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1389C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1389C
CN1301389C CNB2004101021105A CN200410102110A CN1301389C CN 1301389 C CN1301389 C CN 1301389C CN B2004101021105 A CNB2004101021105 A CN B2004101021105A CN 200410102110 A CN200410102110 A CN 200410102110A CN 1301389 C CN1301389 C CN 130138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temperature
outdoor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1021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57837A (zh
Inventor
中岛利光
进士干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Air Conditioner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Air Conditioner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Sanyo Air Conditioner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57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7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13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138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exhaustion of inside air from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即使进行换气动作也至少在室内机一侧不结露的空调机。其用控制装置在室温比室外温度低时的运转中,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测出的屋外空气的温度T2和室外湿度传感器测出的屋外空气的湿度H2求出屋外空气的露点温度Tc,接着,比较露点温度Tc和室内温度传感器测出的室内空气的温度T1,当Tc>T1+α(α>0)时,即使欲供气,供气风扇也不起动;在室外温度比室温低时的运转中,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测出的室空气的温度T1和室内湿度传感器测出的室内空气的湿度H1求出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Tc,比较其露点温度Tc和室外温度传感器测出的屋外空气的温度T2,当Tc>T2+β(β>0)时,即使欲供气,供气风扇也不起动。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有换气装置的空调机。
背景技术
作为该空调机,如图5所示,例如以下的空调机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参照特许文献1)。在室内机10中设有排气管20和供气管21,通过设在换气单元22中的未图示的一个风扇的旋转,借助排气管20和通道23把室内空气排到例如室外,同时,通过未图示的另一个的风扇的旋转,借助供气管21和通道23把室外空气吸入室内,进行室内的换气。
另外,以下的空调机也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参照特许文献2)。即如图6所示,在室内机10中设有换气用风机25,利用风扇26的正反转切换,借助一根换气管27把室内空气排向室外同时把室外空气吸入室内,从而进行室内换气。图中28、29是送排气口。
[专利文献1]特许第26296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0-193269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特许文献1、2等所提出的方案的装有换气装置的空调机中,能使室内调节到所希望的温度,同时,由于能进行室内换气,故存在不必定期开窗等进行室内换气的优点。但是,在上述的现有结构的带换气装置的空调机中,在换气中在室内机侧结露,由于结露的原因产生霉变而不卫生。另外,以此为起因还存在有时会发生异臭等的缺点。
例如,在图5所示的空调机中,在室温比室外温度低时的制冷运转中,在借助供气管把高温、多湿的室外空气吸入室内时,被吸入室内的室外空气在通过温度与室温大致相同的供气管部分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时,在室外空气中所含的水分就在供气管的内部凝缩结露,有时在供气管内发生霉变和异臭等。
在室外温度比室温低时的采暖运转中,在借助供气管把温度低的室外空气吸入室内时,用通过内部的低温室外空气冷却供气管,与该供气管外表面接触的室内空气中的水分凝缩、在供气管的外表面结露,其结露水有时会滴到地板等上。
因此,即使进行换气动作,也必须至少在室内机侧不结露,其成为应该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本发明的空调机装备有设在室内、在内部装有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媒流动的热交换器的室内机和设在室外、通过冷媒管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的室外机,是具有至少能进行把设有所述室内机的室内的空气向室外排出和室外空气向室内吸入中的任一项的换气装置分体型空调机。其设置有根据室外及室内的测量量温度限制所述换气装置运转的换气运转限制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吸入室外空气进行供气的换气同时还可以防止室内机的结露,因此可以不产生由于换气中结露导致的水滴滴下,或生霉变等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的说明图;
图2是第二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的说明图;
图3是第三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的说明图;
