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7597A - 便携式电话机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电话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7597A
CN1347597A CN00805859A CN00805859A CN1347597A CN 1347597 A CN1347597 A CN 1347597A CN 00805859 A CN00805859 A CN 00805859A CN 00805859 A CN00805859 A CN 00805859A CN 1347597 A CN1347597 A CN 1347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ase station
time slot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5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7415C (zh
Inventor
北亦和彦
江上刚
平井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47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7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74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74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Abstract

提供可缩短移交时的无音状态、或者可消除无音状态的便携式电话机。移交时,对于转换目标的基站进行连接通道确立请求(S303),并判断被分配的新的通信通道是否是利用了能够一边继续进行和转换前的基站的通话、一边并行地进行对该基站的连接处理的时限时隙的通道(S306),只有分配了可使两者并行进行的通信通道时,才能继续进行移交工作。

Description

便携式电话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TDMA/TDD(时分多址双向通信)方式,在移动站和基站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绳电话系统中,作为移动站的便携式电话机,特别是,涉及移交工作的改善。
背景技术
在由多个无线电地带构成区域的无绳电话系统中,为了使便携式电话机在多个无线电地带之间,一边移动一边继续通信,必须从至此进行通信的基站向另外的基站一边继续进行通信,一边进行通信通道的转换处理(这种处理称为“移交”)。
有关移交,标准规格也被设定,其详细说明在各种文献中都有记载(例如,“第二代无绳电话系统标准规格(RCR STD-28):财团法人电波系统开发中心发行”,等)。这里,将简单说明有关以往的移交中在便携式电话机一侧的处理内容。
图1是用于说明在以往的便携式电话机中,在进行移交时的处理内容的时限图。该图中的“接收”,表示在该信号接通的时限内,接收来自基站等的信号,“发送”则表示在该信号接通的时限内,向基站等发送信号。
便携式电话机,从开始通信时起,监视通信中使用的通道的电平和接收质量,具体说,即监视接收电场强度(以下标记为“RSSI”)值和发生误码状况(帧误码率)等。并且,在检测出上述电平及接收质量劣化时,例如当检测出“RSSI”低于规定的阈值时,则开始移交工作。
移交工作一开始,在便携式电话一侧就开始规定的控制通道(以下标记为“C通道”或“CCH”)的接收,搜索检测出的RSSI值高于规定值的其他基站(CCH搜索处理区间)。这种搜索处理如下进行,具体讲就是在便携式电话机一侧将应接收的通道转换为C通道,在一定期间(通常约为100~数百毫秒左右)内,一边监视RSSI值,一边继续接收C通道。
在这里所说的以往便携式电话系统中,各基站每隔100毫秒(20帧),在C通道中间歇地发送控制信号,另外相邻的基站之间,利用在20帧以内的相互间的不同的时隙,发送控制信号。因此,在以往便携式电话机中进行基站的搜索时,在100毫秒期间可以接收最多80个基站的控制信号。
当搜索到RSSI值在规定值以上的其他基站时,将该其它基站的识别符(以下称“CS-ID”)和RSSI值相对应地存储在便携式电话机内部的存储器上,通过这样处理,将可进行移交的其它基站的CS-ID,依次存储在存储器上。
接着,在便携式电话机,从被搜索到的基站中,首先对判断为最合适的基站,具体说就是存储在存储器上的RSSI值最大的基站,发送确立连接通道的请求。接受了这个请求的基站,如果存在有可能分配的通信通道(以下标为“T通道”或“TCH”),则对该便携式电话机进行该T通道的分配(连接通道确立处理区间)。
再接着,在被分配的T通道中,进行转换目标的基站和便携式电话机之间的同步处理和规定的消息交换等,然后,可利用便携式电话机通话(通话再开处理区间)。以往的便携式电话机,在通话再开处理区间的处理,通常需要约为400毫秒。
如上所述,在上述以往的便携式电话机中,存在着开始CCH搜索处理之后到通话再开时为止的期间(根据设定和条件不同而异,但通常为1秒左右),出现无音状态的问题。
