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6900C - 综合网络交换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综合网络交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6900C
CN1266900C CNB01822699XA CN01822699A CN1266900C CN 1266900 C CN1266900 C CN 1266900C CN B01822699X A CNB01822699X A CN B01822699XA CN 01822699 A CN01822699 A CN 01822699A CN 1266900 C CN1266900 C CN 126690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odule
interface
switching system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226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2194A (zh
Inventor
陈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5021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21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69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690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04L12/2869Operational details of access network equipments
    • H04L12/2898Subscriber equip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主要特征是由中心交换系统、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以及一个以上的综合网络交换终端构成;该中心交换系统是由一个以上计算机构成的数据网,并由一个以上网络连接控制单元连接控制,每个计算机中含有一个基本交换单元,用于获取、分析、存储网络数据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基本交换单元的输入端与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相连,其输出端经由网络连接控制单元与执行IP协议的网络相连,以使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与综合网络交换终端相连,一个网络连接控制单元与一个以上的基本交换单元相连。

Description

综合网络交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换系统,尤指一种利用IP交换技术实现非IP网络与IP网络互联并完成相关业务处理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
发明背景
如今各种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它们可以传送各种不同的服务,如语音、数据、图像及视频,它们之间有多种传送方式:数据交换、数据包分组、透明传输、信息单元等等。其中,互联网也就是现在常说的IP网被广泛的使用,它采用固定长度的IP信息单元,即IP数据报,传输封装好的用户数据,封装信息与传输过程无关,IP可以用不涉及封装内容的方式处理用户数据,因而传输简单方便,且传输效率高。目前非IP网络与IP网相连一般是通过IP网关(GATEWAY)和网守(GATEKEEPER)连入IP网络。这种系统结构复杂、组网麻烦、扩展困难、扩展增值业务难度大,而且,通常一种设备不能将多种非IP网与同一IP网相连。虽然,现在也有实现多种非IP网与IP网相连的交换机,但其设备的价格昂贵,如需完成多种功能要很高的成本,不易被市场接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网络交换系统,使得各种非IP网络能与IP网络互联通信,同时将所有网络综合成统一的话音和数据的传输与交换网络;且系统构成简单、组网方便;在提高设备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设备成本;可增加增值业务的种类,实现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网络交换系统,使整个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充性及新增业务的易达性,且可方便地实现话音和数据的传输与交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综合网络交换系统,主要由中心交换系统、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以及一个以上的综合网络交换终端构成;该中心交换系统是由一个以上计算机构成的局域网,并由一个以上网络连接控制单元连接控制,每个计算机中含有一个基本交换单元,用于获取、分析、存储网络数据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基本交换单元的输入端与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相连,其输出端经由网络连接控制单元与执行IP协议的网络相连,以使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与综合网络交换终端相连,一个网络连接控制单元与一个以上的基本交换单元相连。