图4是第四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的说明图;
图5是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图6是其它现有技术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  外壁
2  壁穴
3  冷媒管
4  换气管
4A 室内配管部分
5  遥控装置
6A、6B  结露传感器
10  室内机
11  室内侧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12  排气风扇
13  室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14  室内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15  控制装置
20  排气管
21  供气管
22  换气单元
23  通道
25  换气用送风机
26  风扇
27  换气管
28、29  送排气口
30  室外机
31  压缩机
32  室外侧热交换器
33  流路转换阀
34  供气风扇
35  室外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36  室外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构成具有换气运转限制装置的结构。其在比较屋外空气(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Tc与室内空气的温度T1,例如当Tc>T1+α(α>0)时,即室温比室外气温低时的制冷运转中,以及在比较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Tc与屋外空气的温度T2,例如当Tc>T2+β(β>0)时,即室外温度比室温低的采暖运转中,即使欲起动供气装置供气对室内换气,也可以不起动其供气装置而限制换气装置的运转。下面记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下面,根据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为了便于理解,在这些图中对与在所述图5、图6中已说明的部分具有相同机能的部分赋予相同的符号。
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100如图1所示,由包括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10和设置在屋外的室外机30构成,设置于所述室内机10中的室内侧室内热交换器11、设置于室外机30的压缩机31、室外侧热交换器32及由四通阀形成的流路转换阀33通过穿过开设在建筑物外壁1上的壁穴2而配置的冷媒管3连接,形成可用所述流路转换阀33进行流路转换的冷媒循环路。
与冷媒管3一样,通过穿过开设在建筑物外壁1上的壁穴2而配置的换气管4,使设在室内机10中的换气用排气风扇12和设在室外机30中的换气用供气风扇34连接在一起。进而,室内机10和室外机30用穿过壁穴2配置的未图示的控制线电连接。在此,所述换气用供气风扇34可以不设在室外机30的内部,可以在所述壁穴2和室外机30的中间位置。另外,换气用供气风扇34与排气风扇一样也可以设在室内机10的内部。
而在上述构成的空调机100中,当在在室外机30的压缩机31中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蒸汽经室外侧热交换器32到达室内机10的室内侧热交换器11,之后,调整流路转换阀33使冷媒返回压缩机31时,可以用所述室内机10的室内侧热交换器11使由室外侧热交换器32向屋外的空气放热凝缩的冷媒蒸发,使室内空气冷却。另外,把用所述压缩机31压缩成的高温高压的冷媒蒸汽直接送到室内侧热交换器11,之后,调整流路转换阀33使经室外侧热交换器32使冷媒返回压缩机31时,由于可以用压缩机31压缩成的高温高压的冷媒蒸汽在室内侧热交换器11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凝缩,主要用冷媒的凝缩热加热室内空气,故设有室内机10的室内可进行制冷采暖等。
只要室内机10的排气风扇12运转,室内空气就被排气风扇12吸入,经换气管4和室外机30的供气风扇34排到屋外(室外);另一方面,若供气风扇34运转,屋外(室外)的空气就被吸入到供气风扇34,经换气管4和室内机10的排气风扇12引入室内。
因此,在本发明的空调机100中不仅能进行制冷采暖运转,还通过使排气风扇12、供气风扇34中的任一个运转来进行室内换气。即若运转排气风扇12,室内空气被排出屋外,在比大气压低的室内通过引入新鲜的室外空气进行室内换气;若运转供气风扇34,新鲜的室外空气被引入室内,比大气压高的室内空气漏出室外进行换气。
在室内机10设置在气密性好的室内时,引入漏出该室内的空气变少,特别是由于在运转排气风扇12,把室内空气排到屋外,向减压后的室内漏进室外空气进行室内换气时不利,故在高气密住宅中最好交互运转排气风扇12和供气风扇34,但如上所述,通过只运转任何一个也可以进行室内换气。
在室内机10中设有用于测量室内空气的温度(室温)的室内温度传感器13和用于测量室内空气的湿度(室内湿度)的室内湿度传感器14,而在室外机30中设有用于测量室外空气的温度(室外气温)的室外温度传感器35和用于测量屋外空气的湿度(屋外湿度)的室外湿度传感器36。
在室内机10中设有控制装置15,通过遥控装置5等的操作,根据室内机10的室内温度传感器13和室内湿度传感器14测出的室内空气的温度T1和湿度H1可以进行制冷采暖及除湿运转及起动排气风扇12或供气风扇34的换气运转。
进而,在本发明的空调机100中,构成以下的结构,即使通过遥控装置5等的操作指示由供气风扇34的起动供气的换气运转,而通过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在特定条件下不起动供气风扇34使在室内机10侧不结露。
例如,若在室外空气温度比室温高时的制冷运转中,运转所述供气风扇34进行换气,由于被引入室内的屋外空气在通过温度与室温大略一致的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部分排气风扇12时被冷却直到结露点温度以下,作为屋外空气职的水分的水蒸汽有时会在室内配管部分4A与部分排气风扇12的内部凝缩结露。
因此,在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构成如下。首先,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35测出的室外空气的温度T2和室外湿度传感器36测出的室外空气的湿度H2计算出该空气的露点温度Tc,其次比较该露点温度Tc和室内温度传感器13测出的室内空气的温度T1。
