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3973C - 板叠和叠板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板叠和叠板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3973C
CN1283973C CN01808116.9A CN01808116A CN1283973C CN 1283973 C CN1283973 C CN 1283973C CN 01808116 A CN01808116 A CN 01808116A CN 1283973 C CN1283973 C CN 128397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luid
main channel
folded
heat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81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23742A (zh
Inventor
卡尔·M·霍尔姆
伯恩特·塔格松
尼尔斯·I·A·尼尔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fa Laval AB
Original Assignee
Alfa Laval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fa Laval AB filed Critical Alfa Laval AB
Publication of CN1423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3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39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39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6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 F28F9/0265Header boxes; End plates with static flow control means, e.g. with means for uniformly distributing heat exchange media into conduits by using guiding means or impingement means inside the header box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9/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9/003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 F28D9/004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 F28D9/00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plate-like or laminated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being formed by paired plates touching each 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circulation of at least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from one conduit to another the plates having openings therein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8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 F28F3/083Elements constructed for building-up into stacks, e.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for cleaning capable of being taken apart

Abstract

一种叠板式换热器使用的板叠,包括数个传热板,传热板具有数个通孔,所述传热板以这样的方式彼此联系,其中,传热板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和第二流体通道,且其中,对于每一个流体通道,形成至少一个进口通道和至少一个出口通道,其中,至少第一流体通道的进口通道,包括至少一个主通道和至少一个辅通道。主通道和辅通道通过至少一个流体流通路部彼此连通,该流体流通路部跨过数个传热板间空间。流体流通路部沿主通道的延伸长度比主通道的延伸长度小许多。在所述流体流通路部之外,主通道与辅通道之间基本上没有流体流通路。还说明了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类型板叠的叠板式换热器。本发明使流体流分布更均匀。

Description

板叠和叠板式换热器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叠板式换热器的板叠,该板叠包括数个传热板,每一个传热板具有一个传热部和数个通孔,所述传热板以这样的方式相互接合,其中,第一流体通道在传热板之间的数个第一传热板间空间内形成,第二流体通道在传热板之间的数个第二传热板间空间内形成,且其中的通孔为每一个流体通道形成至少一个进口通道和至少一个出口通道,其中,至少第一流体通道的进口通道包括:至少一个主通道,该主通道的设置是为了第一流体通道接受流体流;和至少一个辅通道,该辅通道与主通道和第一流体通道连通,辅通道的设置是为了从主通道接受流体流,并将流体流输送到第一流体通道。
本发明还涉及叠板式换热器进口通道用的一种流体分配装置,以及叠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叠板式换热器可以包括:“支架板”;“加压板”;和数个中间传热板,该中间传热板在“板叠”中被夹紧在一起。传热板设计和设置成使至少两种传热介质所需要的流体通路在传热板之间形成。每一个传热板设有数个通孔,这些通孔一起形成穿过板叠延伸的至少两个进口通道和两个出口通道。进口通道其中之一和出口通道其中之一,通过流体通路中的一些通路彼此连通,以形成一种传热介质用的流体通道,而其它的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通过其它的流体通路彼此连通,以形成另一种传热介质用的流体通道。
