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14495A -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库 - Google Patents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14495A
CN1414495A CN02130106A CN02130106A CN1414495A CN 1414495 A CN1414495 A CN 1414495A CN 02130106 A CN02130106 A CN 02130106A CN 02130106 A CN02130106 A CN 02130106A CN 1414495 A CN1414495 A CN 1414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ent
result
mentioned
message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30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若井秀之
栗原隆
三轮浩史
北村逹也
滝口章広
宋军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414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44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提供容易在企业内的部门之间实现各种接点信息的共享、或者在企业之间实现接点信息的共享的数据库。应答在外部各种各样的时刻发生的状态变化信息或指示信息等一类的事件消息,对应各事件内容生成持有一个种类或多个种类(N1、Op1、Op2、M1、H1、H2、C1等)的接点信息的事件结果4、4、…。将同一时间生成的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4、4…伙伴,通过同时性链路连接。将在时间轴上相邻接的同种类的事件结果伙伴,通过时间轴链路连接,其结果是,在各种类(N1、Op1、Op2、M1、H1、H2、C1等)之间,将同种的事件结果沿着时间轴顺序链接,形成事件链。通过同时性链路5和时间轴链路6在网状结构的事件结果之间的链接,对于在同时间发生的不同种类的接点信息、或在同种的接点信息的时间系列中的履历,进行高速检索。

Description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库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库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以企业中使用的数据库为例作以下说明。在多数企业中,现在都要按照部门或业务种类,准备个别的应用程序或数据库。于是,在各个部门或者各种业务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信息,要分别按照各个部门或者各种业务目的储存在应用程序或者数据库中。例如,在某个经营机器租赁业务的企业中,销售部门因接收顾客发来的机器故障连络而发生的信息,就要作成针对顾客的接点信息,收藏在,例如,供销售部门使用的链接顾客的数据库中;另外,在服务部门中,因服务员修理机器而发生的信息,就要作成针对机器的接点信息,收藏在,例如,机器管理用的数据库中,或者作成针对服务员的接点信息,收藏在,例如,服务员的作业管理用的数据库中。
目前,在这样的数据库中,是采用称为关系数据库(RBD)结构的数据库。在RBD中,利用表格,将不同种类的接点信息加以链接。从如上所述的不同的数据库中分别管理的各种各样的接点信息中抽出同时进行参照链接的接点信息,利用链接RBD表格链接的办法,就能够检索所需的链接接点信息。
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从大量存储的数据中抽出所需的相关信息时,要需用长的检索时间。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在BRD中虽然是在信息之间进行链接,问题在于是构成了要使用多数表格的树结构。因此,在检索经过链接的接点信息时,不得不顺次参照其中的多数表格,就要耗费时间。
第二、要想在各种各样的接点信息之间作高明的链接,表格的数量要多,数据量要大,就必须要有非常大的存储器。
第三、当需要追加新种类的接点信息时,数据库的再设计需要非常多的劳力、时间和成本。其理由是,要想储存那些新种类的接点信息,必须要设计新的数据库,就不得不进行下列的各种各样的作业。例如,事前必须要对储存了既有种类的接点信息的数据库的结构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该调查结果,必须要先保存既有的数据库,再进行新数据库接口的新设计。除此以外,在多数场合下,既要使用既存数据库本身的结构,又不得不将新数据库改造成能够进行良好地协调操作。
第四、今年来,迄今为止,部门之间或者企业之间独立存在的多数数据库彼此互相关联,有的要求建立能够在不同部门之间或者在企业之间共享信息的综合数据库管理系统。然而,由于在上述第三个问题的同样的原因,在数据库的再设计方面要花费大量的劳力、时间和成本,所以不可能接近特大规模的系统的地步。
第五、当发生某一个事件或者接点信息时,就会造成新发生与该接点信息连锁的其他事件的情况。例如,由于销售部门收到顾客投诉事件,发生顾客接点信息时,与其连锁的服务部门就会发生因投诉而发生的指示那样场合的情况。在这样的场合下,如果采用现有技术,就必须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外专门建立供事件发生用的应用程序。
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问题的发明,其中的一个目的是要能够进行高速检索不同种类的接点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备有小型存储器,使不同种类的接点信息链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要能够简单地追加新种类的接点信息。
本发明还有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容易实现部门之间或者企业之间的各种接点信息的共享的数据库。
本发明的更为特别的目的是形成特别的应用程序,当数据库管理系统本身发生某个接点信息时,能够自动发生与其关联的必要事件。
在本栏内的记述中,括弧内的数字是说明与附图中记载的要素之间的示例,这些仅只是为作简单说明,其目的并不是对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限制。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个观点的数据库管理系统(10)备有:解读输入的、表示事件的事件消息(1A)用的事件消息解读装置(2);以及应答各个事件消息的解读结果,在数据库(2)内生成与上述解读结果相对应的、含有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接点信息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事件结果(4A-4C)用的事件结果生成装置(3);以及在同一事件生成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4A-4B)之间,形成同时性链路的装置(5)、以及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同种类的事件结果(4B-4C)之间,形成时间轴链路(6)的装置(3)。
在优选实施形态中,该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备有:事件结果检索装置(7)。用于从上述数据库中检索所需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事件结果。上述事件结果是将与应答各个事件消息的解读结果相对应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接点信息,通过上述同时性链路,以及上述时间轴链路,直接或间接链接而成的。
在优选实施形态中,该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备有:
根据来自外部输入的事件消息或者检索出的事件结果,作成向外部输出的新事件消息的事件消息作成装置(2)。
在优选实施形态中,该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备有:输入与来自外部系统(200)输出的、与事件相关的外部消息,将已输入的上述外部消息进行变换,向上述事件消息解读装置(2)输出的消息变换装置(170)。另外,上述消息变换装置(170)输入来自上述事件消息作成装置(2)输出的事件消息(1B),将输入的上述事件消息(1B)变换成上述外部系统(200)适用的外部消息,输出到上述外部系统(200)。
