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89528C - 摄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89528C
CN100589528C CN200710002850A CN200710002850A CN100589528C CN 100589528 C CN100589528 C CN 100589528C CN 200710002850 A CN200710002850 A CN 200710002850A CN 200710002850 A CN200710002850 A CN 200710002850A CN 100589528 C CN100589528 C CN 10058952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dentifying information
lens assembly
camera
camera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02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18296A (zh
Inventor
冈村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018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182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95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952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提供自动进行高精度的后焦距调整等的摄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具有:存储部,存储该摄像装置和特定的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第1识别信息;比较部,将上述第1识别信息与第2识别信息进行比较,所述第2识别信息是从安装在上述摄像装置中的镜头装置获取的、该镜头装置和特定的摄像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识别信息;以及生成部,在上述比较部中进行了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第1识别信息与上述第2识别信息相互不一致的情况下,生成上述摄像装置和上述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识别信息。还具有:控制部,将在上述生成部中生成的识别信息作为上述第1识别信息存储到上述存储部中,并且作为上述第2识别信息输出到上述镜头装置。

Description

摄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安装交换镜头的摄像装置以及由它们构成的摄像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数字静像照相机、数字摄像机等摄像装置越来越要求高性能化。在镜头交换式的摄像装置中,对于每个所安装的镜头装置,从最靠近像侧的透镜到CCD传感器等摄像元件的距离(后焦距)不同。因此,每当所安装的镜头装置不同时必须调整后焦距。
于是,在日本特开2003-287664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平11-127376号公报中公开了由摄像装置自动调整后焦距的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将后焦距的调整数据存储到摄像装置中。因此,如果后焦距被调整了一次,可以在安装镜头装置时从摄像装置对镜头装置传送调整数据,镜头装置根据该调整数据对后焦距进行校正。
但是,与最初安装在摄像装置中的镜头装置对应的调整数据未必存储在摄像装置中。另外,调整数据根据镜头装置和摄像装置的组合而不同,因此最好与可分别识别镜头装置以及摄像装置的识别数据相关联而管理调整数据。
在日本特开平10-20181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者可输入调整数据以及识别数据的摄像装置。
然而,在日本特开平10-20181号公报中公开的摄像装置中,难以进行正确的后焦距调整。这是因为在日本特开平10-20181号公报中公开的摄像装置中,由于向同类型的多个镜头装置分配相同的识别数据,导致对该多个镜头装置使用相同的后焦距调整数据。即使是同类型的镜头装置,也由于制造误差而使最佳后焦距调整数据不同。因而,当使用相同的后焦距调整数据时,难以进行高精度的后焦距调整。
另外,在日本特开平10-20181号公报中公开的摄像装置中,虽然使用者可输入识别数据、调整数据,但是由使用者进行的后焦距调整不准确的情况较多,另外由于逐个输入这些数据花费劳力和时间,摄像装置的使用变得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将镜头装置安装在摄像装置上从而进行高精度的后焦距调整等的摄像装置以及摄像系统。