叠板式换热器通过供入两种不同的换热介质进行工作,每一种换热介质经过单独的进口通道供入分离的流体通道,在此,较热的介质将其部分热量借助于传热板传递给另一种介质。这两种介质可以是不同的液体、气体、蒸汽,或者上述介质的组合物即所谓两相介质。
关于叠板式换热器的原理,将结合拟用于所谓两相应用的叠板式换热器,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该换热器在1991年出版的Alfa Laval AB小册子《叠板式蒸发器》(IB67068E)(见图1)给予了说明。
准备全部或部分蒸发的介质,例如准备浓缩的浆汁,通过设置在支架板上、由两个开口形成的进料口供入换热器。这两个开口直接引向一个公共的第一进口通道,此进口通道贯穿换热器的板叠延伸。蒸汽则通过第二进口通道供入流体通道,该流体通道是在传热板之间为此目的设置的。此第二进口通道由设置在传热板上角部的孔构成,且由于蒸汽占据较大的空间,第二进口通道具有较大的横截面。
当换热器处于运行状态时,蒸汽在换热器的内部空间内向下流,并被全部或部分冷凝。冷凝物经过两个出口通道排出,该出口通道由设置在传热板两个下角部的孔所限定,并经过支架板上的连接孔从叠板式换热器引出。第二介质在换热器的内部空间向上输送,并在其经过一个出口通道最终排出之前,全部或部分汽化,该出口通道由设置在传热板另一上角部的孔所限定,并经过支架板上的连接孔引出。
与此技术相关联的一个问题在于,在长的叠板式换热器中,即叠板式换热器的板叠具有大量的传热板,在传热板间,两种介质流的量,沿叠板式换热器的长度方向趋向于变化。因此叠板式换热器的最大能力不能利用。即使一个或者几个传热板间空间发挥了最大能力,仍有相当多数量的传热板间空间的利用水平,大大低于其最大能力。这种问题在两相应用中更为严重,因为,一种介质的气相与其液相具有不同的特性。这意味着气相和液相在换热器中将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在有关的传热板间空间呈现不同的分布。
与绝大多数叠板式换热器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在许多情况下,难于使流体流横跨每一个传热板的整个宽度均匀分布,即沿整个传热部均匀分布。试图改善这种分布的一种方法,是将拟用于构成进口通道的传热板孔制成图1所示的狭长形状。为了方便换热器与其它装置连接,可以使用诸如支架板上的两个连接孔,此连接孔直接连接至具有狭长横截面的进口通道。通常,不希望在通道内有这种急剧的尺寸变化。因为恰好在支架板的连接孔后面形成了“死流空间”,第一间隔空间就得不到所希望的液体分布。而任何存在的气体具有流入这些传热板间空间的趋势。
上述有关问题,即使在叠板式换热器并不用于两相应用的场合也会出现,不过,作者特别声明是在两相应用的场合。
WO97/15797公开了一种叠板式换热器,此换热器拟用于蒸发液体,例如蒸发制冷剂。这种叠板式换热器具有一个进口通道和一个分配通道,此分配通道贯穿叠板式换热器延伸,并沿叠板式换热器的全部长度上彼此连通。设置分配通道的目的在于,在不同的传热板间空间特别建立本质上均匀的流体流,这是通过其在进口通道与换热器板间空间起膨胀室或均化室的作用实现的。不过,所推荐的设计并未提供一种对于各种运行情况都完全令人满意的技术方案,其中包括传统工业用叠板式换热器的各种运行状态。
GB-A-2 052 723和GB-A-2 054 124公开了一种叠板式换热器的两种方案,该换热器具有传热板间空间的前部和后部。为了使流到叠板式换热器的流体流到达传热板间空间的后部,此叠板式换热器设置了由一条管子构成的旁路通道,此旁路通道在进口通道内同心设置。设置此同心旁路通道的目的在于将部分流体流输送到后部。第一部分的传热板间空间直接与进口通道的前部连通,第二部分的换热器板间空间直接与进口通道的后部连通。
因此,现有技术没有这样的结构,能实现沿叠板式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和横跨传热板的宽度方向两方面都令人满意的流体流分布。总之,现有技术没有这样的结构能在两相应用中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这种方案允许在沿叠板式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和横跨传热板的宽度方向实现令人满意的流体流分布,并借助于此,还可以避免在两相应用中的上述流体流分布问题。
这一目的是借助于在上述序言中所述形式的板叠实现的,其特征在于,主通道与辅通道,通过至少一个流体流通路部彼此连通,此流体流通路部覆盖数个传热板间空间,其中,流体流通路部沿主通道的延伸长度比主通道的延伸长度小许多;在上述流体流通路部之外,主通道与辅通道之间基本上没有流体流通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叠板式换热器的板叠,该板叠包括数个传热板,每个传热板具有一个传热部和数个通孔,所述传热板以这样的方式相互联系,第一流体通道在数个第一传热板间空间中的传热板之间形成,第二流体通道在数个第二传热板间空间中的传热板之间形成;所述通孔为每个流体通道形成至少一个进口通道和至少一个出口通道;至少该第一流体通道的进口通道包括:至少一个主通道,该主通道设置成为第一流体通道接受流体流;和至少一个辅通道,该辅通道通过流体流通路部与主通道和第一流体通道连通,并且设置成从主通道接受流体流,并将此流体流输送至第一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主通道和辅通道通过至少一个流体流通路部彼此连通,此流体流通路部跨过数个传热板间空间;流体流通路部沿主通道的延伸长度比主通道的延伸长度小许多;和在所述流体流通路部之外基本上没有在主、辅通道之间的流体流通路。
通过为板叠设置一种主通道和一种辅通道,并增添上述具有流体流通路的结构,获得了一种板叠,在这种板叠中的流体流,沿板叠的长度方向和横跨板叠的宽度方向,可以有利地分配。已经通过流体流通路从主通道流出的流体,将在辅通道内回旋,并因此将沿板叠的长度均匀分布,这主要由于流体流通路的延伸长度有限。通过控制换热器板间空间,流体将在主通道与辅通道之间流动,在辅通道内的流体流可以得到控制,于是流体流沿板叠的长度分布可以得到控制。此外。流体流通路部沿主通道长度方向的有限延伸长度,意味着不同的流体相在主通道与辅通道之间将不选择不同的路径,而是基本上如在主通道内两相流体那样的相同的相分布,流到辅通道,并通过该方式在不同的传热板间空间分配。由于使用一种主通道和一种辅通道,辅通道可以进一步设计成使流体流横跨每一个传热板的整个宽度分布,而主通道设计成允许使用常规的圆形管,以连接在板叠上。通过设置具有一个主通道和一个辅通道的进口通道,通道与传热表面之间的界面,以及通道与外部连接之间的界面,可以设计成彼此相对地独立。这意味着可以避免在流体通路中急剧的尺寸变化,从而也避免所不希望的涡漩扰动。
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如下:
根据一个推荐实施例,主通道通过至少两个流体流通路部与辅通道连通,该流体流通路部沿主通道彼此相距一段距离设置。这意味着流体流可以跨过长板叠分配,而能保持上述规定的分配特性。此实施例还在板叠的不同分段形式方面提供了大的灵活性。
