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0799C - 适配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适配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0799C
CN1320799C CNB2004101007502A CN200410100750A CN1320799C CN 1320799 C CN1320799 C CN 1320799C CN B2004101007502 A CNB2004101007502 A CN B2004101007502A CN 200410100750 A CN200410100750 A CN 200410100750A CN 1320799 C CN1320799 C CN 132079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software
load terminal
device class
termin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1007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30237A (zh
Inventor
松村新一
牛嶋和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0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0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07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079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对各种设备都可适用的通用型适配器装置。若向设备安装适配器(200),则通过来自主处理部(202)的请求,从设备返回设备类别信息。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从所接收的设备类别信息中检测出该设备的设备类别。若设备为PC以外的设备,则判断已经安装在网络通信处理部(206)上的对象是否对应于该设备,若对应,则执行由该对象进行的网络处理。若不对应,则在设备信息保持部(204)中保持从设备接收的设备类别信息。之后,若将适配器(200)安装在PC上,则将设备信息保持部(204)中的设备类别信息发送到PC中。由此,若返回对应对象,则将其改写为网络通信部(206)的对象。

Description

适配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装载在设备上而向设备提供本地网络功能的适配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并标准化了介由本地网络控制家庭内设备的所谓网络家电系统。该系统将本地服务器等控制器连接到本地网络上,并通过从控制器发送控制命令,来控制对象设备。
在这里,控制器和设备间的通信使用ECHONET、UPnP、SCP等通信协议来进行。另外,作为通信网,利用向各设备供给电源的馈电线或无线通信网等。例如,通过将设备的万能插口和控制器的万能插口分别连接到电源终端上,设备和控制器介由馈电线等进行连接。或者,介由在各设备和控制器上配置的无线处理机构连接各设备。
在这些设备中,备有预先对应于作为网络家电的使用的功能·结构。但是,这种情况下,在不将该设备设为网络对应来使用的情况下,设备成本提高了作为网络对应的成本。
因此,作为其他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提出了另外准备适配器装置,通过将该适配器装置装载在设备中,而后加上对设备添加了作为网络对应的功能的方式。即,在适配器装置上预先安装接收来自控制器的命令用的软件,通过以该适配器装置为媒介,从而能通过来自控制器的命令来控制该设备。根据该方式,可以抑制设备主体的成本提高,同时可根据需要适当地将设备设为网络对应。由此,可以同时实现成本升高的抑制和便利性的提高。
【专利文献1】
特开2003-283503号公报
但是,在该方式中,由于通常对每个设备准备有专用的适配器装置,所以不管在哪个使用形态中都需要购买适配器装置。但是,对于用户来说还存在将设备设为网络对应来试用,确认其方便性后,才决定是否设为网络对应的情况。如上所述,若另外准备了专用的适配器装置,则在这种情况下,也需要购买适配器装置。这时,若用户最终判断为不需要将该设备设为网络对应,在所购买的适配器就浪费了。
另外,还存在外出时和就寝时等,想要暂时将设备设为网络对应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若也必须另外购买适配器装置,则用户的便利性就受到了损害。为了暂时使用而特意购买适配器,在成本上也没有效率。
进一步,在更换设备的情况下,最初的旧设备的适配器装置不能使用了。用户必须在新设备的购买同时,还另外购买适配器装置。在该情况下,用户也感到方便性差,或感到成本的浪费、成本升高。
若考虑到这些方面,则希望将适配器装置设为通用型,可以适用于各种设备。由此,可以抑制成本提高,同时作为网络对应,可扩展使用设备的局面,可满足用户的便利性。结果,期待为可促进本地网络系统的普及·开发。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可适用于各种设备的新的且有用的适配器装置。另外,其目的在于:在通过简单结构且达到成本的降低的同时,实现本适配器装置。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特征。