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6855A - 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 - Google Patents
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56855A CN1356855A CN 01133411 CN01133411A CN1356855A CN 1356855 A CN1356855 A CN 1356855A CN 01133411 CN01133411 CN 01133411 CN 01133411 A CN01133411 A CN 01133411A CN 1356855 A CN1356855 A CN 13568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 carbon fiber
- far infrared
- short carbon
- carbon fib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Heating Bodi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它是一处将短碳纤维混入树脂中经混炼、拉伸、压延而成的远红外碳纤维树脂膜、片、无纺布,再经粘涂电极、密封压合而成的电热元件,它节能效果明显、温度均匀,使用温度范围大;增加辅助电极,防止了电极过热,使用寿命延长;同时安装环境不受限制,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可以方便地装在顶棚、地面、墙壁,甚至水下,距受热物质量近处,从而获得最好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一种远红外短碳纤维发热元件,特别是远红外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此前,关于室内取暖、花房、蔬菜大棚的取暖以及用于保健取暖、石油输送等等领域,可以利用碳纤维发热片的课题,提出了多种方案,基本上都是将导电纤维与天然纸浆混抄制成发热导电纸,例如,JP45-32766专利中,就是天然纸浆与碳纤维混抄而成为导电线;而JP49-21242则是天然纸浆与锈钢纤维混抄而成的导电纸。中国专利CN1124907A“导电发热用的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造方法”,它是利用丙烯腈碳纤维与纤维素纸浆混合抄纸而制成的。
使用上述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碳纤维或不锈钢纤维在纸浆中极难分散均匀,由于分散不均匀,使制成的发热片上电阻不均匀,温度不一致,所以发热片的面积不能太大,使用时只能将大张裁断、拼接;为使碳纤维分散,以及使碳纤维与纸浆中的植物纤维形成坚固网络,还必须采用添加粘接剂、分散剂的方法,但分散剂、粘接剂的成分会改变发热片的导电性能,影响功率,它的剂量受到限制,仍然不能彻底解决碳纤维在纸浆中不能充分分散的问题。因此发热纸的温度难以控制,当温度设定在100-120℃时,局部温度会过高而引起火灾,也可能局部不热;由于碳纤维纸是易燃的导电纸,更加增了火灾的危险。同时,由于碳纤维遇到温度突然升高,会使其产生氧化,从而降低寿命;另外,现有的碳纤维发热纸使用的电极为银糊铜片,实际作电极的部分发热温度不均匀,而且由于电极的电阻较发热纸上的两电极间的电阻大,电极自身发热容易引起燃烧,而且难以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阻和温度均匀稳定的、质轻而强度优良的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和它的制造方法。按本发明方法制造出来的碳纤维发热片电阻均匀,温度一致而稳定,而且机械强度好,节能、安全,使用寿命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要点是:
1、它是一种含有短碳纤维6-30%(重量)树脂94-70%和占碳纤维和树脂总量20-40%的添加剂,经混炼、拉伸、压延而成的红外短碳纤维树脂膜片发热元件;
2、所含的短碳纤维包括石油基碳纤维、丙烯腈碳纤维、PAN类碳纤维和粘胶碳纤维,以抗张强度200-800kg/cm2的高弹性碳纤维为好;
3、所含的树脂包括聚乙烯醇(PVA)、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PE)、聚丙烯(PP)、丙烯腈乙二烯(ABS)、聚氟乙烯(PVF)、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聚矾(PSU)、聚苯醚(PPO)树脂、聚碳酸酯(PC)、聚酰胺树脂(尼龙66、尼龙610、尼龙1010)以及ABS/PVC、ABS/PC混合脂,聚苯乙烯树脂(PS)、高耐冲性聚苯乙烯树脂(PEE)、酚醛树脂(PF)、聚乙烯树脂(PE),选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4、所含碳纤维的长度包括碳纤维粉320-400目,和3mm、4mm、5mm、以及6mm、8mm或10mm以下的短碳纤维丝,选用至少有一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长度的短碳纤维;
5、所用添加剂包括远红外发射剂、波段调整剂、波段稳定剂,其中发射剂占添加剂总量的50%,其余两者之和为50%;
6、在发热元件上至少备有两个相对配置的糊状电极,该电极包括导电胶泥主电极和敷在主电极上的金属箔片辅助电极;所用的导电胶泥为含银粉或铜粉、铝粉的金属胶泥,所用的金属箔片辅助电极可以是铝箔、铜箔、银箔或锡、银合金箔,锌、铜合金箔;
7、短碳纤维树脂膜片分为厚度在150μ以下的膜片和厚度在150μ以上的“无纺布”及厚度在50μ以上的“膜”;
8、制造树脂发热元件的工艺方法是:将至少两种以上不同长度的碳纤维经碱法蒸煮、钝化处理成为远红外碳纤维,将远红外碳纤维按碳纤维6-30%、树脂94-70%(重量比)的比例加入到树脂中混合,在常规塑料加工条件下进行混炼、挤压成条、切割造粒,再压延、拉伸或吹塑成要求厚度的“膜”、“片”或“无纺布”,将布成的“膜”、“片”、“无纺布”裁成规定的尺寸,涂上主电极—含银胶泥,再贴上辅助电极—金属箔片,再将以上半成品附于两块绝缘树脂板中间进行热压,即成为成品。
也可将半成品夹在两块橡胶板之间进行热压成为柔性发热元件成品。
本发明与现有电热类产品相比有以下特点:
