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9907A - 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9907A
CN1319907A CN01112066A CN01112066A CN1319907A CN 1319907 A CN1319907 A CN 1319907A CN 01112066 A CN01112066 A CN 01112066A CN 01112066 A CN01112066 A CN 01112066A CN 1319907 A CN1319907 A CN 1319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power
request signal
signal
control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12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3674C (zh
Inventor
山本真一
尾上顺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19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9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36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367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for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e.g.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DER] or load-side gene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1General power management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一种供电系统,包括:多个电气产品;能改变发电量的发电设备;电力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发电设备向电气产品提供的电力。多个电气产品中的每一个被构成以能输出第一电力请求信号,以请求所希望的电量。电力控制设备分别从所述多个电气产品接收多个第一电力请求信号,产生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用于请求根据由所述多个第一电力请求信号请求的总电量确定的电量,并向发电设备输出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发电设备增加或减少发电量,以使发电量与根据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确定的目标电量匹配。

Description

供电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稳定供电又省电的供电系统,例如在办公室和家中的供电系统。
已知的适应环境的发电系统包括使用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和使用燃料电池的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系统大致分为两类,即1)“独立系统”和2)“联合系统”。在“独立系统”中,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在蓄电池中集聚,然后被使用。在“联合系统”中,太阳能电池通过转换器连接到电力公司的电线。当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超过房间中的电力消耗时(如晴朗的白天),多余的电能由电力公司购买;当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达不到房间中的电力消耗时(如阴天的晚上),从电力公司购买所需的电力。
使用燃料电池的发电系统的一个例子是家用共生系统(见Nikkei电子,763期,55到62页)。该文描绘的共生系统通过提供燃气(如天然气或LP(液化石油)气)给聚合类燃料电池实现了用燃料电池产生电能。产生的电能供给家中的电器。燃料电池放出的热用于供热水和房间取暖。
该太阳能发电系统在有效利用能源方面存在问题。在“独立系统”中,产生的电能在蓄电池中集聚,因此产生能量损失。在“联合系统”中,当多余的电能由电力公司购买而通过电线传送时,也发生能量损失。
预计在家和办公室使用燃料电池的共生系统会很普及。然而,并未考虑如何建立适于燃料电池的新供电系统,特别是,如何既节约能源又稳定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供电系统包括:多个电气产品;能改变发电量的发电设备;和电力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发电设备向所述电气产品提供的电力;所述多个电气产品中的每一个被构成以能输出第一电力请求信号,以请求所希望的电量。所述电力控制设备分别从所述多个电气产品接收多个第一电力请求信号,产生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用于请求根据由所述多个第一电力请求信号请求的总电量确定的电量,并向发电设备输出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所述发电设备增加或减少发电量,以使发电量与根据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确定的目标电量匹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发电设备是燃料电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电力控制设备产生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以满足R=∑Ri+Rm,其中:R指示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请求的电量,Ri(i=0,1,…n)指示所述多个第一电力请求信号中的每一个请求的电量,Rm指示所述多个电气产品和所述电力控制设备间传输所需的最小电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发电设备判定发电量是否与根据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确定的目标发电量匹配;当判定发电量与目标发电量匹配时,所述发电设备向所述电力控制设备输出匹配信号。为响应所述匹配信号,所述电力控制设备向输出所述第一电力请求信号的所述多个电气产品中的至少一个电气产品中的每一个输出应答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发电设备判定发电量是否与根据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确定的目标发电量匹配。当判定发电量与目标发电量匹配时,所述发电设备向输出所述第一电力请求信号的所述多个电气产品中的至少一个电气产品中的每一个输出应答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的供电系统,还包括供电设备,用于输出由所述发电设备提供的电力和除所述发电设备外的其它供电源提供的电力中的至少一种电力;所述发电设备判定发电量是否与根据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确定的目标发电量匹配,当判定发电量与目标发电量匹配时,所述发电设备向电力控制设备输出一匹配信号;所述电力控制设备判定当前第二电力请求信号请求的发电量相对前一个第二电力请求信号请求的目标发电量是否增加;且当判定所述当前第二电力请求信号请求的发电量相对所述前一个第二电力请求信号请求的目标发电量增加时,从输出当前第二电力请求信号到所述发电设备到收到来自所述发电设备的匹配信号这个期间,所述电力控制设备控制所述供电设备用所述供电源提供的电力补偿所述发电设备提供的电力的不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仅当所述当前第二电力请求信号所请求的增加的电量超过所述前一个第二电力请求信号所请求的电量的值大于或等于规定的值时,所述电力控制设备控制所述供电设备用所述供电源提供的电力补偿所述发电设备提供的电力的不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供电源提供商业电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供电源是蓄电池。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多个电气产品通过无线系统或有线系统连接到所述电力控制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电力请求信号是指示所述电气产品的状态的状态信号;所述电力控制设备获得在由所述状态信号指示的状态中的电气产品所请求的电量,并基于所述电气产品所请求的电量产生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一计算机系统,包括服务器计算机和终端。所述服务器计算机包括存储区,用于存储对照表,指示电气产品的状态和在该状态中所述电气产品的耗电之间的关系,和根据来自所述终端的请求,通过网络从所述服务器计算机下载所述对照表。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终端连接到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多个电气产品,能改变发电量的发电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发电设备向所述多个电气产品供电的电力控制设备,所述下载的对照表被存储在电力控制设备中。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案,一种用于出售电气产品的方法,包括步骤:出售带有URL地址的电气产品,以获得关于所述电气产品的对照表,所述对照表指示所述电气产品的状态和所述电气产品在该状态中的耗电之间的关系。
