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1592A - 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1592A
CN1321592A CN01115552.3A CN01115552A CN1321592A CN 1321592 A CN1321592 A CN 1321592A CN 01115552 A CN01115552 A CN 01115552A CN 1321592 A CN1321592 A CN 1321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gear shift
electromagnetic valve
travel position
rotating electro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155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康
岩男信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uzu Motors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uzu Motor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uzu Motors Ltd filed Critical Isuzu Motor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21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15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F16H61/28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with at least on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being caused by a non-mechanical force, e.g. power-assisted
    • F16H61/32Electric motors actuators or related electrical control mean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61/00Control functions within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Control of exclusively fluid gearing, friction gearing, gearings with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or other particular types of gearing
    • F16H61/26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 F16H61/28Generation or transmission of movements for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s with at least one movement of the final actuating mechanism being caused by a non-mechanical force, e.g. power-assisted
    • F16H61/32Electric motors actuators or related electrical control means therefor
    • F16H2061/323Electric motors actuators or related electrical control means therefor for power assistance, i.e. servos with follow up a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217Selector apparatus with electric switches or sensors not for gear or range selection, e.g. for controlling auxiliar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9/00Control inputs to control units of change-speed-, or reversing-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59/02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4Ratio selector apparatus
    • F16H59/044Ratio selector apparatus consisting of electrical switches or sens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219Interchangeably locked
    • Y10T74/19251Control mechanism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即使换档操作速度迅速也不会形成阻碍,并且装置整体可小型化。其特征是具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使与变速操作杆相连的、使变速器的同步装置动作的换档机构,在与该变速操作杆的换档动作方向的同一方向动作,该驱动机构由旋转电磁阀构成。

Description

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
本发明涉及搭载于车辆上的变速器的变速操作中用于减轻换档操作力的换档辅助装置。
在变速操作的换档操作力大的大型卡车及公共汽车中,设有用于减轻换档操作力的换档辅助装置。这种大型车辆中装备的换档辅助装置,作为其操作源,一般采用压缩空气。采用作为操作源的压缩空气的换档辅助装置,具备由空气压力缸构成的换档致动器,其中空气压力缸将与变速杆相连的变速操作机构向变速杆的换档操作的同一方向操作。然而,大型车辆由于一般是使用作为制动器的操作源的压缩空气,因此在换档辅助装置中也是利用该压缩空气,但在不具备作为小型及中型车辆那样的压缩空气源的压缩器的车辆中,并没有装备采用由空气压力缸构成的换档致动器的换档辅助装置。但是,近年来在小型及中型车辆中也装备换档辅助装置的愿望提高了,已提出了采用电机作为驱动机构的换档辅助装置的方案,例如在特开平5-87237号公报及特许2987121号公报等中所公开的。
在使用电机的换档辅助装置中,换档操作速度的快速化受到作为驱动机构的电机的阻碍,在换档操作沉重的场合尤其如此。即,在将电机作为驱动机构的场合,必需装备减速器,该减速器会构成大的阻力。而且,在将电机作为驱动机构的场合,由于必需具有减速器,因此限制了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实而作出的,其主要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即使换档操作速度很快也不会受到阻碍,而且装置整体可小型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按照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主要的技术课题,提供了一种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具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使与变速操作杆相连的、使变速器的同步装置动作的换档机构,在与该变速操作杆的换档动作方向的同一方向动作,该驱动机构由旋转电磁阀(ロ-タリ-ソレノィド)构成。
上述旋转电磁阀配设在与安装着该换档机构的换档操作杆的控制杆的同一轴线上,旋转电磁阀的转子与控制杆相连。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采用以上的构成,可以发挥下述作用效果。
即,按照本发明,由于换档机构是用旋转电磁阀来构成用作在与变速杆操作方向分同一方向操作的驱动机构,就不必装备减速器,即使在换档操作迅速的场合,其驱动机构也不构成阻碍。而且,由于旋转电磁阀80产生其全部线圈吸引、排斥的力矩,因此可以比同一尺寸的电机产生更大的力矩,同时由于不需要装备减速器,因此装置整体可小型化。
另外,按照本发明,由于旋转电磁阀配设在安装换档机构的换档操作杆的控制杆的同一轴线上,旋转电磁阀的转子与控制杆相连结,因此连结结构简单并且装置整体可小巧化。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具有本发明构成的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的变速机构的概略平面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变速器的齿轮机构的概略构成图。
图3是图2的变速器中装备的同步装置的断面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变速机构的变速杆的换档档位图。
图5是构成图1所示变速机构的换档机构及换档辅助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断面图。
图6是图5的A-A线断面图。
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换档辅助机构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2所示同步装置的接合套的换档行程位置与换档辅助装置的电机上所施加的电压的关系说明图。
