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4530A - 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 Google Patents

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4530A
CN1274530A CN 00112280 CN00112280A CN1274530A CN 1274530 A CN1274530 A CN 1274530A CN 00112280 CN00112280 CN 00112280 CN 00112280 A CN00112280 A CN 00112280A CN 1274530 A CN1274530 A CN 1274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lopyrifos
insecticide
former
imidaclop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1228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荆大雄
张扬
胡国文
李懋鸿
黄炳超
肖汉祥
吕利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PESTICIDE PLANT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PESTICIDE PLANT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PESTICIDE PLANT, Plant Prot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PESTICIDE PLANT
Priority to CN 0011228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74530A/zh
Publication of CN1274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45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有机磷类化合物的杀虫剂。本杀虫剂具有有效成分A毒死蜱和有效成分B,有效成分B为吡虫啉、氟虫腈、丁硫克百威、杀虫单、氟铃脲或敌百虫中的一种。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的质量比为1∶0.01~1∶100。本杀虫剂防治稻瘿蚊时有效成分用量为每公顷15~3000克。本发明将上述对防治稻瘿蚊有效果的单一有效成分与毒死蜱分别复配使用,则对杀灭稻瘿蚊起到了明显的增效作用。

Description

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含有有机磷的杀虫剂组合物。
稻瘿蚊是危害水稻的害虫之一,也寄生在游草、芒、鸭嘴草等杂草上,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华南稻区。稻瘿蚊的幼虫侵害秧苗叶鞘或心叶,被害叶鞘愈合时则形成葱管状(俗称“标葱”)而不能抽穗;水稻从秧苗到幼穗形成期都有可能受害,严重者往往造成绝收。因此,从水稻的播种出苗后到水稻分蘖末期,长达50~60天生长时间,都暴露在稻瘿蚊的危害下,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护。目前,使用药剂防治稻瘿蚊是主要的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药剂种类和品种不多,使用的药剂有米乐尔(Miral)、呋喃丹(Furadan)、益舒宝(Mocap)、甲基异硫磷、锐劲特(Regent)、爱卡士(Ekalux)、克百威等。这些杀虫剂所含的有效成分为单一的成分,如法国罗纳普郎克公司生产的益舒宝颗粒剂所含的有效成分为单一的灭线磷,该公司生产的锐劲特颗粒剂所含的有效成分则为单一的氟虫腈,瑞士汽巴-嘉基有限公司生产的米乐尔颗粒剂所含的有效成分为单一的氯唑磷,瑞士山德士农药公司生产的爱卡士颗粒剂所含的有效成分为单一的喹硫磷,广西陆川县农药厂生产的克百威颗粒剂所含的有效成分为单一的克百威等,上述农药均对稻瘿蚊有防治作用。但是,这些种类的防治稻瘿蚊杀虫剂在使用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首先是毒性高的问题,呋喃丹、甲基异硫磷是高毒农药,虽然经过剂型加工后,颗粒剂化将其毒性降低,但仍然对水田的生物有很大毒性;其次,害虫的抗药性问题,呋喃丹开始使用时每十五分之一公顷的使用量为2~3千克,现需要使用到4~5千克;再有防治成本高,这些种类的杀虫剂平均每十五分之一公顷次的防治成本在15元以上,通常防治水稻各种害虫每造每十五分之一公顷的总支出约为15元,对于水稻这个低值作物来说无疑是极高的成本,特别是稻瘿蚊发生区多为经济不发达的山区水稻种植区。有些地方由于稻瘿蚊的严重为害和高的防治成本迫使一些农民一年种两造改为一年只种一造,甚至弃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毒性较低、成本较低、使用时增效作用明显、并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杀虫剂包括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有效成分A为毒死蜱(chlorpyrifos),有效成分B为吡虫啉(imidacloprid)、氟虫腈(fipronil)、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杀虫单(monomehypo或monosulltap)、氟铃脲(或称氟邻脲,英文名为hexaflumuron)或敌百虫(trichlorfon或trichlorphon)中的一种;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的质量比为1∶0.01~1∶100。
上述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质量比的优选范围为1∶0.1~1∶10。本杀虫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90%;优选范围为3%~85%。本杀虫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可溶性液剂、颗粒剂、分散性粒剂或乳油剂型。
采用本杀虫剂防治稻瘿蚊的方法,其特点是,有效成分用量为每公顷15~3000克。有效成分用量的优选范围为每公顷75~1500克。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1)毒死蜱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或其复配剂杀灭用于农作物害虫时,主要用于防治棉花的害虫如棉铃虫等,也用于防治水稻害虫。单一有效成分对防治稻瘿蚊有效果且已有报道的有氟虫腈、克百威、吡虫啉和敌百虫等,未见报道的则有丁硫克百威、氟铃脲、杀虫单等,未发现由二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进行复配、用于防治稻瘿蚊且增效作用明显的报道和文献。本发明将上述对防治稻瘿蚊有效果的单一有效成分分别与毒死蜱复配使用,则对杀灭稻瘿蚊起到了明显的增效作用。(2)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杀虫剂。该复配型杀虫剂可大大地降低防治水稻害虫稻瘿蚊的防治成本,有效成分的分类属低毒或中毒,解决了稻瘿蚊杀虫剂高毒性和对环境污染大以及稻瘿蚊抗药性的问题。