因此,这里描绘的发明有能提供既节约能源又稳定供电的发电系统的优点。
通过参照附图,阅读和理解下面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清楚理解本发明的这些优点和其它优点。
图1是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1的供电系统1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供电系统1中的电力控制设备30执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供电系统2的结构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供电系统2中的电力控制设备300执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5是图3所示的供电系统2中的供电设备100的内部结构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3的供电系统3的结构图;
图7是图6所示的供电系统3中的电力控制设备310执行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图6所示的供电系统3中的供电设备200的内部结构图;
图9是图6所示的供电系统3中的电力控制设备310的内部结构图;
图10为时序图,描绘图6所示的供电系统3中所用的各种信号的波形;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计算机系统4的结构图;
图12A是具有BS记录功能的TV的对照表510的示例图;
图12B是洗衣机的对照表510的示例图;
图13A是“适用于供电系统的电气产品的网站”的主页的示例图;
图13B是“检索对照表”网页的示例图;
图13C是“确认对照表”网页的示例图。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描绘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1中的供电系统1的一种结构,供电系统1是一种独立供电系统的一实例,不用任何其它供电源提供电力,它产生产生家庭中所必需的所有电能。
供电系统1包括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能改变发电量的发电设备20,和用于控制发电设备20的供电的电力控制设备30。
在下面描绘中,假设发电设备20为燃料电池(如PEFC或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由燃料质量改进设备(未示出)向燃料电池提供由如城市燃气的燃气产生的氢。假设发电设备20为燃料电池是因为燃料电池目前是能改变发电量的最可行的技术。任何能改变发电量的发电设备可被用作发电设备20。
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任何产品,如电冰箱,电视机(TV),照明设备,个人计算机(PC),微波炉,音频播放器,DVD播放器,电话或传真机。在下述描绘中,假设电气产品40-1为电冰箱,电气产品40-2为TV,电气产品40-(n-1)为照明设备,电气产品40-n为个人计算机,如图1所示。
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中的每一个都通过专用线连接到电力控制设备30。然而,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与电力控制设备30的连接不限于此。如: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能通过无线或有线系统连接到电力控制设备30。例如:作为无线系统,可用蓝牙或蜂窝电话通信线或PHS。作为有线系统,可用如ISDN的电话线或如HAVI的本地局域网(LAN)或Econet。
燃料电池20发的电力通过转换器10供给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转换器10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假设始终供给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保持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和电力控制设备30间传输所需的最小电量Rm。这里,“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和电力控制设备30间传输所需的最小电量Rm”包括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和电力控制设备30间数据传输所需的电力,和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在待机状态期间的电量消耗。
电气产品40-i被构成以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第一电力请求信号),以向电力控制设备30请求所希望的电量,其中,i=1,…,n。
例如,假设电气产品40-1(电冰箱)的电力开关由关到开时,电气产品40-1执行规定的运行所需的电量是P1(W)。这里,电气产品40-1的电力开关由关到开时,为响应该开关转换,电气产品40-1输出一电力请求信号R1,用于请求执行标定的运行所需的电量是P1(W)。
电力控制设备30分别从所述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接收多个电力请求信号Ri。电力控制设备产生电力请求信号R(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用于请求根据由多个电力请求信号Ri请求的总电量确定的电量,并向燃料电池20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
燃料电池20增加或减少发电量,以使发电量与根据电力请求信号R确定的目标电量匹配。
在上述供电设备1中,基于电气产品40-i的电力请求信号Ri请求的总电量的电力请求信号R被输出给燃料电池20,电力请求信号R控制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因此,“需要时”,响应电气产品的请求,能控制燃料电池20产生“必要量”的电量。因此,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不会不必要地增加,节约了能源。
图2为描绘电力控制设备30执行的处理过程。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假设电气产品40-i输出的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或“非使用请求”。当用户需要使用电气产品40-i(如用户将电气产品40-i的电力开关由关打到开时),电气产品40-i向电力控制设备30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当用户不需要使用电气产品40-i(如用户将电气产品40-i的电力开关由开打到关时),电气产品40-i向电力控制设备30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非使用请求”。
在步骤ST1,电力控制设备30接收电气产品40-i输出的电力请求信号Ri,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中的电气产品40-i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电力请求信号Ri由电气产品40-i发送到电力控制设备30。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电气产品40-i进入可用状态所需的瓦数(Pi)。这里,指示“使用请求”的电力请求信号Ri中,Pi>0。指示“非使用请求”的电力请求信号Ri中,Pi=0。例如,电力请求信号Ri代表8位数据。
直到电力控制设备30收到下一电力请求信号Ri,电力请求信号Ri保持在电力控制设备30中。
在步骤ST2,电力控制设备30产生满足表达式(1)的电力请
求信号R。电力请求信号R指示燃料电池20提供的电力的瓦数(P)。例如,电力请求信号R由规定位数的数据表示。
这里,Ri(i=1,…,n)指示电力请求信号Ri请求的电量。Rm指示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和电力控制设备30间传输所需的最小电量。
在步骤ST3,电力控制设备30向燃料电池20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因此,指示燃料电池20根据电力请求信号R进行发电。
燃料电池20从电力控制设备30接收电力请求信号R并控制发电量,以匹配发电量与根据电力请求信号R确定的目标发电量。燃料电池的目标发电量可设置为与电力请求信号R请求的电量匹配,或设置为与考虑余量m的电力请求信号R请求的电量与余量m的总量匹配。例如,通过增加或减少如天然气或LP(液化石油)气的供应量,来增加或减少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另外,当燃料质量改进设备不是必需时,可直接向燃料电池20供给氢。
燃料电池20判定发电量是否与根据电力请求信号R确定的目标发电量匹配。当判定发电量匹配时,燃料电池20向电力控制设备30输出匹配信号C。
在步骤ST4,电力控制设备30确认是否从燃料电池20收到匹配信号C。
对于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电力控制设备30在确认从燃料电池20收到匹配信号C后,返回一应答信号。应答信号从电力控制设备30传送到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以通知电气产品40-i“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等到从电力控制设备30收到应答信号,并在收到应答信号后开始对应于“使用请求”的运行。
