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4343C - 多载波传输系统和传输单元及传输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载波传输系统和传输单元及传输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4343C
CN1284343C CNB991007840A CN99100784A CN1284343C CN 1284343 C CN1284343 C CN 1284343C CN B991007840 A CNB991007840 A CN B991007840A CN 99100784 A CN99100784 A CN 99100784A CN 1284343 C CN1284343 C CN 128434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noise
bit distribution
carrier wav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1007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4670A (zh
Inventor
冈户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34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4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434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434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多载波进行传输的传输功率单元、系统和方法。在产生周期性变化的噪声的情况下,可有效地进行多载波传输。在中央局方,从为随机信号生成部分传输伪随机信号。在终端方,通过信噪比测量部分测量前面检测到的每个时钟周期载波的信噪比。根据测量的结果,通过功率/比特分布计算部分获得每个载波的功率/比特分布,在下行载波传输时作为解映像信息进行存储。同样,功率/比特分布同样传输到中央局,存储在中央局的映像部分,进行下行传输。用类似的方法进行上行传输。

Description

多载波传输系统和传输单元及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载波传输系统,传输单元及传输方法。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所公知的离散多-语音(DMT)调制系统的多载波传输系统,传输单元及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此类的传统的DMT型多载波传输系统的一个实例,在美国专利No.5,479,447中揭示了此种技术。此种多载波传输系统测量各个载波的信噪比(SNR)用于多个载波的比特分布,及根据所测的SNR获得比特分布。
在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传输量较小。其原因在于当产生周期性变化的噪声时,且如果以某一错误率建立通讯,则是参考每个载波的SNR的平均值进行比特分布及功率分布。因此,比特分布及功率分布被仅限制在SNR的一种平均值,这样固有的使得数据传输量较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载波传输系统,传输单元及传输方法,其可在周期性的产生噪声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数据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多载波传输系统,包括:
接收部分,其配置成基于通过信噪比测量部分测量的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而通过功率/比特分布计算部分获得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并且通过第一反傅立叶变换部分传输关于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和所述比特分布的信息到传输部分;以及
传输部分,其配置成根据存储在映像部分中的所述接收的关于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和所述获得的比特分布的信息通过数模转换部分传输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多载波传输系统包含:
第一单元,其利用每一个所述载波进行正交调幅并利用反向傅立叶变换多路传输被调制的载波;及
第二单元,其利用傅立叶变换从所述第一单元中多路传输的信号中解调每一个所述载波。
另一方面,第一单元包含用于传输与具有变化电平的时钟同步的语音的电路及用于传输具有各个载波的所有成分的伪随机信号的电路,及
第二单元包含用于在来自第一单元的语音电平的基础上检测噪声的周期的电路,及用于在每个被检测的周期获得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的电路及用于获得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在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载波的比特分布的电路。然后,第二电路包含用于将所获得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传输到第一单元的电路,而第一单元包含用于根据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来自第二单元的每噪声周期的比特分布向第二单元进行数据传输的电路。第二单元包含用于传输包含每个载波的所有成分的伪随机信号的电路,及第一单元包含用于在每个噪声周期获得来自第一单元的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的电路,及用于获得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和在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载波的比特分布的电路。第一单元包含用于将所获得的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传输到第二单元的电路,第二单元包含用于根据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来自第一单元的每个噪声周期的比特分布向第一单元进行数据传输的电路。第一单元相应来自第二单元的对于其自身的传输启始命令开始传输操作。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间通过数字用户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在大和小间进行周期性变化的噪声为小时比噪声为大时所完成的比特分布可以分布更大量的比特。当周期性变化的噪声为远端串扰时,比其为近端串扰时可分布更大量的比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其提供一种通过多载波进行传输的传输功率单元,包括:
