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78676A - 分配货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配货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78676A
CN1378676A CN00813961A CN00813961A CN1378676A CN 1378676 A CN1378676 A CN 1378676A CN 00813961 A CN00813961 A CN 00813961A CN 00813961 A CN00813961 A CN 00813961A CN 1378676 A CN1378676 A CN 13786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lock
goods
end device
peo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139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5369C (zh
Inventor
A·海林布伦纳
C·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3786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86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53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53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 G07F17/1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comprising lockable containers, e.g. for accepting clothes to be cleaned
    • G07F17/13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comprising lockable containers, e.g. for accepting clothes to be cleaned the containers being a postal pick-up lock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29/00Supports, holders, or containers for household use,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G1/00-A47G27/00 or A47G33/00 
    • A47G29/14Deposit receptacles for food, e.g. breakfast, milk, or large parcels; Similar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large parcels with appliance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moval of the deposited articles, i.e. food or large parcels
    • A47G29/141Deposit receptacles for food, e.g. breakfast, milk, or large parcels; Similar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large parcels with appliance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sed removal of the deposited articles, i.e. food or large parcels comprising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locking mea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配货物的方法。按照该方法,该货物由递送人寄存并用一个锁锁起来。然后给该锁和收取人的一个个人化终端装置分配一个公共电子密钥。当该密钥被从终端装置传输到锁上时,该密钥与分配给该锁的密钥进行比较,只有当两个密钥相配时货物才能被释放出来。

Description

分配货物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配货物的方法。
至今,例如通过邮政途径、电话或者互联网订购的货物通常都是通过一个投递机构、一个运输公司或类似行业部门被交付到由购买者要求的地址。为了能够收取货物,购买者在交货时刻必须本人到场或者委托一个人接取货物。但是不利的是,由于组织结构上的原因,投递机构一般不可能预告准确的交货时间。因此常常出现投递机构的人在递送地点遇见不到货物可以被递交的人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至今通常的做法是由投递机构在信箱中留下一个留言,留言中建议一个新的时间或者指定一个取货地点(例如邮局)。对于一个约定的新的递送时间又存在同样的问题,因为此时也很难确定一个准确的时间,而通常只能在一个受限定的时间范围内,例如在通常的工作时间。同样在一个预先给定的地点接取货物的可能性一般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变通办法,因为即使在这个取货地点,所指定的部门也有限定的营业时间。此外只有凭个人身份证明才可能取到货物,的确麻烦。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对上述方法提供一种变通方法。
该任务是通过一种分配货物的方法解决的。按照该方法,该货物由递送人寄存并用一个锁锁起来。然后给该锁和收取人的一个个人化终端装置分配一个公共电子密钥。当该密钥被从终端装置传输到锁上后,该密钥则与分配给该锁的密钥进行比较,只有当两个密钥相配时货物才能被释放出来。
其中术语“递送人”此处是指负责递交货物的任何人,例如售货人本人或者一个由他委托的投递机构人员。术语“收取人”一般指收取货物的人,例如购买者或者一个确定为取货的人。个人化终端装置可以最好是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例如一种移动电话或者一种PDA(个人数字助手),具有一个自己的明确的与个人有关的标志或者具有一个相应的其上存储了与个人有关的标志的IC卡。在广义上,装置的电话号码也可被视作与个人有关的标志。但原则上也可以指IC卡本身,例如一种SMART卡,该卡明确地分配给收取人并且可以在各种装置或终端上使用。