在优选实施形态中,在上述事件消息解读装置(2)中输入的事件消息中,从多种操作方法中至少选择一种操作方法(722,812,912,916),记述与上述事件有关的数据(723,813,913,914,917)。于是,上述事件消息解读装置(2),根据与解读出的事件消息中记述的相关操作方法,选择上述事件结果生成装置(3)、上述事件结果检索装置(7)、或者上述事件消息作成装置(2),被选定的上述事件结果生成装置(3),上述事件结果检索装置(7),以及上述事件消息作成装置(2),利用在上述经过解读出的事件消息中记述的数据,分别进行各种处理。
在优选实施形态中,由上述事件结果生成装置(3),上述事件结果检索装置(7),以及上述事件消息作成装置(2)是由多种操作结果(506,601)构成的。另外,还备有由外部输入获得的各种各样的事件消息种类,和在各种各样的事件消息中记述的操作方法相对应的操作结果定义的操作结果信息(503)。于是,上述事件消息解读装置(2),根据上述操作结果信息(503),选择与上述解读出的事件消息的种类和在上述事件消息中记述的操作方法相对应的一种或多种操作结果。经过选定的操作结果,利用在上述解读出的事件消息中数据,分别进行各种处理。从而能够对于上述操作结果信息(503)进行改写。
在优选实施形态中,该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备有:与事件消息以及事件结果有关的、包含定义信息和制约信息的存储系统用的信息管理装置(505)。于是,利用上述事件消息解读装置(501)、事件结果生成装置(506)、上述同时性链路形成装置(506)、上述时间轴链路形成装置(506)利用上述系统信息管理装置(505)内的系统信息正确控制各种各样的处理。
在优选实施形态中,上述事件解读装置以及上述事件输出装置在规定的脚本(例如,XML脚本)中记述事件,该脚本能够与外部对话。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观点建立数据库的方法,包括:输入并解读说明事件消息的步骤;以及应答各个事件消息的解读结果,在数据库内生成与上述解读结果相对应的、含有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接点信息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事件结果的步骤;以及在同一事件生成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的期间,形成同时性链路的步骤;以及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同种类的事件结果之间,形成时间轴链路的步骤。
本发明另外还提供用于在计算机中实现建立数据库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观点的事件管理用的数据库备有:分别和持有与发生的事件消息的内容相对应的接点信息的、多种类型的事件结果(4A,4B,4C)。以同一事件为基础,在各种不同的事件结果(4A,4B)之间,通过同时性链路(5)链接;在时间轴上相邻的、种类相同的事件结果(4B,4C)之间,通过时间轴链路(6)链接;构成各种事件链(30,40,50)。
在优选实施形态中,在上述事件链(30,40,50)内的事件结果所含的接点实体数据(130),并不存在于上述事件结果的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上述数据库外部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外部系统(60,70,80,90)之中。于是上述事件结果,通过逻辑链路(110),与上述外部系统(60,70,80,90)内的接点信息的实体数据(130)链接。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观点的综合化系统备有:事件管理用的数据库系统(100),以及可能与上述数据库系统通信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外部系统(60,70,80,90)。上述数据库系统(100)备有:在上述外部系统(60,70,80,90)中发生的、与事件内容相对应的接点信息的多种事件结果(4A,4B,4C)。于是,在以同一事件为基础的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4A,4B)之间,通过同时间链路(5)链接。另外,在时间轴上相邻的相同种类的事件结果(4B,4C)之间,通过时间轴链路(6)链接,构成各种事件链(30,40,50)。于是在上述外部系统(60,70,80,90)彼此之间,通过与上述数据库系统(100)通信,能够访问在其他外部系统中发生的、与事件相关的接点信息。
在优选实施形态中,上述外部系统(60,70,80,90)具备包含上述事件链(30,40,50)内的事件结果中的接点信息的实体数据(130)。于是,上述实体数据(130)分别通过逻辑链路(110)与上述事件链(30,40,50)内的相对应的事件结果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说明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有关的数据库结构装置的框图。
图2根据图1的数据库管理系统10建立的数据库20内的数据结构示例的框图。
图3说明按照图2所示的数据库结构在组建过程中的阶段示例的框图。
图4说明按照图2所示的数据库结构在组建过程中的阶段示例的框图。
图5说明按照图2所示的数据库结构在组建过程中的阶段示例的框图。
图6说明按照图2所示的数据库结构在组建过程中的阶段示例的框图。
图7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数据库系统的企业内多个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的实施形态结构的框图。
图8说明在图7的实施形态中数据库系统内部的结构以及外部之间的接口结构的具体示例图。
图9说明事件消息结构的示例图。
图10XML脚本的另一示例图。
图11XML脚本的另一示例图。
图12说明数据库管理系统10的另加具体的结构的框图。
图13说明在图12中的名称部503中登记的操作结果名称有关的表格。
图14说明在图12中所示的数据库操作部506的结构框图。
图15说明在图14路由结果(RO)映射603的结构图。
符号对照说明
100    数据库系统
10数据库管理系统
20数据库
1、1A、1B、    事件消息
2事件编码器/解码器
3事件结果生成部
4、4A、4B、    事件结果
5同时性链路
6时间轴链路
7事件结果检索部
30、40、50    事件链
31、70、80、90    业务系统
110    逻辑链路
120    标准接口
130    接点信息的实体数据
170    XML变换部
180    基本系统IF
200    基本用途
300    网络用途
400    因特网
701    事件消息
711    消息名称
712,801,901,902    脚本
722,812,912,916    操作方法
501    消息解释部
502    脚本解释部
503    名称部
504    线程管理部
505    系统信息管理部
506    数据库操作部
601    复合操作结果程序库
602    基本操作结果程序库
603    根结果(R0)映射图
604    事件结果(EO)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是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相关的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如图1所示,该数据库系统100具有数据库管理系统10,和数据库20。数据库管理系统10具有事件编码/解码器2,和事件结果生成部3,以及事件结果检索部7。
在该数据库系统的外部系统中(图中未绘出),例如说明状态变化信息或者指示信息等一类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内容的事件消息会在最为分散的时间状态下在各种各样的时刻发生。于是,各种事件消息就会从其外部系统发送到该数据库系统100。
在该数据库系统100中,编码/解码器2输入由外部发来的各种事件消息1A,解读该事件消息1A的内容,生成一种或者多种不同种类的接点信息(子事件数据)。例如,收到“某一顾客租赁的机器发生了故障”等一类的状态变化信息的事件,通过对其解读,就生成说明有关“该顾客”的“租赁的机器发生了故障”内容的顾客接点信息,和说明有关“该机器”“发生故障”内容的机器接点信息。
事件结果生成部3,根据来自事件编码/解码器2输出的一个或者多个不同的接点信息,如虚线箭头所示,在数据库内生成一个或多个不同种类的、新的事件结果4A,4B,4C。