接收部分,其配置成基于通过信噪比测量部分测量的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而通过功率/比特分布计算部分获得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并且通过第一反傅立叶变换部分传输关于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和所述比特分布的信息到传输部分;以及
传输部分,其配置成根据存储在映像部分中的所述接收的关于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和所述获得的比特分布的信息通过数模转换部分传输数据。
通过用与周期性变化的噪声同步的时钟及根据时钟的周期获得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在获得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的同时可获得其传输功率分布。多载波传输单元使用每个载波进行正交调幅并使用反傅立叶变换多路复用被调制的载波。
另一方面,多载波传输单元还包含用于传输与具有变化电平的时钟同步的语音的电路及用于传输具有各个载波的所有成分的伪随机信号的电路。
多载波传输单元还包含用于在来自另一单元的语音电平的基础上检测噪声的周期的电路,及用于在每个被检测的周期获得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的电路及用于获得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在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载波的比特分布的电路。多载波传输单元还包含用于将所获得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传输到另一单元的电路。多载波传输单元还包含用于在每个噪声周期获得来自另一单元的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的电路,及用于获得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和在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载波的比特分布的电路。多载波传输单元还包含用于将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来自第一单元的每个噪声周期的比特分布向另一单元进行数据传输的电路。
第一单元响应来自第二单元的对于其自身的传输启始命令开始传输操作。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间通过数字用户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在大和小间进行周期性变化的噪声为小时比噪声为大时所完成的比特分布可以分布更大量的比特。当周期性变化的噪声为远端串扰时,比其为近端串扰时可分布更大量的比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其提供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法,包括步骤:
对应于变化的噪声周期传输具有变化的电平的语音;
从语音电平检测变化的噪声周期;
将具有所有离散多语音(DMT)载波成分的伪随机信号传送到XDSL终端单元远端方(XTU-R);
从所传输的伪随机信号计算每个变化噪声周期的每个载波的信噪比(SNR);
从所测量的信噪比(SNR)计算每个下行载波的传输功率和比特数并将信息传输到XDSL终端单元中央方(XTU-C);
记录由XDSL终端单元远端方(XTU-R)计算的每个下行载波的传输功率和比特分布;
将具有离散多语音(DMT)上行载波成分的伪随机信号传送到XDSL终端单元远端方(XTU-R);
测量来自被传送的伪随机信号的每个变化噪声周期的每个载波的信噪比(SNR);
从所测的信噪比(SNR)计算每个上行载波的传输功率和比特数并将信息传送到XDSL终端单元远端方(XTU-R);
记录由XDSL终端单元中央方(XTU-C)计算的每个上行载波的传输功率和比特数;以及
根据变化的噪声变换传输功率和比特数进行通讯。
在上述的方法中,在用于数据传输的第一单元中通过用每个载波进行正交调幅并通过用反傅立叶变换进行多路复用被调制的载波,在用于数据传输的第二单元中通过用傅立叶变换将来自第一单元的被多路复用信号解调每一个载波。在第一单元中,传输与具有变化电平的时钟同步的语音,并传输具有各个载波的所有成分的伪随机信号,且在第二单元中,在来第一单元的语音的电平的基础上检测噪音的周期,并获得每个被检测周期的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及获得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和在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载波的比特分布。
同样,在第二电路中,将所获得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传输到第一单元,且在第一单元中,根据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来自第二单元的每个噪声周期的比特分布将数据传输到第二单元。
此外,在第二单元中,传输具有每个载波的所有成分的伪随机信号,且在第一单元中,获得每个噪声周期中的来自第一单元的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及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并在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载波的比特分布。在第一单元中,将所获得的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传输到第二单元,且在第二单元中,根据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来自第一单元的每个噪声周期的比特分布进行向第一单元的数据传输。
传输操作是响应来自第二单元的对于其自身的传输启始命令初始的。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间通过数字用户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当在大和小间进行周期性变化的噪声为小时比噪声为大时所完成的比特分布可以分布更大量的比特。当周期性变化的噪声为远端串扰时,比其为近端串扰时可分布更大量的比特。
