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7734A - 对数据分组进行纠错的方法、设备和分组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对数据分组进行纠错的方法、设备和分组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7734A
CN1287734A CN97198299A CN97198299A CN1287734A CN 1287734 A CN1287734 A CN 1287734A CN 97198299 A CN97198299 A CN 97198299A CN 97198299 A CN97198299 A CN 97198299A CN 1287734 A CN1287734 A CN 12877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rity check
reord
receiver
check b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98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05C (zh
Inventor
H·奥斯托夫
J·哈特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astres LLC
WIRELESS PLANET LLC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287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7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0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来校正含有从发射机(TM)发送到接收机(RC)的信息位(IB)的数据分组(P)中的错误的一种方法、设备和分组传输系统。该纠错方法的特征为发射机应接收机的要求连续发送多个奇偶校验位。每组附加的奇偶校验位都是基于原始信息位的,不过这些原始信息位对于每个附加的奇偶校验请求都被互不相同地重排。接收机循环进行利用第一奇偶校验位(PA)对被根据第一个重排模式(REORD-A)重排的上述信息位(IB)的第一次纠错(其中(PA)是用于利用相同的第一个重排模式进行重排的上述原始信息位(IB)的)。以及利用第二奇偶校验位(PB)对被根据第二个重排模式(REORD-B)重排的上述信息位(IB)的第二次纠错(其中(PB)是用于利用相同的第二个重排模式进行重排的上述原始信息位(IB)的)。当没有进一步的错误矫正被检测到时,一个新的奇偶校验位请求就被发送到发射机并且新的附加的奇偶校验位(PC)被生成。

Description

对数据分组进行纠错 的方法、设备和分组传输系统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一种纠错技术对通过一条传输链路被从发射机发送到接收机的数据分组中的错误进行纠正的方法、设备和分组传输系统。这样的纠错方法、用于纠错的设备以及使用这种纠错的分组传输系统可以在一般的通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分组数据传输被用于一个局域网LAN中,以便将单独的用户SS连接到一台市内交换机LE(图4)。另外,分组数据传输可以被用于一个计算机网络中,以便将几台工作站1,2(例如计算机终端)通过一个网络(图5)互连到一台服务器上。一般地,两个数据处理单元DPU1,DPU2之间的数据传输也可以使用在一条硬件链路或一条无线连接(图6)上的分组数据传输。
在如图4到6所示的所有这样的系统中,原始信息被编码成为含有有效负载信息位的独立分组。但是,几乎不可避免的是,在互连链路上会出现使独立分组的部分信息位被破坏或失真的错误(在图中这种错误由一个箭头指示)。主要是,互连链路本身并不是没有错误的,特别是,如果互连链路是一个无线连接,就更容易累积错误了。2.发明背景
如图7所示,通常要求无错误传送的数据通信被以分组格式发送,也就是由一个信息源IS输出的信息消息在一个分组编码器中被分段且每段都在一个独立的分组P1,P2,P3中通过一个发射机/接收机TR被发送到一条传输链路TL上。在接收机一方,有一个分组解码器完成将这些分组重组为原始信息消息以转送到信息接收机IR。这种分组分段是非常普通的并且可以在传输链路TL上被异步执行。不过,它也可以是一个同步分组传输系统,如图7中的同步脉冲所大概指示的那样。这种将信息消息分段成独立的数据分组P1,P2,P3有一个主要优点即只需考虑含有错误的段或分组,而不是整个消息。
为了对独立分组进行纠错,有各种错误编码和纠错技术被使用。图8表示了最普通的纠错技术,即前向纠错FEC和自动重发请求技术ARQ。如图8a所示,独立分组的信息位IB被追加了由奇偶校验生成装置PBGM与分组编码器合作生成的奇偶校验位P。额外的奇偶校验位帮助解码器找到并改正错误。也就是,校正器CORR检查奇偶校验位P并将错误通知分组解码器。然后分组解码器对这一信息进行考虑以对分组予以改正和解码。在自动重发请求技术ARQ(见例如EP 0 290525 B1或EP 0 473 869 A1)中,接收机RC只检查所接收到的分组中的信息位是否正确(这一检查用的是传统的错误检查算法,如见D.Bertsekas和R.Callager,DATA NETWORKS,第2版,第2章,Prentice-Hall,London 1992)。如果不正确,它就请求发射机对该分组进行重传。如图8b所示,一些信息被添加到该分组上,这些信息被称作对该分组信息唯一的循环错误检查CRC消息。当CRC提取装置CRC-EX提取出这一CRC-信息时,分组解码器就能够判断该分组正确与否。也就是,如果由于错误而使信息失真,则CRC-信息变化了,从而指示CRC提取装置CRC-EX在该分组的传输过程中发生了一个错误。
不过,通常FEC和ARQ这两种技术都会降低吞吐量,即每单位时间可能的数据分组数。也就是,在FEC-技术中额外的奇偶校验位P被添加到信息位IB上,这样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传输这样的分组。在自动重发请求ARQ技术中,重传降低了吞吐量。
显而易见上述两种纠错方法分别降低了吞吐量。由于FEC总是添加与链路上实际是否有错误这一因素无关的奇偶校验位(定长),所以FEC以一个固定因数降低吞吐量。相反,ARQ技术中的重传只发生在链路经历错误时,这样吞吐量与错误环境相适应。
由于对ARQ技术使用了重传,所以如果有一个或多个错误,则在错误率虽低、但对于影响每个分组却已足够高的情况下就非常不利了。为了在上述两种技术的优点和缺点之间找到平衡,一种组合也可以被应用:少量的FEC添加少量的额外开销,但对于校正只轻微受错误影响的分组有帮助。在这种情况下,FEC-技术会减少重传数。
这样,如图9所示,一种FEC和ARQ-技术的组合系统已被提议。用当前的GSM-系统和D-AMPS-系统进行的数据通信就是一个例子。这里,数据通过一个信道编码器(分组编码器)和一个信道解码器(分组解码器),但是处理ARQ-技术的一个高层协议被提供。
但是,即使是图9中的组合系统也有缺点。因为这种系统不利用累积的接收到的信息。当经过FEC-解码后一个分组仍不正确时,需不仅有信息位还有奇偶校验位的全部重传。然后,被重传的分组再被其解码和检查,如果不正确,进一步的重传请求会被发出。
在作为替代的一种更有效的方案中,旧的被拒绝接收的分组并不被抛弃,当原始分组的重传到达接收机时,旧分组和新分组中的信息都可以被使用。如果更多的重传被请求,则旧分组中的所有信息都要被累积并且在分组解码器的解码过程中都被使用。在一种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设想要被传输的不是分组本身,而只是额外的用来帮助接收机纠错的奇偶校验位。
这种组合系统的另一种方式是使用所谓的收缩码(puncturedcode)并随后只在被请求时向接收机发送保留的奇偶校验位。
显然,由于如果用前向纠错技术对错误的基本改正不能被获得时则只要求对分组的重传,所以组合FEC/ARQ-系统有优点。而且,为了改善在接收机中的纠错,只有额外的奇偶校验位要被重传。由于组合FEC/ARQ-系统只使用原始分组的信息位、被重传分组的信息位、以及可能添加的奇偶校验位,所以当所有这些组合信息被用于纠错时,接收机中的纠错就结束了。然后,即使在被发送的分组中仍然还有另外的错误也不再进行进一步的纠错改善了。而且,在任何情况下分组的信息位的重传都是不利的,因为它急剧降低了吞吐量。
3.发明概述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种纠错方法、一种纠错设备及一种分组传输系统,它们利用组合FEC/ARQ-技术的优点进行纠错,但产生高吞吐量和被改善的纠错。
达到这一目的的方法是改正由于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输数据分组而引起该数据分组中的错误信息位,其中a)根据该接收机发出的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在发送前在该发射机中利用一个被选定的重排模式对数据分组的原始信息位进行重排;b)被重排的原始信息位的一组奇偶校验位被该发射机获得并发送到该接收机;c)在该接收机中接收到的错误的信息位利用所选定的重排模式重排;并且d)上述被重排的错误信息位在接收机中利用所接收到的来自于该发射机的该组奇偶校验位被校正。
而且,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利用一个分组传输系统,该系统用于进行数据分组传输以及对含有在一个数据分组发射机和一个数据分组接收机之间的传输链路上产生的错误所引起的错误信息位的数据分组进行纠错,
该发射机包含:a1)一个发射机重排装置,用于根据接收机发送的奇偶校验位请求利用被选定的重排模式对发送之前该数据分组的原始信息位进行重排;以及a2)一个奇偶校验位生成装置,用于为发射机重排装置所重排的原始信息位生成一组奇偶校验位;并且
该接收机包含:b1)一个用于将奇偶校验位请求发送给发射机的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b2)一个接收机重排装置,用于利用被选定的重排模式重排所接收到的被发送的数据分组的错误信息位;以及b3)一个纠错装置,用于利用从发射机接收到的一组奇偶校验位对所重排的错误信息位进行纠错。
该目的也可以由这样一个设备来实现,该设备用于对含有在一个数据分组发射机和一个数据分组接收机之间的链路上产生的错误所引起的错误信息位的数据分组中的错误进行校正,它包含:a)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用于将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发送到该发射机;b)一个重排装置,用于利用被选定的重排模式对所接收到的被发送的数据分组中的错误信息位进行重排;以及c)一个纠错装置(ERM),用来利用一组奇偶校验位(PA,PB,PC)对被重排装置(RM-R)重排的错误信息位(IB)进行纠错,该组奇偶校验位(PA,PB,PC)是为响应由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发出的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而为根据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被重排的原始信息位从发射机产生并发送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这种方法、数据分组传输系统、和设备中,每当接收机请求用来校正错误位的附加的奇偶校验位时,新的奇偶校验信息就在发射机中被生成。这些新的奇偶校验位是通过重排在获得这些奇偶校验位之前的信息位而得到的。当接收到新获得的奇偶校验位时,接收机根据与用在发射机中相同的重排方法完成对被校正的信息位的重排。对信息位的重排是一个固定的过程(但对于每个附加的奇偶校验请求都有不同的方式)。在发射机中被用来获得新的奇偶校验位的重排模式与接收机在一次校正被执行前用于重排的模式相同。