其中,所述的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包括网络交换器和网络控制器,用以实现基本交换单元间的连接、控制与监测。
所述的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为公共电话网、有线电视网、综合业务数据网、城域网、局间网、专用网、光纤网或卫星数据网。
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终端至少由单元主控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单元用户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总线单元构成;网络接口模块直接与单元主控模块相连,单元用户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总线单元与单元主控模块相连。所述的总线单元的总线类型至少包括工业标准接口、外部设备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智能磁盘设备、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所述的单元主控模块至少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时间日历模块、系统存储器电路、数据存储模块、网络连接模块、复位时钟单元和单元总线模块;其中,各模块均连至中央处理器。所述的系统存储器电路直接内嵌于主板上。
所述的网络接口模块至少包括局域网接口和广域网接口。所述的单元用户模块至少包括模拟用户环路接口模块、交换分局接口模块、用户环路对偶接口模块以及用户环路混合接口模块。所述的网络连接模块至少包括局域网连接模块和广域网连接模块。
所述的模拟用户环路接口模块主要由铃流驱动电路、通话和待机环路、振铃环路、综合通话环路(POTSIC)、语音收发电路构成。所述的用户环路对偶接口模块将模拟用户环路接口与交换分局接口混合互连。所述的用户环路对偶接口模块还包括一电源监视换线单元,当本地电源供电时,电源监视换线单元将公共电话网切换到交换分局接口电路;当本地电源失电时,电源监视换线单元将公共电话网与模拟用户环路接口电路接通,使用户电话与公共电话网相连。
所述的综合通话环路(POTSIC)至少包括线路功能开关电路、交直流变换电路、稳压或限流环路、线路状态监视电路以及控制逻辑。线路功能开关电路可以是由继电器、MOS管、TRIAC管、开关管构成的电路;交直流变换可以是由全波二极管,整流桥构成的电路;稳压或限流环路可以是由三极管、达林顿管、二端或三端整流管构成的电路;线路状态监视电路可以是由光耦器件组成;控制逻辑可以是由数字逻辑门电路或数字集成逻辑组成的电路。
综合网络交换终端中的电源模块至少包括交直流电源转换单元、光隔离取样电路、铃流电路。其中的铃流电路是以背板形式插置于电源板上,支持三十二路电话振铃。所述的取样电路是对多路电源输出同时取样。该电源单元可输出DC 5.0V或DC 3.3V或DC-48V或AC-96Vpp/20Hz的电压。
所述的基本交换单元至少由统一接入平台、统一交换平台和一个以上后端服务器组成,统一交换平台通过网络接口单元与统一接入平台相连,同时通过统一的后端服务器接口与后端服务器相连。
其中,所述的统一接入平台由呼叫处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以及设备扫描模块组成,用户数据由设备扫描模块接收并转换为IP数据,送至设备管理模块进行分析并建立呼叫环境,同时控制接入设备操作的处理,然后向呼叫处理模块发出呼叫连接请求,呼叫处理模块通过网络接口单元与统一交换平台的任务分配器相连。
所述的统一交换平台至少包括用于分配任务的任务分配器模块;用于交换层维护管理的管理功能模块;用于提供数据的数据库;以及用于数据业务或语音业务或视频业务呼叫的统一呼叫模块,任务分配器模块与管理功能模块和统一呼叫模块相连,管理功能模块和统一呼叫模块通过统一的后端服务器接口连至后端服务器。
所述的后端服务器至少包括用于号码查询的号码服务器;用于根据区域或时间段不同提供不同费率的费率服务器;用于对用户的授权进行认证的认证服务器;用于完成计费功能的计费服务器;用于监视交换系统运行状况的性能监视服务器,上述所有服务器通过统一交换平台的后端服务器接口连入统一交换平台。
所述的统一交换系统使得电话的通讯范围由传统上单一的公共市话网(PSTN)扩展到局域、城域数据网(LAN、MAN),国际互联广域网(WAN),以及企业或团体私有的加密通讯网(VPN);电话通讯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五类数据线、电视电缆线、以及光纤缆线;电话通讯协议可以是基于IPv4、IPv6、ATM、或H.323。