对于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非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电力控制设备30不返回一应答信号。“非使用请求”是请求减少所需电量的请求。对应地,不需要通知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非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非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不等到从电力控制设备30收到应答信号,而在向电力控制设备30输出这种电力请求信号Ri后立即开始对应于“非使用请求”的运行。这里,对应于“非使用请求”的运行包括“不运行”。
当电气产品40-i通过专用线连接到电力控制设备30时,例如,通过把电力许可信号Ai(它从电力控制设备30连续向电气产品40-i输出)的电平从低电平(0)变到高电平(1),发送应答信号。这里,电力许可信号Ai的高电平(1)指的是允许向电气产品40-i供电,电力许可信号Ai的低电平(0)指的是不允许向电气产品40-i供电(即禁止供电)。
当电气产品40-i通过本地局域网(LAN)连接到电力控制设备30时,不需要连续向电气产品40-i输出电力许可信号Ai。这时,电力控制设备30能被构成响应一事件的发生(如用户从关到开打开电力开关)而向电气产品40-i输出电力许可信号Ai。
当电气产品40-i向电力控制设备30输出的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时,提供给电气产品40-i的电力许可信号Ai的电平被设置为低电平(0)。确认从燃料电池20收到匹配信号C后,电力控制设备30把电力许可信号Ai的电平从低电平(0)变为高电平(1)。这意味着当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时,电力许可信号Ai的电平被设置为高电平(1)。在电力许可信号Ai的电平被设置为高电平(1)后,电气设备40-i开始对应于“使用请求”的运行。
当电气产品40-i向电力控制设备30输出的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非使用请求”时,提供给电气产品40-i的电力许可信号Ai的电平被设置为高电平(1)。不需要等到从燃料电池20收到匹配信号C后,而在从电气产品40-i收到指示“非使用请求”的电力请求信号Ri后,电力控制设备30立即把电力许可信号Ai的电平从高电平(1)变为低电平(0)。这意味着不论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是否达到目标发电量,供给电气产品40-i的电力许可信号Ai的电平均被设置为低电平(0)。在电力许可信号Ai的电平被设置为低电平(0)后,电气设备40-i开始对应于“非使用请求”的运行。
根据对供电系统1的上述描述,为响应匹配信号C,向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发送应答信号。等到从电力控制设备30收到指示“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的应答信号后,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开始对应于“使用请求”的运行。这保证电气产品40-i运行在电气产品40-i能实现预定功能而不失效的条件(标定的条件)下;换句话说,这保证电气产品40-i执行标定的运行。结果是,明显减少了电气产品40-i的故障率。
还根据对供电系统的上述描述,不需要确认“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向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非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立即开始对应于“非使用请求”的运行。在用户请求电气产品40-i进入不使用状态(例如,用户请求停止电气产品40-i的运行)时,这允许电气产品40-i迅速进入不使用状态。
在实施例1中,燃料电池20判定发电量是否达到根据电力请求信号R确定的目标发电量。然后,燃料电池20输出匹配信号C向电力控制设备30指示判定结果。为响应匹配信号C,电力控制设备30向至少一个电气产品40-i中的每个输出应答信号,其中,电气产品40-i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另外,燃料电池20可直接返回应答信号到至少一个电气产品40-i中的每个,其中,电气产品40-i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然而,为实现这一切,电力控制设备30需被配置以向燃料电池20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及电力请求信号R。
(实施例2)
图3描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供电系统2的结构。供电系统2是供电系统的一个例子,理论上说,供电系统用燃料电池发出房间所需的所有电力,但当发电量不足时,从除燃料电池外的供电源接收电力(如商业电力),直到确认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
图3中,与图1描绘的相同的同样元件用同样的标号,并省略详细描述。
供电系统2除包括供电系统1(图1)的元件外,还包括供电设备100。
供电设备100输出燃料电池20提供的电力和电力公司提供的电力中的至少一种电力到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中的每个电气产品。
电力控制设备300包括缓存器(未示出),用于存储前一个输出的电力请求信号R(此后,称为“前一个电力请求信号R”)。电力控制设备300判定由表达式(1)计算并输出给燃料电池的电力请求信号R所请求的发电量相对“前一个电力请求信号R”所请求的发电量是否增加。(以后,由表达式(1)计算并输出给燃料电池的电力请求信号R称为“当前电力请求信号R”)。当判定“当前电力请求信号R”所请求的发电量相对“前一个电力请求信号R”所请求的发电量增加时,电力控制设备300向供电设备100输出电力购买信号T(例如高电平)。由于该电力购买信号T,对应于燃料电池20发电量不足的部分的电量由电力公司80通过供电设备100向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提供。基于确认从燃料电池20收到匹配信号C,电力控制设备300向供电设备100输出输出电力购买信号T(例如低电平)。由于该电力购买信号T,电力公司80停止供电。
如上所述,电力控制设备300控制供电设备100通过电力线90用电力公司80提供的电力补偿燃料电池20提供的电力的不足,直到确认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即,从向燃料电池20输出当前电力请求信号R到从燃料电池20收到匹配信号的期间)。因此,电力控制设备300能向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实时返回应答信号,而不需要等到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其结果是,避免用户感到电气产品40-i延迟启动运行的不便。
另外,电力控制设备300能被配置成判定由当前电力请求信号R所请求的发电量相对前一个电力请求信号R所请求的发电量的多余量是否大于或等于规定值。此时,电力控制设备300能被配置以控制该供电设备100,仅当多余量判定为大于或等于规定值时,通过电力线90用电力公司80提供的电力补偿燃料电池20提供的电力的不足,直到确认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
连接到供电设备100的除燃料电池20外的供电源能是任何类的供电源。例如,供电源可是商业供电源或蓄电池。
图4描绘电力控制设备300执行的处理过程。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假设电气产品40-i输出的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或“非使用请求”。
在步骤ST1,电力控制设备300接收电气产品40-i输出的电力请求信号Ri,多个电气产品40-1到40-n中的电气产品40-i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步骤ST1中的过程与图2描绘的相同。
在步骤ST2,电力控制设备300产生满足表达式(1)的电力请求信号R。步骤ST2中的过程与图2描绘的相同。
在步骤ST3,电力控制设备300向燃料电池20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因此,指示燃料电池20根据电力请求信号R进行发电。步骤ST3中的过程与图2描绘的相同。
在步骤ST4,电力控制设备300判定“当前电力请求信号R”所请求的发电量相对“前一个电力请求信号R”所请求的发电量是否增加。当判定“当前电力请求信号R”所请求的发电量相对“前一个电力请求信号R”所请求的发电量增加时,电力控制设备300向供电设备100输出电力购买信号T,因此,指令供电设备100从电力公司80购买对应于燃料电池20发电量不足的部分的电量。
在步骤ST5,对于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电力控制设备300不需确认从燃料电池20收到匹配信号C,就返回一应答信号。当电气产品40-i收到指示“使用请求”的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时,电力控制设备300能通过立即把电力许可信号Ai的电平从低电平(0)变到高电平(1)的方式,发送应答信号,而不需等到从燃料电池20收到匹配信号C。
对于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非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电力控制设备300不返回一应答信号。步骤ST5中的过程与图2描绘的ST4相同。
在步骤ST6,电力控制设备300确认是否从燃料电池20收到匹配信号C。基于确认从燃料电池20收到匹配信号C,电力控制设备300向供电设备100输出电力购买信号T,因此,指令供电设备100停止购买电力公司80提供的电力。
图5描绘供电设备100的内部结构。供电设备100包括电力购买装置100a和一个电力相加器100b。
