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3992C - 测定用电极及浓度测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定用电极及浓度测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3992C
CN1283992C CN 200310104559 CN200310104559A CN1283992C CN 1283992 C CN1283992 C CN 1283992C CN 200310104559 CN200310104559 CN 200310104559 CN 200310104559 A CN200310104559 A CN 200310104559A CN 1283992 C CN1283992 C CN 128399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amping fluid
reactive tank
ditch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3101045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9197A (zh
Inventor
清水晃二
小野喜广
本乡义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kray Inc
Original Assignee
Arkra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kray Inc filed Critical Arkray Inc
Publication of CN1499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9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39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399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用电极,构成在电极(42)的露出部设置有放射状的沟(65)…,并使该沟(65)相邻的两个沟(65)、(65)的角度小于90度,与此同时,使沟位于该电极(42)露出部的上部及下部,使该电极(42)露出部的上部及下部相邻的两个沟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浓度测定装置,其将上述的测定用电极用于导入反应槽内的溶液的浓度测定。将经脱气的缓冲液装入能防止与空气接触的容器内,在将该容器内的缓冲液用于浓度测定及洗涤的同时,将经脱气达到30℃的饱和空气量以下的缓冲液导入作为恒温槽的反应槽(24)中,将经脱气的缓冲液装入能防止与空气接触的容器内,将该容器内的缓冲液用于浓度测定及洗涤。

Description

测定用电极及浓度测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所采取的试样中,测定特定成分浓度的测定用电极及测定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安装有酶固定膜等反应膜,并通过电极检测的值测定浓度的测定用电极及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葡萄糖的浓度测定装置,已知有使用如下的测定方法的浓度测定装置:用作为葡萄糖分解酶的葡萄糖氧化酶(GOD)将试样中的葡萄糖分解,测定用过氧化氢电极对分解时生成的过氧化氢量进行检测而产生的电流量,用该电流量的测定结果求得试样中葡萄糖浓度。
作为该葡萄糖浓度测定装置,其将固定了GOD的反应膜装到传感器电极上,用该传感器电极对反应槽内的葡萄糖浓度进行测定。
例如,特开平10-274656号公报所示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在葡萄糖浓度测定装置中以提高测定精度的稳定性和反应膜的耐久性为目的,反复进行了大量实验,发现由于作业环境的温度差而溶存于缓冲液中的空气量对测定的稳定性及反应膜的耐久性有很大影响。
当安装有反应膜的环境温度比设置电极的环境温度(反应槽的温度)低时,由于液体中溶存空气量的差,反应槽内成为了容易产生气泡的状态。而且,当输送到反应膜的缓冲液中溶存的空气量超过电极设置环境温度的饱和空气量时,容易产生气泡。
