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5060A - 一体地形成有旁路通道的后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体地形成有旁路通道的后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5060A
CN1305060A CN00124091A CN00124091A CN1305060A CN 1305060 A CN1305060 A CN 1305060A CN 00124091 A CN00124091 A CN 00124091A CN 00124091 A CN00124091 A CN 00124091A CN 1305060 A CN1305060 A CN 13050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ed fluid
aftercooler
bypass channel
hot switching
c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24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99000C (zh
Inventor
R·博斯特多
B·L·坎扣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
Original Assignee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 filed Critical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
Publication of CN1305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5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90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900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28F27/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exchange media between different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6Cooling; Heating; Prevention of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BSTEAM OR VAPOUR CONDENSERS
    • F28B9/00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F28B9/005Auxiliary system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06Derivation channels, e.g. byp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它包括:一散热器装置,它具有一接收压缩流体的入口、一排出压缩流体的出口以及多个连接入口和出口并从压缩流体传递出热量的热交换通道;一绕过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旁路通道,它从一与上述入口相邻的第一点延伸到一与出口相邻的第二点;以及一旁流比例分配机构,它可根据散热器装置上的压力差按比例在散热器装置和旁路通道之间分配从该压缩机排出并流过后冷却器的压缩流体。

Description

一体地形成有旁路通道的后冷却器
本申请涉及与1997年4月15日提交的、名为“具有一体式旁路管的后冷却器”的美国专利申请No.08/842,685类似的主题。
本发明总的涉及压缩机,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动制动系统的压缩机的后冷却器,该后冷却器可通过一冷却效应来有效冷凝压缩气体中所含的水蒸气。冷凝的水蒸气随后可很容易地从压缩流体或气体(例如空气)中分离出来。
这种后冷却器尤其可应用于气动制动系统,特别是诸如用于铁路运输业(例如火车和轻轨车辆)之类的气动制动系统,但也可用于其它场合。
气动制动系统广泛用于铁路运输,另外也用于诸如重型卡车之类的公路运输。这种气动制动系统采用通常由车载压缩机提供的高压空气,该压缩机将压缩的空气输送到至少一个压缩空气容器。该压缩空气容器进而供给一通常称作“制动输气管”的气动管路,该管路由在组成或重组一列火车时连接于一起的诸轨道车中的连续的部分组成。因此,制动输气管通常延伸火车的长度,为每节轨道车输送压缩空气。在各节轨道车中,压缩空气一般输送给至少一个辅助压缩空气容器,并通常另外输送给一紧急压缩空气容器,它们进而根据制动输气管压力而将压缩空气输送给轨道车的制动气缸,这由工程师控制。压缩空气输送常常还被用作辅助的用途,诸如气笛等。
众所周知,空气能够携带的蒸气形式的相对水分量与空气的温度成正比,而与空气的压力成反比。气动制动系统中所使用的车载压缩机在压缩过程中会升高空气的温度,当然也会升高空气压力。因压缩而造成的、可提高其蒸气携带能力的空气温度的升高通常抵销了压力升高(趋向于降低其蒸气携带能力)的效果,结果使空气原来的水分在升高的压力和温度下基本上全部保持以蒸气形式悬浮。
如果在所造成的升高的温度下的该压缩空气被立即导入压缩空气容器并随后导入制动输气管,则它会向外界温度冷却,并最终丧失其携带这种以蒸气形式悬浮的较高水分的能力。这样,沿制动输气管以及所有从它接收压缩空气的构件会形成冷凝水。这种冷凝水例如对所使用的气动构件和润滑剂会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因为它会冲洗掉润滑剂或在寒冷气候下结冰。
该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压缩空气排出车载压缩机后并在导入压缩空气容器和制动输气管之前将其冷却至接近外界温度。其效果是在紧临将压缩空气导入各气动构件之前从压缩空气中冷凝出过量的水分。
在将压缩空气导入气动系统之前使其冷却的一种公知的结构是采用一相对较长的管子,该管子一般具有翅片以帮助散热。通常,这种长管子设置在火车头的地板下面,并构制成蜿蜒的形式,以允许其容纳于那里。然而,可能是由于该位置处的外界空气的循环流动不够,这种公知的结构常常无法充分地冷却压缩空气,因而不能充分地去除悬浮的水蒸气。