作为本发明一个侧面的摄像系统,包含摄像装置以及相对于该摄像装置可装卸的镜头装置。该系统包括:第1存储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像装置中,存储该摄像装置和特定的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第1识别信息;第2存储部,其设置在上述镜头装置中,存储该镜头装置和特定的摄像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第2识别信息;以及在上述摄像装置和上述镜头装置中的一个装置中设置的比较部、生成部及控制部,上述比较部将存储在上述第1存储部中的第1识别信息与存储在上述第2存储部中的第2识别信息进行比较,在上述比较部中进行了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第1识别信息与上述第2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上述生成部生成上述摄像装置以及上述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识别信息。上述控制部将在上述生成部中生成的识别信息作为上述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分别存储到上述第1以及第2存储部中。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其它一个侧面的摄像装置是可装卸镜头装置的摄像装置。该摄像装置包括:存储部,存储上述摄像装置和特定的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第1识别信息;比较部,将上述第1识别信息与第2识别信息进行比较,所述第2识别信息是从安装在上述摄像装置中的镜头装置获取的、该镜头装置和特定的摄像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识别信息;生成部,在上述比较部中进行了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第1识别信息与上述第2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生成上述摄像装置和上述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识别信息。还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将在上述生成部中生成的识别信息作为上述第1识别信息存储到上述存储部中,并且作为上述第2识别信息输出到上述镜头装置。
并且,作为本发明的其它一个侧面的镜头装置,是相对于具有第1存储部的摄像装置可装卸的镜头装置,所述第1存储部存储该摄像装置和特定的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第1识别信息。该镜头装置包括:第2存储部,存储该镜头装置和特定的摄像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第2识别信息;比较部,将存储在上述第1存储部中的第1识别信息与存储在上述第2存储部中的第2识别信息进行比较;生成部,在上述比较部中进行了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第1识别信息与上述第2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生成上述镜头装置和上述摄像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识别信息;以及控制部,将在上述生成部中生成的识别信息作为上述第2识别信息存储到上述第2存储部中,并且作为上述第1识别信息输出到上述摄像装置。
通过参照下面的附图进行说明的最佳实施例,可明确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或者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照相机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包含保存在图1所示的存储部内的识别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连接时的初始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内置在图1所示的存储部中的凸轮数据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
图1是表示摄像系统1的结构的框图。
摄像系统1由具有拍摄被摄体的功能的摄像机等的照相机(摄像装置)200、以及相对于该照相机200可装卸的镜头装置100构成。
镜头装置100具有包含多个透镜的摄像光学系统110。镜头装置100具有容纳该摄像光学系统110、后面叙述的各部分的壳体100a。
镜头装置100具有镜头侧接点101,在安装镜头装置100时,镜头侧接点101与照相机侧接点201接触。镜头侧接点101具有作为电气端子的没有图示的通信端子、以及没有图示的电源提供端子。在这种情况下,镜头侧接点101用于通过照相机侧接点201的通信端子,在后面叙述的控制部160以及250之间传递信号。另外,镜头侧接点101还使用于通过没有图示的电源端子从照相机200向镜头装置100提供电源。
在镜头装置100中,摄像光学系统110将来自被摄体的光导入到后面叙述的摄像元件210。摄像光学系统110从被摄体侧起依次包括第1固定透镜111、变倍透镜112、光圈113、ND滤波器114、第2固定透镜115、聚焦透镜116。
变倍透镜112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进行摄像光学系统110的变倍。
光圈113通过改变其孔径来调整入射光量。
ND滤波器114设置成可以插入摄像光学系统110的光路内以及从摄像光学系统110的光路内取出,通过插入光路内从而减少入射到摄像元件210的入射光量。ND滤波器114通过设置在镜头装置100中的键开关(没有图示)的操作,插入到光路或者从光路取出。
聚焦透镜116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进行伴随变倍的像面变动的校正和焦点调节。
由构成驱动部120的第1马达121、第2马达123以及第3马达125,分别驱动变倍透镜112、光圈113以及聚焦透镜116。
第1马达121根据从第1驱动电路141输出的驱动信号,驱动变倍透镜112。
第2马达123根据从第2驱动电路143输出的驱动信号,驱动光圈113,改变孔径。
第3马达125根据从第3驱动电路145输出的驱动信号,驱动聚焦透镜116。
检测部130检测ND滤波器114的插入/取出,将检测信息输出到镜头控制部160。