电力购买装置100a通过电力线90连接到电力公司80(图3)。根据电力购买信号T的值,电力购买装置100a切换电力公司80的电力,以允许向电力相加器100b供电或禁止向电力相加器100b供电。例如,电力购买装置100a包括,开关(未示出),用于判定电力相加器100b是否应电连接到电力公司80。根据电力购买信号T的值,开关开或关。
电力相加器100b连接在电力购买装置100a的一输出端和转换器10的一输出端之间。电力相加器100b把电力购买装置100a的输出与转换器10的输出相加,并将相加结果输出到多个电气产品40-1至40-n。
基于供电设备100有图5所示的结构,当电力购买信号T的值允许电力公司80向电力相加器100b供电时,通过电力购买装置100a把电力公司80补偿燃料电池20发电量的不足的电量供给电力相加器100b。其结果是,甚至直到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适当量的电力被输出到电力相加器100b。
基于供电系统2,如上所述,基于收到指示“使用请求”的电力请求信号Ri,电力控制设备300立即向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立即返回应答信号。这之所以可行,是由于甚至直到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也保证电气产品40-i的稳定供电。因此,不需要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的电气产品40-i等到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开始对应于“使用请求”的运行。其结果是,电气产品40-i能在向电力控制设备300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后,立即启动对应于“使用请求”的运行。这保证了电气产品40-i能在向电力控制设备300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后,立即运行在标定条件下。结果是,明显减少了电气产品40-i的故障率。
另外,电力控制设备300能被配置成不向输出任何类的电力请求信号Ri的电气产品40-i返回应答信号(例如,不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或“非使用请求”)。之所以允许这样,是由于甚至直到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也保证电气产品40-i的稳定供电。因此,不管输出到电力控制设备300的电力请求信号Ri的类别,电气产品40-i在向电力控制设备300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后,立即开始所希望的运行(例如,不论电力请求信号Ri指示“使用请求”或“非使用请求”)。[实施例3]:
图6所示为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3中的供电系统3的一种结构,供电系统3是一种组合型供电系统的一实例,它采用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述的供电系统未采用太阳能电池,但能够把太阳能电池与燃料电池组合起来使用。
原则上,供电系统3采用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以产生住宅中所必需的所有电能,然而,该供电系统3之构成根据以下条件:当由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电能总量不足时,该供电系统3能够从一供电源中购得电能(例如,工业生产动力),而不是从该太阳能电池或燃料电池中取得,直至该燃料电池的发电量被确定已达到目标发电量;而当由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所产生的电能总量过多时,该供电系统能够将多余的电量售给电力公司。
在图6中,与根据图1所述之部件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参考编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供电系统3包括一太阳能电池110,一变换器120和一供电设备200,另外还有供电系统1(见图1)中的部件。
该太阳能电池110把由太阳能产生的电力经转换器120供给供电设备200,该转换器120将直流电源转换成交流电源。
该太阳能电池110输出一个发电信号G至一电力控制设备310,该信号表示该太阳能电池110的发电量。
该供电设备200经由电力线90被连接至一电力公司80、住宅81a和81b及一工厂82。该供电系统被设置于住宅81内。
经电力线90,该供电设备200将由太阳能电池110供给的电力P1的一部分P3输出至电力公司80。该供电设备200也输出以下三部分之和所组成的电量到多个电气产品40-1至40-n:(ⅰ)由电力公司80供给的电力P1的剩余部分(P1-P3),(ⅱ)由燃料电池20供给的电力P2,及(ⅲ)由电力公司80经电力线90供给的电力P4(即:P1+P2-P3+P4)。
多个电气产品40-1至40-n和该太阳能电池110之每一个都经一专用的线路连接到电力控制设备310,然而,多个电气产品40-1至40-n和太阳能电池110之间与电力控制设备310的连接并不限于此。例如,多个电气产品40-1至40-n和太阳能电池110之中的每一个都能经一无线的或有线的系统而被连接至该电力控制设备310。作为无线系统,例如蓝牙或是蜂窝电话的通信线路,或是PHS,是可以采用的;作为有线系统,例如,诸如综合业务服务网的电话线或诸如HAVI或Econet的本地网是可以使用的。
图7所示为由电力控制设备310执行的处理流程。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假设由电气产品40-i输出的一电力请求信号Ri表示“使用请求”或“非使用请求”。
在步骤ST1中,该电力控制设备310接收来自电气产品40-i的电力请求信号Ri,该电气产品40-i在多个电气产品40-1至40-n中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该电力控制设备310也接收一来自太阳能电池110的发电信号G,该发电信号G以例如8位数字数据之方式表示。
在步骤ST2中,电力控制设备310产生一电力请求信号R,以满足表达式(2)。该电力请求信号R指示由燃料电池20供给之电力的瓦特数(p)。例如,该电力请求信号R以具有规定位数的数字数据表示。
Figure A0111206600221
这里,Ri(i=1,…,n)表示由电力请求信号Ri所请求之电量,Rm表示用于多个电气设备40-1至40-n与电力控制设备310之间传输所需的最小电量,G表示由太阳能电池110产生的电量。
在步骤ST3中,电力控制设备310判定电力请求信号R的值是为正或负值,并对燃料电池20和供电设备200输出一个表示该判定结果的标记信号S。例如,该标记信号S之“1”值意指电力请求信号R之值为负,而该标记信号S之“0”值意指电力请求信号R之值为零或正值。
在步骤ST3中,当R≥0时,该处理转至步骤ST4;在步骤ST3中,当R<0时,该处理转至步骤ST8。
在步骤ST4至ST7中的处理(当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不足时执行的处理)和如图4所示步骤ST3至ST6中的处理是一样的。
在步骤ST8中,电力控制设备310向供电设备200发出控制指令,令其出售由太阳能电池110供给的电力P1之中多余的电量|R|(=P3)。在这种情况下,燃料电池20没有必要发电。因此,电力控制设备310未向燃料电池20发出发电指令。由太阳能电池110供给的电力P1的剩余部分(除去|R|之外的电力,即:P1-P3)通过供电设备200被输出到电气设备40-1至40-n。
在步骤ST9中的处理与如图4所示的步骤ST5之处理是相同的。
图8是供电设备200的内部结构图。供电设备200包括电力购买设备200a,电力相加器200b和电力分配器200c。
电力购买设备200a经由电力线90被连接至住宅81a和81b(见图6)、电力公司80和工厂82。向该电力购买设备200a供给以一电力购买信号T。根据该电力购买信号之值,电力购买设备200a转送来自电力公司80之电力P4,或是允许其被供给电力相加器200b,或是禁止其被供给相加器200b。该电力购买设备200a包括,例如,一开关(未显示),该开关用于确定是否该电力相加器200b应被电连接于电力公司80,该开关根据电力购买信号T之值而被打开或关闭。
向电力分配器200c提供以一电力请求信号R和一标记信号S,该标记信号S表示该电力请求信号R为正值或负值。
当该标记信号S被判定为0时(即:电力请求信号R为零或正值),该电力分配器200c将由太阳能电池110供给的所有电力P1输出到电力相加器200b(即:P3=0)。
当该标记信号S被判定为1时(即:电力请求信号R为负值),该电力分配器200c将由太阳能电池110供给的电力P1中之多余电量|R|(=P3)经电力线90输出至电力公司80,并输出剩余电力(P1-P3)至电力相加器200b。
电力相加器200b被连接至电力购买设备200a的输出端、转换器10的输出端、及电力分配器200c的输出端,该电力相加器200b将电力购买设备200a的输出P4、转换器10的输出P2、及电力分配器200c的输出(P1-P3)相加,并将其相加之和(P1+P2-P3+P4)输出至多个电气产品40-1至40-n。这里,当R≥0时,P3=0;及当R<0时,P3=|R|。
图9示出电力控制设备310的内部结构,该电力控制设备310包括n个缓存器320-1至320-n、n个逻辑或器件330-1至330-n、及一计算器件360。
多个电力请求信号R1至Rn分别自多个电气产品40-1至40-n输出,并被分别存储在缓存器320-1至320-n中。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多个电力请求信号R1至Rn之每一个采用8位数字数据表示。这里,电力请求信号Ri表示使用电气产品40-i所需的瓦特数。在该电力请求信号Ri表示“使用请求”中,pi>0;而在该电力请求信号Ri表示“非使用请求”中,pi=0。