当利用选定的重排和反向重排模式进行与带有新的奇偶校验位的信息位的校正有关的重排时,接收机能够连续使用从原始信息中获得的信息,而不需要信息位的全部重传。所需要的是使用相同的重排模式在发射机和相关的接收机中进行重排并分别发送新获得的奇偶校验位。这样,较少数的比特需要被重传到接收机用于进一步的纠错。不过,接收机能够连续累积可用于纠错过程的信息。这会带来纠错的改善以及分组的吞吐速度只有在奇偶校验位要被发送用于进一步纠错的情况下才会降低。
当进行信息位的纠错时,接收机中的纠错装置能够便利地获得指示了对被校正的一组信息位进行纠错的可靠性的所谓的软信息。当接收机中未检测到进一步的错误矫正并且接收机产生了新的奇偶校验位的请求时,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能够便利地使用这一软信息指示不仅向发射机发送奇偶校验位请求本身,而且还发送(基于软信息的)关于哪种重排模式应被接下来用于获得这些新的奇偶校验位的指示。一般这种重排模式是将静止的错误位尽可能远地互相间隔开(这样许多“好”比特包围每个“坏”比特)。这样纠错的速度和准确性就能得到提高。
在接收机的循环重排和校正过程中,接收机连续使用一种重排模式和一种反向重排模式,由此,分别被用于纠错的奇偶校验位与重排/反向重排模式相关联。发射机/接收机可以分别只使用一个重排及反向重排模式进行重排及反向重排。当两组以上的奇偶校验位被获得时,也可能按循环地执行重排和校正的方式来相继地分别使用几个重排模式。
有利的是,接收机中的纠错装置在校正错误的信息位的同时也进行对奇偶校验位的校正。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案中,也可能接收机产生多个请求获得针对出现在接收机重排模式存贮装置中的所有重排模式(或者当某些组奇偶校验位已被在先前的单个奇偶校验位请求中获得时,则针对其余的重排模式)的多组奇偶校验位的请求。然后所有这些奇偶校验位被作为下一个数据分组发送到接收机且随后被分配给接收机重排模式存贮装置中相应的重排模式。
本发明另外的有利的实施方案及改进可以从各独立权利要求中获得。在下文中,将参考其有利的实施方案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阐述。
4.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a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案用于对数据分组纠错的分组传输系统和设备;
图1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纠错方法的原理流程图;
图2表示图1所示的发射机TM和接收机RC中提供的重排模式存
贮装置RPSM-T,RPSM-R的内容;
图3a,3b,3c共同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在图1,2所示的系统和设备中进行的针对使用多达3个奇偶校验位请求的循环纠错的情况的
纠错方式的一种实施方案的详细流程图;
图4表示用于局域网中的分组数据传输系统的现有技术;
图5表示用于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分组数据传输系统的现有技术;
图6表示用于两个数据处理单元之间的分组数据传输系统的现有技术;
图7表示在数据分组传输系统中分组装配和重新装配;
图8a,8b分别表示前向纠错FEC-技术及自动重发请求ARQ-技术;并且
图9表示利用FEC和ARQ-技术的、例如在一个GSM和D-AMPS-系统中的组合纠错系统的现有技术。
5.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与图4相同的参考数字被用于表示贯穿整个描述的相同或相当的部分。图1表示一个有一台发射机TM和一台接收机RC的分组传输系统,它包括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纠错的一台设备。
一个信息源IS生成一个被分组编码器分段为包含信息位IB的独立分组的信息消息。由于在本发明中,附加的奇偶校验位被接收机RC请求用于纠错,所以奇偶校验位PA,PB,PC(下文中一般也用PX表示)及信息位IB被严格分离。也就是,对于数据分组中的信息消息的一个编码就使用一个系统码,该系统码在接收机中被用来利用FEC-技术用奇偶校验位校正错误的信息位。
发射机寄存器装置TRM包含用来存贮原始信息位IB及由奇偶校验位生成装置PBGM生成的奇偶校验位PX的两个寄存器IB-T和PX-T。信息位IB和奇偶校验位PX被发送方的发送装置TR发送到传输链路TL上,被接收机一方的相应的发送/接收装置接收,并分别被存贮到接收机寄存器装置RRM的寄存器IB-R和寄存器PX-R中。该寄存器PX-R中的被接收到的奇偶校验位PX再被提供给接收机一方的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R。分组解码器将包含在IB-R寄存器中的信息位重新装配成随后被输出到信息接收机IR的原始信息消息。
在上述信息位寄存器IB-R中的信息位IB总是被按照它们最初从发射机TM中被发送出的原始顺序安排。在纠错过程中,它们将被(多个)校正过的但总是具有原始顺序的信息位重写。在另一种替代的实施方案中,接收机信息位寄存器IB-R也存贮迭代过程的中间结果,以用于统计目的或给用户显示到屏幕上用于验证目的。
在上述接收机奇偶校验位寄存器PX-R中的奇偶校验位PX总是被最后接收到的在发射机TM中被生成和发送的奇偶校验位,它们是对应于原始信息位或下面将解释的被在发射机TM中正确重排的原始信息位的。
接收机RC还包含一个错误检查装置ECM,它执行对超时存贮在接收机寄存器装置RRM的寄存器IB-R中的原始或多次被校正的信息位IB的错误检查算法。当错误被错误检查装置ECM检测到时,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就发出一个奇偶校验请求,该请求被发送到发射机控制装置TCM,后者依次控制奇偶校验位生成装置PBGM为发射机重排装置RM-T所提供的一组信息位生成奇偶校验位PX。而且,如果错误检查装置ECM检测到太多的错误,则当信息位的分组被发送装置TR发送并第一次被接收机RC接收时,它就输出一个自动重发请求ARQ到发射机控制装置TCM,它控制发送装置TR完成对原始数据分组的整个重传。当在奇偶校验请求及纠错过程中的改善显得很慢或可以被忽略时,一个自动重发请求ARQ也可以被发出。
纠错装置ERM执行对接收机重排装置RM-R所提供的信息位的纠错。纠错装置ERM通过使用发射机发送出并由接收机重排存贮装置RMSM-R提供给ERM的奇偶校验位对这些信息位进行纠错。纠错装置ERM利用上述的奇偶校验位校正这些信息位中的可改正的错误并便利地生成如图1所示的软信息。
这一软信息指示了被校正的信息位的可靠度。例如,软信息(J.Hagenauer,P.Hher,“A Viterbi algorithm with soft-decisionoutputs and its application(带判决输出的维特比算法和它的应用)”,Proc.IEEE Globecom′89,Dallas Texas,November 1989,pp.1680-1686;C.Nill,C.-E.Sundberg,“List and Soft Symbol OutputViterbi Algorithms:Extensions and Comparisions(列表和软符号输出维特比算法:扩展和比较)”,IEEE Transactios on Communications,Vol.43,no.2/3/3,February,March,April 1995)指示了被纠错的一组信息位中的某些位仍然有错或“坏”的概率。这样,软信息提供了纠错装置ERM对独立信息位的纠错结果的可靠度或不可靠度。
当奇偶校验请求装置PBRM发送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给发射机控制装置TCM时,它可以使用这一软信息。也就是,基于上述软信息的一个指示,PBRM可以指示发射机控制装置TCM被接下来用于重排信息位的一个重排模式的特定号REORD#。REORD#也可以被用于有选择地指示接下来要被使用的几种重排模式,也就是当接收机想要把几组被重排的信息位的几组奇偶校验位放在一个公共的数据分组中发送时,上述每组信息位是被根据REORD#所指示的重排模式中的一种重排的。这样,REORD#也可以指示:在下一个公共数据分组中对应于所有重排模式的所有各组奇偶校验位要被发送。另一方面,当REORD#根本不含有特定号码时,它只含有对一组新的奇偶校验位的请求,之后RPSM-T中存贮的重排模式中的下一个就被用于生成奇偶校验位,下面将进一步对此进行说明。
发射机TM和接收机RC分别包含一个重排装置RM-T,RM-R和一个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T,RPSM-R。图2表示寄存器RPSM-T,RPSM-R的内容。RPSM-T,RPSM-R含有一组固定的且相同的分别与一个相应的号码#相关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等。RPSM-R存贮了与RPSM-T相同编号的重排模式,但另外还有一个对应的奇偶校验位PA,PB,PC的入口。PA,PB,PC最初没有被置位,但它们应接收机的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的请求而由奇偶校验位生成装置PBGM和发射机发送装置TR生成并发送。PA,PB,PC只对于当前分组的信息位有效,这样RPSM-R中的奇偶校验位存贮入口对于每个由分组编码器生成的新分组都被更新。RPSM-T,RPSM-R中存贮相同的重排模式保证了当一个新的奇偶校验位请求产生时重排装置RM-T,RM-R对信息位分别使用相同的重排模式。
接收机RC中的反向重排模式存贮装置INV-RPSM-R存贮RPSM-T,RPSM-R的相应重排模式的反向方式。反向重排模式
Figure 9719829900211
等的每一个又分别与一个相应的号码#相关联。一个接收机反向重排装置INV-RM-R使用这些反向重排模式对纠错装置ERM校正的一组信息位进行反向重排并且用上述被纠错的反向重排的信息位对接收机信息位寄存器IB-R重写,下面对此进一步详细说明。
当需要对信息位进行反向重排时,如果不用INV-RPSM-R中存贮的反向重排模式,INV-RM-R通过将存贮在RPSM-R中的重排模式反向也可以生成反向重排模式。一个接收机控制装置RCM控制接收机RC中独立装置的所有操作。
在根据图1的分组传输系统中,分组编码器将来自于信息源IS的信息消息进行分和编码成一个包含如上所述被存贮到发送寄存器装置TRM中的信息位的分组。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各种用于分组编码的技术都可以被使用。只要有独立信息位的分组被提供,本发明并不限于使用任何特殊的分组编码方案。信息位的重排可以被看到与已知的涡轮码技术类似。也就是,一个特定的重排模式被用于信息位,以产生不同顺序的新的信息位。