又,当酶固定膜和电极间产生了微小的气泡时,有时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如上所述,以下对用于实现该目的的手段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电极构成为:在由阳极及阴极构成,在电极的露出部安装有膜体,将阳极或阴极中的之一配置于中心,将另一个配置为同心圆状,同时将沿半径方向的沟设置为同心圆状。而且,在配置为同心圆状的电极中刻有多个沟,使相邻沟之间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在相邻的沟中,通过沟中央线之间所成角度小于90度,因此易于将电极中产生的微少气泡排出。这样可以获得测定的稳定性。
通过使相邻沟之间所成角度小于90度,易于使附近产生的气泡进入到沟内。
即,在测定装置中,电极被装在反应槽中。将进行测定的溶液导入反应槽,其在测定后被排出。于是根据测定对测定溶液进行更换。
使设置于电极的沟和导入反应槽内的液体在该电极附近的流动方向构成小于90度的角度,利用液体向反应槽的流入及流出而易于将在电极产生的气泡除去。
用沟易于将液体流混合,易于将该液体流产生的微细气泡排出。
又,在电极配置状态下,使设置于该电极的沟保持为对于垂直方向小于45度的角度。这样便可以利用浮力使电极中产生的气泡易于向上方排出。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通过反复进行大量实验,发现在浓度测定装置中使用经脱气的缓冲液,更优选使用经脱气到30℃的饱和空气量以下的缓冲液,可以确保良好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将缓冲液导入反应槽内,并在缓冲液中测定试样中目标物浓度的传感器中安装的测定用电极,其中在电极反应部设置有放射状的沟,该沟相邻的两个沟的角度小于90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在将缓冲液导入反应槽内,并在缓冲液中测定试样中目标物浓度的传感器中安装的测定用电极,其中在电极反应部的上部及下部的至少之一上设置有多个沟,在该电极反应部的上部及下部的至少之一上相邻的两个沟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在将缓冲液导入反应槽内,并在缓冲液中测定试样中目标物浓度的浓度测定装置,其中将上述两段记载的测定用电极用于导入反应槽内的溶液的浓度测定。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将缓冲液导入反应槽内,并在缓冲液中测定试样中目标物浓度的浓度测定装置中,将经脱气的缓冲液导入反应槽。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导入反应槽内的缓冲液为经脱气达到30℃的饱和空气量以下的缓冲液。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将缓冲液导入上述反应槽的配管部的反应槽之前配置溶存空气除去部。
在进一个实施方案中,将缓冲液导入上述反应槽的配管部的反应槽之前配置溶存空气除去部,并在上述溶存空气除去部将缓冲液加温到测定温度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血液检查装置的整体图。
图2为表示血液检查装置构成的简图。
图3为表示缓冲液的脱气构成的简图。
图4表示将GOD膜装入电极时的顺序。
图5表示将葡萄糖传感器装入反应槽的安装构成。
图6表示葡萄糖传感器的测定原理。
图7为电极的部分侧面的断面图。
图8表示电极前端的构成。
图9表示沟的构成例。
图10为表示测定装置中反应槽构成的简图。
图11为比较沟的作用的简图。
图12表示测定结果对于本实施例电极的连续测定次数的稳定性。
图13对电极的响应灵敏度稳定性进行比较。
图14表示第二实施例中沟的构成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本发明可以将反应膜体安装到电极上,对目标物的浓度进行测定。用葡萄糖浓度测定装置作为本发明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血液检查装置的整体图,图2为表示血液检查装置构成的简图。
用血液检查装置作为本发明利用试样吸引管的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该血液检查装置由主体部10、样品供给部11和瓶单元12构成,在主体部10设置有输出经过分析得到的测定值的打印部14和将测定值表示于面板的显示面板13。
而且,其由喷嘴驱动部19、泵体部20、构成于主体部10内部的反应检测部22和配置了脱气模块72的脱气单元21等部分构成。脱气单元21的脱气模块72构成了溶存空气除去部123的一部分。脱气模块72用于进行气泡去除,在溶存空气除去部123中,用配置于脱气模块72前段的加温部23对缓冲液进行加热,溶存气体作为气泡在脱气模块72中被去除。
以下用图3对缓冲液的脱气构成进行说明。
图3为表示缓冲液脱气构成的简图,图3(a)为脱气路径的简图,图3(b)为脱气模块的简图。
进行缓冲液脱气的结构主要由加温部23、脱气模块72、气泵73构成。