运转供气风扇34,与引入室内的高温的屋外空气接触,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与排气风扇12的的温度就会上升。因此,由于引入室内的屋外空气没有下降到温度T1,运转供气风扇34,引入室内的屋外空气的露点温度Tc与室内温度传感器13测出的室内空气的温度T1一致,在引入室内的屋外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汽也不会在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部分排气风扇12中结露。
因为屋外空气引入室内时的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排气风扇12的温度上升幅度及温度上升速度依赖构成它们的材料的比热和热传导率等物理特性、形状及大小等,故考虑根据各种实验确定的修正值α,构成比较运转供气风扇34引入的屋外空气的露点温度Tc和室内温度传感器13测出的室内空气的温度T1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
而在室温比室外空气温度低时的制冷运转中,例如当Tc>T1+α(α>0)时,构成即使操作遥控装置5等欲起动供气风扇34也不起动的结构。因而,在室温比室外空气温度低时的运转中,不会把容易结露的高湿的屋外空气引入室内进行换气。由此不会引起所谓在引入室内的屋外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汽在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排气风扇12的内部凝缩结露的故障。
另一方面,若在室外空气温度比室温低的采暖运转中,运转供气风扇34通过换气管4和排气风扇12把低温的屋外空气引入室内,则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与排气风扇12的温度下降。之后,与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与排气风扇12的温度低的部分接触,室内空气的温度下降至露点点温度以下,有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会在室内配管4A与排气风扇12的外面部分凝缩结露。
因此,在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是构成如下。首先,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13测出的室内空气的温度T1和室内湿度传感器14测出的室内空气的湿度H1计算出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Tc,比较该露点温度Tc和室外温度传感器35测出的室内空气的温度T2。
运转供气风扇34,与引入室内的低温的屋外空气接触,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与排气风扇12的的温度下降,但由于其外面侧与比屋外空气温度高的室内空气接触,因此,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排气风扇12外面侧的温度不会下降到屋外空气的温度T2。因而,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Tc即使与运转供气风扇34引入室内的屋外空气的温度T2一致,作为在室内空气中所含的水分的水蒸汽也不会在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与排气风扇12的外面侧凝缩结露。
由于屋外空气引入室内时的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排气风扇12的温度下降幅度及温度下降速度都依赖于构成它们的材料的比热和热传导率等物理特性、形状及大小等,故考虑根据各种实验确定的修正值β,构成比较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Tc和室外温度传感器35测出的屋外空气的温度T2。
即在室外空气温度比室温低时的制冷运转中,构成例如当Tc>T2+β(β>0)时是即使操作遥控装置5等欲使供气风扇34起动也不起动的结构。因而,在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变高的室外空气温度比室温低时的运转中,不会把温度极低的屋外空气引入室内进行换气。由此不会引起所谓在室内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汽在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排气风扇12的外侧凝缩结露的故障。
实施例二
根据图2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中的空调机100的室内机10中设有空气流路转换用的调节风门16,用室内机10的室内温度传感器13和室内湿度传感器14不仅能测量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还能起动供气风扇34,测量通过换气管4和排气风扇12引入的屋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因此,在室外机30中不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即设置成如调节风门16切换到图2中实线所示的位置时,流向室内侧热交换器11的室内空气向室内温度传感器13和室内湿度传感器14流动,用室内温度传感器13和室内湿度传感器14测量室内空气的温度T1和湿度H1。当调节风门16切换到图2中虚线所示的位置,且运转供气风扇34,通过排气管4和排气风扇12从屋外引入空气时,该引入的屋外空气流向室内温度传感器13和室内湿度传感器14,用室内温度传感器13和室内湿度传感器14测量屋外空气的温度T2和湿度H2。
在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存储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设计成使用室内温度传感器13测出的室内空气温度T1、屋外空气温度T2、室内湿度传感器14测出的室内空气湿度H1、屋外空气湿度H2,分别在室温比室外空气温度低时的制冷运转时计算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Tc,在室外空气温度比室温低时的采暖运转时计算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Tc;在该室温比室外空气温度低时的运转中,例如在Tc>T1+α(α>0)时,停止运转供气风扇34;在室外空气温度比室温低时的运转中,例如在Tc>T2+β(β>0)时,停止运转供气风扇34。