图9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的控制器的换档辅助控制的操作顺序的流程图。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按照本发明构成的变速器换档辅助装置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构成的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的变速机构的概略平面图。
图1所示的变速机构具备对带有同步装置的变速器2进行变速操作的变速杆3、与该变速杆3相连的换档机构6、将该换档机构6向与变速杆3的换档动作方向的同一方向操作所用的换档辅助装置8。
变速器2如图2所示具备前进5段、后退1段的齿轮机构。该变速器2具备输入轴21、配设在与该输入轴21同一轴上的输出轴22、与该输出轴22平行地配设的反转轴23。输入轴21上安装着驱动齿轮241(图示实施例中第5速齿轮),输出轴22上可回转地配设有第4速齿轮242、第3速齿轮243、第2速齿轮244、第1速齿轮245及后退齿轮246。而且,在输出轴22上,在第5速齿轮241与第4速齿轮242之间、第3速齿轮243与第2速齿轮244之间、以及第1速齿轮245与后退齿轮246之间,分别配设有同步装置25a、25b及25c。另外,在上述反转轴23上,设有与上述第5速齿轮241、第4速齿轮242、第3速齿轮243、第2速齿轮244、第1速齿轮245恒定啮合的反转齿轮261、262、263、264、265,同时设有反转齿轮266,其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惰轮与上述后退齿轮246啮合。
下面,参照图3说明上述同步装置25a、25b及25c。图示的同步装置25a、25b及25c实质上是同一构成,因此仅说明第5速齿轮241与第4速齿轮242之间配设的同步装置25a。
图示的同步装置25a为周知的键式同步装置,其包括安装于输出轴22上的离合器毂251,在设置于该离合器毂251外周的外齿花键上可滑动地嵌合的接合套252,分别配设于在上述离合器毂251的径向所设置的多个(例如3个)键槽251a内的键253,在该键253的两端部内侧所配设的、将键253向接合套252按压的键弹簧254、254,分别设置于第5速齿轮241及第4速齿轮242上的接合齿241a及242a,分别设置于第5速齿轮241及第4速齿轮242上的锥面241b及242b,和分别配设于所述锥面上的同步环255及256。这样构成的同步装置25a通过在接合套252的外周所设置的环形槽252a内嵌入后述的安装于换档机构的换档杆上的换档拨叉,由该换档拨叉将接合套252向图中的左方或右方滑动,使该接合套252的花键252b与上述同步环255的齿及接合齿241a或与同步环256及接合齿242a啮合。由于图示的同步装置是周知的结构,因此省略其更详细的说明。
上述同步装置25a、25b及25c通过变速杆3及于该变速杆3相连的换档机构来操作。变速杆3被构造成能以图中未示出的轴为中心,向图1中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选择方向)及左右方向(换档方向)倾斜运动。该变速杆3为了操作上述同步装置25a、25b及25c而沿图4所示的变速档位操作。在变速杆3的球头31上配设换档球头开关4。换档球头开关4具有在变速杆3的球头31向换档方向倾斜运动时检测出其操作方向的第1开关41(SW1)与第2开关42(SW2)。该换档球头开关4可以被构造成例如当变速杆3的球头31向图1中的左方倾斜运动时将第1开关41(SW1)接通,而当变速杆3的球头31向图1中的右方倾斜运动时将第2开关42(SW2)接通。此外,换档球头开关4被构造成在从变速杆3的球头31上松开手时将第1开关41(SW1)及第2开关42(SW2)断开,该接通、断开信号被输送给后述的控制器。这样的换档球头开关由于是例如实开昭56-97133号公报所公开的公知技术,因此省略更详细的说明。
下面,参照图1及5说明于上述变速杆3相连的上述同步装置25a、25b及25c的操作换档机构6。
换档机构6具有:一端连结于变速杆3上的推拉缆索61;该推拉缆索61的另一端与一端部相连的控制操作杆62;连结于该控制操作杆62的另一端部上,并且可回转地支承于变速器2的壳盖20上的控制杆63;在轴向上可滑动地花键嵌合于该控制杆63上的换档操作杆64。该换档操作杆64的前端部可以有选择地与分别安装于换档杆651、652、653上的换档块661、662、663卡合。在换档杆651、652、653上分别安装有图中未示出的换档拨叉,这些拨叉于在上述同步装置25a、25b、25c的接合套的外周所设置的环形槽卡合。在换档操作杆64上,在安装轴毂部641的外周面设置嵌合槽642,选择操作杆67的前端卡合到该嵌合槽642内。该选择操作杆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选择用推拉缆索连结到上述变速杆3上,通过变速杆3的选择方向的操作,可以使换档操作杆64在控制杆63上作轴向滑动,使换档操作杆64的前端部于上述换档块661、662、663有选择地卡合。由于上述换档机构6是周知的结构,因此省略更详细的说明。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具有换档辅助装置8,其用于将上述换档机构6沿于变速杆3的换档操作方向同一方向操作。换档辅助装置8具有作为驱动机构的旋转电磁阀80(RS)。现参照图5及图6说明旋转电磁阀80(RS)。该旋转电磁阀80(RS)由可沿正转方向及逆转方向回转一定角度的双向旋转电磁阀构成,并配设在上述控制杆63的同一轴线上。旋转电磁阀80(RS)包括具有安装于壳盖20上的第一定子811与第二定子812的基座81,分别安装于该第一定子811及第二定子812上的绕线筒821及822,分别卷绕在该绕线筒821及822上的第一线圈831及第二线圈832,通过轴承841可回转地支承在上述基座81上的转子85,其中壳盖20可回转地支承控制杆63。