图1a所示的分组传输系统基本上如图1b中的流程原理上所示的实现纠错的方法。在步骤ST1中,包含原始信息位的一个新数据分组被从发射机TM发送到接收机RC。当在传输链路TL上被发送后的分组被接收机RC首先接收到时,该数据分组既可以包含一组奇偶校验位PA(既可以是为原始被编码的信息位获得的,也可以是为根据第一种重排模式重排的原始被编码的信息位获得的),也可以根本不含有奇偶校验位。由于在步骤ST2的这一初始阶段,没有奇偶校验位或至多有一组奇偶校验位可以被得到,所以纠错装置ERM既可以对接收到的信息位进行初始纠错也可以根本不纠错。由于在接收机RC中至多可以获得一组奇偶校验位,所以在这一初始阶段不可能有循环纠错。当在步骤ST3中错误检查装置没有检测到错误时,被接收到的信息位在步骤ST4中就被解码成一个分组,之后进行下一个分组的发送。
当步骤ST3中检测到错误且步骤ST5中确认没有改善或有许多错误时,在步骤ST7中该分组的一次完整重传就被请求。但是,如果在步骤ST5中有一个持续的改善或只遇到很小的错误,则在步骤ST6中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可以只请求附加的奇偶校验位。作为对奇偶校验位请求的响应,发射机利用被选定的重排模式对原始信息位进行重排并将这些被重排的信息位发送到接收机。
之后,在步骤ST2中,通过根据相同的被选定的重排模式对所接收到的信息位重排并利用所接收到的由发射机生成的奇偶校验位在接收机中进行一次纠错。如果在这一阶段已经出现总共两组奇偶校验位,则在步骤ST2中可以执行用可获得的这些组奇偶校验位的循环校正处理。如果不存在,则操作再经过ST3,ST5,ST6直到在步骤ST2中可获得至少两组奇偶校验位为止。
在循环校正过程中,信息位被利用选定的重排模式分别重排,被利用与上述选定的重排模式相关的奇偶校验位进行校正,并被使用该选定的重排模式的反向方式进行反向重排。其实现要依靠交替使用至少两组奇偶校验位以及它们所关联的重排模式(及反向重排模式)直到在这一循环方案中不再检测到进一步的错误为止。如果在步骤ST3的循环纠错后还有错误,则在步骤ST6中另外的的奇偶校验位可以再被请求。
这样,纠错方式的特征为发射机应接收机的请求连续发送多个奇偶校验位,其中每组附加的奇偶校验位都是基于原始的信息位的,不过对于每个附加的奇偶校验请求,这些原始信息位都被不同地重排。然后接收机进行循环纠错。
下文将参考图3a,3b,3c所示的流程图描述图1中的分组传输系统的详细操作流程。这里,给出了使用最多可达三个奇偶校验位请求的一个纠错过程的详细步骤。在步骤S1中开始后,在步骤S2中信息源IS发送一个在步骤S3中被分组编码器编码成分组的信息消息。下面假设分组被使用一个系统码编码,即分组包含信息位和奇偶校验位。由于在分组编码器中的编码过程,一组原始信息位被生成且被存贮在发射机寄存器装置TRM即寄存器IB-T中。由于该编码过程,信息位被以一个特定的顺序,即它们由编码过程得出的原始顺序排序。
在步骤S4中发射机TM(即发射机发送装置TR)向接收机RC发送这组原始信息位IB,然后在步骤S5中这组原始信息位IB被接收机中的信息位寄存器IB-R接收并存贮。发射机发送没有任何(错误)编码的原始信息位IB,或者它发送带有对应于原始顺序,比如REORD-A的奇偶校验位PA的原始信息位IB。REORD-A可能根本不包含重排过程(只是一一映射)或实际上是用来将更重要比特放置在它们遇到奇偶校验位PA的更多保护的位置上的重排。
也就是,第一个分组可以带有或不带有奇偶校验位而被发送。如果它被带有奇偶校验位发送,则在循环迭代过程中,这些第一奇偶校验位也已经被考虑进去。如果第一奇偶校验位,比如奇偶校验位PA,被首先发送,则相应的(重)排序可以是由于编码过程而使分组具有的原始顺序或实际上是一个重排,比如REORD-A。这是例如这种情况,即如果有不同重要级别的信息位出现。高一些等级的比特更敏感因而需要更多的保护(例如在语音声码器中,模拟发声器官的参数就应当比激励参数更多地被保护)。利用一个特定的重排(在编码过程中或实际上通过在原始信息位上使用一个特定的重排模式),较重要的比特可以被放置到数据分组中,这样它们就能享有由奇偶校验位PA提供的更多保护。这样,有利的是,即使当原始信息位被发送时,与一个特定的重排相关的奇偶校验位PA可以与该原始信息位一起被发送,其中这些原始奇偶校验位已使得接收机中能够对非常重要的信息位纠错。
在步骤S6中,错误检查装置ECM对存贮在IB-R中的信息位执行一个错误检测算法以便识别在这些原始信息位IB中是否有错误。一种循环错误检查CRC可以被用于ECM中的这一错误检查算法。如果在步骤S6中检测到了错误,纠错设备ECM能够在迭代校正程序开始之前也校正被接收的带有原始奇偶校验位PA的原始信息位,该PA是在第一次被发送的数据分组中与原始信息位一起被发送的。结果又被存贮到IB-R中。之后,错误检查装置再检查这些信息位中的错误。
当在步骤S6中没有检测到错误时,在步骤S9中该分组就被传送给分组解码器进行解码并由分组解码器将其与其它分组装配。在步骤S10中,下一个信息位分组的编码在分组编码器中进行。
如果在初始阶段中,即当原始分组第一次被发送时,错误检查装置ECM在步骤S7中遇到了太多不可校正的错误,则在步骤S8中错误检查装置就直接输出一个对于该原始分组整个重传的请求ARQ给发射机控制装置TCM,TCM发送一个对整个分组的重传请求给发射机一方的发送装置TR,之后在步骤S4中,带有原始信息位的分组又被发送。
如果在步骤S7中检测到了易控制数量的错误,则在步骤S11中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发出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给发射机TM,即给控制奇偶校验位生成装置PBGM的发射机控制装置TCM。如果在第一次发送中没有发送奇偶校验位,则可以产生一个对应于原始顺序REORD-A的奇偶校验位PA的请求。否则,可以产生一个对应于相应的奇偶校验位比如对应于重排REORD-B的奇偶校验位PB的一个新重排的请求。如前所述,基于软信息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GM能够判断并包含在奇偶校验位请求中一个要被用于重排存贮在寄存器IB-R中的信息位的重排模式的号码REORD#。特定的号码REORD#可以来自于从用PA进行的纠错过程中获得的软信息。不过,如果在第一次发送中没有奇偶校验位被发送,则还不存在软信息且PBRM不能发送一个特定重排的请求。在那种情况下,发射机控制装置TCM指示发射机重排装置RM-T使用存贮在RPSM-T中表的最顶端的重排模式REORD-A对IB-T所提供的原始信息位进行重排。
为了在步骤S12中获得奇偶校验位,原始信息位IB被从信息位寄存器IB-R输入到重排装置RM-T,在RM-T中这些原始信息位IB被利用来自于RPSM-T(见图2)的重排模式REODR-A进行重排。然后,奇偶校验位生成装置PBGM为曾被使用第一个重排模式REORD-A进行重排的信息位(即第一顺序信息位)获得奇偶校验位PA。这些奇偶校验位PA被存贮到PX-T中,从而,PA→PX-T。然后在步骤S13中PX-T中的内容即PA被发送装置TR发送到接收机RC。
当接收机RC中的发送/接收装置TR接收到PA时,在步骤S14中奇偶校验位PA被首先在接收机奇偶校验位寄存器PX-R中接收到,然后由于PA与REORD-A相关联,则PA就被存贮到接收机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R中相应的位置,即靠着REORD-A(见图2中的RPSM-R)。然后包含在IB-R中的原始信息位IB被输入到重排装置RM-R中并在那里被利用来自于RPSM-R的第一个重排模式REORD-A进行重排。重排结果,即被利用REORD-A重排一次的信息位IB,与来自于RPSM-R的奇偶校验位PA一起被输入到纠错装置ERM中,在ERM中被重排的信息位中的错误被利用PA进行校正,从而生成第一顺序的被纠错一次的信息位。在利用PA校正被重排的信息位的同时,纠错装置ERM也生成指示被校正的信息位中不可校正的错误信息位的存在的第一个软信息。然后第一顺序的被重排一次被纠错一次的信息位被输入到反向重排装置INV-RM-R中,在INV-RM-R中,第一顺序的被重排一次被纠错一次的信息位被利用来自于INV-RPSM-R的第一反向重排模式(即可在图2中看到的反向重排模式
Figure 9719829900251
进行反向重排,由于利用
Figure 9719829900252
Figure 9719829900253
进行的反向重排,被纠错一次的第一顺序的信息位被转换成与其原始顺序相反,然后通过重写最初被发送的信息位而被存贮到IB-R中。
在步骤S15中,错误检查装置ECM再次访问IB-R并检查具有原始顺序的被纠错一次的信息位的正确性。如果在步骤S15中不再有错误,则与步骤S9、S10类似的步骤S16、S17被执行以请求对一个新分组的发送。
如果在步骤S15中还有错误,则在步骤S18中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发出奇偶校验位的第二个请求给发射机TM。PBRM可以利用第一个软信息判断在RM-T中下一个将使用哪个重排模式,即是否REORD-B,REORD-C等将被接下来使用。这样在步骤S18中第二个奇偶校验请求包含对于IB-R中的信息位最合适的下一个所要求的重排模式的号码REORD#。它通常是这样一种重排模式,其中仍然有错误的比特被尽可能远地互相隔开,这样许多“好”(即低错误概率)比特包围“坏”(即高错误概率)比特。这样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就可以请求发射机控制装置TCM使用这一特定的重排模式对发射机TM中的信息位进行下一次重排。如果没有特定的重排模式(号码)被PBRM通过REORD#预先选择,则只是简单地选RPSM-T中的下一个即REORD-B供使用。
在步骤S19中,原始信息位IB再次被从IB-T输入到RM-T中并利用被选定的新的第二重排模式(如REORD-B)被重排。这样具有新的即第二顺序的信息位被提供。在步骤S19中,PBGM再为这些第二顺序信息位生成新的第二奇偶校验位PB。然后在步骤S20中,奇偶校验位PB被依次存贮到PX-T中,即PB→PX-T,并被发送到接收机RC中,其中它们被接收到PX-R中并被提供给RPSM-R存贮在相关的重排模式REORD-B旁边。应当注意的是,在对奇偶校验位做出响应时,并不是整个数据分组,而只是新获得的第二奇偶校验位PB被发送。
在步骤S21中,做为对接收奇偶校验位PB的响应,IB-R中被纠错一次的信息位又被输入到重排装置RM-R中。RM-R利用与发射机中用来获得新的第二奇偶校验位PB完全相同的重排模式REORE-B对这些被纠错一次的信息位(具有原始顺序)的信息位进行重排。也就是,在步骤S21中,被用奇偶校验位PA纠错一次并随后被利用重排模式REORD-B重排的信息位被获得,即在RM-R中被纠错一次的第二顺序的信息位被获得。
在步骤S21中,来自于RPSM-R的第二奇偶校验位及来自于RM-R的第二顺序的被纠错一次的信息位被输入到纠错装置ERM,在ERM中第二次纠错被利用第二奇偶校验位PB执行且第二个软信息又被生成。ERM中的结果是第二顺序的被纠错两次的信息位。在步骤S21中,INV-RM-R利用来自于INV-RPSM-R的第二个重排模式
Figure 9719829900261
的反向方式将第二顺序的被纠错两次的信息位转换回原始的顺序。然后这些具有原始顺序的被纠错两次的信息位又被存贮到IB-R中,在那里它们重写了上次被存贮的具有原始顺序的被纠错一次的信息位。这样就保证了IB-R总是存贮具有原始顺序的信息位。
如果不再出现错误,则类似于步骤S16、S17的步骤S23、S24被执行。
如果在步骤S25中ECM仍然从存贮在IB-R中的信息位里检测到了错误,即如果经过用PB校正后的信息位仍然不正确,则在步骤S25中,当前被存贮在IB-R中的信息位又被利用REORD-A进行重排,且在ERM中又利用PA进行对第一顺序的被纠错两次的信息位的第三次纠错。然后这些第一顺序的被纠错三次的信息位又利用在INV-RM-R中的 而被转换回原始顺序。通过步骤S26、S29、S30及步骤S21、S22、S25交替利用REORD-B,PB和