(3)稻瘿蚊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水稻害虫,广东常年发生面积20万公顷左右,广西常年发生面积50多万公顷左右,近年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市县地区也严重发生,全国年累计发生面积在100万公顷左右。如果按广东发生面积计算,每公顷防治稻瘿蚊一次需要225元(15×15)计算,共需要防治费4500万元,折算为米乐尔颗粒剂约3000吨。新的防治稻瘿蚊颗粒剂大约只需要常规防治费的三分之二,防治成本大大低于目前使用的防治稻瘿蚊药剂,在广东一次的防治费就可节约1500万元。(4)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本发明涉及的组合物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例如本发明的一个实例(实施例26)在应用中,其室内药效和大田药效结果与目前的防治稻瘿蚊药剂相当,在广东某地的田间药效试验施药后35天处理区的实际防效为100%(应用例2),室内共毒系数测定为154.2,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该配方对水稻的其它害虫也有良好兼治效果。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毒死蜱与吡虫啉的可湿性粉剂
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有效成分A毒死蜱原药84.15份,有效成分B为粉状吡虫啉原药0.85份,膏状渗透剂T(2-乙基己基丁二酸酯磺酸钠)2份,固态扩散剂MF(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5份,膏状润湿剂OP(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3份,填料为粉状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份。将上述经粗粉碎的填料、毒死蜱原药、吡虫啉原药及渗透剂、扩散剂、润湿剂按计量逐个加入到混合机内,使其预混合均匀。以一定速度输入气流粉碎机粉碎后,物料经双螺旋混合机再次混合,所得到的细度小于等于44微米的均匀的粉体即为可湿性粉剂。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85%。
实施例2、毒死蜱与吡虫啉的可湿性粉剂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40份,吡虫啉原药5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3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45%。
实施例3、毒死蜱与吡虫啉的可湿性粉剂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2份,吡虫啉原药2.5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3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4.5%。
实施例4、毒死蜱与吡虫啉的可湿性粉剂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0.5份,吡虫啉原药4.5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3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5%。
实施例5、毒死蜱与吡虫啉的可湿性粉剂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0.3份,吡虫啉原药29.7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3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30%。
实施例6、毒死蜱与氟虫腈的可湿性粉剂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氟虫腈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69份,氟虫腈原药1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3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70%。
实施例7、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的可湿性粉剂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液状丁硫克百威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39份,丁硫克百威原药1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3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40%。
实施例8、毒死蜱与杀虫单的可湿性粉剂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杀虫单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2.5份,杀虫单原药1.5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3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4%。
实施例9、毒死蜱与氟铃脲的可湿性粉剂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氟铃脲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份,氟铃脲原药19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3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20%。
实施例10、毒死蜱与敌百虫的可湿性粉剂
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敌百虫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5份,敌百虫原药5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3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0%。
实施例11、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可溶性液剂
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有效成分A毒死蜱原药3.9份,有效成分B为粉状吡虫啉原药0.1份,渗透剂为液状月桂氮酮(1-正十二烷基氮杂环环庚-2-酮)2份,固态扩散剂MF为5份,固态浸润剂JFC(月桂醇(基)聚氧乙烯基醚)5份,助溶剂液状DMF(二甲基甲酰胺)13份,溶剂为二甲苯4份,水补足至100份。将毒死蜱原药、吡虫啉原药及渗透剂、扩散剂、浸润剂、助溶剂、溶剂及水进行计量后依次加入混合机内,使各组份混合均匀后所得到的混合液即为可溶性液剂。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4%。
实施例12、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可溶性液剂