于1992年4月21日授予Goettel等人的、名为“空冷压缩机”的美国专利No.5,106,270采用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该问题,该专利以相同的效果援引在此供参考,就好象其内容清楚地描述于本说明书中。Goettel等人描述了一种一体式的压缩机/后冷却器组合。该压缩机具有两个低压压缩腔,它们将经过滤的外界空气压缩至一第一提升压力。而后,两个低压压缩腔的输出在被送至一共用高压压缩腔用于压缩到一第二提升压力之前被一体设置的各中间冷却器冷却。该高压腔的输出被引导至一体设置的一后冷却器,该后冷却器具有一散热器状结构,它具有多个管状通道。设置有一风扇用以将外界空气吹于该散热器状结构上。通过该多个管状通道的压缩空气基本被冷却到外界温度以上约8°F到约18°F的范围内,因而大量的过量水分从此时的压缩空气中冷凝出来。
从Goettel等人的压缩机的后冷却器装置排出的冷却了的空气强行地携带有水滴形式的冷凝蒸气。在Goettel等人的技术中,后冷却器的输出被直接提供给压缩空气容器,该容器具有排水旋塞,用以让冷凝蒸气排出。但是,用另一种方式或是相组合地,可以在后冷却器与压缩空气容器之间设置一空气干燥装置。空气干燥装置的一个实例可以参见美国专利申请No.08/597,076中,该申请特意援引在此供参考。这种空气干燥装置在去除水分方面通常相当有效。另一种公知的空气干燥装置是由西屋气刹车公司以Vaporid°空气干燥器名称销售的,它采用双干燥材料腔,这两个腔以间歇的再生周期交替地起作用。上述的后冷却器装置在外界温度高于冰点的环境中工作时运行非常良好。但是,如果在冰冻或接近冰冻的外界温度下使用时,这种后冷却器装置就可能“结冰”。也就是说,形成于后冷却器内的冷凝水可能在其相对较窄的通道内结冰,从而基本堵塞或至少显著限制空气流过其中。
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加装一旁路管,该管连接于压缩机的出口和压缩空气容器的入口(或者,如果使用的话,一空气干燥装置的入口)之间。排出压缩机的空气是通过后冷却器还是通过旁路管由一压敏旁路阀控制。当后冷却器堵塞时,后冷却器上的压力差(即压降)升高。当该压力差达到一临界值时,排出压缩机的空气被切换成流过旁路管,从而绕过后冷却器。这样,在未经冷却的空气直接流入压缩空气容器或空气干燥装置期间,就允许后冷却器解冻。一旦因解冻而充分消除了冰阻,压力差将降至临界值以下,压敏旁路阀便可再度使空气流过后冷却器。
以上已指出了让未经冷却的压缩空气直接流入气动系统的缺点:例如,高温压缩空气携带过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在通过各气动构件的过程中随着冷却到外界温度而冷凝,从而冲洗掉润滑剂,并可能在系统的临界温度结冰。该已知系统因去掉后冷却器达较长的时间段,因而明显增加了发生此类问题的可能性。
在以上交叉引用的于1997年4月15日提交的名为“具有一体式旁路管的后冷却器”的美国专利申请No.08/842,685涉及一种后冷却器,它具有一散热器装置,该散热器装置包括一连接于一压缩机的第一入口、一连接于一气体干燥系统的下一构件的出口以及一位于散热器装置最可能结冰部分附近的散热器装置的第二入口。一旁路管在一端处连接于压缩机与第一入口之间,在另一端处连接于第二入口。一旁路阀感应第一入口与出口附近之间的压力差,并在所感应到的压力差处于或低于一临界值时使排出压缩机的空气通过第一入口流过散热器装置。当所感应到的压力差超过该临界值,该旁路阀使排出压缩机的空气通过旁路阀流到散热器装置的第二入口,从而使积聚于那里的任何结冰的冷凝水分解冻。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冷却器,它具有一散热器装置,并具有一旁路管和一旁流比例分配机构,该旁流比例分配机构用于在散热器装置与旁路通道之间按比例分配压缩流体流,从而使任何可能形成于后冷却器的散热器装置中的结冰冷凝水解冻。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具有一旁路通道和一旁流比例分配机构的后冷却器,其中该旁流比例分配机构具有特别简单和便宜的结构(例如是一限流孔),并可在连续可变的基础上按比例分配通过散热器装置和旁路通道的流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具有一旁路管的后冷却器,其中该旁路管与后冷却器形成一体,因而减少了后冷却器与旁路管之间的连接件数量,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具有一旁路管的后冷却器,其中该旁路管与后冷却器一体地形成一单件结构,从而显著降低了制造和装配成本。
本发明的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样一种具有一旁路管的后冷却器,其中该旁路管设置成基本邻接于后冷却器的一个周边部分而延伸,从而通过一种相当紧凑的单平面设计而形成一种节省空间的产品。
除了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本发明的其它各目的和优点将通过下面对发明更详细的描述,尤其是在将该描述与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相结合时,很容易地为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了解。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总的反映一种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该后冷却器包括一接收从该压缩机排出的该压缩流体的、冷却该压缩流体的散热器装置,该散热器装置具有一接收该压缩流体的入口、一排出该压缩流体的出口以及多个连接该入口和该出口并从该压缩流体传递出热量的热交换通道。该后冷却器还包括一绕过该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旁路通道,该旁路通道从一基本与散热器装置的入口相邻的第一点延伸到一基本与散热器装置的出口相邻的第二点。该后冷却器还包括一流动比例分配机构。该流动比例分配机构可根据散热器装置上的压力差在散热器装置和旁路通道之间按比例分配从该压缩机排出并流过后冷却器的该压缩流体。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总的反映一种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该后冷却器包括一接收从该压缩机排出的该压缩流体的、冷却该压缩流体的散热器装置,该散热器装置具有一接收该压缩流体的入口、一排出该压缩流体的出口以及多个连接该入口和该出口并将热量从该压缩流体传递到外界环境的热交换通道。该多个热交换通道设置成形成多个热交换通道的一个阵列。该后冷却器另外包括一绕过该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旁路通道。该旁路通道从一基本与散热器装置的入口相邻的第一点延伸到一基本与散热器装置的出口相邻的第二点。一压力驱动旁路阀将压缩流体流引导通过该多个热交换通道和该旁路通道。该旁路通道的至少一部分长度邻接于热交换通道阵列的一部分周边而延伸。
