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6432A - 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66432A
CN1366432A CN02101885A CN02101885A CN1366432A CN 1366432 A CN1366432 A CN 1366432A CN 02101885 A CN02101885 A CN 02101885A CN 02101885 A CN02101885 A CN 02101885A CN 1366432 A CN1366432 A CN 1366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calling
correction value
accepted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01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村幹生
石川义裕
尾上诚藏
中村武宏
林贵裕
大藤义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366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664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共用无线资源而进行多址连接的移动通信中,与交换方式无关地抑制通信质量恶化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对取为监视对象的无线资源,在资源测定装置32中取得发送接收部件20中的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此外,在修正值计算装置33中根据发送接收部件20中的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在调整装置34中用修正值来调整呼叫接受阈值xc确定修正阈值xc’。然后在比较器35中把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与修正阈值xc’进行比较,把比较结果向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输出。如果是x≥xc’则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限制新的呼叫的接受。

Description

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
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用无线资源进行多址连接的移动通信中所用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
现有技术
在由无线基地台和多个移动台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基地台与移动台之间靠无线通信线路来进行数据的通信(发送接收)。作为这种数据的发送接收中所用的交换方式有线路交换方式和分组交换方式。
线路交换方式是对通过线路呼叫而连接的用户的通信,与所传送的数据的有无无关地占用一定的无线资源的方式。此一方式虽然产生一定程度的呼损率,但是存在着不产生数据传送迟延的优点,适合于声音通信等实时性高的通信服务。
另一方面,分组交换方式是对通过分组呼叫而连接的用户的通信,把所传送的数据取为所谓分组的小单位的数据的构成,根据需要来占用无线资源,按分组单位来传送数据的方式。此一方式,虽然产生一定程度的数据传送迟延,但是根据来自多个呼叫源(移动台)的数据发送接收的必要性,在各时刻分配无线资源。因此,存在着在多个通信中共用无线资源并可高效地使用这样的优点,适用于实时性低,所传送的数据量不规则变化的通信或具有突发性的通信等通信服务。这种分组交换方式用于连接互联网时的数据通信或控制信号的传送等。
在上述移动通信系统中,在使用线路交换方式或分组交换方式中的某种交换方式的场合,通过多个用户共用同一无线资源,可以进行多址连接的数据发送接收。
例如,在码分多址连接(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中,多个用户的通信波多路复用同一无线频带,上行干涉量、下行发送电力、扩展码等无线资源由多个用户共用。
这里,扩展码是在CDMA方式的多址连接中分配给各用户者,用于每个用户的通信波的识别。作为此一扩展码,用在同步下相互正交的扩展码,借此可以消除通信波间的影响,所以在容易实现同步的下行线路(从基地台向移动台的发送)中用正交扩展码群。但是,相互正交的扩展码的数量有上限,这些有限个数的扩展码由多个用户所共用。
此外,在上行线路(从移动台向基地台的发送)中,来自不同用户的通信波相互间作为干涉波起作用。对这种通信波的干涉,使来自移动台的通信波的发送电力增加,以便即使在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用户数变多而上行干涉量增大的场合也确保必要的通信质量是可能的。但是,因为发送电力存在着上限,故如果上行干涉量超过极限值则产生通信质量的下降。也就是说,在CDMA方式的上行线路中,有限的上行干涉量由多个用户所共用。此外,在CDMA方式的下行线路中,来自基地台的有限的发送电力由多个用户所共用。
此外,即使在用频分多址连接(FDMA:Frequ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方式或时分多址连接(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的场合,也与CDMA方式同样,同一无线资源由多个用户所共用。在FDMA方式中,基地台的调制解调装置、发送电力、载波等无线资源被共用。此外,在TDMA方式中,基地台的调制解调装置、发送电力、时隙等无线资源被共用。
对由多个用户所共用的上述有限的无线资源,如果全部接受从用户产生的线路交换呼叫或分组呼叫等的呼叫要求,则所共用的无线资源不足,产生对各用户的通信质量恶化这样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种通信质量的恶化,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根据无线资源的使用状况来控制各时刻的呼叫接受的呼叫接受控制。作为呼叫接受控制方法,有例如设定针对无线资源的使用状况的成为上限值的呼叫接受阈值,在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超过此一呼叫接受阈值期间限制新的呼叫接受的方法。
然而,如果比较线路交换方式与分组交换方式,则如上所述在各个交换方式中无线资源的占用方式不同。因此,各交换方式中的资源使用状况,在线路交换方式中变动比较小,相反在分组交换方式中,资源使用状况因其突发性等而变动较大。因而,在线路交换方式和分组交换方式共存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仅靠设定呼叫接受阈值而进行控制,无法充分实现呼叫接受控制带来的通信质量的保证。
图8~图10分别是表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由多个用户的多址连接时的各用户的连接状况,以及无线资源的使用状况的时间变化的图。这里,在这些各图中,对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令所设定的呼叫接受阈值为xc,实际上产生通信质量的恶化的质量恶化阈值为x0分别图示。