驱动电路部140包括上述第1驱动电路141、第2驱动电路143、以及第3驱动电路145。
第1驱动电路141将从由CPU等构成的镜头控制部160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输出到第1马达121。
第2驱动电路143将从镜头控制部160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输出到第2马达123。
第3驱动电路145将从镜头控制部160输入的控制信号转换为驱动信号,输出到第3马达125。
内置在镜头装置100中的镜头存储部150,存储用于镜头装置100中的变倍控制以及聚焦控制的各种参数、后面叙述的识别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镜头存储部150由非易失性闪存构成。在镜头存储部150中存储的识别数据中还包括:在制造工序中存储的识别数据;以及在照相机200中设置的生成部260中生成并从照相机200发送的识别数据。
镜头控制部160根据与照相机200通信得到的变焦方向(望远方向或者广角方向)的数据、变倍速度数据以及后面叙述的聚焦评价值,生成用于变倍动作以及聚焦动作的控制信号。然后,将该控制信号输出到第1驱动电路141以及第3驱动电路145。而且,镜头控制部160从与照相机200通信得到的曝光评价值生成作为光圈113的控制信号的曝光控制信号,输出到第2驱动电路143。另外,镜头控制部160将来自检测部130的信息发送到照相机200,在照相机侧可检测ND滤波器114的插入/取出状态。
照相机200拍摄由镜头装置100内的摄像光学系统110形成的被摄体像。以下的照相机200的结构部件容纳在壳体200a内。另外,照相机200具有上述照相机侧接点201。
摄像元件210进行被摄体像的光电转换。摄像元件210由CCD传感器、CMOS传感器等构成。摄像元件210与模拟前置电路221以及定时发生器227电连接。
处理部220算出(生成)作为用于校正后焦距的校正数据的后焦距调整数据(后焦距校正信息),其中,所述后焦距是从镜头装置100的聚焦透镜116的位置(更详细地说是聚焦透镜116的像面侧顶点)到摄像光学系统110的焦点位置的距离。处理部220具有模拟前置电路221、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223、视频信号处理电路225以及定时发生器227。
模拟前置电路(AFE)221对来自摄像元件210的输出信号,进行采样、增益控制、A/D转换的各处理。
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223将从模拟前置电路221输出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影像信号。另外,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223生成曝光控制所需的曝光评价值信号、白平衡控制所需的色差评价值信号、聚焦控制所需的聚焦评价值信号。聚焦评价值信号在所谓的对比度检测方式的自动聚焦控制中使用。另外,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223根据来自照相机控制部250的请求,进行包括白平衡、彩色平衡、伽马在内的与像质有关的设定值的控制。
视频信号处理电路225将从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223输出的影像信号转换为规定格式的影像信号,并输出到外部。另外,将来自视频信号处理电路225的影像信号发送到没有图示的显示设备,作为被摄体影像进行显示。
定时发生器227在来自摄像元件210的信号的读出定时产生信号。由照相机控制部250控制定时发生器227。
检测部240检测镜头装置100已安装到照相机200中,将该信息输出到照相机控制部250。
照相机控制部250可以获取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223所生成的曝光、色差、聚焦的各评价值、读出保存在照相机存储部230中的各种参数。另外,进行照相机的各种键开关(没有图示)的读取,按照其结果来切换控制内容。照相机控制部250相当于控制部以及比较部。
照相机存储部230由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照相机存储部230存储用于识别照相机200和特定的镜头装置的组合的(即该组合所特有的)识别数据。另外,照相机存储部230保存曝光、白平衡、像质控制的各种参数、后焦距调整数据、用于控制镜头装置100的控制数据。
存储在照相机存储部230中的后焦距调整数据是根据对每个镜头装置和照相机的组合调整后焦距后的结果而得到的。这样,照相机存储部230存储相互相关联的用于识别照相机200和特定的镜头装置的组合的识别数据、以及对应于该组合的后焦距调整数据。
图2是表示保存在镜头存储部150以及照相机存储部230内的识别/调整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图。
302是表示存储在照相机存储部230中的特定的镜头装置(镜头1,2)和照相机200(照相机1)的组合的照相机侧识别数据(第1识别信息),303是作为对该特定的镜头装置和照相机200的组合进行了后焦距调整的结果而得到的后焦距调整数据(校正数据)。保存了数量与镜头装置和照相机200的组合数量相同的相互关联的识别数据和校正数据。
后焦距是从镜头装置中的最靠近像面侧的聚焦透镜的像面侧顶点或其安装基准面到该镜头装置的焦点位置的距离,后焦距调整数据是用于根据照相机和镜头装置的组合对该后焦距进行校正的数据。
301是表示保存在镜头存储部150内的多个镜头侧识别数据之中与302的识别数据一致的数据的保存位置(地址)的保存位置数据。保存位置数据301将在后面详细叙述,其是为了减少识别数据的比较次数而准备的数据。304是保存在镜头装置100(镜头存储部150)内的镜头侧识别数据(第2识别信息),是与存储在照相机存储部230中的照相机侧识别数据302相同结构的数据。