缓冲液瓶16内的缓冲液被导入加温部23,使缓冲液的温度达到37℃,然后供给到脱气模块72。气泵73与脱气模块72相连接,通过脱气模块72的缓冲液中溶存的氧等被脱出。
通过了脱气模块72的缓冲液通过三向阀被导入缓冲液泵27,进而从缓冲液泵27通过恒温箱被供给到反应槽中。
由于将上述缓冲液的脱气结构设置在浓度测定用反应槽之前,因此可以将溶存空气少的缓冲液供给到反应槽。这样便可以进行稳定的浓度测定。
对脱气模块72的构成进行说明。
脱气模块72由真空室82及气体透过性管81构成。气体透过性管81设置在真空室82内,缓冲液在气体透过性管81内通过。
上述气泵73与真空室82相连接,从而进行真空室82内的减压。这样通过气体透过性管81内的缓冲液便被减压脱气。
也可以将压力传感器83与真空室82连接,通过压力传感器83的值对气泵73进行控制。通过压力传感器83可以知道真空室82内的压力,将压力传感器83和气泵73与控制器84连接。这样便可以用控制器84控制气泵73的驱动,对真空室82内的压力进行调节。
测定时,将37℃的缓冲液导入反应槽24中,葡萄糖浓度的测定在37℃下进行。由于将缓冲液加温到测定温度以上,因此可以抑制在测定时产生气泡。
因此,在预恒温箱中将缓冲液加热到37℃,然后导入脱气模块72中。由于在37℃下进行脱气,因此可以减少测定条件下氧的溶存量,可以有效地进行脱气。
这样,通过缓冲液的脱气便可以进行稳定的测定,通过经脱气到优选30℃的饱和空气量以下或用氧量换算为经脱气到7.5mg/L以下,可以进行稳定的测定。
通过将缓冲液瓶16内的缓冲液预先脱气再使用,可以使电极内的反应稳定,使测定精度稳定。
通过使用经脱气到30℃的饱和空气量以下的缓冲液,可以减轻脱气模块72所承担的负荷。从而可以使缓冲液的供给速度提高,使处理时间缩短。
又,也可以将经脱气的缓冲液封入能防止与空气接触的容器中,作为缓冲液的供给源。例如,将经脱气的缓冲液封入收缩自如的容器中,将缓冲液从该容器中取出,则伴随着缓冲液的减少,容器的容积减少,容器内的缓冲液不会与空气接触。这样可以防止氧等溶入容器内的缓冲液中,使氧的溶存量少的缓冲液稳定并将其供给。
通过将这样的缓冲液用于浓度测定及洗涤,在进行浓度测定的部分,不易产生气泡,可以进行稳定的测定,测定精度稳定。
以下对将GOD膜安装到电极时,使用经脱气的缓冲液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4表示将GOD膜安装到电极时的顺序。
将GOD膜安装到电极时,首先,如图4(a)所示,将经脱气的缓冲液滴到GOD膜43的表面。然后,如图4(b)所示,将电极42的前端部朝向上方,将经脱气的缓冲液滴到前端正面上阳极及阴极露出的面上。
然后,如图4(c)所示,将用经脱气的缓冲液润湿的GOD膜43组合到前端部附着了经脱气的缓冲液的电极42上。这样可以使GOD膜43内及GOD膜和电极42间的缓冲液中溶存氧气量减少,可以进行稳定的测定。
又,在血液检查装置的侧方配置有由多个瓶构成的瓶单元12,其由STD液用瓶18、洗涤液瓶15、缓冲液瓶16、废液瓶17等构成。
在样品供给部11中连续地设置作为密封容器的真空采血管40。真空采血管40的内部装有作为试样的血液,用试样吸引管采取该血液作为试样。然后,在样品供给部11,从被连续供给的血液所进入的真空采血管40,贯穿真空采血管40的栓体41,通过喷嘴驱动部19进行取样。
血液检查装置主体内部由将瓶单元12的液体供给到各部分的泵体20构成。反应检测部22的内部配置有洗涤槽25和反应槽24。在从该洗涤槽25通向反应槽24的流路内配置有开关电磁阀9。
在瓶单元12部分配置有STD液用瓶18、洗涤液瓶15、缓冲液瓶16和废液瓶17。
在血液检查装置中,在样品供给部11中使喷嘴驱动部19的取样喷嘴1贯通于连续配置、供给的真空采血管的内部。用该取样喷嘴1吸取血液,在洗涤槽25的部分将附着于该取样喷嘴1外侧的多余血液洗涤。
然后,将精密采取定量的试样供给到反应槽24中,通过开关电磁阀9、26、132的开放将混合的试样排出。
用作为柱塞泵的缓冲液泵27精密测定定量的缓冲液从缓冲液瓶16利用溶存空气除去部123,通过开关电磁阀26的开关被供给到该反应槽24。又,在反应槽24的前段设置有恒温箱线圈74,其用于将导入反应槽24的缓冲液调节到进行测定的温度。例如,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时,温度被设定在37℃。
然后,在反应槽24中进行试样成分的测定。测定结果通过打印部14输出,显示于显示面板13。
在泵体部20中,配置有4台往复活塞泵,缓冲液泵27吸引、供给缓冲液瓶16内的缓冲液,洗涤液泵28将洗涤液瓶15内的洗涤液供给到吸引喷嘴的洗涤槽25中。又,STD液泵29将STD液用瓶18内的STD液供给到洗涤槽25部分。废液泵30将分析完了的排出液排出到废液瓶17内。
以下对作为电极的一例子的葡萄糖传感器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5表示葡萄糖传感器向反应槽内的安装构成,图6表示葡萄糖传感器的测定原理。
