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1960C - 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1960C
CN1311960C CNB2004100219142A CN200410021914A CN1311960C CN 1311960 C CN1311960 C CN 1311960C CN B2004100219142 A CNB2004100219142 A CN B2004100219142A CN 200410021914 A CN200410021914 A CN 200410021914A CN 1311960 C CN1311960 C CN 131196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e membrane
film
stretching
compound
intern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219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59782A (zh
Inventor
甘国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B2004100219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11960C/zh
Publication of CN1559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9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19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196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该方法是在连续不断制取作为内层的内表面有热封层的单向拉伸复合膜和作为外层的单向拉伸外层膜的同时,将内层膜通过制作外层膜机构中的位于挤出膜头和牵引辊间的空芯通管连续送入外层膜内腔,在外层膜被单向拉伸定型后,内、外层膜经加热复合在一起,冷却后成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复合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该装置将内、外层膜的制作,内、外层膜的单向拉伸,以及内、外层膜的正交复合连续进行,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将单向拉伸薄膜正交复合组合而成双向抗拉的耐撕裂的复合薄膜有关,特别与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制造方法及装置有关。
背景技术:
塑料和共挤出复合膜作为包装材料的基材和土工膜材料已应用相当普遍,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拓宽塑料膜在包装和土工工程的应用范围,人们利用了塑料膜热拉伸定向后抗拉强度增加5至15倍的这一高分子材料分子拉伸定向的特点,提供了不少经过拉伸塑料膜片制成的产品,如单向拉伸的聚乙烯、聚丙烯包装膜,用以作为包装和捆扎用途,公知的有双向拉伸膜片,双向拉伸膜片和未经拉伸的塑料及塑料膜片复合而成的复合膜片,单向拉伸膜片、单向拉伸膜片和未经拉伸的塑料及塑料膜片复合而成的复合膜片。双向拉伸膜是挤出流延平膜片或挤出吹膜成型筒形膜片在玻璃化态温度以上粘流态温度以下经过所施外力对经向、纬向分别的热拉伸使膜片的高分子在经、纬两个方向产生分子定向作用和排列,从而产生两个方向的抗拉力,两个方向的抗拉强度比不拉伸的同断面积的塑料膜片都要高5至10倍,利用这个特性和加工工艺我们可以得到双向抗拉强度较不拉伸塑料膜片性能更好的基材。这种膜被广泛用于食品、电子出版物和衣物等,但作为包装基材,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对应力口抗撕裂性能极差,即一旦有一个应力产生,哪怕是一个小针孔,从这孔开始很容易被撕裂,不能用于抗撕裂或易产生应力口的包装领域和土工领域。
单向拉伸膜片是成膜片后在玻璃化态温度以上、粘流态温度以下只是在经向、或纬向单向拉伸膜片,使膜片的高分子在经、或纬一个方向产生定向作用和排列而产生一个方向上较高的抗拉强度,这个拉伸方向的抗拉强度比不拉伸同断面积的膜片高5至15倍,但在不拉伸的方向上的抗拉强度比不拉伸同断面积的膜片要低很多,且较易撕裂,而使该膜抗撕裂性差。
为了防止采用单向拉伸膜片使一个方向有抗拉强度,另一个方向完全没有抗拉强度且易撕裂,人们利用塑料作包装和土工布,不得不用单向拉伸的窄条在经、纬两个方向上编织来达到双向都有抗拉强度且耐撕裂,但编织物若要防水、防渗漏,还必须经复合一层膜才行,但又会存在前述的回收利用和环保问题。
为了克服前述双向抗拉伸膜片和单向拉伸膜片的应用时出现的问题,发明了上述公知的几种类型的结构性复合片。即双向拉伸膜与未经拉伸的塑料及塑料膜片复合而成的塑料复合膜片。
这主要的两种塑料复合膜片,为了克服应力口易撕裂和抗撕裂性差的弱点,增加了未经拉伸的塑料及塑料复合膜片和之复合,设计通过未拉伸膜的各向强度较均匀,有一定抗撕裂能力来弥补双向拉伸膜片和单向拉伸膜片的缺陷,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但对于承载要求高、抗拉强度和抗撕裂要求高的包装和土工应用领域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专利号97244530提供了一种由经、纬单向拉伸塑料膜片复合的双向抗拉塑料复合膜片。该复合膜片是由经、纬单向拉伸塑料膜片复合的双向抗拉复合膜片,其特征是所述的复合膜片中有至少一层经向拉伸的塑料膜片,至少一层纬向拉伸的塑料膜片,经向拉伸的塑料膜片和纬向拉伸的塑料膜片间有粘结层。该复合膜片在经向和纬向分别采用了经向拉伸的塑料膜片和纬向拉伸的塑料膜片,因此两方向的抗拉强度都分别有各自方向的单向拉伸膜承担,因单向拉伸膜本身具有同种膜中最高的强度,因此各向的抗拉力已达到最佳配合,也即最大抗拉强度。使这两层用粘结层结合为一体,若产生应力口或裂口,因粘结层的使用,裂口撕裂被经、纬两层正交即90°复合的拉伸膜阻止,而大大提高了抗撕裂性能。该膜还可以根据使用条件对经、纬两个方向的抗拉强度要求而增加一层经向拉伸膜或纬向拉伸膜和之复合而得更好的性能。该膜用于包装、蓬布、土工膜有良好的性能和用途。但是,单向拉伸膜和双向拉伸膜之间的熔融连接是较不容易的,因为要熔融连接就要使接触的膜呈熔融状,就破坏了已拉伸定向高分子排列定向及强度,会降低此封口、接口的抗拉强度值。所以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包装袋的封口及自动包装线上封口或土工膜的接幅,只能采用粘结剂粘接,限制了该膜的应用范围,为此,本人在00113098.6专利中发明了一种双向抗拉强度高、可做包装、蓬布、土工膜等材料、使用范围广的热封性能优异的双向抗拉塑料复合膜片,该复合膜片在经、纬两个方向上都发挥了塑料单向拉伸高分子定向排列后抗拉强度比未拉伸塑料膜片高5至15倍,双向抗拉强度高,抗撕裂强度高,熔融、热封性能优异,使用范围广,可用作包装袋、土工膜、蓬布等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更方便封口和连接,包装线易实现自动化,产品可回收利用,是环保型包装材料,另外,本人在00113159.1专利中发明了一种“双向抗拉筒形复合膜片和平膜复合膜片的生产方法和装置”来专门生产该复合膜片,这项技术利用了热箱贴合机构即热箱复膜定径机构,以及整布机构即内复膜机构的储料空心轴机构的技术,该专利是膜与膜的复合,特别是单向拉伸膜作外层膜,与共挤出有粘结剂层的膜经拉伸定向后作内层膜的膜与膜的复合,虽然采用了共挤出有粘结剂层膜作内贴膜,来进行外层膜与内层膜的复合,但仍然采用的是类式热箱贴合机构和类式整布机构的方法及装置,这种方案的问题是外层膜与内层膜的制取以及外层膜与内层膜的复合是分开进行的,也就是说一组设备制造内层膜并收卷,另一组设备制造外层膜并收卷,最后将外层膜与内层膜一起放到结构复杂而庞大的内复膜机构上进行加热复合,这种断续生产方法不但效率底,而且质量不稳定,达不到复膜的工艺要求,所用设备复杂而庞大,占地面积也大,十分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强度高和热粘接性好、利于环保和便于工业化生产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连续生产正交复合为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发明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步骤如下:
(1)利用至少一台塑料挤出机,采用两层或三层共挤出模头挤出两层或三层共挤出复合的准备用于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的管膜坯;在挤出模头与管膜坯牵引辊之间利用能对管膜坯真空吸附和/或吹风贴附搓动旋转的冷却机构使管膜坯进行搓动旋转并冷却定型;在牵引辊和拉伸牵引辊之间设有加热机构对管膜坯进行加热,使管膜坯达到其材料的粘流态温度以下、玻璃化态温度以上的温度区间对其进行纬向(横向)数倍直径的充气拉伸或经向(纵向)数倍长度的拉伸,以使其沿拉伸方向产生聚合物大分子的定向而产生相对于未拉伸物而言数倍的抗拉强度;由此制得内表面有热封层的单向拉伸复合膜作为复合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内层,内层单向拉伸复合膜的制取与下一步骤外层复合膜的制取同样是连续不断的同步制取;
(2)在连续不断制取作为内层的单向拉伸复合膜的同时,利用至少一台挤出机,采用单层挤出模头或两层或三层共挤出模头挤出单层或两层或三层共挤出复合的准备用于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的管膜坯;在挤出模头与管膜坯牵引辊之间利用能对管膜坯真空吸附和/或吹风贴附搓动旋转的冷却机构对管膜坯进行搓动旋转并冷却定型;在牵引辊和拉伸牵引辊之间设有加热机构对管膜坯进行加热,使管膜坯达到其材料的粘流态温度以下、玻璃化态温度以上的温度区间在充气吹胀下被纬向(横向)数倍直径充气拉伸或在充气支撑下被经向(纵向)数倍长度的拉伸,以使其沿拉伸方向产生聚合物大分子的定向而产生相对于未拉伸物而言数倍的抗拉强度,由此制得内表面或外表面有热封层的单向拉伸膜是作为复合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外层膜,此处制取的膜是与内层复合膜的制取同样连续不断的同步制取,在挤出模头与拉伸牵引辊之间有一空芯通管,一头与挤出膜头连接,一头被拉伸牵引辊夹持,该管呈空芯可与挤出模头外界和内层复合膜制取机构联通,并被本工序外层复合膜包覆在其中,将步骤(1)制得取的经向拉伸膜或纬向拉伸拉伸膜作为内层复合膜通过上述(2)方法中的与挤出模头连接的、被拉伸牵引辊夹持的空芯通管的通道连续送入外层膜内腔,在外层膜被单向拉伸并定型之后,内层复合膜伸出空芯通管在热处理拉伸牵引辊作用下连续将内、外层膜同步夹持牵引参与内外层复合膜的复合,此处的复合是内层复合膜为经向拉伸膜时对应复合的外层复合膜为纬向拉伸膜,内层复合膜为纬向拉伸膜时对应复合的外层复合膜为经向拉伸膜,内、外层复合膜之间有随内层复合膜或外层复合膜共挤出复合的粘结剂层,在内层复合膜的内表面有共挤出复合的热封性能优异的热封层膜;
(3)在热处理拉伸牵引辊与复合牵引压辊之间设有加热机构和冷却机构,当热处理拉伸牵引辊牵引外层复合膜时连续并同步的从空芯通管通道中引取内层复合膜,该两层膜在热处理拉伸牵引辊与复合牵引压辊之间被加热、充气,内层复合膜紧贴外膜,两层复合膜之间的粘结剂层因加热融熔处于无定型态,将内外层复合膜粘贴在一起,经过冷却机构适当的控温冷却,再经过复合牵引压辊的对压,将内外层复合膜牢牢的粘结在一起成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这个配合注意不要在内层纬向拉伸膜机构中轻易使用针管充气器,因内外层复合时若有破洞,复合工序的吹胀不能密闭,就严重影响成品率和连续生产,由于外层是经向拉伸膜,容易纵向开裂,产生破洞,所以内外层之间的排气可以开始时破开外层或加针刺辊针刺外层排气,为了使内、外层贴合好、粘好,可以使用定径网格,在网格外加远红外加热器。
上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将(1)步骤中制取的内层单向拉伸复合膜用收卷机收取后,用放卷机通过空芯通管通道将内层单向拉伸复合膜连续送入外层膜内腔。
上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内层复合膜和外层复合膜在经过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后,在拉伸牵引辊之后设有热处理拉伸牵引辊,在两辊之间,设有加热机构和冷却机构,对已经拉伸的内层复合膜或外层复合膜在高于拉伸温度5℃~20℃的温度下分别在其拉伸方向长度上产生0.5%~20%的热收缩处理,然后经冷却机构根据温度要求适当冷却定型使其尺寸稳定、膜平整。同时控制好可以充分应用其热能,可以减小减短热收缩处理加热功率和烘道长度,并使内、外层复合时内层还有充分的热量。或者将纬向拉伸牵引辊表面处理为聚四氟乙烯表面,即可不对表面粘结剂降温,更能充分利用热能,但必须注意有压力和间隙调整放气进热处理工位的问题,辊表面不能用钢管,要一定弹性。因热处理温度比拉伸温度高10~15℃,热收缩0.5~10%,只是充满气,保持筒状就好了,这里最好充分收缩,防止今后的热变形及收缩,特别防止与纵向拉伸膜复合后再变形可能使膜袋很不平整。热处理工位的加热装置最好用低压热风循环,在拉伸工位的冷却只需达到内复膜的内层中的10%的(也可能不加)EVA+LLDPE膜或LDPE膜不对粘就可以,约在100~120℃之间,这样有助于在热处理工位不需从完全冷却状重新升到135℃~140℃(HDPE料)或155℃~165℃(PP料),但要防止热处理工位后的牵引辊与三层膜的外层EVA膜粘辊,牵引辊用硅胶辊或再降低牵引辊处的膜温度在100℃以下。热处理工位后的牵引辊线速应比热处理工位前的牵引辊低0.5%~10%,热处理烘道可以考虑圆筒形,也可考虑扁圆形,前者热风容易循环并圆周均匀分布,后者可上下分层吹风和吸风,也能均匀分布温度。
上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作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内层复合膜、外层复合膜的制取以及内外层膜复合可以分别采用向上引取法或向下引取法或平行引取法制作,以及它们的组合方法制取。不管纬向拉伸膜在外层,还是经向拉伸膜在外层,内层膜的挤出模头及冷却方式可以是上吹式,也可以是平吹式,也可以是下吹式。而外层膜由于模头及牵引夹辊要通过和夹持一根内层膜能穿过的空心管,如不锈钢管,所以一般只适合上吹式及平吹式,对于下吹式而言,挤出机模头处于过高的高度,一般设计就不好布置,且不能用辊拉伸生产外层膜。若内层膜是拉伸膜,还可以采用辊式拉伸法生产经向拉伸膜,经向拉伸整个生产线也可以上吹式设计,但设备高于11.5m,对普通厂房有问题,为了降低设备高度,可以用一个架子,两个热处理工位,让膜能上下来回穿过热处理工位;也可以将挤出、拉伸、热处理收缩定型的工位全部设计为卧式在地面进行,而将复合向空中分布为立式,最后冷却后从空中再回到地面卷取,但热处理收缩定型的卧式烘箱对膜圆周加热温差较大。