照相机控制部250将与镜头装置100通信得到的保存在镜头存储部150中的镜头侧识别数据、与保存在照相机存储部230中的照相机侧识别数据进行比较,判断该识别数据是否有效(镜头侧识别数据是否与照相机侧识别数据一致)。如果识别数据有效,则将保存在照相机存储部230中的与该有效的(一致的)识别数据相关联的后焦距调整数据发送到镜头装置100。相反,在没有有效的识别数据的情况(镜头侧识别数据与照相机侧识别数据不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是新的镜头装置和照相机200的组合,对生成部260请求随机数生成。生成部260生成规定位数的随机数,将该随机数作为镜头侧以及照相机侧识别数据输出到照相机控制部250。照相机控制部250将镜头侧以及照相机侧识别数据保存到各存储部150以及230中。
而且,照相机控制部250进行镜头控制以及照相机控制所需要的控制数据的生成、输出。关于镜头控制,根据变焦键的操作状态生成变焦方向数据和与操作量相应的变倍速度数据,从照相机信号处理电路223获得聚焦评价值。将得到的数据发送到镜头装置10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照相机200中内置有生成部260,但是也可以内置在镜头装置100中。在该情况下,镜头控制部160将存储在镜头存储部150中的镜头侧识别数据、与从照相机200侧接收到的照相机侧识别数据进行比较。然后,当镜头装置100和特定的照相机的组合为新的组合时,由生成部生成用于识别该新的组合的识别数据。然后,镜头控制部160将该识别数据作为镜头侧识别数据保存到存储部中,并且作为照相机侧识别数据发送到照相机,并存储到照相机存储部中。由此,作为后焦距调整数据,可使用按镜头装置100和照相机的每个组合而不同的后焦距调整数据。
另外,也可以不只是在调整后焦距时使镜头装置100和照相机200相关联。例如,可以在分光特性、色像差等像差的校正、每个装置对所使用的镜头装置的噪音的控制等中使镜头装置100和照相机200相关联。
以下,说明在照相机200上安装了镜头装置100的情况下的动作。
首先,当安装镜头装置100时,检测部240将检测信息输出到控制部250。照相机控制部250在从检测信息确认了检测的情况下,通过接点101以及201开始对镜头装置100提供电源。之后,镜头控制部160和照相机控制部250周期性地进行通信。通信内容分为初始化通信和普通通信。在初始化通信中传送用于辨别镜头装置100的类别的类别数据、表示镜头装置100的功能的功能数据、用于识别镜头装置100和照相机200的组合的识别数据以及后焦距调整数据。另外,在普通通信中传送包含聚焦评价值的对镜头装置100的摄像光学系统110进行控制的各种数据。
以下,参照图3,说明在连接镜头装置100和照相机200时用于交换后焦距调整数据等的数据的初始动作500。在此,图3是表示连接时的初始动作500的流程图。
照相机控制部250根据来自检测部240的信息,检测有没有安装镜头装置(步骤S501)。在未安装镜头装置的情况下进行等待,直到检测出安装镜头装置为止。检测出安装镜头装置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02。
然后,照相机控制部250对镜头控制部160进行识别数据请求通信(步骤S502)。识别数据请求通信是为了将保存在镜头存储部150内的全部识别数据发送到照相机侧而向镜头控制部160发出请求的通信。当完成通信时进入步骤S503。
接着,照相机控制部250接收从镜头控制部160发送的全部识别数据(步骤S503),进入步骤S504。
另一方面,镜头控制部160判断是否能够与照相机进行通信(步骤S511)。在不能通信的情况下进行等待,直到能够通信为止。在能够通信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12。然后,接收来自照相机控制部250的识别数据请求通信(步骤S512),进入步骤S513。之后,将保存在镜头存储部150内的全部识别数据发送到照相机侧(步骤S513),进入步骤S514。
在步骤S504中,照相机控制部250判断在照相机存储部230内是否保存有与从镜头装置100接收到的识别数据一致的识别数据(识别数据是否有效)。即,在步骤S504中,照相机控制部250将存储在照相机存储部230中的识别数据302与存储在镜头存储部150中的识别数据304进行比较。将比较的结果发送到镜头装置100。照相机控制部250在两个识别数据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是已安装过的照相机和镜头的组合,进入步骤S510。另一方面,在不同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05。
然后,照相机控制部250关于存储在照相机存储部230中的全部识别数据,判断是否完成了与存储在镜头存储部150中的识别数据的比较(步骤S505)。在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504。在完成的情况下判断为所安装的镜头装置100和照相机200是新的组合,进入步骤S506。
在此,在进行是否完成了步骤S504以及S505中的识别数据比较以及判断的处理的情况下,当关于照相机侧的识别数据与由步骤S503获取的镜头侧的识别数据的全部组合进行比较时,比较次数根据识别数据的数量而增加得非常多。例如,在照相机侧有10个识别数据、在镜头侧也有10个识别数据的情况下,需要进行10×10=100次的比较。
因此,将与照相机侧的识别数据对应的镜头侧识别数据被保存在镜头存储部150内的第几个中的信息作为保存位置数据301,预先保存到照相机存储部230中。在由步骤S 503获取的镜头侧的识别数据中,将在对应于保存位置数据301的位置中保存的识别数据与照相机侧识别数据进行比较。由于关于照相机侧的某一个识别数据已决定了所对应的镜头侧识别数据,因此如果是上述的例,则关于照相机侧的10个识别数据,只要比较保存在各个所对应的保存位置中的镜头侧识别数据即可。因此,只进行10×1=10次的比较即可。
另一方面,在步骤S514中,镜头控制部160从照相机控制部250接收识别数据的比较结果。在比较结果表示识别数据的一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18,在不一致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515。