葡萄糖传感器41由电极42及葡萄糖氧化酶固定酶膜(以下称为GOD膜)43构成,用于进行反应槽24内的葡萄糖测定。电极42在安装有作为反应膜体的GOD膜43的状态下被插入反应槽24内。
将缓冲液导入反应槽24内,用在电极42前端露出部安装有作为膜体的GOD膜43的葡萄糖传感器41在缓冲液中对试样中目标物浓度进行浓度测定。
如图6所示,电极42为过氧化氢电极。在GOD膜43中,用电极42测定在葡萄糖分解为葡糖酸的过程中生成的过氧化氢。从而测定反应槽24中葡萄糖的浓度。
对到达电极42的过氧化氢施加外部电压,从而引起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极42的阳极和阴极间产生电流。通过测定该电流求得葡萄糖浓度,从而得到其构成。
GOD膜43用聚碳酸酯膜和纤维素醋酸酯膜包覆,在电极侧配置纤维素醋酸酯膜。在聚碳酸酯膜上开有300的孔,使得比葡萄糖大的物质不能通过。
通过该聚碳酸酯膜的葡萄糖由于GOD的作用而分解为葡糖酸和过氧化氢。
生成的过氧化氢通过纤维素醋酸酯膜到达电极。在纤维素醋酸酯膜上开有5~6的孔,使过氧化氢通过且不受还原物质产生的干扰反应的影响。
对到达电极的过氧化氢施加外部电压,则引起氧化还原反应,在阳极和阴极间产生电流。然后,测定在阳极由于过氧化氢分解而产生的电子的量,用终点法求得葡萄糖的浓度。
以下对电极42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7为电极的部分侧面的断面图。
电极42在固定于托座52的状态下被安装到反应槽24。电极42在插嵌固定于筒体56的状态下被插入托座52内。然后,用导线将插头54、54连接到电极42的后端。
在电极42的后端和托座52的后端内侧之间配置有弹簧53,其构成使电极42可以在托座52内具有一定的滑动。当GOD膜43的托座与电极42的前端部连接时,使电极42向后方滑动的同时,被弹簧53顶到GOD膜43侧。这样在保持电极42的前端部与GOD膜43的托座连接的状态下,使电极42和GOD膜43的间隔保持一定。
在保持电极42的筒体56的前端部设置有定位销钉51,该构成使电极42与筒体56不能相对转动,通过确定该筒体56的位置从而也使电极42的位置得以确定。
定位销钉51用的插入部构成于反应槽24的托座52装入部中,将定位销钉51插入该插入部,使电极42与反应槽24的位置得以确定。
将盖55装入、输送及保持到电极42上。
以下对电极前端部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8表示电极前端部的构成,图8(a)为电极的侧面图,图8(b)为电极前端部的侧面部分断面图,图9为电极前端部的正面图。
如图8(a)所示,电极42的构成为后部及中央部的直径比前端部A的直径大。正面看为圆形的阳极61配置于前端部A的中心。阳极61的侧面圆周部被绝缘层62所包覆,绝缘层62的外侧被阴极63所包覆。因此阳极61和阴极63在电极42中通过绝缘层62绝缘。
阴极63的外侧被树脂层64包覆。电极42的构成为整体被该树脂层64包覆,阳极61及阴极63在前端部A露出。
电极42的前端部成为阳极61及阴极63露出的部分。这样,在电极42的露出面用阳极61及阴极63进行测定。
如图9所示,在正面视图中,电极42的前端部A在中心配置有阳极61,绝缘层62呈同心圆状包覆着该阳极61。此外,在树脂层64的外侧呈同心圆状配置有阴极63,其将阳极61包围。进而树脂层64将阴极63的外侧包覆。
GOD膜43与电极42的前端接触,从而用电测定阳极61和阴极63之间发生的反应。
如图9所示,在前端部A的正面刻有沟65、65 ..。
沟65在前端部A的正面从硬质树脂层64设置到阳极63及绝缘层62。沟65以阳极61为中心,沿阴极63的半径方向设置。而且其设置从阴极附近的绝缘层62到树脂层64。
沟65的宽度大致均一,从阳极61呈放射状构成。又,在沿沟65的延伸方向的断面上,底面呈直线构成。在电极42的外侧部沟65深,在中央部附近浅。
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沟65以阳极61为中心,呈放射状并以等间隔设置8条。这样,通过构成沟65...,使阳极61附近及阴极63内侧部分的气泡流动性提高,可以将阳极61及阴极63之间的气泡除去,从而进行稳定的测定。
又,可以在阴极63的阳极61侧的圆弧部分,构成气泡排出到沟65的路径,同时通过等间隔地构成8条沟65,使阴极63的圆弧部分长度缩短,气泡不易停留在阴极63和阳极61之间。
图10为表示测定装置中反应槽构成的简图。
缓冲液从下部被导入作为反应槽的测定室70内,与此同时缓冲液从下部排出。进行测定的试样从测定室70的上部被导入到测定室70内。在测定室70内设置有搅拌子71,该搅拌子71由于位于测定室70下方的搅拌器172的旋转而在测定室70内旋转,对缓冲液进行搅拌。
电极42沿水平方向配置,其前端部正面面向测定室70的中心方向。在测定室70的内侧面配置有安装有GOD膜43的电极42的前端部。GOD膜43从测定室70的侧面露出,从而对导入测定室70的试样进行浓度测定。