因此,在该第二实施例的空调机100中,在室温比室外空气温度低时的运转中,由于没有把容易结露的高湿的屋外空气引入室内进行换气,故不会引起所谓在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排气风扇12的内侧凝缩结露的故障;在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变高的室外空气温度比室温低时的运转中,由于也没有把温度极低的屋外空气引入室内进行换气,故也不会引起所谓在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排气风扇12的外侧凝缩结露的故障。
实施例三
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100的室外机30中虽然设有廉价的室外温度传感器35,但没有设置高价的湿度传感器。
而屋外空气的湿度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35测出的温度T2推算,用存储在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根据该推算湿度计算屋外空气的露点温度Tc,根据其露点温度Tc和室内温度传感器13测出的室内空气温度T1,使得在室温比室外空气温度低时的制冷运转时,从屋外引入室内的空气不会在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排气风扇12的内部凝缩结露。
即,假设室外温度传感器35测出的屋外空气的温度T2例如在未满28℃时湿度为80%,在等于28℃和在其以上时湿度为70%,事先存储在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用存储在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根据室外温度传感器35测出的屋外空气的温度T2决定其屋外空气的露点温度Tc,根据其露点温度Tc和室内温度传感器13测出的室内空气温度T1,在室温比室外空气温度低时的制冷运转时,从屋外引入室内的空气不会在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排气风扇12的内部凝缩结露。例如在Tc>T1+α(α>0)时,停止运转供气风扇34。
因此,在该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100中,在室温比室外空气温度低时的运转中,由于没有把容易结露的高湿的屋外空气引入室内进行换气,故不会引起所谓在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排气风扇12的内侧作为在屋外空气中所含的水分的水蒸汽凝缩结露的故障。
另外,也可以如下构成,把屋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关系作成图表事先存储在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根据该图表和室外温度传感器35测出的屋外空气的温度T2推算该屋外空气的湿度。另外,也可以在控制装置15中设置时钟回路,在室外温度传感器35测出的屋外空气的温度T2上附加季节和时间,推算屋外空气的湿度。
在该第三实施例的空调机100中,室外空气温度比室温低时的采暖运转时,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空调机100等一样,存储在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也可如下构成。即根据室内温度传感器13测出的室内空气温度T1及室内湿度传感器14测出的室内空气湿度H1计算求出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Tc,比较该露点温度Tc与室外温度传感器35测出的室外空气温度T2,例如在Tc>T2+β(β>0)时,停止供气风扇34的运转,不会引起所谓室内空气在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和排气风扇12的外侧凝缩结露的故障。
实施例4
根据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该第四实施例的空调机100中在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的开口端内侧和换气管4的室内配管部分4A的外侧分别设有结露传感器6A、6B。
存储在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构成为在室温比室外温度低时的制冷运转中,运转供气风扇34把温度高的屋外空气通过换气管4和排气风扇12引入室内时,在设在换气管4内部的结露传感器6A的表面结露、结露传感器6A输出规定的信号时,立刻停止供气风扇34的运转。另外,在室外空气温度比室温低时的采暖运转时,运转供气风扇34,把温度低的屋外空气通过换气管4和排气风扇12引入室内时,在设在换气管4外部的结露传感器6B的表面结露、结露传感器6B输出规定的信号时,也立刻停止供气风扇34的运转。
因而,在该第四实施例的空调机100中,由于在换气运转中结露时换气运转就立刻停止,所以露水通过结露部在此后的温度上升而蒸发,结露被消除。
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存储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也可以如下构成。在制冷运转中等的所述换气时结露传感器6A输出规定的信号,停止供气风扇34的运转时,在其后的规定时间,如1~5分钟左右运转排气风扇12。
若控制装置15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如上述构成,由于在瞬间结露的换气管4和排气风扇12内部可以强制地运送温度达到和超过露点温度的室内空气,故结露水可以更迅速地蒸发。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为缩短换气管4的配管距离,供气风扇34也可以不设在室外机30中,而设置在壁穴2附近的外壁面上。这样,在把供气风扇34设置在外壁1的外壁面上时,室外温度传感器35和室外湿度传感器36既可以近接供气风扇34设置,也可以设置在室外机30中。
另外,也可以代替排气风扇12和供气风扇34,在换气管4中设置一个可正/反转切换的风扇。
进而,如专利文献1所述,也可以代替换气管4,设置用于把屋外的空气引入室内的供气管和用于把室内的空气排出到屋外等的室外的排气管,分别设置专用的风扇。
作为控制装置15的未图示的存储器存储的换气运转控制程序也可以如下构成,当在室内机1一侧有可能结露或结露传感器确认结露时,不停止供气风扇34的运转,抑制供气风扇34的转动速度在额定速度及其以下,例如为额定速度的30%(根据管道的热传导率、比热、粗细、长度和形状等可以改变)继续少量换气。