根据又一个推荐实施例,在主通道内设置了一种流体分配装置,用于使主通道中的流体流被偏转而通过所述流体流通路部。通过在主通道内设置流体分配装置,在沿主通道不同部位,从主通道偏转的流体流量,可以用简单可靠的方式调节。流体分配装置的偏转特性,还有助于在辅通道内的流体流均衡。
主通道贯穿整个板叠延伸是有利的,因为这是对整个板叠供给流体的简单方法。
根据一个推荐实施例,辅通道贯穿整个板叠延伸。这是由于对于整个板叠而言,这种设计只需要一个辅通道。
根据一个推荐实施例,辅通道分为数个单独的分段,每一个分段只贯穿板叠的一部分。这种设计特别适合于包括大量传热板的板叠,并使得有可能在每一个辅通道内,对于一确定数量的传热板间空间,获得流体流的均匀化。通过在数个分隔的辅通道内对均匀化功能分配,可以容许在每一个辅通道分段内略低程度的均匀度,而沿整个板叠的长度仍旧获得另人满意的流体分配,而用单个长的辅通道可能实现相同均衡度,均匀度程度的要求要高一些。这种分段意味着这种板叠可以应用于更为多变的应用场合,而不会带来主要的性能损失。
此流体分配装置在主通道内合适地划定了主通道横截面一部分区域的界线,此区域在主通道内沿流体流的方向递减。从主通道偏转的流体流,因此以与流体技术一致的方式供入辅通道。
根据一个推荐实施例,流体分配装置包括一个筒形管体,该筒形管体环绕着一个倾斜板。管体的筒形允许其容易在板叠的进口通道内设置和固定。倾斜板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偏转功能,这是由于它允许流体沿倾斜板流动时,其流动方向是逐渐改变方向的。
倾斜板的前部是有利地设置在距主通道管壁一段距离处。这就保证了倾斜板延伸进入通道的流体流,并使部分流体流偏转。
倾斜板的后部在邻近主通道与辅通道之间的流体流通路处,与主通道的管壁合适地连接。这就导致被偏转的流体流直接输送入辅通道。
一种可靠地使流体流的正确部分偏转的适当方法,是为流体分配装置的倾斜板设置一个偏转边,此偏转边指向与流体流方向相反的方向。
根据一个推荐实施例,偏转边基本上垂直延伸。偏转边的这种方向取向是有利的,这是因为,例如环流或层流同样是两相流体流,不同相的每一部分也分为大体相等的部分。这一点是重要的,因为气相和液相各自的不均匀分配,都会降低叠板式换热器的能力,增加换热器“干运行”的风险,即,在一个或几个传热板之间的流体流不足,这可能导致流体流中的固体颗粒燃烧或粘在传热板上。
倾斜板适于包括一个基本平直的半椭圆板。这是保证流体分配装置偏转功能的简单方法。
倾斜板沿主通道纵向的延伸长度,大于其沿主通道横向的延伸长度是有利的。结果,所获得的流体流偏转,不致产生任何过分的涡漩扰动。
根据一个推荐实施例,流体分配装置包括数个向外延伸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设置成固定在传热板之间,设置在传热板环绕主通道彼此贴靠的结合点。通过将流体分配装置以这种方式固定,不需要辅助装置在通道内固定流体分配装置。压紧板叠的紧固杆的力,因此也用于固定流体分配装置。
根据管体的一个推荐实施例,该管体包括一个开口的筒形壳体结构,此管体环绕并支撑倾斜板。管体这样环绕倾斜板,有利于倾斜板在通道内正确地定位。
根据一个推荐实施例,管体包括一个管,此管环绕倾斜板,并在其外圆表面设有开口,倾斜板与所述开口连接。管体设计成十分坚固,对通道内的流体流影响并不很大。它还保证流体流的正确部分输送至辅通道。管体的管形形状,保证避免主通道与辅通道之间不必要的泄漏。
流体分配装置的外形适当地对应于主通道内部的形状。这意味着流体流分配器只在很小的程度干扰流体流,并由于多少可以利用对准一致的表面,容易获得正确的定位。
根据一个推荐实施例,主通道与辅通道之间的流体流通路沿主、辅通道的延伸长度小于每一通道沿主通道和辅通道相互之间的延伸方向的延伸长度。这种结构加强了流体流在辅通道内呈现均匀、循环流的趋势,在横跨与辅通道连通的不同传热板间空间内,获得级好的流体流分配结果。
根据一个推荐实施例,在主、辅通道之间只有一个流体流通路。这加强了在辅通道内流体流呈现均匀、循环流的趋势。
通过在叠板式换热器中使用上述类型的板叠,获得一种遍及不同传热板间空间流体流均匀分配的叠板式换热器。这种均匀分配,在两相应用中即流体具有液相和气相时,也将获得。具有流体分配装置的主通道将流体流输送到辅通道,在这里流体流是均匀的。
本发明的叠板式换热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叠板式换热器,其包括如上述的板叠。
根据一个推荐实施例,叠板式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板叠,其中,第一板叠的主通道,连接至本质上对准的第二板叠的主通道,而第一板叠的辅通道与第二板叠的辅通道隔离。这种结构,即使在板叠的局部会存在某些不十分另人满意的流体流分配时,沿叠板式换热器的整个长度方向会获得极有利的流体流分配。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下面将结合所附原理图,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通过举例,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常见推荐实施例。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叠板式换热器运行原理说明;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板叠所用的传热板;
图3示出了一个传热板,并示出了在主通道中对流体分配装置的布局与方位的原理性建议;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叠板式换热器推荐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推荐实施例的流体分配装置;
图6示出了图5所示流体分配装置的一个方案;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推荐实施例的流体分配装置;
图8示出了图7中流体分配装置的一部分;
图9-11示出了在不同的两相流体流中,流体分配装置推荐实施例功能的示意图;
图12-15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图12-13)和本发明推荐实施例(图14-15)中,流体流是如何沿叠板式换热器的长度分布的示意图;
图16是一个顶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流体分配装置是如何设置在主通道中的示意图;
图17是替换实施例的顶视图,该替换实施例具有主通道和辅通道的替换配置;
图18和19是两个示意图,示出了在一个主通道与一个辅通道之间的不同垫片的设置;
图20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偏转斜面的倾角可以改变。
对推荐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每一个传热板100包括上孔部A、下孔部B和中间传热部C。