当电气产品40-i输出的一电力请求信号Ri表示“非使用请求”时,该电气产品40-i处于等待状态,并因此消耗该电气产品40-i处于等待状态所需的电量。信号Rm表示用于在电气产品40-1至40-n与电力控制设备310之间传输所必要的最小电量,该信号采用例如4位数字数据的方式表示。(在下文中,信号Rm将被称为“最小电量信号Rm”。)该最小电量信号Rm被预置为一规定的值,该最小电量信号Rm被预先输入至电力控制设备310。电气产品40-i请求电力控制设备310提供“该电气产品40-i处于等待状态所需电量”,作为由该最小电量信号Rm所表示的最小电量之一部分。因此,电气产品40-i不必为分别出自最小电量信号Rm的“该电气产品40-i处于等待状态所需电量”,而请求电力控制设备310。这就是为什么在电力请求信号Ri表示“非使用请求”中pi=0。
假定,电力请求信号Ri在被存入缓存器320-1至320-n中之一个缓存器后,一直未被更新,直到下一个电力请求信号Ri(自相同的电气产品输出并作为电力请求信号Ri存储在该缓存器中)由电力控制设备310接收。
计算器件360接收多个电力请求信号R1至Rn、最小电量信号Rm、及发电信号G,并根据表达式(2)产生一个电力请求信号R。
计算器件360还产生一个表示该电力请求信号R之正负的标记信号S。
为了与对于电力请求信号R被输出至燃料电池20的时间控制同步,该计算器件360将一电力购买信号T设置到一个第一电平(例如,高电平)以表示从电力公司80购买电力被准许;为了与对于一匹配信号C自燃料电池20被接收的时间控制同步,该计算器件360将电力购买信号T设置到一个第二电平(例如,低电平)以表示从电力公司80购买电力被停止。
多个电力许可信号A1至An中之每一个,其产生是根据自逻辑或器件330-1至330-n之相对应的一个器件的输出。
电力控制设备300(见图3)的内部结构与图9所示的电力控制设备310的内部结构是一样的,除非发电信号G未被输入至电力控制设备300及标记信号S未自电力控制设备300被输出。在该电力控制设备300中,计算器件360接收多个电力请求信号R1至Rn及一最小电量信号Rm,并根据表达式(1)产生一电力请求信号R。
图10为说明用于实施例3中之供电设备3(见图6)的各种信号之波形的时序图。在图10中,R1表示一个自冰箱40-1输出的电力请求信号,R2表示一个自电视机40-2输出的电力请求信号。假设由太阳能电池110进行发电,因此,如图10所示,发电信号G具有正值。
假设在时间t1,用户要看电视机40-2,并将电视机40-2之开关由关置于开;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机40-2输出一个表示“使用请求”(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一高电平信号)的电力请求信号R2至电力控制设备310,该电力控制设备310接收电力请求信号R1和R2、最小电量信号Rm(图10中未示出,见图9)及发电信号G,并根据表达式(2)在时间t1产生一电力请求信号R。该电力控制设备310在时间t1判定该电力请求信号R之值的正负。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在时间t1时,R≥0,因此,电力控制设备310向太阳能电池20发出指令,令其产生电量|R|相当于其不足量的电力,并设置电力购买信号T为一第一电平(例如,一高电平),该电平表示准许自电力公司80购买电力;大体在当来自电视机40-2的表示“使用请求”的电力请求信号R2被接收之时的同时,电力控制设备310改变电力许可信号A2之电平,从一低电平改为一高电平;然后,为了与来自燃料电池20的匹配信号C的接收同步,该电力控制设备310将电力购买信号T设置于一第二电平(例如,一低电平),该电平表示停止自电力公司80购买电力(在从时间t1至时间t2的期间)。
假设在时间t2,用户要关掉电视机40-2,并将电视机40-2之开关由开置于关;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机40-2输出一个表示“非使用请求”(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一低电平信号)的电力请求信号R2至电力控制设备310,该电力控制设备310接收电力请求信号R和R2、最小电量信号Rm(图10中未示出,见图9)及发电信号G,并根据表达式(2)在时间t2产生一电力请求信号R。该电力控制设备310在时间t2判定该电力请求信号R之值的正负。在图10所示的实例中,在时间t2时,R<0,因此,电力控制设备310取消向太阳能电池20发出的发电指令,并指令其向电力公司出售多余的电量|R|;大体在当来自电视机40-2的表示“非使用请求”的电力请求信号R2被接收之时的同时,电力控制设备310改变电力许可信号A2之电平,从一高电平改为一低电平。
在这一方式中,燃料电池20的发电能够根据该电视机40-2的开或关来进行控制。
如上所述,该太阳能电池110和燃料电池20被组合使用,因此,当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不足时(R≥0),可以购买由电力公司80供给的电力;而当太阳能电池110的发电量过多时(R<0),该多余的电量可以被出售给该电力公司80。
在供电系统3中,当太阳能电池110的发电量过多时(R<0),该多余的电量能够被储存于一蓄电池中(未示出),而不是被出售给电力公司80。在这种情况下,当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变得不足时,储存于该蓄电池中的电力可以被使用。另一方面,当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变得不足时,可以向该燃料电池20发出指令以使其产生与其不足量相当的发电量,并且能够使用储存于该蓄电池中的电力,直到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
在该供电系统3中,电力控制设备310在接收到来自电气产品40-i并表示一“使用请求”的电力请求信号Ri时,电力控制设备310立即返回一个应答信号到输出该表示“使用请求”的电力请求信号Ri之电气产品40-i,而不确定收到来自燃料电池20的一匹配信号C。利用本系统,由供电系统2所提供的效能,也能由供电系统3提供。
另一方面,在供电系统3中,也能够指令电力控制设备310不返回应答信号到输出电力请求信号Ri之电气产品40-i,而不管该电力请求信号Ri的类型(例如,不管该电力请求信号Ri表示的是“使用请求”或是“非使用请求”)。利用本系统,由供电系统2所提供的效能,也能由供电系统3提供。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对于由燃料电池20所产生的电量的控制,是根据来自电气产品40-i的请求信号Ri所请求的电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在没有由电气产品40-i输出的请求信号Ri时,对于由燃料电池20所产生的电量的控制,也可以根据基于电气产品40-i的电力消耗的请求来控制。例如,在一采用“联合系统(associationsystem)”的结构中,利用监测自电力公司购买的商业电力之结果,燃料电池20的发电量可以被改变,该电力购买是根据燃料电池20所产生的电力之不足而进行的。由于该监测结果显示了根据电气产品之电力消耗的请求,该系统是适用的。
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太阳能电池110被作为发电装置而使用。可以代之以其它方法或加上其它方法,这些能被使用的其它方法包括利用风力、海水波浪之力、或地热能进行发电。通过充分考虑到例如进行发电之地理区域中的地势和特点,而对这些发电方法作出优选。
例如,通过将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发电组合,可以构成根据本发明的供电系统。而一个燃料电池能够由许多住宅共享(例如,一个或更多的村庄,一个或更多的城镇,或是一个或更多套公寓)。通过共享高效率的燃料电池,可以提高总的供电效率。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电力请求信号Ri表示“使用请求”或“非使用请求”。电力请求信号Ri能够表示三个或更多个请求之一。例如,电力请求信号Ri能够表示“高输出使用请求”、“低输出使用请求”或“非使用请求”。例如,表示“高输出使用请求”的电力请求信号Ri能够请求100W的电力。例如,表示“低输出使用请求”的电力请求信号Ri能够请求50W的电力。例如,表示“非使用请求”的电力请求信号Ri能够请求0W的电力。
当该请求从“非使用请求”被转换到“高输出使用请求”时,或是当该请求从“非使用请求”被转换到“低输出使用请求”时,在确定收到匹配信号C后,电力控制设备30能够将电力许可信号Ai之电平从低电平(0)改为高电平(1),而电力控制设备300或310能够将电力许可信号Ai之电平从低电平(0)改为高电平(1),而不必确定收到匹配信号C。当该请求从“低输出使用请求”被转换到“高输出使用请求”时,电力控制设备30能够先将电力许可信号Ai之电平从高电平(1)改为低电平(0),及在确定收到匹配信号C后,能够将电力许可信号Ai之电平从低电平(0)改为高电平(1),而电力控制设备300或310能够先将电力许可信号Ai之电平从高电平(1)改为低电平(0),不必确定收到匹配信号C,能够将电力许可信号Ai之电平从低电平(0)改为高电平(1)。
当该请求从“高输出使用请求”被转换到“非使用请求”时,或是当该请求从“低输出使用请求”被转换到“非使用请求”时,电力控制设备30(或300,或310)能够将电力许可信号Ai之电平从高电平(1)改为低电平(0),而不必确定匹配信号C的收到。当该请求从“高输出使用请求”被转换到“低输出使用请求”时,电力控制设备30(或300,或310)能够维持高电平(1),而不必确定匹配信号C的收到。
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电力请求信号Ri表示使用电气产品40-i所需电力的瓦特数。而一电力请求信号Ri可以表示电气产品40-i(电力状态)的一种状态。在这种情况中,电力控制设备30(或300,或310)能够从电气产品40-i接收一个表示电气产品40-i之一状态的状态信号,作为电力请求信号Ri,并根据该状态信号所示的电气产品40-i之状态,获取在该状态中使用电气产品40-i所需的电量。例如,电力控制设备30(或300,或310)能够在其中的内部存储器(未示出)中,存储一对照表,该表显示出状态信号与在该信号所示之状态中使用电气产品40-i所需电量之间的关系(例如,查找表)。在此情况中,该对照表被用于把一状态信号转换为在该信号所示之状态中使用电气产品40-i所需电量。每一种或每一系统之电气产品最好都备有这样一个对照表。
[实施例4]:
图11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之实施例4中的计算机系统4之一种结构。该计算机系统4包括一服务器计算机410和至少一个终端420。该服务器计算机410通过因特网430被连接于至少一个终端420上。
该服务器计算机410包括一存储区450,用于存储至少一网页。例如,该存储区为一硬盘。