1、由于本发明采用远红外化的短碳纤维为发热材料,并加入了远红外辐射材料,其发热原理是当外介电子进入后,引发激励条件下,电子的布朗运动,相互撞击和磨擦,形成多种发热效果,使温度提高;同时由于远红外辐射材料的作用,随温度提高而增加远红外线的辐射能量,引起受热物体的分子或原子产生共振,从而使物体发热,由此可见,远红外辐射材料可以明显提高发热程度。因此同等条件下,它的节能效果明显:同电阻丝发热材料相比,节能大于40-50%,热能换率达99%以上。
2、由于使用树脂做介质,碳纤维在树脂中的分散性较在纸浆中好的多,不需添加粘结剂、分散剂等,中长度的碳纤维与树脂就可以构成坚固的网络结构,而且电阻均匀,温度均衡,恒定,因此在耗电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高的温度。而且由于温度均衡使额定温度的范围得以扩大,可以设计有中温、高温的不同规格,因此适用各种需用场合。
3、由于所用介质为具有柔性的树脂,可以制成不同程度的发热膜片,或者各种异型电热元件及复杂的面状发热元件,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且刚性极好。
4、安装应用不受环境限制,可设置在地下,墙面,亦可埋敷或裸露,还可浸于水中。室内的天棚、地面、墙面均可安装,可以设置在受热物体的最近处,从而获得最好的节能效果。
5、由于在主电极上敷设辅助电极,使电极不易烧坏,使用寿命大大延长,可保证30年。
本发明的细节通过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实施例1:取经远红外化的丙烯腈碳纤维1mm和2mm共25g、树脂(尼龙66和尼龙1010)940g一起投入小型搅拌机中搅拌,按常规塑料加工方法进行热压、挤条、造粒,使碳纤维在树脂中充分分散,再加入长度为4mm、6mm的碳纤维25g、碳素粉10g,以及发射剂100g、波段调整剂50g、波段稳定剂50g,再次搅拌、热压、挤条、造粒,然后经拉伸机进行拉膜成需要的厚度的膜片。膜片切成1030mm×610mm和1200mm×300mm或1030mm×300mm、1200mm×610mm,将各片对边两侧涂上含银胶泥,再贴上作辅助电极的金属箔片。金属箔片的面积是按发热元件的功率计算出来后,再加上70%的安全系数。这样就制成了树脂发热元件。测定发热元件的电阻,求其面积的比电阻率,然后将发热元件附于两块绝缘树脂板中间进行热压,即成为成品电热板。
实施例2:远红外化的1mm和2mm短碳纤维90g、树脂800g,一起投入小型搅拌机中搅拌,按常规塑料加工方法进行热压、挤条、造粒,使碳纤维充分分散,再加入长度为4mm、8mm的短碳纤维100g、碳素粉10g,以及占添;加碳纤维和树脂总量30%的添加剂,包括发射剂123g、波段调整剂123g、波段稳定剂27g,再次进行混合、热压、挤条、造粒,然后经拉伸机进行拉膜、切片,涂金属胶泥,贴金属箔片,再测定、绝缘等密封成成品。
实施例3:碳纤维经红外化以后,总计290g(包括各种长度)、碳素粉10g、树脂700g、添加剂400g(发射剂200g、波段稳定剂150g、波段调整剂50g),工艺过程同前例,将制成的发热元件夹在橡胶板中热压,进行绝缘密封。
本发明所使用的发射剂、波段调整剂、波段稳定剂成分及碳纤维红外化处理工艺与CN00123359.9“红外线发热纸及其生产方法”中公开的内容相同。
Claims (9)
1、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其特征是:它是一种含有短碳纤维6-30%(重量)树脂94-70%和占碳纤维和树脂总量20-50%的添加剂,经混炼、拉伸、压延而成的红外短碳纤维树脂膜片发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其特征是:所含的短碳纤维包括石油基碳纤维、丙烯腈碳纤维、PAN类碳纤维和粘胶碳纤维,以抗张强度200-800kg/cm2的高弹性碳纤维为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其特征是:所含的树脂包括聚乙烯醇(PVA)、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PE)、聚丙烯(PP)、丙烯腈乙二烯(ABS)、聚氟乙烯(PVF)、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聚矾(PSU)、聚苯醚(PPO)树脂、聚碳酸酯(PC)、聚酰胺树脂(尼龙66、尼龙610、尼龙1010)以及ABS/PVC、ABS/PC混合脂,聚苯乙烯树脂(PS)、高耐冲性聚苯乙烯树脂(PEE)、酚醛树脂(PF)、聚乙烯树脂(PE),选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其特征是:所含碳纤维的长度包括碳纤维粉320-400目,和3mm、4mm、5mm、以及6mm、8mm或10mm以下的短碳纤维丝,选用至少有一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长度的短碳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其特征是:所用添加剂包括远红外发射剂、波段调整剂、波段稳定剂,其中发射剂占添加剂总量的50%,其余两者之和为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其特征是:在发热元件上至少备有两个相对配置的糊状电极,该电极包括导电胶泥主电极和敷在主电极上的金属箔片辅助电极;所用的导电胶泥为含银粉或铜粉、铝粉的金属胶泥,所用的金属箔片辅助电极可以是铝箔、铜箔、银箔或En、Cu锡、银合金箔,锌、铜合金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其特征是:短碳纤维树脂膜片分为厚度在150μ以下的膜片和厚度在150μ以上的“无纺布”及厚度在50μ以上的“膜”。
8、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其特征是:制造树脂发热元件的工艺方法是:将至少两种以上不同长度的碳纤维经碱法蒸煮、钝化处理成为远红外碳纤维,将远红外碳纤维按碳纤维6-30%、树脂94-70%(重量比)的比例加入到树脂中混合,在常规塑料加工条件下进行混炼、挤压成条、切割造粒,再压延、拉伸或吹塑成要求厚度的“膜”、“片”或“无纺布”,将布成的“膜”、“片”、“无纺布”裁成规定的尺寸,涂上主电极—含银胶泥,再贴上辅助电极—金属箔片,再将以上半成品附于两块绝缘树脂板中间进行热压,即成为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工艺,其特征是:也可将半成品夹在两块橡胶板之间进行热压成为柔性发热元件成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133411 CN1225943C (zh) | 2001-11-06 | 2001-11-06 | 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其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1133411 CN1225943C (zh) | 2001-11-06 | 2001-11-06 | 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其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56855A true CN1356855A (zh) | 2002-07-03 |