图8是表示线路交换用户UC1~UC5的连接状况(资源的占用状况),和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随时间t的变化的曲线图。也就是说,此一曲线图示出仅存在线路交换方式的线路交换呼叫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状况。在这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正在连接的各用户分别继续占用资源,所以像图8中所示的时刻t1和t2时的例子那样各时刻的同时通信用户数的变动小,从而资源使用状况的变动也小。
另一方面,图9是表示分组用户UP1~UP5的连接状况,和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随时间t的变化的曲线图。也就是说,此一曲线图示出仅存在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交换呼叫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状况。在这种移动通信系统中,因其突发性等,像图9中所示的时刻t1和t2时的例子那样,每个时刻的同时通信用户数和资源使用状况变动很大。
关于像这样资源使用状况的变动特性不同的线路交换呼叫和分组交换呼叫共存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状况,示于图10。图10是表示分组用户UP1~UP5和线路交换用户UC1~UC5的连接状况,和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随时间t的变化的曲线图。
在这种移动通信系统中,例如像图10的时刻t1的通信状况中所示,从潜在的连接用户数来看即使在存在着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超过呼叫接受阈值xc的可能性的场合,如果在该时刻实际上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分组用户的通信用户数少,则与把分组呼叫和线路呼叫合起来的同时通信用户数相对应的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成为呼叫接受阈值xc以下。因而,在这种通信状况的时刻t1,不进行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正常地接受呼叫要求。
这里,如果从此一状态潜在的分组用户的数据的发送接收一齐进行,则如时刻t2的通信状况中所示,同时通信用户数突发地增大。此时,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超过呼叫接受阈值xc,或者进而还超过质量恶化阈值x0,对各用户产生通信质量的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共用无线资源而进行多址连接的移动通信中,与交换方式无关地抑制通信质量恶化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是在存在着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呼叫,共用无线资源而进行多址连接的移动通信中,控制包括分组呼叫在内的呼叫接受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测定取为监视对象的规定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使用状况,在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超过所设定的呼叫接受阈值时限制新的呼叫接受,并且根据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基于该修正值来调整呼叫接受阈值对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是在存在着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呼叫,共用无线资源而进行多址连接的移动通信中,运用控制包括分组呼叫在内的呼叫接受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测定取为监视对象的规定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使用状况,在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超过所设定的呼叫接受阈值时限制新的呼叫接受,并且备有:根据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的修正值计算机构,和基于该修正值来调整呼叫接受阈值对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的调整机构。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基地台装置,是在存在着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呼叫,共用无线资源而进行多址连接的移动通信中,运用控制包括分组呼叫在内的呼叫接受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的基地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测定取为监视对象的规定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使用状况的资源测定机构,在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超过所设定的呼叫接受阈值时限制新的呼叫接受的呼叫接受限制机构,根据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的修正值计算机构,以及基于该修正值来调整呼叫接受阈值对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的调整机构。
在上述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中,在存在着分组呼叫的移动通信,例如分组呼叫和线路交换呼叫共存的移动通信中,对资源使用状况运用呼叫接受阈值,进行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并且按根据分组用户数所计算的修正值来调整该限制方法。
此时,根据分组交换方式与其他交换方式对无线资源的占用方法的不同,来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方法成为可能。借此,在无线资源被共用的移动通信中,可以与分别运用于多址连接的多个用户的呼叫的交换方式无关地充分抑制通信质量的恶化。
此外,呼叫接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呼叫包括波段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保证型分组呼叫,根据波段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保证型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