图12A和图12B均示出一对照表,该表显示了电气产品之状态与该状态中的电气产品之电力消耗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该网页内容的示例,该网页存储于服务器计算机410的存储区450中。图12A示出一个对照表510,该表用于具有BS记录功能的电视机,图12B示出一个用于洗衣机的对照表520。例如,对照表510和520之每一个是一个查找表。
如图12A中的对照表520所示,洗衣机可以处于三种状态之一,即:“以离心力清洗”、“搅拌清洗”和“关状态”。该对照表520还显示,用于“以离心力清洗”的电力消耗为170W,用于“搅拌清洗”的电力消耗为270W,及用于“关状态”的电力消耗为0W。该对照表520还显示,这三种状态分别以三个状态信号T1、T2及T3表示。例如,状态信号T1、T2及T3均以2位数字数据表示。
每一种或每一系统之电气产品最好都备有这样一个对照表。
当用户要求在终端420之显示屏上显示存储于服务器410之存储区450中的网页时,该用户将指定该网页的专有地址输入至终端420,指定一特别网页的专有地址被称之为URL(统一资源定位器)地址。该终端420发送由用户输入的该URL地址至服务器计算机410,该服务器计算机410发送由该URL地址指定之网页的内容至该终端420,终端420执行浏览。这样,由服务器计算机410传送至终端420的网页内容被解释并显示在终端420的显示屏上。
图13A显示“适用该供电系统之电气产品的网站”之主页(即该网页的首页)的一示例。当用户点击“检索对照表”时,一“检索对照表”网页被显示在终端420的显示屏上,该网页允许用户输入用以检索对照表的条件。
图13B显示“检索对照表”网页的一示例。当用户输入制造商名称(例如:“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电气产品的类型(例如:“洗衣机”)、及电气产品的条目号或型号名称(例如:“XXXX”),并点击“检索”,一“确认对照表”网页被显示于终端420的显示屏上。该“确认对照表”网页允许用户确认该对照表,该对照表由用户所输入的制造商名称、该电气产品的类型、电气产品的条目号或类型名称所确定。
图13C是一个“确认对照表”网页的示例。当用户点击“下载”时,该“确认对照表”网页的内容(即:由用户所输入的制造商名称、该电气产品的类型、电气产品的条目号或类型名称所确定的对照表)从服务器计算机410经因特网430被下载至终端420。这种下载是通过预先安装在服务器计算机410和终端420中的下载程序的配合得以实现的。
当没有必要确认该对照表的检索结果时,如图13C所示的“确认对照表”网页的显示可以被省略。在这种情况中,该检索结果(即:由用户所输入的制造商名称、该电气产品的类型、电气产品的条目号或类型名称所确定的对照表)能够从服务器计算机410经因特网430下载至终端420。
终端420被连接至供电系统1(见图1)。在该供电系统1中的电力控制设备30包括用于存储对照表的存储器(未示出)。在此结构中,自服务器计算机410中下载的对照表能够被存储于电力控制设备30中的该存储器中。该电力控制设备30接收一个表示电气产品40-i状态(电力状态)的状态信号,并利用存储于电力控制设备30中的对照表,将该状态转换为处于该状态中之电气产品40-i的电力消耗,该状态由状态信号表示。
另一种方法是,当该电力控制设备30充当一本地服务器时,该对照表能够从服务器计算机410被下载到该电力控制设备30,而不经终端420。
在此方式中,自服务器计算机410下载的对照表能够被用于该电力控制设备30之中。因此,当连接于电力控制设备30的电气产品被替换为另一电气产品时,或是当又有一电气产品被连接于电力控制设备30时,该供电系统1能够容易地适应新的使用环境,无需用户作任何工作。
当一电气产品被出售给一用户时,一个用于获取有关该电气产品之对照表的URL地址可以附在该电气产品上。例如,这样一个URL地址可以在与该电气产品包装一起的保单或服务说明书(用户手册)中加以说明。通过访问由该URL地址指定的网页,用户可以容易地获取有关该电气产品的对照表,因此,该用户可以容易地将该电气产品加在该供电系统1上。
终端420可以连接于供电系统2(见图3)或供电系统3(见图6),以代替供电系统1(见图1)。
在实施例4中,应用因特网430。可以应用任何类型的网络,以替代因特网430,或与该因特网组合。
根据本发明,一个第二电力请求信号被输出到一发电设备,该信号是作为来自多个电气产品之多个第一电力请求信号的计算结果。由该发电设备产生的电量受该第二电力请求信号控制。利用这样一个系统,该发电设备受控以在“必要时”产生对应于电气产品请求的电力之“必要量”。结果,该发电设备产生的发电量未被不必要地增加,这就实现了能源节约。
根据本发明,为响应匹配信号,输出一个应答信号到至少一个电气产品之一,该电气产品在多个电气产品中输出一个第一电力请求信号。在接收来自电力控制设备的应答信号后,输出第一电力请求信号的该至少一个电气产品开始工作。这样保证在对于电气产品实现规定的功能且无故障所必要的条件下,电气产品进行工作;即,这样保证电气产品进行标定的工作。结果,该电气产品的故障频率被明显地降低。
根据本发明,该电力控制设备控制供电设备,采用该发电设备以外的供电源所供给的电力,以补充由该发电设备所产生电力之不足,直到该发电设备所产生的电量被确定已达到目标发电量(即:从当前电力请求信号被输出到该发电设备时直至自发电设备的一匹配信号被接收时的期间)。这样,该电力控制设备能实时返回一应答信号至该电气产品,该电气产品输出一电力请求信号而不等待,直到该发电设备所产生的电量达到目标发电量。结果,该用户免受因该电气产品延迟启动工作的不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则各种其它的修改将是明显的和易于被实现的。因此,关于其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并非是要限于如这里所做的说明,而是给予权利要求以广泛的解释。

Claims (14)

1.一种供电系统,包括:
多个电气产品;
能改变发电量的发电设备;
电力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发电设备向所述电气产品提供的电力,
其中:
所述多个电气产品中的每一个被构成以能输出第一电力请求信号,以请求所希望的电量,
所述电力控制设备分别从所述多个电气产品接收多个第一电力请求信号,产生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用于请求根据由所述多个第一电力请求信号请求的总电量确定的电量,并向发电设备输出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和
所述发电设备增加或减少发电量,以使发电量与根据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确定的目标电量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中,所述发电设备是燃料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中,所述电力控制设备产生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以满足R=∑Ri+Rm,其中:R指示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请求的电量,Ri(i=0,1,…n)指示所述多个第一电力请求信号中的每一个请求的电量,Rm指示所述多个电气产品和所述电力控制设备间传输所需的最小电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发电设备判定发电量是否与根据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确定的目标发电量匹配;当判定发电量与目标发电量匹配时,所述发电设备向所述电力控制设备输出匹配信号,
为响应所述匹配信号,所述电力控制设备向输出所述第一电力请求信号的所述多个电气产品中的至少一个电气产品中的每一个输出应答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中,
所述发电设备判定发电量是否与根据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确定的目标发电量匹配;
当判定发电量与目标发电量匹配时,所述发电设备向输出所述第一电力请求信号的所述多个电气产品中的至少一个电气产品中的每一个输出应答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还包括供电设备,用于输出由所述发电设备提供的电力和除所述发电设备外的其它供电源提供的电力中的至少一种电力,
其中,所述发电设备判定发电量是否与根据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确定的目标发电量匹配。当判定发电量与目标发电量匹配时,所述发电设备向电力控制设备输出一匹配信号,且所述电力控制设备判定当前第二电力请求信号所请求的电量相对前一个第二电力请求信号所请求的电量是否增加;当判定当前第二电力请求信号所请求的电量相对前一个第二电力请求信号所请求的电量增加时,从输出当前第二电力请求信号到所述发电设备到收到来自所述发电设备的匹配信号这个期间,所述电力控制设备控制所述供电设备用所述供电源提供的电力补偿所述发电设备提供的电力的不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系统,其中,仅当所述当前第二电力请求信号所请求的增加的电量超过所述前一个第二电力请求信号所请求的电量的值大于或等于规定的值时,所述电力控制设备控制所述供电设备用所述供电源提供的电力补偿所述发电设备提供的电力的不足。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系统,其中,所述供电源提供商业电力。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系统,其中,所述供电源是蓄电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电气产品通过无线系统或有线系统连接到所述电力控制设备。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力请求信号是指示所述电气产品的状态的状态信号;所述电力控制设备获得在由所述状态信号指示的状态中的电气产品所请求的电量,并基于所述电气产品所请求的电量产生所述第二电力请求信号。
12.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服务器计算机和终端,其中,
所述服务器计算机包括存储区,用于存储对照表,指示电气产品的状态和在该状态中所述电气产品的耗电之间的关系,和