Figure 9719829900272
及REORD-A,PA和 这一过程被继续直到在步骤S29中不再检测到错误有进一步的矫正为止。在这一交替迭代中,IB-R总是存贮具有原始顺序且被纠错几次的信息位,其中n表示当在REORD-A和REORD-B之间来回转移时迭代步骤的个数。在ERM中的每次纠错中,新的软信息也被获得。
当利用PA,PB纠错的可能性已完全没有时,即当在步骤S29中不再检测到进一步的错误矫正时(步骤S29中的‘N’),接收机就可以判定对于当前的数据分组不需要再纠错,这样就可以向发射机请求一个新的数据分组(即新的信息位)了。为了这一判定,一个错误判据要被使用,该判据指示了一个被传送到分组解码器在要被发送到接收机IR的信息消息中装配之前的数据分组中允许的错误个数。
当在步骤S29中接收机判定要对目前存贮在IB-R中的当前信息位做进一步的纠错时,则在步骤S31中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就做出新的第三个奇偶校验位请求。PBRM可以利用从前面的迭代步骤中获得的软信息将REORD#包含在新的第三个奇偶校验位请求中,从而指示在接收机中要被使用的一个特定选择的重排模式。现在RM-T将使用来自于RPSM-T的新的第三个重排模式,比如REORD-C(见图2),且PBGM将生成第三奇偶校验位PC,PC被以与以前类似的方式发送到接收机中并在RPSM-R中靠着REORD-C存贮。这样步骤S21到步骤S29被交替利用REORD-A,PA和REORD-C,PC执行直到ECM不再检测到进一步的错误矫正为止。
如果不在REORD-A,PA和REORD-C,PC之间继续交替迭代,也可以通过在REORD-B,PB和REORD-C,PC之间来回转移来继续交替迭代。甚至通过REORD-A,PA→REORD-CPC→REORD-B,PB或REORD-B,PB→REORD-C,PC→REORD-A,PA的循环迭代也是可能的。如果又没有进一步的错误矫正被获得,则本方案同样可以通过产生一个另外的奇偶校验位请求以便包含一个另外的重排模式和另外的奇偶校验位。
就该循环方案而论,可以看到它与涡轮码类似,不过,认为在本发明中利用涡轮码得到的附加的奇偶校验信息不过是改变信息位的排列顺序而已。
在上面描述的纠错方法、设备和分组传输系统中,可以获得每单位时间内分组吞吐量的提高,因为当接收机中的循环校正使得没有进一步的错误矫正时,只要额外发送奇偶校验位即可。另外,接收机通过利用奇偶校验位的连续添加也可以将所有前面累积的信息和被校正的信息位用于进一步的校正,这样纠错的准确性就得到了很大提高。因此,该技术优越于FEC/ARQ-系统的纯粹组合,尽管该系统利用了两种方法的特点。
由于奇偶校验位本身在向接收机传输的过程中会发生错误,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在ERM的纠错过程中也可能对奇偶校验位本身的错误进行校正。这对于迭代过程中以前正确的信息位在循环方案后面的阶段中被“校正”错误的情况是有利的。在这样情况下最终被校正的奇偶校验位PX重写RPSM-R中的原始奇偶校验位。
也就是,在校正信息位的同时奇偶校验位本身也被校正。例如,如果纠错装置ERM使用前向纠错方法FEC,则信息位(比如k比特)加上奇偶校验位(比如m比特)构成一个n=k+m比特的码字。纠错能力来源于只有有限数目的码字,通常被称作字母表,其长度通常比2n小得多。如果由于错误而使信息位/奇偶校验位-码字受损,则会出现一个字母表中不存在的字。如果将受损的字与字母表中有效的码字进行比较,通常(当位错误数目不太大时)会有一个有效的码字与所接收到的受损的码字很接近。于是就假设这一最接近的码字就是被发送的码字且所接收到的码字中的错误位被相应地校正。这被称作最大似然或ML-方案。可以看到由于ML-方案只处理一个码字,所以它并不在信息位和奇偶校验位之间进行区分。如果受损的码字被校正了,则被校正的位可以是奇偶校验位或是信息位。这样,在ERM中的校正处理后,(被校正的)信息位重写上次被存贮在IB-R中的信息位且(被校正的)奇偶校验位重写RPSM-R中恰当的位置。通过从字母表中选择在矢量空间具有与受损码字最近的“距离”的那个码字,不仅信息位而且奇偶校验位都被校正。
由于分组长度是一个定长,所以奇偶校验位的传输可以包含对于几个不同重排顺序的几个奇偶校验位组PX。例如,当进行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时,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可以不仅请求对于REORD-A的一组奇偶校验位的生成和发送,而且PBRM可以请求对M个不同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等的奇偶校验位的发送。同时在奇偶校验位请求消息中REORD#被发送给发射机控制装置TCM。号码M可以被用于RPSM-T中的前M个重排模式,或者PBRM从RPSM-T的表中选择一些特定的模式。然后发射机TM将这M组奇偶校验位全放在一个分组中发送。可以理解,包含M组奇偶校验位的这个奇偶校验位分组也可以“被认为”是“信息位”分组并且与只有一组奇偶校验位PA,PB,PC的奇偶校验位分组一样经历一次迭代校正。
而且,可以注意到,接收机也可以将其校正结果显示在显示屏CRT上,以便例如让用户能选择或输入一个特殊的新的重排模式来用于下一次重排步骤和校正步骤中。
根据本发明的在接收机设备中被执行的循环迭代可以被如下总结。下面的符号要被使用:[IB]PX表示用奇偶校验位PX对信息位IB纠错;以及IB*REORD-#表示使用重排模式REORD-#对信息位IB的重排。“*”表示对信息位的一次重排模式的“应用”。不过应当理解,这一“应用”并不限于信息位与一个重排模式或重排矩阵REORD-#的相乘。任何一个重排模式都可以被用于信息位,只要相同的重排方案被用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中。在对来自于接收机的一个奇偶校验请求做出响应时由奇偶校验位生成装置PBGM生成奇偶校验位是已知的技术,因此这里就不再描述了。任何已知的奇偶校验位生成方案都可以被应用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任何一种特殊的方案。第一步(原始接收)
对于单个分组的原始信息位IB的接收和错误检查被执行。当太多的错误被检测到时,奇偶校验位PA就被请求。在IB-R中如下内容被得到:
IB
由于还没有进行重排,所以IB具有作为在发射机中编码过程的结果的原始顺序。第二步(第一次纠错)
在用REORD-A进行重排后对PA的接收以及用PA对IB校正将会得出ERM中的:
[IB*REORD-A]PA
这些信息位是被(用PA)纠错一次的(新的)第一(A)顺序的信息位。这些信息位被利用INV-RM-R中的REORD-A的反向方式即
Figure 9719829900301
转换回原始顺序。IB-R中现在存贮了原始顺序: [ IB * REORD - A ] PA * REORD - A ‾
这些信息位是被(用PA)纠错一次的原始(编码)顺序的信息位。第三步(第二次纠错)
PB被接收且REORD-B,PB被用于IB-R中的内容。已被纠错一次的再次被重排的信息位现在被纠错。ERM得到: [ [ IB * REORD - A ] PA * REORD - A ‾ * REORD - B ] PB
这些信息位是被(用PA,PB)纠错两次的(新的)第二(B)顺序的信息位。由于这一结果是B-顺序的,因而它被重新转换成INV-RM-R中的原始顺序,从而产生IB-R中的: [ [ IB * REORD - A ] PA * REORD - A ‾ * REORD - B ] PB * REORD - B ‾ 这些信息位是被(用PA,PB)纠错两次的原始(编码)顺序的信息位。第四步(第三次纠错)
纠错又被利用REORD-A,PA来执行。其存贮在IB-R中的结果为(也是原始顺序的):
这些信息位是被(用PA,PB,PA)纠错三次的原始顺序的信息位。该过程在REORD-A,PA和REORD-B,PB之间继续,直到当没有进一步的错误矫正被检测到时请求新的奇偶校验位PC。
如上面所提到的,对奇偶校验位的一次中间校正,即[PX]PX表示用相应的奇偶校验位PX对奇偶校验位PX的一次纠错。
6.工业适用性
如上所述的用于纠错的纠错方法、设备以及包含纠错的分组传输系统可以被用于任何一种通信系统,其中一个原始信息消息被分割成带有信息位的独立数据分组。为了在错误检查装置ECM和纠错装置ERM中进行错误检查和纠错,传统使用的错误检测和纠错算法都可以被使用并且本发明并不特别局限于某一方案。
权利要求中的参考数字只是用来阐明的目的,而并不限制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40)

1.一种用于对一个数据分组(P)的信息位(IB)进行校正的方法,该数据分组由于在发射机(TM)和接收机(RC)之间被传输而出现错误,其中
a)响应于接收机(RC)发出的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在发送之前在发射机中利用一种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对该数据分组(P)的原始信息位(IB)进行重排;
b)被重排的原始信息位的一组奇偶校验位(PA,PB,PC)被发射机(TM)获得并被发送到接收机(RC);
c)在接收机中被接收的错误的信息位利用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进行重排;并且
d)被重排的错误的信息位(IB)在接收机中利用所接收的来自于发射机(TM)的该组奇偶校验位(PA,PB,PC)进行校正。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
其特征为
在上述的纠错之后,上述被校正且被重排的信息位被利用上述选定的重排模式的反向方式 进行反向重排。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
其特征为
多组奇偶校验位(PA,PB,PC)被发射机(TM)获得并发送,其中每组奇偶校验位(PA,PB,PC)部是为上述被分别利用几个不同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进行重排的原始信息位而获得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包含下面的步骤:
a)根据第一个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A)在接收机中重排(S14)上述的信息位;
b)在接收机中用第一奇偶校验位(PA)对上述被重排的信息位执行(S14)第一次纠错,PA是在发射机中为被根据第一个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A)重排的原始信息位产生并发送的;c)在接收机中利用第一个选定的重排模式的反向方式 对上述被纠错的信息位进行反向重排(S14);以及
d)根据第二个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B),在接收机中对被纠错的信息位重排;
e)在接收机中用第二奇偶校验位(PB)对上述被重排的信息位进行(S21)第二次纠错,PB是在发射机中为被根据第二个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B)重排的原始信息位产生并发送的;f)在接收机中利用第二个选定的重排模式的反向方式
Figure 9719829900032
对上述被纠错的信息位进行反向重排(S21);以及