此处的事件结果是指保持各个接点信息的一个单位的数据。在图1中,是以三个事件结果4A,4B,4C作为示例。其中,两个事件结果4A,4B,例如,是来自事件消息1A一并生成的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另外,一个事件结果4C,例如,如图所示是从事件消息1A接着送来的另一个事件消息(图中未绘出)生成的事件结果。该事件结果4C,例如,是和事件结果4B同一种类的事件结果(也就是由同一种类的接点信息所保持的结果)。
当事件结果生成部3如上所述生成新的事件结果时,并且还是在新的事件结果和既有的事件结果之间,而且是同时生成多个新的事件结果的场合,接着就在多个新事件结果之间作以下所述的链接(就是逻辑链路)。这就是说,如图1所示,在由于同一起因生成的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4A,4B之间形成同时性链路5。另外,在时间轴上相邻接的时间生成的同种类事件结果4B,4C之间形成时间轴链路6。
图中,同时间性链路5及时间轴链路6中的任何一个,例如,在其中的一个上增加事件结果,就会有一个指向另一个事件结果的指示符。于是,在链路5,6上的任何一个链路上,最好是形成从一方的一个事件结果指向另一个事件结果的指示符,以及从另一个事件结果指向这一个事件结果的指示符,形成双向链路。
事件结果检索部7,根据事件编码/解码器输出的事件内容的解读结果,必要时,根据上述链路5,6链接所需的事件结果4A,4B,4C,按照数据库8内的一点、一线的虚线箭头的指向进行检索。于是,事件编码/解码器,通过事件结果检索部7,根据检索出的事件结果4A,4B,4C,作成新的事件消息1B,然后将新的事件消息1B输出到与其有关的外部系统。
例如,当有接到从外部系统发来的、说明“检索对某位顾客在特定时期干过活的服务员”指示信息的事件消息时,事件编码/解码器2输出表示该顾客在该特定时期等一类的解读结果。收到这样的解读结果,事件检索部7,例如,从时间轴链路6中所存的该顾客的事件结果的连锁中查找在该特定时期发生过的事件结果,然后通过查到的该顾客的时间结果中的同时性链路5直接或间接链接查到的服务员的事件结果,将该服务员的事件结果发送到事件编码/解码器2。这样做之后,事件编码/解码器2根据该服务员的事件结果,例如,“该服务员是某某人”一类的所需接点内容生成说明的事件消息,分别向外部系统输出。
或者,通过事件编码/解码器和事件结果检索部7,将通过收到的事件消息链接到生成的接点信息上,就能够自动生成新的事件消息,向外部输出。例如,就象收到“某位顾客那里发生了机器故障”一类的状态变化信息的事件消息那样。此时,如上所述,事件结果生成部3新生成的该顾客的接点信息一类的事件结果,其中的一方,事件结果检索部7检索链接到该新生成的该顾客的事件结果上的,例如,机器或服务员等一类的事件结果,于是,事件编码/解码器2就能够根据检索出的机器或服务员一类的事件结果,新生成,例如,“某某服务员已去该顾客处,去修理该机器”一类的指示信息的事件,然后输出。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该数据库系统100,每逢发生事件,就自动生成保持一个以上的、与该事件内容相对应的接点信息,储备在数据库20之中。于是,将涉及到同样事件的不同的事件结果通过同时性链路5链接,另外,将先后发生的同种类的事件结果通过时间轴链路6按照连锁方式链接。除此之外,每逢事件的发生,遇有必要,就从数据库20中自动检索与该内容相关连的事件结果,生成与检索出的事件结果相关连的新的事件消息,然后输出。
图2所示,是根据上述数据库管理系统10建立的数据库20内的数据结构的示例图。该图是经营机器租赁企业所用的数据库的一个示例。
在图2中,用圆圈说明各个事件结果4,该圆圈内的符号说明该事件结果的种类。例如,符号“N1”、“Op1”、“Op2”、“M1”、“H1”、“H2”、“C1”分别意味着保持针对某一特定种类的请求N1,某一特定种类的作业Op1,另一特定种类的作业Op2,某一特定种类的机器M1,某一特定的服务员H1,另一特定的服务员H2,以及特定的顾客C1的事件结果。在图2中,为了方便起见,将其中的请求N1,作业Op1,Op2,机器M1,服务员H1,服务员H2,以及顾客C1的7个事件结果种类分成L1,L2,L3三个层次的分类。
在图2中,将从属于不同层次的不同种类的、相同的事件结果4、4用两端有箭头的实线连接成同时性链路5。各个同时性链路5,在图2中虽然是用一条线连接,实际上却是用从下层的事件结果4指向上层事件结果4的指示符、和从上层事件结果4指向下层事件结果4的指示符构成的双向链路。另外,在图2中,沿着时间轴相邻接的、相同的事件结果4、4用两端有圆点的实线连接成时间轴链路6。各个时间轴链路,在图2中虽然是用一条实线表示,实际上却是用从先发的事件结果指向後发的事件结果的后继指示符、和从後发的事件结果指向先发事件结果的先行指示符构成的双向链路。
如图2所示,通过时间轴链路6,将在发生顺序上相邻接的、同种类的、同伴的事件结果4、4彼此相链接。结果是,在各事件结果种类之间,按照发生顺序排列的该种类的事件结果4、4、4、...形成连锁(在本说明书中称为事件链)。例如,形成了请求N1事件0链,作业Op1事件链,作业Op2事件链,机器M1事件链,服务员H1事件链,服务员H2事件链,以及顾客C1事件链。再者,图中虽有省略,各个事件链的最初和最後的相同的事件结果也通过时间轴链路链接,从而使各个事件链之间也形成链路的形式。
另外,如图2所示,通过同时性链路5,将关系到相同事件的、发生的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伙伴连接在一起。在图2的示例中,将7种事件结果种类分成3个层次L1,L2,L3的种类,仅只将属于不同层次的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伙伴连接在一起,在同一层次内不形成同时性链路5。于是,这是一种不会使同时性链路过多的方法。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哪些事件结果种类之间应该用同时性链路加以连接;哪些事件结果种类不用同时性链路连接,可以任意定夺。
如图2所见,通过同时性链路5和时间轴链路6,在数据库20以内的全部事件结果4、4、之形成直接或间接的链接。事件结果4、4、...之间的链路结构是网状结构。结果是,例如,在同时发生的不同种类的接点信息,或者机器在时间序列上的经历的情况相同的同种类的接点信息等的履历等多方面信息的检索高速进行。另外,还使数据库中必要的存储器变小。
图3至图6是在建立图2所示的数据结构的过程中的阶段示例。再者,在图3至图6的各图中,是参照所附标号,说明在该图的阶段中新生成的事件结果和链路。
例如,在某一阶段,生成图3所示的机器M1,服务员H1,服务员H2,及顾客C1的事件结果4、4、...。在下一阶段,收到了,例如,说明“请服务员H1给顾客C1的机器M1进行修理作业Op1”的作业请求内容的事件消息(指示信息)。于是,根据接受到的事件消息,例如图4所示,生成新的该作业请求N1、该修理作业Op1,该机器M1、该服务员H1,以及顾客C1的事件结果4、4、...,分别通过同时性链路,和那些在事件结果中属于不同层次的伙伴结果相链接。另外,新生成的机器M1、服务员H1和顾客C1的事件结果4、4、4分别通过时间轴链路6、6、6和以前的事件结果相链接。
在其下一个阶段中,例如,收到说明“服务员H2对于机器M1进行过修理作业Op2”的作业报告内容的事件消息(状态变化信息)。于是,根据该事件消息,例如图5所示,生成新的该修理作业Op2、该机器M1、该服务员H2的事件结果4、4、4,分别通过同时性链路5、5,和其中属于不同层次的伙伴事件结果相链接,另外,将其中的事件结果再通过时间轴链路6,分别和同种类的、以前的事件结果相链接。
在其下一个阶段中,收到随同图4阶段的作业请求N1附送的、说明“与前一作业请求N1相关连,服务员H1进行了购入部件作业Op2”的作业报告内容的事件消息。结果是,根据该事件消息,例如图6中所示,生成新的该部件购进作业Op2和服务员H1的事件结果4,4。于是,不仅是通过同时性链路5将一并生成的部件购进Op2与服务员H1的同伴事件结果4、4链接,还通过同时性链路将部件购进作业Op2的事件结果4和生成该结果的原始作业请求N1事件结果4链接。另外,通过时间轴链路6将服务员H1的事件结果4与同种类的、以前的事件结果链接。
在该下一阶段中,例如当收到,例如,说明“服务员H1对于机器M1进行过修理作业Op1”的作业报告的事件结果时,根据该报告,生成该服务员H1、机器M1和修理作业Op1的新的事件结果。其结果是,能够建立图2所示的数据。
至此以后,每当收到新的事件消息时,就生成新的事件结果,使事件链不断成长,网状结构不断发展。
在某一阶段中,会发生不再会有追加生成新种类的接点信息的必要。在此情况下,可以从该阶段之时起,改变追加生成新的接点信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10的设计,也就是不必再对于既有的建立成的数据结构再追加任何变更。该新种类的事件结果会通过同时性链路5和其他既存种类的事件结果链接,自然会融入既存的数据结构之中。
图7所示,是采用本发明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构成在企业内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的实施形态。