今后,不仅像以前那样在同一区域(一起呼出区域)内实现移交,而且预定会实现可向别的区域的基站的移交(以下称“站间移交”)。若实现这种站间移交,则必须用总括区域内的基站的公众网的交换机的电平进行转换处理等,所以上述的通信再开处理区间将更长(预想最长为4秒左右),从而无音状态也更长。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样的问题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缩短移交时的无音状态,甚至可消除无音状态的便携式电话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具有移交功能,可进行时分多路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移交开始时,搜索转换目标的基站的搜索装置;根据所述搜索装置所搜索的基站的通信通道的分配请求,接受新的通信通道分配的请求装置;用新的通信通道的时隙和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时隙,判断该便携式电话机能否同时通信的判断装置;当被判断为可能同时通信时,向所述新的通信通道进行接续处理的接续装置;在所述接续装置的接续处理期间,使所述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通信继续进行的通信控制装置。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本发明便携式电话机中,只有在由转换目标的基站分配了的通信通道的时隙的时限是在经由转换前的基站的通话继续进行的状态下与新基站之间可以进行消息交换等移交处理的时限时,才能过渡到通话再开处理。从而在通话再开处理期间,经由转换前的基站的通话还能继续进行,因此,可以防止在本区间内成为无声状态,于是,可缩短移交时的无声状态。
进而,上述搜索装置是利用与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时隙不重叠的时隙,从发送控制信号的基站开始,搜索转换目标的基站。前面所讲的通信控制装置,也是在上述的搜索装置对转换目标的基站进行搜索的期间,将所述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时隙与所述新的通信通道的时隙的每一个相对应,进行所述频率合成器的转换控制。由此,即便使所述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通信继续进行,在CCH搜索处理区间,也能消除无声状态,因此,如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其结果,也可以消除移交时的无声状态。只是,为了这样做,在本专利申请时必须具备两个合成器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用来说明现有的便携式电话机的移交处理的时限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3是(a)、(b)都是示出TDMA/TDD方式的帧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进行移交工作时的控制部18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5是用来说明移交工作的时限图。
图6是示出CCH搜索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连接通道确立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8是用来说明连接确立处理的时限图。
图9是示出通话再开处理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便携式电话机的结构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结构的功能方块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包括:天线10、接收发送转换部11、无线电部12、调制解调器部13、TDMA/TDD部14、声音处理部15、话筒16、扬声器17、控制部18。
接收发送转换部11实际是一种开关,按照来自时限发生部180的时限指示,转换通过天线10的由TDD的接收和发送。
无线电部12,包括发送部121、合成部122、接收部123、RSSI检测部124。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电部12的合成器122,包括122A和122B这二个合成器。
发送部121,由对发送频率进行变换的混频器、放大器等构成,将由调制解调器部13输入的声音及控制信号的调制信号转换成发送波后,发送。
合成器122,存储使载波号与本振频率(本地振荡频率)相对应的表,在由合成器控制部183发出包含载波号的指定的频率转换指示时,生成该载波号的本振频率信号,供给发送部121和接收部12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下所用的合成器122中,从输入频率转换指示开始到生成稳定的本振频率信号止,锁定时间约需要300微秒,但由于转换122A和122B这二个合成器,不管锁定时间是多少,在相邻的时限时隙之间,也可以进行频率(载波)的转换。详细内容后述。
接收部123把从天线10通过发送接收转换部11输入的C通道和T通道的接收波变换成中频信号,放大中频信号后,输出到调制解调器部13。
RSSI检测部124,在放大接收部123的中频信号的同时,把接收信号的强度作为RSSI进行检测,并输出到控制部18。本实施方式的RSSI检测部124,在T通道上进行通信时,检测该T通道的RSSI,用于监视通信质量,在进行移交工作时,检测出C通道的RSSI,用于搜索转换目标的基站。
以上说明的无线电部12的各部按照后述的控制部18的时限控制和频率转换指示等进行TDMA/TDD方式的发送和接收。
