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5616A - 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5616A
CN1315616A CN00103222A CN00103222A CN1315616A CN 1315616 A CN1315616 A CN 1315616A CN 00103222 A CN00103222 A CN 00103222A CN 00103222 A CN00103222 A CN 00103222A CN 1315616 A CN1315616 A CN 1315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nge plate
reaction chamber
heat exchanger
upper flange
fu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03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殿强
陈济民
刘术宝
袁新华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RUN NORTH-CHINA OPTICAL INSTRUMENT FACTORY
Original Assignee
STATE-RUN NORTH-CHINA OPTICAL INSTRUMENT FAC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RUN NORTH-CHINA OPTICAL INSTRUMENT FACTORY filed Critical STATE-RUN NORTH-CHINA OPTICAL INSTRUMENT FACTORY
Priority to CN00103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15616A/zh
Publication of CN1315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56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其装置由上、下法兰盘,电极棒,密封圈,反应室壳体,左、右热交换器,左、右密封盖,保温层和连接杆组成。汽车中部分燃油和水分别经热交换器变成气体,混合后进入反应室,反应室内设有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场,产生出利于燃烧的气体CO、H2,再返回发动机,可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并可降低发动机有害气体的排放量。

Description

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汽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但也给城市带来了污染,汽车是一种流动的大气污染源。日趋严重的大气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说,治理汽车尾气迫在眉睫。目前,治理技术一般有三种,第一,电喷加三元催化剂;第二,电控加三元催化剂;第三,单独的三元催化剂。事实证明,第一种办法价格昂贵,中低档车无法采用,第二、三种办法由于催化剂的烧结与中毒,很快就会失效。人们正在研究和设计更好的装置用于治理汽车尾气。
本发明的目的是填补国内该领域的空白、提供一种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汽油和水的气体发生作用,产生助燃的CO、H2,再返回发动机,从而改善发动机的工作条件,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并且降低了发动机的有害气体NOx、HC、CO的排放量。
本发明的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是这样的,它具有以下步骤:
a)将发动机的部分燃油从供油系统中取出,经热交换器转变成油的气体;同时,将水经热交换器变成水蒸汽;
b)将两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
c)将混合后的气体通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场内,产生如下反应:
d)反应后所产生的气体CO、H2再返回发动机。
上述处理方法中,所述步骤b)中,汽油和水两种气体的混合比例为0.3-25∶1。
本发明的汽车燃油的处理装置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它包括:上、下法兰盘,电极棒,密封圈,反应室壳体,左、右热交换器,左、右密封盖各2个,保温层和2个连接杆;所述反应室壳体两端各延伸出一个进口、出口通道,反应室壳体上下两端固定在上、下法兰盘上,所述密封圈位于两者之间;所述电极棒从上法兰盘中间穿过,直达反应室下部,与下法兰盘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上、下法兰盘通过连接杆连接起来,中间穿过保温层,并将所述热交换器固定于反应室壳体和保温层之间;所述热交换器上下两端安装有左、右密封盖,以形成密闭室。
本发明的汽车燃油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是:把发动机的部分燃油从供油系统中取出,通过左热交换器转变为气体,同时右热交换器把水也转化为气体,两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通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场,在等离子体发生场中有高浓度的等离子体,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把反应所产生的气体CO、H2再送回发动机,这样有利于燃料在发动机内充分燃烧,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降低了发动机的有害气体NOx、HC、CO的排放量。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可增加助燃的氢气、一氧化碳,从而改善发动机的工作条件,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2、可大幅降低尾气中有害气体NOx、HC、CO的排放量,使尾气得到净化。
3、适用范围广泛,对汽油标号没有限制。
4、性能稳定,经济性好。
5、本装置设计独特,结构紧凑,安装简便。
6、本装置安装后使汽车尾气达到国家限制的排放标准,经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检测:
    净化前尾气含量     净化后尾气含量
    NOx     HC     CO     NOx     HC     CO
 1000PPm  900PPm    6%     <80PPm <200PPm <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及其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汽车燃油的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热交换器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密封盖的主视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1示出本发明的汽车燃油处理装置的构造。参照图1,本装置包括:上法兰盘2,下法兰盘7,电极棒1,密封圈8,反应室壳体6,左、右热交换器5,左、右密封盖10共4个,保温层4和2个连接杆3;反应室壳体6的下端延伸出一进口通道61,其上端延伸出一出口通道62,反应室壳体6的上、下两端与上、下法兰盘2、7固定在一起,中间设有密封圈8;电极棒1从上法兰盘2中间穿过,直达反应室63下部,与下法兰盘7之间留有间隙;上、下法兰盘2、7通过连接杆3连接起来,中间穿过保温层4,并将热交换器5固定于反应室壳体6和保温层4之间;热交换器5上下两端安装有密封盖10,以形成密闭室51。
参见图2和图3,热交热器5为左、右两个半圆环柱形结构,一边是使燃油变成气体的密闭室,另一边是使水变成气体的密闭室,中间设有若干密闭室51,热交换器5两端的密封盖10如图3和图4所示,产生的两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从进口通道61导入到反应室壳体6的反应室63。
电极棒1和下法兰盘7分别作为二个电极,加入高频脉冲电压,反应室63中便会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当水蒸汽和油的气体经过反应室时,对其发生作用,把油和水的气体转化成CO、H2,从出口通道62导出,返回发动机,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
上述方案中,反应室壳体6可用石英玻璃或陶瓷制作。
上述方案中,电极棒1可采用石墨棒。
本发明的汽车燃油处理方法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发动机未使用的汽油进行处理,其步骤如下:
a)将发动机的部分燃油从供油系统中取出,经热交换器5转变成油的气体;同时,将水经热交换器5变成水蒸汽(水的气体);
b)将两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
c)将混合后的气体通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场--反应室63内,产生如下反应:
d)反应后所产生的气体CO、H2再返回发动机。
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b)中,汽油和水两种气体的混合比例为0.3-25∶1 。
经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检测,汽车尾气的排放结果表明,氮氧化物从1000PPm左右降到80PPm左右,一氧化碳从6%降到1.0%。在某种车型上应用后,经检测对CO、HC和Nox的转化率达到80%。