在这样的构成中,设置于电极42前端部的沟65..中任何一个都以与垂直方向成小于45度的角度配置。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等间隔地构成8条沟65..,因此其以与垂直方向成小于22.5度的角度配置。
又,在电极42的前端部,在缓冲液搅拌时产生侧面液体的流动。此外,将缓冲液导入测定室70内时或从测定室70将缓冲液排出时,在上下方向上产生液体的流动。
在电极42的前端部,利用该状态下产生的流动将阳极61与阴极63间的微小气泡去除。如上所述,在电极42的前端部设置有放射状的沟65...。该沟65以阳极61为中心,以等间隔配置有8条,有效地将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液体流动混合,在使阳极61和阴极63间的气泡容易移动的同时,提供了气泡的排出路径。
即,通过构成沟65,可以在包围阳极61的阴极63的圆弧部分形成排出微小气泡的通路。又,由于使沟65、65之间所成角度小于90度,因此可以将接受的液流从2个以上的沟65、65导入到电极42的前端。
图11为比较沟的作用的简图。
如图11所示,一个沟65沿正上方,当对于电极42在垂直方向产生液体流动时,如图11(a)所示,如果另一个沟65b沿水平方向,则由于沟65b的方向与流动方向垂直,因此难于将液体的流动导入到沟65b中。
与此相对,如图11(b)所示,如果与另一个沟65b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则可以将液体流动导入沟65b。
这样,通过使相邻沟65、65所成角度小于90度,从而使电极42的测定部分易于洁净。
又,在电极42的前端部正面,为了维持与GOD膜43接触的阴极63的面积大,当使沟65的宽度小时,通过使相邻沟65、65所成角度小于90度,由于液体流入的协同效果,可以在阳极61和阴极63间使气泡容易移动。
也可以使相邻沟平行设置,在这种情况下,相邻沟所成角度为0度。又,当可以确定电极42的位置时,也可以在电极42的上下刻有大致平行的多个沟。进而,也可以在电极42的上下及左右刻有大致平行的多个沟。
以下用图12及图13对使沟65、65正交的以往电极和本实施例中8条沟的电极的特性进行比较。
图12表示测定结果对于本实施例电极的连续测定次数的稳定性。
在图12中,横轴表示测定次数,纵轴表示测定值。分别在不进行电极校准的情况下连续进行恒定浓度的试样的测定。如图12所示,在以往的电极中,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测定值降低,产生误差。因此,在使用以往电极的测定装置中,在恒定测定次数下就要进行校准,以修正测定误差。
但是,当使用本实施例的电极时,测定值在连续测定的情况下显示出基本恒定的值。
据此可以确认本实施例的电极产生了稳定的测定结果。
图13对电极响应灵敏度的稳定性进行比较。
在图13(a)中,以纵轴作为响应灵敏度,测定结果设置于横轴进行比较。用将恒定浓度的试样导入反应槽直至得到稳定的值所需时间算出响应灵敏度,进行比较。
如图13(a)所示,与以往的电极相比,本实施例的电极其响应灵敏度高、稳定。
在图13(b)中,横轴为从被测液体导入时起的时间,纵轴为测定值。对将恒定浓度的试样导入反应槽内后得到稳定值所需时间进行比较。
如图13(b)所示,当使用本实施例的电极时,到测定值稳定所需时间比使用以往电极时所需时间短。因此,当对多个试样进行测定时,可以使每个测定所需时间缩短,从而使多个试样测定所需时间大幅度缩短。
以下对在电极42前端部构成的沟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4表示第二实施例中沟的构成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设置有构成于电极42前端部正面的沟65、65..、指向电极42前端正面中心的6方向以上的沟。
如图14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以阳极61为中心,等间隔设置有沟65、65..。这样,如图14(a)所示,任何一个沟65都指向正上方,即使不对电极42的位置进行确定,如图14(b)所示,沟65都与正上方左右成30度以内。即,一个或多个沟65位于与电极前端部的仰角为60度到90度之间。
这样,即使当电极42的前端部产生气泡,也可以顺利地将气泡排出。
由于在阳极61及阴极63的周围构成有沟65,因此可以使阳极61及阴极63附近液体的流动性提高。由于构成了沟65,因此沿该沟65的液体容易流入及流出到阳极61。这样,便抑制了阳极61附近液体的滞留,顺利地供给未反应的过氧化氢,使过氧化氢的浓度保持一定。从而使过氧化氢的浓度稳定,使葡萄糖浓度的测定精度提高。
例如,在电极42的前端正面,如果由于测定时的发热等使被测液升温,则升温的液体向上移动。此时,如果在阳极61的附近有向上方向延出的沟65,则升温的液体通过该沟65向上方移动。除了升温的液体移动外,未升温的液体从其他沟65..流入阳极61侧。这样,可以使过氧化氢溶液经常流入阳极61和阴极63之间,稳定地测定过氧化氢的浓度。