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适配器装置,其中通过安装在设备上而对该设备提供网络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通信处理机构,其存储向所述设备提供网络功能用的软件,同时通过该软件处理从控制器接收的数据而生成该设备用的数据,根据该软件处理从该设备接收的数据后生成所述控制器用的数据;设备通信机构,其控制与装载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中所述装载端设备是安装有所述适配器装置的设备;控制器通信机构,其控制与所述控制器间的通信;设备类别信息取得机构,其介由所述设备通信机构从所述装载端设备取得设备类别信息;设备类别信息保持机构,其保持所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动作模式设定机构,其根据所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来设定动作模式;模式处理机构,其执行对应于由所述动作模式设定机构设定的动作模式的处理;和改写机构,其改写安装于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的软件;所述模式处理机构在所设定的动作模式为通常模式时,执行由所述网络通信机构进行的处理,同时将由该处理的执行而生成的数据介由所述设备通信机构发送到所述装载端设备,或经由所述控制器通信机构发送到所述控制器;在所设定的动作模式为改写模式时,对所述装载端设备发出对应于所述设备类别信息保持机构中保持的设备类别信息的所述软件的发送请求的同时,将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中存储的软件改写为从所述装载端设备接收的所述软件。
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适配器装置中,所述动作模式设定机构根据所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判断所述装载端设备是否为能执行所述软件的改写处理的设备,在该判断结果为能改写的设备时,将动作模式设定为改写模式,在不是能改写设备时,将动作模式设定为通常模式。
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适配器装置中,所述模式处理机构在所设定的动作模式是通常模式时,判断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中存储的软件是否与从该装载端设备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匹配,在该软件与该设备类别信息不匹配时,停止由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进行的处理。
技术方案4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适配器装置中,进一步具有通知机构,其向外部通知存储在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中的软件是否合适;所述模式处理机构在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中存储的软件与从该装载端设备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不匹配时,介由所述通知机构通知其内容。
技术方案5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装置中,所述模式处理机构在所设定的动作模式为改写模式时,判断所述装载端是否处于所述软件的能发送状态;在处于能发送状态时,发出对应于所述设备类别信息保持机构中保持的设备类别信息的所述软件的发送请求。
技术方案6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适配器装置中,所述模式处理机构根据从所述装载端设备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中是否包含规定的信息,来判断该装载端设备是否为能发送状态。
技术方案7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适配器装置中,所述模式处理机构通过监视在所述装载端设备侧的连接器上接合的连接器中、来自规定的管脚位置的数据,来判断该装载端设备是否处于能发送状态。
技术方案8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适配器装置中,进一步配置从外部切换的开关;所述模式处理机构通过监视该开关的接通/断开,来判断该装载端设备是否处于能发送状态。
技术方案9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5~8中任一项所述的适配器装置中,在判断为所述装载端设备未处于所述软件的能发送状态时,将所述动作模式改变为通常模式。
而且,在上述中,所谓“能发送状态”,除了装载端设备为待机软件的发送的状态之外,还更广阔地包含在装载端设备中,所述软件的改写需要的功能(应用程序)起动的状态或虽然该功能没有起动,但是具有该功能,且该功能起动时,能进行软件的改写的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可通过下面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更加清楚。但是,下面的实施方式始终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本发明乃至各个结构要件的术语的含义并不限于下面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
根据本发明,在将适配器装置装载在想作为网络对应的设备后,通过将该适配器装置装载在PC等软件改写设备上的简单操作,从而可以将对应于想作为网络对应的设备的软件安装到适配器装置上。并且,通过将该适配器装置再次装载在想作为网络对应的设备上,从而可以对该设备提供网络对应的功能。这样,根据本发明,可以根据用户的消息适当地将适配器装置设为对应于其设备。由此,可以满足用户的方便性,同时进一步扩展网络对应的扩展性。
另外,如技术方案4的发明所述,在已安装的软件不对应于该装载端设备的情况下,若向用户通知其内容,则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方便性。