同样,移动通信系统和基地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呼叫包括波段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保证型分组呼叫,修正值计算机构根据波段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保证型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
在作为分组呼叫存在着波段保证型分组呼叫的移动通信,例如波段保证型分组呼叫和波段非保证型分组呼叫共存的移动通信的场合,像这样不是根据所有的分组用户数,而是根据波段保证型分组用户数来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方法,借此可以高效率地实现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以及它所带来的通信质量的保证。
在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方法的调整方法中,呼叫接受控制方法最好是基于所计算的修正值来减小呼叫接受阈值,借此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或者,最好是基于所计算的修正值来加大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借此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
同样,移动通信系统和基地台装置,最好是调整机构基于修正值计算机构所计算的修正值来减小呼叫接受阈值,借此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或者,最好是调整机构基于修正值计算机构所计算的修正值来加大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借此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像以上详细说明的这样,得到以下效果。也就是说,在存在着分组呼叫的移动通信中,如果用对资源使用状况运用呼叫接受阈值来进行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并且用根据分组用户数所计算的修正值来调整该限制方法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则与分别运用于多址连接的多个用户的呼叫中的交换方式无关地,充分地抑制通信质量的恶化成为可能。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基地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用图2中所示的基地台装置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之一例的程序框图。
图4是就运用图3中所示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状况表示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基地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用图5中所示的基地台装置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之一例的程序框图。
图7是就运用图6中所示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状况表示的曲线图。
图8是就仅存在着线路交换呼叫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状况表示的曲线图。
图9是就仅存在着分组呼叫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状况表示的曲线图。
图10是就线路交换呼叫和分组呼叫共存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状况表示的曲线图。
实施发明的形态
下面连同附图就根据本发明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的最佳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再者,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要素赋予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附图的尺寸比例不一定与说明者一致。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的示意图。图1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由多个无线基地台10,和靠无线通信线路对基地台10连接,进行数据的通信(发送接收)的多个移动台60来构成。在这种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从移动台60向基地台10进行发送的通信线路是上行线路,从基地台10向移动台60进行发送的通信线路是下行线路。
此一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共用无线资源而进行多址连接的移动通信系统构成。也就是说,同一无线资源由与多个移动台60相对应的各用户的通信所共用。关于所共用的无线资源,具体地下文述及。
此外,在本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用来在基地台60与移动台10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的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方式和线路交换方式共存着。也就是说,用来靠分组交换方式连接的分组呼叫,和用来靠线路交换方式连接的线路交换呼叫全都存在。此外,作为连接方式,用例如CDMA方式、FDMA方式、TDMA方式等规定的通信方式。
图2是表示在图1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无线基地台所用的,根据本发明的基地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构成的方框图。本基地台装置10备有发送接收部(发送接收机)20和呼叫接受控制部件30而构成。此外,呼叫接受控制部件30上连接着呼叫处理控制装置40和存储器50。
发送接收部件20连接着呼叫接受控制部件30,和向外部的传送路(未画出),基于来自呼叫接受控制部件30的指示等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在图2中,作为发送接收部件20的构成之一例示出包括第1~第n的n个发送接收机21,和连接于这些发送接收机21并控制它们的发送接收机控制装置22的构成的发送接收部件20。
呼叫接受控制部件30包括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资源测定装置(资源测定机构)32、修正值计算装置(修正值计算机构)33、调整装置(调整机构)34、以及比较器35而构成。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连接于发送接收部件20和比较器35,根据来自呼叫处理控制装置40的要求,控制发送接收部件20的呼叫接受动作、数据的发送接收动作,并且对存储器50进行必要的数据读出、更新、写入等。
