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3903A - 用于实现用户业务特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现用户业务特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3903A
CN1423903A CN 00818372 CN00818372A CN1423903A CN 1423903 A CN1423903 A CN 1423903A CN 00818372 CN00818372 CN 00818372 CN 00818372 A CN00818372 A CN 00818372A CN 1423903 A CN1423903 A CN 1423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kec
terminal devic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8183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3682C (zh
Inventor
J·兰特曼恩
N·鮑梅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423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3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36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368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8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42/00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 H04M2242/22Automatic class or number identific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02Calling substations, e.g. by rin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34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59Making use of the calling party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85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102Making use of the called party identif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136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sation of services
    • H04M3/42153Administration or customisation of services by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28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in networks
    • H04M3/42297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in networks with number port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04M3/523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with call distribution or queue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 H04M7/06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using auxiliary connection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e.g. where the auxiliary connection is a signalling system number 7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7Numbering, addr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02Common transla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03Mem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09Initializing, personal prof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49Change of provider, e.g. network or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2PB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22PBX circuits in public exchange, centr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8Call transfer, e.g. in PB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82Call forward, follow-me, call diver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405Dual frequency signaling, DTM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xchange Systems With Centralized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为了实现至少一个连接在至少部分地不提供用户业务特征的交换设备(LE1)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c)的用户业务特征,这些通信终端设备(KEc)作为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被分配给提供用户业务特征的其它交换设备(CONT),并由该其它交换设备(CONT)来实现它。所安装的交换设备继续可以有利地用于用户端口。

Description