在图7中,数据库系统100是在图1至图6所用的既有说明中所述的系统。如既有说明所述,备有事件链30、40、50。在图7的示例中,事件链30、40、50是分别涉及特定的服务员H1、特定的机器M1及特定的顾客C1。各事件链30、40、50内的各个矩形框4是表示各个事件结果。在事件结果4、4..之间连接的同时性链路和时间轴链路在图7中省略。
该企业,例如,是经营租赁机器的企业,备有销售系统60、租赁系统70、服务系统80、及其他系统90等,以及按部门或者按业务种类划分的各种各样的业务系统。在图7的各业务系统60、70、80、90的框内所绘的圆圈分别是指在该业务系统中所含的各个数据库或者各个应用程序。其中的业务系统60、70、80、90,例如,通过内部网络或者因特网、或者其他适当的通信网络,和按照本发明的数据库系统100连接。于是,通过某种标准的接口120,就能够相互通信。
数据库系统100内部的事件结果4、4、...虽然能够将各种各样的接点信息的全部数据都保持在该事件结果自身之中,但是,在该实施形态中,并不是那样的结构。也就是说,在该实施形态中,在数据库100内部的事件结果4、4、...的自身中并不包含构成各种各样的接点信息实体的数据(实体数据)。其中的接点信息的实体数据是在数据库系统100外部的业务系统60、70、80、90中积蓄的各种各样的数据130、130、...。于是,与其中的实体数据130、130、...相对应的事件结果4、4、...,分别通过逻辑链路110连接。因此,在事件结果4、4、...本身中只不过是含有特定的、或者作为指示之用的识别、检索或者指示的数据而已。
通过这样结构的数据库系统100,在按照部门或者业务种类分类的各种业务系统60、70、80、90中储存的各种各样的接点信息130之间彼此互相链接。于是,由于任何一种业务系统60、70、80、90,通过标准的接口120,和数据库系统100之间通信,就能够一面检索、一面参照其他业务系统所保持的接点信息。从而实现了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每当在各种各样的业务系统60、70、8-、90中发生状态变化一类的事件时,在数据库系统100中都会自动地追加新的事件结果,并且在该事件结果和业务系统60、70、80、90内相对应的接点信息130之间附加链接。因此,正在向部门之间的数据库的综合化迈进。另外,每当在某一业务系统中发生某一事件(例如,机器故障一类的状态变化)时,数据库100就能够自动生成与该事件相关连的新的事件消息(例如,去修理该机器的指示信息),然后发送到与其相关的业务系统。另外,数据库系统自身也完成了储存容量的小型化。
图7所示的结构,不仅适用于在企业内部多部门之间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的场合,同样适用于不同企业系统的综合化,实现企业间的信息共享。
图8所示是建立图7的实施形态中的数据库系统内部的软件结构及外部系统之间的接口的结构的具体示例图。
数据库系统100,通过基本系统接口,能够和企业内和企业外的主要业务系统中所持有的各种基本应用程序200通信。另外,数据库系统100,能够通过,例如,因特网400,和企业内和企业外的个人计算机或移动电话机等所持有的各种网络应用程序通信。数据库系统100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10,例如,使用HTTP的协议进行通信,收发消息时,采用,例如,在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中记述的XML脚本的形式。
数据库系统100,除了备有作为核心的数据库管理系统10以外,还有XML变换部170(该系统100固然都有图1~图6所示的数据库,但是,在图7的图示中却被省却)。XML变换部170,通过基本系统接口180,接受来自基本应用程序200的消息Q(MQ),将该消息作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XML脚本,然后,如有必要,在该XML脚本上附加附加数据库管理系统10所用的特别XML脚本,作成含有该XML脚本的事件消息。于是,XML部170,通过HTTP,将该事件消息发送到数据库管理系统10。另外,XML变换部170收取来自数据库管理系统10的、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XML脚本的事件消息,将该事件消息按照相反的顺序变换成基本应用程序200的消息,然后将该消息发送到基本系统接口180。
数据库系统100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10在该计算机程序内备有图1所示的脚本解释方法141、输出数据生成方法142、和消息发送方法143,其全部相当于图1中所示的事件编码/解码器2。这就是说,脚本解释方法141读取接收到的消息,解读在其中记述的事件内容。另外,输出数据生成方法142,根据检索出的事件结果,作成记述新事件内容的事件消息。消息发送方法143将作成的事件消息发送到外部的实用件。
数据库系统10内用参照号150说明的几个字组是中等圆圈的方法。该中等圆圈的方法150、150、...具有分别完成作成、链接、检索及参照等的功能,备有图1所示事件结果生成部3和事件结果检索部7。在各中等圆圈方法150的下属中,是几个小圆度方法160、160。该小圆度方法160、160分别按照机器、顾客或服务员等事件结果等类别,承担中等圆圈的方法150所要做的作成、链接、检索及参照等结果的操作。
图9所示,是说明事件消息结构的示例图。
在图9的示例中,一个事件消息701是用<消息>标记符开始,用</消息>标记符结束。在该事件消息701中含有消息名称711,该名称被夹在<消息>标记符和</消息>标记符之间。消息名称711说明该事件消息的种类(例如,指示信息是状态变化信息的种类,该发生该事件信息的基本应用程序等)。另外,在该事件消息701中,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XML脚本711。各个XML脚本712被夹在<脚本>标记符和</脚本>标记符之间。
在各个脚本712中,含有该脚本的名称721,后者被夹在<脚本>标记符和</脚本>标记符之间。另外,各脚本712中含有操作方法712,后者被夹在<操作方法>标记符和</操作方法>标记符之间。操作方法722根据该脚本进行,操作方法要和事件结果对应说明。例如,在操作方法722中要有‘CREATE、‘’SEND,‘和’SELECT等。
‘CREATE所指的操作方法,是要求使用该脚本中所含的数据,生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新的事件结果,储存在数据库20(参照图1)中。’SEND所指的操作方法,是要求实用该脚本中所含的数据,生成新的事件结果,将其发送到外部系统中去。还有,’SELECT所指的操作方法,是要求使用该脚本中所含的数据,从数据库20中检索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事件结果。
在图9中所示的脚本712中,记述‘CREATE所指的操作方法。于是,该脚本712y要求生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事件结果。在该脚本712中,新生成的内容中含有说明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新事件结果内容的数据。该数据选用<资源>标记符和</资源>标记符,将每个新生成的事件结果(例如,机器M1的事件结果、作业Op1的事件结果)用<资源>标记符和</资源>标记符区分开。另外,每项事件结果的数据又选用<属性>标记符和</属性>标记符,将每个事件结果所持的属性(例如,名称、识别符、状态等)通过<属性>标记符和</属性>标记符区分开。
在图10中说明另一个脚本。
在该脚本801中,‘SEND所指的操作方法,是要求将新生成的事件消息发送到外部系统中去。在该脚本801中,在新生成的事件消息中所纳入的数据813中在<生数据>标记符和</生数据>标记符之间记述。
图11是说明另一个脚本901的示例。
对于图11所示的两个脚本901、902,是要求对于事件结果进行检索,将该检索结果纳入,作成新的事件消息,然后将其发送到外部系统的脚本。
这就是说,最初,通过在脚本901中记述说明‘SELECT的操作方法,要求从数据中检索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事件结果。在该脚本901中,将说明作为检索对象的事件结果的属性的数据903记述在<列表项目>标记符和</列表项目>标记符之间所夹持的范围内。还有,将说明检索场所(例如,事件结果的种类)记述在<场所>标记符和</场所>标记符所夹持的区域内。
另外,在第2个脚本902中,‘SEND’所指的操作方法是要求生成新的事件消息,然后向外部系统输出。在该脚本902中,在<结果集>标记符和</结果集>标记符所夹持的区域中记述‘ccc’所指的脚本名称就意味着将通过上述脚本901的检索结果设定为新的事件消息。
上述事件消息以及其中所含的脚本的结构,只不过是少数的示例。可能采用持有的其他各种各样的结构的事件消息和脚本。