g)当在步骤(f)之后的一次错误检查(S22)在上述被纠错的信息位中检测到进一步的错误时,在接收机中循环重复(S25,S26,S29,S30;S21,S22)上述步骤a)-c)和d)-f),直到没有进一步的错误矫正被检测到为止(S29)。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
其特征为
在步骤b)中被用于第一次纠错的上述第一奇偶校验位(PA)通过下面的在步骤a)之前被执行的步骤而被提供:
a1)当一次错误检查在上述被发送的信息位中检测到(S6,S7)不可改正的错误时,就从发射机发送(S11)第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到发射机;以及
a2)在发射机中根据上述选定的第一个重排模式(REORD-A)重排(S12)上述的信息位,并且获得(S13)用于上述被重排的信息位的上述第一奇偶校验位(PA)并发送到接收机中。
6.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
其特征为
在步骤e)中被用于第二次纠错的上述第二奇偶校验位(PB)通过下面的在步骤d)之前被执行的步骤而被提供:
d1)当一次错误检查在上述被发送的信息位中检测到(S15)不可改正的错误时,就从发射机发送(S18)第二个奇偶校验位请求到发射机;以及
d2)在发射机中根据上述选定的第二个重排模式(REORD-B)重排(S19)上述的信息位,并且获得(S19)上述被重排的信息位的上述第二奇偶校验位(PB),并将其发送(S20)到接收机中。
7.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
其特征为
上述第一个和第二个重排模式(REORD-A,REORD-B)被从分别被存贮在接收机和发射机中的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T,RPSM-R)中的几个重排模式中顺序选定。
8.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
其特征为
上述在步骤b),e)中的纠错生成软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
其特征为步骤g)后的下面的步骤:
h)根据第三个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C)在接收机中重排(S21)上述被纠错的信息位;
i)在接收机中用第三奇偶校验位(PC)对上述被重排的信息位进行(S21)第三次纠错,PC是在发射机中为被根据第三个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C)重排的原始信息位而被生成并被发送的;j)在接收机中利用第二个选定的重排模式的反向方式
Figure 9719829900041
Figure 9719829900042
对上述被纠错的信息位进行反向重排(S21)。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
其特征为
在步骤i)中被用于纠错的上述第三奇偶校验位(PC)通过步骤h)之前被执行的下面的步骤被提供:
g1)从接收机发送(S31)第三个奇偶校验位请求到发射机;
g2)在发射机中根据上述选定的第三个重排模式(REORD-C)重排上述的信息位,并且获得并发送用于上述被重排的信息位的上述第三奇偶校验位(PC)到接收机中。
11.根据权利要求5,6或10的方法,
其特征为
步骤a1),d1),g1)中的奇偶校验位请求包含了一个表明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中的哪一个要被选定用于上述的重排的指示(REORD#),其中该指示是基于上一个被获得的软信息而得到的。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
其特征为
当在步骤j)之后的一次错误检查在上述被纠错的信息位中检测到进一步的错误时,在接收机中循环重复步骤a)-c)和步骤h)-j)直到没有进一步的错误矫正被检测到为止。
13.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
其特征为
当在步骤j)之后的一次错误检查在上述被纠错的信息位中检测到进一步的错误时,在接收机中循环重复步骤d)-f)和步骤h)-j)直到没有进一步的错误矫正被检测到为止。
14.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
其特征为
当在步骤j)之后的一次错误检查在上述被纠错的信息位中检测到进一步的错误时,在接收机中以任意顺序循环重复步骤a)-c)、步骤d)-f)和步骤h)-j),直到没有进一步的错误矫正被检测到为止。
1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
其特征为
当在接收到上述原始分组之后,太多的不可校正的错误被在接收机中检测到(S7)时,在步骤a)之后,一个对整个原始分组的重传请求(ARQ)被从接收机发送(S8)到发射机。
16.根据权利要求4,6,10,12,13或14的方法,
其特征为
当在如权利要求4,12,13或14中的循环方案之后或如权利要求6或10的重复的奇偶校验请求之后,太小的改善或甚至是退化被遇到时,则对整个分组的重传请求(ARQ)就被从接收机发送到(S8)发射机。
17.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
其特征为
上述对信息位的错误的校正是利用前向纠错(FEC)进行的,且上述对信息位中错误的检查被利用一种诸如循环错误检查(CRC)的错误检查算法执行。
18.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
其特征为
信息被利用一个系统码编码到上述分组中,从而使上述的数据分组就由上述的信息位和奇偶校验位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5,6,或10的方法,
其特征为
为响应上述的奇偶校验位请求中的一个,在发射机中至少两组奇偶校验位(PA,PB,PC)通过利用至少两种不同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分别重排上述信息位而被生成,其中上述的至少两组奇偶校验位(PA,PB,PC)通常被作为一个公共的奇偶校验位数据分组发送到接收机。
2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
其特征为
在接收机中被执行的纠错步骤中,不仅上述的信息位被校正,而且同时上述的奇偶校验位也被校正。
21.根据权利要求4或9的方法,
其特征为
在上述的步骤b)、e)或i)中,不仅上述的信息位被校正,而且同时上述的第一、第二或第三奇偶校验位也被校正。
22.分组传输系统,它用于数据分组传输并用于对有由于在数据分组发射机(TM)和数据分组接收机(RC)之间的传输链路(TL)上产生的错误而造成的错误信息位的数据分组(P)进行纠错,该发射机(TM)包含:
a1)一个发射机重排装置(RM-T),它用于为响应接收机(RC)发出的奇偶校验位请求而使用一个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在发送之前对上述的数据分组(P)的原始信息位进行重排;和
a2)一个奇偶校验位生成装置(PBGM),它用于为被上述发射机重排装置(RM-T)重排的原始信息位生成一组奇偶校验位(PA,PB,PC);并且
该接收机(RC)包括:
b1)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它用于发送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到发射机;以及
b2)一个接收机重排装置(RM-T),它用于利用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对于所接收的上述被发送的数据分组(P)中的错误信息位进行重排;以及
b3)一个纠错装置(ERM),它用于利用从发射机(TM)接收到的上述那组奇偶校验位(PA,PB,PC)对被重排的错误信息位(IB)进行纠错。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系统,
其特征为
上述的发射机(TM)还包含:
a3)一个发射机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T),它用于存贮几个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
a4)其中上述的发射机重排装置(RM-T)适合于根据上述重排模式中的一个对存贮在发射机信息位寄存器(IB-T)中的原始信息位(IB)进行重排;
a5)一个发送装置(TR),它用于发送上述的原始信息位(IB)和上述的奇偶校验位到接收机(RC);以及
a6)一个发射机控制装置(TCM),它用于控制发射机重排装置(RM-T)根据一个选定的重排模式对上述的原始信息位进行重排,并控制奇偶校验位生成装置(PBGM)为响应从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接收到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而为这些被重排的信息位生成奇偶校验位(PA,PB,PC);并且
上述的接收机(RC)还包含:
b4)一个接收机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R),它用于存贮上述的多个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
b5)一个接收装置(TR),它用于接收上述的原始信息位(IB)和奇偶校验位(PA,PB,PC)并将它们分别存贮到接收机信息位寄存器(IB-R)和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R)中;
b6)其中上述的接收机重排装置(RM-T)适合于根据上述重排模式中的一个对存贮在接收机信息位寄存器(IB-R)中的信息位(IB)进行重排;
b7)一个反向重排装置(INV-RM-R),它用于利用上述重排模式的反向方式对来自于纠错装置(ERM)的被校正的信息位进行反向重排并将被反向重排的信息位存贮到接收机信息位寄存器(IB-R)中;
b8)一个错误检查装置(ECM),它用于对包含在接收机信息位寄存器(IB-R)中的信息位进行错误检查;
b9)其中上述的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适合于当不可改正的错误被错误检查装置(ECM)检测到时,将奇偶校验位请求发送到发射机。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系统,
其特征为上述的接收机还包含:
b10)一个接收机控制装置(RCM),它用于控制上述的接收机重排装置(RM-R),上述的纠错装置(ERM)及上述的反向重排装置(INV-RM-R)循环执行,
-用相关的第一奇偶校验位(PA)对存贮在接收机信息位寄存器(IB-R)中并被用第一个重排模式(REORD-A)重排的信息位进行第一次纠错,且
-用相关的第二奇偶校验位(PB)对存贮在接收机信息位寄存器(IB-R)中并被用第二个重排模式(REORD-B)重排的信息位进行第二次纠错;
直到没有进一步的纠错改善被错误检查装置(ECM)检测到为止。
25.根据权利要求23的系统,
其特征为
一个反向重排模式存贮装置(INV-RPSM-R)被提供用来存贮被存贮在接收机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R)中的重排模式的反向方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3的系统,