此外,如技术方案5~8的发明所述,若根据装载端设备是否处于软件的发送待机状态,决定是否进行对装载端设备的确认处理,则可以使软件改写时的处理有效,可以实现平滑的改写动作。
除此之外,通过下面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可认为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本地网络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适配器200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设备300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适配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适配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2的适配器200的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适配器200的结构的图。
图中:100-控制器,200-适配器,201-显示部,202-主处理部,203-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4-设备信息保持部,205-改写处理部,206-网络通信处理部,208-串行I/F,209-I/F连接器,210-机械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首先,图1表示实施方式的本地网络系统的结构。
在图中,控制器(PC:个人计算机)100具备对应于ECHONET、UPnP、SCP等通信协议的收发功能,介由馈电线或无线通信网(本地网络)连接有空调或DVD装置等设备(设备1、2、3)。在这里,各设备能装载适配器装置(下面,称为“适配器”),仅在所安装的适配器上安装了该设备用的软件的情况下,作为网络对应工作。
适配器在初始状态中不安装该软件,或预先安装有仅特定的设备可为网络对应的软件。在没有安装软件的情况下,或安装有其他设备用的软件的情况下,即使直接安装适配器,也不能对该设备提供作为网络对应的功能。在提供作为网络对应的功能时,用户例如介由PC(控制器100等),将该设备用的软件下载到适配器上。另外,在将下载了某一设备用的软件安装到其他设备上的情况下,适配器为停止状态。这种情况下,用户需要介由PC将已安装在适配器上的软件改写为该设备用的软件。
另外,在适配器上安装的软件是接收来自控制器100的命令而生成设备用的数据,将从设备接收的数据(状态通知或对询问的响应)转换为控制器100可解释的数据用的软件。例如,若为空调用,则为从控制器100接收温度的调整、运行模式(冷气、暖气等)、电源接通/断开等命令后转换为控制数据,用来将从设备主体接收的与目前的运行状态有关的数据转换为控制器用的数据的软件。
另外,软件中包含有识别本身为哪种设备用的软件的设备类别信息(制造者名称、件号、设备组等)。该设备类别信息如后所述,在将适配器安装在设备上并使用时,在确认已安装的软件是否为该设备用的软件之际,进行参照。
[实施例1]
图2和图3表示适配器200和设备300的构成例。另外,适配器200和设备300在硬件上可由任意计算机的CPU、存储器、其他的LSI等来实现。另外,在软件上可由装载在存储器上的有记录控制功能的程序等来实现。图2和图3表示由硬件和软件实现的适配器200和设备300的功能块。但是,当然这些功能块可以仅由硬件、仅由软件或这些的组合等各种形态来实现。
参照图2,适配器200包括显示部201、主处理部202、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设备信息保持部204、改写处理部205、网络通信处理部206、通信控制部207、串行I/F(接口)208和I/F连接器209。
另外,将用来提供作为上述网络对应的功能的软件(下面,称为“对象”)安装在网络通信处理部206中。该对象由:接收来自控制器100的数据用的表格及程序(表格程序);和从控制器100接收的数据(命令)中生成相对于对应设备的数据(控制数据),另外从对应设备接收的数据(状态通知/对询问的响应)生成相对于控制器100的数据的程序(转换程序)构成。
在这里,在上述表格中保持有可接收数据的数据类型或表示设备的状态的数据等。另外,表格程序仅可接收在该表格上描述的数据类型的数据(命令)。进一步,转换程序仅可对在该表格上描述的数据类型的数据,执行上述的数据生成处理。
即,从控制器100接收数据(命令)时,首先,判断该数据(命令)的数据类型(命令类型)是否描述在上述表格中,若描述了,则取得在该数据中包含的表示控制内容的数据。并且,从该数据生成对应设备控制用的数据后,向设备侧发送。另一方面,在从设备侧接收了数据(状态通知/对询问的响应)的情况下,通过上述转换程序,将该数据转换为对应的数据类型的数据。并且,向该数据添加数据类型等、由控制器100侧解释用的数据,而向控制器100侧发送。
另外,向设备侧发送数据时,或从设备侧接收数据时,对应于该发送接收的内容,改写上述表格内的表示设备状态的数据。
参照图2,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显示部201例如包括发光元件,当在网络通信处理部206中安装的对象不是该设备用的软件的情况下,通过发光元件的点亮来显示其内容。另外,该显示除了发光元件的点亮之外,也可通过输出通知声音等来进行。
主处理部202根据控制程序控制各个部分。而且,可在下面表示的各功能部的说明中依次清楚主处理部202的控制处理的内容。
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从设备300侧接收的设备类别信息(制造者名名称、制造者名称、件号、设备组等)中,参照“设备组”,检测设备300的设备类别,并根据所检测出的设备类别来判断适配器200的动作模式。具体的,若“设备组”为PC,则判断为对象的改写模式,若为PC之外,则判断为通常模式。