用于实现用户业务特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当前的通信网或电信网都是由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连接这些设备的、有线或线路连接的通信连接和无线通信连接构成,其中分别分配给各个用户的通信设备或通信终端设备-譬如电话终端设备或个人计算机-都连接到交换设备上(也称网络节点)。为在连接到公共网络节点上的通信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可直接通过公用网络节点交换通信连接。为能在连接到不同的网络节点的通信终端设备或用户之间进行信息传输,需要譬如通过中继站线路(也称“中继线”)使各个网络节点组合成网。
在当前的电信网中设置的数字交换系统,譬如西门子股份公司的数字交换系统“EWSD”都是以数字耦合网和由外围处理器支持的协调控制为基础。交换系统具有模块式结构,也即按照要求围绕由协处理器、耦合区和时钟信号发生器组成的中央核心而连接了用于外线-象譬如用户线和连接线-的接线组。通过耦合网交换所有的有用信道连接。接线组构成连接外线的接口。为连接不同类型的外线,象模拟的或数字用户线和连接线(例如连到其它的交换设备或通信网上),现用了许多不同结构的接线组。这些接线组分别包括多个连接单元(以下称用户线路单元)以将包括PCM编码在内的外线与系统内部接口相匹配。
由当前通信网的运营商将产生高的投资费用,特别是在各自通信网内设置的设备方面,如本地级和转接级的交换设备、国际首局、连到其它网络运营商的网关、网络信令设备、运维中心、连接了相应端口设备和传输设备的用户线路和中继线。按财经或清算的规定,在通信网中设置的设备特别是交换设备都用12-30年的折旧时间估算。在网络运营商一方,投资的年开支通常占固定资产的全部资本的一小部分。网络运营商的投资行为所基于的目标是长期保障已经在通信网投资的全部资本的安全,特别是在较短投资周期的期间也是如此。
鉴于当前交换设备的费用分配,可以确定有将近编入交换设备费用的一半摊在各自交换设备内所设置的接线组或用户线路单元上。但是,在当前的通信网中,大多数改革都特别放在用户方或在用户端口范围。例如开发了许多新的用户业务特征(也称“特征”),用这些新的业务特征在同时提高各个用户业务特征可用性的情况下,还将更大的便利提供给设置在通信网内的各个用户。通过采用新的用户业务特征达到提高网络运营商一方的营业额。由于在整个市场开发环境中所形成的市场排挤,对这些当前的通信网例如就形成如下一种情况,其中在通信网内个别设置的交换设备上,特别是在外部制造商研制的交换设备上都实现不了继续发展,并且譬如由这些交换设备提供的用户业务特征仍停留在多年来陈旧的、也即过时的型式种类。如果在网络运营商一方计划更新提供给用户的用户业务特征,则用户必须连接到具有当前用户业务特征型式种类的“新”交换设备上。这就涉及到要花费很高的经济代价。
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是,减少为在通信网内设置的单个或多个通信终端设备或用户提供新的或更新过的用户业务特征的经济支出。从权利要求1和2 2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方法和通信装置出发,该任务由其特征部分来解决。
为实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的用户业务特征,按本发明所述的方法,通信终端设备连接到至少部分地不提供业务特征的交换设备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主要方面在于,将至少一个物理上连接在交换设备上的通信终端设备作为虚拟通信终端设备分配给与交换设备相连的、提供用户业务特征的其它的交换设备,其中至少部分地通过其它的交换设备控制虚拟通信终端设备的用户业务特征。
按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使用在当前的通信网中已经设置的、例如“过时”的,也即只提供有限业务特征的交换设备来进一步将通信终端设备连接在通信网上,其中通过其它的或上一级的、提供所有当前业务特征的交换设备来控制业务特征的原有的控制。例如,在按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范围内,使用已有的象集线器那样的交换设备,这些集线器连接在其它的、进行用户业务特征原有控制的交换设备上。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达到减少经济开支在于,为实现本发明方法所需要的开支(例如用于所需连接部件或通信连接部件的开支和用于控制作为集线器工作的交换设备的控制设备的开支)只占直接连接的用户线路单元的一小部分。由于使用或重复使用在已经安装的交换设备中为连接用户而设置的接线组,所以可大大减少购置新的、现代化的交换设备的开支。
从交换设备制造商的观点看,也可以优选将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用在其内设置有外部制造商的交换设备的通信网内,特别是当由已安装的外部制造商的交换设备只能提供有限的用户业务特征时(也即不是其自己制造的交换设备可用的所有业务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对任何数量的、连接在外部制造商的交换设备上的用户,都可通过设置自己制造的其它的交换设备来提供所有需要的用户业务特征,其中已经安装上的外部制造商的交换设备可继续用于连接各个用户。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有目的地对连接在交换设备上的某些通信终端设备扩大已提供的用户业务特征的范围,其中连接在交换设备上的其它的通信终端设备按交换技术和操作技术的意义被分配给交换设备。
优选如此地管理交换设备,即在激活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时,自动地建立通向其它的交换设备的有用信道连接,并且用已建立的有用信道连接交换该通信终端设备(权利要求2)。通过这个优选的改进方案,无须改变在交换设备中设置的控制软件就可实现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为实现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只需通过管理相应地调节交换设备中的、控制有用信道连接的自动建立的用户业务特征。
按照其它优选的改进方案,针对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而通过建立起来的有用信道连接和交换设备将明确地寻址的识别信息传输给其它的交换设备。通过有用信道连接将通信终端设备和/或交换设备上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配置信息传输给其它的交换设备,并且根据相应的虚拟通信终端设备的所传输的配置信息来在其它的交换设备中激活或配置用户业务特征(权利要求3)。通过传输识别信息,在其它交换设备上的通信终端设备可认作为虚拟通信终端设备,并且相应地配置用于通信终端设备的或虚拟通信终端设备的用户业务特征。
从交换技术的意义上,经过其它的交换设备优选实现建立从和到至少一个物理上连接到交换设备上的通信终端设备的通信联系,其中在由通信终端设备开始建立通信联系时,通过其它的交换设备来控制通信联系的信令(权利要求4)。由于通过其它的交换设备建立了所有的通信联系(也称为呼叫信道化),所以可用其它的交换设备集中地测定连接在交换设备上的通信终端设备的当前交换技术和操作技术状态,这样便可以根据已测定的、当前的交换和/或操作技术状态来优选地控制虚拟通信终端设备的用户业务特征(权利要求14)。