在步骤S506中,照相机控制部250从步骤S505的结果判断镜头装置100和照相机200的组合是新的组合,在生成部260中生成新的该镜头装置和照相机的组合所特有的识别数据(第3识别信息)。根据照相机控制部250的指示,生成部260生成规定位数的随机数并输出到照相机控制部250。照相机控制部250将此作为新的识别数据。
如果位数是48bit,则关于2的48次方个镜头装置和照相机的组合可生成识别数据。因此,所生成的识别数据与原有的识别数据重复的可能性非常低,可认为是镜头装置和照相机的组合所特有的信息。当完成识别数据的生成时进入步骤S507。
在步骤S507中,将由步骤S506所生成的新的识别数据发送到镜头侧,进入步骤S508。
另一方面,镜头控制部160接收从照相机控制部250发送的识别数据(步骤S515),进入步骤S516。然后,将接收到的识别数据保存到镜头存储部150(步骤S516)。此时,从镜头存储部150获取保存位置数据,进入步骤S517,其中所述保存位置数据表示保存在镜头存储部150的第几个识别数据保存区域中。
在步骤S517中,镜头控制部160将由步骤S516获取的保存位置数据发送到照相机侧,进入步骤S518。
再次返回,照相机控制部250接收从镜头侧发送的保存位置数据(步骤S508),进入步骤S509。
然后,在步骤S509中,照相机控制部250将由步骤S506生成的新的识别数据、与在步骤S508中从镜头接收到的保存位置数据相关联,保存到照相机存储部230。此时,也将后焦距调整数据与新的识别数据以及保存位置数据相关联从而保存到照相机存储部230中。
在此,在生成新的识别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508中,照相机控制部250转移到用于获得后焦距调整数据的动作模式,使用处理部220算出后焦距调整数据。然后,在步骤S509中将在该动作模式中得到的后焦距调整数据与新的识别数据以及保存位置数据相关联而保存到照相机存储部230中。
如果完成了所有数据的保存,则进入步骤S510。
照相机控制部250将后焦距调整数据发送到镜头侧(步骤S510),结束与安装镜头时的识别数据有关的照相机控制部250的处理。
另一方面,镜头控制部160接收从照相机控制部250发送的后焦距调整数据(步骤S518),结束与安装镜头时的识别数据有关的镜头控制部160的处理。镜头控制部160使用由步骤S518获取的后焦距调整数据,对聚焦透镜116的控制信号进行校正。
图4示出了表示针对变倍透镜112位置的聚焦透镜116的对焦位置的凸轮数据。
镜头控制部160通过第1马达121驱动变倍透镜112。与此同时,镜头控制部160根据上述凸轮数据将信号发送到第3马达125,移动聚焦透镜116。由此,可进行没有焦点移动的变倍动作。
另外,如本实施例所示,在聚焦透镜116在变倍透镜112的后方的类型的镜头装置中,用于一边维持对焦状态一边进行变倍的聚焦透镜116的控制位置,根据被摄体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图4所示的凸轮数据表示针对变倍透镜112的每个位置的、与被摄体距离(例如1m、2m)对应的聚焦透镜116的对焦位置。
然后,在基于该凸轮数据的聚焦透镜116的位置控制中,需要决定用于确保正确的后焦距的原点。通过以所设定的初始位置(基准位置)为基准,根据上述后焦距调整数据进行校正,从而决定原点。
镜头控制部160进行用于校正作为理想值(设计值)存储的图4所示的凸轮数据的运算。在从照相机侧发送的后焦距调整数据为正数的情况下,后焦距比理想值长。因此,通过从凸轮数据的理想值减去后焦距调整数据的值,从而在图4中从理想值向下方平行移动凸轮数据。
另一方面,在后焦距调整数据为负数的情况下,后焦距比理想值短。因此,通过在凸轮数据的理想值上加上后焦距调整数据的值,从而在图4中从理想值向上方平行移动凸轮数据。
然后,根据该移动的凸轮数据,针对变倍透镜112的位置变化进行聚焦透镜116的移动控制,由此进行焦点对准状态下的变倍。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照相机200中,作为生成识别数据的生成部260使用了随机数产生器,但是作为更安全的识别数据生成器也可以使用密码产生器。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照相机中,作为使用了识别数据的与镜头装置100和照相机200的组合有关的校正控制,举例说明了后焦距调整。然而,在摄像元件具备滤色器的情况下,在镜头装置100和照相机200的每个组合中入射到摄像元件210的入射光的分光特性都不同。这是由于ND滤波器114、透镜的涂层的偏差和摄像元件210的滤色器的偏差的组合而产生的。因此,也可以通过将根据识别数据对成为基准的分光特性的校正数据保存到照相机存储部230中,进行与可由识别数据区分的镜头装置100和照相机200的组合相应的白平衡控制的校正。
在本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系统中,在将镜头装置100安装到照相机200上时,照相机200将与镜头装置100进行通信而获取的保存在镜头存储部150中的识别数据与照相机存储部230内的识别数据进行比较。在从比较的结果判断为镜头装置100和照相机200是新的组合的情况下,使用照相机200所具有的随机数产生器等识别数据生成器,自动生成识别数据(但是,也可以根据操作者的生成开始指示的开关操作而生成)。由此,操作者可以不用预先或者之后从外部输入用于识别组合的识别数据而提供识别数据。由此,可廉价实现识别镜头装置和照相机的一对一关系的结构。其结果,照相机系统不仅能够对每个照相机和镜头装置的组合高精度地进行后焦距调整,而且可以抑制生产成本的提高。

Claims (8)

1.一种摄像系统,包含摄像装置以及相对于该摄像装置可装卸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存储部,其设置在上述摄像装置中,存储该摄像装置和特定的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第1识别信息;
第2存储部,其设置在上述镜头装置中,存储该镜头装置和特定的摄像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第2识别信息;以及