CN1225943C CN1225943C (zh) | 2005-11-02 |
Family
ID=4671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113341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5943C (zh) | 2001-11-06 | 2001-11-06 | 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其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25943C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9604A (zh) * | 2014-09-29 | 2015-01-14 | 高要市萨提亚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石塑碳纤维环保地暖系统 |
CN104823764A (zh) * | 2015-04-21 | 2015-08-12 | 侨健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农用发热片 |
CN105778382A (zh) * | 2016-04-11 | 2016-07-20 | 苏州甫众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石墨纤维复合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
-
2001
- 2001-11-06 CN CN 01133411 patent/CN122594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9604A (zh) * | 2014-09-29 | 2015-01-14 | 高要市萨提亚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石塑碳纤维环保地暖系统 |
CN104823764A (zh) * | 2015-04-21 | 2015-08-12 | 侨健新能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式农用发热片 |
CN105778382A (zh) * | 2016-04-11 | 2016-07-20 | 苏州甫众塑胶有限公司 | 一种石墨纤维复合发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25943C (zh) | 2005-1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97379B (zh) | 缠绕烧结用聚四氟乙烯彩色生料带的制作方法 | |
CN1225943C (zh) | 远红外短碳纤维树脂发热元件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1144253A (zh) | 一种耐高温绝缘连续片材及其制作方法 | |
CN1222604A (zh) | 特种合成纤维纸及其生产方法 | |
CN1355352A (zh) | 碳纤维混抄纸片发热体 | |
CN101150891B (zh) | 纳米碳素晶体材料及其制备电热板的方法 | |
CN106887276A (zh) | 一种双层绝缘护套易分离型光伏电缆 | |
CN1062408C (zh) | 导电发热用的碳纤维复合纸及其制备方法 | |
CA1106890A (en) | Electrical devices comprising conductive polymer compositions | |
CN105384954A (zh) | 一种利用芳纶树脂制备芳纶绝缘薄膜的方法 | |
CN201039475Y (zh) | 高温碳纤维电热纸 | |
CN107123472B (zh) | 用于移动基站的耐高温电缆 | |
CN207373659U (zh) | 一种工程塑料单螺杆挤出机 | |
CN102276935A (zh) | 一种加热器用平行软线及其制备方法 | |
US2993816A (en) | Conducting textryls | |
CN106653150B (zh) | 一种石墨烯电线 | |
CN115394477A (zh) | 一种耐低压抗紫外线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175387A (zh) | 自限温远红外碳纤维复合面状电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7021142U (zh) | 一种阻隔尼龙加工成品快速烘干设备 | |
EP2063024A1 (en) | Nano carbon crystal materia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thermal board by using the same | |
CN203136197U (zh) | 一种多层复合碳晶发热体 | |
CN206100505U (zh) | 低温自控温电热带 | |
CN106893199A (zh) | 一种含有海藻酸钙纤维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
CN205556869U (zh) | 纤维加工装置及制备石墨烯纤维、氧化石墨烯纤维的系统 | |
JPS6151311A (ja) | 複合導電性樹脂ペレツト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