在本发明的操作中,根据本发明中央局和终端形成传输系统,两者都具有用于进行双向传输的收发信机功能。在通过将终端和传输线路连接的启始操作中,根据变化给定周期(假设为已知)的噪声计算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因此,必须将噪声的周期从作为较高级别局的中央局通知给作为较低级别局的终端。相应的,语音的电平也被从中央局通过与噪声周期同步的时钟传送到具有变化电平的终端。
在终端中,根据语音的电平与噪声同步的产生时钟。测量包含从中央局发送的所有载波的伪随机信号的SNR,以根据SNR计算每个噪声周期的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然后,从中央局向终端传送在每个噪声周期的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
在中央局,根据在每个噪声周期获得的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进行对终端的下行传输。对于上行的传输,通过中央局和终端的相反的作用进行类似的程序。
因此,通过根据噪声的周期进行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可获得适用于噪声的比特分布,从而实现高效的传输。
另一方面,当通过测量SNR获得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时,必须考虑串扰噪声。通常的,串扰包含远端串扰和近端串扰。将参考图6对此进行描述。在图6中,作为串扰源的串扰为远端串扰FEXT,其将流过与信号线60相同方向上的信号线61作为测量的目标。由于要被传输的信号根据传输距离被衰减,远端串扰FEXT的量同样根据传输距离进行衰减。相应的,当产生远端串扰FEXT时,SNR应与传输距离无关的显示出高值。
另一方面,将信号线62作为串扰源的串扰为近端串扰NEXT,其中在与信号线60相反方向流动的信号为测量的目标。与根据传输距离的增大而将要传输的信号衰减相反,在传输目的地近端串扰NEXT的串扰量较大,显示出较低的SNR值。
相应的,当具有高SNR值的远端串扰产生时,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增大,而当具有低SNR的近端串扰产生时,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变小。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相应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会对本发明有更详细的了解,但应明确,其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是用于描述的目的。
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多载波传输系统的通常结构的方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多载波传输系统的方框图;
图3为显示噪声的种类和周期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多载波传输系统的最佳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为在多载波传输系统的最佳实施例中计算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6为远端串扰和近端串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彻底描述本发明,对本发明的几个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很明显的,对本领与的技术人员而言,在无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实现本发明。换句话说,为了使本发明简洁明了,省略了对公知结构的描述。
图1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多载波传输系统的通常结构的示意图,其中XTU-C1作为中央局,而XTU-R2作为终端。通过数字用户线路进行中央局XTU-C1和终端XTU-R2间的传输。需注意的是,XTU-C为XDSL终端单元-中央方(termination unit-center side),而XTU-R为XDSL终端单元-远端方(termination unit-remote side)。这里,XSDL意味着X数字用户线路,其中X通常代表A,V,H等。
如图1所示,XTU-C1和XTU-R2都具有作为主要功能部分的传输部分3和6及接收部分5和4。在图2的方框图中示出了这些传输和接收功能部分的详细情况。
参考图2,XTU-C1的下行方向上的功能部分(发送部分3)包含暂时存储数据的缓冲器11,根据噪声的周期进行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的映像部分12(后面将详细描述),调制和多路复用作为映像输出的多值正交调幅(QAM)信号的第一反傅立叶变换部分(IFFT)13,及用模拟变换传输多路复用输出的数模转换(DAC)部分14。
另一方面,功能部分(接收部分5)包含将传输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部分15,解调数字信号的快速傅立叶变换(FFT)部分16,根据声音的周期通过变换比特分布接收被传送的信号的解映像(demapping portion)17,及用于根据比特分布调节数据传输量的变化的缓冲部分18。需注意的是,EC部分19为具有消除回声功能的功能块。
此外,为了实现本发明,XTU-C1具有伪随机信号生成部分20,语音生成部分21,SNR测量部分22及功率/比特分布计算部分23。伪随机信号生成部分20产生包含所有载波的伪随机信号输出到IFFT部分13。语音生成部分21产生语音以输出到IFFT部分13。SNR测量部分22具有获得从XTU-R2传输的伪随机信号的SNR的功能。功率/比特分布计算部分23根据测量的SNR在每个噪声周期获得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输出到IFFT部分13和解映像部分17。
另一方面,XTU-R2的下行方向的功能(接收部分4)包含将传输的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ADC部分24,解调数字信号的FFT部分25,根据噪声的周期通过变换比特分布接收传输的信号的解映像部分26,及用于根据比特分布调节数据传输量的缓冲部分27。
XTU-R2的上行方向上的功能部分(传输部分6)包含暂时存储输入数据的缓冲器28,根据噪声的周期进行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的映像部分29(后面将详细描述),用各个载波调制和多路复用作为映像输出的多值正交调幅(QAM)信号的第一反傅立叶变换部分(IFFT)30,及传输作为模拟转换上行信号的多路复用输出的数模转换(DAC)部分31。