图12说明数据库管理系统10的更加具体的结构。
如图12所示,消息解释部501输入在XML中写入的事件消息,将输入的事件消息501存入存储器中,于是,在该事件消息510中所含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脚本顺次利用脚本解释部502进行解释。另外,消息解释部501将输入的事件消息的命令按逆向发回到原来发送该事件消息的外部系统中去。
脚本解释部502解释每个脚本,将该脚本改写成操作与其相对应的中圆圈方法150(参照图8)的操作事件结果的参照信息,此时,脚本解释部502为了确定与该脚本相对应的事件结果,使用名称服务器503。在名称服务器503中,按照图13中的示例,将在事件消息加了补充构成完整的消息名称和在脚本中加了记述构成的完整的操作方法加以组合,再将从而组合成的、与其相对应的、进行中圆圈方法的完整的操作方法的结果名称或标记,例如,一览表等一类的形式预先进行登录。如果采用图13,例如,是将持有事件消息的消息名称“ABC”所含的操作方法“CREATE”包含的脚本,与称为“A1”的操作结果彼此对应形成的。当然,该结果“A”包含实行操作方法“CREATE”的功能,也就是包含生成新的事件结果、然后在数据库中登录的中圆圈方法。图13中所示的消息名称和操作方法之间的组合,和操作结果之间的关系,可以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登录,倘有必要,也可以随时进行改写。
再一次参照图12。数据库操作部506含有在名称服务器部503中登录了该名称的整个操作结果。消息解释部501利用通过脚本解释部501变换成的、与各脚本相对应的操作结果的参照信息,从数据库操作部506内调出对应的操作结果。在上述参照信息中,含有该操作结果的名称、以及反映该脚本内的数据(例如,图9的参照标号721~723、图10的811~813、图11的911~914、或者915~917。被调出的操作结果,利用在该参照信息中所含的参数,按照该脚本的要求,对数据实行处理。该数据的处理,例如,当该脚本的操作方法为“CREATE”时,根据该脚本的数据,生成新的事件结果,然后在数据库20中(参照图1)进行登录;或者,当该脚本的操作方法为“SEND”时,根据该脚本的数据,生成新的事件消息;或者,当该脚本的操作方法为“SELECT”时,根据该脚本的数据,从数据库20中检索事件结果。当某一操作结果生成新的事件结果时,该操作结果一并在该新的事件结果和其他事件结果之间生成同时性链路或时间轴链路。
当数据操作部506的操作结果生成新的事件消息时,消息解释部501将该生成的事件消息发送到线程管理部504。在线程管理部504中,建立为了将收取到的事件消息向收信的外部系统送信用的送信地址。送信地址将该事件消息按照收取该信的收信地址输出到外部系统中去。从送信线程输出的事件消息512,通过XML变换部170(参照图8),向收信地址的外部系统送信。当收到由该外部系统发来的以应答收到该事件消息为目的的应答消息513时,该送信线程判定该事件消息的输出已经完结,将线程完了信息发回消息解释部501,说明完毕。
当生成多个有关送信的事件消息时,必须按照该事件消息的特定顺序顺次送信。消息解释部501先将先头的事件消息发送到线程管理部504,然后,再将下一个事件消息发送到线程管理部504,控制事件消息的送信时刻。另一方面,当该多数事件消息按照其先后顺序送信的情况良好时,消息管理部501同时或者按照顺序的不同将这些事件消息发送到线程管理部504。当接同时接收到多数的事件消息时,在线程管理部504中,分别将接收这些事件消息的多个送信地址同时并行实行。
当上述消息解释部501、脚本解释部502以及数据库操作部506各自进行处理时,都要参照系统管理部505中的进行管理的系统信息。在该系统管理部505中,含有关于事件消息和事件结果的结构(例如,能够解释的脚本、能够生成的事件结果的种类、事件链的种类、以及向包含各种事件结果的上下层次的链接)的定义信息或制约信息。通过参照这样的系统信息,对于消息解释部501、脚本解释部502、以及数据库操作部506进行的处理作正确的控制。系统管理员能够在系统管理部505中登录任意的定义信息或制约信息,另外,还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变更系统信息。例如,当产生了必须在数据库中追加迄今没有的新种类的接点信息的事件结果时,就在系统管理部505中追加登录该新种类的事件结果的定义信息或制约信息。
图14是说明图12中所示的数据库操作部506的结构。
在图14中,综合操作结果程序库601在进行上述各种中圆圈方法时汇集操作结果。在这些操作结果中,如前所述,含有为了在数据库中登录生成的新事件结果的操作结果,或者向外部系统作成新的事件消息的操作结果,或者为了从数据库中检索事件结果的操作结果等。各个操作结果,如前所述,利用从图12中所示的消息解释部501输送来的参数601,或者参照在图12中所示的系统信息管理部505中登录的系统信息614,进行类似如上所述的事件结果的生成那样的检索,或者进行生成事件消息等一类的操作,并将该操作结果611输出。
生成有关某个接点信息的新事件结果、并在数据库中进行登录的操作结果,当就要将该生成的事件结果该接点信息的事件结果并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数据库之中时,将该生成的事件结果登录在由该接点信息的事件链的根结果所定的数据库中。图中,作为根结果的是在该事件链中的事件结果的检索起点的事件结果。原则上说,在根结果中,要选定该事件链中最早登录的事件结果。然而,和余下的旧事件结果相比,到不如将近时的事件结果作为根结果,进行检索时也会成为合适的良好场合。因此,某个操作结果,如有必要,也可以将根结果作自动变更。
图14中的(EO)容器604是储存数据库内的事件结果的领域。另外,根结果(RO)映射603,如图15中的示例可见,各事件链的根结果要登录在根结果的参照信息(例如,各根结果的EO容器604内指示地址的指示符)。图15的例子,是和机器M1、服务员H1、...等各种各样的接点信息的事件链名#M1、#H1、...相对应的、与指向RO1、RO2、...的指示符链接。由于参照映射603,就能发现各种各样的事件链的根结果,就使从根结果开始的事件结果的检索高速化。
为了使上述综合操作结果程序库601内各个操作结果进行各种各样的中圆圈方法的操作,要利用基本操作程序库602内的基本操作结果。基本操作结果程序库602是为了在RO映射603或EO容器604内进行与事件结果相对应的种种基本操作,由多个基本操作结果汇集而成的。在这样的基本操作中,例如,在EO容器602中写入新的事件结果,在EO容器604内检索、读出或删除事件结果、在RO映射603内追加新的根结果参照信息、在RO映射603内读出、改写或删除根结果参照信息等。各基本操作结果通过综合操作结果601内的中圆圈方法的操作结果调出,利用从该中圆圈方法操作结果输送的参数612,进行各种各样的基本操作,将该操作结果613送回该中圆圈方法操作结果。
以上虽然是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的说明,但是示例是用来说明本发明之用的,其宗旨并不是要仅只用这些实施形态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因此,只要不超出该宗旨,能够采用各式各样的形态来实施。

Claims (14)

1.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10),备有:
解读输入的、表示事件的事件消息(1A)用的事件消息解读装置(2);以及
应答各个事件消息的解读结果,在数据库(2)内,生成与上述解读结果相对应的、含有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接点信息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事件结果(4A-4C)用的事件结果生成装置(3);以及
由同一事件生成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4A-4B)之间,形成同时性链路的装置(5);以及
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同种类的事件结果(4B-4C)之间,形成时间轴链路(6)的装置(3)。
2.权利要求项1中记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备有:事件结果检索装置(7),用于从上述数据库中检索所需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事件结果。上述事件结果是将与应答各个事件消息的解读结果相对应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接点信息,通过上述同时性链路,以及上述时间轴链路,进行直接或间接链接而成的。
3.权利要求项1或2中记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备有:
根据来自外部输入的事件消息或者检索出的事件结果,作成向外部输出的新事件消息的事件消息作成装置(2)。