其余与实施例1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0份,吡虫啉原药20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助溶剂13份,溶剂20份,水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30%。
实施例13、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可溶性液剂
其余与实施例1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7份,吡虫啉原药3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助溶剂13份,溶剂5份,水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20%。
实施例14、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可溶性液剂
其余与实施例1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0.1份,吡虫啉原药8.9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助溶剂13份,溶剂10份,水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9%。
实施例15、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可溶性液剂
其余与实施例1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0.2份,吡虫啉原药4.8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助溶剂13份,溶剂5份,水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5%。
实施例16、毒死蜱与氟虫腈的可溶性液剂
其余与实施例1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氟虫腈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4.8份,氟虫腈原药0.2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助溶剂13份,溶剂1份,水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5%。
实施例17、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的可溶性液剂
其余与实施例1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液状丁硫克百威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24份,丁硫克百威原药30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助溶剂13份,溶剂5份,水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54%。
实施例18、毒死蜱与杀虫单的可溶性液剂
其余与实施例1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杀虫单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25份,杀虫单原药26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助溶剂13份,溶剂10份,水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51%。
实施例19、毒死蜱与氟铃脲的可溶性液剂
其余与实施例1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氟铃脲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4.6份,氟铃脲原药0.4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助溶剂13份,溶剂1份,水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5%。
实施例20、毒死蜱与敌百虫的可溶性液剂
其余与实施例1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敌百虫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0.1份,敌百虫原药5.2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助溶剂13份,溶剂1份,水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5.3%。
实施例21、毒死蜱与吡虫啉的颗粒剂(转动造粒法)
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有效成分A毒死蜱原药4.75份,有效成分B固态吡虫啉原药0.25份,渗透剂为液状月桂氮酮2份,固态扩散剂MF为5份,固态润湿剂BX(拉开粉,二丁基萘磺酸钠)1份,胶状粘结剂PVA(聚乙烯醇)2份,填料粉状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份。将上述经粗粉碎的填料20份、毒死蜱原药、吡虫啉原药及渗透剂、扩散剂,润湿剂、粘结剂计量后依次加入到混合机内,使其混合均匀。以一定速度输入气流粉碎机粉碎后,物料经双螺旋混合机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母粉。将经过筛分、烘干并预热的剩余的填料和母粉投入造粒机内混合,在旋转造粒中连续喷水,当组份形成颗粒,粒径至达0.8mm时,分离出颗粒,并对其干燥及筛分得到成品。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5%。
实施例22、毒死蜱与吡虫啉的颗粒剂(包农法)
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有效成分A毒死蜱原药4.4份,有效成分B固态吡虫啉原药0.1份,渗透剂为液状月桂氮酮2份,固态扩散剂MF为5份,固态润湿剂BX为1份,胶状粘结剂PVA为2份,载体石英砂补足至100份。将上述原药粉碎至粒径为44微米以下,再将原料药与渗透剂、扩散剂、润湿剂计量后搅拌混合成母粉。在造粒混合机加入载体、粘结剂及母粉,再充分搅拌,经干燥及筛分后得到成品。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4.5%。
实施例23、毒死蜱与吡虫啉的颗粒剂(挤出法)
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有效成分A毒死蜱原药3.7份,有效成分B固态吡虫啉原药0.9份,渗透剂为液状月桂氮酮2份,固态扩散剂MF为5份,固态润湿剂BX为1份,胶状粘结剂PVA为2份,填料粉状碳酸钙补足至100份。将上述原药粉碎至粒径为44微米以下,再将原料药与渗透剂、扩散剂、润湿剂、粘结剂计量后充分搅拌混合。将混合料加入捏合机中,然后用喷雾法加入适量的水,捏合成可造粒的料块。再将料块送入螺旋挤出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经干燥及筛分得到成品。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4.6%。
实施例24、毒死蜱与吡虫啉的颗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2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0.08份,吡虫啉原药1.92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1份,粘结剂5份,载体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2%。