根据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主要由以中心交换系统、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以及综合网络交换终端构成,该中心交换系统一端与非IP网相连,一端与IP网连接,是所有非IP网络与IP网络实现连接、数据传送、数据交换的核心设备,是将各种网络系统统一的核心平台。该中心交换系统在设计上是以IP包交换为核心技术,数据、IP包的处理由主处理器加上若干数据处理器完成,广域网、局域网的数据交换以太网络为基本架构,由增强型模拟用户环路接口的外围电路,以及自己独立涉及的内部协议软件平台构成,即:以普通的计算机为平台,以太网控制器加上网络交换器为连接设备的交换体系。完成各种非IP网络与基于IP网络系统之间的连接,信息的交换处理;内容包括:对来自于非IP网络的各种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处理、分类、交换数据形式、打包解包、交换和传送。对基于IP网络的统一控制,内容包括:网络系统流量控制、不同类业务区别、不同传输数据优先级控制、数据加密和解密、数据接收,发送和存储。综合网络交换终端放置于用户端,与中心交换系统配合使用,以使非IP网上的用户与IP网用户互连,或是使两个非IP网用户通过IP网络互连,以实现多媒体传输,并使通信更方便、安全。
由此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由于系统的硬件平台是基于开放的计算机平台,交换控制主要由软件实现,所以系统具有较强可扩充性、新增业务易达性。该系统把非IP网与IP网紧密地接连起来。计算机和以太网络平台的使用,在使系统性能提高的同时极大降低系统成本;增值业务种类增多,实现了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交换系统,它以IP为基础,不仅实现了在接入级的统一,而且实现了在交换级的统一,公共市话网(PSTN),局域、城域数据网(LAN、MNN),国际互联广域网(WAN),以及企业或团体私有的加密通讯网(VPN),五网合一成为电话交换和数据交换的统一网络;这不仅为电话通讯和数据交换提供了便利,也为网络的组成节约了设备的成本,而且可以方便地为企业用户在统一网络上提供各种不同的增值业务。
本发明采用后端服务器提供一些服务,由不同的模块提供不同的功能,使运营商可以方便地用更满意的第三方软件取代先前的软件;IP电话还可以提供许多灵活的新业务:定义不同的市场费率、附加费率和特殊费率;跟踪所有的电话记录;用户可以选择加收费用的高质量服务以避免网络拥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心交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本交换单元的模块组成及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综合网络交换系统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综合网络交换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综合网络交换终端中的单元主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综合网络交换终端中的电源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系统接入层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模拟用户环路接口模块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综合网络交换终端一实施例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图。
实施本发明的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如图1所示,该中心交换系统的结构包括三层:统一接入平台11、统一交换平台12以及后端服务层13。后端服务层13包括完成不同功能的管理服务器,比如:号码服务器、费率服务器、认证服务器、计费服务器和性能监视服务器。其中,号码服务器用于完成号码查询功能;费率服务器用于根据区域不同、时间段不同等情况提供不同的费率;认证服务器用于对用户的授权进行认证;计费服务器用于完成计费功能;性能监视服务器用于监视交换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运行状况。
各种网络的接入用户通过统一接入平台11接入中心交换系统,各种类型的网络数据信息经过统一接入平台11及统一交换平台12的处理,统一转换为IP包再输出给基于IP传输的任何网络,后端服务层13负责管理不同功能的服务器。
如图2所示,中心交换系统的基本交换单元包括统一交换平台、统一接入平台、后端服务器以及后端服务器接口和网络接口单元。其中,统一交换平台由任务分配器、管理功能模块、统一呼叫模块、数据库和后端服务器接口组成。统一接入平台由呼叫处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以及设备扫描模块构成。
任务分配器模块用于在统一交换平台中进行任务分配。管理功能模块用于完成统一交换平台的维护管理功能,包括端口测试、端口查询等。统一呼叫模块是对所有的来话与受话进行统一呼叫处理和过程控制,实现会话的相关功能,任何业务包括数据业务、语音业务、图像业务和视频业务都采用统一的呼叫管理与控制,从而实现了所有业务在统一交换平台的统一和交换。数据库用于对呼叫过程提供数据支持。