上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作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内层复合膜是经向拉伸膜、且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二层复合结构时,其膜的经向或纬向拉伸和热收缩处理可以是辊筒夹持或多组排辊拉伸制取,取消圆筒式热处理烘道,简化设备。
上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除内层复合膜是经向拉伸膜且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二层复合结构以辊筒夹持或多组排辊拉伸方法制取以外,其余的内层复合膜和外层复合膜的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是用与机头连接的、被牵引辊夹持密封的充气管对膜管坯进行充气吹胀大或在充气支撑下在膜管坯被加热的情况下实现拉伸,或用针管充气器对膜管坯进行充气吹胀大或充气支撑下在膜管坯被加热的情况下实现拉伸的,热收缩处理时的充气吹胀或充气支撑是依靠拉伸牵引辊对辊之间调整其压力及间隙、将拉伸工位的气体放入热收缩处理工位或者是用针管充气器对其充气吹胀或充气支撑来实现,内、外层复合膜的复合工位吹胀充气是依靠针管充气器对内层复合膜充气来实现的,在开机初始吹胀充气可用大口径气管进行。
上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在内层复合膜的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的拉伸工位及其热收缩定型处理工位,外层复合膜的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的拉伸工位及其热收缩定型处理工位,以及内、外层复合膜复合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复合工位中,在膜的外表层没有粘结剂层的情况下,在拉伸和复合的管膜外周设有能充分进行热交换的有孔洞或网格孔的定径机构,以防止管膜直径任意扩大和复膜粘贴不牢,层间排气不充分。
上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内层复合膜、外层复合膜的经向拉伸或纬向拉工位、内层复合膜、外层复合膜的热收缩定型处理工位、以及内、外层复合膜复合工位设有冷却风机构对膜可按工艺温度要求进行冷却定型。
上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在制取内层或外层的纬向拉伸膜或经向拉伸膜时,在横吹纬向拉伸时,可设定和调节牵引辊之间的速差,同时对膜进行经向拉伸,从而得到纬向拉伸定向强度高于经向拉伸定向强度的拉伸膜,而在经向拉伸时,在充气吹胀支撑下同时对膜进行纬向拉伸,从而得到经向拉伸定向强度高于纬向拉伸定向强度的拉伸膜.
上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将双向抗拉筒形复合膜剖开即可得到平膜片,若需双向抗拉的膜片在两面都需要有热封层,即在制取外层复合膜时在最外层共挤出一层热封性能优异的聚合物。
上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可将纬向拉伸膜设计为外层,经向拉伸膜设计为内层膜,甚至粘结层和热封层也可设计与外层的纬向膜2层共挤、甚至3层共挤形成纬向拉伸层/粘结层(或外热封层/纬向拉伸层/粘结层),内层的经向拉伸膜设计为二层,为经向拉伸层/内热封层,这时装置及工位稍作变化既可作到;也可将经拉伸膜设计为外层,纬向拉伸膜为内层,所以作为至少四层复合膜的结构,可以有以下几种组合复膜的方式:
经向拉伸膜+粘结剂层/纬向拉伸膜/热封层
外热封层/经向拉伸膜+粘结剂层/纬向拉伸膜/热封层
经向拉伸膜/粘结剂层+纬向拉伸膜/热封层
外热封层/经向拉伸膜/粘结剂层+纬向拉伸膜/热封层
纬向拉伸膜+粘结剂层/经向拉伸膜/热封层
外热封层/纬向拉伸膜+粘结剂层/经向拉伸膜/热封层
纬向拉伸膜/粘结剂层+经向拉伸膜/热封层
外热封层/纬向拉伸膜/粘结剂层+经向拉伸膜/热封层
而最佳配合应是2层共挤+2层共挤,或3层共挤+单层的组合,3层共挤+单层组合如粘结剂层/经向拉伸膜/内热封层与纬向拉伸膜单层配合,2层共挤+2层共挤如经向拉伸膜/内热封层与纬向拉伸膜/粘结剂层配合,还比如纬向拉伸膜/粘结剂层与经向拉伸膜/内热封层配合,也可2层共挤外热封层/纬向拉伸膜与3层共挤粘结剂层/经向拉伸膜/内热封层配合为5层;外层拉伸膜1层为经向拉伸膜挤出时,用经向拉伸膜与粘结剂层/纬向拉伸膜/内热封层配合。在实际生产中以经向拉伸膜作为外层较佳。
在内、外层复合膜中的纬向拉伸膜和经向拉伸膜采用硅烷交联的聚合物,本发明可生产复合的由经向单向拉伸定向的可交联聚合物膜和复合的纬向单向拉伸定向的可交联聚合物膜当内、外层复合膜复合后,在湿热条件下再经水解缩合交联反应而成硅烷交联的复合的双向抗拉聚合物膜,使膜有很好的抗拉强度外,还有更好的抗应力口开裂性能和抗热老化及紫外线照射老化性能。将复合后的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剖开,既可得到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硅烷交联的平膜片,能很好地应用于包装、土工材料。
本发明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由筒形膜的内层复合膜拉伸制制机构、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经由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的与挤出模头连接与外界和内层复合膜拉伸机构联通的、被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的牵引辊夹持并被外层复合膜包覆的空芯通管,可以被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中的热处理拉伸牵引辊连同外层复合膜连续同步夹持和牵引的内层复合膜通道,以及内外层复合膜复合制取机构组成;内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由至少一台塑料挤出机、两层或三层共挤出模头、能对管膜坯真空吸附和/或吹风贴附搓动其旋转并冷却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对管膜坯加热的加热控温机构、对管膜实行纬向拉伸或经向拉伸的夹辊及转动机构以及充气吹胀的充气机构组成;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由至少一台塑料挤出机、单层或两层或三层的共挤出模头、能对管膜坯真空吸附和/或吹风贴附搓动其旋转并冷却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对管膜坯加热的加热控温机构、对管膜实行纬向拉伸或经向拉伸的夹辊及传动机构以及充气吹胀的充气机构组成;内外层复合膜复合制取机构由对管膜加热的加热控温机构、对管膜实行牵引对压的牵引夹辊及传动机构以及充气吹胀的充气机构组成;内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和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在经向拉伸的拉伸牵引辊之后或纬向拉伸的牵引辊之后有由热处理拉伸牵引辊、和两牵引辊之间设置的加热控温机构和冷却控温机构组成的热收缩定型处理的机构。