在较佳的实施例中,例如,流动比例分配机构包括一物质限流装置,该限流装置沿旁路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后冷却器包括一入口集管和一出口集管;旁路通道将入口集管连接于出口集管;物质限流装置包括一物质限流孔;物质限流孔为圆形,直径为1/2英寸,并将入口集管连接于旁路通道。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一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按本发明构制的后冷却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在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描述之前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本发明更为清楚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具有相同功能的相同构件由相同的标号表示。
下面参见图1,按本发明构制的、总的由标号10表示的一后冷却器适于接收从一压缩机装置排出的压缩流体(特别是空气)。后冷却器10总的包括一散热器装置12,该散热器装置具有一用于接收压缩流体的入口14和一用于在压缩流体通过散热器装置12后将其排出到一下游的空气干燥装置和/或容器的出口16。散热器装置12还包括一些热交换通道18,它们使入口14与出口16互相连接,并在压缩流体通过它们的过程中使其冷却。
热交换通道18最好构制成多根流体管的形式,这些流体管延伸于分别位于散热器装置12上游和下游的一入口集管20和一出口集管22之间。入口集管20设置在入口14和热交换通道18之间,为热交换通道18输送通过入口14进入散热器装置12的压缩流体。出口集管22设置在热交换通道18和出口16之间,它收集从热交换通道18排出的压缩流体,以便通过出口16排出散热器装置12。
热交换通道18最好由一种导热性相对较高的材料构成,因而在压缩流体流过热交换通道18的过程中,压缩流体的大部分热量将传递到后冷却器10周围的外界环境。为此,例如通过使用风扇叶片或形成沟槽,可在热交换通道18上施加强制的空气流动,以增大所传递的热量。
最好,热交换通道18是平行地设置成大致形成一个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另外,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设置成形成一长方体26的形状,也就是一具有基本为矩形的相对表面的棱柱体。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所形成的长方体26具有一对相对的矩形主表面28和30。矩形主表面28在图1中直接可以看到,而另一个矩形主表面30是位于散热器装置12相对于图1中直接可见的主表面28的背面。因此,该另外的矩形主表面30在图1中用虚线表示。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所形成的长方体26具有高度H和长度L,如图1中所示。
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所形成的长方体26由四个基本为平面的表面(或侧部)限界:两个延伸于长方体26高度H上的第一平面表面32和34和两个延伸于长方体26长度L上的第二平面表面36和38。平面表面32基本限定出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相邻于入口集管20的一个侧表面和边界;平面表面34基本限定出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相邻于出口集管22的一个侧表面和边界;平面表面36基本限定出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的一个上表面和边界;平面表面38基本限定出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的一个下表面和边界。
在压缩流体通过热交换通道18的冷却过程中,压缩流体携带蒸气形式水分的能力将显著降低。因此,会发生显著的冷凝。所产生的大部分冷凝水将趋向聚集在出口16附近,该出口是通过后冷却器10的流动通道中最冷的部分。如以上所提到的,在冰冻或接近冰冻的环境中,该冷凝水会有结冰的趋势,从而大部分堵塞通过后冷却器10的流动通道。
与其完全绕过后冷却器10,直到结冰的冷凝水自然解冻并因此将不希望有的水蒸气量送到下游的气动构件,还不如使后冷却器10另外配备一旁路通道40。如图1中所示,旁路通道40基本上与散热器装置12形成一体,因而散热器装置12和旁路通道40形成一单件式设计。
旁路通道40设置成这样,即它构成了形成长方体26的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的至少一部分周边。较佳的是,如图1中所示,旁路通道40邻接于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的至少一部分周边而延伸。更佳的是,旁路通道40基本连续地延伸,并与限定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边界的长方体26的四个平面表面32、34、36和38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成基本邻接和抵靠关系。最佳的是,如图1中也可看到的,旁路通道40基本连续地延伸,并与限定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边界的长方体26的上平面表面36成基本邻接和抵靠关系。也就是说,旁路通道40在限定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边界的长方体26的上平面表面36的长度L上基本连续地延伸,并与其基本邻接和抵靠。而且,如在图1中可以看出的,旁路通道在上平面表面36的两侧还分别延伸超过入口集管20和出口集管22额外的距离Li和Lo。
旁路通道40通过一旁流比例分配机构连接于入口集管20,该机构在图1中总的由标号42表示。该旁流比例分配机构42可使从上游压缩机接收到的压缩流体的流动按比例分成两个分离的流体流。第一个流体流包括大部分从上游压缩机接收到的流体,它被旁流比例分配机构42引导通过散热器装置12,也就是通过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第二个较少的流体流被旁流比例分配机构42引导通过旁路通道40。旁流比例分配机构42可作为散热器装置12(即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上所存在的压力差(即压降)的一个函数来调节和连续改变被分送至旁路通道40的压缩流体流的比例。