设备扫描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数据并将其转换为IP数据,设备管理模块负责分析数据并建立呼叫环境,同时控制设备操作的处理,然后向呼叫处理模块发出呼叫连接请求,呼叫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呼叫请求。
统一交换平台与统一接入平台通过网络接口单元相连,网络接口单元用于保障统一交换平台中各模块间的实时通信。在统一交换平台中,需要与其他模块通信的模块都绑定在网络接口上,当其上的模块需要通信时,网络接口单元便会为其分配一个消息端口,消息端口物理上是一个数据结构,用以缓存其他模块发往该模块的消息数据。通常模块接收消息的部分总是尽力地从自己的消息端口接收消息,当该消息端口的消息取完时,执行消息接收的处理过程将被挂起,当该消息端口上有数据写入完后,该端口的监听信号标志便置为可读,从而唤醒该进程接收该消息。这样既保证了模块间的实时通信,又不会因此而额外消耗宝贵的系统资源。
后端服务器接口用于实现统一交换平台与后端服务器的通信。
如图3所示,该中心交换系统主要包括基本交换单元、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其中,基本交换单元的输入端可与各种网络相连,比如:公共电话网、综合业务数据网、局间数据网、数据专用网、有线电视网、光纤网及卫星数据网。n个基本交换单元与一个网络连接控制单元相连,所有网络连接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均连至任何基于IP的网络。各种网络不同格式的数据经过基本交换单元的转换,转换为IP包,再通过网络连接控制单元的连接、控制与任何基于IP的网络通信。
参见图4所示,图4为综合网络交换终端组成结构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主要包括:单元主控模块(主板)、总线单元(背板)、各种单元用户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作用主要是从各类网络信息的获取、存储、校验、分析、分类、数据格式转换。其中,网络接口模块包括局域网接口模块和广域网接口模块。单元用户模块至少包括模拟用户环路接口模块、交换分局接口模块、用户环路对偶接口模块以及用户环路混合接口模块。网络接口模块直接与单元主控模块相连,而单元用户模块和电源模块均通过总线单元与单元主控模块相连。
图5综合网络交换终端中单元主控模块结构示意图。单元主控的作用主要集中调控整个系统,实现任务的分配、控制和监控各部分的正常运转。其结构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系统存储器电路、数据存储器、单元总线接口、广域网连接模块、局域网连接模块、时间日历模块、复位时钟单元。单元内部各模块连接采用外部设备接口(PCI)总线、工业标准接口(ISA)总线或其它自行设计的专用总线。
系统存储器电路是整个单元处理运算数据的基本存放地,将存储器直接内嵌于主板上,节省了单元空间,使存储芯片离中央处理器更近,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单元总线电路里有自主开发的远程启动、系统监控程序,使系统可从远程网络调用操作系统,降低系统存储设备的需要从而节省了空间。
中央处理器电路选用集成度高,功能多样的接口芯片,能扩展出ISA、PCI、通用串行总线(USB)、智能磁盘设备(ID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等多种类型的总线,使系统接口扩展更容易。
系统在接口芯片与中央处理器均采用低功耗球栅阵列(BGA)封装的芯片,使得系统在功率损耗降低,电路板体积缩小。
复位电路采用专用芯片,使复位信号时延更标准,电路体积更小。
整个单元主控模块电路与普通PC相比少去了键盘电路、监视器驱动电路、磁盘电路、ISA插座、PCI插座等占电路板体积大的电路部分,使得单元主电路板有较大减小,从而使整个系统体积缩小。
数据处理模块选用了模拟器件公司的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ADSP21XX系列芯片。该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体积小、功耗低、指令处理速度快、芯片接口形式可由软件来设定,灵活方便。该芯片的选用使系统信令和语音处理速度快、模块体积小、功耗低、与主控模块接口速度快。
时间日历模块主要由实时时钟电路构成,为系统提供了统一步调的时间基准。模块中选用专用实时时钟芯片和校正电路产生高稳定度的时间信号,提高时间的可靠性,节省了模块的体积。
数据存储模块主要使用非易失性存储器来代替硬盘,从而使系统数据的可靠性、系统的抗震性都得到提高,尤其是体积大大缩小。
单元用户模块使用户可通过插换不同的用户模块实现交换系统与PSTN(公共电话网)的连接。它的设计特点在于具有以下的模块:
1.模拟用户环路接口模块:
模拟用户环路接口模块是话机接入交换系统的主要接口模块,该模块结合综合交换机的应用特点,采用了自主设计的综合通话环路电路。现存的接口电路大多由专用芯片加外围电路组成,系统结构复杂、精确电阻和电容需求高、不同国家的适应性差、成本较高。采用自行设计的综合通话环路电路接口模块不同程度地避免了这些缺点。请参见图8所示,该模块主要包括:通话和待机控制逻辑电路、稳压和限流环路、铃流驱动及振铃环路、二线、四线语音线转换收发电路,以及线路状态监视。该模块在设计上采用通话和待机环路与铃流驱动及振铃环路完全分开的方法使整个电路设计趋于简单、合理。在通话和待机控制逻辑电路的设计中使电路在待机与摘机状态时都能提供符合各个国家标准的馈电;话机是与通话和待机控制逻辑电路连接,还是与振铃环路连接由隔离开关控制;在通话和待机控制逻辑电路中设计了隔离采样器件,使模块能够自动识别摘挂机;通话和待机控制逻辑电路与铃流驱动及振铃环路之间的逻辑电路设计,使模块能够在摘机后自动关闭振铃;话音收发部分电路中采用高质量的音频变压器与电阻电容网络配合能够较好地消除侧音。
