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4978A - 支架 - Google Patents

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4978A
CN1324978A CN 01119198 CN01119198A CN1324978A CN 1324978 A CN1324978 A CN 1324978A CN 01119198 CN01119198 CN 01119198 CN 01119198 A CN01119198 A CN 01119198A CN 1324978 A CN1324978 A CN 1324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sleeve member
support
rack body
r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191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639C (zh
Inventor
早川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GACINA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24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4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6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3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套筒件41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主体10上,第一臂20的近端部分21上形成的连接部23连接在套筒件41的连接部41a上。连接部41a和23能以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连接第一臂20上。第二状态下的第一臂与第一状态下的第一臂镜像对称。

Description

支架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置在门框体和门之间用来开/关框体开口部分的支架。
一般来说,当门连在框体上并能上下转动以开/关框体的前面开口部分时,支架不仅布置在框体一侧和门之间还布置在框体另一侧和门之间。当门由一对左右支架可转动地支撑在其左右两侧相对的部分上时,门就可上下转动。
正如上面所述,许多场合下支架都以一对的形式使用。在使用一对支架如一对左右支架的情况下,形成一对的两个支架相互之间应呈镜像对称布置。因此支架在设计上就不可能完全相同,各个支架的部件必须单独加工并保存。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加工支架的费用比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支架,该支架包括支架主体、第一臂和第二臂,第一臂的近端部分可转动地布置在支架主体上,第二臂的近端部分可转动地布置在第一臂的顶部,其中第一臂能够以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连接,第二状态下的第一臂与第一状态下的第一臂镜像对称。
该支架主体优选带有套筒件,该套筒件的轴线与第一臂和支架主体的旋转轴成一条直线,并且一转子可转动地插入到套筒件中,套筒件和转子之一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主体上,另一部件为不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主体上,第一臂要么与套筒件相连,要么与转子相连,还有一个阻尼机构布置在套筒件和转子之间,其至少在一个方向上用来限制套筒件和转子之间以较高的速度旋转。
套筒件还优选为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主体上,并且第一臂与套筒件相连。
图1为本发明支架一个实施例部分省略后的前视图;
图2为上述布置在框体和门之间的支架在关闭位置时的前视图;
图3为上述布置在框体和门之间的支架在打开位置时的前视图;
图4为图3沿箭头X所示方向看过去时的样子;
图5为上述实施例部分分解的透视图,其简要地展示了支架主体、转子以及第一臂的一部分;
图6同样为上述实施例部分分解的透视图,其简要地展示了第一臂、第二臂、偏移装置、滚子以及支撑件;
图7为图9沿线X-X的剖面图,其展示了上述实施例中阀件在打开状态下的样子;
图8为类似图7的剖面图,其中的阀件在关闭状态;
图9为图7沿线X-X的剖面图;
图10为上述实施例中阀件的剖面图;