在上述摄像装置以及上述镜头装置中的一个装置中设置的比较部、生成部以及控制部,
在此,上述比较部将存储在上述第1存储部中的第1识别信息与存储在上述第2存储部中的第2识别信息进行比较,
在上述比较部中进行了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第1识别信息与上述第2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上述生成部生成上述摄像装置以及上述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识别信息,
上述控制部将在上述生成部中生成的识别信息作为上述第1以及第2识别信息,分别存储到上述第1以及第2存储部中。
2.一种可装卸镜头装置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部,存储上述摄像装置和特定的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第1识别信息;
比较部,将上述第1识别信息与第2识别信息进行比较,所述第2识别信息是从安装在上述摄像装置中的镜头装置获取的、该镜头装置和特定的摄像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识别信息;
生成部,在上述比较部中进行了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第1识别信息与上述第2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生成上述摄像装置和上述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识别信息;以及
控制部,将在上述生成部中生成的识别信息作为上述第1识别信息存储到上述存储部中,并且作为上述第2识别信息输出到上述镜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成部生成随机数或者密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部存储对应于上述第1识别信息的后焦距校正信息,
上述控制部将对应于与上述第2识别信息一致的上述第1识别信息的后焦距校正信息,输出到上述镜头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处理部,在上述比较部中进行了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第1识别信息与上述第2识别信息相互不一致的情况下,生成上述后焦距校正信息。
6.一种镜头装置,是相对于具有第1存储部的摄像装置可装卸的镜头装置,所述第1存储部存储该摄像装置和特定的镜头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第1识别信息,该镜头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第2存储部,存储该镜头装置和特定的摄像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第2识别信息;
比较部,将存储在上述第1存储部中的第1识别信息与存储在上述第2存储部中的第2识别信息进行比较;
生成部,在上述比较部中进行了比较的结果是上述第1识别信息与上述第2识别信息不一致的情况下,生成上述镜头装置和上述摄像装置的组合所特有的识别信息;以及
控制部,将在上述生成部中生成的识别信息作为上述第2识别信息存储到上述第2存储部中,并且作为上述第1识别信息输出到上述摄像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生成部生成随机数或者密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镜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存储部存储对应于上述第1识别信息的后焦距校正信息,上述摄像装置将对应于与上述第2识别信息一致的上述第1识别信息的后焦距校正信息,输出到上述镜头装置,
上述镜头装置根据上述后焦距校正信息,进行变更后焦距的动作。
CN200710002850A 2006-02-08 2007-02-08 摄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952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30655 2006-02-08
JP2006030655 2006-02-08
JP2007026214 2007-0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8296A CN101018296A (zh) 2007-08-15
CN100589528C true CN100589528C (zh) 2010-02-10

Family

ID=38727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28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89528C (zh) 2006-02-08 2007-02-08 摄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952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3882B (zh) * 2009-01-15 2011-08-10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情境模式自动判断的方法及其影像撷取装置
JP5605030B2 (ja) * 2010-07-06 2014-10-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ボディ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WO2013108737A1 (ja) * 2012-01-19 2013-07-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カメラ本体、レンズ交換式カメラ及びレンズ装着判定方法