4.权利要求项1或2中记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备有:
输入与来自外部系统(200)输出的、与事件相关的外部消息,将已输入的上述外部消息进行变换,向上述事件消息解读装置(2)输出的消息变换装置(170)。
5.权利要求项3中记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其中:
上述消息变换装置(170)输入来自上述事件消息作成装置(2)输出的事件消息(1B),将输入的上述事件消息(1B)变换成上述外部系统(200)适用的外部消息,输出到上述外部系统(200)。
6.权利要求项3中记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在上述事件消息解读装置(2)中输入的事件消息中,从多种操作方法中至少选择一种操作方法(722,812,912,916),以及记述与上述事件有关的数据(723,813,913,914,917),
上述事件消息解读装置(2),根据与解读出的事件消息中记述的相关操作方法,选择上述事件结果生成装置(3),上述事件结果检索装置(7),或者上述事件消息作成装置(2),
被选定的上述事件结果生成装置(3),上述事件结果检索装置(7),以及上述事件消息作成装置(2),利用在上述经过解读出的事件消息中记述的数据,分别进行各种处理。
7.权利要求项6中记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备有:
由上述事件结果生成装置(3),上述事件结果检索装置(7),以及上述事件消息作成装置(2)构成的多种操作结果(506,601),以及
根据与来自外部输入获得的各种各样的事件消息种类,和在各种各样的事件消息中记述的操作方法相对应的操作结果,定义的操作结果信息(503),
上述事件消息解读装置(2),根据上述操作结果信息(503),选择与上述解读出的事件消息种类以及在上述事件消息中记述的操作方法相对应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操作结果,
上述操作结果,利用在上述解读出的事件消息中记述的数据,分别进行各种处理,
从而可能对上述操作结果信息(503)进行改写。
8.权利要求项1中记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还备有:
与事件消息以及事件结果有关的、包含定义信息和制约信息的存储系统用的信息管理装置(505)。上述事件消息解读装置(501)、事件结果生成装置(506)、上述同时性链路形成装置(506)、上述时间轴链路形成装置(506)利用上述系统信息管理装置内的系统信息正确控制各种各样的处理。
9.数据库的构成方法,包括:
输入并解读说明事件消息的步骤;以及
应答各个事件消息的解读结果,在数据库内生成与上述解读结果相对应的、含有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接点信息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事件结果的步骤;以及
在同一事件生成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的期间,形成同时性链路的步骤;
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同种类的事件结果之间,形成时间轴链路的步骤。
10.用于在计算机中实现构成数据库方法的计算机流程,其中包括:
解读发生的、说明事件消息的步骤;以及
应答各个事件消息的解读结果,在数据库内生成与上述解读结果相对应的、含有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接点信息的、一种或者一种以上的事件结果的步骤;以及
在因为同一事件生成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的期间,形成同时性链路的步骤;
在时间轴上相邻的同种类的事件结果之间,形成时间轴链路的步骤。
11.一种事件管理用的数据库(20),备有:
分别和持有与发生的事件消息的内容相对应的接点信息的、多种类型的事件结果(4A,4B,4C),
以同一事件为基础,在各种不同的事件结果(4A,4B)之间,通过同时间链路(5)链接,
在时间轴上相邻的、种类相同的事件结果(4B,4C)之间,通过时间轴链路(6)链接,构成各种事件链(30、40、50)。
12.权利要求项11中记载的数据库,
上述事件链(30,40,50)内的事件结果所含的接点实体数据(130)并不存在于上述事件结果的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上述数据库的外部的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外部系统(60,70,80,90)中,
上述事件结果,通过逻辑链路(110),与上述外部系统(60,70,80,90)内的接点信息的实体数据(130)链接。
13.综合化系统,备有:
事件管理用的数据库系统(100),以及可能与上述数据库系统通信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外部系统(60,70,80,90),
上述数据库系统(100)备有:
在上述外部系统(60,70,80,90)中发生的、与事件内容相对应的接点信息所持有的多种事件结果(4A,4B,4C),
在以同一种事件为基础的、不同种类的事件结果(4A,4B)之间,通过同时间链路(5)链接,
在时间轴上相邻接的同种类的事件结果(4B,4C)之间,通过时间轴链路(6)链接,构成各种事件链(30,40,50),
在上述外部系统(60,70,80,90)彼此之间,通过与上述数据库系统(100)通信,使其能够访问在其他外部系统中发生的、与事件相关的接点信息。
14.权利要求项13中记载的综合化系统,
上述外部系统(60,70,80,90)在上述事件链(30,40,50)内的事件结果中备有接点信息的实体数据(130),
上述实体数据(130)彼此之间,分别通过逻辑链路(110),与上述事件链(30,40,50)相对应的事件结相链接。
CN02130106A 2001-08-22 2002-08-21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库 Pending CN14144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51139 2001-08-22
JP251139/2001 2001-08-22
JP2001330995A JP2003141173A (ja) 2001-08-22 2001-10-29 データベース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ベース
JP330995/2001 2001-10-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4495A true CN1414495A (zh) 2003-04-30

Family

ID=26620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30106A Pending CN1414495A (zh) 2001-08-22 2002-08-21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041071A1 (zh)
JP (1) JP2003141173A (zh)
CN (1) CN141449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4122B (zh) * 2004-04-28 2010-12-08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的维护支援系统
WO2011091708A1 (zh) * 2010-01-28 2011-08-04 广州市西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维数据库存储及查询的方法
CN102317940A (zh) * 2009-02-27 2012-01-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3166B2 (ja) * 2004-03-05 2010-09-15 独立行政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データベース及び解析サービスの操作統合システム、その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8554794B2 (en) * 2004-05-17 2013-10-08 Hoover'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forcing privacy in social networks