构成旋转电磁阀80(RS)的转子85具有:圆盘形的转子本体851、和设置于该转子本体851的中心部的轴部852,轴部852通过轴承84可回转地支承在基座81上。转子本体851相对于上述第一定子811及第二定子812的端面配设,在于该第一定子811及第二定子812相对的面上装着第一永磁铁861及第二永磁铁862,该第一永磁铁861被安装成将其N极置于与第一定子811及第二定子812相对侧的面,S极置于转子本体851侧的面。此外,第二永磁铁862被安装成将其S极置于与第一定子811及第二定子812相对侧的面,N极置于转子本体851侧的面。在构成转子本体851的轴部852的一端部(图5中的右端部)上形成连结槽853,通过将该连结槽853于在上述控制杆63的端部形成的嵌合凸部631的嵌合,两者可回转地传动连结。这样,由于构成转子本体851的轴部852于控制杆63传动连结,因此连结构造简单且装置整体可小巧化。图5中87是覆盖上述各部件的防尘盖。该防尘盖87通过轴承842支承在构成上述转子85的轴部852的另一端部上。
图示的实施例中旋转电磁阀80(RS)采用以上的构成,下面参照图6及图7的(a)~(f)来说明其操作。
图6表示转子85的第一永磁铁861与第二永磁铁862,位于第一定子811与第二定子812之间的位置,第一线圈831及第二线圈832的通电被中断,处于断开的状态。上述变速器2的换档机构6处于中间状态时,旋转电磁阀80(RS)被构造成具有图6所示位置情况。
当旋转电磁阀80(RS)从图6的状态向作为第一定子811的N极的第一线圈831施加电压,同时向作为第二定子812的S极的第二线圈832施加电压时,如图7(a)所示就发生转子85向逆时针方向(正转方向)的回转力矩。即,第一永磁铁861的N极与第一定子811的N极及第二永磁铁862的S极与第二定子812的S极排斥,第一永磁铁861的N极与第二定子812的S极及第二永磁铁862的S极与第一永磁铁861的N极吸引,转子85就发生图7(a)中逆时针方向(正转方向)的回转力矩。而且,转子85如图7(b)所示在大致60度的角度回转时间点会被图中未示出的限位器停止,同时在该状态下第一线圈831及第二线圈832的通电被中断(断开)。此时旋转电磁阀80(RS)的操作可以辅助换档操作杆64向第1速、第3速、第5速侧的啮合(挂档)换档动作。
另一方面,当旋转电磁阀80(RS)从图7(a)的状态向作为第一定子811的S极的第一线圈831施加电压,同时向作为第二定子812的N极的第二线圈832施加电压时,如图7(c)所示就发生转子85向顺时针方向(反转方向)的回转力矩。即,第一永磁铁861的N极与第二定子812的N极及第二永磁铁862的S极与第一定子811的S极排斥,第一永磁铁861的N极与第一定子811的S极及第二永磁铁862的S极与第二永磁铁862的N极吸引,转子85就发生图7(c)中顺时针方向(逆转方向)的回转力矩。而且,转子85如图7(d)所示在大致60度的角度回转时间点会被图中未示出的限位器停止,同时在该状态下第一线圈831及第二线圈832的通电被中断(断开)。此时旋转电磁阀80(RS)的操作可以辅助换档操作杆64向第2速、第4速、后退侧的啮合(挂档)换档动作。
接着,在从如图7(b)所示的向第1速、第3速、第5速侧的啮合状态通过旋转电磁阀80(RS)进行辅助脱开(摘档)换档动作的场合,如图7(e)所示,向作为第一定子811的S极的第一线圈831施加电压,同时向作为第二定子812的N极的第二线圈832施加电压。结果,第一永磁铁861的N极与第二定子812的N极及第二永磁铁862的S极与第一定子811的S极排斥,发生顺时针方向(逆转方向)的回转力矩。而且,转子85在回转到图7(a)位置的时间点时,就中断(断开)向第一线圈831及第二线圈832的通电。
此外,在从如图7(d)所示的向第2速、第4速、后退侧的啮合状态通过旋转电磁阀80(RS)进行辅助脱开(摘档)换档动作的场合,如图7(f)所示,向作为第一定子811的N极的第一线圈831施加电压,同时向作为第二定子812的S极的第二线圈832施加电压。结果,第一永磁铁861的N极与第一定子811的N极及第二永磁铁862的S极与第二定子812的S极排斥,发生逆时针方向(正转方向)的回转力矩。而且,转子85在回转到图7(a)位置的时间点时,就中断(断开)向第一线圈831及第二线圈832的通电。
图示的实施例中,换档辅助装置8具有用于检测出换档机构的换档行程位置的换档行程传感器90(SS)。该换档行程传感器90是电位计,其通过杆91及操作杆92与上述控制操作杆62相连,通过控制操作杆62的操作角度来检测出换档行程位置,并将该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0。