按照其它优选的改进方案,给至少一个通信终端寻址的识别信息存储在交换设备和另一个的交换设备内(权利要求9)。通过这个优选的改进方案,在交换设备和其他的交换设备之间便可以建立明确地分配给通信终端设备的有用信道连接。
优选地通过其它的交换设备提供群特有的业务特征,其中将连接到至少一个交换设备上的通信终端设备的至少一部分和有选择地至少一个连接到其它交换设备上的通信终端设备分配给至少一个群(权利要求16)。通过这种分配给一个群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的优选改进方案,以成本上有利的方式提供了用户交换机的功能。
本发明方法的其它优选的改进方案以及实现用户业务特征的通信装置从其它权利要求中获得。
下面将就两个方框图详细阐述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图中示出:
图1是具有在其内设置的交换设备的当前通信网的举例装置,通过它对连接在此的通信终端设备只提供有限的用户业务特征,
图2是在图1所示的通信网中用于提供扩展的用户业务特征的、本发明方法的示例实现,
图3为实施本发明方法需要的呼叫信道化的实现变型方案,并且
图4为实施本发明方法需要的呼叫信道化的另一个实现变型方案。
图1在方框图中给出了当前被构成为电话网的通信网的一个装置举例。在方框图中示出了2个交换设备LE1、2,它们分别通过接线组AG和中继线TR不仅彼此混合成网而且与上一级的通信网KN连接在一起。这两个交换设备LE1、2具有其它的接线组AG,通过这些接线组将多个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连接到两个交换设备LE1、2上。各个通信设备KE1...m,KEn...z都被构造为模拟或数字的通信终端设备(例如被构造为个人计算机或模拟或数字电话终端机)。这两个交换设备LE1、2各自具有其内设有数据组DS1...m,DS1...k的数据库DB,其中对每个已连接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规定用一个数据组DS1...m,DS1...k存储通信终端设备专用信息。此外,在每个数据组DS1...m,DS1...k中,都存入一个给通信网KN内各自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进行明确寻址的识别信息。识别信息例如被构造为用户呼叫号码RNR,该用户呼叫号码对在通信网KN内建立通信联系是必须的。同时,通过数据库DB内存储的用户呼叫号码RNR,来识别相应地分配给已连入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的用户连接线。
为该实施例假定,连接在第一个交换设备LE1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c被构造为分配有用户呼叫号码RNR=123的模拟电话终端设备。这个分配给的呼叫号码RNR=123存储在数据库DB的相应的数据组DSc内。此外假定,通过第一和第二交换设备LE1、2,只将有限的用户业务特征提供给连接到第一交换设备LE1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于是,可利用下述的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将扩展范围的用户业务特征提供给被构造为电话终端设备的通信终端设备KEc。
图2举例给出了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来实现为模拟电话终端设备KEc提供的用户业务特征的所需扩展方案。图2给出了图1所示的通过中继线TR彼此连接的交换设备LE1、2,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连在这两个交换设备上,以致对此不做进一步地探讨。与图1相反,在图2中,第一个交换设备LE1通过另一中继线TR连接到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的接线组AG上。例如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被构造为现代高效的交换系统,通过该交换系统提供上述扩展范围的用户业务特征。下面将提供扩展范围的用户业务特征的交换设备CONT称为控制交换设备。通过其它的接线组或用户连接线将其它本地的通信终端设备KEL连接到控制交换设备CONT上。控制交换设备CONT通过其它的接线组AG与上一级通信网KN相连。控制交换设备CONT具有在其内设有数据组DSC1...1的数据库DBC。这些数据组DSC1...1均被分配给本地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KEL,其中均将通信终端设备专用的信息存储在每个数据组DSC1...1中,以建立连接在控制交换设备CONT上的本地通信终端设备KEL和上一级通信网KN之间的通信联系。此外,均用通信终端设备专用方式将用户业务特征分配给已连接上的本地通信终端设备KEL,其中表示均已分配的用户业务特征的信息存储在各自的数据组DSC1...1中。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物理上连接在第一交换设备LE1上的模拟电话终端设备KEc作为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或作为虚拟用户分配给控制交换设备CONT(在图2中用虚线双箭头标出),其中在控制器CONT的数据库DBC内规定有一个相应的数据组DSCc供虚分配的通信终端设备KEc’用。为建立通信网KN内的通信联系,原分配给模拟电话终端设备KEc的用户呼叫号码RNR=123存储在规定用于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的数据组DSCc中。与在本地连接到控制器CONT上的、“实”通信终端设备KEL相反,没有一条用户连接线作为通信终端设备专用的信息而分配给虚分配的电话终端设备KEc’;按照本发明,寻址或识别信息存储在相应的数据组DSCc中,用寻址或识别信息可通过中继线TR向实的、也即物理上连接在第一交换设备LE1上的电话终端设备KEc建立有用信道连接vnk。由控制交换设备CONT提供的用户业务特征可分配给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其中相应的配置信息存储在各自的数据组DSCc中。
例如,存储在控制交换设备CONT的数据库DBC的相应的数据组DSCc内的寻址信息,包含有一个经中继线TR通向第一交换设备LE1的通信连接的标识,并且还附带包含一个在控制交换设备CONT和第一交换设备LE1之间仅内部使用的用户呼叫号码VNR。内部的用户呼叫号码VNR不能从通信网拨打,并且利用简单的算法可从原分配给通信终端设备KEc的用户呼叫号码RNR推导出。以下也将内部用户呼叫号码VNR称为虚用户呼叫号码。在这个实施例中,虚用户呼叫号码VNR由以下方式构成,即把从16进制数值范围得出的一个数码排放在原分配给电话终端设备KEc的用户呼叫号码RNR=123的前面。在这个实施例中,将虚呼叫号码VNR=E123分配给模拟电话终端设备KEc。虚用户呼叫号码VNR=123被存储在第一交换设备LE1的数据库DB的相应数据组DSc中以代替原分配的用户呼叫号码RNR=123。虚用户呼叫号码VNR=E123同时也存储在控制器CONT的数据库DBC中的、规定用于虚拟电话终端设备KEc’的数据组DSCc内。按照本发明,将分别分配给虚拟电话终端设备KEc’的实的用户呼叫号码的赋值和相应的虚用户呼叫号码的赋值存储在数据组DSCc内(在此RNR=123VNR=E123)。