在传热板的下孔部,传热板100具有:两个主进口孔110a-b和一个辅进口孔110c,其为第一流体流所用;和两个出口孔120e-f,其为第二流体流所用。两个出口孔120e-f设置在传热板的角部。两个主进口孔110a-b设置在两个出口孔120e-f的内侧。辅进口孔110c具有狭长的形状,并部分设置在两个主进口孔110a-b之间,以及主进口孔110a-b与传热部C之间。辅进口孔110c具有的狭长形状,并横跨传热部C宽度的主部延伸。
在传热板的上孔部,传热板100具有:两个双进口孔120a-b、120c-d,其设置在两角,所述这些进口孔在传热板的每一个角部构成第二流体流用的连续进口通道;和,第一流体流用的中央出口孔110d。
传热板110拟用于以图4所示方式设置成叠板式换热器。此叠板式换热器包括:一个机架板210、一个加压板220、和数个中间传热板100,它们设置成通过传统的拉杆夹紧在一起(见图1),此拉杆与机架板210和加压板220连接,并彼此相向压紧。不同传热板100的孔110a-d、120a-f对准,以构成贯穿叠板式换热器延伸的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
传热板100在垫片槽130中设有垫片131,或设置升高的垫圈(未示出),以贴靠相邻的传热板100,从而相对于周围环境确定传热板间空间的界线。传热板100还具有垫片或类似的元件,这种元件环绕上述孔110a-d、120a-f中的某些孔延伸。这些环绕孔110a-d、120a-f的垫片在传热板100的相应侧面100a-b具有不同的形状,以允许孔110a-b中的某些孔沿传热板100的传热部C的第一侧100a彼此连通。而其它的孔120a-f沿传热板100的传热部C的另一侧100b彼此连通。
此外,传热板100具有某种形状的沟纹(未示出),这种有沟纹的传热板在许多点彼此贴靠接触,这样,即使这些传热板被压在支架板210和加压板220之间,在传热板100之间仍旧形成板间空间。
如图4所示,第一流体流经过两个连接孔211a-b供入叠板式换热器,此连接孔穿过机架板210延伸,并与传热板100上的主进口孔110a-b对准。主进口孔110a-b构成两个贯穿换热器延伸的主进口通道230a-b、330a-b(见图4、16和17)。第一流体流从主进口通道230a-b、330a-b流向由辅进口孔110c构成的辅通道240、230。主通道230a-b、330a-b和辅通道240、340,通过流体流通路彼此连通,此流体流通路沿主通道230a-b、330a-b和辅通道240、340具有有限的延伸长度。辅通道240、340又与传热板间空间250连通,该传热板间空间构成第一流体流通道250a。
设置具有有限延伸长度流体流通路的不同方法,将在后面说明。流体流通路在主、辅通道230a-b、330a-b、240和340之间的有限延伸使一种循环的、均衡的流体流在辅通道240、340中形成,这就导致沿辅通道240、340的长度上,从而也就是沿叠板式换热器的长度L上,在覆盖不同传热板的板间空间范围,获得流体的均匀分布。
在主通道230a-b、330a-b和辅通道240、340之间有限的延伸长度,例如可以借助于一种流体分配装置400a-b、500实现(见图5-8),此装置设置在主通道230a-b、330a-b内,使主通道230a-b、330a-b内的部分流体流偏转,并使这部分流体流,在通道延伸部的某个部位输送至辅通道240、340(见图16-17)。
根据流体分配装置400a-b的第一实施例(见图5-6),此种装置包括一个本体,本体的形状是细长筒形开口壳体结构。图5和图6中分别示出的两种流体分配装置,是彼此不同的方案,在两种方案中,用相同的字符表示相对应的元件。开口壳体结构环绕并支撑倾斜板410。开口壳体结构包括数个环411和数个细长支杆412,此细长支杆用于将这些环411相互连接。根据这两种方案,流体分配装置400a-b包括三个环411。在一个方案中,流体分配装置400a包括三条支杆412,而在另一个方案中,流体分配装置400b包括四条支杆412。
根据流体分配装置500的第二实施例,该装置包括一个管501,此管在圆周表面具有开口502。流体分配装置500还包括一个倾斜板510,此倾斜板设置成覆盖开口502。
开口502的形状设计成这样,其中,在一个方向(与图8中F方向相反的方向)由两条边503a、b所限定,此两条边从圆周表面501上的一点延伸,两条边的相对距离,随着两条边503a、503b距起点的距离增大,彼此间沿圆周方向的距离增大。这意味着,在第一端(按F方向),开口502几乎包围圆周表面501圆周的一半,在第二端,开口502通过两条边503a、503b的交汇而终结,并与圆周表面501连接。在开口502的第一端,由开口502所限定的圆周表面501的边503,处于距起始圆周表面501为第一径向距离H处。
通过以这种方式设计开口502,并设置覆盖凹入部的倾斜板510,获得了一种口哨似结构。距离H决定了在管501中被偏转流体流F的量。
流体分配装置400a-b、500两者的实施例,拟用相同方式应用。一个或更数个流体分配装置,设置在沿主通道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如图4、16和17所示。
设置倾斜板410、510是为了使主通道中的部分流体流偏转进入辅通道。图3和图9-11示出了倾斜板410、510是如何设置成具有特定取向的。图3和图9-11示出了从流体流方向F(见图5-8)观察的流体分配装置。倾斜板上处于倾斜板前部的偏转边410a、510a,设置在距通道壁径向距离为H处,流体分配装置通过设置偏转边,使部分流体流偏转。偏转边410a、510a使主通道中的流体流划分为主流FH和辅流FS,此辅流拟供入辅通道。
偏转边410a、510a是垂直设置的,这意味着在两相应用中也具有良好的分配功能(见图10-11)。在“层流”(在此情况下,气相流体处于液相流体之上)和“环流”(此情况下,液体薄膜环绕气相流体)两种情况下,流体分配装置按与主流FH中存在的本质上相同的比例使两相偏转,这意味着在两相应用中普遍存在的分配问题可以避免。在传统板式换热器中,气相流体倾向于穿过第一板间空间向上流至一个更大的范围。偏转边410a、510a沿径向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有多少流体流被偏转。
除了倾斜板410、510的径向距离,还可以改变其倾斜角及其沿主通道延伸的长度。倾斜板的延伸长度除了其它因素以外取决于主、辅通道之间流体流通路的延伸长度。倾斜板的延伸长度还取决于可以利用的最大倾斜角,在这个倾斜角不致引起所不希望的涡流扰动和压力降。倾斜角本身又取决于偏转边沿径向的位置和倾斜板的延伸长度。因此,每一个参数值的选择是受其它参数值选择的影响,并受使用换热器的应用场合的影响。根据一个推荐实施例,倾斜板410、510具有的倾斜角α为15°(见图16)。
图5和图6示出了流体分配装置400的两种不同方案,该分配装置使主通道中的流体流的不同量偏转。
提供主、辅通道之间流体流通路有限延伸的另一个方法是设置垫片131,垫片环绕在数个传热板间空间250(见图18),并只允许第一流体流在有限数量的换热器板间空间内的主孔与辅孔之间流动。通过利用在邻近流体通路部处使垫片131’部分地凹入,或部分地切去垫片,在主、辅通道之间流体流通路中的流体流可以调整。垫片131’凹入或切除的程度决定了偏转量,因此,就功能而论,相当于对流体分配装置倾斜板的倾斜度、延伸长度和径向插入量的选择。由于流体流通路只跨过流体流通路部相对有限的延伸长度延伸,这种结构也可以用于某些两相应用的场合。