这里,对进行TDMA/TDD方式的发送和接收时的帧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TDMA/TDD方式的帧结构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TDMA/TDD方式是把5毫秒作为一帧,再把一帧分割成8个时隙,将第1~第4时隙作为下行(基站→便携式电话机)通信专用时隙(以下,称为“下行专用时隙”。),将第5~第8时隙作为上行(便携式电话机→基站)通信专用时隙(以下,称为“上行专用时隙”)来分配(参照图3(a))。第1~第4时隙中的任意一个下行专用时隙,与其2.5毫秒后所对应的上行专用时隙(第5~第8时隙中的任意一个)相对应,构成一个通道。因此,当作为下行时隙采用第2时隙时,至该基站的上行时隙就是第6时隙(参照图3(b))。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中,因配置有两个合成器电路(122A和122B),所以,如上所述,在相邻的时隙(例如第2时隙和第3时隙)之间也可以进行采用不同载波号的通道的发送和接收(参照图3(b))。也就是说,如果在通过合成器122A接收第2时隙的期间(或者在这之前)内,能使合成器122B的生成频率稳定的话,则只要在第2和第3时隙之间转换合成器,就能用第3时隙接收别的通道。在其它相邻的时隙间也是如此。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系统中,各基站在C通道每隔100毫秒(20帧)间歇地发送控制信号,而且,相邻的基站之间,利用20帧以内的相互不同的时隙发送控制信号。从而,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中,当进行基站搜索时,在100毫秒间,可以接收最多80个的基站的控制信号。
调制解调器部13,是在无线电部12和TDAM/TDD部14之间,通过π/4相移QPSK(正交相位变换)等,进行调制及解调。TDMA/TDD部14,进行TDMA/TDD方式的时分多址双向通信的控制。声音处理部15,通过话筒16、扬声器17进行输入、输出声音的编码处理、解码处理及放大等。
控制部18包括ROM、RAM,通过执行记录在ROM上的各种程序来控制便携式电话机全体。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在移交工作中,进行CCH搜索处理、连接通道确立处理、通话再开处理,而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8,在进行CCH搜索处理中,对由作为转换目标而被搜索到的基站所分配的新的T通道能否满足规定的条件进行判定,其控制使得只有在满足该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进入通话再开处理(向新的T通道的连接处理)。这里讲的规定的条件是:能否一边继续进行目前通话的T通道的通信,一边进行通话再开处理。因为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中包括二个合成器电路,所以在新的T通道的时隙的时限与用于转换前通话的T通道的时隙的时限不重叠时,能满足前面规定的条件。
控制部18,为使得只有在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才一边继续进行目前通话的T通道的通信,一边进行通话再开处理而进行控制,所以可以消除进行该处理的区间的无声状态。控制部18,包括时限发生部180、存储器181、比较判定部182、合成器控制部183、CPU184、时限判定部185。
时限发生部180生成TDMA/TDD的时隙时限,并向比较判定部182、合成器控制部183、CPU184、无线电部12、接收发送转换部11输出。
存储器181将由RSSI检测部124随时检测出的接收信号的RSSI存储下来。被存储的RSSI在采用T通道的通话中,用于比较判定部182的通信质量的监视;在CCH搜索处理中,用于比较判定部182的能否成为转换目标基站的判定。另外,在CCH搜索处理中,在搜索到能够成为转换目标的基站时、具体讲,在搜索到控制信号的RSSI在规定阈值以上的基站时,把该基站的CS-ID及RSSI值相对应地存储起来。
比较判定部182,在T通道的通话中,通过比较存储器181中存储的RSSI值与规定的阈值,进行通信质量的监视。当RSSI值低于规定的阈值时,则将该信息输出给CPU184,接受此信息后,便开始移交工作。另外,比较判定部182,在CCH搜索处理中,通过比较存储在存储器181中的基站的RSSI的值与规定的阈值,来判定该基站能否成为转换目标的候补。当RSSI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时,该基站的CS-ID以及RSSI的值,则被原样地存储到存储器181中。
合成器控制部183,与时限发生部180输出的时隙时限同步,对合成器122A,122B输出指定了载波号的频率转换指示。该频率转换指示的内容的控制,由CPU184进行。
时限判定部185,在CCH搜索处理中对于作为转换目标的基站而搜索到的基站提出连接通道确立请求,由此,判定被新分配的T通道的时隙时限是否是合适的时限,并将判定结果通知给CPU184。被新分配的T通道的时隙时限,可在连接通道确立处理中获得,所以在该时限与用于转换前的通话的T通道的时隙时限不重叠时,判定为是合适的时限。
不管是在同一区域内的移交还是站之间的移交,都可根据在连接通路确立处理中所获得的绝对时隙号及相对时隙号,算出用新的T通道通话时的时隙时限,所以此判断可通过比较被算出的时限和转换前的时隙时限来实现。这里,“绝对时隙号”是表示在图3的帧结构图中作为下行专用时隙使用哪一个时隙的从1至4的数值、“相对时隙号”是把从连接通道分配的消息起、2.5秒后的时隙作为第1号时隙时的相对时隙号。(2)控制部18的处理内容
下面,对进行移交工作时的控制部18的处理内容进行说明。
图4是示出进行移交工作时,控制部18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下面还参照图5的时限图等,详细地说明控制部18的处理内容。
如前所述,比较判定部182,从通话开始起,就监视作为与基站通信用的T通道的通信质量,即RSSI值。于是,当RSSI值低于规定的阈值时,即检测出通信质量低劣时(S101:是),则将该信息输出到CPU184上,移交工作开始。在移交工作中,首先进行CCH搜索处理(S102)。