虚分配给控制器CONT的电话终端设备KEc’可以象在本地连接到控制器CONT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L一样进行管理。利用管理可将实用户的用户业务特征的大部分分配给虚拟电话终端设备KEc’。例如,可将多个用户呼叫号码分配给虚拟电话终端设备KEc’,并且接收、转接或拒收来话呼叫。此外,可将虚拟电话终端设备KEc’分配给“寻找组”或“中央交换机群”。为按通信终端设备专用的方式进行调整或配置由控制交换设备CONT提供的业务特征,可采用物理上连接到第一交换设备LE1上的电话终端设备KEc的相应的用户自输入。为实施用于配置用户业务特征的用户自输入和为建立上一级的通信网KN内的通信联系,要如此管理连接到第一交换设备LE1上的电话终端设备KEc,即在激活通信终端设备KEc时(例如拿起电话听筒时),就建立起通过中继线TR到控制交换设备CONT的有用信道连接vnk,并且将分配给电话终端设备KEc的虚用户呼叫号码VNR=E123作为CLI(呼叫线路识别)传输给控制器CONT。通过在控制器CONT内设置的分析装置,利用所传输的虚用户呼叫号码VNR=E123求出数据库DBC中的相应的数据组DSCc,并且将已经建立起来的通信连接分配给已被识别的虚拟电话终端设备KEc’。紧接着相应地分析和进一步处理通过有用信道连接vnk传输的信令信息。
在需要从电话终端设备Kec向通信网KN交换通信联系时,通过控制器CONT将传输的虚用户呼叫号码VNR=E123转换成相应的实的用户呼叫号码RNR=123,用该号码对通信网KN内的电话终端设备Kec进行明确地寻址。紧接着,该转换成的用户呼叫号码RNR=123在建立通信网KN内的通信联系时在信令信息范围中被继续交换。
首先,将传输到电话终端设备KEc的通信联系或通信连接(例如用目标呼叫号码RNR=123)交换到控制交换设备CONT。通过在控制交换设备CONT内设置的分析装置,利用传输到的用户呼叫号码RNR=123求出数据库DB中的相应的数据组DBCc,并且将来话通信联系认作是转交到虚分配的通信终端设备KEc的通信联系。通过控制器CONT将用户呼叫号码RNR=123转换成虚用户呼叫号码VNR=E123。紧接着建立经过中继线TR到第一交换设备LE1的有用信道连接vnk,通过它传输虚用户呼叫号码VNR=E123。通过在第一交换设备LE1内设置的分析装置,利用传输到的虚用户呼叫号码VNR=E123求出数据库DB中的相应的数据组DSc,由它对通往电话终端设备KEc的用户连接线进行寻址。紧接着,通过从控制交换设备CONT经第一交换设备LE1到电话终端设备KEc的有用信道连接vnk使通信联系进一步信号化。
为在电话终端设备KEc侧的用户自输入范围内配置或调整由控制交换设备CONT提供的用户业务特征,按所述方式方法建立从第一交换设备LE1经中继线TR到控制器CONT的有用信道连接vnk,其中在建立通信连接时,传输存储在数据组DSc中的虚用户呼叫号码VNR=E123。通过分析虚用户呼叫号码VNR=E123(也即将虚用户呼叫号码VNR=E123与存储在数据库DBC中的信息进行比较),电话终端设备KEc被认作是虚拟电话终端设备KEc’。通过有用信道连接,作为从第一交换设备LE1到控制交换设备CONT的选择信息,将用于配置用户业务特征的、利用用户自输入而例如输入到电话终端设备KEc操作区的配置信息(例如B呼叫号码)传输给控制交换设备CONT。例如,为传输配置信息采用后选择的方法和利用MFV(多频选择方法)的“带内”数字传输的方法。对此,必须按照MFV的能力构成第一交换设备LE1。此外,在控制器CONT中必须设置相应的装置(MFV接收机)以分析利用MFV传输的信息。在配置一个或多个由控制交换设备CONT提供的用户业务特征后,譬如通过相应的用户自输入,在控制交换设备CONT和第一交换设备LE1之间拆除经中继线TR建立起来的有用信道连接vnk,其中通过控制交换设备CONT实现对所配置的用户业务特征的其它的控制。与此同时,在使用分配给虚拟电话终端设备KEc’、且存储在数据组DBc中的实的用户呼叫号码RNR=123的情况下,来实现控制或执行为虚拟电话终端设备KEc’提供的用户业务特征。如果在执行分配给虚拟电话终端设备KEc’的用户业务特征范围内,需要一条通向物理上连在第一交换设备LE1的电话终端设备KEc的通信连接,则在使用虚用户呼叫号码VNR=E123的情况下,按所述的方式方法建立从控制交换设备CONT经中继线TR到第一交换设备LE1的有用信道连接vnk,并且建立由此到电话终端设备KEc的有用信道连接vnk。
通过用控制交换设备CONT控制从和到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的通信联系的建立,物理上连接到第一交换设备LE1的电话终端设备KEc的当前交换技术或操作技术状态是已知的或是可以测定的;其中相应的表示交换技术或操作技术状态的状态信息存储在相应的数据组DSCc中。利用已存入的状态信息,在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范围内,可实现由控制交换设备CONT提供的用户业务特征的、与物理上连接在第一交换设备LE1的电话终端设备KEc的当前交换技术或操作技术状态有关的控制(譬如与呼叫状态有关的用户业务特征“遇忙呼叫转移”)。此外,在控制器CONT中实施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的一种完整的“忙/闲处理”。
经控制交换设备CONT建立从和到物理上分配给第一交换设备LE1的电话终端设备KEc的通信联系,也称之为呼叫信道化。通过呼叫信道化,由控制交换设备CONT测定通信终端设备KEc的各自当前的交换技术和操作技术状态,并且譬如将该状态作为交换技术信息存储在数据库DBC的各自的数据组DSCc中。
除通过修正用户呼叫号码和使通信网内的路由进行管理上的匹配以达到上述实现信道化外,还可根据2个其它的实现方案变型来实现朝电话终端设备KEc方向交换通信联系的呼叫信道化。
图3通过修正用户呼叫号码RNR和使用交换技术业务特征“号码移植性”而给出了向电话终端设备KEc交换通信联系的呼叫信道化的第一个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案变型。象在第一个实现方案变型中已阐述的,通过管理如此来修正电话终端设备KEc的用户呼叫号码RNR,即这些用户呼叫号码RNR不再能直接地(也就是说从通信网KN)进行选择,但仍可用做第一交换设备LE1和控制交换设备CONT之间的路由。原分配给电话终端设备KEc的用户呼叫号码RNR或分配给用户呼叫号码的用户端口都可标识成“移植的”,其中表示移植性的信息(在此为“LP”)存储在第一交换设备LE1的数据库DB中。其它移植性用户呼叫号码RNRP被分配给标识为移植性的电话终端设备KEc或其原用户呼叫号码RNR,这些其它移植性用户呼叫号码都存储在上一级的通信网KN内。移植性用户呼叫号码RNRP另外还存储在数据库DBC的相应的数据组DSCc中。在使用原用户呼叫号码RNR建立来自通信网KN的通信联系时,首先将通信联系交换到相应的、具有电话终端设备KEc的可选择用户端口的第一交换设备LE1上(用第1个箭头标明)。通过已选出的用户端口或电话终端设备KEc被标明为可移植的,则通信联系将从第一交换设备LE1逆交换到通信网KN内。在通信网KN内,利用智能网的功能(譬如SCP功能、业务控制点)求出分配给原用户呼叫号码RNR的其它移植用户呼叫号码RNRP,通过此将通信联系转交到控制交换设备CONT上(用第3个箭头标明)。在控制交换设备CONT中,将数据库DBC中已选出的移植用户呼叫号码RNRP作为分配给虚拟通信终端设备的用户呼叫号码进行识别,并且在检验了虚拟通信终端设备的当前交换技术和操作技术状态后,利用存储在相应的数据组内的寻址信息或虚用户呼叫号码VNR将通信联系经中继线TR转交到电话终端设备KEc上(用第4个箭头标明)。
