机36,由电阻52和主体计算机54等构成。
上述电阻52具有电阻值R,是在从上述恒定电流电源116输出的恒定电流I的输入线上,在与地之间配置的第二适合性判断单元的一部分。另外,上述主体计算机54在内部具有A/D转换器56,该A/D转换器作为检测上述电阻52的电压值V=I*R并变换为数字数据的第二适合性判断单元。此外,与图6所示结构相同,省略说明。
图9是表示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另一实例的框图。
上述交换镜头2与图7所示结构相同。
另外,摄影机主体60不设置上述图7的电压检测部42,而在主体计算机54内设置上述图8的A/D转换器56。此外,与图7所示结构相同,省略说明。
图10是表示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再一实例的框图。
在图10所示实例中,硬件信息仅用于检测交换镜头130是否适合于摄影机主体50,而不用于检测该交换镜头130的焦距以外的属性。
虽未图示,但主体计算机54在内部具有编码部,形成指不从与自己连接的交换镜头130输出的电流值的指令,由该编码部进行编码,并发送到交换镜头130的镜头计算机114。
另外,虽未图示,但交换镜头130的镜头计算机114在内部具备解码部(在对应于图5结构的情况下,解码部包含于通信部102内),解码从主体计算机54接收到的编码的指令,根据解码后的指令来设定从恒定电流电源116输出的电流值I。即,在该交换镜头130中,恒定电流电源116为可变式。
其它结构与图8所示结构相同,省略说明。
在这种结构中,主体计算机54检测从交换镜头130输出的电流I的电流值。另外,通过检测出的电流值是否与自己指令的电流值一致,判断该交换镜头130是否适合。
即,交换镜头130具备在交换镜头130向摄影机主体50证明自己适合的情况下与摄影机主体50的编码部对应的解码部,并且,该交换镜头130必需具备输出与来自摄影机主体50的指令对应的电流值的电流I的单元。
图11是表示将硬件信息作为电流值来检测并判断的再一实例的框图。
在图11所示实例中,也与上述图10所示实例相同,硬件信息仅用于检测交换镜头140是否适合于摄影机主体60,而不用于检测该交换镜头140的焦距以外的属性。
虽未图示,但主体计算机54在内部具有编码部,生4成指示从与自己连接的交换镜头140输出的电压值的指令,由该编码部进行编码,并发送到交换镜头140的镜头计算机114。
另外,虽未图示,但交换镜头140在内部具备解码部,解码从主体计算机54接收到的编码的指令,根据解码后的指令来设定从恒定电压电路122输出的电压值V。即,在该交换镜头140中,恒定电压电路122为可变式。
其它结构与图9所示结构相同,主体计算机54判断交换镜头140的适合性的处理与参照上述图10说明的一样,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作为与本实施例中的编码、解码一起的通信,例如可象实施例1中使用那样,通过识别数据对照来实现。
下面,参照图12的流程图来说明实施例2的摄影机主体30的动作。
一旦开始动作,则在步骤S31中,执行进行各部分动作检查或初始值设定等初始设定。接着,在步骤S32中,确认由镜头装卸开关22检测是否安装有交换镜头110。之后,在步骤S33中,根据检测结果来判断在摄影机主体30上是否安装有交换镜头110。
这里,在判断在摄影机主体30上安装有交换镜头110的情况下,由下面的预定通信协议来确认是否是适合的交换镜头110,进行之后的通信等。
即,在摄影机主体30上安装有交换镜头110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34。在步骤S34中,上述识别数据选择部14例如产生随机数等,通过确定关于识别数据的组号及地址数据X、Y,选择识别数据。
在步骤S35中,经通信部12向交换镜头110的通信部102发送识别数据的组号。另外,在步骤S36中,发送识别数据的地址X、Y。在接着的步骤S37中,等待从交换镜头110返回识别数据,如果返回,则在步骤S38中,由通信部12接收。
接着,在步骤S39中,识别数据判别部18判断从识别数据存储部16中读出的选择组号及地址X、Y的识别数据、和从交换镜头110接收的识别数据。根据比较结果,判断这些数据是否一致。
这里,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0,判断交换镜头110不具有正规的适合性。结果,在步骤S41中禁止摄影机动作后,转移到预定的损坏处理例行程序。由此,即使不适合的交换镜头110安装在摄影机主体30上,也不能进行摄影动作等摄影机动作。
另外,在上述步骤S33中,在判断在摄影机主体30上未安装有交换镜头110的情况下,或在上述步骤S39中,判断识别数据一致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2。另外,上述硬件信息判别部32如参照图6至11说明的那样判断安装在摄影机主体30上的交换镜头110是否是适合的镜头。
在步骤S42中,在判断不是适合的交换镜头110的情况下,转移到上述步骤S40。另一方面,在判断有关硬件信息也适合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3。
在步骤S43中,判断安装在摄影机主体30上的交换镜头110具有正规的适合性。之后,在步骤S44中,执行摄影机相关的一连串正常动作。
之后,进行关于摄影机动作的通常处理,但在该通常处理循环中,在步骤S45中,通过在每次预定时间检查镜头装卸开关22,检测交换镜头110是否在摄影机主体30上已被装卸。
这里,在交换镜头110未被装卸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6,判断是否有用户操作进行镜头检查处理的信息的指示。之后,在步骤S46中,在存在镜头检查指示的情况下,转移到上述步骤S34,进行上述镜头检查处理。另外,在上述步骤S46中,在没有镜头检查的指示的情况下,进行通常处理。之后,转移到上述步骤S45,进行通常处理循环。
另外,在上述步骤S45中,在通过镜头装卸开关22的变化检测出交换镜头110在摄影机主体30上已被装卸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7。在步骤S47中,通过该装卸来判断交换镜头110是否处于安装在摄影机主体30上的状态下。
这里,在交换镜头110安装在摄影机主体30上的情况下,转移到上述步骤S33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未安装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48,进行交换镜头110未安装的情况的处理。之后,返回上述步骤S47,等待直到安装交换镜头110。
下面,参照图13的流程图来说明交换镜头30的动作。
若交换镜头110连接到摄影机主体30上,则开始动作。
一旦开始动作,则首先在步骤S51中,进行通信用端口的设定等有关该交换镜头110的初始设定。接着,在步骤S52中,待机接收经通信部102从摄影机主体30的通信部12接收进行数据通信的信息的通告。
在步骤S53中,在判断接收到的进行数据通信的信息的通告是否是关于识别数据的通告。这里,在是关于识别数据的通告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54,接收并识别从摄影机主体30侧发送的识别数据的组号。
接着,在步骤S55中,接收并识别上述步骤S35中从摄影机主体30侧发送的识别数据的地址X、Y。另外,在步骤S56中,从识别数据存储部16中读出识别的组号及地址X、Y的识别数据。此外,在步骤S57中,将该读出的识别数据通过通信部102返回到摄影机主体30的通信部12。
在判断步骤S57结束或在上述步骤S53中不是关于识别数据的通告的情况下,进行驱动镜头等的通常处理。