图6是示出CCH搜索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如该图所示,在CCH搜索处理中,根据合成器控制部183的控制,把接收部123应该接收的通道转换成C通道(S201)。接着将发送接收转换部11作为接收侧,在规定的期间内(100*N毫秒之间)持续进行C通道的接收(参照图5),由此,进行基站的搜索(S202)。也就是说,这时可接收控制信号的基站数最多为80。
在这里,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包括多个合成器(122A、122B),从而,即使在相邻的时隙,也能转换通道并进行通信,所以可以一边继续进行经由转换前基站的通话,一边进行CCH搜索处理。具体讲,就是将合成器122A设定在用于经由转换前的基站的通话的T通道的载波上,将合成器122B设定在C通道。进而,通过只在与原基站的通话中所使用的时隙的时限内使用合成器122A进行通话、而在其他时限中使用合成器122B接收控制信号,这样可以一边继续进行经由原基站的通话,一边进行CCH搜索处理。所以,虽然这时可以接收控制信号的基站的数量减到60,但还可以消除CCH搜索处理区间中的无声状态。
当由比较判定部182判断为RSSI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基站存在时(S203:是),把该基站的CS-ID及RSSI的值存储到存储器181中(S204)。接着,通过在规定的期间内(100~数百毫秒)进行CCH搜索处理,在判定为所有的基站的搜索已经结束时(S205:是),对存储在存储器181中的转换目标候补的基站,按RSSI的值,从大到小依次排列在存储器181内(S206),并结束CCH搜索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的CCH搜索处理区间内不继续进行经由原基站的通话时,在CCH搜索处理区间,不特别进行发送处理(参照图5)。从而在CCH搜索处理区间,接收部123的接收通道必须转换到C通道,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此时,发送侧也转换到C通道(在进行连接通道确立请求时,发送侧也必须转换为C通道),但在这时,发送部121的发送通道不转换也无妨。
另一方面,在CCH搜索处理区间,当使经由原基站的通话继续进行时,最好将CCH搜索处理区间中的接收通道定为经由转换前基站的通话用的T通道。这样一来,通过用与CCH搜索处理开始前的通话相同的时限继续进行向转换前的基站的发送,可使经由原基站的通话继续进行。而且在已经实现了站间移交的情况下,也可在该发送时限之外打开接收门,进行控制信号的接收。
如上所述,当CCH搜索处理一结束,就回到图4的流程图上,判断是否可以进行基站的搜索(S103)。这里所谓不能搜索基站,具体地说,是在接收到控制信号的基站中,不存在RSSI值在规定的阈值以上的基站。作为这种情况(S103:是)的处理方法可以考虑很多种,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恢复到到此之前进行通信的原基站,用与到此之前相同的T通道继续进行通话(S104)。
在基站可搜索的情况下(S103:否),进行对搜索到的基站的连接通道确立处理。这里搜索到的基站可有一个,也可有多个,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搜索到的基站中,考虑最为合适的那个基站,具体讲,就是从RSSI值最大的基站开始、依次提出连接通道的确立请求,在可接受T通道的分配的情况下,或者在即使不能接受T通道分配的情况下也达到满足规定的条件时,结束连接通道确立处理。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通道确立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下面,一边参照图8的时限图,一边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通道确立处理。如图7所示,在连接通道确立处理中,首先将变数k设定为1(S301),此变数的含义后述。
连接通道确立处理开始时,因接收部123的接收通道已经被转换成C通道(参照图8),所以首先接收第k个基站的控制信号,并保持该控制信号的时限(S302),这个变数k,在图6的流程图的步骤S206上,与按RSSI的值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基站的顺序号相对应。在最初通过本步骤时,k值为1(参照S301),所以第1个基站成为连接通路确立请求的对象。另外在上述步骤S206中的排列是,从第1个开始顺序排列RSSI值从大到小的基站。
而且,基站的CCH接收和时限的保持,如下面所讲的那样进行。即,在CCH搜索处理中,在连续依次接收控制信号的同时,由各个控制信号检测出基站的CS-ID。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系统中,控制信号和通信信号分别含有被称为独特码(以下标记为UW)的比特排列,控制信号的UW为32比特,通信信号的UW为16比特,因此在转换到控制信号的接收模式时,必须变更设定,以便可检测32比特的UW。
连接通道确立处理开始时,比较判定部182,从存储器181取得第k个基站的CS-ID,与从接收信号检测出的CS-ID依次进行比较。在判断为从接收信号取得了第k个基站的CS-ID时,保持该CCH的接收时限。而后,基于所保持的时限,对该基站进行连接通道确立请求。