实施例25、毒死蜱与吡虫啉的颗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2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0.03份,吡虫啉原药0.97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1份,粘结剂5份,载体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
实施例26、毒死蜱与氟虫腈的颗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2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氟虫腈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4份,氟虫腈原药0.6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1份,粘结剂5份,载体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4.6%。
实施例27、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的颗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2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液态丁硫克百威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92份,丁硫克百威原药0.08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1份,粘结剂5份,载体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2%。
实施例28、毒死蜱与杀虫单的颗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23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杀虫单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2份,杀虫单原药2.6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1份,粘结剂5份,载体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3.8%。
实施例29、毒死蜱与氟铃脲的颗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2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氟铃脲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0.08份,氟铃脲原药3.92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1份,粘结剂5份,载体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4%。
实施例30、毒死蜱与敌百虫的颗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2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敌百虫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4.91份,敌百虫原药0.09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润湿剂1份,粘结剂5份,载体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5%。
实施例31、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分散性粒剂
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有效成分A毒死蜱原药24.7份,有效成分B固态吡虫啉原药0.3份,渗透剂为月桂氮酮2份,扩散剂MF为5份,浸润剂JFC为5份,膏状润湿剂OT(二异辛基丁二酸磺酸盐)2份,粘结剂为聚乙二醇5份,填料为粉状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份。将有效成分B吡虫啉原药、有效成分A毒死蜱原药、渗透剂、扩散剂、润湿剂、填料计量后依次加入到混合机内,使其混合均匀后,以一定速度输入气流粉碎机中粉碎。物料再经双螺旋混合机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可湿性粉剂。将可湿粉投入造粒机内,在旋转中连续喷入含有粘结剂的水,当组份形成颗粒,粒径至达0.8mm时,分离出颗粒,并对其干燥及筛分,即为分散性粒剂。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25%。
实施例32、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分散性粒剂
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有效成分A毒死蜱原药19份,有效成分B固态吡虫啉原药1份,渗透剂为月桂氮酮2份,扩散剂MF为5份,浸润剂JFC为5份,润湿剂OT为2份,粘结剂为聚乙二醇5份,填料为粉状轻质碳酸钙补足至100份。将原药粉碎到粒径小于44微米,再将原药以及渗透剂、扩散剂、润湿剂、填料、粘结剂计量后充分搅拌混合后投入捏合机中,然后在捏合机中用喷雾法加入适量的水,捏合成可造粒的料块;将料块送入螺旋挤出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经干燥及筛分后得到成品。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20%。
实施例33、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分散性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3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7.2份,吡虫啉原药1.3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润湿剂2份,粘结剂5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8.5%。
实施例34、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分散性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3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0.2份,吡虫啉原药14.8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润湿剂2份,粘结剂5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5%。