WO2006015238A2 (en) * 2004-07-28 2006-02-09 Visible Path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social networks to facilitate business processes
US20070265945A1 (en) * 2006-05-10 2007-1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ng event messages corresponding to event indicators
US7958032B2 (en) * 2006-05-10 2011-06-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Generating event messages corresponding to event indicators
US20070265946A1 (en) * 2006-05-10 2007-11-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ggregating event indicators
US10152712B2 (en) * 2006-05-10 2018-12-11 Paypal, Inc. Inspecting event indicators
US20090276849A1 (en) * 2006-06-22 2009-11-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ing system,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the same
US8745635B2 (en) * 2012-04-24 2014-06-03 Sap Ag Managing business process messaging
US9405793B2 (en) * 2013-06-12 2016-08-02 Sap Se Native language support for intra-and interlinked data collections using a mesh framework
CN105528378B (zh) * 2014-10-22 2019-10-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业务消息发送方法和装置
JP2022168313A (ja) * 2021-04-25 2022-11-07 広海 大谷 Sqlデータベース―グラフハミルトン閉路接合モデルaiチップ、自動精度補正機構によるジャイロスコープ他aiチップ、ramのアクセス制限フラグロックチップ、シリアル登録ramアクセス制限フラグロックチップ、ai実行結果解析及び保存カスタムチップ、自動解析データ整列整理チップ、ゲームエンジンチップ、4dエンジンチップ、物理シミュレーターチップ、aiチップボード、4dエンジンチップボード、物理シミュレーターチップボード、連鎖フィードバックポイントシステムチップとロールフォワードシステムチップ、ロールバックシステムチップ、エマージェンシー制御装置直通回路及びチッ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49304A (en) * 1968-09-06 1972-03-14 Campbell Taggart Inc Refrigerated solid batter
US3767421A (en) * 1971-01-19 1973-10-23 Gen Mills Inc Shelf stable, intermediate moisture doughs
US4022917A (en) * 1972-12-07 1977-05-10 Selenke William M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storage stable premixed batter
US3879563A (en) * 1973-04-02 1975-04-22 Pillsbury Co Refrigerated biscuit dough
US4146652A (en) * 1977-01-28 1979-03-27 Rich Products Corporation Intermediate moisture, ready-to-use frozen whippable foods
US4381315A (en) * 1981-05-11 1983-04-26 The Pillsbury Company Refrigerated dough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4624856A (en) * 1981-08-18 1986-11-25 Nabisco Brands, Inc.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soft edible baked products having improved extended shelf-life and an edible firm gel for use therein
US4504510A (en) * 1982-05-28 1985-03-12 Stauffer Chemical Company Method of preparing freeze-thaw and refrigerator stable pancake batter and product thereof
US4456625A (en) * 1982-06-14 1984-06-26 The Pillsbury Company Storage stable, ready-to-eat baked goods
US4526801A (en) * 1983-08-01 1985-07-02 The Pillsbury Company Refrigerated dough
US4828853A (en) * 1984-03-14 1989-05-09 Nabisco Brands, Inc. Leavener-containing dough compositions bakeable to a moist matrix
US4803084A (en) * 1985-10-23 1989-02-07 Frito-Lay, Inc. Shelf-stable, soft dough product
US4917914A (en) * 1986-10-24 1990-04-17 Anheuser-Busch Companies, Inc. Accelerated proofing of refrigerated doughs
US4792456A (en) * 1986-10-24 1988-12-20 Anheuser-Busch Companies, Inc. Accelerated proofing of refrigerated doughs
US5226161A (en) * 1987-08-21 1993-07-06 Wang Laboratories, Inc. Integration of data between typed data structures by mutual direct invocation between data managers corresponding to data types
US4911939A (en) * 1988-10-21 1990-03-27 Nabisco Brands, Inc. Shelf-stable microwavable cookie dough
US4961937A (en) * 1988-11-22 1990-10-09 Rudel Harry W A composition of flours containing vital gluten and soluble oat dietary fiber and a baked product produced therefrom
US5079012A (en) * 1989-06-07 1992-01-07 Nabisco Brands, Inc. Shelf stable cookie product containing heat and shear sensitive additives and method of making
WO1991014371A1 (en) * 1990-03-19 1991-10-0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Pastry crust and pastry crust dough
US5458903A (en) * 1993-01-19 1995-10-17 The Pillsbury Company High fat biscuit mix and products resulting therefrom
US5405636A (en) * 1993-10-18 1995-04-11 Monsanto Company Leavening composition
