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94474A - 钓竿体的嵌合构造 - Google Patents

钓竿体的嵌合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94474A
CN1394474A CN02140209A CN02140209A CN1394474A CN 1394474 A CN1394474 A CN 1394474A CN 02140209 A CN02140209 A CN 02140209A CN 02140209 A CN02140209 A CN 02140209A CN 1394474 A CN1394474 A CN 1394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ing rod
rod body
pole
root side
side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0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0274C (zh
Inventor
宇都野信义
太田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394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4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02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02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2Connecting devices for parts of the rods
    • A01K87/025Connecting devices for parts of the rods telescopic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简单的构造在经过长时间之后仍然可以维持有足够的嵌合力的钓竿体的嵌合构造。这种构造是在竿根侧端部内具有圆筒状的嵌合构件(20)的主竿(1)、与以抽出形式连结在主竿(1)的前侧的主上竿(2)的构造。在从主上竿(2)的竿根侧端部开始朝向轴方向的一定范围,形成了其外周面制作成小直径、可嵌装在嵌合构件(20)内的小直径接合部(30)。

Description

钓竿体的嵌合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嵌合固定以抽出形式连结的两支钓竿体的嵌合构造。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抽出形式的钓竿是多个筒状的钓竿体是可从前侧的钓竿体开始依次插入到竿根侧的钓竿体内。在进行钓鱼时则将各钓竿体依次抽出至前侧嵌合固定成为一支钓竿体来使用。另一方面,在要收容时则依次将前侧的钓竿体收容至竿根侧的钓竿体内而成为小型化的状态。
在传统的抽出形式的钓竿上,是在主上竿与主竿上作调整,使竿全体的长度变化来钓鱼。以这种方式处理的钓竿的主竿是在前侧端部内周面具有可与直径形成为稍小于其他部分的主上竿的竿根侧端部外周面嵌合的第一嵌合部,并且在竿根侧端部内也具有可与直径小于其他部分的主上竿的竿根侧端部外周面嵌合的第二嵌合部。
在这种钓竿中,在连结于主竿的前侧上的主上竿被抽出至前侧的状态(以下称作「延伸状态」),主竿的第一嵌合部是与主上竿的竿根侧端部外周面嵌合,而在主上竿插入于主竿内的状态(以下称作「收容状态」),主竿的第二嵌合部与被插入到该第二嵌合部的主上竿的竿根侧端部外周面嵌合在一起。这样一来,主竿与主上竿不管是在「延伸状态」或「收容状态」都可以互相嵌合固定,可因应状况来变更竿全体的长度来进行钓鱼。
发明内容
在这种形式的钓竿中,在主竿在「延伸状态」和「收容状态」所嵌合的部位不同,而在主上竿却是只有一处(竿根侧端部外周面)。因此,长期反覆使用的话,作为主上竿侧的嵌合面的竿根侧端部的磨损会很显著,特别是竿根侧端部周缘端部的破损会很严重。长期的使用所造成的磨损也会导致嵌合力的降低。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以简单的构造在经过长时间之后仍然可以维持有足够的嵌合力的钓竿体的嵌合构造。