此外,为了实现本发明,XTU-R2具有伪随机信号生成部分36,SNR测量部分34及功率/比特分布计算部分35。伪随机信号生成部分36产生包含所有载波的伪随机信号输出到IFFT部分30。SNR测量部分34具有在每个噪声周期获得从XTU-C1传输的伪随机信号的SNR的功能部分。功率/比特分布计算部分35根据测量部分34测量的SNR在每个噪声周期计算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以输出到IFFT部分30和解映像部分26。
需注意的是,在XTU-C1侧的时钟是与噪声周期同步的时钟。在此情况下,噪声周期假设是已知的。例如,噪声是来自时间压缩多路复用(TCM)型ISDN的串扰,如图3所示,在每800Hz,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交替产生,在每800Hz各个载波的SNR会发生变化。因此,在XTU-C1的发送部分3,必须接收800Hz的时钟和将所接收的时钟传输到XTU-R2的接收部分4。
也即,接收部分4需要计算每个周期的各个载波的接收SNR。相应的,作为了解周期的一种方法,来自语音生成部分21的语音通过控制与XTU-C1中的时钟同步的电平而被传送到XTU-R2。通过时钟检测33可以检测时钟周期即噪声周期。将检测周期输出到映像部分29及解映像部分26。
接着,即使在XTU-R2的传输部分也提供语音生成部分37。来自语音生成部分37的语音通过控制与时钟同步的电平而被传送到XTU-C1。同样在XTU-C1中提供时钟检测器38用于进行时钟周期的检测。
需注意的是,这些时钟可以是从器件的外部输入的,另外,也可在器件的内部产生。另外,由中央局也可产生用于启始传输的触发命令。也可由作为另外器件的终端局产生时钟。
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专用语音生成部分21和37被提供在XTU-C1和XTU-R2中。然而,也可用在ISDN中使用的公知的导频音代替,而无须提供专用的语音生成部分,从而减少了硬件量。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多载波传输系统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图4中,从上指向下的箭头表示该系统中的操作的流程。指向左或右的箭头表示器件间通讯的流程。
参考图4,为了在图1的XTU-R2的接收部分4中检测变化噪声的周期,XTU-C1的发送部分3根据与周期性变化的噪声同步的时钟从语音生成部分21传输具有变化电平的语音(步骤A1)。XTU-R2的接收部分4在语音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时钟检测部分33检测噪声的周期(步骤B1)。
为了在下行方向上获得DMT的各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来自XTU-C1的发送部分3中的伪随机信号生成部分20的伪随机信号被传输(步骤A2)。伪随机信号具有DMT的所有载波的成分。根据美国国家标准学会标准(ANST),伪随机信号包含256个载波。
通过XTU-R2的接收部分4接收伪随机信号。然后,在每个周期通过SNR测量部分34测量由步骤B1检测的伪随机信号的SNR(步骤B2)。通过功率/比特分布计算部分35获得每个载波的比特数和传输功率。所获得的信息被存储在解映像部分26并被通过IFFT部分30传送到XTU-C1(步骤B3)。在XTU-C1中,所传送的比特分布和传输功率分布被存储在映像部分12中作为下行的载波信息(步骤A3)。
上述的过程是用于获得下行载波的比特分布和传输功率分布的过程。下面的过程是用于获得上行载波的比特分布和传输功率分布的过程。来自XTU-R2的发送部分6中的伪随机信号发生器36的伪随机信号
(在ANSI标准中是32个载波)被传送到XTU-C1(步骤B4)。在XTU-C1的接收部分5,在由SNR测量器件22传输的伪随机信号的基础上与噪声同步的测量每个时钟周期的SNR(步骤A4)。
通过测量的SNR,通过功率/比特分布计算部分23获得每个载波的比特数和传输功率。所获得的信息被存储在解映像部分17并被通过IFFT部分13传送到XTU-R2(步骤A5)。在XTU-R2中,所传送的比特分布和传输功率分布被存储在映像部分29中作为上行的载波信息(步骤B5)。
在开始通讯的同时,在下行方向的传输中,XTU-C1的发送部分3通过在每个变化噪声周期存储的两类的比特分布和传输功率分布而进行数据传输(步骤A6)。然后,XTU-R2的接收部分4在存储在解映像部分26中的比特数的基础上获得所传输的数据。很有利的是,由于比特分布是周期性变化的,传输量也变化。通过缓冲器27调节变化。
另一方面,在上行方向的传输中,XTU-R2的发送部分6根据变化的噪声周期通过两类存储的比特分布和传输功率分布(在图3的实例中)进行数据传输。然后,XTU-C1的接收部分5在存储在解映像部分17中的比特数的基础上获得所传输的DMT数据。通过缓冲器18,调节由于周期的比特变化造成的传输量的变化。
接着,参考图5,将简要的描述图4的在步骤A5和B3对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的计算方法。通过将每个载波i的传输功率设定为E(i)而获得归一化的SNR(i)(步骤S1)。然后,计算SNR(i)/T(i)。这里,Γ(i)代表“SNRgap”,表示如下:
Γ(i)=[Q-1(Pe/ne)]2+γmargineff-4.77(db)
其中γmargin为系统的性能储备,而γeff为误差校正中的码增益。
然后,将SNR(i)/Γ(i)的值按下降顺序进行存储(步骤S3)。这里,存储相应的原始的载波数(i)和分类的载波数(i)。然后,假设k=1,bmax=0及{bΛj}=0(步骤S4)。这里,k是计算出的值,而{bΛj}为每个载波的比特数,bmax是传输量的总值。
接着,通过下面的方程获得btarget(k)(步骤S5):
btarget(k)=∑bj
其中∑为j=1到k的和,btarget(k)为在用k表示载波数的情况下的传输量的总量,其中bj取下式中的较小的一个
round[log2{(1+Etarget SNR(j)/k)/Γ(i)}]
floor[log2{(1+Emax SNR(j)/k)/Γ(i)}]
需明确的是,round表示将大于1/2的分数作为1,而不考虑余数,而floor表示省略掉分数。
如果btarget(k)大于bmax,bmax=btarget(k)成立(步骤S6及S7)。然后,在此时的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bj被存储为bΛj.如果k不等于N,假设k=k+1(步骤S9)。接着,程序返回到步骤S5。如果k=N(步骤S8),程序提前到步骤S10。此时,bmax变为最大传输量,而在该时刻bΛj边为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借助bΛj得到bΛi,获得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EΛi(步骤S10)。
然后获得总功率Etotal(步骤S11):
Etotal=∑EjΛi
需注意的是,在此情况下,∑为i=0到i=N-1的和。然后,获得作为下式中较小的一个的最终的Ei
Etarget EΛi/Etotal或Emax