另外,将该判断结果发送到主处理部202。主处理部202在所接收的判断结果为通常模式时,执行由网络通信处理部206进行的网络对应动作。即,通过安装在网络通信处理部206上的对象来处理来自控制器100的命令,生成对应的控制数据后发送到设备300侧。此外,通过对象来处理从设备300侧接收的数据(状态通知/对询问的响应),生成可由控制器100解释的数据后发送到控制器100。
而且,在从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接收的判断结果为改写模式时,执行由改写处理部205进行的改写处理。后面描述该改写处理的细节。
进一步,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比较从设备300侧接收的设备类别信息和安装在网络通信处理部206上的对象的设备类别信息,并判断两者是否匹配。并且,在将该判断结果送到主处理部202的同时,在两者不匹配的情况下,将从设备300侧接收的上述设备类别信息保持在设备信息保持部204中。
另外,主处理部202在所接收的判断结果为“不匹配”的情况下,使由上述网络通信处理部206进行的通常模式动作停止。即,若从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接收的动作模式的判断结果为“通常模式”,进一步,所接收的上述匹配/不匹配的判断结果为“不匹配”,则停止由通常模式进行的动作。这时,主处理部202对显示部201发出发光元件的点亮指令。由此,对用户提供表示对象不合适的显示。
改写处理部205进行改写安装在网络通信处理部206上的对象时的处理。追加说明处理的细节。
网络通信处理部206根据对象处理介由通信控制部207从控制器100接收的命令,生成对应于设备300的控制数据。并且,将所生成的控制数据介由串行I/F208发送到设备300侧。
通信控制部207根据ECHONET、UpnP、SCP等通信协议进行相对于本地网络的通信控制。串行I/F208控制介由I/F连接器209的数据传递。I/F连接器209包括在将适配器200安装在设备300侧的插槽等中时,与设备300侧的连接器接合的连接端子。而且,在适配器200和设备300通过电缆连接的情况下,将I/F连接器209连接在该电缆的连接端子上。
接着,参照图3,说明设备300的结构。如图所示,设备300包括被控制部301、输入部302、主控制部303、设备类别响应处理部304、设备信息保持部305、串行I/F306和I/F连接器307。
被控制部301由执行该设备的主要功能的电路、机构等构成,执行对应于来自主处理部303的控制的功能。输入部302包括输入面板或遥控接收部等输入机构,将对应于来自用户的输入指令的控制数据发送到主处理部303。主处理部303根据从输入部302或串行I/F306接收的控制数据来控制被控制部301,同时根据程序来控制各个部分。
设备类别响应处理部304在介由串行I/F从适配器200接收了设备类别信息的发送请求时,读出保持在设备信息保持部305中的设备类型信息后,将其发送到适配器200侧。设备信息保持部305保持该设备的设备类别信息(制造者名称、件号、设备组等)。在这里,所谓“设备组”是指空调、PC等识别该设备的设备种类用的信息。
串行I/F306控制介由I/F连接器307的数据传递。I/F连接器307具有在将适配器200安装在设备300侧的插槽等中时,与适配器200侧的连接器接合的连接端子。另外,在适配器200和设备300通过电缆连接的情况下,将I/F连接器209连接到该电缆的连接器端子上。
接着,参照图4,说明适配器200的处理动作。
若将适配器200安装在设备300上,起动适配器200,则主处理部202介由串行I/F208,向设备300侧发送设备类别信息的发送请求(S101)。与此相对,若从设备300返回设备类别信息,则接着,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如上所述,参照“设备组”,判断装载端设备300的设备类别(S102)。在这里,若装载端设备300为PC以外(S102:否),则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将动作模式判断为通常模式,并将其发送到主处理部202。
接着,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判断网络通信处理部206中是否安装有对象(S103),若没有安装(S103:否),则将其内容通知给主处理部202,同时,使设备信息保持部204保持从装载端设备300接收到的设备类别信息(S108)。主处理部202接收该通知,并向显示部201发出显示指令,同时,使由网络通信处理部206进行的处理中止。
另一方面,若在网络通信处理部206中安装有对象(S103:是),则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比较从装载端设备300接收的设备类别信息和对象的设备类别信息(S104),并判断两者是否匹配(S105)。将该判断结果发送到主处理部202。
在该判断结果为“不匹配”时(S105:否),进入到S108,进行上述的处理。即,将从装载端设备300接收的设备类别信息保持在设备信息保持部204中(S108),并向显示部201发出显示指令,而中止由网络通信处理部206进行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断结果为“匹配”时(S105:是),主处理部202执行由通常模式进行的处理动作(S106)。即,以安装在网络通信处理部206上的对象为基础,处理来自控制器100的命令,生成输出控制数据。另外,通过对象处理从设备300侧接收的数据(状态通知/对询问的响应),而生成输出可由控制器100解释的数据。
由该通常模式进行的处理动作维持到切断向适配器200的通电等结束处理之前(S107)。另外,在该结束处理后,再次进行开始处理(通电的重新开始等)时,回到S101,执行下面的处理。
接着,说明对象的改写动作。
在装载端设备300为PC时(S102),改写处理部205向设备300侧发送有无改写请求的询问(S111)。若接收了该询问后,从设备(PC)300返回改写请求(S112:是),则改写处理部205对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发出设备信息保持部204中保持的设备类别信息的发送请求。接收了该请求的设备类别/动作模式检测处理部203从设备信息保持部204中读出设备类别信息后,将其介由串行I/F208发送到设备(PC)300中(S113)。