资源测定装置32连接于发送接收部件20和比较器35,测定发送接收部件20中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使用状况,把其测定值向比较器35输出。修正值计算装置33连接于发送接收部件20和调整装置34,根据发送接收部件20中按分组交换方式所连接的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向调整装置34输出。此外,调整装置34,连接于修正值计算装置33和比较器35,基于从修正值计算装置33所输入的修正值来调整所设定的呼叫接受阈值,把调整后的呼叫接受阈值向比较器35输出。
比较器35连接于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资源测定装置32、以及调整装置34,把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和调整后的呼叫接受阈值进行比较,把其比较结果向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输出。然后,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进行基于所输入的比较结果,判断新的呼叫接受的允许或拒绝(限制)的呼叫接受的限制处理。这里,这些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和比较器35构成基于呼叫接受阈值来限制新的呼叫接受的呼叫接受限制机构。
图3是表示用图2中所示的基地台装置10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之一例的程序框图。如果从呼叫处理控制装置40有新的呼叫(分组呼叫或线路交换呼叫)的连接要求,则开始包括呼叫接受限制处理在内的呼叫接受处理。这里,在呼叫接受限制处理中,规定的无线资源作为监视对象被指定,此外,对该取为监视对象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使用状况,设定呼叫接受阈值xc(步骤S100)。此一呼叫接受阈值xc等必要的数据储存在例如连接于呼叫接受控制部件30的存储器50中。
开始对所产生的新的呼叫要求,运用呼叫接受阈值xc而进行的呼叫接受限制处理。首先,就取为监视对象的无线资源,靠资源测定装置32来测定发送接收部件20中的资源使用状况(步骤S101)。所取得的测定值x向比较器35输出。同时,在修正值计算装置33中,根据发送接收部件20所处理的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S102)。所计算的修正值向调整装置34输出。
接着,就基于呼叫接受阈值的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进行其限制方法的调整。在图3中所示的例子中,在调整装置34中,呼叫接受阈值xc被调整(S103)。具体地说,例如,基于在修正值计算装置33中所计算的修正值,进行减小呼叫接受阈值xc的修正,确定修正后的呼叫接受阈值(修正阈值)xc’。所得到的修正阈值xc’向比较器35输出。
接着,在比较器35中,进行从资源测定装置32所输入的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和从调整装置34所输入的修正阈值xc’的比较(S104)。所得到的比较结果向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输出。具体地说,例如,把测定值x与修正阈值xc’的大小进行比较(S105)。然后,如果测定值x超过修正阈值xc’(x≥xc’),则作为比较结果输出“1”。另一方面,如果测定值x小于修正阈值xc’(x<xc’),则作为比较结果输出“0”。
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基于从比较器35所输入的比较结果,来进行包括呼叫接受限制处理在内的呼叫接受处理。也就是说,如果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为x<xc’(比较结果输出为“0”),则允许呼叫接受地控制发送接收部件20(S106)。另一方面,如果测定值x为x≥xc’(比较结果输出为“1”),则拒绝(限制)呼叫接受(S107)。
关于图1~图3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基地台装置、以及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的效果,示出具体的通信状况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根据本发明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中,在存在着分组呼叫的移动通信,例如分组呼叫和线路交换呼叫共存的移动通信中,对取为监视对象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使用状况运用呼叫接受阈值,来进行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并且按根据分组用户数所计算的修正值来调整其限制方法。
此时,根据分组交换方式与其他交换方式对无线资源的占用方法的不同,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方法是可能的。借此,在无线资源被共用的移动通信中,可以与分别运用于多址连接的多个用户的呼叫的交换方式无关地,充分抑制通信质量的恶化。
对分组呼叫和线路交换呼叫共存,共用同一无线资源的移动通信系统,运用图3中所示呼叫接受控制方法时的通信状况之一例示于图4。
图4是以横轴为时间轴表示分组用户UP1~UP3和线路交换用户UC1~UC4的连接状况,和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随时间t的变化的曲线图。这里,在表示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上,关于图3的程序框图分别示出上述呼叫接受阈值xc、修正阈值xc’、以及测定值x、实际上产生通信质量恶化的质量恶化阈值x0
在分组呼叫的连接和线路交换呼叫的连接中,因各个交换方式中的无线资源的占用方法的不同,故资源使用状况的变动特性不同。也就是说,在线路交换呼叫的移动通信的连接中,由于正在连接的各用户继续占用无线资源,所以每个时刻同时通信用户数和资源使用状况的变动很小(参照图8)。
另一方面,在分组呼叫的移动通信的连接中,因其不规则性和突发性等,故每个时刻同时通信用户数和资源使用状况变动很大(参照图9)。因而,在存在着分组呼叫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如果包括潜在的分组用户在内的分组用户一齐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则将要共用的无线资源不足,有时对各用户的通信质量恶化。
例如,在CDMA方式中,在作为无线资源的上行干涉量增大,下行发送电力不足的场合,无法得到想要的信号对噪声电力比(S/N比),产生传送错误频繁发生这样的问题。此外,在FDMA方式、TDMA方式中,在作为无线资源的调制解调装置不足的场合,产生通信数据发生丢失这样的问题。