控制器10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具有根据控制程序进行运算处理的中央处理装置(CPU)101、存储控制程序及后述离合器接合速度控制表格的只读存储器(ROM)103、时钟(T)104、输入接口105及输出接口106。向这样构成的控制器10的输入接口105,输入构成上述换档球头开关4的第一开关41(SW1)与第二开关42(SW2)以及换档行程传感器90(SS)的检测信号。而且,向输入接口105输入用于检测离合器踏板94的操作状态的离合器踏板开关95(SW3)的检测信号,其中离合器踏板94用于操作配设于图中未示出的发动机于变速器2之间的离合器。该离合器踏板开关95(SW3)在离合器踏板94放开、即未踏下的状态(离合器接合状态)下断开,为了断开离合器而踏下离合器踏板94时就输出接通信号。在搭载有可根据来自于换档球头开关4及换档行程传感器90(SS)的信号,进行离合器自动断开、接合控制的自动离合器的场合,可代替上述离合器踏板94,而是检测出离合器的接合量,将离合器行程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入到输入接口105。另一方面,从输出接口106向上述旋转电磁阀80(RS)等输出控制信号。
下面,参照图8说明对应于换档行程位置的辅助力。图8中表示了上述接合套252的花键252b与第5速齿轮241用的同步环255的齿255a及接合齿241a、第4速齿轮242用的同步环256的齿256a及接合齿242在中间状态下的位置关系。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中间状态下的接合套252的换档行程位置用P6表示。从该中间状态向第5速齿轮241侧(图8中左侧)移动接合套252,到达第5速齿轮241用的同步环255的齿255a的斜面前端的位置时的换档行程位置为P5,到达同步环255的齿255a的后端位置时的换档行程位置为P4,到达第5速齿轮241用的接合齿241a的斜面前端位置时的换档行程位置为P3,到达接合齿241a的斜面后端位置时的换档行程位置为P2,到达接合齿241a的后端位置时的换图7档行程位置为P1。另一方面,从中间状态向第4速齿轮242侧(图8中右侧)移动接合套252,到达第4速齿轮242用的同步环256的齿256a的斜面前端的位置时的换档行程位置为P7,到达同步环256的齿256a的后端位置时的换档行程位置为P8,到达第4速齿轮242用的接合齿242a的斜面前端位置时的换档行程位置为P9,到达接合齿242a的斜面后端位置时的换档行程位置为P10,到达接合齿242a的后端位置时的换档行程位置为P11。该换档行程位置由上述换档行程传感器85(SS)检测出。换档行程传感器85(SS)这样构成,即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换档行程位置为P1时输出最小的电压信号,随着换档行程位置向P11侧的移动,输出电压逐渐增大,当到达P11时输出最大的电压信号。
当如图8所示接合套252从中间状态向第4齿轮242侧及第5齿轮241侧换档操作时(挂档时),变速杆3就向从上述P7及P5的换档行程位置即同步作用开始的位置到同步作用终止的P8及P4的同步范围作用最大的操作力。因此,挂档时至少在同步范围内可驱动上述旋转电磁阀80(RS)并辅助换档操作。而且,在挂档操作时变速杆3向从上述P9及P3到P10及P2的换档行程位置即接合套252的花键252b的斜面与接合齿242a或241a的斜面的接合范围内作用比上述同步范围要小的较大的操作力。因此,挂档时在接合齿与接合套的斜面的接合期间,也可驱动上述旋转电磁阀80(RS)并辅助换档操作。另一方面,在挂档于第4速齿轮242或第5速齿轮241的状态下,即在从接合套252从上述P11或P1的换档行程位置状态返回到中间状态之际,接合套252的花键252b在通过上述P10或P2的换档行程位置即接合齿的斜面后端期间,作用比较大的力。因此,在摘档时从挂档状态到通过接合齿的斜面后端的换档行程之间(接合齿与接合套252的啮合范围),可以驱动上述旋转电磁阀80(RS)并辅助换档操作。
在摘档时的辅助力比上述挂档时的辅助力要小。该辅助力的控制是通过控制施加给旋转电磁阀80(RS)的电压或电流来实现的。驱动旋转电磁阀80(RS)的回转方向在接合套252向图8中的左方操作时(上述换档球头开关4的第1开关41(SW1)接通时)例如为正转,接合套252向图8中的右方操作时(上述换档球头开关4的第2开关42(SW2)接通时)例如为逆转。例如,在从挂档于第5速齿轮241的状态向第4速降档的场合,如图8所示,从P1到P2期间即接合套252的花键252b通过接合齿241a的斜面后端的期间(接合齿与接合套252的啮合期间),用V1电压逆转驱动旋转电磁阀80(RS),然后在到达P5期间逐渐降低电压,并停止旋转电磁阀80(RS)的驱动。而且,在从中间位置P6到达接合套252的同步作用开始的位置P7时,用比上述V1高的电压V2来逆转驱动旋转电磁阀80(RS),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接合套252的花键252b在到达通过相当于接合齿242a的斜面后端的上述P10的期间,维持用电压V2进行逆转驱动。接合套252通过上述P10时就逐渐降低施加在旋转电磁阀80(RS)上的电压,在到达P11的换档行程位置时停止旋转电磁阀80(RS)的驱动。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挂档时,一旦越过P8的同步期间,施加于旋转电磁阀80(RS)上的电压就如虚线所示从V2下降到V1,在到达P10之前用电压V1来驱动旋转电磁阀80(RS)。如上所述,在图示的实施例的换档辅助装置中,由于相对于换档行程位置控制辅助力,因此在旋转电磁阀80(RS)驱动时不会产生时间滞后,换档操作的全部行程中变速杆的操作力可均匀化。而且,旋转电磁阀80(RS)由于产生其全部线圈吸引、排斥的力矩,因此可以比同一尺寸的电机产生更大的力矩,同时由于不需要装备减速器,因此装置整体可小型化。而且,旋转电磁阀80(RS)由于不需要装备减速器,因此即使在换档操作迅速的场合,驱动机构也不会构成阻碍。