技术方案1的嵌合构造是以抽出形式连结的筒状的钓竿体的嵌合构造,具备有:在竿根侧端部内具有圆筒状的嵌合构件的大直径钓竿体,以及以抽出形式连结在大直径钓竿体的前侧、且具有从竿根侧端部开始在轴方向一定的范围将其外周面的直径制作成较小而可嵌装于嵌合构件内的小直径接合部的小直径钓竿体。
在这种构造中,在将小直径钓竿体抽出至大直径钓竿体的前侧的延伸状态下,是像平常的抽出形式的钓竿那样,将小直径钓竿体的竿根侧外周面嵌合固定在大直径钓竿体的前侧内周面。此时,小直径钓竿体的竿根侧端部的小直径接合部,在外径的关系上是与小直径钓竿体与大直径钓竿体的嵌装没有关系。而小直径钓竿体的竿根侧端部周缘部也不会直接接触到大直径钓竿体的前侧端部内周。
另一方面,在将小直径钓竿体插入到大直径钓竿体内的收容状态下,小直径钓竿体的竿根侧端部外周的小直径接合部是被插入嵌装于嵌合构件内。此时,小直径钓竿体的竿根侧端部的小直径接合部以外的部分,并不会插入到嵌合构件内,而与小直径钓竿体与大直径钓竿体的嵌装没有关系。
这种小直径接合部,在制造好钓竿体之后,削去竿根侧端部的外周面的其中一部分而可容易地加工,制造也很容易。
技术方案2的嵌合构造是以抽出形式连结的筒状的钓竿体的嵌合构造,具备有:在竿根侧端部内具有圆筒状的嵌合构件的大直径钓竿体,以及以抽出形式连结在大直径钓竿体的前侧、且具有从竿根侧端部开始在轴方向一定的范围对其外周面实施逆锥杆处理以使其直径越朝向竿根侧越小而可嵌装于嵌合构件内的逆锥杆部、或外径没有变化的直杆部的小直径钓竿体。
这种构造也会有与上述的技术方案1相同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将小直径钓竿体抽出至大直径钓竿体的前侧的延伸状态下,小直径钓竿体的竿根侧端部的逆锥杆部或直杆部,在外径的关系上是与小直径钓竿体与大直径钓竿体的嵌装没有关系。小直径钓竿体的竿根侧端部周缘也不会直接接触到大直径钓竿体的前侧端部内周。另一方面,在将小直径钓竿体插入到大直径钓竿体内的收容状态下,则是只有小直径钓竿体的竿根侧端部外周的逆锥杆部或直杆部会被插入嵌装于嵌合构件内。而且,这种逆锥杆部,在制造好钓竿体之后,削去竿根侧端部的外周面的其中一部分而可容易地加工,制造也很容易。
技术方案3的嵌合构造是在技术方案1或2的结构中,大直径钓竿体的嵌合构件作为与大直径钓竿体的一部分而与其一体地形成。
在这种构造中,嵌合构件是作为大直径钓竿体的一部分形成的,而不需要另外的嵌合构件,且也不会从大直径钓竿体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嵌合构造,经过长时间也可维持有足够的嵌合力。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钓线可插通钓竿的全体图。
图2是图1的竿根侧附近的剖面图。
图3是图1的竿根侧附近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主竿1与主上竿52的附图。
图5是表示嵌合构件20的变形例的附图。
图6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主竿1与主上竿72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采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钓线可插通钓竿如图1所示,具有:主竿1、连结于主竿1的前侧的主上竿2、连结于主上竿2的前侧的第一中竿3、第二中竿4、以及连结于第二中竿4的前侧的前头细竿5。这些主竿1~前头细竿5是由将合成树脂浸渍在碳纤维或玻璃纤维等的预浸渍材料所形成的前端较细的筒状构件(参照图2等)。而且,主上竿2~前头细竿5可从前侧出入自如地依次插入到竿根侧的竿体内部,是以所谓的抽出形式来连结的。钓竿体的支数是因应需要而以钓竿全体的长度来作适当设定,并不限定于五支,可以用任何支数。
主竿1具有形成在外周面可装卸自如地安装卷线器7的卷线器座8,在竿根侧端部安装有装卸自如的尾栓部10。而在主上竿2上形成有形成于前侧外周面的用来将来自于卷线器7的钓线L导入至竿体内部的钓线导入口9,固定有配置成覆盖钓线导入口9的钓线导座G。在前头细竿5的前侧端部安装有顶导座6,来自于卷线器7的钓线L会通过钓线导座G及钓线导入口9被导引至钓线通路,从前侧的顶导座6被导引到外部。