2.交换分局接口模块:
用户模块中的另一类模块交换分局接口模块是公共电话网接入交换系统主要接口模块。该模块也采用了自主设计的综合通话环路电路构成。请参见图8所示,它主要实现的功能有:交直流变换、收取铃流信号、自动摘机挂机、稳压和限流环路,二线、四线语音线转换收发电路,以及线路状态监视。
3.用户环路对偶接口模块:
用户环路对偶接口模块是将模拟用户环路接口电路与交换分局接口电路经由电源监视换线单元并联的模块。参见图7,该模块除了保留各自的模块性能外,加强了断电处理措施,实现了用户电话在本地电源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获得时,自动改换位置直接对公网的连接,并能直接从公网获得电力,驱动电话。监测切换的自动实现由图7中的电源监视换线单元完成,当本地电源供电时,电源监视换线单元中的电磁继电器被激磁,其常开接点被接通,从而主动地将公共电话网切换到交换分局接口电路;当本地电源失电时,继电器失去激磁,其常闭接点被接通,从而被动地将公共电话网与模拟用户环路接口电路接通,用户电话得以直接接上公共电话网。这种对偶接口模块的实现极大地改善了电话通讯的可获得性,提高了产品的电信接入可靠性的级别,以及产品的市场接受性。
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包括网络连接器和网络控制器,主要实现基本交换单元之间及综合网络交换终端与其他以太网络设备的连接、整个以太网络的协调与控制、网络状态的监测。
其硬件底层实现是国际标准以太网络的芯片,单芯片功能强,集收发、校验和调控于一身,芯片体积小,使单元体积较小。网络控制模块在国际标准芯片硬件基础上,加入自主的协议和控制,使整个网络在运行稳定性、流量均衡、响应速度、信息优先级上得到统一控制。
如图6所示,电源模块至少包括交直流电源转换单元、光隔离取样电路和铃流产生电路。该电源单元选用了改进型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产生出多路电源输出,并在同一单元电路板上实现了电话铃流电源。其中,取样电路同时对多路输出进行取样,使得各路同时得到稳定电压;铃流产生电路采用自行设计的独特振荡电路及推动放大电路,该铃流电路采用背板方式插在电源板上,使得结构更紧凑,在很小的空间实现了电源与铃流两大功能的实现。整个电源单元的结构紧凑,输出稳定,纹波小;输出的电源有DC 5V、DC3.3V、DC-48V、AC-96Vpp/20Hz,铃流输出可同时驱动三十二路电话振铃。
请参见图9所示,该综合网络交换终端可支持多种网络接口,包括:10/100兆Internet广域网接口82,企业服务器接口83,三十二路电话公网接口84,三十二路用户电话接口86,八路局域网10/100兆接口85,以及综合配置、管理的接口81;它还实现了电讯级的用户终端电话交换机(PBX),广域网(Internet)、局域网(LAN)、市话公网(PSTN)以及企业互联专网(VPN)之间的IP电话的通话、语音信箱和电脑交互电话会议(CTIConference)的交换,Internet的共享接入,企业防火墙以及远程综合配置、管理。
该综合网络交换系统的实施如图10所示,使得电话、数据和影象的互动通讯得以一致地实现。通过综合网络交换终端90、本地的公网电话91、企业内部的电话93、企业局域网上的电脑电话92、互联网来的电话94之间可以相互直接地呼叫或是进行多方电话会议。当呼叫通过两个综合网络交换终端90建立时,企业局域网上的电脑电话92和企业内部的电话93的呼叫,甚至可以以企业虚拟专网的形式进行,使得通讯的过程得以加密保护。
数据的通讯也和话音的处理一样,通过统一的综合网络交换终端90的接入,企业局域网、企业虚拟专网与国际互联网之间无缝地连成一体,极大地方便了总部与其分支机构,以及总部与其移动的个人,或是在家办公的个人之间的互联和交换。
交互性多媒体的通讯也因综合网络交换终端90的统一接入得以方便地实现。由于话音、数据及图像、视频等媒体流都是以统一格式的数据流进行交换,并且交换的范围统一包含了企业局域网、企业虚拟专网、电话公网以及国际互联网,为交互性多媒体的应用实现了统一的通讯平台。
请再参照图2所示,统一呼叫的具体实现过程是这样的:
一呼叫设备200通过接入网与基本交换单元相连,当该呼叫设备200发出呼叫请求时,该呼叫请求经接入网送至基本交换单元,该单元接入平台的设备扫描模块处理该呼叫的相关信息,转换为可以在IP网络通讯的协议和数据,提交设备管理模块进行统一的接入和管理,步骤21,设备管理模块负责将提交的数据进行分析,准备并建立呼叫的运行环境,同时控制接入设备的操作,并向呼叫处理模块发出呼叫连接请求,步骤22,呼叫处理模块收到呼叫请求后,对该次呼叫做出相应的过程和状态控制,通过网络接口单元建立与交换平台的连接和交互,步骤23,由任务分配器对接入平台发送的通讯请求进行任务的分析,从而分配到相关的统一呼叫模块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步骤24,统一呼叫模块对所有的来话与受话进行统一的呼叫处理和过程控制,实现会话的相关功能,步骤25,同时通过统一的后端服务器接口向功能业务服务器汇报日志,合作完成其它系统的支持服务,步骤26、27,并通知受话的接入平台接受呼叫,步骤28,该受话平台呼叫处理模块接收到连接消息后,进行受话处理,建立呼叫运行环境,并且对该次呼叫做出相应的控制,启动设备管理模块的统一操作功能,步骤29,经过设备扫描模块转换为接入设备识别的控制指令,步骤30,再传达给目的接入设备20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中心交换系统、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以及一个以上的综合网络交换终端构成;