其特征为
一个反向装置被提供用来把存贮在接收机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R)中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进行反向。
27.根据权利要求23的系统,
其特征为
上述的错误检查装置(ERM)利用一种诸如循环检错CRC的错误检查算法对信息位(IB)进行检错。
28.根据权利要求23的系统,
其特征为
上述的纠错装置(ERM)利用上述相关的奇偶校验位(PA,PB,PC)对上述被重排的信息位中的错误中可校正的错误进行校正并生成软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3的系统,
其特征为
上述的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利用在前面的纠错中生成的软信息将表明了哪个重排模式要被选定用于在发射机中重排和生成奇偶校验位的指示(REORD#)包含在上述的奇偶校验位请求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3的系统,
其特征为
上述的接收机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R)顺序存贮多个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并且每当一个新的奇偶校验位请求被接收到发射机中时,上述的重排装置就使用重排模式中的下一个生成奇偶校验位。
31.根据权利要求23的系统,
其特征为
当在对上述数据分组的第一次发送之后有太多的错误被错误检查装置(ECM)检测到时,上述的接收机就发送一个重传该数组分组的请求(ARQ)到发射机。
32.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的系统,
其特征为
当在如权利要求24的循环方案之后或在权利要求23的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发出的重复的奇偶校验请求之后,错误检查装置(ECM)检测到太少的改善或甚至是退化时,发射机就发送整个数据分组的重传请求(ARQ)到发射机。
33.根据权利要求23的系统,
其特征为
为响应从接收机接收到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奇偶校验位生成装置(PBGM)为被发射机重排装置(RM-T)根据上述重排模式分别重排的原始信息位生成几组奇偶校验位(PA,PB,PC),其中发送装置(TR)发送一个通常包含了所有被生成的几组奇偶校验位(PA,PB,PC)的单个数据分组到接收机。
34.根据权利要求22的系统,
其特征为
上述的纠错装置(ERM)不仅校正错误的信息位,同时也校正奇偶校验位。
35.一个设备,它用来校正有由于在数据分组发射机(TM)和数组分组接收机(RC)之间的传输链路(TL)上的错误而产生的错误信息位的数据分组(P)中的错误,该设备包含:
a)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它用来发送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到发射机;以及
b)一个重排装置(RM-R),它用来利用一个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对所接收到的被发送的数据分组(P)中的错误信息位进行重排;
c)一个纠错装置(ERM),用来利用一组奇偶校验位(PA,PB,PC)对被重排装置(RM-R)重排的错误信息位(IB)进行纠错,该组奇偶校验位(PA,PB,PC)是为响应由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发出的一个奇偶校验位请求而为根据选定的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被重排的原始信息位从发射机产生并发送的。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设备,
其特征为
d)一个反向重排装置(INV-RM-R),它用于利用上述选定的重排模式的反向方式
Figure 9719829900101
Figure 9719829900102
对被纠错装置校正的上述被重排的信息位进行反向重排。
37.根据权利要求35的设备,
其特征为
上述的纠错装置(ERM)不仅校正上述错误的信息位,而且同时也校正上述的奇偶校验位。
38.根据权利要求36的设备,
其进一步的特征为
包含:
e)一个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R),它用于存贮多个重排模式(REORD-A,REORD-B,REORD-C);
f)一个接收装置(TR),用于将原始信息位(IB)存贮在接收机信息位寄存器(IB-R)中并将奇偶校验位(PA,PB,PC)存贮在重排模式存贮装置(RPSM-R)中;
g)其中上述的重排装置(RM-T)适合于根据上述选定的重排模式对存贮在信息位寄存器(IB-R)中的信息位(IB)进行重排;
h)其中上述的反向重排装置(INV-RM-R)还适合于将上述被反向重排的信息位存贮到接收机信息位寄存器(IB-R)中;
i)一个错误检查装置(ECM),它用于对包含在上述接收机信息位寄存器(IB-R)中的信息位进行错误检查;
j)其中上述的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适合于当不可校正的错误被上述的错误检查装置(ECM)检测到时,将上述的奇偶校验位请求发送到发射机。
39.根据权利要求38的设备,
其特征为
k)一个控制装置(RCM),它用于控制上述的重排装置(RM-R)、上述的纠错装置(ERM)和上述的反向重排装置(INV-RM-R)循环进行
-利用相关的第一奇偶校验位(PA)对存贮在上述信息位寄存器(IB-R)中的被用第一重排模式(REORD-A)重排的信息位进行第一次纠错,以及
-利用相关的第二奇偶校验位(PB)对存贮在上述信息位寄存器(IB-R)中的被用第二重排模式(REORD-B)重排的信息位进行第二次纠错;
直到没有进一步的纠错矫正被上述的纠错装置(ECM)检测到为止。
40.根据权利要求35的设备,
其特征为上述的发射机包含:
e)一个发射机控制装置(TCM),它用于控制发射机重排装置(RM-T)根据上述选定的重排模式对上述的原始信息位进行重排并且控制奇偶校验位生成装置(PBGM)为响应接收到来自于上述奇偶校验位请求装置(PBRM)的上述奇偶校验位请求而为这些被重排的信息位生成奇偶校验位(PA,PB,PC)。
CNB971982996A 1996-07-26 1997-07-25 对数据分组进行纠错的方法、设备和分组传输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530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630343A DE19630343B4 (de) 1996-07-26 1996-07-26 Verfahren und Paket-Übertragungssystem unter Verwendung einer Fehlerkorrektur von Datenpaketen
DE19630343.5 1996-07-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7734A true CN1287734A (zh) 2001-03-14
CN1145305C CN1145305C (zh) 2004-04-07

Family

ID=780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719829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5305C (zh) 1996-07-26 1997-07-25 对数据分组进行纠错的方法、设备和分组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126310A (zh)
EP (1) EP0917777B1 (zh)
CN (1) CN1145305C (zh)
AU (1) AU3941097A (zh)
BR (1) BR9710573A (zh)
DE (1) DE19630343B4 (zh)
EE (1) EE9900033A (zh)
HK (1) HK1018143A1 (zh)
WO (1) WO199800514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247C (zh) * 2001-10-05 2007-03-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可靠的数据分组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0385845C (zh) * 2001-11-16 2008-04-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传送的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方法
CN100433614C (zh) * 2003-11-26 2008-11-1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恢复方法
CN101771495B (zh) * 2008-12-30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修正方法及装置
CN104137455A (zh) * 2012-01-20 2014-1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流传输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84833B (zh) * 2005-11-09 2015-07-22 索尼株式会社 分组传输装置、通信系统
CN106034011A (zh) * 2015-03-11 2016-10-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传输质量保障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3384A (en) * 1997-04-21 1999-11-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urbo-coding with staged data transmission and processing
KR100231488B1 (ko) * 1997-08-13 1999-11-15 김영환 디에스에스(dss)방식의 샘플값 추출 장치 및 방법
DE19736626C1 (de) * 1997-08-22 1998-12-10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Datenübertragung in einem digitalen Übertragungssystem bei paketvermitteltem Dienst