如图14-17所示,最好将叠板式换热器的板叠分为数个分段。这种分段是通过将辅通道240、340、640分为多段实现的,每一个分段与数个传热板间空间连通。辅通道的每一个分段服务于某些传热板间空间。辅通道240、340、640分段方法之一是无规律地设置传热板100,在这个传热板上没有制出辅进口孔110c。
这种设计特别适用于长换热器。辅通道的分段意味着,设置流体流通路和流体分配装置,以在辅通道内建立一种平衡流的意向,也可以在长换热器中应用。
在图12中示出了一种没有分段的传统换热器。图13示出了沿叠板式换热器,特别是在两相应用的场合,液体流的分配趋势。分段叠板式换热器的相应流体流分配趋势,在图14和15中图解说明了。由于分段,获得了沿叠板式换热器长度上总体更好的流体流分配。
此外,分段意味着,在每一个分段内流体流分配的满意度较低的情况下,仍旧能获得总体更好的流体流分配。但是,由于分段,在每一个分段获得满意的流体流分配变得更容易,这就意味着总体的流体流分配,大大好于不分段的长叠板式换热器。
图16示出了设有流体流通路部231的两个主通道230a-b和一个辅通道240,以及辅通道240分为两个分段240a-b的布局情况。在此实施例中,每一个主通道230a-b通过两个流体流通路部与每一个辅通道分段240a-b连通,在主通道230a-b内邻近流体流通路部处,设置了流体分配装置。值得指出的是,从一个主通道引出的不同流体流通路部,按彼此相距距离P设置。此外,从一个主通道230a引出的流体流通路部,相对于从另一个主通道230b引出的流体流通路部偏移。这就允许在辅通道240的不同分段240a-b获得均衡的流体流。
图17示出了主通道330a-b和分为两个分段的辅通道340的配置情况。辅通道340的第一分段340a由一个主通道330b供给流体,而辅通道340的第二分段340b,由另一个主通道330a供给流体。在此实施例中,示出了流体流通路部331,此流体流通路部是由取消了整个密封垫片而形成的(见图19)。流体流通路331,相对于流体流方向F,设置在辅通道340a-b的后部,以使在辅通道分段340a-b内的流体流,获得另人满意的均衡性。为辅通道后段340b供给流体的主通道340a通过设置在传热板间空间内的垫片332与辅通道的前分段340a隔离。辅通道340的分段340a-b通过板110’而彼此隔离,在该板上没有制出辅助孔(参见图2中的辅助孔110c)。对辅通道的前分段340a供给流体流的主通道330b的后部通过垫片332与辅通道的后分段340b部分隔离,并通过板100'与主通道330b的前部部分隔离。为了保证板叠支撑流体压力,将一股小的流体流,通过板100'上的小开口和与所述部平行的辅通道340,输送到后部。另外,可以将设置在主通道330b'与辅通道340b之间的全部垫片取消。
没有相对于辅通道340和主通道330b前部的这种分界,会有停滞的流体出现在主通道330b的后部330b’。
图20示出了主通道630和辅通道640的一种配置方式,分成三个分段640a-c的所述辅通道,每一分段提供数个传热板间空间。这种结构包括三个流体分配装置631a-c,此流体分配装置设置在主通道630内,其中,每一个拟用于将主通道630中的部分流体流偏转流入辅通道的相应分段640a-c中。
如图所示,流体分配装置631a-c的每一个倾斜板,延伸进入主通道的长度不同。不同倾斜板伸入主通道630的距离沿板式换热器中流体流方向F递增。第一个流体分配装置631a,使主通道630中一定部分的流体偏转。为了保证同样多的流体输送到第二分段640b,第二流体分配装置631b,使仍在主通道630中流体流的更多部分偏转。下一个流体分配装置631c,再使在主通道630中进一步减少了的流体流中的更多部分偏转。
这种借助于流体分配装置不同的插入距离所获得的作用,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垫片改变获得,垫片的改变是通过改变沿叠板式换热器长度上流体流通路部的尺寸实现的。小的流体流通路部对应于小的插入距离,大的流体流通路部对应于更大的插入距离。
在图20所示实施例中,流体分配装置可以设定或调节。这种可调节性,例如可以通过具有可变倾斜角的倾斜板实现。叠板式换热器包括控制单元700,此控制单元包括必要的控制装置和致动装置632a-c。在图20中,致动装置632a-c为细长拉杆,此细长拉杆通过控制单元中的某种马达或活塞致动。可以用多种其它方式实现这种调节,例如通过使用支撑倾斜板的伺服马达,或者通过使用钢丝绳取代图示拉杆,与倾斜板的某种背压弹簧悬架相结合,允许采取一定的倾斜角α。
通过使流体分配装置可调,一种和相同的叠板式换热器可以比传统的叠板式换热器在一个更大得多的能力范围应用。根据进入的总流体流不同,可以将较小或更大的流体流偏转,使其流到叠板式换热器的不同分段。甚至可以关闭叠板式换热器的某一个或数个分段,以便处理不同的能力需求,或者通过完全关闭流体分配装置以清洁之。在一种未设置主/辅通道或分段的传统叠板式换热器中,如果供给的流体流与换热器的设计流体流不对应,流体流会不均匀分配。
在下述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范围内,显然可能对在此所述的
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
例如,主、辅通道的配置,流体分配装置(固定式和可调式),流体分配装置的插入距离可以或不可以沿叠板式换热器的长度递增,垫片的凹入或部分切除,根据不同应用场合的当前需要,都可以改变。

Claims (22)

1.一种叠板式换热器的板叠,该板叠包括数个传热板(100),每个传热板具有一个传热部(C)和数个通孔(110a-d,120a-f),所述传热板(100)以这样的方式相互联系,第一流体通道在数个第一传热板间空间(250a)中的传热板(100)之间形成,第二流体通道在数个第二传热板间空间(250b)中的传热板之间形成;所述通孔(110a-d,120a-f)为每个流体通道形成至少一个进口通道和至少一个出口通道;至少该第一流体通道的进口通道包括:至少一个主通道(230a-b;330a-b;630),该主通道设置成为第一流体通道接受流体流;和至少一个辅通道(240;340;640),该辅通道通过流体流通路部与主通道和第一流体通道连通,并且设置成从主通道接受流体流,并将此流体流输送至第一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
主通道(230a-b;330a-b;630)和辅通道通过至少一个流体流通路部(231;331;631)彼此连通,此流体流通路部跨过数个传热板间空间(250);
流体流通路部(231;331;631)沿主通道(230a-b;330a-b;630)的延伸长度比主通道(230a-b;330a-b;630)的延伸长度小许多;和