下面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变速操作时上述控制器10的换档辅助控制。
首先,控制器10检查离合器踏板开关95(SW3)是否接通,即离合器踏板94是否被踏下、离合器是否断开(步骤S1)。在搭载有自动离合器的场合,根据来自于检测离合器的接合量的离合器行程传感器的信号,检查离合器的接合量是处于半接合状态还是完全断开的状态。在步骤S1中当离合器踏板开关95(SW3)没有接通时,由于离合器没有断开,控制器10就判断出不进行变速的意思,进入步骤S2中,断开旋转电磁阀80(RS)并结束。
如果步骤S1中离合器踏板开关95(SW3)被接通,控制器10就因离合器断开而判断出要进行变速的意思,进入步骤S3中并且检查上述换档球头开关4的第1开关41(SW1)是否接通,即是否开始向第1速、第3速、第5速侧的变速操作。如果在步骤S3中第1开关41(SW1)被接通,则控制器10进入步骤S4中并将旋转电磁阀80(RS)的旋转方向设定成正转(设定成在第一定子811的作为N极的第一线圈831上施加电压,同时在第二定子812的作为S极的第二线圈832上施加电压),再进入步骤S5中,检查由换档行程传感器85(SS)检测出的换档行程位置P是否小于P2,即接合套252是否被挂入接合齿241a的斜面后端侧。在步骤S5中换档行程位置P小于P2的场合,由于接合套252已挂入接合齿241a的斜面后端侧,控制器10判断出不需要进行换档辅助,就进入步骤S6中,逐渐降低施加给旋转电磁阀80(RS)的第一线圈831及第二线圈832的电压,当换档行程位置P到达P1时电压变成零(0)。
在步骤S5中换档行程位置P大于P2的场合,控制器10就进入步骤S7中,检查换档行程位置P是否在P2以上并小于P5,即接合套252是否在从同步开始位置到与接合齿的斜面接合位置的范围内。在步骤S7中换档行程位置P在P2以上但小于P5的场合,由于接合套252在从同步开始位置到与接合齿的斜面接合位置的范围内,因此控制器10判断出必需进行挂档时的换档辅助,从而就进入步骤S8中,用V2电压驱动旋转电磁阀80(RS)。
在上述步骤S7中换档行程位置P不是大于P2并小于P5的状态下,控制器10就进入步骤S9中,并且检查换档行程位置P是否在P5以上但小于P7,即接合套252是否位于两个同步环255与256之间的位置。在步骤S9中换档行程位置P大于P5但小于P7的场合,因接合套252位于两个同步环255与256之间的位置,因此控制器10就判断出换档操作不必进行辅助,进入步骤S10中,并且断开旋转电磁阀80(RS)。
在步骤S9中换档行程位置P不是大于P5并小于P7的场合,控制器10就进入步骤S11中,并且检查换档行程位置P7是否在P7以上但小于P10,即接合套252与接合齿242a的啮合是否脱开并摘档完成。在步骤S11中换档行程位置P大于P7但小于P10的场合,控制器10因接合套252与接合齿242a的啮合脱开而判断出摘档完成,进入步骤S12中,并且逐渐降低施加在旋转电磁阀80(RS)上的电压,当换档行程位置P到达P7时电压变为零(0)。
在上述步骤S11中换档行程位置P不是在P7以上并小于P10的场合,由于接合套252与接合齿242a处于啮合中,因此控制器10判断出必需进行摘档时的换档辅助,从而就进入步骤S13中,用V1电压驱动旋转电磁阀80(RS)。
下面对在上述步骤S3中换档球头开关4的第一开关41(SW1)没有被接通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步骤S3中换档球头开关4的第一开关41(SW1)没有被接通的场合,控制器10进入步骤S14并且检查第二开关42(SW2)是否接通,即是否开始向第2速、第4速、后退侧的变速操作。如果在步骤S14中第2开关42(SW2)没有被接通,则控制器10判断出不进行变速的意思,进入步骤S2中,断开旋转电磁阀80(RS)并且结束。
如果步骤S14中第二开关42(SW2)被接通,则控制器10进入步骤S15并将旋转电磁阀80(RS)的旋转方向设定成逆转(设定成在第一定子811的作为S极的第一线圈831上施加电压,同时在第二定子812的作为N极的第二线圈832上施加电压),再进入步骤S16中,检查由换档行程传感器85(SS)检测出的换档行程位置P是否在P10以上,即接合套252是否被挂入接合齿242a的斜面后端侧。在步骤S16中换档行程位置P大于P10的场合,由于接合套252已挂入接合齿242a的斜面后端侧,控制器10判断出不需要进行换档辅助,就进入步骤S6中,逐渐降低施加给旋转电磁阀80(RS)的电压,当换档行程位置P到达P11时电压变成零(0)。
在步骤S16中换档行程位置P小于P10的场合,控制器10就进入步骤S17中,检查换档行程位置P是否在P7以上并小于P10,即接合套252是否在从同步开始位置到与接合齿的斜面接合位置的范围内。在步骤S17中换档行程位置P在P7以上但小于P10的场合,由于接合套252在从同步开始位置到与接合齿的斜面接合位置的范围内,因此控制器10判断出必需进行挂档时的换档辅助,从而就进入上述步骤S8中,用V2电压驱动旋转电磁阀80(RS)。
在上述步骤S17中换档行程位置P不是在大于P7并小于P10的状态下,控制器10就进入步骤S18中,并且检查换档行程位置P是否在P5以上但小于P7,即接合套252是否位于两个同步环255与256之间的位置。在步骤S18中换档行程位置P大于P5但小于P7的场合,因接合套252位于两个同步环255与256之间的位置,因此控制器10就判断出换档操作不必进行辅助,进入上述步骤S10中,并且断开旋转电磁阀80(RS)。