在冰点以上的外界温度下工作的过程中,散热器装置12上的压降将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旁流比例分配机构42引导基本所有的压缩流体流通过散热器装置12。然而,在接近或低于冰点的外界温度下工作的过程中,如以上所说明的,散热器装置12会有“结冰”趋势,从而升高散热器装置12上的压降。在这种状况下,旁流比例分配机构42可随散热器装置12上压降的升高在连续可变的基础上将从上游压缩机排出的更多压缩流体分流通过旁路通道40。由旁流比例分配机构42分流通过旁路通道40的未冷却的压缩流体通过出口集管22到达一个邻近出口16的点,使趋向形成于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中的该点附近的冰体解冻。利用这种解冻,散热器装置12上的压降降低,因而旁流比例分配机构42将较少的压缩流体分流通过旁路通道40。
在目前较佳的实施例中,旁流比例分配机构42包括一物质限流装置,该限流装置沿旁路通道40设置在某一点。最好,该物质限流装置目前是一限流孔44的形式。更佳的是,限流孔44设置在旁路通道40与入口集管20之间。然而,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限流孔44可以沿旁路通道40基本设置在任何点。
当后冷却器10与常用于铁路运输业的气动制动系统的一常见空气压缩机装置、即由西屋气刹车公司生产的“3-CD”式空气压缩机(特别是“3CDCLA”空气压缩机)一起使用时,本发明人利用一直径基本约为1/2英寸的限流孔44实现了优良的效果。
如图1中所示,旁路通道40最好(目前)具有一基本为矩形的横截面,但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也可以用其它的横截面形状来代替。例如,旁路通道40可以采用一基本为圆形的或“U形”的横截面。
另外,当旁路通道40的尺寸制成具有至少约为3.356平方英寸的横截面积时,该面积是一标准2英寸管的内部横截面积,本发明人将本发明的后冷却器与上述“3-CD”空气压缩机一起使用,得到了优良的效果。
本发明人对本发明的后冷却器10进行了试验,将后冷却器10和一相连接的“3CDCLA”在一温度可变环境室内运行,以模拟冰点以下条件下的工作。对排出后冷却器10(例如出口16)的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随着环境室内的外界温度降至华氏32度的冰点,排出后冷却器10的空气的温度降至冰点附近或以下,但之后又随着限流孔44将更大比例的压缩流体分流通过旁路通道40而上升,因而使散热器装置12中的任何结冰的冷凝水解冻。
限流孔的1/2英寸这一特别优选的直径目前看来可提供良好的工作特性。例如,在上述运作试验过程中,利用一1/2英寸的限流孔44,3CDCLA压缩机可以全速运行,而不会使任何过压安全阀跳闸。而且,可以认为,在冰点以上的环境下工作的过程中,从上游压缩机接收到的压缩流体的相对较小比例被分流通过旁路通道40,而大部分流体是循取最小阻力的通道通过散热器装置12。换句话说,可以认为,限流孔44对通过旁路通道40的较大量的流动会提供一个较大的阻力,直到有结冰冷凝水之类的点开始堵塞热交换通道18的阵列24为止。
虽然通过对特别优选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来描述了本发明,但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述的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不同的等效替换。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所述后冷却器包括:
一接收从该压缩机排出的该压缩流体的、并冷却该压缩流体的散热器装置,所述散热器装置具有一接收该压缩流体的入口、一排出该压缩流体的出口以及多个连接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并从该压缩流体传递出热量的热交换通道;
一绕过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从一基本与所述散热器装置的所述入口相邻的第一点延伸到一基本与所述散热器装置的所述出口相邻的第二点;以及
一流动比例分配机构,所述流动比例分配机构可根据所述散热器装置上的压力差在所述散热器装置和所述旁路通道之间按比例分配从该压缩机排出并流过所述后冷却器的该压缩流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动比例分配机构包括一物质限流装置,所述物质限流装置沿所述旁路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设置;
所述旁路通道基本与所述散热器装置形成一体;
所述散热器装置另外包括一将所述入口连接于各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入口集管和一将所述出口连接于各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出口集管;以及
所述旁路通道将所述入口集管连接于所述出口集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设置形成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一个阵列;
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所述阵列基本设置成具有两个相对的主表面的平行六面体形状;
所述平行六面体由邻接于所述平行六面体的所述两个相对主表面的四个基本为平面的表面限界;并且
所述旁路通道基本连续地延伸,并与限定所述平行六面体边界的所述四个基本为平面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成基本邻接和抵靠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限定所述平行六面体边界的所述四个基本为平面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是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所述阵列的一个上表面;并且
所述旁路通道基本连续地延伸,并与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所述阵列的所述上表面成基本邻接和抵靠关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六面体是一长方体;
所述长方体的所述两个相对的主表面基本呈矩形;
所述散热器装置另外包括一将所述入口连接于各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入口集管和一将所述出口连接于各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出口集管;
所述旁路通道将所述入口集管连接于所述出口集管;并且