在所述流体流通路部(231;331;631)之外基本上没有在主、辅通道(230a-b,240;330a-b,340;630,640)之间的流体流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叠,其中,主通道通过至少两个流体流通路部与辅通道连通,该流体流通路部沿主通道彼此相距一段距离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叠,其中,在主通道内设有一流体分配装置(400;500),其使主通道内流体流的一部分在所述流体流通路部(231;331;631)处偏转流入辅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叠,其中,主通道贯穿整个板叠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叠,其中,辅通道贯穿整个板叠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叠,其中,辅通道分为数个分段(240a-b;340a-b;640a-c),每一个分段只贯穿板叠的一部分延伸。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叠,其中,流体分配装置划定了主通道横截面的一部分区域的界线,所述区域在主通道内沿流体流流动方向递减。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叠,其中,流体分配装置包括一种筒形体部,此筒形体部环绕着一种倾斜板(410;51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叠,其中,倾斜板的前部(410a;510a)设置在距主通道管壁一段距离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叠,其中,倾斜板(410;510)的后部,在邻近主通道和辅通道之间的流体通路处,与主通道的通道壁连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叠,其中,流体分配装置的倾斜板(410;510)具有偏转边(410a;510a),此偏转边指向与流体流方向相反的方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板叠,其中,偏转边(410a;510a)具有基本上垂直的延伸部。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叠,其中,倾斜板(410;510)包括一种基本上平直的半椭圆板。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板叠,其中,偏转边(410a;510a)由半椭圆板的椭圆主轴之一所限定。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叠,其中,倾斜板(410;510)沿主通道的延伸长度大于横贯主通道的最大延伸量。
1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叠,其中,流体分配装置(400;500)包括数个向外延伸的连接装置(413;513),此连接装置设置成固定在传热板之间的结合点,这些传热板环绕主通道在结合点彼此接触。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叠,其中,流体分配装置的体部包括一种开口的、筒形壳体结构(400a-b),此筒形壳体环绕并支撑倾斜板(410)。
18.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叠,其中,流体分配装置的体部包括一种管(501),此管环绕倾斜板(510),并在其圆周表面(501)设有开口(502),倾斜板(510)与所述开口(502)连接。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叠,其中,流体分配装置具有这样的外形,此外形基本上对应于主通道的内部形状。
2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叠,其中,在主通道与辅通道之间只有一个流体流通路部。
2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叠,其中,第一流体流通道的进口通道包括两个主通道(330a-330b),其中,一个主通道(330b)通过流体流通路部与辅通道的第一分段(340a)连通,而第二个主通道(330a)通过流体流通路部与辅通道的第二分段(340b)连通。
22.一种叠板式换热器,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21之一所述的板叠。
CN01808116.9A 2000-05-19 2001-05-18 板叠和叠板式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39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SE00018879 2000-05-19
SE0001887A SE516537C2 (sv) 2000-05-19 2000-05-19 Plattpaket och plattvärmeväxlare
SE0001887-9 2000-05-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3742A CN1423742A (zh) 2003-06-11
CN1283973C true CN1283973C (zh) 2006-11-08

Family

ID=2027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811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3973C (zh) 2000-05-19 2001-05-18 板叠和叠板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702006B2 (zh)
EP (1) EP1282807B1 (zh)
JP (1) JP4584528B2 (zh)
CN (1) CN1283973C (zh)
AT (1) ATE290680T1 (zh)
AU (1) AU2001259002A1 (zh)
DE (1) DE60109281T2 (zh)
SE (1) SE516537C2 (zh)
WO (1) WO20010906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7249B2 (en) * 2001-04-23 2006-08-08 Nucryst Pharmaceuticals Corp. Treatment of mucosal membranes
FI20002648A (fi) * 2000-12-04 2002-06-05 Lpm Group Ltd Oy Lämmönsiirrin
JP4095818B2 (ja) * 2002-03-27 2008-06-04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熱交換器