实施例35、毒死蜱和吡虫啉的分散性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3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3份,吡虫啉原药2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润湿剂2份,粘结剂5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5%。
实施例36、毒死蜱与氟虫腈的分散性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3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氟虫腈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29.5份,氟虫腈原药0.5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润湿剂2份,粘结剂5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30%。
实施例37、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的分散性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3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液状丁硫克百威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0份,丁硫克百威原药10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润湿剂2份,粘结剂5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20%。
实施例38、毒死蜱与杀虫单的分散性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3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杀虫单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2份,杀虫单原药2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润湿剂2份,粘结剂5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4%。
实施例39、毒死蜱与氟铃脲的分散性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3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氟铃脲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7.5份,氟铃脲原药2.5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润湿剂2份,粘结剂5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0%。
实施例40、毒死蜱与敌百虫的分散性粒剂
其余与实施例3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敌百虫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2份,敌百虫原药8份,渗透剂2份,扩散剂5份,浸润剂5份,润湿剂2份,粘结剂5份,填料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0%。
实施例41、毒死蜱和吡虫啉的乳油
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有效成分A毒死蜱原药18份,有效成分B固态吡虫啉原药2份,渗透剂为月桂氮酮2份,乳化剂农乳0204A为8份,溶剂为甲苯或二甲苯补足至100份。将毒死蜱原药、吡虫啉原药及渗透剂、乳化剂、溶剂进行计量后依次加入调配釜内,经搅拌,使各组份混合均匀,所得到的混合液即为乳油。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20%。
实施例42、毒死蜱和吡虫啉的乳油
其余与实施例4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3份,吡虫啉原药12份,渗透剂2份,乳化剂8份,溶剂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5%。
实施例43、毒死蜱和吡虫啉的乳油
其余与实施例4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25份,吡虫啉原药5份,渗透剂2份,乳化剂8份,溶剂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30%。
实施例44、毒死蜱和吡虫啉的乳油
其余与实施例4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5份,吡虫啉原药5份,渗透剂2份,乳化剂8份,溶剂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0%。
实施例45、毒死蜱和吡虫啉的乳油
其余与实施例4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4份,吡虫啉原药1份,渗透剂2份,乳化剂8份,溶剂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5%。
实施例46、毒死蜱与氟虫腈的乳油
其余与实施例4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氟虫腈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0份,氟虫腈原药10份,渗透剂2份,乳化剂10份,溶剂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20%。
实施例47、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的乳油
其余与实施例4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液状丁硫克百威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8份,丁硫克百威原药7份,渗透剂2份,乳化剂10份,溶剂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5%。
实施例48、毒死蜱与杀虫单的乳油
其余与实施例4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杀虫单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1份,杀虫单原药9份,渗透剂2份,乳化剂10份,溶剂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10%。
实施例49、毒死蜱与氟铃脲的乳油
其余与实施例4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氟铃脲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24份,氟铃脲原药3.5份,渗透剂2份,乳化剂10份,溶剂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27.5%。
实施例50、毒死蜱与敌百虫的乳油
其余与实施例4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有效成分B为固态敌百虫原药,各组份的配比是(质量):毒死蜱原药4份,敌百虫原药1份,渗透剂2份,乳化剂5份,溶剂补足至100份。所得成品含有效成分为5%。