本发明的方法提供这样的可能性,即在任何时间存放货物并这样将其锁住,使得只有被授权的人,即购货人本人或由他委托的人能够在任何时间收取货物。通过给锁和收取人的个人化终端装置分配公共的电子密钥,使双方得到最大的安全保障,因为该密钥是与收取人的一个明确的标志相结合的。
该方法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和人力并且由此对投递公司方或货物的发送贸易行方具有降低费用的优点。对于购货人或收取人来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他尤其是在所谓的电子商务过程中,不会受现实商店的营业时间的影响,或者在投递货物的情况下不会受到交货时间或取货地点的开放时间的影响。
电子密钥最好借助于一种数据远程传输方法,例如移动式无线电发送到收取人的终端装置上。该方法的优点是,由于移动式无线电网络具有相当好的覆盖面,因此可以不受地点限制地随时将收取人的密钥发送给收取人。换行收取人则可以直接地从移动通讯终端装置在当地将密钥发送到自锁保管箱上。为此,不仅移动通讯终端装置而且自锁保管箱都具有相应的发送器及接收器,此时这种发送器及接收器最好是短射程范围的发送器及接收器,其中例如包括红外线接口,或者也包括所谓的“蓝牙”模件,即用于在相邻的装置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短射程范围的无线发送器及接收器。当然也可以将密钥也可在显示屏上被输出并由取货的人通过装置上的键盘重新被输入。
此外,当然这里也可以通过远射程范围的移动无线电网络进行发送。但是采用短射程范围的通讯手段将密钥发送到锁上具有优点,即虽然收取人在没有到达取货现场时,他不会错误地发送密钥并使货物的保险机关打开。
为了提高递送人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在实施了一个预定的交易,例如完成了付款之后才将密钥发送到收取人的终端装置上。这种保险也可以这样进行,收取人在付款之前已经收到发送来的密钥,但只有在收到递送人的附加的释放信号之后,锁才能将货物释放。也就是说,为了将锁打开,一方面要正确地发送密钥,另一方面还需要释放信号。
此外,密钥可以由两部分构成,密钥的一部分立即传递给取货人,而另一部分则在安全地收到货款后再传递给取货人。只有用这两个部分组合起来的密钥才能将自锁保管箱打开。
因此采用该方法以简单的方式解决了至今存在的对货物付款的问题。赊帐或凭信用卡及记入借方的金额的方式进行交货对于售货人常常是很不安全的。相反,相对安全的后交货方法,即在向投递机构发出货物时支付货款,则需要很高的费用。
最好在将密钥发送到装置上的同时也发送一条信息,告知从何时开始在何处可以收取已寄存的货物。
将密钥分配给锁存在各种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每次留存的货物都要给自锁保管箱重新分配密钥。这种分配可以在寄存货物之前、之后或者寄存当时进行。此时递送人可以自由选择密钥或者例如借助于一个随机发生器自动地产生一个随机的密钥并将该密钥传送给递送人,必要时在进行了相应的询问后再将该密钥传送给递送人。然后递送人可以在有订购货物时将该密钥再传送给收取人。
在密钥与锁的对应中可对锁进行自由选择的情况下,尤其可以选择一个明确的与个人有关的标志,例如收取人的信用卡号码,或者属于收取人的终端装置的一个明确的标志,例如移动无线电号码,作为密钥并将其与锁相对应。这种方式尤其用于货物本来就是通过移动电话订购的情况或者是用信用卡付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密钥就不必再由递送人专门地发送到装置上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了总是相同的密钥,但此时向收取人的终端装置发送密钥只应该以这样一种编码形式进行,即该密钥不能被收取人读出。然后密钥被存储到终端装置中,用于在收取货物时打开锁的保险机构,而收取人并不知道该密钥。
为此,当该密钥在出现一个无效条件而变得自动无效时,则也是非常有利的。其中,可能的无效条件可以是对货物预先确定的使用时间的到期或者是对锁的使用的一个预先确定的次数。这样,在上述总是采用对于相应的收取人不能识别的相同的密钥的实施例中,该密钥在一次发送到该锁上后就自动无效掉,从而在收取货物之后,收取人就不能再次使用该同一个锁了。
其它的无效条件例如也可以是向锁多次有错误的发送密钥,即徒劳的开启企图,或者是一个由递送人向锁发送的闭锁命令。
通过递送人将密钥分配给锁、对密钥进行询问、输入闭锁命令或类似情况最好都同样借助于一个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法,例如移动无线电,进行实施。
当然,在通过递送人将密钥不仅发送到收取人的终端装置上而且发送到锁上时,可以经过其它数据线路,例如互联网或电子邮件,进行实施。
本发明的方法尤其可以用电子锁实施,这些电子锁控制自锁保管箱的闭锁装置。此时,要递送的货物被寄存在一个相应的公众可使用的自锁保管箱中并被锁住。收取人可以在任何时候用发送给他的密钥打开该锁,取出货物。另一种可能性是,对于尤其本身就有自己的闭锁装置的较大型货物如汽车的情况,通过一个相应的电子锁控制该闭锁装置本身。
因此在本发明中也提供一种用于锁住货物的、用于实施发明的方法的闭锁装置。该闭锁装置相应地具有一个锁,该锁带有一个用于分配电子密钥的分配输入端和一个用于输入开启用电子密钥的开启输入端。此外,闭锁装置有一个用于检查两个密钥的一致性的比较器,和一个保险解除装置,在密钥一致时,该保险解除装置开启闭锁装置。
根据所要求的方法的不同,该闭锁装置还可以附加地具有一个无效装置,该无效装置在出现预先给定的无效条件时使密钥无效。
其它的部件例如是一个用于产生密钥的随机发生器,该密钥可以通过一个相应的输入端被分配给锁并且可以通过一个相应的输出端被发送给递送人或者被递送人询问。此外,这种闭锁装置具有一个接收器或者还有一个发送器,用于通过一个数据传输线路发送电子密钥。当在收取人的终端装置和锁之间采用短射程范围的通讯时,则设有一个用于开启输入端的相应短射程范围的接收器,例如一个红外线接口。
在自锁保管箱装置内使用这种锁时,可以为一组自锁保管箱的锁分配一个公共的组电子密钥,其中,所有这些具有公共组密钥的自锁保管箱分配给一个一定的投递公司或一个一定的发送贸易行。在采用组密钥时,自然在向自锁保管箱装置发送密钥时要确保的是,该发送的密钥只能打开要求的自锁保管箱。这可以例如通过一个附加的分配代码或类似措施实现。尤其是在采用一个收取人不能读出的、在使用权到期后马上又再被清除的密钥时,该组密钥具有这样的优点,在发送公司或投递机构的组织中不必用总是变化的密钥进行工作。