在步骤S18中换档行程位置P不是在大于P5并小于P7的场合,控制器10就进入步骤S19中,并且检查换档行程位置P7是否在P2以上但小于P5,即接合套252与接合齿242a的啮合是否脱开并摘档完成。在步骤S19中换档行程位置P大于P2但小于P5的场合,控制器10因接合套252与接合齿242a的啮合脱开而判断出摘档完成,进入上述步骤S12中,并且逐渐降低施加在旋转电磁阀80(RS)上的电压,当换档行程位置P到达P5时电压变为零(0)。
在上述步骤S19中换档行程位置P不是在P2以上并不小于P5的场合,由于接合套252与接合齿241a处于啮合中,因此控制器10判断出必需进行摘档时的换档辅助,从而就进入步骤S13中,用V1电压驱动旋转电磁阀80(RS)。
以上,虽然根据图示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只局限于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种种变形。例如,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虽然表示了根据换档行程位置来控制旋转电磁阀80(RS)的例子,但本发明也可采用与换档操作时变速杆的作用力相对应,控制旋转电磁阀80(RS)的换档辅助装置。
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采用以上的构成,可以发挥下述作用效果。
即,按照本发明,由于换档机构是用旋转电磁阀来构成用作在与变速杆操作方向分同一方向操作的驱动机构,就不必装备减速器,即使在换档操作迅速的场合,其驱动机构也不构成阻碍。而且,由于旋转电磁阀80产生其全部线圈吸引、排斥的力矩,因此可以比同一尺寸的电机产生更大的力矩,同时由于不需要装备减速器,因此装置整体可小型化。
另外,按照本发明,由于旋转电磁阀配设在安装换档机构的换档操作杆的控制杆的同一轴线上,旋转电磁阀的转子与控制杆相连结,因此连结结构简单并且装置整体可小巧化。

Claims (2)

1.一种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具有: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用于使与变速操作杆相连的、使变速器的同步装置动作的换档机构,在与该变速操作杆的换档动作方向的同一方向动作,
该驱动机构由旋转电磁阀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其特征是:
该旋转电磁阀配设在与安装着该换档机构的换档操作杆的控制杆的同一轴线上,该旋转电磁阀的转子与该控制杆相连。
CN01115552.3A 2000-04-27 2001-04-27 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 Pending CN13215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27897A JP2001304406A (ja) 2000-04-27 2000-04-27 変速機のシフトアシスト装置
JP127897/2000 2000-04-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1592A true CN1321592A (zh) 2001-11-14

Family

ID=1863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15552.3A Pending CN1321592A (zh) 2000-04-27 2001-04-27 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10037698A1 (zh)
EP (1) EP1160489B1 (zh)
JP (1) JP2001304406A (zh)
CN (1) CN1321592A (zh)
DE (1) DE60105887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454A (zh) * 2009-11-09 2011-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电磁同步器致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24945B2 (ja) * 2001-01-22 2009-02-18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変速機のシフトアクチュエータ
US7219571B2 (en) * 2004-11-15 2007-05-22 Borgwarner, Inc. Transmission hav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gear actuation system
US8376906B2 (en) * 2008-12-09 2013-02-19 Borgwarner Inc. Automatic transmission for a hybrid vehicle