US5792499A (en) * 1996-01-23 1998-08-11 The Pillsbury Company Method for reducing syruping in refrigerated doughs
US5773068A (en) * 1996-02-20 1998-06-30 Solutia Inc. Leavening system and products therefrom
US5855945A (en) * 1996-09-30 1999-01-05 The Pillsbury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eparing dough
US5858440A (en) * 1996-09-30 1999-01-12 The Pillsbury Company Method of preparing dough
US6006224A (en) * 1997-02-14 1999-12-21 Organicnet, Inc. Crucible query system
US5991756A (en) * 1997-11-03 1999-11-23 Yahoo, Inc. Information retrieval from hierarchical compound documents
US6003040A (en) * 1998-01-23 1999-12-14 Mital; Vij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oring, navigating among and adding links between data items in computer databases
US6192370B1 (en) * 1998-06-19 2001-02-20 Sap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pid memory-resident processing of transactional data
JP4196310B2 (ja) * 1998-10-26 2008-1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管理システムのメッセージ制御方法
US6418451B1 (en) * 1999-06-29 2002-07-09 Unisys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ersisting objects in a relational database
US6165524A (en) * 1999-09-17 2000-12-26 General Mills, Inc. Shelf stable batter article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US6829333B1 (en) * 2000-01-31 2004-12-07 Frazier Spaeth Llc Automated system for messaging based on chains of relationships
US7017160B2 (en) * 2000-04-18 2006-03-21 Sun Microsystems, Inc. Concurrent shared object implemented using a linked-list with amortized node allocation
US6748396B2 (en) * 2001-06-01 2004-06-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dependent class loader for dynamic class loading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4122B (zh) * 2004-04-28 2010-12-08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建筑机械的维护支援系统
CN102317940A (zh) * 2009-02-27 2012-01-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CN102317940B (zh) * 2009-02-27 2014-04-2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WO2011091708A1 (zh) * 2010-01-28 2011-08-04 广州市西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维数据库存储及查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041071A1 (en) 2003-02-27
JP2003141173A (ja) 200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0480B2 (en) Enterprise data processing
US2021001195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phical exploration of forensic data
US923025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N1414495A (zh)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库
US2015019943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arch engine indexing and searching using the index
US1122697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phical exploration of forensic data
CN112364223B (zh) 一种数字档案馆系统
JP2003030103A (ja) 知識蓄積支援システムおよび同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メッセージ移動方法
CN1877583A (zh) 访问标识索引系统及访问标识索引库生成方法
CN1875344A (zh) 综合业务软件的导入运用支援系统
CN1791022A (zh) 一种日志分析方法和系统
US2023028137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ing digital forensic evidence
CN112269816B (zh) 一种政务预约事项相关性检索方法
US20090222485A1 (en) Produc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aggregating and classifying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sources with update ability
JP2022013573A (ja) 表示ページを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11726819B2 (en) Tool for viewing jobs managed by heterogeneous job schedulers
CN1723463A (zh) 用于将可扩展标记语言映射到n维数据结构的方法和系统
CN1645395A (zh) 在电子邮件流中发现用户兴趣并据此有效推送文档的方法
CN104252537B (zh) 基于邮件特征的索引分片方法
EP345729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raphical exploration of forensic data
US20100293155A1 (en) Method for filtering file clusters
CN103823805A (zh) 基于社区的相关帖推荐系统及推荐方法
US1042554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6213660B2 (ja) 情報管理装置、情報共有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Kumar et al. CloudSCAN: A Smart Content Aggregation and Navigation Technique on Clou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