按照本发明,用于实施该方法的一个终端装置必须具有一个用于对一个相应的电子密钥进行接收、存储和将其继续传递到一个电子锁的装置,其中,用于将密钥继续传递到锁的装置最好是一个短射程范围的发送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装置或终端装置的所述部件是这样设计的,即,它们以一种由使用者不能读出的形式接收、存储和向锁发送密钥。
该终端装置同样也可以具有一个无效装置,该无效装置例如带有一个时钟或一个计数器,在出现一个一定的无效条件如一定时间的到期或者向锁发送一定次数之后,必要时在一次使用之后,该无效装置就自动将密钥清除掉。可以由递送人将该无效条件和密钥一起发送到终端装置。但是原则上也可以将无效条件固定地预置在装置中。
所述的装置最好是一种移动通讯终端装置,例如一个移动电话或者一个具有CHIPKARTE的PDA,或者是收取人的Chipkarte本身。此时可以是一个通常的SIM卡,在卡上暂时存储移动通讯终端装置的密钥。也可以是一个Smart卡,它本身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受被使用的通讯终端装置的限制地对相应的所希望的功能进行控制。使用Smart卡此外还有这样的优点,即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密钥的一个更好的编码,从而可以实现安全传输,而不会让一个第三者通过监听传输而获取密钥。
当然,装置的接收器以及通讯终端装置的发送器可以是所谓的不仅能接收而且能发送的收发器,从而在传递用于开启的密钥时,可以在闭锁装置和通讯终端装置之间进行双向通讯。因此为了在解除货物保险之前有附加的安全性,可以进行其它的询问和检查。
因此尤其也可以在闭锁装置的一个相应的装置中存储如下内容,即在何种付款条件下闭锁装置可被打开以及只有在经由通讯终端装置,例如通过一种在线银行实施了支付汇款之后才能接受用于开启的密钥。
此外,当涉及的货物是一种本身就可以经过一个数据线路发送的商品如音乐或软件时,电子锁也可用于在例如一定的、通过互联网公众可以使用的服务器上存放所要求的数据并用一个相应的电子锁将其锁住,此时在那个服务器上接取货物,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一种下载过程,只有在由收取人的一个相应的终端装置将一个密钥发送给该服务器或者发送给那里的锁之后才有可能。该方法在提供数量很大的数据时是尤其有利的,例如在对于音乐或录象电影就是这种情况。从一个数据制造者的几个中央服务器传输如此大量的数据使网络承受相当高的负荷。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这样解决该容量问题,即将货物寄存在分散的一模一样的服务器上。但是各个服务器的经营者,即数据的分配者一般并不必须和数据的制造者等同,而是一种为原供货者服务的投递机构。由于在目前的情况下,货物不是在原来的意义上被收取,而是被复制,因此在服务器处有一个相应的装置,该装置记录下将正确的密钥传递给锁的情况。面对原制造者,这可被服务器经营者用作所提供的劳动的证据。
下面根据两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再做一次说明。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一个购货人通过一个移动电话订购了一个任意的产品。售货人将货物寄存在一个自锁保管箱中,并且通过一个相应的数据传输线路,例如一个无线电线路或者一个数据线给该自锁保管箱分配一个密钥。密钥的这种分配也可以预先进行,此时售货人已经预定了相应的自锁保管箱并且可以随时将货物留放到该自锁保管箱中。该自锁保管箱设置在一个公众可以随时接近的地方。购货人然后在他的移动电话上收到一条消息,即他可以从何时起在哪个自锁保管箱中收取他的货物。同时例如通过下载,通过Java-appled或WAP将电子密钥装载到购货人的移动电话上。然后购货人在他要求的时间到自锁保管箱那里去,通过他的移动电话与自锁保管箱或自锁保管箱的相应装置进行短射程范围的通讯。由此将密钥发送到自锁保管箱上。在所有必要的数据被交换后,以及可能其它的安全等级如对完成的付款的询问都成功地通过之后,自锁保管箱就被打开,由此对收取人释放货物。
第二个实施例涉及的是一种电子出租汽车锁。首先递送人,即汽车出租中心,给一个专门的出租汽车锁分配一个密钥。该钥匙例如是收取人即租车人在预定出租汽车时已经注明的信用卡号码,并且通过该信用卡号码曾付款。为此出租汽车锁具有一个用于移动无线电传输的相应的接收器,使得汽车出租中心通过通常的移动无线电网将该密钥分配给该汽车锁。收取人同样通过移动无线电网得到通知,他可以在何时在何处取到他的汽车。利用移动电话中的一个相应的装置,例如一种红外线接口,收取人通过发送他的信用卡号码打开汽车。当然,取代信用卡号码,与个人有关的密钥可以是移动电话中的SIM卡上的或一个Smart卡上的与个人有关的号码。这个号码不需要在移动电话上进行其它输入就可以通过直接按按键而作为密钥被发送出去。在租车时间到时后,钥匙则在汽车的锁中自动地被无效掉,从而租车人就不能再使用汽车了。

Claims (30)

1.用于分配货物的方法,其中,该货物由递送人寄存并用一个锁锁起来并且给该锁和收取人的一个个人化终端装置分配一个公共电子密钥,当该密钥被终端装置传输到锁上时,该密钥与分配给该锁的密钥进行比较,只有当密钥一致时货物才被释放出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子密钥借助于一个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法被发送到收取人的终端装置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密钥是以一种为收取人不能读出的形式被发送到终端装置上。
4.按照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密钥从收取人的终端装置发送到锁上是通过一个短射程范围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的。
5.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只有在实施了预定的交易之后才将密钥发送到收取人的终端装置上和/或通过锁来释放货物。
6.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收取人的终端装置发送密钥的同时也发送一条有关寄存的时间和/或地点的信息。
7.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密钥在出现一个无效条件时被自动无效掉。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密钥在一个预定时间到期后和/或在一个预定的开启锁的次数之后被自动地无效掉。
9.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次寄存,给锁都分配一个新的密钥。
10.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密钥借助一个随机发生器被产生并被分配给锁。