SE533846C2 (sv) 2009-06-17 2011-02-08 Scania Cv Ab Manövreringsanordning för en växellåda
CN102459965B (zh) 2009-06-29 2014-11-05 博格华纳公司 用于在自动变速器控制模块中使用的液压阀
KR101302241B1 (ko) 2012-06-18 2013-09-02 현대위아 주식회사 수동변속기의 변속조작장치
KR101877136B1 (ko) * 2016-12-06 2018-07-10 현대다이모스(주) 더블 클러치 변속기의 변속 액추에이터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49452A (en) * 1979-05-10 1980-11-20 Jidosha Kiki Co Ltd Toggle joint for operating transmission
ES2126988T3 (es) * 1995-06-26 1999-04-01 Peugeot Dispositivo de mando de una caja de velocidades para vehiculo automovil.
JPH10213221A (ja) * 1997-01-28 1998-08-11 Suzuki Motor Corp 変速操作装置
JP2987121B2 (ja) * 1997-04-18 1999-12-06 京浜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パワーシフタの制御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2454A (zh) * 2009-11-09 2011-05-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电磁同步器致动系统
CN102052454B (zh) * 2009-11-09 2013-12-1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公司 电磁同步器致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60489B1 (en) 2004-09-29
US20010037698A1 (en) 2001-11-08
DE60105887D1 (de) 2004-11-04
EP1160489A2 (en) 2001-12-05
EP1160489A3 (en) 2002-09-18
JP2001304406A (ja) 2001-10-31
DE60105887T2 (de) 2006-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1331B2 (en) Shifting device for 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RU2126332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коробкой передач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CN1089696C (zh) 自动机械变速器的换档控制
CN1183340C (zh) 动态范围转换促动
CN1052532C (zh) 自动机械变速装置的控制系统/方法
CN1205427C (zh) 辅助手动换档的分级式副变速器变速箱系统的爪式接合套接合控制
CN1168454A (zh) 半自动换档装置
US5655990A (en) Shift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166580A (zh) 自动机械变速系统的同步和齿轮啮合传感逻辑
CN1532437A (zh) 用于自动双离合器式变速器的换档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332094A (zh) 用于手动换档变速器的同步换档的系统及方法
CN1314267A (zh) 变速器的换挡辅助装置
CN1918396A (zh) 用于防止汽车中负荷交变冲击的方法
EP1167837A2 (en) Shift-assisting device for a transmission
CN1201102C (zh) 自适应空档检测
CN1321592A (zh) 变速器的换档辅助装置
CN1091416C (zh) 汽车自动变速方法及装置
WO2015068474A1 (ja) 車両用自動変速機
CN1196877C (zh) 自适应分级换档促动器的接合力控制
EP1156237A2 (en) Shift-assisting device for a transmission
CN1234554C (zh) 手动变速器的倒档装置
CN1196876C (zh) 自适应换高档的爪式接合套接合控制
CN1959157A (zh) 汽车电控机械式变速器及其选档控制方法
JP2006153173A (ja) 自動変速制御装置
JP2001341543A (ja) 変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