另外,来自成为连接通道确立请求的对象的基站的控制信号的发送以每100毫秒(20帧)进行,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保持上述控制信号的时限后,使经由进行到此之前通信的原基站的通话继续进行(参照图8,图中示出例子是在连接通道确立处理区间,最先接收控制信号的基站为连接通道处理对象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接收到来自下个连接通道确立处理的对象基站的控制信号之前的19帧中,进行经由原基站的通话。具体讲,就是在接收到成为连接通道确立处理对象的基站的控制信号后,把接收部123的接收通道,转换成为用于与原基站进行通信的T通道(参照图8下段),由此在下行通信时隙中,使与原来的基站的通话继续进行。另外,这时,将上述的UW的检测模式从32比特转换为16比特。
接着,通过上行通信时隙,对成为对象的基站进行连接通道确立请求(S303)。进行连接通道确立请求的时限比步骤S302中保持的时限晚2.5+5*R(毫秒)。这里,R是为了进行该处理而生成的乱数,是从1到18的任意整数。连接通道确立请求进行之后启动计时器t(S304)。
而且,连接通道确立请求,是将发送部121的发送通道转换成控制通道后,通过对基站发送规定的控制信号来进行的。本实施方式中,在CCH搜索处理开始时,将接收通道及发送通道的双方都转换为控制通道,所以这里不需要进行通道转换,但在CCH搜索处理区间内,在经由原基站的通话继续进行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合适的时限内进行通道的转换。
另外,连接通道确立请求进行后,对于上行通信时隙而言,为使与原基站的通信继续进行,要将发送通道转换成原来的T通道(参照图8下段)。之后,在不能从该基站接受T通道分配的情况下和在被分配的新的T通道的时隙时限不适合本实施方式的上述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等,直到生成再次进行连接通道确立请求为止,可以经由原基站,使采用T通道的通话原样地继续进行。
另一方面,在接收部123,应该再次接收被间歇地发送的基站控制信号,根据在步骤S302中保持的时限每100毫秒进行把接收部123的接收通道转换成C通道和转换成UW32比特的模式处理。即使从便携式电话机侧进行连接通道确立请求,对于从基站立刻被发送的控制信号也不只限于接受连接通道的分配,所以,只在规定的期间里接收被间歇地发送的控制信号,在规定的期间接收以后,当不能接受T通道的分配时,则判定为不能接受来自该基站的T通道的分配。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接受了T通道的分配的情况下(S305:是),进行被分配的T通道是否合适的判定(S306)。这里,在被分配的T通道是否合适的判定中,以下述为基准,即当用该通道进行通话再开处理时,能否一边继续进行经由转换前的基站的通话,一边并行地进行通话再开处理。更具体讲,其关键在于是否存在能够并行利用经由转换前的基站的通话所用的时隙和重新被分配的T通道的时隙的关系。因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话机包括两个合成器电路122A及122B,所以如果被分配的新的T通道的时隙时限和用于经由原基站通话的时隙的时隙时限不同,则可以判定为被分配的T通道是合适的。
例如,假设只包括一个合成器电路时,在这个步骤的判定中,新的T通道的时隙时限和经由原基站通话所用的T通道的时隙时限之间,夹有一个时隙的情况下(例如,在原来T通道中所使用的时隙为图3中的第1时隙时,新的T通道中的时隙为第3时隙的情况),则可判定为新的T通道是合适的。这是因为只包括一个合成器电路时,要考虑在使由该合成器电路所生成的频率达到稳定的锁定时间。
另外,有关判断哪一个是新被分配的T通道的时隙时限,如作为时限判定部185的处理内容所说明的那样,例如,可考虑如下的方法。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同一区域内的移交,还是站之间的移交,都可以根据采用绝对时隙号及相对时隙号计算出的新的T通道的时隙时限来进行判断。
当判定为新的被分配的T通道为合适时(S306:是),则连接通道确立处理结束,并返回到图4所示的流程中。
这里,在发出连接通道确立请求后,当在最初的控制信号的接收中没接受到T通道的分配时(S305:否),判定计时器t的值是否到达预先设定了的控制信号的最大接收期间T(S307)。作为T值预先设定为1.2秒左右。这是由例如RCR STD-28规定的。
在没有达到最大接收期间T时(S307:否),返回到步骤S305,再次进行控制信号的接收。而且,关于在再次进行控制信号的接收前的19帧之间,利用上述说明的方法,可使通话继续进行。
当即使在控制信号的最大接收期间T进行接收也不能接受T通道的分配时(S307:是),判断为不能接受来自该基站的T通道分配,并将变数k的值加1(S308)。进而判定变数k的值是否超过作为转换目标候补的被搜索到的基站的总数n,或是否超过应该进行连接通道确立请求的基站的最大数m(S309),如果超过(S309:是),则在没进行连接通道确立的状态下结束连接通道确立处理,并返回到图4的流程上。当步骤S309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返回到步骤S302,一边继续进行经由原基站的通话,一边对别的基站再一次进行连接通道确立请求。而且,在步骤S306,当判断为被分配的新的T通道为不合适时(S306:否),在本实施方式中,进入到步骤S308,使变数k的值相加。只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入到步骤S303再一次向同一基站进行连接通道确立请求,或者也可以进入到步骤S307,直至达到控制信号的最大接收期间T为止,再一次等待来自同一基站的通道分配。
当连接通道确立处理结束后,则返回到图4的流程图,判定是否接受了转换目标的T通道的分配(S106)。而且,当被分配的通道都不合适时,与没接受到分配的情况一样对待。即,在没接受到适当的T通道分配的情况下,恢复到原基站并继续进行通话(S104)。在T通道的分配被接受的情况下(S106:是),进入到通话再开处理(S107)。