以上实施例中,可湿性粉剂、可溶性液剂和乳剂在使用中采用兑水喷雾的方法,以每公顷375~1050(每亩25~70)克有效成分(gai)的剂量,使用防效可达80%以上;颗粒剂、水分散剂的使用采用拌毒土撒施的方法,以每公顷405~3000(每亩27~200)g ai的剂量施用,防效可达75%以上。
本发明的应用例中,预期防效是由计算得到。其方法为一般杀虫剂试验常用方法,即由室内毒力测定所得的死亡率的概率(Y)和每亩(1/15公顷)有效成分剂量(X)求得直线回归方程:Y=K lgX+C(K、C为常数)。
预测时,则由亩有效成分剂量X代入上述公式,求得概率值(Y),再由“百分率-概率单位转换表”查得死亡率,从而求得预期防效。(“百分率-概率单位转换表”来源于《水稻杀虫剂试验手册》,P117~121,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年出版,[德]E·A·海因里希斯等著,胡建章译)。实际防效是田间小区试验结果。
应用例1、毒死蜱与吡虫啉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见表1。
表1应用例中的序号为105、106、107、108的试验中,采用可湿性粉剂,所用剂量分别为每亩45、5.05、25、14.5g ai。其中105试验采用实施例2的配方,106试验采用实施例5的配方,108试验采用实施例3的配方。用喷雾施药方法,其防效分别达到99.7%、24.12%、88.8%和65.3%,实际防效均高于其预期防效。证明毒死蜱与吡虫啉的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表1、毒死蜱与吡虫啉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
地点:广州   播种:1999年5月12日   施药:5月16日  调查:药后25天
序号 药剂   施药量(g ai/亩) 实际防效(%)   预期防效(%) 备注
 101 毒死蜱 40  98
 102 毒死蜱 24  93.2
 103 吡虫啉 5  71.3
 104 吡虫啉 1  38.93
 105 毒死蜱与吡虫啉 40+5  99.7  98.3  Y=2.565 lgX+3.0006
 106 毒死蜱与吡虫啉 0.05+5  24.1  21.4  Y=1.803 lgX+2.9401
 107 毒死蜱与吡虫啉 24+1  88.8  80.3  Y=2.273 lgX+2.6740
 108 毒死蜱与吡虫啉 12.0+2.5  65.3  58.9  Y=2.096 lgX+2.7904
 109 空白(ck) 0  0
应用例2、毒死蜱与氟虫腈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见表2。
表2应用例中的序号为205、206、207、208的试验中,采用颗粒剂,所用剂量分别为每亩46、6.06、27和13.5g ai。其中205试验采用实施例26的配方。用拌毒土撒施的方法,其防效分别达到100.0%、30.3%、86.7%和72.8%,实际防效均高于其预期防效。证明毒死蜱与氟虫腈的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表2、毒死蜱与氟虫腈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地点:广州   播种:1999年5月12日  施药:5月16日  调查:药后25天
  序号 药剂   施药量(g ai/亩) 实际防效(%) 预期防效(%) 备注
 201 毒死蜱 40  98.0
 202 毒死蜱 24  85.4
 203 氟虫腈 6  46.6
 204 氟虫腈 3  19.1
 205 毒死蜱与氟虫腈 40+6  100.0  98.5  Y=2.614 lgX+2.9705
 206 毒死蜱与氟虫腈 0.06+6  30.3  29.2  Y=1.699 lgX+3.1223
 207 毒死蜱与氟虫腈 24+3  86.7  81.2  Y=2.132 lgX+2.9044
 208 毒死蜱与氟虫腈 12.0+1.5  72.8  65.9  Y=2.069 lgX+3.0711
 209 空白(ck) 0  0
应用例3、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见表3。
表3应用例中的序号为305、306、307、308的试验中,采用可溶性液剂,所用剂量分别为每亩70、30.0、44和27g ai。其中308试验采用实施例17的配方。用喷雾施药方法,其防效分别达到100.0%、33.1%、96.0%和49.1%,实际防效均高于其预期防效。证明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的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表3、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地点:广州   播种:1999年5月12日   施药:5月16日   调查:药后25天
序号 药剂   施药量(g ai/亩) 实际防效(%) 预期防效(%) 备注
 301 毒死蜱 40  98.0
 302 毒死蜱 24  85.4
 303 丁硫克百威 30  71.0
 304 丁硫克百威 20  56.7
 305 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 40+30  100.0  98.5  Y=2.616 lgX+2.9685
 306 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 0.3+30  33.1  31.8  Y=1.353 lgX+2.5231
 307 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 24+20  96.0  93.3  Y=2.557 lgX+2.9234
 308 毒死蜱与丁硫克百威 12+15  49.1  45.7  Y=1.682 lgX+2.4854
 309 空白(ck) 0  0
应用例4毒死蜱与杀虫单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见表4。
表4应用例中的序号为405、406、407、408的试验中,采用分散性粒剂,所用剂量分别为每亩85、45.45、59和35g ai。其中408试验采用实施例38的配方。用拌毒土撒施的方法,其防效分别达到98.7%、39.4%、79.6%和43.2%,实际防效均高于其预期防效。证明毒死蜱与杀虫单的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表4、毒死蜱与杀虫单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地点:广州   播种:1999年5月12日   施药:5月16日   调查:药后25天
序号 药剂   施药量(g ai/亩)  实际防效(%)   预期防效(%) 备注
 401 毒死蜱 40  98.0
 402 毒死蜱 24  85.4
 403 杀虫单 45  26.3
 404 杀虫单 35  22.8
 405 毒死蜱与杀虫单 40+45  98.7  97.2  Y=2.509 lgX+2.8814
 406 毒死蜱与杀虫单 0.45+45  39.4  30.9  Y=1.004 lgX+2.8372
 407 毒死蜱与杀虫单 24+35  79.6  75.8  Y=1.969 lgX+2.9466
 408 毒死蜱与杀虫单 12+2.0  43.2  40.5  Y=1.377 lgX+2.6342
 409 空白(ck) 0  0
应用例5、毒死蜱与氟铃脲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见表5。