如图2所示,主竿1是实施有前端稍微较细的锥杆处理的筒状体,在该竿根侧端部内部插入固定有短筒状的嵌合构件20。在该嵌合构件20的竿根侧端部内周面形成有螺纹部,在这里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尾栓部10。嵌合构件20的前侧端部也可以实施倒角加工等处理。而嵌合构件20如图5所示,也可以在内周面上沿外周方向隔著间隔来设置长轴方向的沟槽20a。通过形成多个这种沟槽20a,在与后述的主上竿2嵌装时就可以防止主上竿2吸住抽不出来。
另一方面,主上竿2也是实施了前端较细的锥杆处理的筒状体,竿根侧端部外周面,在一定的范围(大概从竿根侧开始70~80mm左右的范围)形成有直径稍微较其他部分大的嵌合面2a。而且,从这个嵌合面2a的竿根侧端部开始朝轴方向的一定的范围(大概10~15mm左右的范围),形成有直径较小的小直径接合部30。这个嵌合面2a的外径大于嵌合构件20的内径,小直径接合部30的外径是被设定成与嵌合构件20的内径大致一致。这种设计是将主上竿2的竿根侧端部的直径制作成稍大之后,再研磨切削其竿根侧端部外周面而加工成的。
具有这种构造的钓线可插通钓竿中,在钓鱼时,是将各钓竿体依次朝前侧抽出,将各钓竿体依次以抽出形式互相嵌装来作为一支钓竿来使用。而在要收容时,则解除各钓竿体的嵌装状态将前侧的钓竿体依次收容至竿根侧的钓竿体内而成为小型化的状态。并且,在主竿1与主上竿2上,并不是只有从主竿1抽出主上竿2的状态(延伸状态),在收容状态也可以互相嵌装在一起,则可以调整钓竿全体的长度来钓鱼。
也就是说,在将主上竿2抽出至主竿1的前侧的延伸状态下,像平常的抽出形式的钓竿那样,是将主上竿2的竿根侧外周面的嵌合面2a嵌合固定在主竿1的前侧内周面上。此时,主上竿2的竿根侧端部的小直径接合部30则与嵌装没有关系。而主上竿2的竿根侧端部周缘也不会接触到主竿1的前侧端部内周。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将主上竿2插入到主竿1内的收容状态下,是将主上竿2的竿根侧端部的小直径接合部30插入嵌装到嵌合构件20内。此时,主上竿2的竿根侧端部的小直径接合部30以外的部分不会插入到嵌合构件20内,与主上竿2与主竿1的嵌装无关。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采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钓竿的主上竿52也是实施了前端较细的锥杆处理的筒状体,竿根侧端部外周面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一定的范围(大概从竿根侧开始70~80mm左右的范围),形成了直径稍微大于其他部分的嵌合面52a。
另一方面,这个嵌合面52a的竿根侧部分,详细来说,在从竿根侧端部开始朝轴方向的一定的范围(例如,10~30mm左右的范围),实施了越向竿根侧直径越小的逆锥杆处理,而成为逆锥杆部60。这个嵌合面52a的外径大于嵌合构件20的内径,逆锥杆部60的外径是被设定成可插入到嵌合构件20内。这种设计是将主上竿2的竿根侧端部的直径制作成稍大之后,再研磨切削其竿根侧端部外周面而加工成的。在采用这种嵌合构造的情况,嵌装于逆锥杆部60的母侧部分最好是作成配合该逆锥杆部分实施了锥度处理的内径。
具有这种构造的钓线可插通钓竿也可达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说,在将主上竿52抽出至主竿1的前侧的延伸状态下,像平常的抽出形式的钓竿那样,是将主上竿52的竿根侧外周面的嵌合面52a嵌合固定在主竿1的前侧内周面上(参照图4)。此时,主上竿2的竿根侧端部的逆锥杆部60则与嵌装没有关系。而主上竿52的竿根侧端部周缘也不会接触到主竿1的前侧端部内周。另一方面,在将主上竿52插入到主竿1内的收容状态下,是将主上竿2的竿根侧端部的逆锥杆部60插入嵌装到嵌合构件20内。此时,主上竿2的竿根侧端部的逆锥杆部60以外的部分不会插入到嵌合构件20内,与主上竿2与主竿1的嵌装无关。
其他实施方式
(a)图6是表示主竿1与主上竿72的关系模式。在两钓竿体的锥度变化的关系上,即使将主上竿72的竿根侧端部外周的嵌合面72a的竿根侧部分作成锥度没有变化的直杆部80,也可以区分出在延伸状态与收容状态下主上竿72嵌装在主竿1的部分,可以达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b)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嵌合构件20是与主竿1另外形成而将其嵌入固定的,但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使主竿1的竿根侧端部内径小径化,将主竿1的内周面的其中一部分当作嵌合构件20使用。