所述中心交换系统是由一个以上计算机构成的数据网,并由一个以上网络连接控制单元连接控制,每个计算机中含有一个基本交换单元,用于获取、分析、存储网络数据并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所述基本交换单元的输入端与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相连,其输出端经由网络连接控制单元与执行IP协议的网络相连,以使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与综合网络交换终端相连,一个网络连接控制单元与一个以上的基本交换单元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连接控制单元包括网络交换器和网络控制器,用以实现基本交换单元间的连接、控制与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执行非IP协议的网络为公共电话网、有线电视网、综合业务数据网、城域网、局间网、专用网、光纤网或卫星数据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终端至少由单元主控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单元用户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总线单元构成;网络接口模块直接与单元主控模块相连,单元用户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过总线单元与单元主控模块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主控模块至少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处理器、时间日历模块、系统存储器电路、数据存储模块、网络连接模块、复位时钟单元和单元总线模块;其中,各模块均连至中央处理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接口模块至少包括局域网接口和广域网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用户模块至少包括模拟用户环路接口模块、交换分局接口模块、用户环路对偶接口模块以及用户环路混合接口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络连接模块至少包括局域网连接模块和广域网连接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至少包括交直流电源转换单元、光隔离取样电路、铃流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铃流电路是集成在系统电源板上,支持三十二路电话振铃。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隔离取样电路是对多路电源输出同时取样。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可输出DC 5.0V或DC 3.3V或DC-48V或AC-96Vpp/20Hz的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存储器电路直接内嵌于主板上。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线单元的总线类型至少包括工业标准接口、外部设备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智能磁盘设备、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拟用户环路接口模块由铃流驱动电路、综合通话环路、振铃环路、语音收发电路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综合通话环路由一个以上线路功能开关电路、交直流变换电路、稳压和限流环路、通话和待机控制逻辑电路、线路状态监视电路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环路对偶接口模块将模拟用户环路接口与交换分局接口混合互连。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用户环路对偶接口模块还包括一电源监视换线单元,当本地电源供电时,电源监视换线单元将公共电话网切换到交换分局接口电路;当本地电源失电时,电源监视换线单元将公共电话网与模拟用户环路接口电路接通,使用户电话与公共电话网相连。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本交换单元至少由统一接入平台、统一交换平台和一个以上后端服务器组成,统一交换平台通过网络接口单元与统一接入平台相连,同时所述统一交换平台通过统一的后端服务器接口与后端服务器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统一接入平台由呼叫处理模块、设备管理模块以及设备扫描模块组成,用户数据由设备扫描模块接收并转换为IP数据,送至设备管理模块进行分析并建立呼叫环境,同时控制接入设备操作的处理,然后向呼叫处理模块发出呼叫连接请求,呼叫处理模块通过网络接口单元与统一交换平台的任务分配器相连。