表5应用例中的序号为505、506、507、508的试验中,采用乳油,所用剂量分别为每亩45、5.05、27.5和13.8g ai。其中507试验采用实施例49的配方。用喷雾施药方法,其防效分别达到100.0%、35.5%、90.5%和60.4%,实际防效均高于其预期防效。证明毒死蜱与氟铃脲的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表5、毒死蜱与氟铃脲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
地点:广州   播种:1999年5月12日   施药:5月16日   调查:药后25天
序号 药剂   施药量(g ai/h亩) 实际防效(%) 预期防效(%) 备注
 501 毒死蜱 40  98.0
 502 毒死蜱 24  85.4
 503 氟铃脲 5  41.7
 504 氟铃脲 3.5  33.8
 505 毒死蜱与氟铃脲 40+5  100.0  98.6  Y=2.621 lgX+2.9867
 506 毒死蜱与氟铃脲 0.05+5.0  35.5  30.4  Y=1.727 lgX+3.2722
 507 毒死蜱与氟铃脲 24+3.5  90.5  85.3  Y=2.205 lgX+2.9671
 508 毒死蜱与氟铃脲 12+1.8  60.4  49.9  Y=1.873 lgX+2.8624
 509 空白(ck) 0  0
应用例6、毒死蜱与敌百虫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见表6。
表6应用例中的序号为605、606、607、608的试验中,采用分散性粒剂,所用剂量分别为每亩200、107、34和22g ai。其中605试验采用实施例40的配方。用拌毒土撒施的方法,其防效分别达到98.6%、11.0%、85.0%和56.6%,实际防效均高于其预期防效。证明毒死蜱与敌百虫的混用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表6、毒死蜱与敌百虫混用对稻瘿蚊的防治效果地点:广州   播种:1999年5月12日   施药:5月16日   调查:药后25天
 序号 药剂   施药量(g ai/亩)   实际防效(%) 预期防效(%) 备注
 601 毒死蜱 40  98.0
 602 毒死蜱 24  85.4
 603 敌百虫 160  60.8
 604 敌百虫 83  43.6
 605 毒死蜱与敌百虫 40+160  98.6  98.0  Y=2.476 lgX+2.8479
 606 毒死蜱与敌百虫 24+83  11.0  9.0  Y=0.764 lgX+2.8692
 607 毒死蜱与敌百虫 24+10  85.0  78.4  Y=1.623 lgX+3.3008
 608 毒死蜱与敌百虫 12+10  56.6  49.3  Y=1.528 lgX+2.8045
 609 空白(ck) 0  0

Claims (8)

1、一种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有效成分A为毒死蜱,有效成分B为吡虫啉、氟虫腈、丁硫克百威、杀虫单、氟铃脲或敌百虫中的一种;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的质量比为1∶0.01~1∶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A和有效成分B的质量比为1∶0.1~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本杀虫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1%~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本杀虫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为3%~8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本杀虫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可溶性液剂、颗粒剂、分散性粒剂或乳油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本杀虫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可溶性液剂、颗粒剂、分散性粒剂或乳油剂型。
7、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剂防治稻瘿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用量为每公顷15~3000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虫剂防治稻瘿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用量为每公顷75~1500克。
CN 00112280 2000-04-21 2000-05-12 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Pending CN1274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112280 CN1274530A (zh) 2000-04-21 2000-05-12 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0112226 2000-04-21
CN00112226.6 2000-04-21
CN 00112280 CN1274530A (zh) 2000-04-21 2000-05-12 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3101005292A Division CN1511453A (zh) 2000-04-21 2000-05-12 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CNA2003101005288A Division CN1511454A (zh) 2000-04-21 2000-05-12 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4530A true CN1274530A (zh) 2000-11-29

Family

ID=25739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12280 Pending CN1274530A (zh) 2000-04-21 2000-05-12 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74530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39005C (zh) * 2006-01-17 2007-09-26 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氟虫腈复配农药
CN100382698C (zh) * 2005-08-12 2008-04-23 南京第一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虫脲的增效杀虫组合物
WO2010095151A2 (en) 2009-02-20 2010-08-26 Deepak Pranjivandas Shah A novel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ar composition