Claims (3)

1.一种钓竿体的嵌合构造,是以抽出形式连结的筒状的钓竿体的嵌合构造,具备有:
在竿根侧端部内具有圆筒状的嵌合构件的大直径钓竿体,以及以抽出形式连结在上述大直径钓竿体的前侧、且具有从竿根侧端部开始在轴方向一定的范围将其外周面的直径制作成较小而可嵌装于上述嵌合构件内的小直径接合部的小直径钓竿体。
2.一种钓竿体的嵌合构造,是以抽出形式连结的筒状的钓竿体的嵌合构造,具备有:
在竿根侧端部内具有圆筒状的嵌合构件的大直径钓竿体,以及以抽出形式连结在上述大直径钓竿体的前侧、且具有从竿根侧端部开始在轴方向一定的范围对其外周面实施逆锥杆处理以使其直径越朝向竿根侧越小而可嵌装于上述嵌合构件内的逆锥杆部、或外径没有变化的直杆部的小直径钓竿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竿体的嵌合构造,其中上述大直径钓竿体的嵌合构件作为大直径钓竿体的一部分与其一体地形成。
CNB021402094A 2001-06-29 2002-06-28 钓竿体的嵌合构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02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8441/2001 2001-06-29
JP198441/01 2001-06-29
JP2001198441A JP2003009727A (ja) 2001-06-29 2001-06-29 竿体の嵌合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4474A true CN1394474A (zh) 2003-02-05
CN1240274C CN1240274C (zh) 2006-02-08

Family

ID=19035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020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0274C (zh) 2001-06-29 2002-06-28 钓竿体的嵌合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009727A (zh)
KR (1) KR20030003007A (zh)
CN (1) CN1240274C (zh)
TW (1) TW524663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8414C (zh) * 2003-06-17 2008-09-17 株式会社岛野 钓竿
CN1647627B (zh) * 2004-01-27 2010-09-29 株式会社岛野 钓竿
CN102550507A (zh) * 2011-12-29 2012-07-11 宁波羚祐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钓竿及制作方法
CN111374102A (zh) * 2020-05-01 2020-07-07 中山市新晟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一体式止转锁紧系统
CN112438238A (zh) * 2019-09-02 2021-03-05 株式会社岛野 振出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31883A (ja) * 2006-11-28 2008-06-12 Shimano Inc 伸縮式竿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8414C (zh) * 2003-06-17 2008-09-17 株式会社岛野 钓竿
CN1647627B (zh) * 2004-01-27 2010-09-29 株式会社岛野 钓竿
CN102550507A (zh) * 2011-12-29 2012-07-11 宁波羚祐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钓竿及制作方法
CN112438238A (zh) * 2019-09-02 2021-03-05 株式会社岛野 振出竿
CN112438238B (zh) * 2019-09-02 2023-08-15 株式会社岛野 振出竿
CN111374102A (zh) * 2020-05-01 2020-07-07 中山市新晟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一体式止转锁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03007A (ko) 2003-01-09
TW524663B (en) 2003-03-21
CN1240274C (zh) 2006-02-08
JP2003009727A (ja) 2003-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0274C (zh) 钓竿体的嵌合构造
EP2263722A3 (en) Pen-type injector with dose dial sleeve
US20040216360A1 (en) Fishing accessory method of securing a lure to a fishing hook,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a body to a fishing line
IL173877A (en) Cutting tool
CN1190129C (zh) 钓竿
CN1074247C (zh) 钓鱼竿用钓线引导器
ATE442176T1 (de) Führungsdraht zur verwendung mit einem katheter
CN1670387A (zh) 对开螺母
MY128375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metal ferrules used for optical fibers
CN1323584C (zh) 钓竿
CN1843106A (zh) 梢尖竿
EP1541249A3 (en) Cleaning tool for a connecting end face of an optical connecting part and method
CN1927491A (zh) 拉丝塔轮
CN2489142Y (zh) 一种避震器
CN1214710C (zh) 钓线可插通钓竿
EP2068035A3 (de) Pressklemme und Seilendverbindung
CN1471816A (zh) 钓竿和构成该钓竿的竿体的制造方法
US20050034353A1 (en) Roller guide, fishing pole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CN100409743C (zh) 钓竿
CN1406469A (zh) 梢竿
CN210702589U (zh) 一种数控车床拔料装置
CN1248574C (zh) 钓竿
CN1810104A (zh) 空心竿用梢尖导向套和空心竿
CN1518865A (zh) 竿体的连接结构
CN2759182Y (zh) 渔线轮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