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统一交换平台至少包括用于分配任务的任务分配器模块;用于交换层维护管理的管理功能模块;用于提供数据的数据库;以及用于数据业务或语音业务或视频业务呼叫的统一呼叫模块,任务分配器模块与管理功能模块和统一呼叫模块相连,管理功能模块和统一呼叫模块通过统一的后端服务器接口连至后端服务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综合网络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端服务器至少包括用于号码查询的号码服务器;用于根据区域或时间段不同提供不同费率的费率服务器;用于对用户的授权进行认证的认证服务器;用于完成计费功能的计费服务器;用于监视交换系统运行状况的性能监视服务器,上述所有服务器通过统一交换平台的后端服务器接口连入统一交换平台。
CNB01822699XA 2001-02-26 2001-02-26 综合网络交换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690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1/000146 WO2002082754A1 (fr) 2001-02-26 2001-02-26 Systeme de commutation a reseau integ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2194A CN1502194A (zh) 2004-06-02
CN1266900C true CN1266900C (zh) 2006-07-26

Family

ID=4574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2269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6900C (zh) 2001-02-26 2001-02-26 综合网络交换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319693B2 (zh)
EP (1) EP1365552A1 (zh)
JP (1) JP3818966B2 (zh)
CN (1) CN1266900C (zh)
WO (1) WO20020827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7296C (zh) * 2000-03-10 2005-04-13 黎明网络有限公司 信息交换机
US6823197B1 (en) * 2001-03-13 2004-11-23 At&T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mobility to enhanced call service features at remote locations
JP2003209579A (ja) * 2002-01-17 2003-07-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US8051177B1 (en) * 2003-09-30 2011-11-01 Genband Us Llc Media proxy having interface to multiple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US20060002403A1 (en) * 2004-06-30 2006-01-05 Glenayre Electronics, Inc. Distributed IP architectur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JP4282613B2 (ja) * 2005-01-25 2009-06-24 株式会社東芝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
US7743411B2 (en) * 2005-04-14 2010-06-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 telephony using a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GB2427799A (en) * 2005-06-24 2007-01-03 Era Digital Media Co Ltd Cross media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DE602005005069T2 (de) * 2005-10-18 2009-03-19 Alcatel Lucent Verbesserter Media-Gateway
US7606225B2 (en) * 2006-02-06 2009-10-20 Fortinet, Inc. Integrated security switch
US20070211868A1 (en) * 2006-03-12 2007-09-13 Netdevices, Inc. Integrated System Providing Proxy Voice mail and Switching Functionality