所述旁路通道延伸超过所述入口集管和出口集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限流装置包括一物质限流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质限流孔具有基本呈圆形的截面;
所述物质限流孔将所述旁路通道连接于所述入口集管;并且
所述物质限流孔形成于所述入口集管中,并与所述入口分离和不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旁路通道连接于所述入口集管的所述物质限流孔具有基本约为1/2英寸的直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通道具有至少约为3.356平方英寸的横截面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通道具有一基本呈矩形的横截面,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适于将热量从该压缩流体传递至外界环境。
11.一种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所述后冷却器包括:
一接收从该压缩机排出的该压缩流体的、并冷却该压缩流体的散热器装置,所述散热器装置具有一接收该压缩流体的入口、一排出该压缩流体的出口以及多个连接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并将热量从该压缩流体传递外界环境的热交换通道;
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设置形成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一个阵列;
一绕过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旁路通道,所述旁路通道从一基本与所述散热器装置的所述入口相邻的第一点延伸到一基本与所述散热器装置的所述出口相邻的第二点;
所述旁路通道的至少一部分长度邻接于所述热交换通道的所述阵列的一部分周边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冷却器另外包括一旁流比例分配机构,所述旁流比例分配机构可将从该压缩机排出的一部分该压缩流体流分流通过所述旁路通道从而绕过所述散热器装置,从该压缩机排出并被分流通过所述旁路通道的所述压缩流体流的所述部分可根据所述散热器装置上的压力差而连续变化;
所述散热器装置另外包括一将所述入口连接于各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入口集管和一将所述出口连接于各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出口集管;以及
所述旁路通道将所述入口集管连接于所述出口集管。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流比例分配机构包括一沿所述旁路通道设置的物质限流孔;
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所述阵列基本呈长方体的形状;
所述长方体具有两个相对的基本呈矩形的主表面;
所述长方体由邻接于所述长方体的所述两个相对的基本呈矩形的主表面的四个基本为平面的表面限定边界;并且
所述旁路通道基本连续地延伸,并与限定所述长方体边界的所述四个基本为平面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成基本邻接和抵靠关系。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通道具有基本呈矩形的横截面。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旁路通道在所述第一点处通过所述物质限流孔连接于所述入口集管,所述物质限流孔形成于所述入口集管中;并且
形成于所述入口集管中的所述物质限流孔与所述入口分离和不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入口集管中的所述物质限流孔具有基本呈圆形的横截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所述阵列具有一个沿所述长方体的所述两个相对的基本呈矩形的表面的长度延伸的上表面;
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所述阵列具有两个沿所述长方体的所述两个相对的基本呈矩形的表面的高度延伸的相对侧表面;
所述旁路通道基本连续地延伸,并与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所述阵列的所述上表面成基本邻接和抵靠关系;
所述入口集管基本连续地延伸,并与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所述阵列的所述两个相对侧表面中的一个表面成基本邻接和抵靠关系;并且
所述出口集管基本连续地延伸,并与所述多个热交换通道的所述阵列的所述两个相对侧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成基本邻接和抵靠关系。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入口集管中的所述物质限流孔具有基本约为1/2英寸的直径。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通道具有基本呈矩形的横截面。
20.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冷却从一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流体的后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通道具有至少约为3.356平方英寸的横截面积。
CNB001240919A 1999-08-24 2000-08-23 一体地形成有旁路通道的后冷却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29900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382,299 1999-08-24
US09/382,299 US6167956B1 (en) 1999-08-24 1999-08-24 Aftercooler having bypass passage integrally formed therewith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5060A true CN1305060A (zh) 2001-07-25