设备(PC)例如从预先访问的数据库中抽出对应于所接收的设备类别信息的对象,并将其发送到适配器200。该数据库可通过例如介由因特网访问对应站点来取得的方法和安装在CD-ROM等的介质中保持的数据的方法等,在设备(PC)上构筑。
若从设备(PC)300开始对象的下载(S114),则改写处理部205在消除已经安装的对象的同时,进行将所接收的对象安装在网络通信处理部206上的处理(S115)。并且,在所有对象的安装完成时(S116),结束改写处理。
在该改写后,若将适配器200安装在设备300上,则执行上述S101以后的处理。这时,若安装在适配器200上的对象对应于该设备300的设备类别,则通过S102~S106的处理,执行通常模式。由此,该设备300作为网络对应设备发挥作用。
另外,在上述S112中,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返回改写请求的情况下,或有不能改写的响应的情况下,中断处理也可以。或者,在判断为装载端设备(PC)不包括改写功能,也可自动转为通常模式。即,将装载端设备(PC)看作通常的网络对应设备,使设定模式从改写模式转为通常模式。或也可对装载端设备(PC)询问是否转入通常模式。
根据本实施例,在将适配器安装到要作网络对应的设备上后,可通过将该适配器安装到PC上的简单操作,将对应于该设备的对象安装到适配器上。并且,通过将该适配器再次安装在该设备上,可以对该设备提供网络对应的功能。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可根据用户的消息将适配器适当地设为对应于该设备的装置。由此,可以满足用户的方便性,同时,进一步扩展网络对应的扩展性。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图4的S111和S112中,对设备(PC)300确认有无改写请求,但是也可如图5所示,省略该确认处理后,直接转入对象的取得处理(S113)。
例如,通过对由S101进行的设备类别的询问,返回预先决定的特殊设备码,从而使适配器200检测出该设备(PC)300是否处于对象的那嘎改写状态。即,若在对S101的响应中包含特殊的设备码,则省略图4的S111和S112的处理,而直接执行S113以后的处理,若不包含该特殊的设备码,则与上述图4的处理相同,进行了由S111和S112进行的有无改写请求的确认处理后,执行S113以后的处理。由此,可以省略不需要的询问和响应的处理,可以进行平滑的改写处理。
另外,在可通过特殊设备码,检测出对象的改变根本不可能的情况下,省略由S111和S112进行的有无改写请求的确认处理,而直接进行处理的中断或向上述的通常模式的转换处理。
或者,代替这种使用特殊设备码的方法,在I/F连接器209上设定专用管脚,通过有无相对于该专用管脚的数据,来检测设备(PC)300侧是否处于对象的能改写状态。例如,如图6所示,向改写处理部205提供来自该专用管脚的数据,由此,判断设备(PC)300侧是否处于对象的能改写状态。这时,将表示本身是否处于能改写状态的数据从设备(PC)300供给到该专用管脚。
另外,在该情况下,在可通过供给到专用管脚的数据,检测出对象的改写根本不可能的情况下,省略由S111和S112进行的有无改写请求的确认处理,而直接进行处理的中断或向上述通常模式的转换处理。
或者,如图7所示,在适配器200上配置机械开关210,可通过用户是否接通该开关,来判断设备(PC)300是否处于对象的能改写状态。这时,用户在设备(PC)300处于对象的能改写状态的情况下,接通该机械开关210,而将适配器200装载在设备(PC)300上。或,在装载了适配器200的插槽等上配置突起,通过将适配器200安装在插槽上,而自动接通机械开关210。这种情况下,仅对于处于能改写状态的设备(PC)300,在适配器的安装部上配置突起。
而且,这种情况下,在通过机械开关210的接通/断开,检测出对象的改写根本不可能的情况下,省略S111和S112进行的有无改写请求的确认处理,而直接进行处理的中断或转入上述的通常模式的转换处理。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当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其他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对象由接收来自控制器100的数据用的表格及程序(表格程序)、从控制器100接收的数据(命令)生成相对于对应设备的数据(控制数据),另外从对应设备接收的数据(状态通知/对询问的响应)生成相对于控制器100的数据的程序(转换程序)构成,虽然可根据设备改写该对象整体,但是若其中转换程序对所有设备通用,则可根据设备仅改写表格和表格程序。进一步,若表格程序通用,则可以仅改写表格。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在技术方案的范围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9)

1.一种适配器装置,其中通过安装在设备上而对该设备提供网络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通信处理机构,其存储向所述设备提供网络功能用的软件,同时通过该软件处理从控制器接收的数据而生成该设备用的数据,根据该软件处理从该设备接收的数据后生成所述控制器用的数据;
设备通信机构,其控制与装载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中所述装载端设备是安装有所述适配器装置的设备;
控制器通信机构,其控制与所述控制器间的通信;
设备类别信息取得机构,其介由所述设备通信机构从所述装载端设备取得设备类别信息;
设备类别信息保持机构,其保持所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
动作模式设定机构,其根据所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来设定动作模式;
模式处理机构,其执行对应于由所述动作模式设定机构设定的动作模式的处理;
改写机构,其改写安装于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的软件;