图9是示出通话再开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而且,图5及图8的时限图所示的通话再开处理区间的信号形状,表示的是新被分配的T通道(以下,标为“新TCH”)的时隙比到此之前所用的T通道(以下,标为“旧TCH”)的时隙晚一个时限、且两者相邻情况下的例子。
在通话再开处理中,例如,将合成器122A固定于旧TCH,将合成器122B固定于新TCH。并且使旧TCH的时隙与新TCH的时隙的时限一致,进行两个合成器之间的转换,由此,可以并行地进行分别采用了这两个T通道的通信。也就是说,一边继续进行采用旧TCH的通话,一边还可以用新TCH进行与转换目标的基站的连接处理(同步处理、规定的消息交换等),进而可以缩短移交时的无声状态(即使在CCH搜索处理区间,在经由原基站的通话继续进行的情况下,也能消除无声状态)。
回到图9的流程图,在通话再开处理中,一边进行合成器122的转换处理,一边进行与转换目标的基站的连接处理。具体讲,首先进行新TCH的U波测定(S401)。这里,所谓的U波是指该时隙的干扰波。因此,当U波的测定值比规定值大时,则必须进行规定的处理,但是,这里假设不会产生因U波而导致的问题。
另外,从步骤S403到S408表示与转换目标的基站的连接处理(同步处理及消息交换处理),但关于这期间的处理,如已经讲过的那样,除了一边进行合成器的转换,一边并行进行旧TCH上的通话以外,是基于标准规格的公知的处理,所以这里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在发生站间移交的情况下,S403以下的处理,即,在与新的T通道之间的同步处理之前,进行站间移交时所需要的处理(基站侧的线路转换处理等)(图8中通话再开处理的最初虚线部分),有关其具体的处理内容,这里也省略,不作详细说明。只是在该部分,由于继续进行经由原基站的通话,故在发生站间移交时,也不产生无声区间。
当上述处理一结束,则通话移向移交目标的基站(S409),与原基站的通话被切断(S410),通话再开处理结束。如上所述移交工作结束,在与新的基站之间,通话再开(参照图4)。
如上所说明的那样,通过进行本实施方式那样的移交工作,即使在实施站间移交的情况下,无声状态也才只为CCH搜索处理区间的100~数百毫秒。而且,如上所述,如果在CCH搜索处理区间内也使经由原基站的通话继续进行的话,则无声状态的消除也是可以实现的。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连接通道确立处理区间,也尽量努力避免了无声状态,但在该区间即使允许产生无声状态,也只产生最长1秒左右的无声状态,所以可以认为得到了缩短移交时的无声状态的效果。《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当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具体例子,例如还可以考虑以下的变形例子。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CCH搜索处理中,当搜索不到转换目标的基站时,或者即使能搜索到转换目标的基站但在连接通道确立处理中没能接受适当的T通道的分配时,则恢复到原基站,其后立刻再次进行步骤S101的判定(参照图4,S104及S101)。可是,如果一旦检测出通信质量劣化、并且一度进行了移交工作的状态,则即使在步骤S104中恢复到原基站,然后立刻进行步骤S101的判定,其再一次出现同样的判定结果的可能性极大,而且,即便是再次实施移交工作,也与先前的情况一样,不能搜索到转换目标的基站,或者不能接受新的T通道的分配,以这样的结果结束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存在着处理效率变低的可能性。
因此,例如可以考虑下以下的工夫。即,进行一次移交,通过步骤S104恢复到原基站时,启动计时器。之后,直到该计时器的计数结束为止,在步骤S101,即使检测出了通信质量的下降,也不开始移交处理,使与原基站的通话继续进行。可以考虑把计时器的计数值定为固定值,例如设定为数秒到数十秒左右,也可以作为是可变的。具体讲,在之前移交处理成功之际,基于用CCH搜索处理所搜索到的基站的数目,当搜索到的基站数目少的情况下可以减小计时器的计数值。
(2)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说明了在CCH搜索处理区间也能使经由转换前的基站的通话继续进行的情况,但在这种情况下,在20帧的期间内可以接收控制信号的基站的数量,从最大的80减少为60。所以,例如如果在CCH搜索处理中不能搜索到基站(图4,S103:否)或不能接受合适的T通道的分配时,也可以脱离该限定,把所有的基站作为搜索对象再一次进行CCH搜索处理。
(3)通过步骤S104恢复到原基站时,也可以对恢复的次数进行计数。这样,每当计数值增加时,在CCH搜索处理中,或可使进行基站搜索的时间变长,或可使CCH搜索用的规定的阈值变低。
(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CCH搜索处理中,将搜索到的基站CS-ID和RSSI的值相对应地存储到存储器181中,但也可以当搜索到基站时将该搜索到的时限存储到存储器181中。这是因为如果这样作,则在连接通道确立处理(参考图7)的步骤S302中,一接收到控制通道,可以不保持时限而直接进行连接通道确立请求。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包括2个合成器122的情况,已经特别详细地作了说明,但如在实施方式中也简单地说明了的那样,在只包括一个合成器的情况下,也可以消除通话再开处理区间的无声状态。这是因为,作为时隙时限,只有在经由原基站的通话中所用的时隙时限和新被分配的时隙时限之间能够确保在合成器122的频率转换中所需要的锁定时间的情况下,才进入到通话再开处理即可。但是,这时不能消除CCH搜索处理区间中的无声状态。这是因为,在CCH搜索处理区间中,一边继续进行经由原基站的通话,一边在确保上述锁定时间的同时进行控制信号的接收的情况下,在时隙的结构方面,不能接受满足上述条件的新的T通道的分配的缘故。