图4给出了利用从用户端口到控制交换设备CONT的“自动呼叫转移”实现向电话终端设备KEc交换通信联系的呼叫信道化的第二个供选择的改进方案变型。“自动呼叫转移”表示由当前交换设备提供的交换技术业务特征(也称之为“交换控制呼叫转移”ECCF)。正象在两个第一实现方案变型已阐述的,通过管理如此地修正电话终端设备KEc的用户呼叫号码RNR,即这些用户呼叫号码RNR不再能直接地(也就是说从通信网KN)进行选择,但可用做第一交换设备LE1和控制交换设备CONT之间的路由。此外,对原分配给电话终端设备KEc或相应用户端口的用户呼叫号码RNR来说,将无条件的呼叫转移ECCF指定给控制交换设备CONT,并且相应地存储在第一交换设备LE1的数据库DB中。例如,这一点通过分配相应的路由信息(在此为RNRf)给各自的通信终端设备KEc来达到,其中路由信息RNRf另外还存储在数据库DBC的相应的数据组DSCc中。如果例如应从通信网KN将通信联系交换到电话终端设备KEc的用户端口,则这种通信联系根据已选出的用户呼叫号码RNR首先交换到具有已选出的用户端口的第一交换设备LE1上(用第1个箭头标明)。通过存储在第一交换设备LE1的数据库DB中的无条件的呼叫转移(在此为RNR:ECCF->RNRf),通信联系转移或转交到控制交换设备CONT上(用第2个箭头标明)。利用在已转移的通信联系范围内传输的信息RNRf,由控制交换设备CONT在数据库DBC中求出相应的数据组DBCc,并且通信联系利用存储在数据组DBCc中的寻址信息VNR将转移的通信联系经中继线TR转交到电话终端设备KEc上(用第3个箭头标明)。
如果相应地构成第一交换设备LE1,则通过第一交换设备LE1中的合适的装置对物理上连接在其上的电话终端设备KEc有选择地产生振铃信号和逐个不同的振铃信号音色。不同的振铃信号或振铃信号音色可由控制器CONT使用不同的、分配给虚拟电话终端设备KEc的虚用户呼叫号码进行控制。
通过接线组优选设置了在第一交换设备LE1和控制交换设备CONT之间的多条中继线。在设置的多条中继线上(图2并未标明),可对从或到连接在其上的电话终端设备KEc实现优先化的通信连接控制。
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的进一步扩展,将虚拟地分配给控制交换设备CONT的多个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综合成一个群,其中相应的群信息存储在控制交换设备CONT的数据库DBC中。由控制交换设备CONT将附加的群特有的功能提供给综合成群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通过这种附加的群特有的功能例如实现用户交换机的业务特征和/或特性。与群有关的、群特有的业务特征的举例有:
-配置群专用的先导呼叫号码,
-配置群专用的搜寻方法(也称之为寻线算法)。
利用与群有关的搜寻方法,在选择群专用的先导呼叫号码时,求出当前空闲的用户端口或在群内的当前空闲的通信终端设备。利用所述的虚分配,可将连接在通信网KN内设置的不同交换设备上的其它通信终端设备KE1...z或用户端口分配给这个群。此外,也可将在本地连接到控制交换设备CONT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L分配给这个群。
至少将一个队列作为其它的群专用的业务特征分配给包括多个用户端口或通信终端设备的群。队列通常都是在用户交换机内实现的功能,这些功能例如装在呼叫中心内。为将业务特征“队列”分配给所建立的群SH,将另一存储区分配给控制交换设备CONT的数据库DBC,通过该另一存储区实现多个瞬态等候位置。许多来话通信联系终止在瞬态等候位置,并继续引向通知单元。队列功能如此进行配置,使得只要相应的通信终端设备是闲着的,则指向一个用户呼叫号码的通信联系或通信连接可直接交换到相应的通信终端设备上。在指向群的先导呼叫号码的通信联系中,群专用的搜寻方法将变得有效。如果在搜寻方法的范围内测不出空闲的用户端口或空闲的有用数据信道或空闲的通信终端设备,则将有关的通信联系编入队列。一旦用户端口或有用数据信道或通信终端设备被测出为当前空闲,则将排队等候的通信联系交换到变为空闲的用户端口。在有多个编入队列的通信联系时,利用选择方法选出和交换通信联系。例如,一个通信联系可利用FIFO原则或优先控制被选出。
按照一种优选的应用,可采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更新或使“过时”的通信网现代化,“过时”的通信网例如只能提供有限的用户业务特征。为此,在要更新的通信网中如此设置新的功能很强的交换设备或控制交换设备,以致在其装入区内还均存在着过时且提供的用户业务特征不够的、因此需要更换的交换设备。在这些过时的交换设备中,仅还使用供用户端口用的包含在过时的交换设备内的接线组,并且继续将出线通信从已连接的用户线经中继线传送到上一级现代化的交换设备,或将进线通信连接经已连接的用户线分配到通信终端设备上。按照本发明所述方法的规定,将过时的交换设备按其功能用做集线器,其中不需通过过时的交换设备控制用户业务特征。由于不再需要控制用户业务特征,所以可限制过时的交换设备的功能范围,但不需要改变在交换设备内实现的控制软件。为实现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要求在过时的交换设备中还要有以下功能:
-用户端口及其所属的线路控制,用于监控连接在其上的通信终端设备的操作技术和交换技术状态(忙/闲处理、振铃、MFV),
-至少一条从交换设备到上一级交换设备的中继线,
-例如中继线可被构造为TUP、ISUP或MFC-R2线路,
-将虚用户呼叫号码分配给已连接的用户或通信终端设备的能力,
-具有减少功能范围的、配置在过时的交换设备中的交换技术—例如从连接在此的通信设备上出来的通信连接直接转接到控制交换设备上,所有经过控制交换设备CONT的进线通信连接利用用户呼叫号码或虚用户呼叫号码直接转接到相应的、已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上,
-本地管理、维护和安全技术。
按照图2所示的通信装置,优选将连接到的第一交换设备LE1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无线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终端机(也称为手机)。相应地,第一交换设备LE1也被构成为在移动无线电网中设置的移动无线电交换设备(也称为MSC或移动交换中心)。利用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连接到移动无线电交换设备上的无线通信设备按照所述的方式方法作为虚拟通信设备可被分配到上一级与固定网连接的交换设备,其中通过在固定网中设置的交换设备例如将中央交换机业务提供给移动无线电用户。
对在本发明方法范围内实现的用户业务特征的其它例子是:
转移(B侧)例如
-遇忙呼叫转移,由用户控制(CFB)
-无条件呼叫转移,由操作员控制(CFCO-U)
转接,例如
-呼叫转接,A-方(秘书呼叫转接,Secretary Call Transfer)
呼叫等待,例如
-高级呼叫等待(Call Waiting Deluxe,CWD)
-对被叫用户的呼叫等待指示(CWI)
回叫,例如
-自动呼叫存储业务(ACM)
叫醒呼叫,例如
-叫醒呼叫业务
会议,例如
-三方会议(TPC)
-电话会议(约我会议,Meet me Conference)