上述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中筒形膜的内层复合膜、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中其充气机构有一头与挤出机头连接并与外界气源接通、一头被有凹槽的胶辊的牵引辊夹持和密封的充气管,通过充气管对膜坯管充气吹胀或充气支撑进行拉伸;拉伸牵引辊38对辊之间压力及间隙可调以便将拉伸工位气体放入热收缩定型处理工位筒形膜内来实现充气吹胀或充气支撑,模管出模牵引辊19与拉伸牵引辊38会有4至9倍的速差,应注意模管出模牵引辊19的自锁性能,线速为8.8米~20米,拉伸牵引辊38应有与纬向拉伸机构同样的速度配套,最高应有80米/分线速,对辊之间应用齿轮传动,最好有2对拉伸牵引辊拉力才够。模管出模牵引辊19与拉伸牵引辊38都应为有夹钢管并密封的有环型槽的配套的胶辊。拉伸牵引辊38在加热拉伸膜时,为防止对膜加热时因有气压而先行对膜有纬向拉伸,应在管膜外加防止其纬向拉伸的不锈钢丝网。
纬向拉伸的内层膜的通道采用的不锈钢管,可以只到拉伸牵引辊38的两对辊的后一对辊就结束,因纬向膜从管中拉出的线速度受热收缩后牵引辊41的夹持与热收缩后的经向拉伸膜同步牵出,41辊和45辊之间是复合工位,此时用手持针管对内层纬向膜内通气,使之胀开与经向膜贴合。但外层经向膜组经向拉伸后纬向抗拉力全无,吹胀时很容易纵向开裂,所以这段应有防止过度吹胀造成经向膜纵向裂开不能复合的问题,应在此段加设不锈钢丝网,使内外层紧贴,否则会有气泡夹在层间。此时内层很不容易加温使EVA熔融与外层贴合,除了要用钢丝网使之紧贴外,除了吹循环热风外,还应该在离圆筒膜外20-30mm之间的圆周上分布涂有远红外加热涂料的加热辐射板,使内层不仅是因接触生热升温而熔接,还要利用远红外涂料对内层能产生隔层加热效果使之与外层熔融贴合。冷却风环要对复合膜充分冷却,但控制的要点是纬向拉伸膜的内层LDPE之间不会因辊的紧压和夹持而粘贴,但纬向拉伸膜与外层的经向拉伸膜之间的EVA一定要达到经过牵引压辊45夹压时充分粘贴内外层膜,所以对冷却风箱的控温也很仔细,牵引压辊45辊若对内外层膜的夹压能力不够时,可以多设计一对夹持压辊。复合膜成品卷取可以采取中心卷取方式,但希望能连续运行并在80-100米/分方便操作。
经向热拉伸工位是由模管出模牵引辊1与拉伸牵引辊2(2对)及热风循环风道、及防止纬向膨胀而产生纬向拉伸现象的钢丝网组成,也可设计增加冷却风环以控制复合层不粘贴,循环热风及冷却风环应在风道外部专门设一系统,可以严格控温,利用至少一组吹风环和吸风环对热风充分利用并使之循环起来,为了使4.5m长的空间升温有梯度,也可以设计二至三对吹风和吸风循环装置,拉伸牵引辊2可能要2对夹持拉伸才能对厚膜进行拉伸,特别是较高倍数的拉伸。为了使一对辊都能正常并不打滑拉伸,要用齿轮对传。胶辊磨损后的齿轮中心距变化要留出余地。胶辊要夹持一根空心不锈钢管,内层纬向拉伸膜从中穿过,不锈钢管径尽量小,牵引辊胶辊的包胶厚度、密封环型槽的尺寸底部也同样有足够弹性和磨损后加工余地。
上述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在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的共挤出模头前设有与内层复合膜通道联通的内层复合膜存储箱,以使内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制取的内层复合膜被牵引辊或风吹送入存储箱中一定长度作一缓冲以适应后边工序的生产速度。或设有将内层拉伸复合膜成卷收取、并通过空芯通管通道将内层单向拉伸复合膜连续送入外层膜内腔的收、放卷机。
上述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筒形膜的内层、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和内、外层复合膜复合机构在拉伸和复合的管膜外周设有防止管膜直径任意扩大,能使内、外层复合牢固粘贴、层间充分排气、能充分进行热交换的有孔洞或网格孔的定径机构,定径机构采用不锈钢丝网、不锈钢板或涂有防粘聚四氟乙烯的孔网钢板网格,在内、外层膜复合之前安装能将外层膜刺穿的有利于内、外层膜间充分排气的针刺排气辊。
上述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真空吸附和/或吹风贴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是在粘流态的膜管坯外周设有可吸真空吸附膜管坯贴附旋转并通冷却介质的冷却套,在挤出模头内有冷风进气通道,通道出口呈环状分布并面向冷却套倾斜一定的吹风角度,使冷却风吹向管膜坯内壁且使膜管坯贴附在壁外的旋转冷却套上,挤出模头内有回收冷却风的回收管。这种内外壁结合冷却方式有更快的冷却效率,同时利用冷风循环控制内压空气将膜管进一步冷却,特别适合宽幅膜坯吹胀,有利于管膜紧贴冷却套并旋转使管膜不均匀的厚薄点能不断地在圆周上变换位置以保证后工序内、外层复合的筒形膜有均匀的壁厚和平整的卷取质量。因此真空吸附搓动旋转冷却套是膜厚在圆周上分布均匀的关键装置,可以有膜外旋转真空冷却套,也可以在膜内设计旋转冷却套,此套可利用真空吸附膜搓动其旋转并冷却,使厚薄点在圆周上旋转分布均匀。冷却套的冷却长度可以考虑0.8~1.2m,接触壁有真空吸附孔和槽,接触壁内又要通喷淋水冷却,这里要即可抽真空使膜贴接触壁,但喷淋水又不从孔中流到壁外来甚至到模头上来。出冷却套后加冷风环进一步冷却;或者是不抽真空,只是通水的冷却套,由膜内吹风将膜吹向接触壁接触而对膜管冷却,这里有一个吹风出口的角度;或者是将冷却套置于膜内,膜外用冷却风环吹膜贴附冷却套,或是冷却套旋转,也吸真空使膜贴附。当然最好传动和最好操作布置设计的是套在膜外的方式,但膜贴附在冷却接触壁上可以是真空吸附,也可以是膜内的模头上有吹风口吹风使膜贴附在冷却套接触壁上。
有真空吸附搓动旋转的真空冷却套及水箱也可以设计为水平式的,方便环管出口密封,积水在箱底部,不在橡胶密封处。挤出机高度也好布置,箱也可长到2至4m,可提高冷却效率和产量,旋转套可以只设计600~1000mm长。
本发明采用将内层复合膜单向拉伸制取、外层复合膜单向拉伸制取和内、外层复合膜复合为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连续生产复合的方法,并采用了真空吸附和/或吹风贴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不但取消了生产中的停顿工序,减少了设备配制,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保证了复合膜质量,使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成为可能。本发明连续生产复合的方法,不仅能连续生产复合内层复合膜为经向拉伸膜而外层复合膜为纬向拉伸膜,也能复合内层复合膜为纬向拉伸膜而外层复合膜为经向拉伸膜的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将具有内、外热封层的筒形膜剖开,既可得到宽幅单片的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平膜片,这种平膜片用于防水土工膜或土工布有很好的强度,若拉伸膜的材料用可交联的硅烷交联聚乙烯代替,在拉伸、复合完成后再在湿热条件下经水解缩合交联反应而成硅烷交联的复合的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的聚合物膜,可以得到强度高而又耐老化、方便热封的土工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用本发明生产的有四层结构的筒形膜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本发明生产的有五层结构的筒形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生产外层为经向拉伸膜、内层为纬向拉伸膜的复合筒形膜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输送内层膜空心管和外层膜充气支撑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真空吸附和吹气贴附搓动旋转装置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生产外层为纬向拉伸膜、内层为经向拉伸膜的复合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生产外层为纬向拉伸膜、内层为经向拉伸膜的复合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生产外层为平吹式经向拉伸膜、内层为纬向拉伸膜的复合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生产外层为经向拉伸膜、内层为纬向拉伸膜的复合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上吹式在管膜内有旋转的真空吸附套的本发明装置示意图。