(步骤S12)。这里,Etarget预先的被提供作为总功率的最大值。Emax为每个载波的所允许的极限值。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讨论的情况是噪声的周期是200Hz,且噪声为两类。这只是示出一个实例,在本领域中所公知的有三种或更多种噪声或周期的各种变化值。在美国专利No.5,479,447中已经对图5中所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然而,计算方法并不限于所述的方法。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通过根据噪声周期控制比特分布和传输功率分布,即使在噪声很小的情况下,也可增加传输量。因此,传输效率可被提高。
虽然已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对本领与的技术人员而言,需明确对上述的描述所作的各种的修改和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因此,对本发明应理解为并不限于上述的特定的实施例,而是包含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内容。

Claims (37)

1.一种多载波传输系统,包括:
接收部分,其配置成基于通过信噪比测量部分(34)测量的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而通过功率/比特分布计算部分(35)获得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并且通过第一反傅立叶变换部分(30)传输关于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和所述比特分布的信息到传输部分;以及
传输部分,其配置成根据存储在映像部分(12)中的所述接收的关于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和所述获得的比特分布的信息通过数模转换部分(14)传输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用与所述周期性变化噪声同步的时钟和根据所述时钟的周期获得每个所述载波的比特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每一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与所述每一个载波的比特分布同时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第一单元,其利用每一个所述载波进行正交调幅并利用反向傅立叶变换多路复用被调制的载波;及
第二单元,其利用傅立叶变换从所述第一单元中多路复用的信号中解调每一个所述载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单元包含用于传输与具有变化电平的所述时钟同步的语音的电路及用于传输具有各个载波的所有成分的伪随机信号的电路,及
所述第二单元包含用于在来自所述第一单元的所述语音电平的基础上检测噪声的周期的电路,用于在每个被检测的周期获得所述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的电路,及用于获得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在所述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所述载波的比特分布的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包含用于将所获得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所述比特分布中的任何一个及所述每个载波的所述比特分布传输到所述第一单元的电路,而所述第一单元包含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功率分布和所述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来自所述第二单元的所述每个噪声周期的所述比特分布向所述第二单元进行数据传输的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包含用于传输包含所述每个载波的所有成分的伪随机信号的电路,及
所述第一单元包含用于在每个噪声周期从所述第一单元获得所述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的电路,及用于获得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和在所述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所述载波的比特分布的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包含用于将所获得的所述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传输到所述第二单元的电路,
所述第二单元包含用于根据所述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来自所述第一单元的所述每个噪声周期的所述比特分布向所述第一单元进行数据传输的电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响应来自所述第二单元的对其自身的传输启始命令开始传输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间通过数字用户线路进行数据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在大和小之间进行周期性变化的所述噪音是小时与当所述噪声为大相比,将完成的所述比特分布可分布更大量的比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载波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
当周期性变化的所述噪声为远端串扰时,比其为近端串扰时可分布更大量的比特。
13.一种通过多载波进行传输的传输功率单元,包括:
接收部分,其配置成基于通过信噪比测量部分(34)测量的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而通过功率/比分布计算部分(35)获得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并且通过第一反傅立叶变换部分(30)传输关于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和所述比特分布的信息到传输部分;以及
传输部分,其配置成根据存储在映像部分(12)中的所述接收的关于周期性变化噪声的周期和所述获得的比特分布的信息通过数模转换部分(14)传输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
通过用与所述周期性变化的噪声同步的时钟及根据所述时钟的周期获得所述每个载波的所述比特分布。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获得所述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的同时获得其传输功率分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