(6)在本实施方式中,已经对本发明的便携式电话机应用于所谓第二代无绳电话系统(PHS系统)中的情况详细地进行了说明,但在移交时,在一边继续进行经由原基站的通信一边进行移交处理时,取舍新被分配的T通道这个本发明的要点,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无绳电话系统。
本发明可应用于具有移交功能的便携式电话机。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电话机,具有移交功能、进行时分多路通信,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移交开始时,搜索转换目标基站的搜索装置;通过对于利用上述搜索装置搜索到的基站请求通信通道的分配而接受新的通信通道的分配的请求装置;判定新的通信通道的时隙和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时隙能否对该便携式电话机同时通信的判定装置;在用上述判定装置判定为可能时,进行与上述新的通信通道的连接处理的连接装置;以及在上述连接装置进行的连接处理期间,使上述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中的通信继续进行的通信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便携式电话机配置有生成本地振荡信号的二个频率合成器,上述判定装置判定上述新的通信通道的时隙与上述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时隙是否位于相互不重叠的时限上,上述频率合成器的一个与上述新的通信通道相对应,上述频率合成器的另一个与上述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相对应,上述通信控制装置在上述连接处理期间进行下述控制,在上述的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时隙以及上述新的通信通道的时隙的各个区间选择相应的频率合成器。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搜索装置从利用与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时隙不重叠的时限的时隙发送控制信号的基站中,搜索转换目标的基站,上述通信控制装置在上述搜索装置搜索转换目标的基站的期间内还进行与上述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时隙及上述新的通信通道的时隙的各个时隙对应的频率合成器的转换的控制,由此,使上述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通信继续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便携式电话机包括生成本地振荡信号的一个频率合成器,上述判定装置判定上述新的通信通道时隙与上述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时隙是否隔开在上述频率合成器的频率转换中所需要的锁定时间以上的时间间隔,上述通信控制装置在上述连接处理期间控制上述频率合成器的频率转换,以使其以与上述现在通信中的通信通道的时隙及上述新的通信通道的时隙的各个时隙对应的本地振荡频率进行振荡。
5.根据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中所述的便携式电话机,其特征在于,上述请求装置在由上述判定装置判定为不可能时,对于利用上述搜索装置搜索到的其他基站请求通信通道的分配。
CNB008058598A 1999-02-05 2000-02-01 便携式电话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74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387/1999 1999-02-05
JP28387/99 1999-02-05
JP02838799A JP3244481B2 (ja) 1999-02-05 1999-02-05 携帯電話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7597A true CN1347597A (zh) 2002-05-01
CN1177415C CN1177415C (zh) 2004-11-24

Family

ID=12247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585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7415C (zh) 1999-02-05 2000-02-01 便携式电话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3244481B2 (zh)
CN (1) CN1177415C (zh)
AU (1) AU775539B2 (zh)
HK (1) HK1045615B (zh)
NZ (1) NZ513934A (zh)
TW (1) TW472470B (zh)