11.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输入则一个存储器中,密钥可自由选择地被分配给锁。
12.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密钥借助于一个远距离数据传输方法被分配给锁。
13.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密钥发送到终端装置上和/或将密钥分配给锁是通过移动无线电进行的。
14.按照权利要求11-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收取人的一个明确的与个人有关的标志和/或终端装置的一个明确的标志被选作密钥。
15.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货物的释放只有在收到递送人的一个释放命令之后才进行。
16.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锁控制一个自锁保管箱的一个闭锁装置。
17.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锁控制货物本身的一个闭锁装置。
18.用于实施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的闭锁装置,该闭锁装置用于锁住货物,具有一个锁,该锁有一个用于分配一个电子密钥的分配输入端,一个输入一个开启用电子密钥的开启输入端,并具有一个用于检查两把密钥的匹配情况的比较器和一个保险解除装置,在密钥匹配时,该保险解除装置开启闭锁装置。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在出现一个预先给定的无效条件时使密钥自动无效的装置。
20.按照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随机发生器,它产生一个密钥并通过分配输入端把钥匙分配给锁,并设有一个输出端,通过该输出端将产生的密钥发送给递送人。
21.按照权利要求18-20之一所述的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接收器和/或一个发送器,用于通过一个数据传输线路发送电子密钥。
22.按照权利要求18-21之一所述的闭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短射程范围的接收器,用于向开启输入端发送电子密钥。
23.自锁保管箱,具有一个按照权利要求18-22之一所述的闭锁装置。
24.自锁保管箱装置,具有多个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锁保管箱。
25.按照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锁保管箱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一组自锁保管箱的锁分配一个公共的组电子密钥。
26.终端装置,具有一个明确的与个人有关的标志和一个用于接收、存储和按照权利要求1-17中之一的方法将一个电子密钥发送给一个锁的装置。
27.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无效装置,该无效装置在出现一个无效条件时将密钥自动无效掉。
28.按照权利要求27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一个无效装置,该无效装置在一个一定的时间点之后和/或在向锁发送一个一定的次数之后将密钥自动无效掉。
29.按照权利要求26-28之一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以一种为使用者不能读出形式接收、存储密钥和将密钥发送给锁。
30.按照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含一个IC卡。
CNB00813961XA 1999-08-17 2000-05-15 分配货物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53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38894 1999-08-17
DE19938894.6 1999-08-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8676A true CN1378676A (zh) 2002-11-06
CN1175369C CN1175369C (zh) 2004-11-10

Family

ID=7918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396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5369C (zh) 1999-08-17 2000-05-15 分配货物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410267A2 (zh)
CN (1) CN1175369C (zh)
WO (1) WO2001013286A2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9826A (zh) * 2013-12-05 2016-09-28 德国邮政股份公司 带有锁定单元的壳体及解锁壳体的一个或多个门的方法
CN105979826B (zh) * 2013-12-05 2018-06-01 德国邮政股份公司 锁定单元,带有锁定单元的壳体,用于解锁壳体的门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08006A1 (de) * 2007-02-15 2008-08-21 Stöhr GmbH - Metalltechnologie Verfahren zum Entriegeln eines Objektes
EP1977665A1 (de) * 2007-04-05 2008-10-08 Burg-Wächter Kg System zur Entgegennahme von Versandstücken
DE102014108620A1 (de) * 2014-06-17 2015-12-17 Burg-Wächter Kg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Aufnahmeeinrichtung für insbesondere großvolumige Postsendungen wie Pakete