多载波传输单元使用所述每个载波进行正交调幅并使用反傅立叶变换多路复用被调制的载波。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用于传输与所述具有变化电平的时钟同步的语音的电路及用于传输具有各个载波的所有成分的伪随机信号的电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多载波传输单元还包含:
用于在来自另一单元的所述语音电平的基础上检测噪声的周期的电路,用于在每个被检测的周期获得所述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的电路,及用于获得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在所述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所述载波的比特分布的电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载波传输单元还包含用于将所获得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所述比特分布中的任一个及所述每个载波的所述比特分布传输到所述另一单元的电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载波传输单元还包含用于在每个噪声周期获得来自所述另一单元的所述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的电路,及用于获得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任一个和在所述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所述载波的比特分布的电路。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载波传输单元还包含用于将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所获得的所述每个载波比特分布向所述另一单元进行传输的电路。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
其响应来自所述另一单元的对其自身的传输启始命令开始传输操作。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其自身单元和另一单元间通过数字用户线路进行数据传输。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在大和小间进行周期的变化的所述噪声是小时,可比所述噪声为大时分布更大量的比特。
2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多载波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周期性变化的噪声为远端串扰时,比其为近端串扰时可分布更大量的比特。
26.一种多载波传输方法,包括步骤:
对应于变化的噪声周期传输具有变化的电平的语音;
从语音电平检测变化的噪声周期;
将具有所有离散多语音(DMT)载波成分的伪随机信号传送到XDSL终端单元远端方(XTU-R);
从所传输的伪随机信号计算每个变化噪声周期的每个载波的信噪比(SNR);
从所测量的信噪比(SNR)计算每个下行载波的传输功率和比特数并将信息传输到XDSL终端单元中央方(XTU-C);
记录由XDSL终端单元远端方(XTU-R)计算的每个下行载波的传输功率和比特分布;
将具有离散多语音(DMT)上行载波成分的伪随机信号传送到XDSL终端单元远端方(XTU-R);
测量来自被传送的伪随机信号的每个变化噪声周期的每个载波的信噪比(SNR);
从所测的信噪比(SNR)计算每个上行载波的传输功率和比特数并将信息传送到XDSL终端单元远端方(XTU-R);
记录由XDSL终端单元中央方(XTU-C)计算的每个上行载波的传输功率和比特数;以及
根据变化的噪声变换传输功率和比特数进行通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多载波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用与所述周期性变化的噪声同步的时钟及根据所述时钟的周期获得所述每个载波的所述比特分布。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多载波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获得所述每个载波的比特分布的同时获得其传输功率分布。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多载波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数据传输的第一单元中通过用每个所述载波进行正交调幅,并通过用反傅立叶变换进行多路复用被调制的载波,在用于数据传输的第二单元中通过用傅立叶变换将来自所述第一单元中的被多路复用的所述每个载波进行解调。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载波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单元中,传输与具有变化电平的所述时钟同步的语音,并传输具有各个载波的所有成分的伪随机信号,且
在所述第二单元中,在来自所述第一单元的所述语音的电平的基础上检测噪音的周期,并获得每个被检测周期的所述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及获得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和在所述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所述载波的比特分布。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多载波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电路中,将所获得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所述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每个所述载波的所述比特分布传输到所述第一单元,且在所述第一单元中,根据所述传输功率分布和所述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来自所述第二单元的每个所述噪声周期的所述比特分布将数据传输到所述第二单元。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多载波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单元中,传输具有所述每个载波的所有成分的伪随机信号,且在所述第一单元中,获得每个噪声周期中的所述伪随机信号的信噪比,及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并在所述信噪比的基础上获得所述载波的比特分布。