DE19736676C1 (de) * 1997-08-22 1998-12-10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Paketübertragung mit einem ARQ-Protokoll auf Übertragungskanälen in einem digitalen Übertragungssystem
US6353907B1 (en) * 1997-10-29 2002-03-05 At&T Corp. Incremental redundancy radio link protocol
US6101168A (en) 1997-11-13 2000-08-08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efficient retransmission using symbol accumulation
FI105734B (fi) * 1998-07-03 2000-09-29 Nokia Networks Oy Automaattinen uudelleenlähetys
US7058077B1 (en) * 1998-08-17 2006-06-06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Flexible frame structure for a CDMA wireless network
US6421803B1 (en) * 1999-06-25 2002-07-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ing parity check combining
JP3640844B2 (ja) * 1999-09-17 2005-04-20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ラー処理機能を備えた伝送装置及びエラー処理方法
US6629284B1 (en) * 1999-10-28 2003-09-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ervised downloading of broadcast data
US6604216B1 (en) 1999-12-10 2003-08-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n incremental redundancy error handling scheme using available gross rate channels
SE0000897D0 (sv) * 2000-03-17 2000-03-1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839325B2 (en) * 2000-06-09 2005-01-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uses ARQ packets to ACK a plurality of packets from an 802.15 superpacket
US6977888B1 (en) 2000-09-14 2005-12-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ybrid ARQ fo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KR100525384B1 (ko) * 2000-10-31 2005-1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패킷 재전송 제어 방법
JP3506330B2 (ja) 2000-12-27 2004-03-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装置
US7693179B2 (en) * 2002-11-29 2010-04-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using a constellation rearrangement
KR100569402B1 (ko) * 2001-02-21 2006-04-07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하이브리드 arq 전송 방법, 전송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기지국 장치, 통신 단말 장치 및 통신 시스템
US20020172294A1 (en) * 2001-04-02 2002-11-21 Jung-Fu Cheng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lective interleaving in retransmissions and iterative demodulation of modulated signals with different interleaving
US7889742B2 (en) * 2001-09-29 2011-0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data throughput
KR100464325B1 (ko) * 2001-10-15 2005-01-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재전송을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0474682B1 (ko) * 2001-10-31 2005-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재전송을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6981194B1 (en) * 2001-11-15 2005-12-27 Network Applianc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error correction data
EP1313247B1 (en) 2001-11-16 2005-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ARQ retransmission method using bit reordering schemes
CN100557982C (zh) * 2002-10-30 2009-11-04 Nxp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接收编码块信号的接收器及其方法和处理器系统
JP4224370B2 (ja) * 2003-09-25 2009-02-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入力制御装置及び入力制御方法
DE102004036383B4 (de) * 2004-07-27 2006-06-14 Siemens Ag Codier-und Decodierverfahren , sowie Codier- und Decodiervorrichtungen
US7742501B2 (en) * 2004-08-06 2010-06-22 Ipeak Network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er throughput through a transportation network
US7953114B2 (en) * 2004-08-06 2011-05-31 Ipeak Network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accelerated throughput
US8437370B2 (en) 2011-02-04 2013-05-07 LiveQoS Inc. Methods for achieving target loss ratio
US9647952B2 (en) 2004-08-06 2017-05-09 LiveQoS Inc. Network quality as a service
US8009696B2 (en) * 2004-08-06 2011-08-30 Ipeak Network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accelerated throughput
US9189307B2 (en) 2004-08-06 2015-11-17 LiveQoS Inc.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 access network for coupling user devices to an application server
US8566894B2 (en) * 2006-02-10 2013-10-22 Scott W. Lewis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of media
US20070192819A1 (en) * 2006-02-10 2007-08-16 Lewis Scott W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of media utilized with a receiver/set top box
US9740552B2 (en) 2006-02-10 2017-08-22 Percep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rror correction utilized with a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of media
US8451850B2 (en) * 2006-02-10 2013-05-28 Scott W. Lewis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on of media including a gigablock
US8892979B2 (en) 2006-10-26 2014-1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s
TWI351821B (en) * 2006-10-26 2011-11-01 Qualcomm Inc Coding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mis
RU2444850C2 (ru) * 2007-08-13 2012-03-10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Оптимизация упорядоченной доставки пакетов данных во время передач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8145970B2 (en) * 2007-09-06 2012-03-27 Broadcom Corporation Data puncturing ensuring orthogonality with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28868B2 (en) * 2008-01-31 2015-09-0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error decoding with retri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675693B2 (en) * 2009-04-27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Iterative decoding with configurable number of iterations