根据来自所述终端的请求,通过网络从所述服务器计算机下载所述对照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机系统,其中,
所述终端连接到供电系统,
所述供电系统包括多个电气产品,能改变发电量的发电设备,及用于控制所述发电设备向所述多个电气产品供电的电力控制设备,和
所述下载的对照表被存储在电力控制设备中。
14.一种用于出售电气产品的方法,包括步骤:
出售带有URL地址的电气产品,以获得关于所述电气产品的对照表,所述对照表指示所述电气产品的状态和所述电气产品在该状态中的耗电之间的关系。
CNB011120665A 2000-03-24 2001-03-26 供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36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84298/2000 2000-03-24
JP2000084298 2000-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9907A true CN1319907A (zh) 2001-10-31
CN100373674C CN100373674C (zh) 2008-03-05

Family

ID=18600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206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3674C (zh) 2000-03-24 2001-03-26 供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6915185B2 (zh)
CN (1) CN100373674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9941B (zh) * 2003-11-19 2012-04-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电机控制系统和发电机控制方法
CN102687363A (zh) * 2009-12-22 2012-09-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系统
CN103582987A (zh) * 2012-05-31 2014-02-12 日本特科诺能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节能系统、节能方法、节能程序
CN104396110A (zh) * 2012-07-05 2015-03-04 西门子公司 用于监控能量供给网络的能量馈入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75489A (zh) * 2015-12-14 2016-03-02 吕勇 用电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98029B1 (en) 1997-02-24 2003-07-22 Geophonic Networks, Inc. Bidding for energy supply with request for service
KR20040106574A (ko) * 2000-10-03 2004-12-17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력생성 제어시스템, 전력생성 제어방법, 컴퓨터프로그램 제품 및 매체
US7069117B2 (en) * 2002-04-01 2006-06-27 Programmable Control Services, Inc.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s and processes
US20050125104A1 (en) * 2003-12-05 2005-06-09 Wilson Thomas L.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systems and processes
US7287170B2 (en) * 2002-05-14 2007-10-23 At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management using system and request tokens
ITMI20022414A1 (it) * 2002-11-14 2004-05-15 Walter Cassani Impianto per lo sfruttamento di fonti di energia
US7333880B2 (en) * 2002-12-09 2008-02-19 Enernoc, Inc. Aggregation of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US7142949B2 (en) * 2002-12-09 2006-11-28 Enernoc, Inc. Aggregation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resources
JP3704123B2 (ja) * 2002-12-27 2005-10-0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池ユニット
US7036028B2 (en) * 2003-05-13 2006-04-25 Bae Systems Controls, Inc.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a variable voltage link
KR100806580B1 (ko) 2005-12-06 2008-02-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시스템의 전력제어장치 및 방법
US8390227B2 (en) 2006-04-04 2013-03-05 Utilidata, Inc.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process for a polyphase synchronous machine
US8670876B2 (en) 2006-04-04 2014-03-11 Utilidata, Inc.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and process
WO2007125867A1 (ja) * 2006-04-24 2007-11-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およ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US8160752B2 (en) 2008-09-30 2012-04-17 Zome Networks, Inc. Managing energy usage
US20090265042A1 (en) * 2008-04-17 2009-10-22 Mollenkopf James 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Voltage Regulation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WO2010058459A1 (ja) * 2008-11-19 2010-05-27 東芝三菱電機産業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出力電力制御装置
US8600574B2 (en) * 2009-05-19 2013-12-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specification of power supply sources
DE102009031550A1 (de) * 2009-07-02 2011-01-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zur Energieverteilung und Verfahren
JPWO2011030200A1 (ja) * 2009-09-09 2013-02-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US8838285B2 (en) 2011-07-26 2014-09-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centralized power factor control
US9570909B2 (en) 2011-07-26 2017-02-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centralized power loss reduction control
US8838284B2 (en) 2011-07-26 2014-09-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centralized Volt/VAR control
US8761954B2 (en) 2011-07-26 2014-06-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centralized coordinated volt/VAR control
US8965588B2 (en) 2011-07-26 2015-02-2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centralized voltage control
GB2494658A (en) * 2011-09-14 2013-03-20 Bae Systems Plc Power distribution algorithm
DE102011087278A1 (de) * 2011-11-29 2013-05-29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System für ein Hausgeräte-Energiemanagement unter Berücksichtigung eines evolutionären Mobilfunkstandards sowie zugehöriges Verfahren