消息等待指示,例如
-消息等待指示,根据ETSI
-消息等待指示,通过主叫号码(MWI)
互联网,例如
-呼叫完成互联网忙(CCIB)
-呼叫等待互联网忙(CWIB)

Claims (25)

1、实现至少一个连接在至少部分地不提供用户业务特征的至少一个交换设备(LE1、2)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的用户业务特征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至少一个物理上连接在交换设备(LE1)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c)作为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分配给与交换设备(LE1)相连的、提供用户业务特征的其它交换设备(CONT),
-至少部分地由其它交换设备(CONT)控制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的用户业务特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如此地管理交换设备(LE1),即在激活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c)时,自动地建立到其它交换设备(CONT)的有用信道连接(vnk),并且用已建立的有用信道连接(vnk)交换该通信终端设备(KEc)。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针对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c)而通过已建立起来的有用信道连接(vnk)和交换设备(LE1)将明确地寻址的识别信息(VNR)传输到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上,
-将通信终端设备(KEc)的和/或交换设备(LE1)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c)的配置信息通过有用信道连接(vnk)传输给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
-在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中,根据相应的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的所传输的配置信息来激活或配置用户业务特征。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从交换技术的意义上,经过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实现建立从和到至少一个物理上连接到交换设备(LE1)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c)的通信联系,其中在由通信终端设备(KEc)开始建立通信联系时,通过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控制通信联系的信令。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需要向通信终端设备(KEc)建立的通信联系首先被交换到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上,紧接着利用相应的识别信息(VNR)将交换到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上的通信联系转接到交换设备(LE1)上,并且由该交换设备(LE1)以信令发送给所述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c)。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交换技术的业务特征“号码可移植性”的范围内,将分配给通信终端设备(KEc)的呼叫号码(RNR)标识为可移植性,
-在交换技术的业务特征“号码可移植性”的范围内,将需要向通信终端设备(KEc)建立的通信联系交换到通信终端设备(KEc)所连接的相应的交换设备(LE1)上,并且紧接着利用交换技术的业务特征“号码可移植性”交换到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上,并且接着利用相应的识别信息(VNR)转接到交换设备(LE1)上,以及由该交换设备(LE1)以信令发送给所述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c)。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需要向通信终端设备(KEc)建立的通信联系首先被交换到通信终端设备(KEc)所连接的相应的交换设备(LE1)上,并且紧接着在交换技术业务特征“呼叫转移”的范围内转移到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上,并且接着利用相应的识别信息(VNR)转接到交换设备(LE1)上,以及由该交换设备(LE1)以信令发送给所述的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c)。
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是通信网(KN)的整体组成部分,其中需从和到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c)建立的通信联系始终通过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进行交换。
9、按照权利要求3至8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给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c)寻址的识别信息(VNR)存储在交换设备(LE1)内和另一个交换设备(LE2)内。
10、按照权利要求3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通信终端设备(KEc)上的用户自输入的范围内形成配置信息。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交换设备(LE1)通过中继线(TR)与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连接。
12、按照权利要求3至11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建立从交换设备(LE1)到其它交换设备(CONT)的有用信道连接时,利用交换技术业务“呼叫线路识别”(CLI)传输识别信息。
13、按照权利要求3至12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带内传输方法的范围内或多频方法MFV的范围内,将配置信息传输到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上并且在其内进行相应地分析。