因这种资源使用状况的变动特性,在分组呼叫和线路交换呼叫共存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资源使用状况的变动特性,随着总用户数中所含分组用户数的比率而变化。因此,在这种移动通信系统中,仅靠设定呼叫接受阈值并限制新的呼叫接受无法充分地实现呼叫接受控制带来的通信质量的保证。具体地说,例如,正在通信的线路交换呼叫的通信质量因分组呼叫中的一齐发送而受到压迫,产生根据情况线路交换呼叫被强行切断等可能性。
与此相反,如图4的曲线图中所示,如果用根据分组用户数所计算的修正值来修正呼叫接受阈值xc,运用减小阈值而成的修正阈值xc’,则成为根据总用户数中所含分组用户数的比率来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方法。因而,与分组呼叫的存在无关地充分地实现通信质量的保证成为可能。
作为由来自各用户的多址连接所共用,并且取为资源使用状况的监视对象所用的无线资源,可以运用各种东西。作为这种无线资源,例如在CDMA方式的场合,可以举出上行干涉量、下行发送电力、扩展码等。此外,在FDMA方式中,可以举出基地台的调制解调装置、发送电力、载波等。此外,在TDMA方式中,可以举出基地台的调制解调装置、发送电力、时隙等。这些无线资源与无论哪种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方式和线路交换方式)无关都是所共用的资源。
具体地说,例如,在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以扩展码数为监视对象的无线资源的构成是可能的。作为此一场合的修正值,可以计算并使用在各时刻时正在等待发送的分组用户所使用的扩展码数。
或者,在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以上行干涉量为监视对象的无线资源的构成是可能的。作为此一场合的修正值,可以预测正在等待发送的分组用户一起发送时的上行干涉量,用所得到的推测值。关于上行干涉量的推测,用关于CDMA方式的公知的理论容易地进行推测是可能的。具体地说,用根据各用户所需的接受电力来求出其和等方法就可以了。
或者,在CDMA方式、FDMA方式或T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以下行发送电力为监视对象的无线资源的构成成为可能。作为此一场合的修正值,可以计算正在等待发送的分组用户一齐发送时所需的发送电力之和,用所得到的值。另外,在以调制解调装置数、或载波数、时隙数等为监视对象的无线资源的场合,计算修正值而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方法同样也是可能的。
图5是表示在图1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作为无线基地台所用的根据本发明的基地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构成的方框图。本基地台装置10备有发送接收部(发送接收机)20、呼叫接受控制部件30而构成。此外,在呼叫接受控制部件30上连接着呼叫处理控制装置40和存储器50。这里,关于发送接收部件20、呼叫处理控制装置40和存储器50的构成等与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基地台装置是同样的。
呼叫接受控制部件30包括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资源测定装置32、修正值计算装置33、调整装置34、以及比较器35而构成。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连接于发送接收部件20和比较器35,根据来自呼叫处理控制装置40的要求,控制发送接收部件20的呼叫接受动作、数据的发送接收动作,并且对存储器50进行必要的数据读出、更新、写入等。
资源测定装置32连接于发送接收部件20和调整装置34,测定发送接收部件20中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使用状况,把其测定值向调整装置34输出。修正值计算装置33连接于发送接收部件20和调整装置34,根据发送接收部件20中按分组交换方式所连接的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向调整装置34输出。此外,调整装置34,连接于资源测定装置32、修正值计算装置33和比较器35,基于从修正值计算装置33所输入的修正值来调整从资源测定装置32所输入的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把调整后的测定值向比较器35输出。
比较器35连接于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和调整装置34,把所设定的呼叫接受阈值与调整后的测定值进行比较,把其比较结果向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输出。然后,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进行基于所输入的比较结果,判断新的呼叫接受的允许或拒绝(限制)的呼叫接受的限制处理。这里,这些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和比较器35构成基于呼叫接受阈值来限制新的呼叫接受的呼叫接受限制机构。
图6是表示用图5中所示的基地台装置10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之一例的程序框图。如果从呼叫处理控制装置40有新的呼叫(分组呼叫或线路交换呼叫)的连接要求,则开始包括呼叫接受限制处理在内的呼叫接受处理。这里,在呼叫接受限制处理中,规定的无线资源作为监视对象被指定,此外,对该取为监视对象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使用状况,设定呼叫接受阈值xc(步骤S200)。
开始对所产生的新的呼叫要求,运用呼叫接受阈值xc而进行的呼叫接受限制处理。首先,就取为监视对象的无线资源,靠资源测定装置32来测定接收部件20中的资源使用状况(步骤S201)。所取得的测定值x向调整装置34输出。同时,在修正值计算装置33中,根据发送接收部件20所处理的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S202)。所计算的修正值向调整装置34输出。
接着,就基于呼叫接受阈值的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进行其限制方法的调整。在图6中所示的例子中,在调整装置34中,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被调整(S203)。具体地说,例如,基于在修正值计算装置33中所计算的修正值,进行加大测定值x的修正,确定修正后的测定值(修正测定值)x’。所得到的修正测定值x’向比较器35输出。
接着,在比较器35中,进行从调整装置34所输入的修正测定值x’与所设定的呼叫接受阈值xc的比较(S204)。所得到的比较结果向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输出。具体地说,例如,把修正测定值x’与呼叫接受阈值xc的大小进行比较(S205)。然后,如果修正测定值x’超过呼叫接受阈值xc(x’≥xc),则作为比较结果输出“1”。另一方面,如果修正测定值x’小于呼叫接受阈值xc(x’<xc),则作为比较结果输出“0”。
呼叫接受控制装置31基于从比较器35所输入的比较结果,来进行包括呼叫接受限制处理在内的呼叫接受处理。也就是说,如果资源使用状况的修正测定值x’为x’<xc(比较结果输出为“0”),则允许呼叫接受地控制发送接收部件20(S206)。另一方面,如果修正测定值x’为x’≥xc(比较结果输出为“1”),则拒绝(限制)呼叫接受(S207)。