US7729344B2 (en) * 2006-12-29 2010-06-01 Genband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ignaling associated with a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within a session over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
US9358015B2 (en) * 2008-08-29 2016-06-07 Covidien Lp Endoscopic surgical clip applier with wedge plate
CN103152496A (zh) * 2013-02-22 2013-06-12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长距离管道输煤的管站设备行政通信调度系统
US20150178669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Wal-Mart Stores, Inc. Secured Delive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108646B1 (es) * 1995-11-30 1998-07-01 Telefonica Nacional Espana Co Estructura para un sistema de informacion electronica.
US6192250B1 (en) * 1997-12-05 2001-02-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luster mobile switching center
JP2000253072A (ja) * 1999-03-03 2000-09-14 Hitachi Ltd 交換システム及び交換制御方法
US6882711B1 (en) * 1999-09-20 2005-04-19 Broadcom Corporation Packet based network exchange with rate synchroniz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2194A (zh) 2004-06-02
EP1365552A1 (en) 2003-11-26
JP2004530356A (ja) 2004-09-30
US20040109438A1 (en) 2004-06-10
US7319693B2 (en) 2008-01-15
WO2002082754A1 (fr) 2002-10-17
JP3818966B2 (ja) 2006-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6900C (zh) 综合网络交换系统
CN1190079C (zh) 基于软交换的视频会议系统多点控制器
CN1669258A (zh) 使用会话启动协议的呼叫转移
CN1859382A (zh) 支持多业务的通信设备及其方法
CN1656774A (zh) 数据服务器
CN109379556A (zh) 基于业务处理基础单元的音视频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1277199A (zh) 自动部署嵌入式ip-pbx及其通信方法
CN1725689A (zh) 电信网络呼叫中心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051948A (zh) 通过端口镜像实现多链路点对点静默侦听的系统及方法
CN1856123A (zh) 一种交换机中交换模块的维护系统和维护方法
CN100336362C (zh) 避开数字交换系统中通用控制和交换机阵列的方法和设备
CN1547843A (zh) 实现计算机电话接口的自动呼叫分配
CN1163019C (zh) 一种网络互通业务仿真器
CN101076062A (zh) 彩铃系统、以及在该彩铃系统中进行业务呼叫的方法
CN1622617A (zh) 一种多点控制单元及其基于ip网的共享方法与会议系统
CN1213622C (zh) 用于把电信设备连接到分组交换通信网上的接口单元
CN1622555A (zh) 用于媒体网关的端口动态绑定模块及其动态绑定方法
CN1190941C (zh) 一种融合包交换方式和电路交换方式的呼叫中心
CN1490997A (zh) 双网ip电话的实现方法及双网ip电话集线器
CN100344141C (zh) 宽带商务智能终端
CN1867010A (zh) 下一代网络中大容量isdn接入系统及其方法
CN1452402A (zh) 电视短信系统
CN1738263A (zh) 软交换系统媒体流的监听方法及采用的监听网关处理装置
CN1671165A (zh) Pda电话的调制解调器共享设备及其方法
CN1505410A (zh) 一种实现全分散控制排队服务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29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629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