SE524938C2 (sv) * 2003-02-03 2004-10-26 Ep Technology Ab Värmeväxlare och metod för att torka ett fuktigt medium
DE10352880A1 (de) * 2003-11-10 2005-06-09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insbesondere Ladeluft-/Kühlmittel-Kühler
DE10352881A1 (de) * 2003-11-10 2005-06-09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insbesondere Ladeluft-/Kühlmittel-Kühler
NO320779B1 (no) 2004-06-14 2006-01-30 Inst Energiteknik Innlopsinnretning
DE102005002432B3 (de) * 2005-01-19 2006-04-13 Paradigma Energie- Und Umwelttechnik Gmbh & Co. Kg Laminarströmungs-Plattenwärmetauscher
DE102005026328B4 (de) * 2005-06-07 2007-11-08 Gea Ecoflex Gmbh Wärmetauscherplatte für einen Plattenwärmetauscher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Wärmetauscherplatte
US8240367B2 (en) 2007-06-28 2012-08-14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Plate heat exchanger port insert and method for alleviating vibrations in a heat exchanger
US20090025918A1 (en) * 2007-07-25 2009-01-29 Hemant Kumar Flow moderator
SE532524C2 (sv) * 2008-06-13 2010-02-16 Alfa Laval Corp Ab Värmeväxlarplatta samt värmeväxlarmontage innefattandes fyra plattor
SE533067C2 (sv) 2008-10-03 2010-06-22 Alfa Laval Corp Ab Plattvärmeväxlare
CN103649668B (zh) * 2011-06-24 2016-02-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板式换热器和冷冻循环装置
DE102011090188A1 (de) * 2011-12-30 2013-07-04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DE102011090176A1 (de) * 2011-12-30 2013-07-04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FR2986315B1 (fr) * 2012-01-30 2014-01-10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Echangeur de chaleur
US9878893B2 (en) * 2012-07-27 2018-01-30 Huang-Han Chen Water dispenser
US20140311466A1 (en) * 2013-04-17 2014-10-23 Caterpillar Inc. Coolant Inlet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rs fo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Systems
DE102013207180A1 (de) * 2013-04-19 2014-10-23 Behr Gmbh & Co. Kg Wärmeübertrager mit in einem Sammelkanal angeordneten Einsatz
CN104089503A (zh) * 2014-07-31 2014-10-0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椭圆形波纹板板壳式换热器
CN104654842B (zh) * 2015-02-13 2017-06-0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流道式换热器
DE202015103467U1 (de) 2015-07-01 2016-10-05 Krones Ag Plattenwärmetauscher
CN107664444B (zh) * 2016-07-28 2021-04-02 恒丰工程(香港)有限公司 侧流程板壳式换热板以及多流程可拆卸板壳式换热器
KR102555230B1 (ko) * 2016-12-26 2023-07-13 피티티 글로벌 케미컬 퍼블릭 컴퍼니 리미티드 상이한 온도를 갖는 유체들의 열교환을 위한 열교환기
US10914533B2 (en) * 2017-03-24 2021-02-09 Hanon Systems Intercooler for improved durabi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81979C (zh) * 1949-02-16
FR1128148A (fr) * 1955-06-27 1957-01-02 Collecteur à cloisons de répartition
GB2052723B (en) 1979-06-04 1983-04-07 Apv Co Ltd Plate heat exchanger
US4303124A (en) * 1979-06-04 1981-12-01 The A.P.V. Company Limited Plate heat exchanger
GB2054124B (en) 1979-07-03 1983-03-30 Apv Co Ltd Plate heat exchanger
SE417458B (sv) * 1979-07-06 1981-03-16 Alfa Laval Ab Vermevexlare innefattande ett flertal i ett stativ inspenda plattor
JPS5956696A (ja) * 1982-09-16 1984-04-02 Kobe Steel Ltd 気液二相流体の均一分配装置