所述模式处理机构在所设定的动作模式为通常模式时,执行由所述网络通信机构进行的处理,同时将由该处理的执行而生成的数据介由所述设备通信机构发送到所述装载端设备,或经由所述控制器通信机构发送到所述控制器;
在所设定的动作模式为改写模式时,对所述装载端设备发出对应于所述设备类别信息保持机构中保持的设备类别信息的所述软件的发送请求的同时,将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中存储的软件改写为从所述装载端设备接收的所述软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配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模式设定机构根据所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判断所述装载端设备是否为能执行所述软件的改写处理的设备,在该判断结果为能改写的设备时,将动作模式设定为改写模式,在不是能改写设备时,将动作模式设定为通常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配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处理机构在所设定的动作模式是通常模式时,判断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中存储的软件是否与从该装载端设备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匹配,在该软件与该设备类别信息不匹配时,停止由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进行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配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通知机构,其向外部通知存储在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中的软件是否合适;
所述模式处理机构在所述网络通信处理机构中存储的软件与从该装载端设备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不匹配时,介由所述通知机构通知其内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配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式处理机构在所设定的动作模式为改写模式时,判断所述装载端设备是否处于所述软件的能发送状态;
在处于能发送状态时,发出对应于所述设备类别信息保持机构中保持的设备类别信息的所述软件的发送请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处理机构根据从所述装载端设备中取得的设备类别信息中是否包含规定的信息,来判断该装载端设备是否为能发送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处理机构通过监视在所述装载端设备侧的连接器上接合的连接器中、来自规定的管脚位置的数据,来判断该装载端设备是否处于能发送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配置从外部切换的开关;
所述模式处理机构通过监视该开关的接通/断开,来判断该装载端设备是否处于能发送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配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判断为所述装载端设备未处于所述软件的能发送状态时,将所述动作模式变更为通常模式。
CNB2004101007502A 2003-12-15 2004-12-13 适配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07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17345A JP4024205B2 (ja) 2003-12-15 2003-12-15 アダプタ装置
JP2003417345 2003-1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0237A CN1630237A (zh) 2005-06-22
CN1320799C true CN1320799C (zh) 2007-06-06

Family

ID=34779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075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0799C (zh) 2003-12-15 2004-12-13 适配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024205B2 (zh)
KR (1) KR20050059998A (zh)
CN (1) CN132079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52343A (ja) * 2006-12-14 2008-07-03 Toshiba Corp 家電制御装置および家電制御方法
JP4955736B2 (ja) * 2009-07-08 2012-06-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2160987A1 (ja) * 2011-05-24 2012-11-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ゲートウェイ装置、ソフトウェア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3005230A2 (en) * 2011-07-04 2013-01-10 Shetty Ravindra K Universal learning based re-configurable adaptor