图11为下吹式在管膜内有旋转的真空吸附套的本发明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给出了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4层筒形膜结构示意图。筒形膜无接缝,从里到外有共挤出复合的热封层1,纬向拉伸膜2、粘结剂膜层3、经向拉伸膜4。
图2给出了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5层筒形膜结构示意图。是在图1所示的筒形膜中的经向拉伸膜4外再共挤出复合有热封层1。
实施例1:
图3~图5给出了本发明生产外层为经向拉伸膜、内层为纬向拉伸膜的复合筒形膜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和生产流程示意图。装置中有筒形膜的内层膜拉伸制取机构,外层膜拉伸制取机构,经由外层膜拉伸制取机构且与外界和内层复合膜拉伸机构连通的空心通管、内层复合膜通道、内外层膜复合制取机构。在内层纬向拉伸膜制取工位I中,内热封层挤出机6、粘接剂挤出机7、纬向拉伸层挤出机8通过三层共挤管形膜模头9挤出胚管穿过胚管真空吸附和吹风贴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10,机构10由置于胚管外的真空吸附旋转套11、带动真空吸附旋转套11转动的传动齿轮12、冷却水进口13、喷淋头14、冷却水出口15、抽真空通道16、吹风贴附进气管47、穿过模头在胚管内的吹气口17、回气口18组成,管形膜模头9挤出的胚管在真空吸附旋转套11和吹气口17的作用下贴附于旋转套内壁并旋转,使厚薄点在圆周上旋转分布均匀,在出膜牵引辊19、牵引辊24牵引下,(此处牵引辊24可以调线速比牵引辊19高,可以按工艺设计使二辊有速度倍率差,使膜在纬向吹胀拉伸同时也有适当的经向(纵向)的拉伸。管形胚管膜进入由纬向拉伸吹气管20、循环热风加热装置21、控制纬向拉伸直径的钢丝网22(也可以因三层共挤的外层是粘结剂层,易粘钢丝网而不设钢丝网,控制纬向拉伸直径用吹入空气的压力和加热装置的控温来控制)、冷却风环23组成的纬向拉伸机构,循环热风加热装置21中有热风进出口26,在出膜牵引辊19前有平整导入管形胚管膜的人字板25,控制纬向拉伸直径的钢丝网22确定了纬向拉伸膜的直径和吹胀比(约4~9倍),经过纬向拉伸后的拉伸膜27在热处理后牵引辊28牵引下,通过循环热风热处理收缩定型装置39进行收缩定型处理(此热收缩定型装置可对膜在高于拉伸温度10-15℃、收缩比为0.5%~20%的情况下使其热收缩并适当冷却定型),然后进入工位II中的内层纬向拉伸膜储存箱29中,通过内层纬向拉伸膜进入通道30进入外层经向拉伸膜制取工位III中,工位III中有单层管形膜挤出模头31、外层经向拉伸层挤出机32、真空吸附和吹风贴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10,管形胚管经过循环热风加热装置35、防止纬向拉伸的钢丝网36(此处的钢丝网直径可以按是否需对其适当纬向拉伸而确定其直径大于或小于膜坯管直径,大于其直径在吹胀支撑情况下就可以使其纬向拉伸,让拉伸膜纬向有适度分子定向而减少经向(纵向)易撕裂趋势及程度)、冷却风环37在出膜牵引辊19与经向拉伸牵引辊38的有速差的牵引作用下进行经向拉伸,在经向拉伸膜内有支撑经向拉伸和热处理收缩定型处理的与模头31及外界相通的吹气通道33和被出膜牵引辊19与经向拉伸牵引辊38夹持密封的内层纬向拉伸膜的通道空心管34(此处可用不锈钢管或铜管),经过经向拉伸后的外层拉伸膜40在热处理后牵引辊41牵引下,通过循环热风热处理收缩定型装置39进行收缩定型处理,进入内层纬向拉伸膜、外层经向拉伸膜复合工位IV,在内外层膜复合前可用针刺棍5刺破外层膜,排除内外层膜之间气体,以利复合。在复合工位IV中,两层膜在内部吹气压力和循环热风加热装置42、控制复合膜直径的钢丝网43、冷却风环44、复合牵引压辊45作用下被紧密和平整地复合在一起形成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的筒形膜,最后在复合膜收卷双工位V中用收卷机成卷收取。
实施例2:
图6给出了本发明生产外层为纬向拉伸膜、内层为经向拉伸膜的复合筒形膜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和生产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处在于将纬向拉伸膜作为复合筒形膜的外层、而将经向拉伸膜作为复合筒形膜的内层,因此在工位I中先进行内层经向拉伸膜49的制取,此处的内层经向拉伸膜49是由经向拉伸层挤出机32、内热封层挤出机6、两层共挤管形膜模头48挤出胚管穿过胚管真空吸附和吹风贴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10后在出膜牵引辊19与经向拉伸牵引辊38的有速差(约4~9倍)的牵引作用下进行经向拉伸形成的,内层经向拉伸膜49在外层纬向拉伸膜50制取工位III中通过进入通道30、两层共挤管形膜模头51进入外层纬向拉伸膜50内部,与纬向拉伸后并热处理收缩定型的外层纬向拉伸膜50在复合工位IV中进行复合,形成外层为纬向拉伸膜、内层为经向拉伸膜的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的筒形膜,最后在复合膜收卷双工位V中用收卷机成卷收取。
实施例3:
图7给出了本发明生产外层为纬向拉伸膜、内层为经向拉伸膜的复合筒形膜的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和生产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3与实施例2生产方法及装置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将内层经向拉伸膜49的制取工位I中的胚管挤出和胚管穿过胚管真空吸附和吹风贴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10与内层膜经向拉伸和热处理收缩定型分为两个工位进行,经向拉伸膜坯管采用向上引取法,经向拉伸采用向下引取法。
实施例4:
图8给出了本发明生产外层为经向拉伸膜、内层为纬向拉伸膜的复合筒形膜的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和生产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4与实施例1生产方法及装置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经向拉伸膜坯管采用水平引取法,内、外层拉伸膜的复合采用向上引取法,真空吸附搓动旋转的真空冷却套及水箱设计为水平式的,方便坯管出口密封,积水在箱底部,不在橡胶密封处。挤出机高度也好布置,箱也可长到2至4m,可提高冷却效率和产量,旋转套可以只设计600~1000mm长。
实施例5:
图9给出了本发明生产外层为经向拉伸膜、内层为纬向拉伸膜的复合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另一结构示意图和生产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1生产方法及装置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设有将内层拉伸复合膜成卷收取、并通过空芯通管通道将内层单向拉伸复合膜连续送入外层膜内腔的收卷机75、放卷机76,从而取代了内层纬向拉伸膜储存箱29。
图10给出了本发明装置中真空吸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另一结构示意图。置于胚管膜52内部的真空吸附旋转套53上有抽真空、通冷气或加热介质的通道54、与通道54相通的细微小孔55。电动机56通过输出轴上的链轮57和链条58和真空吸附旋转套53上的链轮59使真空吸附旋转套旋转。与挤出机60相通的塑料管膜挤出模头61套装在真空吸附旋转套上且与其间有支撑轴承62。含人字架25和出膜牵引辊19的牵引机构63位于真空吸附旋转套的方。在牵引机构和真空吸附旋转套间有内部冷却风环64。含内部冷却进风口65的进风通道66和含内部冷却风出风口67的出风通道68穿过真空吸附旋转套与内部冷却风环64连通且与真空吸附旋转套间有支撑轴承62。从挤出模头挤出的粘流态坯管膜69被吸附在真空吸附旋转套上且随之旋转并在牵引机构牵引下在内部冷却风环和位于管膜外的外部冷却风环70所吹出的冷风而迅速冷却定型为多层筒形塑料坯管膜52。
图11给出了本发明装置中真空吸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另一结构示意图。本冷却机构与图10所示冷却机构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本冷却机构挤出膜采用下吹式,真空吸附旋转套53中的抽真空通道73与通冷气或加热介质的通道74分开的,取消了内部冷却风环64和外部冷却风环70,而以具有进水口72和消除冷却水滴挂纹用的绒布73的溢流式外部冷却水环71代之。

Claims (15)

1、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步骤如下:
(1)利用至少一台塑料挤出机,采用两层或三层共挤出模头挤出两层或三层共挤出复合的准备用于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的管膜坯;在挤出模头与管膜坯牵引辊之间利用能对管膜坯真空吸附和/或吹风贴附搓动旋转的冷却机构使管膜坯进行搓动旋转并冷却定型;在牵引辊和拉伸牵引辊之间设有加热机构对管膜坯进行加热,使管膜坯达到其材料的粘流态温度以下、玻璃化态温度以上的温度区间对其进行纬向数倍直径的充气拉伸或经向数倍长度的拉伸,以使其沿拉伸方向产生聚合物大分子的定向而产生相对于未拉伸物而言数倍的抗拉强度;由此制得内表面有热封层的单向拉伸复合膜作为复合为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内层;
(2)在连续不断制取作为内层的单向拉伸复合膜的同时,利用至少一台挤出机,采用单层挤出模头或两层或三层共挤出模头挤出单层或两层或三层共挤出复合的准备用于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的管膜坯;在挤出模头与管膜坯牵引辊之间利用能对管膜坯真空吸附和/或吹风贴附搓动旋转的冷却机构对管膜坯进行搓动旋转并冷却定型;在牵引辊和拉伸牵引辊之间设有加热机构对管膜坯进行加热,使管膜坯达到其材料的粘流态温度以下、玻璃化态温度以上的温度区间在充气吹胀下被纬向数倍直径充气拉伸或在充气支撑下被经向数倍长度的拉伸,以使其沿拉伸方向产生聚合物大分子的定向而产生相对于未拉伸物而言数倍的抗拉强度,由此制得的单向拉伸膜是作为复合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外层膜,在挤出模头与拉伸牵引辊之间有一端与挤出膜头连接、一端被拉伸牵引辊夹持的空芯通管,将(1)步骤制取的经向拉伸膜或纬向拉伸拉伸膜作为内层复合膜通过与挤出模头连接的、被拉伸牵引辊夹持的空芯通管的通道连续送入外层膜内腔,在外层膜被单向拉伸并定型之后,内层复合膜伸出空芯通管在热处理拉伸牵引辊作用下连续将内、外层膜同步夹持牵引参与内外层复合膜的复合,此处的复合是内层复合膜为经向拉伸膜时对应复合的外层复合膜为纬向拉伸膜,内层复合膜为纬向拉伸膜时对应复合的外层复合膜为经向拉伸膜,内、外层复合膜之间有随内层复合膜或外层复合膜共挤出复合的粘结剂层,在内层复合膜的内表面有共挤出复合的热封层膜;
(3)在热处理拉伸牵引辊与复合牵引压辊之间设有加热机构和冷却机构,当热处理拉伸牵引辊牵引外层复合膜时连续并同步的从空芯通管通道中引取内层复合膜,该两层膜在热处理拉伸牵引辊与复合牵引压辊之间被加热、充气,内层复合膜紧贴外膜,两层复合膜之间的粘结剂层因加热融熔处于无定型态,将内外层复合膜粘贴在一起,经过冷却机构的控温冷却,再经过复合牵引压辊的对压,将内外层复合膜牢牢的粘结在一起成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步骤中制取的内层单向拉伸复合膜用收卷机收取后,用放卷机通过空芯通管通道将内层单向拉伸复合膜连续送入外层膜内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层复合膜和外层复合膜在经过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后,在拉伸牵引辊之后设有热处理拉伸牵引辊,在两辊之间,设有加热机构和冷却机构,对已经拉伸的内层复合膜或外层复合膜在高于拉伸温度5℃~20℃的温度下分别在其拉伸方向长度上产生0.5%~20%的热收缩处理,然后经冷却机构根据温度要求适当冷却定型使其尺寸稳定、膜平整。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内层复合膜、外层复合膜的制取以及内外层膜复合可以分别采用向上引取法或向下引取法或平行引取法制作,以及它们的组合方法制取。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内层复合膜是经向拉伸膜、且材料是低密度聚乙烯和高密度聚乙烯二层复合结构时,其膜的经向拉伸和热收缩处理是辊筒夹持或多组排辊拉伸制取。
6、如权利1或2或3所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层复合膜和外层复合膜的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是用与机头连接的、被牵引辊夹持密封的充气管对膜管坯进行充气吹胀大或在充气支撑下在膜管坯被加热的情况下实现拉伸,或用针管充气器对膜管坯进行充气吹胀大或充气支撑下在膜管坯被加热的情况下实现拉伸的,热收缩处理时的充气吹胀或充气支撑是依靠拉伸牵引辊对辊之间调整其压力及间隙、将拉伸工位的气体放入热收缩处理工位或者是用针管充气器对其充气吹胀或充气支撑来实现,内、外层复合膜的复合工位吹胀充气是依靠针管充气器对内层复合膜充气来实现的,在开机初始吹胀充气可用大口径气管进行。
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内层复合膜的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的拉伸工位及其热收缩定型处理工位,外层复合膜的经向拉伸或纬向拉伸的拉伸工位及其热收缩定型处理工位,以及内、外层复合膜复合为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复合工位中,在膜的外表层设有粘结剂层的情况下,在拉伸和复合的管膜外周设有能充分进行热交换的有孔洞或网格孔的定径机构。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层复合膜、外层复合膜的经向拉伸或纬向拉工位、内层复合膜、外层复合膜的热收缩定型处理工位、以及内、外层复合膜复合工位设有冷却风机构对膜可按工艺温度要求进行冷却定型。