1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根据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的当前交换技术和/或操作技术状态控制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的用户业务特征。
1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c)经过一个模拟或数字用户端口(AG)连接到交换设备(LE1)上。
1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其它的交换设备(CONT)提供群特有的业务特征,其中将连接到至少一个交换设备(LE1、2)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的至少一部分和有选择地将至少一个连接到其它交换设备(CONT)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L)分配给至少一个群。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至少一个群专用的群呼叫号码分配给至少一个群。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向群专用的群呼叫号码交换通信联系时,将群专用的搜寻方法(寻线算法)分配给至少一个群以测出群内当前空闲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
19、按照权利要求16至18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至少一个群专用的队列分配给所述的群,其中对于在搜寻方法范围内测不出群内当前有空闲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的情况,将通信联系编入至少一个队列,并且在确定群内空闲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以后,将通信联系从队列取出,并且转交给空闲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
20、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c)
-被构成为模拟通信终端设备(KEc)或
-被构成为与ISDN一致的通信终端设备(KEc),或
-被构成为无绳通信终端设备(KEc),或
-被构成为移动的、无线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终端设备(KEc)。
21、按照权利要求3至20之一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给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c)明确地寻址的识别信息(VNR)被构成为用户呼叫号码。
22、实现至少一个连接在至少部分地不提供业务特征的交换设备(LE1、2)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1...m,KEn...z)的用户业务特征的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交换设备(LE1)经过至少一条连接线(TR)连接到其它交换设备(CONT)上,
-其它交换设备(CONT)具有提供和控制所有用户业务特征的控制装置,
-在交换设备(LE1)和其它交换设备(CONT)中,设置了作为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将至少一个物理上连接到交换设备(LE1)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c)分配到其它交换设备(CONT)的分配装置,其中控制装置和分配装置被如此构成,即通过所述的其它交换设备控制虚拟通信终端设备(KEc’)的用户业务特征。
23、按照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c)
-被构成为模拟通信终端设备(KEc)或
-被构成为与ISDN一致的通信终端设备(KEc),或
-被构成为无绳通信终端设备(KEc),或
-被构成为移动的、无线的移动无线电通信终端设备(KEc)。
24、按照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交换设备(LE1)和其它交换设备(CONT)设置在一个通信网(KN)中。
25、按照权利要求22至24之一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特征在于,
-交换设备(LE1)被构成为在移动无线电网中设置的移动无线电交换设备,
-其它交换设备(CONT)设置在公共固定网(KN)中,并且
-至少一个连接到移动无线电交换设备上的通信终端设备(KEc)被构成为无线的移动通信终端机。
CN 00818372 1999-11-19 2000-11-16 用于实现用户业务特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368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9155760 DE19955760A1 (de) 1999-11-19 1999-11-19 Verfahren und Kommunikationsanordnung zur Realisierung von Teilnehmerleistungsmerkmalen
DE19955760.8 1999-11-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3903A true CN1423903A (zh) 2003-06-11
CN1203682C CN1203682C (zh) 2005-05-25

Family

ID=7929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81837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3682C (zh) 1999-11-19 2000-11-16 用于实现用户业务特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230809B1 (zh)
JP (1) JP3740418B2 (zh)
CN (1) CN1203682C (zh)
BR (1) BR0015704A (zh)
DE (2) DE19955760A1 (zh)
ES (1) ES2276710T3 (zh)
WO (1) WO20010395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20072A1 (de) * 2001-04-24 2002-11-07 Siemens Ag Vermittlungs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r Gruppenrufnummer
DE10120763C2 (de) * 2001-04-27 2003-07-03 Tenovis Gmbh & Co Kg Vermittlungsanlage, Basisstation und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von Leistungsmerkmalen einer Vermittlungsanlage