JP7189419B2 (ja) * 2018-08-09 2022-12-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システム及び無線lanアダプ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8097A (ja) * 1992-08-14 1994-03-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家庭内制御システム
JP2002245235A (ja) * 2001-02-20 2002-08-30 Hitachi Ltd 家庭電気機器、加入者登録方法、受注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EP1280299A1 (en) * 2001-07-20 2003-01-29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ome appliances via a home phone line
JP2003283503A (ja) * 2002-03-26 2003-10-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及び機器アダプ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8097A (ja) * 1992-08-14 1994-03-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家庭内制御システム
JP2002245235A (ja) * 2001-02-20 2002-08-30 Hitachi Ltd 家庭電気機器、加入者登録方法、受注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EP1280299A1 (en) * 2001-07-20 2003-01-29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ome appliances via a home phone line
JP2003283503A (ja) * 2002-03-26 2003-10-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及び機器アダプ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0237A (zh) 2005-06-22
KR20050059998A (ko) 2005-06-21
JP4024205B2 (ja) 2007-12-19
JP2005184043A (ja) 2005-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7286C (zh) 家用电器的控制设备、控制方法以及家用电器产品
EP1471691A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ybrid wire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3275871B2 (ja) プリンタ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プリンタ
CN1881977A (zh) 通信装置和命令发送方法
JP2003131839A5 (zh)
CN103257514A (zh) 通信设备和用于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509547A (zh) 家庭网络系统和用于在家庭网络系统中交换标准的方法
CN1825885B (zh) 信息处理器
TWI474180B (zh) 偵測遠端序列埠設備之系統及其方法
CN1933433A (zh) 通信设备,通信状态检测方法和通信状态检测程序
WO2006043436A1 (ja) 通信装置
JP2009296357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動作モード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19629A (ja) データ処理デバイス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CN1320799C (zh) 适配器装置
US7176785B2 (en) Device control system
CN1577342A (zh) 对网络对应机器的访问方法及其装置
CN1863124A (zh) 配置无线连接设置
JP2004287778A (ja) 周辺機器ドライバ代理インストールプログラム、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6596004A (zh) 一种晶圆盒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阅读器
CN1808997A (zh) 确定在计算设备的部件之间指定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JP4950617B2 (ja) 空調管理装置、空調管理方法および空調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262896C (zh) 图像形成系统及图像形成系统用的下载方法
CN1774110A (zh) 移动电话终端、基站、通信系统、添加/改变操作的方法
JP2003209939A (ja) 代理応答機能付き電源制御装置および電源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561057A (zh) 调整网络接口的电源消耗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