在进行通常处理的循环中,在步骤S58中,在每次预定时间判断是否存在来自摄影机主体30的通信。这里,在存在通信的情况下,转移到上述步骤S52,进行上述处理。另外,在没有通信的情况下,继续进行通常处理循环。
因此,根据实施例2,对于交换镜头与摄影机主体间的适合性,可正确辨别本来确保正规适合性的情况。另外,因为仅在摄影机主体上安装了确保正规适合性的交换镜头、即进行动作确认的可靠性高的交换镜头时进行摄影机动作,所以可提高摄影机系统整体的可靠性。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其它优点和变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在其大的方面不限于这里表示和描述的特定细节和代表性的实施例。因此,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描述定义的一般发明概念的精神或范围下,可进行不同变更。
本申请基于并主张2002年(1月31日)提交的2002-024485、2002年(1月31日)提交的2002-024486和2002年(1月31日)提交的2002-024566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优先权,这里参照引入其全部内容。

Claims (48)

1、一种摄影机系统,具备摄影机主体和可在该摄影机主体装卸的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摄影机侧识别数据表,其为上述摄影机主体所有;
附件装置侧识别数据表,其为上述附件装置所有,与上述摄影机主体侧识别数据表通用;
指示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向上述附件装置指示任意数据地址;
发送部,其设置在上述附件装置上,向上述摄影机主体侧发送对应于上述指示的数据地址存储于附件装置侧识别数据表中的识别数据;和
判别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侧上,通过比较从上述附件装置返回的识别数据和摄影机侧识别数据表中存储的对应于上述地址的识别数据、判断是否安装专用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影机主体及上述附件装置分别具有多个识别数据表,上述摄影机主体向上述附件装置指示上述多个识别数据表中的一个表及该表中的任意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交换镜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闪光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电池组。
6、一种附件装置,可安装在具有判断是否安装了专用附件装置的功能的摄影机主体上,其特征在于:具备:
识别数据表,其与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中的摄影机侧识别数据表通用;和
发送部,其按照来自上述摄影机主体的指示,选择上述识别数据表内的识别数据后发送给上述摄影机主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交换镜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闪光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电池组。
10、一种摄影机主体,具有判断是否安装了专用附件装置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具备:
识别数据表,其与上述附件装置具有的附件侧识别数据表通用;
指示部,其向上述附件装置指示任意数据地址;和
判别部,其根据作为上述附件侧识别数据的对应于上述指示数据地址的识别数据即来自上述指示部的指示,比较从上述附件装置返回的识别数据、与摄影机侧识别数据表中存储的对应于上述地址的识别数据,由此判断是否安装专用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影机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交换镜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影机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闪光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影机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电池组。
14、一种摄影机系统,具备摄影机主体和可在该摄影机主体装卸的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摄影机侧存储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具有与上述附件装置通用的识别数据;
附件装置侧存储部,其设置在上述附件装置上,具有与上述摄影机主体通用的识别数据;
检测部,其检测摄影者的预定操作;
比较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在上述检测部检测到上述预定操作的情况下,从上述附件装置接收上述识别数据,并与上述摄影机侧识别数据进行比较;和
判别部,其根据上述比较部的比较结果,判断上述摄影机中是否正安装着专用附件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指示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在由上述检测部检测到预定操作时,向上述附件装置指示任意数据地址;和
发送部,其设置在上述附件装置上,按照上述指示的数据地址,向上述摄影机主体侧发送存储在附件装置侧识别数据表中的识别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影机侧存储部及上述附件侧存储部具有多个由多个识别构成的数据表,上述摄影机主体向上述附件装置指示上述多个数据表中的一个表及该表中的任意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交换镜头。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闪光装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可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装卸的电池组。
20、一种摄影机系统,组合摄影机主体和附件装置而成,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信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与特定附件装置之间可通过预定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辨别部,其设置在上述相机主体上,辨别与自己连接的附件装置侧是否保持预定的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和