CN111915773A (zh) * 2020-08-11 2020-11-10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传送装置的开锁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673983B2 (en) * 1992-01-09 1996-12-05 Ge Security, Inc. Secure entry system with radio communication
JPH10162065A (ja) * 1996-11-28 1998-06-19 Hitachi Ltd 配送管理システム
GB9815799D0 (en) * 1998-07-21 1998-09-16 Pharmagene Lab Limite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79826A (zh) * 2013-12-05 2016-09-28 德国邮政股份公司 带有锁定单元的壳体及解锁壳体的一个或多个门的方法
US9852567B2 (en) 2013-12-05 2017-12-26 Horst Hild Locking unit, housing with locking unit, and method for unlocking one or more doors of the housing
US9959692B2 (en) 2013-12-05 2018-05-01 Deutsche Post Ag Locking unit, housing having a locking unit, and method for unlocking one or more doors of the housing
CN105979826B (zh) * 2013-12-05 2018-06-01 德国邮政股份公司 锁定单元,带有锁定单元的壳体,用于解锁壳体的门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1013286A2 (de) 2001-02-22
CN1175369C (zh) 2004-11-10
WO2001013286A3 (de) 2002-06-27
EP1410267A2 (de) 2004-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92025B1 (de) Transaktionsverfahren mit einem tragbaren Identifizierungselement
US7900825B2 (en) Electronic money system and transa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EP0780801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für die Verwendung und Verrechnung von elektronischen Zahlungsmitteln in einem offenen und interoperablen System zur automatischen Gebührenerhebung
US9024722B2 (en) Remote identification equipped self-service monetary item handling device
US20030024988A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evidence of payment
US2007023946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renting bicycles
EP0854462A2 (en) An electronic trading method
US6859795B1 (en)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transactions and device for realizing the same
EP0993664A1 (de) Transaktionsverfahren mit einem mobilgerät
EP3559883A1 (de) System zum offline-bezahlen mit e-geld mit mobilem gerät mit kurzer transaktionszeit und abschliessendem settlement
CN1379356A (zh) 物品租赁系统和方法
US20020063157A1 (en) Auto settlement system using locker
CN1175369C (zh) 分配货物的方法
US20020156553A1 (en) Public access vehicle system
US6430689B1 (en) System for securely transporting objects in a tamper-proof container, wherein at least one recipient station is mobile and portable
JP4340059B2 (ja) 宅配ボックスユニット及び宅配便集配システム
JP2005122500A (ja) 盗難紙幣通報システム
JP2002245367A (ja) 物品配送システム、注文受付端末装置、キーロッカー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DE102006017911B4 (de) Elektronisches Bezahl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Ausführen eines Bezahlvorgangs
CN110322247A (zh) 货币资产管理存储系统及安全防护检测系统
JP7297316B2 (ja)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1065492A2 (en) Public access vehicle system
EP3776424A1 (de) System zum speichern, teilen und verbindlichen, schlupffreien offline-übertragen von e-werten mit mobilem gerät mit kurzer transaktionszeit
JPH11203371A (ja) Icカードを用いた決済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JP2002056310A (ja) 電子的引換券を用いた荷物受け渡し方法、その集荷保管装置及び方法と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