Claims (5)

1、一种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具有以下步骤:
a)将发动机的部分燃油从供油系统中取出,经热交换器转变成油的气体;同时,将水经热交换器变成水蒸汽;
b)将两种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
c)将混合后的气体通入低温等离子体发生场内,产生如下反应:
d)反应后所产生的气体CO、H2再返回发动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b)中,汽油和水两种气体的混合比例为0.3-25∶1。
3、一种汽车燃油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上、下法兰盘,电极棒,密封圈,反应室壳体,左、右热交换器,左、右密封盖各2个,保温层和2个连接杆;所述反应室壳体两端各延伸出一个进口、出口通道,反应室壳体上下两端固定在上、下法兰盘上,所述密封圈位于两者之间;所述电极棒从上法兰盘中间穿过,直达反应室下部,与下法兰盘之间留有间隙;所述上、下法兰盘通过连接杆连接起来,中间穿过保温层,并将所述热交换器固定于反应室壳体和保温层之间;所述热交换器上下两端安装有左、右密封盖,以形成密闭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燃油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反应室壳体采用石英玻璃或陶瓷材料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汽车燃油的处理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极棒为石墨棒。
CN00103222A 2000-03-24 2000-03-24 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3156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0103222A CN1315616A (zh) 2000-03-24 2000-03-24 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0103222A CN1315616A (zh) 2000-03-24 2000-03-24 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5616A true CN1315616A (zh) 2001-10-03

Family

ID=4576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03222A Pending CN1315616A (zh) 2000-03-24 2000-03-24 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15616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5746A (zh) * 2014-12-12 2015-04-08 中山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热解生物质制合成气装置
CN104498067A (zh) * 2014-12-12 2015-04-08 中山大学 一种非热电弧等离子体热解煤制合成气装置
CN104531184A (zh) * 2014-12-23 2015-04-22 中山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热解富含重金属的超累积植物方法
CN104610987A (zh) * 2014-12-12 2015-05-13 中山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热解生活垃圾制合成气装置
CN104607438A (zh) * 2014-12-12 2015-05-13 中山大学 一种非热电弧等离子体裂解废电路板装置
WO2020191922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推链式混凝土喷射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95746A (zh) * 2014-12-12 2015-04-08 中山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热解生物质制合成气装置
CN104498067A (zh) * 2014-12-12 2015-04-08 中山大学 一种非热电弧等离子体热解煤制合成气装置
CN104610987A (zh) * 2014-12-12 2015-05-13 中山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热解生活垃圾制合成气装置
CN104607438A (zh) * 2014-12-12 2015-05-13 中山大学 一种非热电弧等离子体裂解废电路板装置
CN104531184A (zh) * 2014-12-23 2015-04-22 中山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热解富含重金属的超累积植物方法
WO2020191922A1 (zh) * 2019-03-25 2020-10-01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推链式混凝土喷射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82267U (zh) 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的汽车尾气处理的装置
CN102425509B (zh) 一种基于重整气的发动机燃烧优化及排气净化的装置及方法
CN110242389B (zh) 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废热发电与净化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4179552A (zh) 一种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的汽车尾气处理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360139A (zh) 内燃机高功率输出、尾气低温排放净化系统
CN1315616A (zh) 汽车燃油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GB2296453A (en) Catlyst unit for vehicle exhausts
EP2075422A1 (en) Exhaust gas treatment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01606166U (zh) 一种机动车尾气循环利用装置
CN1328486C (zh) 用于尾气净化的整体式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反应器
CN101798964B (zh) 车用智能增力减排节能控制装置
CN1111647C (zh) 降低柴油发动机碳烟的方法及其消烟净化装置
CN201003443Y (zh) 具有燃料重整机构的柴油机排放系统
EP1835137B1 (en) Exhaust emission device
CN2414207Y (zh) 汽车燃油的处理装置
CN200993060Y (zh) 汽车节油器
CN203879580U (zh) 汽车尾气净化器
JP2005337226A (ja) 発動機用省エネルギー装置
CN1162209C (zh) 一种从气流中去除NOx的方法
CN102865165A (zh) 内燃机的燃料再生系统
CN1189652C (zh) 一种降低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94795C (zh) 富氧条件下在双床组合催化剂体系中还原氮氧化物的方法
CN2720120Y (zh) 机动车环保消声器
CN2319578Y (zh) 机动车碳氢燃料裂解装置
CN1189653C (zh) 一种降低汽油发动机尾气排放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