保持部,其设置在上述附件装置上,以由上述摄影机主体侧辨别部可识别的形态,保持预定的上述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选择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与附件装置的属性的特定的关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交换镜头,应选定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特定关系的交换镜头的属性涉及焦距。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应选定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特定关系的附件装置的属性涉及事先设定在该附件装置内的用于识别各附件装置的物理量。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应选定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特定关系的附件装置的属性涉及制造序号。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是电流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是电压值。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是电阻值。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是电容值。
29、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是频率值。
3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是周期变化的电气值的占空比值。
3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编码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用于将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编码后指示给与自己连接的交换镜头;和
解码部,其设置在上述附件装置上,用于将来自上述摄影机主体侧的编码后的指示解码;
根据解码后的指示设定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
32、一种摄影机主体,适用于组合摄影机主体和附件装置而成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信部,其与特定附件装置之间可通过预定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和
辨别部,其辨别与自己连接的附件装置是否正保持着预定的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摄影机主体,其特征在于:
选择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与附件装置的属性特定的关系。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摄影机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附件装置是交换镜头,应选定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特定关系的交换镜头的属性涉及焦距。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摄影机主体,其特征在于:
应选定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特定关系的附件装置的属性涉及事先设定在该附件装置内的用于识别各附件装置的物理量。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摄影机主体,其特征在于:
应选定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特定关系的附件装置的属性涉及制造序号。
37、一种交换镜头,适用于组合摄影机主体和附件装置而成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保持部,其在可由设置在摄影机主体侧的辨别部识别的状态下,保持预定的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交换镜头,其特征在于:
选择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与交换镜头的属性特定的关系。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交换镜头,其特征在于:
应选定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特定关系的交换镜头的属性涉及焦距。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交换镜头,其特征在于:
应选定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特定关系的交换镜头的属性涉及事先设定在该交换镜头内的用于识别各交换镜头的物理量。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交换镜头,其特征在于:
应选定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以维持特定关系的交换镜头的属性涉及制造序号。
42、一种摄影机主体,适用于组合摄影机主体和交换镜头而成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信部,其与特定附件装置之间可通过预定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第一适合性判别部,其在通过上述通信部确立通信的情况下,对于装配的交换镜头,判断该交换镜头具有第一适合性;
第二适合性判别部,其检测上述交换镜头保持的电物象的状态量,在检测结果与预定的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一致时,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第二适合性;和
控制部,其仅在由上述第一适合性判别部判断交换镜头具备第一适合性、且由上述第二适合性判别部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第二适合性时,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正规的适合性后允许摄影机动作。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摄影机主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判断不具备上述第一适合性或上述第二适合性至少一方的情况下,判断上述交换镜头不具备正规的适合性,禁止摄影机动作。
44、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摄影机主体,其特征在于:
通过参照编码表来判断上述第一适合性。
45、一种交换镜头,适用于组合摄影机主体和交换镜头而成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