靠本实施例的基地台装置和呼叫接受控制方法,也与用图2、图3中所示的基地台装置和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的场合同样,根据分组交换方式与其他交换方式对无线资源的占用方法的不同,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方法是可能的。借此,可以与分别运用于多址连接的多个用户的呼叫的交换方式无关地,充分抑制通信质量的恶化。
对分组呼叫和线路交换呼叫共存,共用同一无线资源的移动通信系统,运用图6中所示呼叫接受控制方法时的通信状况之一例示于图7。
图7是以横轴为时间轴表示分组用户UP1~UP3和线路交换用户UC1~UC4的连接状况,和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随时间t的变化的曲线图。这里,在表示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x的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上,关于图6的程序框图分别示出上述呼叫接受阈值xc、测定值x、和修正测定值x’、实际上产生通信质量恶化的质量恶化阈值x0
如此一图7的曲线图中所示,如果用根据分组用户数所计算的修正值来修正测定值x,用加大测定值而成的修正测定值x’,则成为根据总用户数中所含分组用户数的比率来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方法。因而,与分组呼叫的存在无关地充分地实现通信质量的保证成为可能。
再者,关于取为监视对象的无线资源,或修正值的计算方法,与图2、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场合是同样的。
根据本发明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种种变形是可能的。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在存在着分组呼叫的移动通信中,根据分组用户数来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方法。与此相反,在波段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保证型分组呼叫和波段非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非保证型分组呼叫共存的场合等中,取为不仅用总分组用户数,而且用由波段保证型分组呼叫所连接的波段保证型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方法的构成是可能的。
也就是说,在波段非保证型分组呼叫中,根据需要保留分组发送成为可能。因而,在波段非保证型分组呼叫的场合,在受资源使用状况压迫期间,保留波段非保证型分组呼叫的分组发送,借此可以避免资源不足的发生和它所引起的通信质量的恶化。
另一方面,在波段保证型分组呼叫中,因为有必要保证波段,也就是发送速度,故无法保留分组发送。因而,波段保证型分组呼叫将成为引起资源不足和通信质量恶化的原因。
与此相反,如果根据波段保证型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基于该修正值来调整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则可以高效地实现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和由此带来的通信质量的保证。
除此之外,关于移动通信系统和基地台装置的构成,或者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的步骤等,种种的变形是可能的。例如,图2和图5中所示的基地台装置10的修正值计算装置33进行的修正值的计算,可以实时地计算修正值,或者,固定地输出修正值。特别是,通过实时地计算修正值,可以有效地进行呼叫接受控制。
此外,关于资源测定装置32进行的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也是,在出现呼叫要求时进行的构成,或定期地进行的构成等是可能的。此外,适应这种基地台装置10(移动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变更,关于图3和图6的程序框图中所示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也最好是适当变更其步骤。

Claims (12)

1.一种呼叫接受控制方法,是在存在着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呼叫,共用无线资源而进行多址连接的移动通信中,控制包括前述分组呼叫在内的呼叫接受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测定取为监视对象的规定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使用状况,在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超过所设定的呼叫接受阈值时限制新的呼叫接受,并且
根据前述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基于该修正值来调整前述呼叫接受阈值对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前述分组交换方式的前述分组呼叫包括波段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保证型分组呼叫,
根据前述波段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保证型分组用户数来计算前述修正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基于所计算的前述修正值来减小前述呼叫接受阈值,借此来调整前述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基于所计算的前述修正值来加大前述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借此来调整前述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
5.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是在存在着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呼叫,共用无线资源而进行多址连接的移动通信中,运用控制包括前述分组呼叫在内的呼叫接受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测定取为监视对象的规定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使用状况,在前述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超过所设定的呼叫接受阈值时限制新的呼叫接受,并且备有:
根据前述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用户数计算修正值的修正值计算机构,和