CN1299000C CN1299000C (zh) 2007-02-07

Family

ID=23508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240919A Expired - Lifetime CN1299000C (zh) 1999-08-24 2000-08-23 一体地形成有旁路通道的后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167956B1 (zh)
CN (1) CN1299000C (zh)
AU (1) AU770153B2 (zh)
BR (1) BR0003743A (zh)
CA (1) CA2314000C (zh)
MX (1) MXPA000082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7435A (zh) * 2017-08-15 2020-04-10 纽约气闸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的除冰系统
CN113227700A (zh) * 2018-12-20 2021-08-06 采埃孚股份公司 具有整合的旁路的热交换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58923A1 (de) * 2000-11-28 2002-06-13 Knorr Bremse Systeme Anordnung eines trockenlaufenden Kompressors an einem Fahrzeug
US7255945B2 (en) * 2001-12-10 2007-08-1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ompact fuel cell system with efficient power generation performance
US6758883B2 (en) * 2002-09-23 2004-07-06 George William Doa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reasing water vapor in compressed gas
US7014690B2 (en) * 2003-12-18 2006-03-21 Westinghouse Air Brak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Expandable desiccant element
US8156997B1 (en) * 2005-01-15 2012-04-17 TMS Company LLC Heated and cooled compressed air device and method
US20060219389A1 (en) * 2005-04-01 2006-10-05 Ingersoll-Rand Company Air compressor aftercooler
DE102005053949B3 (de) * 2005-11-11 2006-11-09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Kompressoranordnung mit Bypassmitteln zur Vermeidung eines Einfrierens der Kühleinheit
US8256496B2 (en) * 2007-12-06 2012-09-04 Deere & Company Air diverter for vehicle cooling system
CA2720740C (en) * 2008-04-10 2014-10-28 Dana Canada Corporation Calibrated bypass structure for heat exchanger
AT506309B1 (de) * 2008-06-03 2009-08-15 Pustelnik Philipp Dipl Ing Plattenkühler für flüssigkeiten
US8267162B1 (en) 2008-09-16 2012-09-18 Standard Motor Products Bi-directional pressure relief valve for a plate fin heat exchanger
US8128379B2 (en) * 2008-11-19 2012-03-06 Wabtec Holding Corp. Temperature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2CD type air compressor
US9658005B2 (en) * 2010-11-18 2017-05-23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Heat exchanger system
US9765660B2 (en) * 2015-05-29 2017-09-1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Internal bypass to improve decongealing of surface type air to oil coolers
US9890693B2 (en) * 2016-03-28 2018-02-13 Denso International America Inc. Charge air cooler
US12006870B2 (en) 2020-12-10 2024-06-1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Heat exchanger for an aircraft
CN113309603B (zh) * 2021-05-14 2022-06-03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准确增大缩比尺寸散热器压降性能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12282A (en) * 1971-01-22 1973-01-23 Teledyne Ind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super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R2673241A1 (fr) * 1991-02-26 1992-08-28 Valeo Thermique Moteur Sa Radiateur de vehicule automobile muni d'un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circulation de fluide.