9、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双向抗拉筒形复合膜剖开即可得到平膜片,在制取外层复合膜时在最外层共挤出一层具热封性能的聚合物便可制取两面都有热封层的双向抗拉的膜片。
1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取内层或外层的纬向拉伸膜或经向拉伸膜时,在横吹纬向拉伸时,可设定和调节牵引辊之间的速差,同时对膜进行经向拉伸,而在经向拉伸时,在充气吹胀支撑下同时对膜进行纬向拉伸.
11、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续生产装置由筒形膜的内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经由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的与挤出模头连接与外界和内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联通的、被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的牵引辊夹持并被外层复合膜包覆的空芯通管,可以被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中的热处理拉伸牵引辊连同外层复合膜连续同步夹持和牵引的内层复合膜通道,以及内外层复合膜复合制取机构组成;内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由至少一台塑料挤出机、两层或三层共挤出模头、能对管膜坯真空吸附和/或吹风贴附搓动其旋转并冷却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对管膜坯加热的加热控温机构、对管膜实行纬向拉伸或经向拉伸的夹辊及转动机构以及充气吹胀的充气机构组成;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由至少一台塑料挤出机、单层或两层或三层的共挤出模头、能对管膜坯真空吸附和/或吹风贴附搓动其旋转并冷却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对管膜坯加热的加热控温机构、对管膜实行纬向拉伸或经向拉伸的夹辊及转动机构以及充气吹胀的充气机构组成;内外层复合膜复合制取机构由对管膜加热的加热控温机构、对管膜实行牵引对压的牵引夹辊及转动机构以及充气吹胀的充气机构组成;内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和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在经向拉伸的拉伸牵引辊之后或纬向拉伸的牵引辊之后有由热处理拉伸牵引辊、设置在牵引辊之间的加热控温机构和冷却控温机构组成的热收缩定型处理的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筒形膜的内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中的充气机构分别有一端与挤出机头连接并与外界气源接通而另一端被有凹槽的胶辊的牵引辊夹持和密封对膜坯管充气吹胀或充气支撑进行拉伸的充气管,拉伸牵引辊对辊之间压力及间隙可调以便将拉伸工位气体放入热收缩定型处理工位筒形膜内来实现充气吹胀或充气支撑。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的共挤出模头前设有与内层复合膜通道联通的内层复合膜存储箱,以使内层拉伸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制取的内层拉伸复合膜被牵引辊或风吹送入存储箱中一定长度作一缓冲以适应后边工序的生产速度,或设有将内层拉伸复合膜成卷收取、并通过空芯通管通道将内层单向拉伸复合膜连续送入外层膜内腔的收、放卷机。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筒形膜的内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外层复合膜拉伸制取机构和内、外层复合膜复合机构在拉伸和复合的管膜外周设有防止管膜直径任意扩大,能使内、外层复合牢固粘贴、层间充分排气、能充分进行热交换的有孔洞或网格孔的定径机构,定径机构采用不锈钢丝网、不锈钢板或涂有防粘聚四氟乙烯的孔网钢板网格,在内、外层膜复合之前安装能将外层膜刺穿的有利于内、外层膜间充分排气的针刺排气辊。
15、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吸附和/或吹风贴附搓动旋转冷却机构是在粘流态的膜管坯外周设有可吸真空吸附膜管坯贴附旋转并通冷却介质的冷却套,在挤出模头内有冷风进气通道,通道出口呈环状分布并面向冷却套倾斜一定的吹风角度,使冷却风吹向管膜坯内壁且使膜管坯贴附在壁外的旋转冷却套上,挤出模头内有回收冷却风的回收管。
CNB2004100219142A 2004-02-26 2004-02-26 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196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219142A CN1311960C (zh) 2004-02-26 2004-02-26 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4100219142A CN1311960C (zh) 2004-02-26 2004-02-26 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9782A CN1559782A (zh) 2005-01-05
CN1311960C true CN1311960C (zh) 2007-04-25

Family

ID=34440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2191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1960C (zh) 2004-02-26 2004-02-26 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1196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49852A1 (en) * 2014-08-12 2016-02-18 Alstom Technology Ltd Tool and method for maching a wind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7033B (zh) * 2007-09-19 2010-09-01 甘国工 用光固化粘结剂复合的多向抗拉复合膜及生产方法
US8830548B2 (en) * 2012-07-31 2014-09-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tacked film threshold component,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CN105563997B (zh) 2014-11-11 2017-11-17 苏州莫立克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拉伸膜抗撕裂性能的方法