US9768137B2 (en) 2012-04-30 2017-09-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Stud bump structure for semiconductor package assemblies
US9929564B2 (en) * 2015-02-24 2018-03-27 Solarcity Corporation Utility provisioning in an energy resource system
US10128659B2 (en) * 2016-05-12 2018-11-13 Solarcity Corporation Energy generation interactions bypassing the gri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25411A (en) 1977-07-27 1979-02-26 Toshiba Corp Parallel running method of generator
JPH079813B2 (ja) 1986-08-12 1995-02-01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発電プラント
JPH0475420A (ja) 1990-07-13 1992-03-1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燃料電池直流並列運転システム
JP2888717B2 (ja) 1992-04-06 1999-05-10 公生 石丸 エネルギー供給システム
US5483656A (en) * 1993-01-14 1996-01-09 Apple Computer, Inc. System for 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devices coupled to a common bus
JP3363521B2 (ja) 1993-06-24 2003-01-08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US6625581B1 (en) * 1994-04-22 2003-09-23 Ipf, Inc.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the access of consumer product related information and the purchase of consumer products at points of consumer presence on the world wide web (www) at which consumer product information request (cpir) enabling servlet tags are embedded within html-encoded documents
US5771476A (en) 1995-12-29 1998-06-23 Dbb Fuel Cell Engines Gmbh Power control system for a fuel cell powered vehicle
JP3402953B2 (ja) * 1996-09-13 2003-05-06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装置
AU730833B2 (en) * 1996-12-20 2001-03-15 Manuel Dos Santos Da Ponte Hybrid generator apparatus
US6598029B1 (en) * 1997-02-24 2003-07-22 Geophonic Networks, Inc. Bidding for energy supply with request for service
JP4076721B2 (ja) * 1997-11-24 2008-04-16 エイチ. ウィルス、ロバート 分散型発電用耐単独運転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504266B1 (en) * 2000-01-18 2003-01-07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ing up an electronic system after AC power has been removed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9941B (zh) * 2003-11-19 2012-04-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电机控制系统和发电机控制方法
CN102687363A (zh) * 2009-12-22 2012-09-1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系统
CN102687363B (zh) * 2009-12-22 2015-07-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力供给系统
CN103582987A (zh) * 2012-05-31 2014-02-12 日本特科诺能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节能系统、节能方法、节能程序
CN103582987B (zh) * 2012-05-31 2016-08-24 日本特科诺能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节能系统、节能方法
CN104396110A (zh) * 2012-07-05 2015-03-04 西门子公司 用于监控能量供给网络的能量馈入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04396110B (zh) * 2012-07-05 2017-10-27 西门子公司 用于监控能量供给网络的能量馈入点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75489A (zh) * 2015-12-14 2016-03-02 吕勇 用电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15185B2 (en) 2005-07-05
US20010034569A1 (en) 2001-10-25
CN100373674C (zh) 2008-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9907A (zh) 供电系统
CN1340943A (zh) 用于通信网络的通信协议转换连接器和室内通信网络系统
US6850820B2 (en) Distributed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and maintenance system and maintenance method utilizing the same
CN1444789A (zh) 电力管理系统与方法
JP3628270B2 (ja) 電力供給システム
CN1643760A (zh) 电源切换单元及利用此电源切换单元的电源管理系统
CN1528045A (zh) 一种热电联产装置的控制系统
CN100343162C (zh) 能量分布网络
Popović-Gerber et al. Power electronics enabling efficient energy usage: Energy savings potential and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CN1230792C (zh) 台用分接头和利用台用分接头的监测系统
CN108321796B (zh) 家庭能量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529930A (zh) 功率变换装置,功率变换系统,及岛操作检测方法
JP2012029470A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発電装置および方法、蓄電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電力制御システム
CN1757027A (zh) 新式的个人电子装置
CN1319318A (zh) 家电控制网络系统
CN1977436A (zh) 发电设备管理系统
WO2023025040A1 (zh) 换电站
CN102868173A (zh) 一种分布式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CN104685834A (zh)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和设备
EP2763269B1 (en) Energy control system, energy control device, and energy control method
CN1797258A (zh) 交流电压控制装置
CN111697565B (zh) 一种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能源调度方法及系统
Rahman et al. Demand side residential load management system for minimizing energy consumption cost and reducing peak demand in smart grid
CN101056250A (zh) 实时信息运营管理方法和系统
Araoye et al.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biogas‐diesel hybrid microgrid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for electrification in rural are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