US5423373A (en) * 1991-03-08 1995-06-13 Arctic Fox Heaters, Inc. Bypass device for reservoir and intake conduit heating of power fluids
GB9324723D0 (en) * 1993-12-02 1994-01-19 Amot Controls Ltd Turbocharger control apparatus
US5615738A (en) * 1994-06-29 1997-04-01 Cecebe Technologies Inc. Internal bypass valve for a heat exchanger
JP3322016B2 (ja) * 1994-08-29 2002-09-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自動車用温水式暖房装置
CN2257572Y (zh) * 1995-09-29 1997-07-09 西安交通大学 混水式防燃爆压缩机后冷却器
US5752566A (en) * 1997-01-16 1998-05-19 Ford Motor Company High capacity condenser
US5826649A (en) * 1997-01-24 1998-10-27 Modine Manufacturing Co. Evaporator, condenser for a heat pump
US5927399A (en) * 1997-04-15 1999-07-27 Westinghouse Air Brake Company Aftercooler with integral bypass lin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7435A (zh) * 2017-08-15 2020-04-10 纽约气闸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的除冰系统
CN110997435B (zh) * 2017-08-15 2021-11-09 纽约气闸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的除冰系统
CN113227700A (zh) * 2018-12-20 2021-08-06 采埃孚股份公司 具有整合的旁路的热交换器
CN113227700B (zh) * 2018-12-20 2023-03-28 采埃孚股份公司 具有整合的旁路的热交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PA00008250A (es) 2002-06-04
CA2314000C (en) 2004-09-14
US6167956B1 (en) 2001-01-02
AU4874900A (en) 2001-03-01
CN1299000C (zh) 2007-02-07
CA2314000A1 (en) 2001-02-24
BR0003743A (pt) 2001-04-03
AU770153B2 (en) 200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9000C (zh) 一体地形成有旁路通道的后冷却器
CN113385002B (zh) 压缩机设备和干燥压缩气体的方法
JP5522874B2 (ja) 車両の冷却システム
CN103765140B (zh) 用于制冷空气干燥器的热交换器
US3225517A (en) Gas drying method
CN1145007C (zh) 具有一体式旁路管的后冷却器
CN102264564B (zh) 带蓄冷功能的蒸发器
BE1010132A3 (nl)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drogen van een door een compressor samengeperst gas.
US6027311A (en) Orifice controlled bypass system for a high pressure air compressor system
US7121102B2 (en) Precooler/chiller/reheater heat exchanger system for providing warm dried air
US5428963A (en) Compressed air system to deliver dry and clean air
CA1295545C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pression of gases
US6158242A (en) Gas dehyd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583704B (zh) 蓄冷热交换器
CN109224756A (zh) 一种使用深冷冷凝法回收VOCs的撬装系统
CN104289079A (zh) 用于干燥压缩空气的装置和再生方法
CN1203287C (zh) 用于封闭管路冷却塔上的环流装置
US6644934B2 (en) Aftercooler bypass means for a locomotive compressed air system
US4761968A (en) High efficiency air drying system
CN101368771A (zh) 整体式水源热泵装置及其防冻控制方法
CN105444449A (zh) 冷藏车用单压缩机双温制冷系统
DE112011100614T5 (de) Anordnung zum Enteisen eines Ladeluftkühlers
US20130153170A1 (en) Precooler/Chiller/Reheater Heat Exchanger System
CN1713227A (zh) 自动售货机
CN209840469U (zh) 带回热、化霜、节流、分流、换热的模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