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多载波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单元中,将所获得的所述每个载波的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传输到所述第二单元,且在所述第二单元中,根据所述传输功率分布和比特分布中的一个及来自所述第一单元的每个所述噪声周期的比特分布向第一单元进行数据传输。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多载波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响应来自所述第二单元的对其自身的传输启始命令开始传输操作。
3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多载波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间通过数字用户线路进行数据传输。
36.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多载波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大和小间进行周期性变化的所述噪声为小时比所述噪声为大时可分布更大量的比特。
3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多载波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周期性变化的所述噪声为远端串扰时,比其为近端串扰时可分布更大量的比特。
CNB991007840A 1998-02-27 1999-03-01 多载波传输系统和传输单元及传输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434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653498 1998-02-27
JP046534/1998 1998-02-27
JP10366981A JPH11313043A (ja) 1998-02-27 1998-12-24 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システム及び伝送装置並びに伝送方法
JP366981/1998 1998-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4670A CN1234670A (zh) 1999-11-10
CN1284343C true CN1284343C (zh) 2006-11-08

Family

ID=26386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0078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4343C (zh) 1998-02-27 1999-03-01 多载波传输系统和传输单元及传输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574282B1 (zh)
JP (1) JPH11313043A (zh)
CN (1) CN1284343C (zh)
AU (1) AU721148B2 (zh)
MY (1) MY116606A (zh)
SG (1) SG97780A1 (zh)
TW (1) TW4161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13343A (ja) * 1998-04-08 2000-01-14 Fujitsu Ltd 加入者線用伝送方法
JP3480313B2 (ja) * 1998-05-26 2003-12-1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加入者線伝送方法及びxDSL装置
DE69937912T2 (de) * 1999-05-21 2008-12-24 Fujitsu Ltd., Kawasaki Digitales Teilnehmerleitungsverfahren, -gerät und -system unter Verwendung synchroner Verarbeitung
JP3191802B2 (ja) * 1999-06-17 2001-07-2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7016822B2 (en) * 2000-06-30 2006-03-21 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near end crosstalk in a binder group
US6947748B2 (en) 2000-12-15 2005-09-20 Adaptix, Inc. OFDMA with adaptive subcarrier-cluster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ve loading
JP3480469B2 (ja) * 2003-02-14 2003-12-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加入者線伝送方法
JP3573152B2 (ja) * 2003-02-14 2004-10-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加入者線伝送方法及びxDSL装置
US8477592B2 (en) * 2003-05-14 2013-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and noise estimation in an OFDM system
JP4356392B2 (ja) 2003-08-07 2009-11-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4569180B2 (ja) * 2004-06-04 2010-10-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品質管理装置及び通信品質管理方法
EP1605655A3 (en) * 2004-06-07 2008-02-27 Broadcom Corporation Upstream power cutback
JP4552635B2 (ja) * 2004-12-07 2010-09-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装置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9447A (en) * 1993-05-03 1995-12-26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variable bandwidth, high-speed data transmission of a multicarrier signal over digital subscriber lines