CN102067878A (zh) * 2011-02-23 2011-05-25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丁硫克百威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2265900A (zh) * 2011-08-31 2011-12-07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颗粒剂农药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1082A (zh) * 2013-06-19 2013-09-04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3444771A (zh) * 2013-08-31 2013-12-18 红河蔗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治甘蔗螟虫的农药配方及其生产方法
CN103747677A (zh) * 2011-08-22 2014-04-23 罗马诺自然股份有限公司 抗红棕象甲的高效抗寄生虫组合物
CN104926436A (zh) * 2015-05-29 2015-09-23 杨新兰 一种防治甘蔗螟虫及地下害虫的有机肥料
US10881100B2 (en) 2014-01-29 2021-01-05 Rotam Agrochem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Chai Wan Aqueous suspoemulsion containing lambda-cyhalothrin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2698C (zh) * 2005-08-12 2008-04-23 南京第一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虫脲的增效杀虫组合物
CN100339005C (zh) * 2006-01-17 2007-09-26 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氟虫腈复配农药
CN102325445A (zh) * 2009-02-20 2012-01-18 迪帕克·普让嘉文达斯·沙 一种新型水分散性颗粒组合物
WO2010095151A2 (en) 2009-02-20 2010-08-26 Deepak Pranjivandas Shah A novel water dispersible granular composition
CN102325445B (zh) * 2009-02-20 2015-11-25 迪帕克·普让嘉文达斯·沙 一种新型水分散性颗粒组合物
CN102067878B (zh) * 2011-02-23 2014-09-03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丁硫克百威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2067878A (zh) * 2011-02-23 2011-05-25 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丁硫克百威的超低容量液剂
CN103747677A (zh) * 2011-08-22 2014-04-23 罗马诺自然股份有限公司 抗红棕象甲的高效抗寄生虫组合物
CN103747677B (zh) * 2011-08-22 2016-06-29 罗马诺自然股份有限公司 抗红棕象甲的高效抗寄生虫组合物
CN102265900A (zh) * 2011-08-31 2011-12-07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颗粒剂农药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1082A (zh) * 2013-06-19 2013-09-04 北京燕化永乐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组合物
CN103444771A (zh) * 2013-08-31 2013-12-18 红河蔗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治甘蔗螟虫的农药配方及其生产方法
US10881100B2 (en) 2014-01-29 2021-01-05 Rotam Agrochem International Company Limited Chai Wan Aqueous suspoemulsion containing lambda-cyhalothrin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CN104926436A (zh) * 2015-05-29 2015-09-23 杨新兰 一种防治甘蔗螟虫及地下害虫的有机肥料
CN104926436B (zh) * 2015-05-29 2018-06-05 江西人言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治甘蔗螟虫及地下害虫的有机肥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4530A (zh) 能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CN1663380A (zh) 一种苦参碱·辣椒碱杀虫剂
CN1072817A (zh) 拌和式农业化学品混合物
CN101180969B (zh) 噻唑膦·阿维菌素杀线虫颗粒剂
CN1666611A (zh) 含丙硫克百威的种衣剂
CN104151088B (zh) 一种药肥缓释制剂、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4126605A (zh) 一种复配农药
CN1759675A (zh) 一种含喜树碱或喜树碱衍生物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97196C (zh) 一种含有甲氨基阿维菌素和苦参碱的杀虫组合物
CN104151087A (zh) 一种药肥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CN106348936A (zh) 一种多功能药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650718A (zh) 一种含有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杀虫组合物
CN1223270C (zh)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742577A (zh) 一种仲丁灵水乳剂型除草剂及生产工艺
CN1159964C (zh) 具有抗病、助长作用的农药组合物
CN1853483A (zh) 绿色木霉·烯酰吗啉水分散片或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27C (zh) 一种可除草又可降解的聚乙烯地膜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03651506B (zh) 一种含戊吡虫胍与印楝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647652A (zh) 一种含有甲氨基阿维菌素和苏云金杆菌的杀虫组合物
CN101313678A (zh) 杀螟丹+吡虫啉组合可湿性粉剂制备方法
CN1203757C (zh) 可湿性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8972B (zh) 一种含有氰氟草酯和唑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49087C (zh) 固体农业化学组合物
CN1511453A (zh) 有效防治稻瘿蚊的杀虫剂
CN1113433A (zh) 含阿维菌素的抗寄生虫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