JPS6226489A (ja) * 1985-07-24 1987-02-04 Sakae Sangyo Kk パネル型熱交換器
FR2614684B1 (fr) * 1987-04-30 1989-06-30 Chausson Usines Sa Echangeur de chaleur pour fluides liquides
SE466871B (sv) 1990-04-17 1992-04-13 Alfa Laval Thermal Ab Plattfoeraangare med korrugerade plattor daer moenstrets orientering varieras i stroemningsriktningen saa att stroemningsmotstaandet successivt minskar
SE466171B (sv) * 1990-05-08 1992-01-07 Alfa Laval Thermal Ab Plattfoeraangare daer aatminstone den ena plattan i en foeraangningspassage aer uppdelad i faelt anordnade bredvid varandra mellan plattans laangsidor, vilka faelt uppvisar sinsemellan olika korrugeringsmoenster saa att stroemningsmotstaandet successivt minskar fraan ena sidan till den andra
SE502984C2 (sv) 1993-06-17 1996-03-04 Alfa Laval Thermal Ab Plattvärmeväxlare med speciellt utformade portpartier
US5435383A (en) * 1994-02-01 1995-07-25 Rajagopal; Ramesh Plate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US5558748A (en) * 1995-05-12 1996-09-24 Basf Corporation Plate-type distillation/condens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SE9502189D0 (sv) * 1995-06-16 1995-06-16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Plattvärmeväxlare
IT1276990B1 (it) * 1995-10-24 1997-11-03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Scambiatore di calore a piastre
US6179051B1 (en) * 1997-12-24 2001-01-30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Distributor for plate heat exchangers
US6131648A (en) * 1998-11-09 2000-10-17 Electric Boat Corporation High pressure corrugated plate-type heat exchanger
US6478081B1 (en) * 1999-08-04 2002-11-12 Apv North America Inc. Plate heat exchan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E0001887L (zh) 2001-11-20
EP1282807B1 (en) 2005-03-09
SE516537C2 (sv) 2002-01-29
EP1282807A1 (en) 2003-02-12
WO2001090673A1 (en) 2001-11-29
JP4584528B2 (ja) 2010-11-24
US20040011514A1 (en) 2004-01-22
ATE290680T1 (de) 2005-03-15
JP2003534522A (ja) 2003-11-18
US6702006B2 (en) 2004-03-09
SE0001887D0 (sv) 2000-05-19
DE60109281T2 (de) 2005-07-28
AU2001259002A1 (en) 2001-12-03
DE60109281D1 (de) 2005-04-14
CN1423742A (zh) 2003-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3973C (zh) 板叠和叠板式换热器
CN1205453C (zh) 板叠、热交换板和叠板式热交换器
CN101922883B (zh) 制冷剂导管和具有该制冷剂导管的换热器
CN1287607A (zh) 用于凝结汽车空调装置的内冷却剂的方法和冷凝器
CN102084204A (zh) 换热器
CN1248320A (zh) 使用三种热交换流体的板式换热器
CN101460803A (zh) 换热器板和板式换热器
CN1476527A (zh) 传热板、板组件和板式热交换器
CN102026728A (zh) 带有设有分离盘组的转鼓的离心机
CN106362427A (zh) 一种蒸汽加热的多层薄膜蒸发器
CN106839531A (zh) 一种气体旁通微通道蒸发器
CN109791028A (zh) 热交换器
BR112017017684B1 (pt) Permutador de calor de casco e tubo, feixe de tubo e usos de um permutador de calor de casco e tubo
CN105142770A (zh) 流化设备
CN100494859C (zh) 复杂流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及其减阻强化传热方法
JP4568973B2 (ja) プレート型熱交換器
CN101285656B (zh) 带有整流功能的环形管壳式热交换器
CN1190310C (zh) 双螺旋挤压机的挤压缸
WO2005061070A1 (en) Gas-liquid contacting tray
CN106969651A (zh) 一种新型列管换热器
CN109855451B (zh) 一种均匀分配流量的蒸汽换热器
US20030222003A1 (en) Hydrocyclone separator packaging
CN102278839A (zh) 一种空调分液装置及制冷剂分配方法
CN1123377C (zh) 一种塔或管内构件立交盘
CN1033831C (zh) 动力惯性驱动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