BR0302529A (pt) * 2003-07-25 2005-04-05 Siemens Ltda Sistema de centralização de serviços em redes de telefonia, método de controle de um sistema de centralização de serviços em redes de telefonia e gateway de centralização de serviços em redes de telefonia
DE102006035940B3 (de) 2006-07-31 2008-01-03 Db Telematik Gmbh Verfahren zur Weiterleitung eines in einem digitalen Mobilfunknetz generierten Rufes an einen Festnetz-Anschlus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4783A (en) * 1995-11-22 1996-11-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petitive access telephone service for telephones connected to a remote terminal of the monopoly service provider
EP0810800A3 (de) * 1996-05-28 2001-01-0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nbindung von Teilnehmern an die Kommunikationssysteme einer Mehrzahl von Netzbetreibern
US5987115A (en) * 1996-12-03 1999-11-16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rvicing calls by service agents connected via standard telephone lin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50014013D1 (de) 2007-03-15
WO2001039519A1 (de) 2001-05-31
EP1230809B1 (de) 2007-01-24
ES2276710T3 (es) 2007-07-01
EP1230809A1 (de) 2002-08-14
BR0015704A (pt) 2002-07-16
JP3740418B2 (ja) 2006-02-01
DE19955760A1 (de) 2001-05-31
CN1203682C (zh) 2005-05-25
JP2003515993A (ja) 2003-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94C (zh) 支持智能网络结构的通信网节点间传输用户数据的方法
US6055430A (en) Call instance representation of a call for call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EP0578964A2 (en) A call processing system
JPH08274885A (ja) 電話呼出の処理方法
CN1203682C (zh) 用于实现用户业务特征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01076062B (zh) 彩铃系统、以及在该彩铃系统中进行业务呼叫的方法
CN1203683C (zh) 为具有业务特征的用户端口实现附加功能
GB2320649A (en) Call logging at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203687C (zh) 呼叫分配系统的附加功能及业务特征的实现
CN1283370A (zh) 用于传送呼叫到多个业务供应商领域的方法和系统
US6023617A (en) Call routing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400191B (zh) 为移动电话号码附带固定电话号码的系统和方法
US6898199B1 (en) Architecture for providing flexible, programmable supplementary services in an expandab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0352214C (zh) 控制和分布协议方式广域虚拟网的呼叫方法
CN102196393B (zh) 触发智能网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18339C (zh) 用于通信控制与选路的七号信令消息识别处理方法及装置
US6028856A (en) Procedur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data traffic signals carrying information
CN100518337C (zh) 向通信网络传输扩展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网络转移节点
US6876740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a switching center and a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CN100466669C (zh) 一种在通信网络中提供回铃音业务的方法
KR101003273B1 (ko) 유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통화 대기음 서비스 방법
CN1113556C (zh) 在交换中心实现线路控制和计费的方法
CN1878193B (zh) 局间长途呼叫的方法
CN1997239B (zh) 一种利用七号信令实现isdn用户接入的方法
CN1189952A (zh) 通话数据采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OKIA SIEMENS COMMUNICATI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EMENS AG

Effective date: 2008050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509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AG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25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