基于该修正值来调整前述呼叫接受阈值对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的调整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前述分组交换方式的前述分组呼叫包括波段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保证型分组呼叫,
前述修正值计算机构根据前述波段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保证型分组用户数来计算前述修正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调整机构基于前述修正值计算机构所计算的前述修正值来减小前述呼叫接受阈值,借此来调整前述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移动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调整机构基于前述修正值计算机构所计算的前述修正值来加大前述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借此来调整前述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
9.一种基地台装置,是在存在着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呼叫,共用无线资源而进行多址连接的移动通信中,运用控制包括前述分组呼叫在内的呼叫接受的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的基地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备有:
测定取为监视对象的规定的无线资源的资源使用状况的资源测定机构,
在前述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超过所设定的呼叫接受阈值时限制新的呼叫接受的呼叫接受限制机构,
根据前述分组交换方式的分组用户数来计算修正值的修正值计算机构,以及
基于该修正值来调整呼叫接受阈值对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的调整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地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前述分组交换方式的前述分组呼叫包括波段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保证型分组呼叫,
前述修正值计算机构根据前述波段保证型分组交换方式的波段保证型分组用户数来计算前述修正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基地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调整机构基于前述修正值计算机构所计算的前述修正值来减小前述呼叫接受阈值,借此来调整前述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基地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述调整机构基于前述修正值计算机构所计算的前述修正值来加大前述资源使用状况的测定值,借此来调整前述新的呼叫接受的限制。
CN02101885A 2001-01-16 2002-01-16 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 Pending CN13664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8124/2001 2001-01-16
JP2001008124A JP3681336B2 (ja) 2001-01-16 2001-01-16 呼受付制御方法、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66432A true CN1366432A (zh) 2002-08-28

Family

ID=18875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101885A Pending CN1366432A (zh) 2001-01-16 2002-01-16 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92784B2 (zh)
EP (1) EP1223778B1 (zh)
JP (1) JP3681336B2 (zh)
CN (1) CN1366432A (zh)
DE (1) DE60202382T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1899C (zh) * 2005-12-08 2009-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通信系统中呼叫建立方法
CN101023694B (zh) * 2004-09-17 2011-03-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控制站
US8270370B2 (en) 2008-04-07 2012-09-18 Hitachi, Ltd.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restricting acces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05906A (ja) * 2004-05-19 2006-01-05 Nec Corp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下り送信電力積み上げ閾値変動方法
JP2006179965A (ja) * 2004-10-25 2006-07-06 Nec Corp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装置
JP4545662B2 (ja) * 2005-09-06 2010-09-15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無線lan基地局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基地局
EP1793639B1 (en) 2005-11-30 2012-01-11 NTT DoCoMo, Inc. Call admission control device an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
JP4699887B2 (ja) 2005-12-08 2011-06-1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呼受付制御装置、呼受付制御方法
JP4821332B2 (ja) * 2006-01-20 2011-11-24 株式会社ナカヨ通信機 無線lan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EP2124468B1 (en) * 2007-01-19 2019-03-13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JP2009303052A (ja) * 2008-06-16 2009-12-24 Fujitsu Ltd 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50540B1 (en) * 1999-10-28 2005-02-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cket scheduling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652759B2 (ja) * 1995-11-27 2005-05-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流量監視制御方式