EP0763295B1 (en) * 1994-06-02 2002-10-23 Amat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multi-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s in a multi-ton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JP3625307B2 (ja) 1995-03-13 2005-03-02 株式会社東芝 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方法
KR0155818B1 (ko) 1995-04-29 1998-11-16 김광호 다중 반송파 전송시스템에서 적응형 전력 분배 방법 및 장치
KR100331437B1 (ko) 1995-06-30 2002-08-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엠.티.시스템에서적응형비트교환방법및장치
ES2185681T3 (es) * 1995-07-11 2003-05-01 Cit Alcatel Asignacion de señal en un sistema multiportadora.
JPH0927832A (ja) 1995-07-11 1997-01-28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マルチキャリア伝送方法とその装置
US5774500A (en) * 1995-12-08 1998-06-30 Board Of Trustees, The Leland Stanford Jr., University Multi-channel trellis shaper
US6035000A (en) * 1996-04-19 2000-03-07 Amati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Mitigating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in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systems
GB2319148B (en) * 1996-09-27 1999-01-13 Plessey Telecomm Noise level determination
GB2319703A (en) * 1996-11-02 1998-05-27 Plessey Telecomm AFC in a DMT receiver
US6005893A (en) * 1997-09-23 1999-1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Reduced complexity bit allocation to subchannels in a multi-carrier,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16189B (en) 2000-12-21
JPH11313043A (ja) 1999-11-09
AU721148B2 (en) 2000-06-22
MY116606A (en) 2004-02-28
US6574282B1 (en) 2003-06-03
CN1234670A (zh) 1999-11-10
SG97780A1 (en) 2003-08-20
AU1846399A (en) 199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4343C (zh) 多载波传输系统和传输单元及传输方法
CN1115005C (zh) 多载波传输系统及其方法
CN1116754C (zh) 数据传输系统中发送多载波信号的方法和多载波发送机
EP1197064B9 (en) Adsl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of voice and data signals
CN104143998B (zh) 降低反馈开销的方法和装置
JP3191802B2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CN1489833A (zh) 在电网上的数字点到多点数据传输系统
CN1753442A (zh) 具有可控发送信号质量恶化的多载波调制解调器发射机
CN1250276A (zh) 缓解距离近远不同的远端串扰的方法
CN1227022A (zh) 超帧比特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13364718B (zh) 一种基于5g nr的感知通信一体化系统
CN1352853A (zh) 无分路器的数字用户环路调制解调器
CN1909534A (zh) 可重构ofdm系统及其发送和接收操作方法
CN101030997A (zh) 一种获取串扰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20040105454A1 (en) Data transmissions device and data transmissions method capable of minimizing delay of fast data
CN1716989A (zh) 降低上行信号功率的系统和方法
EP206206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fferentiat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robustness in a multi-tone transceiver
CN1787426A (zh) 多载波传输设备和方法
CN101060512A (zh) 一种ofdm传输符号同步的方法及其系统
US20080123776A1 (en) Dynamic power spectrum management method, spectrum optimization system and client device
CN1582562A (zh) 对网络连接进行分类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47682A (zh) 数字用户线收发器发送功率谱密度整形方法
CN1754361A (zh) 物理层路由器系统及方法
CN1655470A (zh) 一种解决数字用户线路远端串扰的方法
CN1179526C (zh) 采用用户调制解调器传输发送数据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3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