JP6596278B2 (ja) * 2015-09-14 2019-10-2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1818296B (zh) * 2019-04-12 2022-04-1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监控目标识别方法及分布式监控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118A (zh) * 2002-01-31 2003-08-20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CN1470931A (zh) * 2002-07-09 2004-01-28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相机系统、相机及附件装置的判定控制方法
CN1637456A (zh) * 2003-12-15 2005-07-13 佳能株式会社 照相机、照相机系统和透镜装置
JP2005286421A (ja) * 2004-03-26 2005-10-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37118A (zh) * 2002-01-31 2003-08-20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CN1595278A (zh) * 2002-01-31 2005-03-16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摄影机系统及附件装置
CN1470931A (zh) * 2002-07-09 2004-01-28 奥林巴斯光学工业株式会社 相机系统、相机及附件装置的判定控制方法
CN1637456A (zh) * 2003-12-15 2005-07-13 佳能株式会社 照相机、照相机系统和透镜装置
JP2005286421A (ja) * 2004-03-26 2005-10-1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ジタルカメ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18296A (zh) 2007-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54244B2 (en) Image-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pickup system for use with an interchangeable lens
US8743184B2 (en)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and focus position determining method
JP5637776B2 (ja) 光学機器
US7822339B2 (en) Interchangeable lens
CN103946731A (zh) 焦点调节装置、摄像装置以及镜头镜筒
CN100589528C (zh) 摄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CN103430554B (zh) 镜头控制装置和镜头控制方法
CN102819168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镜头单元及其控制方法
US20120113301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US8750698B2 (en) Lens control device and lens control method
US8638388B2 (en) Lens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having an image aberration correcting feature
JP4208929B2 (ja) 焦点検出装置
JP2016005050A (ja) レンズ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10412295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KR101469992B1 (ko) 액츄에이터 이동범위 설정하는 카메라모듈 및 그 동작 방법
JP465970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0191258B (zh) 图像传感器
CN110191260B (zh) 图像传感器以及本体模块
JP2015130639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KR101090097B1 (ko) 렌즈 식별번호를 이용한 렌즈 왜곡 보정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및 렌즈 왜곡 보정 방법
JP2000249905A5 (zh)
JP6080692B2 (ja) 撮像装置
JP2016192622A (ja) 光学補正を有する光学機器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JP2016014799A (ja) 光学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902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