镜头侧通信部,其可根据预定的通信协议与上述摄影机主体进行通信;和
保持部,其在由摄影机主体检测得到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的状态下,保持该状态量,
通过在上述镜头侧通信部和摄影机主体之间确立通信,由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的第一适合性判别部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第一适合性,在上述电物象的状态量与预定量一致的情况下,由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的第二适合性判别部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第二适合性。
46、一种摄影机系统,组合摄影机主体和交换镜头而成,其特征在于:具备:
摄影机侧通信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与特定附件装置之间可通过预定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镜头侧通信部,其设置在上述交换镜头上,可根据上述预定通信协议与上述摄影机侧通信部进行通信;
第一适合性判别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在上述摄影机侧通信部与镜头侧通信部之间确立通信的情况下,判断该交换镜头具有第一适合性;
状态保持部,其设置在上述交换镜头上,保持电物象的状态量;
第二适合性判别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检测上述状态保持部保持的电物象的状态量,在检测结果与预定的规定电物象的状态量一致时,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第二适合性;和
控制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影机主体上,仅在由上述第一适合性判别部判断交换镜头具备第一适合性、且由上述第二适合性判别部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第二适合性时,判断该交换镜头具备正规的适合性后允许摄影机动作。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在判断上述交换镜头不具备上述第一适合性或上述第二适合性至少一方的情况下,判断上述交换镜头不具备正规的适合性,禁止摄影机动作。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摄影机系统,其特征在于:
参照编码表来判断上述第一适合性。
CNB031031757A 2002-01-31 2003-01-31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345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24485A JP2003228113A (ja) 2002-01-31 2002-01-31 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アクセサリ装置
JP2002024486A JP2003228114A (ja) 2002-01-31 2002-01-31 カメラシステム及びレンズ鏡筒
JP024566/2002 2002-01-31
JP024485/2002 2002-01-31
JP024486/2002 2002-01-31
JP2002024566A JP2003228115A (ja) 2002-01-31 2002-01-31 カメラ、交換レンズ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856901A Division CN1595278B (zh) 2002-01-31 2003-01-31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7118A true CN1437118A (zh) 2003-08-20
CN1183456C CN1183456C (zh) 2005-01-05

Family

ID=276173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8569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95278B (zh) 2002-01-31 2003-01-31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CNB0310317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3456C (zh) 2002-01-31 2003-01-31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8569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595278B (zh) 2002-01-31 2003-01-31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738574B2 (zh)
CN (2) CN159527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9528C (zh) * 2006-02-08 2010-02-10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US7929046B2 (en) 2006-02-08 2011-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pickup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pickup system having combination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CN101625514B (zh) * 2008-07-08 2011-12-1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CN103926782A (zh) * 2010-09-09 2014-07-16 株式会社尼康 可换透镜、相机主体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9511B2 (en) * 2002-01-31 2005-01-0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Camera system, camera, accessory device and method for judging and controlling an accessory device
SE0202643D0 (sv) * 2002-09-09 2002-09-09 Hasselblad Ab Victor Ett kamerahus med detektering och initiering av status i anslutna enheter