图11展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套筒件,图11(A)为套筒件的平面图,图11(B)和图11(C)分别为沿着图11(A)中箭头X和Y的方向看去时套筒件的样子;
图12展示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臂,图12(A)为第一臂的前视图,图12(B)为第一臂的平面图,图12(C)为第一臂的侧视图,图12(D)为图12(A)中沿线X-X的剖面图;以及
图13类似图12,为本发明支架另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下面参考附图1到图13来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
图1到图12展示的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到图4所示,支架1布置在前面开口的框体A的一侧部分和门B之间以开/关框体A的前面开口。另一个支架1’布置在框体A的另一侧部分和门B之间,其与支架1一起形成一对支架。支架1’将在后面参考图13做更详细地描述。
首先,先简要描述一下支架1的整体结构。如图2到图4所示,支架1包括:平面支架主体10;第一臂20,其近端部分与支架主体10相连,这样第一臂20可绕着水平旋转轴L上下转动;一个第二臂30,其近端部分与第一臂20的远端部分相连,这样第二臂30可绕着一个与旋转轴L平行的轴上下旋转。支架主体10固定在框体A一侧部分的内面。另一方面,第二臂30的远端部分与座架40相连,这样座架40可绕着一个与旋转轴L平行的轴转动。座架40固定在前面所述门B一侧上部的内表面。通过这种布置,门B的上部就可由框体A通过支架1支撑起来,这样门B就可上下旋转。门B可在图2所示的关闭位置和图3所示的打开位置之间转动,这里门B在关闭位置处将框体A的前面开口关上,在打开位置处门B与框体A的上壁部分在上下方向上基本处于同一位置,并平行于框体A。
现在来详细描述支架1。与旋转轴L同轴的轴套件41通过一个支撑销42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主体10的中心部。转子43可旋转地置于套筒件41中,该转子43不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架主体10上。
如图7和图8所示,一个阻尼机构50布置在套筒件41和转子43之间。也就是说,在套筒件41的圆形内表面和转子43的圆形外表面之间形成一个绕着旋转轴环形伸展的空间S。套筒件41圆形内表面的一侧有分隔壁41a,该分隔壁41a与转子43的圆形外表面滑动接触。转子43圆形外表面在分隔壁41a相反的一侧有突起43a,该突起43a上有凹槽43b,该凹槽43b沿着与旋转轴L平行的方向延伸并具有半圆形截面。阀件51可转动地布置在凹槽43b中。环形空间S由阀件53和分隔壁41a分成高压腔52和低压腔53。流体如粘性流体、硅油或类似物填在对应的腔52和53中。
分隔壁41a中有通路54。通路54用来将高压腔53与低压腔52连通。调节螺钉55与套筒件41螺纹连接,其远端部分伸向通路54的中部。合适地调节调节螺钉55相对于通路54的突起量,通路54的流通面积可增加/减少。
阀件51包括一个横截面为圆形的轴部51a和一个从轴部伸向高压腔52侧的阀部51b。轴部51a的半径与凹槽43b底面的半径相同并可转动地置于凹槽43b中。如图10所示,如果转子43的内径由R表示,轴部51a的半径由r表示,旋转轴L和轴部51a中心C之间的距离用D表示,那么R和(r+D)的尺寸设定成相同。另一方面,阀部51b还有一个圆形外表面,其曲率半径一般等于套筒件41的内径。阀部51b的圆形外表面在点P处与轴部51a的圆形外表面接触。因此,如图8所示,当阀件51转动到点P与套筒件41的圆形内表面接触时,阀件51b的整个圆形外表面与套筒件41的圆形内表面接触。这时,当阀件51如图8所示反时针转动时,点P就离开套筒件41的圆形内表面,并且阀件51b的圆形外表面离开套筒件41的圆形内表面。同时,轴部51a的圆形外表面与套筒件41的圆形内表面在点P之外的一点接触。
阀件51的外圈有阀门凹槽51c。该阀门凹槽51c从轴部51a一直延伸到阀部51b。如图7所示,阀门凹槽51c在阀部51b的圆形外表面离开套筒件41圆形内表面时,将高压腔52和低压腔53连通。高压腔52和低压腔53的连通不会有什么明显的阻力。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当阀部51b的圆形外表面与套筒件41的圆形内表面接触时,阀门凹槽51c随着阀部51b的远端部分位于高压腔52的一侧而关闭。这样阀门件51将高压腔52和低压腔53之间的通路切断。
如此构成的阻尼机构50中,当套筒件41沿图7箭头A所示的方向相对于转子43转动时,阀件51由于流体趋于从低压腔53流向高压腔52而逆时针转动,接着阀部51b离开套筒件41的圆形内表面,阀门凹槽51c打开。结果低压腔53的流体不带任何明显阻力地流入高压腔52。特别是,本实施例中,阀门凹槽51c位于低压腔53侧的这半部分,在它相对于高压腔52侧的其余一半移向低压腔53一侧时,弯向套筒件41的内侧,在阀部41b最大偏离套筒件41圆形内表面时,阀门凹槽51c在低压腔53侧的底面端部基本位于转子43突起43a的圆形外表面的外径上。因此低压腔53的流体能够以较少的流阻流入阀门凹槽51c,这样套筒件41可相对于转子43高速转动。