进行这样的控制,由于结露量减少所以换气停止时结露水的蒸发很快结束,可以期待抑制霉变和异臭发生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空调机,其包括设在室内、在内部装有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媒流动的热交换器的室内机和设在室外、通过冷媒管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的室外机,是具有至少能进行把设有所述室内机的室内的空气向室外排出和室外空气向室内吸入中的任一项的换气装置的分体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根据室外及室内的测量温度限制所述换气装置运转的换气运转限制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室外空气进入室内而供气的换气运转,当室内的测量温度比室外低时,根据室外及室内的测量温度并同时根据设于所述室外机的室外湿度传感器测量的湿度数据,而由换气运转限制装置进行限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室外空气进入室内而供气的换气运转,当室内的测量温度比室外高时,根据室外及室内的测量温度并同时根据设于所述室内机的室内湿度传感器测量的湿度数据,而由换气运转限制装置进行限制。
4.一种空调机,其包括设在室内、在内部装有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媒流动的热交换器的室内机和设在室外、通过冷媒管与所述室内机连接的室外机,是具有至少能进行把设有所述室内机的室内的空气向室外排出和室外空气向室内吸入中的任一项的换气装置的分体型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气装置的换气路上设有结露传感器,并设有根据该结露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限制所述换气装置的运转的换气运转限制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结露传感器设在使室外空气进入室内的供气管的内侧和在该供气管中的室内侧的外面这两处。
CNB2004101021105A 2004-02-18 2004-12-14 空调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13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1692/04 2004-02-18
JP41692/2004 2004-02-18
JP2004041692 2004-02-18
JP323096/04 2004-11-08
JP2004323096A JP2005265401A (ja) 2004-02-18 2004-11-08 空気調和機
JP323096/2004 2004-11-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7837A CN1657837A (zh) 2005-08-24
CN1301389C true CN1301389C (zh) 2007-02-21

Family

ID=35007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211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1389C (zh) 2004-02-18 2004-12-14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5265401A (zh)
KR (1) KR100643258B1 (zh)
CN (1) CN1301389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709A (zh) * 2016-08-18 2016-12-21 刘华英 预防空调凝霜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9215B2 (ja) * 2004-11-16 2010-09-2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8101866A (ja) * 2006-10-20 2008-05-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WO2008102999A1 (en) * 2007-02-22 2008-08-28 Kyungdong Everon Co., Ltd. Device for preventing dew condensation of heat exchange type ventil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034936B1 (ko) * 2009-11-02 2011-05-17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전열교환형 환기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2022804B (zh) * 2010-12-22 2013-06-12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防凝露控制方法
JP5820232B2 (ja) * 2011-10-25 2015-11-24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表面温度推定装置、表面温度推定方法および結露判定装置
JP6295413B2 (ja) * 2014-01-31 2018-03-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排型換気装置
WO2015079673A1 (ja) 2013-11-26 2015-06-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排型換気装置
KR101791056B1 (ko) * 2015-07-21 2017-10-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WO2017014559A1 (en) 2015-07-21 2017-0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5180278A (zh) * 2015-09-02 2015-12-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JP2019032133A (ja) * 2017-08-09 2019-0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調機