US10951743B2 (en) 2011-02-04 2021-03-16 Adaptiv Networks Inc. Methods for achieving target loss ratio
US8717900B2 (en) 2011-02-07 2014-05-06 LivQoS Inc. Mechanisms to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performance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590913B2 (en) 2011-02-07 2017-03-07 LiveQo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bandwidth usage of a network
WO2019053631A1 (en) * 2017-09-15 2019-03-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CORDING BLOCKS ENCODED FOR HARQ RETRANSMISSION IN A NEW RADIO SYSTEM
US11575469B2 (en) * 2020-12-28 2023-02-07 Aira Technologies, Inc. Multi-bit feedback protoc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11368251B1 (en) 2020-12-28 2022-06-21 Aira Technologies, Inc. Convergent multi-bit feedback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4171A (en) * 1980-12-11 1982-08-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ffective error control scheme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GB2180127B (en) * 1985-09-04 1989-08-23 Philips Electronic Associated Method of data communication
GB8628821D0 (en) * 1986-12-02 1987-01-07 Plessey Co Plc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EP0473869A1 (de) * 1990-08-28 1992-03-11 Landis & Gyr Business Support AG Verfahren zur automatischen Sendewiederholung eines Telegramms bei dessen fehlerhaftem Empfang
DE4130907A1 (de) * 1991-09-17 1993-03-25 Siemens Ag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erzeugung zyklischer code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247C (zh) * 2001-10-05 2007-03-1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高效可靠的数据分组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0385845C (zh) * 2001-11-16 2008-04-3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数据传送的混合式自动重复请求方法
CN101242249B (zh) * 2001-11-16 2010-12-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接收设备与接收方法
CN100433614C (zh) * 2003-11-26 2008-11-12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恢复方法
CN102684833B (zh) * 2005-11-09 2015-07-22 索尼株式会社 分组传输装置、通信系统
CN101771495B (zh) * 2008-12-30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修正方法及装置
CN104137455A (zh) * 2012-01-20 2014-1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提供流传输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034011A (zh) * 2015-03-11 2016-10-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组播传输质量保障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3941097A (en) 1998-02-20
DE19630343A1 (de) 1998-02-05
WO1998005140A1 (en) 1998-02-05
BR9710573A (pt) 1999-08-17
US6126310A (en) 2000-10-03
CN1145305C (zh) 2004-04-07
EP0917777A1 (en) 1999-05-26
HK1018143A1 (en) 1999-12-10
EP0917777B1 (en) 2003-03-26
DE19630343B4 (de) 2004-08-26
EE9900033A (et) 1999-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7734A (zh) 对数据分组进行纠错的方法、设备和分组传输系统
CN1264280C (zh) 在通信系统中生成和解码代码的设备和方法
CN1242585C (zh) 在发收站之间传输数字信息块的方法和装置
CN100338897C (zh) 在通信系统中生成代码的设备
CN1192663C (zh) 上行链路站址分集的无线基站接收数据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JP4495236B2 (ja) 段階的データ伝送および処理によるターボ符号化
CN1320796C (zh) 接收装置和接收方法
US6418549B1 (en) Data transmission using arithmetic coding based continuous error detection
KR100656982B1 (ko) 휴대 인터넷 단말기의 복호 장치 및 방법
EP2355360A1 (en) Systematic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chain reaction codes
JP2000068862A (ja) 誤り訂正符号化装置
CN101802797A (zh) 生成和传达源标识信息以实现可靠的通信
JP4768324B2 (ja) 無線通信機器
CN107276730A (zh) 一种基于空间耦合的ldpc码harq重传机制
CN1656696A (zh) 线性分组码的软解码
CN1610339A (zh) 传送和恢复数据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CN1871808A (zh) 数据的解码和重构
US8402338B2 (en) Method of error control
WO2002093820A1 (fr)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dispositif de reception,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equipe de ces dispositifs
CN103916225B (zh) 混合自动重传冗余版本自适应选择方法和装置
KR100556908B1 (ko) 멀티레벨 트렐리스 부호화된 변조 시스템의 harq방식
WO2020224765A1 (en) Communication transmitter for retransmitting a mac protocol data unit (mpdu)
JP3628013B2 (ja) 信号送信装置および符号化装置
EP2109271A1 (en) MIMO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CN100352190C (zh) 基于turbo乘积码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UNWIRED PLANET IN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LUS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715

Owner name: CLUSTE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E) S-126 25 STOCKHOLM, SWEDEN

Effective date: 2013071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15

Address after: Nevada

Patentee after: Wireless Planet LLC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Clastres LLC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715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Clastres LLC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Patentee befor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407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