US20190143573A1 (en) * 2016-05-09 2019-05-16 Windmöller & Hölscher Kg System for Producing a Blown Film
CN109732892B (zh) * 2019-01-23 2023-06-20 戴元庆 多层保温塑料充气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其设备
CN113787700B (zh) * 2021-08-13 2022-12-02 重庆沃特智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吹塑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06A (zh) * 1990-04-13 1991-10-23 成都科技大学 包装食品用三层塑料复合薄膜
CN1183077A (zh) * 1995-04-25 1998-05-27 美孚石油公司 单向收缩的双向取向聚丙烯膜
CN1186732A (zh) * 1997-10-09 1998-07-08 哈尔滨市罡吴塑料研究所 多层共挤热收缩膜机组及多层共挤热收缩膜(高阻隔性)生产工艺
CN1228056A (zh) * 1997-03-31 1999-09-0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包括超高分子量聚烯烃层的多层层合制品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
CN2367450Y (zh) * 1999-04-27 2000-03-08 哈尔滨市罡昊塑料研究所 多层共挤热收缩膜设备
CN1285265A (zh) * 2000-09-05 2001-02-28 甘国工 双向抗拉筒形复合膜片和平膜复合膜片的生产方法和装置
CN1377766A (zh) * 2002-03-19 2002-11-06 邓昭明 单层或多层共挤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方法及专用设备
CN1448317A (zh) * 2003-03-21 2003-10-15 深圳市俊豪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不同热封线形状的塑料袋
CN1473700A (zh) * 2003-05-30 2004-02-11 甘国工 共挤出拉伸和复合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06A (zh) * 1990-04-13 1991-10-23 成都科技大学 包装食品用三层塑料复合薄膜
CN1183077A (zh) * 1995-04-25 1998-05-27 美孚石油公司 单向收缩的双向取向聚丙烯膜
CN1228056A (zh) * 1997-03-31 1999-09-08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包括超高分子量聚烯烃层的多层层合制品及其生产方法和装置
CN1186732A (zh) * 1997-10-09 1998-07-08 哈尔滨市罡吴塑料研究所 多层共挤热收缩膜机组及多层共挤热收缩膜(高阻隔性)生产工艺
CN2367450Y (zh) * 1999-04-27 2000-03-08 哈尔滨市罡昊塑料研究所 多层共挤热收缩膜设备
CN1285265A (zh) * 2000-09-05 2001-02-28 甘国工 双向抗拉筒形复合膜片和平膜复合膜片的生产方法和装置
CN1377766A (zh) * 2002-03-19 2002-11-06 邓昭明 单层或多层共挤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方法及专用设备
CN1448317A (zh) * 2003-03-21 2003-10-15 深圳市俊豪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不同热封线形状的塑料袋
CN1473700A (zh) * 2003-05-30 2004-02-11 甘国工 共挤出拉伸和复合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049852A1 (en) * 2014-08-12 2016-02-18 Alstom Technology Ltd Tool and method for maching a wi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9782A (zh) 2005-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9803B (zh) 内粘膜编织袋的制造方法
CN104527189B (zh) 一种在线双层复合塑料吹塑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0532086C (zh) 单向拉伸膜复合的多向抗拉抗撕裂膜及生产方法
CN1160182C (zh) 单层或多层共挤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的方法
CN1311960C (zh) 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
CN100355554C (zh) 连续生产正交复合双向抗拉有热封层筒形膜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67953A (zh) 水溶性聚乙烯醇薄膜的生产方法
CN107053802A (zh) 一种高亮高阻隔化妆品镀铝复合片材软管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60185C (zh) 双向抗拉筒形复合膜片和平膜复合膜片的生产方法
CN102205645B (zh) 一种吹膜式真空热封滴灌带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CN100390026C (zh) 双向拉伸筒形膜与未拉伸筒形膜复合的包装袋及生产方法
CN202114920U (zh) 一种下吹水冷式非pvc膜吹塑成形设备
US7018579B1 (en)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process
CN104070671B (zh) 热收缩膜吹膜机组自定型装置
CN111590936A (zh) 一种高收缩聚烯烃热收缩薄膜的生产方法
CN101590694B (zh) 应用环保材料制成收缩胶膜的制法改良及其装置
CN101117033B (zh) 用光固化粘结剂复合的多向抗拉复合膜及生产方法
CN1278843C (zh) 共挤出拉伸和复合双向抗拉的有热封层的筒形膜的制造方法
CN207059210U (zh) 一种生产纵向直线易撕裂薄膜的在线纵向拉伸装置
CN105109173A (zh) 一种多层共挤制备软管片材的方法
CN203994696U (zh) 热收缩膜吹膜机组自定型装置及其pvc热收缩膜系统
CN205588731U (zh) 一种各向同性抗拉抗撕裂膜及其制造装置
CN105058825A (zh) 一种交叉多阻隔层共挤膜的生产方法
CN105904811B (zh) 一种各向同性抗拉抗撕裂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34453A (zh) 耐高温塑料膜及其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25

Termination date: 201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