CN108302709B (zh) * 2017-12-29 2021-04-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02708B (zh) * 2017-12-29 2021-04-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317690B (zh) * 2017-12-29 2021-04-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253591B (zh) * 2018-01-11 2020-07-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050668A (zh) * 2018-01-11 2018-05-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278741A (zh) * 2018-01-11 2018-07-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266869B (zh) * 2018-01-11 2020-07-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489009A (zh) * 2018-03-07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空调器
CN110749056B (zh) * 2019-10-30 2021-05-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7501052A (zh) * 2021-06-23 2024-02-02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JP7332928B2 (ja) 2021-09-30 2023-08-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JP2023067512A (ja) * 2021-11-01 2023-05-1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換気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1941A (ja) * 1982-10-18 1984-04-23 Toshiba Corp 換気扇
CN2048135U (zh) * 1988-11-05 1989-11-22 黄伟彪 室内换气扇自动控制器
CN1443976A (zh) * 2002-03-08 2003-09-2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换气装置的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7319B2 (ja) * 1999-02-26 2007-05-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71941A (ja) * 1982-10-18 1984-04-23 Toshiba Corp 換気扇
CN2048135U (zh) * 1988-11-05 1989-11-22 黄伟彪 室内换气扇自动控制器
CN1443976A (zh) * 2002-03-08 2003-09-24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具有换气装置的空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47709A (zh) * 2016-08-18 2016-12-21 刘华英 预防空调凝霜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65401A (ja) 2005-09-29
KR100643258B1 (ko) 2006-11-10
KR20050082421A (ko) 2005-08-23
CN1657837A (zh) 2005-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1389C (zh) 空调机
CN100350192C (zh) 一种空气调节和除湿系统
US20120216982A1 (en) Total heat exchange-type ventil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CN1831438A (zh) 空调机
CN1262796C (zh) 加湿装置以及使用这种加湿装置的空调机
CN111380166B (zh) 空调器及其清洁控制方法
CN105091094A (zh) 恒湿空调机
WO2008117684A1 (ja) 加湿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WO2023032738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270133C (zh) 空调机
CN114341560B (zh) 带有除湿功能的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JP2010242997A (ja) 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CN113465043A (zh) 一种连续制热和加湿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3907775U (zh) 恒湿空调机
CN205860280U (zh) 空调器及其换新风系统
CN106016517A (zh) 空调器及其换新风系统
JP2009150563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20094771A (ja) 除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CN215412209U (zh) 一种连续制热和加湿的空调器
WO2021039149A1 (ja) 除湿機能付き熱交換形換気装置
JP7332927B2 (ja) 換気装置
WO2023032397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23032731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WO2023032379A1 (ja) 加湿装置
CN206034983U (zh) 节能保温砖静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21

Termination date: 201412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