JP4477313B2 (ja) * 2003-04-08 2010-06-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7003646A (ja) * 2005-06-22 2007-01-11 Fujifilm Holdings Corp カメラシステム、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アクセサリ
US7725017B2 (en) * 2005-11-09 2010-05-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JP2007194769A (ja) * 2006-01-18 2007-08-02 Olympus Imaging Corp デジタル一眼レフカメラ
JP5605030B2 (ja) 2010-07-06 2014-10-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JP4952845B2 (ja) * 2010-09-09 2012-06-13 株式会社ニコン 交換レンズ、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4094295A1 (zh) * 2012-12-21 2014-06-26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电源供电方法及装置
US10609365B2 (en) * 2016-04-05 2020-03-31 Disney Enterprises, Inc. Light ray based calib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JP6648375B2 (ja) * 2018-05-21 2020-02-14 エスゼット ディージェイア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Sz Dji Technology Co.,Ltd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1229A (ja) * 1986-03-31 1987-10-0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マルチモ−ドカメラ
JP2621304B2 (ja) 1988-02-29 1997-06-18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
US5998864A (en) * 1995-05-26 1999-12-07 Formfactor, Inc. Stack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particularly memory chips
JP3538333B2 (ja) 1997-12-05 2004-06-14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撮影レンズ、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9528C (zh) * 2006-02-08 2010-02-10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US7929046B2 (en) 2006-02-08 2011-04-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pickup apparatus,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pickup system having combination identification function
CN101625514B (zh) * 2008-07-08 2011-12-14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投射型影像显示装置
US8523368B2 (en) 2008-07-08 2013-09-03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ojectio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stored information for authenticating light source
CN103926782A (zh) * 2010-09-09 2014-07-16 株式会社尼康 可换透镜、相机主体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3456C (zh) 2005-01-05
CN1595278B (zh) 2010-04-07
US20030142970A1 (en) 2003-07-31
CN1595278A (zh) 2005-03-16
US6738574B2 (en) 2004-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3456C (zh)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CN100340948C (zh) 电子设备、电池组、电子设备的电源控制方法
CN1306647C (zh) 电池组和充电器
CN1684503A (zh) 用于防止由于强光的进入导致图像变暗的摄像装置
CN100341312C (zh) 图像编辑装置及其方法和程序
CN1652626A (zh) 移动电话机
CN101040417A (zh) 用于电压转换设备的控制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774686A (zh) 起动时间缩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744704A (zh) 通信终端设备、电视电话控制方法和电视电话控制程序
CN1630359A (zh) 数据记录装置和数字摄像机
CN1577952A (zh) 二次电池的退化判断电路
CN101053110A (zh) 蓄电池温度控制设备和蓄电池温度控制方法
CN1747528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820206A (zh) 测试装置以及测试方法
CN1303809C (zh) 电子摄像装置
CN1812220A (zh) 一种手机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825249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与之一起使用的程序
CN1110008C (zh) 字符识别设备
CN1722093A (zh) 多媒体处理系统
CN1262108C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照相机
CN1848922A (zh) 控制设备、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和摄像机
CN1739265A (zh) 数据传输系统、数据传输设备及其方法
CN101068119A (zh) 中继线路状态检测方法、装置及其测试信息终结端设备
CN1202473C (zh) 具有中断控制功能的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
CN1750635A (zh) 视频评价装置及方法、帧速率确定装置、及视频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