当套筒件41相对于转子43沿图8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时,阀件51由于流体趋于从高压腔52流向低压腔53而顺时针转动,结果阀部51b推向套筒件41的圆形内表面,阀门凹槽51c被阀部51b关闭。因此当套筒件41沿箭头B所示方向转动时,高压腔52的流体无法通过阀门凹槽51c流入低压腔53。而是流体经通路54流入低压腔53。由于通路54的流通面积可由调节螺钉55调节,因此流体的流阻对应于通路54经调节螺钉55调节形成的流通面积。在该阻力下,套筒件41的转动速度限制到低速。
如图1、5、7、8和11所示,套筒件41的圆形外表面的一侧有连接件41b。尽管连接件41b在套筒件41的圆周方向上与本实施例中的分隔壁41a布置在同一位置,然而其也可布置在套筒件41圆周方向上不同于分隔壁41a的位置。连接件41b相对于线LS(见图1和图8)对称布置,该线LS垂直于旋转轴L并穿过连接件41b的中部。
如图1、5、6和11所示,第一20由一金属板模压成形。第一臂20包括一个近端部分21和一个顶部22,顶部22构成了第一臂20的大部分结构。近端部分21和顶部22之间相对弯曲一预定的角度(本实施例为约45度)。近端部分21上有连接部23,该连接部23设计成与连接部41b相连。此外,连接部23相对于线LS设计成对称结构。因此,连接部23可连接到连接部41b上,这样第一臂20就可如图1中实线所示保持在第一状态,并如图1中虚线所示保持在第二状态。这里,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臂20与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臂20相对于线LS镜像对称。
如图6所示,滚子44通过一个支撑件45可移动地置于第一臂20的顶部22中,这样滚子44可在顶部22的长度方向移动。该滚子44由偏移装置如螺旋弹簧或类似结构从顶部22的近端一侧移向远端。
第二臂30的近端部分通过平行于旋转轴L的轴47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臂20顶部22的远端部分。第二臂30的远端部分如前所述通过座架40可转动地连接在门B上。
第二臂30近端的端面有连接凹槽31、32。第二臂30近端端面上还有第一凸轮部33,方向上其位于相对于连接凹槽31的连接凹槽32的相对侧。在连接凹槽31和连接凹槽32之间有一个第二凸轮部34。第一凸轮部33在关闭位置和门B从关闭位置向上转动一预定角度(本实施例中约为45度)的位置之间与滚子44接触,这样,偏移装置的偏移力转化成将门B从打开位置侧转向关闭位置侧的力。据此,在门B转到关闭位置时,其由偏移机构46保持在关闭位置处。当门B从关闭位置向上转动一预定角度(约45度)时,滚子44进入连接凹槽31。这样,门B就保持在中间预定的适当位置处。
当门B从中间位置向上转动使滚子44从连接凹槽31出来时,第二凸轮部34与滚子44接触。第二凸轮部34将偏移机构46的偏移力转化成使门B向上偏移的力。第二凸轮部34转化过来的偏移力可大到足以抵抗静负荷将门B向上转动,或者其小于由静负荷形成的向下的转动力。当门B转到打开位置时,滚子44进入连接凹槽32,这样门B就可保持在打开位置。
图13所展示的支架1’与支架1组成一对支架。该支架1’如前所述布置在框体A另一侧和门B之间。此外,支架1’在门B的转动上与支架1一样。这里支架1’与支架1镜像对称。因此在支架1’中,一些部件如支架主体10’、套筒件41’、转子(图中未示出)、第一臂20’、第二臂30’及其它部件也与支架1中的对应部件镜像对称。
在支架1’的各个部件中,支架主体10’、套筒件41’等为专用件。然而由于第一臂20’与支架1中的第一臂20为镜像对称,所以第一臂20通过在另一状态下连到套筒件41’的连接部41a’上还可用作第一臂20’。因此部件的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加工费用和维护费用也可减少。此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二臂30(30’)还能在第一状态下和与第一状态镜像对称的第二状态下与第一臂20(20’)相连,第二臂30还可用作第二臂30’,第二臂30’同样也可用作第二臂30。这样可进一步降低加工费用。
当第一臂20相对于套筒件41以图1虚线如示的另一状态连接时,该支架成为不同于第一臂20以第一状态连接形成支架1的一类支架。因此尽管其它部件相同,也可形成两类不同的支架。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需要可作许多修改和变化。
比如,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臂20与套筒件41相连。然而还可使转子43的一端沿轴向从支架主体10或从套筒件41突出,在突出部分做一个与连接部41b相同的连接部,第一臂20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与该连接部相连。