US5790534A (en) * 1996-09-20 1998-08-04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Load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DMA cellular system having circuit and packet switched terminals
DE19821456A1 (de) * 1998-05-13 1999-11-25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Leitung des Verkehrs über ungenutzte und/oder gering ausgelastete Verbindungswege innerhalb eines Kommunikationsnetzes
US6909690B1 (en) * 2000-01-14 2005-06-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Call admission control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6975609B1 (en) * 2000-05-30 2005-1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call admission
US6944449B1 (en) * 2000-05-30 2005-09-1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of a subscriber station to a wireless syste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3694B (zh) * 2004-09-17 2011-03-23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基站以及无线控制站
CN100461899C (zh) * 2005-12-08 2009-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集群通信系统中呼叫建立方法
US8270370B2 (en) 2008-04-07 2012-09-18 Hitachi, Ltd.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restricting acc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492784B2 (en) 2009-02-17
JP2002217956A (ja) 2002-08-02
DE60202382T2 (de) 2005-05-19
DE60202382D1 (de) 2005-02-03
EP1223778A3 (en) 2002-08-14
EP1223778B1 (en) 2004-12-29
JP3681336B2 (ja) 2005-08-10
EP1223778A2 (en) 2002-07-17
US20020110090A1 (en) 200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4561C (zh) 功率估计方法和装置
CN1224223C (zh) 通讯控制系统、通讯控制方法、基站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
CN1163092C (zh) 呼叫接受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和基站装置
CN1175701C (zh) 基站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262127C (zh) 资源分配方法、基站、移动台、无线分组通信系统
CN1130944C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CN1276596C (zh)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US853787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forward link signal to interference and noise ratio estimates
CN1278576C (zh) 通信终端及基站选择方法
US20080153536A1 (en)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304224A (zh)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与系统及其所采用基地台与移动台
CN1819479A (zh) 上行链路无线电资源分配方法、无线基站以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383696A (zh) 通信终端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400805A (zh)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设备,及控制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法
CN1819696A (zh) 一种用于hsupa的业务接纳控制算法及其装置
CN1275038A (zh) 使用功率控制提高移动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方法
CN139714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容纳于该系统中的基站装置和通信终端
CN101043638A (zh) 用于hsupa的基站调度器、资源分配模块及调度控制方法
CN1366432A (zh) 呼叫接受控制方法,移动通信系统,以及基地台装置
CN1231089C (zh) 基站装置、通信终端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943180A (zh) 用最低资源参数执行调度算法的方法和计算最低资源参数的方法
CN1507764A (zh)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CN1144495C (zh) 基站装置及线路品质恶化防止方法
CN1278698A (zh) Cdma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共享容量的方法
CN1933352A (zh) 一种小区负载调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