又,由于在阳极61和阴极63间的空间内连通有多个沟65、65..,因此可以使溶液顺利地流入该空间,也易于消除该空间的浓度变动。即,通过将多个沟65对于阳极61呈放射状设置,使进行测定的溶液的对流和扩散变得容易,使电极附近的浓度变化得以抑制。进而,当在电极附近产生气泡时,由于气泡通过沟65从电极42的前端部排出,因此可以进行稳定的测定。这样,便可以抑制气泡进入GOD膜,使GOD膜的耐久时间延长。在与作为反应膜的GOD膜接触的电极表面设置沟,使任何一个沟都朝上。这样就可以将电极附近产生的气泡从电极42前端的上部抽出。沟65的位置确定可以通过用上述定位销钉51来进行。这样,在阳极61的上方,朝正上方配置沟65,即使在阳极61中产生气泡,也可以容易地从阳极61和阴极63之间排出。又,通过使沟65的宽度和阳极61的宽度大致相同,可以在不使阳极61中产生的气泡残留的情况下排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沟65的数目为8条和6条的构成进行了说明,沟的数目也可以为5条或7条。进而,表示的构成为等间隔配置沟,但如果能确保电极的稳定性,也可以将一部分或前部的沟不等间隔配置。
进而,如果使进行测定的溶液的对流或扩散容易进行,同时气泡也容易排出,则设置于电极的沟不必为直线形状,也可以形成为曲线状。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由本说明书及附图记载的事项所说明的本发明广泛地涉及其技术思想的全体范围。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在将缓冲液导入反应槽内,并在缓冲液中测定试样中目标成分浓度的传感器中安装的测定用电极中,由于在电极反应部设置有放射状的沟,该沟相邻的两个沟的角度小于90度,因此当气泡产生时,气泡从沟排出,从而促进了电极反应的稳定化,实现了测定精度的稳定化。进而气泡不易与膜体接触,可以提高膜体的耐久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种在将缓冲液导入反应槽内,并在缓冲液中测定试样中目标成分浓度的传感器中安装的测定用电极中,由于在电极反应部的上部及下部的至少之一上设置有多个沟,在该电极反应部的上部及下部的至少之一上相邻的两个沟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因此可以利用重力和液体的出入,在气泡产生时,气泡也能从沟排出,从而促进了电极反应的稳定化,实现了测定精度的稳定化。进而气泡不易与膜体接触,可以提高膜体的耐久性。
本发明所提供的又一种在将缓冲液导入反应槽内,并在缓冲液中测定试样中目标成分浓度的浓度测定装置中,由于将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测定用电极用于导入反应槽内的溶液的浓度测定,因此电极反应稳定,实现了测定精度的稳定化。进而可以缩短电极的应答时间,缩短测定所需时间。又,气泡不易与膜体接触,可以提高膜体的耐久性。可以提高浓度测定装置的维护性。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由于将经脱气的缓冲液导入反应槽内,因此抑制了反应槽中气泡的产生,使电极反应部的反应稳定,浓度测定精度提高。进而在反应槽中不易产生气泡,从而降低了气泡对膜体等所产生的影响。
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由于导入反应槽内的缓冲液为经脱气达到30℃的饱和空气量以下的缓冲液,因此在葡萄糖的浓度测定等利用酶的浓度测定中,可以抑制反应槽中气泡的产生,进行稳定的测定,可以抑制气泡产生所带来的弊害。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由于在将缓冲液导入上述反应槽的配管部的反应槽之前配置溶存空气除去部,因此可以确实抑制反应槽中气泡的产生。从而可以进行稳定的浓度测定,与此同时,可以提高测定精度。
在进一个实施方案中,由于在将缓冲液导入上述反应槽的配管部的反应槽之前配置溶存空气除去部,且在上述溶存空气除去部将缓冲液加温到测定温度以上,因此可以抑制反应槽中气泡的产生,稳定地进行浓度测定,又,可以降低气泡产生的影响,提高测定精度。

Claims (7)

1、一种测定用电极,其安装在将缓冲液导入反应槽内,并在缓冲液中测定试样中目标物浓度的传感器中,其特征在于,在电极反应部设置有放射状的沟,该沟相邻的两个沟的角度小于90度。
2、一种测定用电极,其安装在将缓冲液导入反应槽内,并在缓冲液中测定试样中目标物浓度的传感器中,其特征在于,在电极反应部的上部及下部的至少之一上设置有多个沟,在该电极反应部的上部及下部的至少之一上相邻的两个沟所成的角度小于90度。