Claims (3)

1、一种支架,其包括支架主体(10)、第一臂(20)和第二臂(30),第一臂(20)的近端部分(21)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0)上,第二臂(30)的近端部分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臂(20)的顶部(22)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臂(20)能够以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10)上,所述第二状态下的所述第一臂(20)与所述第一状态下的所述第一臂镜像对称。
2、如权利要求1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0)带有套筒件(41),该套筒件的轴线与所述主体(10)和所述第一臂(20)的旋转轴(L)成一条直线,并且转子(43)可转动地插入所述套筒件(41)中;所述套筒件(41)和所述转子(43)之一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10)上,另一部件为不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10)上,所述第一臂(20)要么与所述套筒件(41)相连,要么与所述转子(43)相连,阻尼机构(5)布置在所述套筒件(41)和所述转子(43)之间,其至少在一个方向上用来限制所述套筒件(41)和所述转子(43)之间以较高速度旋转。
3、如权利要求2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件(41)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支架主体(10)上,并且所述第一臂(20)与所述套筒件(41)相连。
CNB011191988A 2000-05-23 2001-05-22 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6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51952A JP3404002B2 (ja) 2000-05-23 2000-05-23 ステー
JP151952/2000 2000-05-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4978A true CN1324978A (zh) 2001-12-05
CN1156639C CN1156639C (zh) 2004-07-07

Family

ID=18657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919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639C (zh) 2000-05-23 2001-05-22 支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404002B2 (zh)
CN (1) CN1156639C (zh)
HK (1) HK10398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7946A (zh) * 2010-11-30 2013-08-07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车窗调节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69782A (ja) * 2004-12-15 2006-06-29 Fuji Latex Kk ステー
KR101306638B1 (ko) * 2011-10-31 2013-09-11 (주)다보스티엔지 가구용 도어의 플랩스테이 장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7946A (zh) * 2010-11-30 2013-08-07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车窗调节器
CN103237946B (zh) * 2010-11-30 2015-11-25 白木工业株式会社 车窗调节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039800B (zh) 2004-12-24
JP2001329745A (ja) 2001-11-30
HK1039800A1 (en) 2002-05-10
CN1156639C (zh) 2004-07-07
JP3404002B2 (ja) 2003-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0241B1 (en) Adjustable support arm
US7805810B2 (en) Multi leaf extendable gear hinge
KR101544303B1 (ko) 회전 댐퍼 및 댐퍼가 형성된 힌지 장치
KR20050007370A (ko) 멀티 링크 힌지
KR101544302B1 (ko) 댐퍼가 형성된 힌지 장치
CN1156639C (zh) 支架
ITMI20100555A1 (it) Cerniera per il vincolo di un'anta battente in una struttura ad armadio
DE102006002725A1 (de) Rotations-Dämpfer
WO2018161480A1 (zh) 车辆的防侧倾系统和车辆
WO2023207910A1 (zh) 转轴机构和折叠显示装置
CN112392882B (zh) 一种可灵活调节内部弹簧刚性的柔性减震器
US5235726A (en) Compression door hinge for a motorized vehicle
CN213929137U (zh) 双连杆旋转的u型内折转动机构
CN101063394A (zh) 家具铰链
CN205025915U (zh) 改进轮齿限位的一种多齿轴交错连杆联动型圆滑开合机构
CN210087816U (zh) 一种四连杆双轴铰链和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5593611B (zh) 襟翼
CN205558595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门铰链
CN2583308Y (zh) 可便利调节的推拉移门用双滑轮组件
CN218031801U (zh) 一种管道支架调整工具
CN212317720U (zh) 三维可调门铰链
CN112253612B (zh) 四轴滑槽的u型内折转动机构
CN218953806U (zh) 一种稳定型铰链
CN215718057U (zh) 双向液压门轴器
CN2763427Y (zh) 偏心轴合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3980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