WO (1) WO2000046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9361B2 (ja) * 2009-10-08 2013-10-3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12628A (en) * 1987-07-06 1989-01-17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S6455924A (en) * 1987-08-26 1989-03-02 Nec Corp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equipment
JPH06152510A (ja) * 1992-11-10 1994-05-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ジタル携帯電話
US5764648A (en) * 1994-07-20 1998-06-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transmission timing signal in a wireless telepho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323600A (en) 2000-08-25
TW472470B (en) 2002-01-11
HK1045615A1 (en) 2002-11-29
HK1045615B (zh) 2005-08-05
NZ513934A (en) 2001-09-28
AU775539B2 (en) 2004-08-05
WO2000046940A1 (fr) 2000-08-10
JP2000228781A (ja) 2000-08-15
CN1177415C (zh) 2004-11-24
JP3244481B2 (ja) 200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1548C (zh) 移动台和基站
CN1263339C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频间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742C (zh) 连接建立方法、用户终端设备以及无线电系统
CA2025228C (en) Beacon carrier
US6088381A (en) System for transporting frequency hopping signals
US599550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EP0624994B1 (en) Hand-off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for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362687B1 (ko) 복수 무선-라디오 기술 통신 시스템들에서 이용 가능한 무선-디바이스 서비스들의 스캐닝
CN1147064C (zh) 移动台装置和发送功率控制方法
EP0700167A1 (en) Universal wireless radiotelephone system
US7035644B1 (en) Method for allocating radio channel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CN1304269A (zh) 用于执行从异步移动通信系统越区切换到同步移动通信系统的装置和方法
CN101292553A (zh)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双工操作
CN1146701A (zh) 数字移动无线通信装置
CN102316553B (zh) 用于移动通信装置中的多模操作方法
US7539173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terminal, base station, control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77415C (zh) 便携式电话机
CN1551532A (zh) 无线中继装置及无线中继方法
US6556552B1 (en) Signal strength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166763A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基站装置
CN1292602C (zh) 一种增加无线通信系统业务信道的方法
CN100456648C (zh) 用于分组数据模式的早期目标寻呼的控制pdu
EP0936757A1 (en)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radio communication
JP3423237B2 (ja) 携帯電話機
CN1479535A (zh) 在无线通讯系统中指配下传频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327

Address after: Kyoto City, Kyoto, Japan

Patentee after: KYOCER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YOTO CERAM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327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124

Termination date: 201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