3、一种浓度测定装置,其用于在将缓冲液导入反应槽内,在缓冲液中测定试样中目标物浓度,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测定用电极用于导入反应槽内的溶液的浓度测定。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浓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将经脱气的缓冲液导入反应槽。
5、根据权利要求4记载的浓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入反应槽内的缓冲液为经脱气达到30℃的饱和空气量以下的缓冲液。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浓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缓冲液导入所述反应槽的配管部的反应槽之前配置溶存空气除去部。
7、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浓度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缓冲液导入所述反应槽的配管部的反应槽之前配置溶存空气除去部,在所述溶存空气除去部将缓冲液加温到测定温度以上。
CN 200310104559 2002-10-31 2003-10-31 测定用电极及浓度测定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12839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7562/2002 2002-10-31
JP317561/2002 2002-10-31
JP2002317562 2002-10-31
JP2002317561 2002-10-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9197A CN1499197A (zh) 2004-05-26
CN1283992C true CN1283992C (zh) 2006-11-08

Family

ID=34277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310104559 Expired - Lifetime CN1283992C (zh) 2002-10-31 2003-10-31 测定用电极及浓度测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83992C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9197A (zh) 2004-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3462C (zh) 液滴喷出头以及微阵列的制造方法
CN1188702C (zh) 分析样液的测试装置
CN1619302A (zh) 细胞外电位测量用传感元件、测量器件、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489233A (zh) 直接改性型燃料电池系统
CN100344973C (zh) 化学分析装置和化学分析用的结构体
JP4438860B2 (ja) 生体物質検出カートリッジ、生体物質検出装置、および生体物質検出方法
CN1793383A (zh) 发光检测装置
JP2004225089A (ja) メッキ装置、メッキカップ、およびカソードリング
CN1611946A (zh) 化学分析装置、其注入方法及稀释杯
CN1697970A (zh) 生物传感器用测定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测定方法
CN101065671A (zh) 传感器装置
JP2011518320A (ja) 生体試料の反復染色
CN1800858A (zh) 化学分析装置和化学分析盒
CN1788338A (zh) 衬底处理方法和衬底处理装置
CN1618527A (zh) 基板处理装置、细缝喷嘴、被填充体的液体填充度判定机构及气体混入度判定机构
CN101061574A (zh) 衬底处理装置
CN1646903A (zh) 微型化学芯片
JP4546889B2 (ja) 計量部を有するチップ
CN1283992C (zh) 测定用电极及浓度测定装置
CN1128363C (zh) 光学特性测定用被检测试料的输液方法和装置以及旋光计
CN1597916A (zh) 提取装置
CN1167952C (zh) 旋光角测量用取样盒
JPWO2015005048A1 (ja) キャピラリ電気泳動装置
CN1474941A (zh) 酸性气体测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723079A (zh) 热处理设备和发电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